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湖湘文化概论范文

湖湘文化概论精选(九篇)

湖湘文化概论

第1篇:湖湘文化概论范文

关键词:湖湘精神;湘籍歌唱家

第一章 湖湘精神的界定

一、湖湘精神的起源

三湘四水是湖南的生命之源,也是精神之源,不但养育了我们的形体,更是滋养了我们的精、气、神。若谈及湖湘精神的起源,正如刘旭在《湖湘文化概论》一书中所说,可从内外两方面去找:

就外部环境而言,湖南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是一块马蹄形的地域。在古代相对于中原地区来说是信息比较闭塞的地方,但另一方面又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地方。环境的艰苦,锻炼了人的坚强勇毅的性格。环境的闭塞,培育了人的独立思考,不随人俯视的精神。

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起作用,而这个内因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以屈原为代表的南楚文化;一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这两种文化即群苗文化和与中原文化,如此巨大的区别,冲突与融合的结果成就了独特的湖湘文化,强大的文化历史传承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湖南人,潜移默化,为湖南人才的不断兴起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精神养料。这精神是“文雅”与“野蛮”的完美融合,也是 “倔强”“霸蛮”“敢为人先”等内在气质的体现。

二、湖湘精神的基本内容

精神是在对特定地域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抽象升华产生的。湖湘精神则是以湖湘文化为依托,由湖湘人士所创造并有别于其他地域文化的文化特质和思想灵魂。离开了故土的华人或者湘人,就是靠这种文化精神和乡土记忆来维系着其与故土之间血脉相连的关系。因此,探讨湖湘精神实则研究湖南这一特定地域人们的精神状态,精神力量和精神需求,是湖南人不同于其它区域的鲜明的特质,是湖南人共同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素质和心理需求,是湖南人特有的精神风貌。

湖湘精神是什么?依我看来,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 “坚韧执着”、“精益求精”、“敢为人先”。 “坚韧执着”,即不屈不挠,意志坚定,对某一事物追求不舍。“精益求精”,即事物已经做到最好却还不满足,希望突破之前做到更好。 “敢为人先”,即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所表现出来的积极开拓创新的精神,也是湖湘精神中最为重要的内核核心。

三、湖湘精神视角下的湘籍歌唱家

湖湘精神是对于湖湘一带地区人们性格特征的概括和总结,而湘籍歌唱家则是近年来歌坛上面一个十分热门又特别的现象,他们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十分具有代表性地说明了湖湘精神对于事业上取得成功所带来的决定性的影响。关于湖湘基本精神特征,国内外学术界特别是湖南学术界进行过种种概括和总结可谓见仁见智。笔者认为,湖湘精神,渗透于湖湘血液之中,具有突出性、恒定性和普遍性。湖南人骨子里的湖精神烙印,是“湖湘基因”的根本构成,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湖南人的性格特征。例如“霸蛮”和“死硬”等特点。湖湘精神的精髓和灵魂主要表现在: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坚韧执着的专一品质。湖湘精神的核心,从古至今激励着湖南人,影响着湖南的政治、经济和日常生活;也为今天众多湘籍歌唱家的崛起注入了不竭的精神动力,为湘籍歌唱家的成长与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础。

湖湘歌唱家在强烈的个性之外,还具有一种群体共性,源于他们赖以生存的湖湘生活和文化精神中。他们的音乐都具有浓浓的湖湘特色,与其他地域的歌唱家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并在当今的中国歌坛中,凸显出自身独特鲜明的内在价值,体现了湖南歌唱家强烈的群体意识,群体性相当突出。且代表人物非常之多,如李谷一、张也、宋祖英、吴碧霞、雷佳、王丽达、刘一祯等,都是不容小觑的存在。

第二章 湖湘精神对湘籍歌唱家的影响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特定的湖南文化精神培育下的歌唱家们,在一定程度上都具备了一定的共性特征。吃苦耐劳、坚韧执着、敢为人先、心怀大义,就是从众多的品质中提炼出来的精华。此共性特征大致可分为三点:

一、湖湘精神中坚韧套诺木神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政治大师马克思如是说。湖南人骨子里一直流传着一种“霸蛮”的姿态,即百折不挠的坚韧精神,这种精神或多或少来源于先秦时期的“蛮”族文化。所听过的湖南人,不管从政亦或是歌坛,做起事情来都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韧劲。也正是这股子韧劲,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的歌坛湘军。宋祖英在湘西自治州歌舞团的时候,恰逢中央民族学院招考员从北京千里迢迢跑到湘西歌舞团挑选学员,一眼看中可气质良好的她,但是要真正要入学深造,还要经过文化考试的关口。作为一个初中没毕业一直在荒土地上长大的湘西姑娘,宋祖英勇敢地迎接了命运的挑战,她日夜学习,以坚忍执着的意志支撑着强大的信仰,最终成功走出湘西,走向更高的音乐殿堂。

二、湖湘精神中精益求精的精神

湖南人嘴头常挂一句话:“耐得烦”,而这种“耐得烦”的精神恰巧也是湖南人自我非常认同的一种秉性。“耐得烦”,意味着我做事不怕任何意料之外的困难,只管拿着手中要完成的任务慢慢琢磨慢慢修正,直到做出自己想要的效果。老百姓都很喜欢听宋祖英的歌,觉得唱的好听。这“好听”,在宋祖英的老师金铁霖看来,完全是靠她反复雕琢的结果。宋祖英每次录音,金铁霖只要有空就会去帮忙听帮忙给予指导。有时候,金铁霖老师觉得差不多了,宋祖英还要从录音机出去再听一遍。每次听完后,她都要问老师:“您看那几句,我是不是应该唱的再柔和点,再深情一点呢?”她对自己的声乐作品总是非常用心且高要求,总是一遍又一遍地去揣摩可以表达的各种可能性,从来不是为了通过而通过,而是为了效果好而通过。

三、湖湘精神中敢为人先的精神

第2篇:湖湘文化概论范文

论文摘要:社会实践教学是《概论》课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各个高校的《概论》课程基本上都按照教育部的相关规定设置了实践教学的课时,但往往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导致一些高校《概论》课的实践教学沦入走形式的境遇。实践教学的开展固然需要政策、资金、人力、组织等多方面因素的考量,但只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个高校所在地区的地方性教学资源,仍能创造出很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以湘西地区为例,探讨如何更好地结合地方性教学资源构建《概论》课的实践教学体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同时也是高等学校的公共必修课之一。它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了各个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它承担着提高大学生政治理论素养,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增强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自觉性,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骨干人才的重要任务。为了让大学生真正学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并会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仅仅依靠课程上的理论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必须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让大学生真正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才能使《概论》课走出学理性的樊篱,使大学生真正领会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并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目前,各个高校的《概论》课程基本上都按照教育部的相关规定设置了实践教学的课时,但往往因为各种各样客观或主观的因素,导致一些高校《概论》课的实践教学出现了走形式和过场的问题。虽然实践教学的开展需要政策、资金、人力、组织等多方面因素的考量,但只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个高校所在地区的地方性教学资源,仍能创造出很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以湘西地区为例,探讨如何更好地结合地方性教学资源构建《概论》课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与《概论》课相关的湘西地区的地方性实践教学资源概况

湘西地区,地处湖南省西部,云贵高原东侧的武陵山区,与湖北省、贵州省、重庆市接壤,狭义的湘西地区包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张家界和怀化等地区,广义的湘西地区,即所谓的大湘西地区除了包括上述辖界之外,还包括湖北的恩施地区、重庆的秀山地区及贵州的铜仁地区等。因为地理位置的邻近和相对便利的交通,我们在这里所提到的湘西地区所指的主要是广义的概念。湘西地区的地方性实践教学资源可谓相当丰富,从革命战争时期的根据地建设到现阶段的西部大开放都与《概论》课的实践教学密切相关。

第一,湘西地区具有悠久的革命历史传统,曾经在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中留下了辉煌的一页。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曾在该地区建立著名的湘那川黔革命根据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和黔东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该地区的怀化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战略地位,成为战时大后方,形成当时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湘西会战作为中国抗日战争最后一战,标志着中华民族取得了彻底的胜利。怀化的芷江前进机场是远东盟军第二大机场,成为华中最重要的空军基地,在对日作战攻防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芷江洽降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全面胜利,芷江也因此成为当时世界瞩目的焦点。因此,该地区与《概论》课相关的地方性实践教学资源十分丰富,包括了湘鄂川黔革命永顺塔卧根据地、怀化芷江受降纪念馆。著名的革命家如贺龙、任弼时、关向应、滕代远、萧克、王震、周逸群、朱早观等都曾经在该地区生活和战斗过,而像贺龙、滕代远、周逸群等人就出生于该地区,因此在该地区的实践教学资源还包括张家界的桑植贺龙纪念馆、怀化的滕代远纪念馆、贵州铜仁的周逸群纪念馆等等。《概论》课中的第二章和第三章,尤其是第三章中有关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内容与这些地方性的实践教学资源可谓联系紧密。

第二,湘西地区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也具有特殊性。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地理的影响,该地区是典型的老、少、山、穷地区,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农村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据较大比例,且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贵州、重庆等地隶属于国家西部大开放战略规划的省份之中,而湖北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湖南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也被国家纳人西部大开发的范围之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西部大开放战略在该地区也更具代表性、艰巨性和迫切性。因此,在该地区担任领导工作的共产党人,肩上的担子尤为沉重。这里是一心为民的好书记—郑培民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湘西州凤凰县火炉坪乡的郑培民纪念馆,传递着共产党人为民服务的无私精神和坚强信念。这里还有着一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镇,比如吉首林木乡小康村、张家界慈利县零阳小康镇等等。这样的实践教学资源与《概论》课中的第六章、第八章、第十章和第十五章等内容可谓紧密契合。

第三,湘西地区同时还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之一。居住在该地区的少数民族包括土家、苗、回、瑶、侗、白等30个民族,涵盖着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等多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域。长期以来,湘西地区各民族和睦相处,紧密团结,社会和谐而稳定,这对于了解当前中国的民族政策,更好地把握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而这与《概论》课程中的第九章、第十一章和第十四章等内容也是密切联系的。

二、结合湘西地方性教学资源构建《概论》课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一个体系,其构建需要具备一系列的要素,包括实践教学基地的设置、实践教学形式的开展、相关的规章制度和组织结构的设定、师资队伍的素质建设和经费开支等等。湘西的地方性实践教学资源,相对而言,有针对性且比较丰富,若能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构建一套良好的《概论》课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完全有可能的。

第一,建立起规范的社会实践教学基地。教学基地建设是社会实践教学活动的一项基本建设,也是社会实践体系构建的一项必备要素。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教学基地,是使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得以长期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社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可以根据《概论》的课程内容和湘西的地方性资源加以整合,有针对性地建立起各种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基地建设可以分为几类,比如:利用湘西周边地区的革命遗址和老一辈革命家的纪念馆等资源,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革命历史传统教育;利用湘西周边地区的小康村、民族区域自治和基层民主建设等资源,加强大学生对改革开放中所取得的经济、文化、民主政治建设成就的认识。在建立和管理社会实践教学基地的过程中,命名挂牌、共建合作、示范建设、双向受益、深度实践等重要环节都要处理妥当。目前,在湘西地区,虽然很多社会实践教学基地都已经建立起来了,但仍有部分地方性教学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地利用,而且有些已经建立起来的基地在维护等方面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是开展社会实践教学的基本硬件条件,《概论》课只有充分地利用地方性教学资源,以社会实践教学基地为依托,才能保证社会实践教学的持久性和规范性,才能构建好完备的社会实践教学体系。

第二,开展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教学形式。社会实践教学形式是服务于社会实践教学内容的,同时也是社会实践教学体系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传统的社会实践教学形式主要包括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和专业实习等。传统的社会实践教学形式在实际运用中尽管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但其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还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比如在社会调查中,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组分散进行社会实践,根据《概论》课的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的专业属性,充分利用地方性的教学资源,在业余时间或假期进行社会调查。通过社会调查,学生可以直接接触社会的现实面,获得第一手的材料,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感受结合起来,亲身感受革命、建设和改革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加深对《概论》课程内容和基本理论的理解,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上,每一种实践教学方式都有其适用上的局限性和作用上的有限性,其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因此,除了传统的社会实践教学形式之外,也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专长及网络社会资源,开创和丰富新型的社会实践教学形式,使社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也能够做到与时俱进。

第3篇:湖湘文化概论范文

关键词:湖湘文化;高等教育;民族音乐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7)02-0117-05

湖湘文化是湖南地区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地域文化 [1 ]。“湖”指洞庭湖,“湘”指的是湘江。湖湘文化的精髓可以概括为“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兼收并蓄”,激励湖湘人继往开来、奋斗向前,塑造了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湖湘精神,同时以其独特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底蕴造就了一批批优秀的音乐人才。然而,作为传承历史文化、彰显民族精神的民族音乐教育,受各种社会思潮和音乐形态多样化的影响,使得立足本土文化的地域音乐课程尚处于边缘状态,民族音乐教育尚未完全发挥应有的时代使命。虽然在“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观点的引领下,许多课程中设立了本土音乐学习部分,但这些本土音乐学习内容仅停留在对某一歌曲、某一乐种的学习方面,很少将这些音乐植入文化脉络中进行学习和阐释,涉及本土音乐中的文化部分更是凤毛麟角,因此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学习及音乐文化的理解大多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从内心深处和基本概念上理解这些本土音乐的精髓 [2 ]。当前,在课程改革背景下,音乐课程的功能已经发生了^大变化,音乐课程不只是强调传授知识和技能,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精神品质和价值取向 [3 ]。因此,把具有独特精神内涵的湖湘文化融入高校音乐课程,是音乐课程改革的有效环节,对于传承地方民族文化,彰显民族音乐文化功能,推动民族音乐教育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作用。

一、湖湘文化融入高校民族音乐课程的重要性研究

湖湘文化作为优秀的中华民族地域文化,植根于民族文化、学术思想和社会阶层,既是历史的积淀,也是现实的反映,具有鲜明的民族精神、积极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艺术元素,把湖湘文化融入高校民族音乐课程,有助于彰显民族音乐的精神气概,滋养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丰富民族音乐的艺术元素。

1. 有助于彰显民族音乐的精神气概

民族的性格,决定其发展潜力和内在动力,决定了国家的战斗力和抗压能力,决定一个民族的发展道路。从文化思想性来分析,湖湘文化具有深入骨髓的“爱国情怀、忧患意识”。屈原所作《离骚》《楚辞》等不朽诗篇,以身报国感人肺腑;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铭刻于云梦泽畔,激励湖湘子弟投身报国;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把中国民主改革牺牲第一人的光辉永远定格。湖湘子弟的战斗精神体现在其文学、艺术作品各个方面。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湖湘子弟浴血牺牲敢教日月换新天,黄兴、蔡锷、陈天华等为民主制度出生入死,、等为新中国的建立浴血奋战,这些都是近代湖湘文化“百折不回”的最好诠释 [4 ]。湖湘文化具有的内在思想性、民族性,可以融入民族音乐课程,加以弘扬、传承和发展,展示民族优秀文化的艺术魅力和无穷生命力,使之成为凝神聚气、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

2. 有助于滋养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

湖湘文化包括科学、艺术、伦理、音乐、哲学等方面的观念传统,既是一种精神之沉淀,也是一个智慧之结晶。敢为人先,意味着开拓创新、求新求变,是勇敢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统一;勇于担当,意味着接受并承担责任。湖湘文化始终彰显通变求新、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王船山针对“祖宗之法,不可变也”的思想,提出“事随势迁而法必变”和“趋时更新”的主张,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精神,影响了一代代主张因时因势进行变革的湖湘人士。湖南仁人志士依靠“敢为人先”的精神品质,创造了众多奇迹,使湖南成为开全国风气之先、风云际会之地,有力地推进了中国近现代史的伟大进程,以至有俗话说:“半部中国近代史,竟由湖南血写就。”在西学纷至沓来,中西文化跌宕起伏的历史时期,湖湘人以其高度的思想自觉、文化自信和兼容并包的清醒意识,积极汲取外来文明成果,不断丰富发展自己,同时又反过来浸润着影响者,展现出“有容乃大”的鲜明特性。如魏源“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突破“夷夏之大防”,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曾国藩筹办洋务,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选派幼童赴美留学;郭嵩焘传播西学,推动中国近代化;谭嗣同著《仁学》熔铸古今,萃取中西,等等 [5 ],都是湖湘文化开放包容特性的体现。这一切表明,湖湘文化的积极内涵,可以在音乐课程中承载和体现,可以进一步滋养和丰富音乐课程的文化内涵。

3. 有助于丰富民族音乐的艺术元素

湖湘文化资源丰富,内容上主要包括湖湘哲学思想、湖湘文学艺术、湖湘历史学说、湖湘教育发展、湖湘宗教文化、湖湘民俗民风、湖湘饮食文化、湖湘广播电视、湖湘新闻出版、湖湘科学技术,等等;类别上主要包括历史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革命文物资源、饮食文化资源、湖湘旅游资源、文化品牌资源、物资设备资源、人事人才资源,等等。因此,湖湘文化资源既有历史的也有现代的,既有自然的也有人工的,既有物质性的也有精神性的,既有具体的也有抽象的,既有可视的也有可听的,可供选择和使用的湖湘文化元素种类繁多。比如具有风俗性的民歌和娱神歌舞,是湖南早期的歌舞形式,可以透射出楚人的古朴遗风;包括长沙花鼓戏、衡阳湘剧、邵阳花鼓戏等在内的湘剧,也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湖南舞蹈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可以进一步挖掘、寻访和利用湖湘文化宝贵的艺术资源,把湖湘文化艺术元素融入音乐课程,使之成为演绎民族音乐的灵感、载体和符号,让湖湘文化的艺术焕发出光彩夺目、璀璨亮丽的光芒。

纵观湖湘文化的时代特征,湖湘文化作为一种区域文化,具有特点鲜明、耳熟能详、接受度广、积极奋进的特点,具有鲜明的民族精神、积极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艺术元素,是民族文化重要的情感表达和物质资源 [6 ]。时空的移动,意味着传统文化的非凡物质性将受到严峻的考验和挑战。“传统是不可或缺的,同时它们也是很少完美的。传统的存在本身就决定了人们要改变它们。”当前民族音乐发展还面临精神内涵不足、外延表达单一、艺术元素缺失等方面的危机,当时展改变,民族音乐文化不可能一成不变,反而应当顺势而变、不断发展 [7 ]。鉴于湖湘文化的时代价值和民族音乐教育的现实困境,高校可以把湖湘文化融入高校民族音乐课程,在民族音乐教育中传承湖湘文化,在传承湖湘文化中创新民族音乐教育。

二、湖湘文化融入高校民族音乐课程的关键性研判

民族音乐教育是强化大学生民族精神、增强大学生爱国情怀、提升大学生审美观念、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及地域文化的重要途径。在课程改革背景下,音乐课程正在实施包括课程功能、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方式、课程管理体制在内的综合改革,更加强调音乐的民族特色、价值导向和实践环节 [3 ]。如何挖掘湖湘文化在精神品质、艺术元素和表现形式等方面的时代价值,融入高校民族音乐课程,以便更好地适应和推进音乐课程改革,是迫切需要探索的新课题。

1. 汲取特有的精神品质,改善民族音乐课程功能

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不同于西方音乐的复调,它偏重于思想性、写实性,即“歌以咏志,言为心声”。民族音乐的海洋中既有耳熟能详、传承不朽的经典,如《梁祝》《春江花月夜》等曲目,旋律优美,深入祖祖辈辈的血脉;又有《满江红》《黄河》等激昂奋进、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救亡篇章,来源于历史的积淀与民族精神的传承,具有文化族群无法割舍的情缘,具有巨大的亲和力和凝聚力。湖湘文化具有鲜明化、个性化的精神内涵,它所包含的丰富思想价值与深邃精神内容,既是历史的积淀,也是现实的反映 [8 ]。如何发掘、展现和提炼民族音乐内涵中的精神实质与精髓,是发展属于中华民族音乐的需要,也是民族文化精神展示的需要。因此,高校可以把湖湘文化融入高校民族音乐课程,汲取特有的精神品质,帮助广大学生了解湖湘文化、探寻湖湘文化、品读湖湘文化。这样既能在音乐教育中研究和弘扬湖湘文化,又能增强民族音乐课程的育人功能,更能在精神层面、价值取向、知识构建等方面帮助学生培养更加亲切的教育情感 [6 ],帮助学生补足“精神之钙”。

2. 融入丰富的艺术元素,改善民族音乐课程内容

曾经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民族音乐从产生之初就植根于人民,历经时间锤炼,拥有广泛民众基础,特别是民歌、地方戏曲等艺术形式,既是人民生活的反映,也是思想变迁的体现,具有无与伦比的文化生命力和创造力,具有本民族文化族群无与伦比的亲和力与认同度。当前,对于湖湘文化及其精髓有很多种概括,湖湘文化中的艺术也像一座宝藏,有的登入艺术殿堂,得到深化认同,有的隐匿民间,等待深耕不辍 [6 ]。以湖南民歌《采茶调》《补锅》为例,创造于田间、地头,传唱流传广泛,记载了源远流长的民俗渊源,它们广受人民群众喜爱,是传统语言、风俗、艺术、发展与传播的丰沃土壤;还有湖湘的传统剧目如花鼓戏、巴陵剧等,传统曲艺如长沙弹词、常德丝弦等,传统舞蹈如土家族摆手舞、衡南七巧龙舞等,传统民歌如桑植民歌、湘西苗族民歌等 [6 ]。可见,湖湘文化的艺术元素非常丰富,把湖湘文化融入高校民族音乐课程,在音乐教育中深度开发和发掘湖湘文化,既能丰富民族音乐课程的艺术内涵,又能让湖湘文化的艺术焕发出光彩夺目的光芒,释放出璀璨亮丽的魅力。

3. 运用多样的表现形式,改善民族音乐课程结构

民族音乐具有兼容并蓄的本质,借助民族文化和现代手段演绎传统音乐,是音乐的宝库,也是文化的精髓。当前,作为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现状堪忧、处境尴尬。依附于以西方音乐理论为主导的教学体系的高校民族音乐教学,处于补充、从属地位,既缺乏外部的主流艺术、文化的亲睐,也缺乏自身内在创新动力。民族音乐教育面临教学内容单一、文化特点与当代流行文化渐行渐远、教学形式偏重音乐形态描述、音乐作品缺乏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涵、教学目标唯洋是举、教学方式忽视民族音诽氐愕任侍 [9 ]。因此,高校把湖湘文化融入高校民族音乐课程,促进湖湘文化与民族音乐教育互融互通,一方面,湖湘文化可以为高校民族音乐课程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表现形式,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在民族音乐课程中突破原本音乐形式的禁锢,立足区域文化,做好结合文章,运用湖湘文化的理论源泉、实践平台和表现形式,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升艺术表现力和成熟性,永葆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三、湖湘文化融入高校民族音乐课程的实践性探索

湖湘文化,是在千百年的历史过程中,在湖南境内逐渐形成、不断发展的特殊文化形态,是湖湘人永不磨灭的集体DNA,为高校民族音乐教育提高了丰富的资源和宝贵的素材。因此,高校可以创新性地将湖湘文化有机地融入到高校民族音乐课程中,推进音乐教育健康向上,推动湖湘文化繁荣发展。

1. 深化文化认同,弘扬民族音乐

《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中提出:“音乐是一种文化的普遍现象,所有的文化都拥有音乐,每一个社会都有着一种与该社会原则上相联系的音乐体系。” “在所有国家正规音乐教育标准中,尽可能多地使用本土的各种音乐、西文艺术音乐和外国音乐成为课程内容。同时,要特别注意加强本国各民族和各社会群体的音乐。” [3 ]从地域角度分析,湖湘文化所蕴含的丰富诗歌、曲艺、哲学、历史、民歌等一大批文化意识形态,影响较为广泛。高校开设民族音乐课程,可以加大对湖湘文化的研究力度,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积极整合资源,搭建研究平台,深入挖掘湖湘文化及其特有的文化基因。要充分发扬湖湘文化的悠久历史积淀,结合湖湘哲学、历史、民俗学等课程讲授,介绍民族音乐发生、发展和魅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比如在学习《浏阳河》这首曲子时,从介绍家乡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着手,以讲述歌曲创造背景、歌曲表达特征、歌颂美好生活为铺垫,开展多种器乐演奏训练,结合乐曲鉴赏、戏曲欣赏,辅以情景式介绍和表演,以增强学生学习效果 [9 ]。要按照《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的理念,精准策划、合理安排、统筹协调,定期举办贴近音乐教育选题的“湖湘文化”主题报告,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和体会湖湘文化的特质与魅力,同时让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在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过程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主义教育。

2. 创新课堂模式,注重体验探究

《音乐课程标准》中,把教师定位为 “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 “教师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因此,音乐教学模式改革,更加强调学生自主感受、自行探索、自我创作为主,强调合作学习、体验学习和探究式学习。音乐教学不是一个简单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以参与艺术体验、艺术实践和艺术探索为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互动过程,教师搭建好舞台和平台,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 [3 ]。高校民族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结合省情社情民情教育,构建具有民族特色、地域风格的音乐教育教学新模式,推动“湖湘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提升学生的艺术品格与理论修养 [10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可以选取优秀的湖湘特色音乐作品,比如《一根竹竿容易弯》《浏阳河》等具有湖南风情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了解该作品的演绎方式和编排技巧,加强学生对音乐的现场感受和体验。其次,在教学手段上,可以积极融入湖湘文化的元素,通过湖湘特色乐曲的演奏、演唱和欣赏,突出湖湘文化的时代内涵。再次,在教学方式上,可采用互动性提问、情境式教学等方式,将传统的民族音乐情境全景式展现在课堂教学中。比如学习《潇湘水云》,从古筝曲演奏、历史故事介绍到作者生平和构曲特点,将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有机融合,在学习曲目特点、古筝演奏方式等民族音乐知识的同时,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更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让学生在美感中启真、储美、辅智、怡情、益德。

3. 开展田野调查,拓展外延空间

湖湘文化,具有历史的合理性,记录着历史变迁,反映着生活态度,存在于现实生活。比如贺绿汀的《牧童短笛》、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以及楚文化代表人物谭盾认可的傩戏、哭唱、木叶、打溜子、唢呐、飞歌、石鼓、舌歌、芦笙,都是保存在我国民族地区的艺术文化资源。比如岳阳洞庭渔歌文化、浏阳山歌、宁乡锣鼓文化等,都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开展民族音乐教育要积极开展田野调查,以师生互动、社会观察等形式,开展实地采风活动,比如开展民俗、民风、民曲的调查收集,传统曲目的抢救性保护,民间艺术家的采访和交流,通过田野调查,进行采风、录音、录像等活动,打造“采、编、训、 演、录”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拓展学习湖湘文化的外延空间,突出培养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采”即“采风”,是组织学生在民间搜集和挖掘民间、民族音乐,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编”即“编创”,是学生将采风所得的资料整理、改编或创编成湖湘文化艺术作品。“训”和“演”即“排练表演”,是组织学生对编制的作品进行学习、排练和演出,特别是前往民间或少数民族地区表演。“录”即“录制”,是利用现有的先进录音、录像条件对表演作品进行录音或录像,制成音像作品,加以固化和保存 [11 ]。我要把田野调查作为音乐教育的第二课堂,让学生记录湖湘文化的客观存在和现实描述 [12 ],感受湖湘文化的物质反映和发展脉络,建立学生民族音乐发展的思想基础,巩固和提升民族音乐教育的现场感染力和现实针对性。

4. 重视音乐实践,培养创造能力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民族音乐意境独特、自成体系,是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其所描述的文化、历史,是中华民族流淌着的血脉存继,所蕴含的精神、品质,是华夏儿女历尽千年形成的性格与特征。历经数千年陶冶化育的独特区域湖湘文化,如何站在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高度,借助高校民族音乐教育这个载体,发挥自身“趋时应变”的能动意识,重塑自身价值?其一,要在创新创作上下工夫。“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高校要充分利用湖湘文化宝贵资源,组织民族音乐工作者深入湘北的张谷英村、湘南的汝城古祠堂、湘东的浏阳文华书院、湘西吊脚楼等古村落,了解当地的历史、轶事、风情,借助女书、剪纸、音乐、故事、习俗等艺术元素,创作音乐作品,让民族音乐教育彰显民族精神、焕发时代魅力。其二,要在交流展示上下工夫。高校可以成立以湖湘文化为主题、以民族音乐教育为载体、以演唱湖湘民歌为内容的艺术社团,作为民族音乐第二课堂,激发师生学习本土音乐文化热情,展示民族音乐教育发展成果。其三,要在对外传播上下工夫。高校可以基于内涵层次化、表象多样化、受众多元化等视角,把民族音乐融入文化产品、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新兴媒体,唱响湖湘文化的历史价值、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使之成为具有重要价值的无形资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 [13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当前,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上,在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背景下,高校民族音乐教育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而湖湘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所具有的思想先进性、文化代表性,可以成为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良好文化基础和思想保障。把湖湘文化融入高校民族音乐课程,有利于促进民族音乐和传统文化之间的互相融合、共同发展。因此,高校要充分挖掘我国音乐文化遗产,丰富民族音乐艺术内容,在全社会树立起民族审美理想和民族文化价值观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推动民族音乐走进大众,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唯此,民族音乐才能继续得以存活、创新和发展,才会永远保持更加强烈的艺术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朱汉民.湖湘文化探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5-9.

[2]朱咏北,姜珊珊.湖湘传统音乐传承的多维建构[J].求索,2015(11):174-178.

[3]朱咏北.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音乐课程[J].当代音乐,2016(12):1-5.

[4]田光x.对湖湘文化融入湖南高校文化建设的思考[J]. 怀化学院学报,2015(3):117-120.

[5]名城长沙的先导时代[N].湖南日报,2014-05-06(2).

[6]王文君.论湖南高校音乐教育中湖湘文化的融入[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280-281.

[7]刘林利.湖湘文化与地域民族音乐发展的关系研究[J].音乐时空,2016(6):67-68.

[8]熊晓辉.湖湘文化与地方民族音乐关系研究[J].毕节学院学报,2014(3):100-106.

[9]龙昱冰.论湖湘文学在湖南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发展[J].教育教学论坛,2016(23):37-40.

[10]余锦秀,余锦龙.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2(4):181-184.

[11]张瑞智,朱咏北.“三一实践模式”:本科音乐教育专业实践课程的探索与创新[J].大学教育科学,2015(6):46-49.

[12]吴安宇,王北海.湖湘高校音乐专业本土音乐文化课程的构建与实施[J].大学教育科学,2015(3):63-67.

[13]王 战.湖湘文化对外传播策略与路径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1):154-160.

The Study of Integrating Huxiang Culture into the Folk Music Cours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ONG Yubing

(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010,China)

第4篇:湖湘文化概论范文

关键词:湖南省;区域形象;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0-0128-02

一、区域形象建设的内涵及其意义

区域形象作为区域内部与外部公众对于区域内在综合实力、外显活力和未来展望的综合评价,是区域内自然环境、资源经济、社会制度、科技水平、教育文化、历史传统、生态旅游、建筑景观诸方面要素在公众头脑中反映后形成的总体印象。区域形象识别(Regional Identity缩写为RI)是借鉴企业形象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将区域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特色,通过一定方式和途径,使社会公众对区域形成的总体可识别印象,目的在于提高区域的人口素质、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增强区域活动水平、加重区域景观的美学色彩,以此优化人地系统的结构,达到提升区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快速认知区域,加速区域间交流的目的。

区域形象包括两大构成要素:一是硬形象。指那些具有客观形体或可以精确测量的各种因素,这些因素一般可以形成较为一致的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二是软形象。指那些很难精确测量、受心理因素影响较大的因素。不论是硬形象,还是软形象,区域形象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但是,如果我们将此视为无形财富而系统、科学、规范地加以开发,使之转化为有形财富,它就会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一种新的强大动力。通过区域形象设计与建设,可以有效地促成这种转化,使形象成为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其战略意义主要在于通过区域CIS建设,能够提高区域的知名度、美誉度,创造区域的独特发展优势,有利于区域经济的现代化、国际化进程;通过区域CIS建设有利于增强本区内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开发文化资源,使本区人民自觉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观;通过区域CIS建设能够增强现有的自然景观的进一步人性化,向旅游者提供自然景物与旅游心理相协调的文化氛围,以适应现代旅游市场的需求,有利于旅游资源的推广;通过区域CIS建设可以树立湖南改革开放良好形象,尽快建立起决策标准化系统,使政府决策的制定实施具有强烈的可操作性、规范性、系统性、科学性,从而为湖南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湖南区域形象建设的定位

塑造区域形象,首先要考虑的是要塑造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亦即形象定位的问题。区域形象定位以塑造自身形象或强化现有形象为目的,它能优化、传播、沟通、顺应社会大众的接受心理,有利于城市优势地位的确定,使区域形象在人们心目中获得不可取代的地位。作为区域发展主导战略的两型社会建设战略可以包括若干子战略,如资源优势转化战略、循环经济带动战略、旅游产业带动战略等等。但就湖南的实际而言,其战略规划既要围绕有形资产、有形资源、有形财富来做好“硬战略”,更应注重区域总体发展规划的“软战略”,尤其是区域总体发展战略格局中的“形象战略”,从根本上解决无形财富的开发、转化和利用问题。尽管区域形象不能完全概括全省的无形资源,但它能协调和运作所有无形资源的开转化和利用,是区域发展的灵魂。而区域形象定位是塑造区域形象的关键一步,定位是否准确是形象塑造成败的关键所在。而准确的定位有赖于对区域个性的把握,有赖于对区域文明的深层次理解。湖南的区域形象曾经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站在不同的角度、为达到不同的目的,有过不同的定位。如在产业结构和自然资源上,我们定位于“农业大省”、“资源大省”、“旅游大省”等;在文化理念上,我们曾推出“雷锋精神”等。这些定位对湖南省的形象提升都曾产生过积极影响,但限于其阶段性、局部性、缺乏个性,较难持续建设和传播,终未能系统地代表和概括湖南省的整体风貌,也未能引起更广泛的认同和影响,其中最关键的,是缺乏对湖南历史和文化的深层挖掘,并在扬弃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全面整合和创新。

区域形象品牌的生命在个性,而个性的基础在文化。湖南的区域形象提升关键就在于疏理出能代表湖南地域特色和反映时代要求的精神内核,“湖湘文化”所代表的精神品质恰好是这种要求的有机载体。湖南是中国内陆地区的一个大省,面积21万多平方公里,人口6 595万。从历史上看,湖南地区曾经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在传统农业社会,湖南地区曾创造出辉煌的农业文明,所谓“湖广熟,天下足”。“天下粮仓”之美名便足见湖南农业在中华大地的重要地位。在战国时期,湖南地区的冶铸业已相当发达,形体复杂铸铁器和韧性炼铁术。到了汉朝,湖南的医学、天文学、地理学已很发达,发明了医药疗法、体育疗法和理疗等。

到了近代,湖南出了一大批思想家和政治家、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强调对外开放;曾国藩等人创办了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总局等第一批中国近代企业等。根据以上情况来看,湖南无论是农业、工业、商贸业都有很好的历史基础。特别是湖南具备“连南接北,承东启西”的区位特征。北与湖北接壤,有武汉重工业基地;南与两广相连,有广州轻工业基地;东眺沿海经济开放区,西连贵州、四川、重庆。向北可融入沿长江产业带的建设,向南可递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向东可呼应长三角的发展,向西则可分享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优势。南北之间存在很大的经济发展结构差,东西又存在经济发展梯度差。

然而,改革开放以后,湖南地区的经济建设却远远的落后了。总体来看,虽然湖南的农业大省的地位并未改变,但湖南的现代农业、商品农业都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农民纯收入已连续多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湖南的工业更是步履蹒跚,“小、散、差”的问题一直未能很好解决;“师夷长技”是湖南人提出的主张,可湖南却未见得有那么开放,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湖南地处中部,与发达省区相比,湖南省的经济文化外向度还不够高。在经贸活动中,湖南省参与国家和兄弟省市举办的多,自己举办的经贸活动少;唱配角的多,唱主角的少。尽管在树立湖南区域形象、招商引资、扩大对外交流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缺乏系统规划和明确定位,整体传播效果并不理想,尤其与江浙闽粤等省份的强势推广相比,无论是在国际还是国内,湖南省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定位度上都明显力度不足。总体来看,湖南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要低于中国东部地区。目前湖南省区域形象建设仍存在较多问题。主要有:在国内影响力较大的区域品牌极少;而且现有品牌多集中在资源性产业领域,处于制造业中、高位的区域品牌不多;现有区域品牌与产业特色基地中,部分产业层次不高,产品结构亟待优化,区域整体创新能力不足,产业整体核心竞争力尚未形成;在部分县区,区域品牌对县域经济的提升作用尚不突出,还有待于今后长期的大力引导培育与创建。

选择湖湘文化为精神内核,塑造湖南“开放、创新、合作、诚信”的区域形象,举全省之力,整合优势资源,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凝聚民众人心,成了湖南面临的当务之急。什么是湖湘文化?它的内涵是什么?专家学者们做了不同的提炼和概括,如:心忧天下,敢为人先。屈原及王船山的“命可革”、“性可革”;“天不变道也不变”等,实际上张春贤在《湖南文库》发行会上的讲话,就作过高度概括,他说湖湘文化精神的内核是:“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兼容并蓄,勤勉笃实,百折不挠。”

三、湖南区域形象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1.统一思想,树立湖南人文明新形象。进行湖南区域形象建设根本的、长远的目标是提高人的素质,要在全省范围内掀起区域形象建设热潮,大力开展“人人都是区域形象”的广泛群众性活动。只有统一思想认识,广大干部群众才能在导入过程中自觉维护区域形象。

2.挖掘湖湘文化内涵,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树立湖南人敬业乐业的现代服务品质。区域形象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且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在一起。但是,对各种影响因素的分析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应该把握主导因素,特别是那些与别的地区相比差别显著、对区内外公众能够产生强烈心理冲击的因素更要重点剖析。我们尤其要重点研究湖湘文化内涵和商业精神,以提炼出新湘商群体所体现的独特精神品质。

3.做大做强企业,塑造湖南形象代言品牌。湖南区域形象能否得以有力传播,不仅要在文化理念上有明确的提炼,重要的还需要有一批优秀的企业和企业家作为强有力的支撑。一个地区名牌企业的多少、名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高低,不仅反映了该地区经济实力的大小,而且还影响着区域形象的好坏,甚至可能成为地区的标志。培养和遴选出一群新湘商人物,作为湖南形象的代言人,将是影响湘商品牌影响力的重要一环。

4.集中精力,精心设计,抓好湖南省标志性形象工程建设。在总结湖湘文化和湘商精神理念的前提下,下决心建成代表湖南水平、具有湖南特色的标志性形象工程,把区域形象视觉化,用标志、名称、标准字、标准色等反映区域形象理念,并把这些视觉元素广泛应用传播。

5.组织系列形象建设竞赛活动,全面推广湖南形象。区域形象的推广包括区内宣贯和区外传播两个方面。在当今信息社会中,大众传媒将发挥重要作用。所以,湖南要在广大城乡深入开展形象建设竞赛活动,形成以创建湖南文明区域形象为目标,以评选“突出贡献奖”为龙头,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为重点,建立良好的竞赛机制,逐步走上制度化、经常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力争要在较短时间内提升湖湘文化精神概念的认同度,媒介宣传是重中之重。除加强媒介推广外,环境物化、仪式活动、树立模范、事件营销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策略和渠道。召开国际湖湘文化论坛,成立国际湘商交流协会,进行湘商系列评选等等,这些是推广湖南区域形象和湖湘文化精神的有力措施。

参考文献:

第5篇:湖湘文化概论范文

关键词:湖湘文化;弱化;原因;推动发展

一、湖湘文化及其内核

到底存不存在湖湘文化?什么是湖湘文化?湖湘文化的内核是什么?关于这些问题,其实人们有着不同的观点。一些人认为,不存在什么湖湘文化,湖湘文化只不过是人们主观建构的一个符号,如果我们仔细去考察它,它其实并不存在具体、实在的内涵。而更多学者认为,湖湘文化是根据湖湘人长期的实践活动总结出来的,是有其历史依据的。有学者指出,湖湘文化包括两个层面的内涵,从广义来看,是指自古以来陆续生息于湖南的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过程中所创造形成的具有独特个性之民风、民俗、社会意识、科学文化乃至物质文化等的总和;从狭义上看,则是指在此基础上所发展和积淀起来的文化精神。湖湘文化的精神特质来源于湖湘大地民族文化、学术思想及社会阶级(阶层)分野三个层面的六个子系统(万里,2004)。雷国珍(2008)则指出,“所谓湖湘文化,就是指唐宋以来诞生在湖南地区的区域性历史文化”。

根据学者们的研究,湖湘文化既具有积极的一面也具有消极的一面。综合众多学者(饶怀民,1988;朱汉民,2000;唐浩明,2004;陶海洋,2005;刘云波,2007;雷珍国,2008;江凌,2011)的观点,湖湘文化积极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在民族危亡之际,有着强烈忧患意识的湖南有识之士大都会挺身而出,有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2)经世致用的朴实学风:经世致用的主张自晚清由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提出来以后,一直形塑着湖湘文人的学风。这一学风也提示我们要躬行实践。(3)朴实勤劳、死硬作风、定力坚固、崇尚血性等鲜明的人格特征。(4)“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人们通俗地将其概括为“霸得蛮、吃得苦、耐得烦、经得搞、不怕死”的人格特征。

也有学者对湖湘文化的劣根性进行了探讨。如周秋光(2001)湖湘文化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一是严重存在着经济上极冷、政治上极热的两极化倾向。二是经世致用的学风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湖南人急功近利,缺乏对人的终极关怀,以及过于强调经验的作用,忽视了理论的建构。三是湖南人易走极端,保守与激进并存。四是湖湘文化中的“楚材晋用”现象较为突出。他还指出,湖湘文化的缺陷当然还远不止上述四个方面。例如湖南人缺乏大局意识,有时窝里斗;不合群,团结精神差;性格急躁,气太盛,不能虚衷受益;不善于纳言和向他人求教;也不善于包装和推销自己等等。

二、湖湘文化在转型时期的弱化

关于湖湘文化在市场经济下的处境,很多人有着自己的看法。如有些人认为,在市场经济下,在经济方面走在前面的是“北上广”等省市,湖南在这方面已经“落伍了”。进而还有人调侃说,如今政治局常委里面没有湖南人,而且湖南省的一把手也是“空降”的,国母都成了山东的了,由此看来,现在的湖南在政治上也“落伍了”。但是也有人反驳道,湖南经济发展落后,是国家政策导向的结果。谁都知道,改革开放以后,我们首先开放东部沿海城市、设经济特区,随后又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最后才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湖南恰巧就是中部的重镇之一。经济上的落后也就是自然的事儿了。再者,政治局常委里面没有湖南人,这正是我国政治越来越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湖南人霸得蛮,喜欢内斗,这样的性格对我国如今的政治是不利的。要说如今湖南省的一把手都是“空降”的,那是当前湖南的发展需要那些视野与眼界更加开阔的一把手来主政,从而更好地推动湖南的经济发展。综合上述观点以及湖湘文化的现状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如今的湖湘文化的确呈现了一种弱化的格局。主要表现在:(1)政治上,缺乏政治家、战略家。(2)经济落后且发展缓慢。(3)思想文化上,缺少与时俱进的思想大师。

三、湖湘文化在转型时期弱化的原因分析

1.全球化带来的文化趋同性。如今,以经贸交往扩张为载体的全球化强势席卷了全世界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一方面,全球交往需要寻求共同的价值规范和行为规则才得以可能。另一方面,如同海德格尔所说,“商业价值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平整化的趋势”。商业资本逐利而居,无孔不入,商品消费早已跳出本地,遍布全球。商品本身负载着文化内涵,商业的输出裹挟着文化的输出。例如美国好莱坞式电影往往带有个人英雄主义气质,代表正义的主人公永远不会死;还如,Coca-cola、Gangnam style等都包含着不同的文化理念。

2.湖湘文化是一种治世文化,而不是一种致富文化。如今,在市场经济的主导下,经济的发展成为人们评价某一区域发展现状的主要标准。而从湖湘文化的渊源上来说,湖湘文化并非致富文化。诸如湘学大师屈原、周敦颐、朱熹以及后来的曾国藩、王船山等人,他们的学说大部分是治世儒学,例如朱熹的理学强化了三纲五常,为封建王朝所用;曾国藩的著书立说更是充满了修身养性、忠君爱国、内圣外王的思想。与注重经济和学术的江浙文化相比,湖湘文化更多着眼于治世和军事。而且,我们还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近代湖湘人物志在谋国而非谋一隅。如近代以来的如、黄兴等湖湘人物胸中运筹的是中华大地,他们发迹和事业兴隆的地方并非在湖南。这些历史人物是将整个国家的救亡图存视为自己的使命,因而,近代以来的湖湘人物对于湖南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十分有限。

3.湖湘文化是一种精英文化,而非草根文化。如今,湖南卫视以娱乐化著称。对此,不少人认为,这并不能代表湖湘文化的内核。而有些人则认为湖南卫视打造的娱乐节目与湖湘文化不是一个层次、一个体系的。因为从湖湘文化的发展历史来看,湖湘文化是掌握在少数精英手中的,实际上这种文化与我们普通大众是脱节的。而如今的湖南卫视打造的娱乐节目正是一种草根文化,一方面,像《超级女声》、《快乐男声》、《我是歌手》等节目,它们都是展示自我的很好平台,我们社会中的草根正是凭借这样的一个个平台不断走向成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另一方面,这也代表着话语权的向下转移。以前评价各种才艺的好坏、优劣只取决于少数精英,他们的话语其这决定性的作用,而如今评判的很大一部分话语权交给了我们普通大众。

四、在转型时期发扬湖湘文化、加快湖南发展

1.挖掘湖湘文化中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成分。就像马克斯·韦伯在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所揭示的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紧密关系一样,我们也应该认真反思湖湘文化中是否存在推动湖南经济发展的成分。应该说,在湖湘文化中是存在这样的成分的。如刘厚见(2012)认为,湖湘文化所蕴含的优良品质对于塑造湘商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心怀天下、忧国忧民”是湘商应有的爱国精神;“坚韧执著、百折不挠”是湘商应有的进取精神;“革故鼎新、敢为人先”是湘商应有的创新精神;“格物致知、经世致用”是湘商应有的实干精神;“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是湘商应有的开放精神。

2.培养一种更具包容性的湖湘文化。湖湘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它从来都是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为此我们需要重新定义经世致用的精神。传统对经世致用的理解一般为 “通晓世事,勇于担当”。但在现代视域下,应郑重思考经谁的世,致谁的用?我们应该赋予湖南经世致用以“经略世界,致我所用”的新精神,要结合湖南本身的地域优势,争取国家层面足够的支持,吸引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的技术和人才资源,形成经世致用的新高潮。这样将本土优势和外来资源有效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文化优势与外部资源的发酵力量。只有如此,才能满足人们对湖湘文化促湘经济发展的祈愿。

3.文化自觉,重塑精英文化,打造湖湘精品文化。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加强区域文化的自觉恰恰是抵御全球化的重要力量。为此,我们需要加强对湖湘文化的自觉,对“何为湖湘文化?”这一核心问题做出更为准确、科学的回答。进而在加快湖湘草根文化发展的同时,与时俱进,重视对本地、本土文化的开掘(鲁佑文,2003),重构湖湘精英文化,打造湖湘精品文化产业,培养与时俱进的思想大师,从而让湖湘文化发扬光大。(作者单位:中南大学)

参考文献

[1]万里. 湖湘文化的精神特质及其影响下的精英人物[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2]雷国珍. 湖湘文化及其现代意义[J]. 新湘评论,2008,(4).

[3]饶怀民. 近代湖湘文化的源流、结构及其特征[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8,(1).

[4]朱汉民. 湖湘文化的基本要素与特征[J]. 湖湘论坛,2000,(5).

[5]唐浩明. 湖湘文化及其当代价值[J]. 求索,2004,(12).

[6]陶海洋. 也谈湖湘文化的基本内核[J]. 船山学刊,2005,(3).

[7]何满宗. 湖湘文化新论[J]. 艺海,2009,(8).

[8]江凌. 试论近代湖湘文化的基本特质及其文化精神[J]. 湖南社会科学,2011,(6).

[9]刘云波. 论近代湖湘文化的三大核心精神[J]. 湘潮(下半月)(理论),2007,(2).

[10]周秋光. 湖湘文化的个性特征及其缺陷[J]. 船山学刊,2001,(4).

第6篇:湖湘文化概论范文

该丛书的出版宗旨即“弘扬湖湘文化、砥砺湖湘后人”。作为中华文化的一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湖湘文化值得深入发掘和研究;尤其是近代以来它那“经世致用,敢为人先”的精髓的昂扬展示,及其由此而形成的某种强势色彩和现实意义,更体现出它在中华文化长河中独特的价值和生命力。这自然意味着更有必要对其加以探询和弘扬。弘扬湖湘文化,就需要先来辨析湖湘文化的内在精神特质,而要明确湖湘文化精神和特色,首要的是对湖湘文化的渊源和精神承传加以言之有据的梳理、分析和定位,需要做具体、深入的资料整理和基础性的研究。因此,以现实意义为旨归的湖湘文化建设和弘扬,其实又首先是科学,是可以在不同层面上展开的学术性研究。人们既可以通过历时性地梳理湖湘历代典籍文献,从而完成对湖湘文化精神的概括,也可在近代以来湖湘精英的文韬武略和事功业绩的执着追求中,发现湖湘文化人格的特征和魅力;既可以在新时期某些领域的改革开放的尝试和率先实践中,管窥湖湘文化精神催生下的探索和创造意志,也可以通过当下湖湘众生的日常行为方式和世俗思维惯性,来理解湖湘文化的地域特色及其潜在的精神承传。而从分布于湖南不同地区的传统的“文化世家”入手,来把脉和提取湖湘文化精髓和内在特征,在一定意义上说,这是更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涵盖性和说服力的。彭文忠女士撰写的《湖南历代文化世家——湘潭黎氏卷》,便是在这一意义上,客观而清晰地将一个可以称为湖湘文化的代表的世家推到了读者面前。

既然称其为“文化世家”,就表明这个家族必定具有整体上的较高的文化修养,文化世家在民间也自然多承享“书香门第”之誉;其家族子弟也必定尽显才学,鸿儒出入,才俊往来,即后人所谓人才群体化、家族化,这是文化世家不愧为这一美誉的最基本的前提。湘潭黎氏家族便是“累代科甲”之族,历代“寄身于翰墨”,以至吟诗结社、文章唱和、书画遗友,成为黎氏家风及其社交的一种标志性方式。从受教育程度来看,黎家重文化教育,几代人都是读书人,可谓诗书世家。但从“黎氏八骏”之重祖黎祚泽、曾祖黎大鄂、祖父黎葆堂,到其父黎培銮,再到“黎氏八骏”及其后人,我们不难看到他们身上那种作为读书人的鲜明特征:祖辈父辈们“读书求仕”,科举入仕,走传统士子走了千百年的道路;二十世纪初的社会变迁,让锦熙们从传统读书人的道路上分离出来,逐渐演变成“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在二十世纪的中国,黎家总共有“六”代知识分子活跃在历史舞台上,仅“黎氏八骏”中就包括语文大师、教育家、音乐家、作家、戏剧艺术家、地矿学家、桥梁专家等,广为人知。但是,身为典型的湖湘文化一脉的黎氏家族,其世家的标志性特征及其文化意义,决不止于“诗书继世”这一外在的基本点上。在其标志性的家族光环中,更能引起我们关注和重视的,是黎氏家族对湖湘文化以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的承传,是黎家代代相传的开明、忠厚的家族门风和人格意志对湘中地域社会文明的辐射作用和表率意义,是其家族延续的忧国忧民、经世济群的躬身实践所体现出的积极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取向。

这首先表现在黎氏家族成员们强烈的经世救国和政治参与意识方面。如黎松安先生虽偏居一隅,却一直关心国事,支持维新;中日甲午战争时,中国海军惨败,他曾经发表过慷慨激昂的言论,抨击当权者的腐朽无能。后来的黎氏八兄弟虽事业各有所好,但都秉持一种“士不可不谓任重而道远”的文化承诺,自觉弘扬父辈忧国忧民、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世家传统。黎锦熙十七岁时就组织了“德育会”,以“致良知”和“为最大多数人谋最大福利”为宗旨,不惜“牺牲个人、努力救国”,办《长沙日报》、《湖南公报》,任总编,写社论、时评,为振兴中华大声疾呼。即便是从事文艺工作的黎锦明、黎锦晖等人,也同样是将艺术追求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起来。黎锦晖年轻时自命为“革命党”,并参加了同盟会,还在《湖南公报》和长沙《大公报》上发表过不少讥评军阀和愤世疾俗的唱词,讥评时政旧俗,表达其爱国、正义思想;强调“音乐与国家民族之关系”,认为“国富民强,音乐自然雄壮而快畅,若是国弱民贫,凭你请上六双莫扎特,一打贝多芬,苦于写不出‘治饿驱寒’的曲子,也是枉然”。作为文学家的黎锦明从上世纪初期走上文学道路始,就一直关注着社会的兴衰变化,湖湘文化中强烈的政治意识和社会干预意识,促使他从一个乡村青年成为一个以小说反映社会理想和政治抱负的作家;上世纪二十年代他参加了海丰革命活动,并写成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运动的中篇小说《尘影》;“九·一八”战争爆发,更以高度的爱国主义热忱深入前线,广泛采访抗日官兵、民众,创作了歌颂上海军民抗击日军保卫国土的中篇小说《战烟》;抗战时期坚持参加文化界的抗日宣传、教育工作,写出了《赤峰之战》、《战士与武器》等讴歌“为守上海负责”、“将死亡博得胜利”的抗日勇士的作品,表现出高度的关心国家社稷、重视民族安危的爱国情怀。

另一方面,黎氏世家虽为当地出名的一大富绅,却为富思仁,一直秉承乐善睦邻的家教,黎氏家风在当地有口皆碑。而这种家风实则具有深刻的民族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内涵和意义。黎氏家族内重修身养德,孝悌笃诚,和睦相待,对外仁德忠厚,自觉助人,与本乡民众感情十分融洽。“黎氏八骏”之父黎松安为人温文尔雅,从不装大摆架子,贫富一视同仁;乡邻造访或有事相求,从来都是热情礼遇、尽力相助;对下人宽厚仁慈,视同子女,尤其对极贫困或遭遇不测的人家,总是设身处地地持换位思考的态度而施以援手;佃农或交不起租,黎家不仅不追讨,反而会送米送布;遇到大灾大害之年,还会给佃户全部免租,并拿出一些陈谷接济贫苦人家,因此黎家佣人及乡民对黎家大都感恩不尽,甚至有的女佣人出嫁后终生把黎家当作娘家。诸如此类,不仅见于湘潭县志记载,更流为民间美谈。或如该书作者所说,如湘潭黎氏这样的文化世家的行为,不仅塑造着自身的“文章道德”的人格魅力,也潜移默化地浸染着当地的乡土风韵,无形中承担起了地方教化的责任。他们秉承了传统的民族文化、湖湘文化的神髓,同时也成为一种文化精神的传播者和表率,传播着、延续着民族传统的、也是人类所共同信仰的精神文明。

湖湘文化中“经世致用,敢为人先”的精神,无疑可在中国近现代某些威震寰宇、扭转乾坤的人物身上,得到解释和印证,但是,作为一种地域文化的标志性精神特征,它其实更深地植根于地方民众的行为方式和价值选择中。而作为基层民众的行为和价值追求的表率性、主导性力量,作为该地域的一种风向标式的德高望重的文化世家,其家族的行为和追求,则更能生动、深刻而全面地体现这种文化精神。湘潭黎家便是这样的一个湖湘文化标本。在晚清的维新变法运动中,湖南被称为“全国最富朝气的一省”,建学校、创报纸、兴学会、办实业,促成了“新湖南”热潮,这得力于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具有改革思想的政府官员和开明的地方绅士的三方协作。而兼有知识分子和地方绅士身份的黎松安,就在这一社会潮流中起到了中坚作用。比如他认识到教育兴盛乃“立国之元气,致强之本原”,于是身体力行,先后兴办几所学校,让族人及贫苦人家的子弟得以入学读书,并革新教育方式和内容,使后代接受中西合璧式的教育。同时,这一文化世家的子弟,不仅不约而同地表现出中西贯通、中体西用的行为趋向,而且共通性地立志于国计民生,走学以致用的经邦济世之路,积极面世,不喜空谈。正如作者所指出的,“黎氏八骏”不仅个个思维活跃、心怀天下、锐意变革创新,而且都成为学有专长的经国济世之才,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追求,还铸造出一种强烈的地方人文精神。可以说,黎氏世家以其家族一代代延续下来的道德传承、价值取向、信念追求和行为方式,为湖湘文化精神做出了生动的、有说服力的阐释。

第7篇:湖湘文化概论范文

张家界机场候机楼、航管楼,7000m2,获建设部优秀设计二等奖,湖南省优秀设计一等奖,合作者殷昆仑,指导蒋虔生

索溪峪台湾山庄酒店,20000m2,合作者刘子英、周凯,指导蒋虔生

长沙市老干活动中心,20000m2,合作者彭晓宇、周凯、周磊、胡宁,指导 蒋虔生

湘土风光

谈起湖湘二字,相信在大多数人脑海里会浮现出“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的壮丽场景,我也常在心里想所谓湖湘大概不是指辣字为头的饮食,毕竟辣椒在中国出现也是明朝后的事,那么一定是指江河湖泊众多的湖湘大地吧,从字面上看:两个字六点水,我们会误认为只有水才是三湘大地的魂魄。其实不然,笔者认为,水是其魂,山是其魄,三魂七魄才是完整的湖湘特色。“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横”,所谓江南美景,阴柔秀丽,但这并非典型的湖湘风光,纵观湖南全境,历来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南岳七十二峰连绵起伏,湘西奇峰异石如雨后春笋,更不用说千千万万散布在三湘大地上有名或无名的山丘峰峦,而三湘四水则如彩练蜿蜒其间,山水相依,刚柔相济,这才是这片土地的独特风情!在这里,无论爬上哪座山,放眼望去,总会看到水,或湖泊或溪流或池塘;无论走在哪片水边,抬头看去,总会发现山,或远或近或高或低。不是山峦环抱着绿水就是绿水环绕着山峦,一如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男人如山女人似水,山不一定高大但沉温宽厚,水不一定汹涌但轻灵秀丽。当然,在这里我们暂不去展开另一个话题,那就是:为什么如今这些水在一年年干涸,这些山在一日日枯萎。

言归正传,一谈湖湘特色,在这片土地上的建设者们不可避免地会谈到湖湘特色的建筑,这可难煞了我们这些作设计的!湖南也算是个不小的省份,地理特征和人文特征也极具个性,可为什么谈到建筑风格时,我们这些建筑师就倍感尴尬和困惑呢?且不说追根溯源找不到历史长河中湖湘建筑的影子,就是有历史根源像北京四合院又如何,湘西吊脚楼算是一个代表,(但也不是湖南特产,贵州也有啊。)可快速发展的现代都市哪有传统建筑回归的空间呢?不说一百米,就是五十米高的楼建起来,别说门前的小河成了臭水沟,就是山也不见了。在都市寻求历史,是个奢侈的主题。既然不是每个项目都有条件谈湖湘特色,哪个建筑师不想逮个机会奢侈几回呢,笔者就极其幸运地参与了几个类似的项目,或为主或为辅,都从中得到了极大的乐趣和收获,回忆其间的点滴体会,仿佛又回到最初。这几个项目无一例外是建在风景秀丽之地,其建筑形式或许带些民居特征,但最为关注的绝对是地域特征,将建筑融入风景之中,将风景引入建筑之内,才是其原始的构想。虽然它们都是依山或望山而建,但因其使用功能的都市化特征过强,肯定是不能称作乡土建筑的,而湖湘建筑的范围又太广,也是不敢乱称的,所以我想称之为湘土建筑。而且,这三个项目都是在蒋虔生先生的指导下完成的,都有着一脉相承的设计理念,虽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被弱化了一些,但最原始的一些概念还是在建筑师的努力下得到实现。

从停车坪看机场建设

20世纪90年代初,第一次到湘西,在惊异她的奇山异石之外,更震撼其土壤的贫瘠,当地居民连桌面大的平地上都种上庄稼!所以到现在我还在佩服机场选址的人,尽管依然平了两座山,但在这个地方要寻几百上千亩的平地谈何容易!更难得的是,从机场可以清晰地看得出天门山如画卷般展开在不远的前方!当年常长高速都没修,山路极难行,每次到工地都要在路上颠簸十多小时,而且时时都要在心里祈祷车子不要半路坏掉,加上本人是个晕车族,一路上被同事戏称为播种机的那类,一年无数次地往湘西跑,待机场建成后,我便比别人多得了个额外的收获,那就是基本脱离了晕车族的行列。也正是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从设计到施工的全过程参与,使笔者对项目的把控能力和完成度控制能力得到了不同寻常的提高,从这个角度看,不管付出多少都是值得的,毕竟刚毕业不久就能参加这样的设计,自己都觉得不是一般的幸运。

当年湖南省院的一帮年轻人在蒋虔生总建筑师的带领下为此作了大量的调研,设计之初的构思千姿百态,有以山石为形的,也有以山体为貌的,还有吊脚楼为主的,有院落布局的,有一字排开的,有曲有直,五花八门。有从机场功能出发想把候机楼做成天外来客式的,有从湘西山石得到启发做成一堆乱石的,有仿山脉做成起伏波形屋面的,如此折腾了半年,最后在蒋总的指导下抓住了如下几点来构思:第一,这是风景区的建筑,对着眼前如此难得的景观,要把观景这一主题充分发挥;第二,正因为这是风景区建筑,所以建筑必须成为风景区的一部分,必须自身也是一景。我们在候机楼上看天门山时,说不定天门山上正有人拿着望远镜在看机场呢!第三,这是湘西风景区的建筑,得反映湘西的地貌和建筑特征,大家千里迢迢跑到这里来是想看漂亮的辣妹子,而绝不是皇宫内苑的嫔妃公主。第四,不同的建筑有不一样的功能要求和特定的空间形式,这是机场建筑,其特定的空间形式和功能流线是必须满足,同是旅游建筑,候机楼也决不是旅馆餐厅。看似千头万绪的想法如此抽丝剥茧地一理立马明晰起来,这好比在一堆乱麻之中找到线头,轻轻一提慢慢一抖,许多问题就如此迎刃而解。多年以后回头来看,这组机场建筑或许规模不大,尤其在高峰期,甚至会觉得候机楼拥挤不堪,但不可否认这候机楼代表着湖南建筑师在本土化设计上的一些追求和尝试。候机楼是面向天门山一字展开的,是典型的两层半式平面布局,外立面前后都是三个折板构成的马鞍型坡屋面,这三块折板同时由外向内倾斜,使建筑内的观景面视野极其开阔,两个马鞍之间又以两坡屋面相连,整个建筑从前后两个主方向看,好似连续的山峰,多方向转折的坡屋面多有奇趣,与湘西风景很是匹配,而从侧面看屋面却似一对向上张开的翅膀,极具机场建筑的特征,建筑在细部处理上融入了不少湘西元素,如吊脚楼式的挑廊,如很本地化的窗棂风格等等,虽然过去了近二十年,那蓝色夹心钢板的屋面仍在湘西的晨光中折射着这一片土地上的独特风光。

索溪峪台湾山庄

索溪峪是湘西著名景区,而地处军地坪索溪河桥头的台湾山庄还可远眺百丈峡,无论是来自台湾的业主张老先生还是湖南省的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对这个项目都极其关注,也难怪有那么多次的审查和论证,在自然风景区建房可不是华山论剑,不管谁来比总有个赢家,在风景区没弄好可是个里外全输贻害无穷的事,谁都不想建一座待拆的项目。正因为如此,这个项目的建设过程极其艰难。

这个在建的旅游酒店工程依然延续着前面所述的湘西风景区建筑的几个基本点,只是在这里多了一道潺潺流动的索溪河,而且不但有远山可观,基地北侧本就有座小山。这远山近水之间的建筑显然是前景,她所需要的不仅是对百丈峡的呼应,还要与近处山水的融合,所以在设计时对此时刻不忘。两万平米的酒店放在城市中不算规模大,但在本案中设计者反复推敲的却是建筑体量问题,将酒店分作了前后四栋,之间以连廊相接,除第一栋接待楼为圆形建筑外,后三栋均正南北朝向,与索溪河成约45O角布置,如此一来,所有南向客房均可观百丈峡,所有北向客房则面向索溪河,同时,建筑之间的庭院又成为河流与近处的小山之间的视线通道,使建筑与小山河流之间产生呼应,有机地融为一体。建筑型体组合前低后高并以侧向临河,最少地遮挡河东广场的景观视线走廊,建筑轮廓线呈山形起伏,较好地呼应了远处百丈峡的型态,使近水远山和建筑之间产生有趣的默契。最初的方案里,建筑的最后还设计了一座小楼作为这组龙形平面布局的建筑群的一个收尾,可惜在实施过程中被砍掉。

当然,既然是旅游点酒店,手法上与旅游机场建筑的做法还是有些不同的,少了些大刀阔斧的气势多了些婉转曲折的情趣,曲水回廊是少不了的,楼台亭阁也是应景而设,左右都是为了借景取景和造景的六字方针。建筑细部则渗入了大量的湘西民居元素,但做法却是很现代的处理,也用到了一些当地的材料如石片和木材,曾经想用一些索溪河里的卵石,考虑到怕破坏其自然水体而作罢。湘土建筑也好,旅游建筑也罢,如果到了破坏环境大煞风景的地步,不建也罢。即使建成,还是有许多遗憾,在项目审查和建设过程中仍有些设计者无法认同的修改,那些貌似很小的变动却使项目的整体美感受到很大伤害。既然是回到原点谈建筑,那我们所看到的这个方案是没经过强行改动的较为满意的那个,待项目完成后还可进一步总结其得失。

长沙市老干部活动中心

长沙市老干活动中心是一个政府招标项目, 选址极好,让建筑师看了就心痒手痒的那种地方,在长沙市市政府八方小区中轴线上,座西朝东背靠八方山,面临观沙路,南向是八方山公园入口广场,北向有规划中的水体,同样是一座依山傍水的建筑,同样肩负着观景和被观景的双层需求的项目,尽管规模不大,两万平米左右,却吸引众多设计院来竞标,我们的方案之所以能中标大概基于如下构思的把握:

1.强化地域脉络

建筑与环境息息相关,八方小区规划设计脉络清晰,构思严谨,老干中心的设计力图延续和完善既有的图底关系,强化八方山附近地段的人文景观,它的建设不仅仅是对现有环境的改造,更主要的是对此地的地貌景观作进一步提升。

本项目人行主入口设在用地中东部,朝向太阳升起的方向,“向阳门前春常在”――意寓老干部们“青春永驻”;同时,主入口的序列也延续了规划中八方山东西对景轴线关系,使原规划节点得到进一步强化。

在与南向八方山公园入口的关系处理上,避免采用生硬的围墙或构筑物进行分隔,而是利用微地形的处理结合老干中心东南角小游园设计,既分隔了不同功能用地,又不破坏城市的整体景观延续性,同时设计也建议八方山公园入口设计结合地形地貌进行人车分流设计,将车行和停车设在入口平台之下,步行人流通过东南角广场由城市道路平进,再经由观景平台进入八方山。

2.强调情景交融

第8篇:湖湘文化概论范文

关键词:湘绣作品名;英译策略;英译方法

0 引言

湘绣作为具有鲜明湘楚文化特色的刺绣,经过漫长辉煌的历史岁月传承,汲取了新时代湖湘文化和民族的特色与工艺,近年来不仅被列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在全球的舞台上有着一片天地。湘绣传统独特的手工刺绣、逼真貌美的图案造型、多样独特的技法,受到了海内外市场与文化收藏者的青睐。湘绣作品的主题多见于花鸟草木、风景人物、动物字画等。作品的名称不仅具有艺术特色还富有中式特色,也常用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四字格等来表示,其中文名常耐人寻味,其英译名更需要斟酌一番。那么,在英译这些极具湘楚文化中式特色的作品名称时,应分析湘绣作品的命名特色,根据作品的文化背景、作者的情感倾向及翻译意图来探讨湘绣作品名的英译策略。

1 翻译策略:归化与异化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Lawrence Venuti于1995年,在《译者的隐身》中提出了归化和异化的概念。归化法是“把原作者带入译入语文化”,而异化法则是“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景”。归化策略是让原作者和读者直接对话,把目的语变成地道的本国语言,向读者靠拢,有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欣赏性。异化则是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吸纳外语表达方式,译员尽可能地不打扰作者,让读者向作者靠拢。考虑民族文化的差异性,采用异化策略有利于保存和反映异域民族特征和语言风格特色,为译文读者保留异国情调。归化和异化作为翻译策略,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绝对的归化和异化并不存在。在湘绣作品名称翻译的实践中应该根据具体的语言特点、作品表达的内涵、民族文化等,来恰当地运用这两种策略,达到具体动态的统一。

2 湘绣作品名的英译方法

根据湘绣作品命名方式的特点,英译名的难点主要在于,对主题寓意的理解以及具有中式诗词特点的名称翻译。具体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翻译:

2.1 直译法

湘绣作品名称本身就清晰明了地概括了作品的主题,对于此类作品名称的英译,直译法能将意思直截了当地传递给译入语读者。例如,位于人民大会堂湖南厅的湘绣作品《像》《当代英雄》《张家界》《岳阳楼》等,都是人物、旅游地名胜的名称,用直译法翻译为“The Portrait of Chairman Mao”,“The Contemporary Heroes”,“Zhangjiajie”,“Yueyang Tower”。我国赠送给非洲津巴布韦的湘绣礼物《非洲羚羊》、湖南省湘绣博物馆收藏的《虎头》、荣获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的《雄狮与母狮》等,这些以动物为主题的湘绣作品也是经常出现,尤其是狮虎类作品,均可以采用直译法进行清晰明了地翻译:“The African Antelopes”,“The head of a tiger”,“The Lion and the Lioness”。

由湘绣大师刘爱云主持参与绣制的《群仙祝寿图》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双面绣通景屏。它的作品名与中国神话故事有关,是指农历三月初三,恰逢西王母寿辰,天宫设蟠桃会,各路神仙前往瑶台祝寿赴宴。由于在西方文化中并没有相通的文化背景,解释起来并非三言两语可以讲明白。那么,在这样的作品名称的翻译中可以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译为“Immortals Offering Birthday Congratulations”。此外,为了祝贺香港回归祖国,湖南省人民政府赠送给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一幅大型双面全异绣屏的湘绣作品《百鸟朝凤・洞庭春色》,作品名中的“百鸟朝凤”也是出自于古代汉族成语,凤凰意指鸟王,喻指君主圣明而天下依附。同样,在西方文化中缺失类似的词汇含义,因此只能采取异化的方式来直译为“Hundreds Birds Worshipping The Phoenix ・Spring in Dongting Lake”。这样的方法既保留了汉语的文化内涵,又将异域文化的新鲜及特点准确地传递给了外国的观众。

2.2 意译法

对于既找不到相对应的译名,亦不能通过直译达到效果的湘绣作品名,往往可采取意译的方式来进行翻译,通常会舍弃原词汇的形象特色,解释性地说明作品名称的含义,如《鸳鸯》作品的译名,“鸳鸯”英文名为“mandarin duck”,即中国官鸭。在中国文化中,“鸳鸯”通常用以比喻一对恩爱夫妻。但在西方“mandarin duck”只是一种普通的动物,并没有任何比喻义。所以,在此类作品的翻译中并没有将“鸳鸯”直接翻译为“mandarin duck”,而是翻译为“lovebird”,与中国“鸳鸯”的文化意义相似。这样的翻译中译者试图把原作者带入目的语文化,把原语本土化,把译名变成地道的本国语言,运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采用了意译的翻译方法。

《三阳开泰》这幅湘绣作品,描绘了三只山羊一家在春初的时候时分在野外玩耍的情景,如果只翻译成“Three Rams”,外国的观众不能明白其中的寓意,“三阳开泰”出自《易经》,“三阳”表示阴气渐去阳气始生,冬去春来,万物复苏。“开泰”则表示吉祥亨通,有好运即将降临之意。由于“阳”与“羊”同音,羊即为阳,“三阳开泰”即是“三羊开泰”,都表示生机勃勃,吉祥亨通之意。因此,这幅作品的译名如果译为“Auspicious Beginning of A New Year”,则把这幅图的寓意真正地传递给了观众。

2.3 换译法

对于极具中国特色文化的词汇,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很难找到一一对应的词汇,而文化背景的不同直接导致直译或意译都不能突显出原文的内容,此时可以采用重命名法,以取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效果。例如,荣获43届全国工艺品“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赛金奖的湘绣作品《逸韵娇容》苎麻滴刺绣系列,都是关于各种各样的花卉刺绣。那么,它们的英译名无论是直译还是意译都显得有点冗长不切题,若重命名换译为“The Flowers”则简单清晰,直截了当地译出了主题。

作为最大尺幅的双面绣座屏之一的湘绣作品《洞庭情趣》,取材于湖南洞庭湖滨的莲湖野鸭。画面上荷叶在微风中翩翩起舞,莲花亭亭玉立,十多只野鸭嬉戏于莲荷碧水之间,秀美清新,生机盎然。它的译名若直译为“Fun by Dongting Lake”,太不符合西方人士的思维方式,难免令人觉得有点空泛不切题。因为相对于讲究神韵意象悟性的、偏模糊整体迂回的中方文化而言,西方文化则更偏向于精确和开门见山的直线思维。因此,若译为“Wild ducks and lotus by Dongting Lake”则更符合西方人的思维,点题贴切。

参考文献:

[1] Lawrence Venuti .译者的隐身[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 何自然,李捷.翻译还是重命名――语用翻译中的主体性[J].中国翻译,2012(1).

第9篇:湖湘文化概论范文

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史文献教研室,湖南长沙410208

【摘要】湘西民族医药不仅是自然科学遗产,也具有鲜明的文化性。人类学方法在研究民族医药文化中具有较高的价值。本文总结了人类学的特点及其在民族文化研究中的作用,研究民族医药文化常用的人类学方法,以及人类学方法研究湘西民族医药文化取得的成果,探讨湘西民族医药文化的人类学研究可拓展的方向。

关键词 民族医药;湘西;人类学

【中图分类号】R2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5-0034-02

湖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以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白族等为主,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湖南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0.13%。其聚居区主要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及怀化市、张家界市、邵阳市等所辖县乡地区。湘西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医药文化,虽然没有文字,但在几千年的流传过程中口耳相传,延续至今。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医药文化近三十年来研究者较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民族医药属于古代留存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但是由于民族医从业人员较少,游离于规范化医疗体系之外,后继乏人,没有得到大力的扶持,因而湘西民族医药面临着传承的危机与困境。我们认为,湘西民族医药应该从文化研究、政策扶持、资源保护、制度建设等多个角度入手,制定战略性的可持续发展计划,全方位地挖掘、保护,才能使民族医药这种珍贵的文化遗产不至于在医药现代化的今天销声匿迹。在文化保护方面,利用人类学的方法和理论加强对湘西民族医药的研究是最合适也最行之有效的研究手段。

1人类学方法研究民族医药的优势和特色

人类学是从生物和文化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群,是研究人的起源与发展,包括人的体质与文化变迁的学问。它在西方兴起之初曾大量研究世界各地的所谓原始文化或野蛮人文化。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人类学学会成立,人类学开始复兴。期间我国人类学者进行了大量少数民族文化研究。

1.1人类学的特点及其在民族文化研究中的作用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来说,人类学这门学科通过研究人类的生活方式,研究全球不同的文化,揭示文化的多样性,它具有自己独特的学科特点。人类学的基本理念是文化相对论、文化整体观和文化比较观[1]。文化相对论认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特征和个性,任何文化在价值上是平等的。文化整体观强调人类社会的不同部分是相互整合的,只有对某种习俗生存的广泛背景进行了解,才能真正认识这种习俗的意义。人类学有比较的传统,文化比较重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比较,比较可以发现文化的差异性,也可以发现文化的普遍性,端正我们的文化观,自觉摒弃民族中心主义,去除文化自卑感。

因而,人类方法适合进行民族文化的研究。人类学最重要的分支之一是文化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又有考古学、语言学和民族学三个分支。文化人类学注重对异文化进行共时性研究,狭义的文化人类学在欧洲一些国家被称为“民族学”,因而不同族群文化的描述、分析和研究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热点。

1.2研究民族医药文化常用的人类学方法进行民族文化研究的主要是文化人类学者,他们最本质的研究方法是田野调查,研究者需要深入各民族生活,参与、体验、观察、访谈,从而获得真实客观的第一手资料。文化资料的调查需注重整体性,即对族群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风俗等进行全方位调查,在分析资料时重视定性分析,通过跨文化比较,寻求文化的普通性或差异性。

另外,也有医学人类学者进行民族医学的研究。医学人类学研究健康、疾病、苦痛、医药与治疗的关系。重视民间疗法,生物与文化的交互作用[2]。是健康与疾病的跨文化研究。民族医学是相对于现代西方生物医学的概念,民族医学取向的医学人类学,研究疾病与病征的社会文化脉络及意涵。民族医疗牵涉到信仰、风俗和特殊的技术,它不同于现代医疗体系。医学人类学对民族医药的研究可以提供一系列文化比较和批判思维,从而提高我们的现代医疗理念。

2人类学方法研究湘西民族医药文化取得的成果

2.1各民族医药文化起源问题研究田华咏从苗族原始神话中探寻远古苗族医药文化,认为苗族医药具有“巫医一家,神药两解”的特殊形态,其医药起源可追溯到“神农尝百草”、蚩尤传神药、祝融传熟食、药王传医方等神话阶段[3]。田华咏在侗族医学史考察过程中重视侗族神话故事《玛麻妹与贯贡》,萨岁的故事,蜥婶的故事等[4]。这些研究都表明,湘西民族医药起源源远流长,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影响,民族文化融合交汇的痕迹明显。

2.2民族医药神话、歌谣研究田华咏在苗族医药学发展中通过神农、蚩尤、祝融、欢兜、药王神话故事分析苗药文化特征,包括巫医一家,冷热两因,三生万物等[5]。田华咏对土家族“梯玛神歌”的意义与价值、梯玛神歌对土家族医药文化的贡献进行了阐述,认为梯玛神歌渗透了土家族保健学意识,消灾除疾,体现“神药两解”现象[6]。人类学重视族群中口传神话故事的研究,认为它们反应了早期人类历史文化的诸多方面,可以填补文献记载的空白。湘西的医药神话与歌谣体现了先民积极的保健防病意识,并且深受先秦巫医文化影响。

2.3医药民俗研究李芸等人从文化人类学视角研究湘西苗族赶秋节,对赶秋节源流嬗变、结构组成、和谐内涵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赶秋节是人神共娱的大型活动,极具聚合功能,同时也有娱神和驱邪作用[7]。萧成纹对湘西侗族医药民俗文化和养生保健进行了阐述,认为侗族医药深受冲傩文化影响,巫术祭祀在祛病除邪中起重要作用[8]。湘西少数民族多没有文字,民俗礼仪是研究文化的重要载体。

2.4民族养生保健理念研究刘超祥对土家族卫生保健习俗进行了医学人类学探析,分析了土家族保健习俗的特点,如注重环境卫生,顺和自然环境,讲究生活规律,劳动文体健身,饮食定量均衡,注意食疗等。这些习俗对土家人的健康长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有良莠并存现象[9]。莫代山总结了医学人类学方法研究土家族疾病处置的成果,认为医学人类学的本土化尚处于初期阶段,田野工作有待加强[10]。萧成纹认为侗族人民饮食文化中喜吃糯米、酸食、油茶、苦酒,居住防潮吊脚楼,饮水清洁,有月令驱魔习俗,都是养生保健的措施[11]。湘西民族地区长寿现象得益于世代传承的强烈卫生保健意识,生活习俗、保健礼俗的研究具有历史和现实双重意义。

2.5疾病理论研究目前对湘西民族医药的疾病理论整理初具规模,土家族、苗族等都有自己独特的疾病诊疗体系,不同于汉族传统医学。比较有特色的是土家毒气学说等。彭芳胜对毒气的病因病机,毒气病症候和毒气疗法进行了研究[12],总结了土家医治毒药物的分类整理研究成果[13]。这些研究对我们认识民族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具有一定价值。

3湘西民族医药文化的人类学研究方向拓展

人类学方法在湘西民族医药研究领域的开展只是近十年才开始的,尽管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总体来说还处于初级阶段,民族医药文化的整体性考察和分析的深度都有待加强。相关的人类学研究方向拓展可考虑以下几点:

3.1湘西巫医文化的深层次解读湘西处于古代巴、楚、苗蛮之地,深受巴文化、楚文化“巫鬼”习俗影响。土家族、苗族、侗族医药都带有深刻的巫医文化色彩。应该从文化相对论的角度来看待此类文化,只有深层次解读巫医文化形成的源流、心理内涵、医疗效果,广泛运用田野调查法、历史梳理法、跨文化比较法等,才能客观公正地认识湘西医药文化的灵魂。

3.2“神药两解”文化现象研究神药两解是大多数湘西民族医药中的常见现象,指在疾病的治疗中既有祭祀除邪等神巫手段,也有医药使用方法,两者杂糅混合,共同发挥治疗效果。这类现象较为复杂,既有迷信之处,也有心理疗法等合理因素,必须结合医学心理学、医学人类学进行“文化——心理——生理”的综合分析。这方面的研究深度还远远不够。

3.3湘西少数民族生命与疾病观念研究湘西各民族医药文化中对生命和疾病的认识与传统中医和西方医学有一定的差异性,民族医药由于脱胎于自然哲学时代,注重天人相应、顺应自然,疾病调治方面土家族重视服侍技术,苗族、侗族都有独特养生调理观念。在这些方面进行跨文化研究可以更深挖掘民族医药的合理内核,为现代医疗提供有益的补充。

3.4民族医药的哲学观念研究近三十年来学者对湘西民族医药的研究在文献收集整理方面做出了卓越成效,《湖南世居少数民族医药宝典》、《土家医方剂学》、《苗家实用药方》、《苗家养生秘录》、《湘西土家族医药调查与临床研究》等民族医药专著陆续出版,为保存、研究湘西民族医药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目前的文献研究以梳理总结民族医药的理论体系为主,保护传承的侧重点在医疗技术方面。对各民族医药文化的哲学观念研究较少,湘西民族医药形成历史较早,在历史的长河中由于地域封闭,医药理论变化小,还普遍带有早期自然哲学的观念。如苗族医药三界学说、土家族医药三元理论等。哲学思维是民族医药理论的核心基础,只有理解民族医药的哲学内核,才能更好从根基和整体上把握其特色。

3.5民俗医药文化尚需大力挖掘湘西的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其文化精神是通过一定的仪式、习俗等传承下来的,因此民俗礼仪节日非常多。虽然有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但总体来说还是极少数。湘西五溪地区的盘瓠文化,祭祀时的“椎牛”、“接龙”等仪式,苗族的催生仪式,击猪祭祝融等仪式都值得深度挖掘,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解读,还原文化核心精神,更好地再现民族医药的精神源流。

总之,经过三十年的研究发展,湘西民族医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断得到国家和政府的重视,但是目前民族医药的发展还没有走出低谷,急需加大在文化、资源、制度等方面的保护和建设。湘西民族医药不仅是湖湘医学文化的重要分支,也是植根民间的医药宝库,值得有识之士积极努力,将其妥善保护、传承,造福人民。

参考文献

[1]周大鸣.文化人类学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6.

[2]周大鸣.文化人类学概论[M].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333.

[3]田华咏. 从苗族原始神话探寻远古苗族医药文化[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6,15(80):127.

[4]田华咏.侗族医学史略[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9,15(7):8.

[5]田华咏.略论中国苗医特征及其对人类医学的贡献[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13(9):2.

[6]田华咏.“梯玛神歌”中的土家族医药文化解读[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13(6):10.

[7]李芸,麻没垠.苗族和谐理念的墟场展演——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湘西苗族赶秋节[J].三峡论坛,2014,3(274):62.

[8]萧成纹.论侗族医药民俗文化与养生保健[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 13(11):60.

[9]刘超祥.土家族卫生保健习俗的医学人类学探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5(112):163.

[10]莫代山.医学人类学与土家族疾病处置的文化研究[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14(5):59.

[11]萧成纹.论侗族医药民俗文化与养生保健[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13(11):60.

[12]彭芳胜.土家医毒气病因病机及证治研究[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