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多媒体应用的意义范文

多媒体应用的意义精选(九篇)

多媒体应用的意义

第1篇:多媒体应用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 多媒体技术 意义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053-02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逐步深入各个领域。作为教育教学的新发展趋势,多媒体技术得到教育行业的广泛关注以及应用的普及。我国教育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向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转变,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主动性的培养以及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培养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模式转变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试基于多媒体技术及其优点,针对高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高职教育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意义,并提出应用策略。

一、多媒体技术及其优点

所谓多媒体技术,就是指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和音频等形式的信息,通过计算及处理,使多种媒体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具有实时性和交互性的系统化表现信息的技术。简而言之,多媒体技术就是综合处理图、文、声像信息,并使之具有集成性和交互性的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苹果公司最先建立计算机的多媒体实验室,其目的是实现计算机技术与其他信息媒体技术的融合,是多媒体技术最初的雏形。随后,在20世纪90年代,多媒体技术成为一种新型的技术在各个行业领域得到应用。教育行业领域也不例外。多媒体技术通过图像、动画、视频以及音效等生动的效果,将教育教学的内容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强学生的新鲜感及教学内容的生动感,同时使教学方式多样化,刺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刻板性。

多媒体技术具有很多优点,首先,多媒体技术具有信息存储容量大的特点。多媒体信息存储的方式脱离了传统的纸式存储,只需要通过光盘、U盘以及移动硬盘等移动存储产品就可以存储大量的数据信息。其次,多媒体技术具有存储信息多样性的特点。与传统的纸式存储不同,多媒体技术能够存储的数据信息不光是文本的形式,它还可以包括声音、图像以及视频等形式。再次,多媒体技术具有信息传递的高效性。传统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通过板书的形式来进行知识的传授,板书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而通过多媒体的形式来进行教学,教师则可以省下很多的板书时间,只需要将课前准备的多媒体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就可以了。最后,多媒体技术具有内容的生动性。传统的教学需要通过板书的形式、教学用具的形式来完善课堂上的教学,教学内容都是平面的,缺乏生动性。而多媒体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提供有丰富色彩的图片、文本的动画显示形式、视频以及音效等立体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新颖,具有生动性。

二、高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方面。高职教育在教育中充当着次等教育的角色,也就是说通过高考分数来划分,只有高考分数低的学生才会选择进入高职学校。而在社会上,高职教育出来的学生一般不受到社会的重视,甚至工作的待遇比普通的高校毕业生要低很多,受到严重的歧视。因此,可以看出高职教育中的学生主要呈现的特点是:第一,学习成绩低。以我国目前的素质教育体系来看,学生家长只有当学生的学习成绩不足以进入高校就学的情况下才会让孩子进入高职院校进行学习。所以,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成绩普遍很低。有些是因为学生先天的学习能力欠缺,怎么努力学习成绩都不会提高;有些是因为根本就对学习没有兴趣,自动放弃学习;所以,高职教育就面临着学生接受能力低下的问题。第二,学习的主动性不高。这是学生自身素质的问题,一些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成为阻碍主动学习的关键性因素。高职生大多是因为高考分数不高而进入到高职院校,他们中的一部分会对学习所获得的效果失望,最终放弃学习,丧失学习兴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第三,自信心不足。学习能力不足、学习成绩不高、进入高职院校等原因使学生自信心不足。继而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主观能动性缺失,更为严重的则是破罐破摔,人生观和价值观严重扭曲。

(二)教师方面。由于高职教育与高校教育不同,高职教育是重应用、轻理论的教学方式,而高校教育是重理论、轻应用的教学方式。所以在高职教育中,教师所具有的应用知识应高于高校的教师。可实际上,高职教育的教师与高校的教师却十分雷同,不具有应用教学的专业性。这就使高职教育中的学生,理论知识不过硬,应用技术也不过硬。其次,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与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主要是因为高职教师缺乏有与时共进的知识的持续性以及教学理论与社会严重脱节。再次,在教学中,教师往往照本宣科,除教学内容外,根本不注重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确立,使学生出了校园后难以迅速在社会上立足。

三、高职教育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意义

(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对文本信息、图像信息、声音信息以及视频信息进行整合,通过多媒体设备呈现出来,由此带给学生视觉和听觉的多重享受。信息通过丰富的画面和声效传递给学生,使课堂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学习氛围变得更加愉快,让学生可以快速地融入到课堂教学氛围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能够促使学生高效学习。多媒体技术因为其呈现形式的生动性和多样性,使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有着非常强烈的兴趣,诱导学生加深对于教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更具有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高职学生学习的基础差,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差,而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抽象的知识通过形象化、生动化的手段表达出来,使学生能够更快地理解和掌握。这种多样性、生动性的教学方式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更能够让学生产生记忆,且记忆效果比传统的教育方式好得多。这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丰富了教学内容。由此可见,多媒体技术对于促使学生高效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能够促进教师有效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由教师板书,通过语音、肢体以及教学用具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而学生需要通过想象力来进行知识的接收。由于学生的想象力存在着不确定性以及盲目性,因而教师对教学效果难以完全地加以掌握,这极易使教学陷入僵局,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但教师如果通过多媒体来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学生可以不需要通过想象力来获取知识和掌握知识,只需要将多媒体提供的信息和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组合,就可以形成知识框架,进行知识的接收。由此可见,多媒体技术对于促进教师有效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高职教育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策略

(一)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多媒体教学。将多媒体技术用于高职教育教学中,不只是指将传统的板书形式通过多媒体技术呈现出来。如果只是教学手段的改变,而教学的实质没有发生改变的话,那么多媒体教学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说,进行多媒体教学应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进行教学的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让多媒体教学转变为开放式、双向性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学内容设计应服从于学生的兴趣特点。应注重图像色彩的冲击性、内容的生动性以及教学内容的多样性等,但同时不能够让与课堂教学内容无关的多媒体信息过多地干扰和吸引学生的兴趣,以影响学生知识信息的吸收。

(二)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情境式教学。多媒体技术因其画面的生动性和多样性,使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画面信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为学生设计情境式的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生动性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互动中,继而提高学习的质量。

(三)优化多媒体教学内容的设计。让学生能够充分掌握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目的,但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则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通过多媒体教学内容设计的优化来实现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多媒体技术应用策略。譬如,课堂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难点是什么以及课堂内容的整个框架是什么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应该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学习的思维方式,掌握学习方法。对此,教师应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剖析教学内容,对内容进行层层分析,反复巩固,难点问题重点讲解,并对学习框架进行总结。只有将多媒体教学内容设计得非常生动、有层次、有逻辑,才能够逐步帮助学生形成学习思维并使之掌握学习的方法。

综上可知,无论是时展的需要还是教育改革的需要,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职教育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社会正在快速发展,计算机的使用已经普及到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当中,时代已经进入计算机时代。在教育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贾燕玲,时曙颖.多媒体技术在中职学校教学中的实践和研究[J].软件,2013(2)

[2]马辉.试析多媒体技术在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电子测试,2013(3)

[3]高飞,石岩,等.高校专业课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思考[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4]张维,李超林.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资讯,2013(1)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13JGB425)

第2篇:多媒体应用的意义范文

1主要功能及操作方法

1.1心肺复苏术

打开技能训练内容菜单,调出复苏界面进行操作。

1.1.1心肺复苏的抢救步骤:A放开气道;B正确的人工呼吸;C正确的心脏按压。例如,单人操作的操作标准为2︰30,即人工吹气 2次,胸外心脏按压 30次。

1.1.2操作正确每次在显示屏上均有记录,吹气、按压不足、过度均有错误显示。反复进行四个周期,如显示“抢救失败”,请重新操作。

1.1.3如操作完全正确则计算机按编程发出指令,启动生命模拟系统中的各种模拟器,从而呈现抢救成功,病人“复活”的各种生命体征:散大的瞳孔变为正常;颈动脉搏动;模拟人出现自主呼吸;模拟血压转为基本正常;彩色多参数模拟监护仪的多种参数如心率、脉率、呼吸频率、血压值、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均恢复正常值;可听到心音、呼吸音。

1.2心脏除颤

1.2.1电击除颤:根据病情在模拟人除颤监护仪上设置电击能量,本机可选择设定和检测到的电击能量为 5~360J。例如,抢救心室颤动电击能量应设置 200J,按下电击手柄模拟或心脏除颤监护仪上的充电按钮,2~3s内监护仪上指示由5迅速变为设定值 200J,同时蜂鸣器提示充电完毕。两电击手柄电极分别以一定压力压在模拟人胸前的胸骨右上部和心尖部位,按动手柄或心脏监护仪上电击放电按钮使之放电,同时蜂鸣器发出 1长 4短放电提示音。模拟人胸部背侧安装的人体触电抽搐模拟器通电,其伪足伸出使“病人”上半身突然抬高,从而模拟电击时病人躯干痉挛抽动的场景,十分逼真。

1.2.2抢救成功呈现生动形象的多种生命体征

1.3采用多种心电图模拟仪模拟多种心电图

在模拟人身上连好导联线,用普通心电图机可描绘出“真实”心电图,供医学生阅读分析。

1.4模拟创伤

在模拟人头颈部、躯干和四肢安装有名种创伤的模块,用以对学员进行创伤急救、包扎等模拟训练。

2临床意义

2.1突出危重病急救医学的专业特点

危重病急救医学专业的技巧性、操作性很强,在急救医疗服务中有许多临床操作,需要操作诸多临床设备(如体外除颤仪等),需要强化治疗过程中的医医、医护配合(如心肺复苏术等),因此搞好实践教学,加强临床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尤为重要。

2.2激发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

多媒体教学系统利用其完善的教学内涵以及多媒体在视听方面的独特优势将教学课件、图片动画、临床视频等全面而充分地展示给学员,做到图文并茂、影音结合,使抽象的理论直观性形象化,使得教学过程充满知识性与趣味性,更好地激发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员的思维灵活性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2.3成为传统教学方式的有益补充

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应用,可以让学员在传统教学课前对教授内容有一个形象直观的认识,对基本操作有第一人视角的感受,课后还可以通过教学系统复习巩固上课时学到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从而提高了学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临床动手能力。

危重病急救医学多媒体教学系统的这些特点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符合教学改革的主流方向,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相信随着多媒体教学系统的进一步拓展和应用,它必将在实际教学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3篇:多媒体应用的意义范文

一、多媒体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首先,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提起英语,很多学生最先想到的就是背不完的单词语法,还有各种各样的词组、句型,总之,英语的学习任务非常繁重,大多数知识都需要死记硬背,而且往往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所取得的成效非常有限。多媒体教学能够把英语知识用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例如,在学习的单词的时候,配以相应的图画、声音,使学生对单词的认识更加直观具体,引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其次,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教师通常要把课本上需要着重学习的教学内容先写在黑板上,然后再对学生进行讲解,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往往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对于一些相对不重要或比较简单的知识就要学生自己在课下学习。而多媒体的使用可以很好的缓解教师教学时间不足的问题。在上课前做好教学课件,直接对课件上的内容进行阐述,这样就节省了在黑板上写字的时间,对于一些过去没有时间讲解的内容也能更加详尽的给学生解释,教师对上课时间的安排也会更加充足,学生学习的效率也能得到明显提高。

再次,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我国高校学生英语学习的普遍问题就是学生英语口语很不准确,学生英语口语不过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对英语听力、发音的练习不充足。

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把一些课文相关的英文对话做成音频或者小视频的形式,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互相练习英语,并且把课件拷贝给学生,让学生在平时也能跟着练习,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二、多媒体技术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有哪些策略

首先,把多媒体教学融入到传统英语教学中。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使很多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技术,从而摒弃了传统英语教学的方法,把多媒体作为课堂教学的唯一手段,使一些传统教学中非常宝贵的教学经验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应用虽然的确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但是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

所以,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 注意总结两种教法方法的优缺点,更好的完善英语课堂教学。同时,教师还要注重教学过程中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明确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多媒体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手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英语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结合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课堂学习内容。而且,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对英语的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借助多媒体在课堂上的辅助作用,引导学习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成绩。

此外,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对英语多媒体教学情境的设计。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融入到课堂学生中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因此,教师在进行英语课堂教学时,可以利用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利用多媒体,设计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英语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的思考课堂知识,从而达到最好的的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了解学生对各部分知识内容的学习情况,针对每个学生的不足之处分别进行及时的辅导,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

第4篇:多媒体应用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媒体 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College Innovative Socialist Core Value Education

――Taking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ew Media

WANG Suxin, ZHANG Yaodong

(Huaxin College,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o Economics, Shijiazhuang, Hebei 050700)

Abstract Cultivate and practi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s an important task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powe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urture and practi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the main positions, charged with promoting social positive energy, spread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of historical responsibility. The emergence of new media technologies for the New Era university practi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to optimize the channel of communication, a new model of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learners to build a new media platform.

Key words socialist core values; new media; innovation research

党的十报告强调文化强国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12个词高度凝练地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高等教育担负着国家培养高级人才的重任,大学生是国家建设重要的人才储备,所以,高校大学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对象,同时也是推动这一过程的重要力量。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由此带来的海量信息及其无限传播的特点,给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带来冲击,对其观念形成、信念理想、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意识和行为产生巨大影响。在新媒体视角下,探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新媒体时代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状

身处二十一世纪的当代大学生,历经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变迁,随之而来的新媒体时代,即以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等新技术代替传统媒体形式的新媒体时代,向我们开拓了更宽、更广的新视野。新媒体时代对于思想活跃又易于接受新生事物的高校大学生来说,他们成为接触和使用新媒体最早最直接的群体,新媒体形式凭借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和丰富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当今,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在新媒体环境影响下,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共性特征,诸如价值观念多元化、世俗化、主体化等特征逐渐显现。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及我国更加开放的外部环境,在新媒体的快速传播过程中,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追求个性、标新立异、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特征,以及市场经济对传统一元价值观念的挑战,都促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变得更加多元化,这是时展必然的过程,需要积极有针对性地对我国社会主流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尤其是市场经济趋利性对大学生价值观世俗化的错误导向,让一些消极思想、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观念在部分大学生中盛行。同时,自我价值观念也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行为,他们不再盲从于权威,更加注重和服从自我意识的认知行为,对事物的判断有着以自我为中心的现实主义色彩,价值观念的主体更加以自我为中心。这些特征在我国当今社会环境中逐步呈放大趋势。具体体现在个人“三观”迷茫、人文精神缺失、不良信息抵制能力弱化、法纪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因此,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积极作用,防范消极作用,弘扬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2 新媒体背景下当今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瓶颈

新媒体犹如一把双刃剑,在积极推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消极作用,成为高校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瓶颈。这些消极影响与新媒体的特息相关,主要表现在传播速度快而不易控制,传播虚拟化而不易驾驭,传播内容多样化而不易掌握等。我国高校都非常重视大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在这个过程中融入了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但是在具体教育形式上主要以“两课”作为主要甚至是唯一的载体。教育形式偏重于知识型内容灌输和说教,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不强,接受能力不足,转化为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能力较差。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制约因素表现在:一是传播过程各要素制约了传播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导作用。新媒体的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传播效果等因素使得新媒体产生泛化的特性。传播者不在局限于特定机构或人群,人人都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上传播内容,缺少了传统媒体对不良信息的过滤,弱化了传播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导作用;二是新媒体时代考验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创新性。区别于高校传统教育形式中固定的教师、课本和实践形式等,新媒体背景下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需要高校不断增强创新精神。面对新媒体传播的海量信息和数据,高校教育者的意识转变和应对能力不强,不能主动放下权威接受质疑。鼓励学生善于思考、勇于表达的意识不够,教育者的新媒体应用能力还比较弱;三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抵制新媒体强制传播的应对方法不多。由于国家对新媒体立法不足,导致新媒体在传播过程中管控的法制手段和技术手段滞后。海量信息不加过滤和筛选便强制在新媒体上广泛传播。新媒体作为一把双刃剑,考验着高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的筛选过滤能力和判断掌控能力。

3 新媒体时代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几点思考

3.1 凭借新媒体环境,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沟通渠道

运用新媒体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规避其消极影响,充分利用其积极作用。在新媒体上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高校要破除传统教育思维,积极搭建新媒体教育平台,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新媒体教育平台的手段和形式。不仅要拓展教育的渠道,还要更新教育的内容,融入学生喜闻乐见、符合时代精神和学生特点的教育表现形式。克服传统说教方式枯燥无味的形式,紧跟社会热点事件挖掘社会治理背后的正确价值观取向。广泛开展调研,通过问卷等多种形式的征集手段,以吸引学生关注度为切入点,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入脑入心的目的。要积极引导学生运用新媒体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应用意识,丰富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理性认同的手段。高校应重视新媒体这个新型和新兴的教育载体,建立新媒体教育的研究机构,开展新媒体教育的学术研讨和应用研究。

3.2 摒弃传统守旧的教育模式,建立新媒体平台上价值观教育新模式

说教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认知需求。传统的思想教育模式逐步从课堂内转向课堂外,基于互联网形式的多种新媒体平台拓展了虚拟世界传播主流意识的空间。高校要抓住这一契机,采取先进理念,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创新性、语言的活泼性、设计的独特性、功能的多样性。善于运用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多媒体技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形象化、立体化。开发大学生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和教育产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内涵。让大学生从被动接受教育转变为主动寻求精神洗礼,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动力量。高校要重点关注新媒体传播载体上的学生舆情信息,及时介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对正确信息和主流意识形态的辨别能力,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3.3 提升教育者媒介素养,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引导

(1)教育者的媒体素养。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不少教师已表现出新媒体应用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地跟上新媒体的发展节奏,从而导致与学生在共同话语、生活空间的背离,不知道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不能读懂学生的网络语言,更别说对学生在应用新媒体进行学习、交往过程中碰到的难题进行指导。因而提升教育者的媒体素养成为引导学生合理科学使用新媒体的前提。首先,要加强对教育者新媒体应用能力的培训,使其能熟练掌握各种新媒体应用技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立体化,创造新媒体上应用的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教育应用产品,让新媒体能够结合传统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形成网上网下的合力影响。其次,提升教育者新媒体素养应着眼于提高教育者作为传播者的信息制造和能力。教育者如果拥有强大的信息制造能力,就能从源头上保证学生接触到正面、积极的信息。如果同时拥有灵活运用新媒体渠道的能力,能够知道哪些渠道对大学生的影响最广、最深,哪个渠道的不良信息泛滥,就能保证其实施积极影响的最大化,抵制和消灭有害信息。

(2)受教育者的媒体素养。现在的大学生是与新媒体一起成长的一代,使用新媒体的时间也超过其他社会群体,但是他们的是非判断能力、信息选择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都较弱。新媒体的形式和内容远比传统媒体新颖、多样和复杂,对新媒体中良莠不齐的复杂内容,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防范。因此,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首先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倡导媒体素养,并在多学科领域渗透媒体素养,把学生的媒体素养教育提上日程,放在与思想道德素质、政治素质、身体素质同等重要的位置。其次,要尽可能的开设媒体素养课程,不仅可以使大学生认识各种媒介的性质、特点、运作过程,使他们掌握大学生各种媒体使用方法,更重要的是锻炼他们制造信息、传播信息的能力,从而形成较高的媒体素养,能够合理运用新媒体来为他们的学习、生活等服务。再次,要在各类新媒体应用中增加媒体素养教育内容,使得大学生在使用新媒体过程中就能直观地对照自己的媒体素质,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水平,是否能恰当使用新媒体搜索所需信息,并通过一定的途径传播和分享相关信息。

本文系2014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创新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项目编号:SZ14115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第5篇:多媒体应用的意义范文

一、新媒体带来的机遇

1.新媒体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优势

新媒体具有的交互式大数据与云计算、主体的自主性与参与性、信息来源的全球化与即时性、内容的数字化与交互性等特点,决定了新媒体以极广的普及面和极高的使用率,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甚至改变了人们的主观思维和生活方式。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新媒体平台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拓展了空间和领域;新媒体技术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传播增强了超时空性和无障碍性;新媒体文化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向心力和凝聚力。大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自主学习各类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通过各种平台发表观点,参与讨论,改变在传统教育方式下理论灌输和被动学习的方式。

2.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自媒体形式的转变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报告显示,在数量庞大的中国网民中,年龄在10~19岁和20~29岁的分别占网民总数的24.5%和30.7%,在网民的职业分布中,学生占到了25.1%,是网民数最多的群体。在大学校园里,几乎每位学生都有QQ号、计算机上网账号、微博、博客或相对私密的微信圈,这一切说明新媒体已成为当前大学生获取和交流信息最便捷、常用和重要的手段,他们正通过迅速发展的新媒体将自己变成自媒体,置身“云端”获取个人需要的信息,并发表各自的见解。

二、新媒体带来的挑战

1.新媒体对传统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提出了挑战

新媒体时代,为各种信息的大量传播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并悄悄改变了过去以课堂讲授为主的说教式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新媒体的大量运用一方面推动了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使得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因搜索资料的手段先进而得以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因海量信息的比对筛选和已有成型资料的帮助而明显增强,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因“高人指点”而更加灵活有效;另一方面也给大学生的教育带来不利影响,具体现为知识点获取的繁多和易得,造成大学生对核心理念印象不深,对关乎根本立场的大是大非问题因参考过多的个性意见而滋生模糊认识,“拿来主义”式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导致认识不够深入而容易随波逐流。

2.新媒体成为不良思潮传播的媒介

各种信息肆意传播,限制越来越小,一些西方的意识形态和各种思潮也通过新媒体进行广泛传播,它们有些与我国的意识形态产生了强烈的对立和冲击,传统教育方式下单一的思想内容受到挑战,世界变得多元化,这就要求教育者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教育内容。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如果不能正确对待这些不同的思想形态冲击,不能适应大学生的需要,在教育方式上不与时俱进,其所产生的传播效果必然很难得到保证。

3.新媒体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冲击

新媒体条件下,时间、空间已经不是大学生进行交流的障碍,网络的虚拟性更使大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畅所欲言,他们利用新媒体来张扬个性,表达情感。久而久之,容易造成他们价值观的随意性,使其思想变得混乱。网上一些错误的观念、一些国家别有用心的宣传,都容易造成大学生在认识上的错误,而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尚未形成,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如果不加以有效引导,其价值观则可能走向错误的方向,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应对策略

1.全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权

首先,根据当下信息传播特点搭建好教育服务网络平台,将不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陈旧信息传播方式升级改造,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优势互补,加强校园媒体资源整合,推动全媒体融合发展。一方面,要发挥高校宣传教育优势和特色,拓宽核心价值观教育信息来源,加强正面宣传,彰显时代精神,引领道德风尚。另一方面,利用高校富集的人力资源不断提高新媒体应用技术研发水平,以新技术促进媒体融合与转型升级,通过发展移动客户端、手机网站等自媒体新业务,做大做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媒体传播交流平台。

2.学校应提高教师的新媒体应用能力

学校应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做出努力,如在校园网站上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种论坛、社区中展开积极讨论,给大学生指明方向,同时还要提高教师对新媒体的应用能力。大学生对新媒体较为了解,十分期待教师能够以最新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如果教师对新媒体认识不够,不但在一些前沿问题上难以和大学生保持一致,还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带来不利的影响。

3.大学生要正确对待新媒体,自觉树立核心价值观

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大学生要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利用新媒体获取各种信息时,应提高甄别能力,自觉规避各种错误价值观的影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完成学业,成长成才。总之,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有很多有利的因素,但同样也存在许多挑战。新形势下,只有政府、高校、大学生共同努力,积极面对,才能使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取得良好效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新一代的人才。

4.拓宽师生交流渠道,建立新型师生交往关系

第6篇:多媒体应用的意义范文

[摘要]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具有无限性、随意性的特点,这在一种程度上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效果。在新媒体环境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当利用新媒体传播手段,实现传播的亲民化;加强人才培养,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构建多元化的舆论传播阵地,整合有效资源,形成宣传合力;加大新媒体监管力度,为马克思主义传播提供制度保障。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媒体;传播亲民化;制度保障

目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方式正朝着全方位、多元化方向发展。党的十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1]一种理论是否能够被大众接受,实现大众化,不仅取决于理论本身对大众的吸引力,还取决于理论如何被传播。[2]互联网、智能手机、数字电视等新媒体的出现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形式不断丰富,但新媒体传播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大众的多样性,也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了巨大挑战。怎样把握新媒体的优势并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是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利用新媒体传播手段,实现传播的亲民化

所谓大众化,强调的是“众”,也就是广大基层人民群众。“大众”的思维方式、文化水平、政治观念等都存在着很大差异,而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与普及,这种差异变得越来越大。[3]在这种背景下,创新传播手段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方式。同样的内容,采取的传播手段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会不同。只有创新传播手段,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广大民众的实际生活和工作联系到一起,才能被民众接纳,并深入其内心;反之,若是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来推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传播手段上缺乏创新,容易导致理论宣传无法被民众接受而最终流于形式的后果。创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手段,应当结合新媒体时代的特点,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应当结合现代化的信息传播工具。当今时代,手机、互联网已经高度普及,这些高度现代化的信息传播工具具有覆盖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双向互动的特点。可以将理论宣传与新媒体技术结合起来,使理论普及生动化、形象化、生活化,将党的理论与政务政策通过手机推送、网络推动等渠道及时准确地传播给广大群众,从而获得群众的认同。其次,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可利用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介。在宣传上,广播电视系统具有立体、通俗、说服力强的独特优势。近年来,不少电视政论片都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如《百年潮•中国梦》《复兴之路》等。这些政论片将艺术元素与先进的理论内涵融为一体,一经播出,受众人数达千万乃至上亿,这为我们推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一条新思路。最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要借助图书、报刊等传统纸质媒体的力量。

编著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读物,内容要具体通俗,直面群众,做到不落俗套,让读者能够读懂。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在接受与理解上要比其他社会信息难得多。再加上以往在推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大部分的传播主体都会用严肃的话语去普及相关知识,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距离感,这种说教式的话语使得大多数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望而却步,甚至产生排斥心理,从而阻碍了其大众化进程。既然要推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让马克思主义理论被广大人民所接受,创建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体系,实现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亲民化。所谓大众话语体系,指的是能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并乐于接受的话语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将晦涩难懂的理论用通俗化的语言进行表达,把官方话语转变为“老百姓听得懂的话”,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真正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近年来,不论是国家领导人,还是基层官员,都开始意识到话语风格的改变对理论传播的重要性,而这种趋势在的影响下变得越来越明显。擅长运用口语化、接地气的大白话和群众语言,使理论阐述深入浅出。[4]他讲经济发展要依赖先进技术而非追求总量,用“体重大不等于壮,有时是虚胖”来比喻;他讲国家发展,用“鞋子合不合适,自己穿了才知道”来形容。这些生动自然、极具口语化的表达远比那些被反复“打磨”后的官腔更易让群众接受,更能引发群众共鸣。

二加强人才培养,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重视宣传队伍人才选拔

推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关键在于人,理论普及宣传队伍是否稳定、专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众化工作进程。因此,宣传队伍的人才选拔显得尤为重要。在新媒体环境下,宣传人才不仅要是优秀的传统媒体工作者,同时必须是能够熟练操作新媒体的技术型人才。宣传队伍人才的选拔,应当严格按照选拔标准和程序进行。首先,选拔的对象应当德才兼备,既要有超高的政治敏锐度,又要有过硬的新媒体专业能力;[5]既要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又要具备优良的道德品质;既要能被广大人民群众信任,又要能引导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化、常态化发展。其次,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队伍的人才选拔应当是全方位、多领域的,要积极鼓励不同年龄、不同学科的优秀人才投身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事业中去。最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队伍的人才选拔工作可以采取公开选聘、竞争上岗的方式,这能够提升宣传队伍内部的竞争意识,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二)加强宣传队伍的全方面培养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事业需要一大批既具备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又能够熟练掌握数字信息专业技术的人才。在新媒体环境下,尤其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传播队伍的全方面培养,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事业提供人才保障。对人才队伍的全方面培养可以分3步走:一是要明确传播队伍的培养方向。要对新媒体工作者加强道德教育,使其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树立毫不动摇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二是要优化人才培训机制。在对宣传人才队伍的培养过程中,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分层次地进行人才培养。三是要培养宣传人才队伍的创新素质。曾指出,只有创新才能引领发展。四是要促进宣传人才队伍的终身学习。只有终身学习,才能够跟上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步伐,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三)培养马克思主义的新媒体先锋人物

新媒体先锋人物的培养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着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和带头作用。首先,先锋人物是“宣传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及与创新不能仅靠大众的自我教育,先锋人物应当以通俗化的方式为人民群众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其次,先锋人物是“信息搜集者”。他们通过收集和反馈人民群众在理论学习中的真实需求,能够有效提升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普及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最后,先锋人物是“实践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要实现理论普及,更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先锋人物往往能以坚定的信念,将他们对理论的理解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现实矛盾。

三构建多元化传播阵地,整合有效资源,形成宣传合力

(一)建立多方舆论宣传阵地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建立旗帜鲜明的多元舆论宣传阵地,结合政府、高校等各方力量,共同引领思想意识潮流。新媒体时代,政府网站、移动应用平台等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个与政府互动的平台,同时也开拓了多条收集大众信息的渠道。通过政府网站以及各类手机应用软件,用户能够随时随地获取政府服务,从而提高对政府的认同感和信任度。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政府应当始终将理论与群众的生活紧密联系,直面社会当前的热点问题,树立诚实守信的公众形象,加大政务公开力度,不断提升社会公信力与正面影响力,进而充分发挥其舆论宣传作用。其次,建立高校马克思主义舆论宣传阵地。在高校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应当明确高校党委的责任,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课程进教材,通过充分应用丰富的新媒体宣传形式和科学化的教学手段,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落到实处。

(二)整合有效资源,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在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大阻碍在于信息资源分配不均衡。在一些欠发达地区,由于信息资源匮乏,马克思主义理论很难实现大范围的有效传播,这直接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整体进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当正视这一问题,以创新共享为理念指导,整合有效资源,积极创建共享信息资源数据库。首先,在资源数据的生产过程中,应当转变观念,积极创新,力求使信息被大众接受,从根源上提高信息数据的可流通性。其次,在资源数据的配置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掘各个地区的独特优势,促进信息产业结构升级,进而尽可能减少区域间的资源配置差异。最后,应当大力创建共享资源数据库,通过资源数据在不同区域的共享互通,使欠发达区域的民众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

(三)优化政务新媒体,发挥政府传播的主导性作用

目前,各种媒介平台层出不穷,其中不乏覆盖面广、深受用户喜爱的新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等。在此背景下,各种政务新媒体也应运而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当优化整合这些政务新媒体,消除同质化,优选并充分发挥媒介平台的传播特色,使其发挥不同的功能,并最终形成合力。[6]其一,开通政务官方微博。政务微博是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交流互动的平台,通过政务官方微博这个移动窗口,可以实现政务信息的放射性传播,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效、透明的公共服务。通过开通政务官方微博,能够有效引导新闻舆论,促进政务公开,提升民众的参政意识,进而有效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其二,借助微信平台开通政务公众号。现阶段,我国政务公众号已经开始大范围使用。相比传统媒介平台,政务公众号具有社交化的特点。通过政务公众号,可以有效进行舆情监测,及时收集民众对社会和生活的切实需求,引导政务机构进行改革,从而更好地为民众提供服务。整合马克思主义政务新媒体,可以一种更具吸引力的形式有效实现政务信息传播,使政府在政务公开的过程中始终占据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导地位,进而有效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进程。

四加大新媒体监管力度,为马克思主义传播提供制度保障

(一)加强新媒体自律建设

加强新媒体自律建设是新媒体环境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步骤与前提条件。只有做好新媒体自律建设,才能够保证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阵地的纯洁性与有效性。首先,党和政府的公众媒体平台必须加强自身纪律建设,政务媒体工作人员要做到廉洁自律,始终秉持党性原则办事,自觉接受群众的批评与监督,为党和政府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充分发挥其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表率与主导作用。其次,各大新媒体平台应当树立自律意识,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恪守职业道德底线。媒体平台应当加强正面教育,传播正能量,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主动过滤并肃清其他不良信息,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后,公众尤其是新媒体用户要强化自身修养,做到正确辨别信息。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具有无限性和随意性的特点,新媒体用户作为信息的接收者,应当不断提高自身正确辨别信息的能力,主动弘扬与传播社会正能量,使人人都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者。

(二)完善新媒体相关法律法规

完善新媒体相关法律法规是新媒体环境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制度保障。在做好新媒体自律的基础上,通过完善法律制度,尽可能规避新媒体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而言,完善新媒体相关法规要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首先,完善新媒体相关法规要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原则,对不利于社会稳定的传播言论进行量化处理,对应当确定为违法犯罪的行为加以明文规定,并明确相应的惩罚措施。其次,完善新媒体相关法规要从宪法层面开展工作,对利用新媒体传播、反国家、等信息的相关行为,要在宪法中明确规定为违法行为,并以宪法为依据,对其进行相应的惩罚。最后,要从法律层面大力打击新媒体中的造假、造谣行为,对于传播不法言论的行为要依法加大惩罚力度,肃清充斥在新媒体环境中的不良信息,确保在绿色和谐的新媒体环境下顺利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建设。[7]

(三)健全新媒体行政监管手段

一切规章制度的执行,都需要有相应的监督管理手段。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其质量和水平都需要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来保证。[8]因此,要想顺利实现新媒体环境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健全新媒体行政监管手段。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来说,健全新媒体行政监管手段起码应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要体现对党和政府媒体平台的监管,各个政务媒体应当建立相应的媒体监管机制,促进政务信息的公开,以有效的政务媒体监管来提升政务媒体平台的公信力,确保政务新媒体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作为传播主体的权威性;另一方面要体现对新媒体平台的舆情监管,针对层出不穷的新媒体平台,各个管理部门要落实监管制度的执行,加大对各个媒介平台的信息监管力度,科学整合各方的责权配置,通过联动监管、跨地域监管等方式,及时发现各个媒介平台可能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的不利因素,并针对相关问题,利用政务媒体引导舆论,充分发挥政府在舆情监管中的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十报告学习辅导百问》编写组.十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35-40.

[2]陈锦宣.新媒体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影响[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9(6):99-103.

[3]吕治国.略论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9):40-43.

[4]文秀.讲话的语言风格及特点[N].学习时报,2013-12-09(03).

[5]季海菊.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硏充[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6]刘向军,谭林.新媒体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策略[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8(3):289-293.

[7]黎欢.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问题与对策研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6):1-3.

第7篇:多媒体应用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生;媒介伤害;“不伤害主义”;媒介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2-0045-04

当媒介不可避免地渗透进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时,媒介对中小学生的成长就产生了重大影响。媒介可以成为他们的娱乐工具,甚至寓教于乐,这是正面影响。但是,负面的媒介影响更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研究者从“媒介伤害”的视角对媒介教育进行理论探索,并在此基础上关照当前媒介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一、媒介伤害的分类

媒介伤害在当下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已是非常普遍,如:浏览不健康的网页,使他们的心灵受到伤害;沉溺于暴力网络游戏,使他们难以区分现实生活与虚拟空间,以虚拟空间的价值观念作为指导来开展现实生活;等等。从各方信息来看,现在教育者和家长对中小学生的媒介伤害的担忧一点也不亚于对他们学业的担心,而且,媒介伤害最终会影响中小学生的学业与健康成长。对纷繁复杂的媒介伤害需要进行分类研究,在这里我们重点要探讨的是根据伤害源来自何方而对媒介伤害进行的分类。立足于媒介受害者的角度来看,中小学生所受到的媒介伤害可能是“他我伤害”或“自我伤害”。“他我伤害”是指他人通过媒介这种工具对中小学生造成的伤害。例如,有人在网上一些不健康信息,这些不健康信息最后对媒介受众带来了伤害,这就是“他我媒介伤害”。但是媒介伤害有时是一种中小学生自己对自己的伤害,如学生自己主观意志不强,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过分地沉溺于网络游戏,这一行为也可以看成是中小学生自己对自己的伤害,这种媒介伤害就是所谓的“自我媒介伤害”。

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并广泛应用,作为一种技术的媒介本身发生了改变。以往的媒介是权威,是信息的制造者和提供者,而中小学生只是片面的媒介使用者,在这种情景下,我们一般会把使用媒介者称之谓“受众”。“受众”这一概念表达了一种强烈的“被动”意蕴,也就是作为“受众”的中小学生在媒介面前只是一个被动客体。这里的“受众”其实就是一种简单的“阅听人”,西方甚至根据对“阅听人”的不同假设,发展出了不同的媒介教育模式。然而,随着WEB2.0和以博客为代表的新闻媒体3.0的出现,媒介进入了“自媒体”(We Media)时代。所谓“自媒体”指的是,为自主化、私人化和平民化的传播主体提供信息生产、传播的独立空间,可以从事面向多人的、内容兼具公共性与私密性、交互信息传播的传播工具的总称。总而言之,媒体的出现及普及为中小学生在使用媒介时提供了制造、传播信息的可能,而且由于人性中的自我意识存在,所以在博客、空间、论坛上表达自己的信息与观点就成为中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时髦。中小学生作为媒介信息的生产与传播主体,他们就有可能生产、传播不健康的信息,从而给他人带来伤害。我们把这种伤害正式称为“我他媒介伤害”。

所以,从总体上看,在中小学生使用媒介时,与他们相关的有三种伤害存在,一种是“他我媒介伤害”,一种是“自我媒介伤害”,还有一种是“我他媒介伤害”。前面两种媒介伤害是中小学生自己所遭受到的伤害,最后一种是中小学生在使用媒介时对他人所造成的伤害。

二、媒介伤害的机制

中小学生在使用媒介时可能会受到伤害,也可能会伤害到他人。那么媒介伤害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是探究媒介教育的基础。

当前,媒介已经渗透进青少年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媒介有旧式的,如报纸、杂志等,也有新式媒介,以网络、手机等为代表。所以,中小学生所接受到的媒介影响也是广泛而深刻的。中小学生首先是学生,学生是以“学习”为主业的,但是学习生活并不是中小学生生活世界的全部。如果说学生在学校内课堂上所接受到的教育是正式课程,则媒介信息这种大众文化就是中小学生的非正式课程。只要了解到中小学生对“超女”“快男”,对“魔兽”“农庄”等媒介产品的投入和执著程度,就可以意识到,媒介信息这种非正式课程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在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学校教育的正式课程。学习生活只是中小学生整个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我们研究的重点必须是中小学生的整个日常生活世界,而在学生日常生活世界中,媒介生活对中小学生成长的影响又不可低估。

再从中小学生的成长环境来看。在整个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影响他们成长的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学校,二是家庭,三是社会。理想的状况是这三种影响源能够相互配合,一切为了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这些都是常识,而这里需要重点关注的是作为社会影响一部分的媒介影响。不管媒介所传递的信息是健康的还是不健康的,它是客观的存在。受众者有可能是成年人,也有可能是未成年的中小学生。媒介的影响是既定的,但是它所产生的影响效果对成年人可能是一样的,对未成年的中小学生可能又是另一样的。而且对同样是未成年人的不同的中小学生来说,即使既定媒介影响带来了媒介伤害,但是这些媒介伤害从“身体伤害”“心灵伤害”,或“显性伤害”“隐性伤害”等不同视角来看,也会不一样。其中的原因在哪里?

人的行动是由心理(包括潜意识)所支配的,而不同的心理认识又来自于对客观世界的接触。总而言之,人接触到客观世界就会有某种心理认识,这些心理认识又会反过来支配人的行为。中小学生也是这样,当他们接触到媒介信息时,会产生某种认识,形成某种价值观念。这里产生认识、形成价值观念就是西方文化研究理论中的“意义生产”。中小学生接触到媒介信息时,会有意义生产,而他们的意义生产与许多因素有关系。当然最大的意义生产影响因素是媒介信息本身,但是即使接受的是同样的媒介信息,成年人与未成年中小学生所生产的意义也往往不一样。一方面,中小学生的理性还在发展中,人生阅历与经验不足,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当前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认识和价值观念形成支持不够;另一方面,由于当前中小学生面临学业上的巨大压力,应试教育给中小学生普遍地带来了生活无的体验,中小学生对新媒介的热衷程度远远大于成年人。所以相对成年人,中小学生一方面对新媒介趋之若鹜,从中追求学业生活与其他生

活带来不了的,另一方面不健康的媒介信息又让中小学生的媒介意义生产产生偏差。这就是“他我媒介伤害”的形成机制。同时,在自媒体时代,由于中小学生在由媒介影响所带来的意义生产方面出现了偏差,所以他们在媒介生活中又可能制造与传播不健康的媒介信息,这就形成了“我他媒介伤害”,这种媒介伤害对其他中小学生又会带来“他我媒介伤害”。(详见图1)

三、走向“不伤害主义”媒介教育

媒介教育(Media Education)的概念是由英国学者在20世纪30年代初提出来的,这一概念自提出后其内涵多有演变,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多角度、多层面和多含义的概念,但是目前学界并没有对媒介教育形成统一的公认的界定。

有论者认为,“媒介教育是指培养学生有效利用媒介的能力的教育”。这一概念有相当的概括性,但是并没有道出媒介教育的核心规定性,它是过于宽泛的。国内媒介教育专家卜卫认为,媒介教育指的是“培养公民媒介素养的教育”,它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了解基础性的媒介知识并且懂得如何使用媒介;培养对媒介信息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正确判断的能力;学习制作和传播信息的知识与技巧;知道怎样有效利用大众媒介来发展自己。

西方媒介教育从产生至今经历了三种理论范式的变迁:第一种范式是批评范式,第二种范式是分析范式,第三种范式是表征范式。其实,以上西方媒介教育所经历的三种范式都可以认为是一种“保护主义”的视角。更具体地说,这些媒介教育理论是在现代媒介出现之后,现代媒介及其所代表的大众文化对传统精英文化的冲击的背景之下,出于对精英文化的保护而产生的。当然,在媒介教育诞生之初,这种“保护主义”所保护的对象也不能只是精英文化,受众特别是青少年受众也不应排除在其保护的对象之外。但是到了分析范式和表征范式阶段,媒介教育对青少年的保护意图则更为明确。培养受众特别是青少年对媒介所承载的内容和意义进行区分的能力以及对媒介表征进行分析和批判的能力,这都体现着明显的“保护主义”色彩。

对媒介教育而言,“保护主义”的视角和出发点是不是到了其理论范式的终点?如果不是,它又应该向何处发展?至21世纪初期的今天,大众传媒有了飞速的发展。一方面,我们接受信息的渠道更为广泛,除了传统的报纸、电视和一般意义上的以门户网站为代表的互联网之外,还存在许多新兴的传媒形式,如BBS(公告留言板)、聊天室和博客等。这些新兴的媒介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对受众来说更加开放和民主。受众有许多主动参与权,他们不仅是信息的消费者,而且还可以是信息的制作者、传播者。传媒领域著名的“守门人”理论认为,媒介的编辑是信息的“守门人”。而在这些新兴的媒介中,则基本上失去了这种“守门人”,因为对这些媒介而言,编辑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受众既是信息的消费者又是信息的制造者,但是对一般受众而言,他们是没有受过专门的作为一个信息工作者所必须接受的职业道德教育的。如此,受众就又有可能成为媒介信息伤害的制造者。在此情形之下,只是遵循“保护主义”原则显然是不够的,还有必要对受众进行以“不伤害”为原则的教育。具体地说,作为一个普通受众,一方面需要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使自身不受现代媒介的伤害;另一方面,同时作为一个信息制造者、传播者,不能生产和传播有害信息。而后者是以往的媒介教育所没有重视的。其实,“保护主义”原则与“不伤害主义”原则并不相互矛盾,无论是“保护主义”还是“不伤害主义”,媒介教育的目的都是培养理性的受众,而“不伤害主义”对“保护主义”又有支持作用。

面对当下的媒介,对媒介教育而言,单纯的“保护主义”视角是不可靠的,而且对“保护主义”的片面强调并不能取得良好的保护效果。对受众进行保护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受众本身要提高“抗伤害”的能力,二是要从源头上改造信息环境。对后者而言,我们就需要从“不伤害主义”视角出发对受众进行媒介教育。

卜卫认为,媒介教育指的是“培养公民媒介素养的教育”。从其媒介教育的内容来看,这无疑是一种典型的“保护主义”范式。从这种范式出发,这里的“公民媒介素养”指的只是一种保护自我的素养。从“不伤害主义”出发,“公民媒介素养”之中应含有不制作、不传播伤害他人的信息这样一种素养。综上所述,所谓“不伤害主义”媒介教育,是一种旨在培养和提升作为受众的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的教育,中小学生拥有了这种媒介素养就能够理性地面对媒介,有效地进行自我保护,并且不对他人实施媒介信息伤害。

四、“不伤害主义”媒介教育的实施

一方面,“不伤害主义”媒介教育是媒介教育的“高标”,因为它不仅要保护作为媒介使用者的中小学生,同时它还要求中小学生在使用媒介过程中不能给他人带来“显性”或“隐性”的媒介伤害,所以与以往的媒介教育不同,它树立了一种高标准。另一方面,“不伤害主义”媒介教育所树立的“不伤害原则”是一种媒介教育的底线原则,因为对中小学生来说,在媒介的使用过程中不仅要做到“不伤害”自己和他人,而且也要让他们在媒介使用过程中享受媒介所带来的,甚至寓教于乐,使媒介成为一种正面的教育影响。“不伤害主义”媒介教育在坚守“不伤害”底线原则的基础上,追求一种中小学生媒介使用的寓教于乐效果。在对“不伤害主义”媒介教育全面认识的基础之上,结合上文对媒介伤害形成机制的分析,我们有必要对当下实践中的媒介教育进行审视。

首先,实施“不伤害主义”媒介教育的根本和关键在于干预中小学生媒介生活中的意义生产。要成功干预这种意义生产需要教育者能够具有相当的媒介素养,至少不能与中小学生之间存在“信息代沟”。而现实媒介教育实践是,许多中小学教师与家长由于没有足够的媒介素养与媒介教育意识,对中小学生的媒介生活不理解,这样就可能简单粗暴地对待中小学生媒介使用这一行为,也就不可能有积极干预中小学生媒介意义生产的意识与能力。这也是当下存在太多的中小学生媒介伤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教师与家长不能干预中小学生的媒介意义生产,最终中小学生在媒介生活中受到了伤害或者是伤害到了他人,而且现实中人们更多的是把责任简单地推向媒介受害者或施害者学生,认为为什么其他中小学生没有涉及到媒介伤害事件,而偏偏是自己学生或孩子。殊不知,学生与小孩受到媒介伤害或实施媒介伤害的主要原因是教师与家长对媒介意义产生合理干预的缺位。

第8篇:多媒体应用的意义范文

一、媒体审判的客观存在理论而言,新闻作为媒体传递信息的主要类型,应该是客观中立的,也不容许添加任何的个人意愿.可新闻稿件作为人的精神创作,不可避免的会呈现出明显的个性特征或个体风格.而这种多样性或多元化,恰恰也正是各大媒体能同时并存的一种反映,如若所有的新闻稿都是同一副面孔,恐怕大多数媒体组织也就失去了继续存在的意义.

实际上,过多加载个人意见的法制新闻,确实将公众的思路和判断引向了道德审判,已经影响到了司法公正的实现和司法资源的合理配置使用,这对于社会主义法治的建设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因而,媒体报道对司法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甚至可以说"审判媒体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当一个案件被媒体报道,立即会在一定区域内引起轰动效应,此时,社会大众的舆论压力或多或少都会对案件的最后审结造成一定的影响.作为一种事实,我们无需也无法回避,我们唯一能做的只能是尽量使案件审结前的新闻报道客观公正.

二、媒体在司法中的价值换个角度来看,"媒体审判"并不像某些学者担心的那样一无是处.它至少可以使社会大众关注中国的法治进程,关心我们的司法公正话题,这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推动了中国的法制或法治建设.

对于"媒体审判",我们不能局限于形式意义上的理解,将它等同于对案件结果的提前宣判.我们应当从广义和实质意义上来考察媒体对案件审理产生的实际影响.因此,从这一点上来说,"媒体审判"是客观存在的,或者说,"媒体审判"实际上是指媒体对案件进展及其结果的间接影响作用,而并非简单强调媒体对案件结果的决定性作用.

当然,媒体在司法中的主要价值在于舆论监督,而不是直接的介入审判过程或企图过度诱导公众的主观判断.司法公正与否的评判是建立在一定客观事实基础和衡量标准之上的主观判断.媒体的作用在于为其提供基础性素材,或进行事后的引导性总结,借以宣扬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进而促进大众形成现代法治理念,加快社会主义法治的进程.

三、媒体的正确定位媒体在司法公正的实现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媒体、新闻工作者、社会个体对媒体的角色定位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这一偏差,影响了媒体应然价值在司法实践中的有效发挥.

媒体在司法公正中的角色定位宜作如下考量:

首先,媒体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宣传者.媒体作为重要的宣传工具,在普法工作中至关重要.自1999年"依法治国"入宪至今,不过短短十余年时间.这与几千年的人治历史相比,显然是微不足道的.尽管这几年我们的法治进程神速,但无法否定的事实是--与真正的"法治"相较,我们目前所处的法律环境,还不够理想,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对于社会大众来说,长期以来的人治思想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就予以彻底消除,这需要一个缓慢、渐进的消化吸收"法治"思想的过程.要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理念或法律思想的传播和宣扬是首要的.因此,媒体在法治建设中的宣传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法治,不是精英人物的法治,它应是人民群众的法制,它必须依托于社会大众对法治的理解和感悟.要提高大众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我们必须进一步发挥媒体在法律思想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使之成为真正的法制宣传者.

其次,媒体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监督者.权力需要监督,绝对的权力必然产生绝对的腐败.审判权也是如此,司法不公或司法腐败现象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党和国家对此也高度重视.

媒体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股重要力量,客观中立的职业规范使它成为天然的法治监督者.为充分发挥监督功效,媒体应当在法制新闻的报道中,全面而客观的陈述有关信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积极参与案件的整个过程,及时披露相关资讯.作为监督者,我们应当注意保持媒体与司法之间的合理距离,正确处理好新闻媒体与司法机关的相互关系.

第9篇:多媒体应用的意义范文

“新媒体”一词最早见于1967年美国CBS(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NTSC电视制式的发明者P.Goldmark发表的一份关于开发EVR(电子录像)商品的计划书。后来,1969年,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E.Rostow在向尼克松总统提交的报告书中也多处提到“新媒体”这一概念。②由此“新媒体”一词开始在美国社会上流行,并在不久以后影响了全世界。

随着新媒体产业的迅猛发展,近几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传播与媒体研究人员开始关注新媒体的现状与趋势、发展与创新,整个学术界对于新媒体的探索与争论也在持续升温。然而纵观这些年的研究成果,即使是在世界范围内,有关新媒体的很多基本问题都尚未得到解决。比如“新媒体”的权威定义的提出、适用范围的确定、具体研究对象的划分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定位等等。一个准确权威的定义的提出不仅可以建立理论研究领域中系统性、全面性的基础,也可以为该理论领域研究的深入与发展解除最基本的定义分歧。笔者认为,新媒体研究混乱局面的始作俑者就是悬而未决的新媒体定义纷争,分众楼宇电视称自己“新媒体”;手机短信称自己“新媒体”;早已出现的都市类、财经类、时尚类、IT类等纸质媒体也纷纷改头换面,把自己扮成所谓的“新媒体”……鉴于这种混乱的持续和加剧,及时准确地定义出当今的新媒体,为新媒体的涵盖范围作以界定便成了当务之急,以为它直接影响着学术界今后对新媒体理论系统全面的研究和深入细致的探索。

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施拉姆(W.Schramm)曾经预言:“人类传播的基本性质不会改变,但传播本身的社会体系,很可能同我们已经知道的各个传播时期大不相同。”③诸多新兴媒体的产生对整个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已经逐步显露出来。新媒体在占据大众心智资源上自成一派,在政府管理监督与宣传、社会经济参与、企业公关营销与品牌宣传等方面都表现出无可复制的优势,新媒体对社会的影响无孔不入,用户数量也以惊人的速度飙升。据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介绍,近几年来中国读者传统图书阅读率呈下降趋势,而电子书和网络出版物的阅读率却大幅上升。调查数据表明,国民图书阅读率2005年比1999年下降了11.7%。然而网上阅读率迅速增长,从1999年到2005年7年间增长了7.5倍,每年平均增长率为107%;④据2008年中国互联网络调查(CNNIC)显示,我国已经有2.1亿网民,成为世界上的互联网使用大国;⑤手机用户也已达5.75亿之众(2008年3月国家发改委的我国电话用户发展情况统计)占全国人口的约44.2%。⑥这些数据足以说明,新媒体正在被大众普遍认可并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的信息传播方式和学习交流习惯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新媒体”定义的研究不仅是学术界对新兴事物的好奇,也不仅是新媒体理论系统全面的研究的前提,更重要的是对于规范形势模糊、规则紊乱的传媒市场具有很必要的现实意义。

二、关于国内外新媒体定义的分析

目前,关于新媒体的定义可谓五花八门。但有一定影响而被普遍传播的主要是以下观点。

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⑦这一观点一语道破新媒体的本质特征,见解独到深刻,但严格地说,这不是一个概念的定义,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句口号。首先,该“定义”的核心概念“传播”并不是“新媒体”的所属类而更像是一个动词,应解为“人类社会的信息流动过程和信息系统的运行”。形式逻辑学对定义的要求首先必须满足被定义项与定义项之间的所指对等,本质定义提出的前提是被定义项的所属类的确定,因此“传播”一词不具备定义“新媒体”这个名词的资格;其次,“所有人对所有人”概念不够清晰,过于笼统泛泛,不能准确界定新媒体本质特征,这只是其众多特质中比较显著的一面,不足以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彻底分离出来。

在线媒体顾问、资深媒体分析师VinCrosbie定义的新媒体,“就是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的内容的媒体,是传播者和接受者融会成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⑧他指明了新媒体的传播模式——既包括人际媒体的“一对一”和大众媒体的“一对多”的传播模式,还包括特质层面上的“多对多”的模式。这与《连线》杂志“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的表述异曲同工,但显然要具体明确得多。可以说,在此之前,没有人对新媒体做出更加全面准确的定义。但仔细分析VinCrosbie的说法,在有关“个性化传播”方面表述稍显冗余,定义尚需提炼。而且对于新媒体的传播渠道、信息表现形式、传播范围等区别于传统媒体的重要特质还是没有明确的涉及与界定。

对于“新媒体”的定义,国内学者也是各执己见、百家争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局长岳颂东提出:“新媒体是采用当代最新科技手段,将信息传播给受众的载体,从而对受众产生预期效应的介质。”⑨他的发言侧重于为新媒体寻找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义,希望该定义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不被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所淘汰,所以提出“采用当代最新科技手段”的说辞。然而笔者认为,这种尝试没有实际意义,正如很多学者讨论过的那样,“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任何人都无力掌控它今后的定义走向和效力范围。况且,定义揭示的是事物的本质,其中不应出现带有模糊时间概念的限定词,诸如“当代”、“今天”、“未来”等。另外,“将信息传播给受众的载体,从而对受众产生预期效应”,更像是“媒体”的定义,并没有界定出新媒体有别于传统媒体的特性。而且,“对受众产生预期效应”说法过于笼统模糊,所有传播活动都期望对受众产生预期的效应。显然仅用“采用当代最新科技手段”这一特征无法准确描述新媒体的概念。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教授在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指出,“今天的新媒体主要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上产生和影响的媒体形态,包括在线的网络媒体和离线的其他数字媒体形式。”⑩熊教授的定义基本上已经概括了“新媒体”概念的内容,观点清晰明确,但不符合形式逻辑学思想里本质定义的呈现形式。定义中“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上”范围过大,现在很多传统媒体都利用了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但这种技术的应用并没有使传统媒体发生本质上的改变,从而不能被定义为新媒体,例如电子杂志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例。它只是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改变了纸质杂志上的信息的存储形式,传播内容、模式和目标受众并未发生任何变化。“产生和影响的媒体形态”用词晦涩难懂,不易理解;“包括在线的网络媒体和离线的其他数字媒体形式”外延太广,这将各种户外音视频播放设备(如LED广告牌)也囊括在“新媒体”的范围内,笔者认为此观点尚需完善。

三、新媒体概念的定义方法与新媒体的定义

概念清楚明确是思想正确的先决条件,概念模糊浮泛则是探求真理的阻碍。现在,对新媒体概念之内涵与外延的说法稍显混乱,但也不能仅因标准不同、观点不一等问题,把传统的类别和属差轻易忽略,形式逻辑学中定义本身需要这种层层剥离的过程。换句话说,对新媒体定义的研究离不开缜密的思辨性,“以偏概全”只能让我们在新媒体的研究道路上越走越迷远。康德的“批判哲学”将世界分割为“感性界”、“知性界”和“理性界”,并提出了“感性——>知性——>理性”的事物认知过程。在已有的针对新媒体的学术研究基础上,我们要使“新媒体”的概念明确全面,应该从大众普遍的感性认知出发,培养自身在学术研究中理应具备的知性认识,进而将这种认识升华为对理性的深入探索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

近些年新媒体的定义常是以推理论证的方式给出,在给出关于新媒体定义一般性要素以后,接着证明推断出有关新媒体分类的种种假设,最后被分离出来的若干似是而非的类别成了新媒体确定性的划分。这样的定义方式在新媒体研究领域俯拾皆是。由于普遍的新媒体论是由从具体形态的根据中推论出来的一套并不完善的系统,根据的本身又是来源于假设,因而其总是处于不断的争论与分歧中失去了根基,这种利用形而上学的方法建立的体系在聚集了极端的可能性(不同的角度)后,已远离了新媒体本身是什么的问题,而事实上新媒体本身的问题却又是这些理论的进步所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新媒体理论应该回到新媒体本身,只有确定了新媒体的本质定义后,才能在此基础上完成扩建,新媒体今后的研究才具有根基和支柱。本文对新媒体的定义正是回归本体的体现。

在纷乱的现代思维中,存在四种这样的基本形态:形而上,逻辑实证,结构主义,存在历史。而后三者都是对形而上的反判,三者又存在争执,逻辑实证否定本质和原则,结构主义在否定本质时却又坚持原则,存在历史肯定本质反对技术逻辑,而我们要做的是在坚持某些必要的定义原则基础上运用形式逻辑学原理探求“新媒体”的本质定义。“本质定义乃是用基本特征去解释事物本身的句子。它只包含事物的本质要素,也就是说,严格的本质定义必须是类加上种差两个要素合成的。”所以在为“新媒体”下定义之前,本文主要从类和种差两个要素对新媒体进行界定。

“类是一个普遍概念,存在于多个不同种的对象上,表现出主体的和其他同类物体所共同具有的部分本质。”美国在线媒体顾问、资深分析师VinCrosbie在他的文章《whatis“newmedia”?》提到,大众媒体的特征为:完全相同的内容到达所有接受者;内容发送者对内容有绝对的控制权。笔者同意这一观点,因此新媒体显然不属于大众媒体。但从新媒体的传播影响力出发,新媒体的传播无疑是一种大众传播,由此,在类概念上只能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视为两个平等的研究对象,它们共属“传播介质类”。

对于本质定义中的另一要素——种差,它是一普遍概念,表现出主体的部分本质,此部分本质为主体和其他同类异种之差异者。‘种差’加上‘类’就结合构成齐全本质的‘种’,这里的“种”也就是本质定义的定义产物。

首先,传统的大众媒体由于各种技术的限制,基本上都是区域性的传播。而随着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发展,如果没有人为管理因素的限制,在新媒体的平台上,所的每个内容理论上都是面对全球所有的使用者的。就传播者而言,所有的人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这使得大众传播的领域得到了极大的延展。传统媒体是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博弈场,无论如何受众在其中都始终处于被动的位置。纸媒体的交互性还停留在读者热线、读编往来阶段,虽然以借助电子版本,但始终属于辅助手段,电视媒体交互性只表现在专题节目中,也就是说,传统媒体归根到底是一种少数人对大众的传播载体。新媒体提供的一种可能是,任何使用者都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上信息、言论等各种内容进行地位对等的交流,通过与其他参与者的互动发出更多的声音,这种“全民DIY”式的信息与思想的传播是对传统媒体内容生产方式的彻底颠覆,使新媒体内容传播模式呈现多根网状,原创性日益增强。同时,这种交互是实时性的,参与各方都能够立即得到反馈信息,彻底打破了大众传播时代文化与传播精英对传播主体的把控。由于实现了个人成为传播主体的大众梦想,新媒体传播的内容所涉及的人类生活的广度、对各类问题所讨论的深度以及传播形式的多样性都是空前的。实际上,新媒体已经涉及和全面展现了人类现有的所有文化形态,并针对不同个体实施个性化的精确传播,这种个性化的范围完全可以缩小到单个个体,使得“个人化精准传受”一词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分众时代新媒体的代名词。另外,传播技术发展到今天,由于传播载体发生了改变,信息的传播形态也发生了本质的改变,依托于数字技术作为新媒体的共同特征,成为现代传播方式与传统传播方式更合适的区分词,“数字化”的字眼在新媒体定义中不可或缺。最后,新的传播技术在传播形态上产生的最大的变化就是能够在新的媒体平台上把传统媒体的各种信息表现形式复合起来。在已有的大众媒体中,按照传播形态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而网络和数字技术所能提供的可能性是主要的传播载体如网络、数字电视、手机等都既能进行文字的传播,同时又能进行视频和声音的传播,并且还能把文字、视频、声音存储下来,为受众提供闲暇时的信息消费。新媒体是多种传播形式复合的媒体,大众媒体界限分明的媒体类型区分在新媒体阶段将不再具有意义,“复合信息”将在新媒体研究领域备受关注。

综合以上特质,笔者将新媒体定义为:新媒体是所有人向大众实时交互地传递个性化数字复合信息的传播介质。

事实上,由新媒体革命推动的不仅是传媒产业的突飞猛进,更是整个社会各个方面的大发展。它是全球化浪潮推动下的产物,又是全球化浪潮强大的造势引擎。在新媒体的平台上,全球正逐渐成为一个真正的网状传播整体。新媒体的互动性和个性化精准传播等特点更适合现代人的生活和消费观念,“全民DIY”既是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内容生产方式的颠覆,同时也是新媒体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自新媒体引起人们瞩目至今,国内外对于“新媒体”定义的研究百花竞放、争奇斗妍,本文对其的定义也只是一家之言,笔者期待各位学术同道的评论和高见,并希望这篇文字能为学术界对新媒体的探讨有所裨益。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服务大众的层面上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们应该看到,在不久的将来,整个世界将因为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和与传统媒体的互利共赢而愈发丰富多彩。

注释

邬昆如:《哲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

《后互联网时代的大众传播事业》,/13171620/2054279/articledetail.htm

《中国人网上阅读率年均增长107%》,/2007-04/12/content_9772578.htm

《我国网民人数达2.1亿》,/news/2008-01-17/000003192711.html

《2008年1-3月我国电话用户发展情况》,/showdt.asp?sid=336158

胡昱晖:《新媒体的泡沫经济?》,《广告人》,2007(12)

郑治:《新媒体是什么?》,/s/blog_591eeecd0100085r.html

《岳颂东:新媒体产业的8个特点》./hy/20080519/17024884944.shtml

《认识新媒体》,/tvguide/tvcomment/wtjj/xzlz/7233_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