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病案整改措施及原因分析范文

病案整改措施及原因分析精选(九篇)

病案整改措施及原因分析

第1篇:病案整改措施及原因分析范文

关键词:品管圈管理工具;中医护理方案;实施应用

QCC名为“品管圈”,又称质量控制圈、QC小组、质量小组等。依据目前品管圈活动的现状调查来说,它是以全员参与的方式,持续不断地推行管理及改善自己的工作场所,提高护理质量的工作方法,从尊重人性出发,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方式,使员工自动自发地参与管理活动,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近年来中医护理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得到认可,为保持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提高中医护理效果,规范中医护理行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3—2015年先后下发了52个病种的中医护理方案,我院在管理与实施方案过程中引入了QCC管理工具,经过两年的运行,使得中医护理方案得到有效落实,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11个病区实施中医护理方案的考核结果,对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2方法

成立“品管圈”组织,由护理部主任、各科护士长及高年资责任护士组成,护理部主任担任大组长,各科护士长担任小组长。2实践2.1确定活动主题运用“品管圈”活动方法进行特性要因分析,找出以往方案落实考核存在的问题与要因。存在的问题中主要包括:①科室在中医护理方案落实上没有详实的管理要求;②应用过程中没有评价结果的核查;③护理效果评价缺少客观标准,依照病人主诉及护士的主观判断进行判定;④护理记录缺乏主症辨证施护措施;⑤对方案的掌握不能与病人病情相结合,机械地背记方案。主要原因分析如下:①护理人员对中医护理方案的认识不足;②执行方案的落实措施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③质控体系不健全、缺少考核标准;④信息反馈不及时。

2.2针对问题要因,运用脑力激荡的方法,找出解决办法

2.2.1依据重点专科建设要求、三级中医院持续改进管理细则,制定工作目标和中医护理方案实施工作要求,并围绕实施工作要求制定考核标准,满分100分;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下发的304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以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临床症状评估量表、症状分级量化标准,与医疗组共同研究制定33个病种的中医护理效果评价标准及中医护理技术依从性判断标准。

2.2.2每个病房依据本科优势病种,结合方案内容,具体指定各单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实施考核质控员即组员,并制定工作要求、工作职责、明确工作方法。2.2.3QCC组员即是科室单病种方案质控员,须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每人负责一个病种的方案质控管理,为保证每份评价信息的准确性,质控员在病人入院次日、出院前日,与责任护士共同完成护理记录及评价表的核查。质控员对负责的病种按时间段或完成的一定数量,进行统计、整理、分析,并向小组长提出问题及整改意见。小组长每月对组员负责的病种病例进行抽查复核,了解方案落实情况。小组对科内执行方案存在的问题讨论后提出解决措施并整改。年终,小组提出各组方案的优化意见上报护理部。

2.2.4护理部作为大组长每月按考核标准对各护理单元单病种护理方案落实情况(运行病例、出院病例)进行考核,对存在的问题与小组长及组员共同讨论,提出解决措施。检查结果做到反馈、整改、复查,将考核结果作为年终科室考评指标之一。并不断规范和细化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增强患者对中医护理操作的依从性,提供独特的个性化中医健康指导,推进中医护理方案有效落实。

3结果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将活动前后1年的资料相关项目进行统计分析,活动后中医护理方案落实情况检查缺陷明显减少,中医特色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活动后较活动前考核分数提高46.2%(活动后总分—活动前总分/活动前总分×100%)。

4结论

在管理活动中,要重视人的因素,一切管理活动均应调动人的积极性,以做好人的工作为本。QCC管理方法能有效地挖掘护理人员的管理潜能,实现全员参与质量持续的改进。首先小组成员经过调研提出现存问题,经过QCC小组的讨论,共同制定整改措施并组织落实,如制定工作方案、执行措施、考核标准,细化管理环节,做好环节质控、终末质控,总结出方案管理流程图。对方案落实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评价反馈,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并将方案管理与科室护理全程管理相融合。经过两年多的活动,各项评价指标均有明显提高,活动后较活动前考核分数提高46.2%。同时也形成了一套中医护理方案管理的三级质控体系,即一级质控-责任护士、质控员;二级质控-护士长、质控员;三级质控-护理部、护士长。

制定了中医护理方案实施工作制度、中医护理方案实施评价标准,各单病种中医护理评价标准,中医护理技术依从性判断标准,并优化中医护理方案30余条。护理团队是以基层人员为主,由一群工作性质相似的人组成的,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群体,这符合QCC对团员的要求。通过品管圈活动,增强护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更好地落实中医护理方案,提高中医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石晶,程青虹,王子迎.品管圈在国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J].农垦医学,2011,33(5):458-460.

[2]王玉琼,郭秀静,雷岸江,等.品管圈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1):1945-1946.

[3]孙秋华.中医护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2-13.

[4]林菊英,金乔.中华护理全书[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971-1972.

第2篇:病案整改措施及原因分析范文

【关键词】危重患者;护理记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286-02

危重患者护理记录是护理人员对病危、病重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真实记录[1],其书写质量是衡量护理文书质量的重要资料,也是最有可能涉及医患纠纷隐患的部分[2]。现将2012年11月―2013年8月病案中150份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2012年11月―2013年8月病案中150份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依据河南省《医疗机构病历书写规范》、2011年《医疗机构表格式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及我院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与方法。

2 结果

病案中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书写有问题共计146份,主要问题大致有6大类。

3讨论

3.1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字迹潦草、任意涂改、涂刮,诊断简写或诊断前后书写错误,修正诊断后未记录改正。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写为“冠心病”;“一氧化碳中毒”简写为“CO中毒”;诊断为“急性脑栓塞”而护理单中错记为“急性脑梗塞”。

3.1.2入院时病情评估不全面,如脑血管患者“口角向右歪斜、伸舌不配合、浅感觉减退、左侧肢体活动受限”无记录。

3.1.3医护记录不一致,如医生记录“口唇轻度紫绀”,护理记录“口唇紫绀”;医生记录“患者为嗜睡状”,护理记录“患者为浅昏迷状”;医嘱“卧床休息”,护理记录“绝对卧床休息”。

3.1.4医护抢救记录不符,病情发生变化时护士未及时记录,入院时医师有抢救记录而护理单无记录,如:“急性脑出血患者入院时给予抢救,立即采取脱水降颅压、留置导尿、重症监护”等措施护理单无记录;医师记录“患者头晕,调整硝酸甘油滴数,症状缓解”,护理单无记录。

3.1.5护理单前后记录自相矛盾,如前面记录为 “神志清、口角向右歪斜”,后面记录为“神志不清、口角向左歪斜”。

3.1.6病情发生变化时未采取护理措施或采取护理措施后无效果评价,如“血压208113mmHg、215107mmHg”未采取护理措施,“咳嗽后气喘给予沙丁胺醇气雾剂后”,无“用药效果”记录。

3.2原因分析

3.2.1 150份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护士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对危重护理记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3.2.2护士责任心不强,工作粗心大意,马虎应付,个别护士对工作缺乏责任感,书写护理记录单时不专心、不认真,导致错写、漏写或少写。

3.2.3医护沟通、协调不到位,医生和护士对事物的判断不一致,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理解,如果不及时沟通很容易造成记录不一致。

3.2.4管理者对护理文书书写的质量重视不到位,尤其是如今以表格护理文书书写为主,不重视病危护理文书书写各个环节的监控,临床工作中重操作轻书写,对于错记、漏记或记录不全的现象未及时纠正。

3.2.5缺乏经验及专科知识,部分年轻护士工作经验少,专科护理知识不足,护理文书书写能力差,不能客观、真实、全面、准确地观察和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及护理等。

3.3对策

3.3.1护士应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诊疗护理常规、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的学习,并落实在工作中。让每一位护士认识到护理记录在医疗纠纷举证中的重要作用,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做到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记录患者情况,确保护理记录的法律效力[3]。

3.3.2加强医、护、患沟通,避免医护记录不符,护士发现医护记录不一致时,要主动与医生核实,避免因医护双方在收集患者资料过程中,信息来源的误差而产生医护记录不符,同时护士要深入病房,多与患者沟通,客观真实的收集资料,才能做到记录准确、真实[4]。

3.3.3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护理管理者要以网络、讲课、外出进修等多种形式对护士进行培训,加强专科知识学习,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对护理文书书写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讨论分析、积极采取整改措施。

3.3.4护理部、护士长、科室质控小组要经常对护理文书书写进行检查督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修改。护理记录不能自相矛盾,要遵循客观事实的原则,不能主观臆断,做到前后呼应,确保记录连续性、时效性。

参考文献:

[1] 河南省医疗机构表格式护理文书书写规范.豫卫医〔2011〕106号

[2] 闫素芝,蒋建芳,许硕葵.484份死亡病案中危重患者护理记录缺陷分析与对策[J].中国病案,2013,14(8):10-11.

第3篇:病案整改措施及原因分析范文

2010年9月运行电子病案系统以来,使用计算机打印患者的病案首页、出院小结、住院志,首次病程记录、病程记录、手术记录、会诊记录、医嘱等内容,这样虽然提高了临床医生书写病案的效率,使病案能及时归档,但在患者或其人复印病案时发现存在不少新的问题(患者复印在先,终末质控在后),缺项是以前手写病案从未出现过的新问题,导致患者不能一次复印成功。现采取抽调临床医生到病案室质控非本科室病案的措施,发现别人的缺陷,纠正自己的错误,从而使打印病案中存在的问题得到及时控制,患者复印成功率显著提高,也改善了医患关系。

临床资料

为查找打印病案缺陷产生的原因,由质控科牵头,在各临床科室主任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下,在各科室抽调一名医师对归档病案进行终末质控,全院住院医师和主治医师均参与其中,分成多个质控小组,每月轮换1次,对2010年9月~2011年9月归档的22 649份打印病案进行检查,查出缺项病案1326份,占出院病案的5.85%,记录和统计发现的缺陷项目,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 果

病案首页缺项共610份(46%),主要为患者基本信息填写不全或错误,如姓名、出生日期、性别、婚姻状况、工作单位和家庭住址、身份证号和邮编等。缺出院小结共194份(14.6%),缺住院日志共3份(0.2%),缺手术记录共45份(3.4%),缺医嘱共185份(14%),缺各种检查单共148份(11.2%),缺化验单共141份(10.6%)。由于上述内容的缺项,导致复印申请人不能一次复印成功,需要往返数次才能复印所需病案资料,给患方带来许多麻烦,复印申请人颇有意见,从而引起不必要的纷争。

原因分析

病案书写医师对病案首页信息填写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充分理解病案首页信息对于患方的重要性。

医师缺少自我保护意识,法律观念淡漠,对于病案作为法律文书认识不充分,工作疏忽,打印过程中遗漏选项,造成病案打印缺项。

进修生、实习生及试用期医师岗前培训不够严格,带教医师缺少审查、修改的责任意识。部分手术科室医师存在重操作轻记录现象,导致病案缺项[1]。

三级医师负责制落实不到位。科主任、主治医师没有切实履行监控病案的责任,使三级医师审查、修改制度流于形式[2]。

各种检查报告单、化验单没有及时送回科室,报告单不及时归入病案,造成病案资料不完整,无法为患者提取全套病案复印件。

整改措施

随着病案服务对象的延伸,患者维权意识、健康意识、保险意识的增强,要求复印病案的人群在逐年增加,而病案的各种错误无疑是造成医疗纠纷隐患的证据之一,为了保证病案质量,给患者提供完整的病案资料复印件,采取下列措施进行质控管理。

加强学习,提高思想重视的程度: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在全院范围内开展病案书写质量重要性与必要性的宣教工作,提高病案书写的责任心。

加强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要在全院医师中开展“三基”训练,针对病案首页填写的共同缺陷进行定期讲座,如何规范书写病案等强化培训,督促医师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从而写出高质量的病案。

加强对实习生、进修生及试用期医师岗前培训:对实习生、进修生和试用期医师在上岗前由医院组织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书写好病案的重要性,并要熟练掌握病案书写的基本要求,杜绝病案缺陷发生。

严格落实三级医师责任制:住院医师要按照卫生部制定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认真书写病历,主治医师要起到质控的作用,主任医师要起到把关作用。三级医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认真审阅,层层把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合格病案不出科。

制定相应奖惩措施:质控科每月将各科室不合格病案和主管医师在医院月报上通报批评,还与科室绩效考核、评选先进挂钩,对出现缺项的病案直接定为乙级病案,并对主管医师年终考核进行扣分,和职称晋升挂钩,同时给予适当的经济处罚。

通过落实以上措施,经过全院医务人员共同努力,目前我院的病案缺项情况基本消除,打印规范,病案质量逐步提高,病案复印成功率显著提升,对促进改善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4篇:病案整改措施及原因分析范文

【关键词】根因分析;护理文书;质量

【Key words】 root cause anaiysis; nursing document;quality

根因分析(root cause analysis,RCA)作为一种质量管理模式,其核心是一种基于团队的、系统的、回顾性的不良事件分析法,找出系统和流程中的风险和缺点并加以改善,通过与同行从错误中反思,学习及分享经验,可以做到改善流程,事先防范,从多角度、多层次提出针对性预防性措施【1】。护理文书书写是关于质量控制、法律依据、科研、教育、效益评估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求做到严谨、完整、科学、真实和规范【2】。我院自2012年1月以来采用根因分析法对全院的护理文书书写进行质量改进,收到了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方法 将我院2011年6月-2011年12月31个临床科室的护理文书书写在院级质控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回顾性根因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落实,并与2012年同期进行对比。两者均以《河南省医疗机构表格式护理文书书写规范(试行)》2011版为质控评价的标准,具有可比性。

1.1 一般资料

将2011年6月-2011年12月每月院级质控对全院31个临床科室的运行病历和终末病案进行督查中发现的有关医嘱单、体温单、护理记录单、各种评估单等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分类整理。将至少连续出现2月(次)且每月(次)至少出现在5个科室的问题列为分析的对象(表1)。

1.2.1建立RCA小组

RCA小组由护理部主任1名,内、外、妇、儿科系护士长4名,普内科、普外科、儿科、妇产科、手术部、重症监护病房护士长各1名,病案管理科终末质控护士1名组成,护理部主任为小组组长,各成员均接受RCA知识系统的培训。

1.2.2分析近端原因并找出根本的原因 针对5大类17条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小组成员深入病区,结合实际工作,采用现场访谈和书面头脑风暴法进行调查研究和原因分析。

1.2.2.1近端原因 部分人员对护理文书书写不重视,书写时存在应付心理不认真;对病人的病情变化不能做出正确的评估和描述或未实际去观察病情变化,书写随意;个别人员对书写的规范不了解,文字组织能力差,书写时重点不突出;病人多,上班人员少,工作量大遗漏书写或不及时书写;各班次之间书写不连贯,独立成文;部分责任护士、质控员和护士长未对终末病案进行审查或审查不认真;部分主管医生和科主任只注意医疗资料的质量和完整,终末病案随意放置,造成护理资料丢失;另外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更新不及时,部分电子表格使用不方便。

1.2.2.2根本原因 部分人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法制观念淡薄,对规范和要求的依从性较差;部分人员基础知识差,对专业知识掌握不牢,院级和科室的分层级培训不全面,缺乏效果评价;医院现行《护理文书书写规范》修订不及时,不能适应电子病历的书写需求;医院和科室的人力资源调配流程不健全,不能满足临床的需求;核心制度特别是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等落实不到位;部分科室未建立奖惩机制,未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与护士的绩效考核挂钩;医护沟通不畅,部分科室的质控体系不健全,质控流于形式,终末病案的质控流程不合理;医院网络维护科与临床科室沟通不及时,系统不能体现“以临床为中心”。

1.3改进措施

1.3.1 标准和流程的再造 经过科学的分析论证护理部修订了《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对全院护士分层级培训计划进行补充完善,将护理常规、核心制度、急救知识、《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法律知识等均涵盖其中;指导科室根据实际情况修订科室的分层级培训计划、绩效考核方案及终末病案质量控制流程。经过反馈,网络维护科更新了电子病历书写系统,并能及时解决科室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

1.3.2 全方位多角度的培训和考核 护理病案书写是一项细致又十分重要的技术性工作,它由许多护士共同完成【3】,因此需要全员参与,共同提高。我院护理部提倡“五四三二一培训法”:既对全院N0-N4五个层级的护士进行责任意识、质量标准、法律意识和专业知识四个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护理部、科系、病区三级层层有计划、有内容和培训记录,每人每月至少参加上述培训两次,月底护理部组织闭卷理论考试一次,90分以上合格,并依此为依据进行效果评价分析。参加培训的次数和考核的成绩均与个人的绩效考核挂钩。同时鼓励和帮助护士在工作之余利用网络、报刊、杂志等参加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学习,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提高文书书写能力。

1.3.3合理人员调配,把时间还给护士 护理部、人事科成立了“机动人才库”,根据科室病人数量和工作量给予相应支持;后勤服务电话的开通、服务队的建立、静脉集中配液中心的运行,为临床护士节省了时间;对于人员问题反映突出的科室,在院级支持的同时,建议科室护士长分时段弹性排班,并及时修订岗位职责和流程,保证各班护士在完成基础治疗的同时有足够的时间来巡视病房、了解病情变化,进行认真全面的书写。

1.3.4加强护患、护护及医护的沟通 有效的沟通是工作顺利完成的基础。在进行诊疗活动中,护士要按时巡视病房,耐心倾听病人的主诉,认真观察生命体征、意识、反应、进食、排泄等,为准确的书写收集第一手的资料。交接班时上一班应将病人的处置、效果评估、下一班需观察和书写的重点内容交接清楚。记录前护士要及时和医生进行沟通,务必做到观察记录病情变化要与治疗护理执行情况相一致,与医嘱相一致【4】。

1.3.5落实三级质控 全院成立了“复式”三级质控网:既护理部架构下的院级-科级-病区质控体系和病区的自控-质控员-护士长质控组织。病区着重引导护士进行自控,自觉主动的参与到质量管理中来,部分病区护士自发建立了“文书书写错误共享本”,互相取长补短。护理部和科系则对各病区核心制度的落实,运行病历的书写质量等随时督导,及时反馈整改。将督导的结果纳入病区管理目标考核和个人绩效考核。

1.3.6实现终端控制,保证终末质量 病区改变了原有的终末病案质控流程,将原来的责任护士自控-质控员-护士长-主管医生-科主任的质控流程改变为责任护士自控-质控员-主管医生-科主任-护士长的流程,实现科室的终端控制。医院选派工作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士为病案管理科的终末质控护士,逐份把关;在此基础上院级质控组则每月对31个临床科室的归档病历各随机抽取10份检查,在此发现的问题除纳入病区管理目标考核外,还与护士长的津贴挂钩,最终实现院级终端控制,保证了终末病案的质量。

2 结果(表2)

3 讨论

根因分析法作为一种科学的质量管理工具,可以客观、全面的反映出问题的根源和实质。护理文书是病人病情演变和护理实施过程最直接最客观的反映,体现了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和服务能力。最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侵权责任法》的颁布实施,不仅为护理文书的书写赋予了法律效力,也将医院与社会对护理文书的重视提高了一个层次,所以,护理文书的质量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5】。通过根因分析我们发现科学的标准和流程、全面的培训、合理的人员管理和调配、切实有效的全员质控等是影响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的重要因素,通过积极的整改可以实现护理文书质量的持续改进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方岁妹,徐根霞.根因分析法在给药护理不良事件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10(29):69.

[2] 何湘英,张燕.三级质量控制对提高护理文书质量的成效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0,2,25(4):313-314.

[3] 韦丽群.护理病案书写常见隐患及对策[J].中国病案,2009,10(1):15.

第5篇:病案整改措施及原因分析范文

关键词:公路养护、施工组织、优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X731文献标识码: A

一、公路养护的主要任务与工程分类

1、公路养护的任务

公路作为一项基础设施,随着运营时间的推移和轴载次数的递增,坑槽、裂缝、局部沉陷破坏等病害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要想确保公路的使用品质和使用年限,日常的养护维修几乎是与运营管理过程同步的,而每隔5~8年一次的大中修工程同样十分重要。公路养护主要有以下任务:

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预防性养护,提高公路抗灾能力。加强对公路及其沿线设施的基本技术状况调查,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保持公路及其沿线设施具有良好的技术状况,及时修复损坏部分,保证公路行车安全、畅通、舒适。吸收和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采取科学的技术措施,不断提高公路养护工程质量,有效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降低公路设施的寿命周期成本,提高养护资金使用效率。加强公路的技术改造,以适应公路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

2、公路养护施工区交通特性分析

在交通活动过程中,人、车、道路环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如图2.1所示:

在人机驾驶系统中,驾驶人员的信息来源(即信息接受),除车辆本身各种仪表的显示信息外,主要是来自前方道路上的情况,即所谓车外环境信息,车外环境信息的内容瞬息万变,汽车的行驶也受到道路状况和方向的制约,这些也是多变的。驾驶人员必须适应这种万变和方向多变的车外环境,才能保证车辆安全运行。下面分别对公路养护施工区交通系统各要素进行交通特性分析。

2.1人的交通特性分析

在公路养护施工区这一复杂道路系统中,人主要包括驾驶人、乘客和施工人员。其中,驾驶人起主导控制作用,对行车安全起着主导控制作用,是保证道路交通系统安全的关键。下面主要分析驾驶人的交通特性。

驾驶人的信息接收过程:汽车在公路行驶时,驾驶人从外界接收的信息主要来自公路周围环境、道路交通标志、标线、交通安全设施以及车内仪表提供的信息,经判断控制车辆。当进入施工区后,驾驶人需要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应比较全面地接收来自外界的信息,通过观察施工区相对于正常路段的变化,兼顾前方及相邻车道,及时调整驾驶行为。因此,在设置公路养护施工区的交通标志、标线、可变情报板,以及布设交通安全设施时一定要考虑驾驶人的信息需求,合理而有效地向驾驶人提供交通信息。

2.2车辆运行特性分析

汇入车辆造成施工路段交通流的重分布:当驾驶人看到施工路段第一个提示标志时,为保持车辆能顺利通过施工路段,部分行车道上的车辆就开始向超车道转移,这种情况在交通量较大的情况下表现的更加明显。从而引起交通量在不同车道上的重新分布,结果使行车道上越接近作业路段,行驶的车辆越少。与此同时,由于行车道车辆的汇入,超车道上交通量明显增多,车速降低,车流出现紊乱现象。

超车道上车辆优先通行:行车道合流车辆在汇入超车道过程中,要与原来在超车道上行驶的车辆争夺行驶空间。据观测,二者在争夺时机会不均等,超车道车辆将享受优先权。因此,只有超车道出现足够大的空隙时,行车道上的车辆才能进行汇入;否则,行车道上的车辆只有等待下一个空隙,重复同样的判断,一直到出现可接受间隙,完成汇入行为。

行车道汇流的强制性:当前方进行施工作业时,在行车道上行驶的车辆必须在施工路段第一个提示标志与施工路段起点之间的这段长度内换车道至超车道,完成汇流行为,否则,车辆就会出现排队。因此,行车道汇流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在交通量比较大的情况下,这种强制性的汇流行为对超车道车辆行驶将有较大的影响,因为汇流车辆可能强制驶入超车道,而迫使紧随其后的超车道上的车辆减速,紧急跟驰行驶,以确保行车安全。

二、路面病害处治方案研究

1、二级公路沥青面预防性养护原则

1.1 养护要有周期性

重视对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是提高公路工程质量的保障,因而,二级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会随时间的变化而逐渐下降,如果没有进行合理的预防养护工作,将会缩短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因此,必须对路面进行周期性养护,确保整个二级公路沥青路面处于最良好的使用状态。所以,必须安排专门人员定期调查路面情况,做好相关数据采集工作,并及时地做出分析和评价,一旦数据性能降到预先设定的性能标准时,那就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和恢复。

1.2养护的时机要合理

通常情况下,将公路沥青路面在其寿命周期内分为三阶段:第一个阶段,沥青路面从施工结束到投入使用开始,这段时间内沥青路面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渐渐被损耗和氧化;第二个阶段,公路沥青路面投入使用后,路面会出现脱皮、微小裂缝和小坑槽等现象;第三个阶段,投入使用一段时间后,路面会出现较大面积纵向或横向裂缝,并进一步发展贯通而形成网裂、龟裂病害,最终导致整个结构层出现问题。由此可见,一种较高标准的路面预防性养护,必须选择合理的养护时机,在路面尚处于较好状态时就重视开展沥青路面养护工作,将公路病害消灭在刚开始的第一阶段。

1.3要突出预防性

对二级公路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必须重点要突出预防性,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切实地将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落到实处。确保定期安排人员进行数据检测,时刻了解沥青路面的各项数据信息,然后进行合理的评价和分析,制定出合理方案对路面进行养护,以预防二级公路沥青路面各类病害的发生。此外,通过评价、预测、分析,并且考虑到交通量会逐渐增长,根据路面的实际情况针对有可能出现病害的路面采取有效合理的解决措施,以防止微小病害的发生甚至恶化。

2、典型病害养护方案

2.1车辙养护方案

传统机械的车辙病害治理方法对车辙产生机理的认识尚存有误区。制定治理方案时应注意,提高公路面层的抗车辙能力,仅靠上面层材料和结构的选择,而中下面层除控制压实度与空隙率之外,无其它技术措施是远远不够的。试验理论证明:剪应力最大值出现在面层结构中3~8cm的范围内的,这是易产生车辙的主要层位,结合我国目前流行的路面结构组合,恰恰就在沥青路面的中面层上,因此当技术措施不利时容易产生车辙。另据路面温度调查显示:夏季路面的最高温度出现在面层结构中的中面层,这同时也要求我们对中面层的高温稳定性也应有其他的指标要求,或者中下面层采用的沥青标号较上面层低等措施,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要求比只重视上面层来的更重要,也更具抗车辙的针对性。

因此在对以车辙为主要病害公路路段可以采取以下治理方案:对于车辙较大的路段要至少洗刨两层结构层,然后表面层采用连续密级配,保证密实封水,沥青采用改性沥青;中面层同样采用连续密实级配,改性沥青;底面层可以针对其嵌挤和内摩阻力,改善水稳、温稳等项性能采取方案。为加强路面结构层间的粘结并提高防水及封水效果,各面层之间设置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油,在利用基层和整修基层的顶面喷洒透层油和改性沥青下封层。

2.2水损害养护方案

水损害病害路段的治理要根据病害的发展程度、发展规模确定处治方案而不能盲目的进行挖补。比如初期透水路段,面层表面空隙较大,可以采取预防性养护。目前采用的预防性养护措施主要有稀浆封层、微表处、TL-2000封层、铺筑罩面层等。而对水损害后期要进行彻底挖补治理,绝不能在病害路段直接铺筑罩面层或稀浆封水层等;设计方案中不能单纯的进行挖补恢复路面结构,要与原路面的相结合,并且以原路面结构为依据,提出新的结构形式,彻底治理病害路段。比如设置有效的防水层、挖补后的路面设置防水磨耗层等。

2.3二级公路的预防性养护方案

表面封层:表面封层是一层用连续方式敷设在整个路表面上的养护层,封层材料可以是单独的沥青或其他封层剂,也可以是沥青与集料组成的混合料。目前常用的表面封层技术有:雾层封层、石屑封层、稀浆封层等。

雾层封层采取雾封层进行预防性养护,是当沥青路面尚处于基本完好的情况下,路面已经开始有轻微龟裂或者贫油现象时,可以采用雾封层的方法进行预防性养护,而且是这一阶段养护的最有效措施,其优势是费用较低。雾封层能够填补微小裂缝,恢复路表沥青粘附力起到隔离路面渗水的作用,采用这种养护措施后,可以延长路面使用寿命2-3年时间,使巨大的养护资金推迟投入。

石屑封层:单层的石屑封层是最早出现的预防性养护技术,其施工方法是在路面上喷洒一层沥青材料(热沥青、轻制沥青、乳化沥青等),紧接着撒布砂、单粒径或适当级配的集料,并紧跟着进行碾压。石屑封层是一种敷设简单、易行,价格低廉的养护方法。它的缺点是要有较长的初期养护时间,高速行驶时噪音过大,路面上的松散集料还会被高速行驶的车轮带出而撞击、粘附在车身和档风玻璃上,集料的损失还会导致抗滑能力的衰减,所以一般很少用在大交通流量和高速行驶的道路上。

稀浆封层:稀浆封层是一种由乳化沥青、破碎的集料、矿粉、水和添加剂组成的稀浆状的混合物,它在拌和均匀后被摊铺到原有的沥青路面上形成一层与原路面接合牢固、具有抗磨表面结构的均匀养护层。

薄层罩面薄层罩面的养护措施应用很久了,这种预防性养护方法是在原有路面上加铺一层厚度不超过2.5cm的热沥青混合料。起到减缓路面恶化的速度,恢复或者改善路面的平整度,恢复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罩面后可以使路面的强度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加。其弊端是费用较高,不能矫正道路结构上的病害情况。

结束语

公路路面养护与维修方案的制定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涉及很多因素。沥青路面养护维修方案的合理确定,必须经过详细的路况调查,依据路况调查结果,进行路面使用品质评价,然后根据评价结果,并结合以往路面养护工程成功的经验,对不同的病害方可得出合理的养护方案。

参考文献

[1]代中立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机械化养护技术方案[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3)

第6篇:病案整改措施及原因分析范文

关键字:等级公路路基病害防治

Title: Study on the renovation and expansion of Highway subgrade and prevention of common defects in Hainan Province

Li-li

(Hainan Highway Surver&Design Institute,Haikou,Hainan,570206,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offers the measures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in highway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se three aspects through analysising thetypes and causes of common diseasesinthe projects ofextension of highway subgrade engineering in Hainan.

Key words:Highway, Subgrade, Disea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中图分类号:U21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概述

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2010年初,国务院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建设国际旅游岛成为“十二五”期海南省发展的龙头和主线。《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也提出要建立一个设施完善、服务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但由于海南发展起步晚,基础差,尤其是近十年来海南公路建设的超常规发展,大量改扩建项目的建设,给公路工程建设带来了较多遗憾,留下了不少质量隐患。改扩建公路的路基稳定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 常见病害类型

根据归纳,海南省等级公路改扩建后路基导致的常见病害主要为以下几类:

(1)路基沉陷。由于路基工后迅速沉降,致使路面被拉裂,使路面的防水性能遭到严晕破坏,在水和荷载的作用下形成大面积的路基沉陷。

(2)路面裂缝。由于路基工后不均匀沉降,使路面产生纵横向裂缝,随着裂缝变宽变长,进而形成龟裂、破碎、坑槽、翻浆、沉陷等各种路基路面病害。

(3)新旧路基结合部错台。填方路段的新旧路基结合部路面出现纵向通裂,进而在裂缝处出现错台,严重时形成路基滑裂面。

3 常见病害原因分析

经对海南省内多条改建公路病害分析,发现改建公路容易发生路基病害归根到底是由于路基不均匀沉降导致路面开裂,路基沉陷和新老路基错台等

病害的发生。产生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有以下几类:

(1)设计时对新地基处理不够重视

设计和构筑一个坚实、均匀、稳定的地基,提高地基的抗变形能力,是保证公路路面结构具有良好使用品质的根本措施。地基处理不当是造成填挖结合部路基路面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旧路拓宽改建工程,对新地基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由于老路路基沉降基本稳定或沉降缓慢,而新路基如果地基处理不当,工后很快出现沉降,造成新老路基沉降不一致,形成路面裂缝。

(2)施工过程中填土材料及压实度不到位

路基施工过程中,由于采用的路基填料不良或者压实不到位,很容易导致新老路基沉降不一致,导致路面裂缝的产生。拓宽路基的压实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路基的不均匀沉降。

(3)新老路基结合部的处理不当

新老路基结合部的处理不当,常常会造成雨水从该处进入以及由于车轮荷载作用下,新老路基回弹量的不同,而逐渐开裂。

4 防治措施

4.1设计阶段

(1)调查阶段

改扩建公路设计调查时,必须对原有公路路基的稳定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要在一般勘探工作的基础上,对原有公路的状况进行勘探,查明原有路基填土类别、天然含水量变化、稳定状况以及不利季节土基湿度;重点查明老路沿线特殊土质的分布状况,特殊路段需要进行天然含水量、塑液限和膨胀性试验。同时还要对拟拓宽路基范围进行工程地质勘探和水文调查,分析新旧路基之间的沉降变形和边坡稳定的影响程度,确定适合的方案。

对拓宽路基填筑材料在取土坑或借土场就应该进行土性以及含水量的调查,并严格避免不同性质的土混填。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与原有路堤的填料相同并合格的土,或比原路堤填料渗水性更强、压缩变形更小的土。

(2)路线拟合设计

平面设计时,通常采用的是沿老路中线拟合路线,这就容易导致路基两侧加宽,但两侧加宽往往导致路基施工困难,加宽宽度不够压路机的一个工作面的情况。同时海南的生态环境很好,旧路两侧的行道树经过多年养护运营,景观优美,两侧加宽方案会造成两侧行道树均被砍伐的可能,造成景况破坏,也增加了不必要的工程绿化费用。所以在老路拟合路线时,首先要考虑拓宽部位,尽量保证单侧加宽,这就要求原有路中线要有所偏移。在设计过程中,由于受征地、拆迁、排水防护等诸多条件限制,路中线仅偏移一侧不太容易实现,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要多方比较,在路基加宽方案论证中分段给出原路基的不同宽度,提出相应的加宽方案,合理确定路中线偏移或穿越点。

路线拟合中还要周密考虑路基路面排水系统设置,如凹曲线底部宜设在涵洞处,超高段不能避开路堑地段时,加深边沟等。

(3)新旧路基衔接处理

新旧路基拓宽衔接处理有很多种方法,设计中应推荐采用铺设先进材料的工程措施,通过多条道路实践,目前海南改扩建公路设计中最实用的是挖台阶配合加铺土工格栅方法处理拓宽部位,海南省内常用的设计思路如下图所示。

图1.路基衔接处理设计(填土高H≤1.5m)

图2.路基衔接处理设计(填土高1.5<H≤4m)

图3.路基衔接处理设计(填土高H>4m)

(4)增设重力式路堤挡墙或反压护坡道

路基土体在沉降过程别是高路堤段,如地质状况不佳,又受旧路充分利用的限制而不能彻底处理原地基,势必使拓宽路基底部的荷载大于地基容许承载力,地基土发生较大的沉降,路基土在沉降过程中产生向外侧的水平侧向位移使道路破坏,将路面拉裂,从而产生纵向裂缝。增设重力式路堤挡墙减小路基基自重相应减小或增设一定宽度的反压护坡道提高土基承载力将有效控制路堤现象。

4.2施工阶段

为了保证新旧路基的结合稳定,以及减少由于新旧路基沉降量不同产生的反射裂缝,结合部位主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

(1)台阶处理

施工中先采用挖掘机挖除原路基边坡上的灌木及杂草,并清除原边坡表土。在挖台阶时,由路基底面向上开挖原路基边坡,每级台阶底面向路中心倾斜3-4%,开挖台阶与填筑路基同步进行。当台阶侧面变得松散、塌落而不能直立时,改为开挖小台阶。

在进行分层分台阶碾压的过程中,由于旧路路基在经过多年沉积、雨水浸泡以后,往往含水量较大,在碾压以后往往出现纵向弹软地带,如不处理,同样会影响路基的整体稳定性,需根据土质情况,采用掺灰、换填的方式处理。也可以通过冲击式压路机的冲击碾压,有效减少路基的工后沉降量及不均匀沉降,提高路基的整体强度和均匀性,对保证道路的使用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台阶处也经常采用强夯处理,考虑到原有路基的沉降量基本为0,而新填路基仍不可避免存在沉降量,当填土至距离路基顶面80-150cm时,切除原路硬路肩路面结构用履带式强夯机对结合部3m范围内进行强夯处理,使之近似成为一锲形整体,确保新旧路基结合部的衔接,这样当新填路基发生沉降时,其竖向剪应力就会部分传递给原路基,从而避免结合部产生严重的纵向裂缝。强夯的层位为路基设计顶面下返80cm,路基顶面下返20cm两个层面。强夯这种动力加固地基的方法,给地基以强大能量的冲击和振动,使地基压密加固,从而提高地基强度,降低压缩性。

(2)交通管制措施

路基施工完后,要开放交通并进行适当的交通管制,让运输车辆通行时碾压新路基,使新路基部分有一个自然沉降的过程,并进行沉降观测,沉降观测期应不少于1个月,沉降稳定后再进行基层铺筑。开放交通,进行沉降观测,是旧路拓宽工程中不可缺少、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一是因为公路拓宽路基远比新建公路路基施工条件复杂,施工过程中难免有压实不到位或压实不均匀的地方,只有通过这个环节,才能发现缺陷,并对其进行及时修复。二是因为旧路堤已基本稳定,而新路堤不可避免的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沉降,由于新、旧路堤的沉降量不同,这必然会造成路面结构层的破坏。从以往的拓宽工程质量问题来看,其主要原因就是减少了这个环节,在路基完工后就直接进行路面施工,结果造成质量事故。只有在路基缺陷进行修补和沉降稳定后,才能进行路面的施工,不要因为抢进度而忽视这个环节。

(3)均衡稳定措施

路面施工时,如果旧路面作为路基的一部分,尤其在旧路上直接进行路面结构层的铺筑,须对旧路面弯沉值进行检测,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还需注意要求加宽部分路槽弯沉值基本接近旧路面弯沉值,弯沉差值应控制在士50以内,使新旧路基的回弹模量基本接近,这有利于新路面结构层的稳定。

(4)对旧路路基进行加固处理

旧路在路面基层及面层破坏以后,由于长期雨水浸泡,导致路床出现大面积翻浆,此时不仅要对路面基层及面层进行全部清理,还要对路基进行加固处理,以防新面层再次破坏。

(5)用封层土对差异沉降的控制

在进行旧路拓宽的改造中,往往在新旧路基顶面,根据路基标高,通铺一至两层封层土,以减弱新旧路基差异沉降对于路面造成的应力集中现象,此种方法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且效果良好。

(6)加铺技术

由于是旧路技术改造,必须对不符合标准的弯道半径进行改造、增加曲线长度,改善行车条件。而在旧路上加铺新基层较难控制到设计高度,其原因是旧路高低不平,其松铺厚度必须随基层深浅不一而进行调整,但实际施工中不容易做到这一点。为保证路面标高和厚度,在做新基层以前,应首先对高低不平的基层进行找平,扫净旧路基层表面,洒水湿润后做找平层,找平层的材料和原有旧路基层的材料相同,用静压碾压密实,这样做过的基层平整度较好,且整体性较好。反之,如果旧路基层高于设计标高,强制性刨去高出部分,其弊有二:第一,破坏了钙化了的硬壳层,降低了强度。其二,刨去了钙化硬壳层以后,即使用压路机压平,也失去了原有光滑面,比原有表面粗糙,当新基层铺筑以后,阻碍混凝土收缩,势必形成裂缝,它不一定在切缝处收缩裂开,而是什么地方阻力大就在什么地方裂开。所以在旧路铺筑新基层,必须认真掌握补强的松铺厚度,压实后一次达到设计标高,不能削削补补,防止上述情况产生,导致基层应力集中产生断板。

4.3养护阶段措施

(1)加强路基外排水及坡面排水措施的日常养护,减少新路基的不均匀沉降。

(2)对出现的新老路基搭接处出现的裂缝及时处理,同时增设挡墙,延缓新路基的不均匀沉降。

5 结束语

在公路改扩建建设中,新旧路基稳定性问题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国内外诸多专家学者也提出了诸多技术措施来减少路基病害。本文对公路改扩建的改造方案在海南省内多条改扩建道路中使用,并在实际使用中有良好的效果,经多条道路的运营使用反馈,路基稳定性得到很好的控制。

参 考 文 献

[1] 张征远,刘维佳,陈宝志,. 路基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及防治[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5).

[2] 闫玲,. 公路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预控浅探[J]. 科技信息,2007,(3).

[3] 叶永忠,. 浅谈公路路基质量通病的防治[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2).

[4] 吴小红,. 路基病害的成因及处治措施[J]. 山西建筑,2008,(12).

第7篇:病案整改措施及原因分析范文

【关键词】 糖尿病;心理护理;整体护理

糖尿病(DM)是一种典型的慢性终身性疾病,因此,对患者长期的治疗措施必须由整体护理来配合实施。整体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以满足病人的身心等各方面需要为目的的护理。现将我院内分泌科523例DM病人的心理状况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在我科治疗的糖尿病病人523例,其中男317例,女206例;年龄16~79岁,以中老年病人多见。所有病人的诊断均符合WHO相关诊断标准[1],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通过心理护理,523例患者中487例愉快地配合治疗,其余36例患者心理状况也有很大改善。

2 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

2.1 焦虑和恐惧的心理

通过调查发现患者在初患糖尿病时,由于疾病来的突然,病人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因而都有焦虑恐惧心理,并且随文化程度的高低而反应不同,由于精神高度紧张而出现头昏、眼花、心慌、多汗、血压和血糖升高等,使病情恶化,不易控制。针对焦虑恐惧的心理状况护理措施有:①介绍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案、护理措施,尤其对患者在平常可以做到的护理措施进行讲解。②对由于经济原因引起的焦虑,应首先向患者目前的困难表示理解,但要强调现在所用治疗方案的必要性,说明中断治疗可能对病情造成的影响,鼓励患者克服困难,同时与医生沟通,在用药方面,从价格较低并有适应症的药品开始用,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还要从生活上给予关心,使患者有信心坚持治疗。

2.2 悲观和失望的心理

有的患者得知没有根治的可能,需终生治疗和控制饮食,出现消极的心理反应,尤其是合并有慢性并发症、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对健康失去信心,悲观失望。针对愤怒、悲观和失望的心理状况护理措施有:①对因对疾病预后的担心引起的恐惧,护士应针对患者的疾病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预后进行说明,使患者对治疗期间可能发生的情况有所了解和准备。②对患者进行检查或治疗进行引起的恐惧,应当主动将检查步骤和方法、检查要达到的目的在检查前向患者说明,以诚恳的态度告诉患者,“我们将会最大程度的减少患者所受的痛苦。”在做治疗时应提高操作成功率,可帮助患者减少恐惧感。

转贴于

2.3 拒绝和满不在乎的心理

见于糖尿病早期的患者或老年人,症状较轻或无症状,认为自己没有病或是得了DM无非就是血糖高点,对身体无大影响,拒绝改变自己多年的生活习惯。还有的患者对糖尿病的危害一无所知,不在乎病情之好坏,对疾病采取听之任之、满不在乎的态度。针对怀疑与不信任的心理状况护理措施有:对由于与书籍上治疗方案有差异引起的对治疗怀疑,可以向患者解释个体存在差异,而书籍上治疗是针对大多数的人的一般治疗,治疗要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措施,通过此类与患者具体情况相同的治疗方案的分析,从而消除患者的怀疑。

3 讨论

虽然DM是一种慢性病,但由于各方面条件所限,患者不能长期住院治疗,当病情稳定、各项指标及并发症得到良好的控制即可出院。病人出院前护士应做好出院指导,帮助病人学会身心两方面的护理。指导内容具体有:①让病人认识适当的运动和饮食的控制对促进和维持健康的重要性,并指导饮食及运动中的注意事项。②指导病人正确测尿糖、血糖及家用血糖仪的正确使用方法,胰岛素的注射方法、时间、部位、剂量、种类,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感染。③让病人及家属了解低血糖的表现(如心慌、出冷汗、脉快等)以及紧急处理方法,了解疾病好转与加重的表现,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到医院就诊等。

糖尿病因为并发症的缓慢出现,使患者在短时间内看不到疾病带来的严重后果。同时,疾病的长期折磨也使患者极易产生懈怠情绪,稳定的情绪可以缓解病情,而不良的心理因素常常会导致血糖控制不佳使病情加剧或恶化,对治疗和护理极其不利。因此作为临床护理人员,必须熟悉和了解糖尿病病人的心理反应,进行认真分析,通过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心理支持,消除了患者对医疗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疑问,做好相应的护理措施,帮助病人改善不良的情绪反应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为糖尿病病人创造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心身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 玲.浅谈糖尿病与肥胖患者的健康教育[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5,14(1):67-68.

第8篇:病案整改措施及原因分析范文

关键词:病案归档;错位上架;归档延迟;信息干预法

现今的住院病案归档主要面临两个问题:①是病案在进行入库归档是错误上架,这样的话就算此病例还在库中,但一旦错位上架想要在成千上万的病例中找到它就几乎不可能,与丢失毫无差别。②是病案归档的及时性,这个问题在病案管理中一直是难点和重点[1],《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明确将对出院后患者的住院病案的及时归档率作为医院管理的评价指标之一[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在对我院病案库中2010年后的80000余份住院病案进行了彻底的整查共查出错位档病案254份,错位上架率为0.32%,而对2013年12月的平均归档时间进行统计,得到案平均归档时间7.2 d、归档时间在13 d以上的占21%,对其进行分析后,总结出来一下几点改进方法。

1.2原因分析 在日常病案的管理中,造成病案错位归档和归档时间延误的原因是很多的,主要归结为一下几点。

1.2.1个人因素 病案管理这个工作客观来说是一个频繁性和重复性都很高的工作,人本来对相似的数码在瞬间就是极易产生视觉误差的,再加之一直在重复相同的行为,就很有可能对数码的瞬间记忆发生混淆现象,造成病案的错位上架。特别是当病案数的数值较大时,这种情况更加容易发生。

1.2.2技术原因 有的病例在印刷的时候由于印刷效果不好,或是后期的磨损,使出现数字辨认的错误,像是3与8,1与7这样的数字就容易出错,不能把其放到该放的位置上。

1.2.3医生推脱 在进行病案归档的时候,有的医生总是在拖延时间,抱着侥幸心理,病案管理人员的多次口头提醒也起不到实际作用,导致归档时间很长,影响病案归档。

1.3解决方案 如果是对于个人因素和技术原因,主要是要管理人员加强自己的责任心,特别是在病案入库归档上架时要一丝不苟地认核对每一份病案和它的归档位置是否一致,当对于数码有疑问时因放到一旁,在其他病案归档后看空位再次进行核对,如果再不行就应该打电话询问主治医生,确定档案。如果是由于存在医生、科室对病案的上交延时,其归根到底也是要求加强责任心,但是可以用信息干预法来对这种情况进行改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①建立原始资料:用电子表格建立"出院患者登记表",对姓名、出院时间、病区、科别、归档时间、间隔天数和主管医师等7个项目进行登记。②将excel数据转化成SPSS数据格式。2次/月对病案归档情况进行分析,分析各科在每月的12日、22日和下月的2日分别对上中下三旬的病案归档情况进行分析出院患者数、未归档病案数、未归档病案比例、已归档病案间隔天数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等。并在每月底进行月报,报告与之前情况的对比,各个科室的排名以及归档时间最长的10名医生的名单[3]。

1.4统计学处理 该项实验所得结果数据均就计算机整理完毕并予以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资料中计量资料统计采用2个样本均数两两比较(Wilcoxon 两样本比较法),记数数据运用(x±s)表示,组间差异运用χ2或t检验。结果对比数据运用P表示,且以P0.05为结果无差异性及不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结论

病案是每个医院都会遇到也急需改进的问题,起改进的重点,首先医护人员要有足够的责任心和耐心,不管是病案管理人员在进行病案分类时,还是主治医生在负责病案填写时,都应该要抱着绝对负责的态度,而不要存在侥幸心理,这样病案归档上架时的错误和归档时间长的问题都是可以得到极大的改善的[4]。另外为了防止还是有一些不负责任的行为存在,可采取一定的扬惩措施相结合的措施,比如信息干预法,运用了现在的电子表格等方便形式,工作量并不大,却实现了对出院患者住院时全过程的全程监控,从根本上解决了统计和病案数据之间平衡性问题,减少了病历核对的时间。所以就技术层面而言信息干预法对病案统计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都有了一个质的改变,具有可行性,值得推广[5]。而就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出,经过系统列表分析后,就第6个月各项数据与第1个月相比较,其2个月数据差异显著(P

总结来说,医院要想改进病案归档问题,就必须做到上面提到的两点--责任心的提高和科学的技术手段(如信息干预法),两者结合,才能有效地解决病案归档入口错误和归档时间长的问题,才能更好地为临床、教学、回顾、管理等方方面面提供服务和帮助。

参考文献:

[1]顾亚明,张冬玲,季宝轶,等.检查与管理相结合提升病案质量[J].中国病案,2012,1(11):18-20.

[2]孙珊梅,刘克新,杨翔宇,等.出院记录质量专项检查问题分析及对策[J].中国病案,2012,13(8):12-13.

[3]陆标明,梁芳,夏换兰.落实多层次质控提升病案质量[J].中国病案,2013,1(2):23-25.

第9篇:病案整改措施及原因分析范文

关键词:技术;护理;服务态度;纠纷;管理

护理纠纷是医患纠纷的一种,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百姓自我保护意识逐渐提高,护理纠纷的发生次数也越来越多。妇产科具有一定的自身特点,如何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病人满意度,成为妇产科护理管理的重点。本研究对妇产科常见的护理纠纷发生原因及其防范措施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妇产科2006年3月至2010年12月发生的226例护患纠纷案例,由专人负责整理、编码及录入资料,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226例护患纠纷中,有91例是由护理人员操作技术不合格引起,62例是由护患沟通不善引起,30例是由护理人员服务态度不佳引起,43例是由患者或其家属的原因引起。护理人员的技术问题是引起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2006年至2010年各年的护患纠纷发生次数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大多数护患纠纷能得到妥善的解决,见表1。

表1 2006年至2010年的护患纠纷发生情况

2 护理措施及体会

2.1 努力提高护理技术

通过对以上护理纠纷案例进行汇总分析,我们发现护理人员技术不合格,是造成护患纠纷发生的最主要原因。

2.2 增强服务意识,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观念

护理人员应转变服务观念,改善服务态度,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观念。做到对病人有爱心、有真心、有耐心,设身处地理解患者,关心患者和产妇,从而提高产妇及其家属的就诊满意度。

2.3促进护患沟通

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是长期以来困扰医护人员和患者的一大问题,这也是很多护患纠纷产生的根本原因。在患者入院时接待的护理人员应主动服务,术前增加访视次数,术后重视随访。当病人对病情或护理操作有问题需要咨询时,应耐心解释,用简单明确的语言帮助患者解惑,缓解护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除了言语沟通以外,还应重视肢体语言的交流,亲切的与产妇及患者交流,让患者感到放松,消除其入院后的陌生感和紧张感。有研究发现,护理人员的非语言沟通(如手势、表情等)可以在口头交流上更好的达到交流的效果。同时,护理人员也应观察患者的姿态、表情,揣摩患者的想法和情绪变化,了解患者的需求,进一步增加沟通效果,将可能发生的护患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在导医台可设立妇产科知识宣传栏,通过液晶屏幕滚动播放相关知识,增加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认识,减少因患者缺乏医护知识而造成的不必要的护患纠纷。

2.4 改善护理人员工作环境,实施人性化管理

针对护理人员工作压力较大的情况,医院适当增加妇产科护理人员,改善工作环境。对工作和生活有困难的护理人员,联合科室其它员工给予帮助,通过集体活动,调节不良情绪,助其摆脱困境,以保证在工作中有足够的精力。科室不定期举行心理卫生知识的讲座,培养健康的人格和心理,使护理人员适应在妇产科高强度下的工作压力;给护理人员安排安静、舒适的休息房间,使其能得到足够的休息。

2.5 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

良好的管理制度,是确保妇产科工作有条不紊进行的基础。针对妇产科护理人员结构不合理,护士之间合作帮助较少的情况,医院调整了护理人员职称及学历结构,建立了阶梯式的护理团队。护理管理人员以身作则,团队成员相互协助,以年老护士带年轻护士,以技术扎实的员工带新进人员,有效解决工作中的疑难问题,促进新进人员迅速熟悉妇产科操作流程和仪器使用方法,并提高应急能力,较快的成为科室骨干力量,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妇产科管理人员做好护理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和保障,对各年的护患纠纷发生情况进行仔细的整理、分析,从中找出护患纠纷的发生原因,加以归纳总结,从而提出符合医院实际情况的防范措施,并将这些措施赋予实施和落实。可召开护理安全与护理纠纷研讨会,由护理人员提出科室常见的护理差错,并给出解决方案,达到及时处理纠正护理差错的目的。

2.6 加大法制教育力度

随着媒体的宣传教育,产妇及患者的维权意识和法律敏感性有较大的提升,这要求我们必须提高整个科室的护理质量,避免法律上的疏忽引起护患纠纷。为此,我们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等卫生行业法律法规,明确医护人员的责任和义务,以各项法律法规及科室管理条例规范护理人员言行,使护理人员能增加法律意识,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操作,用法制的观念随时衡量自己的言行。护理人员应认真书写护理文书,记录清晰,忌涂改,做到所有记录清洁、完整。科室主任利用科室会议、病案讨论等机会,多次强调法律、安全、职责的关系,使护理人员随时保持警惕,在各自的岗位恪尽职守。

3 结论

3.1 护患纠纷及其发生原因分析

3.1.1 护理人员的技术

护理技术差错主要表现在技术不熟练、没有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操作、工作责任心不强、产程观察不细致等。有的新进护士缺乏应急经验,面对产后大出血、休克、昏迷等特殊情况时,缺乏心里准备,手足无措。有的护理人员对新购的仪器设备操作不熟练,这使得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技术产生疑惑,为护患纠纷埋下了隐患。

3.1.2 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

妇产科是对护理技术要求较高、风险较大的科室,护理人员工作压力较大,护理人员数量明显不足,导致护理工作人员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体力严重透支,身心俱疲。在这种状态下,很多护理人员都容易产生不耐烦、急躁、激动等情绪。如情绪控制不好,在与患者交流沟通时出现问题,这也是妇产科护士常见的护患纠纷原因之一。有的护理人员服务态度生硬,给患者以冷漠、生疏的感觉,甚至对患者不耐烦,呵斥患者,这归根到底在于这些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没有把患者

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没有树立良好的服务理念。另外,产妇及其家属对妇产科工作人员期望往往较高,使得产妇在怀孕期间情绪波动较大,对护理人员的态度较为敏感,言语稍有不当,就会产生不满、紧张、害怕等情绪。面对于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应调整工作节奏,懂得自我调节工作压力,切忌用简单的几个字和生硬的服务态度对待患者,以免产妇因精神紧张而发生难产或其它意外,造成护患纠纷。

3.1.3 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

随着社会舆论对医患纠纷法律知识的普及教育,患者的维权意识得到提高。有的护理人员法律意识跟不上时展的需要,法律知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当遇到护患纠纷时,不懂得用法律法规保护自己的职业行为。本次调查发现有28例护患纠纷是由于护理人员记录不详细或文字书写不清楚,对患者解释不到位等造成。护理人员与患者交流时,不注意言语的准确性。有的护理人员在公众场合谈论护理工作中的问题或失误,使之成为患者投诉和争议的来源。

3.1.4 患者因素

妇产科的护理服务范围包括妇产科急诊患者、妇科手术、新生儿疾病等,工作量大而繁琐,难免出现一些护理差错。部分患者对此不理解,对护理人员的技术和服务态度要求过高,认为自己应该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利、监督权利、受尊重权利,从而对护理人员提出过分的要求。同时也应看到,现在社会舆论对医患纠纷的报道有失公允,也使得部分患者及其家属无理取闹,将小事闹大,使护患矛盾升级为护患纠纷。部分患者的自身素质还有待于提高。本次调查中我们即发现,平均每年约有3-4起护患纠纷的原因,是部分患者有目的性的言行所引起,他们试图制造纠纷,引起公众关注,以赢得公众同情心,达到减少医疗费用,或获取医疗赔偿的目的。这也说明,无论医院和护理人员如何努力,是无法彻底消除护患纠纷的。我们能做的,是尽可能的把护患纠纷控制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把患者的满意度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

3.1.5 医院管理因素

医院管理不善,也是护患纠纷发生的一个间接原因。妇产科的管理制度执行不严,会导致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下降。有较多文献报道,患者对医疗费用的不满,也是引起护患纠纷的重要原因。但考虑到医疗费用涉及到医院管理方面,是基层护理人员不可控制的因素,因此本研究仅针对护患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未将患者医护费用造成的护患纠纷进行归纳和深入研究。

3.2 减少妇产科护患纠纷发生的措施

针对以上原因,我们改进护理方法,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结果显示虽然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和就诊人数的增加,护患纠纷发生次数逐年增加,但大多护患纠纷都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护患纠纷发生率保持在稳定的水平,说明我们采取的护理方法和策略是恰当的。今后的工作中,应进一步开展对护理纠纷发生原因的深入探讨,提出更有利于解决护患纠纷的措施,以提高妇产科护理工作的工作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

参考文献

(1). 韩国华:《妇产科护理纠纷的相关因素与防范》,《中国伤残医学》,2009年第5期.

(2). 孙晓红:《妇产科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体会》,《医学信息》,2010年第9期.

(3). 马萍霞:《妇产科常见护理纠纷因素及防范措施》,《护理研究》,2011年第1期.

(4). 邓亚丽,李晓玲:《妇产科常见医疗纠纷的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医学临床研究》,2007年第1期.

(5). 李华:《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护理研究》,2006年第11A期.

(6). 陈梅:《处理护理投诉应把握的4个环节》,《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年第10期.

(7). 李亚萍,藏玉秀:《浅谈护士心理疲劳与对策》,《护理学杂志》,1995年第4期.

(8). 朱海明,陈春华:《护理纠纷产生的因素及防范》,《现代医院》,2009年第2期.

(9). 宝洁:《妇产科常见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10). 王月枝,张美玲:《如何将法律意识贯穿于产科护理工作中》,《中国保健》,2008年第14期.

(11). 曾宏玲,黄莉,向英:《手术室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与使用》,《护理学杂志》.2003年第7期.

(12). 蔡艳萍:《产房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中外医疗》,2010年第28期.

(13). 侯同秀,侯晓娥,孙素清:《产科护理纠纷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年27期.

(14). 王素芹:《妇产科常见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齐鲁护理杂志》,2008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