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用冷链物流范文

医用冷链物流精选(九篇)

医用冷链物流

第1篇:医用冷链物流范文

[关键词]医药物流;发展现状;趋势;对策

中图分类号:F42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3-0154-01

医药物流在我国刚刚起步,但发展迅速,并很快成为医药流通领域的热点。其原因在于:宏观上,是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全国经济形势普遍走好以及医疗保险制度的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微观上,是由于我国医药经济持续走强、药品连锁经营以及零售市场前景普遍看好的情况下形成的。

一、医药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一)产业规模

药品流通行业销售增幅趋缓。2015年上半年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8410亿元,比2014年同期增长12.4%,增幅回落1.7个百分点。其中,药品零售市场销售总额为1682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比2014年同期增长8.7%,增幅回落0.3个百分点。

药品流通行业利润增幅下滑。2015年上半年药品流通直报企业(1200家)主营业务收入6581亿元,同比增长12.8%,增幅回落2.1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08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11.5%,增幅下降2.4个百分点;平均利润率为1.6%,扣除不可比因素与2014年同期相比降低0.2个百分点;平均毛利率为6.4%,与2014年同期相比降低0.6个百分点;平均费用率为5%,与上2014年同期持平。

从2014年全年来看,全年药品流通行业销售总额15021亿元,同比增长15.2%,增速较2013年下降1.5个百分点。

(二)市场动态

多家公司涉足医药电商,康美药业、九州通、上海医药、国药股份等在医药电商方面均有加码动作,包括建设网站、收编线下资源等。比如,如国药股份2013年推出的国药商城在中国医药集团的整体支持下,目前可调动42万家药店及10万家诊所资源。当然,直接搅动医药电商格局的动作是阿里巴巴2014年1月份对中信21世纪的大手笔投资行为。该笔交易耗资10.37亿元,交易完成后,阿里巴巴及盟友云锋基金将持有中信21世纪54.3%的股权。而且中信21世纪拥有第三方网上药品销售资格证牌照,可对天猫医药馆现有业务形成有益补充,因为天猫医药馆及京东医药城均不具备该牌照。

(三)配送结构

2014年,药品批发直报企业商品配送总额9460亿元,其中自有配送中心配送额占82.5%,非自有配送中心配送额占17.5%,非自有配送中心配送额占比较2013年降低2.3个百分点;物流费用103亿元,其中自主配送物流费用占84.0%、委托配送物流费用占16.0%,委托配送物流费用占比较2013年降低2.1个百分点。

(四)产品结构

2014年,按销售品类分类,药品类销售居主导地位,销售额占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的73.8%;其次为中成药类占14.6%,中药材类占4.0%、医疗器械类占3.6%、化学试剂类占1.3%、玻璃仪器类占0.2%、其他类占2.5%。

二、医药物流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医药物流存在冷链体系不健全、硬件设施落后、人才缺失、市场化程度低、冷链技术、冷链设施设备、冷链运营和管理水平比较低,冷链服务水平跟不上等缺点和不足。我国医药冷链物流起步晚,发展缓慢,制约着我国医药冷链物流发展。存在以下问题:

(一)医药冷链行业标准落实不到位。医药冷链行业在标准方面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其中最棘手的问题就是标准落实不到位。

(二)医药冷链基础设施落后。我国医药公司运输药品普遍采用小批量、多批次,难以形成一定的规模开展集运,医药冷链物流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运输难、配送难。特别是小城市,具备医药冷链物流条件的企业较少,冷链设施不完善,冷链物流装备不足,专业基础设施的落后阻碍了医药冷链物流业发展。

(三)医药冷链信息化程度滞后。医药冷链物流从供应链顶层到底层涉及到医药制造商,医药供应商,医药分销商,医药零售商等,这些物流节点没有实现完全联网,难以实现信息共享,无法对药品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受技术限制,多数物流公司采用在出货和进货时进行温度测定,这种人工确认温度的方法不能实现温控数据的连续性和准确性,难以保证药品质量。医药经营企业只有提高信息化程度才能保证医药产品全程的温度监测和控制。

(四)医药全程冷链落实不到位。在医药冷链物流过程中,部分企业不能很好地落实医药冷链物流相关的行业标准。很多企业抱着侥幸的心理,为了节省开支,只要在监管不到的环节,在运输过程中不遵循运输规范,没有完全按照标准进行运输,导致了医药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

(五)医药冷链专业人才匮乏,医药冷链物流人才缺口很大。由于医药冷藏品具有高时效、高价值、容易变质的特性,这就要求员工具有较强的医药冷链物流专业水平,要既懂冷链物流又懂医药。

(六)医药冷链物流运行成本高。医药冷链物流设施投入大,运行成本高,政府没有资金支持,企业负担重。一个冷库每年电费几十万甚至一百多万元;一辆药品冷藏车20-30万元;冷库、冷藏车验证费、校准费、便携试温度记录议检测费、监控报警设备费用等收费较高,一个冷库每年5000-6000元,每辆冷藏车每年2000-4000元,每个保温箱每年1000-2000元,每个温控探头每年150-300元,每个便携式温度记录仪400元。

三、对医药物流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一)要创造良好的医药物流发展环境,推进药品冷链行业标准化建设。

(二)发展医药物流电子商务。在打造医药物流信息平台的基础之上,通过EDI(电子数据交换),可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三)医药冷藏药品的运输具有“多批次,小批量,高时效”的特点 ,难以实现规模效应。可以针对药品的特性,设计具有多温控制系统的冷藏车。

(四)依托第三方物流实施业务外包。我国医药冷链物流很少有物流外包,一方面不利于医药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会使企业的经营效率大打折扣。

(五)加快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从事医药冷链物流的人员中真正接受过医药冷链物流教育的人员不多,与企业的需求形成了很大反差,要加快医药冷链物流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六)加大政府对医药冷链物流企业的扶持力度。医药冷链物流作为一项新兴的、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行业,政府要在各个方面给予扶持,尤其是政策上的扶持,要出台有利于医药冷链物流发展的支持性政策。同时对企业医药冷链物流设施投入,建立冷藏药品物流信息平台、电子物流管理、医药冷藏药品的运输车辆购置、冷链设施的验证费、校准费等方面给予一定的财政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 陈肇兴,利华.我国现代化医药物流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0(5).

第2篇:医用冷链物流范文

一、我国医药冷链物流现状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对医药产品的物流要求也逐步提高,尤其是需要低温贮藏的医药冷藏品发展很快,带动了医药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

数据显示,医药冷藏品的销售金额占我国医药流通企业的总销售额中的3%-8%,虽然比重不大,但却有逐步上升的趋势。

二、我国目前医药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行业或国家标准

目前医药品冷链物流的冷库、冷藏车的制冷效率、能耗没有国家标准,导致我国医药品冷链物流低效率,高成本的运作。冷藏车尺寸、托盘尺寸、冷库尺寸缺乏明确的标准,往往影响装卸搬运效率;冷藏药品储运的不规范,有些没有纳入到正规的医药流通管理范围,往往带来了恶果。

(二)医药品冷链物流基础硬件设施落后

我国目前冷藏运力不足。铁路方面,冷藏车仅占总量的2%左右,且大多是陈旧的机械式速冻车皮。公路方面,现代化的冷藏卡车严重不足,我国冷藏保温汽车的占有率极低,仅为货运汽车比例的0.3%,而发达国家中,美国为1%、英国为2.6%。

(三)市场化程度低

第三方医药品冷链物流发展滞后我国医药品的冷链物流配送业务多由供应商和自己完成,市场规模不大,区域性特征较强。医药品冷链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涉及少,缺乏专业化和规模化;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缺乏准确性和及时性,难以形成高效率的冷链物流配送,冷链物流的成本和商品损耗亦高。

(四)医药品冷链物流信息技术落后

由于目前缺乏我国医药品冷链中冷藏专业技术,致使冷链成本居高不下。许多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冷链信息系统,无法实时监控温度,传递信息,实现信息共享。

(五)完整独立的冷链物流体系尚未成形

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我国大型商业公司几乎都有冷链物流部,有的还成立了专业化公司,但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整体规模不大,比较分散。

三、发展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针对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发展对策:

(一)完善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体系

打造一体化服务平台,我国的冷藏药品冷链物流尚未形成体系,因此需要从冷链市场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这个关键问题入手建立一个能满足患者、制药企业、药品流通企业一体化的冷链物流模式,建立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一体化服务平台,整个社会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业应该联合起来,统一建立药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实现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共同配送,以提高冷链物流作业的效率,降低企业营运成本。

(二)整合资源,大力发展第三方冷藏药品冷链物流

从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的需求导向以及企业长期发展来看,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是未来参与冷链物流市场竞争的主体。冷藏药品对物流配送的要求较高,从单个企业来讲要实现多方位、门到门的配送服务是不现实和不经济的,同时企业的产品想要辐射全国,就必须借助于提供完整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使冷冻冷藏产品配送服务更大限度地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解决企业冷冻冷藏物流的发展瓶颈。

(三)制定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国家或行业标准

冷链物流是一个对资金、管理和技术都要求很高的产业,一个国家的冷藏药品冷链保障体系的建设,需要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通力合作。针对冷藏药品冷链物流行业标准严重缺失的现状,我国应尽快制定与国际标准衔接的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标准,实现从生产到使用的全程监控体系,并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严密监测疫苗等冷藏药品在冷链各环节中的运行状况。

(四)采用先进的冷链物流设备和技术

若想迅速提高我国的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水平,首先应大规模地改造和更新现有的冷链运输和仓储设备,发展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的小编组机冷车,满足市场对多品种、小批量货源运送的需要,同时积极发展机械冷板冷藏车和冷藏集装箱。在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技术方面,要加大科技开发和投入,在冷冻冷藏方式和技术上要不断进行革新,加快先进技术引进的步伐,“导航星测时与测距全球定位系统+温度监控冷链管理系统”,通过先进的技术,对疫苗、血液制品等的品质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

第3篇:医用冷链物流范文

今年6月1日实施的GSP,它借鉴欧盟GDP全供应链管理,已成为今年人们对药品冷链关注的焦点。国家局安监司副巡视员刘小平近日在一个论坛上明确表示,药品冷链应该采用当今电子、通信、软件、互联网络、制冷工程等最新科技领域来配合物流管理领域进行发展。从过去单一针对温湿度监测,朝向影响温湿度变化的直接、间接等诸因素的监管延伸。未来对药品应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管理,这就是新修订的GSP监管理念的一个重要突破。

新旧两个版本GSP在

冷链上的区别

新版GSP,经卫生部通过并正式在今年6月1日起实施。新旧两个GSP版本,在总条目上,旧版只是57条,而新版是122条,特别在冷藏、冷链食品的验收、特殊药品采购、冷冻药品的设备等方面都进行了较大的修订。近年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部等相关部门,一直在为修订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征求意见。中国医药设备工程协会秘书长顾维军说,现在的药品流通管理在冷链运输方面存在两个很重要的盲点,一是药品生产企业里面的仓储和委托运输,二是第三方物流。值得欣慰的是,新修订的GSP,关注到这些问题,在未来实施认证中,药品生产出来后,企业内部仓储运输以及到批发企业、药店之间,批发企业到使用医疗机构之间的运输仓储成为关注重点。

我国药品冷链物流是专业性极强的服务领域,同时要求运输服务商具有较强的风险承担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以及全程追溯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这是绝大多数社会物流公司不能做到的。业界认为,如果严格落实GSP的相关要求,根据测算,目前涉药运输企业中,保守估计将有80%被淘汰。受益最大的是经济实力雄厚和科技人才较多的医药批发企业。因此,将会出现医药流通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的局面,区域性医药市场格局或将面临重构。

新版本GSP会带来大洗牌

新版的GSP出台,直接影响到资金短缺的中小药企生存。随之而来的将是一波企业兼并风暴,这样必将造就业务的集约化。

看到企业被兼并或重组,做生意的老板大多都不乐意,但在行业法规面前,自身要求没有跟上,也只有无奈接受而已。近日,笔者走访国药控股广东物流有限公司,所见所闻,给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在运输环节,该公司规章早就规定,应根据药品的温度控制要求进行运输保温或者采取冷藏、冷冻措施。对进仓的药品不得直接接触冰袋、冰排等冷剂都有严格的规定。在仓储环节,1200平方米的冷库,堆放得整齐有序。两个存放疫苗的冷库,配置了冷库温度自动检测、显示、记录、调控、报警的设备。所有冷库都有两路外部电源再加上后备电源发动机作应急。公司林海中总经理在接受采访时说:“新的GSP没有出台前,作为国有企业,我们早就参照欧盟的冷链条款来做,确保在我们公司内不会出现断链的事情。”现在,公司的冷藏运输车辆,从仓储到运输过程,全程都有监控,不会出现断链的事情。但交到客户手中,断链的事情就很难得到保证。林海中透露,下一步,公司将继续加建新一代高度自动化冷库和投资购买冷藏汽车,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业务需要。

据国家药监局药品安全监管司一官员表示,新版GSP过渡期3年后,我国医药批发企业将从目前约15000家减少到3000家左右。在这一轮并购大潮中,大型医药企业将成为主角,仅国药集团公司,在过去的几年中,就已经完成全国省和重要地市两级布局,去年营业收入突破1300亿元,成为中国医药批发的龙头企业。华润集团、上海医药、天津医药等国内知名药企,也纷纷加紧兼并和整合的步伐。

据了解,目前,我国医药公司普遍采取的小批量、多批次的发运方式,决定了其很难实现冷藏品的规模集运,这也给选择物流公司带来了难题。我国医药企业最头疼的一个物流管理问题就是冷藏品不好运输和托运。尤其是一些物流市场不发达的二线城市,社会物流企业普遍不具备冷藏品运输的条件,因此许多医药企业明确规定,冷藏品不得托运。这也体现出我国冷链物流落后并制约我国医药配送业务发展的弊端。根据物流蓝皮书预期分析,2013—2020年中国药品市场规模,将以年均12%的速度继续高速扩容,今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三大医药市场,冷链运输的药品市场规模将达到780亿元以上。面对庞大的运输市场,企业理应高兴,但新出台的GSP规定,基本向欧盟国家的标准看齐。可以想象,3年的GSP过渡期内,大部分企业的业务将整合到为数不多的企业之中。如果按照每个物流中心配送50亿元的平均水平计算,到2016年,国内药品流通市场将达到1.5万亿元,大型物流中心保有量将达到惊人的300套以上。

目前,我国医药运输领域已基本形成社会服务态势,运输外包达90%以上。由于缺乏诚信和全程可视化监控设施,有些物流公司甚至也难以保证全程的冷链运输,本身就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运输能力不够、运力难以优化的状况。对此,旧版的GSP对冷链药品缺乏强有力的监管,一方面使得具备能力的企业的冷链运输服务得不到认可;另一方面承担冷藏药品运输服务的企业,因不必承担未冷藏运输的法律责任而自我放纵,给我国冷藏药品运输安全带来危险和隐患,更导致“山西疫苗事件”的出现,批发药企被迫接受整合兼并等现象是难免的。

新版GSP将在今年6月1日正式实施,受影响的肯定是没有经济实力且粗放型的企业。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现象肯定会在药品企业特别是批发企业出现。因此,人们有理由相信,也应该相信,未来的几年,兼并的浪潮在药企必将出现。

药品冷链发展趋势

近30年,全球投放市场的生物技术药物和疫苗超过300种,生物药品销售占整个医药行业20%左右。去年全国药品冷藏超过600亿元。而中国现有冷库容量只有700多万立方米,且多数是冷藏鱼、肉等副食品。药品冷藏近年虽有所重视,但发展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医药领域的电子商务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2012年4月,京东和九州通联姻,建立医药B2C电子商务系统。据统计,去年我国B2C电子商务业务达到16.65亿元,是上年度的4倍。相比我国电子商务的总量,医药板块还是微不足道,但从今年1月医药电子商务网站访问量的排行榜来看发展趋势,人们对B2C还是充满着期待。

近年来,频发的药品安全事件暴露了中国医药冷链的薄弱现状,医药物流供应链特别是医药冷链物流引起了人们高度关注。那么,随着冷链医药产品市场不断扩大,医药冷链物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之时,医药冷链物流下一步将如何发展呢?为此,笔者专访了北京中冷信息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医药冷链联盟秘书长刘卫战。

刘卫战提出,目前我国医药冷链技术相对落后,首先是基础设施落后。在不发达的二线城市,物流市场更加落后,具备冷藏品运输条件的物流企业寥寥无几;另外我国的冷链设施不完善,冷链物流装备不足:在铁路方面,冷藏车仅占总量的2%左右;公路方面,我国的保温车辆约有3万辆,而美国拥有20多万辆。所以我国冷链物流的落后严重制约了我国医药配送业务的发展。药品冷链从哪里入手?这是行业亟待回答的问题。就发达国家来说,刘卫战认为,医药流通企业有25%以上的毛利率才能保持健康发展,但我国目前医药流通企业毛利率不足10%。行业利润低下,加上无序竞争,很难保证冷链物流不会“断链”。如何解决药品断链的症结?解决药品冷链从哪里入手?这是行业亟待回答的问题。

谈到我国医药冷链物流发展策略,刘卫战提出了以下一些设想:一要建立专业的物流配送;二要进行规模化和市场化运作;三要标准化和制度化运作。同时要完善医药冷链物流体系,大力发展第三方医药冷链物流,采用先进的医药冷链物流设备和技术;联合相关企业,完善医药冷链物流相关标准和冷链物流监管制度;加快医药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制定医药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政策。唯有如此,才能促成我国医药冷链体系的不断进步。

国外冷链值得一学

3月7日,欧盟最新版的《欧盟药品良好流通管理规范》(GDP)。与1994年的第一版相比,条款数量与规范程度都有增加和提升,更将欧盟药品流通监管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英国药监局(MHRA)GMP/GDP检查组长Mark Birse日前在一个论坛上介绍,20世纪英国药品流通监管对象只有生产企业、批发商和药房零售三部分,而到了现在,英国的药品供应链监管已经从上游原辅料开始经过生产、包装、分销、运输直至批发和零售,形成了从点到线的全程管理。在法国,药品的销售有近85%要通过药店,其余部分则由制造企业直接面向医院。药店销售的药品中,批发企业分销部分约占90%,其余由厂家销售给药店,制造企业和批发企业的药品销售不针对普通患者。药品在生产、批发、零售环节的价格和利益分配大体由政府规定,一般情况为生产企业55%,批发企业约6.3%,零售企业25%,剩余部分为税收。

我国新修订的GSP也借鉴GDP全供应链管理的方法。据悉,针对旧版药品的GSP,新修订的药品GSP的调整范围,仅局限于药品经营环节所产生的监管空白时提出供应链管理的原则,不仅药品经营全过程,药品生产企业的销售以及流通过程中其他涉及到的储存与运输环节,也应当符合药品GSP的相关管理要求,体现出供应链全程管理的理念。国内业内人士都感觉,美国、日本和欧洲是医药冷链物流发展的典范,不但硬件投入、政策法规支持、管理方式、产业链整合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而且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和流通渠道,都值得我们学习。

据了解,美国的医药冷链物流以大型制药企业和药品批发企业为中转枢纽,药品由制造企业集中到批发企业的物流中心,各医院和医药零售连锁店直接向批发企业提出配送要求,并由物流中心为各销售终端进行最终配送,资金的结算则由总公司和批发企业间统一完成。同时批发企业还为客户提供“库房到库房”配送和“直接配送”的服务。这种模式下,批发企业的配送中心负责为药品生产和销售企业提供经济合理的流通和销售方式,避免企业直接面临小额订单,降低了流通企业的管理成本和运营成本,长期发展有利于提高市场集中度。而日本低温药品流通市场的区域性强,国内的药品批发企业几乎没有一家可以在全国范围运营,药品制造商和零售商所面对的是一种多渠道的商业流通模式。批发企业在供应链中需要承担部分非流通领域的职能。日本冷藏药品市场有独特的流通体系和准入制度,国内基本没有进口药品,成熟的供应链管理思想促使大部分药品的进货直接面向制造商,收发货周期的可控性强。所有需要冷链运输的药品,从工厂到配送中心,从配送中心到省级客户或地区二级配送中心,最终到用户,每个环节均根据药品的温度进行冷藏、冷链运输,从采用疫苗运输工具到终端客户都有一整套的规章要求。

新版GSP也学习和借鉴了WHO以及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药品流通监管政策,尽可能向当前国际先进的流通管理规则靠拢,增加了运输监管和冷链管理内容。

第4篇:医用冷链物流范文

[关键词]冷链;冷藏;管理

中图分类号:U2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1-0366-01

药品流通的过程对药品的质量和疗效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流通的过程中会在运输和贮藏方面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所以在这一过程中也必须要对运输的形式,以及运输中的细节问题予以关注和控制,此外,一些药物需要长途运输,所以在运输的过程中,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贮藏管理工作,防止药品出现变质的问题,从而也就使得药品的疗效得到了非常好的保证。

1、方法:制定冷链管理规范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不断的提升,人民群众的医疗水平在这一过程中也在不断的提高,因此医药出产品的物流流程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的加快,在最近几年还出现了低温或者是冷冻保存药品的技术,所以药品的冷链管理也是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流通企业以及药品使用单位都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在管理的过程中,冷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其一直都应该是一个封闭的链条。因为在工作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一些需要对其进行冷藏处理的药品在流通的过程中也会出现比较明显的断链现象,在流通的过程中也会出现温度超标的情况,所以也就会使得药品的质量会受到非常不利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就会降低药品的质量和疗效,也严重的威胁了患者的用药安全。,当前,很多的药品案件试剂上都和药品流通过程中环境和温度控制不严格造成的,温度对药品自身的质量和性能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而当前还没有一个相对比较完善的冷链管理执行标准,因此必须要出台一些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冷链管理质量的提升。

1.1国际的医药生物技术发展速度飞快

按照相关的统计要求,全球生物技术药品和疫苗的种类已经达到了几百种,,生物处方药的销售额增幅也在不断的提升,但是整个制药行业销售额的增幅却相对较低。在我国,生物制品市场份额不断增强,此外对生物制药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提升。而非典和禽流感等事件的发生也使得我国生物制药市场需求的教育有了非常明显的发展,人们对这一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的提高,而在我国甲流的疫苗已经研制完成,如果国家的食品药品管理机构能够通过该疫苗的审批,那么,这种疫苗就可以大量的投产,并可以将其应用在临床医疗当中。这也说明我国疫苗的研制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同时,疫苗研究的速度也在不断的加快。同时在我国,温度敏感药物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高,其中,冷藏药品的年增长率已经比其他类型药品的增长率高出很多。

1.2企业发展的需要

首先是企业规范化经营的需要。其次是储运锻炼引起的质量问题越来越多,导致医疗事故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再次是生产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要对温度进行严格的控制。最后一点就是药物使用单位的相关要求。

希望国家通过制定冷链管理制度,并在行业推广,以提高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服务质量,规范业务操作流程,为社会提供标准、规范的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用药安全。

1.2.1术语定义:药典及药品质量标准中“贮藏”项下提及的“冷藏药品”、“冷处”的定义,其中“冷处”的温度设定依据来自《中国药典》,明确规定为2―10℃,生物制品贮存温度2―8℃。

1.2.2冷藏药品的收货验收:冷藏药品在收货、验收阶段。对收货区、验收区的环境温度应作严格要求,如冷藏药品必须在冷藏库进行验收,冷冻药品要在冷冻库进行验收交接。药品交接双方的交接时间、温度监测等要做规范性要求。

1.2.3冷藏药品的贮藏养护:应规定冷藏药品在库存放也要有相应要求。还有是现在的冷藏库湿度易超标,要求养护员做养护记录,记录上面要详细注明采取措施,以达到正常湿度范围。

1.2.4冷藏药品发货:规定冷藏药品的发货、拼箱、装车的环境要求、时间要求以及委托运输合同中必须明确温度的规定。规定多长时间内要把药品放到冷藏车上。

1.2.5温度控制与监测:规定冷藏药品的贮藏运输必须使用自动温度记录设备和报警装置。

1.2.6藏运输的设施设备:规定企业必须要备有冷藏设施以及冷藏设施的技术、设备维护和设备档案要求。

2 讨论

2.1关于运输过程中保温设施的问题:或许有人会说运输过程中在保温设施的选择上,可以规定根据冷藏的药品不同来规定是使用保温箱,还是要用冷藏车。由于冷藏药品运输过程中的保温措施受到药品贮藏温度、运输时间、路程、方式、保温箱性能等因素影响,而且保温箱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导致保温性能有所差异。所以,我认为现阶段还不能有一个统一规定。希望保温箱生产厂家能够研制出适合冷藏药品的专用保温箱,而且全行业严格制定出一个统一的、规范的生产标准,根据需要生产出大小不一的冷藏箱,以方便冷藏药品的各个流通环节的需要。不过现在一些大型的物流公司和医药商业公司都配备有冷藏车。

2.2关于验收时间的问题:验收应在阴凉或冷藏环境下进行,验收方应迅速将冷藏药品转到说明书规定的贮藏环境中。冷藏药品不得超过多长时间,冷冻药品不得超过多长时间。这个要通过反复实践后,才能明确规定出来。

2.3关于冷库面积的问题:冷藏药品生产企业、批发经营企业、物流企业应配置与生产经营品种、规模相适应的冷库、冷藏车、保温箱,同时规定冷库面积不得少于多少立方。这个要与企业的规模和经营冷藏药品的数量的多少来划定,企业一定得能够具备与经营、使用相适应的冷库及设备。

3、思考与建议

3.1冷链管理的规章制度的执行能提升企业和行业的冷链药品管理水平,对确保人民群众安全用药具有重要意义。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物流企业和医疗机构、疾控中心等有冷藏药品的单位都需要有冷藏条件和冷藏设备,牵涉面较广,所以要加强宣传冷链管理的重要性,使企业在经营、使用冷藏药品时,逐步走向规范化、标准化。

3.2建议此规章制度能作强制执行。规范冷藏药品的冷链管理体系,保证药品始终处于低温恒定状态,确保药品质量,虽然需要企业在贮藏条件、物流装备、人员培切l等各方面都有较大财力、人力、物力及时间上的投入,但是可以督促各相关企业提升冷链物流装备,加强冷藏药品的贮藏、运输管理,进而全面提升医药行业的药品冷链物流体系的水平与质量,以确保人民群众用药。

4、结语

在药品流通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冷链管理工作,因为它会对药品的质量和水平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药品的有效成分不容易产生破坏,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一定要注意一些细节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的发挥出冷链管理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第5篇:医用冷链物流范文

关键词:冷藏药品;冷链管理;安全

药品就是指应用于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同时有目的的去对人体自身的机能进行调整的物质,只要有化学原料药和与之相关的制剂,抗生素、中药材等等,药品具有所有商品的属性,其质量对人体的健康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所以药品的安全和质量问题也就成了人们十分关注的一个要点,特别是冷藏药品,其对环境的要求更加的精细和严格,所以我们一定要对这一问题予以高度的重视。

1、冷链管理的定义

冷链管理退工厂就是指药品流通的整个环节,从生产厂家初上,经过铁路或者是空运的方式到达上也公司,之后再将其运送到医院药库,然后进入库房,最终应用于临床的整个过程的管理工作,为了保证药品自身的质量和疗效,必须要在每一个环节都对冷藏和冷冻的效果进行严格的控制。

2、医院冷藏药品的管理

2.1医院冷藏药品的分类

冷藏的药品大致可以分为几类:①生物制品类(《药典》规定需2~8℃保存)。抗毒素类如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等;血液制品如人免疫球蛋白等;生物技术制品如重组人干扰素等;活菌类如双歧四联活菌、酪酸梭菌活菌胶囊等。②超过温度容易导致化学性质不稳定的药物(《药典》规定需2~10℃保存)。抗肿瘤药如鸦胆子油注射液、阿米福汀注射液等;胰岛素类;弹性酶肠溶胶囊等。

2.2医院冷藏药品的采购

在冷链管理的过程中,最为基础的环节就是冷藏药品的采购环节,一般情况下,冷藏药品对环境会提出非常高的要求,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通过正规的途径去购买药品,此外医院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药品的疗效,同时还要尽量节约减少冷链资源的消耗,医院在采购药品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遵循适量多批和控制库存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冷链管理的效率。

2.3药品的验收入库

冷藏药品在被送到药库之后,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对药品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和验收,医院还应该在运行的过程中在外面设置待验区,验收人员在这一区域的内部完成了冷藏药品的验收工作之后,生物制药在验收之前一定要由供货单位提供国家食品药品部门所办法的合格证,如果其可以充分的满足基本条件,首先要对温度因素进行严格的检验,如果发现了不符的药品,一定要拒绝入库,然后对药品的名称和批准文号以及生产厂家等都要进行严格的检查,验收结束之后,在20分钟之内一定要立即将其放入到冷藏库当中,以便保存。

我院药库有25平方米的冷库,大容量温控转运箱,保证冷藏药品从药库到药房的配送途中的质量安全;各药房配备有专用冰箱,小容量温控转运箱,保证冷藏药品从药房到临床科室的配送途中的质量安全。各版《中国药典》对冷处的规定均为2℃~10℃。但是从1995年版起。对生物制品的贮藏温度严格要求为2℃~8℃,故《中国药典》对冷处的温度规定,不再完全适用于生物制品。而生物制品是“冷处”贮藏药品的主体,因此,我医院在实际工作中将“冷处”的温度范围调整为2℃~8℃,使“冷处”温度范围与生物制品对贮藏温度的要求完全吻合。“冷处”温度范围调整为2℃~8℃后,对于原来需要冷处贮藏的药品不受任何影响,简化了实际操作,便于贮藏保管。

2.4冷藏药品在医院的流通

2.4.1药品在库房的保存

医院在建立冷藏库时在库房的内部按照GPS的要求安装了温度控制和报警系统,如果库房的温度超过了其标准的温度,系统就会报警,这个时候,保管人员就会对其予以有效的处理,但是库房的管理人员一定还要在工作的过程中对库房每一天的温度予以严格的控制和记录,此外还要对库房当中的空调系统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维护,同时还要在这一过程中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应急预案,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避免意外现象的出现,这样也就可以很好的保证药品自身的质量和水平。

2.4.2 药品的发放

对于门诊药房请领的冷藏药品,药库根据需要准备好药品,放入温控箱由专人负责运送到门诊,立即进行核对并将药品放入冰箱。由门诊窗口发放给病人时,对于对温度特别敏感的药品需给以冰块保温并仔细交待患者储存注意事项。病区药房同样方法保存于冰箱,在临床科室需要时将药品装入小的温控箱直接送到各临床科室放入科室冰箱,由护士按需要发给病人服用。

2.5冷藏药品温度的控制

冷藏药品在药库、药房、临床科室保存期,各级管理工作人员每天监测和记录冷库、冰箱、温控转运箱温度,2次/d,而科室质控小组每周质控冷库、冰箱温度一次,保证温度在正常温度范围内。冷库建有自动监测系统,可实现三级(报警前、报警中、报警后)报警管理,建立有对断电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建立药品冷链管理文档备案体系,便于追溯。

2.6冷藏药品的院内运输

冷藏药品的运输,要求根据药品的多少、路途的远近、运输的时间、当时的环境温度,选择大小不同的温控箱及冰排的大小、数量进行包装,由药库运输到各个药房的采取较大的箱子,专人负责运送;由药房运输到各个临床科室的采取小的温控箱,通过药品物流系统直达各个科室的治疗室,立即进入科室的冰箱储藏,保证冷藏药品在院内的质量。

3、加强冷藏药品的冷链管理

目前药品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在医药经营企业GSP认证相关条款中虽有要求,但规定不明确,可操作性不强,是一个被忽视的药品质量管理环节,特别是医院内的冷藏药品,因其温度控制要求高,更应重视运输环节的质量管理工作。保证冷藏药品在合适的条件下贮藏,是保证药品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冷链药品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是冷链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包括医院)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药品质量监管行政部门,生产、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应高度重视冷链管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冷链药品运输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纳入日常监管内容,出台可操作性的文件规范冷链药品的运输工具、明确冷链药品的操作程序和工作标准、做好冷链药品质量管理的工作记录、强化冷链药品质量管理过程的监管。

4、结语

当前,很多医院的冷藏药品冷链环节都有了非常显著的发展和提升,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这一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加以改进,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硬件设施予以改进,此外还要切实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保证药品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加娣,徐宏宇.医院药品冷链管理的探讨[J].中国药房.2011(05)

[2]林小玲,芦雅琳,陈凤琴,赵莺柳,钟秀卿.某院临床护士新药使用认知状况分析及管理对策[J].护理学报.2008(06)

第6篇:医用冷链物流范文

冷链物流商机巨大

在全球运输业中,最具突破性的进步之一就是现在我们已有能力将重要的物资、药物以及能挽救生命的人体组织运送到世界的绝大部分地区。而这都要归功于冷链运输的发展。

据联邦快递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在所有医疗保健产品当中,预计有25%的医疗保健产品对温度敏感。而到2016年,在全球最畅销的前50种药品中,将有超过一半需要冷链运输。

冷链运输是一个吸引越来越多关注的领域。

Richard Smith表示:“预计到2017年,全球医疗保健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3万亿美元,这是一个超大规模的市场,而其拓展至世界各地的速度也相当惊人。全球医疗开支正在逐年递增,而这一增幅在新兴市场远远超过发达国家。”

来自IMS医疗健康信息学院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正以35%的年医疗开支增长速度领跑全球市场,2012年至2017年的五年间,预计中国累积开支为884亿美元。在亚洲地区,日本也是非常巨大的区域性市场,并以6%的增速紧随中国之后。由此可见,一个巨大的商机正在亚洲市场集中孕育。

“这其中,亚太区医疗保健市场的增长速度预期将是全球市场增速的两倍以上,预计到2017年,亚太区在全球医疗保健冷链市场份额将达到30%。”Richard Smith指出。

归功于当前日趋庞大的运输网络以及不断提升的运输能力,全球供应链正变得更全球化,同样,整个世界也正愈发全球化。这使得经济活动中的买卖双方都能在过去无法想象的大规模运输网络下进行贸易。

Richard Smith透露:“大约有价值介于1.2万亿~1.3万亿美元之间的医疗物品需要进行运输,这几乎占到了全球市场价值的一半,可见这里蕴含着巨大的商机。根据目前我们已获得的数据显示,全球医疗保健行业的总体运输费用大约在250亿美元到400亿美元之间。预计在2013年至2017年期间,亚太区医疗保健行业的冷链运输服务市场总值将会增加12%。”

关于这一市场的推动因素,Richard Smith总结道:“包括了供应链的延伸服务,以及各行各业发展的日趋全球化,特别是医疗保健行业的全球化。另外一个巨大的驱动因素就是日益增长的全球人口数量和越来越长的预期寿命。同时,成百万人的脱贫、规模不断扩大的全球贸易以及部分在全球范围签订的贸易协定也为此创造了巨大的利润空间。”

致力拓展成熟网络

将新的运输解决方案引入新的市场,并为人们带来有益和能挽救生命的物品往往能产生经济效益,而在这个过程中确保医疗保健货品的完整无损和安全运抵是至关重要的。

Richard Smith强调:“客户反复向我们强调,他们最关心的两件事就是货物运输过程的有效监管和货物安全,也可能是这二者的结合。在这一过程中,温度控制显得至关重要。”

过去几年,冷链物流的发展深刻地影响了医疗保健货物在区域间的安全运输。更精确地将关键货物运送中的温度变化控制在有限范围内,不仅为全球市场提供了第一手的医疗品资源,改善了数以百万计的生命质量,更为全球贸易带来全新机遇。在大多数医疗货物如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运输中,往往又有非常严格的附加条件。温度控制是保证货物运送万无一失的根本。

另一方面,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预计全球8%的医疗产品为假冒产品,而医药仿冒与侵权的现象正越来越普遍,手法也日益老练。

随着医疗保健行业的迅速全球化,相关监管和法规方面的要求也发生了重大转变。各市场准入要求在时刻发生变化,重要货物往往难以承担通关延时所带来的巨大损失。因此,知识、信息、专业性和警惕性都是保证货物安全、快捷跨国流通至关重要的条件。

此外,新兴经济体中产阶级数量的壮大及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凸显都对医疗保健的发展提出了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的新要求。为满足这些通常是远在半个地球之外的新客户需求,联邦快递致力于拓展一个更加精密成熟的供应链网络。

扩网提升加速布局

为迎合这个规模庞大市场的需求,联邦快递正在加速布局医疗冷链物流,致力于提供安全高效的货物运输支持。

Richard Smith透露:“为此,联邦快递着重以下三项基本工作――基础设施、运输机队和运输网络的扩张;包装技术和集装器的改进;运输过程透明度的提升,以及诸如联邦快递Priority Alert这样的货物监控和干预服务。”

“我之前提到过联邦快递将加大对现有运输队伍的投资力度,将我们的货运飞机进行升级,取而代之以燃油效率更高、速度更快的飞机,如波音777F型货机,已成为我们货运机队的旗舰角色。这使我们能够更快进入市场,对医疗物品的承运人、运输时间以及对温度敏感的商品和易腐品运输都十分有利。” Richard Smith进一步解释道。

2012年以来,联邦快递先后推出了多项先进的包装技术以及货物实时跟踪技术,确保货物(无论是药品,还是重要的人体组织标本)都能完好无损地运抵目的地。包括“热毯”、冷链运输包装选项、深度冷冻运输解决方案以及SenseAware服务等。

其中“热毯”可以将货物运输过程中温度控制在15~25℃范围内,它不仅可以使货物免于阳光直射,还具有防雨、防潮等功能。而2013年8月推出的冷链运输包装选项能让货物在2~8℃冷藏环境达96小时,且不需要使用冷冻剂,能在5分钟内让货物的温度达到4℃,适用于传染性物质(仅限于UN3373)和非传染性临床样品。

事实上,在温度敏感性空运货物方面,联邦快递于2012年10月份推出的Priority Alert服务,使客户在运输对于时间和温度敏感性要求较高的货物时,能够全程对货物进行最高程度的监控。Priority Alert服务的推出让客户对涉及生命的货件安全性,以及紧急商务货件在点对点运输过程中的24小时可视性拥有更大的信心。

2012年12月份,联邦快递宣布在亚太区的澳大利亚和新加坡推出 SenseAwareSM服务。SenseAware是一款综合性追踪服务平台,能够准实时地为客户提供货件数据信息,并与业务伙伴分享。客户在货件运输过程中可随时获取包括货件精确温度和具置在内的重要数据,并在货件被打开或暴露于光线条件下时收到警报。

第7篇:医用冷链物流范文

1.1专用冷藏车

按制冷源分类,专用冷藏车可分为机械制冷(制冷机组)冷藏车和冷板制冷(液氮、干冰)冷藏车。目前,医药公司主要配备机械制冷冷藏车。冷藏车还需要配备带全球定位功能的温、湿度自动记录仪,实时上传温、湿度数据到医药公司,实现冷链的全程监控。按有关规定,医药公司向医疗机构发送冷藏类药品时应由专用冷藏车运送。

1.2冷库

按建筑类型不同分类,冷库可分为土建冷库和组合冷库。土建冷库热惰性较大,库温稳定,适宜大批量、整件包装冷藏药品的存贮。组合冷库采用成套预制的保温彩钢板装配而成,施工、安装周期短,库容多在100m3以下。目前,医院大多使用组合冷库。由于组合冷库是由制冷公司按医院要求组装完成的,医院对冷库的工程技术了解程度、前期应对措施、后续维护管理及质量跟踪等工作力度,会直接影响冷库的质量。

1.3药品冷藏柜

按用途分类,冷藏柜可分为家用、商用和医用。家用冷藏柜通常采用直冷式制冷,箱体温度均匀性差,容易过冷结冰等,不宜用于药品贮存。商用冷藏柜通常采用风冷式制冷方式,虽然箱体温度均匀性较好,但无报警功能和控温精度,主要零部件质量差于医用冷藏柜,不宜作为贵重冷藏类药品的贮存。专用药品冷藏柜属于医用,符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GSP)要求,相对成本也最高,适宜小批量药品贮存。

1.4冷链贮运箱

主要有冰源冷藏箱(即蓄冷保温箱)、有源冷藏箱、防冻保温箱和泡沫箱4类,用于途中零星药品的转运。

1.5特殊贮存温度设备

低温冷冻箱、超低温冰箱等,用于贮存有冷冻要求的生物制品类药品。

1.6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

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可分为温湿度自动记录仪、射频标签(RFID)和变色标签(VVM)等,通常所说的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是指由自动记录仪和配套设施、监控软件所组成的完整系统。温湿度自动记录仪可用于冷库、专用冷藏车的实时温湿度显示和记录,部分型号还可与短信报警器、全球定位系统联用,通过互联网与公司或药监部门监管系统联网,实时上传冷库、专用冷藏车的温湿度情况。射频标签为集成温度传感器的主动式有源标签,温度传感器负责环境温度的测量,传感器把测量到的温度数据通过标签的天线发送出去,由读写器接收。射频标签常用于冷链贮运箱内的温度记录,收、发货双方均需配置相同的专用读写器。变色标签可粘贴在冷藏药品最小销售单元的包装上,温度变化信息直观,但无法动态管理。

1.7冷藏药品验收工具

红外测温仪、探针测温仪可作为药品交接、验收冷藏药品时的验收工具,可快速测定冷藏药品包装内的实时温度。

2各类药品冷藏设备技术特点

2.1药品冷藏柜

专用药品冷藏柜采用风冷式制冷,由蒸发器和风道循环组件完成制冷。风扇将通过蒸发器(安装在冷藏室外)冷却后的冷空气形成循环,不断循环的冷气流冷却物品。由于冷气流不断循环,箱体内温度均匀性好、降温快、无霜(自动除霜),适宜门诊、病区药房少批量贮存药品。此外,药品冷藏柜还具有完善的报警功能,包括高低温报警、断电报警、开门报警、传感器故障报警等。商用或家用冷藏柜常采用直冷式制冷(少数高端型号也采用风冷)。蒸发器直接紧贴冷藏室内壁,低温的内壁直接冷却空气,通过冷气的自然对流来冷却物品。直冷型耗电小、噪音低、价格低、冷藏食品保鲜(风冷易使食物风干),但也存在降温速度慢、温度均匀性较差、内壁容易结霜、需人工除霜等问题。不建议贮存贵重冷藏药品,如疫苗等生物制品。药品保存温度范围:目前,《中国药典》对“冷处”温度的规定为2~10℃,但对生物制品的贮藏温度严格要求为2~8℃。生物制品是“冷处”贮藏药品的主体,故医院在实际工作中有必要将“冷处”的温度范围调整为2~8℃,以符合生物制品对贮藏温度的要求。“冷处”温度范围调整为2~8℃后,对原来需要冷处贮藏的药品不受任何影响,简化了操作过程,便于贮藏保管。商用或家用冷藏柜由于国家标准的原因,冷藏室温度为0~10℃,箱体内容易造成冰冻,门边温度容易超标,故不宜用于疫苗等生物制品的存贮。专用药品冷藏柜则以2~8℃为标准进行设计。两者技术区别:由表1可见,药品冷藏柜与商用或家用冷藏柜的技术区别,最核心的在于制冷方式、温度范围、报警功能,这3项技术特点直接影响了药品保存的质量,从而影响冷链的质量。此外,温控方式、关键部件也影响了药品冷链的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

2.2冷库

冷库主要由冷库保温板和制冷系统组成,从物理形态上,可把冷库看成是放大的冷藏柜。目前,主流的冷库保温板为聚氨酯夹芯双面喷塑彩钢板库板,参数为库板厚度100mm,彩钢板厚度0.6mm,库板之间用偏心挂钩连接,聚氨酯保温层发泡密度不低于40kg/m3。制冷机组可分为一体机和分体机,可根据实际安装情况选择,一体机安装维修方便,但噪音大于分体机。在确定好库容量后,计算制冷功率时,建议至少留10%余量。冷库温度通常为2~8℃。制冷机组控制系统通常为全自动智能化控制,具有温度显示、设定、精确控温、自动除霜、超温报警等功能。双冷库:2013年版GSP关于冷库的要求主要有3点,即与其经营规模和品种相适应的冷库,经营疫苗的应当配备2个以上独立冷库;用于冷库温度自动监测、显示、记录、调控、报警的设备;冷库制冷设备的备用发电机组或双回路供电系统。由于医院是高可靠供电单位,都是双回路供电系统,而且有些医院还配备发电机组,因此冷库的供电可靠性是非常高的。温度自动监测系统市场上都有成熟商业化产品可供选购。由于冷库容量大,存贮的药品数量多、药品价值高,故冷库本身的高可靠性就特别重要。GSP对经营疫苗的企业要求配备2个以上独立冷库,是基于1个冷库出问题,另1个可以备用的考虑。所谓的冷库出问题,主要是制冷机组故障,无法制冷。制冷机组的维修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故冷库出现故障,就需要转移库内药品,这个过程耗时耗力,且影响第2个冷库的温度稳定性。单冷库双制冷机组:单个冷库配置双制冷机组基本上可解决上述问题。1个50m3冷库的成本约7万元,增加1套制冷机组约增加2万元左右。2套制冷系统轮流工作,可保证每套系统都有适当的调整周期,延长压缩机寿命,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2套制冷系统互为备用,任意一套系统遇故障,另一套自动启动,保证冷库内药品的绝对安全。双制冷机组通常利用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不需人为管理。相对于药品价值,增加制冷机组所增加的费用相对有限,因此,医院设置双冷库,每个冷库配置双制冷机组是最可靠的。

2.3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

从普通纸质记录和电子温度记录器,到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GSP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箱体物理分布范围广、数量多,市场上主流的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基本以无线方式为主。无线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组成包括以下几部分。数据采集模块:温湿度传感器安装在冰箱内部,采集模块安装在冰箱外部,采集模块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电信号发送给路由模块;每个箱体都需要1个采集模块,冷库可放置2~3个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应实时显示箱体温度,便于现场查看温度。路由模块:接收数据采集模块发送过来的信号,转发给中继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离中继模块物理距离过远时才使用。中继模块:接收数据采集模块和路由模块发送来的信号,然后上传到数据服务器。数据服务器:安装数据库软件用来贮存所有的数据,并供其他计算机远程访问。监测管理软件系统:安装于数据服务器或任何一台与数据服务器联网的计算机上,显示所有箱体的温湿度数据,查询相关信息,提供表格曲线等数据报表,设置超温报警,失控短信,使用权限等功能。短信电话报警模块:与数据服务器连接,安装SIM卡后,发送报警信息。其他配套设施:打印机、移动温度记录仪等。目前,绝大部分监控软件系统对温度的报警处理,仍停留在预设一个温度范围,超出该范围就报警的阶段。温度失控主要有两大原因,即使用原因和机器故障。使用原因如冷库、冷藏柜的门是否关闭,可由普通使用者如仓库保管员或调剂药师直接解决。如是机器故障导致温度失控,则医院药品管理相关医疗设备维护的专职工程师必须及时进行维护。在频繁的使用过程中,经常有因报警次数多导致使用者忽视报警,这是很危险的现象。因此,温度监控系统如实现分类报警功能,则可使普通使用人员和设备专职维护人员尽快处理问题。分类报警是指温度异常但冰箱工作正常,则仅向普通使用人员报警;温度异常且冰箱制冷故障,则同时向普通使用人员和专职维护人员报警。实际上,冰箱温度变化情况非常复杂。在此以3种温度模型分析箱体温度及冰箱工作是否正常,并实现分类报警的功能。#1冰箱:8点上班前,为-5℃,工作正常;上班后,随着工作人员的取放药品,箱体温度升高,但仍维持在设定温度±3℃内。因此,该冰箱工作正常,系统不报警。#2冰箱:8点上班前,温度已达11℃,超过设定的2~8℃的正常范围,但上班时间内,温度波动范围在±3℃内。由此推断该冰箱有制冷能力,但制冷能力已无法达到正常值。因此该冰箱工作不正常需要维修,系统向普通使用人员和专职维护人员同时报警。#3冰箱:8点上班前,温度为4℃,在正常范围内,但上班时间内,温度超过设定值,并维持在一个温度附近。通常,冰箱压缩机不会突然损坏,因此很有可能是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关好冰箱门,导致温度升高。这种情况在旧冰箱中最常见,如门封条磁性减弱,导致吸力不足,故系统只向普通使用人员报警。

3影响因素与防范措施

从我院冷链药品管理分析发现,仍有管理不到位因素存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由于频繁地调剂冷藏药品,开启冷藏柜门时没有及时关闭,特别是下班时没有完全关闭,造成冷藏柜温度不达标,报警异常。防范措施:制订制度,规范操作,要求药师调剂时及时关闭冷藏柜门,下班时有专人检查所有冷藏柜门是否完全关闭,并做好值班记录,以便追查。验收入库或领药出库时,由于大批量搬运,工人担心受冻受凉提前将冷库门处于开放状态,造成冷库内环境温度不符合规定要求。防范措施:制订制度,规范进出冷库时标准操作,由保管员监督,若有违规操作,从重处罚;同时配备防寒棉大衣供工人进出冷库时穿戴。医院夜间供电不稳定,造成跳闸,相应的冷藏柜、冷库出现温度异常变化。防范措施:配备温控设备,或双机组供电,避免因供电不稳定或停电造成冷链设备温度异常。冷藏柜或冷库自身制冷机组出现故障,或监控报警设施出现故障,造成温度异常或异常报警。防范措施:医疗设备维护专职工程师应每月定期检查,定期维护,提前发现问题,及时做好维修保护,确保冷链设备正常运转。药库到各药房间的运送没使用专用的冷藏运送贮运箱。防范措施:大件冷藏药品在30min送达各药房,零星的冷藏药品必须放在专用的冷藏运送贮运箱内尽快送达,要求各药房药师接收后立即将药品转置到冷藏柜内。

4结语

第8篇:医用冷链物流范文

1.1冷藏药品市场规模迅速增长

自从我国加入WTO之后,国内生物制药市场加速扩张,据专业机构推测,2013年全球的生物制药市场收入有可能突破1100亿美元。伴随着各种禽流感病菌感染事件频发,政府加大对国民的基本传染疾病的免疫计划,加速了我国的生物制药市场急速扩张,其中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研制,并投入市场,已经验证了我国疫苗研制速度在加快〔1〕对一些温度较为敏感的药品,如疫苗、化学药品等在整个药品总量的比例越来越大的条件下,尤其是冷藏药品的年增长率远高于其他类型的药品。

1.2药品冷链管理依然存在较为严峻的形势

药品冷藏的效果将直接影响药品的品质安全,这对强调药效治疗的今天,已经显得非常重要,自从2010年“山西问题疫苗事件”,已经将药品冷链管理的漏洞彻底推向了媒体及公众的面前,这对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而言,备受压力与公众的指责。这一事件引起了政府的关注,也在深思其中的问题,这就有了《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的修订工作,不仅具体通报批评了山西疫苗经营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要求各地食品卫生监督部门做好监管,并广邀专家、学者对GSP的修订工作,以往以此加强疫苗流通及冷链运转管理方面上的工作。2000年颁布的GSP已经无法适应现今市场流通环节上对药品品质管理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与一些政府的行政法规存在一些冲突;第二,一些法规过于陈旧,已经无法适应现在形势发展的需要,如药品企业管理的技术、物流业及购销模式等;第三,一些药品企业的药品运输管理存在漏洞,但现行的法律法规也无相关的规定,如药品储存温湿度控制、电子监管、高风险药品的市场管理等;第四,GSP的标准在总体上已经无法适应现今药品许可管理的各项要求,远远落后于一些新的项目发展的目标,并且降低了市场准入的一些标准,非常不利于运输药品的安全〔2〕。

2从药品企业角度对新修订的GSP中药品冷链管理条款的思考

纵观企业发展史,不管那个国家的成功企业都将企业产品服务的质量看作血液对生命那样重要,将提高企业产品服务质量作为一个企业成功的公开的武器。也有许多发展不够成熟的药品企业,由于忽视产品服务质量的管理工作,进而出现一些产品质量问题,给企业的信誉带来重挫,甚至破产〔1〕。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药品企业药品质量管理工作已经受到世界企业界和管理界的重视,并对企业的发展起着非常关键性的作用。最新修订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对药品冷链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极大地提高了硬件标准,二是加强了对冷链管理药品储存运输的要求,三是加强市场及运输风险的管理。对此,药品企业应当从这几方面做起,保障药品输运、储存及管理上的安全。

2.1增强药品企业员工的药品质量安全管理意识

目前,我国药品企业对产品质量监管已经取得一些成效,但在面对市场经济中强大的利益诱惑,许多员工抛弃了商业道德和自身的职业道德,对于我国药品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要从入职前进行抓取,培养药品企业员工与其本职工作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充分认识到药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切勿因非法的经济利益,触犯法律。因此,只有思想现行,解决从业人员的思想障碍,才能充分改善药品企业员工工作态度和服务水平,坚守自己的岗位,遵从职业道德。在此基础上,向药品企业员工灌输安全管理的企业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价值取向、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理想信念。企业员工在安全生产管理的这一理念下,会朝着生产安全管理这一目标前进。同时企业要构建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管理文化环境,不单要坚持企业正确的发展方向,而且还要具有质量风险意识,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谋求生存和发展。(本文来自于《海峡药学》杂志。《海峡药学》杂志简介详见.)

2.2完善企业冷链药品管理体系

冷藏、冷冻药品属于温度敏感性药品,在药品质量控制中具有高风险、专业化程度高、操作标准严格、设施设备专业等特点。多年的管理实践表明,这类药品在收货、验收、储存、养护、运输等环节以及各环节的衔接上,稍有疏漏都会导致产生严重的质量问题(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3年10月23日)。冷链药品管理实行体系管理,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保障药品冷链管理的安全。由于新修订的GSP对药品企业的经营管理的硬件和软件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提高了医药企业市场准入门槛。这将有助于大中型药品企业的资源合理配置,减少低水平重复,提高了市场的集中度。

2.2.1全面提升药品冷链管理的硬件设施:加大冷链药品硬件设施的投入。按新版《GSP》企业建立与其经营规模和品种相适应的冷库;并配备用于冷库整体环境温度24h自动监测、显示、记录、调控、报警的设备;对有特殊低温要求的冷冻药品,还应当配备符合其储存要求的设施设备;冷藏车及车载冷藏箱或者保温箱等设备(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3年10月23日)。建议医药企业应在药品冷库按温湿度同等标准建立冷库库中库;冷库内库为冷链药品的合格储存区,冷库外库为冷链药品到货待验、发货复核、包材预冷、打包等人流较为频繁作业区域。这样设立带缓冲的库中库,可以避免长期储存药品的冷库内库的温度受作业时人流及气流的影响,产生温度异常波动。冷库配有制冷设备的备用发电机组、双回路供电系统,对设备进行定期测式;保证冷库突发故障急应使用。新版《GSP》加大了对药品运输过程中对温度控制的要求,对运输冷藏、冷冻药品实施全过程的温度控制:从工厂到商业、从商业到终端,冷链药品流通的各个环节都要负责对过程温度进行监控,实行冷链交接、同时及时收集过程温度,明确供需双方质量责任。企业配备的冷藏车及车载冷藏箱、保温箱等设施应有自动调控温度、显示温度、存储和读取温度监测数据的功能;冷藏箱及保温箱具有外部显示和采集箱体内温度数据的功能(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3年10月23日)。同时医药企业应对冷链所投入使用的设施、设备以及运输路线,实施多方面验证,以保证冷链药品的全过程质量安全。

2.2.2完善企业冷链药品的软件管理:在软件方面,依据新修订GSP的规定,除了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计算机管理系统也可归于软件管理。质量管理体系中包含了质量管理制度、岗位操作规程、岗位质量职责等方面,建立规范性的质量管理文件,可以保证员工操作过程有章可循。计算机管理系统同时可以分解为ERP(业务管理系统)、WMS(仓库管理系统)、TMS(运输管理系统)、OA(办公管理系统)等方面,实施全面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可确保各环节人员严格按规范作业,杜绝违规操作,控制和防范质量风险,时时监控冷链药品过程温度,确保冷链药品经营质量,并可以实现药品质量的全程有效追溯和企业经营行为的严格控制。

2.3实施药品冷链管理责任制

由于新修订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对药品冷链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药品企业在考虑企业运营成本前提下,构建药品冷链管理负责制,它要求药品冷链管理人员要对其经手的药品冷链业务负责,如果药品冷链管理人员在管理活动中出现问题,应当追究药品冷链管理人员的责任。同时对冷链过程所有涉岗员工进行全面培训,一方面可以规范管理工作人员的行为,另一方面为其工作提供一个法制的环境,将极大地促进药品冷链管理人员遵纪守法,严格医药企业修订的冷链药品质量管理各项规定实施,这样就能够减少药品冷链管理出现的失误行为,提高药品冷链管理的效率〔3〕。在药品冷链管理中大胆引进责任制,成立冷链药品应急管理小组,设立冷链药品突发事件应急方案,对小组成员进行应急模拟,负责对冷链药品突发事件应急方案的实施,降低冷链药品质量风险(根据2008年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

第9篇:医用冷链物流范文

继广东定制体验行活动之后,福田商务车又在6月29日为上海地区的消费者带来了好消息。当天福田汽车不仅在浦东地区的一家福田4S店里揭开了蒙派克S、蒙派克E以及福田商务汽车G7等诸多新产品的面纱,还拿出了福田商务车在抢滩物流市场的新玩法。

抢滩冷链物流

由于物流、储藏等因素,冰激凌一直是各电商平台尚未触及的领域。然而,自6月26日起,包括哈根达斯、德芙、士力架等在内的美国九大冰激凌品牌均可在天猫接受预订。7月起,杭州、上海、温州等全国210个城市的消费者就可网购美国纯正的、品种丰富多彩的原装冰激凌,网售的冰激凌可保持50小时不融化。在天猫开了这个先河之后,能够保证冰激凌不化的冷链物流也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所谓冷链物流,是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在生鲜电商快速发展的同时,对冷链物流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和装备也就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这也催生出了汽车行业内部的细分市场,专属定制符合条件并且满足市场需求的汽车也成为了商务车的另一块新增业务。

“十二五”期间,国家加大了对冷链产业的政策扶持,行业也在加紧制定冷链服务相关国家标准。这为汽车企业尤其是商务车企业进军这一细分市场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进军这样前景可观的细分市场就成为了福田最明智的选择。

福田新名片

要想在冷链物流这个细分市场上分一杯羹,可靠又值得信赖的产品是必不可少的砝码。

活动现场,福田商务汽车了蒙派克E“柴油双雄”产品。这两款产品分别配装康明斯ISF2.8和五十铃技术4JB1T,具有低排放、高功率,高效节油、高可靠性的特点,能够输出强劲动力,有效满足各类商务运输需求,是国内唯一可同时满足欧Ⅳ/欧Ⅴ排放标准的柴油发动机。此外,蒙派克E在外观、空间、安全性能上也进一步升级,将以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带给消费者全新价值的商务体验。

福田新的G7除了外观大气之外,内部空间以及承载力则是将福田的务实精神发挥到了极致。据悉,这款车的承载能力超过了传统车型的百分之二十。7~12人的宽敞空间不仅适用于商务接待、旅游通勤等状况,还是城市终端物流的不二之选。

福田商务汽车事业本部本部长王朝云向记者介绍,在物流配送的终端环节(即各个站点配送到目的地),有的小区一般不会让大货车或者厢式车入内,并且在终端配送时货物也用不到如此大的车内空间。相比之下,福田商务车就成为了最适合终端配送的汽车。无论是从车内空间还是出入资质来看都是最佳的选择。

此外,福田汽车还在车辆定制方面有更多的延伸。他们推出的“福田商务汽车冷链行业定制冷藏车”采用了意大利发泡技术,这项技术不仅让车看起来更加的美观大方,轻盈的质地还在防震、隔热以及抗扰方面有更好的表现。不仅如此,领先的保温箱制作工艺以及更加出色的保鲜性能也使得福田商务车在与其他对手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超强的承载力再加上能够良好的保障行车的稳定安全,也增加了福田在这一新型细分市场的竞争力。

结合之前医疗、旅游等行业专属定制车型,福田商务汽车冷链行业定制冷藏车与之一起形成了福田汽车在细分领域定制车型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