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垃圾焚烧处置方案范文

垃圾焚烧处置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垃圾焚烧处置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垃圾焚烧处置方案

第1篇:垃圾焚烧处置方案范文

自今年3月份以来,我市城乡生活垃圾日收运处理量由1500吨骤增至1900吨以上,最高日垃圾量达2085吨,大大超过我市焚烧厂的处理能力,给我市生活垃圾的正常焚烧处理带来很大的压力。近期垃圾量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是各板块收集的垃圾中夹杂有较多的建筑装修垃圾、工业垃圾和农业垃圾等非生活垃圾,这些非生活垃圾既增加了焚烧厂的处理负荷,也给焚烧厂设备的安全运行带来了很大事故隐患。为切实保障我市垃圾焚烧厂正常运行和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现就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是要大力开展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各板块在垃圾收运过程中要落实专门车辆和人员,对建筑垃圾、工业垃圾和农业垃圾等非生活垃圾进行单独收运处置,特别是要按照垃圾焚烧厂对进厂垃圾成分的要求,杜绝建筑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及工业废料、工业污泥、废渣等工业垃圾进入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对分流的建筑垃圾,各板块要在各自区域内设置专门的储运场所,用于建筑垃圾的集中分拣、储运和中转,对拆建垃圾、渣土通过回填等方式进行再利用,对不可利用的建筑垃圾进行填埋处置;对分流的工业垃圾,各板块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有关规定,督促产生单位建立、健全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并按照规定实行集中处置;对分流的农业垃圾,要通过采用直接还田、沤肥、堆肥等肥料化处理方式进行再利用。

二是要加强生活垃圾处理应急调度。市城管部门要根据全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和两座垃圾焚烧厂的处理能力,完善生活垃圾运输调度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垃圾量高峰期和突况下生活垃圾的应急调度,统筹安排两座焚烧厂设备的日常检修,全力保障两座焚烧厂正常运行和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三是要加强日常督查监管。各板块要层层落实责任,明确垃圾分类减量的要求,制定完善检查考核办法,强化对环卫所、行政村、环卫服务企业垃圾收集、转运过程的日常检查考核,切实提高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成效。市城管部门要采用视频监控和现场抽查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对城乡生活垃圾收运过程的监督检查,督促各板块及时整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市城管部门根据两座垃圾焚烧厂处理能力和各板块人口数量、产业结构等实际情况,核定各板块垃圾量高峰期分类减量控制指标在垃圾量高峰期对分类减量措施落实不到位的板块视情实行限量运输。

第2篇:垃圾焚烧处置方案范文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科规划特别委托项目“‘十二五’时期广东面临的形势和发展战略研究”(GD10TW01),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运作模式、绩效测量与风险防范――以广州市为例”。

作者简介:吴月(1983-),女,湖北武汉人,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博士生,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公共管理系讲师。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社会发展日趋多元化,不同的利益群体参与公共政策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在这一背景下,我们采用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G市P区垃圾焚烧项目为例,分析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环节中的行动者与行动策略,可知从政策议程设置中探索扩大政治参与,容纳不同利益主体,打破封闭的政策环境,推动政策议程的民主化的方式,无疑会对解决中国当前各种公共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政策议程;行动者;行动策略

中图分类号:D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68(2012)02-0078-06

一、前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在经济发展上不断实现新的跨越,然而,在政治体制方面的改变却很小,即我国的政治环境一直处于威权体制的笼罩之下。在这一背景之下,社会性和多元化的政治输入通道的相对匮乏,导致公共政策更多地表现为权力精英为民做主[1](p.283)。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社会发展日趋多元化,社会利益也不断出现分化,利益取向迥异的社会群体开始逐渐形成,同时他们也正在努力寻找影响公共决策的基本路径。在这一过程中,各群体开展利益表达的互动性公共空间逐步形成,参与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基本技巧与效能也得以进一步提升,原有的公共官僚机构对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垄断局面被打破,公共政策议程设置模式也出现了一些变化。

一般而言,公共政策过程包括政策议程、决策、执行以及评估四大环节,议程设置是其中的首要环节。正如托马斯・戴伊所述:“决定哪些问题将成为政策问题甚至于比决定哪些将成为解决方案还要重要。”[2](p.32)由于政府面对的公共问题多种多样,然而,只有少数问题能进入决策者的视野并被列入政策议程中去。因此,科学地选择合适的政策问题并列入议程,是进行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前提和基础[3](p.79)。在政策议程设置过程中,人们常常会广泛地利用大众传媒,通过宣传使更多的人关注那些相对不熟悉或不受支持的议题,以迫使决策机构采取某些行动[4](p.122)。一旦公共政策进入政策形成的其余阶段,专家和政府就会取代公众的地位而成为政策形成的主导者,公民参与所能发挥的作用会逐渐减少[5](p.74)。据此可以认为,公民参与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最直接且最显著的环节就是议程设置阶段。

但是,现有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理论范式比较多地是从即时的角度对政策议程的创建过程进行描述与分析,这种分析模式缺少对历史角度的观察,因此难以从微观的角度出发来审视利益群体在公共政策议程设置中所起的作用[6]。为此,笔者试图以G市P区垃圾焚烧厂选址事件为例,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参与观察、深度访谈和实物资料的收集分析,旨在从一个侧面剖析多个利益主体在中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议程设置环节的行动表现。以期深入观察当各社会群体的利益受到损坏的情势下是如何影响政策议程的,他们怎样表达自身的利益需求,对政府拟采取的公共政策提出调整意愿,并促使政府对公共政策进行改变的。

G市P区垃圾焚烧项目对于研究中国的公共政策议程设置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G市P区垃圾焚烧项目具有复杂性。该项目涉及地方政府、垃圾焚烧发电厂、普通公众、专家学者、民间组织、新闻媒体,甚至还包括外国民间环保组织。众多利益主体在G市P区垃圾焚烧厂选址中的权力角斗可以反映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基本模式。另一方面,G市P区垃圾焚烧项目具有典型性。G市P区垃圾焚烧项目与其他公众或民间组织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实践,例如,东莞虎门及北京等地的垃圾焚烧项目、厦门PX事件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G市P区垃圾焚烧厂的选址是其中矛盾最为突出、问题最为集中的个案之一。因此,以G市P区垃圾焚烧厂选址事件为例分析讨论我国议程设置模式的民主化是很有意义的。

二、有关公共政策议程设置文献回顾

现代最早对公共政策议程设置专题进行全面分析的是罗杰・科布和查尔斯・埃尔德(Roger W.Cobb& Charles D.Elder)所著的《美国政治参与:议程确立的动力学》,认为议程是指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显性集团之间围绕地位或资源分配的程序或实体问题而发生的冲突,冲突的结果能使不同集团的需求转化为政府的议题,从而吸引政府官员的注意力[7](p.126),同时在设计议程设立的程序时就指出热切关注某项政策议题的公众或公民团体,可以自我组织起来,通过各种渠道使他们所关注的公共问题进入决策者的视野中去(如图1所示)。而在约翰・W.金登(John W.Kindon)看来,议程主要是指政府认识公共问题的基本过程,即政府机构及其官僚人员通过罗列一些主题或问题的清单来反映政府官员和政府以外与官员有密切往来的人们在一段时期内十分关注的问题[8](pp.34)。因此,议程设置的结果就是吸纳政府官员及相关人士关注的公共问题,而剔除不受关注的问题。当然,议程设置并不仅限于职业政客参与,事实上它是人人都可以参与的一项游戏[4](p.122)。

图1 公共政策议程设定的程序

而对于议程设置的基本模式的研究,最早始于尼尔森・波斯比(Nelson W.Polsby),依据提出议程的主体,波斯比将议程设置的基本模式分为政府内部和政府外部两种[9](pp.296308)。罗杰・科布等人根据议程提出主体及公共问题扩散的不同程度,提出了政策议程设置的三种基本模式:外部自生模式、动员模式以及内在自生模式[10](pp.127128),每种模式对应的政治体制都不同。后来的学者对这三种基本模式不断地加以丰富完善,使其更加趋于具体化。梅・彼特(May Peter)根据议程提出主体与公众支持程度的不同,在罗杰・科布等人提出的三种模式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巩固模式[11]。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由于影响公共政策议程的设置的因素多种多样,包括经济发展、政治体制以及技术水平等宏观因素,也包括问题本身的特性等微观因素[12](p.116)。因此,具体到某个特定的社会或国家,仅仅依靠单一的模式来解释公共政策的基本议程是不够的,需要多种议程设置模式共同作用。

表1 梅・彼特提出的政策议程设置模式分类

公众支持的程度

高 低

议程的提出主体 社会主体 外部自生模式(多元主义) 内部自生模式(社团主义)

政府主体 巩固模式 动员模式(极权主义)

具体到中国情境下的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王绍光在以议程提出者的身份及民众参与的程度为划分依据,提出了六种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基本模式,包括关门模式、动员模式、内参模式、借力模式、上书模式和外压模式[13]。王绍光认为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带有民主色彩的外压模式越来越常见,而公众与公民团体的卷入已经成为外部压力的主要来源之一。那么,公众与公民团体对中国的政策议程设置究竟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公众与公民团体的卷入能否促进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模式向更为民主的方向转变呢?特别是具体到G市P区垃圾焚烧厂选址问题,虽然该事件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公共政策学界的关注,但他们主要从公民参与、决策机制等方面展开(蔡少琴,2010;雷颖剑,2010;陈阳,2010;李宗录,2010;俞祖成,2010;廖智德,2010)。现有的文献并没有在事件的政策议程设置方面对涉及其中的行动者与行动策略展开深入分析,这正是本研究力图去填补的空白所在。

表2 王绍光提出的政策议程设置模式分类

议程提出者

决策者 智囊团 民间

民众参

与程度 低 关门模式 内参模式 上书模式

高 动员模式 借力模式 外压模式

三、G市垃圾焚烧厂选址事件中的议程设置模式 早在2002年P区人大常委会就审批通过G市P区生活垃圾处理系统规划。2004年8月,P区沙湾河道以北的垃圾焚烧项目获G市计划发展委员会批准立项,但由于在征地过程中受到当地居民的坚决抵制,P区政府拟重新考虑选址后再实施垃圾焚烧项目。2006年G市规划局将G市P区市政园林管理局申报的垃圾焚烧项目的正式规划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并随后予以批准,规划拟将P区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的选址定在P区大石附近。2009年2月G市政府《关于P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工程建设的通告》,G市政府在通告中宣布,P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是G市重点建设项目。该通告明确P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进入实质建设阶段,但随着G市媒体开始对P区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密集报道,居住于P区垃圾发电厂附近的居民开始以签名抗议、游行示威、绝食等各种各样的方式反对该项目的上马。在受到激烈的公众抗议后,P区市政园林管理部门随即召开媒体通报会,表示正在委托环保部HN环保科研所进行环境评估,并且承诺在环评通过的前提下才会考虑开工。而在环评过程中有高达97.1%居民反对建设垃圾焚烧厂,这直接导致垃圾焚烧项目的停摆。此后,P区的居民及环境NGO利用媒体、网络、沙龙、论坛等方式,积极宣传垃圾焚烧厂的弊端,但是政府相关部门和部分专家则极力支持方案的实施,这些都引起了社会各界对P区生活垃圾焚烧项目事件的关注与讨论。2009年底P区委书记应邀参加某一群众座谈会,会上明确表示垃圾焚烧项目已经停止。重新选址与建设的日程,被推迟到2011年。2011年4月,P区规划分局公布了五个垃圾焚烧厂的备选选址供市民、人大和政协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将如何确定最佳选址的决策流程及机制完整公开,以便更广泛听取民意。直到目前为止,垃圾焚烧发电厂选址仍未完全确定下来。

针对G市垃圾焚烧厂选址事件,根据王绍光的议程设置模型,可以将G市垃圾焚烧厂选址事件按议程创始者的不同,分为以下三个阶段:2006年至2009年10月,由G市与P区的政府相关部门主导的内部自生模式;2009年10月至2009年底,由P区居民以及媒体主导的外压模式;2011年4月至今,G市P区政府及相关部门主导的动员模式。

表3 G市P区垃圾焚烧厂选址

事件议程设置模式变迁示意图

时间 议程的提出主体 模式类型

2006-2009.9 G市与P区政府相关部门 关门模式

2009.10-2009年底 P区居民、媒体及专家 外压模式

2011.4-现在 G市P区政府及相关部门 动员模式

(一)G市垃圾焚烧厂选址事件议程设置中的关门模式

关门模式是最为传统的议程设置模式,指的是由政治领袖或权力精英作为议程的提出者,在决策层内部直接建立正式议程。作为议程提出者的政治精英们认为在决定议事日程时无需争取大众的支持,因此在关门模式中没有公众参与的位置。2006年至2009年10月的G市垃圾焚烧项目的动议就属于典型的关门模式。在这一模式中的行动者主要包括G市与P区政府相关部门,他们直接在政府内部制定了与垃圾焚烧厂相关的政策。值得注意的是,为增加垃圾焚烧项目的影响力与说服力,相关部门还专门组织垃圾处理领域的专家参加项目的宣传工作。G市规划局作为拟订发展规划的职能部门,为了缓解G市当时出现的垃圾处理能力有限、电力供应不足等问题,批准了G市P区市政园林管理局提出的建设垃圾焚烧厂的议项,并直接进入政府的工作日程。随后政府财政部门直接拨款,并由G省机电设备招标中心以招标的方式确定了中国轻工业G市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开展G市垃圾焚烧厂具体方案的规划与实施。

在该项政策的议程设置中,议程提出者和决策者都是政府部门,这与中国的一直以来的精英政治体制紧密相连。与西方多元主义的民主化政治体制相比较而言,我国决策过程的特点之一即是普通民众一般难以作为议程的提出者,而由政府部门作为议程提出者则是较普遍的情况。此外,中国垃圾处理的过往经验也验证了这一基本论点。对垃圾的开发利用在我国一直都是政府行为,由国家授权国务院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进行管理规划。截至2010年,国内拟建设的垃圾发电项目达到41个,项目遍布16个省市自治区,可以说,我国半数以上的地区都已经进行了垃圾电厂规划。这一过程基本都是由政府职能部门和垃圾电厂所在地的政府部门形成动议并直接决策执行,不存在公众参与。

(二)G市垃圾焚烧厂选址事件议程设置中的外压模式

在外压模式里,议程变化的动力来自于政府架构之外,议程提出者一般是以民间社会力量为主。在外压模式里,议程的提出者虽然不排除通过给决策者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来影响议程设置,但他们更注重诉诸舆论、争取民意支持,其目的是对决策者形成足够的压力,迫使他们改变旧议程、接受新议程。在这一模式中的行动者主要是指P区垃圾焚烧厂选址附近的居民、媒体以及持反对意见的专家学者们,他们积极组织各种抗争活动,并联合媒体利用网络、沙龙、论坛等方式宣传垃圾焚烧厂所带来的危害,将社会舆论从关注能源匮乏支持建设垃圾焚烧厂转向关注生态环境反对垃圾焚烧项目的上马。

(三)G市垃圾焚烧厂选址事件议程设置中的动员模式

林德布洛姆曾提出的政府获取民众服从的手法之一即是说服方式,主要是通过教育以及动员,让民众内化官方的意识形态,将政府意图转化为民众的自觉行动[14](p78)。动员模式与说服方式一样,指的是由决策者作为议程的提出者进行问题的创始,但为了获得足够的或更多的政治力量的支持,决策者会千方百计引起民众对该议程的兴趣、争取他们对该议程的支持,从而促成议程建立的模式。决策者之所以采取动员模式,主要基于以下几种情况的出现:首先,普通民众具备比较强烈的参与意识;其次,进入政策议程的事项一旦执行,需要得到广大民众的合作;再次,决策者缺乏实施相关决策所需的资源。在这三种情况下,决策者便会主动动员普通民众参与政策议程的设置,以减少政策执行阶段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障碍。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动员模式的缺点是难以持续、长久地奏效。

在这一模式中的行动者主要是指G市P区政府及相关部门,为了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影响,P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开始从政府外部寻求社会支持力量,通过发起各种座谈会、论证会,借助政府之外的专家、学者、民众的力量,以期获得更广泛的支持,使G市垃圾焚烧项目能够顺利上马。特别需要指出的是,P区人大在垃圾焚烧项目的政策议程中一直也都扮演着支持者的角色。

四、G市垃圾焚烧厂选址事件中的行动者及行动策略 G市垃圾焚烧项目中涉及的行动者根据各自的立场及资源,都选择了志同道合的行动者作为自己的盟友,然后采取各种选择、策略、游说、施压来影响政策议程。

(一)政府部门的行动策略

一直以来,在垃圾焚烧厂的选址上,G市及P区政府并不因为社会力量的强烈反对而偃旗息鼓,而是积极动员一些专家参与到论证项目的合理性中来,深究下去,利益的驱动是最大的推动力之一。根据国家发改委在2007年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其中明确鼓励“在经济发达、土地资源稀缺地区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而在2007年8月,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印发了《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一五”规划》。规划提出,“十一五”末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低于60%。可见,中央政府对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的重视及表示出鼓励与支持垃圾焚烧方式与垃圾发电产业的态度是地方政府全力推进垃圾发电项目的强大推动力,这意味着地方政府将拥有较多的政策倾斜或财力支持,是地方增强财政收入能力非常好的途径。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从客观条件上看来,由于近年来G市的垃圾处理形势已经很严峻,而P区的垃圾只能在本区选址处理,由于P区土地资源短缺山体少,已无法找到可以建设大型卫生填埋场的地方,所以只能选择焚烧发电处理方式。

为此,G市及P区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相关部门不仅深入实地开展了一系列调研活动,听取各方意见,完善工程的各项配套工作,而且利用媒体扩大正面宣传,统一思想。此外,他们还与广日集团签署协议,获取了巨大的资金支持。

(二)人大的行动策略

人大代表由人民选出,自然应该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发挥基层利益诉求的表达作用,成为规范的民意的体制内吸纳渠道。如果人大代表能将民意真实地反馈给政策制定者,就可能在最后出台的方案中体现出来,而不会将矛盾一直积压到最后不得不以群众和政府的对峙冲突的形式爆发。但是在P区垃圾焚烧项目的选址问题上,人大一直是站在政府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的。即便当数以十万计的P区居民反对的浪潮铺天盖地时,人大代表们先是失声,后更是将与真实民意背道而驰的话语输入了政府决策议程中。

作为垃圾焚烧项目的积极支持者,P区人大常委会在2002年就审批通过G市P区生活垃圾处理系统规划。而在规划部门批准了P区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建设项目后的2008年3月14日,P区人大代表关某等人提交议案,急切地呼吁政府加快决策步伐,强烈要求垃圾焚烧发电厂早日动工。而在P区居民以各种形式反对垃圾焚烧项目上马时,P区人大常委会还组织部分区人大代表联合视察垃圾焚烧项目的选址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发表书面意见强力支持该项目。深究人大行为的基本动因,这主要是由于真实民意与法律规范的民意反馈机制呈现严重断裂的状态所导致的。在垃圾焚烧厂的选址问题上,作为民意的传声筒,人大代表基本没有或很少与群众进行深入交流及沟通,他们主要的信息来源渠道是政府部门。可以说,制度化的民意表达机制的软弱是人大在垃圾焚烧厂事件中集体失语的原因所在。

(三)普通民众及媒体的行动策略

2009年10月至年底,P区居民及各大媒体积极利用网络、沙龙、论坛、图片展等方式宣传怒江事件,将社会舆论从关注能源匮乏支持垃圾焚烧项目转向关注生态环境反对项目上马。在民间力量的呼吁下,政府部门的态度也一度发生动摇,P区垃圾焚烧项目曾因此停摆一年有余。

作为生活在P区的普通居民,他们是垃圾焚烧项目最直接的利益受损者。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即招来周边居民的强烈抗议。公众的反对声音最先表达出对垃圾焚烧技术的担心,惧怕焚烧产生的致癌物质二恶英会对健康造成影响,因此为了捍卫自己的生存家园,人们纷纷表示反对垃圾焚烧发电厂建在自家门口。以此为利益联结点,P区居民自发联合起来,“反烧运动”开始走向深入。通过建立反烧论坛和QQ群,P区居民借助网络的力量宣传有关垃圾焚烧的知识并展开频繁互动。其中,宽广的网络平台吸引了越来越多利益相关者的加入,他们自学垃圾焚烧的专业知识,广泛收集政策动态信息和积极揭露幕后真相,组织上访,起草倡议书,举行“口罩秀”在城管委门前“散步”和街头游行及签名抗议活动,这些涉入其中的行动者组织推动抗争计划如火如荼地开展,引起了全国上下对垃圾焚烧项目的密切关注。

P区居民另一个重要的同盟者是庞大的媒体群体,他们并非政策议程的直接影响对象,却由于职业原因和社会责任感而卷入其中并发挥了重要作用。2009年9月24日,《广州日报》率先披露了垃圾焚烧发电厂即将在P区落成的消息,将由政府暗中操作七年之久的选址、招标、征地活动大白于天下。随后,G市各大媒体纷纷对此事进行紧密跟踪报道与调查,所有该项目的具体细节都被曝光于公众的视野。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2009年10月30日,P区政府召开了解释垃圾焚烧疑问的新闻会,邀请专家和官员面向受邀的媒体回答问题。而2009年11月22日央视《新闻调查》的特别节目“垃圾焚烧之惑”使垃圾焚烧项目成为全国的热议话题。2009年12月初,G市《新快报》登载了G市政府副秘书长对指控其与垃圾焚烧利益集团存在密切关联的消息进行辟谣的报道更是将这一政策推向了风口浪尖。在有关垃圾焚烧项目的政策议程设置中,媒体积极充当官民互动的媒介,各大媒体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揭露了更多真相,使民意得以浮出水面,舆论的巨大压力迫使政府相关部门不得不对政策进行反思及改进。

(四)专家的行动策略

依据对垃圾焚烧项目的态度,可将涉入其中的专家分为支持方及反对方,这两方不同立场的专家各自寻找同盟组成战略联盟。支持方与政府部门及企业保持密切联系,反对方与媒体、P区居民等联系。就两种联盟背后的经济资源、权力资源及最终对政策的影响能力来看,前者明显强于后者,而且就双方的博弈过程来看,反对方处于弱势且失语的状态。

支持方的专家通过参加媒体通报会、实地考察等策略参与和影响政策议程。在2009年10月30日,由P区政府召开的解释垃圾焚烧疑问的新闻会上,四位出席的专家非常积极地为垃圾焚烧进行辩护,他们的言论被政府部门用于佐证垃圾焚烧项目的安全性、经济性及可行性。但是,究其原因,持支持意见的专家的行为背后多数是怀有谋求私利的动机,他们希望利用其掌握的知识话语与权力资源进行交换从而满足自身利益所需。由此可以表明,如果专家一旦违背价值无涉的客观态度来提供科学知识与方法,就很可能带来牺牲公共利益的“专家暴政”。

反对方的专家主要通过在媒体上发表公开言论、参与专家座谈会的形式介入到政策议程中来。比如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王筱虹和中山大学环境专家周永章教授都表示,国内的垃圾焚烧厂在运营和监督管理上的巨大缺陷是垃圾焚烧方式存在风险的关键所在;中国能源问题专家林伯强认为,中国的垃圾分类不如欧洲、日本细致,所以垃圾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物质或会更大,必须执行比欧盟更严格的标准;中国环境研究院研究员赵章元直言,垃圾焚烧技术在国外已濒临淘汰,在中国能大行其道是因庞大的利益集团作祟,且300米的安全距离标准值得怀疑;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锡锌强调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必要性及对“番禺全民大讨论”可能流于形式和人大代表这条制度化民意吸纳渠道阻塞的担忧;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岳经纶表示,国家必须尽快出台相关规范性说明并制定技术标准以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在垃圾处理问题上的“信任危机”。作为反对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技术专家及对这一事件的政治及社会影响表示强烈关注的社会科学界人士,知识领域的权威身份使他们在对这一事件的思考与解读上更加冷静,其言论也更具影响力。支持方专家的话语带给各方更多的专业信息并启发人们对这一事件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拥有强烈社会关怀的他们更是把行动者们行动的意义引向了更高层次。

五、结论

根据戴维・伊斯顿的观点,公共政策就是政府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的分配[15](p.129)。如果说政府决策的本质是社会利益的确定及再分配,那么政策议程设置就是提出利益分配要求的过程。由此可见,政策议程设置背后必然隐藏着社会利益结构的分化,有涉入其间的多个行动者。

本研究运用政策议程设置的基本研究框架来分析G市垃圾焚烧厂选址事件,可以发现政策议程中存在来自于政府部门及社会的不同利益群体。这些利益群体从自身利益出发,对政策议程设置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作为响应中央文件精神的号召和谋取经济利益的合法方式,G市和P区政府大力强调即将遭遇“垃圾围城”的压力,因此要面对的政策问题非常明确,即必须抓紧铲除垃圾刻不容缓。技术专家对垃圾焚烧的技术支持与“科学论证”成为政府说服居民、加快上马垃圾发电项目的“杀手锏”。政府与地方企业之间密切的经济关联使二者捆绑在一起成为推动该政策出台的又一动力。同时,民间真实的反对声音被有意或无意的淹没,代表人民利益的人大代表的支持态度使政府敢于把自己的行动标榜为“民心工程”。

虽然在目前看来,由于自身发展还不完善、体制上缺乏有效的保障、制度上缺乏畅通的渠道,各利益群体特别是普通民众的影响能力仍有待进一步提升。但是,不容否认的是社会多元力量的繁荣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社会进步以及政治民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伟.政府过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2]托马斯・戴伊.理解公共政策(第十版)[M].彭勃,等.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3]郑琦.从内部自生模式到内外部合作模式――基于怒江事件的实证研究[J].公共管理评论,2008,(1).

[4]张国庆.公共政策经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Thomas J.Lando.Public Participation Models:How to Promote Political Efficacy[M]. Ph. D. diss.,University of South California Press,1998

[6]刘伟,黄健荣.当代中国政策议程创建模式嬗变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08,(3)

[7]Roger W. Cobb,Charles D.Elder.Participation in American Politics:The Dynamics of Agendabuilding[M].Maryland: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2

[8]John W. Kindon.Agendas,Alternatives and Public policies[M].Boston: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84

[9]Nelson W.Polsby.Policy Initiation in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ystem in Irving Louis Horowitz[M]. New Brunswick:Transaction Books,1971

[10]Cobb,Roger W.J.K.Ross,M.H.Ross. Agenda Building as a Comparative Political Process[J].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76,(3)

[11]May Peter.Reconsidering Policy Design[J]. Politics and Public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1991,(2)

[12]Michael Howlett,M.Ramesh.Studying Public Policy:Policy Cycles and Policy Subsystems[M].Canada: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13]王绍光.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6,(5)

第3篇:垃圾焚烧处置方案范文

一、欧盟委员会垃圾管理政策

欧盟垃圾处理政策已发展近三十年,并通过一系列的环保行动规划出立法框架,旨在减少垃圾对健康和环境的影响,并创建一个节能减排的经济体系。欧盟环保行动方案明确了垃圾的预防和管理,其首要目标是确保垃圾不会随经济增长而增多。这些措施已取得成效,在上世纪90年代,德国与荷兰的垃圾产生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欧盟的目标是通过新的垃圾预防措施大量减少垃圾的产生,从而更好地使用资源,鼓励向可持续性消耗的模式转变。垃圾管理方法基于以下三个原则:

(一)垃圾预防

在任何垃圾管理战略中,这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把减少垃圾产生量放在首要位置,并通过减少产品中的危险物质来减少垃圾的危害性,这样垃圾的处理将会变得更简单。垃圾预防与改善产品的生产方式和影响消费者购买需求(如简易包装或无包装的绿色产品)紧密相连。

(二)循环和再利用

如果垃圾的产生不可避免,那么应该尽可能地回收大量的材料,这样既可以保护环境又可以循环再利用。欧盟已经明确重点关注几种具体的“垃圾物”,包括包装废弃物、报废的车辆、电池、电器和电子垃圾,目的是降低其对整体环境的影响。欧盟要求各成员国制定关于这些垃圾回收、再利用和处置的法律。一些欧盟国家已经制定了相关措施,使回收的包装垃圾量达到包装垃圾总量的50%以上。

(三)改善最终处理方法和监控措施

如果有不能被回收或再利用的垃圾,应该将其安全地焚烧,垃圾填埋只作为最后的处理方法。这两种方法都需要密切监控,因为两者都具有造成严重环境破坏的潜在危险。欧盟近期批准了一项指令,规定了严格的垃圾填埋场管理指导方针。它禁止某些类型的垃圾如废旧轮胎进入填埋场,并设定目标,减少可生物降解垃圾的数量。而另一项指令规定了强制性限制焚化炉的排放级别。欧盟还希望减少二f英和酸性气体的排放,如氮氧化物(NOx)、二氧化硫(SO2)和氢氯化物(HCL),它们对人体健康是有害的。

由此可见,欧盟首先通过对垃圾产生量的控制和循环利用来减少最终必须要处理的垃圾量,因为减量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根本方法。

二、欧美垃圾分类收集方法实例参考

垃圾分类是垃圾收集和再利用中最重要的环节。世界各发达国家都为垃圾分类提供了各种便利的条件及大量垃圾分类的基础设施,并通过各种规定和措施来促进垃圾分类回收工作的展开。

(一)美国的包装处理

美国在垃圾收集过程中对包装容器的处置有严格的界定及处罚制度。政府规定,当地居民有义务参加垃圾分类和循环再造。在企业延伸责任制下,生产商支付产品包装的处理费用。

近几十年来,美国垃圾减量方法之一就是最小化包装:企业生产更环保、更节俭的包装,消费者协助政府回收废弃的包装。目前,美国有几个州在试运行包装垃圾抵押金制度,居民交付废弃包装时再返还抵押金。

(二)德国的精细分类

德国设有独立的垃圾收集系统。在每个住宅附近都设多个专用垃圾桶(按颜色分类),而且为方便工作人员收集,垃圾桶距行车道不能超过15米。不同颜色垃圾桶收集不同种类垃圾。在德国每个超市都可以回收旧电池,大型家电则需要与专门机构预约处理。

(三)瑞典对化学品的收集

在瑞典,有特殊规定的危险废弃物应丢弃在指定地点的特殊生态站中。生态站是为收集电池、化学品、油漆残余、气雾罐、旧机油、溶剂和荧光灯等有害化学品而专门设置的。

从欧美国家对垃圾收集处理的相关规定中可以看出,各国对可回收废弃物和特殊废弃物的收集处理相对比较细致,体系也比较完善,且都在垃圾源头进行分类和预处理,以大大提高垃圾的再利用效率,把对环境的污染降至最低。

三、欧美城市主要的垃圾处理方法

(一)垃圾填埋和焚烧简述

除了3R原则(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目前城市垃圾的主要处理方式是填埋和焚烧。

填埋:垃圾填埋后,有机垃圾在自然分解过程中产生气体,主要是甲烷和二氧化碳,这两种气体是引起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

焚烧:有机垃圾和其他物质焚烧后,转化为底灰、烟气、粉尘微粒及用于产生电力和热能的蒸汽,可以有效减少垃圾量。

在北美,填埋和焚烧基本持平,而欧洲以焚烧为主,其中丹麦和瑞典在利用焚烧能源方面走在世界前沿。2005年,丹麦4.8%的电力和13.5%的热能都来自焚烧。总体而言,欧洲国家在城市垃圾处理中对焚烧的依赖较强。

(二)北美、欧洲垃圾填埋和焚烧现状

1.美国的垃圾焚烧

1975年10月,美国第一家商业化垃圾焚烧厂建成于马萨诸塞州,并成功运营至今。1990年,美国有186个垃圾焚烧设施,后来慢慢减少至不到90个在运行,主要原因是由于焚烧技术无法满足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同时填埋的方式成本更低。但是现在,处理技术的进步使得焚烧这种方式的优势逐渐显现,政府也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来鼓励这种处理方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焚烧会逐渐代替填埋成为美国处理城市垃圾的主要方式。

2.欧洲的垃圾焚烧

2001年之前,垃圾管理未引起各国政府重视。随着垃圾量不断增加,许多国家逐渐意识到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解决垃圾问题,从而促进了欧洲垃圾管理法规取得新的进展,垃圾开始被看作是一种资源而逐渐得到利用。由于欧洲许多国家禁止危险垃圾填埋处理,加上私人经营的垃圾焚烧炉可以享受税收抵免,过去十年间,欧洲有很多垃圾焚烧设施建成并运营。

较一般意义的焚烧和填埋而言,焚烧发电显示出独特优势,受到了北欧许多国家的青睐,他们通常将垃圾处理与废热发电结合起来。此外,由于没有足够的场地用于填埋垃圾,一些国家也倾向于焚烧处理。

3.加拿大的垃圾填埋与焚烧

为减少对环境的损害,加拿大安大略省2008年针对垃圾填埋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新标准,涉及内容包括水文地质和地表水、设计报告、保护地下水的选址设计、现场管理与监督、填埋场关闭及关闭后的管理,以及填埋场管理人员对应事故和其他问题的财政保障等。

加拿大政府没有强制执行焚烧排放规定,而是制定了指导方针。这些方针由加拿大环境部根据2006年《加拿大清洁空气法案》制定,涉及内容包括焚烧产生的二f英、呋喃和其他有害物质。但议会没有强制各省执行,各省政府可自行决定如何将政府的指导方针融入地方法规中以进一步实施。

(三)垃圾焚烧的事实

许多环境学家认为垃圾焚烧会产生大量的二f英类物质,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而如今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早期的垃圾焚烧设施气体清洁技术不达标,排放了大量的二f英,而目前新的焚烧技术产生的二f英气体很少,其排放物主要是二氧化碳。

所以反对焚烧处理的人在没有充分了解当前清洁排放技术的情况下所做的定性言论未免有些偏颇。一些环保组织认为焚烧是产生二f英和呋喃的罪魁祸首,即便是最新的焚烧设施也会产生污染,这些说法都没有量化根据。

在北美,填埋方式因由来已久而普遍采用,焚烧方式虽然广受争议,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具有废转能的优点,现在也逐渐成为主流的垃圾处理方式。其实两种方法都会对环境产生危害,只是哪种危害小的问题。

四、北京城市垃圾处理现状

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北京市的垃圾基本是采用简易堆放的方式进行处理。从1991年开始建成大屯转运站和阿苏卫填埋场,北京市的垃圾处理才进入无害化阶段。

在此后的十几年时间里,大批的垃圾填埋场陆续建成,填埋也成了北京处理城市垃圾的主要方式,填埋量占垃圾总量的90%以上。但是,在这些填埋场之中大部分都是非正规的,截止到2006年,北京市共有非正规垃圾填埋场1011处,垃圾囤积量达8000万吨以上,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污染了地下水及周边环境,还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已经成为政府和市民共同关注的问题。

垃圾填埋处理已经渐渐不能适应北京这种飞速发展的特大城市的要求。2009年,北京每天产生生活垃圾已经达到1.84万吨。令人担忧的是,生活垃圾的数量仍在不断增长。为了填埋这些垃圾,每年要消耗掉约500亩土地。不仅如此,就垃圾处理能力而言,北京的垃圾填埋场也在超负荷运转,这会加大填埋场污染控制的难度。如果不采用其他更加高效的垃圾处理方式,按照每年8%的生活垃圾产量增长速度,几年之后全市现有垃圾填埋场将全部填满。

2009年,北京市市人大代表在十三届二次会议和市政协委员在政协十一届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提出要加快垃圾焚烧厂的建设,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建设宜居城市,学习借鉴国内外经验,制定垃圾处理工作方案。从2013年开始,北京市计划三年内建成各类垃圾处理厂37座,其中大部分为垃圾焚烧厂。

但是,建造垃圾焚烧厂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还不被广大市民所接受。他们认为焚烧所产生的有害气体会严重影响环境和身体健康。杭州市余杭区就曾因垃圾焚烧厂选址问题发生过居民抗议事件。所以,政府相关部门应大力宣传和普及相关知识,使大家从了解到认可,再到支持。

实际上近年来,随着焚烧处理技术的进步,国外对生活垃圾焚烧厂实施了大规模的结构调整,通过更高的环保标准来改造旧的焚烧厂,关小厂、建大厂,向规模化、大型化发展。在技术的改进和知识不断的更新过程中,一些发达国家对二f英产生来源有了科学认识;并且随着垃圾焚烧技术的进步,尤其是高温焚烧技术和更先进的烟气净化技术,在垃圾焚烧过程中已能充分控制二f英等有害物质的产生。

科学专家经过检测发现,城市生活垃圾的焚烧并非是产生二f英的主要原因。有数据显示,大气环境中的二f英90%来源于一些污染较重的工业,如炼钢、火力发电等工业锅炉燃烧、纸浆漂白过程以及医疗垃圾的低温焚烧等。垃圾焚烧还有利于减少碳排放,斯德哥尔摩耶夫勒大学和皇家理工学院的专家研究发现,垃圾焚烧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和有害气体比堆砌和填埋同样数量垃圾的产生量要少,因此垃圾焚烧对环境更加有利。如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焚烧垃圾,不但可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还可以产生热能和电力。

针对北京的情况,垃圾焚烧逐渐取代填埋成为北京市处理垃圾的主要方式,这样不但节省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还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来减少环境污染,也能实现垃圾二次利用和转化成能源,可谓一举多得。

五、对北京的启示

通过对国外垃圾处理政策与经验的分析发现:城市垃圾处理是一套体系,每个环节都很重要。

首先要从源头控制垃圾产生量。目前,我们的关注点基本集中在垃圾产生后所导致的各种问题上,而忽略了怎样减少垃圾产生这一源头问题,导致在垃圾产生预防上还有许多空白,例如规范生产型企业的正规化,合并同类型企业,鼓励企业使用更简易的包装等。

其次再通过回收和再利用进一步减少垃圾量。例如杭州目前正在试点垃圾分类回收兑换机,居民把诸如塑料瓶、旧电池和玻璃等废弃物投放到机器的指定投放口,到达一定数量后机器会反馈给居民电影票。这样可以通过经济手段来让大家体会到自觉分类带来的好处。

最后结合北京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垃圾处理方法。政府相关部门要注重法律法规的制定工作,完善这一领域的管理组织体系,避免诸如垃圾分类出现先分后混的乱象。加强相关设施的建设,学习先进的经验和技术。加大相关的知识文化宣传,使大众正确认识这一领域问题的重要性,把垃圾分类回收纳入到基础素质教育,让垃圾处理这个问题可持续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张红,李纯.国际科技动态跟踪――城市垃圾处理[R].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杨艳梅.国外城市垃圾处理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4(04).

[3]向亨裕.瑞典生活垃圾的回收与处理及启示[J].节能与环保,2012(09).

第4篇:垃圾焚烧处置方案范文

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日新月异的阶段,很多城市已经出现了垃圾围城的局面。面对垃圾处理现状,国务院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目前垃圾围城的窘境。垃圾焚烧处理遵循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理念,领先创新开拓能源的循环利用,是循环经济可资参考的实践模板。推广普及垃圾焚烧处理环保科普教育知识,让全社会共同关注环保事业,倡导广大市民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对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分类做起,关心环境保护,争做环保卫士,共建生态文明,共同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为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发挥现有社会资源的作用,向公众开展垃圾焚烧处理环保科普教育活动,积极推进环保科普教育工作的社会化、群众化、经常化,规范“垃圾焚烧电厂环保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与管理,特制定本要求。

二、 【教育基地基本条件】

1、 具备普及环保科普知识内容的条件与设施。

2、 接受政府城市管理部门、环卫部门以及环保部门工作指导。

3、 有专、兼职人员负责讲解、接待和活动辅导,并具备一定组织管理能力。

4、 将环保科普活动经费列入本单位经费预算,并落实到位。

5、 有固定的环保科普活动场所,并配备相应的设施和器材。

6、 自身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制度,能有效控制自身各种污染源达标排放。

三、 【教育基地设计理念】

1、 融合垃圾焚烧处理“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的环保理念,宣传相关环保政策,普及环保科普知识。

2、 以厂区生态园林绿化、环保信息对外公示、主题性装置艺术、人文风格的图文布展,全方位展示垃圾焚烧电厂的良好形象。

3、 利用声光电、多媒体、趣味性问答等形式增加全民互动参与的热情,使公众对垃圾焚烧电厂有更深刻的认知和更充分的了解;同时兼顾国内外参观群体的文化差异,采用双语设计展示。

4、 设有专门的室内展示场地,运用声光电、多媒体、模型、实物、图片等形式展示环保科普知识、先进的焚烧处理工艺等。

四、 【教育基地工作要求】

1、 以“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教育基地在环保科普工作方面的示范作用,坚持公益性原则,协同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或根据教育基地自身的特点以及公众和社会的需求,创造条件,广泛开展有特色、有时效的环保科普教育活动。各类环保科普活动应有文字、照片和录像等档案资料以及接待公众人数等有关统计数据。

2、 积极探索开展环保科普教育活动的新思路、新方法,开拓创新;积累工作经验,积极参加环保科普教育基地之间的经验交流,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3、 环保教育基地每年开放天数不少于100天,接待人数能力满足50人/次。

4、 要做好环保科普活动的内容设计并利用多种手段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如安排专人讲解和指导;设计制作相关的展板、录像、挂图、多媒体、宣传册等;讲解、指导和宣传材料的内容应准确生动、简单明了。

5、 加强对教育基地自身和环保科普活动的宣传,公布开放时间和活动内容,主动吸引、组织公众到基地参加环保科普教育活动。

6、 设有来访者意见箱,认真对待群众意见,听取群众建议,及时反馈信息,不断提高教育基地形象。

五、 【基地展厅设计要求】

教育基地展厅建设应立足于自身特点,场地面积在200~700平米为宜。投资费用约为1.5~2万元/平米(暂未考虑后期维护费用)。

教育基地展厅设计应包含三部分内容:

(一)当前国内外城市垃圾处理现状及相关政策法规,垃圾焚烧处理科普知识;

(二)本单位垃圾焚烧电厂情况及工艺流程介绍;

(三)社区居民互动及企业文化展示。

(一)介绍当前国内外城市垃圾处理现状及相关政策法规,垃圾焚烧处理科普知识:

1、 通过优美环境的图片,表达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时通过垃圾成灾的图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说明不断产生垃圾的危害,是我们美好生活的噩梦。

2、 收集目前国内外垃圾焚烧电厂相关资料,选录具有代表性的范例进行图文展示,尤其是通过发达国家对垃圾焚烧发电的重视和全球典范单位展示介绍,说明焚烧处理技术作为现在及以后垃圾处理的主流方式的好处。

3、 要有当前国内外垃圾焚烧处理行业的有关数据统计资料。

(二)本单位垃圾焚烧电厂情况及生产工艺流程介绍:

4、 介绍本单位垃圾焚烧处理事业的发展、历程、实力、成绩及先进的生产技术。

5、 采用模型并结合声光电等表现形式对垃圾焚烧处理发电(垃圾焚烧、烟气/废水/污泥/飞灰/炉渣的处理)工艺流程进行展示讲解,着重展现垃圾焚烧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设计理念,向公众普及电厂生产知识、传递电厂的环保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6、 设计理念应注重环保元素,全方位、多视角展现环保理念,例如:可充分利用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产生的灰渣、处理达标的废水等材料,展现废物再利用的环保主题;实物展示部分,可布置一些垃圾样本、渗滤液样本、布袋及炉排模型等。

7、 现场生产工艺参观通道整洁明亮,通道两边布置一些图片、文字说明,让参观人员结合现场设备对生产工艺有更直观的了解。

8、 在厂区显著位置设置环保信息对外公示大屏幕,实时准确的向社会公众公开烟气排放指标等主要生产信息,接受社会舆论监督。

(三)社区居民互动及企业文化展示:

9、 采用电子相册等表现形式展现社区居民互动、共建等主题。

10、 采用电子签名墙等形式,设立“我环保,我快乐”的签名主题文化墙,邀请公众参与、签名宣誓,支持环保、热爱环保。

11、 在厂区内利用废弃物等材料,设计布置具有环保理念的雕塑艺术作品创作,用奇特的造型和夸张的艺术表现形式,装点厂区,宣传废物再利用的环保主题。

12、 因参观群众覆盖面广泛,设计理念应老少皆宜,应包含一些人文互动环节,例如趣味性问答等;同时兼顾国内外参观群体文化差异,采用双语(中文、英语)设计展示。

第5篇:垃圾焚烧处置方案范文

关键词:垃圾焚烧;低位热值;综合能源利用;热能利用效率;

中图分类号:P7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近年来,生活垃圾的处理已经成为了经济高速发展的大中型城市的难题,大量的生活垃圾严重污染了环境,影响了市容,制约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作为可以将垃圾体积减小,质量减轻,同时能够进行能量再利用产生经济效益的方法——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目前在发达国家所普遍采用。从1988年我国建造第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之后,发展较为迅速。垃圾焚烧发电厂具有很好的综合效益,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前景广阔。

2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应用前提

关于是否采用垃圾焚烧发电厂,国家于2000年印发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对采用焚烧处理垃圾的最低发热量做了规定:“6.1 焚烧适用于进炉垃圾平均低位热值高于5000kJ/kg、卫生填埋场地缺乏和经济发达的地区。”可见生活垃圾的低位发热量是决定一个城市生活垃圾适不适合采用焚烧法处理技术的关键。一般认为,低位发热量小于3300kJ/kg的垃圾不易采用焚烧处理,介于3300~5000kJ/kg的垃圾可以采用焚烧处理,大于5000kJ/kg的垃圾适宜焚烧处理。

同时,为了确保垃圾的彻底燃烧和控制二恶因的产生,国家于2002年颁布实施的《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要求生活垃圾的焚烧温度要大于850℃,停留时间要大于2s。根据热量衡算,垃圾进炉低位发热量应达到6280kJ/kg。考虑到整个焚烧工艺系统的经济性,业内人士提出7000kJ/kg经济热值的观点。

3 垃圾焚烧发电的设备

国内目前已建成的生活垃圾发电设施大都采用引进国外垃圾焚烧设备,但进口的焚烧设备在国内应用效果并不好,往往处于非经济运行状况甚至运行后效率低下而面临着大型改造。

3.1 垃圾焚烧锅炉利用效率低下的原因

早期垃圾焚烧锅炉自身热效率较低

早期引进焚烧设备主要解决低热值生活垃圾能够燃烧、减容和无害化处理。限于当时技术条件与客观因素,20世纪80年代国内首次引进的垃圾焚烧锅炉热效率为65%,远低于同年代普通工业锅炉(80%以上)和电站锅炉(90%以上)。由于垃圾燃烧烟气中主要由含氧成分构成腐蚀性气体,对余热锅炉受热面产生高温腐蚀和低温腐蚀;余热锅炉设计难以选择较高蒸汽参数。为避免低温腐蚀,垃圾锅炉排烟温度又不能过低,一般在控制在200℃以上;因而,提高垃圾焚烧锅炉热效率亦受到一定限制。

(2)垃圾焚烧锅炉效率偏低

目前垃圾焚烧锅炉的效率偏低,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一是作为燃料的国内城市生活垃圾目前由于分拣程度不高,高水分、低热值,与西方国家对应设计的燃料参数有较大的差别,在运行后需要额外进行投油或者投煤助燃;二是焚烧锅炉热功率相对较小,蒸发量一般为10t/h,不会超过100t/h,出于经济原因,能量回收措施有局限性。三是机组排汽热能无法充分利用。受天气因素影响,排汽参数不可能低于对应的饱和温度。蒸汽在汽轮机内膨胀做功降压至排汽压力后即进入凝汽器中凝结放热。这部分蒸汽能量难以直接利用,在热力学上称之为不可利用热能,一般占全厂热能损失一半以上。

因而,提高国内垃圾焚烧热能——电能转换效率主要途径有以下三项:一是改善入炉燃料的参数;二通过根据中国国情设计制造焚烧设备,提高垃圾锅炉热效率;三是选择适当的发电工质参数;四是完善本厂热力系统。

4 提高热能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4.1降低生活垃圾入炉前的含水率

(1)根据相关理论推导:垃圾维持自行燃烧需要的最低热值应随垃圾水分的升高而增加,当垃圾含水率分别为40%、48%和55%时,对应的垃圾最低热值分别为7658、7908和 8126kJ/kg。对于采用混合收运的生活垃圾来说,降低生活垃圾的含水率污泥是提高生活垃圾热值的最有效办法。因此在许多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炉前设置垃圾池,其很重要的作用就是降低垃圾的含水率。在堆贮的过程中,一部分水分被沥干,一部分水分在近似堆肥化的过程中蒸发流失。天津顺港垃圾焚烧厂原生垃圾在垃圾坑里面贮存5到7天,用抓斗进行翻堆,在夏季含水率从50%~60%降低到30%~48%,低位热值从4180~4600kJ/kg提高到4600~ 5130kJ/kg。

(2)根据相关实验证明:混合原生垃圾在密闭的垃圾仓内,堆高1.5m,通过强制通风,二次翻堆,含水率62%的混合生活垃圾,7天后含水率降至45%左右,垃圾低位热值超过焚烧基本要求值。

4.2提高锅炉热效率,降低散热损失

垃圾焚烧锅炉在正常运行过程中,需将炉水表面含盐分较高的炉水排出,一般在上锅筒设连续排污系统。此外锅炉还在底部设定期排污系统,将炉水底部渣、垢排出。锅炉运行中可设置集中排污扩容热能利用设备,对这因排污带走热量进行有效利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降低散热损失。

4.3提高锅炉出口蒸汽参数

垃圾发电厂属于小型热力发电厂,发电工质提高压力需提高热力设备承压等级;过高温度需采用价格昂贵的耐高温腐蚀金属材料制造过热器,其整体经济效益不一定经济。因而,一定要测算出设备投入——产出效能比较并与汽轮发电机组相匹配,优选最佳方案。目前国内外大中型垃圾发电厂常选用发电工质参数为4.0MPa/400℃过热蒸汽,发电汽耗率小于6.0kg/(kW·h)。2003年建成的温州第2座垃圾发电厂,采用国产垃圾焚烧锅炉。其蒸汽参数为3.9MPa/450℃,发电汽耗率已接近5.0kg/(kW·h)。已达到当代垃圾电厂国际先进水平。

4.4优化热力系统

由于焚烧炉采用进口设备,而热力系统设备往往在国内采购,在热力系统的设计中,存在一些可利用热能未充分利用,而早期引进的垃圾电厂的蒸汽式空气预热器、除氧器、锅炉给水加热器直接由锅炉减压供汽,未利用其压差发电,直接造成了蒸汽可用能的损失等。

通过优化热力系统,增加热能利用率,合理平衡机组发电能力与对外供热用户需求,尽可能地利用焚烧锅炉提供的热能。

5 结速语

用焚烧方式并回收其中能量的垃圾处理技术在近20年得到了迅速发展。焚烧垃圾,回收能源,以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减容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但是由于垃圾焚烧炉产生的烟气具有腐蚀性大,易产生高温腐蚀和低温腐蚀的特点,因此可通过适当选型,降低焚烧锅炉散热损失,对进厂垃圾进行堆酵以沥出其中水分,提高入炉垃圾低位热值等方法和手段提高锅炉热效率。从而也提高了垃圾焚烧发电厂整体的热能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吕玉坤,彭鑫 垃圾焚烧发电技术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环保技术与装备 2010 No.2

第6篇:垃圾焚烧处置方案范文

关键词:生活垃圾处理;水泥窑系统;工程应用

引言

生活垃圾作为生活代谢的产物已经成为城镇发展的负担,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处理生活垃圾的压力越来越大,单独建设生活垃圾处理厂,存在选址难、投资大、成本高等问题。而利用水泥窑系统对废弃物进行处置不仅能够减少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同时也能够利用废弃物的残余热值,创造经济效益。因此,利用水泥窑对废弃物进行处理势在必行。

1水泥窑系统处置废弃物技术概述

1.1水泥窑系统处置废弃物技术的含义

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技术实际上是垃圾焚烧技术(机械炉排炉技术、流化床技术、热解气化技术、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中的一种,是将水泥窑生产水泥熟料的过程与固体废弃物处理的过程结合到一起,使二者的优势能够互补,提高水泥生产效率与废弃物处理效果。与传统的焚烧处理方法不同,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在利用废弃物热值的基础上,还能够将废弃物中残存的难以热分解的物质固定在生产的水泥之中,减少这些物质在环境中渗出的可能性[1]。

1.2水泥窑系统处置废弃物的优势

1.2.1水泥窑生产温度高可彻底分解垃圾中的有害成分水泥窑处理废弃物时,窑内固体温度约为1450℃,而燃烧能够让窑内废气的温度升高至1800℃左右。高温气体在水泥窑内停留的时间较长,大约能够超过8s,其中温度高于1100℃的时间在4s左右;燃烧废物在水泥窑内停留的时间更长,基本上能够维持在20~30min左右,由于助燃气体的输入使得燃烧的废弃物整体呈现流化状态,且氧气充足,有助于有害物质充分反应。据计算,有害物质去除率能够达到99.999%[2]。1.2.2窑内呈碱性气氛,能抑制二噁英形成水泥窑在生产运作时会产生较多粒径较小且分布均匀的的氧化钙,不仅能够对一些酸性物质进行吸附,还可以与他们充分反应,在窑内形成较好的固相碱性环境。水泥窑的该项性质可以有效抑制“二噁英”物质的生成。据统计,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系统的热容量大,高温环境较为稳定,且后续装置能够有效降低废弃温度,使得废气中二噁英含量远低于相关标准。1.2.3水泥窑焚烧采用闭路生产措施,不产生新的废物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系统可以有效减少固体废弃物残渣的生成,同时废气中污染物质含量较低,使得处理过程中生成的二次污染物含量较少且无法泄漏到环境之中。加上当前使用的水泥窑处理废弃物系统产生的废气都需要经由除尘装置收集粉尘后继续高温处理,减少了废气、渗滤液、废渣等物质的排放量,不产生新型废物[3]。1.2.4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熟料吸收重金属根据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水泥熟料的生产过程可以有效固化废弃物中的重金属物质,同时水泥具有一定的阻绝效果,可以有效减少重金属、有机物质等进入环境,造成污染。1.3水泥窑系统处置废弃物技术在我国的适用性虽然我国正在逐步加强城市化建设力度,但是当前乡镇数量众多,故设计合理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方式时仍然要以该类对象角度考虑。水泥窑系统处置废弃物量约为100t/d,处理垃圾种类多为热值较高的生活垃圾、污泥、餐余废物乃至危险废物等,且建设面积小、所需投资金额较低、所用设备无需转运或长途运输,对乡镇地区较为友好,便于投入正式使用。

2水泥窑系统处置废弃物技术的工程应用

2.1处置废物的前处理工作

为了能够尽可能提高水泥窑系统处置废弃物的效率与安全性能,原生生活垃圾垃圾入窑焚烧前需要进行预处理和预焚烧。2.1.1垃圾预处理预处理主要分为2种方式:制RDF燃料、破碎+生物干化+机械脱水。RDF即为垃圾衍生燃料,其主要来源为生活垃圾,将其中的高热值提取出来之后便可以作为燃料投入使用。处理的过程包括破碎处理、降低垃圾中的水分,通过热解或堆肥使垃圾产生具有燃烧能力的液体、气体或者是液体。文中所说的RDF通常为固体,其热值较高,一般可达2000~4000kcal/kg,其粒度均匀,加入防腐剂可长期储存,适合垃圾焚烧炉进行焚烧。但是,制RDF也具有制作工艺程序复杂,不能完全处理废弃物等缺点。破碎+生物干化+机械脱水预处理工艺是将原生生活垃圾先破碎至粒径200mm以下,再通过生物干化的方式将垃圾的含水率降至40%,最后通过机械挤压机对垃圾进行挤压脱水,再度保障干化成果,并减少垃圾体积,增加垃圾密度的预处理方式。这种预处理方式专为水泥窑协同处置设计,结合了RDF具有的优点,摒弃了其制取工艺的缺点。2.1.2垃圾预焚烧预焚烧主要分为2种方式:气化炉预焚烧、热盘炉预焚烧。生活垃圾中常常含有许多大分子有机物,在隔绝氧气的条件下施加高温可以使其裂解,生成小分子气态有机物或其他可燃气体。如果想要对生活垃圾进行裂解,首先需要保证生活垃圾中的有机物具有较强的热不稳定性,其次便是保证生活垃圾具有较高的热值。水泥窑协同处置热解气化技术就是利用热解气化炉将垃圾转化为可燃气体和灰渣,让可燃气体进入水泥窑焚烧,代替部分煤粉燃料;灰渣部分掺入水泥生料,作为水泥生产的原料。通过该方法可以有效减少生活垃圾中部分燃点较高的物质的处理效率,降低水泥窑系统的处理负荷。热盘炉的主要技术特色就是与水泥窑炉呈“在线式”关系,是一个直接与分解炉下部锥体相连的废料燃烧装置,其设备结构和工艺布置特征就是将一个缓慢旋转的水平放置的大直径转盘镶嵌在窑尾烟室上方的分解炉锥部,高温三次风全部或部分进入热盘炉内,促使其中废料燃烧后所生成的1000℃以上的气体进入分解炉,再与煤粉一起燃烧。

2.2干法水泥窑焚烧工艺

新型干法水泥窑协同处置就是利用水泥回转窑设备在焚烧处理废弃物的同时产生熟料。在继承传统垃圾焚烧炉的优点时,有机地将自身高温、循环等优势发挥出来。既能充分利用废物中的有机成分的热值实现节能,又能完全利用废物中的无机成分作为原料生产熟料;既能使废弃物中的有毒有害有机物在新型干法回转窑的高温环境中完全焚毁,又能使废物中的有毒有害重金属固定到熟料中。同时还可以处理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臭气和污水浓缩液,能有效防止二次污染。采用热盘炉预焚烧技术可使固体废弃物的整个燃烧过程发生在热盘炉内,最大程度上减少废弃物燃烧对分解炉产生的冲击,并增加固体废弃物炉内停留时间5~45min,使固体废弃物在1045℃的高温下彻底分解。热盘炉喂料管道上设置三道锁风阀防止漏风,在系统断电或者人为操作的时候,锁风阀下方的安全闸板阀会立即关闭。所有下料溜子角度大于55°,以防垃圾堆积。所有分料阀和闸板阀都设有耐火材料。废弃物需要先进入热盘炉,并在炉内进行燃烧,燃烧产生的废渣、废气等小颗粒物质都会一齐被送入分解炉,通过废气中携带的热量以及分解炉施加的高温使这些小颗粒物质分解,而大颗粒物质则会送到回转窑装置进行高温灼烧,并组成水泥熟料。除了焚烧系统之外,水泥窑系统处置废弃物还需要加设旁路防风系统。旁路放风系统设计是为了去除由原、燃料或由协同处置城乡生活垃圾过程中进入水泥生产系统的钾、钠、氯、硫等有害组分。将高温气体从系统中抽出,经过冷却降温之后,通过旋风除尘器将粗颗粒分离回送并继续处理,从而减少金属离子颗粒等的排放量,并阻止过量粉尘进入到大气中。

第7篇:垃圾焚烧处置方案范文

1几种垃圾处理方式概述

1.1填埋法随着固体废弃物填埋技术的发展,填埋场建设的日趋完善,使垃圾的处理得以向集中化、卫生化的方向不断发展.由于该工艺的运行成本低、对科技要求不高,是我国城镇垃圾的主要处理方式.但是,此种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垃圾被填埋后会产生大量的填埋气体,气体成分复杂,其中可降解的有机组分被微生物分解后产生大量的气体,主要成分有CH4、CO2、N2、O2、NH3、H2S等,其中以CH4和CO2的浓度最高;而微量气体主要包括一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如氯代烃类、苯系物等.这些气体如果不加处理任由其排入大气,或处理不当就会造成空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若要提高填埋气体的应用性,就要对其产气过程与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适宜的管理,利用先进技术,使其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垃圾自身原有的水分,填埋后微生物分解也会产生水,加之自然降雨和径流作用,垃圾在填埋处理中会产生大量渗滤液.其中含有大量有机物、悬浮物、氨氮、重金属离子和致病菌等对垃圾场地的地下水、土壤和地表水都会造成严重污染.此外,垃圾填埋场或堆放场大多已趋于饱和.随着垃圾产量的逐年增加,当填埋场再次达到饱和时必须寻找新的场地来销纳垃圾,而垃圾填埋场址的选择又受到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地质等多种自然因素及城市规划、垃圾产生量等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因此需要进行严格详细的勘察,给环境和社会都带来很大的负担.

1.2堆肥法垃圾堆肥是利用微生物人为地促进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转化的微生物反应过程.在生物化学反应过程中,垃圾中的有机物与氧气和细菌相互作用,释放出二氧化碳、水和热量,同时生成腐殖质,用作土壤改良剂.该技术以其无害化程度较高、减量化效果较为明显,可最大限度地实现生活垃圾处理资源化的特点作为处理有机垃圾的一种方法,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

堆肥按需氧程度可分为厌氧堆肥和好氧堆肥.厌氧堆肥是依靠专性和兼性厌氧菌的作用降解有机物的生化过程,此法对有机物的分解速度慢、发酵周期长、占地面积大;好氧堆肥是依靠专性和兼性好氧菌的作用降解有机物的生化工程,此法对有机物的分解速度快,堆肥所需天数短,臭气发生量少,应用较广泛.

垃圾堆肥处理与卫生填埋处理相比,其成本偏高.堆肥处理节约土地,社会效益明显,但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仍有很多问题和局限,且并不是所有的垃圾都适合于堆肥处理,应充分考虑当地生活垃圾的成分和气象条件、经济状况等因素.此外,堆肥品质差、肥效不高则是垃圾资源化进程中的"瓶颈".堆肥腐熟度低,有机质含量一般低于20%,远低于有机质含量>45%的有机肥标准,且堆肥中富含沙子、玻璃、塑料片等杂质,重金属也超标,这些成分会对环境带来潜在的危害和影响,还需进一步通过垃圾分类收集、改进分选设备来解决.

1.3焚烧法垃圾焚烧处理法与上述两种方法相比,具有占地面积小、场地选择容易、处理时间短、减量化显著(减重一般达80%,减容一般达90%)、无害化较彻底和可回收余热等优点.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技术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截止到2008年9月统计,全国共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厂100座,其中建成56座、在建44座.72%的焚烧厂集中在东部地区,广东、浙江和江苏位居前三名,占全国总量的45%.

垃圾燃烧过程是质量传递、热传递、动量传递、化学反应、结构变化等物理化学反应综合在一起的一个复杂过程.从固体燃料燃烧理论的角度分析,作为定性的燃烧阶段划分,废物燃烧过程可分为预热、水分蒸发、升温、挥发份析出、着火和固定碳燃烧、燃尽等过程.伴随着这些过程的开始、发展、结束和交替,垃圾先吸取热量,温度上升,失去水分,局部分解析出可燃成分,然后着火燃烧,放出热量,直到燃尽冷却.废物本身的质量也随着这些过程逐步减少,直到残留灰渣.

其中,垃圾焚烧余热的利用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利用方式主要有发电、供热和热电联产.受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影响,绝大多数垃圾焚烧余热均用于发电,极少部分用于供热或热电联产.

2垃圾焚烧发电的技术特点

2.1适用工艺条件城市生活垃圾能否采用焚烧处理技术,取决于垃圾中可燃质含量、低位发热值和垃圾含水率.一般要求生活垃圾可燃成分为30%-40%以上,低位发热值在3350kJ/kg以上,垃圾含水率50%以下,垃圾能自燃焚烧,但在此条件下垃圾焚烧无法满足炉膛内烟气850℃/2S的要求.生活垃圾低位发热值在6280kJ/kg以上,可实现稳定燃烧,满足炉膛内烟气850℃/2S的要求和工质发电的需要,有效利用能源,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

目前,国内城市生活垃圾人均生成量为(0.8-1.3)kg/人·d,一般取1.1kg/人·d为设计依据(包括所有在本地区生活的人口).目前,国内已建成焚烧设施的城市生活垃圾低位热值大多在5000kJ/kg上下,含水率一般大于50%.与发达国家城市相比,其特征是热值低、含水率高、组成成分变化大,垃圾焚烧有一定难度,焚烧锅炉热效率较低.在蒸汽参数方面,通常垃圾焚烧厂余热锅炉蒸汽参数为中温中压参数(4MPa和400℃).若提高蒸汽参数将有助于提高余热利用效率,提高发电量,增加垃圾厂的收入,但同时也加剧了余热锅炉材料的腐蚀,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增加折旧成本.广州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工程的锅炉参数为5.4MPa、490℃,达到次高压参数,采用次高温次高压参数的经济性和对中国国情的适应性目前仍在探索之中.

2.2垃圾焚烧技术类型及特点层燃炉技术:这种焚烧方式不需对入炉垃圾作严格的预处理,活动炉排的机械运动能实现对垃圾的搅动与混合,可防止垃圾进炉后遇到强热产生表面固化,进而影响垃圾内部传热和气体流动,以致延长垃圾的燃烧时间,导致不完全燃烧.垃圾干燥、着火、燃烧及燃烬等一系列过程都在炉排上进行,故处理效率高,垃圾层均匀,燃烧较稳定完全,飞灰量少.

回转炉技术:回转窑焚烧炉通常包括废弃物接纳贮存、进料、炉体、废热回收和二次污染控制等部分.

窑身为一微倾斜布置、低速回转的圆筒,垃圾从高端送入,在筒内翻转燃烧直至燃烬从下端排出,有水冷壁式和耐火砖衬式两种.其中,前者有水冷壁沿回转筒周向排列,以吸收焚烧后放出的热量,降低筒体温度.筒体下部设置风室,空气由水冷管进入,穿过底部料层,混合较均匀.耐火砖衬式的筒内壁用耐火砖衬里,蓄热量大,燃烧温度高,但其空气由筒体一端送入,致使筒中心空气过剩,而筒底部得不到应有的空气,同时因其筒体重、惯量大、转速低,因此垃圾的翻动和搅拌不充分,燃烧速度和效果不如水冷式.

流化床技术:流化床焚烧炉的物料处于悬浮状态,空气与垃圾充分接触,烟气流速高、燃烧效果好,分级燃烧能有效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低成本脱硫,灰渣易于综合利用,负荷调节范围大,燃烧稳定.但是,流化床一般难以焚烧大块垃圾,因此对垃圾的前分选和破碎工序要求严格,限制了该技术在工业废弃物和城市垃圾焚烧领域的发展.此外,由于垃圾和砂粒在炉内呈流化状态,加上补充燃煤,所以烟气中的粉尘含量较高,除尘器负担加重,飞灰量增多,处理费用增加.近年来,由于煤价的上涨、飞灰量大、需要预处理等原因,使流化床垃圾焚烧炉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

3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3.1二恶英二恶英即多氯代二苯并恶英和多氯代二苯并呋喃的通俗名称,具有强致癌性.主要是由于燃料中本身含有的二恶英在燃烧中未被破坏、燃料不完全燃烧或固体性灰表面发生异相催化反应合成二恶英.垃圾在燃烧温度850℃时会产生二恶英,目前主要解决办法是把炉膛温度控制在1200℃以上,生成物中将不包含二恶英前驱物,大大降低后期的重新合成几率.但当排烟温度冷却到300-500℃时,会重新组合生成二恶英,一般采用急冷技术使烟气急速冷却到200℃以下,从而减少烟气在二恶英合成温度区的停留时间,扼制其再合成.但这种温度控制在技术上要求较高,急冷的方法也不利于焚烧余热的利用,而且高温除尘技术现在还不过关.

目前,在燃烧中通常采用"3T+E"的原则,即提高炉膛温度(Temperature)、提高在高温区的停留时间(Time)、提高炉膛内混合强度(Turbulent)和过量空气系数(Excessair)对垃圾进行充分燃烧,使垃圾中的二恶英及其前驱物充分分解,但显然这样会增加NOx排放浓度,造成另外的污染物负担.此外,燃烧中通过投加硫、钙的化合物及其它碱性化合物等对氯源进行控制,可降低二恶英的排放,但是离完全控制污染还有一定距离.对已经产生的烟气中的二恶英可采用活性炭吸附、催化分解、紫外光分解、微生物降解和综合静电烟气净化等方法进行处理.但二恶英的去除要从源头上控制才是根本所在.一般认为,有氯和金属元素存在条件下的有机物燃烧均会产生二恶英,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氯化物(如聚氯乙烯翅料、氯苯等)是焚烧过程中二恶英的主要来源.垃圾在焚烧前的分选,不但可有效控制二恶英氯源,而且可最大限度地回收利用物质资源,但是分选工作量大、工作环境恶劣和自动化程度不高等因素使其可行性大大降低.垃圾分类回收是垃圾资源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垃圾收集方式的一种必然趋势,我国应尽快根据国情积极完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提高垃圾综合治理技术.首先应加强对公众的环境意识教育,采取道德和法律双管齐下的方针,推动垃圾分类回收;其次,政府应完善分类体系,统一标准,建设方便的垃圾分类收集运输装置,如垃圾分选中心、大件垃圾处理设施、绿化垃圾堆肥设施等,这样才可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分类处理;第三,垃圾分类回收应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

3.2焚烧飞灰垃圾在焚烧时会产生5%左右(质量分数)的垃圾焚烧飞灰.垃圾焚烧飞灰中除了含有大量二恶英外,还富集了垃圾中的大部分重金属元素(Pb、Cd、Cr等)和易溶盐类.因此,需将垃圾焚烧飞灰作为危险固体废物进行处置,配套建设危险废物处理场.目前对垃圾焚烧飞灰主要采取直接密封填埋、水泥固化后填埋、熔融固化后填埋和化学稳定化后再填埋等处置方式.倪文等提出了"烧制陶粒"、"作为凝石成岩剂的原料"和"作为UASB、EGSB废水处理装置的生化反应促进剂同时回收重金属"三种资源化利用垃圾焚烧飞灰的方案,值得深入研究和进行产业化推广.

3.3垃圾焚烧渗滤液垃圾焚烧渗滤液与垃圾填埋场的水质特征不同,具有COD高(可达70000mg/L)、BOD5/COD高、NH3-N高、金属离子含量高、水质变化大、毒性大、难处理等特点.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的排放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远高于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排放标准《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1997)[13].目前对垃圾焚烧渗滤液尚无成熟完善的系统处理工艺,处理研究主要集中在膜生物反应器、电解、催化湿式氧化(CWAO)、人工湿地处理等方法,但处理费用较高.因此,寻找经济高效的处理工艺就成为解决垃圾焚烧渗滤液二次污染问题的当务之急.

4小结垃圾焚烧厂建立在城市周围,运送垃圾方便,并且可以向城市提供电能或热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第8篇:垃圾焚烧处置方案范文

【关键词】垃圾焚烧;发电;废气处理;工艺

垃圾焚烧发电这一方式符合我国的国情,目前已经在发达国家开始应用,但是我国的相关设备还不先进,发电中和发电后可造成大量的废气,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垃圾焚烧工艺设计十分重要,发电厂应以减少废气为目的进行设计。

1 燃烧物垃圾的组成

发电厂在使用垃圾发电时,通常以3:7的比例搭配,研究表明,煤炭含量在30%时焚烧产生的废气越少。生活垃圾分为多种类型,不同的类型垃圾所含的有机物、水分均不同,如植物垃圾的有机物含量高达67%,而塑料的有机物含量仅为5%左右。在施工中,首先要明确垃圾组成特点。当然,对于垃圾场的垃圾而言,与生活垃圾在有机物等含量上存在较大的差别,垃圾场的垃圾一部分来自于工业垃圾,一部分来自于生活垃圾,堆放时间较长,受到雨水和地下水的侵蚀,因此水分含量较大。同时,垃圾场的垃圾有机物浓度高,甚至可超过植物垃圾的有机物含量,COD值可达30~70g/L,具有较好的可生化性能,渗透液的比值通常为0.5,渗透液的C/N值更是高达20左右,这使得垃圾中含有大量的不可降解有机物以及氨氮,燃烧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气处理是垃圾焚烧的必然流程。

2 燃料组成及热值对比分析

燃料是由垃圾和煤炭共同组成,在发电厂焚烧垃圾获取电能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如二氧化碳,二氧化氮,氰化物甚至一氧化碳,少量可见二恶英。在垃圾焚烧过程中,要正确的控制废气的产生,首先是煤炭与垃圾的比例,其次是了解垃圾的成分比例。不同垃圾的含水量和含有机物含量有较大区别,比如生活垃圾的水分通常在50%以下,但是对于部分地区处理不及时的垃圾,再利用过程中发现水分要大于60%。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破坏也越来越严重,资源短缺现象明显。而垃圾焚烧就是针对资源不足而提出的,预测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我国将在未来逐渐实现这一垃圾焚烧的合理性。通过煤与垃圾之间3:7的融合。燃料在炉内燃烧过程垃圾热量为4062.kJ/kg。燃料比值能从根本上降低废气的产生量,笔者根据丰富的工作经验,通过实践测试的方式确定了燃料中煤与垃圾的比值,检测中发现垃圾的含碳量约为15%,灰分20%,水分40%-50%,其他为硫等化学元素。但此时的垃圾不易燃烧,或者燃烧不充分,可以补充含碳量60%-70%的煤辅助燃烧,混合后的燃料含碳量30%左右,灰分基本保持不变,水分含量有所下降。

3 废气处理工艺

垃圾发电不可避免的产生大量废气,对废气的处理要遵循先利用再处理的方针。首先将其装入抗腐蚀能力强,抗高温能力强的布袋过滤器,利用空压机对每一个布袋进行反气流冲洗,过滤到固体颗粒,最后将处理后可用的气体装车待用,严禁废气进入空气中,造成环境的再次污染。其次,烟气一般可从麻石洗涤塔底进入,应在洗涤塔中放置多层格栅,并准备足量、足够大的耐酸碱塑料小球,将塔内的不锈钢管设置为多层上喷下淋水嘴,使烟气能够第一时间与石灰水接触,二者之间反应生成可以处理的固体垃圾。有C物如二恶英能致癌,其产生于锅炉中的温度过高,或者烟气停留在炉内时间过长造成,要控制该物质的产生,要求企业操作与维护人员正确把握炉内温度,通过分级配风,改善炉内结构降低二恶英的生成,并使用烟气的洗涤作用,也发挥烟气的积极作用。

4 燃烧废气处理工艺流程

洗涤液具体高含氮量,且有机物含量较多,容易造成污染,因此应进行必要的处理。首先,对其进行针氨吹脱处理,将其洗涤液中氨氮含量,同时除去液体中的硫化物、氰化物等无法生化,且具有一定毒性的物质,降低空气污染,并实现洗涤液的循环利用。对于毒害性大的物质要进行后续处理才能解决。对于渗滤液的有机物浓度高的问题,应通过降低整个系统的能耗来解决,如利用厌氧工艺来降低废水中的有机负荷。厌氧工艺是目前最佳的处理有机物浓度的方式,它以ABR厌氧池和第三代ABR厌氧处理技术为基础,在ABR反应池内装置一定数量的竖向导流板,废水进入反应池后沿导流板上下折流前进,可以通过每个不同的污泥床,使反应池形成隔离的反应室,实现独立的污水系统处理方式,提高处理效率。同时,可以借助该隔离装置将微生物隔离,降低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和微生物的浓度,提高其利用率,减少废气的产生。以具体的工程处理为例,某常的废气处理过程中,碳源为厂内的一处污水池,节省了成本,可以很好的实现废物利用。在本次处理中,将废水集中于集水池,通过沉淀、混合,上清液提升等手段,保证污水的处理,同时根据水分的主要成分,在水中加入适量的NaOH等化学药品,与此同时不停补加适量的石灰水,使废水处理和废气处理可以循环进行。

5 总结

垃圾焚烧发电时近年来流行的一种发电方式,废物利用是现代电厂发展的主体思想之一。在焚烧过程中,还隐患注意产生的废气对环境的污染,进行正确的废气处理。通过对废气的监控与分析,达到国家允许的标准。并将废气处理后使其变废为宝,减低二次污染,加快我国城市化建设,也促进发电厂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发电厂垃圾焚烧废气处理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改善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利益。

【参考文献】

[1]宋灿辉,胡智泉,肖波.UASB+A/O+UF+NF工艺处理生活垃圾焚烧厂渗滤液[J].环境工程,2010(1).

[2]王P,陆新生,欧明.UASB/MBR/NF工艺在生活垃圾焚烧电厂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J].给水排水,2009(35).

[3]袁江,夏明,黄兴,等.UASB 和MBR组合工艺处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0,36(4).

第9篇:垃圾焚烧处置方案范文

关键词:垃圾焚烧;企业品牌;发展策略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中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发展迅速,并且未来的几年将是行业成长的黄金期,要想抓住行业的发展机会保持优势并高速发展,企业的发展策略就显得越来越来重要。深能环保公司根据国内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现状和特点制定了适合自身的发展策略,使企业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同时,也给其他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借鉴经验。

一、中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现状及其发展分析

垃圾是一种废物,但也是一种新能源,经过焚烧后的热能可以用于发电。垃圾焚烧发电是指使用特殊的垃圾焚烧设备,以城市工业和生活垃圾为燃烧介质,在对垃圾进行焚烧处理的同时,利用其产生的能量发电的一种新型发电方式。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最先利用垃圾发电的是德国和法国,近三十年来,美国和日本在垃圾发电方面的发展也相当迅速。现在垃圾焚烧已成为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

(一)垃圾焚烧发电在中国的应用

中国的垃圾发电事业起步较晚,仍处于研究开发的初级阶段,现在的设备和技术主要是从国外引进。但是由于中国拥有丰富的垃圾资源,所以蕴含着巨大的资源潜力和潜在的经济效益。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收益稳定、运营成本低廉并享有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能给投资者带来稳定高额的回报。垃圾处理费的全面开征与上调将成趋势,垃圾发电行业广阔的投资前景已经吸引了大批民间资本和国际资本参与其中。垃圾焚烧发电具有环保和能源的双重效益,是未来垃圾处理的发展方向,预计“十二五”期间,中国垃圾发电行业将进一步发展壮大,有望成为清洁电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国家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一批又一批垃圾发电厂逐年建成投产,垃圾发电这一处理方式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地得到体现。统计显示,截至2008年底,中国建成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总数达70多座,日均垃圾处理量突破5.5万吨,在建项目近60多个,特别是土地资源紧张的东部沿海城市,垃圾处理正逐渐由卫生填埋为主向垃圾焚烧发电转变。同时,不少面临垃圾处理难题的大城市及二线较发达城市,纷纷上马垃圾发电厂。数年前,国家发改委曾进行过评估,认为国内未来大约需要兴建垃圾焚烧发电厂600座左右,可以说,2009-2015年是中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二)中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发展的必要性

目前,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面临严峻挑战。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以年均增长率8%-10%的速度迅猛增加。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超过1.2亿吨,占全世界年产垃圾的四分之一以上。“十一五”期间,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清扫量稳定在1.5亿吨左右,而1981-2008年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清扫量由3132万吨猛增至15438万吨,增长了近5倍。垃圾堆存量已逾70亿吨,侵占土地面积达80万亩。全国670多座大中城市中,约有三分之一陷于垃圾包围中,而且这一趋向有日益加剧之势。与其他处理方法相比,垃圾焚烧处理具有减量化、占地少、二次污染小、焚烧余热可用于发电、供热。对于经济发达、土地资源紧缺的地区来说,垃圾焚烧发电是非常理想的垃圾处理方法。

(三)中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发展的可行性

1、符合中国垃圾处理的实际情况。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三种:填埋法、堆肥法和焚烧法。填埋法处理的成本低,但是占地面积大;垃圾的简单填埋还会产生沼气,导致火灾和爆炸事故,产生恶臭影响周边环境,滋生蚊虫,产生渗透滤液污染地下水,目前国内外正在逐步地进行减少这种方式。堆肥法是使垃圾中的有机质发生生物化学反应,形成一种类似于腐殖质的物质,可用作肥料或土地的改良剂,也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但由于垃圾分类和场地的限制,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所占的比例较小,在国内500吨以上综合处理堆肥成功处理不多。焚烧发电,占地面积小,处理充分,减容减量明显,资源利用高等优点,可以实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焚烧处理后垃圾减容90%、减量80%,其中焚烧后的炉渣还可以综合利用,需要填埋的量很少,可缓解土地紧张的问题。在焚烧中垃圾所含能量经焚烧转化为热能用于发电、供热,可节约能源;并且,现代化的垃圾焚烧发电厂结合烟气净化系统对焚烧产生的污染物处理彻底,二次污染少,所以焚烧法目前被国内广泛利用。通过多年的时间和科学论证,国家确定了生活垃圾综合处理走以焚烧发电为主的思路,采用先进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也符合建设节能型社会发展思路。

2、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很支持垃圾焚烧发电产业的发展,正在通过法律条文形式鼓励进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研究以及其他相关的准备工作。2005年2月28日,全国十届人大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06年1月5日,国家发改委了《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发改能源[2006]13号)。这两个文件为垃圾焚烧发电上网电价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2007年6月4日,国家发改委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其中明确指出:鼓励“在经济发达、土地资源稀缺地区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大力研究开发和推广利用先进的垃圾焚烧技术,提高国产化水平,有效降低成本,促进垃圾焚烧技术产业化发展。”2007年9月,国家发改委,建设部,环保总部联合颁布实施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十一五规划指出,焚烧发电可以减少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的原生垃圾填埋量,节省土地资源,鼓励选用先进的焚烧处理技术。到十一五末,东部地区城市焚烧处理率不低于35%,2008年12月,国家发改委颁布《纲要》指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发展符合国家政策资源综合项目,推动垃圾发电。

3、国家产业政策给予的扶持。垃圾焚烧发电属于可再生能源发电当中的生物质发电,根据《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发改价格[2006]7号)生物质发电电价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05年脱硫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加补贴电价组成,补贴电价标准为每千瓦时0.25元。同时国家针对垃圾发电还采取多项优惠政策予以保护:一是发电量全部收购;二是免除了增值税的征收,并在所得税上享受减免政策;三是国家会以垃圾处理补贴的方式向企业支付服务费,即所谓的垃圾处置费。

(四)目前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生活垃圾焚烧烟气中的二恶英是近几年来世界各国所普遍关心的问题。二恶英类剧毒物质对环境造成很大危害,有效控制二恶英类物质的产生与扩散,直接关系到垃圾焚烧及垃圾发电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普通民众对垃圾焚烧发电技术了解往往不太多,某些环保学者对焚烧时可能排放的“二恶英”有妖魔化倾向,更容易引起民情激愤。但也必须看到,现有一些规模较小、技术和管理不够成熟完善的垃圾焚烧厂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偷工减料”,如在烟气处理工序中该加活性炭不加,该加石灰也不加,确实对项目周边环境及居民健康造成损害,也影响了垃圾焚烧发电业的整体形象。

2、选址难也是中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面临困局待解的难题。近期闹得沸沸扬扬的广州番禺垃圾焚烧发电厂选址风波,不过是国内陆续上马的此类项目所面临尴尬境地的最新案例。据调查,群众的普遍心理是:“垃圾必须处理,有需要的话焚烧厂也可以建,但无论如何不能建在自己家门口”,但是全国各大城市“垃圾围城”的严峻现实,又让风口浪尖上的政府不能不痛下决心。

3、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发展良莠不齐。目前存在部分小型垃圾焚烧发电厂采用传统技术以煤作为辅助垃圾燃烧,一边拿政策补贴,一边在运行中只烧少量垃圾,掺烧大量燃煤以赚取超额利润,同时由于技术水平有限,配套不足而令污染事故频发,导致公众对垃圾焚烧发电更加戒心重重。

二、深圳市能源环保公司发展策略

深圳市能源环保有限公司是由深圳市能源集团控股的国有企业,成立于1997年,是国内最大的垃圾焚烧发电专业化公司之一。公司致力于垃圾焚烧发电厂及其他环保设施的投资、建设、经营及设备的设计开发、制造、销售及推广应用。针对中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深能环保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就明确了“高标准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领跑者”为公司的愿景,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遵循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理念以铸就一个个精品项目,发展名牌战略,以实现企业持续快速的发展。

(一)狠抓内部运营管理,科学运筹保增长

实际运营方面,公司具有丰富的经验。公司在深圳拥有三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日处理生活垃圾2450吨,年处理能力约100万吨。其中南山垃圾发电厂是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建成的示范项目;盐田垃圾发电厂是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后建成的国家级国产化设备示范项目。

公司通过在内部狠抓制度建设、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和不断完善公司信息化建设,通过采用挖潜增效、节能降耗、有效配备生产设备和人员、提高机组运行的可靠与经济性等措施,连续几年均安全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实现利润大幅增长,为公司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2009年,公司下属盐田和宝安垃圾处理厂的生产任务均创历史新高。

公司进一步加强了对环保工作的监督管理力度,开展各项环保专项工作,各厂的环保处理设施性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以2009年为例,全年环保运营情况良好,各项污染物排放指标符合相关的国家和地方标准。全年无有效环保投诉,无有效环保行政处罚。

(二)开拓思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保优势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技术进步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的基础,技术创新是推进企业发展的动力与源泉,也是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点。深能环保公司正是通过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培育企业的核心技术,形成研发、制造、应用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从而产生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

公司在垃圾焚烧发电领域拥有国内领先的技术能力和科研开发能力。技术方面,公司拥有一批优秀的工程设计人员,具有雄厚的科研力量。公司在引进和消化比利时西格斯先进的垃圾焚烧炉和烟气净化系统整套专有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全部国产化,真正掌握了垃圾焚烧发电和烟气净化系统整套核心技术,并拥有再开发能力,成功解决了中国生活垃圾水份大,热值低的技术难点,而且烟气排放指标如:烟尘、HCL、二恶英、重金属等远优于国家环保排放要求,达到了欧盟标准。

经过不懈的努力,公司荣获了众多荣誉,树立了中国垃圾资源化的行业典范,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和肯定。2003年公司“倾斜往复阶梯垃圾焚烧及发电技术装备国产化项目”被国家经贸委评定为“国家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重大示范工程”;2006年公司获深圳市首届发展循环经济“十佳”先进企业的荣誉称号;公司被评为2006年度广东省优秀环保企业;2006年度公司“垃圾焚烧发电技术”获得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等主办的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十大领先技术“蓝天奖”;2007年公司所属的宝安垃圾发电厂获得中国再生能源产业蓝天排行榜“中国十大垃圾焚烧发电厂”第二名;2008年,被深圳市城市管理局评选为垃圾无害化处理先进单位;2008年,被广东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评选为《环境》理事单位;2008年,被深圳市环境保护局授予深圳市环境保护工程技术资格证书等。

(三)冷静观察,仔细分析市场局面,积极稳妥推进新项目发展

2009年,国内垃圾焚烧产业受到社会的极度关注,成为民众及社会舆论的焦点。媒体对广州番禺、北京六里屯等垃圾发电厂的报导,使新项目拓展处于非常敏感的氛围中,给公司带来重重困难和阻力。在外界环境十分不利的情况下,公司始终坚持高标准建设和高标准运营的理念和工作思路,顶住压力,加快节奏,通过共同努力,使新项目获得核准和顺利开工。

公司目前在建项目包括宝安二期(3000吨/日)、湖北武汉(1000吨/日),新项目建成投产后,公司的垃圾日处理量能力将达到10250吨。届时,宝安厂日处理生活垃圾可达4200吨,其将成为国内最大的垃圾焚烧发电厂。

同时公司实施“走出去”的战略,顺应全国、全球加强环境保护、发展清洁能源的趋势,充分发挥公司自主创新优势,积极向国内外扩张发展,向全国、全球提供深能环保的产品和服务。公司凭借一流的技术与先进的服务理念深受各界好评,与国内外众多大中城市保持了密切的环保合作关系,同时为城市环保设施的规划建设献计献策,为政府决策提供建设性意见。

(四)重视人才发展,盘活人力资源,为发展打基础

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发展的创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地位也在空前提高;在增进企业绩效、提高企业竞争力等方面也发挥更大的作用。谁能够盘活人力资源,谁就能够在企业竞争中取得主动权。深能环保公司以人才为企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汇集了能源、动力、热控、电气、机械、化学等各个专业的优秀人才。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公司的战略联系在一起,制定了符合市场化原则及公司行业定位的薪酬体系,初步建立了符合公司自身特点的量化考核体系及激励机制,将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有效地促进公司发展。同时提出适应企业发展的中长期人才规划,明确人才成长的方向和路径,重点培养企业发展急需的“研究型人才”和“技术领军人才”,完善绩效考评体系,建立“一对一”的后备人才选拔培养机制,各级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从业人员都要对本岗位的后备人才培养承担责任和义务,建立后备人才梯队,实现公司人力资源的储备从而促进员工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五)精心筹划,拓展新产业,实现企业的综合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深能环保已经在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投资、建设、运营及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拓展国内日益壮大的垃圾发电市场,深能环保公司开始涉及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内的投资、工程总承包、专业运营管理、设备成套和工程咨询等业务,提出了一个基地(新能源环保装备产业基地)、两个中心(垃圾焚烧发电工程中心、废水处理工程中心)、三大板块(垃圾焚烧发电、废水处理、污泥处理)的战略目标,逐步实现从单一项目发展向成为亚太地区垃圾焚烧设备总成及废水处理零排放环保问题高端解决方案服务商的转型,从单一的垃圾发电运营商发展成为提供全流程解决方案的一体化服务商(EPC)。

(六)加强品牌建设,努力实践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众所周知,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对烟气净化技术要求标准很高,因此,重视垃圾焚烧飞灰烟气无害化处理,得到民众理解也是垃圾焚烧发电得以顺利推进的必要条件。实际上,深能环保在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和运行中,严格执行技术标准,包括酸性气体,烟尘中的二恶英(PCDD)均可控制在严格的排放范围内。结合公司事业发展和生产管理、生产运行实际情况,进一步打造一流垃圾发电厂,将垃圾电厂创建为“花园式工业旅游基地”,树立良好企业形象,为促进公司发展壮大打好坚实基础。

为了实现公司的快速发展,公司一方面研发尖端科技,另一方面迎合市场需求,实行品牌营销,构建深能环保的另一新的竞争力――良好的品牌,并注重营销策略中的“推式策略”和“拉式策略”的组合应用,以提高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社会公众形象。制作了公司形象宣传片、宣传画册、网站;编排了公司广告片;参加国际性大型环保展览会;在多个大型环保杂志上做宣传广告;在2009年4月23-25日,公司承办了第三次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技术与设施专题研讨会,邀请或接受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深圳晚报、晶报、固废网等多家媒体对公司进行专题报道;热情接待社会各界人士参观630人次,其中还包括比利时、斯里兰卡等国家环保部官员。特别是2009年4月,公司配合东莞樟木头镇组织近3000名社会各界人士参观公司下属盐田和宝安两个垃圾焚烧发电厂。让公众了解垃圾焚烧发电的运作情况,消除因为对发电厂知识、设备不了解而产生的误会,同时也加深大家对节能环保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引导公众共同重视环保工作、自觉维护环境,并统一对垃圾处理工作的思想认识。许多参观者在看了垃圾处理流程后,均发出了类似“原来垃圾焚烧发电如此环保”的感叹。不少此前对垃圾处理技术存在误会的人员,在实地参观后,逐渐接受了垃圾焚烧的处理办法,认为焚烧法的各项优势均大于填埋法和堆肥法。

随着公众的环境意识日益提高,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日渐提高,公众会越来越重视企业的污染和环保问题。因此,公司从长远发展出发,在项目实施后更加强调环境保护意识,确保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实和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最大限度控制污染物的排放,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切实维护了周围群众利益。同时,公司下属各垃圾焚烧发电厂也专门设立了“居民联动办公室”,发电厂各项工作可以“随时接受居民检阅”和随时接受周边居民的监督。长期以来,公司倡导并一直坚持与垃圾焚烧电厂周边社区居民开展丰富多彩的“共创和谐社会,共创环保家园”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公司在“公益、管理、监督”这三方面做好工作,加强与社会的沟通与互动,消除了各种误会和不解,使发电厂的运作更加畅顺。现在,发电厂已经与周边居民形成了一种非常和谐的关系,共同为当地的环保事业服务。

作为大型国企,深能环保公司除了在经济上为国家做贡献外,还努力担负社会责任。高度社会责任感使公司不仅关注环保,而且关注民生。深能环保在获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一直扮演着友好型社会的创建者。公司经常组织员工到公园、广场等公共场合宣传环保知识,提倡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倡导并积极参与各类环保公益活动,公司领导带头组织为中、小学生解说环保知识,这些活动起到了国企的带头作用,树立了深能环保良好的企业形象。

三、结束语

随着中国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速,电力结构优化调整继续深入。中国垃圾发电技术逐渐成熟,设备国产化进程不断加快。发展环保节能的洁净能源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中国垃圾发电行业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深能环保公司正是根据行业现状和特点制定了适合自身的发展策略,以“为美好生活创造洁净环境,为社会发展提供循环动力”为使命,内部抓管理,外部谋拓展的思路使企业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不论是新增项目的数量还是新增处理能力,在行业内深能环保公司的增长速度都是最快的,行业内的排名已从上一年的第14位跃升至第4位。相信随着深能环保公司的稳健经营与腾飞发展,将会给我们展现又一幅新的全景图。

参考文献:

1、谭洪安,张文杰.垃圾发电逆势而上成投资新宠[J].中国经营报,2009(6).

2、时丽,张成.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可再生能源,2005(2).

3、固废网年度报告出炉,深能或成黑马[DB/OL].中国固废网,2010-02-22.

4、徐淼.生活垃圾焚发电[J].节能与环保,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