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事业人员绩效分配方案范文

事业人员绩效分配方案精选(九篇)

事业人员绩效分配方案

第1篇:事业人员绩效分配方案范文

一、*县事业单位工资现状分析

据统计,我县现有事业单位410个,在职人员9672名,主要涉及教育、卫生、农业、交通、水利和文化体育等行业。2008年,全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平均每人每年29736元。按现行工资制度,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收入分为两部分,即基本工资和津贴补贴,基本工资包括职务工资和薪级工资,津贴补贴即工作津贴和生活补贴。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办法》,我县从2009年1月1日起已在教育系统义务教育阶段初步推行绩效工资制度,将每个月津贴补贴的30%作为绩效工资部分,按照绩效考核结果分配。但由于切实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尚未建立,大部分学校所谓的“绩效工资”最终还是平均分配,绩效工资制度尚未真正落实。从全县来看,由于绩效工资制度尚未实施,事业单位在收入分配上仍然存在“吃大锅饭”、“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上班不上班一个样”的现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二、推行绩效工资的重大意义

针对目前事业单位工作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如果实行绩效工资制度,能进一步贯彻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适应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和岗位管理的要求,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活力,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重大意义。具体来讲,一是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加大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力度,完善岗位设置、岗位聘任制、工资基金管理等制度;二是有利于强化事业单位的服务意识和内部成本核算,不断提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三是建立新的绩效工资考核办法,有利于消除年度目标考核走过场的现象,倡导“讲服务质量、重实际贡献”的新风尚,有助于建立公正、科学、规范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四是有利于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工资与工作绩效相挂钩的新机制,更好地发挥工资的杠杆作用,充分体现多劳多得、奖优罚劣、奖勤罚惰的分配原则,革除事业单位“干多干少一个样”、“吃大锅饭”的痼疾。

三、如何推行绩效工资制度

绩效工资制是以“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原则,以岗位责任为重点,以绩效考核为核心,把干部职工的工资收入与其工作岗位、工作绩效相挂钩,实行以岗定薪、薪随岗变的工资分配制度。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应结合单位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绩效考核结果核定,从干部职工个人档案工资、津贴补贴和年终奖金中提取一部分,加上单位从可分配收入中注入一部分资金,与绩效考核挂钩进行重新分配。

(一)实行总量控制。事业单的绩效工资总量应由我县规范的津贴补贴、基本工资的适当比例、奖金及单位从可分配收入中注入的一部分资金组成,由县人事局和县财政局核定后下达到各单位,各单位只能在核定的总量内,按规范的分配程序和要求进行分配。

(二)完善分配程序。

1.制定科学的分配方案。分配方案涉及到每个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干部职工意见,尽量做到公平合理。从全县来讲,应制定《*县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各单位也应该制定具体的方案。在《方案》中,一是要将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及各岗位职责等进行细化和量化,弥补过去责任不明的机制体制缺陷,并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讨论、修订,确保《方案》的科学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在借鉴其他地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进行效果评估和补充完善。二是要坚持“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完善与之配套的岗位目标月考核细则。三是要实行两级考核二次分配制,各事业单位按照《方案》对各股室进行考核、任务分配,各股室负责人按照《方案》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把工作任务和要求分解到干部职工个人,并负责本股室干部职工的考核分配。四是要层层签订责任书,将责任落实到人。根据《方案》中的任务与职责分解情况,领导与分管领导、分管领导与股室领导、股室领导与工作人员分别签订责任书。此外,方案的制定必须充分考虑离退休人员的利益,离退休人员应参照机关离退休人员的标准执行。通过制定科学的分配方案,使全体干部职工人尽其能,各司其责,分工协作,全力推进工作。

2.严格考核。确保《方案》顺利实施的关键是加强内部考核,抓好责任追究,公平兑现奖惩,否则《方案》的落实只是一句空话。一是各事业单位要成立考核领导小组,由单位一把手任组长,根据《方案》制定具体的考核办法,每月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严格考核。二是要制度公开,及时公开分配方案、考核制度、考核办法、考核结果、运作程序等,接受群众监督。要让职工做到心中有数,清楚他们需要做什么才能增加绩效工资,他们的绩效能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回报。三是要严格考核。各单位要把全年的目标任务分解到月、分解到股室、分解到人。每个月先由干部职工对工作绩效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再由股室负责人打分,提交分管领导审核。同样,股室负责人按月对工作绩效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再由分管领导打分,主要领导审核。四是要跟踪分析考核办法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有缺陷的地方要及时讨论修正。此外,还要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政策解释工作,从思想上进行疏导,保证绩效考核的正常运行。

(三)强化监督检查。一是县上要成立工资基金管理领导小组,规范审批程序,加强事业单位工资管理。各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的具体《方案》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报工资基金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同时报县人事局、财政局备案。二是县纪检委、监察局、人事局、财政局、审计局及工资基金管理领导小组要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对违纪违规现象及时纠正。三是通过公开举报电话、设立意见箱和意见簿、聘请社会监督员等形式接受社会监督。经常召开座谈会,听取单位职工的意见和建议,经常深入城乡对服务对象或管理相对人进行走访调查,了解情况,以便及时修改《方案》中的不合理成份,保证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的科学、合理。

四、推行绩效工资制可能出现的问题

绩效工资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工资分配方式,对传统观念和分配方式是一种冲击和挑战。因此,在我县的实际推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绩效工资制度就可能难以实施下去。具体分析,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职工思想认识不到位,《方案》得到广泛认可难度大。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分配观念在广大职工思想中根深蒂固。职工认为自己是单位人,端的是“铁饭碗”,按档案工资发工资天经地义;有的职工认为绩效工资就是变相地发福利,绩效工资只能比档案工资高不能低;还有职工担心考核方案不合理、不公平,领导会从中循私舞弊;也有一部分职工将工资制度改革片面地理解是县政府或单位领导的决定,对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存在较大抵触情绪,从而增加了实施岗位绩效工资的难度。

(二)岗位绩效评价标准不好把握,实行绩效工资可能会造成新的社会不公。特别是新成立的单位或是规模大、岗位多的事业单位,要对众多的岗位建立科学公正的绩效评价标准难度较大。如我县农业系统、建设系统事业单位存在职能交叉,单位职能相近,但供养渠道结构不同(有全额、差额、自收自支)等情况,在同一系统不同事业岗位的绩效评价标准难以平衡,推行绩效工资制度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很容易由于内部沟通不畅和各岗位间平衡难度大而无法做到公平合理,最终导致绩效工资难以实行。

(三)绩效工资制度容易带来干部工行为短期化。绩效考核是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干部职工有可能为追求眼前利益而忽视其长期责任,出现只注重当前绩效而忽略长远社会效益的情况。在考核过程中,容易出现只注重通过搞人际关系,拉人情票、关系票等方式追求眼前的考核结果,甚至出现以人情关系定考核的现象,而具有真才实学、业绩突出,但不善于人际交往的干部职工考核结果反而差,从而挫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四)可能会造成人才导向的不合理。收入高的岗位竞争激烈,人满为患;收入低的岗位无人问津,门可罗雀,将导致岗位结构和人才趋向变化,不能适应工作需要。

五、顺利推行绩效工资制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工资福利涉及广大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全面推行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必须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因此,要深入细致地宣传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的相关政策和意义,使广大干部职工破除收入分配中的平均主义思想,树立争先创优的竞争意识,消除对改革的恐惧感和抵触情绪。(二)重新划定事业单位范围,做好工资制度改革的基础管理工作。事业单位是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产物,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应该将它们进行重新分类。一部分实际在履行行政执法职能的,要么取消,要么通过合理合法的程序变成行政执法机关,绝不能搞什么自收自支或者随意性很大的所谓“绩效工资”,否则很可能导致权力商品化、罚没款自由化。还有一些事业单位已经在市场经济中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如自来水公司等,实际上已是企业性质,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则,应该将它们纳入到企业范畴进行管理。对传统事业单位进行“权力的归权力,企业的归企业”剥离之后,剩下才是真正的事业单位,它们是从事公益的单位。

第2篇:事业人员绩效分配方案范文

[关键词]事业单位;绩效考核;问题;优化

[DOI]10.13939/ki.zgsc.2017.15.215

事业单位员工工作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业绩不容易被衡量,这使得绩效考核工作开展难度很大,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化,事业单位员工绩效考核方案也需要进行改革,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绩效考核的引导、激励、敦促作用,推动员工绩效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目前事业单位考核方案效度较低,很难对员工的真实绩效情况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价,这导致了员工对于绩效考核的满意度比较低。针对这种情况,需要事业单位对现有绩效考核方案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绩效考核方案的优化,从而实现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水平的不断提升。

1 事业单位员工绩效考核目的

1.1 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

事业单位员工绩效考核目的之一就是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员工在工作中都会有一定的惰性,通过绩效考核,一方面考核指标对于员工来说是一个标杆,因此会引导员工去努力完善绩效;另一方面绩效考核对于员工会带来更多的压力,督促员工去完成绩效指标。加上单位一般会对绩效完成情况好的员工给予奖励,因此会极大地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让员工能够更好地完成绩效任务。

1.2 为奖惩提供基本依据

事业单位员工绩效考核可以为员工奖惩提供基本依据,奖惩就是奖励绩效卓越的员工,惩罚绩效平庸的员工,而绩效考核结果就是员工奖惩的基本依据。举例而言,在薪酬分配方面就依据员工绩效,绩效良好薪酬系数则高,反之薪酬系数则低。因此员工绩效考核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对员工业绩完成程度、完成质量等进行一个客观评价,依据评价结果进行奖惩,这样才能使得奖惩更有说服力。

1.3 改善员工工作能力

事业单位员工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在于改善员工工作能力,对于员工绩效完成情况进行掌握,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等都不是最终目的,可以说绩效考核本身并不是目的,绩效考核要避免出现为了考核而考核的情况。通过员工绩效考核,来发现员工工作中岗位胜任力的不足,然后针对这些不足,制定相应的措施,提升员工工作能力,这才能够带来员工绩效水平的不断提升,才能够让员工更好地胜任工作。

2 事业单位员工绩效考核方案存在的问题

2.1 考核指标不够科学

事业单位员工绩效考核指标不够科学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一是绩效指标不全面,事业单位员工的绩效更多侧重于业绩完成情况,但是业绩完成质量、业绩完成行为等方面的指标并没有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之中;二是员工绩效考核指标在权重设置方面不是很合理,具体来说就是权重存在平均分配的问题,没有体现出来指标的层次性,没有体现出来不同指标的差异性,从而自然会影响到绩效结果真实性;三是员工绩效考核指标动态调整不足,不同岗位的绩效指标差异性比较小,存在一定程度的“一刀切”问题,这使得绩效考核信度会出现下降的情况。

2.2 考核方法比较落后

从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方法来看,定性考核、强制分布是最要的考核方法,定性考核层面因为绩效指标多属于定性指标,且指标的评价标准不够清晰,这使得绩效考核结果往往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往往就是事业单位管理者一个评语就决定员工的考核等级,这种考核方法过于粗放随意。另外则是简单地根据员工绩效考核结果进行考核等级的强制分布,这种方法的弊端在于很难通过考核去发现员工究竟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能力素质存在哪些方面不足,这不利于员工业绩完成能力的提升。

2.3 结果运用存在不足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结果运用存在一定的不足,这种不足体现在绩效考核结果仅仅就是用在薪酬分配方面,绩效卓越意味着绩效薪酬较多,绩效平庸意味着绩效薪酬较少。事业单位缺少对于绩效结果的深入分析,没有考虑绩效结果在员工配置、培训、晋升等方面的运用,这折射出了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目的的单一性,会不利于配置、培训等工作的更好开展。举例而言,缺少绩效结果分析,就不知道员工知识、能力存在的不足,培训方案的设置自然也会因此失去针对性,拖累员工培训效果。

3 事业单位员工绩效考核方案优化

3.1 优化绩效考核指标

考核指标是绩效考核工作开展的具体依据,绩效指标是否完善,直接会影响到绩效考核工作的水平,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指标优化关键就是要构建层次合理、全面兼顾的指标体系。绩效考核指标需要尽量做到全面兼顾,不仅仅要包括业绩指标,同时也要纳入质量、行为、态度等方面的指标,事业单位很多工作都很难进行业绩的衡量,且单一的业绩指标并不能够全面地反映出来员工绩效,纳入多方面的指标可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实现对于员工绩效的一个全面的把握。另外就是事业单位员工绩效指标要做到分类设置,即不同类别的岗位、不同层级的岗位要有不同的绩效指标体系,从而体现出来绩效考核指标的差异性,更好地对员工绩效进行评价。还有就是事业单位员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需要进行动态调整,优化指标体系为绩效考核工作提供良好的依据。

3.2 引入新的考核方法

绩效考核方法层面,事业单位需要摒弃目前粗暴简单的绩效考核方法,引入更能够评价员工业绩完成能力的平衡计分卡、关键绩效指标法等,利用这些方法来进行绩效考核。事业单位需要为这些绩效考核方法的引入创造良好的条件,对绩效考核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让其更好地去掌握这些考核方法的实施要点,从而能够更好地把握员工绩效任务完成中的能力的不足,这样才能够为员工绩效完成能力的提升提供基本依据。举例而言,关键绩效指标法的应用层面,关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往往就意味着员工不同方面的能力情况,事业单位可以重点关注分析那些没有完成的关键绩效指标,通过指标来把握员工的绩效完成能力的不足,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改进。

3.3 拓展考核结果运用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要想使得绩效考核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必须要尽量去拓展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绩效考核结果除了用在薪酬分配方面,同时还要用在员工培训、员工配置、员工晋升等方面,培训方面就是要针对员工绩效完成方面能力不足,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重点将员工欠缺的知识、能力作为培训重点。员工配置方面,则是要通过绩效考核结果的分析,了解员工是否具有胜任工作岗位的能力要素,然后根据评价结果来进行员工配置,提升员工配置的科学性。员工晋升层面,是指借助于绩效考核结果分析,来对员工未来的职业发展能力、倾向进行评价,从而给晋升提供决策信息。

4 结 论

总之,事业单位需要高度重视员工绩效考核方案的优化,在绩效考核指标、绩效考核方法、绩效结果运用方面不断进行调整,从而实现绩效考核水平的提升。当然绩效考核方案的优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事业单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改进,才能构建一个科学的员工绩效考核方案。

参考文献:

第3篇:事业人员绩效分配方案范文

20xx机关单位绩效考核方案范文1为规范白云区档案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工作,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根据绩效工资有关规定,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考核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省、市、区有关绩效工资分配政策,正确行使绩效工资分配的自主权。实行科学考核、绩效挂钩、按劳分配,建立自主灵活、符合档案工作特点的激励分配机制,进一步扩大单位内部分配自主权、增强竞争意识,充分调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档案工作全面健康发展。

二、分配原则

(一)坚持多劳多得、不劳不得、优绩优酬、责益相符的原则。

(二)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三)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科学合理的原则。

三、考核对象和时间

(一)考核对象

白云区档案局20XX年底在编在岗、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我局纳入实施范围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共2个。即:白云区档案局地方志科编纂科在编在岗、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共2个。

(二)考核时间

从20XX年1月1日起实施,对白云区档案局20XX年1月-12月在编在岗、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编制工作人员进行绩效工资考核。

四、考核机构

区档案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党支部书记、副局长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组成白云区档案局事业单位绩效工资考核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绩效工资考核分配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相关业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档案局办公室,由局办公室主任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负责对全局事业单位绩效考核。

五、绩效工资的构成和考核内容

(一)绩效工资的构成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基础性绩效工资占绩效工资总量的70%,基础性绩效工资按月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纪律、工作态度、工作量、工作成效和实际贡献等因素,占绩效工资总量的30%,每年考核一次,按照考核结果一次性发放。

(二)绩效工资考核内容

绩效工资主要考核职工工作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具体内容包括:对职工工作作风、政治表现、工作纪律、工作态度、工作效率、是否服从工作安排、履行岗位职责、工作量大小、在岗工作时间、完成本单位规定的工作任务等情况进行全面考核,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1、基础性绩效工资设置

基础性绩效工资按月全额发放。对服从工作安排,履行岗位职责,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的,全额发放其相应的基础性绩效工资。在职人员在法定假期内休假的,不扣发基础性绩效工资,每月按照绩效工资的70%发放。

2、奖励性绩效工资设置

奖励性绩效工资实行百分制考核,由白云区档案局进行考核,主要考核职工的德、能、勤、绩、廉四个方面(具体考核标准参照附件)。每年考核一次,单位根据考核结果一次性发放。

3、考核加分

年度履职考核为优秀的加2分;本年度内获得区、市、省、部级先进个人称号或其他表彰的分别加2、3、4、5分,获得市、省、国家档案局档案工作先进表彰的分别加2、3、4分。(加分因素按照最后考核得分后直接相加)

六、考核方式和计算方法

(一)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方式

1、领导评(60%)。由白云区档案局领导班子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行考评,最后得分占考评的60%。

2、同事评(40%)。由白云区档案局其他一般干部和工作人员考评,最后得分占考评的40%。

3、自评(10%)。由自己考评,自评得分占考评总成绩的10%。

(二)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计算方法

白云区档案局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的人员分布为:领导班子共3人(考核加权总分为A),全局其他考核工作人员共8人(考核加权总分为B),被考核人2人(自评考核总分为C)。

被考核人最后考评得分=60%*A/3+40%*B/8+10%*C

七、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分配方法

(一)奖励性绩效工资的考核发放

白云区档案局每年年底对事业编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一次工作绩效考核,按照德、能、勤、绩、廉及考核加分标准进行考核打分,最后按照考核计算方法进行汇总,作为被考核人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发放依据。奖励性绩效工资的考核最高分值为100分,被考核人最后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数额为激励性绩效工资总额的个人最后考核得分的百分比。(如某工作人员年度扣取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为1000元,该同志年度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最后考评得分为95分,则应兑现奖励性绩效工资金额为10000.95=950元)。

(二)排除性获得奖励绩效工资情形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工作人员,不得享受当年奖励性绩效工资。

1、因违法违纪行为受国家机关处理或其他有关规定停发工资的;

2、在工作中不服从工作安排,推诿扯皮,工作中不负责任,发生责任事故,造成严重后果,影响全局或全区档案工作进展的;

3、被解除聘用合同的;

4、年度履职考核为基本合格、不合格或未参加考核的;

5、一年内无故旷工累计15个(含5个)工作日以上、事假累计超过30天(含30天)以上的(政策规定的法定休假,婚假、丧假、产假时限和工伤治疗期间除处)。

扣发人员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和经考核兑现后积余部分金额,由单位作为奖励性绩效工资自主统筹安排。

八、工作要求

实施绩效工资考核的全过程要公开透明,随时接受干部职工的监督和质询。考评的各项得分必须保存有原始依据,考核量化分数及结果应告知被考核人员,有异议的可在规定的时限内提出复核。

九、本考核办法自20xx年1月起执行。

十、本考核办法由区档案局绩效工资考核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0xx机关单位绩效考核方案范文2事业单位是依法设立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公益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这一定位决定了事业单位所应具有的四大特征,即:依法设立、从事公益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社会组织。

从事公益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是事业单位最重要的特征,由此也决定了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与企业的绩效考核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不能简单地以利润和经济成本为目标,而是要衡量所提供的公共服务的社会转移价值,而这种衡量存在三个较大的难点:

(一)难以确定:所谓难以确定,就是公共服务的评价标准难以确定,比如中小学教育质量,我们希望中小学为社会提供素质教育,但什么是素质,如何衡量素质,目标难以确定,于是,多数教育管理部门以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评估学校教育质量的指标,因为这一指标容易确定,但遗憾的是,这种容易确定的、明确的指标,却往往不能代表事业单位的设立使命。

(二)难以量化:所谓难以量化,就是公共服务的评价标准难以完全定量衡量,比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健康服务与健康教育,而由于区域的不同、服务对象的不同,对此项工作的考核标准就比较难以量化,考核就有一定的难度。

(三)难以衡量:所谓难以衡量,就是公共服务的评价数据难以计算和获取,对于企业来说,产值、利润、合格率、成本等都可以通过企业的财务信息获得,而事业单位则不然,一是有些工作的效果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显现,二是针对公共服务的考核往往要引入社会评价的方式,要选择相当数量的样本进行调查,实现成本较高。

正因为此,事业单位普遍感觉绩效考核推行起来的难度很大,而本次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改革又将考核的问题再次推上了桌面-既然是绩效工资,必然要有配套的绩效考核体系,产生考核结果,并将结果应用于工资的发放。这一矛盾如何解决?集多年为企事业单位设计绩效考核方案的经验,笔者认为,事业单位启动绩效考核,不一定要求面面俱到、非常完美,但必须把握好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绩效改进为中心,以程序公平与标准公平为基本点。

(一)以绩效改进为中心。

客观地看,相对于企业绩效考核,除少数相对市场化的单位之外,绝大多数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单位的干部、员工甚至还不能完全区别绩效管理、绩效考核、考评、民主测评、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概念,因此,对于多数事业单位来说,第一轮的绩效考核体系的建设和运行,更多的是绩效管理概念的普及、理解与导入。在这一阶段,我们特别需要向全体人员灌输的概念是:绩效管理是一个循环,自绩效计划开始,经过绩效辅导、绩效考核、绩效反馈到考核结果的应用,形成了一个闭环;经总结提高后,进入下一轮绩效循环;在这一过程中,组织绩效呈螺旋上升的趋势;而绩效管理的目的,正是促进被考核者达成目标,并实现绩效的持续改进。其中,考核只是绩效管理的一个环节,绩效工资只是绩效考核结果的一种应用方式,考核不是目的而仅仅是绩效改进的手段。

有了这样的指导思想,大家就会把目光聚焦在如何实现绩效的改善上面,而不是把考核结果仅仅当作分配的依据,而过分关注其公平性。客观地讲,绩效考核的结果不可避免地存在非量化的、非可控的、非绝对公平的因素,即使是企业的绩效考核也是如此,事业单位的考核更是无法做到,因为公共服务的价值和质量本来就难以衡量,在不同区域、不同社会环境下、针对不同目标群体的服务更加难以建立完全公平的评价标准。此外,即便这样的标准可以找到,取样、清洗、计算的成本也将非常之高,可能导致绩效考核这一管理活动的投入产出比过低,无法长期持续。

(二)程序公平。

所谓程序公平,即绩效管理的体系科学公平,程序规范公正,结果透明公开。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首先要做到程序公平。之所以这样说,基于三个考虑:首先,事业单位的性质决定了其考核指标的量化程度低、标准化程度低,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再不能很好地解决程序公平问题,则考核的公信力将大受影响;其次,绩效考核体系的建设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摸索,而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刚开始全面推行,案例、经验、数据库等都不完善,因此,需要先从程序的规范入手,因为程序的规范难度相对较小;第三,通过程序的固化,可以引导全员观念的转变,由传统的为发奖金而开展的年终考评转变为为实现目标而进行的绩效管理。

实现程序公平,首先需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其次需要通过培训令大家理解、认同绩效管理的意义与目的,第三要设计科学、规范、可操作的程序,第四要引入软件等方法,将绩效管理程序固化、标准化,使之能够可持续执行,避免一阵风、运动式的绩效考核。

某公积金中心绩效考核体系的建设中就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首先,通过对国内外同行业的调研、考察,公积金中心系统规划了绩效管理的工作框架,明确了绩效考核的层级关系,以及绩效管理的基本流程。根据中心的工作特点,采用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定量指标跟实际工作量相结合计算,定性指标采用360度评价打分,分为a1/a2/a3、b1/b2/b3、c、d八个标度,针对每个标度设计了可供参照考核的评分标准,使得打分更加准确、便利。同时,该中心在咨询公司的协助下,适时导入了绩效管理信息系统,使得绩效管理工作格式化、标准化、程序化,大大降低了绩效考核的工作强度,提高了考核体系的可用性。

通过上述措施和技术,该中心实现了绩效管理程序的公平化、标准化,考核工作得到了全体干部、员工的认可,有效地推动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改善,也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

(三)标准公平。

所谓标准公平,对于绩效管理的要求则更高,它要求绩效管理的目标能够转化为一套具有领先性、体系性、可操作性的指标和标准并有效分解到被考核单元(组织、部室、岗位),同时,通过配套的数据收集与管理体系,对每个被考核单元给出客观、公平的评价。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终极目标是要做到标准公平。所谓标准公平,体现在四个关键点:

首先,一个绩效管理良好的组织,其绩效考核的整体指向必然是组织的战略或经营目标,因此,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工作要做好,首先要有单位的战略或年度目标,因为这才是绩效考核真正的目的和方向。应该说,这方面事业单位的基础还是有的,一般都有每年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报告,这是一个很好的基础条件。

其次,需要有一套程序、一个部门或岗位负责分解上述目标,形成针对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科室的考核指标,我们称为战略解码,这项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每个季度、每个月都需要跟踪指标的完成情况、并根据环境变化进行调整。

第三,需要建立分层分类的岗位考核指标库,以及针对科室负责人的绩效考核培训体系。只有分层分类,才能体现不同岗位的工作责任和工作特点;而科室负责人是绩效考核的中间层,只有这一层级的管理人员熟练、技巧、规范地使用绩效考核的方法,才能够把单位给予自己的考核压力有效地传递到基层,并根据表现给予每一位员工科学、客观的考核结果。

第四,需要建立一套数据的收集和评估程序。需要财务和相关业务科室提供的数据,要明确责任人、数据提交时间、数据报送口径;需要考核小组、述职会或360度评价的,要建立尽可能详尽的评价标准或目标锚需要外部评价的,要做好外部评价机构的选择、管理和审核工作。

当然,绩效标准的建设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的实践、积累与调试,从而找到考核精度与考核成本的平衡点。

20xx机关单位绩效考核方案范文3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科学评价事业单位绩效,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管理,根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山东省事业单位考核试行办法》和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事业单位绩效是指事业单位在社会管理和公益服务活动中所取得的成绩和效果。绩效考核是运用特定的指标体系,按照统一的标准,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被考核单位在一定周期内的绩效进行综合评价。

第三条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按照有利于促进公益事业发展的要求,坚持分类组织、社会参与、客观公正、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

第四条 考核范围为市直纳入机构编制管理的事业单位和使用事业编制的其他组织。已列入市委、市政府年度目标管理考核的事业单位不再单独进行绩效考核。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五条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由市事业单位考核委员会统一领导,市事业单位考核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市事考办)负责组织实施,具体工作由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承担。

第六条 市事业单位考核委员会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事业单位考核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审定有关规范性文件及工作计划;

(二)负责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的组织、指导、监督、综合协调;

(三)审定被考核事业单位的考核结果。

第七条 市事考办职责:

(一)拟定年度考核工作计划;

(二)组建事业单位绩效考核评委库和专业绩效考核委员会;

(三)负责制定共性指标考核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审定各行业、部门制定的个性指标考核实施细则。

(四)审定事业单位的年度目标任务;

(五)审核被考核单位的考核等次;

(六)负责考核结果的公示、及备案;

(七)负责受理与考核工作相关的申诉或举报;

(八)负责绩效档案的建立、管理工作;

(九)承担市事业单位考核委员会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八条 组建事业单位绩效考核评委库。评委库由东营市行政管理科学研究会理事、专家学者组成,并聘请部分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

第九条 成立专业绩效考核委员会,负责个性指标考核细则的组织实施。

专业绩效考核委员会由7-9名评委组成,设主任委员1名。根据工作需要可吸纳服务对象代表参加。

第十条 评委应坚持原则,认真负责,公道正派,忠于职守,熟悉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相关业务。

评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自行回避,被考核单位也可向市事考办要求其回避:

(一)与被考核单位有直接利害关系的;

(二)曾在被考核单位任职,且离职不满三年的;

(三)其他可能影响考核结果公正的。

第十一条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以定期考核为主,一般每年考核一次,也可根据需要进行重点抽查或专项检查,具体情况,由市事业单位考核委员会确定。

第三章 考核内容及程序

第十二条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实行百分制,由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两部分构成。

(一)共性指标(40分)

1、登记管理(25分):法人登记、年检,宗旨、业务范围履行情况,信用建设、信息公开等情况。

2、社会评价(15分):职责履行、行政效能、转变作风和文明服务等方面的满意程度。

(二)个性指标(60分)

1、主体业务开展(25分):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科研与创新、成果与奖励情况等。

2、经济社会效益(20分):提供社会公益服务情况、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情况等。

3、管理运行状况(15分):内部管理情况、领导班子及干部队伍建设情况、财务资产管理状况等。

第十三条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按照自查自评、考核预告、实地考核、社会评价、专业评审、确定等次、公示备案的程序进行:

(一)自查自评。被考核单位对照考核细则进行自查,形成自评报告,并填写《东营市事业单位绩效考核评审表》,经主管部门审核签署意见后,按规定时间报送市事考办。

(二)考核预告。通过新闻媒体提前向社会考核预告,公布考核时间、内容和方式等,接受社会监督。

(三)实地考核。成立考核组,对被考核单位的有关情况进行实地考核。考核组由评委及组织、编制、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的相关人员组成。

1、查阅资料。重点检查反映共性指标中登记管理部分的相关资料。同时,核实反映个性指标的相关资料。

2、个别谈话。考核组与被考核单位主管部门领导及有关工作人员进行谈话,听取对被考核单位工作情况的评价,了解被考核单位在落实考核指标方面采取的措施、存在的主要问题、意见建议等。

3、现场核查。对承担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的被考核单位,应到现场进行实地核查。

综合上述情况,提出共性指标中登记管理部分得分。

(四)社会评价。社会评价主要是对被考核单位的社会满意度进行测评,包括民主评议和民意调查两部分。民主评议由市事考办组织市委、市政府工作部门单位进行评价。民意调查由市统计局综合运用问卷调查、电话访问等方式进行调查,调查对象要体现代表性和广泛性,调查的有效样本原则上不少于200个。

参照市委、市政府目标管理考核的赋分公式提出共性指标中社会评价部分得分。

(五)专业评审。召开综合评审会议,对个性指标进行百分制量化评价,写出考核评语,确定考核得分。

(六)确定等次。市事考办根据被考核单位综合得分情况提出考核等次建议,报市事业单位考核委员会审定。

第4篇:事业人员绩效分配方案范文

【关键词】事业单位;绩效工资;难点;建议

一、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的意义

国务院总理2009年9月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

首先,推行绩效工资改革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国务院实施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步骤,是全国性的改革举措,不是省、市、某个行业或单位的一般性的改革措施,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其次,实施绩效工资改革是规范管理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的一项重大举措,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涨工资和降工资。实施绩效工资,绝不是“人人有份,平均加工资”这么简单,而是在定编、定员、定岗的基础上,依照“按劳分配、按岗取酬、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制度。与其他分配制度相比,实施绩效工资更体现均衡性、激励性和规范性。

再次,实施绩效工资是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增强事业单位活力的核心内容。事业单位要不断改革人事制度,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体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制度也要求通过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引导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努力提高公益服务水平和效率,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分配原则。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实施,使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这一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得到了实质性的突破,为真正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充满生机活力的运行机制打下坚实基础。

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的难点

基层单位层面实施绩效工资的过程中,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推行绩效工资的基础薄弱

目前,开展组织绩效评估的事业单位微乎其微。即使是个人绩效,虽都搞年终考核,但经常是走形式。即使不走形式,大多数事业单位也只参照公务员考核“德、能、勤、绩、廉”等定性标准进行,结果是“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档次,而“优秀”经常是拍马屁与论关系的结果;“基本合格”、“不合格”几近于无,这样大多数人就聚堆在“合格”档而无法拉开档次。总体看,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是无绩效评估作基础的,或说绩效管理基础极其薄弱。

(二)绩效工资落实不到位

部门和单位对落实绩效工资工作普遍存在畏难情绪,怕因打破平均分配得罪人,怕影响职工稳定,实施绩效工资政策精神还没有真正落实到位。据笔者了解,除医疗卫生、教育系统单位外,绝大多数单位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是按工资审批部门核发单位绩效工资总量时所依据的各个职级的核发标准发放,没有真正体现按劳分配、按绩施奖的初衷,绩效工资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三)没有具体的评价标准,量化标准难

考核标准大而笼统,没有具体的评价标准。如仅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来考评。这种评语式的考核缺乏客观的衡量尺度,仅仅定出了一般性原则,具体如何分解到定量上,没有统一的规定和标准,这必然会掺杂主观因素。

量化评价标准把握难的问题。规模大、岗位多的事业单位(如学校、医院),要对每个岗位建立科学公正的绩效评价标准难度十分大。推行绩效工资制度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很容易由于内部沟通不畅或各岗位间平衡难度大无法做到公平合理,导致绩效工资方案难以实施。

(四)岗位设置流于形式

绩效工资实施是建立在规范的岗位设置的基础上的。但目前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流于形式的现象普遍存在,岗位设置工作基本是在原有人员岗位基础上签订了聘用合同,不能够真正实现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

三、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难点的对策

(一)夯实绩效管理工作的基础

事业单位须夯实绩效管理工作的基础,可从四方面来着手:一是重视平时个人绩效评估,经常性、累积性、规范化记录个人绩效并使之科学化和系统化,以降低开展绩效评估的工作成本;二是科学设计任期或年度个人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实施方案,此体系或方案不可复杂,但须有效体现关键绩效指标;三是有效开展事业单位绩效评估,设有整体绩效而不致一叶障目:四是建立个人和组织绩效评估档案和数据库,以便实现计算机上自动更新绩效数据和形成绩效工资数据,这样既不需在每次调整时的大量人工投入和加班加点工作,也不需领导再费神“平衡”和“讨论”。

(二)合理设置岗位

合理设岗是岗位聘任的前提,岗位聘用制是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基础。各单位岗位设置时应着眼于单位战略发展目标、队伍整体结构的优化和优秀人才的成长,对重点发展领域所需的岗位有所倾斜。在具体的设置过程中,各单位首先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本单位近、远期的发展目标,明确各级岗位数量、确定岗位条件和岗位职责,按需设岗、按岗聘用。

(三)加强绩效工资落实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责任落实

党政“一把手”要亲自动员、亲自研究改革方案,亲自做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班子内部要明确分工、明确责任、密切配合,集中精力做好实施工作。确保实施工作积极稳妥的开展,确保职工的合理利益得到充分体现。

2、精心研究,周密安排,认真制定分配方案

岗位工资、加值班费、绩效考核奖等多项内容的分配方案有待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各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精心研究,周密安排,方案的制定过程应严格程序,充分发扬民主,广泛的征求职工意见,使方案能切实搞活单位内部收入分配,打破“大锅饭”的平均主义,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紧密相连。

(四)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

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结合本行业特点制定绩效考核办法,加强对事业单位内部考核的指导。各事业单位要完善内部考核制度,根据专业技术、管理、工勤等岗位的不同特点,实行分类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在分配中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发挥绩效工资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

1、把握正确的绩效考核方向

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不同于企业的效益工资,不能直接同单位经济效益挂钩。事业单位工作者的绩效考核,要以社会效益为主要考核内容,重点考核履行职责、提供公共服务、创造的社会效益、社会满意度等情况,按照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综合评定绩效考核的优劣,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作用。同时,结合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岗位设置工作,认真执行全员聘用制度,引导工作人员努力提高公益服务水平和效率。

2、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要通过实施绩效工资切实搞活单位内部收入分配,打破“大锅饭”和平均主义,使工作人员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在分配中要注重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成绩的工作人员倾斜,向承担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与救治、环境恶劣的现场工作岗位倾斜。绩效工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后,要注意防止“养闲、养懒、养差”现象的产生,真正建立起奖勤罚懒的激励约束机制。

3、考核项目的实施

(1)基础性绩效考核

对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履行岗位职责,服从工作安排,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的干部,全额发放基础性绩效工资。

对没有履行岗位职责,没有完成规定工作任务的干部,基础性绩效工资按比例减发。

因工作失误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视具体情况减发基础性绩效工资。

凡年度考核基本合格、不合格的人员,于考核结果审核备案后的次月起分别扣发其1个月、2个月的基础性绩效工资。

(2)奖励性绩效考核

每月考核一次,按月发放。计算公式为:

①月考核实际得分=岗位职责分+考勤分+完成工作分+服从分工分+团结协作分+安全工作分。)

②年度考核得分=每月考核得分之和÷考核月数

(3)计分标准

奖励性绩效考核设立100分,其中职业道德20分、考勤30分、完成工作任务20分、服从分工10分、团结协作10、安全工作10分,按月考核。

四、结束语

当前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改革还仅仅是开始起步,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问题,要解决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问题就必须加强指导,妥善处理各方面关系,切实解决好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从而确保绩效工资实施工作平稳进行。

参考文献

[1]罗双平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需解决的有关问题[J].绩效管理,2010(07).

[2]陈晨.关于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方法的思考.[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2).

[3]郭祥林,陈双双.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探析[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03).

[4]余仲华.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处理技巧探析.[J].人力资源,2009(11).

第5篇:事业人员绩效分配方案范文

【摘要】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采取岗位绩效分配工资制度充分的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本文阐述了改革原工资分配制度弊端,并提出了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方案。

【关键词】医改人事分配制度绩效工资

随着卫生部《关于深化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新医改方案已逐步落实,医药分家、人才流动等原因导致医疗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应当以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分配制度的经济杠杆作用,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关键。公立医院现存的人事分配制度状况已严重的阻碍医院的发展。

一、原工资分配制度的弊端

1.原工资与职称评定紧密结合。众所周知,事业单位职称评定单位没有自,仍然采用过去批准指标的办法,使许多取得了专业资格,具备了相应的专业能力的技术人员仍无法得到晋升,翘首期盼每年下批的几个指标,使专业技术人员无法专心于本职工作,相反的已参加聘任后的人员,无论工作情况如何,有的甚至早已不在从事本专业的工作,仍然拿着高级职称的薪金,这种状况严重的挫伤了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甚至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还远不及工人职称的考核来的容易,工人技术职称只要熬够了年限,通过简单的考试即可晋升为高级工。现行的工资制度也不符合新医改方案下的人事制度改革,新医改方案要稳步推动医务人员的合理流动,促进不同机构人才的交流,医生将有望成为自由职业,大医院的注册医生可多点执业。试问医院若不进行人事分配的改革,现行的僵化体制将如何留住优秀人才,他们有了流动的机会和更好的发展机会,仍会年年企盼和挣抢那几个指标吗?卫生体制的改革既是我们综合医院的危机也是我们的契机,我们要抓住机会勇于开拓,使医院发展更上一个新台阶。

2.原工资分配制度容易让人产生一劳永逸的懈怠。只要聘任上职称以后就吃上了“皇粮”,不论以后是否从事本专业工作,以及是否尽心提高专业技术也无所谓,毕竟医疗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医疗人员应当终身的不断提高专业技术,这是即对病人的负责,也是医护人员的应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

针对现行工资分配制度的弊端,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应当实行动态管理,按聘任岗位取酬,可高职低聘,也可低职高聘,岗变薪变,充分体现技术含量和劳动风险。向临床一线倾斜,向优秀技术人员倾斜,真正做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留住优秀人才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本着以上的改革思路,根据开封市卫生系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精神及要求,通过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后,我院设计制定了如下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并已实施,对个人原档案工资进行封存管理,仍然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办理工资调整手续,做为交纳各项社会保险金的基数。全体在职人员按改革后的绩效工资执行。

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案

1.实行全员聘任制。医院根据各个岗位的工作性质和任务,制定岗位说明书,确定岗位名称,岗位职责,任职条件,本着公正、公平、择优聘用的原则在全院职工范围内全部岗位参与评聘,自上而下逐级聘任,院长聘中层,中层聘科员,可高职低聘,也可低职高聘,对聘用人员的考核每年进行一次,实行领导评价与群众评价结合,把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和晋级的主要依据,实现岗位的动态管理。

2.本院职工的工资分为三部分构成:岗位工资,补助工资,绩效工资。绩效工资约占工资总额的50%。

(1)岗位工资

全院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业务岗位,工勤岗位三大类别。岗位基础工资均为700元,每类岗位对应的岗位工资系数不同。

①管理岗位,指从事院高层管理、职能科室管理、党群组织管理的岗位,管理岗位实行职务、职员制,共分6个级别。以职务名称和职员级别作为岗位名称,职员级别按以下原则确定:本科学历见习期满定九级职员,本科以下学历见习期满定十级职员;以后本科每8年、专科每10年、中专及其以下每12年晋升一个职级。每一职级对应不同的岗位工资系数。十级职员的岗位工资系数为1.1,岗位工资系数的最高差距是3倍。

②业务岗位,指医疗、医技、药剂、护理、工程、财会收费等业务技术岗位。业务岗位实行专业技术职务制,以专业技术职务为岗位名称,按照国家政策取得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考核合格后由医院聘任,专业技术职务不同工资不同。专业技术职务实行评聘分开、动态管理,可高职低聘,也可低职高聘。士级岗位工资为1.1,岗位工资系数的最高差距是3倍。

③工勤岗位,指木泥水电维修、保洁服务、护工、专职汽车司机、文印打字、收发通迅、门卫保安、锅炉供暖、被服洗衣、院容维护等后勤保障岗位,以及以其他身份人员受聘工程、财会收费、病案统计、档案等其它业务技术岗位的人员。工勤岗位实行工人技能等级制,分工人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普工五个等级,按照国家政策取得技能等级,考核合格后由医院聘任,技能等级不同工资不同。普工位工资系数为1,岗位工资系数的最高差距是2倍

在每一大类岗位中我们又设了3个小类别的工资标准即1类2类3类,以区别如同是业务岗位或管理岗位因从事的具体岗位不同,岗位工资也不同,即同样的受聘岗位类别,同样的受聘职称,因从事的具体工作不同而不同。如业务岗位的第1类别指高风险高劳动强度的岗位如ICU、病区监护岗位,3类岗位则是无夜班任务的医疗辅助科室岗位,第1类的岗位工资系数比第3类的岗位工资系数高0.7个点。

(2)补助工资

①学历补助工资。以国家认可的最后学历为准,医院支持和鼓励职工参加在职学习取得更高学历。

②职称资格补助工资。不分受聘岗位,以取得国家承认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和工人技能等级证书为准。

③职级补助工资。以所受聘管理职务和上级组织依照管理权限确定的职级待遇为准。

④院龄补助工资。以本人累计在院服务年限为准。

(3)绩效工资

根据医院制定的绩效考核方案考核发放各科室绩效工资分配总额。

我院岗位绩效分配工资制度自执行以来得到了开封市卫生局的好评,也被各兄弟单位广泛学习,充分的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但同时也要清醒的意识到医院人事分配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根据形式的不断变化人事分配制度也应适时调整,以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第6篇:事业人员绩效分配方案范文

关键词:医院 效工资分配 制度 改进措施

一、绩效工资分配实证在我国医院实施的背景

在2006年国务院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方案中首次提出了“绩效工资”这一概念。此次方案的相关内容为,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在事业单位中开始实施,它主要由岗位工资、绩效工资、薪级工资和津贴补贴组成。我们把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统称为基本工资,基本工资必须遵循国家统一的政策与标准;绩效工资中的“绩”是以数量为主的,也就是工作业绩,“效”是以质量为主的,指的是工作成效,包含工作效率、工作效益和工作效果等内容。工作效率指的是工作的快慢程度;工作效益是指单位在经过人们的劳动以后,为此可能投入的成本和要获取的利益之间的关系,包括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工作效果是指工作后其成果的好坏与优劣。从整体来看,绩效工资的绩效不能单单注重业绩的质量而不注重质量的,是要把业绩数量和质量同时提升上去的。绩效是收入分配中分配差距的工资,即拉开“活”的部分。

随后的两年中,国务院经过两次常务会最终将“四个原则”作为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基本原则,并决定事业单位以在全国范围内的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在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和在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分三步走”的原则方案。

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与深入下,许多新的医改方案也相继出台。在国务院的要求下,我国医院即将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如建立新型的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制度和加强绩效管理等。如何利用工资的杠杆,来吸引、留住和激励那些有才能和优秀的人才,使他们能够把所有潜力和能力充分和持续地发挥出来,充分的调动起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为广大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使广大患者充分的感受到医改给他们带来的优惠政策,这也是我国医院实施绩效工资的最终目的。由于医院的绩效工资医疗和服务收入是有紧密联系的,这就使得医院必须建立完善和合理的工资分配和管理制度,就是将工资按照职位、工作岗位、技术水平、出勤及工龄等进行分类考核,以此为依据进行工资及福利的分配。严格按照指定的工资分配制度对医院人员进行管理和考评,建立起完善的工资分配制度,可以进一步提高员工的潜力发挥,确保医院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的实现。因此,医院在绩效工资制度实施的过程中,应该如何进行改革,如何让绩效工资制度充分发挥出其激励作用,是当前医院管理者面临和解决的问题,也是一个医院竞争力强弱的重要体现的。

二、当前我国医院岗位绩效工资分配的制度

在奖金核算过程中,大多数医院按照科室收支结余的比例来为工作人员发奖金,把这种方式作为科室获取奖金的主要和唯一依据,在其他的因素方面考虑的相当少;还有一些医院采用收入的多少来定奖金的额度,按照人人都有份的原则来分配奖金,或者是只要上班多少都有奖金的制度分配奖金,这样分配奖金在一定程度上来讲虽然可以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但对于医院的长期稳定发展是有害的,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如在引导员工的价值取向方面,对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方面等。

在绩效工资分配中,各医院应以工作人员的能力的导向和绩效导向体现薪酬的多少为原则,以效率和公平共同发展为原则,此外把能力、知识和贡献成为绩效工资分配中的付酬因素,从而用当前环境、组织相适应的战略目标完全代替了过去的平均主义的简单支付薪酬,从而达到吸取、激励和维系有才能的人才的目的;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全力推进管理、专业技术、工勤技能三支队伍共同协调发展。在优秀人才和优质资源向并存的情况下,让医院所有的医护工作人员,共同来享受事业发展的丰硕成果,使广大医护工作人员在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情况下又能和谐相处的大好局面。

三、绩效工资分配中我国医院仍存在的问题

(一)有些医院领导对绩效管理不够重视

一些医院的领导根本没有意识到绩效管理对医院发展壮大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实施绩效管理和考核能够充分的对全体医护工作人员做出公正、科学、合理的评价;在人力资源的决策和薪酬分配方面是有利的;能够充分调动起全体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对医院战略目标的实现也是有利的,这就引起医院的管理者和全体医护工作人员的充分重视。然而医院管理者对绩效管理没有充分的重视是当前存在的现实情况,他们盲目的认为奖金只是以绩效工资这种形式表现了出来,没有周密的布署各个医院科室部门的绩效管理,在绩效工资考核中没有及时的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项目,也就不能做到事前计划,事中跟踪,事后分析、考核和改进。因此,在绩效工资管理工作方面很多医院只是存在与形式,在激励工作人员持续改进工作而最终实现医院战略目标的方面没有起到应有效用。

(二)某些绩效工资指标量化存在着困难

与企业不同,医院的产品质量早技术标准和实物样品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在准确率方面易于把握。在医疗质量、贡献大小、病人满意度、服务质量和部门效益等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很难做到指标的量化。然而,医院往往是在指标制定较详细,但落实难,在绩效指标分解上存在着量化困难的问题。

(三)在绩效工资指标的考核中不够细划

绩效管理面广、岗位构成复杂、指标量化困难等是目前医院具有的特点。况且很多医院在绩效工资的考核方面不能细划项目,他们在效工资分配上基本上还是吃大锅饭,在绩效工资分配方案上虽然提倡多劳多得,但实际上各科室在效益获得方面不同得到的奖金也不一样。但是同一科室的医护工作人员,多数还是平均的分配奖金,对于有突出成绩和坚守在关键岗位的医护工作人员在奖金的分配上有所重视,但是奖励不到位,没有起到充分的激励作用。

四、不断改进医院绩效工资制度

(一)从根本上提高医院管理层对绩效工资管理的重视

我国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绩效工资的管理,国家总理总理在讲话中多次提出强调绩效工资制度的重要性。这种制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温总理在实际工作中也亲身践行绩效管理制度。在工资和福利的分配中要从工作量、能力和贡献大小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评定,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行,主动给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个性,实现更好的为社会服务的目标。企业逐步健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为绩效工资的推行奠定基础。将绩效工资应用于医院工资的分配中对实现医药卫生的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由上述内容可知,绩效工资制度的应用不及有利于提高医院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对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医院领导层要提高对绩效工资制度的认识,将绩效工资制度切实的落实到工作中来,同时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各部门及各岗位的绩效考核方案。将考核制度与工作人员的晋升、加薪、奖惩、人力资源配置、教育培训等相结合,成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和促进作用。

(二)绩效工资考核指标的细划

发挥员工的潜能是实现医院战略目标的基础和保障,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的实施,可以更科学,更合理的提高员工的积极性,通过考核指标的制定,让员工即感到共工作的压力和竞争,又及时获得一定的成绩,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工作中的贡献多少、岗位的技术含量、工作风险程度、工作强弱以及管理责任等都应作为绩效工资分配的衡量标准。同时将各科室、各岗位绩效管理目标纳入到绩效工资的分配制度中来。

对制定的绩效标准进行由上到下的逐层分解,逐层落实,同时发挥各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并根据标注进行定期考核,将绩效管理和医院、科室及岗位的绩效管理进行有机的结合,提高各科室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质量,进而提高整个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从而树立医院的形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最终实现医院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三)量化绩效工资考核指标

随着时间的推移,"绩效"一词的含义不断丰富。在医疗质量、服务质量、病人满意度、贡献大小、部门效益等很难量化的相关因素中,没有统一的标准,确实很难量化,近年来有些医院通过人均贡献率来进行量化是有益的尝试。他们首先把基本医疗服务量化,通过计算人均工作量来考核医疗机构的运行效率,以确定贡献大小。考核指标越细划,对绩效工资考核越全面;考核指标越量化,对绩效工资的评定依据就越充分。

综上所述,医院绩效工资制度的运用,关系到医院工作人员的实际收入和切身利益,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可以显著提高员工的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医院领导要对该政策有足够的重视,对工作的实施进行周密的安排,对各方面的关系进行妥善的处理,将绩效工资分配制度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参考文献:

[1]闫大海.公立医院绩效工资与绩效管理之探讨. 经济师, 2009(11)

[2]王步清.浅谈医院绩效工资考核应注意的问题.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6)

第7篇:事业人员绩效分配方案范文

关键词:新医改;公立医院;绩效分配改革;薪酬制度

一、新医改对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要求

2009年1月,国务院正式出台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同时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标志着新医改正式启动。此后几年,一系列旨在破除“以药补医”机制,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医改政策密集出台。2017年1月9日,国务院了《“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加上《关于开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新医改进入深水区。新医改实行医药、医疗、医保三医联动,推出了一系列新政,包括推行“两票制”,取消药品加成,破除“以药养医”,实行零差率,不得限制处方外流,放开医药电商,推动阳光自主采购,控制耗材占比,加强卫生计生行风建设,治理药品腐败,降低检查检验费用,严控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扩大分级诊疗试点范围,去编制推动医生“自由执业”等,这些都将对各家医院的薪酬绩效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医改新政要求公立医院实施薪酬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将医生收入与药品、检查费等收入脱钩,让公共医疗卫生回归公益性质。

二、当前时期公立医院绩效分配存在的问题

公立医院通常属于事业单位,市场竞争并不充分,因此不少医院习惯了粗放式管理模式,还未建立起科学的绩效分

配方案:

(一)绩效分配制度不完善

t院对绩效分配改革重视不够,简单认为这就是重新分配职工工资的问题,因此没有建立系统的绩效分配制度,大多采用收支结余分配法,忽视绩效分配模式的公平性,工作总量与收支结余没有必然联系,难以反映实际工作量和服务质量,这一方面没有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另一方面容易导致“看病难”、医患关系紧张的问题。

(二)考核指标不够科学

一是绩效指标不全面,更多侧重于业绩完成情况,缺乏业绩完成质量、业绩完成行为等方面的指标;二是权重设置不够合理,没有体现出指标的层次性和差异性,这很容易影响到绩效结果的真实性;三是员工绩效考核指标动态调整不足,不同岗位的绩效指标差异性较小,一定程度上存在一刀切的问题,容易影响绩效考核信度。

(三)考核方法比较落后

现行的考核方法多属于定性考核,指标的评价标准不够清晰、具体、明确,因此绩效考核结果往往带有很大的主观性,主管领导一个评语就决定员工的考核等级。另一方面简单地根据员工绩效考核结果进行考核等级的强制分布,结果很难通过考核去发现员工究竟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不利于员工改正自己的薄弱环节,提升业绩水平。

(四)结果运用存在不足

绩效考核结果仅仅被用在薪酬分配方面,缺少对于绩效结果的深入分析,没有考虑绩效结果在员工配置、培训、晋升等方面的运用,这折射出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目的的单一性,不利于更好地开展配置、培训等工作。例如,缺少对绩效结果的分析,就不知道员工知识、能力存在的不足,培训方案就失去了针对性,也就很难取得好的效果。

三、新医改视角下公立医院绩效分配改革的途径

(一)改革绩效分配制度

公立医院的绩效分配制度改革与广大医护人员息息相关,因此不能闭门造车,仅由权力部门来制定,而是需要按照新医改的要求,积极听取上级卫生部门的指导意见,广泛征求员工反馈建议,经过反复的讨论,然后递交给职代会讨论确认,得到医院全体员工的认可,这样才能为分配制度改革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制定绩效分配制度和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从公立医院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各业务科室和职能部门的职责,避免机构臃肿和人浮于事,根据职责的难易程度来确定岗位工资的档次;淡化身份工资,突出岗位工资,按照新医院财务制度工资标准的要求调整职称薪酬,并记录在案;保证激励机制与员工诉求的整体匹配度,从而提高绩效分配制度的可行性和适用性,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坚持公开、公平、择优、竞争的原则,实行竞聘上岗、双向选择,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动态机制,对不同人员进行岗位调整和工资调整。

(二)改善绩效管理方法

公立医院需要摒弃目前粗暴简单的绩效考核方法,引入更能够评价员工业绩完成能力的目标管理法(MBO)、平衡计分卡法(BSC)、关键绩效指标法(KPI)、360度绩效考评法等,利用这些方法来进行绩效考核。公立医院需要为这些绩效考核方法的引入创造良好的条件,对于绩效考核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让其更好地掌握这些考核方法的实施要点,从而更好地把握员工完成绩效任务中的能力不足,这样才能够为员工提升绩效完成能力提供基本依据。举例而言,关键绩效指标法是对医院流程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以衡量重点业务活动,关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往往意味着员工不同方面的能力情况,公立医院可以重点关注分析那些没有完成的关键绩效指标,透过指标来把握员工的绩效完成能力不足,从而进行针

对性的改进。

(三)优化绩效考核指标

考核指标是绩效考核工作开展的具体依据,绩效指标是否完善,会直接影响到绩效考核工作的水平。公立医院优化绩效考核指标的关键就是要构建层次合理、全面兼顾的指标体系。绩效考核指标需要尽量做到全面兼顾,不仅仅包括业绩指标,也要纳入质量、行为、态度等方面的指标,公立医院很多工作难以进行业绩的衡量,且单一的业绩指标并不能够全面反映员工绩效,纳入多方面的指标可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实现对于员工绩效的全面把握。另外,公立医院要分类设置员工绩效指标,即不同类别的岗位、不同层级的岗位要有不同的绩效指标体系,并进行逐层分解、逐层细化,从而体现出绩效考核指标的差异性、合理性,更好地对员工绩效进行评价。而且公立医院需要对员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进行动态调整,不断优化指标体系和维度分值,为绩效考核工作提供良好的依据。

(四)拓展考核结果运用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是一种系统化工作,需要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要想使得绩效考核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必须尽量去拓展对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绩效考核结果除了用于薪酬分配方面,还可用在员工培训、员工配置、员工晋升等方面,培训方面就是要针对员工绩效完成方面的能力不足,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重点将员工欠缺的知识、能力作为培训重点。员工配置方面,则是要通过对绩效考核结果的分析,了解员工是否具有胜任工作岗位的能力要素,然后根据评价结果来进行员工配置,提升员工配置的科学性。员工晋升层面,是指借助于绩效考核结果分析,来对于员工未来的职业发展能力、倾向进行评价,从而为晋升提供决策信息。

四、结语

公立医院实施薪酬分配制度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而且逐步提高医务人员收入待遇,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医疗工作。为此,公立医院要提高对绩效分配制度改革的认识,从绩效目标和绩效规划方面人手,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和激励制度,以激发医护人员的积极性,构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推动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1]田国全.医院奖金分配改革的实践[J].神州,2013(10):275.

[2]张健龙.关于医院内部绩效分配的几点思考[J].现代医院管理,2015(04):38-40.

[3]汪庆.论我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重点内容和思路设计[J].现代经济信息,2015(2):98.

[4]张定明,李品,蒋浩鸿.综合性大型医院奖金分配制度的探索[J].医学信息,2013,7(26):44.

第8篇:事业人员绩效分配方案范文

一、绩效工资总量水平

根据市人社局、市财政局的相关规定,我局事业人员的津补贴总额按全市基准线水平上浮30%-100%确定绩效工资总量,并根据全局年度考核分数高低实行合理浮动。如遇相关政策调整,按政策重新确定绩效工资总量。

二、绩效工资分配

(1)基础性绩效工资分配。基础性绩效工资按全市基准线水平的60%,纳入市统发工资或单位自发工资范围按月发放。

(2)奖励性绩效工资按月预发。我局结合事业人员的工作岗位、聘任职称等因素按基准线40%的标准进行预发(具体发放标准见附表)。

(3)奖励性绩效工资年终考核发放分配。我局先按基准线水平上浮30%确定绩效工资总量,在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中提取单位奖励基金,市级优秀1500元、局级优秀1200元,用于对有突出业绩考核优秀人员实施奖励。剩余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全部纳入考核机制,按事业人员所任工作和聘任职称确定考核系数,对考核称职以上的人员全额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基本称职的按65%标准发放,不称职的人员取消全额奖励性绩效工资。

再根据《市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的规定,对超30%上限上报的差额及自收自支单位,其超30%的上报总量必须由主管局统一调控管理(原则上不得超主管部门机关水平),确保系统内单位平衡,杜绝出现滥况。具体由各单位制订实施方案,提交局长办公会议审核批准后执行,报人社局、财政局备案。

三、特殊情况下绩效工资的发放办法

(1)因受刑事处罚、党纪政纪处分,在处罚或处分期内,取消奖励性绩效工资;停职审查的,接受审查期间暂停发放,待审查结束作出结论后,再确定是否发放和发放标准。

(2)当年干部、调动、新录用、退休等人员按本人工资发放月数计发奖励性绩效工资;哺乳假、病假连续满1个月或累计满2个月以上人员,按实际月数扣发35%的奖励性绩效工资。事假累计满一个月的,按实际月数扣发35%的奖励性绩效工资;事假超过3个月的,从第四个月开始按月扣发全额奖励性绩效工资。

(3)被确定为诫勉的人员,暂不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诫勉期限内取消奖励性绩效工资,期满后考核称职的,按月全发。

第9篇:事业人员绩效分配方案范文

【关键词】医改 人事分配制度绩效工资

随着卫生部《关于深化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新医改方案已逐步落实,医药分家、人才流动等原因导致医疗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应当以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分配制度的 经济 杠杆作用,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关键。公立医院现存的人事分配制度状况已严重的阻碍医院的 发展 。

一、原工资分配制度的弊端

1.原工资与职称评定紧密结合。众所周知,事业单位职称评定单位没有自,仍然采用过去批准指标的办法,使许多取得了专业资格,具备了相应的专业能力的技术人员仍无法得到晋升,翘首期盼每年下批的几个指标,使专业技术人员无法专心于本职工作,相反的已参加聘任后的人员,无论工作情况如何,有的甚至早已不在从事本专业的工作,仍然拿着高级职称的薪金,这种状况严重的挫伤了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甚至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还远不及工人职称的考核来的容易,工人技术职称只要熬够了年限,通过简单的 考试 即可晋升为高级工。现行的工资制度也不符合新医改方案下的人事制度改革,新医改方案要稳步推动医务人员的合理流动,促进不同机构人才的交流,医生将有望成为自由职业,大医院的注册医生可多点执业。试问医院若不进行人事分配的改革,现行的僵化体制将如何留住优秀人才,他们有了流动的机会和更好的发展机会,仍会年年企盼和挣抢那几个指标吗?卫生体制的改革既是我们综合医院的危机也是我们的契机,我们要抓住机会勇于开拓,使医院发展更上一个新台阶。

2.原工资分配制度容易让人产生一劳永逸的懈怠。只要聘任上职称以后就吃上了“皇粮”,不论以后是否从事本专业工作,以及是否尽心提高专业技术也无所谓,毕竟医疗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医疗人员应当终身的不断提高专业技术,这是即对病人的负责,也是医护人员的应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

针对现行工资分配制度的弊端,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应当实行动态管理,按聘任岗位取酬,可高职低聘,也可低职高聘,岗变薪变,充分体现技术含量和劳动风险。向临床一线倾斜,向优秀技术人员倾斜,真正做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留住优秀人才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本着以上的改革思路,根据开封市卫生系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精神及要求,通过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后,我院设计制定了如下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并已实施,对个人原档案工资进行封存管理,仍然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办理工资调整手续,做为交纳各项社会保险金的基数。全体在职人员按改革后的绩效工资执行。

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案

1.实行全员聘任制。医院根据各个岗位的工作性质和任务,制定岗位说明书,确定岗位名称,岗位职责,任职条件,本着公正、公平、择优聘用的原则在全院职工范围内全部岗位参与评聘,自上而下逐级聘任,院长聘中层,中层聘科员,可高职低聘,也可低职高聘,对聘用人员的考核每年进行一次,实行领导评价与群众评价结合,把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解聘和晋级的主要依据,实现岗位的动态管理。

2.本院职工的工资分为三部分构成:岗位工资,补助工资,绩效工资。绩效工资约占工资总额的50%。

(1)岗位工资

全院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业务岗位,工勤岗位三大类别。岗位基础工资均为700元,每类岗位对应的岗位工资系数不同。

①管理岗位,指从事院高层管理、职能科室管理、党群组织管理的岗位,管理岗位实行职务、职员制,共分6个级别。以职务名称和职员级别作为岗位名称,职员级别按以下原则确定:本 科学 历见习期满定九级职员,本科以下学历见习期满定十级职员;以后本科每8年、专科每10年、中专及其以下每12年晋升一个职级。每一职级对应不同的岗位工资系数。十级职员的岗位工资系数为1.1,岗位工资系数的最高差距是3倍。

②业务岗位,指医疗、医技、药剂、护理、工程、财会收费等业务技术岗位。业务岗位实行专业技术职务制,以专业技术职务为岗位名称,按照国家政策取得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考核合格后由 医院 聘任,专业技术职务不同工资不同。专业技术职务实行评聘分开、动态管理,可高职低聘,也可低职高聘。士级岗位工资为1.1,岗位工资系数的最高差距是3倍。

③工勤岗位,指木泥水电维修、保洁服务、护工、专职汽车司机、文印打字、收发通迅、门卫保安、锅炉供暖、被服洗衣、院容维护等后勤保障岗位,以及以其他身份人员受聘工程、财会收费、病案统计、档案等其它业务技术岗位的人员。工勤岗位实行工人技能等级制,分工人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普工五个等级,按照国家政策取得技能等级,考核合格后由医院聘任,技能等级不同工资不同。普工位工资系数为1,岗位工资系数的最高差距是2倍

在每一大类岗位中我们又设了3个小类别的工资标准即1类 2类 3类,以区别如同是业务岗位或管理岗位因从事的具体岗位不同,岗位工资也不同,即同样的受聘岗位类别,同样的受聘职称,因从事的具体工作不同而不同。如业务岗位的第1类别指高风险高劳动强度的岗位如icu、病区监护岗位,3类岗位则是无夜班任务的医疗辅助科室岗位,第1类的岗位工资系数比第3类的岗位工资系数高0.7个点。

(2)补助工资

①学历补助工资。以国家认可的最后学历为准,医院支持和鼓励职工参加在职学习取得更高学历。

②职称资格补助工资。不分受聘岗位,以取得国家承认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和工人技能等级证书为准。

③职级补助工资。以所受聘管理职务和上级组织依照管理权限确定的职级待遇为准。

④院龄补助工资。以本人累计在院服务年限为准。

(3)绩效工资

根据医院制定的绩效考核方案考核发放各科室绩效工资分配总额。

我院岗位绩效分配工资制度自执行以来得到了开封市卫生局的好评,也被各兄弟单位广泛学习,充分的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但同时也要清醒的意识到医院人事分配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根据形式的不断变化人事分配制度也应适时调整,以实现医院的可持续 发展 。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