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安全事故管理解决方案范文

安全事故管理解决方案精选(九篇)

安全事故管理解决方案

第1篇:安全事故管理解决方案范文

【关键词】 安全生产 隐患排查 治理工作

1 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排查与治理制度

为有效防止、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保障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与所在单位的财产安全,各单位应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实际,制定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制度。

首先,要明确安全生产事故的定义,即指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其次,明确事故隐患分类,即一般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其中,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第三,明确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职责。按照“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明确各部门、基层单位的职责,将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的责任分解到人、到岗,日常工作过程中加强培训,使每位从业人员了解自己的安全职责,提高和掌握自己排查与治理安全隐患的技能。

第四,建立隐患信息档案。为加强事故隐患的监督管理工作,各单位应对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登记,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分类,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对各类隐患排查治理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等。

2 依据相关制度做好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

首先,单位成立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组织机构。本单位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任副组长,专家、技术人员、安全员及各班组长为成员。

其次,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各自职责范围内的业务进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重点围绕本单位的工艺系统、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环境、监控设施以及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现场管理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开展事故隐患日常排查工作。

第三,排查时按照单位《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中规定的时间、内容和频次对隐患进行排查,及时收集、查找并上报发现的事故隐患,积极采取措施对隐患进行整改。发现隐患,一般采用逐级报告的方法,即员工报各部门、基层单位领导或安全员,各部门、基层单位报安全生产管理的部门,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对各类隐患进行登记分类。报告形式一般采用书面形式,特殊情况可采用口头报告。书面报告:报告人要把隐患地点、事故隐患内容、拟采取措施建议、报告人姓名、报告接受人姓名、报告时间等写清楚,一式二份,一份交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一份部门自己留底备查。

第四,对于排查出或上报的安全隐患按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及“四不放过”原则进行整改。各基层单位发现或接到从业人员事故隐患报告后,应立即按照隐患排查领导小组的职责分工组织本单位专业人员对隐患进行核实,并在24小时内做出书面整改意见。各部门自己能够解决的隐患应立即整改;需其他部门协助解决的,能自己联系解决的自己联系解决,自己不能联系解决的,应立即报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根据隐患的种类移交给相关职能部门,由各职能部门负责进行整改。

第五,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期间,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定期听取治理情况汇报,保证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所必需的资金和物资条件,及时协调解决重大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的问题。

第六,生产经营单位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或者通知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停止使用相关设施设备、停止建设、停止施工、局部停产停业或者全部停产停业。

3 对重大隐患的排查与治理实行挂牌督办

集团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建立对集团下属各公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制度,并组织落实。发现下属各公司存在事故隐患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当责令该公司立即治理或者限期整改,及时跟踪了解治理情况,并根据需要组织核查。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举报制度,公布举报方式和途径,受理事故隐患举报,在受理事故隐患举报后,立即组织核实并予以查处;发现不属于本部门职权范围的,及时移送有管辖权的部门,并记录获知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管信息,于每月将信息汇总整理后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对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下属公司自身难以排除的,或者涉及面广、治理难度大、危害后果严重的,以及下属公司拖延或者拒绝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实行挂牌督办,事故隐患治理的监督管理涉及多个部门的,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实行挂牌督办。

第2篇:安全事故管理解决方案范文

根据军区一系列的电报精神,结合我团的具体实际情况,经团党委研究决定,从今天(6月30日)起到10月7日止,在全团范围内开展“百日安全竞赛”活动。其目的是,进一步动员全团干部。战士、职工、家属积极行动起来,打一场全员额、全方位、全时制,的围歼事故和案件的进攻战,有效遏制事故和案件的任意蔓延,迅速扭转在安全工作上的被动局面,以推动部队全面建设的健康发展!

为什么要在6月30日这一天作为“百日安全竞赛”活动的起点呢?因为6月30日是我们的“团耻日”,连续四年的6月30日,我们团都发生了极为严重损失,在军内外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连续四年的6月30日都发生严重事故和案件,都成了事故和案件高潮的起点,这绝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上半年工作较为顺利所产生的骄傲自满思想和松懈麻痹情绪所导致的不良结果。我们把今天作为“百日安全竞赛活动”的起点,就是表明团党委坚决反对骄傲思想和松懈麻痹情绪的清醒认识和坚强决心,就是要向军内外证明,事故和案件并不是我们的专利,我们有能力、有条件、有办法在这个“事故和案件多发单位”的帽子扔到扬子江里去。

我们团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特别是在每年的第三季度总是接连发生事故和案件。虽经多次教育、整顿、但收效甚微。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最大的教训就是各级领导在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上都存在着很大的片面性,往往顾此失彼,以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致使防事故、防案件工作问题留有“空当”、“空位”和“漏洞”,这就在主观上为事故和案件的发生提供了方便条件。在思想上和工作上的片面性,导致了安全工作上的片面性,主要表现为:每一,从思想认识上看,重“硬件”轻“软件”。几年来,各个单位对“三库”、“四室”等要害部位的硬件建设比较重视,舍得花钱完善并形成了粗、大、牢的安全防范设施,对违法犯罪活动发挥了很大的遏制作用。但有的单位却过分看待安全设施的作用,忽视对人的字处理和教育,不注意做好经常性的思想工作,导致一些人的思想问题越积越多,最终引发事故或案件的发生。过去崇尚“精神万能”显然不对,但忽视思想工作的作用也同样会引出恶果。只有把思想认识上的不断提高和防范设施上的不断完善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堵塞安全工作上的一切漏洞。一般来说,对已经暴露出来的问题都能积极认真地去解决,但不注意举一反三,不能主动去查找和解决那些潜在的问题。这种“头疼治头”、“脚疼治脚”的消防队式的工作方法,必然造成工作上的消极和被劫。这就要求我们,在抓已经出现的问题时必须同时考虑到与其相联系的其他方面也存在的问题。尤其要提倡敢于揭矛盾、亮“家丑”、自找短处,把问题解决在尚未形成气候之前。第三,从基层建设上看,重集中单位轻小散远单位。对成建制的集中单位,各级领导比较重视,总是去得多、管得细、抓得紧、检查严、标准高,有总是容易及时发现和解决,管理教育比较到位,安全形势比较好。而对机关直属的一些小、散、远单位和勤杂人员,往往是重使用、轻管理、轻教育、轻具体指导、轻关心帮助,这就造成人少出事率高的状况。这就要求对小、散、远单位和勤杂人员的字处理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必须针对不同情况做很多具体细致的工作,工作到人,工作到位,工作到家,既管住人又管住心,既管好业务又管好思想,既加强场所建设又加强队伍建设。第四,从时间安排上看,重正课时间轻业余时间。从绝大多数连队的情况来看,在对正课时间的安排上,才有周密计划,有组织措施,有具体分工,有领导在场,有标准要求,有小结讲评。应该说是重视的,是严格的,是正规的,是有成效的。但对业余时间,却普遍重视程度不够,没计划,没安排,没组织,没活动,放任自流,各行其是,成了“谁也不当之处谁”的“想去哪里去哪里,想干什么干什么”的自由支配时间,为自控力的战士提供了犯错误的机会。这就需要认清部队工作的特点,部队工作可以有八小时的,但对部队的管理教育却是全时制的、全天候的,永远也不存在“八小时之外”的问题。这就要求各单位要组织开展好业余时间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满足年轻人爱动、爱玩、爱娱乐、爱表现自己特长的心理需求,寓教于乐,让战士们在各种形式的业余活动中,展显才华,增进友谊,陶冶情操,增长才干,促进身心健康,避免闲得无聊、无事生非、外出滋事的机会和条件。第五,从人员管理上看,重义务兵轻志愿兵和干部。从不少的连队来看,对义务兵尚能严格管理教育,但对志愿兵和干部却比较放任迁就,导致志愿兵和干部的违纪现象呈上升趋势。有的单位对志愿兵已完全放松管理教育,使他们不但没能发挥应有的骨干作用,而且成了不服管理、游手好闲的“特殊兵”,对义务兵产生消极的影响。有的单位对干部管理松懈,干部的责任心下降,要职务、闹转业、不思进取甚至违法乱纪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就要求,要从严管理干部,从严管理志愿兵,对不干工作、不负责任、不守纪律的人和事要从严处理,决不放任迁就。第六,从工作范围上看,重领导强调的方面轻领导尚未注意的方面。有的同志抓工作,不是从自身的具体实际情况出发,而是看领导的脸色办事。按领导的兴趣爱好来开展工作。这们消极、被动地来抓工作,必然会出现工作上的盲区,形成工作上的漏洞,极易造成事故和案件。这就要求各个单位,都要把上级精神具体化,按照实际情况抓好工作落实,特别是对上级领导没想到、没讲到、没看到、没抓到的问题,要能够提前想到、讲到、看到、抓到,这才会有工作上的主动权,才能消除事故和案件的隐患。上述这六个方面的现象,正是连续发生事故和案件的隐患。上述六个方面的现象,正是连续发生事故和案件的根本原因,每个单位、每个干部都应该认真分析对号,切实吸取教训,从上来解决安全工作上存在的问题。

这几年的事实证明,许多事故、案件虽然是发生在战士身上,但根子仍在领导,责任仍在干部。在这次“百日安全竞赛”活动中,各级领导干部要首先解决自己在安全工作上存在的问题,才能从基础上、从根本上真正推动安全工作的健康发展。一是要解决“工作指导思想不端正”的问题。部队建设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需要有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和精神。我们有的干部,却热衷于抓造声势、出名声、见效快、急功近利的工作,不注重抓根本、打基础,以抓突击来代替抓经常,以形式主义来代替周到细致的具体工作,以某一两个“强项”来代替整体建设。这样抓部队,表面上热热闹闹,看起来新套套不少,但背后并没有多少实际内容,有百害而无一益,必然会给违法乱纪活动留下空隙可钻。所以必须遵循着眼于打好基础、加强全面建设的原则,做好经常性的各项工作,促进部队建设的整体协调发展。这样才能从根本基础上来消除发生事故和案件的诱发因素。二是要解决“对管理教育薄弱的地方不重视”的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对所属人员的管理,防止人员失控。管理要是全方位、全过程、全员额的管理,不能时紧时松、时严时宽、时管时不管。对那些缺乏科学性的人要实行强制管理,使人人都处在被管理之中。要加强针对性的思想教育,提高官兵分辨吾辈的能力、行为选择的能力、化解矛盾的能力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把行为约束和思想疏导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安全工作的群众性和有效性。三是要解决“对个别重点人帮教、控制、防范不得力”的问题。个别重点人数量虽小,但能量较大,是酿成事故和案件的主要因素。各级领导都要对本单位的个别重点人员心中有底,做到问题原因清楚,责任分工明确,帮教计划落实,应急措施得当。各级领导要亲自做个别重点人的工 作,同他们结对子、交朋友,不厌其烦地耐心细致地做好帮教转化工作,及时解决已经表现出来或潜伏的各种思想问题,把各种现实危险消除在萌芽状态。四是要解决“对危险人员与危险物品相结合引发事故和案件的可能性、危害性认识不充分”的问题。危险人员与危险物品一旦结合在一起,就必然导致事故和案件的发生。所以要千方百计地阻挠危险人员与危险物品的接触。对有现实危险的人员,要采取果断措施,实行严格控制,并集中全力进行积极有效地处理,对枪支弹药和危险物品,一定要挑选原则、遵守纪律、忠诚可靠、认真负责的人员负责管理和保护,做到安全可靠、万无一失。领导要抓好枪支弹药和危险物品保管制度的落实,真正堵住必案的“源头”。五是要解决“对建立良好内部关系考虑不周到”的问题。领导如果对部属感情不深,政策观念不强,处理问题不公,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就会造成相互关系紧张,导致矛盾激化的恶果。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很强的爱兵观念,热情地关心战士们的思想、工作、生活、身体等方面的问题,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实际困难,建立融洽和睦的良好内部关系,创造一个团结友爱、温暖甜蜜的拴心留人的优良环境,水陆矛盾激化的各种因素。

我们有“百日安全竞赛”活动中,要把安全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作来抓,全方位、全员额、多渠道、多层次地抓好防事故、防案件措施的落实,实现安全工作的重大突破。

要使各级领导都严密组织管理。各级都要发挥领导作用,把所属人员真正组织好、管理好,一级管好一级,级级抓安全;一层带好一层,层层防事故、防案件。各级领导都要“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干好自己的事”、层层都重视组织管理,人人都置于组织管理之中,以严密的组织管理来堵塞安全工作上的一切漏洞,确保安全工作的各项措施的圆满落实。这是对各级干部组织管理能力的一次最实际的考核和检验。

要使各类人员都严明各自职责。条令条例规定的各类人员职责,是开展工作的依据。要进行职责教育,确立强烈的职责意识。发动官兵自觉履行各自的职责,养成按职责办事的习惯。职责是对本职工作内容、工作范围、工作要求、工作责任的明确规定,按职责进行工作才能保证部队建设的规范、有序、协调、健康发展,才能有效防止事故和案件的发生。对发生或案件的要按职责来追究责任,板子打在具体责任人身上。平时布置工作下达任务,都要以职责为依据,不能随心所欲,这是做好安全工作的重要保证。

要使各种装备都严格技术标准。我们部队的现代化装备比较多,结构复杂,技术要求很高。各种武器装备上的各个零部件才有限定的技术标准和使用期限。要以科学态度,严格掌握各种武器装备的技术标准,使其在规定的使用寿命内发挥技术交通。要精心维护保养武器装备,使它们始终牌良好、稳定、安全的技术状态,为安全作用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

要使各项专业都严守操作技巧。我们部队的技术含量高。专业分工细。需要有熟练的操作技巧。各项专业的操作规程都是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要组织各个专业的人员熟悉本专业操作规程的内容,掌握操作概念,自学按操作规程办事。坚决制止不讲科学的盲目蛮干的操作方法。养成互相监督、互相提醒、共同按操作规程操练作用武器装备的文明习惯。严防违章操作,严防损坏武器装备。

要使各项规章制度都严格贯彻落实。部队各级制定的各方面的规章制度,都反映了一定事物的客观规律性,是群众经验智慧的结晶,有的是用血的代价换来的,具体一定的地区性和强制性。要增长率全体官兵养成自学遵守规章制度的好习惯,在规章制度的范围内自由活动,规章制度贵在贯彻落实。对自学依照规章制度办事的人要予以表扬,对违犯规章制度的现象要严肃处理,以维护规章制度的严肃性。这样才能预防事故和案件的发生。

第3篇:安全事故管理解决方案范文

根据军区一系列的电报精神,结合我团的具体实际情况,经团党委研究决定,从今天(6月30日)起到10月7日止,在全团范围内开展“百日安全竞赛”活动。其目的是,进一步动员全团干部。战士、职工、家属积极行动起来,打一场全员额、全方位、全时制,的围歼事故和案件的进攻战,有效遏制事故和案件的任意蔓延,迅速扭转在安全工作上的被动局面,以推动部队全面建设的健康发展!

为什么要在6月30日这一天作为“百日安全竞赛”活动的起点呢?因为6月30日是我们的“团耻日”,连续四年的6月30日,我们团都发生了极为严重损失,在军内外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连续四年的6月30日都发生严重事故和案件,都成了事故和案件高潮的起点,这绝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上半年工作较为顺利所产生的骄傲自满思想和松懈麻痹情绪所导致的不良结果。我们把今天作为“百日安全竞赛活动”的起点,就是表明团党委坚决反对骄傲思想和松懈麻痹情绪的清醒认识和坚强决心,就是要向军内外证明,事故和案件并不是我们的专利,我们有能力、有条件、有办法在这个“事故和案件多发单位”的帽子扔到扬子江里去。

我们团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特别是在每年的第三季度总是接连发生事故和案件。虽经多次教育、整顿、但收效甚微。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最大的教训就是各级领导在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上都存在着很大的片面性,往往顾此失彼,以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致使防事故、防案件工作问题留有“空当”、“空位”和“漏洞”,这就在主观上为事故和案件的发生提供了方便条件。在思想上和工作上的片面性,导致了安全工作上的片面性,主要表现为:每一,从思想认识上看,重“硬件”轻“软件”。几年来,各个单位对“三库”、“四室”等要害部位的硬件建设比较重视,舍得花钱完善并形成了粗、大、牢的安全防范设施,对违法犯罪活动发挥了很大的遏制作用。但有的单位却过分看待安全设施的作用,忽视对人的字处理和教育,不注意做好经常性的思想工作,导致一些人的思想问题越积越多,最终引发事故或案件的发生。过去崇尚“精神万能”显然不对,但忽视思想工作的作用也同样会引出恶果。只有把思想认识上的不断提高和防范设施上的不断完善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堵塞安全工作上的一切漏洞。一般来说,对已经暴露出来的问题都能积极认真地去解决,但不注意举一反三,不能主动去查找和解决那些潜在的问题。这种“头疼治头”、“脚疼治脚”的消防队式的工作方法,必然造成工作上的消极和被劫。这就要求我们,在抓已经出现的问题时必须同时考虑到与其相联系的其他方面也存在的问题。尤其要提倡敢于揭矛盾、亮“家丑”、自找短处,把问题解决在尚未形成气候之前。第三,从基层建设上看,重集中单位轻小散远单位。对成建制的集中单位,各级领导比较重视,总是去得多、管得细、抓得紧、检查严、标准高,有总是容易及时发现和解决,管理教育比较到位,安全形势比较好。而对机关直属的一些小、散、远单位和勤杂人员,往往是重使用、轻管理、轻教育、轻具体指导、轻关心帮助,这就造成人少出事率高的状况。这就要求对小、散、远单位和勤杂人员的字处理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必须针对不同情况做很多具体细致的工作,工作到人,工作到位,工作到家,既管住人又管住心,既管好业务又管好思想,既加强场所建设又加强队伍建设。第四,从时间安排上看,重正课时间轻业余时间。从绝大多数连队的情况来看,在对正课时间的安排上,才有周密计划,有组织措施,有具体分工,有领导在场,有标准要求,有小结讲评。应该说是重视的,是严格的,是正规的,是有成效的。但对业余时间,却普遍重视程度不够,没计划,没安排,没组织,没活动,放任自流,各行其是,成了“谁也不当之处谁”的“想去哪里去哪里,想干什么干什么”的自由支配时间,为自控力的战士提供了犯错误的机会。这就需要认清部队工作的特点,部队工作可以有八小时的,但对部队的管理教育却是全时制的、全天候的,永远也不存在“八小时之外”的问题。这就要求各单位要组织开展好业余时间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满足年轻人爱动、爱玩、爱娱乐、爱表现自己特长的心理需求,寓教于乐,让战士们在各种形式的业余活动中,展显才华,增进友谊,陶冶情操,增长才干,促进身心健康,避免闲得无聊、无事生非、外出滋事的机会和条件。第五,从人员管理上看,重义务兵轻志愿兵和干部。从不少的连队来看,对义务兵尚能严格管理教育,但对志愿兵和干部却比较放任迁就,导致志愿兵和干部的违纪现象呈上升趋势。有的单位对志愿兵已完全放松管理教育,使他们不但没能发挥应有的骨干作用,而且成了不服管理、游手好闲的“特殊兵”,对义务兵产生消极的影响。有的单位对干部管理松懈,干部的责任心下降,要职务、闹转业、不思进取甚至违法乱纪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就要求,要从严管理干部,从严管理志愿兵,对不干工作、不负责任、不守纪律的人和事要从严处理,决不放任迁就。第六,从工作范围上看,重领导强调的方面轻领导尚未注意的方面。有的同志抓工作,不是从自身的具体实际情况出发,而是看领导的脸色办事。按领导的兴趣爱好来开展工作。这们消极、被动地来抓工作,必然会出现工作上的盲区,形成工作上的漏洞,极易造成事故和案件。这就要求各个单位,都要把上级精神具体化,按照实际情况抓好工作落实,特别是对上级领导没想到、没讲到、没看到、没抓到的问题,要能够提前想到、讲到、看到、抓到,这才会有工作上的主动权,才能消除事故和案件的隐患。上述这六个方面的现象,正是连续发生事故和案件的隐患。上述六个方面的现象,正是连续发生事故和案件的根本原因,每个单位、每个干部都应该认真分析对号,切实吸取教训,从上来解决安全工作上存在的问题。

这几年的事实证明,许多事故、案件虽然是发生在战士身上,但根子仍在领导,责任仍在干部。在这次“百日安全竞赛”活动中,各级领导干部要首先解决自己在安全工作上存在的问题,才能从基础上、从根本上真正推动安全工作的健康发展。一是要解决“工作指导思想不端正”的问题。部队建设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需要有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和精神。我们有的干部,却热衷于抓造声势、出名声、见效快、急功近利的工作,不注重抓根本、打基础,以抓突击来代替抓经常,以形式主义来代替周到细致的具体工作,以某一两个“强项”来代替整体建设。这样抓部队,表面上热热闹闹,看起来新套套不少,但背后并没有多少实际内容,有百害而无一益,必然会给违法乱纪活动留下空隙可钻。所以必须遵循着眼于打好基础、加强全面建设的原则,做好经常性的各项工作,促进部队建设的整体协调发展。这样才能从根本基础上来消除发生事故和案件的诱发因素。二是要解决“对管理教育薄弱的地方不重视”的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对所属人员的管理,防止人员失控。管理要是全方位、全过程、全员额的管理,不能时紧时松、时严时宽、时管时不管。对那些缺乏科学性的人要实行强制管理,使人人都处在被管理之中。要加强针对性的思想教育,提高官兵分辨吾辈的能力、行为选择的能力、化解矛盾的能力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把行为约束和思想疏导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安全工作的群众性和有效性。三是要解决“对个别重点人帮教、控制、防范不得力”的问题。个别重点人数量虽小,但能量较大,是酿成事故和案件的主要因素。各级领导都要对本单位的个别重点人员心中有底,做到问题原因清楚,责任分工明确,帮教计划落实,应急措施得当。各级领导要亲自做个别重点人的

工作,同他们结对子、交朋友,不厌其烦地耐心细致地做好帮教转化工作,及时解决已经表现出来或潜伏的各种思想问题,把各种现实危险消除在萌芽状态。四是要解决“对危险人员与危险物品相结合引发事故和案件的可能性、危害性认识不充分”的问题。危险人员与危险物品一旦结合在一起,就必然导致事故和案件的发生。所以要千方百计地阻挠危险人员与危险物品的接触。对有现实危险的人员,要采取果断措施,实行严格控制,并集中全力进行积极有效地处理,对枪支弹药和危险物品,一定要挑选原则、遵守纪律、忠诚可靠、认真负责的人员负责管理和保护,做到安全可靠、万无一失。领导要抓好枪支弹药和危险物品保管制度的落实,真正堵住必案的“源头”。五是要解决“对建立良好内部关系考虑不周到”的问题。领导如果对部属感情不深,政策观念不强,处理问题不公,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就会造成相互关系紧张,导致矛盾激化的恶果。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很强的爱兵观念,热情地关心战士们的思想、工作、生活、身体等方面的问题,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实际困难,建立融洽和睦的良好内部关系,创造一个团结友爱、温暖甜蜜的拴心留人的优良环境,水陆矛盾激化的各种因素。

我们有“百日安全竞赛”活动中,要把安全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作来抓,全方位、全员额、多渠道、多层次地抓好防事故、防案件措施的落实,实现安全工作的重大突破。

要使各级领导都严密组织管理。各级都要发挥领导作用,把所属人员真正组织好、管理好,一级管好一级,级级抓安全;一层带好一层,层层防事故、防案件。各级领导都要“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干好自己的事”、层层都重视组织管理,人人都置于组织管理之中,以严密的组织管理来堵塞安全工作上的一切漏洞,确保安全工作的各项措施的圆满落实。这是对各级干部组织管理能力的一次最实际的考核和检验。

要使各类人员都严明各自职责。条令条例规定的各类人员职责,是开展工作的依据。要进行职责教育,确立强烈的职责意识。发动官兵自觉履行各自的职责,养成按职责办事的习惯。职责是对本职工作内容、工作范围、工作要求、工作责任的明确规定,按职责进行工作才能保证部队建设的规范、有序、协调、健康发展,才能有效防止事故和案件的发生。对发生或案件的要按职责来追究责任,板子打在具体责任人身上。平时布置工作下达任务,都要以职责为依据,不能随心所欲,这是做好安全工作的重要保证。

要使各种装备都严格技术标准。我们部队的现代化装备比较多,结构复杂,技术要求很高。各种武器装备上的各个零部件才有限定的技术标准和使用期限。要以科学态度,严格掌握各种武器装备的技术标准,使其在规定的使用寿命内发挥技术交通。要精心维护保养武器装备,使它们始终牌良好、稳定、安全的技术状态,为安全作用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

要使各项专业都严守操作技巧。我们部队的技术含量高。,专业分工细。需要有熟练的操作技巧。各项专业的操作规程都是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要组织各个专业的人员熟悉本专业操作规程的内容,掌握操作概念,自学按操作规程办事。坚决制止不讲科学的盲目蛮干的操作方法。养成互相监督、互相提醒、共同按操作规程操练作用武器装备的文明习惯。严防违章操作,严防损坏武器装备。

要使各项规章制度都严格贯彻落实。部队各级制定的各方面的规章制度,都反映了一定事物的客观规律性,是群众经验智慧的结晶,有的是用血的代价换来的,具体一定的地区性和强制性。要增长率全体官兵养成自学遵守规章制度的好习惯,在规章制度的范围内自由活动,规章制度贵在贯彻落实。对自学依照规章制度办事的人要予以表扬,对违犯规章制度的现象要严肃处理,以维护规章制度的严肃性。这样才能预防事故和案件的发生。

第4篇:安全事故管理解决方案范文

为抛出主题—提出主题中的问题一思考讨论问题一寻找答案一归纳总结。教师在前两个环节是主导,学员在中间两个环节为主导,培训教师和学员之间平等对话、互动交流,通过参与、合作、分享、体验,使参与培训的学员获得并建立新的安全知识,形成新的理念,产生愉悦自信的体验。充分体现安全培训“以人为本。创新培训”的新理念。比如:在区队长以上的干部安全培训班上,采用主题研讨法,诸如“我是如何当好班队长的?”主题演讲活动,效果会更好一些。

(2)问题归纳法。其策略一般程序为提出问题一掌握知识一解决问题,也就是将教学内容在实际生活的表现以及存在问题先请学员提出,然后教师运用书本知识来解决上述问题,最后归纳总结所学基本原理及知识。

(3)典型案例法。其策略一般程序为案例解说一尝试解决一设置悬念一理论学习一剖析方案一小组讨论一成果分享一总结归纳。这种方法直观具体,生动形象,环环入扣,对错分明,印象深刻,气氛活跃。

(4)情景创设法。其策略一般程序为设置问题一创设愿景一搭建平台一激活学员。这种方法将参加培训人员分为若干组,为每组队员提供一份经典管理案例,组员们积极开动脑筋,结合本岗位实际,总结出“责任要分解到人”、 “工作要养成一丝不苟、有条不紊、精益求精的习惯” 、“执行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细节决定成败”等一系列观点,“执行力”的概念也潜移默化地深深印刻在了每个人的脑海里。

(5)多维思辨法。其策略程序为解说原理—分析优劣一发展理论。即把现有定论、解决问题的经验方法提供给学员,让学员挑刺,提出优劣加以完善,这种方法课堂气氛热烈,分析问题深刻,自由度较大,所以教师要收放得当,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思路具有极高的分析探索能力。

3 注重互动教学技术的创新

在坚持传统的互动教学模式外,安全技术培训教师还应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创新互动教学的形式。

(1)积极探索网上互动培训方式。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煤矿安全技术培训应该借助网络媒体,一是在企业网络系统上建立起培训学习的菜台,培训教师随时上传学员所需要的学习内容和问题,同时,教师可以在这个平台上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念,解答学员的问题,二是培训教师和学员建立互动博客,每个学员可以到自己所喜欢的博客上学习,这种网上互动式学习实现了资源共享,是互动教学技术的新趋势。

(2)模拟训练。模拟训i练就是把学生带入一个虚拟的假定情景中,人为制造种种复杂疑难的情节,让学生去面对困难、矛盾和冲突,独自去处理、解决矛盾,从中观察学生应付管理突发事件的态度和解决管理疑难复杂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可以采用现场演示评议法,跟踪拍摄回放法,分组对垒法,角色换位法等方式进行模拟训练,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参与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 “hot seat”方式(热椅子)。即在培训者和被训者之中每天产生一名坐上“热椅子”的人员。众多个学员可以向他提问。通过“热椅子”形式,旨在给学生创造互动的条件,提供互动的机会。为了给学生示范,第一天坐上“hot seat”的应该是教师,最后发展为学员们争坐“hot seat”.自己去探索、体会与他人交流信息,交换意见,沟通情感的乐趣,课堂气氛自然而然地活跃起来。

总之,煤矿安全生产是构建和谐矿区的重中之重,而安全技术培训又是确保煤矿生产安全的关键,为此,采用新的培训技术,实施互动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只要我们坚持创新,勇于改革,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一定会收到实效。i(编辑/陈志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是安全生产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手段。企业重视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既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的重要任务,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为此,企业要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安全生产整体规划和建设之中,坚持“险时搞救援,平时搞防范”的基本原则,突出抓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五项基础工作。

一、强化编制应急预案和应急准备

编制应急救援预案是事故预防和应急准备的核心内容,是及时、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前提。企业通过编制应急救援预案,确定应急救援的范围和建立救援体系,使应急管理不再无据可依、无章可循;在重大事故发生后,能及时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救援,在短时间内使事故得到有效控制;而平时工作状态下发挥应急预案的预防作用,又尽可能化解会导致突发公共事件的风险隐患,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

企业应急救援预案必须符合国家、行业的有关规定和本单位实际情况,所以在进行编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类型及其应急救援工作的特点,分门别类制定应急预案;(2)要分级编制应急预案,即上一级应急预案的编制应以下一级应急预案为基础,加以统筹和提高,做到从总公司(集团公司、总厂)到子公司 、分公司直至基层相互关联,形成上下对应、互为衔接、健全完善的预案体系; (3)应急预案要充分反映各作业岗位安全评价的结果。包括重大危险源的数量、种类及分布情况,。重大事故隐患及安全管理网络等,确定各个生产过程或岗位的隐患或可能发生的事。故; (4)规定发生应急预案中预想事故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之我见的急救机构和相关职责、预案启动程序及应急指挥中心、指挥人员,对内对外报告、联系及协调制度; (5)在事故或隐患发现的早期,确定相关操作人员进行控制、预防和消除的手段、方法,监控危险的措施及联系汇报制度; (6)明确事故发生后,施行现场救援或急救的措施、要点,制定出防止事故扩大,尽可能减少损失的方针和措施; (7)编审过程中力求根据生产(运行)岗位的实况,突出体现预防事故或再识别隐患的目的,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充分具备现场指导性。

二、深化应急预案宣传教育培训

应急预案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是保证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贯彻实施的重要手段和提高事故防范能力的重要途径。要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采取不同方式,广泛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知识和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使应急预案相关职能部门及其人员,提高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明确应急工作程序,提高应急处置和协调能力。在此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图书、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文化宣传力量的作用,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对从业人员普及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应急预案的内容及案例、事故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的应急处置知识,掌握本岗位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置程序,切实提高企业全员救援技能和应对事故灾难的能力。

三、开展应急预案演练

企业编制应急预案,不是为了装璜门面或应付检查,而是为了真正有用于安全生产。所以,企业必须积极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发挥预案“平时预防事故,险时应急抢救”的重要作用。通过预案演练,解决企业内部门之间以及企业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相互衔接事宜,提高各类人员的操作熟练程度、技术水平和整体应急能力,保持各应急部门、机构、人员之间及各预案之间的协调性,以及发现和修正应急预案的不足与缺陷等问题,努力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和针对性。要切实形成预案演练制度。通常高危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预案实战模拟演练。其它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要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针对演练的效果,及时进行评估、修订、总结和完善,并将评估和总结报告及时上报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四、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队伍

企业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队伍是应急管理的重要保障。按照国家有关要求,矿山、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等行业或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法组建和完善专职救援队伍,其它类型企业应当根据自身口文/黄亚利(福建省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经营规模、生产工艺、物料特性、内外部危险有害因素等实际情况,组建专兼职的应急救援队伍。对应急救援队伍,要提出建设规划,并健全体制机制,确保队伍类型、水平等符合实际风险的特点。同时,企业的应急救援队伍应主动对接并始终保持与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的联系,随时接受应急指令,履行使命。

第5篇:安全事故管理解决方案范文

我院通过对本院20xx年交通事故赔偿案件的执行情况的总结、分析和调查,针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执行难的这一现象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一些看法和意见。

一、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执行案件相关数据

××县人民法院20xx年执行立案共230件,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执行立案共计46件,占总立案数的20%;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诉讼案件共52件,88.5%的交通事故案件需要强制执行;新收执行案件结案率约47%,而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执行案件结案率约为21.7%;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执行案件总标的为389.068万元,而结案标的为104.72万元;此类执行案件牵涉到的当事人为200人次。

二、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执行案件的特点

通过对上述数据的分析,反映出此类执行案件的如下特点:

1、交通事故赔偿执行案件占法院执行案件的较大比例,且有上升趋势;

2、被执行人自动履行率低,赔偿基本需要依靠法院强制执行;

3、交通事故赔偿案件的执行难度大,执结率只为平均结案率的一半左右;

4、交通事故赔偿案件赔偿标的较大,牵涉众多当事人,造成执行工作难以开展;

5、执行期限较长。本院有80%以上的案件执行期限超过三个月,同时有相当一部分案件成为“骨头”案件,久执未结。

三、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执行难的成因分析

通过对其他法院和本院交通事故赔偿案件执行情况的数据分析来看,交通事故赔偿案件执行难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从被执行人的履行能力分析

(1)交通事故赔偿案件的被执行人大多是自然人,有经济能力的,在交警部门交通事故的处理中一般会调解解决。经交警部门调解未果,出具责任认定书后,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被执行人经济状况普遍较差,赔偿能力相对较低。且事故不仅造成申请执行人一方伤亡,被执行人一方也存在不同程度损伤。因此,面对超出被执行人心理承受能力和实际履行能力的巨额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金,被执行人根本无力偿还。

(2)交强险强制实施后,交通事故赔偿案件的被执行人本应包括保险公司,但由于基层法院交通事故案件中的车辆多为几次转手、车况不良、准报废车辆,甚至手续不全而无法办理保险;或者由于车主的侥幸心理,导致保险公司在案件中的缺位。即使保险公司作为被执行人,其往往也不认可生效法律文书确定赔偿金的计算方法,而是按照行业标准或内部规定重新计算,计算后的数额一般会减少10%—40%。这部分权益的争取又需要车主通过诉讼与之解决,使交通事故执行案件案上加案,执行过程旷日持久。

(3)有些个人或者个人合伙出资购买车辆,为了服从管理部门对营运车辆管理的要求,将车辆登记为某个具有运输经营权资质的单位名下,以单位的名义进行营运,也就是通常所谓的车辆挂靠。因此交通损害赔偿案件中就经常出现一些专门从事经营挂靠业务的汽车运输公司,而这类公司往往从案件发生后就不见踪影,法人变更电话号码,企业变更工作地点,根本无从寻找,更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2、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执行前的执法状况分析

(1)前期处理期限较长,客观上导致了法院执行的被动。由于受处理程序的制约,道路交通人身赔偿案件首先必须经过公安交管部门调解处理,且处理期限一般长达数月,公安交管部门在处理时往往只能依职权对车辆予以扣留,对被执行人的其他财产无法进行控制,客观上为部分被执行人伺机转移其他财产提供了便利;在案件进入法院审理、执行环节后,出现了义务人除被扣车辆外无其他财产可供诉讼保全或执行的被动局面。另一方面经过交管部门调解和诉讼程序,少则三个月多则一年的时间,车辆在交管部门的保管场所环境较差又多为露天停放,价值迅速贬损。所剩不多的价值还需交纳高昂的保管费用,以××为例停车费为20元/天,车辆保管费用一般需数千元。再扣除评估拍卖所需费用,基本就所剩无几。更不用说有些外壳受损较重的车辆根本无法变现。

(2)进入诉讼程序后部分法官缺乏执行意识,就案判案,造成执行难。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诉讼到法院后,有的当事人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能及时向法院提出诉讼保全申请,法院则依法采取了保全措施。而有的当事人缺乏法律知识,认为案件诉讼到法院就是法院的事,法官又未尽到提醒义务,该保全的财产既没有通知当事人申请诉讼保全,亦没有依职权进行保全,这就给肇事者创造了转移财产的 机会。

3、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的外部执行环境

(1)被执行人法律意识淡薄,无诚信意识,规避执行情况严重。义务人在法院判决偿付高额赔偿费用后,往往迅速将保险公司理赔的商业险转移,采取转移、隐匿财产或者躲避在外的方法来逃避执行,造成无财产可供执行的假象,客观上造成执行人员无法通过采取强制措施来敦促其履行义务,使执行通知书变成“逃跑通知书”,给执行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2)申请人大多缺乏基本的诉讼常识,对诉讼风险的认识不足,对法院执行的期望值过高,普遍存在着“案件到了法院,法院肯定会帮我全部执行到位”的认识误区,对案件的审理和执行过分依赖法院。在审理过程中未能及时申请诉讼保全,在执行中也未积极配合查找侵害人的财产线索,只是一味地认为只要官司打赢了,立案申请执行了,法院就能够把钱送到他们手中,而忽略了实际执行中的困难和风险,而一旦希望落空极易造成与法院的对立。

(3)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委托被执行人所在地法院执行,效果也并不显著。××县地处温厚高速公路旁,为交通要道,每年有大量的交通事故都发生在温厚高速公路××段,因此很多申请人、被执行人均在外地,××县法院无法执行只能委托被执行人所在地法院执行。但因被执行人居住地也不稳定,跨区域性和流动性大,委托执行同样难以发挥作用。

四、解决交通事故赔偿案件执行难的对策

1、从立法方面,增加有利于保护受害者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的条款和内容

(1)有关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责任主体的法律规定,决定了人民法院审理该类案件时对赔偿主体的确定,也直接影响到案件的执行。特别是对于车辆在挂靠经营、承包经营、出租出借,擅自驾驶、受雇驾驶、职务行为驾驶、无偿搭乘等情形下责任主体分别应如何确定,应有明确的规定。避免不同法院之间,或同一法院不同案件中,发生确定主体的原则不一致,出现主体漏判、误判的情形,从而影响到判决的执行。

(2)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的管辖,由于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是由事故所在地公安机关处理,当事人一般都向事故发生地的法院。虽然《民事诉讼法》规定此类案件也可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但实践中,受害人向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的几乎没有。而此类案件执行本身就较难,加上委托执行也难,造成了一些案件原审人民法院无力执行,被申请执行人所在地人民法院不愿执行。因此,可以考虑修订有关此类案件管辖的规定,直接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使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更便于查找被执行人及其财产,有利于案件的最终执行。

(3)执行交通事故车辆的保险理赔款项和执行中拍卖、变卖、抵债的车辆过户等问题没有明确规定,使得人民法院在执行保险理赔款和肇事车辆时经常遇到阻碍,应从立法上对执行肇事车辆的保险理赔款和执行中拍卖、变卖、抵债的车辆的过户问题作出规定。此外,已经颁布实施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规定的交强险,投保数额有限,对一些较大的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应在实践中,完善和调整。这才是从根本上解决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执行难的对策。

(4)建议完善委托执行制度。当前由于各种原因,委托执行制度发挥作用不大,导致异地执行问题突出。

2、在执行前的执法活动中,充分考虑日后执行工作的延续性

(1)绝大多数交通事故是因为当事人的文化素质不高、交通安全法制观念比较淡漠而引发的,要使交通事故赔偿案件得到有效遏制,要广泛开展交通安全法制教育,使交通安全法制观念深入每个公民心中。

(2)加强与公安交警部门的沟通与协作。一是公安部门可责令肇事者交纳足额的事故保证金或提供有效担保,提示受害人及时申请财产保全。二是公安部门可积极收集肇事者及车主单位联系方式、车辆保险情况等信息。三是公安部门应大幅降低扣押车辆的停车费用。四是加快公安部门的事故处理程序。五是加强车管部门对车辆的查控力度,法院采取的限制过户查封方法,难以实际控制车辆,车管部门应在验车和日常管理等环节配合法院对流动车辆及时控制。

(3)加大诉讼保全和先予执行力度。法院应在诉讼保全中切实加强财产查控,同时可在公安机关事故责任认定准确的情况下,根据受害人的申请及伤情治疗的需要,及时裁定先予执行治疗费,保证被害人得到及时治疗,避免在长期的诉讼和执行中导致车辆价值贬损以及被执行人员无法寻找,缓解以后的执行压力。

3、加大执行力度,采取多种执行措施

(1)在执行中,执行法官要使用规范用语、文明礼貌,耐心细致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换位思考,缓和矛盾。要细心留意每一个执行细节,巧挖每一条执行线索,强化执行中的人情味,从根本上防止和避免暴力抗法事件的发生。

(2)对没有一次性履行法律义务的能力,但履行义务的态度诚恳,而且有持续履行义务能力的被申请执行人,采取灵活的执行方法,促使执行和解。充分考虑让双方共同生存和发展,积极做好申请人的思想工作,促使双方在自愿的基础上,订立切实可行的还款协议,并监督协议的履行。

(3)对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利用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对其进行曝光;大胆适用搜查令,给被执行人造成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压力;对有财产而拒不配合执行的被执行人,坚决采取拘留、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对有履行能力而长期逃避或转移、隐藏财产构成犯罪的被执行人,坚决追究其刑事责任。

(4)对于经查实确无偿还能力且又无财产可供执行的被执行人,要说服申请执行人,先中止本次执行程序,待被执行人有能力偿还时再恢复执行。同时,动员无偿还能力的被执行人近亲属代其履行部分义务,减轻被执行人的压力。在被执行人赔偿相当部分款额后,动员其执行权利人达成和解,达到使执行权利人减免原执行标的,达到案结事了的目的。

(5)建立受害人救济制度

第6篇:安全事故管理解决方案范文

关键词:水电站;安全管理;措施

引言

水电站作为各行各业动力的重要来源,在生产运行的过程中,其一旦出现任何事故所产生的损失都是无法估计的,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正常进行产生着严重的不良影响。在水电站工作的实施中,安全生产是水电站重要的生命线,而做好水电站的安全管理工作不仅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还能够对员工的生命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1 水电站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在水电站的良好运行上,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发挥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企业的生产范畴分析,企业要想将现代化管理的基本目标予以实现就需要采用现代化的设备,以促进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不断的提高企业的发展生产力和劳动生产效率。同时,安全管理工作是为生产的安全性所服务的,在劳动者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得以提升的基础上,生产的过程中,劳动者才能对自身安全的保障性更好的感受到,进而为企业更加努力的贡献自己的力量,促进着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升。从水电站的需求出发,它是保证人们生产和生活正常进行的基础部分,加强水电站的安全管理工作,对水电站以及电力企业的良性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效获取,以及生产设备的完好等很多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2 加强水电站安全管理工作的策略

2.1 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与技术水平 水电站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的提高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安全管理工作的进行中,安全管理部门需要将职工的安全意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来抓,采取正面教育、处罚与奖励教育手段,将职工的安全教育予以落实,促进职工从被动的接受安全向主动的接受迈进,以在工作的实施中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水电站生产与运行的安全性。从工作人员的技术层面分析,虽然我国很多的水电站都不是很大,但是它对职工技术水平的要求却是比较高的。水电站的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运用到很多的生产设备,这些生产设备不论是对新职工还是老职工来讲都是非常熟悉的,但是很多生产设备在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却不被新职工所详细的了解,操作的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就会产生严重的事故。基于此,水电站需要定期的针对新职工开展安全生产和技术方面的培训,促进新职工对整个生产流程的熟悉度,更好的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保证生产的安全进行。

2.2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在一些小型的水电站中,由于其自身的装机规模和机组的容量比较小,因此,水电站在运行的过程中经常会将机组设备的检修和故障的排除工作忽视掉[1]。此时,水电站必须要加强对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检修与故障等方面的管理和分析,对设备的运行规律和故障发生的前兆有个清楚的认识,进而有针对性的采取合理的措施对设备的利用率进行提高。与此同时,水电站中的相关部门和负责人还需要从国家的法律法规出发,从水电站的实际运行情况,制定出一套适合水电站生产需要和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在实际的工作中严格的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从巡回检查制、交接班制、设备缺陷管理制等方面着手,做好设备在运行中各种情况的记录,以帮助设备操作人员将不良的操作习惯予以改正。

2.3 生产设备管理到位 水电站中的生产工具是以生产设备为主的,而水电站要想保证安全生产的管理能力,更好的提高水电站的经济效益,现代化的安全管理技术在保证生产设备的安全与高效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在这个方面,水电站首先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设备账单,在每台机组中建立一个全面的技术档案,将机组安装时的技术参数,运行中所出现的异常、故障和事故,以及各种异常产生的原因、处理的流程、需要更换的部件等详细的记录,并对设备的运行情况随时的进行分析和查询,在心中形成一个良好的流程。其次,针对生产设备建立一套完善的问题反馈制度。在这个问题上,水电站中的各部门需要定期召开一次关于设备运行分析的会议,由班长参与到生产设备运行中所出现问题的分析与讨论中,并找出解决的方法。生产设备问题讨论的共同参与需要具体的落实到每一个检修班,并认真的做好设备的检查、维护和维修工作,实时记录。生产设备在问题的备案中需要采取销号制,对于有条件并且能够及时解决的问题需要及时的销号,对于在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的,需要及时记录在档案中,并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创造良好的条件,在问题得以解决后再销号。

2.4 做好事故的应急工作 为了更好的保证水电站的安全生产工作能够落实到实处,水电站需要对《安全生产法》、《电力法》、《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为标准认真的贯彻,并从水电站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合理的事故预应急预案[3]。在水电站中,由专业的技术人员成立应急预案负责小组,确定好每一成员的职责,并从水电站中的停电事故、人身触电伤亡事故、设备着火事故等方面进行应急预案,在实际的演习中对各项预案不断的进行合理的修改,以更好的提高水电站中的事故应急处理能力。同时,对于比较危险的设备和新增的设备,小组成员需要定期的检查,并根据人员变动的情况对预案及时的进行调整与更新。水电站安全管理工作中,事故预应急预案实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水电站运行中的紧急事件及时、快速、高效的进行控制,将事故所造成的损伤降到最低。

3 结语

综上所述,安全管理工作是水电站长期坚持的一项重点工作,其安全管理效果的体现不仅需要水电站中各级领导的重视,还需要全体职工的共同参与和不懈的努力。在水电站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生产设备的管理到位,事故应急工作的良好处理,是提高水电站安全管理工作水平和保证水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罗子金.水电站安全管理工作浅析[J].科技风.2010,(18):187-188.

[2] 程战波.水电站安全管理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0,(03):138-139.

第7篇:安全事故管理解决方案范文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整个社会来说,加强应急管理、应对各种危机,及时处理和化解各类矛盾,已经被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全面提高应急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扎实推进应急管理工作已经成为社会、政府、企业管理的核心职能之一。

应急管理工作要以科学的方法抓预防和应急准备,以科学的手段作好预警预报和传递信息,以科学的方法分析模拟事故影响及后果,以科学的判断作为应急处置、救援方案的决策依据,以科学和技术的研究提升应急工作的水平。

应急管理应从对风险识别开始,分析事件的可能性及后果的严重性,评估风险的接受程度,采取控制措施,使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上。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是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确定应急范围和对象、编制应急预案的关键。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包括对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的辨识,以及对它们造成的后果和可能性的评价。危险辨识是确认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并确定其特征的过程,即找出可能引发事故导致不良后果的材料、系统、生产过程或场所的特征,评估事故后果。

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的重大事故或灾害,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它是在辨识和评估潜在的重大危险、事故类型、发生的可能性、发生过程、事故后果及影响严重程度的基础上,对应急机构与职责、人员、技术、装备、设施、物资、救援行动及其指挥与协调等方面预先做出的具体安排。应急预案基本功能是对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做到超前思考、超前谋划、超前化解,把应急管理工作纳人经常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从而化应急管理为常规管理,化危机为转机,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给企业、政府和社会造成的损失。应急预案从应急功能和定位上分为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等;从应急目的和作用分为:救援预案、响应预案、处置预案(或方案);应急救援预案是应急救援准备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如在《安全生产法》、《突发事件应对法》、《消防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中均有明确规定。应急预案应明确在突发事故发生之前、发生过程中以及刚刚结束之后,谁负责做什么,何时做,以及相应的策略和资源准备等。总体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处理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专项应急预案是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是总体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应按照总体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具有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作为总体应急预案的附件。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现场处置预案应具体、简单、针对性强。现场处置方案应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做到事故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通过应急演练,做到迅速反应、正确处置。应急预案应符合科学、实用、简明、易行的总体要求,满足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有关规定,适应突发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机理,涵盖对紧急情况的处理程序和措施,应急措施要具体明确,具备可操作性。

应急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再是一个安全环保部门或是生产运行部门单一部门管理的业务,而是一项关联性很强的工作。应急工作在某种程度上不再象一些传统管理工作那样责任分明、界限清楚,比如,自然灾害造成的装置破坏会直接影响生产工艺的安全,生产工艺的安全发生问题也直接波及到人员的生命、环境和财产安全;同样,社会事件、公共卫生事件会在局部引起恐慌,人们的心理、生活活动就会受到影响,给安全生产带来危害。所以建立应急体系必须量化和分解应急工作计划和目标,落实责任部门、责任人、职责权限、时间和资源,确保应急工作计划和目标的实现,并能持续改进。

第8篇:安全事故管理解决方案范文

关键词:电力企业 电力应急管理机制 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F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1(c)-0095-02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电的需求量不断上升,要求人们做好供电方面的安全和稳定工作。如果电力企业能有一套科学且完善的预警管理体制,就可以对电力突发事件有更好的解决能力,使安全事故的发生机率减少,从而促进电力运行更稳定、安全,供应服务更完善。

1 应急管理原则

坚持达到标准是电力企业在工作中使其良好运行的关键因素,其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预先防护。电力应急工作良好运行的原则是有居安思危的思想,企业在运行过中应对以往发生的事故和遇到的问题做一个正确的分析,并找出解决方案,对电力企业中经常发生的状况,会遇见的困难提前调查好,并归档整理成册方便后期查找,这是电力企业在建设应急管理机制中需要做的。企业发展过程中要与实际相结合,还要制定一个长远的目标,把应急管理体制当作一个必要的并且长期坚持的工作,提前做好预防工作来应对电力企业运行中可能会发生的事故。第二,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是在应急管理体制中的重点,因为只有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得到保障才能使电力设施得到更好的创新,使电网能够更安全地工作。在应急管理体制的运行中,这项工作需要企业中的每个部门和各级人员都能涉及到,让每个工作人员把这项工作都当作是自己的责任,每个人都努力认真对待这项工作,使每个员工的主动性和责任性更好地体现出来。同时,在把应急活动与实践相结合时,要求各个部门联合工作,让自己的工作职能在党政工团的一齐管理下更好地发挥出来,管理效果通过相互帮助来更好的实现。第三,常规管理。应急系统是专业、长久的工作,对这项工作的标准及目标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提高。所以就需要电力企业有一个科学的思想,在日常规划管理中加入应急管理工作,而且需要不断发展,完善和创新来使应急管理工作更好地运行。

2 分层分类管理

预案管理是电力应急机制建设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因素,它的实施性和耐用性都与预案管理的能力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由于电网企业的人员数量和规模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导致其在现实业务广度上也有着很大的区别。

因此,在制定预案时,要对企业的现实状况充分了解,就必须确保预案内容能够完整地把各项工作覆盖到,这就不仅要求电网企业在突然停电时有及时解决突况的能力,并且还要提前制定安全事故发生时的解决方案。想要企业更好地处理突况,就要把方案做到涉及各个方面,并且科学合理。想要进一步提高预案的科学性和适应性,需要在具体制定预案时,有分化、有层次并且从纵向与横向两个方面来管理。纵向管理方法有以下几点:第一,整体预防措施。这个方法是从整体上对突发事件制定解决措施,同时方案要具备科学合理性且符合相关程序。其实就是把突然发生的问题进行一个整体的处理。它的负责人是电力企业中有协调能力的人,并且使用他的管理职能。第二,制定事件的预防方案。这个方案就是对具有明显特征的事件进行处理并找出解决方法的方案,对不是多样的活动有一个专门管理方案,并且制定解决措施。危险来源与程序具体内容的辨别是整体预案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并且有相关部门对多样化的事情负责。第三,应对突发事故方案。这个方案主要是对具有特殊情况、职位以及设备装定的解决办法,它的特征是有较强的操作性,并且操作时易上手。在制定这个方案时,需要把风险判定因素和危险性解决措施紧密结合起来,可以在方案制定后根据应急排练的实施确保有关部门的职员可以凭借方案的具体内容在处理问题上可以更快、更科学,它是由操作层单位管理的。在横向分层管理方面,是要以突发状况的破坏范围、控制性、影响程度以及性质等方面来区别,并且把它们划分为严重、较严重、较大和普通这4个级别,可以用不同的颜色区分事故的等级。同时要将转化条件和划分标准在制定方案时进行严格的区分。

3 应急管理体系

要想在电网事故发生后,有一个及时的解决措施,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在电网应急管理机制的运行中,有后勤工作保障、状况稳定、应急方案、新闻公布、电网使用以及善后等工作人员,分别对电网使用中物资的保护、监控运行、善后解决方案、稳定现场状况、消息的公布以及应急解救等方面进行处理,可以各负其责解决突发事件,并且使事件得到更快、更有效率的处理。在现实工作中要结合实际,并且各个小组之间需要加强交流、明确分工,还需要企业的应急管理部门针对各个小组的工作有一个整体的调控。

4 应急队伍建设

在合理良好的应急机制方案制定完成后,就要求我们完善救援队伍的结构,同时这也是实现机构良好运行,应急方案能够完整执行的至关重要的一点。所以,要求人们把专业救援伍和职工紧密结合,还要同危险状况预防相联系的方法结合设立起以普通职工同专门人员联合组成的救援队伍。在确定应急人员以后,需要加强对应急人员的培训,包括在日常工作中的专业应急技能和专业应急知识,这不仅可以提高应急人员的专业操作能力,还可以提高在事故发生以后对事故的分析能力与掌握情况,使员工对突发事件有更强的处理能力和自救能力。除此之外,还要把日常演练安排到应急人员的工作中去。实践能力水平的高低,对应急人员的评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队伍要是在事故排练和日常的培训中没有做好,那么即使人员搭配再合理,人员专业能力再好,专业知识再丰富,在面对突然发生的状况时,也不会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就需要电力企业着重注意对应急人员的日常培训,根据演练情况的探究、思考来把应急管理工作中的物资保护、消息交流、调控机构、职员能力以及预防编制等方面可能发生的问题找出并处理。以上各方面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使电力企业的应急处理水平也得以提高。

5 结语

电力企业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就是电力的安全供应,并且社会主要关注的方向也是这个。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要想使电力应急管理体制的方案适应当下的形式,就需要电力企业可以抓住关键,并且结合自身情况,让电力供应安全水平的提高依靠一套完善的应急管理方案来实现。

参考文献

[1] 刘振山,张瑞,刘东旗.做好应急管理保障电网安全[J].科技创业家,2012(15):102-103.

[2] 储松华.关于电网企业应急管理的几点思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88-89.

第9篇:安全事故管理解决方案范文

论文关键词 交通事故 处理道路交通 事故责任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机动车保有量及驾驶人数量与日俱增,道路交通事故频发,预防和控制交通事故的发生,已成为社会各界特别是交通管理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法院在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中的界定中。道路交通安全与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关系重大。因此,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尤其是有效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既是各级政府安全监管的重要工作任务,也是公安交管部门维持稳定的重要职责。多年来,各级法院对交通事故的审判和责任认定已经探索出很多好经验、好办法,对交通事故的审判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但是应该值得注意的是,道路交通事故的审判应存在很多问题,如交通事故责任界定模糊、法律很多空白都给审判带来的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是需要认真对待,深入进行探讨的重大课题

一、目前交通事故案件在法院处理方面的疑点难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乡路网不断拓展延伸,交通流量急剧膨胀,市区道路交通事故呈迅猛上升趋势。目前,“保险互碰自赔”和“当事人自行协商处理”等轻微事故快捷处理方式仅在部分大城市施行,而交警部门不论事故大小,几乎每案必报,接警必出。由于辖区道路交通事故发案分布面广、线长、点多,往往一个事故现场还没有处理好,又急着赶往另一个事故现场。例如有的交警大队两个班次的民警分别在几个偏远路段出警时,如果再接到新的事故警情,只能等民警处置完事故现场后再赶赴新的事故现场。由于受警力限制,不可能安排更多班次的民警24小时值班备勤,客观上一方面大量的警力奔波在出警路上,另一方面又造成了事故多发时段出警慢的事实,当事人等待时间过长产生不满情绪。有时因民警不能及时赶到现场而贻误战机,导致现场破坏、证据丢失、证人离开或当事人结伙斗殴,影响到事故后期处理。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当事人到处上访和向法院提起投诉,综上所述因素,法院在进行审判过程中只能从交警部门提供的证据为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对一些问题界定模糊,在责任界定过程中法院存在很多的难点,这些对审判工作都会带来困扰。

首先,强制措施门坎高,办案难度加大。刑事拘留是对交通肇事犯罪嫌疑人最有效的强制措施。交通事故肇事方虽能明确其应负主责以上,但如果受害方正在医院实施抢救,就无法对肇事人实行刑事拘留强制措施。但又不能对其放任不管,任其走失。否则,一旦受害者死亡,交警部门无法向死者亲属交待。有些家属甚至会把责任推到交警部门,认为交警部门办案不力,导致事故赔偿不能顺利进行,而法院没有监督交警部门的权利,只能借助第三方的力量,很难保证受害方得到应有的赔偿。

其次,赔偿调解难度大,不向法院部门提起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对交通事故的损害赔偿有争议的,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立法本意是尊重当事人的诉权,使事故处理民警从繁琐的调解工作中解脱出来,专注于交通事故的调查定性。但现实中却事与愿违,赔偿调解进入了误区。受害当事人一味要求交警部门来解决损害赔偿问题,而不愿意走法律程序到法院提起诉讼,迫使事故处理民警耗费大量的精力,陷入整日接待群众的工作中,无法开展正常的事故调查。特别是部分受害当事人胡搅蛮缠、漫天要价,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严重干扰民警正常办公秩序。如2011年3月18日,一直行小型汽车与一辆对向左转弯的三轮摩托车相撞,致三轮摩托车驾驶员李某(男,49岁)轻伤乙级(左上额部缝16针),李某则是该事故主要责任。因李某提出15万元的天价整容费用,双方无法达成一致。调解终结后,李某拒不上法院起诉,连续三个多月到交管部门无理取闹,要求民警将已放行车辆扣回。二是“同命不同价”,赔偿标准城乡差别较大。损害赔偿标准的二元化,使群众在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上大打问号。在此类事故的赔偿调解过程中,因赔偿争议太大,民警即使是有理有据,讲得口干舌燥,当事双方也未必能够接受,常常是费力不讨好。综上所述,很多交通事故的处理当事人都不愿意向法院提起诉讼,都是在交警部门处理一段时期会载走法律程序,这段时期可能长达多年,经过长时间的处理,案件很多证据和事实都可能产生一些变化,事故的责任极难界定。

二、形成上述问题的原因

法律法规的严格规定和群众意识滞后的矛盾。《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对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进行了明确规定。如轻微道路交通事故按简易程序处理的不能扣车扣证、有损害赔偿调解必须要由事故各方当事人一致书面申请才能组织调解等等。而群众不理解这些新的事故处理规定,认为交警部门必须把伤员的抢救费用、事故损害赔偿费用全部都落实到位才算依法处理交通事故。“出了事,只找交警”,一味要求交警部门来满足受害者的不合理要求,还有相当一部分受害者亲属抱着“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错误维权观念。如某地发生的“2009.4.30肇事逃逸夫妻双亡案”,死者亲属横蛮取闹,抬尸闹丧、堵塞交通,甚至采取极端方式以跳楼寻死相威逼,或纠集亲属和工友到政府上访请愿,拒绝走正常处理程序,要求一次性赔偿到位。造成这些原因的因素主要有:(1)群众法律意识淡薄,还有一些群众提出无理高额赔偿,拒绝通过法院得到合理赔偿。企图通过向政府施压来解决问题。(2)交通事故都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具体的责任界定会根据双方当事人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界定,很难达到一个统一的标准。(3)司法程序时间长,司法程序是一个严谨、规范的体系,每个程序都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每个证据都要确保其准确性和真实性,在界定责任和量刑方面都要合法严谨,为了避免出现错判误判,法院在做每个判定前都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这些因素是造成时间长不可避免的问题。

三、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综合素质。专业素质是法院工作的高低关键因素,抓好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既是顺应发展需要的长期事,更是贴近实战必需的紧迫事。针对工作实际,一是以实用为目的,加强交通事故责任界定基本理论知识培训,强化证据意识和庭审意识,杜绝部分法院工作人员在办案中“办案程序不规范、案卷文书写不好、法律条文记不准”等不良现象,让每一名工作人员都成为业务的能手,在事故责任界定的每一个环节上都能做到驾轻就熟、游刃有余、独当一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加强宗旨教育,开展换位思考,让广大办案人员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学会以平和理性的心态正确对待群众的怨气和不满情绪,尽力当好群众的“出气筒”,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最大程度做到以人为本,避免群众和法院形成对立关系,使群众信任法院,积极配合法院的工作;三是通过学习钻研新的法律法规,探索在新的法制环境下如何运用正确方法、合法手段来解决实际难题。还要学会精通群众工作艺术和技巧,敢于面对群众做好解释说服工作,正确引导受害方通过司法途径依法维权,防止群众因法律意识淡薄,决绝通过法律渠道解决问题,为社会稳定带来不安因素。

同时,进行交通事故责任界定,交警部门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应积极协调交警部门,明确执法责任,全面推进事故处理执法规范化建设。要求规范民警办案程序,推广“阳光作业”工程,坚决克服“暗箱操作”,确保依法、公正、公平处理每一起交通事故。在规范执法上,将事故处理工作经验较丰富的民警捆绑到事故处理的基层部门担任专职法制员,落实“日清、周报、月考”制度,对民警办案进行全程监督,对事故案卷实行一案一评,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同时全面推行绩效考核,按照事故处理执法岗位的任务和要求,制定出台了《绩效考核实施细则》,对队伍管理和执法办案中的每一个环节实施精细化考核,逐级落实执法责任,并在交警部门之间进行通报公示。特别是在事故处理中起关键作用的事故责任划分上,一般事故由中级领导集体研究审核把关,重大事故和疑难事故,坚持一把手、中层干部、办案民警集体议案制度,必要时商请上级领导和法制部门共同讨论议定,尽量准确把握认定尺度,力求真实地做出事故成因分析和责任认定,减少人为因素,确保公平、公正,最大限度保障事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止法院出现单方作战的现象,只有和交警部门紧密合作,认清事故的过程,根据相对应的法律法规,才可以更好对交通事故责任进行准确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