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社局人才工作计划范文

人社局人才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人社局人才工作计划

第1篇:人社局人才工作计划范文

按照2019 年全县人才工作总体要求: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州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县委县政府关于人才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聚焦打好“三大攻坚战”、打造“三张牌”、抓好“四件大事”,以人才制度创新推进滇西区域性人才高地建设,切实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本县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中来,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我局属于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单位,严格按照工作要点,针对自身任务要点,积极配合牵头部门做好相关人才工作,现将工作情况作如下报告:

一、强化人才工作宏观统筹的工作进展情况

(一)提升党管人才水平方面。我局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强化“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责任和意识,将人才工作列为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情况述职内容,配合牵头部门做好开展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配合组织人才工作满意度调查。结合机构改革,已将行业、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列入我局办公室职能的“三定”方案中,配合牵头部门做好将“地区人才密度”纳入乡镇经济发展分类考核评价。建立了人才工作联络员。

(二)积极配合牵头部门做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编制研究工作。

(三)强化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对面。我局陈荣华局长结合“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开展了主题教育党课活动,积极深入开展 “弘扬爱国奋斗 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充分配合牵头部门开办人才宣传专栏。

(四)加强宣传引导对面。配合牵头部门加大人才政策、人才活动和人才典型宣传力度,坚持重要人才活动宣传工作配套跟进。我局在县级以上媒体发表、宣传信息3篇。

二、推进人才重点项目落地见效的工作开展情况

(五)加快人才制度创新方面。配合制定《柔性引进人才办法》。

(六)配合牵头部门落实云南省“”“”。认真根据相关要求积极选拔推荐符合申报条件的优秀人才。依托省州人才项目,积极响应牵头部门的引进人才方案。

(七)实施人才扶贫行动计划方面。继续深入落实人才扶贫行动计划,组织我局水利方面专家智力帮扶、从水利方面及产业发展方面支援建档立卡贫困村。重点帮助贫困村理清思路、宣传政策、普及科技、争取项目、技术支持、发展产业等,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八)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各项任务落实方面。贯彻落实《州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完善工程职称评价标准,探索建立人才能进能出、岗位能高能低、待遇能升能降的聘任机制,促进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配合落实职称制度改革,落实专业技术类职务设置管理办法。我局现有中级水利工程师职称17人,高级职称11人。

(九)打造 “一县一品” 人才品牌方面。积极配合全县的人才工作项目。

三、建好人才发展平台载体的工作进展情况

(十)配合完善《在外人才数据库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配合牵头部门联系、连接、对接本县籍、本县成长、或在本县工作过的高层次人才,并入智慧人才云平台。

四、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进展情况

(十一)加大青年人才选拔培养力度方面。配合实施党政后备人才引进计划,实施青年党政人才培养计划,从我局推荐选派 35 岁以下科级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挂任党委委员、副乡镇长。实施青年专技人才培养计划 ,瞄准国家和省、州重点人才培养项目资格条件,在水利领域进选一批青年后备人才,制定专项培养措施,有针对性的培养。

(十二)专门人才培养提升方面。依托政策支持,积极培养先进人才。

(十三)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认真贯彻实施州基层人才对口培养计划,配合牵头部门积极从水利系统推荐选派业务骨干到省州级学校、医院、艺术院团和农业科研推广单位进行对口专业进修。我局共选送2名优秀人才参加州基层人才对口培养,选送1名优秀人才参加云南省基层人才对口培养。

(十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配合落实社会工作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以专业化、职业化为目标,逐步健全学历教育、专业培训和知识普及有机结合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配合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能力建设工程。

五、穷实人才工作基础。

(十四)落实人才礼遇方面。配合贯彻落实好牵头部门相关人才礼遇政策,结合本县实际,宣传落实畅通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推动高层次人才到定点医院就诊享受医疗特殊待遇,本人携父母、配偶、子女进入县内固有旅游景点,最多可免 6 人门票等礼遇的相关宣传及落实工作。

第2篇:人社局人才工作计划范文

一、用科学发展观统筹解决人口计生问题

全面发展是指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即使gdp上去了,但人口数量降不下来,出生人口素质得不到全面提高,仍然对全面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人口问题,从根本上讲,是发展问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放在首位,坚持现行的生育政策不动摇。只有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断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法制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科学**决策,才能确保人口目标的实现,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切发展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发展是否成功最终要看发展成果能否惠及最大多数人,要看多数人的创造性是不是得到充分发挥。人口计生工作是政策性很强的群众性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伟大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在现阶段,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要求与相当一部分群众的个人、家庭现实利益要求还存在一定的矛盾。众所周知,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经过30年的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少生了4个亿,总和生育率由1970年的5.8降至目前的1.8左右,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创造了40多年的社会抚养费较低,劳动力资源充裕,财富积累水平较高的“人口红利期”,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口环境,我们也要看到,人民群众实行计划生育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7—22岁年龄组人口中,每年死亡人数近一半是独生子女,这些意外夭折,给其家庭带来难以承受的痛苦。在采取各种避孕、节育措施的育龄群众中,仍有少数手术并发症。

在农村还有近一亿家庭的独生子女教育面临种种困扰,每年有几十万女胎被选择性别中止妊娠,部分女孩的出生权和生存权受到侵害。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在工作、生活中遭到意外伤害。这些问题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分享”的要求不相适应,与构建和谐社会提出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不相协调。在以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强调发展的公平性。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好国家这个“大家”和人民群众这个“小家”的关系,既着眼于国家整体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又要切实维护好群众的个人利益和现实利益,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解决在实行计划生育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让每个人都因发展而获得利益,因发展而得到幸福,这是深入开展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前提,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任务。

二、用科学发展观实现计生委、计生协互联、互动、互补

中国计划生育协会成立20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领导下,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协会活动蓬勃开展,协会影响力越来越广泛,已成为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重要力量,成为推进城乡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群团组织,在行政管理、服务机构、社会团体、自治组织互联、互补、互动的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央《决定》的颁布又为协会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赋予了新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决定》直接提到了协会的三项具体工作,一是“在流动人口集中的社区、企业、集贸市场等成立计划生育协会”;二是“开发计划生育保险险种”;三是实施“生育关怀行动”,并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等群众团体在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的生力军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今后计生协必将承担更多的为广大育龄群众直接提供服务的任务,只有实现计生委、计生协互联、互补、互动,才能更好地发挥协会作用,共同为促进人口计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各级党委政府、人口计生委重视和支持计生协的工作,是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是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要求。要鼓励和支持计生协充分利用群众团体组织的优势,进一步开发、利用社会资源、市场资源,并按照群众组织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协会力所能及的宣传服务活动,打造“生育关怀品牌”,体现政府部门、群众团体目标的一致性。真正实现互联、互动、互补,人口计生委和计生协都面临着尽快转变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机制和工作方式的问题。

三、用科学发展观增强计生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计生协创新服务内容,开拓服务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满足群众的需求,提高群众的满意程度已成为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中国计生协提出“生育关怀行动”,倡导的“生育传承希望、关怀相伴和谐”的理念,旨在通过扶贫济困、紧急救助、亲情牵手等活动,使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和人群得到关怀和帮助,让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惠,生活上有保障。他们响应计划生育政策做出了贡献,付出了代价,帮助这些家庭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用科学发展观提升计生协会服务水平和能力的思考

1、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计生协工作人员队伍建设。

计生协会最大的优势是网络的优势。一个网络是工作人员队伍网络,一个是由基层协会、会员小组、会员联系户组成的活动网络。经过多年的努力,省市、县协会工作人员队伍网络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都有了明确的编制、配备了一定的工作人员。开展好“生育关怀行动”,队伍建设是关键。落实“参公”管理,强化队伍建设是当前的首要任务。中组部《关于印发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关于印发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机关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意见的通知>的通知》组通字部[XX]28号文件,明确把计生协列入中央编办管理的群团序列和“参公”管理范围。因此,要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为基层协会解决编制、机构、人员的“三定”问题,出台相关文件,配强协会干部,即要充分发挥老领导、老同志的作用,又要让年富力强、熟悉协会工作的同志保留下来,确保有人干事,干成事的问题。

2、坚持“生育关怀”与“生育计划”两手抓。

要转变计划生育的实现方式,坚持“生育计划”与“生育关怀”两手抓。生育要有计划,生育更需要关怀。生育计划和生育关怀是解决计划生育主要矛盾这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必须等同视之,不可畸轻畸重。必须摒弃那种一味强调生育计划而漠视群众诉求来推行计划生育的习惯思维和陈旧方式,不仅要理直气壮地依法抓好生育计划管理,也要像抓生育计划那样,将生育关怀作为新时期推行计划生育的重要方法,营造“生育计划”与“生育关怀”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格局。

3、发挥好计生协会**参与和**监督优势,促进村居自治。

农村社会稳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没有一个稳定和谐的良好环境,建设新农村就会阻力重重。计生协会作为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的群众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它既有协助政府动员广大群众落实基本国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义务,也有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反映群众的要求和呼声,监督村委会履行《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的责任。同时,协会的广大会员是群众中的积极分子,分布在各行各业,根植于群众之中,能够及时地了解、反映农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为村两委当好参谋,使村两委做出的决策合村情、顺民意。因此,计生协会有能力组织群众对村务政务进行**参与和**监督。通过**参与和**监督,畅通**渠道,健全**制度,规范**程序,提高村民自治水平,推进**法制建设,以此实现党群干群关系和谐、邻里群众关系和谐和家庭成员关系和谐,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一个社会和谐稳定、村民安居乐业的优良环境。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也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只要能够牢牢把握时代脉搏,顺应形势发展,适应社情民意,满足群众所愿,计生协会组织一定能够大有可为。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重大关系,主要集中在个人与集体、局部与全局以及当前与长远的利益冲突上,越是基层部门这种冲突就越加明显。因此,基层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首先确立大局意识,自觉坚持个人服从集体、局部服从全局和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兼顾的原则。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和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提高人口素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都明确规范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方向,新的形势和任务也对人口计生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实践告诉我们,只有解决好人的问题,才是干好工作的根本,只有统一思想,才能形成协调发展的共识,只有凝心聚力,才能保障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提高整体水平,实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和谐健康发展。

首先必须立足大局,正确认识和处理部门职责与统一规划的关系。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多种心理过程的总和。大局意识不仅是思想意识中的一种高境界,而且是判断轻重缓急和实行科学决策的一种智慧。马克思在《自然辩证法》中说过:“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在工作规划和安排上,始终站在全局的战略高度统筹考虑,既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和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又要牢记部门职责,在整体推进中促进部门工作的开展。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对人口计生工作十分重视,并根据中央《决定》精神,将人口计生工作纳入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之中,这无疑给人口计生工作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但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在某些方面出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分析形势,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了发展,计生工作就失去了根基。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应该自觉坚持以大局为重,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积极推进计划生育工作健康稳定发展。因此,在现代化建设速度日趋加快的今天,部门工作与地方统一部署出现暂时矛盾是正常的,职能部门既不能因为统筹规划带来的暂时困难而怨天尤人,消极应酬;更不能背离统一规划,我行我素,因为牵动全局的主要问题不解决,局部工作的开展就无从谈起。

其次必须着眼大局,正确认识和处理坚持依法行政与维护群众权益的关系。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在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已经全面纳入法制轨道的情况下,要全面完成人口规划,就必须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从总体上说,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法律法规都是体现人民群众的意愿,并用以保护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人口无限制地过快增长,必然导致社会资源的相对匮乏和环境破坏,以致影响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最终受害的还是广大群众。从这个意义上说,各级行政干部严格依法行政,这本身就是对最广大群众利益的有效保护。当然,严格执法并不意味着执法过程的冷酷无情,更不能对群众的合法权益置若罔闻。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这是党的宗旨决定的。这就要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原则,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履行法定职责,把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放在各类行政执法的首要位置,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准。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出了“又好又快”的要求,虽然与过去的“又快又好”只是“好”与“快”两个字顺序的变化,却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和指导思想的升华,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这一论述对于基层行政部门转变工作思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过去我们在行政执法中,总是习惯地把“严”字摆在首位,近日通过深入领会十七大精神,逐渐认识到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合法权益在行政执法中的地位必须大幅度前移,及时提出了“严格执法”与“有情操作”有机结合的执法新理念,并采取了必要的制度保障措施,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实效。

第3篇:人社局人才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我县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全区人才工作座谈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经济增长”为出发点,以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促进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不断推进人才工作机制和载体创新,为推进全县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二、工作任务

(一)加强宏观指导,建立健全人才工作机制

结合我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制定《优秀民间艺术人才和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奖励办法》,对优秀民间艺术人才和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分层次进行表彰奖励,加强农村实用人才的开发培养和激励,引导农村实用人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贡献才智,推动全民创业活动深入开展。根据区党委组织部将要出台的《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制定《县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把人才优先发展的思想体现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体现到工作部署中,努力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资本优先积累,人才投入优先保证。建立健全人才评价考核体系,研究探索人才激励办法,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创新创业活力和热情。(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参与单位:各成员单位)

(二)落实“三大载体”人才培养计划,提高现有人才素质

(1)协调好自治区专家服务团服务计划。立足于全县中心工作,发挥自治区专家服务团的专业技术特长,发挥传、帮、带作用,协调组织开展业务技术培训、调查研究、现场指导、项目论证等工作,做好专家服务团考核工作,提高服务的效益和质量。(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参与单位:县农牧与科学技术局、卫生局、中药材办)

(2)实施好“基层之光”人才培养计划。立足于培养、盘活现有人才,把优秀人才“派出去”深造。做好第五批“基层之光”研修人员的考核和第六批研修人员的选派工作。启动县“基层之光”培养计划,抓好“基层之光”协调、服务、管理、考核工作,为我县培养专业技术骨干(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参与单位:县教育体育局、农牧与科学技术局、卫生局)。

(3)组织好区、内外“牵手工程”校长、教师培养计划推荐工作。选派中小学校长、教师“牵手”挂职培训,提高校长的管理水平和教师的教学水平(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参与单位:县教育体育局)。

(三)充分发挥内引外联作用,培养引进重点领域紧缺人才

1、结合全县重点工程项目和特色产业建设,加强与区、市部门单位及对口帮扶县区的联系合作,积极引进教育、文化、卫生、农业等领域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通过举办技术咨询、技术培训、专题讲座等形式,提高现有专业技术人员素质,逐步缓解相关领域人才短缺问题(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参与单位:县委党校、人事劳动保障局、县教育体育局、农牧与科学技术局、卫生局、文化广播电视局)。

2、围绕“四个一”工程(建好一个馆,打造一个平台,出版一套丛书、办好一个节目),建成一批高标准、有档次的文化人才培养基地,加大文化艺术人才的培训培养力度,每年举办各种培训班次20次以上,培训文化艺术人才1000名以上(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参与单位:县委宣传部、文化广播电视局)。

3、依托“五个基地”,培养500名优秀人才。按照“最需要、最紧缺什么样的人才,就突出培养和吸引什么样人才”的要求,以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依托五个基地培养500名优秀人才,既:依托县委党校培养100名优秀党政人才;依托县农业 技术推广学校培养100名优秀农村实用人才;依托闽宁六盘山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培养100名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依托县职业中学培养100名优秀高技能人才;依托县农民书画院培养100名优秀文化人才(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参与单位:县委党校、人事劳动保障局、教育体育局、农牧与科学技术局、文化广播电视局、劳动就业局)。

4、结合我县招商引资工作,坚持引进资金项目和引进技术人才相结合,把招商引资拓展为招才引智,积极引进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并通过各种渠道培训一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参与单位:县招商局、商务局)。

5、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联系专家制度,直接掌握和联系一批高层次人才,加强对专家政治上的培养,经常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

参与单位:县人事劳动保障局)。

6、协调相关部门选派科技特派员,支持科技特派员在设施农业建设等工作中干事创业,对特别优秀和有突出贡献的,建议县委提拔使用(牵头单位:县人事劳动保障局参与单位:农牧与科学技术局)。

7、按照自治区“创新团队”推荐评选的安排,组织我县有创新优势的单位参与“创新团队”评选(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参与单位:县人事劳动保障局)。

(四)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1、抓好党政人才队伍建设。以提高理想信念和能力建设为重点,开展新一轮大规模培训教育干部工作。以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为重点,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用靠得住、有本事、信得过的干部,特别要注重选拔在经济发展第一线、攻坚克难最前沿的干部,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参与单位:县委党校、县人事劳动保障局)。

2、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结合招商引资工作,落实区“企业之星”人才培养计划与其他企业家培养工程,着力培养创大业、干大事的企业明星和明星企业(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参与单位:县商务局)。

3、抓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认真组织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组织好各层次特殊津贴人选推荐上报工作(牵头单位:县人事劳动保障局参与单位:各相关单位)。

4、抓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组织人员积极参加全区“金、银、铜牌技能之星”评选表彰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技能的良好氛围(牵头单位:县人事劳动保障局参与单位:工会、各相关单位)。

5、抓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十百千工程”、“412培训带动工程”和“一村一名实用人才示范带动工程”,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力度(牵头单位:县人事劳动保障局、农牧与科学技术局)。

6、抓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政法、宣传文化、社会工作、高校毕业生等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力度(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参与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委政法委、县人事劳动保障局、教育体育局、卫生局、民政局)。

三、工作措施

(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健全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充分发挥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健全工作职责和制度,强化各部门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抓人才工作的力度,完善“一把手”抓人才工作的目标责任制,着力解决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中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关键性的问题。

(二)牵头抓总、履行职责,加强分类指导和督促检查。充分发挥组织部门的牵头抓总、协调各方的重要作用,按照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要求,重点抓好战略思想的研究、总体规划的制定、重要政策的统筹、重点工作的设计、重点人才的培养,先进典型的宣传、工作任务落实督查等重点工作,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人才的成长规律和特点,加强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调查研究,及时解决带有倾向性、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问题。切实抓好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项制度的落实,督促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人才工作合力。

(三)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工作合力。各职能部门要根据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确定的职责分工,明确重点和要求,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规划和工作计划,分解细化相关工作内容,落实具体措施,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对职责明确、应承担主要责任的工作,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保证人员落实、措施落实、责任落实、工作落实;对多个部门共同承担或职能交叉的,要增强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意识,遇事多沟通、多商量、多配合,共同抓好工作落实。要充分发挥各类团体和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力求人才工作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强化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吸纳人才的主体地位,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改善人才工作和生活环境。

(四)加强制度落实,不断提高人才工作实效性。进一步落实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及时通报情况,商议协调解决问题,提出具体措施和对策,进一步健全成员单位联络员制度,定期交流通报工作信息,加强经常性联系和沟通。加强督促检查,对各成员单位落实人才工作安排部署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并通报情况。

第4篇:人社局人才工作计划范文

一、用科学发展观统筹解决人口计生问题

全面发展是指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即使gdp上去了,但人口数量降不下来,出生人口素质得不到全面提高,仍然对全面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人口问题,从根本上讲,是发展问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放在首位,坚持现行的生育政策不动摇。只有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断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法制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科学__决策,才能确保人口目标的实现,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切发展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发展是否成功最终要看发展成果能否惠及最大多数人,要看多数人的创造性是不是得到充分发挥。人口计生工作是政策性很强的群众性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伟大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在现阶段,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要求与相当一部分群众的个人、家庭现实利益要求还存在一定的矛盾。众所周知,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经过30年的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少生了4个亿,总和生育率由1970年的5.8降至目前的1.8左右,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创造了40多年的社会抚养费较低,劳动力资源充裕,财富积累水平较高的“人口红利期”,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口环境,我们也要看到,人民群众实行计划生育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7—22岁年龄组人口中,每年死亡人数近一半是独生子女,这些意外夭折,给其家庭带来难以承受的痛苦。在采取各种避孕、节育措施的育龄群众中,仍有少数手术并发症。在农村还有近一亿家庭的独生子女教育面临种种困扰,每年有几十万女胎被选择性别中止妊娠,部分女孩的出生权和生存权受到侵害。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在工作、生活中遭到意外伤害。这些问题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分享”的要求不相适应,与构建和谐社会提出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不相协调。在以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强调发展的公平性。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好国家这个“大家”和人民群众这个“小家”的关系,既着眼于国家整体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又要切实维护好群众的个人利益和现实利益,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解决在实行计划生育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让每个人都因发展而获得利益,因发展而得到幸福,这是深入开展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要前提,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任务。

二、用科学发展观实现计生委、计生协互联、互动、互补

中国计划生育协会成立20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领导下,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协会活动蓬勃开展,协会影响力越来越广泛,已成为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重要力量,成为推进城乡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群团组织,在行政管理、服务机构、社会团体、自治组织互联、互补、互动的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央《决定》的颁布又为协会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赋予了新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决定》直接提到了协会的三项具体工作,一是“在流动人口集中的社区、企业、集贸市场等成立计划生育协会”;二是“开发计划生育保险险种”;三是实施“生育关怀行动”,并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等群众团体在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的生力军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今后计生协必将承担更多的为广大育龄群众直接提供服务的任务,只有实现计生委、计生协互联、互补、互动,才能更好地发挥协会作用,共同为促进人口计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各级党委政府、人口计生委重视和支持计生协的工作,是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是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要求。要鼓励和支持计生协充分利用群众团体组织的优势,进一步开发、利用社会资源、市场资源,并按照群众组织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协会力所能及的

宣传服务活动,打造“生育关怀品牌”,体现政府部门、群众团体目标的一致性。真正实现互联、互动、互补,人口计生委和计生协都面临着尽快转变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机制和工作方式的问题。 三、用科学发展观增强计生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计生协创新服务内容,开拓服务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满足群众的需求,提高群众的满意程度已成为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中国计生协提出“生育关怀行动”,倡导的“生育传承希望、关怀相伴和谐”的理念,旨在通过扶贫济困、紧急救助、亲情牵手等活动,使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和人群得到关怀和

1、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计生协工作人员队伍建设。

计生协会最大的优势是网络的优势。一个网络是工作人员队伍网络,一个是由基层协会、会员小组、会员联系户组成的活动网络。经过多年的努力,省市、县协会工作人员队伍网络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都有了明确的编制、配备了一定的工作人员。开展好“生育关怀行动”,队伍建设是关键。落实“参公”管理,强化队伍建设是当前的首要任务。中组部《关于印发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关于印发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机关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意见的通知>的通知》组通字部[20__]28号文件,明确把计生协列入中央编办管理的群团序列和“参公”管理范围。因此,要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为基层协会解决编制、机构、人员的“三定”问题,出台相关文件,配强协会干部,即要充分发挥老领导、老同志的作用,又要让年富力强、熟悉协会工作的同志保留下来,确保有人干事,干成事的问题。

2、坚持 “生育关怀”与“生育计划”两手抓。

要转变计划生育的实现方式,坚持“生育计划”与“生育关怀”两手抓。生育要有计划,生育更需要关怀。生育计划和生育关怀是解决计划生育主要矛盾这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必须等同视之,不可畸轻畸重。必须摒弃那种一味强调生育计划而漠视群众诉求来推行计划生育的习惯思维和陈旧方式,不仅要理直气壮地依法抓好生育计划管理,也要像抓生育计划那样,将生育关怀作为新时期推行计划生育的重要方法,营造“生育计划”与“生育关怀”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格局。

3、发挥好计生协会__参与和__监督优势,促进村居自治。

农村社会稳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没有一个稳定和谐的良好环境,建设新农村就会阻力重重。计生协会作为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的群众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它既有协助政府动员广大群众落实基本国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义务,也有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反映群众的要求和呼声,监督村委会履行《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的责任。同时,协会的广大会员是群众中的积极分子,分布在各行各业,根植于群众之中,能够及时地了解、反映农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为村两委当好参谋,使村两委做出的决策合村情、顺民意。因此,计生协会有能力组织群众对村务政务进行__参与和__监督。通过__参与和__监督,畅通__渠道,健全__制度,规范__程序,提高村民自治水平,推进__法制建设,以此实现党群干群关系和谐、邻里群众关系和谐和家庭成员关系和谐,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一个社会和谐稳定、村民安居乐业的优良环境。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也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只要能够牢牢把握时代脉搏,顺应形势发展,适应社情民意,满足群众所愿,计生协会组织一定能够大有可为。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重大关系,主要集中在个人与集体、局部与全局以及当前与长远的利益冲突上,越是基层部门这种冲突就越加明显。因此,基层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首先确立大局意识,自觉坚持个人服从集体、局部服从全局和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兼顾的原则。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和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提高人口素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都明确规范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方向,新的形势和任务也对人口计生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实践告诉我们,只有解决好人的问题,才是干好工作的根本,只有统一思想,才能形成协调发展的共识,只有凝心聚力,才能保障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提高整体水平,实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和谐健康发展。

首先必须立足大局,正确认识和处理部门职责与统一规划的关系。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多种心理过程的总和。大局意识不仅是思想意识中的一种高境界,而且是判断轻重缓急和实行科学决策的一种智慧。马克思在《自然辩证法》中说过:“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在工作规划和安排上,始终站在全局的战略高度统筹考虑,既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和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又要牢记部门职责,在整体推进中促进部门工作的开展。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对人口计生工作十分重视,并根据中央《决定》精神,将人口计生工作纳入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之中,这无疑给人口计生工作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但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在某些方面出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分析形势,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了发展,计生工作就失去了根基。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应该自觉坚持以大局为重,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积极推进计划生育工作健康稳定发展。因此,在现代化建设速度日趋加快的今

依法

第5篇:人社局人才工作计划范文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xx区人社局紧紧围绕“两地三区”建设,以“五个大变样”为引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省、市、区人才工作部署要求,积极实施重点人才项目,突出吸引优秀人才回归创业,扎实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我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坚强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各类”人才培养

1、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一是稳步推进职称工作。组织完成晋升高、中职称推荐申报和初级职称考核认定工作,经评审,成功通过高级教师xx人,一级教师xx人,经认定二级教师xx人。组织会计、农业、林业、卫生等专技人才晋升高一级职称xx人。二是不断完善职称聘任工作。20xx年一次性聘任xx名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三是建立专业技术人才数据库,目前入库人员xx人,主要集中在教育、卫生领域,储备各类职称的专技人才基本信息。

2、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做好高技能人才考核工作。20xx年,经过市级人社部门考核,成功通过x名技师,xx名高级工,xx名中级工,xx名初级工。二是实施“技能升级”工程。20xx年共组织职业技能鉴定16次,共xx人。会同区工信委、xx职专共同举办了首届全区陶瓷职业技能竞赛,评选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优秀组织奖三个。三是开展xx区“优秀拔尖高技能人才”评选活动,评选出xx等三名高技能人才并推荐到市里。

3、加强公务员管理,做好公务员考核、考录、登记、培训等管理工作。组织科级及以下公务员参加依法行政教育培训考试;20xx年公务员年度考核xx人,嘉奖xx人,记三等功x人;为20xx年新招录公务员xx人办理登记手续;20xx年新招录公务员xx名,20xx年申报招录公务员计划xx名,充实基层乡镇公务员力量。

4、加强“三支一扶”大学生管理。20xx年新招募“三支一扶”大学生xx名,已分配到基层乡镇开展服务工作。经区政府同意,我局已申报20xx年“三支一扶”招募计划xx名。

5、引进各类急需人才。20xx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xx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协助教育系统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xx名特岗教师,xx名三定向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

(二)注重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区建设,加强“本土”人才培育

1、营造创业环境。积极与建行对接,设立了返乡农民工就业扶持贷款资金,设立农民工创业贷款“绿色通道”。20xx年,我区发放个人小额担保贷款xx万元,直接扶持创业人员568人。

2、加强平台载体建设。20xx年,我区成功打造1个省级返乡创业示范基地:xx区荷尧镇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x个省级创业孵化基地:xx区创业孵化基地和xx区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创业孵化基地。已成功孵化xx余家企业,带动就业xx余人。

3、助力农民工返乡创业。进一步完善了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建成了xx人回归创业园1个、返乡农民工创业基地x个、创业孵化基地x个、电子商务基地x个。成功打造一个省级返乡创业示范基地、一个省级返乡创业示范企业。

(三)注重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作创新,加强“外来”人才引进

工业陶瓷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立至今,在引进高端专业技术人才,紧贴产业发展实际进行科学研究并实现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目前,在站博士后x人,已完成科研课题一项,在研课题两项,成功转化技术成果一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市级科技支持计划x项,国家博士后自然基金一等资助一项,并成功争取国家火炬计划支持。20xx年下半年,工作站已与昆明理工大学的郑照强博士达成合意,将招收郑照强博士进站,其在站科研课题初步确定为新型活性碳的研究以及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该技术满足园区相关企业产品换代升级需求,也符合我区转型升级和发展环保产业的需要。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主要做法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机关事业单位专技人才缺乏。由于我区区直单位和各乡镇街近年来补充年轻人力度不够,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年龄结构趋于老化,特别是像审计、统计、水利等专业性较强的部门,普遍缺少能挑业务担子的年轻人,加上调动、遴选等因素,多数单位反映急需补充和培养年轻人才。

2、人才引进难,高层次人才队伍缺乏领军人物。我区企事业单位普遍规模小、科技含量少、高新技术少,对人才的容量和吸引都受到很大限制。事业单位中具有基础研究能力、重点科研项目的人才不足,园区企业对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不很迫切。

3、人才留住难,人才流失问题存在。因工资待遇、人才培训等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难以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特别是卫生人才,乡镇一级卫生医疗机构的专技人才大多数取得中级以上职称都往更好地单位就业。

(二)主要做法

针对以上问题,我局采取以下做法并取得一定效果。

1、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为优化城乡教师资源配置,20xx年我局协助区教育局完成了城区和山区学校之间xx名教师交流调配工作。为充实审计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年轻后继力量,我局协助区审计局公开选调了x名专业素质过硬的审计人员。

2、加强人才政策宣传。结合《萍乡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办法》和《xx区“xx(东)人回归计划”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在产业园区举办政策宣讲会,及时宣达政策,及早让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人才享受政策优惠。

3、畅通职务晋升渠道。20xx年x月,经区委区政府同意,我局开展全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专业技术人员可以晋升到高等级岗位,提高工资福利待遇,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人才流失。

三、工作打算及相关建议

(一)在招聘人才方面继续加大力度。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加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力度。在市人社部门统一组织下,面向社会招聘专业性强、从业经历丰富的专技工作人员。

第6篇:人社局人才工作计划范文

按照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吉林省万名兴农带富之星培养计划》由省农委牵头组织,省畜牧局、省供销社、省工商局、省人保厅、团省委和省妇联等部门共同参加组织管理。为实施好《吉林省万名兴农带富之星培养计划》,省农委党组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积极协调,在各市(州)、县(市、区)和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下,调集力量全力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1.构建了组织管理体系 为使计划有序推进,省农委成立了推进领导小组,由主管主任任组长,有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负责综合协调工作。“兴农带富之星”工作被纳入到全委重点工作任务,省农委党组书记、主任任克军,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兴农带富之星”工作,亲自到基层调研、检查指导,经常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对“兴农带富之星”各阶段性工作进行周密部署。同时,省农委与省畜牧局、省供销社、省工商局、省人保厅、团省委和省妇联等单位,建立了联络员制度,进行定期沟通情况,保障工作信息畅通。为了便于协调指导工作,又与各市(州)农委(农业局)、县(市、区)农业局建立了76人的联系网络,使政策信息、工作安排能够及时传递到各基层单位,保证实施工作快捷高效。

2.开展了多项推进行动 为做到实施工作早启动、早落实,4月省农委在省政府新闻会上,对《吉林省万名兴农带富之星培养计划》向社会进行,省内各新闻媒体纷纷报道了这项计划,在全省产生了巨大反响。在此基础上,经省委组织部同意,6月份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吉林省“万名兴农带富之星”培养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对2011年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对3000名“兴农带富之星”培养目标进行了分解,明确了遴选培养对象、开展培养扶持、实时跟踪考核、总结表彰奖励等阶段性任务,要求各市(州)农委(农业局)7月底前完成“兴农带富之星”任务分解和遴选工作,12月底前完成培养扶持、跟踪考核和总结表彰工作。8月初,为掌握各地计划实施的进展情况,指导推进工作,对全省9个市(州)、长白山管委会进行了调度,对各地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促进了全省工作的整体推进。8月中旬,按照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省农委对培养计划实施情况、存在的问题、意见建议和下步安排进行了认真梳理,及时向省委组织部进行了汇报,共同研究了推进工作的总体思路。为加大推进力度,8月下旬,省农委下发了《关于对万名兴农带富之星培养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检查调研的通知》,同省委组织部组成联合调研组,对各市(州)农委实施情况进行实地研究,深入县(市、区)和“兴农带富之星”所在村屯了解情况,通过座谈交流,宣传政策、解答疑难问题,激发了广大基层干部抓好培养计划实施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下一步搞好培养扶持工作创造了有力条件。

3.实现了阶段性目标 培养计划的首要任务是“兴农带富之星”的遴选工作。在各级人才部门和农业部门的精心组织下,各市(州)、县(市、区)严格按照农民自愿报名、村委会审查推荐、乡镇党委政府审核、县(市、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定汇总、报县级人才办备案的程序进行,使遴选的培养对象更加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更具有积极进取、甘于奉献精神,克服了过去不敢露富的心理,勇于承担起兴农带富的责任和义务。从遴选对象的构成看,涵盖了农村种植、养殖、园艺特产、农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办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农村经纪人和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毕业生等多个方面。从遴选对象的产业规模看,都具有固定基地、固定客户、固定用工人员和较高盈利能力。按照工作进度要求,7月底之前全省全部完成了3000名“兴农带富之星”的遴选工作,为培养计划的全面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7篇:人社局人才工作计划范文

推动规划的顺利实施,

——乐亭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中期评估工作汇报

按照市会议精神,我县从四月中旬开始,对2001-2005年我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评估。县政府对这次评估工作非常重视,成立了以主管副县长任组长的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经过主管部门的周密安排和综合协调,各有关单位紧密配合,齐抓共管,在预定的期限内顺利完成了评估工作任务,并撰写了《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01年-2010年)中期监测评估报告》和《中期监测统计报告》。

我县共有人口近50万,妇女占总人数的一半,0-14岁儿童有9万人。2002年初,县政府制定了《乐亭县妇女发展规划(2001年-2010年)》和《乐亭县儿童发展规划(2001年-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五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既定目标任务,我们解放思想,勇于实践,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形成了符合我县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整体工作格局。即:党委重视,政府协调,人大监督,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界支持配合,广大妇女儿童积极参与的格局,有利地推动了规划的实施,妇女儿童生存、保护、发展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到目前为止,妇女儿童《规划》中所涉及的各项指标大部分均已达到,仅有一小部分没有完成。全县妇女儿童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双提高”(妇女儿童地位提高和妇女儿童素质提高),“双促进”(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的良好效果。下面将五年来我们的具体做法向各位领导做以简要汇报。

一、强化管理,落实责任,奠定了妇儿工作的思想基础

贯彻落实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设计部门多、工作对象广、任务指标实、专业性科学性强,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为此,在工作中,我们不断加大政府干预的力度,强化管理、落实责任,有政府把《规划》中涉及的指标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合理安排,统筹兼顾,系统管理,并作到了“三个到位”:

1、领导认识到位。妇女是创造人类文明、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伟大力量,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21世界的主人,儿童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为此,县委、县政府把妇女儿童工作做为头等大事来抓,提高到战略的位置来认识,列入了重要的议事日程,纳入到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了一名副书记和一名副县长亲自抓此项工作。各级领导把《规划》的实施作为自己任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周密部署,真抓实管,同时注意摆正了三个方面的关系。即:摆正了完成《规划》与本地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与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关系;与提高全民素质的关系。为规划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2、目标责任到位。明确目标,划分责任,各部门各单位之间可以减少互相扯皮,又有利于加强协作。工作中各单位从强化责任入手,把《规划》的落实纳入政府各职能部门的目标管理考核范畴,明确规定把完成指标的情况作为考核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政绩的一项重要依据,并建立健全了妇女儿童的网络体系;即以卫生局、人口与计划生育局牵头的妇女儿童保健体系;以妇联、司法局、法院、公安局牵头的维权体系;以教育局、宣传部、广播电视局牵头的宣传教育体系;以人事劳动局、总工会、卫生局牵头的妇女就业与劳动保护体系;以农委、妇联、科技局、畜牧局牵头的帮扶体系;以县委组织部、妇联、教育局牵头的妇女儿童人才培养选拔体系。同时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如:每月的联络员例会制度、委员汇报制度、宣传制度、培训制度等。使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沟通密切配合,为落实《规划》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

3、督导检查到位。为掌握全县《规划》的实施进展情况,便于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县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每年召开两次专门会议,听取各成员单位的工作情况汇报,有针对性地进行安排部署。同时,县妇儿工委还成立了监测评估小组,每年对《规划》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一次自查评估。通过自查评估,使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的工作任务,明确哪些指标已经完成,哪些方面和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便于研究制定响应对策,为《规划》的顺利实施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齐抓共管,措施得当,确保了规划实施的整体推进

实施《规划》涉及到部门多,领域广。为使这些职能部门协调一致,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规划》中指标凡是涉及两个以上的部门都做到了及时沟通、协调,共同完成,使各自一摊分条管理的工作真正符合妇女儿童发展的总体要求,使各“条”在“块”中结合,在妇女儿童身上形成综合效益。工作中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部门配合,协调联动,全面实施“四大工程”

1、素质工程。五年来,为落实好《规划》,我们始终注意把提高广大妇女儿童的综合素质放在首位,常抓不懈,并注意从基础抓起。为提高人口素质,县妇幼保健医院积极开展了预防神经管畸形项目;县计划生育局实现“四上门”服务制度,即:婚后上门传授优生知识,孕后上门指导孕期保健,产后上门讲解科学育儿及节育知识,术后上门开展生殖保健服务;县妇联还积极协调计划生育局、民政局、卫生局在全县开展“十万家长学三优”活动,先后组织了“读书竞赛”、“少生快富美好家庭征文”,以及“爱心献给孩子们”巡回医疗服务等活动;县妇联在全县大力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长科学育儿水平。这些实质性工作的开展,使我县的出生缺陷发生率降到了目前的千分之4.78;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实施“春蕾计划”使我县千余名贫困女童得到了救助,继续完成学业,杜绝新文盲的产生。为提高广大妇女的科技素质,县妇联牵头与县科技局、县农业局、畜牧局等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积极为广大农村妇女提供科技知识,按照我县农业产业化特点和区位优势,大力普及种植、养殖、加工等项新技术;县妇联在全县组织开展“双学双比”竞赛活动,依托三级科技培训网,对参赛妇女进行实用技术和高新技术培训。为提高广大妇女的法律素质,县司法局、县妇联采用妇女群众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炕头学法,编制法律小故事等形式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妇女群众依法维权的自觉性。为提高广大妇女儿童的思想道德素质,宣传部、文明办、县妇联还积极组织开展了“家庭美德事迹报告会”、“公开评选好婆婆、好媳妇”活动,对广大妇女进行“四有”、“四自”教育。各学校通过主题班队会、校外活动等形式,加强对儿童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通过“三校联办”(农民业校、农业技校、人口学校)、“三教统筹”(科学知识教育、家庭教育、计划生育教育),既讲人口与计划生育知识,又讲科技知识和科学育儿知识,教育引导妇女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为社会多奉献。充分调动了广大妇女儿童参与《规划》实施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保健工程。为改善全县妇女儿童的医疗保健条件,县委、县政府多次研究以产科建设为重点的医院房屋改造问题,要求每个卫生院都要达到300平米以上的医疗业务用房,产科必须有独立的专室。2005年政府投资2316万元用于基层卫生院的改造和卫生事业发展,建起了符合要求的医院和家庭病房,购置了先进设备30多台(件);为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这五年中我县孕产妇的住院分娩率达到了99.7%,产前医学检查率达到了100%,孕产妇死亡率降至为0。进一步加大了镇(乡),村防保站建设力度,各站配备了3名防保人员,负责本镇乡妇女儿童保健管理、监督检查以及业务指导等项工作,充实了大批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承担妇幼保健任务,加强农村乡级医疗保健网络建设,实现了一村一个卫生室;以卫生局为重点,创建爱婴县、爱婴医院。全县2所县级医院、5所基层分院达到了省要求的标准。

3、人才工程。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谁就赢得了主动。为此,在实施《规划》的过程中,我县把培养新世纪人才做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坚持抓早、抓小、抓妇女人才的培养。在0-3周岁散居儿童家庭中,我们积极引导儿童家长注重培养幼儿广泛的兴趣爱好,并注重孩子的智力开发,当好启蒙教师。在县妇联的协助下,通过社会力量办学,在我县建立了早期教育学校,实施了0岁教育计划,为提高家长素质和教育孩子的能力,还建立了“爱信诚”学校。在学校教育中,全县中小学普遍成立了文艺队、体育队,组建了各种活动小组,设置了音乐、舞蹈、绘画、书法、劳动技术等课程,丰富了校外活动,优化了第二课堂,使一大批特长学生脱颖而出;在培养妇女人才工作中,县妇联通过开展“双学双比”竞赛活动,着力培养了千名女农民技术员,这些女技术员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加大对妇女干部的培训力度,提高参政议政水平和能力,县妇联建立了妇女后备干部人才库,与组织部后备干部人才库联网管理。县妇联对妇女干部进行跟踪考察,并不定期地向组织部门推荐,做到了成熟一个推荐一个,使一大批优秀妇女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目前,全县干部人数9282人,其中女干部数为4762人,副科级以上女领导干部68人,县级女干部5人;女人大代表和女政协委员分别有41人和42人,女性比例占19%和24%。同时县委组织部还加强了对女知识分子、各类女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的培养,为她们施展才华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从生活上关心她们,使她们在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4、拉手扶贫工程。为了让贫困妇女脱贫致富,让贫困面临失学的儿童完成学业,县妇儿工委还在全县实施了拉手扶贫工程。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对贫困妇女和贫困儿童的帮扶工作,把全县贫困户分包给28个涉农部门,多方扶持,鼓励他们尽快脱贫。几年来,县科技局、农业局、林业局和畜牧局等多家职能部门对贫困户妇女在项目、技术、信息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县妇联以“双学双比”竞赛活动为依托,在全县开展了“一助一”(一助多)团结互助奔小康活动,使全县三百多名科技专家与女能手结成了帮带对子,女能手与贫困户妇女结成了帮带对子,这些贫困户不仅脱贫致了富,有的还成了女能人。县计生局以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为依托,对全县符合条件贫困户妇女在项目、资金等方面也给予了政策上的优惠;为让因贫困即将失学的儿童继续完成学业,县成立了“救助会”,制定了章程,并设立了救助基金,除政府拨专款外,鼓励社会热心人士捐款资助。到目前,我县没有一名儿童失学。

(二)抓重点、攻难点,着力实现“三大突破”

在实施《规划》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需要急待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在硬件建设、基础教育投入、人才培养、改水改厕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将会影响妇女儿童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制约《规划》的顺利实施。为此,工作中我们加大力度,狠抓了“三个突破”。

1、实现硬件建设的突破。我县是农业大县,基础薄弱,财政比较拮据,财政的不足成为困扰《规划》实施的难点问题。为确保各项指标均衡发展,县委、县政府班子形成共识: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一定要舍得投入。为此,五年来,县财政性教育经费共支出40260万元,卫生方面的投入8084万元,主要用于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和改建校舍、医院和卫生院以及卫生室,购置先进设备等,如今各大医院设备齐全,各卫生院都配备了各种医疗保健设施,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购置了b超仪和红外线治疗仪等先进设备。为妇女儿童保健提供了可靠的医疗保障。

2、实现妇女儿童生存保护环境的突破。在实施《规划》的过程中,我们把妇女生存保护环境做为一项重要内容,积极加以改善。五年来我县的爱婴医院的建设已经达到了高标准,妇幼保健人员大力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通过举办孕妇学校,发放母乳喂养的宣传手册等,使“母乳喂养好处多”的观点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在有条件的分院、卫生院和县级医院设立了母婴室,不断加强对孕产妇母乳喂养的宣传指导。县委、县政府把乡村卫生室建设列入小康建设的规划中,要求与党支部“两室”建设一起布置,一起检查验收,使这些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规划》的目标任务,村村建起了活动室。同时我们把改水改厕工作也纳入重点难点工作之中,这项涉及千家万户,工作量大面广,最直接的阻力就是传统的陋习。为彻底改善妇女儿童生存环境,县委、县政府制定了《改水改厕规划》,确定了具体的工作目标,并做为小康村镇建设达标的验收条件,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经过各级组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使这项工作有了突破性进展,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了63.18%,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了80.65%。

3、实现了素质教育的突破。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家长教育观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新的“读书无用论”以及“只有高考一条路”等错误观念又有所抬头,实施《规划》面临着新的矛盾和问题。针对这一现状,县妇联、教育局联合全县开展了“素质教育进家庭”活动,县妇联还结合家庭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了“素质教育0岁抓起”的新思路。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抗挫折能力。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教育,引导广大儿童家长进一步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子观、人才观,努力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新型公民。

三、求真务实,扎实运作,推动了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

五年来,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规划》的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进展顺利,妇女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达到了“四个优化”。

(一)优化的社会环境

在实施《规划》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三个面向(面向领导层、社会、妇女儿童),加强宣传,营造了全社会都来关心妇女儿童事业进步发展的良好氛围,“男女平等、儿童优先”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只要是涉及妇女儿童的事,各级各单位都予以优先考虑。妇女儿童置身于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学习、生活、劳动,充分享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广大妇女学科学、用科学,努力为社会贡献聪明才智,儿童少年学文化、爱科学,长大立志成材。

(二)优化的育人环境

五年来,从硬件投入到基础教育投入,我们的育人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到目前,全县已经全部修建和改建了危房,破旧校舍已经不复存在了,由于生源的逐渐减少,各镇乡逐步在撤校合并,预计今年暑假后全面完成撤、并校工作。大力普及了学前三年教育,3-6岁儿童入园率达到93.2%,学龄前一年受教育率达到了100%,小学巩固率达到了100%,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99.2%,残疾儿童入学率为91.6%。各学校现代化教学设备齐全,初中全部普及了语音室、微机室,实验室、仪器室全部达到了二类以上标准。学校以净化、美化、绿化、地面硬化和校园文化“五味一体”的创建花园式学校充分发挥了校园环境的隐形教育功能,并全部通过了普九验收。由于公安、司法等成员单位的密切配合,加强了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我县未成年人犯罪率降至为0.023%。为了教育引导广大妇女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复合型人才,在农村,村村建立了妇女儿童活动室,购置了各类图书;通过“双学双比”各成员单位的密切配合,大力普及科技知识,充分调动了广大妇女学科学、用科技,靠科技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县共培养女农民技术员1280名,十万名参赛妇女掌握了2-3门实用技术和1-2门高新技术。在城镇,广大女职工积极参加“巾帼建功”竞赛活动,她们爱岗敬业,一技多能,成为企业改革的支持者和参与者。通过加大培养选拔妇女干部的力度,到目前全县县直大部分单位都配备了女领导干部,14个乡镇全部配齐了女领导干部,女领导干部中大专以上学历的达到98%。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参政议政能力也不断增强,

(三)优化的就业环境

《规划》实施以来,社会各界积极为女职工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针对下岗问题,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对下岗女职工再就业实行减免税收等政策。为了使下岗女职工适应社会不同岗位的需要,掌握实际技能,县妇联成立了巾帼培训中心,各种设备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并和县劳人局再就业培训中心联合,组织下岗女职工参加培训,使广大妇女技能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为她们积极开拓就业渠道,教育引导下岗女职工转变择业观,下岗不矢志,鼓励她们自谋职业,闯出自己的新路子,使她们尽快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五年来共培训下岗女职工2000多人,全部走上了工作岗位,上岗就业率达到100%。

(四)优化的保护环境,

在城镇企、事业单位中,认真贯彻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法》和省《女职工劳动保护实施办法》,女职工“五期”劳动保护不断加强。每年,总工会、妇联会同妇幼保健医院和县医院为女职工义务检查身体一次;各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每季度为育龄妇女进行免费查体查病一次;在优化儿童生存保护环境中,通过加强孕产妇的系统管理,使孕产妇早期检查率、产前检查率和保健覆盖率均达到了100%,母乳喂养率达到了98%。每年“六一”节期间,卫生部门组织医疗技术人员巡回全县,义务为儿童查体;通过实施改水改厕工程,全县农村卫生环境有了很大改观。

以上是我县五年来实施妇女儿童《规划》具体做法。五年的工作使我们深深体会到:要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实现妇女儿童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只有党委政府重视是不够的,还要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当然也离不开广大妇女儿童的积极参与。我们距离指标的全面完成还有一定的差距,农村自来水和卫生改厕工作还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县委、县政府已经制定了五年规划,在今后的五年中,要千方百计,加强投入,使农村的改水改厕工程达到《规划》的标准。为了提高农村广大妇女的整体素质,下一步我们打算和农业部九亿公司联合,用赠电脑的形式在农村妇女中普及网络科技知识,让一些有能力上网的女能手女农民,通过互联网,学科技致富知识,掌握最新科技信息,并通过远程教育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提升生活档次,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型女农民。随着我县经济情况的不断好转,县财政将继续加大对教育卫生的投入,我们有决心有信心一定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规划》制定的全部目标任务。

第8篇:人社局人才工作计划范文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提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带动作用进一步促改革稳就业强动能的实施意见》,全面落实《江西省2021年度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要点》,结合宜春实际,提出以下工作要点。

一、夯实创业就业基础

(一)做大创业孵化平台。加强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星创天地、备案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青创空间、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等创业孵化平台培育力度,强化现有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力争新增部级创业孵化平台(基地)2家左右、省级创业孵化平台(基地)5家左右。不断完善院士专家工作站、海智工作站、学会服务站建设和管理,推进建站单位与地方企业的深度合作。加快培育一批电商示范基地、企业和数字商务试点项目。(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教体局、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市商务局、团市委、市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引导开展创业带动就业专项行动。积极对接国家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引导鼓励双创示范基地开展创业带动就业活动。围绕托育、养老、家政、乡村旅游等领域,鼓励有条件的双创示范基地与互联网平台企业联合开展创业培训、供需衔接、信息共享和能力建设,打造社会服务领域创业带动就业标杆项目。复制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引导社会资本发展社会服务新业态新模式,拓展更大就业空间。(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民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广新旅局、市妇联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开展创新创业培训。贯彻落实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对符合条件有创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城乡各类劳动者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培训,按规定落实好创业培训补贴政策,完成全年培训1.5万人。加大“特聘兼职”教师扶持力度,提高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加强创新创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配合省完善“1+11”创业大学培训体系,支持协助企业家及企业中高管学员培训工作。(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教体局、市工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四)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深入开展全社会研发投入攻坚行动,加大财政科技资金投入,完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推动完善各部门和市、县联动机制,推进研发投入后补助,力争宜春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1.7%。(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国资委、市统计局、市教体局、市税务局等相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夯实科技创新平台基础。扎实推进新能源(锂电)、中医药、富硒等重点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加强与大院、名校、名企合作,力争引进落地研发机构1个,新建院士工作站1家。扩大科技创新平台规模,争取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8-10家,组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以上。(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推动科研成果转移转化。依托省校企合作信息服务平台,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促进科技、产业、投资融合对接。积极争取江西网上常设技术市场技术交易补助,举办第二届2021’江西宜春产业技术对接会,对接“国家大院大所产业技术进江西”活动,为企业搭建对接桥梁,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激发双创主体活力

(七)推进企业创新创业。落实宜春市国企改革创新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实施科技型企业和中小企业梯次培育计划,开展全市“制造业50强”培育,力争在独角兽(潜在、种子)企业方面实现突破,培育瞪羚(潜在)企业10家左右,高新技术企业150家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家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家以上,制造业领航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业化小巨人企业20家左右。力争全年列入省新产品开发和试产计划项目达到30项以上,省级重点新产品立项50项以上。(责任单位:市国资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引导科技人员创新创业。落实《江西省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若干规定》等政策措施,完善激励评价机制,激活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活力。深化科技成果“三权”、职称制度改革,用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和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在岗创业、离岗创业、到企业兼职等政策。组建科技人员创业导师团队,为科技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创业辅导、创投对接等服务。(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科协、市人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大力培育高职院校双创示范基地和双创教育改革示范校。深入实施“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专项计划,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对于符合条件在本市行政区内创办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且稳定经营1年以上的在校生和毕业5年内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支持区域双创示范基地与高校、企业共建面向特色产业的实训场景,支持将具备持续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高校毕业生创业团队纳入企业示范基地人才储备和合作计划。(责任单位:市教体局、市人社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团市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鼓励青年创新创业。联合省青年企业家协会、青创团工委及相关部门单位举办第二届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举办“青领未来”专场招聘会、“青企雁行”走访交流等活动,实施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创业计划,做好青创“引才引智”工作。(责任单位:团市委、市人社局、市教体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引导新型农民创新创业。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大力培育农民大学生。积极组织参加省农村创新创业项目创意大赛,发挥全国农村双创典型县樟树市的示范作用,推广典型经验做法,建设一批创新创业园区、培训基地、见习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和创客服务平台。(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教体局、市人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支持返乡入乡创新创业。开展以“创领新赣鄱、美好新时代”为主题的创业就业服务系列活动,引导返乡下乡人员创新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优先支持区域双创示范基地实施返乡创业示范项目,引导社会资本、大学生创客和返乡能人等入乡开展“互联网+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创业项目。落实旅游业发展奖励政策,鼓励依托各地特色资源开发参与型、互动型、体验型的乡村旅游产品。完善支持返乡入乡创业的引人育人留人政策,加大对乡村创业带头人的创业培训力度,培育一批能工巧匠型创业领军人才。(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委、市文广新旅局、市商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支持退役军人创新创业。建强宜春市退役军人企业家协会,指导各县市区建立退役军人企业家分会和就业促进会。培育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创新导师团队,鼓励开展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培训。加强退役军人孵化基地建设,实现县市区孵化基地全覆盖,省级孵化基地新增2-3个,市级孵化基地新增6个以上,县级孵化基地建设100%达标。深入开展“满怀忠诚讲尊崇,千行百业共拥军”等系列活动,促进退役军人创业就业。(责任单位: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十四)鼓励妇女创新创业。培育一批巾帼产业示范基地,举办“明月山杯”家庭服务兴业技能竞赛,参加省双创和家政大赛,开展“春风行动”女性专题活动,搭建妇女创业就业平台。实施女性创业就业赋能行动,开展巾帼创业就业“一县一品”下沉式培训,做好“江西表嫂”家政服务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责任单位:市妇联、市人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强化双创服务保障

(十五)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大力推行“一照含证”改革,依托省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实现企业登记“一次不跑”“只跑一次”“全市通办”,深化企业注销便利化改革,探索推行“先证后查”“自主声明”“公开承诺”办事流程。持续推进降成本优环境行动,清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涉企收费。大力推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差异化缴存措施,支持户籍业务“跨省通办”“省内通办”。依法落实各项支持创新创业减税降费政策,加强税收减免政策宣传,在双创示范基地落实好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减免优惠政策。盘活闲置厂房、低效利用土地。探索采取以“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的弹性出让方式供应工业、旅游及公共服务项目用地,推进工业标准地、标准厂房建设。(责任单位:市行政审批局、市市监局、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税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六)建设良好市场环境。建立反不正当竞争联席会议制度,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全面清理、废除限制企业公平竞争的存量政策,消除制度隐性壁垒。持续深化市场流通领域综合治理,加强线上线下商品质量检测。开展宜春市“绿色生态”标准化建设工作,鼓励企业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制定和修订。(责任单位:市市监局)

(十七)加大开放共享力度。实施《宜春市科技创新资金后补助管理办法》,推进全市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共享,对向社会开放共享的大型科研仪器实行双向补助。积极争取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性创新解决方案的支持,探索开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试点。(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工信局、市教体局、市发改委、宜春银保监分局、市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八)加大高层次人才引培力度。积极申报部级、省级重大人才工程,组织市“双百计划”评选,以中国科学院宜春院士科学家康养基地建设为依托,引进一批博士及以上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开展企业“人才飞地”评选,鼓励企业在国内人才密集城市创建“人才飞地”。全年组织申报国家人才计划5项以上,新增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家、省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责任单位:市委人才办、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教体局、市工信局、市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九)深入实施科技帮扶。实施“百名博士入园强企”行动,下派100名科技特派员入企帮扶,有效对接企业科技需求,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00项,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100项,组建研发平台(含新型研发机构)1-2个。(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教体局、市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拓宽投资融资渠道。制定实施金融大数据服务支持联动计划,推进大数据融资力度,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扩大贷款抵(质)押品范围。支持园区引进融资租赁公司和非政府主导的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天使投资基金等。用好普惠性再贷款再贴现资金、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和信用贷款等金融政策,“工信通”“科贷通”“映山红助力贷”“小微快贷”“微企贷”等政策向重点产业倾斜。实施“科技创新券”政策,深入推进普惠金融服务中心创建。(责任单位:市金融办、人行宜春中心支行、市市监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宜春银保监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一)加强信贷资金支持。健全市、县两级政府融资担保体系,实施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提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占比。深入推进“小巨人”“独角兽”企业信贷培育计划。制定《加快绿色金融发展指导意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对接有机生态农业、绿色食品加工、新能源(锂电)、中医药、循环经济等绿色产业。拓展“科贷通”合作银行,进一步扩大受益面和放贷量。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38亿元。(责任单位:人行宜春中心支行、宜春银保监分局、市金融办、市财政局、市市监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人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凸显双创基地标杆

(二十二)进一步培育双创示范基地。加强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指导开展评价评估,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做法。新增培育1-2家省级双创示范基地。(责任单位:市发改委)

(二十三)推进基地改革创新试点。优先支持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支持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与双创示范基地合作建立创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鼓励金融机构与双创示范基地合作开展设备融资租赁等金融服务。支持双创示范基地内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双创孵化专项债券、创业投资基金类债券、创新创业公司债券和双创债务融资工具,支持在双创示范基地开展与创业相关的保险业务。在有条件的区域双创示范基地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对无可抵押资产、无现金流、无订单的初创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施风险补偿。(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商务局、市市监局、市金融监管局、人行宜春中心支行、市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积极开展双创活动

(二十四)开展“双创活动周”系列活动。积极组织推荐企业参加国家、省“双创活动周”宣传展示活动,组织开展我市“双创活动周”系列活动。加强双创活动宣传,营造浓厚社会舆论氛围。(责任单位:市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市直有关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五)举办各类双创赛事。举办创业引领者专项活动暨第三届马兰花全国创业培训讲师大赛宜春市分赛、“创客中国”江西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宜春区域赛等赛事,组织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江西赛区)、江西省公共安全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业课等活动。(责任单位:市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六)举办其他配套活动。积极争取创建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继续开展“三请三回”活动,结合节庆、联谊、经贸等节点和活动,深入沿海乡友、校友、战友聚集地区开展经贸交流活动,推动更多在外宜商返乡投资创业。组织参加“中国品牌日”活动,宣传推广宜春自主品牌。组织参加省第三届青年创业风云人物评选,树立创新创业先进典型。开展以品牌品质惠享生活为主题的“双品网购节”、第二届宜春电商直播网购节等活动,加快直播带货、内容电商、社交营销等模式应用。(责任单位:市文广新旅局、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团市委、市人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第9篇:人社局人才工作计划范文

现将劳动保障部《关于印发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的通知》(劳社部发〔*〕16号)转发给你们。省决定“*”期间在全省范围全面实施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现结合实际,提出以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全面实施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各地要按照劳动保障部的部署要求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精心组织实施新技师培养高端带动计划。目标任务是:“*”期间全省培养新技师和高级技师33万名,培养高级技工100万名,高级技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到20%,力争达到25%。其中,技师和高级技师达到4%以上,并带动中级和初级技能劳动者梯次发展。各地级以上市要根据省确定的目标,结合本地实际,制订本地区新技师培养目标,使之与省的计划相衔接,并报省厅备案。

二、要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的重要作用,依托实训基地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各地级以上市要根据本地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实际需要,按照培养层次高、设备设施好、师资水平高的原则要求,建设好现有的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尚未建立的市,要依托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等具备条件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建立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重点开展与当地支柱产业发展相匹配的高技能人才的实训和技能鉴定,以及师资培养、技能竞赛、技术交流和示范性培训等工作,加快培养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有条件的地级以上市可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资源共享的原则建设一个公共实训基地。

三、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主体作用,选择有条件的行业和企业集团设立技师工作站。各地要按《关于印发〈广东省技师工作站设置标准和认定办法〉的通知》(粤劳社〔*〕86号)要求,认真选择2-3个具备条件的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申请设立技师工作站。依托技师工作站,在企业(行业)内部建立名师带徒制度和技师研修制度;通过制订名师带徒计划,签订带徒协议,明确培养目标和责任,加强技艺传授和技术交流,多渠道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