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热带雨林的雨季范文

热带雨林的雨季精选(九篇)

热带雨林的雨季

第1篇:热带雨林的雨季范文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气候类型判读仍然是命题的热点,此类试题既有选择题,也有综合题。就题目呈现形式来看,可以说是“无图不成题”,而且图形多变,图示呈现形式多种多样。就气候类型的判读来讲,可以说是“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掌握了气候类型判读的一般步骤,了解了气候类型分布的一般规律,以及明确了各气候类型的成因,此类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就考查的能力来看,此类试题多考查考生读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对基础知识活学活用的能力。

二、各类图示解读

1.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如下图)

以①图为例:首先读图,横坐标为月份,纵坐标左为气温、右为降水量;其次根据气候类型判读的步骤读气温曲线,7月份气温最高(该地为北半球),最冷月气温在-15℃~0℃之间(该地为温带的气候类型);最后看降水柱状图,夏季降水最多(该地为夏雨型)。因此,①图所示气候类型为北半球的温带季风气候。同理可知②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③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④为地中海气候。

2.气温和降水点状图(如下图)

图中给出了12个月份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其中横、纵坐标分别表示气温和降水量,图中每个点的垂线与横坐标的交点的值是该段时间的气温值,每个点的水平线与纵坐标的交点的值则是该段时间的降水量。图中8月份气温最高,该地为北半球;最冷月份(1月)气温在0℃~15℃之间,该地是亚热带的气候类型或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份(1月)降水较多,该地为冬雨型。据此判断图示地区为北半球地中海气候。

3.气温和降水折线图

折线图实际上是点状图的一种,不同的是,折线图是将表示各月数据的点用折线连接起来。在判断时,考生可将此类图示当作一幅点状图来看待,读出每个月的气温、降水数据。下图中A、B、C、D分别为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4.气温和降水变率范围图(如下图)

将表示某一地区气温和降水量的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即可得到气温和降水变率范围图,也可理解为该地各月的气温、降水资料都位于图中的封闭曲线之内。其判断方法与点状图相似,先选取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范围,判断所属温度带,再依据降水季节分配判断所属气候类型。图中甲、乙、丙、丁所示气候类型依次是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5.三维坐标图(如下图)

三维坐标图是平面直角坐标图的变式图,图中曲线表示气温变化,柱状方块表示降水量的变化。上图表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

6.风向标图(如下面甲、乙两图)

风向标由风杆和风尾组成,风杆上的横道叫作风尾,风杆上画有风尾的一方指示风向。风尾处的每一横道表示的风力为4米/秒,即风力为2级;二横道风尾,表示风力为4级;三横道风尾,表示风力为6级……

问:若上面甲图和乙图表示某地区不同季节的风向变化,那么应如何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

答:该地在纬度40°附近,不同季节风向发生改变(甲图中为西北风,乙图显示该地区被高气压中心控制),由此可以判断该地位于30°~40°之间,位于南半球,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该地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7.月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图(如下图)

由月平均气温及年降水总量判断气候类型,对考生来说比较陌生,因为考生比较熟悉据各月的降水及气温资料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各种气候类型的年降水量的特点如下表所示。

多雨型(季节

分配均匀)年降水量>2000mm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700mm温带海洋性气候夏雨型(夏季多

雨,冬季少雨)年降水量>1500mm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750~1000mm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1000mm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500~800mm温带季风气候冬雨型(冬季多

雨,夏季干旱)年降水量

300~1000mm地中海气候少雨型(终

年少雨)年降水量

温带大陆性气

候、极地气候据上表分析,上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三、经典回放

例1(2013年高考江苏地理卷)图1是2013年5月15日14:00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2是①②两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量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1图2图2所示①②气候类型与图1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相符的有

A.①甲B.①丙

C.②乙D.②丁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雷达图的判读和气候类型的判断及分布。根据图2中①②两地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①地全年温和多雨,气温和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小,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②地夏季高温干旱,冬季温和多雨,为典型的地中海气候。进而分析图1:甲地位于欧洲西部的英国,主要的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乙、丙两地位于内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丁地位于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为地中海气候。

【答案】AD

例2(2012年高考浙江文综卷)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东部海滨城市德班召开,大会重点关注了二氧化碳排放。完成问题。

据下表分析,德班的气候类型是

表德班气候资料(测站:29°50′S,31°2′E,海拔5m)。

月份123456789101112平均气

温(℃)23.524.523.522.019.016.516.517.019.020.021.522.5降雨量

(mm)11812811391593626396385121124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了考生对地理表格的分析能力和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通过分析表格可知,该地最冷月为6、7月份,地处南半球,且最低气温在15℃以上,因此其所处的热量带为热带;通过分析该地降水资料可知该地为夏雨型。由此可知该地要么是热带季风气候,要么是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较大,在1500mm以上;而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量要少一些,多在750~1000mm之间。综上,该地气候类型应为热带草原气候。当然,本题最为简单的判断方法是南半球并没有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B

四、强化训练

读大陆西岸四地气压带和风带影响时长示意图,回答1~2题。

1.四地中气候类型可能相同的是()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2.仅考虑大气环流影响,四地中降水季节变化最大的是()

A.①B.②C.③D.④

读气候资料图,回答3~4题。

3.图中①气候类型为()

A.温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4.关于图中三种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气候类型分布区受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

B.②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

C.③气候类型分布区最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D.①②③气候类型分布区夏季均高温少雨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5~6题。

5.图中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是()

A.甲――热带沙漠气候,乙――热带雨林气候

B.甲――热带雨林气候,乙――热带沙漠气候

C.甲――热带草原气候,乙――热带季风气候

D.甲――热带雨林气候,乙――热带草原气候

6.下图中能表示甲地气温和降水量年内变化范围的是()

A.①B.②C.③D.④

下图为“沿某经线圈部分陆地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陆地)”,O为极点,A、B均位于赤道上,①~⑧表示各气候类型。读图回答7~8题。

7.在同一低气压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①和⑧B.②和⑤

C.③和⑥D.④和⑦

8.气候类型②③④所在大陆为()

A.澳大利亚大陆B.南美大陆

C.北美大陆D.非洲大陆

9.读某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气候类型是气候。除图示地区外,类似气候类型还分布在世界上等地区。

(2)试从地理位置、大气环流等角度分析该气候形成的原因。

(3)下面四幅气候资料图中,与乙地的气候特征相符的是图。与甲地区相比,乙地夏季气温偏,冬季气温偏,全年降水较。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本题以创新的图形提供信息,考查气候类型的判读及成因,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题,对获取、解读信息能力的提高很有好处。读图可知,①地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为热带雨林气候;②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为热带草原气候;③④两地均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而在副高和信风带控制下的地区通常是干旱的,故两地可能都是热带沙漠气候。

2.B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多雨,降水季节变化小;热带沙漠气候区全年少雨,降水季节变化小;热带草原气候区分干、湿两季,降水季节变化大。

3.A图中①气候类型七月份均温为20~30℃,一月份均温在0℃以下,属温带气候;七月份降水量大,一月份降水量较小。故①为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

4.B①是温带季风气候,它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②为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的东岸;③是全年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合牧草的生长,但不利于商品谷物农业的发展。①②气候类型分布区夏季高温多雨,③气候类型分布区全年温和多雨。

5.D依据经纬网、河流和陆地轮廓定位,甲地位于南美洲东岸,受从海洋上吹来的东南信风、地形抬升及巴西暖流影响,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乙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

6.B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内变化均较小。

7.AO点为极点且位于大陆(南极大陆)上,说明图示范围位于南半球。地球上的低气压带包括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赤道低气压带,而在图示范围内没有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A、B均位于赤道上,其附近的①⑧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8.A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区域定位。根据南半球的三个大陆南北所跨的纬度多少可排除非洲大陆和南美大陆,所以A选项正确。

9.(1)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南美洲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南部

第2篇:热带雨林的雨季范文

关键词雨季造林;管理研究

1合理整地

整地是造林前的一项重要环节,一般是上年雨季整地,次年造林。也可春季整地雨季造林或者雨季随整地随造林。整地方法、规格的确定,要按照水土保持的要求,尽量减少破土面,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整地方式。一般对山坡上部及25。坡以上的地段.采用穴状、鱼鳞坑整地,规格:穴径30-40厘米左右,深20-40厘米:鱼鳞坑长径30-50厘米,短径30-40厘米,深20-40厘米土堰宽,高10-20厘米。山坡中部及15°-25°坡的地方,采用鱼鳞坑、水平阶整地,规格:鱼鳞坑同上,水平阶宽1-1.5米。长以便于整平田面为宜,深30-80厘米。山坡下部及15°坡以下的地段采用窄幅梯田整地,规格:宽2-5米,长度随山坡情况而定,深30-80厘米,垒坚固的双层石堰,两阶之间保留2-3米的生土带。无论采取那种方式整地,都必须在整地前做好规划设计。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2掌握适宜的造林时机

雨季造林种植时机非常重要,尤其是裸根苗造林,若能在栽后下雨,并有几天的阴天,则对提高造林成活率具有重要的盛义。因此,在一般情况下,造林时间最好安排在下午,以减少太艄对苗木尤其造林当天的暴晒时间,经过一夜的缓冲,可以提高苗木的抵抗能力,对提高造林成活率也有一定的作用。切忌在无雨和降雨不多的时期强栽等雨,要严格遵循”三不栽”的原则,即”雨不透不栽,天不连阴不栽,雨过天晴不栽”。

3树种选择和苗木规格

雨季并不是所有的树种都适宜造林,要选择水分蒸散强度较小,萌芽力强的树种。山区宜选择松类、柏类、刺槐、臭椿、花椒、金银花等;河岸滩涂、低湿地区宜选择旱柳、杞柳、紫穗槐、白腊条、黄杨等树种。具体说来,荒山以营造防护林和薪炭林为主;青石山宜选用侧柏、火炬树、刺槐、紫穗槐等树种。沙石山则宜选黑橙、油松、臭椿、紫穗槐等树种苗术规格:荒山荒地植树造林时,针升树苗选用1.5~2.5年生,阔叶树1.5年生。杨柳插条应从优良母株上采集l~2年生直径2~4cm,长度30~80cm发育充实无病虫害枝条。城市园林绿化,宜用3~10年生太苗栽植。雨季造林的苗木,尽量采用容器育苗,即省时间又保成活高,裸根苗要进行科学处理。①针叶树苗应带宿土(老坨土),每坑2~3株丛植。②阔叶树栽前要剪去部分枝叶,沾泥浆草袋包装。③萌芽力强的树木可截于(枝)造林,如柳枝等。

4植树造林技术

1)随起苗、随包装、随运输、随栽植,当天苗木当天栽完,雨季温度高,湿度大,苗木易失水发热霉烂,降低生命力。据报道,油松起苗后在阳光下10min栽后成活率30%,1h后全部死亡侧柏1h成活率67%,4h成活率3.1%。因此,雨季造林一定要做好苗木保护措施,最好在阴天,清晨或夜间起苗,包装好。运输中每隔3h喷水降温1次,放置在阴凉、通风、湿润处;栽植时将苗放在桶内,以减少手握时间有利成活。

2)荒山造林要园地制宜,15°以下缓坡可开挖“大卧牛坑”或整理水平阶水平梯,规格:宽1~2m,深30~45cm,垒坚固的双层石堰,两阶间保留2~3m生土带。15~25°坡的地方,采用“鱼鳞坑”方式,规格:长1~1.2m,深20~35cm,垒双层石堰。25°以上地段,可采用“穴状”,规格:穴径40cm,深l5~25cm,也可搞“一镢松”造林。

3)栽植方法。不同树种栽植方法有所不同。松柏类一般栽在山坡中上部,挖一镢见方的坑,每坑栽2~3株。杂交杨剪叶留叶柄,顶梢留13个嫩叶,挖一米见方的大穴,深埋于半米以上。浅根性刺槐,紫穗槐苗栽植时可把升全部捋去,沾满泥浆埋结实。旱柳、杞柳、白腊条可挖坑或开沟截干(30cm)埋橛造林,踏实,以提不动为准,上端高出地面一扁指,最后盖一层松上保墒采用种子(刺魄、臭椿)播种造林时,播前用50热水浸种(随倒热水随搅拌20min以不烫手为止),浸泡一昼夜即可。刺槐种每穴10粒,臭椿每穴5~7粒培上垄厚度2~3cm,待种子发芽时划破土垄除草管理。

4)造林密度。松柏类造林密度可掌握在每667m2,220~331株。花椒一般裁于地堰、水平阶、梯田边,株距可掌握2m左右,成片造林130~160株/667m2,株行距2m×2~2.5m。金银花地堰株距1.5m,每墩3株,成片造林330~440墩/667m2。阔叶树造林密度一般日可掌握在每667m274~110株。(如刺槐、臭椿),将株行距lm×l~1.5m。

5)大力推广新技术造林如容器育苗造林,高分子吸水剂以及阿斯匹林泥浆沾苗根造林(3克阿斯匹林溶于5奴水加2.5稀泥浆可处理苗4000~5000株)等新技术,大大提高植树造林的成活率。

5做好雨季造林组织准备工作

雨季造林是在高温炎热多雨情况下完成的,条件艰苦,且时间短,任务急,一旦雨季来临,必须全力以赴,一气呵成。

第3篇:热带雨林的雨季范文

1、判断依据

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

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15

第三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年雨型(>2000)

2、位置

纬度位置:大致在南北纬10度之间

海陆位置: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刚果盆地,南美的亚马孙流域,亚洲印度尼西亚群岛等。

3、气候特点(特征):常年高温多雨。

4、气候形成原因:终年受到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5、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雨林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雨林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猩猩、河马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

6、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随时播种随时收获,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

二、热带草原气候

1、判断依据

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

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15

第三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夏雨型(750-1000)

2、位置

纬度位置:南北纬10度至南北纬23.5之间

海陆位置:非洲中部大部分地,澳大利亚的北部和东部,南美的巴西高原

3、气候特点(特征):全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干湿季

4、气候形成原因:受赤道低气压带(湿季)和信风带(干季)交替控制

5、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草原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草原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长颈鹿,羚羊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燥红土

6、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畜牧业发达,耕作业以小麦为主,湿季播种,干季收获

三、热带季风气候

1、判断依据

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

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15

第三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夏雨型(1500―2000)

2、位置

纬度位置:南北纬10度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

海陆位置: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3、气候特点(特征):终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雨(5月-9月)季,旱季(10月-次年4月)

4、气候形成原因: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其中夏季风是由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移动,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而形成西南风。

5、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季雨林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季雨林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象,孔雀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砖红壤性红壤

6、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以水稻、茶叶、甘蔗、小麦为主。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四、热带沙漠气候

1、判断依据

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

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15

第三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少雨型(

2、位置

纬度位置:南北回归线上南北纬30度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海陆位置:非洲北部的撒哈啦大沙漠,南部的纳米布沙漠。亚洲的阿拉伯大沙漠尔沙漠,南亚的塔尔沙漠,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大沙漠,北美的亚利桑那沙漠,南美的阿塔卡马沙漠。

3、气候特点(特征):终年高温少雨

4、气候形成原因: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5、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荒漠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热带荒漠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袋鼠,沙漠狐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荒漠土

6、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绿洲农业,畜牧业,河谷农业(尼罗河谷地)

五、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1、判断依据

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

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0-15

第三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夏雨型(800-1500)

2、位置

纬度位置:南北纬25-35度的大陆东岸

海陆位置:我国秦岭以南。北美大陆和澳大利亚的东南部,此外,还有日本半岛、朝鲜半岛的南部

3、气候特点(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4、气候形成原因:主要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

5、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猕猴。灵猫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红壤

6、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水稻、柑橘、茶叶、甘蔗等,一年两熟到三熟

六、地中海气候

1、判断依据

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

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0-15之间

第三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冬雨型 (300-1000)

2、位置

纬度位置:30一40N(S)的大陆西岸

海陆位置:地中海沿岸地区,澳大利亚大陆的西南端和东南端,南北美大陆30-40的大陆西岸,非洲大陆的南端

3、气候特点(特征):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4、气候形成原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季)和西风带(冬季)交替控制

5、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阿尔卑斯山羊,鹿褐上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褐土

6、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小麦、玉米,葡萄,柠檬,无花果,油橄榄,柑橘

七、温带海洋性气候

1、判断依据

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

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0-15之间

第三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年雨型 (700-1000)

2、位置

纬度位置:南北纬40-60的大陆的西岸

海陆位置:主要分布在西欧,南北美洲的大陆的西海岸狭长的地带

3、气候特点(特征):终年温和多雨

4、气候形成原因::深受海洋影响,常年盛行西风

5、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温带落叶阔叶林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松鼠、黑熊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棕壤、揭土

6、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以乳畜业和国艺业为主

八、温带季风气候

1、判断依据

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

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

第三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夏雨型 (500-600)

2、位置

纬度位置:南北纬35-55的大陆东岸

海陆位置: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如我国的东北、华北 ,俄罗斯的远东地区,日本群岛、朝鲜半岛的北部。

3、气候特点(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4、气候形成原因:主要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

5、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温带落叶阔叶林典型动物:松鼠、黑熊

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典型土壤:松鼠、黑熊

6、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以旱地为主,小麦、玉米、谷子、梨子等,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九、温带大陆性气候

1、判断依据

第一步,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判断南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1月、最热月7月,则该地处在北半球;

若最冷月为7月、最热月1月,则该地处在南半球

第二步,确定最冷月的温度值范围,即

第三步,判断降水的季节分配类型,少雨型(

2、位置

纬度位置:南北纬30-60度的大陆内部

海陆位置: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部

3、气候特点(特征):冬冷夏热,降水量较少

4、气候形成原因:终年受到大陆气团控制,干旱少雨

5、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植被类型:温带草原、温带荒漠

该气候条件下所分布的典型动物:黄羊、旱獭、双峰驼、子午沙鼠

第4篇:热带雨林的雨季范文

    关键词:雨季造林 管理技术

    雨季造林作为春季造林的重要补充,在我林区已实行多年,通过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由于我林区春季雨量极少,气温干燥,土壤墒情较差(尤其是荒山荒地),造林成活率较低。每年七、八月份则降雨量大,且相对集中。此时期温度高,湿度大,墒情好,正是造林的大好时节。但与此同时,雨季造林时间性强,技术要求较为严格,造林难度大,可选择树种较少。为此,要充分利用雨季造林的有利时机,适时适地搞好造林,提高造林成活率,就必须加强对雨季造林的技术管理。

    1、合理整地

    整地是造林前的一项重要环节,一般是上年秋季整地,翌年造林。也可春季整地雨季造林或者雨季随整地随造林。整地方法、规格的确定,要依照水土保持的要求,尽可能减少破坏地表,减少水土流失。为此,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整地方式。一般对山坡上部及25°坡以上的地类,采用穴状、鱼鳞坑整地,规格:穴状整地,穴径40~50厘米左右,深30~40厘米;鱼鳞坑整地,鱼鳞坑长径30~50厘米,短径30~40厘米,深20~40厘米土堰宽,高10~20厘米。山坡中部及15°~25°坡地,采用鱼鳞坑、水平阶整地,规格:鱼鳞坑同上。水平阶宽1~1.5米。长以便于整平地面为宜,深30~60厘米。山坡下部及15°以下的地段采用窄幅梯田整地。规格:宽2~5米,长度随山形地势具体情况而定,深30~60厘米,垒坚固的双层石堰,两阶之间保留2~3米的生土带。无论采取那种方式整地,都必须在整地前做好规划设计,并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2、掌握适宜的造林时机

    雨季造林,掌握时机非常重要,尤其是裸根苗造林,若能在栽后下雨,并有几天的阴天,则对提高造林成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一般情况下,造林时间最好安排在下午,以减少阳光对苗木尤其造林当天苗木的暴晒时间,经过一夜的缓冲,可以提高苗木的抵抗能力,对提高造林成活率也有一定的作用。切忌在无雨和降雨不多的时期强栽等雨,要严格遵循“三不栽”的原则,即雨不透不栽,天不连阴不栽,雨过天晴不栽。

    3、树种选择和苗木规格

    雨季并不是所有的树种都适宜造林,要选择水分蒸发强度较小,萌芽力强的树种。山区宜选择松类、柏类等;河岸滩涂、低湿地区宜选择杨树、柳树等树种。具体说来,荒山以营造防护林和薪炭林为主。青石山宜选用侧柏、樟子松等树种;沙石山则宜选兴安圆柏、兴安杜鹃等树种。苗术规格:荒山荒地植树造林时,针叶树苗选用2~3年生,阔叶树1~2年生。杨柳插条应从优良母株上采集l~2年生直径2~4cm,长度12cm左右,发育充实无病虫害的枝条。城市园林绿化,宜用3~10年生大苗栽植。雨季造林的苗木,应尽量采用容器育苗,即省时间又能提高成活率,但裸根苗要提前进行科学处理。

    (1)针叶树苗应带宿土(老坨土),每穴2~3株丛植。

    (2)阔叶树栽前要剪去部分枝叶,沾泥浆草袋包装。

    (3)萌芽力强的树木可截干(枝)造林,如杨、柳树等。

    4、植树造林技术

    (1)随起苗、随包装、随运输、随栽植,当天苗木当天栽完。雨季温度高,湿度大,苗木易失水发热霉烂,降低生命力。据测定,樟子松起苗后在阳光下裸露10min栽后成活率仅为30%,1h后全部死亡;兴安圆柏裸露1h成活率为67%,裸露4h成活率仅为3.1%。因此,雨季造林一定要做好苗木保护措施,最好在阴天,清晨或夜间起苗,包装好。运输中每隔3h喷水降温1次,放置在阴凉、通风、湿润处。栽植时将苗木放于桶内,以减少裸露时间有利成活。

    (2)荒山造林要因地制宜。15°以下缓坡可开挖“大卧牛坑”或整理水平阶、水平梯,规格:宽1~2m,深30~45cm,垒坚固的双层石堰,两阶间保留2~3m生土带。15~25°坡的地方,采用“鱼鳞坑”方式,规格:长1~1.2m,深20~35cm,垒双层石堰。25°以上地段,可采用“穴状”,规格:穴径50cm,深25~30cm,也可搞“一锹松”造林。

    (3)栽植方法。不同树种栽植方法有所不同。松柏类一般栽在山坡中上部,挖一锹见方的坑,每坑栽2~3株。杨、柳树剪叶留叶柄,顶梢留13个嫩叶,挖一米见方的大穴,深埋半米以上。浅根性树种栽植时可沾满泥浆埋结实。旱柳、杞柳可挖坑或开沟截干(30cm)埋桩造林,踏实,以提不动为准,上端高出地面2cm,最后盖一层松土保墒。采用种子(蒙古栎、文冠果)播种造林时,播前用50热水浸种(随倒热水随搅拌20min,以不烫手为止),浸泡一昼夜即可。蒙古栎每穴3~4粒,文冠果每穴4~5粒培土厚度2~3cm,待种子发芽时进行破土除草管理。

第5篇:热带雨林的雨季范文

1.1受季风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

由于陆地和海洋的热容量存在差异,所以同一时间陆地和海洋的温度存在差异,气压状况也就不同,夏季陆地增温快形成低压,海洋热容量大增温慢形成高压,所以夏季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冬季陆地降温快温度低形成高压,海洋由于热容量大降温慢温度高形成低压,所以冬季风由陆地吹向海洋。这种由于季节变化风向有明显变化的风叫做季风,受季风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叫做季风气候。由于亚洲东部在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所以亚洲东部的季风气候最为典型。

1.1.1东亚季风

东亚季风包括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季风影响的是大陆的东岸,所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热带的大陆东岸,为南北纬25度—35度的大陆东岸(澳大利亚的东南部,美国的东南部,巴西的东南部温带和降水状况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相同,但由于不在亚洲东部,所以我们把这些地区的气候类型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东部的温带地区,所以温带季风气候的分布规律为35度—55度的亚欧大陆东岸。

1.1.2南亚季风

南亚季风主要分布在亚洲南部,形成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的形成除了受海陆热力行政差异外还受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的影响,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移到赤道以北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西南风,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形成东北风。对于热带季风气候来说我们只要记住它只分布在亚洲南部就可以了,如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的海南岛,云南的西双版纳等地区。

1.2受其它因素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的形成除受气压带风带,季风的影响外还受其它因素的影响。如地形,海陆位置,洋流等等。如:海拔特别高的地区形成高原山地气候,像青藏高原,安第斯山脉。赤道穿过的非洲大陆的东岸由于是东非高原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而是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南美洲的南部由于安第斯山脉阻挡了西风的深入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深处内陆距海遥远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部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马达加斯加岛的东岸由于处于信风带的迎风坡再加上马达加斯加暖流的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南美洲的秘鲁沿岸由于受秘鲁寒流的影响使得南美洲沿岸的热带沙漠气候逼近赤道(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2.气候类型的特点

气候类型的特点主要是降水和温度的描述,影响降水的是控制它的气压带和风带,以及季风的风向,而影响温带的主要是所处的温度带和季节:热带全年高温,亚热带夏季高温冬季温和,温带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如:热带雨林气候处于热带所以全年高温,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所以全年多雨,那么雨林气候的特点就是全年高温多雨。温带季风气候由于处于温带所以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夏季吹东南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所以夏季多雨,冬季吹西北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少雨,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就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地中海气候由于处于亚热带所以夏季高温冬季冬季温和,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降水少,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多,那么地中海气候的特点就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温带海洋性气候由于终年受西风带控制终年降水多,所以夏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夏季温度不高,冬季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冬季温带不低,所以全年温和,那么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就是终年温和湿润。

3.结论

第6篇:热带雨林的雨季范文

1、地球的外形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它的平均直径为6371米。2、纬线与纬度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儿。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赤道是最长和纬线,长约4万千米。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3、经线和经度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铅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哨子午线。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本初子午线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归属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0归属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国际上习惯用200W和160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4、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扭转,这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钟头,也就是一天。这样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5、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着66.50的夹角。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的变化。六、五带的划分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南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磁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极圈是南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磁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南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力明显。7、地图三要素比例尺、图例与注记。在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越小,要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越大;反之选用的比例尺越小。在地图上,一般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八、地面高度的计较方法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铅直距离,叫做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外一地点的铅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9、等高线把海有意抬高度不异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10、世界海陆的分布地球上海洋平面或物体表面的大占了71,而陆地平面或物体表面的大仅占29。大陆和它相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有欧罗巴洲、北美洲。大部分人们习习惯把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一线作为欧罗巴洲和亚洲大陆的分界线。亚洲和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作为分界线。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全称为美洲。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南磁极洲主要位于南磁极圈内,四周被大洋环绕。11、陆地地形人们把地形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条带状分布。其中最突出的是两条由若干条高大山脉组合而成的巨大山系:一条是横穿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另外一条是纵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由落基山,安第斯山等山脉组成。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常用"一望无际"来形容平原的坦荡。世界上平面或物体表面的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欧罗巴洲和非洲的地形比力简略,分别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亚洲的地形则比力复杂,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平面或物体表面的大广,平原分布在大陆周围地区。12、促推地形变化的气力地球内部所产生的效用称为内力效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效用的表现形式。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活动比力活跃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沿岸的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效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13、气候和气候气候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气候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14、空气温度的变化一天当中,空气温度有时高,有时低。陆地空气温度一般出现在日中过后(约14时);最低空气温度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空气温度,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月平均最低空气温度,北半球出现在1月,南半球出现在7月。一个地方的月平均空气温度值同月平均空气温度最低值之差,叫做该地的空气温度年较差。15、世界空气温度的分布世界空气温度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空气温度并纷歧样。夏季陆地空气温度高,海洋空气温度低。冬季相反。空气温度还受地势高低的影响。山地跟着海拔的升高,空气温度会逐渐降低。海拔大致每升高100米,空气温度约降低0.6℃。1六、世界降水量的分布一般规律:赤道相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多;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17、降水的季节变化全年多雨区:在赤道相近地带各月降水都很多,如新加坡;全年少雨区:在内陆地区、两极地区各月降水都很少,如埃及开罗;夏季多雨区:在南、北纬300~~400相近的大陆东岸,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如神州北京;冬季多雨区:在南北纬300~~400相近的大陆西岸,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如意大利罗马;常年潮湿区:在南、北纬400~~600的大陆西岸,全年受从海洋上吹来的西风影响的地区,各月潮湿,雨量适中,如英国伦敦。1八、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一、热带主要气候类型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相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赤道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终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3、热带季风气候以亚洲南部、东南部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最为显著。这种气候终年高温,一年中也可以分为旱雨两季,风向随季节而变化。旱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干旱少雨;雨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集中。4、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相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这种气候降水量稀少,终年炎热干燥,地面有大片的沙漠。二、温带的主要气候类型1、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大致以1月平均空气温度0℃等温线为界,此线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2、地中海气候主要位于大陆西岸的中低纬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3、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内陆地区,冬冷夏热,空气温度变化大,降水量较少,集中夏季。4、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以欧罗巴洲西部分布最广,温和多雨,空气温度和降水的年变化比力小。19、自然资源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水、矿产、森林等,都是自然资源。按其形成的特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一类是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是指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再生,或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资源;非可再生资源,是指在人类汗青期间,用完了就不能再生产的资源。20、土地的利用类型土地的利用类型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类型。21、土地资源的分布温带潮湿的平原地的坦缓,气候温暖,适宜成长农业,是世界耕地的主要分布地区。气候冷湿的亚南寒带地区和炎热多雨的热带地区,保留了大片的针叶林和雨林。热带和温带半干旱地区草地平面或物体表面的大广漠,是世界畜牧业的主要分布区。22、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地球上的水主要有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三种存在形式。陆地水又有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沼泽水、河水和生物水等多种存在形式。地球上的水总量很多,但是96以上的是海洋水。在淡水资源中,冰川中储存的水量最多,现在人们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水、湖泊水(淡水湖的水)和部分地下水。保护水资源,主要途径有:节约和合理用水,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防止和治理水污染;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淡化海水,扩大淡水来源。23、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森林有调节大气成分、净化空气、含蓄水源、增加空气湿度、防风护田、保持水土等效用。所以,人们把森林叫做"大自然的总调节室"。世界有森林平面或物体表面的大40亿公顷,主要在以针叶林和阔叶林为主。全球森林资源绝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24、铁、煤、石油的分布世界上铁、煤、石油的分布情况如下:1、世界上的铁矿主要分布在俄罗斯、马西、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和目前世界上大的国家。这七个国度的铁的储量约占世界的90。2、煤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活着界各国中,煤储量居世界最前一列的有神州、目前世界上大的国家、俄罗斯等国。3、世界上石油资源的分布很集中,中东地区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一半还多。主要输往日本、欧罗巴洲和北美洲等地。25、世界人口的增长人口的增长速率活着界特别各洲是不同的,非洲是世界人口增长速率最快的大洲,其次是南美洲,欧罗巴洲的人口增长速率最慢。欧罗巴洲为2;亚洲为15;北美洲为10;南美洲为17;大洋洲为14;非洲为27。2六、世界人口的迁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迁移的规模变小,人口迁移主要以三种形式为主。第一种是科技移民,即大批的高素质人材由成长神州度移向发达国度。第二种是劳动力输出。外籍劳工流动的基本方向是由成长神州度流向发达国度,由贫穷国度流向敷裕的在石油输出国,由人口稠密的同家流向人口稀疏的国度。第三种是国际难民迁移。27、世界人口的分布亚洲东部和南部、欧罗巴洲和北美洲东部的人口最为稠密,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位于中低纬度内海的平原地带。在严寒的苔原带、冰原带,广大的严南寒带针叶林带,末开发的热带雨林带,干旱的沙漠地区,和地势高大的高原、山区、人口稀少。2八、人口向城市迁移及产生的问题一个国度的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往往是衡量一个国度成长水平的标准之一。世界上发达国度人口的70以上为城市人口,成长神州度的城市人口只占人口的30点儿。现在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的现象,主要发生在成长神州度。29、世界的人种白种人的肤色、眼色、发色一般较浅,头发呈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体毛较多,她们主要分布在欧罗巴洲、北美洲和大洋洲。黄种人的皮肤呈淡黄色或棕玄色,头发黑直,脸蛋扁平,体毛中等。她们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黑种人肤色乌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较少,她们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和目前世界上大的国家境内。30、世界上的国度世界上有190多个国度,名国的平面或物体表面的大大小纷歧,平面或物体表面的大的俄罗斯有1700多万平方千米。神州的平面或物体表面的大约为960万平方千米居第三位。最小的是梵蒂冈。31、国界和领土国界线范围以内的陆地、领海、领水和领空,总称为领土。南美洲的阿根廷和智利以安第斯山为界;目前世界上大的国家和加拿大东部以湖泊中心为界,西部有一段以纬线为界,有一段以经线为界。32、世界地埋地区范围的划分共分为13个地区。图见书本第一册P83。33、东亚概述图见P85。东亚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西侧,包括神州、朝鲜、韩国、蒙古、日本等国度。蒙古的畜牧业占有重要的地位。日本为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度。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之一,冬季盛行偏北风,风由寒冷的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吹向太平洋,风力强有力,受其影响,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风,风从太平洋、印度洋带来丰沛的降水,降水由沿海向内陆减少,气候炎热。在东亚的季风气候区内,根据空气温度和降水的不同,又分为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前者1月平均空气温度在0℃以下,雨季较短;后者1月平均空气温度在0℃以上,雨季较长。34、东亚的人口和经济东亚是世界上黄色人种的主要分布区,居民绝大部分是黄色人种。东亚是今朝世界上经济成长最快、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35、日本的自然地理特性日本是东亚的一个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平面或物体表面的大比力狭窄,人口稠密。日本境内多山,国土的四分之三以上是山地和丘陵,邻近东京湾的关东平原是日本的平原。本州岛太平洋沿岸的神户和横滨,是全国的海港。日本群岛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火山很多。富士山是其中的一座活火山,也是日本的山。日本的季风气候具备海洋性特性,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方相比,冬季较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比力丰富。全国大部分为森林所覆盖,山间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但矿源贫乏。图见第一册P90。

第7篇:热带雨林的雨季范文

一、气候类型的判读技巧

世界气候类型的判断主要根据气温、降水这两个主导要素进行,即先根据气温,再根据降水的步骤来分析。简言之,即“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第一步: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所在的半球,如果7、8月份气温最高或1~12月气温变化曲线呈峰形,为北半球;如果1、2月份气温最高或1~12月气温变化曲线呈谷形,为南半球。

第二步:根据气温曲线所示的最冷月的气温值判断气候类型的范围。全年平均气温高于20℃,最冷月均温在15℃以上,为热带气候类型。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性湿润气候)或地中海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在-15~0℃之间,为温带季风气候或温带大陆性气候。最冷月均温

第三步:在第二步基础上根据降水量及降水的季节分布判断具体的气候类型。

年雨型――终年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如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2000mm)、温带海洋性气候(年降水量在700mm左右,冬雨稍多)。

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如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为750~1000mm,最高月降水量在400mm以下)、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500mm,最高月降水量在400mm以上)、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800mm)、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400mm)。

冬雨型――夏季干燥、冬季多雨,如地中海气候(年降水量为300~1000mm)。

少雨型――终年降水稀少,如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略集中在夏季)以及亚寒带与极地气候。

二、“气候”类图示分类判读

(一)坐标图的判读技巧

1.图示介绍

坐标图是指采用数字坐标形式来表示气候要素的数字信息图像,最常见的有柱状图、点状图、变率图、单元格图等。例如:图1为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图2为气温和降水点状图,图3为气温和降水变率范围图,图4为气温和降水单元格图。

2.判读步骤

气候坐标统计图都含有气温和降水两大要素。从气温坐标图上能读出每月的气温,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气温值能判断南北半球、热量带和大致纬度,还可以计算出最冷月气温和最热月气温之差(气温年较差);从降水量坐标图中可以读出各月降水量,还可以计算出全年降水量和四个季节的降水量分别占年降水总量的比例,分析气温和降水同时期的配合程度。据此可判断气候类型,总结气候特点,分析气候成因,并且可以判断该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二)气候分布图的判读技巧

1.图示介绍

气候分布图是指各种气候类型的主要分布位置图。通过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如图5),学生根据不同气候的分布规律和所处地理位置的特点,可以判定气候类型。

2.判读步骤

据分布规律判断气候类型主要应从三方面人手:一是据纬度位置确定所在南北半球;二是据经度位置确定海陆位置(大陆东、中、西部);三是用地理坐标定位法对照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如图5)确定气候类型。判读前提:熟记全球13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例如:图6中A、B、C、D四种气候类型的判定。根据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判断,A应为温带季风气候,B为温带海洋性气候,C为地中海气候,D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三)景观图的判读技巧

地球上不同植被类型的分布,基本上取决于其气候条件,主要是热量和水分条件。此外,海陆位置、土壤条件、地形状况对植被的分布也有影响。但是植被与气候带的关系依然是最基本的,像各种森林、草原、荒漠等植被类型,无一不是气候因素影响的结果。因此,根据某些典型地带性植被类型可以判断其生长地区的基本气候类型。

例如:图7所示气候类型的判定。观察图中信息,可以看出图中有长颈鹿、狮子,高大植被(树)较少,草比较高,据此判断为热带草原景观,进而判断该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在热带草原气候影响下,此类地区适宜畜牧业的发展,不适宜发展种植业。

(四)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

1.图示介绍

流量过程曲线图反映的主要内容包括:流量的大小;(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节变化;(从曲线高峰期了解)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从曲线低谷区了解)枯水期出现的时间及长短。

(1)地区(如图8)。

(2)天气(如图9)。

(3)气候(北半球,如图10)。

2.判读步骤

(1)信息提取。

①河流流量大小取决于降水量(或冰雪融化量)及流域面积。如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量一般较大,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一般较小。但同样是雨水补给,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河流的径流量大小差别很大。

②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

③汛期出现的时间。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在夏季;以季节性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大多在春季。同样是降水补给,夏雨型气候区的河流汛期在夏季,年雨型的热带雨林、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则多无明显的汛期。

④有无断流。一般以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不会出现断流的情况。内流河断流往往是由于气温低,冰雪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

⑤流量曲线变化和缓,则多是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还可能是由于水库的调节。

(2)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读图方法和解题思路。

①横坐标――时间变化――分析水文特征,如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汛期、结冰期、断流等情况。

②纵坐标――数值特征――分析径流量特征,如数值高低(峰值、谷值)、径流量变化幅度、极值出现时间。

③解题思路:结合地理位置与海陆位置――分析气候特征――确定径流量随降水量和气温的变化。

三、考题回顾

例1 (2014年高考天津文综卷)读图11、12,回答问题。

(1)图11中所示地区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

(2)据图12分析,与Q城相比较,B城的气候特点有何不同?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3)据图11、图12中的信息,概括出B城附近河段的水文特征。请答出三项。

解题思路:(1)地形类型的判断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结合注记(高度表)看图中高度的变化趋势;二是看图中水系(河流)的形状及流向。

(2)气候特点应主要从气温、降水两方面作答。气温包括高低、年较差,降水包括多少、季节变化。图12中横坐标表示月份,纵坐标为降水量(左)、气温(右),曲线为气温变化曲线,柱的高度表示降水量。Q城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东岸;B城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受西风带影响,分布在温带大陆西岸。所以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或海陆位置)。

(3)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影响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植被等。

答案:(1)盆地

(2)气温年较差比Q城小(冬季比Q城温和,夏季比Q城凉爽);降水季节变化比Q城小,年降水量比Q城多;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3)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小;水位季节变化较小;含沙量较小;流速较缓;汛期较长。(答出其中三项即可)

例2 (2014年高考上海地理卷)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高度、离海洋远近不同,温度与降水量却存在一定差异。读图13,回答问题。

三个气象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

A.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B.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C.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D.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解题思路:从图中气温变化曲线可以看出,7月份气温较低,为南半球,排除A、B选项;从降水量来看,夏季降水较多,冬季降水较少,可以排除C选项。故正确答案为D。

答案:D

四、能力测试

(改编)读下面四地气候资料图(图14),回答1~3题。

1.关于图14中四地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冬冷夏热;降水较多,分配较均匀

B.②――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C.③――全年高温,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D.④――冬温夏热;夏秋降水多,年变化大

2.图14中表示的四种气候类型在我国有分布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图14中表示的四种气候类型成因的相似之处在于均是( )

A.受单一大气环流控制形成

B.两种大气环流交替控制形成

C.濒临海洋,有沿海暖流影响

D.同处低纬,全年高温

(改编)读图15,回答4~5题。

4.图15中四种气候类型终年温和多雨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图15中气候类型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的是( )

A.乙、丙

B.乙、丁

C.丙、丁

D.甲、乙

6.(改编)读某河流流域局部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河流名称是_______,图16所示范围该河流经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

(2)简要说明L1河上游地区降水丰富的影响因素。

(3)读图17,并结合图16,分别说明Q湖以下河段在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流量变化的主要特点,并简析出现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7.(原创)读图18,完成下列问题。

(1)图18中①所在地区远离赤道,却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原因有哪些?

(2)图19中的四幅气候资料图与图18中②处气候类似的是图___________,此种气候在_________洲最典型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解析:

1.D图14中,①图显示降水分布不均,夏季降水多,冬春降水少,选项A错误;②图中冬季气温在0℃以下且降水较少,因此冬季寒冷干燥,选项B错误;③图显示全年气温并不太高,因此“全年高温”说法有误,选项C错误;④图中冬温夏热,夏秋降水多且年变化大,选项D正确。

2.D我国主要是季风气候,因此分布有②和④两种气候类型。

3.B图14中四种气候类型,气温、降水均有冬夏季的变化,说明都是由两种大气环流交替控制而形成的。

4.B结合图15中四地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可判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终年温和多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显著特点。

5.C热带季风气候的夏季风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地中海气候是由西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

6.(1)尼罗河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2)受纬度位置(赤道低气压影响)和地形(位于高原山地迎风坡)因素影响。

(3)特点:20世纪60年代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丰水期集中在8~10月;20世纪70年代河流流量变化小,各月流量相差不大。原因:(阿斯旺)大坝建成后,流量得到人为调节。

第8篇:热带雨林的雨季范文

一、根据重要纬线分析,宏观了解世界气候类型的种类

联系前面所学地球知识,明确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依据,通过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这些重要的纬线,可以大致了解热带、温带、寒带地区的气候类型:热带有热带(雨林、草原、季风、沙漠)气候、温带(亚热带季风和湿润、地中海、温带季风、温带大陆性、温带海洋性)气候、寒带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二、联系大洲精确定位,细化了解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联系前面所学大洲知识,对世界气候类型进行精确定位,在学生脑海构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非洲、北美洲南端、南美洲、东南亚等赤道附近地区;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非洲的热带草原气候面积最广,南美洲、澳大利亚、北美洲南部等也有不少分布;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地区……

非洲北部、阿拉伯半岛、北美洲西南部、非洲西南部、澳大利亚中部和西部、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等属于热带沙漠气候,而亚洲东部略南、北美洲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南部、南美洲东南部等地区则属于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欧洲西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典型分布区,北美洲西部沿海、澳大利亚东南端和新西兰、南美洲西南端等也有零星分布;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亚洲、北美洲、欧洲东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面积广,南美洲也有零星分布;地中海气候,顾名思义,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区、澳大利亚西南和东南端、非洲西南端、南美洲西南偏北沿海等也有零星分布……

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中部、非洲东北部、亚洲东北部、南北美洲西部、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地区、亚洲的中西伯利亚高原地区等,寒带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北美洲、南极洲极圈以北地区……

三、结合气温和降水,深化了解世界气候类型的特征

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教师展示各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让学生对号连线,引导学生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分析气候,培养学生表述气候特征的能力。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有干季和湿季;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多雨季和少雨季;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全年降水不多;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高原山地气候与同纬度地区相比气温低,降水迎风坡多于背风坡;寒带气候全年严寒,降水稀少……

四、精选典型气候分布,全面了解影响气候的因素

从南北来看,热带、温带、寒带气候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从东西来看,同纬度大陆东岸、大陆内部、大陆西岸的气候存在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从海拔来看,高原山地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不同地区气候的形成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往往看最主导的因素。亚洲是季风气候的典型分布区,自南向北分布着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从气温方面来看,其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从降水方面来看,其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远离海洋的大陆内部,显而易见,海陆位置是其主要影响因素;非洲的东部高原虽然位于赤道附近,却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从纬度位置来看虽位于南回归线附近,但从海陆位置来看则位于陆地东岸、降水多,因而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韩国南部、日本南部纬度位置较高,但受海洋影响较大,属于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南北美洲西部沿海低纬度地区,距离海洋较近,但由于西部高大山脉的阻挡,却分布着热带沙漠气候,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受海洋影响显著;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地区,濒临海洋……

五、认识气候与人类活动相辅相成的关系

气候影响人类的生产活动,其中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显著,不同气候区的农作物品种、长势等各不相同;气候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不同气候区人们的服饰、饮食、民居、交通工具等存在显著差异;气候会发生异常变化,产生灾害,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危害……

反过来,人类活动也会对气候产生影响,植树造林、使用清洁能源、不焚烧秸秆、少开私家车、使用水力和风力发电等都有助于改善气候。目前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很大程度上是人类活动不当产生的后果……

我们要利用气候的优势发展生产、享受生活,又要身体力行地保护气候,最大限度地减少气候灾害……

六、联系家乡实际,形象直观感知气候

第9篇:热带雨林的雨季范文

地中海沿岸一带夏热干燥,冬暖多雨,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

北非撒哈拉沙漠、南非高原西部雨量极少,属热带沙漠气候。

其它广大地区夏季多雨,冬季干旱,多属热带草原气候。

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属热带雨林气候,西部属热带草原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