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沙漠治理规划范文

沙漠治理规划精选(九篇)

沙漠治理规划

第1篇:沙漠治理规划范文

【关键词】 乌兰布和 沙漠治理 发展 对策

乌兰布和沙漠气候主要属于温带干旱气候,常年干旱降水少,并且昼夜的温差较大,季风强。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乌兰布和沙漠的治理,在沙漠周边营造了防护沙林带,控制了沙漠的扩展,在乌兰布和沙漠内,政府开辟出了耕地,主要种植一些小麦、玉米以及各种瓜类作物。另外由于乌兰布和沙漠的日照资源十分丰富,并且可以引黄河水进行农作物的灌溉,所以非常适合农、牧业的发展。

1 乌兰布和沙漠的治理状况

1978年,三北防护林工程启动以来,乌兰布和沙漠治理列入工程范围,治理速度有所加快。特别是2000年以来,随着林业重点工程的启动,乌兰布和沙区先后实施了国家重点生态县、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及日本海外协力贷款造林等一系列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在乌兰布和沙漠东缘基本建起了一条长161.36公里,宽500~1000米的防风固沙林带。从2008年开始,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规划(2008—2015年)》的指导下,先后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及韩国援建项目造林、欧元贷款造林项目、刘拐沙头三期治理等一系列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累计完成治沙面积116.46万亩。在重点工程的带动下,对乌兰布和沙漠东缘原有林带进行了更新改造,进一步加宽加密,林带总长度达到191公里,形成了纵深推进、前档后拉、全面保护的立体防沙体系,阻止了沙漠的东侵,保障了黄河、包兰铁路、京藏高速公路、110国道、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的安全运行和套区农田的稳产增收。但是,从长远来看,乌兰布和沙漠的治理依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沙漠化程度没有在根本上进行遏制,由于乌兰布和沙漠的气候比较干旱,年降水量很少,并且由于过度的放牧等人为原因,造成了沙漠化在根本上没有得到遏制,依然在不断的向外蔓延,并且蔓延的速度也在不断的增快,与巴音温都尔沙漠形成了接连的状态,成为了产生沙尘暴的根本原因;②由于在乌兰布和周边的防护林逐渐的老化,导致了防沙固风的效果逐渐下降,无法对沙尘暴进行有效的遏制,并且新建立的防护林的植被尚不稳定,生态效益尚未显现,使防护带有很多的缺口,防沙效果不够明显;③由于沙漠常年的降水量很少,最终导致了地下水位不断的下降,植被枯死的现象十分的明显。另外有在乌兰布和沙漠过度的打井,对地下水采集的情况十分的严重,这是引发地下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地下水量不断较少,沙化的现象十分严重,生态平衡被打破,环境受到了很严重的破坏[1]。

2 对于乌兰布和沙漠治理的总体思路

由于乌兰布和沙漠化现象的扩展,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治理方案与思路。以保护优先,科学治理为原则,严禁对沙漠过度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采取人工造林,生态补水等一些措施,来对沙化进行遏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主要的治理思路如下:①防护林带建设,在乌兰布和周边建立防护带,主要以保护水土为目标,从而来减少沙化扩展的面积;②建立沙漠绿洲,在沙漠的防护林带建立绿洲,实施人工造林措施;③生态补水,由于沙漠的地下水位不断的下降,所以一定要加强对沙漠湿地的保护,并且为沙漠提供生态补水,同时在一些区域实行退耕还湖措施,以保证沙漠中的水土面积,从而延缓沙化的面积;④加强沙产业的建设,充分利用乌兰布和沙区土地资源丰富、光照充足、水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无污染等区域优势,发展酿酒葡萄产业、梭梭稼接肉苁蓉产业。同时也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从而加强沙漠的经济效益;⑤生态移民,将沙漠治理区域中的居民转移出去,减少对沙漠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从而促进植被的自然恢复;⑥将农场转为林场,对于乌兰布和沙漠的防治,主要是林业为主,所以将沙漠区域的农场转为林场,增强防护林的建造工作,从而减缓沙化的扩展面积[2]。

3 对于乌兰布和沙化的治理措施

根据整体的沙化治理思路,进行相关的沙漠治理,主要的治理措施如下:

①整体治理,将治理的项目进行完整的规划,制定整体治理的计划,实施退耕还林的措施,加强天然防护林的建设,并且对沙漠进行生态补水措施,从而来减缓沙漠的扩张速度。国家要加大对沙漠治理的投资,增强对乌兰布和沙漠治理的能力,从而在根本上遏制沙化的速度;②综合治理,在沙漠化严重的区域,实行人工造林措施,来促进植被的恢复,保持水土的湿度,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保持地下水位的稳定,并且要采取相关措施为沙漠进行生态补水,促进沙漠水土的保持,从而来保证沙漠生态平衡,这样有助于促进国家对沙漠的管理;③科学治沙,对沙漠的治理实行科学治沙的原则,提高抗旱造林的技术,不断的采取新技术在沙漠化严重的区域进行造林,增强树木的抗旱能力,改善林种的结构,大力营造灌木林,并且要利用先进的技术来种植经济效益高新林种[3]。

4 对于乌兰布和沙漠今后发展的策略

①加强对沙漠的治理工作。根据沙漠治理的相关计划方针,来加强对沙漠化的治理,加快防护林的营造,并且国家要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沙漠化治理政策,使沙漠化的治理更加的规范,并且要加强对沙漠的生态补水,从而来增强沙区的造林质量,保证植被的覆盖面积,保证沙漠的水土湿度。②大力推进乌兰布和沙漠沙产业的发展。抓好沙产业基地的建设,并且要深入沙区进行调查,要全面的了解沙漠的情况,并且要根据沙漠的优势进行相应产业的发展,比如可以利用沙漠日照条件的优势来大力发展葡萄产业。

5 结语

乌兰布和沙漠化的加剧,会严重影响生态平衡,国家必须要加强对乌兰布和沙漠的治理,要在根本上对沙漠化的进程进行遏制。并且要利用沙漠的优势发展相关的产业,从而来带动沙漠区域内的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郝玉光.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绿洲化过程生态效应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2010,5(1):12-15.

第2篇:沙漠治理规划范文

关键词:国有土地;土地荒漠化;荒漠化防治

近年来,沙尘暴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这些都是土地荒漠化的后果。土地荒漠化影响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大量林木被砍伐后,没有作物来防风固土,强气流掠过时就造成了沙尘暴,洪水流过就造成了泥石流,不仅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而且使居民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

1 我国土地荒漠化的现状

据最新的《中国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公报》,我国共有荒漠化土地约262.37万km2,占整个国土面积的27.33%。其中,风蚀荒漠化土地面积183.20万km2,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69.82%。各种荒漠化类型中以风蚀荒漠化面积最大,是我国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形式。据《全国防沙治沙规划》,我国沙区每年因风蚀损失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等达5590万t,受风沙危害,每年粮食减产30多亿t,全国有2.4万多个村庄和城镇饱受风沙危害,大中城市的交通运输、水利设施和工矿企业也受到影响。从荒漠化的空间分布发现,荒漠化的影响涉及我国18个省、508个县,约有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影响,每年因荒漠化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200亿元。

2 防治土地荒漠化的对策

2.1 植树造林以防风固土

荒漠化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大量树木被砍伐,未能有植被保护地表,植树造林是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最佳方法。(1)合理规划林区,能够在开采木材的过程中不破坏防风林,从而保证砍伐林木后该地区不会因为强风吹过就沙尘四起,进而有效防治荒漠化。此外,采伐后保留防风林能有效保护重新栽植的树苗,提高树苗的成活率,进而能够让新种植的林木快速成长,起到含蓄水源和保护土壤的作用。(2)科学合理地规划林区的生物群落。在不影响林木从土壤中汲取营养的前提下,根据植物喜阴或者喜阳的生活习性,在林区进行多层次造林。将经济林木种植在主要的地方,然后再在空隙处适量种植喜阴的小灌木和草皮,从而能够在经济林木被采伐后依然有植被保护土壤。

2.2 控制草原地区的人口数量

出现土地荒漠化的地区多数是草原地区,由于畜牧业的发展,草原为各种动物提供肥美的草料,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但与此同时,草原上的植被也被消耗殆尽。虽然草原植被能够实现自我修复,但需要一定的周期,并且恢复的快慢与植被消耗的面积有直接关系。为了能够充分利用草原上的纯天然免费草料,同时兼顾预防土地荒漠化,要控制草原地区的人口数量。此外,在草原地区的管理中,规划游牧人民的放牧时间,同时制定牧场的养护工作计划,从而能够科学合理地使用牧场。例如,牧场要做大致分区,在放牧的过程中轮流使用牧场,防治土地荒漠化。

2.3 提高生态管理的力度

生态管理工作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规范,有利于群众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约束自己的行为,减少乱砍滥伐行为的出现,同时也能够很好地抑制草场的过度消耗。因此,相关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条例,对条例的实施予以有效地监管,阻止破坏生态平衡的活动。还要提高生态环保的宣传力度,引起人们的重视,让人们自觉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中。

2.4 研发先进的生物技术以减小自然灾害的损失

相关专业领域的生物学家要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减小自然灾害带给人们的损失,缓解土地荒漠化的进程。世界自然气候的变化导致部分地区干旱少雨容易引发沙尘暴,造成了土地荒漠化的速度急速上升。因此,要加快科学技术研发的步伐,从而提升荒漠植被的生长力和适应力,实现荒地绿化工程的推进。通过优化荒漠绿洲的田地集约化生产,提高农田的产量,降低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对农业作物造成的损失。

第3篇:沙漠治理规划范文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全世界荒漠化作出的评估:全球约有10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影响,全球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危害,全球陆地面积的1/4(全球干旱区、半干旱地区的70%)即35.92亿公顷土地受到荒漠化的威胁。而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问题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的土地面积有173万多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而甘肃又是全国沙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沙漠化占45.12%。

沙漠治理是世界性难题,荒漠化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生态环境问题,而是演变为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

然而,相对于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土地沙漠化的速度来说,沙漠治理中的人工作业,却是杯水车薪,最终治理的现状是“局部治理,总体恶化”,沙漠化的速度远大于治沙固沙的速度。

立体固沙车治沙速度超人工50倍

立体固沙车是由甘肃建投装备制造公司自主研发制造的“多功能立体固沙车”,目前为世界首台,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拥有11项实用新型及发明专利,属大型全液压沙漠环境下试用的机械产品。

它主要是通过把玉米秆、稻草、麦秸等植物茎秆放在草料箱内,通过横向输草机构和纵向输草机构的运转,将麦革分别运送到工作位置,然后横向压刀和纵向压刀开始工作,完成草方格的铺设,在沙漠表面形成草方格固沙,其铺设效率约为8.5亩/小时,插草深度约25厘米,草障高度约21厘米,每天可铺设草方格约50亩,效率可达到人工治沙的50倍。

立体固沙车形成的草方格能够增加沙漠表面的粗糙度,消减风力、阻止流沙移动、截流雨水,起到防风固沙的良好功效。目前,该车已经在武威地区开展沙漠治理作业,这种通过机械化的治沙速度远远大于人工治沙的速度,从根本上解决了沙进速度快于人工治沙速度的问题。

甘肃建投新能源公司研发的秸秆小方格多功能立体固沙车,这是一项重大发明、集成创新,也是一场机械固沙的革命,在固沙事业中将是一项创造性贡献,尽管还不够完善,但在逐步调试改进之中,看到了机械固沙的曙光,期盼完善、改进,批量生产,投放市场,进入固沙建设。

从治沙难到打造治沙“甘肃模式”

面对沙化的严峻形势,甘肃建投走在了甘肃治沙领域研究开发的前沿。对于“泥瓦匠”甘肃建投来说,沙漠治理是一个比较新的项目,是“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和村镇建设领域所属的“困难立地植被恢复技术研究与示范”科技项目,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甘肃建投装备制造公司目前正为努力打造“治沙甘肃模式”而奋勇前行,希望能有一个治理沙漠的“甘肃模式”能够走出来,通过治沙研发一系列的配套基建,形成一条产业化经营的治沙理念,不但要注重沙漠的治理,还应该关注治理后续产业的开发。

对于打造治理沙漠“甘肃模式”,那就是希望在治沙设备输出的同时,还可以附带着治沙设备一系列的高精尖的人才队伍都可以向外输出,再到治沙之后的植被种植和土地经营。

治沙是甘肃重任也是世界的使命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而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条充满传奇的商道沿线,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正在饱受荒漠化的困扰,如果没有漫漫黄沙掩埋了历史,昔日的丝路应在这里写下繁荣。

在中国荒漠化的土地面积中,80%分布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因此“一带一路”发展,沿途地区生态修复至关重要,而甘肃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黄金段,却也备受沙漠化困扰。

据甘肃省第四次荒漠化沙化监测结果:甘肃荒漠化土地总面积19.2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45.12%,而中国也是世界上受荒漠化、沙化影响的国家之一,而且还有31万平方公里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

第4篇:沙漠治理规划范文

1 引言

荒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严重的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之一。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是我国北方的沙漠化(沙质荒漠化)以其面积广大和发展迅速而引人关注。根据北方自然环境背景、人类活动与社会经济特点及其相互作用,通过近 20 年沙漠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我们将沙漠化的概念总结为:沙漠化是在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由于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与自然资源环境不相协调所产生的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1]。我国北方沙漠化的发生发展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历史,而且尤以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速度为最快。沙漠化过程使土壤的风蚀—风积作用加剧,破坏了土壤的理化性质,降低乃至丧失了土地生产潜力,并使自然环境趋于恶化,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也严重影响广大农牧区人民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为此,深入开展人为作用,特别是土地利用在沙漠化过程中作用的研究,对于阐明沙漠化形成机制,丰富沙漠化研究的理论和制定防治沙漠化的政策及措施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中国北方地区沙漠化的发展与时空分布

我国北方的土地沙漠化过程按其发生性质可以分为沙质草原沙漠化、固定沙丘(沙地)活化和沙丘前移入侵三种类型。历史时期的土地沙漠化主要发生在干草原及荒漠草原地带和干旱地带的沙漠边缘河流沿岸或深入到沙漠内部的河流下游地区。现代的沙漠化土地从本世纪 50 年代后期到 70 年代中期平均每年以 1 560km2的速度在蔓延。通过大范围野外调查和遥感技术的应用,结合我们的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从 70 年代中期至 80 年代后期,沙漠化土地更以年均 2100km2 的速度在加速扩展,这样,整个北方沙漠化土地面积已达近 350000km2, 其分布和蔓延主要在以下 3 个地区[2]:1 半干旱地带的农牧交错地区,占北方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 40.5%,特别是草原农垦区,如河北省坝上及内蒙古后山的草原农垦区,沙漠化土地面积从 50 年代末期占农田面积的 3% 增加到 70 年代中期的 13%,80 年代后期的 25%;2 半干旱地带波状沙质草原区,占 36.5%,如科尔沁草原沙漠化土地的发展,从 50 年代末期占草原面积的 20%,增加到 70 年代中期的&nb sp;53%,80 年代后期的 77.6%;3 干旱地带绿洲边缘及内陆河下游地区,占 23.0%,主要表现在固定沙丘的活化,如弱水下游沙漠化土地的发展从 50 年代末占该地区面积的 5% 增加到 70 年代中期的 22%,80 年代后期的 36%。

相同时期内凡是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治理的地区,沙漠化土地空间范围有所减少,据遥感数据分析测算,约有 10% 的沙漠化土地得到逆转。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我们选择另一个时段的遥感资料(1987 年和 1993 年 TM 数据)对毛乌素沙区进行了连续动态监测,结果表明,沙漠化土地面积在 1987~1993 年的 7 年间,由 32586km2(占监测区域总面积的 67.5%)下降到30496.7km2(占面积的 63.5%),减少了 1936.3km2,总体上处于逆转过程中,平均每年约有 276.6km2 土地得到了治理。

但就整个北方而言,进入 90 年代,沙漠化土地的蔓延又有加速的趋势,以每年 2460km2 的速度扩展[3],形势更为严峻。

3 土地利用与沙漠化的发展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个人地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人类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和程度上。在大部分的人类文明历史时期,自然资源与环境决定着人类的土地利用。但在现代的过程中,由于人口增加和科技进步,使得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之需求的增加成为必须和可能,因而逐渐在人地关系中提升了人类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和调控力。在许多情况下,这是人类在有效利用资源方面的进步。但也时常因不合理的方式,不同程度地作用于资源环境的变化过程,引起乃至控制着资源环境的不良渐变或突变,如温室效应气体增加,大河断流、火灾、库区地震、水土流失等,而土地沙漠化则是更为明显的一例。

在我国北方,历史上游牧民族由于政治经济利益的驱使或气候暖温和冷干的变化,时有南进和北退的过程;而广大地区随着统治民族的更迭,农业或牧业为主的土地利用方式也多次交替,其利用强度也有差异,使历史时期的沙漠化土地也处于一个发展与逆转相互交替的过程中。但在这一过程中,人类活动总是在自然条件的基础上起诱发作用,表现在历史上沙漠化的发生期往往与一些重大事件相关联,如民族之间的征战频繁和政治上动荡不定的东汉末年、唐代末期及五代、宋辽对峙以及明中叶以后和清中叶以后的时期都是沙漠化的发展期。而这些时期也正与气候较为冷干相吻合,这也加剧了沙漠化的过程,减弱了退化土地自我恢复的能力,导致了自然环境的进一步退化。这种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的相互作用使北方干旱草原地带的沙漠化数度发生和蔓延,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活动的加剧,沙漠化土地的面积和程度总体上也就处于一个扩大和加重的过程中。

中国北方地区历史上由于气候干旱、自然资源贫乏,利用困难等原因而成为古代经济落后的地区,是许多游牧部族先后活动的场所。他们利用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来适应由于气候波动、降水变化的自然过程。如牧民利用天然牧场,逐水草而居;农民则实行农田轮作制等。在人类历史的绝大部分时段内,牧民通过游牧,充分利用天然草场的多样性和季节性的临时积水,使牲畜及时获得食物,这样也避免了草场的过度放牧。而农田轮作制或曰游耕制,则充分利用了天然草场的再生能力和土壤物理化学特性的恢复能力,协调了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自然恢复之间的关系,达到了一种原始的可持续发展。其实质就是人类活动尚未超越自然资源的负荷限度,在天然植被自我恢复能力的调节下,生态系统保持着动态的平衡,环境相对稳定。但自 18 世纪中叶以后,特别是进入 20 世纪以来,北方地区的人口随着几次大规模的移民拓荒而迅速增长。50 年代以来,又经历了合作化、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几次拓荒高潮,使人口的年增长率达 2.5%~3.0%。例如,农牧交错的沙漠化地区人口平均年增长率从 50 年代至 80 年代曾达到 3.08%,平均人口密度从 10~15 人/km2  ;增加到 40~60 人/km2,高者可达 80 人/km2。内蒙古乌蒙后山 7 个受沙漠化危害的县(旗)的农业人口也从 1949 年的 51.5 万增加到 1985 年的 125.8 万。尽管进入 80 年代以后,北方沙漠化地区很少再有移民涌入,但由于人口基数已大,人口增加的速度并不见减缓,特别是在农牧交错区汉族和少数民族混居的地区,由于国家对少数民族在计划生育上实行照顾政策等一些原因,情况更是如此。

人口的增长和社会需求的扩大,加大了土地资源利用的压力,也破坏了传统土地利用的合理性。草原被进一步开垦,也使草场面积锐减,许多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从以放牧为主转变成以农耕为主。土地利用的强度也逐渐加大,轮作制由往常的十几年间隔减为几年或隔年,甚至连年耕作;倍增的牧畜又集中在逐渐减少的草场,加大了放牧的负载;日常生活所需燃料的增加也使樵采活动加强,这些都构成了导致沙漠化发生发展的主导人为因素——过度开垦、放牧和樵采。

根据对我国北方沙漠化的研究,朱震达等于 1989 年提出了以土地利用为主的人类活动与沙漠化土地的成因分类和发展面积表[4],以草原过度农垦为主造成的沙漠化土地面积为 44700km2,占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 25.4%;以草原过度放牧为主的 49900km2,占总面积的 28.3%;以过度樵采为主的 56000km2,占总面积的 31.8%;以工矿交通城市建设破坏植被为主的 1300km2,占总面积的 0.7%;以水资源利用不当为主的 14700km2,占总面积的 8.3%。沙漠化的过程就是在上述土地利用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系统平衡,导致地表植被的衰退或消失之后,风作用于地表而产生的风蚀、搬运、堆积的风沙运动过程,主要包括:①风力作用下沙质地表形态的发育过程;②固定沙丘的活化过程;③沙漠边缘风力作用下的沙丘前移过程。我国北方沙漠化土地就是在人类活动的干扰和上述风沙运动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4 土地利用与沙漠化防治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使沙漠化处于发展过程中,欲求受沙漠化影响地区可持续发展和沙漠化的防治,根本出路在于合理高效的土地利用。根据我国北方沙漠化地区自然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特点,土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沙漠化治理的典型经验,沙漠化土地的防治必须本着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的目标,建立既可防止土地沙漠化,又可促进生产发展的资源节约型、适度开发型和环境保护型的经济体系。

在沙漠化土地治理的具体措施上,在农牧交错地区可针对沙区中居民点、耕地、草场相对分散分布的特点,可以生态户为基础,采取天然封育,调整以旱作农业为主的土地利用结构,扩大林草用地比重,集约经营水土条件较好的土地,并和营造防风沙林带、林网及沙丘表面栽植固沙植物、丘间地营造片林或封育相结合的措施;在草原牧区,除了合理确定草场载畜量,轮牧和建立人工草地及饲料基地外,还应与合理配置水井,确定放牧点密度,修建牧道等结合起来;在干旱地带,要以内陆河流域为生态单元进行全面规划,合理确定用水计划,以绿洲为中心,建立绿洲内部护田林网、绿洲边缘乔灌结合的防沙林带和绿洲沙丘固定等措施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治体系。

许多实践证明了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可以达到土地沙漠化的防治及可持续利用的目的的。以陕西省榆林地区为例[5],据史书记载,在 1500 年前,榆林地区还是个林草茂密,宜农宜牧之地。后因历战摧残,乱砍滥伐,植被覆盖率仅有 1.8%,流沙已越过长城,逼近榆林城。据调查,在解放前的 100 多年时间里,有近 13.4万hm2 农田和草场院由于沙漠化而被放弃,11.3万hm2 农田和 26.7万hm2 草场受到沙漠化的威胁,产量和载畜量低而不稳。自 50 年代以来,通过统一规划、调整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坚持以治沙造林、保护和发展农牧业为主导,取得了很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从 1950 年到 1990 年底,榆林治沙造林保存面积达 74.0万hm2,恢复和改良草场 66.7万hm2 多。粮食总产量 1990 年较 1950 年增产 6 倍,大家畜由 7.6 万头增加到 36.3 万头,羊由 36 万只增加到 150 万只,活立木蓄积 340万m3,价值 7 亿多元,有 5 万多农户脱贫致富。

另一个成功的范例是内蒙古奈曼旗兴隆沼地区。通过遥感监测(1974 年和 1994 年)对比和实地调研[6],将沙漠化整治前后的土地利用结构比重和其它方面的变化列于表 1。从表 1 可以看出,整治实践所带来的环境和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第5篇:沙漠治理规划范文

本次沙尘天气过程主要影响了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北京8省(区、市)126个县市,受较大影响土地面积约5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600万,耕地面积约423万公顷,经济林地面积约24万公顷,草地面积约4100万公顷。

今年6月17日是第十九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今年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主题为“干旱和水资源短缺”,中国的主题是“不要让我们的未来干枯”,旨在唤起社会公众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造成的干旱和水资源短缺与生命关系的清醒认识,推动防治荒漠化的自觉行动,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和鼓励公众参与。

土地荒漠化被喻为“地球癌症”。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近3600万平方公里。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仍呈扩展态势。土地荒漠化引发了沙区群众流离失所、人们生活日益贫困、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等一系列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

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荒漠化是指气候异常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它不仅吞噬着古老的人类文明,而且对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如今,荒漠化已经成为人类在环境领域面临的三大挑战之一。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荒漠化的进逼使可以供人类惬意生活的环境逐渐缩小,必须引起了人类社会的极大关注。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防治荒漠化被列为国际社会优先采取行动的领域,大会成立了《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约》谈判委员会。1994年12月19日,联合国第四大会通过决议,宣布从1995年起,每年6月17日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面积最大、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7.33%,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困扰。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就在西北和华北地区建设防风固沙林带。1978年开始实施西北、华北、东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1991年启动了全国防沙治沙工程,20世纪末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林业重点工程。近年来,仅中央政府每年用于荒漠化防治的资金就达数十亿美元。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荒漠化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沙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年均净减少1717平方公里。与2004年相比,轻度荒漠化土地增加3.47万平方公里,中度荒漠化土地减少1.69万平方公里,重度荒漠化土地减少0.68万平方公里,极重度荒漠化土地减少2.34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植被平均盖度由2004年的17.03%提高到2009年的17.63%,植物种类逐步增加,重点治理区生态状况有效改善,沙尘天气次数明显减少。随着沙区生态承载力的提高,农牧业生产条件开始好转,经济林果、中药材、灌草饲料等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牧民增收和沙区产业结构调整。

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中国荒漠化防治工作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一是坚持尊重自然。认真落实禁止滥开垦、禁止滥放牧、禁止滥樵采的措施,实行封禁保护制度,充分发挥荒漠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二是坚持工程治理。在适宜治理的区域,先后启动了一批部级和省级重点生态工程,加快恢复沙区林草植被。三是坚持社会参与。按照“谁治理、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严格保护治理者的合法权益,确保投入者得其利、治理者受其益。四是坚持科学防治。坚持分类指导、因害设防,乔灌草相结合,总结推广了100多项实用技术。五是坚持政府扶持。国家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一些地方建立了防沙治沙财政补助政策。六是坚持典型带动。国家树立了一大批防沙治沙典型,对石光银、王有德、牛玉琴、殷玉珍等治沙先进人物进行了表彰奖励,以榜样的力量推动防沙治沙工作。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迪亚洛说,中国是世界上履行公约成效最显著的国家之一,中国在防治荒漠化的政策、立法、监测和工程治理方面都走在了世界前列,堪称世界典范。

大工程产生大效果

“老蒋,敬你一杯,感谢你们老两口对6000亩梭梭林的保护,一有时间我就再来看你们,一起喝两杯。”新疆自治区吉木萨尔县政协副主席马学智对负责沙漠深处梭梭林看护的护林员蒋根成说。蒋根成和老伴成存兰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里看守梭梭已经有20多年的时间了。老两口住在三岔口林业管护站里,周围是茫茫荒漠和一片片的梭梭。

“沙漠里有狼,也有狐狸等,我们太阳落山就把门关紧,不再出去,否则碰上狼群就麻烦了。在白天老蒋出去巡视,我就给他带上一些鞭炮,遇到狼群可以用鞭炮驱散它们。”成存兰讲述着自己一天的生活。

正是因为有了蒋根成夫妇这样的人,中国的防沙治沙事业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30年前,三北防护林工程启动,共和国新一轮治沙战役全面打响,在人们惊叹、怀疑的目光中,中国人防沙治沙的雄心和决心展示在世人面前。在共和国北部40%的版图内掀起了一场防沙治沙的人民战争。

三北工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植树造林工程和我国生态建设的重要载体与平台,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已经走过35年,生动地反映了我国探索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奋斗历程。30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北工程建设。工程建设初期,国务院专门成立了三北防护林建设领导小组,批准组建了三北防护林建设局,并将工程列为国家重点项目,由国家拨专款实施。所有这些,为三北工程建设顺利推进营造了良好环境、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北工程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为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了成功典范。工程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2500多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12.4%,森林蓄积量由1977年的7.2亿立方米增加到14.4亿立方米,在祖国北方构筑了一道坚实的绿色生态屏障,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明显减轻。工程区27.8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沙化土地面积年均减少1500平方公里,长期扩展的趋势得到扭转;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8.6万平方公里,黄土高原重点治理区治理程度达到70%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和侵蚀强度开始“双下降”,入黄泥沙量年均减少4亿吨左右;营造农防林253万公顷,工程区农田林网化程度达68%以上,2248万公顷农田得到有效庇护,每年粮食因此增产100亿公斤。同时,工程区建成了一批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饲料林基地,木材等林产品生产能力明显提升,种植业、养殖业、流通业和生态旅游业等蓬勃发展,一些地区农民涉林收入占到总收入的50%以上。三北工程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得到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被誉为“改造大自然的伟大壮举”。

为了遏制频繁侵袭京畿重地的风沙,2000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先期试点展开。通过对现有植被的保护、封沙育林、飞播造林、人工造林、退耕还林、草地治理等生物措施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措施,尽快恢复北京周围地区的林草植被,解决首都的风沙危害问题。

经过12年的持续治理,目前工程区已初步形成“人畜下山,让草灌长起来;封山禁牧,让山川绿起来;舍饲圈养,让农民富起来;产业发展,让经济强起来”的发展格局。

据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1999?2009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涉及的5省沙化土地总面积减少116.3万公顷,占沙化土地总面积的2.56%。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工程区林草植被迅速增加,生态效益不断显现,森林碳汇明显增加。

1999年,为改善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状况,中国开始试点实施退耕还林工程。2002年开始,在全国25个省全面启动退耕还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是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将水土流失严重,沙化、盐碱化、石漠化严重,生态地位重要、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坡耕地、沙化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继续耕种,因地制宜地造林种草,恢复植被的重点工程。

在工程实施中,国家实行资金和粮食补助制度,在一定期限内向退耕还林者提供适当的补助粮食、种苗造林费和现金补助(长江流域和南方地区、黄河流域和北方地区每年补助原粮分别为150公斤和100公斤,生活补助费20元)。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共完成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2894.4万公顷,其中退耕地造林926.4万公顷,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698万公顷,封山育林270万公顷。使占国土面积82%的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平均提高了3个多百分点。

中国“十二五规划”要求在重点生态脆弱区和重要生态区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重点治理25度以上坡耕地。据测算,退耕还林工程中国总投入将有4300多亿元。退耕还林对陡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实施退耕和还林,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工程带动了大投入,大投入产生了大效果。我国防沙治沙工作由于有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人民群众的全力投入,取得了重大成绩。根据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监测结果,与2004年相比,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12454平方公里,年均减少2491平方公里。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呈整体得到初步遏制,荒漠化、沙化土地持续净减少,局部地区仍在扩展的局面。

一是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净减少。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由扩展转变为持续净减少。荒漠化历次监测结果显示,2000年以前,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呈扩展趋势,年均增加10425平方公里;2000?2004年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实现净减少,年均净减少7585平方公里;2005?2009年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继续保持净减少,5年间净减少12454平方公里,年均净减少2491平方公里。

二是荒漠化和沙化程度持续减轻。与2004年相比,中度荒漠化土地减少1.69万平方公里,重度减少6800平方公里,极重度减少2.34万平方公里;中度沙化土地面积减少9906平方公里,重度减少1.04万平方公里,极重度减少1.5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中,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减少7084平方公里,固定沙地在沙化土地中的比重由2004年的15.7%上升到2009年16.06%。

三是植被状况进一步改善。沙化土地植被平均盖度由2004年的17.03%提高为2009年的17.63%,5年间提高了0.60%,植被盖度50%以上的沙化土地面积增加1.03万平方公里,盖度小于10%的沙化土地面积减少1.36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和沙化重点保护治理区植物种类明显增加,植被群落稳定性增强。在京津风沙源工程范围的典型草原区,未治理区域多样性指数仅为1.80,治理区域达到2.13。

四是重点治理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重点治理的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呼伦贝尔沙地、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等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以京津工程区为例,与2001年相比,土壤风蚀总量减少5.2亿吨,减幅达44%;土壤水蚀总量减少2.87亿吨,减幅达82%;地表释尘量减少1352万吨,减幅达43.3%。有效减缓了沙尘天气对京津地区的影响。

科学防治 沙中淘金

党的十把建设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作为党的重大行动纲领写入,这在世界政党发展史和执政史上还是第一次。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和建设生态文明的主阵地,必须切实担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重任,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十报告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

荒漠地区蕴藏着天然特有品种和品质的经济植物、动物和药材,是地球生态系统中一个独特的子系统,由荒漠地区各类生物和环境构成的陆地荒漠生态系统,在保障着全球41.3%陆地面积和20亿人口生存的同时,还为人类保存了许多特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为人类提供了独有的丰富奇异的自然景观。荒漠生态系统,既是全球生态系统的脆弱带,同时也是不可或缺的生态类型。

我们所说的防治荒漠化是指人类对荒漠生态系统的边缘进行干预,使之不再扩展,并通过以沙为原料的产业化造福人类。

今年3月21日颁布的《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的目标任务是,划定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加大防沙治沙重点工程建设力度,全面保护林草植被,积极预防土地沙化,综合治理沙化土地。规划分为两个阶段实施,2011?2015年为第一阶段,2016?2020年为第二阶段,10年共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2000万公顷,其中第一阶段1000万公顷,第二阶段1000万公顷。到2020年,使全国一半以上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沙区生态状况进一步改善。

这是我国进一步提出的防沙治沙的明确目标与任务。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防沙治沙的决心和信心,但我们必须明白防沙治沙工作就是摸清荒漠的脾气,对症下药,让它按照自然的生态法则衍变发展。只有这样沙漠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变得越来越温顺,我们的家园也才会越来越安宁。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暖季不下雨,冬雪渺无踪”。这是内蒙古乌海曾经的真实写照。乌海市位于乌兰布和、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地交汇处,干旱少雨,风蚀严重,生态脆弱。天然林资源少,地表植被稀疏,类型简单,1976年,植被平均盖度仅为25%,森林覆盖率不到0.3%。

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乌海市人民年复一年,与风沙灾害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经过近30年的努力,昔日的沙海变成了绿洲,星罗棋布的葡萄园、纵横交错的通道林、大片大片的梭梭林、柠条林向人们展示着一个充满希望、充满遐想的绿色之洲。

长期以来,乌海市重复着“年年栽树不见树”这样一条恶性循环的道路。年降水量不足160毫米,年蒸发量却高达3500毫米,如何利用现有条件发展自己的生态林业一直困扰着乌海人,树种的选择、灌溉的方式、后期的管护等,不断摸索中,最终依靠科技植树,为乌海造林开启了一扇大门。

今天的乌海,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完全是另一番景象。由于科学治沙,昔日的沙海已经被星罗棋布的葡萄园、纵横交错的通道林和大片的梭梭、柠条林所代替,成为人们眼中的“绿色之海”、“希望之海”。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纪检组长李树平说,内蒙古始终把科学治沙放在首位,充分遵循自然规律,研究探索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和技术,为提高防治成效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内蒙古的自然气候特征,加大了以抗旱造林为主的林业适用技术组装配套和推广应用。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培训,培养和造就了一支防沙治沙专业队伍。

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所属的奈曼旗、库伦旗和科左后旗这三个防沙治沙重点地区,记者切身感受到了沙漠化为人民生活带来的灾难。一片片连绵不绝的沙丘,光秃秃的泛着白光,风在远处走过,一层层的沙子便拖着长长的尾巴跳起舞蹈。过去提起沙漠,记者的意识中还只是想到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显得那么遥远,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记者怎么也不敢相信距离北京仅仅300多公里的地方就有这么大面积的流动沙丘和沉寂的荒漠。

通辽市林业局林敬春告诉记者,“沙子堆平房,毛驴上了房”是通辽很多乡镇苏木农民经历过的沙漠化灾害,所以这里的民众对防沙治沙的热情都非常高,因为他们知道治理沙漠是为了自己出门不吃沙,庄稼能多打。

通辽市在治理策略上,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原则。平缓的沙地推行“乔木网、灌木带、优质牧草中间盖”模式;在起伏较大的固定沙地推行生物经济圈、近自然林模式;流动、半流动沙地则推行植物再生沙障模式;在浅山丘陵地区实行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生态经济沟模式。

在运行机制上,通辽市实施了“谁造谁有,合造共有,允许继承和转让”的政策,在科尔沁沙地的治理上推行承包、租赁、拍卖、公司化治理开发等多种治理方式,鼓励社会各界承包沙地和荒山,兴办私营林场,逐步形成了国家、集体、个人及各种非公有制组织共同投资造林的治理开发机制。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通辽穿沙公路被誉为老百姓的幸福路。穿沙公路顾名思义就是穿越沙漠的公路。在沙漠中修建一条公路的难度有多大,一条穿过沙漠的公路能为居住在沙漠中的人民带来怎样的生活改变?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在库伦旗一条2001年完工的公路上得到了验证。在库伦旗林业局副局长曲成刚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1999年动工,2001年竣工的茫三线穿沙公路上。这里已经没有了流动沙丘的单一色调,进入我们眼帘的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色。乔木林、灌木丛、沙草已经覆盖了起伏的沙丘,一些柠条鹅黄的小花让人的心情愉悦。在一个高大的沙丘上远眺,茫三线穿沙公路像一个绿色的扁担,挑起了两边向沙漠延伸的绿色植物。微风吹过,已见不到沙尘扬起,看到的是草木轻松的摇摆,沙丘安详的睡卧。曲成刚对记者说,茫三线穿沙公路综合防沙治沙面积可达42万亩。这条路可以说是一条防沙治沙路,也可以说是一条农牧民的致富路。这条路修通以后,身处沙漠腹地的茫汉村就是猪肉的价格都比修通前平均一斤多卖5毛钱。

通过卫星遥感图,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在北纬42°02′?42°36′、东经116°51′?117°39′的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的河北省最北部,有一处集中连片的绿色与周边灰黄色相连的地区,这就是塞罕坝。这里过去曾经水草丰美、树木苍翠。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原始森林荡然无存,美丽的高岭变成了白沙弥天、林木稀疏的茫茫塞外荒原,有风吹过都是飞沙走石,对面不见人。

1962年,原林业部在这片荒原上建立了直属塞罕坝机械林场,开始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经过50年的艰苦奋斗,几代塞罕坝林场干部职工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成功营造了112万亩人工林,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如今,塞罕坝林场森林覆盖率已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1.4%提高到现在的79.4%,林木总蓄积量达到1012万立方米。每年可采木材10多万立方米,吸收二氧化碳74.7万吨,不仅当地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年降水量由417毫米增加到530毫米,而且有效阻滞了浑善达克沙地南侵,为京津地区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

塞罕坝人依靠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牺牲了两代人的青春和汗水,将荒漠变为绿洲,把风沙锁在塞外,在高原上筑起了一座绿色丰碑。这全是塞罕坝人尊重自然规律,依靠科学技术的结果。

塞罕坝机械林场下属的三道河口林场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三道河口都是沙地,造林难度相当大。在生产过程中,他们创新造林方式,在沙地实行沙棘带状密植和黄柳分根压条造林;适宜地块实行十行造一行一穴双株,雨季带坨补植的备补苗方式;抗旱保墒能力低的地块实行大规格容器桶造林。

在一个造林作业区,记者看到一棵棵樟子松树苗艰难地生长在沙地中,由于缺水,针叶末梢有的已经干枯。塞罕坝机械林场林业科王副科长告诉记者:“沙地造林的难度之大,人们难以想象。塞罕坝的林子多数都是在这样的立地条件上建起来的,塞罕坝人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沙地渗水性能好,就一次次挑水多浇;小苗不好成活,就换大苗。因此,塞罕坝林场不仅是艰苦奋斗的精神,而且为生态造林,付出的成本也相当高。”

科学防沙治沙是提高治沙效率的重要手段,我国各级政府都加大科技投入,以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也对防治荒漠化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

全国政协人口与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央项目指导委员会主任江泽慧认为,在中国西部土地退化防治过程中,应突出土地退化防治政策与机制创新。建立多目标管理、多部门参与、全方位互动的统筹协调机制,“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社会支持、农民受益”的公私伙伴关系合作模式,“公司+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的市场运作机制,基于生态、经济、社会效率的土地退化防治成本效益机制,完善生态补偿、扶贫开发等政策保障支持。这些新机制,将为政府决策、企业和社会广泛融入,以及农牧民参与式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持。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龙永枢认为,当前防治荒漠化和沙尘暴需要重视五大问题: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防治荒漠化和沙尘暴要加强多学科合作研究;要加强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结合;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实施防治结合的战略;要因地制宜做好规划;要加大制度创新与治理投入力度。

他认为,荒漠化扩展,沙尘暴肆虐,最根本的原因是生态系统出了问题。防是治本之道,主要指防止人类活动的负面环境效应,因此必须整合全社会的力量,合理利用地方资源,建立适宜的产业结构;治是应急之路,主要指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对已经荒漠化了的土地进行生态重建和恢复。只有防治结合,才能标本兼治。

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主任刘拓认为,荒漠化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一要尊重自然规律,充分发挥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功能的作用。二要因地制宜,实施荒漠生态系统建设。三要运用物质利益驱动原则,激发全社会荒漠化防治的原动力。

在谈到发挥科技引领作用,着力提高荒漠化防治成效时,刘拓说,要大力鼓励有关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开展荒漠化防治科技创新研究,针对关键疑难技术问题开展多部门、多学科联合攻关,充分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加强现有科研成果的集成、组装和加工,加快防沙治沙实用技术研发,促进防沙治沙科研成果转化、升级。建立防沙治沙实用技术推广服务体系,鼓励科研人员深入防沙治沙一线,解决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问题。

以沙致富 生态与民生双赢

2012年6月17号,联合国UNCCD官员在实地考察了亿利资源治理的库布其沙漠之后,在世界荒漠化日上提出了一个看起来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世界土地荒漠化零增长。UNCCD负责人说,提出这个目标的灵感来自于中国库布其沙漠亿利资源治沙模式的成果。亿利资源集团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二十多年创造了5000多平方公里绿洲,而且发展了沙漠新能源、新材料、天然药业等沙漠绿色经济,惠及了十几万人的生活和生产,特别是在沙漠中改良了一定规模的可利用耕地,发展了沙漠现代农业,实现了沙漠耕地的正增长。

众所周知,荒漠化的一个主因就是人类不当的行为所致,那么如何将生态治理和相关产业有机结合,进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无疑已经成为这个时代防沙治沙寻求的战略方向。20多年前,中国科技泰斗钱学森就曾满怀期待预言:西部中国16亿亩的沙漠戈壁将会为共和国生长出几十亿财富。

在我国,沙区往往是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当地的经济,当地百姓的生活水平,一般都相对较低。要想更好地推进防沙治沙工作,必须首先改善老百姓的生活,只有大家富起来,才能有更大的热情投入到防沙治沙中去。

目前,为了实现防沙治沙的可持续发展,在防沙治沙实践中,国家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生态改善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严格保护和有效治理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沙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沙区特色产业。特别是注重扶持发展资源消耗低、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沙产业开发项目,带动沙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

作为中国第一家以“沙产业反哺治沙”而闻名国内外的亿利资源沙产业集团,是由亿利资源集团下属的沙产业事业部改组而成。作为一个集荒漠化防治、生态建设、黄河保护、沙产业发展、新能源开发、国际会议以及沙区百姓致富“七位一体”的产业链,其形成可以说整合了亿利资源全部沙产业相关公司,成功的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并依托亿利资源沙产业的平台,实现了品牌的集聚效应。在开辟出一条特色沙产业之路的同时,亿利资源也真正找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佳结合点,其品牌价值也由此节节攀升。

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告诉记者,亿利资源率先实现了变废为宝,变沙害为沙利。他们在库布其沙漠探索出产业化治沙的新思路,并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向人逼沙退、由贫瘠荒漠向绿色产业的转变,开发了沙漠旅游、沙漠中草药种植加工、沙漠新能源等多种沙漠生态产业。可以说在防治荒漠化进程中,亿利资源走到了世界

前列。

在北京中关村有这样一家公司,它们以沙为原料,通过技术创新,加工成各种各样对人类有益的砂产品,系统集成 “以砂精铸、以砂增油、以砂兴水、以砂治沙、以砂建筑、以砂兴农”为代表的解决方案,在精密铸造、石油开采、生态建筑、现代农业等领域在同行业中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已形成一个具有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砂产业。它就是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005年,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秦升益有效解决了传统的通过孔隙透水易被灰尘堵塞的技术难题,首创出“生泰砂透水砖”及配套技术产品,参加了“2005建设节约型社会展览会”。总书记在展位前仔细了解了产品情况并且看完了透水演示后,刚走出几步后又回过头来问:“这种砖透水了,粘结层的透水问题也解决了,但怎样才能让砖里渗出的水很快渗透到土壤里?”

总书记提出这样专业的技术问题,让秦升益敬佩不已,他马上解释说:“水的表面张力被破坏后有一种惯性,遇到地面仍有很强的穿透能力,所以能渗到地下,补充地下水。”展览会后,中央各大媒体报道了秦升益的透水砖。很快,仁创接到了来自各地的30亿

大单。

而秦升益并不满足,他的目标是环保的沙制家具、看不到钢筋水泥的沙造楼房。现在,在密云生产基地,一幢二层小楼拔地而起,从门窗,到天花板、地基,所有的所有,全是以沙为原料,它是秦升益梦想的雏形。

“钱学森先生曾提出‘沙产业’理念,我们如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将‘沙产业’发展到‘砂产业’,开创出了一个以用砂为标志的工业型战略性新兴产业。”仁创集团董事长秦升益语气中透着掩饰不住的激情。

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地处毛乌素沙地中心,防沙固沙全靠满地的沙柳、旱柳、柠条等土生的树种。由于过去没有加工手段,农牧民只能守着绿地受穷。近几年,乌审旗狠抓林沙产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刨花板、沙柳切片、饲料加工、生物质发电等生态产业。当地百姓说:“荒沙我治理以后,柳高竿盖房子也是钱,再一个沙柳平茬以后卖给刨花板厂也是钱。原来当柴烧的土灌木现在很抢手,过去没人要的荒沙地现在也值钱了。”

有学者认为,如果从自然环境的角度上看,在沙区发展产业促进农民致富,受一定的局限,但治沙是改善生态环境必须要做的,因为它牵扯到农民的生存和致富,这两点必须得结合。

第6篇:沙漠治理规划范文

创业27年来,亿利资源始终坚持治理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齐沙漠。这座沙漠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北部,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距北京直线距离仅800公里,曾被称为“悬在首都上空的一盆沙”。27年前,库布其是一片漫漫黄沙的“死亡之海”。企业常年被风沙所困,面临破产倒闭,为使企业能够存活下去,万般无奈,亿利投巨资修建了穿沙公路,被迫走上了一条治沙绿化、发展沙漠生态经济的特殊之路。

在库布其那片几百年来无人问津、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沙漠中,以亿利资源集团为代表的治沙企业,在国家、内蒙古、鄂尔多斯各级党委、政府富有远见的政策支持下,携手当地百姓,27年始终坚持、坚守、坚毅地致力于沙漠治理。直到今天,已绿化库布齐沙漠6000多平方公里,控制沙漠化面积1.1万平方公里,带动10多万沙区农牧民走出沙漠,过上了富裕文明的生活。

在治沙过程中,亿利经历了从懵懂到理想化到逐渐清晰,最终走出了一条科学化治沙的路子,治沙历程和实践归纳为“五个阶段、四个创新、三大变化”。

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被动治沙造林阶段(1988-1995)。主要特点:企业被沙漠阻隔,生态建设短资金、缺技术、没人才,参与人员少,建设周期长,管理经验相对不足,人工造林面积小,年均2000亩左右。

第二阶段:主动治沙造林阶段(1995-2001)。主要特点: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吹响,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独贵塔拉镇和吉日嘎朗图镇三级政府积极支持企业进行沙漠治理与生态建设。企业主动进行沙漠治理,通过补种的方式巩固人工造林成果,同时在有限的范围内扩大人工造林面积,年均造林1万亩左右;并且开始引进美国三角叶杨等树种,建立生态育苗基地。

第三阶段:理想化治沙造林阶段(2001-2003)。主要特点:企业进军沙漠后,增加了一定的经济收入,迫切希望扩大人工造林而积,反而急于求成。典型案例为推沙造林,且林木以杨树纯林为主,树种单一,生长灌丛化,不利于病虫害的防治,也不利于防火,违背造林原则,盲目作业。推沙造林工程量大,耗财耗力;人工造林面积相对较小,年均6000亩左右。

第四阶段:理性化、合理化治沙造林阶段(2003-2006)。主要特点:探索与总结科学的造林技术,积累经验,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造林原则,提出“锁住四周、渗透腹部、以路划区、分块治理、科技支撑、产业拉动”的治沙方略和“路、电、水、讯、网、绿”六位一体的治沙方针,治沙治到哪里,路就修到哪里,水、电、讯就通到哪里;建立了“乔、灌、草(甘草)”相结合的立体生态治理模式;人工造林打破传统的锹种植苗造林方式,机械造林方式广泛应用。年均造林5万亩,涌现出郭三梁、七星湖等效果明显的治沙基地。

第五阶段:科学化、规模化治沙造林阶段(2006-2015)。主要特点:完成实践到理论的升华,成立了专门的沙产业研究院,“库布其模式”完整理论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的工程管理体系成型。此阶段的治沙由沙漠北缘向沙漠腹部延伸,每年造林面积近80万亩,相当于前26年造林的总和。

四个创新:

(一)不断推动科技创新,使治沙技术占据全球绝对领先地位。依靠国内外沙漠生态专家学者的智慧和力量,培育驯化了1000多种耐寒旱、耐盐碱的植物种子,把库布齐建成了中国西部最大的沙生灌木及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库。自主创新了100多种生物固沙种植方法:如气流法种植沙柳十几秒钟就可以完成,甘草固氮法让沙漠出现了大面积的黑色土壤、甘草平移栽培由原来一株甘草治理1平米沙地放大到10平米,这些技术突破了治沙难题,解放了生产力。这些技术正在推广运用到我国可治理的沙漠中,节约了巨大的投资。

(二)不断推动商业模式创新,使“生态+生意”的模式逐渐成熟。沙漠治理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当作一门生意来做,创塑了“六生态”的产业业态。一是生态修复,通过开发适宜的先锋植物品种,创新栽培管理技术,整合了国家甲级资质的生态设计院,提供退化土地系统恢复、重建和改进的整体解决方案。目前已输出到河北张家口实施冬奥会生态修复和新疆南疆实施生态示范工程。二是生态工业,他们做大做强饱水剂、固沙剂、土壤改良剂、有机饲料、有机肥料等产业,形成草本、木本资源饲草化利用、牲畜粪便还田的低碳、循环、无污染的整体产业链。三是生态光能,他们首创“发电+种树+种草+养殖+扶贫”的生态光伏产业,实现了生态与能源的良性互动。目前,库布其110MWp生态光伏项目已并网发电,日发电65万千瓦时,治沙规模20公顷。按这种模式,他们分别在库布其和京张生态走廊启动了1GW生态光伏扶贫项目,建成后年发电30亿kwh,治沙规模将达400平方公里,帮扶贫困人口1万人。他们已经联合了国内外数十家大型企业和金融机构发起设立了“绿丝路基金”,首期募集就达300亿元,主要投资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生态光伏和生态光热能源产业。四是生态牧业,按照“宜草则革、草畜平衡、静态舍养、动态轮牧”的原则,依托生态建设成果和沙柳、柠条有机蛋白饲料,示范推进生态牧业建设,使“农、林、牧、革”良性互动。五是生态健康,依托库布其220万亩GAP甘草基地和30多万亩苁蓉中药材,建立甘草、苁蓉等中药材规模化生产基地,打造以中蒙药为主的健康产业全产业链,开发沙小甘、沙漠植物酵素饮品,深受市场欢迎。六是生态旅游,依托库布其国家沙漠公园特有的自然风光和亿利27年生态建设成果,对库布其做了进一步保护性开发,打造了“大漠星空、生态体育、野生动物、赛马文化、冰雪世界”等旅游项目,开展体验、认知、教育式的沙漠生态旅游,年接待旅客20多万人次。这“六生态”产业互促其进,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沙漠生态产业出新路子、锻造新模式。

(三)不断推动合作机制创新,使生态、经济、民生实现平衡驱动可持续发展。沙漠生态是一项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的事业,要想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必须找到“生态、经济、民生”的利益平衡点,生态是基础,经济是动力,民生是保障,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27年的实践中,建立了“公司+基地+农户”的沙产业发展机制,与200多个民工连队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他们创新并形成了政府政策性支持、企业产业化拉动、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的“生态、民生、产业”PPP其赢机制。

(四)不断推动治沙方法创新,将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首先,把分散在1万多平方公里沙漠里的农牧民转移出来,建成了全国首个“沙漠牧民新村”。帮助农牧民增收致富的同时,让沙漠得以休养生息。与此同时,按照“锁住四周、渗透腹部”和“南围、北堵、中切”的“孙子兵法”治沙方略,大力建成了500多公里纵横交错的穿沙公路,以路划区、分而治之,并沿路通电、通水、扎网格,大规模种树、种草、种药材。并辅以机械种植、人工围栏封育和飞播绿化,围封固沙,建设了全长242公里、宽20-60公里的防沙护河锁边林,使沙漠绿洲面逐年扩大。

三大变化

(一)沙漠土地变了。27年的防沙绿化,让库布齐沙漠由原来的“不毛之地”变成如今6000多平方公里的沙漠绿洲,控制沙漠1.1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天津市的总面积。特别是长期种植甘草等豆科类植物,通过生物固氮菌改良土壤,让100多万亩的沙漠出现了生物结皮和黑色土壤,具备了农业耕作的条件,被专家称为“沙漠奇迹”。同时,通过创新“迎风坡造林”植树方法,削峰填谷,树长沙降,整个库布其沙漠的沙丘高度较20多年前整体下降了50%。

第7篇:沙漠治理规划范文

关键词北方地区;土地利用;沙漠化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037(1999)04-0355-04

1引言

荒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严重的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之一。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是我国北方的沙漠化(沙质荒漠化)以其面积广大和发展迅速而引人关注。根据北方自然环境背景、人类活动与社会经济特点及其相互作用,通过近20年沙漠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我们将沙漠化的概念总结为:沙漠化是在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由于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与自然资源环境不相协调所产生的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1]。我国北方沙漠化的发生发展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历史,而且尤以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速度为最快。沙漠化过程使土壤的风蚀—风积作用加剧,破坏了土壤的理化性质,降低乃至丧失了土地生产潜力,并使自然环境趋于恶化,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也严重影响广大农牧区人民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为此,深入开展人为作用,特别是土地利用在沙漠化过程中作用的研究,对于阐明沙漠化形成机制,丰富沙漠化研究的理论和制定防治沙漠化的政策及措施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中国北方地区沙漠化的发展与时空分布

我国北方的土地沙漠化过程按其发生性质可以分为沙质草原沙漠化、固定沙丘(沙地)活化和沙丘前移入侵三种类型。历史时期的土地沙漠化主要发生在干草原及荒漠草原地带和干旱地带的沙漠边缘河流沿岸或深入到沙漠内部的河流下游地区。现代的沙漠化土地从本世纪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平均每年以1560km2的速度在蔓延。通过大范围野外调查和遥感技术的应用,结合我们的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从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后期,沙漠化土地更以年均2100km2的速度在加速扩展,这样,整个北方沙漠化土地面积已达近350000km2,其分布和蔓延主要在以下3个地区[2]:1半干旱地带的农牧交错地区,占北方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40.5%,特别是草原农垦区,如河北省坝上及内蒙古后山的草原农垦区,沙漠化土地面积从50年代末期占农田面积的3%增加到70年代中期的13%,80年代后期的25%;2半干旱地带波状沙质草原区,占36.5%,如科尔沁草原沙漠化土地的发展,从50年代末期占草原面积的20%,增加到70年代中期的 53%,80年代后期的77.6%;3干旱地带绿洲边缘及内陆河下游地区,占23.0%,主要表现在固定沙丘的活化,如弱水下游沙漠化土地的发展从50年代末占该地区面积的5%增加到70年代中期的22%,80年代后期的36%。

相同时期内凡是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治理的地区,沙漠化土地空间范围有所减少,据遥感数据分析测算,约有10%的沙漠化土地得到逆转。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我们选择另一个时段的遥感资料(1987年和1993年TM数据)对毛乌素沙区进行了连续动态监测,结果表明,沙漠化土地面积在1987~1993年的7年间,由32586km2(占监测区域总面积的67.5%)下降到30496.7km2(占面积的63.5%),减少了1936.3km2,总体上处于逆转过程中,平均每年约有276.6km2土地得到了治理。

但就整个北方而言,进入90年代,沙漠化土地的蔓延又有加速的趋势,以每年2460km2的速度扩展[3],形势更为严峻。

3土地利用与沙漠化的发展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个人地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人类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和程度上。在大部分的人类文明历史时期,自然资源与环境决定着人类的土地利用。但在现代的过程中,由于人口增加和科技进步,使得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之需求的增加成为必须和可能,因而逐渐在人地关系中提升了人类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和调控力。在许多情况下,这是人类在有效利用资源方面的进步。但也时常因不合理的方式,不同程度地作用于资源环境的变化过程,引起乃至控制着资源环境的不良渐变或突变,如温室效应气体增加,大河断流、火灾、库区地震、水土流失等,而土地沙漠化则是更为明显的一例。

在我国北方,历史上游牧民族由于政治经济利益的驱使或气候暖温和冷干的变化,时有南进和北退的过程;而广大地区随着统治民族的更迭,农业或牧业为主的土地利用方式也多次交替,其利用强度也有差异,使历史时期的沙漠化土地也处于一个发展与逆转相互交替的过程中。但在这一过程中,人类活动总是在自然条件的基础上起诱发作用,表现在历史上沙漠化的发生期往往与一些重大事件相关联,如民族之间的征战频繁和政治上动荡不定的东汉末年、唐代末期及五代、宋辽对峙以及明中叶以后和清中叶以后的时期都是沙漠化的发展期。而这些时期也正与气候较为冷干相吻合,这也加剧了沙漠化的过程,减弱了退化土地自我恢复的能力,导致了自然环境的进一步退化。这种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的相互作用使北方干旱草原地带的沙漠化数度发生和蔓延,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活动的加剧,沙漠化土地的面积和程度总体上也就处于一个扩大和加重的过程中。

中国北方地区历史上由于气候干旱、自然资源贫乏,利用困难等原因而成为古代经济落后的地区,是许多游牧部族先后活动的场所。他们利用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来适应由于气候波动、降水变化的自然过程。如牧民利用天然牧场,逐水草而居;农民则实行农田轮作制等。在人类历史的绝大部分时段内,牧民通过游牧,充分利用天然草场的多样性和季节性的临时积水,使牲畜及时获得食物,这样也避免了草场的过度放牧。而农田轮作制或曰游耕制,则充分利用了天然草场的再生能力和土壤物理化学特性的恢复能力,协调了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自然恢复之间的关系,达到了一种原始的可持续发展。其实质就是人类活动尚未超越自然资源的负荷限度,在天然植被自我恢复能力的调节下,生态系统保持着动态的平衡,环境相对稳定。但自18世纪中叶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来,北方地区的人口随着几次大规模的移民拓荒而迅速增长。50年代以来,又经历了合作化、和“”期间的几次拓荒高潮,使人口的年增长率达2.5%~3.0%。例如,农牧交错的沙漠化地区人口平均年增长率从50年代至80年代曾达到3.08%,平均人口密度从10~15人/km2;增加到40~60人/km2,高者可达80人/km2。内蒙古乌蒙后山7个受沙漠化危害的县(旗)的农业人口也从1949年的51.5万增加到1985年的125.8万。尽管进入80年代以后,北方沙漠化地区很少再有移民涌入,但由于人口基数已大,人口增加的速度并不见减缓,特别是在农牧交错区汉族和少数民族混居的地区,由于国家对少数民族在计划生育上实行照顾政策等一些原因,情况更是如此。

人口的增长和社会需求的扩大,加大了土地资源利用的压力,也破坏了传统土地利用的合理性。草原被进一步开垦,也使草场面积锐减,许多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从以放牧为主转变成以农耕为主。土地利用的强度也逐渐加大,轮作制由往常的十几年间隔减为几年或隔年,甚至连年耕作;倍增的牧畜又集中在逐渐减少的草场,加大了放牧的负载;日常生活所需燃料的增加也使樵采活动加强,这些都构成了导致沙漠化发生发展的主导人为因素——过度开垦、放牧和樵采。

根据对我国北方沙漠化的研究,朱震达等于1989年提出了以土地利用为主的人类活动与沙漠化土地的成因分类和发展面积表[4],以草原过度农垦为主造成的沙漠化土地面积为44700km2,占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25.4%;以草原过度放牧为主的49900km2,占总面积的28.3%;以过度樵采为主的56000km2,占总面积的31.8%;以工矿交通城市建设破坏植被为主的1300km2,占总面积的0.7%;以水资源利用不当为主的14700km2,占总面积的8.3%。沙漠化的过程就是在上述土地利用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系统平衡,导致地表植被的衰退或消失之后,风作用于地表而产生的风蚀、搬运、堆积的风沙运动过程,主要包括:①风力作用下沙质地表形态的发育过程;②固定沙丘的活化过程;③沙漠边缘风力作用下的沙丘前移过程。我国北方沙漠化土地就是在人类活动的干扰和上述风沙运动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4土地利用与沙漠化防治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使沙漠化处于发展过程中,欲求受沙漠化影响地区可持续发展和沙漠化的防治,根本出路在于合理高效的土地利用。根据我国北方沙漠化地区自然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特点,土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沙漠化治理的典型经验,沙漠化土地的防治必须本着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的目标,建立既可防止土地沙漠化,又可促进生产发展的资源节约型、适度开发型和环境保护型的经济体系。

在沙漠化土地治理的具体措施上,在农牧交错地区可针对沙区中居民点、耕地、草场相对分散分布的特点,可以生态户为基础,采取天然封育,调整以旱作农业为主的土地利用结构,扩大林草用地比重,集约经营水土条件较好的土地,并和营造防风沙林带、林网及沙丘表面栽植固沙植物、丘间地营造片林或封育相结合的措施;在草原牧区,除了合理确定草场载畜量,轮牧和建立人工草地及饲料基地外,还应与合理配置水井,确定放牧点密度,修建牧道等结合起来;在干旱地带,要以内陆河流域为生态单元进行全面规划,合理确定用水计划,以绿洲为中心,建立绿洲内部护田林网、绿洲边缘乔灌结合的防沙林带和绿洲沙丘固定等措施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治体系。

许多实践证明了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可以达到土地沙漠化的防治及可持续利用的目的的。以陕西省榆林地区为例[5],据史书记载,在1500年前,榆林地区还是个林草茂密,宜农宜牧之地。后因历战摧残,乱砍滥伐,植被覆盖率仅有1.8%,流沙已越过长城,逼近榆林城。据调查,在解放前的100多年时间里,有近13.4万hm2农田和草场院由于沙漠化而被放弃,11.3万hm2农田和26.7万hm2草场受到沙漠化的威胁,产量和载畜量低而不稳。自50年代以来,通过统一规划、调整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坚持以治沙造林、保护和发展农牧业为主导,取得了很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从1950年到1990年底,榆林治沙造林保存面积达74.0万hm2,恢复和改良草场66.7万hm2多。粮食总产量1990年较1950年增产6倍,大家畜由7.6万头增加到36.3万头,羊由36万只增加到150万只,活立木蓄积340万m3,价值7亿多元,有5万多农户脱贫致富。

另一个成功的范例是内蒙古奈曼旗兴隆沼地区。通过遥感监测(1974年和1994年)对比和实地调研[6],将沙漠化整治前后的土地利用结构比重和其它方面的变化列于表1。从表1可以看出,整治实践所带来的环境和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表1内蒙古奈曼旗兴隆沼地区防治沙漠化的效益(1974~1994年)

Table1Effectivenessincombatingdesertification

inXinglongzhao,NaimanBanner,InnerMongolia

(1974~1994)

1974占总面积(%)1994占总面积(%)效益增减

沙漠化土地(hm2)1570029.6221003.96-13600-86.62%

林地(hm2)7771.471584030.10+15063+19倍

农耕地(hm2)49609.36690013.02+1940+39.11%

粮食总产(t)279013110+10320+3.7倍

粮食单产(kg·hm2)562.51900+1377.5+2.4倍

草场承载能力(单位:羊)124200152200+2800+22.5%

人均收入(元)801120+1040+13倍

5结论

土地沙漠化的发生发展与土地利用有着直接的关系。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程度是导致我国北方沙漠化土地蔓延的主导因素,这不仅使环境恶化并造成大面积的土地退化,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合理的土地利用在沙漠化防治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总结,可以为全国不同地带的沙漠化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样板。

参考文献

1朱震达,王涛.我国沙漠化土地的潜力、现状、发展趋势与对策[A].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中国资源潜力、趋势与对策——中国科学院地学部研讨会文集[C].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198~202.

2朱震达,王涛.从若干典型地区的研究对近十年来中国土地沙漠化演变趋势的分析[J].地理学报,1990,45(4):430~440

3CCICCD.ChinaCountryPapertoCombat

Desertification[M].Beijing:ChinaForestry

PublishingHouse,1996,18~31.

4朱震达,刘恕.中国的沙漠化及其治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27~42.

第8篇:沙漠治理规划范文

1 引言

荒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严重的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之一。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是我国北方的沙漠化(沙质荒漠化)以其面积广大和发展迅速而引人关注。根据北方自然环境背景、人类活动与社会经济特点及其相互作用,通过近 20 年沙漠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我们将沙漠化的概念总结为:沙漠化是在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由于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与自然资源环境不相协调所产生的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1]。我国北方沙漠化的发生发展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历史,而且尤以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速度为最快。沙漠化过程使土壤的风蚀—风积作用加剧,破坏了土壤的理化性质,降低乃至丧失了土地生产潜力,并使自然环境趋于恶化,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也严重影响广大农牧区人民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为此,深入开展人为作用,特别是土地利用在沙漠化过程中作用的研究,对于阐明沙漠化形成机制,丰富沙漠化研究的理论和制定防治沙漠化的政策及措施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中国北方地区沙漠化的发展与时空分布

我国北方的土地沙漠化过程按其发生性质可以分为沙质草原沙漠化、固定沙丘(沙地)活化和沙丘前移入侵三种类型。历史时期的土地沙漠化主要发生在干草原及荒漠草原地带和干旱地带的沙漠边缘河流沿岸或深入到沙漠内部的河流下游地区。现代的沙漠化土地从本世纪 50 年代后期到 70 年代中期平均每年以 1 560km2的速度在蔓延。通过大范围野外调查和遥感技术的应用,结合我们的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从 70 年代中期至 80 年代后期,沙漠化土地更以年均 2100km2 的速度在加速扩展,这样,整个北方沙漠化土地面积已达近 350000km2, 其分布和蔓延主要在以下 3 个地区[2]:1 半干旱地带的农牧交错地区,占北方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 40.5%,特别是草原农垦区,如河北省坝上及内蒙古后山的草原农垦区,沙漠化土地面积从 50 年代末期占农田面积的 3% 增加到 70 年代中期的 13%,80 年代后期的 25%;2 半干旱地带波状沙质草原区,占 36.5%,如科尔沁草原沙漠化土地的发展,从 50 年代末期占草原面积的 20%,增加到 70 年代中期的&nb sp;53%,80 年代后期的 77.6%;3 干旱地带绿洲边缘及内陆河下游地区,占 23.0%,主要表现在固定沙丘的活化,如弱水下游沙漠化土地的发展从 50 年代末占该地区面积的 5% 增加到 70 年代中期的 22%,80 年代后期的 36%。

相同时期内凡是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治理的地区,沙漠化土地空间范围有所减少,据遥感数据分析测算,约有 10% 的沙漠化土地得到逆转。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我们选择另一个时段的遥感资料(1987 年和 1993 年 tm 数据)对毛乌素沙区进行了连续动态监测,结果表明,沙漠化土地面积在 1987~1993 年的 7 年间,由 32586km2(占监测区域总面积的 67.5%)下降到30496.7km2(占面积的 63.5%),减少了 1936.3km2,总体上处于逆转过程中,平均每年约有 276.6km2 土地得到了治理。

但就整个北方而言,进入 90 年代,沙漠化土地的蔓延又有加速的趋势,以每年 2460km2 的速度扩展[3],形势更为严峻。

3 土地利用与沙漠化的发展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个人地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人类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和程度上。在大部分的人类文明历史时期,自然资源与环境决定着人类的土地利用。但在现代的过程中,由于人口增加和科技进步,使得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之需求的增加成为必须和可能,因而逐渐在人地关系中提升了人类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和调控力。在许多情况下,这是人类在有效利用资源方面的进步。但也时常因不合理的方式,不同程度地作用于资源环境的变化过程,引起乃至控制着资源环境的不良渐变或突变,如温室效应气体增加,大河断流、火灾、库区地震、水土流失等,而土地沙漠化则是更为明显的一例。

在我国北方,历史上游牧民族由于政治经济利益的驱使或气候暖温和冷干的变化,时有南进和北退的过程;而广大地区随着统治民族的更迭,农业或牧业为主的土地利用方式也多次交替,其利用强度也有差异,使历史时期的沙漠化土地也处于一个发展与逆转相互交替的过程中。但在这一过程中,人类活动总是在自然条件的基础上起诱发作用,表现在历史上沙漠化的发生期往往与一些重大事件相关联,如民族之间的征战频繁和政治上动荡不定的东汉末年、唐代末期及五代、宋辽对峙以及明中叶以后和清中叶以后的时期都是沙漠化的发展期。而这些时期也正与气候较为冷干相吻合,这也加剧了沙漠化的过程,减弱了退化土地自我恢复的能力,导致了自然环境的进一步退化。这种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的相互作用使北方干旱草原地带的沙漠化数度发生和蔓延,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活动的加剧,沙漠化土地的面积和程度总体上也就处于一个扩大和加重的过程中。

中国北方地区历史上由于气候干旱、自然资源贫乏,利用困难等原因而成为古代经济落后的地区,是许多游牧部族先后活动的场所。他们利用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来适应由于气候波动、降水变化的自然过程。如牧民利用天然牧场,逐水草而居;农民则实行农田轮作制等。在人类历史的绝大部分时段内,牧民通过游牧,充分利用天然草场的多样性和季节性的临时积水,使牲畜及时获得食物,这样也避免了草场的过度放牧。而农田轮作制或曰游耕制,则充分利用了天然草场的再生能力和土壤物理化学特性的恢复能力,协调了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自然恢复之间的关系,达到了一种原始的可持续发展。其实质就是人类活动尚未超越自然资源的负荷限度,在天然植被自我恢复能力的调节下,生态系统保持着动态的平衡,环境相对稳定。但自 18 世纪中叶以后,特别是进入 20 世纪以来,北方地区的人口随着几次大规模的移民拓荒而迅速增长。50 年代以来,又经历了合作化、和“”期间的几次拓荒高潮,使人口的年增长率达 2.5%~3.0%。例如,农牧交错的沙漠化地区人口平均年增长率从 50 年代至 80 年代曾达到 3.08%,平均人口密度从 10~15 人/km2 ;增加到 40~60 人/km2,高者可达 80 人/km2。内蒙古乌蒙后山 7 个受沙漠化危害的县(旗)的农业人口也从 1949 年的 51.5 万增加到 1985 年的 125.8 万。尽管进入 80 年代以后,北方沙漠化地区很少再有移民涌入,但由于人口基数已大,人口增加的速度并不见减缓,特别是在农牧交错区汉族和少数民族混居的地区,由于国家对少数民族在计划生育上实行照顾政策等一些原因,情况更是如此。

人口的增长和社会需求的扩大,加大了土地资源利用的压力,也破坏了传统土地利用的合理性。草原被进一步开垦,也使草场面积锐减,许多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从以放牧为主转变成以农耕为主。土地利用的强度也逐渐加大,轮作制由往常的十几年间隔减为几年或隔年,甚至连年耕作;倍增的牧畜又集中在逐渐减少的草场,加大了放牧的负载;日常生活所需燃料的增加也使樵采活动加强,这些都构成了导致沙漠化发生发展的主导人为因素——过度开垦、放牧和樵采。

根据对我国北方沙漠化的研究,朱震达等于 1989 年提出了以土地利用为主的人类活动与沙漠化土地的成因分类和发展面积表[4],以草原过度农垦为主造成的沙漠化土地面积为 44700km2,占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 25.4%;以草原过度放牧为主的 49900km2,占总面积的 28.3%;以过度樵采为主的 56000km2,占总面积的 31.8%;以工矿交通城市建设破坏植被为主的 1300km2,占总面积的 0.7%;以水资源利用不当为主的 14700km2,占总面积的 8.3%。沙漠化的过程就是在上述土地利用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系统平衡,导致地表植被的衰退或消失之后,风作用于地表而产生的风蚀、搬运、堆积的风沙运动过程,主要包括:①风力作用下沙质地表形态的发育过程;②固定沙丘的活化过程;③沙漠边缘风力作用下的沙丘前移过程。我国北方沙漠化土地就是在人类活动的干扰和上述风沙运动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4 土地利用与沙漠化防治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使沙漠化处于发展过程中,欲求受沙漠化影响地区可持续发展和沙漠化的防治,根本出路在于合理高效的土地利用。根据我国北方沙漠化地区自然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特点,土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沙漠化治理的典型经验,沙漠化土地的防治必须本着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的目标,建立既可防止土地沙漠化,又可促进生产发展的资源节约型、适度开发型和环境保护型的经济体系。

在沙漠化土地治理的具体措施上,在农牧交错地区可针对沙区中居民点、耕地、草场相对分散分布的特点,可以生态户为基础,采取天然封育,调整以旱作农业为主的土地利用结构,扩大林草用地比重,集约经营水土条件较好的土地,并和营造防风沙林带、林网及沙丘表面栽植固沙植物、丘间地营造片林或封育相结合的措施;在草原牧区,除了合理确定草场载畜量,轮牧和建立人工草地及饲料基地外,还应与合理配置水井,确定放牧点密度,修建牧道等结合起来;在干旱地带,要以内陆河流域为生态单元进行全面规划,合理确定用水计划,以绿洲为中心,建立绿洲内部护田林网、绿洲边缘乔灌结合的防沙林带和绿洲沙丘固定等措施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治体系。

许多实践证明了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可以达到土地沙漠化的防治及可持续利用的目的的。以陕西省榆林地区为例[5],据史书记载,在 1500 年前,榆林地区还是个林草茂密,宜农宜牧之地。后因历战摧残,乱砍滥伐,植被覆盖率仅有 1.8%,流沙已越过长城,逼近榆林城。据调查,在解放前的 100 多年时间里,有近 13.4万hm2 农田和草场院由于沙漠化而被放弃,11.3万hm2 农田和 26.7万hm2 草场受到沙漠化的威胁,产量和载畜量低而不稳。自 50 年代以来,通过统一规划、调整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坚持以治沙造林、保护和发展农牧业为主导,取得了很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从 1950 年到 1990 年底,榆林治沙造林保存面积达 74.0万hm2,恢复和改良草场 66.7万hm2 多。粮食总产量 1990 年较 1950 年增产 6 倍,大家畜由 7.6 万头增加到 36.3 万头,羊由 36 万只增加到 150 万只,活立木蓄积 340万m3,价值 7 亿多元,有 5 万多农户脱贫致富。

另一个成功的范例是内蒙古奈曼旗兴隆沼地区。通过遥感监测(1974 年和 1994 年)对比和实地调研[6],将沙漠化整治前后的土地利用结构比重和其它方面的变化列于表 1。从表 1 可以看出,整治实践所带来的环境和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表 1 内蒙古奈曼旗兴隆沼地区防治沙漠化的效益 (1974~1994 年 )

table 1 effectiveness in combating desertification

in xinglongzhao, naiman banner, inner mongolia

(1974~1994)

1974 占总面积 (%) 1994 占总面积 (%) 效益 增减

沙漠化土地 (hm2) 15700 29.62 2100 3.96 -13600 -86.62%

林地 (hm2) 777 1.47 15840 30.10 15063 19 倍

农耕地 (hm2) 4960 9.36 6900 13.02 1940 39.11%

粮食总产 (t) 2790  13110   10320 3.7 倍

粮食单产 (kg·hm2) 562.5  1900   1377.5 2.4 倍

草场承载能力(单位:羊) 124200  152200   2800 22.5%

人均收入(元) 80

1120

1040 13 倍

5 结论

土地沙漠化的发生发展与土地利用有着直接的关系。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程度是导致我国北方沙漠化土地蔓延的主导因素,这不仅使环境恶化并造成大面积的土地退化,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合理的土地利用在沙漠化防治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总结,可以为全国不同地带的沙漠化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样板。

参考文献

1 朱震达,王涛.我国沙漠化土地的潜力、现状、发展趋势与对策[a].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中国资源潜力、趋势与对策——中国科学院地学部研讨会文集[c].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198~202.

2 朱震达,王涛.从若干典型地区的研究对近十年来中国土地沙漠化演变趋势的分析[j].地理学报,1990,45(4):430~440

3 cciccd. china country paper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 [m]. beijing:china forestry

publishing house, 1996,18~31.

4 朱震达,刘恕.中国的沙漠化及其治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27~42.

第9篇:沙漠治理规划范文

关键词:宁夏北部地区 土地沙化与沙漠化 环境地质问题 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P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c)-0149-02

宁夏北部地区地处干旱、半干旱气候气候地带,东、西、北三面为毛乌素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所围限。受自然条件和人类经济活动等因素影响,土地沙化与沙漠化较为突出。据有关资料[1~2],目前,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迁移速度有加快的趋势,局部已逼近贺兰山西麓。因土地沙化与沙漠化的形成具有分布面积广、治理难度大的特点而成为该地区最严重的环境地质问题之一,严重制约宁夏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通过对该问题的认识,找出切实可行的防治办法,对加快该地区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1 土地沙化与沙漠化

1.1 土地沙化与沙漠化的程度与分布范围

由于宁夏北部地区所处特殊的地理位置,因而在低缓丘陵及台地上,土地沙化与沙漠化现象普遍,尤以黄河以东陶乐东部,灵武、盐池县北部的毛乌素沙漠南缘和永宁县西北部腾格里沙漠南缘土地沙化与沙漠化最为严重,地表呈流动沙丘及沙带成片分布。其余地段呈流动沙丘及沙地、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石质荒漠相间分布。

结合地面调查并参照宁夏自治区水科所《应用遥感技术编制宁夏土壤侵蚀图研究报告》中风力侵蚀指标,依据地表风蚀形态特征,植被覆盖程度,将该地区土地沙化与沙漠化类型划分为潜在沙漠化土地,正在发展中的沙漠化土地、强烈发展沙漠化土地、严重沙漠化土地四类[3],见图1、表1。土地沙化与沙漠化(轻度以上)面积1143.6km2,占全区土地退化面积的24.0%,强烈发展及严重沙漠化土地面积776.6km2,占沙漠化面积的67.9%,中度沙漠化土地占土地沙漠化面积的32.1%。

1.2 土地沙化与沙漠化发展进程

该地区经过多年的治沙工作,土地沙化的趋势有了明显的逆转,实现了治理速度大于沙化速度,如银川市以西平吉堡一带的平铺沙地经治理已转化为耕地及果园等。但根据2009年开展的第四次荒漠化与沙化调查工作表明:该地区的土地沙漠化处在一个“整体进一步好转、局部地区土地荒漠化仍潜在危机的阶段”。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加之治理过程中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该地区从总体上尚未扭转十分严峻的局面。

2 土地沙化与沙漠化的成因

造成土地沙化与沙漠化的因素有多种,主要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2.1 气候原因

2.2 地形地貌

地形起伏对风力侵蚀影响,主要是对较大范围风力活动的影响。起伏大的山体能对风力起屏障作用,能分散风力或形成风口;平坦的地形有利于风力大范围活动。宁夏北部地区土地沙化与沙漠化区地貌主要是比较平坦的缓坡丘陵、戈壁,因而造成较大范围内风蚀强度大。

2.3 植被覆盖程度和地表岩土抗风蚀性

植被覆盖与沙化程度呈明显负相关关系。宁夏北部地区各类草原植被覆盖度均较低,且植被覆盖度由于季节和耕作的影响很不稳定,尤其在大风季节覆盖度几乎等于零。春季风沙多,秋季风沙小,均与大地植被覆盖度相一致。地表岩土多砂质和砂砾质土,抗风蚀能力弱,风力侵蚀强度也就大。

2.4 人为活动

不合理的人为活动是诱导和加速土地沙化、沙漠化的最直接、最重要原因。宁夏北部地区生态较脆弱,人们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意识相对缺乏;贫困和缺乏收入来源又驱他们只好采取低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式经营方式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利用(放牧、采集干草、打沙蒿、铲草皮和收集薪柴等)。另外,宁夏北部地区的采矿活动对土地的沙漠化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3 土地沙漠化的危害

4 防治对策

该地区的土地沙化与沙漠化防止在地方各级政府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了很大成就。2009年开展的宁夏第四次荒漠化与沙化调查工作表明,该地区的土地沙漠化治理处在一个“整体进一步好转、局部地区土地荒漠化仍潜在危机的阶段。”近几年,在全球气候变暖及人类活动加剧的大趋势下,该地区的土地沙漠化亦有加剧之势,持续开展防治工作,从根本上扼制土地沙漠化的发展,将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针对宁夏北部地区沙漠化发展地区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特点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其防治对策可分为社会化防治和技术性防治。

4.1 社会化防治

(1)加强法治宣传,依法防治。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宁夏回族自治区防沙治沙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通过全社会防沙治沙意识的增强,使土地沙漠化治理走上了法治化轨道。建立起法律、法规为依托、政府主导、科技支撑、工程拉动、政策扶持、经济互动、产业巩固、综合治理的防沙治沙运行机制。

(2)以灵活的政策将治理环境与脱贫致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控制人口增长,实施移民政策,调动群众治理环境积极性,进而提高群众治理环境意识,促进地质环境转为良性发展。

(3)对于贺兰山北部地区分布的矿区,从制度上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治理措施是边生产边治理,减少矿山固体废料及粉尘排放。使矿业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4.2 技术性防治

(1)对于沙漠区,强烈发展的沙漠化地区,以提高环境质量、改善人类生存与生产条件为目标,应采用禁牧迁人,提高环境质量,逐步恢复其自然生态。由于沙漠中的乔、灌木资源已大面积消失,现存稀疏的植被已无力抗衡,靠自然恢复生态难度较大,亦采用飞播种草等综合措施。

(2)对于严重发展的沙漠化地区以生物固沙为根本,以畜牧业为中心,加强高效草地建设,推行的退耕还林、还牧,舍饲圈养、生态移民等措施,建立生态经济型畜牧业;施实休牧、轮牧,同时,对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段,应因地制宜地发展沙产业,辅以人工种草或固沙工程[6~7]。

(3)对于正在发展的沙漠化、潜在沙漠化地区以生物固沙为主,以节水为关键,推广节理灌溉,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保护、培植和合理利用沙地资源,加强草原建设,退耕还林,长远规划,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水利枢扭工程,进行扬水,发展林网带工程,减少风沙,提高植被成活率[6~7]。

5 结语

贺兰山北部地区东、西、北被毛乌苏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所包围,贺兰山横亘中央。这种特殊的地理条件决定了其环境处于不利位置。受西北季风、长期干旱少雨的气候影响,使得该地区土地沙化与沙漠化日益严重。笔者通过对贺兰山北部地区土地沙化与沙漠化环境地质问题的初步研究,简要分析了土地沙化与沙漠化的成因,提出了合理、经济而有效的防治对策,为振兴地方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宁夏地质工程勘察院.宁夏回族自治区1∶50万环境地质调查报告[R].2001.

[2]宁夏工程地质勘查院.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地质调查报告,2001.

[3]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所.应用遥感技术编制宁夏土壤侵蚀图研究报告,1994,2.

[4]中国自然资源丛书编委会.中国自然资源丛书—— 宁夏卷,1996.

[5]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宁夏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总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