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年习俗范文

小年习俗精选(九篇)

小年习俗

第1篇:小年习俗范文

了解中国春节有哪些习俗,这些习俗的由来,感受人们过春节时的喜悦心情和欢乐气氛。

二、调查时间

2012年春节期间

三、调查方式

1、利用谈话的形式,询问长辈。

2、跟爷爷奶奶准备、干活,亲身感受迎接新年的到来。

3、查阅资料,了解春节习俗。

四、调查内容

1、除尘

腊月二十四这天,爷爷早早把我叫起来,我们一同打扫卫生,房间的里里外外、旮旮旯旯彻底清扫一遍。我问爷爷这时打扫有什么讲究呢?

爷爷告诉我说: “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除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疏浚明渠暗沟,掸拂室内尘垢蛛网,清洗锅碗瓢盆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等。年前打春时,各家再忙也得赶在打春前彻底整理一下室内外卫生,立春后就不可再打扫了,防止把新春的财气、新春的喜庆扫了出去。”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2、贴春联

腊月二十九这天,吃过早饭,我就和爷爷忙着贴春联和福字。

“爷爷,‘福’字为什么要倒着贴呢?”

“哈哈,这是因为‘福’到了”。“哈哈……”“哈哈……”

“爷爷,你给我讲讲贴春联的来历吧!”

“你呀应该多读书了,等会儿我给你一本书,你自己好好查查吧!”

第2篇:小年习俗范文

习俗之一:发压岁钱。大年三十下午,你们会看到一大群小孩站在农村的小院子里排着队伍,请不要奇怪,这是大人们在发压岁钱呢!每年这个时候,爷爷家的院子里,小孩们都抢着拿压岁钱。还要给长辈们拜年,这样便得到了上百元的压岁钱,不过这来之不易的压岁钱都得交公哦!后来在过年发压岁钱时还编出了这样一个顺口溜: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习俗之二:吃年夜饭。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围坐在桌前,吃着年夜饭,看着春节联欢晚会,家庭的温馨无法用语言来到表达。

习俗之三:放鞭炮、烟花。当除夕夜晚上12点刚到时,农村漫山遍野便响起了阵阵鞭炮声,亮起了烟花,将整个夜晚照得犹如白昼,美不胜收,在这美丽中人们也为新的一年的到来而感到喜悦。

第3篇:小年习俗范文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 环境 辩证地认识 教育习俗

1.教育制度生成与教育观念习俗的制约

习俗在极大程度上是文化的一个集合。在中国,有着千年延续文明史的国度,传统习俗的沉积可谓是渗透到了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但同时,由于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外来文化(文明)的吸收也势必冲击传统习俗的根基。马克思认为:教育制度既是这一活动的结果,又是个体教育活动的前提。它的生成不仅是一个超越于个体性的社会过程,还是改变互动方式和个体行为模式的原因。因此,教育制度观念的指引着教育制度的生成,是人们推进的理性建构构成。教育习俗所规范的是每个人的全部具有重大社会效用的行为。从权利范畴来说:教育习俗则是非权力规范,教育制度是权利规范。

2.阳光体育锻炼的教育习俗外环境探索

2.1 教育制度执行惰性和教育观的外在压力。迪韦尔曾说:"一种集体文化或文化集体的文化体制建立起正式不平等关系意味着一种权利的存在,把统治他人的权利赋予某些人,并强迫被领导者必须服从后者。"教育习俗在教育过程中是通过舆论压力来实现的,教育习俗构成了一个地方的舆论压力,这种影响力不仅是学校的问题,也是家庭的问题、社会问题。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思想意识禁锢,缺乏自下而上改革的内在动力。因此,国家各类教育制度改革多来自于行政部门,这种改革看似稳妥。但多年来由于基层执行力的种种因素改革往往不能彻底,基层教师很难与改革同步,如新课标实施,从文件不达到教师理解,再从教师培训到实践接受便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时间,这本身着实对《新课标》学校体育教学的适应性提出了挑战。另外,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中认为,我们的教育是培养社会精英或政治精英的,"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比较根深蒂固,学校为了培养更多人才和提高升学率,造成了学生学习负担加重,挤占了学生大量的体育锻炼时间和精力。而当前,我国大力宣传贯彻执行开展千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应对体育教育改革,改变和转化我们落后的教育思想、习俗和不利于发展的教育制度,乃是当务之急。要完善教育制度、保证安全,对体育设施要定期进行维护,并制订出切实有效的安全措施,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为学校处理好意外伤害事件提供必要保证。

2.2 家庭教育习俗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内隐规制。中国教育选拔采用的是应试考试制度,中国传统文化崇静,"人生而静,天之性也"。这种潜移默化的理念在家庭教育中传输给子女,在这种教育背景下学生的各种体育活动会常常被视为是玩耍,对爱活动的学生则称为丧志,家庭上下全方位重视文理科应试科目,教师推销的是应试方法和选用的手段。这种家庭教育观念偏颇更加促使学生忽视体育锻炼。特别是高中毕业班学生基本不进行体育锻炼,体育课都成了文化补习课,体育用品成为他们的奢侈品。在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中,对10万名学生和5000名体育教师进行的调查显示:学生每天锻炼时间不足1小时为66%,其中每天基本不锻炼为28%。这一结果分析认为,家长缺乏体育锻炼意识与没有从小培养孩子体育锻炼的习惯有一定关系。近年来全国各地升学考试中参加体育考试的地位,如将中考体育考试由3个项目增加到5个项目,参考的体育成绩计入中考总分;又如将中考体育成绩由70分增至100分,把体育成绩作为普通高校录取条件。这些政策的出台无疑最能有效地调动家长、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也将部分中、小学生从网络、电子游戏机旁吸引到操场上,推动了学生走到阳光体育锻炼之中,增加学生体质健康。然而,这种考试手段也受到一些家长的质疑。

2.3 体育教育变迁表达的不确定性。中、小学标准突出了课程的灵活性,强调了学生的参与程度,运用初期受到了各类教师理解、学生的接受。但是中、小学体育课标在内各级体育教育职能部门教学产生了误区。有些体育教育部门领导和体育教师的不理解,完全偏离了体育课的正确改革的目的,使体育教学流行于愉乐玩耍的开心教学误区。又有许多体育课片面认为的改革就是标新立异,体育课纯粹成了闹剧,完全背离了体育教育的基本准则,误解了尊重学生的个性、主动性和兴趣爱好的选择原理。因此,在增强学生健康意识的同时,广泛采用的现代化体育电化学科教育手段,进一步加强体育教师对中、小学体育课标理解力,改变体育教学效果。

2.4 社会舆论对教育习俗的负面强化。有人说,现代社会有两种钱最好挣:病人的买药钱和学生的教育钱。仔细一看,这买药钱和教育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望子成龙是中国家庭对子女的最普遍夙愿,而中小学正式他们夙愿投资的对像。这个投资,他们心甘情愿。但是,我们在培养什么学生,他们健康吗,他们是在成为完整的人吗?德国青年卢安克用他的行动改变着一些人的命运,感动中国:"如果让我们的教育方法适应孩子的成长需要,不是更多的标准或要求,而是对这个过程更多的了解,为了合作所需要的,小孩的身体健康、精神自由、心理和谐,我们就不能与他们天性的成长过程作对,而是需要与这个过程合作。"我们中小学经常会在中考、高考之后拉出横幅"xx考取了全省/市第几名"或是"升学率到达百分之几"。这就为一个学校获得社会认可的最优秀也是最直接的方式。而为一个学校获得社会认可的最优秀也是最直接的方式。而从教育经济角度来看,这也是学校发展壮大的重要筹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绝不会拉出横幅说有多少学生体质监测合格。学校体育改革始终对中小学而言是美好的蓝图,当升学的问题泰山压顶之时,学校体育再"阳光",也将被迫让路。这种户外一跑就是玩,玩则误学的观念由来已久,也深入人心。我们不能否认中小学教师以及管理层不深谙青少年教育需要什么,但作为一个机构,当它的需要与学生的需要矛盾时,就意味着要牺牲学生的部分需要。

第4篇:小年习俗范文

春节 旧时民间叫过年,也是农闲酿酒的时候。昔日北京的“大酒缸”正是在过年时热闹起来。《社会风俗》说:“煮酒,在朱红缸盖上畅饮,助年气兴致,添墨客诗韵。”是为“扶阳”与“消寒会”。史书称,汉武帝时曾钦定“正月初一为元旦”。辛亥革命后,正月初一即改称为春节。春节期间要饮用屠苏酒、椒花酒(椒柏酒);寓意福祉、吉祥、康宁、长寿。如清代文人袁景澜写苏州的《年节酒词》中所述:“颂椒煎饼元旦后,新年排日宜饮酒。隔岁藏肴出宿储,欢情共洽亲朋友。”史书又讲,元旦饮“屠苏酒”习俗始于东汉。宋王安石《元旦》诗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明李时珍撰《本草纲目》载:“屠苏酒,陈延之《小品方》云,‘此华佗方也’。”“椒花酒”是用椒花泡酒制成。南朝梁宗懔撰《荆楚岁时记》云:“俗有岁首用椒花酒,椒花芬香,故采花以贡樽。正月饮酒,先小者,以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与酒。”北周庾信在诗写道:“正朝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吐随铭主,椒花逐颂来。”

农历正月十五灯节 亦即元宵节、上元节。最早见于唐代,曾是三官大帝的生日,故而人们向天宫祈福,用五牲、果品和酒供祭。撤供后家人团聚畅饮美酒,夜晚观灯吃元宵。

农历二月初一中和节 又称春社日,这天祭祀土神,祈求丰收,有饮中和酒、宜春酒的习俗。宋文人李在写有“社翁今日没心情,为乏治聋酒一瓶。恼乱玉堂将欲通,依稀巡到等三厅”诗句,意思是饮宜春酒有医治耳聋功效。清代陈梦雷撰《古今图书集成・酒部》记载:“中和节,民间里闾酿酒,谓宜春酒。”

清明节 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民俗将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有扫墓、踏青的活动。始于春秋时期的晋国。清明节有饮酒祭奠习俗。唐代段成式撰《酉阳杂俎》云:“清明节宫中设宴饮酒之后,宪宗李纯又赐给宰相李绛酴酒。”唐代白居易诗曰:“何处难忘酒,朱门羡少年,春分花发后,寒食月明前。”杜牧《清明》诗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也与酒有关。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又称端阳节、重午节、端五节、重五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节。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民间为辟邪、除恶、解毒,有饮菖蒲酒、雄黄酒的习俗。还有为壮阳增寿而饮蟾蜍酒和镇静安眠而饮夜合欢花酒的习俗。唐代《外台秘要》《千金方》、宋代《太平圣惠方》,元代《元稗类钞》,明代《本草纲目》《普济方》及清代《清稗类钞》等古籍中,均有菖蒲酒的配方及服法。唐殷尧藩诗云:“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明刘若愚撰《明宫史》载:“初五日午时,饮朱砂、雄黄、菖蒲酒,吃粽子。”清顾铁卿撰《清嘉录》也有“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以饮,谓之雄黄酒”的描述。因雄黄对人体有毒害,这一习俗已逐渐废止。然而,端午节饮酒还是古今传留。

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别称仲秋节、团圆节,是日,家人团聚,挚友相会,都以赏月饮酒抒怀。《说林》称:“八月黍成,可为酎酒。”五代王仁裕撰《天宝遗事》载:“唐玄宗在宫中举行中秋夜文酒宴,并熄灭灯烛,月夜下行‘月饮’。”韩愈有诗云:“一年明月今宵多,有酒不饮奈明何?”清代中秋节有饮桂花酒为习俗。清潘荣陛撰《帝京岁时记胜》有“八月中秋,‘时品’饮‘桂花陈酒’”的记载。“桂花陈酒”,为京师传统节令酒,也是宫廷御酒。时至今日也还有八月中秋饮桂花陈酒的习俗。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或称重九节、茱萸节这天民间有登高饮酒的习俗,始于汉代。宋高承撰《事物纪原》载:“宫内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酒,令人长寿。”历代人们逢重九登高、赏菊、饮酒,延续至今。清富察敦崇撰《燕京岁时记》称:“重阳时饮良乡酒配糟蟹而尝之。良乡(今北京房山县内)酒者,其味清醇,饮之舒畅。京师酒肆有之。”明医药学家李时珍撰《本草纲目》说:“饮酒治头风,明耳目,消百病,好颜色,头不白,且轻身耐老延年。”还提到“酿制酒用甘煎汁,同曲、米酿酒。或加地黄、当归、枸杞诸药亦佳”。

第5篇:小年习俗范文

如何对待民俗文化,不仅是一个文化问题,还是一个关系到民族发展的问题。长期以来,对民俗文化的漠视使我们重新审视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问题,早在1937年,钟敬文就撰文《民众生活模式和民众教育》一文,谈民俗文化传承与教育的问题,点明了教育在改造民众生活模式,提高民众素质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1999年钟敬文在《建立中国民俗学派》一书中,特别强调要“大力推进各种层次的民俗学教育活动”,提出“民俗学不仅是一个科学的对象,它也是一种教育的事业……民俗学教育,不仅仅限于大学、研究院,还应该在更大的范围内,扩大它的传播……至少应该从中学起,对学生进行民族民俗文化的教育,让他们增强爱国情感,自强不息。”同时,还提出了编写中学民俗文化教材的设想,并以日本、北欧等国家典范做法为例,这些说明了在基础教育、大众教育中渗透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2004年在南昌召开了“民俗教育与当代社会”高层论坛会议,与会代表们围绕中国民俗教育的现状和未来、民俗教育与学校教育,民俗教育与大众教育等议题进行了讨论,他们一致建议应把民俗文化教育纳入中小学教材。华中师范大学的副校长黄永林也提出,对民俗文化忽视悲观的现象具有普遍性,从中小学到大学这种现象都存在着。如果这样下去,民俗文化就会在无形中流失,中小学应该把民俗文化纳入教材中去。2011年7月在贵州民族学院召开“中国民俗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在会上提出“民俗民间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编写双语教材,编写民族民间文化普及的读物”以及“传统节日为民族教育平台”等建议。专家学者们呼吁要高度重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尤其强调要把民俗文化渗透到学校教育,渗透到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课程改革的重视

2011年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都对教材提出了建议,强调教材的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注重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前言中关注到:“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加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续,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强调在多元文化语境下,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同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编写建议的第二条也指出:“教科书编写应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充分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要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要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外课程标准都强调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不仅包括课堂教学资源,也包括课外学习资源,正所谓“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所以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这里就直接强调对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不仅如此还强调对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如: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的“各地都蕴含着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资源……积极开发潜在资源……”这其中也包括对地方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其实早在2005年由等部发出的《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中就强调把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学校教学活动之中,提出要在课程设计和教材中,进一步充实介绍传统节日的内容,加强民俗文化知识的普及。新课标颁布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材编排都有了很大变化,旨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民俗文化素养。

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内容比重的增加

伴随着人们对民俗文化教育的呼吁,以及新课改对民俗文化的重视,渗透民俗文化理念的中学语文教材相应而出。从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目前已经有数篇学位论文对了“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这一课题进行过研究。如西南师范大学覃宗毅的《中学语文的民俗教育探究》、广西师范大学冯汝林的《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研究》、湖南师范大学李菲的《试论语文教学中的民俗教育》、山东师范大学袁芳的《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民俗教育探究》等。通过对这些论文的研究、对比,发现这些论文几乎都对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民俗文化内容进行了梳理。他们多以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中对民俗文化的分类为依据,从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四个方面对教材中的民俗文化内容进行分类、统计、罗列,有的还对涉及到民俗文化的课文篇目比例进行了分析。

从他们的统计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民俗文化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确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非常高的比重。如西南师范大学谭宗毅,他初中教材以“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于2001年审查通过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为蓝本,高中教材是以“2000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为蓝本进行研究分析。在他的硕士论文《中学语文的民俗教育探究》中指出“初中、高中各个阶段的教材中与民俗有关的文章所占比例较大,初中二册、三册、六册,高中一册、二册、四册、六册中占了一半以上,甚至高中第六册所占比例高达3/4。由此说明,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教育是可行的,也是有依据的。”

山东师范大学2004级袁芳的《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民俗教育探究》中指出“据粗略估计,在现行的山东版新教材中(包括必修和选修),与民俗有关的文章基本占到各册的二分之一,有的甚至占到四分之三。其中,有些课文全篇都在讲民俗文化,而绝大多数是文中涉及民俗知识。”以上都说明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教育是可行的,也是有必要的。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涉及到民俗文化。如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有《社戏》(第十六课)、《安塞腰鼓》(第十七课)等这样一些反映地方民俗风情的选文。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开设了民俗文化专栏,所选课文大多是写各地节日风俗,也有讲述民间艺人轶事,描述街头商贩吆喝的,展现了一幅幅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卷。所选课文有《云南歌会》(第十六课)、《端午的鸭蛋》(第十七课)、《吆喝》(第十八课)、《春酒》(第十九课)、《俗世奇人》(第二十课)。不仅如此,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的主题就是“到民间采风去”。

开设有“家乡素描”“、认识方言”“、乡土发现”“、节日探源”等五个专题让学生关注平常习焉不察的民风民情,探寻日常生活背后的“学问”。在新一轮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教材建设可以说是异彩纷呈,尤其是语文选修教材,更是琳琅满目,为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就拿现行人教版教材来说,高中语文选入五本必修教材,十五本选修教材。为了传承我国的民俗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教材选入了一本专门介绍《中国民俗文化》的选修教材,在介绍这本教材的概况时有这么一句话:《中国民俗文化》是高中语文科目、人教课标版的选修教材,立足于培养中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素养。在这本教材中,编者把民俗文化分为物质民俗和非物质民俗两个部分。教材从学习语文出发,从浩如烟海的民俗文化现象中选取年节风俗、衣食住行、百工百业、红白喜事、社交礼仪、信仰禁忌和神话歌谣七个专题来探究民俗文化。这是一本完全意义上的民俗文化教材。同时民俗文化在必修课中也零散的存在着,如鲁迅的《祝福》,讲的是浙江绍兴一带曾经流行的一种迷信习俗。

沈从文的《边城》,讲的是湘西淳朴的风俗人情。新乐府诗《孔雀东南飞》,涉及到的则是封建社会的婚姻习俗,家族习俗等。其中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梳理与探究”部分第二个专题“古代文化常识”中,专门列有“四、礼仪制度”;第三个专题“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中,专门列有“二、年节风俗”。这些都强调了对民俗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为民俗文化的学习提供了条件。

中、高考的亲睐

无论是中学教材,还是高中教材,无论是选修教材,还是必修教材都强调民俗文化的学习与传承。随着新课标的出台,和民俗文化有关的中、高考试题应运而生。例如2010年的陕西中考试卷,试题在设置上凸显了“弘扬传统文化”的主题。整套试卷在“综合性学习”板块,设计了以“我来说生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外文学作品阅读则选取了人文性、文化味较强的两篇材料《秦岭》、《秦腔吼起来》,明确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归纳、对传统文化内涵的诠释,让学生能感受到陕西地域文化的氛围,树立学生热爱家乡的意识,这样一个主题的选取,可以说这是本套试题的一大亮点。2011年许多省市的中考题纷纷“聚焦”传统文化,引发学生对传统节日、民族文化作一次深切的关注和理性的思考。(2011•辽宁省沈阳市)综合探究。是有关“中国月文化”主题探究活动。(2011•福建省泉州市)综合探究。涉及的是有关民俗节日探究的问题。(2011•福建省漳州市)综合探究。为弘扬漳州乡土文化,学校文学社开展“傩文化”民间采风活动。(2011•陕西省)的相关内容是以“走近姓氏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选题的目的是走近姓氏文化,了解姓氏文化,有助于增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以及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第6篇:小年习俗范文

我国重阳节的习俗九月九日习俗1: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九月九日习俗2: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九月九日习俗3: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九月九日习俗4: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重阳节传统美食重阳糕

在中国重阳节时吃花糕的风俗早在汉代就有,据当时的《西京杂记》中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食人长寿。”其中“食蓬饵”,就是吃蓬糕的意思。“糕”与“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寿高九九”之含义,所以“重阳花糕”成了普受欢迎的节日食品。

重阳糕亦称“花糕”,糕上插五色小彩旗,夹馅并印双羊,取“重阳”的意思。蒸重阳糕方法与蒸年糕相同,不过蒸糕要小一点,糕要薄一点。为了美观中吃,人们把重阳糕制成五颜六色,还要在糕面上洒上一些木犀花(故重阳糕又叫桂花糕),这样制成的重阳糕,香甜可口,人人爱吃。

其后重阳糕更衍生出众多品种,名目繁多,如配以梨、橙和玉榴等不同果料的“春兰秋菊”;以栗黄、银杏和松子肉为佐料并捏成狮子面目的“狮蛮糕”;也有于糕上置小鹿子数枚,与“福禄寿”中的“禄”谐音的“食禄糕”。

菊花酒

菊花盛放于秋季,经霜耐寒,有却风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因古时有饮菊花酒成仙的传说,菊花向被视为寓意长寿的吉祥物。根据古籍的记载,重阳节饮菊花酒的风俗最迟于西汉已成定俗,并且多与重阳登高、赏菊等习俗紧密相连。菊花酒一般是在前一年的重阳节酿制,第二年重阳始熟而饮用。

重阳节各地习俗就贵州而言,如黔东北的土家族较为重视,重阳节时要打糯米粑粑,磨豆腐,祭“家虎”,不少地方还流传着“重阳不打粑,老虎要咬妈;重阳不推豆腐,老虎要咬屁股”的民谚呢。另外,贵州一些地方有将米花、黄豆、茶叶、炒米等一锅煮,做成“豆茶”的习俗,听说种类颇多,如清豆茶、红豆茶、白豆茶等。

重阳节,在陕北正式收割的季节,有首歌唱道:“九月里九重阳,收呀么收秋忙。谷子呀,糜子呀,上呀么上了场”。陕北人晚上过重阳节,因为白天忙于收割、打场。晚上月上树梢,人们喜爱吃荞面熬羊肉,待吃过晚饭后,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爬上附近山头,点上火光,谈天说地,待鸡叫才回家。夜里登山,许多人都摘几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儿的头上,以之避邪。

第7篇:小年习俗范文

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

武进人年初一早晨,将先祖画像悬挂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礼,谓之“拜神影子。”他们扫地不许从家里往外扫,惟恐把“财气”、“如意”扫了出去,只能从外往里扫。

江宁人有春节“打神鼓”之习俗,由大旗开路,锣鼓手浑身使劲地擂鼓助兴,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气氛热烈。

南通人有在家门口或堂前插芝麻秆、冬青、柏枝的习俗,取意生活开花节节高,长年青翠。

淮阴人还有初六给孩子“烤头风”之习俗。是夜带孩子到田头空地点燃火把,为孩子驱除病邪,边烤边唱:“烤烤头,醒醒脑,烤烤脚,步子矫,烤烤肚皮不拉稀,满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见。”

无锡渔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庙之习,祈求水神保佑,祭鳌赕佛,谓之“上?”,禹王庙拆除后,此俗渐渐淡漠。

春节期间,江苏地区的旧习俗中还有许多禁忌,诸如年初一不动剪刀,免得口舌之争;不动菜刀,以免杀身之祸;不吃稀饭,怕出门遇雨;不扫地,怕把财运扫光等等。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有很多不科学的习俗也逐渐被人淡忘;健康有益的娱乐休闲活动,却一直延续下来。

春节的江苏民间,除了贴春联、挂年画、守岁、舞狮子、大拜年等和全国一样的习俗外,还有一些独特的习俗,现辑录数则以飨读者。

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

武进人年初一早晨,将先祖画像悬挂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礼,谓之“拜神影子。”他们扫地不许从家里往外扫,惟恐把“财气”、“如意”扫了出去,只能从外往里扫。

江宁人有春节“打神鼓”之习俗,由大旗开路,锣鼓手浑身使劲地擂鼓助兴,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气氛热烈。

南通人有在家门口或堂前插芝麻秆、冬青、柏枝的习俗,取意生活开花节节高,长年青翠。

淮阴人还有初六给孩子“烤头风”之习俗。是夜带孩子到田头空地点燃火把,为孩子驱除病邪,边烤边唱:“烤烤头,醒醒脑,烤烤脚,步子矫,烤烤肚皮不拉稀,满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见。”

无锡渔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庙之习,祈求水神保佑,祭鳌赕佛,谓之“上?”,禹王庙拆除后,此俗渐渐淡漠。

春节期间,江苏地区的旧习俗中还有许多禁忌,诸如年初一不动剪刀,免得口舌之争;不动菜刀,以免杀身之祸;不吃稀饭,怕出门遇雨;不扫地,怕把财运扫光等等。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有很多不科学的习俗也逐渐被人淡忘;健康有益的娱乐休闲活动,却一直延续下来。

第8篇:小年习俗范文

少年时代读《岳飞传》,喜欢岳飞;下乡读了《三侠五义》,喜欢侠义;十八岁回城参加工作,熟读马列,能够把《马克思选集》和《列宁选集》中的某篇著作不假思索就说出在哪集和多少页;回来又陆续读了《资本论》、《廿十四史》和《清史稿》、《鲁迅全集》等巨作的部分,为自己的写作和思想打下了基础;加之自己是干部子女,水平呢也真的有些比同伴们略高,于是有时候觉得自己不能和“俗人“一样随波逐流,不参加同伴们的喝酒、打牌、跳舞等活动,闷头读书、写作,报刊杂志常有稿件发表,稿酬也有斩获,精神上比较惬意和充实,自我感觉良好,以为“不俗”,有些恃才傲物,甚至清高。因此“骄傲”的帽子戴了几年,以致影响入党、提干。

过了不惑之年,逐步找到了感觉:老夫原来是“俗人”也,和大多数人一样,同样是“世俗”。

何谓“世俗”?社会上流传的风俗习惯。《史记。卷一一九。循吏传。孙叔敖传》:“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再就是世间,俗世《墨子。鲁问》:“世俗之君子,皆知小物,而不知大物。”苏辙《黄州快哉亭记》:“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其实,只要不是神,就都是“俗人”和“世俗”。正如《圣经。加拉太书》说:“我们为孩童的时候,受管于世俗小学之下,也是如此。”

比如我吧,下乡做知青时就走向社会,开始“世俗”: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躬耕垄亩,辛勤劳作,为了工分、为了吃饱、为了回城,不“世俗”吗?成功时有过得意、失败时有过迷茫、发脾气、激动、争论、甚至是还想当过和尚(人家寺庙没有要我,否则我现在也许是“大师”呢,呵呵!)……,人自降生,特别是走向社会就开始“世俗”,成为“俗人”。成家了,我们更是“俗人”:为家庭和子女奔波劳累、为工作和事业殚精竭虑,每天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职场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情场的恩恩怨怨、儿女情长;商场的唯利是图、起起落落……,直到我们静静地躺在那个永远属于我们自己的“小盒子”里,人才不是“俗人”,也不“世俗”了,是不食人间烟火、没有七情六欲的灵魂了。

还有,最近春晚火了的“小沈阳”,有学者和高雅之人说他“俗”。但是文化部领导公开讲:“小沈阳”通俗,但是不庸俗。作为中国曲艺家协会党组书记的姜昆也说:“小沈阳的表演挺好,希望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是政府高官为“俗”正名。那些标榜“雅”的人,你“俗”一个“小沈阳”的水平咱们看看?现在,“小沈阳”已俗遍了全国,说明国人都是俗人。

在这世俗的社会,我们是俗人不要紧,俗是大众化,是平常的。但是我们不能“俗不可耐”。台湾著名的历史学家柏杨先生说过:“天下有一种东西不能忍耐,那就是‘俗’焉,故世有‘俗不可耐’成语,我不知道读者先生中有没有俗气冲天的朋友,有时候那股俗劲,能叫人恨不得手持钢刃。照他脖子上喀嚓一声。”呵呵,柏杨老先生真的幽默和一针见血!我们也不能庸俗不堪和伤风败俗。比如势力小人、溜须拍马、坑蒙拐骗偷、吃喝嫖赌抽等等不齿于人的恶习,(最近笔者听到有二君因工作和生意不好,而对自己的女人大打出手的事情,其违法不说,就说这俗劲,还是男人吗?有本事去职场、商场、战场打打杀杀,打自己的女人算什么!媒体报导,某女子有业不就,整天的打麻将和跳舞,小孩、家务全然不顾,致使孩子意外。这样的女人不要说贤妻良母了,连动物起码的母性也没有了!此等庸俗之人,真的应该“照他脖子上喀嚓一声”!)对于这种俗人,不仅仅是我们厌恶和鞭挞的问题,是既不要和他们同流合污,也不要和他们斗,应该远离他们,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嘛。

第9篇:小年习俗范文

关键词: 传承 保护 风俗文化 价值 重要性

一、阿育迈村情况

(一)阿育迈村的来历

阿育迈村是一个海波800米的阿卡族村寨,距离清莱市64公里,距离皇太后县城18公里。该村坐落在山脊的斜坡处,周围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有红豆杉、柚木等天然林。土壤肥沃,可种植玉米、咖啡等。离阿育迈村4公里的地方,有中学、医疗站,村里通水电,有手机信号。

阿育迈村的阿卡族是属于黝倮阿卡支系,大部分村民信奉万物有灵,因此有许多风俗是源自于万物有灵的。从村子里的长者那里得知:本村建于1972年,最初有19户人家来到这里建寨,这里不仅交通便利,而且资源丰富。一开始来到这里,村里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最玛”的人选,因为举行各种风俗仪式都需要“最玛”的领导,且以后对本村风俗习惯的管理需要“最玛”完成。所以,他们推选出地位和学识很高的一位巫医担任村子里的“最玛”。

之后,在1982年泰国政府进入村寨来普查时,正式将这个村子命名为阿育迈村,且属于清莱府皇太后县管理。第一任村长叫做阿惹・培米亚,从那时候开始这个村就有村长处理对外事务,现在的村长已经40多岁了。

阿卡族在建寨的时候,最玛的家是建在寨子的中心,这也是最玛的权利被村中的人认可的象征。在村子的中心还有个大操场,可以供小孩娱乐玩耍,也是商量各种大小事务的场所及老老少少聊天的好去处。

(二)社会生活

现在,阿育迈村已从最初的19户人家发展到现在的59户人家,共有289人。其中,男性131人,女性158人;21岁-50岁年龄段的男性有67人,女性有86人。一般家庭最多2个孩子,由于经济上的原因,使他们控制着家庭成员数。

村民们主要种植旱稻、玉米及饲养家畜。种植旱稻不仅是大部分阿卡族的主要职业,而且是与他们的风俗仪式息息相关的;至于种植玉米,主要是用来饲养鸡、猪等家畜的,而这些家畜常常是用在各种风俗仪式和祭祖仪式中。除此之外,村民们也在离村子5、6公里的地方种些蔬菜供使用及饲养牲畜。因此,种植旱稻田是体现阿卡文化的一项事务,它与风俗仪式的产生相辅相成,丰富了阿卡社会内容。

自1989年政府实施引入电力、道路、水利、学校等公共事业的发展计划,这些事业的引入是村民增加就业机会和阿卡族信仰改变的原因。虽然如此,村民的主要职业还是种植和养殖业,上述的那些职业还不能成为村民们收入的主要来源,一些消费的费用快速增长,无论是送孩子上学也好,还是盖房也好,费用都上涨;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如冰箱、录像机、摩托等一些电器的使用使得费用也增加,这就需要村民们增加收入,种植一些经济作物,如:卷心菜、茄子和咖啡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及最早一批商贩的产生,商贩也介入当地的农业生产中,例如:曾经种植玉米的一季能获得收入大约1万多元,但后来商贩们压低经济作物的买卖价格,不久之后村民们都不种地了,外出打工,村里的年轻人学业结束后就到曼谷、佛统府、清迈府等地方打工,只有少部分人还留在村子里种地。阿卡族的生活方式正遭到来自金钱和资本体系的挑战,村子里的很多家庭为了外出打工挣钱,都不能够像以前一样定期举行风俗仪式,因为现在举行仪式要花很多钱,为了支付日常生活费用和举行仪式的开销,年轻人都出去工作了,并把这项工作交给了老一辈。

综上所述,种植旱稻和玉米不仅是阿育迈村民们的主要职业,而且是产生各种风俗仪式的主要职业。虽然几乎每家人都种地,但阿卡族的年轻人不愿意种地,因为仅种地的收入不足以支付日常生活开销,他们更愿意去大城市打工挣钱。

(三)教育情况

阿育迈村没有小学和中学,只有幼儿园和教成年人学习中小学知识的夜校,孩子到了上学的年纪,就要去几公里外的学校上课。家境好点的家庭可以骑车送孩子上学,而家庭困难的则只能走路去,在雨季来临的时候,走路上学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现在,村里的孩子受过大学教育的只有2人,受过高中教育的有10人,受过初中教育的33人。可见,村里的年轻人受教育程度普遍都比较低。

(四)管理

在阿育迈村还存在传统的社会风俗,亲朋好友之间互相帮助扶持的体系,以及对最玛的推崇。最玛是村子里的各种风俗习惯得以实施的领导者,坚持本民族传统的风俗习惯,并继承阿卡先民们传统的生活方式。

阿卡族遵照“阿卡章”的规定幸福地生活着,如果产生与村子格格不入的家庭,头人就会让他们搬出村去。现在,阿卡村寨的管理存在两种形式:

第一种,通过选举产生村长及村委会成员,还有一些自愿为村子事务找政府官员接洽的人员,这些人管理着村子里大大小小的事情。第二种,风俗仪式的管理者“最玛”,以前的“最玛”还管理村子里的行政事务,而现在他只负责风俗仪式等方面的事务,任期是一辈子。

二、阿育迈村阿卡族传承和保护风俗文化的具体措施

阿卡族的每个支系通过学习传承和保护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但是随着阿卡社会渐渐融入泰国这个信仰佛教文化的国度,阿卡族知道的很多生活方式不能融入现代生活中,使得他们的一些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正在消失。因此,抢救消失的风俗文化,使之能一直延续到阿卡族的子孙后代成为现在生活在泰国的阿卡族的重要工作。阿育迈村的阿卡族也同样意识到了保护风俗文化对后代的重要性,他们从阿卡青少年的观念意识、生活方式着手,为风俗习惯得以延续引导他们实施以下措施:

第一,自学。让年轻一代人认识大自然,总结自己的实际经验,同时学习一些阿卡的治病方法、草药知识等;学习辨别好与坏,并能够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从家族成员那里学习老一辈具有的知识。例如:阿卡族少年可以从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及奶奶那里学到一些生活的经验、生活方式与手艺等。阿卡族的主要职业是种植和养殖家畜,通过老一辈的经验,他们可以不必走弯路,增产增收。另外,阿卡族的刺绣也是比较有特点的工艺品,这也是通过老一辈的教授。

第三,从各种风俗仪式中吸取知识。他们要参加每个月村寨里举行的各种风俗仪式,例如:春耕节仪式、耶苦扎节仪式、建寨仪式、婚嫁习俗中的各种仪式,等等。通过参加各种仪式,他们可以了解阿卡族先民们的生活方式,并能够学习到举行仪式的时间、地点及物品,这样有助于他们掌握整个风俗仪式的过程,为其得以延续提供保障。

为了使年轻一代能学以所用,老一辈对他们的所学都有检验办法,让他们背诵和反复地念。这样有助于他们记忆,记住了就能更好地理解并应用。

由于阿卡族的知识结构和认知与重要人士紧密相连,因此传承和保护阿卡族文化需要加入一些科技手段。以前,阿卡族没有文字可以用来记录发生的事情,所以人就成了重要的记录载体,各种风俗仪式都是通过人记住,一代传一代。现在,传承和保护出现的问题是阿卡青年一代不能够真正明白和理解风俗文化的意义,就不能明白价值在哪里,他们不懂得风俗文化的价值,也就不能很好地践行这些风俗文化仪式。老一辈们做了各种努力,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融入大都市的生活中,像耕种、养殖等传统农业已从原来的重要地位变成了现在的副业,而与这些农业生产活动相关的一些风俗习惯也随之消失,这意味着风俗文化的消失。风俗文化的消失使阿卡族没了本民族的特色,所以,了解阿卡族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对青年一代有很大帮助。

三、阿卡族文化对阿卡青少年的价值和重要性

在阿育迈村,风俗文化对阿卡青少年的价值和重要性表现如下:

第一,在工作方面的价值的主要体现是,种植业和养殖业是阿卡族的主要职业,也是风俗习惯产生的根源,更是阿卡社会文化产生之源。有了这些职业,随之而产生的风俗也会一直存在,有助于本民族风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第二,语言方面,由于阿卡族先民们没有自己的文字,因此风俗习惯及仪式就成为记录阿卡族历史和传承阿卡族文化的载体,代代相传。后来有了自己的文字,他们才通过歌曲、故事、谚语等记录阿卡历史和文化,且依旧根据风俗习惯举行各式各样的仪式。由此可见,风俗文化无论是在有文字时期还是没文字时期都对阿卡族产生重要影响。

第三,社会关系方面,阿卡社会通过风俗习惯管理人们的行为规范,例如:在耶苦扎节举行的第一天,男人是不用去“圣泉”舀水的,因为这是女人们的专属工作。一些风俗中的禁忌规定着在节日开始的时候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祖辈相传下来,因此年轻一代也照着这样做。由此可见,风俗习惯是人们日常生活与人际关系的纽带,规范人民的日常行为,对阿卡族青年来说有重要价值。又如:人生礼仪中的一些风俗教会阿卡族尊重长辈,有孝心,有同情心,并要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总之,风俗文化要传承,还需要众人的保护,特别是年轻一代。如果年轻的阿卡人不知道风俗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那么不能很好地作为传承者。

参考文献:

[1]春潘・查穆尼第.青少年和现代艺术(泰语).曼谷:泰国商业发展出版社,1989.

[2]纳塔柑・斯桑.文化媒介体系(泰语).曼谷:班纳吉谢鼎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