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幼儿人工智能教学范文

幼儿人工智能教学精选(九篇)

幼儿人工智能教学

第1篇:幼儿人工智能教学范文

幼儿教育中的现代美术教育(绘画、图案、手工、美术鉴赏四者互动)是培养幼儿多元智能的有效途径,其中的手工美术教育是重要组成部分,它兼具感官与思考的训练,是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的主要手段之一。手工美术分为基础手工和实用手工两大部分,在目前手工美术教学向各个方向拓展延伸的多元并存互补艺术环境和氛围下,手工美术制作内容应与幼儿园教学结合,强调设计意识的培养,还可加强空间立体造型的训练。

一、手工美术对幼儿体能的培养

幼儿体能的协调发展,包括机体组织、器官以及各生理系统的协调发展,生理机能和身体机能的协调发展等。

1.对感官智能的培养

幼儿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是与生俱来的,但这些感官在出生后的发展是不协调的。早期手工美术教育中用拿、抓、捏、握等简单的动作,使幼儿的大脑获得一定的刺激,通过观察、聆听、触摸、感觉等培养幼儿对物体颜色、形状、大小、质感等的基本认识。

2.对肢体智能的培养

幼儿的肢体动作包括走、跑、跳、攀登等基本技能,也包括由触觉所引起的能力。手工活动是一种操作活动,无论是徒手,还是简单工具的使用,都能使幼儿大肌肉群和小肌肉群得到协调发展,

特别对手指等精细动作的发展,手工活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

作用。

二、手工美术对幼儿智能的培养

幼儿智能的发展,包括认识能力、良好的智力品质、使用智力活动的方法和技能等。

1.对语言智能的培养

幼儿语言的发展是一个全面发展的过程,它不仅包括说,也

包括认读等,所以对幼儿语言能力进行综合开发,手工美术教育是一种很好的手段。

2.对逻辑智能的培养

幼儿学前期是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期,幼儿对未来世界充满着好奇,思维是在对事物感知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没有大量的感知材料,思维就无从产生。

3.对视觉智能的培养

视觉智能包括对色彩、平面、形状、线条、空间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敏感性,也包括将视觉和空间的想法具体地在脑中呈现出来。

4.对自然观察智能的培养

与其他一些智能不同的是,自然观察智能更关注幼儿在自然环境中的各种生命形式。人类的生存发展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

三、手工美术对幼儿社会能力的培养

社会能力的发展是儿童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与社会群体、儿童群体以及同伴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

1.对自我认知智能的培养

幼儿期是个性形成的开始时期,对自我评价和调节控制行为的能力还是比较弱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界刺激和情景特点的制约,特别依赖于成人对他们的评价。

2.对人际关系智能的培养

第2篇:幼儿人工智能教学范文

幼儿园的班级工作计划范文

悠闲的假期生活已经结束了,新的一个学期在紧张而又有序的氛围中开始了。本学期我们将继续认真学习并深入贯彻《纲要》精神,加强学习和研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行为。为幼儿提供安全、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关注个别差异,坚持保教并重,使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促进体智德美全面发展。

一、班况分析

本学期我班插了5名新生,现在共有幼儿52名,其中有男孩28名、女孩24名。通过小班一年的学习,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上都有一定的进步。大部分幼儿已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有礼貌;语言表达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都有较大的发展。但我们也看到存在的一些问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较弱、幼儿的行为常规还需加强。本学期我们将在培养幼儿喜欢上幼儿园的情感基础之上,认真规范幼儿的一日常规,加强纪律教育,努力做好班级保教工作。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喜欢帮助他人;尊敬师长和同伴友爱相处的情感,使他们在自己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发展。

二、保教工作:

以《规程》为指针,贯彻《新纲要》精神,根据园务工作计划,扎扎实实做好保教工作。规范幼儿的一日活动常规,增强幼儿体质,做好品德教育工作,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的美感。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1、保育工作

督促生活教师搞好班级卫生,每天做好清洁、消毒、通风工作;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严格执行幼儿的一日活动作息制度,合理地安排好幼儿的一日生活;整理好室内外的环境布置,为幼儿创设一个清洁舒适、健康安全的生活学习环境。

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卫生,不能把脏东西放入嘴里,以防止病由口入。加强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学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下铺幼儿学习整理自己的床铺。

细心呵护幼儿成长。在日常生活中精心关爱幼儿,特别是年龄小能力稍弱的孩子。彭若晨、孙佳婧等幼儿体质较弱,易受凉感冒,发烧。还有肖国振、周泽宇小便次数较多,针对此情况我们将更多给他们关爱,消除他的紧张感。日常活动中细心关注孩子的精神面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注意幼儿良好睡姿的培养,对幼儿的睡眠情况做好记录。

积极配合医务室做好幼儿体检、打虫等各项保健工作,使幼儿能够健康茁壮成长。

2、教育教学工作

第3篇:幼儿人工智能教学范文

[关键词]幼儿教育 素质教育 创造性思维 

 

人的培养和发展是一项分阶段的系统工程,每一阶段都有其发展的重点。概括说,一个人的培养和发展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幼儿期,这一阶段的重点是智力开发,这是人一生发展的智力基础阶段;第二阶段是青少年期,这一阶段的重点是知识积累,这是人一生发展的知识基础阶段;第三阶段是成年初期,这一阶段的重点是知识和实践的结合,这是人一生发展的知识应用阶段;第四阶段是成年中后期,这一阶段的重点是用智力进行创造性工作,这是人一生发展的创新阶段。不论是知识积累、实践还是创新,都是以人的智力为基础的,智力的高低决定了将来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而智力的发展和形成主要在幼儿期,因而,幼儿教育在人一生的发展中具有基础性作用。 

 

一、幼儿期是人一生发展的关键期 

 

科学研究表明,幼儿期是人一生发展的关键期。人的素质如何,特别是智力素质如何,能达到多高水平,主要取决于幼儿期。所以,素质教育首先要从幼儿期抓起,从幼儿教育入手。幼儿阶段素质教育跟不上,中小学素质教育也只能是空中楼阁。但是,人们提素质教育,主要是针对中小学,因为素质教育是相对应试教育提出的,它的对立面是应试教育。幼儿教育谈不到考试、升学,所以很多人不重视幼儿素质教育,致使素质教育失去了应有的基础。 

从幼儿发展的特点来看,人的很多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在幼儿阶段形成的。如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兴趣爱好等。据关于思维发展关键年龄的研究表明,人自从出生直至思维发展成熟,大约经历了六个发展飞跃期,其中三个思维发展飞跃期处于学前阶段。儿童出生八九个月后,直观行动思维开始发展,为第一个飞跃期。二至三岁儿童,由直观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的转折,为第二个飞跃期。五岁至六岁儿童将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为第三个飞跃期。学前期是神经系统迅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对人的智力启蒙有重大作用,也是智力潜力的必要条件。如在一项对超常儿童55人的追踪研究中发现,超常儿童在素质上固然有一定优异之处,但主要是由于较好的早期教育和环境条件的影响,促使他们智力发展较好,并有坚定的意志品质。没有教育和环境这个条件,超常是难以出现的。心理学研究早已表明,超常儿童不只是天生的。遗传素质的优异只为超常儿童发展提供可能性,如果没有适合的环境和教育,即使遗传素质好,也不可能成长为超常儿童。近年来有研究指出,中等以上的智力,在良好的教育条件下,如果注意充分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积极的个性特征,就有可能把他们培养成超常儿童。超常儿童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如果教育不当或缺乏进一步的开发与培养,早期发展超常的儿童也会丧失其优势,成为平平庸庸的人。古代“伤仲勇”就是典型的例子。所以,适合的教育对超常儿童的出现和进一步发展都是极端重要的。 

 

二、幼儿教育的核心是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就学校而言,我国教育处于世界前列,获得连续多年的中学生奥林匹克大奖就是见证。而我们的学生走入社会后,发明、创造、为社会创造财富的能力,却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为什么?就是因为人家不是知识教育第一,而是激发创造性思维第一。我们相反,知识教育第一。知识再多,没有创造性思维,没有创造能力,它只是知识而已,不会再生。不会再生的知识是毫无意义的知识。 

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是不能传授的,这是一种个性素质。这种素质当然要有一定的知识为基础,丰富的知识是创新能力的源泉。但决不是知识越多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就越强,只要知识达到一定程度,它就与知识的多少不成比例。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是以智力为基础的,智力是它的支撑点。智力的高低取决于人的幼儿期,因此,幼儿教育对人的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创造性思维是在幼儿阶段形成和得到发展的,幼儿教育的核心是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幼儿创造性思维的触发点是幼儿的好奇心。幼儿教师要给幼儿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幼儿创造思维的发展。要保护幼儿与生俱来的好奇本能,为好奇心和创新意识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和条件,这是发展幼儿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要基础。  

 

三、我国教育现实使幼儿教育处于两难境地 

 

目前,家长们都很重视幼儿教育,但在大部分家长思想深处,重视的还是应试教育或知识教育。如有些家长检查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是看他会写多少字,会不会加减运算等。有很多幼儿教师也是如此,一方面为使幼儿家长满意,还是应试教育式地给幼儿灌输一些家长满意的知识;一方面还没有从思想上、观念上重视幼儿素质教育,传统式地进行幼教工作,甚至做幼儿的“看管人”。造成以上结果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我国的教育现实。我国的现实是,一方面,高呼实施素质教育,另一方面,所有家长及老师面对的是残酷的升学竞争。成绩高就上高一级学校,成绩低就上不了学。家长为此而矛盾,教师也难于处理。因而我国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处于两难境地。广大教育工作者在认识上都很明白,都知道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在教育及学生一生发展中的重要性,面对现实,他们无可奈何,他们的首要选择只有一个——让学生取得好成绩、进入高一级学校,让家长满意、学校满意。 

 

四、实施幼儿素质教育必须改革教育制度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我国实施的是全面发展教育,90年代中期之后提出素质教育,目前又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实行新课程改革。其目的只有一个,即造就适应现时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一代新人。 

我们考察三个阶段的教育,会得出同一个结论——分数决定论。不论实施什么教育,最终都要用考试来裁判,这就是我国教育改来改去却跨不过“分数”这道门槛的症结。 

幼儿教育没有考试、没有分数,没有直接的应试体系,在课程设置及教育方式等方面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应该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环境。但是人们的眼光看得远了,特别是幼儿家长。他们在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已经在思考上学的事,眼前的事实使他们不得不思考自己的孩子将来能不能考上高中、能不能考上大学。最终造成的结果是幼儿教育提前知识化,本末倒置,贻误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 

实践证明,提倡什么教育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改革教育制度。我国教育不改革其制度,永远走不出“分数”的圈套。中小学教育如此,幼儿教育亦如此。 

 

第4篇:幼儿人工智能教学范文

关键词:益智类游戏;幼儿教育;教学意义;作用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3-0132-02

益智类游戏是一种规则游戏,应用于教学中不仅生动有趣,易于孩子接受,而且容易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让孩子在潜意识里投入学习之中,从而进行愉悦的学习,提高智力,发展动手操作能力。从孩子科学成长的角度来看,益智类游戏可以逐步培养儿童的规则意识、独立参与意识,并不断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养成注意力集中的良好习惯。然而,由于有些幼儿教育机构对益智类游戏缺乏正确的认识,幼儿教学方式过于呆板,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因此,深入探索益智类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益智类游戏利于开发幼儿的协调能力

益智类游戏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对于儿童协调能力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幼儿教育中采用“粘泡泡糖”的益智游戏,游戏规则是孩子们围成一圈,一边拍手一边说:“粘泡泡糖,粘泡泡糖。”重复几遍之后,问老师:“粘哪里?”老师回答:“粘肩膀”,孩子们立即两个人组成一组互相碰撞肩膀。在这个游戏过程中,除了锻炼孩子大反应能力以外,还可以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在老师做出指令之后,快速的手、脚、身体做出协调反应,按照教师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除此之外,还有搭积木、快乐跳跳球等都有利于培养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同时,孩子们在进行活动过程中,一起参与,互相合作,提高了交往能力,为以后孩子进入社会的社交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益智类游戏利于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现在孩子在家中都是掌上明珠,从小备受家长的呵护,当进入幼儿园以后依然对别人有一定的依赖心理,而益智类游戏的运用可以有效的锻炼孩子的独立性,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养成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例如,在益智游戏《小小工程师》中,教师发出指令,要求幼儿在一张5平方厘米的格子纸上绘制一张太空运行图,孩子们本身对于充满无限奥秘的太空一直心驰神往,于是在游戏过程中认真的听着教师的指令,教师运用“右上角”“中间”“末尾”“第几行第几格”等指令,在相应的位置做出记号,然后根据记号进行连线绘制一幅太空运动图。刚开始由于很多幼儿不理解操作规则,只能模仿别人的操作依葫芦画瓢,但是教师要求不同小组的飞船运行图是不一样的,这种情况下就不能只靠模仿进行了,必须依靠自己的独立思考,才能完成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就锻炼了学生独立完成的能力,学生经过积极的思考和操作探索的过程即是独立能力锻炼的过程。

三、益智类游戏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注意力

在幼儿教育中注意力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意注意力,一种是无意注意力,儿童的无意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成为提高幼儿教学效率的制约因素,只有发展儿童的有意注意力,才能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而益智类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有利于发展儿童的有意注意力。例如,在益智类游戏《搭三角形》,游戏规则是将全班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里边设置6名小朋友,然后搭成三角形的样子,当听到老师的指令“向左三步”的时候, “三角形”一起向左走三步,老师说向右,三角形一起向右(向前,向后)走三步,教师也可以发出向前、向后的指令。在这个游戏过程中,教师的指令是不确定的,为了做到步伐整齐,统一行动,幼儿要仔细听取教师的指令,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只有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不出现错误,而这种注意力就是“有意注意力”,通过益智类游戏培养幼儿慢慢习惯使用有意注意力来听取老师布置的任务,或者参与其它学习活动,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

四、益智类游戏利于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到来,21世纪的今天面临的着激烈的竞争。然而现在的幼儿中独生子女较多,生活普遍优越,很多孩子缺乏竞争意识。益智类游戏在幼儿教育中可以弥补这项缺陷,通过益智类游戏在教学中的应用,逐步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例如,在益智类游戏《认识交通工具》中,教师把孩子分为红黄两队,要求两队孩子可以通过查阅资料书、可以讨论,然后分别说出认识的水陆空交通工具有哪些,其中一队获胜后充满了自信,而另一对意味着失败,在失败面前可能落泪,教师通过正确引导,提出下次比赛中要超越对方。在这个游戏中,教师运用了竞争机制,充分发掘幼儿好胜的心理,通过竞赛的形式认识交通工具,对于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有着积极的作用。当竞争的良好风气一旦形成,那么在学习、卫生、劳动等多方面都可以引进竞争机制,逐步培养幼儿的竞争能力,为孩子将来步入社会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

五、益智类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在幼儿教学中孩子自制能力的强弱对于学习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而现在孩子多是家中的“小皇帝”,要星星不给月亮,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遵守规则的不良习惯,给幼儿进入学校适应学校规则造成一定的困难。而益智类游戏的幼儿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例如,在益智类游戏《争当驾驶员》中,教师把幼儿分成两队,每个孩子都扮演一个小小驾驶员,根据教师指令,孩子要在指定位置停车,如果停车位置不准确就会扣分,而且会直接影响全队的分数,而作为一旁同组的队员必须屏息凝视,不许出声音指导,一旦指导就会扣分。在这个游戏中,对于旁边观看的队员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在游戏规则的制约下,无论怎样着急都不能做出指导,逐步的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当形成了良好的规则意识,学习效率也会相应的提高。

总之,益智类游戏在儿童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益智意义,而幼儿教学中也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通过本文研究发现,在幼儿教学中正确的引入益智类游戏,可以有效的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独立能力、有意注意力、社会竞争力和规则意识,为高效率的幼儿教学提供有效的途径。值得关注的是,幼儿益智游戏已经不仅仅限于现实生活中的游戏,网络游戏越来越多,教学中恰当的运用,可以更好的实现儿童教育。作为幼儿教师需要深入发掘益智类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方法,更好的让儿童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氛围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吴文貌.传统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J].华章,2011,(8).

[2]李雪莲,崔新玲.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理论及其在幼儿园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 2010,(S8).

第5篇:幼儿人工智能教学范文

关键词:学前教育;多元智力理论;幼儿教师

中图分类号:G610

随着现代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和发展,加德纳教授撰写的《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并逐渐成为了各国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及支撑。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发行实施,我国正在对基础教育进行一场重大的变革,面对新的教育形势,基础教育进行改革的进程也对学前教育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专业素质要求。

一、多元智力理论对幼儿教师教育新理念的帮助

(一)教学过程中构建多元“智力观”

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加德纳曾说:智力不再是某一种能力或围绕某一种能力的几种能力的整合,而是“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八种智力,即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白知自省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和自然观察智力。这种全新的智力理论观念,与之前皮亚杰所倡导的:智力是以思维为核心的几种能力组合,更加全面和多元化。由此我们可以想到,幼儿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创建更好更精彩的环境,从多个角度来开发和启迪幼儿在学前学习阶段的智力。

(二)帮助幼儿形成积极乐观的“儿童观”

加德纳认为,幼儿已然具有了初步的判断能力,已经能够正确的辨别音乐、数字和语言,每一个幼儿的智力潜能都表现出其多样性,并以各自个性化的不同而进行组合排列。所以,在幼儿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用平等的、鼓励的眼光去对待每一位幼儿,鼓励他们要保持具有独特的、个性的、完整的智力组合,从而帮助幼儿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

(三)帮助幼儿树立灵活的“能力评价观”

一直以来,我们都会用“智力测验”的方式,来对幼儿的智力进行评价,以达到准确预知幼儿以后学习表现和生存强弱的目的。然而,加德纳教授则认为,若要全面、客观的对幼儿进行智力测试,必须将幼儿放置在真实的活动场景中,采用录像观察、录音观察等多种方式和手段对幼儿的智力进行测试和评价,只有在多元的测试环境中,才能真正从不同维度、不同层次对幼儿的智力进行客观的评价,以发现每个幼儿不同的智力潜能表现。多元智力理论认为,幼儿教师不应以单一的IQ测试为标准判定幼儿的智力高低,而应在了解幼儿各种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对幼儿进行全面的、灵活的、多样的智力测试,树立客观的、灵活的、多样的“能力评价观念”。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育理念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智力发展,直接关系到新大纲的方针贯彻,不得不慎重。

二、多元智力理论为幼儿教师改进教学理念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教师要注重幼儿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幼儿教师应把对创造力的培养和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的培养放在对智力培养的第一位,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富有创造性、引导性、整体结合性。也就是说,首先只有教师具有创造性思维,教学中体现创造性方式,才能使幼儿学习和认知到创造性的重要性,所以,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创造性的设计和组织教学的能力,幼儿教师必须有创思意识和思维方式;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解决实际问题,启迪幼儿的思维方式和开发幼儿解决实际问题的智力,让幼儿可以从多个途径、多个方式参与到教师之前设计好的活动环境中。此外,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布置可以启迪幼儿进行创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的创造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才能最大限度开发幼儿的智力,才能正确引导幼儿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师要给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激发其智能的环境

加德纳认为,潜能能否被充分激发出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受教育环境。所以,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准备充分的环境材料,应布置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幼儿潜能的文化环境,从而充分调动幼儿的感官,激发幼儿的潜能。例如,在“阅览园地”中进行图书、课外读物等相应布置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在“贴近大自然”中布置相应的花草植物,以激发幼儿的感官;甚至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到花园中去观察大自然,发现和探索大自然中的生命和奇迹,引领幼儿在学前阶段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创造、如何感悟。

(三)教师应客观评价每个幼儿的智力表现,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幼儿

每一个幼儿的先天智力都不一样,家庭条件、社会环境、先天因素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智力发育,所以,教师应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平等的看待每一个幼儿。当下,许多幼儿教师根据幼儿的不同表现强行将幼儿分成聪明、一般、笨等几个层次,这本身就是对幼儿的一共不公平待遇,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必然会表现更差,但是如果幼儿教师可以客观的评价幼儿的智能表现,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幼儿,那么幼儿就一定会表现出丰富多样的不同智能结构,此时教师也会发现,每一个幼儿都有着比其他幼儿强的部分和弱的部分。

三、多元智力理论引导幼儿教师真正成为教育实践的反思者

反思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波斯纳和加德纳都认为幼儿教师只有对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教学成果进行客观、严谨的批判和分析,才能使自己在专业的道路上走的更远、跟稳。《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到的教育反思为我国幼儿教师提供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启示:

(一)幼儿教师应具有反思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幼儿教师应当学习加德纳的那种对理论知识的质疑精神和对学习探究的热情,形成具有主观意识的反思精神,自觉的对自己的教学理论、教学方式和思维进行反思,并将反思视作自己教学生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反思不仅仅只是反思教学理论、方式和思维,还要反思在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问题。教师要在反思中及时的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质量。

(二)幼儿教师应反思自身的智能结构对教学活动的影响,以及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幼儿教师在对幼儿的学前教育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幼儿教师要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要反思自己应当具备怎样的智能结构;反思自己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是否全部发挥了自己的智能优势;反思如何利用自己的智能优势带动幼儿的智能发展。幼儿教师只有在对自己的智能结构进行了客观、准确的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教学活动,才能呢个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智能,使教学活动更加充满创意和个性。

(三)幼儿教师应反思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是否将多元智力理论与我国特定文化背景下幼儿的智能特点结合起来

在新大纲的广泛实施中,我国的幼儿教师应不断的汲取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用以指导和完善自己的幼儿教育工作,深入思考自己是否了解了多元智力理论的核心本质,是否在利用多元智力理论的过程中充分结合了我国的文化背景,是否结合了幼儿园的事情情况,是否结合了幼儿的智能特点,是否在教学中有了创造性,是否改革了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了解多元智力理论的精华,才能使多元智力理论在我国的幼儿教学中起到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智力的结构[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霍华德·加德纳著.霍力岩.房阳洋等译.智力的重构[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第6篇:幼儿人工智能教学范文

关键词: 多元智力理论 幼儿发展评价 文献综述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1]幼儿发展评价是学前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幼儿的行为表现和发展状况是全面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措施。本文从多元智力理论的视角,阐述我国幼儿发展评价的基本状况,并以我国学前教育领域的核心期刊《学前教育研究》、《早期教育》、《学前教育》、《幼儿教育》、《教育导刊》中的幼儿发展评价类文章为主,辅以其他报纸期刊,综述近十年在多元智力理论视角下我国幼儿发展评价的研究状况,展现其研究成果。

一、多元智力理论的评价观

1.情境性评价。加德纳主张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强调在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具体的现实生活环境中对其真实的实践活动和创造活动进行评价――情境性评价,呼吁“应该承认情境对个体表现的影响,提供对评价能力来说最为恰当的情境,包括表面上与接受评价个体无关的情境”。[2]

2.发展性评价。加德纳认为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具有发展的观点。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对学生的评价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其二,对学生的评价应体现孩子的动态发展历程。[3]

3.多元性评价。加德纳认为智力是由相互独立、相互平等的八种或更多种智力即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视觉―空间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知自省智力及自然观察者智力等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加德纳教授认为,在对学生的评价中应该至少通过两个方面的工作体现多元的评价观:其一,对学生的评价要使用能够让学生把多元智力都展示出来的“智力展示”的评价方法,直接观察并评价运作中的各种智力,以及学生在各个智力领域的发展状况,而不是仅仅以语言智力和数学智力为媒介去评价学生的发展;其二,学校中要有懂得多元评价的“评价专家”,以便有效地展开多渠道、多方面的学生发展评价,并为儿童的发展提供合理的建议。[4]

二、多元智力理论视角下幼儿发展评价的文献概况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多元智力理论在整个教育界都引起了很大的关注,成为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我通过在CNKI上检索2000年―2009年(截至2009年9月)的期刊文献,得到关于多元智力理论与教育评价方面的文献一共32篇。

2000年,霍力岩所作《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积极意义》可视为对多元智力理论下幼儿发展评价的较早阐述。他认为,幼儿发展评价应该通过多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在多种不同的实际生活和游戏活动情景下进行,确实考查幼儿多方面的解决初步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出初步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能力;幼儿教师也应该从多方面观察、评价和分析幼儿的优点和弱点,并把这种通过从多方面观察、评价和分析幼儿的优点和弱点得来的资料作为服务于幼儿的出发点,以此为依据选择和设计适宜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使评价确实成为促进幼儿发展服务的有效手段。

我对检索到的关于多元智力理论与幼儿发展评价方面的文献进行总结,发现传统的幼儿发展评价具有以下局限性:(1)评价内容单一、片面,以知识、技能为主,不能全面、正确地反映幼儿发展水平;(2)评价标准是共同的、一元的,以相同的价值观要求幼儿,违背了幼儿个性的丰富性、复杂性特征;(3)偏重量化方法,忽略定性分析,不利于真实、深入地反映幼儿发展状况,等等。近年来,多元智力理论视角下的幼儿发展评价主要关注和强调以下几个问题。

1.评价目的和功能的重新确定。冯晓霞在(2003)《多元智能理论与幼儿园教育评价改革――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理念》中提出:“教育评价的目的和作用不在于诊断智力水平的高下,选拔那些‘智优’儿童,而在于发现和识别每个儿童的智力特点,因材施教,以长补短,长善救失,帮助他们实现富有个性特色的全面发展。”她还指出了评价的展示、激励、调节、导向等功能。姚伟、华道金(2004)在《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观及其对我国幼儿发展评价的启示》中指出,评价要以儿童发展为主要目的。

2.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问题。多元智力理论视角下的幼儿发展评价是多元化的。如姚伟,华道金(2004)在《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观及其对我国幼儿发展评价的启示》中提出,多元化的评价有利于培养幼儿丰富的个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地全面发展。刘霞(2007)在《多元智能理论与幼儿发展评价改革》中指出,新的幼儿发展评价既要关注幼儿在各学习领域知识技能的获得,又要关注幼儿的学习兴趣、情感体验、沟通能力的发展;既要关注幼儿目前的发展情况,又要注重分析过去,预期未来,注重发现和发展幼儿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幼儿发展中的需求。

3.怎么评的问题。冯晓霞(2003)在《多元智能理论与幼儿园教育评价改革――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理念》中提出,多元智力理论视角下的幼儿发展评价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以人为本;(2)评价内容与方法多元化;(3)在真实的、有意义的活动情境中进行;(4)评价与教学互融互动;(5)评价主体互动;(6)评价过程动态化。在张小庆的《多元智力理论对幼儿教育评价的启示》,刘霞的《多元智能理论与幼儿发展评价改革》,姚伟、华道金(2004)的《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观及其对我国幼儿发展评价的启示》中也都阐述了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指导,当前我国幼儿发展评价的改革应该遵循的原则。

4.幼儿发展评价的操作运用问题。徐晓丽的《幼儿发展评价:关注过程重在发展》从操作层面上对幼儿发展评价做了详细的阐述。柯培红的《以多元的理念促进幼儿的发展》涉及对一线教师提供的几个建议,说明如何将多元的新理念运用到教育实践中。

幼儿发展评价是从教育评价学科中分化出来的一门年轻的学科。从目前来看,多元智力理论视角下的幼儿发展评价体系历史较短,许多具体的实践问题还有待于解决。通过对现有文献资料的分析,现存的问题主要集中在:

(1)多元智力理论翻译,介绍的多,本土研究的少。

(2)重视多元智力理论下的评价目标和评价功能,忽视了评价方法的选择。

(3)缺少对多元评价中“评价专家”的重视。

(4)分析、评论性的研究多,操作指导性的研究少。

(5)有关实践探索、经验总结方面的文献主要来自一线教师,却数量有限。32篇文章中仅有6篇来自一线教师。(见表2)其内容大多是基于自身实践的个人经验总结和感悟。

三、多元智力理论视角下幼儿发展评价的发展趋势

近十年我国关于多元智力视角下的幼儿发展评价的基本状况表明,多元智力理论的评价观已从理念逐步走向实践,这必将极大地推动我国幼儿发展评价的改革与发展。

1.评价目的从侧鉴定走向侧重发展。冯晓霞(2003)提出,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发展服务,支持发展,促进发展。《纲要》也明确提出,对幼儿发展状况的评估,要“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现有水平,更要关注其发展的速度、特点和倾向等”。可见,幼儿发展评价的范围不再局限于评价主体,而是一元、单向走向多元、互动。

2.重视“评价专家”的作用。评价专家可以有效地展开多渠道、多方面的学生发展评价,并为儿童的发展提供合理的建议。同时还可以在评价工作的初期弥补教师和家长评价的一些不足,并带动教师和家长评价走向多元化。

3.加大操作指导性的研究,特别是加强一线教师的多元评价观。如前所述,32篇文献中仅有6篇来自一线教师,仅占总数的18.8%。对幼儿发展进行评价的直接操作者是一线教师,所以更要加强其多元评价观。这也是以后研究应该重视的问题。

总之,近年来关于多元智力理论视角下的幼儿发展评价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其科学体系也在逐步完善之中。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样的研究仍不成熟。为了使幼儿发展评价真正成为推动教育发展的杠杆和动力,急需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S].2001.

[2]Gardner,H.,Frames of Mind: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2nd Edition).New York,Basic Books,1993:60.

[3]Gardner,H.,Intelligence Reframed:Multiple Intelligences for the 21st Century.New York,Basic Books,1999.

第7篇:幼儿人工智能教学范文

【关键词】幼儿教师;教育智慧;培养

一、幼儿教师教育智慧的基本内容

幼儿教师的教育智慧是幼儿教师在幼儿园工作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内容主要包括:理论教育智慧、实践教育智慧和价值教育智慧:

(一)理论教育智慧

幼儿教师的理论教育智慧不等同于理论教育知识,理论教育智慧涵盖教育意识、思维和理智三个方面。可见理论教育智慧既有幼儿教师认识、并能动反映的外在客体,又有主体在认识与反映过程中对自身积极的自我调适。理论教育智慧主要体现在幼儿教师思维、判断、处理的认知活动中,是幼儿教师通过对外界事物的系统处理,将客体转化为主体,最终达到对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

(二)实践教育智慧

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幼儿园的教育情境是复杂的、可变的,实践教育智慧即能合理处理真实情境中的教育问题、冲突和矛盾的知识和行动方式。可见,实践教育智慧涵盖着如何使教育理论更好的应用并指导实践,以及如何在实践中规整并创造出新的经验、理论以促进未来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在动态的幼儿园环境中,幼儿教师的实践教育智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创造、完善的过程。

(三)价值教育智慧

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幼儿教师的价值教育智慧集中体现在教育情感、教育意志和教育信仰方面。其中,教育情感包括道德感、责任心以及同情心,幼儿教师的教育情感归根结底是对幼儿的热爱。正是这种以“爱”为基础的情感使幼儿教师设身处地为幼儿着想,对幼儿负责,并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为最终目的;教育意志是教师对教育意识的能动性调节,并向外部动作的一种积极转化。在这一过程当中,始终是以幼儿教师的教育目的为指向,并以解决工作中难以满足教师自身需要的问题为着眼点;教育信仰就是以情感为基础,意志为调控,对教育终极价值的追求。三者密不可分、相互配合,最终体现为幼儿教师的价值教育智慧。

二、幼儿教师教育智慧的培养策略

(一)积极加强理论学习

幼儿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以理论为基础。对教育本质和属性的认识是幼儿教师应回答的首要问题。“教师的教育智慧不仅是指对教育所承担的独特社会功能的特殊性的理解,而且也是对教育所具有的内部的基本关系的理解”。要完成这些“理解”,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为此,幼儿教师必须加强理论的学习,主要包括职前、在职培训与个人学习。

幼儿教师的培训关乎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也是最为基础性和前提性的知识获得手段。“通过提升教师培训中的人文关怀层次加强教育理论的传播,是当前发展教师的教育理论智慧方面急需下力之处”。在培训过程中,培训者与学习者保持相互了解,彼此悦纳,保持互动的关系。

(二)切实开展实践创造

其一,教育叙事研究是获得教育智慧行之有效的手段。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对特定教育故事、教育问题进行多种形式的口头或书面叙述,在此基础上分析并产生教育经验的过程。幼儿教师应善于观察教育生活细节,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深度剖析问题背后的意义。其二,反思是教育叙事研究的重要环节,也是教育情境中实践向理论转化的途径。研究者要以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广阔的视野为前提,同时在研究过程中对方法本身进行反思,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教育叙事研究结果易受主观因素影响的弊端。其三,投身实践是最根本的途径。要使自身理论知识行之有效的应用于教育,幼儿教师在教育行动之前预测可能出现的偏离教育目的的行为,在行动中随机应变适应新情况的教育机智,在行动后内省并优化理论结构,都是在实践中发展教育智慧的体现。

(三)努力提升教育敏感力

要提升教育敏感力,首先,要以“爱”为基础。幼儿教师要保持对职业的热爱、对孩子的喜爱、对教育本质和属性的清晰明了、对生命的人文主义关怀和对教育“真、善、美”的认同,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一个缺乏爱心,充斥着职业倦怠的幼儿教师很难关注到教育情境中出现的新问题,或是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其次,除了爱与责任感,幼儿教师还可以通过感官与思维的训练提高教育敏感力。感官训练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幼儿教师在日复一日的教育工作中“麻木”,以至于对孩子和幼儿园中的一些问题习以为常、视而不见;并净化幼儿教师的心灵,使之保持一颗“童真的心”和好奇心,提高感官的感受性和开放性。幼儿教师通过正向、逆向和发散的思维训练,可以从新的角度去思考幼儿园常见的现象,并产生新的问题与思路,进而培养问题意识与发现意识。

参考文献:

[1]曹正善.教育智慧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

[2]论教师教育智慧发展的策略.贵州社会科学2008.4

第8篇:幼儿人工智能教学范文

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因此对教育事业人们的关注也越来越多。百年大计,教育为先。而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的幼儿园教育则是为今后各类教育打下夯实基础的教育,那么只有将幼儿园的教育管理工作做好,让基础牢固厚实,从而使得整个知识体系的构建牢固且庞大,以至于对个人素质和修养有比较深远的影响。由此可见,在整个受教育过程中幼儿园教育所占的重要地位。本文就从幼儿园教育管理中管理思想、教师管理、制度管理等几个层面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出现的问题出发,对智慧管理策略在幼儿园教育管理工作中的运用进行简单的论述,希望能为幼儿园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从而为我国幼儿园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关键词:

智慧管理策略;幼儿园;教育管理

引文:

越来越多的家长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而认识到,要想让孩子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只有使自家孩子的个人素质和才艺尽早提高,因此越来越多的家长都秉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点,将小孩送入幼儿园接受幼儿园教育,因此,对于高素质和高质量的幼儿园的要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就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现在“入园难”“入园贵”的现象和问题。国家对于当前幼儿园教育事业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和现状,对加大对幼儿园教育事业的投入,使幼儿园数量快速增加,使幼儿园教育质量提高,以使人们对幼儿园教育日益增长的需要得以满足。

1幼儿园教育管理的认识

我国初期进行设置的幼儿园教育时并不是出于教育的目,只是为了对女性劳动力安置而建设的,所以其性质多为集体和企业举办的。但是幼儿园教育管理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一门正式的学科。作为现在教育管理学科的分支学科,幼儿园教育管理就是主要研究学龄前儿童的教育领域中的管理现象和管理规律的学科。并且当代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幼儿园教育管理,它的目的就是协调幼儿园中存在的各种关系,从而合理的安排来保障幼儿园内的各项活动和工作能够以其顺利开展,从而使幼儿园教育的培育目标任务的活动能够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我们认识什么是幼儿园教育管理时可以从两个理论层面来进行,首先广义层面上的认识;其次是从狭义层面的认识。看待幼儿园教育管理如果从宏观层面来,就需要看待时将它放到整个社会以及整个教育体系中,将其作为社会以及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来看待,同时对幼儿园教育管理工作的各种外部因素要时刻注意影响和制约。因为这些外部因素不但包括国家层面,同时也包括社会层面。国家对教育方面各种政策进行制定和实施以及各种法律法规和制定教育事业大的教育目标是国家层面上的主要外部影响因素;而幼儿园的地理位置、城市发展经济状况、当地的民俗风俗以及幼儿园与当地各相关部门的联系等等是社会层面的影响因素。对幼儿园内部工作的管理就是从微观来看待幼儿园教育管理,其就是指在使幼儿园的内部工作的制度、方法、目标确立的前提下,对幼儿园拥有的资金、设备、师资力量等因素充分利用,从而为学龄前儿童创造一个有益的受教育环境,使得在顺利开展教育工作的同时,使社会和家长们对幼儿园教育的需求的管理活动得以满足。要使幼儿园教育管理工作做好,需要对智慧的管理策略的采用以使自身的管理水平提高,从而使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同时对外部影响因素充分考虑,以取得外部支持。

2智慧管理策略在幼儿园教育管理中的运用

2.1以人为本,促进优化管理:

在幼儿园教育管理过程中,所有的管理人员和教职人员要投入爱心和感情。幼儿园教育的根本是人,所以要将幼儿园教育的管理工作做好,关键还是要以人为本,以幼儿的发展为本,使幼儿园管理者的管理素质不断提升,以使给幼儿提供高质量的优质教育服务得以保障。使幼儿园管理者的管理素质提高的重要性对幼儿园教育活动和工作的开展是不可言喻的。所以幼儿园管理者应自身加强对于管理理论知识的不断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学习会、研讨会、管理培训等活动,以使知识管理思路开拓,增长自身的见识。同时对每天幼儿园教育管理行为的反思要加以重视。只有使自己在幼儿园教育管理中的管理行为不断反思,在反思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使自己对于管理理论知识不断得以实践。使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在反思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并在反思中使具符合幼儿园教育知识实际又带有自身色彩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思想形成。同时还要使管理体系和管理思想的确立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逐渐让管理体系和管理思想在教育实践行为之中贯彻,这是使其深入人心,具备广大的群众基础。要在幼儿园教育管理中对智慧管理策略注意实施,对幼儿园教育进行管理时用头脑、用智慧。

2.2情绪智慧,加强自身管理:

如果想让自己逐渐开心起来就需要整天面对着开心的人,反之,自己对着不开心的人也会变得不开心。所以我们应该对教师的自我情绪进行调节和加强管理,在幼儿园的教育过程中避免因为教师的坏情绪而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妨碍工作的进行。应该重视教师自我情绪的管理帮他们树立正确的情绪管理意识,在面对人生中的不公平时,让他们能用智慧去解决问题、开导自己,学会使自己的坏情绪得以控制。因为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给他什么,他就给你什么,只有用微笑面对生活,生活也会对你微笑。所以教师在幼儿园教育管理过程中,应该对自身的情绪学会很好的控制,做一个快乐的人,并传递给孩子快乐,在愉快中让他们接受教育,养成良好的个人品质。

3结束语

在教育事业的长期发展中幼儿园教育的作用十分重要。本文只对智慧管理策略在幼儿园教育管理的几点运用进行简单地阐述,但是,是远远不够应对时代对幼儿教育提出的新挑战,所以,我们应该对智慧管理策略在幼儿园教育管理中的新运用积极探索,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作者:胡松颖 单位: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平安镇中心小学校

参考文献

[1]马建军.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幼儿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燕山大学,2013.

第9篇:幼儿人工智能教学范文

关键词 学前教育;问题;解决;方法;幼儿

学前教育就是在儿童正式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之前的一段教育。该阶段的教育旨在开发学生的智育,从而为儿童正式进入到下一个阶段的学习奠定一定的智育基础。因此,在学前教育阶段如何开发出学生的智育水平是教师们需要思考的一大问题。但是,在我国当下的学前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下面,笔者就首先就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再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具体方法的探究。

一、当下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危害

学前教育担负的启蒙、智育的功能。但是在当下的学前教育中,很多家长害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很多幼儿教师也为了获得家长的青睐而选择将学前教育小学化超前化。

所谓“学前教育小学化超前化”主要是指在学前教育这个阶段幼师并为遵循学前教育的规律来科学地开发学生的大脑。而是选择将一些小学阶段的内容引入其中,传授一些基础性的基础知识给学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不是通过趣味化的、吸引幼儿的教学方式来实施教学,而是选择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记笔记、做题、考试等方式来实施教学。

这样的一种学前教育方式存在诸多的危害,主要为:

1.违背幼儿发育的正常规律;每一个人在具体的年龄段该学习什么东西,该接受何种教育是有一定规律的。大部分的学生在学前教育阶段是并不具备超前化、小学化学习的基础。幼儿教师不但没有在学前教育中开发出幼儿的智育水平、培养起幼儿的良好习惯、发展幼儿的心智。反而强行将小学阶段的内容搬入。这样的方式无异于是“病梅”而非“树人”,也严重违背了幼儿大脑机能的基本发展规律。

2.挫伤幼儿的学习兴趣;超前地将一些知识强塞给幼儿,而幼儿没有接受、消化的能力,就很容易幼儿对学习失去兴趣,并且削弱幼儿学习的自信心。这对一个人的长远发展是相当不利的。

学前教育小学化、超前化这一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学前教育的正常实施,为了更好地实施好学前教育就一定要及时地解决不这一问题。

二、做好学前教育的有效策略

学前教育在很多人看来都是可有可无的,其实不然,这个阶段是开发幼儿智力、刺激幼儿大脑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教育的好坏对一个人今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我们俗话也说:“三岁看老”。所以,如何来做好这一阶段的教学实施是则是笔者将具体探究的问题。

1.扭转观念、科学教学

在当下的学前教育中存在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学前教育超前化、小学化现象严重。因此,针对这样一个问题,笔者认为无论是家长还是校方抑或是幼师都应当扭转观念。家长要认识到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校方要本着办校为人的理念规范学前教育的实施。而幼师则要在完善自身的基础上来做好学前教育工作。

此外,在学前教育的过程中,还应当积极做到科学教学。所谓科学教学就是在遵循幼儿年龄特点、心理特点以及行为特点的前提下开展好学前教育。这样才可以做好学前教育工作,并且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所以,为了实现学前教育的科学教学,笔者认为幼师应当注重提升自身的素质。

幼师提升自身的素质一方面要多阅读幼教方面的专业书籍,并且结合自己教学的专业不断地完善和提升自身。另一方面则是要校方注意加强对幼师的管理和素质完善等工作。通过这样的措施还可以做好学前教育工作。

2.多彩幼教活动开发智育

开发智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而学前智育的开发必然需要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来实施教学继而开发学前儿童的智力。并在此基础上幼师要有计划、有选择地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实施科学地刺激幼儿的大脑,从而使得其大脑各部分功能逐步完善。

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做好开发智育这一学前教育,笔者认为幼师应当借助多样化的方式和多彩的活动来做好这一工作。所谓多彩的活动主要包含有:通过游戏来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数数、识字、并且掌握十以内的数学加减法;通过一些简单的色彩鲜艳的图形来鼓励幼儿完成拼图活动;通过让幼儿自己动手完成一些简单的绘画、书法训练、手工制作等。这些幼教活动的实施都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幼儿的智育。

例如:通过一些简单化的鲜艳的图形来引导幼儿完成拼图就是要借助色彩来刺激幼儿的大脑皮层,并且借助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联系性来刺激幼儿的逻辑思维。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较为有效地开发出幼儿的智育,也可以借助这样多彩的游戏活动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多方协作做好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的实施除开幼师的努力还离不开社会各方尤其是家庭的协助。我们都知道这些幼儿是祖国的未来。

所以,政府方面应当出台相关措施从财力、安全等方面支持学前教育的发展。校方则应为学前教育的实施不断地完善硬件、软件设施,从而让每一个学龄前儿童都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而家长则应当加强与幼师之间的联系,并且在家庭生活中积极地配合幼师的教学措施,从而更好地推进幼儿的发展和智育水皮的提升。

三、小结

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较为薄弱的一个环节,也是影响着一个人一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所以,做好学前教育对整个教育体制的发展和完善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学前教育的发展和深化也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只要大家都为其出点力,那么学前教育的未来将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

[1]戴维维.艺术熏陶式教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实践[J].小学科学·教师,2013年第12期

[2]江萍,刘国平.浅析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语音教学[J].考试周刊,2013年第9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