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俗文化价值范文

民俗文化价值精选(九篇)

民俗文化价值

第1篇:民俗文化价值范文

(一)搭建蒙古包的习俗

蒙古族搭建蒙古包的历史已近千年,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逐渐发展成多种搭建蒙古包的传统习俗。1927年5月27日,考察团行至胡济图河时,斯文赫定记述了蒙古族搭建蒙古包的习俗。“考察团的帐篷在草地上排成了一长溜,拉尔生坚持让我们遵照蒙古人的习惯,把帐篷的门向南开。”[1]蒙古民族一般会在蒙古包上设计和绘制一些图案,使蒙古包更加美观的同时也表达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在帐篷长边一侧两个稍矮些的角上,编着寿星的图案,它代表着长寿,而在篷顶的中间,同样的图案又组成了一个有象征意味的圆圈。”[2]

(二)祭祀敖包活动

敖包在蒙古语中称“鄂博”,多用石头、沙土或树枝堆积而成。考察团行至胡济图河时遇到“鄂博”,斯文赫定记述:“首领的代表告诉他们,可以做想做的一切事情,但就是不让在土地上挖坑,因为这会伤害土地的灵气。他们还特别要求不要触动所有高起来的土坡,因为那上面都堆着鄂博。”[3]敖包在蒙古族居民生活中具有神圣地位,他们尊重敖包,认为那是神灵的象征,这不仅是对万物有灵信仰的体现,还表达出蒙古族人民对安定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三)婚嫁习俗

蒙古族具有浓厚草原民族特色的婚嫁风俗。考察团行至西利乌苏时,黄文弼记述道:“据云若育女子至长未嫁,而有孕生子,乃向蒙古包前马桩上扣头,意为与马桩配婚。……婚前男先至女家,与女同回男家,拜马桩,又拜来宾,即成婚姻。”[4]蒙古地区的婚嫁风俗是蒙古族社会生活和价值观念的一个缩影,拜马桩就鲜明显示出这一点。

(四)丧葬风俗

蒙古族的丧葬习俗既蕴含着的内涵,又是社会民俗的具体体现。1927年5月19日,黄文弼记录了蒙古族的丧葬风俗:“又闻此地丧礼甚薄,男子未成年者,以席卷之填于野。老人其棺木衣服,无论贫富,均不华丽。犹有蒙古之旧习也。”[5]由此可知,蒙古族“丧礼甚薄”的丧葬风俗与汉族有很大不同。对汉人来说,人生最重要的事莫过于“婚”“生”“死”,而蒙古族丧葬尚俭,不论贫富,亡者的棺木服饰都不推崇华丽。这种独特的丧葬文化反映出蒙古族人们平淡自然的价值观念,对现今社会厉行节约有借鉴意义。

(五)蒙古族的服饰

蒙古袍是蒙古族的主要服饰,具有浓郁的游牧民族特色。由于地域的差异,蒙古服饰在长袍的款式、妇女的佩戴首饰等方面存有不同。黄文弼在日记中记述了乌拉特与阿拉善两地区之间妇女在穿着和装扮上的差异。“据商人云,阿拉善女人装饰与乌拉特不同。乌拉特女人发髻,珍珠珊瑚垂额;阿拉善女人发下垂,以网络笼之,戴耳珠,以珊瑚夹银华饰之,富者用真珊瑚,贫者以假货充之。”[6]其作为鲜明的民族符号,成为展现蒙古族风貌的一个窗口。

二、民俗文化在当今社会的生存状况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俗文化的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因其自身文化传承的脆弱性,受到经济一体化和社会生活现代化更强烈的撞击。民俗文化在当今面临着迅速变异和流失的危险。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俗文化商业化现象

当前,文化产业作为新的消费热点,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身为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俗文化被广泛商业化。一些开发商为追求短期经济利益,不顾当地原有的文化形态,急功近利,将其过分包装。如内蒙古祭祀敖包的民俗活动。在斯文赫定的记述中,敖包是蒙古族人对“万物有灵”信仰崇拜的表现,祭祀敖包的活动神圣而庄严。随着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一些敖包在商业利益的冲击下,其本质开始扭曲。旅游开发者片面追求敖包外观的宏伟,以达到赚人眼球的效果,但对其深刻的内涵却漠视不顾。同时,许多游客也参与到祭祀中来,游客“祭祀的时候什么也不拿、不懂,就跟着牧民绕敖包三圈,嘴里喊着:呼来、呼来”。[7]游客并不真正理解敖包祭祀背后蕴藏的神圣意义,祭祀敖包这一传统民俗文化无疑已在商业开发中变质。

(二)民俗文化的内部断裂现象

经济的快速发展推进社会生活现代化,许多民俗文化因不能满足人们现代生活的需求而逐渐被遗弃,这种内部民俗文化的传承断裂现象在少数民族地区尤为严重。在内蒙古,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许多牧民开始定居,拥有固定住房,蒙古包的数量锐减。“现代牧民在自己承包的牧场上建造了砖瓦房,过上了定居生活,生活条件有了改善……牧民家有现代电器,多数牧户有小四轮拖拉机和辅助机,有的家庭还购置了小汽车、摩托车。”[8]传统的游牧民俗文化正在逐渐消失。斯文赫定在考察期间提及的蒙古包如今只能在一些草原旅游景点看到,作为具有观赏性的民俗旅游消费吸引点出现,其蕴含的悠久深厚的民俗寓意已经消失。

(三)民族文化的同化现象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各民族民俗文化同化现象日益突出,现代文明正以惊人的速度弱化民族的个性符号,民俗文化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民俗文化的同化现象鲜明地表现在服饰和婚嫁习俗上。随着文化交流日益增多,现在内蒙古地区的很多人已不再穿蒙古袍,不再佩戴自己的民族服饰。蒙古族的年轻人多数崇尚现代审美观念,喜欢佩戴流行饰品,对蒙古衣服的做工及穿戴方法等逐渐陌生。现今的蒙古族年轻人婚嫁时,往往采取中西结合,甚至完全西式的结婚方式,很少沿用传统当地婚俗仪式。蕴含传统蒙古族文化的“以牛马为聘礼”、举办“祭火仪式”等婚俗被弃之不用,使其失去了体验民族自我认知感和存在感的一个重要途径,这将导致民族意识的迷失。

三、民俗文化的独特价值及保护的必要性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精神资源,代表着中华各民族最具特色的东西,是一个民族存在的重要体现。它的独特价值表现在文化、社会、教育、艺术等多个领域,极具发掘和保护的必要性。

(一)历史文化价值

民俗文化是某一地区民族文明的传承形式,它记录了相应的历史,反映某一时期的历史画面。“人是民俗的动物”。[9]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生活与民俗紧密相关。从斯文赫定记载蒙古族怕破坏土地的灵气、祭祀敖包的习俗中,可以看出推崇“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对蒙古民族的深刻影响。由此体现出蒙古族的特征,再现蒙古民族在草原、溪流边堆垒敖包进行祭祀活动的画面,为学术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二)社会调解功能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习俗惯制,对社会生活具有调节功能。民俗文化通过形成固定规范,起着稳定社会生活秩序,维系社会关系的作用。据斯文赫定记载,“1929年夏召开的麦德尔节从苏尼特右旗赶来的香客,就有2000人之多,据说从苏尼特左旗也至少来了这么多人。人们骑着马匹、骆驼,乘坐马车、汽车纷纷赶来,只是为了一个目标———朝拜班禅喇嘛并接受其祝福。”[10]蒙古族集体参加麦德尔节这种习俗,反映出蒙古族共同的信仰基础,它是民族团结的象征,是加强族内各地区之间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纽带。

(三)现实教育价值

民俗文化蕴涵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对社会群体特别是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有学者通过斯文赫定所记述的内蒙古地区民俗文化提出了开展民俗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即从民俗文化产生于民间、人们思想文化的载体、民俗文化的历史地位等角度论述其开展教育的必要性。[11]并指出开展民俗文化教育的方式,包括学校教育、广播、网络电视风方式。[12]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独具特色。一方面它与学校教育不同,不受时间地点、教师素质水平等条件限制,无时无处不在。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说:“个体生活历史首先是适应由他的社区代代相传下来的模式和标准。从他出生之时起,他生于其中的风俗就在塑造他的经验和行动。[13]”另一方面,民俗文化教育大多不具有强制性,是潜移默化的,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例如,每逢大规模祭祀敖包之后,蒙古族都会举行摔跤、赛马、射箭等娱乐活动,此民俗文化与蒙古族人粗犷豪放的游牧文明紧密相连,在无形中塑造、强化他们崇尚勇敢,尊敬武士的价值观念。

(四)艺术审美价值

“民间艺术是人类文明古拙和精美的活化石。”[14]民俗文化是民间艺术的土壤,其本身所具有的审美价值不容忽视。作为审美的民俗文化有两种形式。一是民俗物质文化,如黄文弼记录不同蒙古地区妇女的装饰物品,乌特拉妇女以“珍珠珊瑚垂额”,阿拉善妇女以“珊瑚夹银华饰之”。它们是民俗习惯的产物,以其独特的地域风格传达美的理念;二是民俗活动。在民俗的动态展示中,也展现了特殊美感。蒙古族嫁娶仪式中,在马头琴悠扬伴奏下,新郎新娘盛装华服,举起银碗向亲朋歌唱敬酒,就传达一种热烈奔放的美。民俗文化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重要作用。

四、保护民俗文化的原则

民俗文化对民族自身发展、文化多样性的保持具有独特价值。当今社会,随着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民俗文化处于流失的边缘境地,因此,亟需研究相关保护策略,但保护民俗文化应当坚持以下四个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从哲学角度来说,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部分在整体中存在。保护民俗文化,必须坚持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包含两层内涵。首先,“中国民俗文化各种表现形式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彼此影响的一个整体,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具有整体性”。[15]保护民俗文化就必须将静态的物质文化与动态的精神活动相结合,将其作为一个整体,全面保护,不能顾此失彼。如,可在保护蒙古族传统婚俗中同时推进民族服饰的保护。其次,整体性原则还要求将某区域的民俗文化融入到整个区域的文化发展中进行保护。例如,蒙古族崇拜万物神灵,推崇摔跤、赛马等习俗充实了内蒙古地区文化中善良淳朴、勇敢坚毅的精神内涵。深入挖掘蒙古族民俗文化对整个内蒙古地区文化的价值,对保护和促进多样性的文化和谐发展有重要作用。

(二)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从宏观上,要形成一套保护民俗文化的科学理论体系。例如,广泛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民俗文化保护经验,结合内蒙古地区草原辽阔、地域宽广的特点,构建起具有游牧民族特色、适合游牧民族民俗文化发展的基本理论。在理论体系指导下,使蒙古族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协调发展。从微观上,利用民俗文化无时不在、潜移默化的特点,培养具有现代人文素养的文化主体。“文化的本质是人创造的。文化创造最重要的就是文化创造主体。”[16]加强对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民俗文化教育,培养他们保护民俗文化的意识,避免民俗文化的内部链条断裂,使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发展。

(三)创新性原则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能力”。创新对民族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游牧文明、农耕文明土壤中诞生的民俗文化正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发生剧变,要使民俗文化适应时展的潮流,就必须遵循创新性原则。创新能使民俗文化既能保持独特的地域性,又能适应现代化潮流。例如,根据现代审美理念,将蒙古族传统的民族服饰加入现代流行元素,创造民族特色品牌,进军国内、国际市场。

(四)可持续性原则

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提出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指出:“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以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可见,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概念,它需要在生态文明、社会文明等协调作用下实现。民俗文化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协调经济、自然与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例如,在保护内蒙古民俗文化过程中,要保护好草原生态,遏制因过度放牧而造成草原面积萎缩、土地沙漠化。草原生态是蒙古族民俗文化产生的土壤,保护草原生态就是保护民俗文化的生长空间和发展背景。民俗文化的发展又能带动民俗资源深入开发,促进经济增长,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五、结语

第2篇:民俗文化价值范文

关键词:中国电影 民俗文化 价值

一、中国电影对民俗元素的利用

人类的精神生活中有两个共同的心理倾向:一是眷恋故乡,对本土文化有特别的亲近感;一是向往远方,对异域文化有特别的新鲜感。具有鲜明民族性和地域文化特色的影片往往容易得到各方的认同和青睐,它们无不传递出各具时代风情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信息,成为各国影片的标签和文化解读索引,而民俗又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独特表现。“民俗历来都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民俗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又包含了群体共同文化意识,因此,民俗在电影的情感、思想、气氛、风格特质等层面都具有极强的穿透力。

中国电影自产生以来就一直有意无意地吸收民俗的养分。如1913年的《难夫难妻》,加世纪20-30年代的《春蚕》、《压岁钱》,建国后的《五朵金花》、《茶馆》等,尤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更是出现了一大批展示民俗风情的影片。毫无疑问,中国电影是在民族文化的滋养中发展起来的。随着中国电影的发展与成熟,国际化交流的增加,不少中国电影人有意识地开始了国际化之旅,而中国电影也利用了“世界”这一多元需要,寻找到了走向世界的艺术策略。这一策略的重要部分,显然就是民俗。

第五代导演的新民俗电影以文化寻根的力度进人世界电影视野,1984年,《黄土地》拿下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优秀制片技术奖;1987年,《红高粱》捧回西柏林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熊奖……。从1990年至1993年,中国电影横扫世界三大电影节。《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和《霸王别姬》接连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以张艺谋和陈凯歌为代表的中国导演在国际上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中国电影热,美国的主流媒体纷纷大幅报道,岛度赞赏中国电影。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众多影视人将镜头从80年代前后对于乡土民俗的关注投向繁华的都市,城市民俗开始成为争国电影的一个聚焦点。从《洗澡》、《美丽新世界》、《爱情麻辣烫》,到《北京杂种》、《苏州河》、《十七岁的单车》、《安阳婴儿:等等,急剧变化的现代都市百态尽入眼底。

近年来,中国电影中的民俗符号逐渐升华为东方元素,成为国际化攻略中的重要手段。王家卫《花样年华》和《2046》里的“东方酒店”、婀娜风情的旗袍,足以挑起某种属于中国的“情韵”;而冯小刚《天下无贼j中的“积德”、“菩萨”,全是东方民间思维。从1997年,冯小刚的第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上映,获得好评。此后,他的贺岁片《不见不散》、《没完没了》、《一声叹息》和《大腕》接连获得观众认可,成为大陆电影票房的“贺岁电影”。解读他的成功,不能回避的元素是民俗,他的电影中常常出现城市平民阶层所关注的事情内容,而正是对这些当代城市民俗的娴熟解读与反思,让人亲切,让人哭笑。

电影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样式,直观、具体、凝练的电影画面包含了一种看不见的“提示内容”,而这部分“提示内容”恰恰是创作者的意图所在,通过具体的民俗可以达到“寓无形于有形之中”的效果。引领观众发掘电影画面所包含的“提示内容”。那么,民俗文化在电影中的价值具体体现在那些方面呢?

二、民俗文化在电影中的主要作用

1、推动故事情节的展开,调动观众的情绪。

民俗与电影情节结构对应,从文化蕴含和形式表现两个方面共同建构电影表意系统,这应该是对民俗事像的一种比较初级的运用。民俗事像在电影中不只是起到一种情节上穿针引线的作用,它还使电影变得更真实可信,更具有可看性。比如说《胭脂扣》,电影开头是如花女扮男装为宾客唱一段粤曲,她头戴黑色丝绒小帽、身穿黑色镶深红色边的褂子,手执纸扇,既含情脉脉,又风流倜傥,正是这身打扮,吸引了刚刚踏人酒楼的十二少的目光,为两人感情的发展作了铺垫。如花和十二少的爱情是在戏曲中延续的,粤曲在片中的出现不只是为了渲染生活情趣,同时也为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又如《花腰新娘》中出现了两次有关“花腰带”的场景,一次是小七妹的丈夫因撞了车要赔款,便需要小七妹归家帮助打砖坯,如若不听他的,他就退了花腰带,阿玉叫道:“你敢退婚?”;另一次是阿龙将花腰带扔给凤美,说要退婚。花腰带被退回是件很严重的事情。凤美阿爹说:“丢死人了,你不要脸,我还要这张老脸呢。”围绕退花腰带这一习俗使故事情节的发展跌宕起伏,为后面故事情节的发展蓄势,调动了观众的观影热情。

2、创造意境,深化主题。

电影中的意象,主要是指电影中那些零碎的、静态的、处于背景中的事物,它们虽然不是电影的主体,甚至可能从头到尾都未曾进入电影的叙事领域,没有和人物发生直接的互动,也没有被人物提及,但是它却不是可有可无的,它们在营造意境,深化主题方面发挥着非常绝妙的作用。张艺谋电影对“中国红”这一意象的运用就是最显著的实例,如《红高粱》里的红沉沉的高粱,还有红艳艳的高粱酒,高粱酒的名字“十八里红”;《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的灯笼;《菊豆》里的染坊挂着的大红的布,还有红色的染料池;又如在《菊豆》中对红色的运用也很有深意,菊豆是一个悲剧人物,她在豆蔻年华嫁给了一个年届五十、衰竭的染坊老板,每天就忍受着老板的虐待,菊豆和染坊老板的侄子第一次,这等于是长期痛苦和压抑下的一次彻底的释放,于是镜头就给了染坊里一匹红色的布,哗啦啦地从高处落下来落到红色的池子里,以表现这种生命的激情得到释放的畅快淋漓。王家卫的电影《花样年华》中“旗袍”这一“意象”的运用也很匠心,女主人公变化多样的旗袍有26套之多,艳丽的色彩和花样配以优雅的身姿,令人感到惊艳。导演使用“旗袍”这一意象并不单纯为了制造一种视觉赏美,更是为了深化主题。“旗袍”本是中国淑嫒的传统服饰,60年代的香港,旗袍已经比较罕见,而片中的女主人公却穿着传统款式的旗袍,这其实暗示着女主人公虽然如绚丽多姿的旗袍一样处于花样的年华,但却被现实生活的孤独、寂寞、无聊所吞没,旗袍在这里起到了反衬的艺术效果。也暗示出了女主人公对传统道德的坚守虽美却在当时无人赏识,在一定程度上对女主人公的坚守做了评判,深化了主题。

3、展示独特的风情,增强韵味。

艺术成就高的作品,犹如一杯清茗,唇齿流过,余香满口,含有不尽的韵味,香港电影《胭脂扣》就是这样一部典范之作。这部电影中真正让人感受到30年代香港那种昨日黄花之美的是电影中的种种民俗因素, 比如人物的造型、服装、场景等。在场景设置上,影片着重描绘了如花身处的妓院风貌以及一些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有十二少送花灯、十二少送花床等,这些都是嫖客吸引注意的手段。当从阴间来的如花向在阳间遇到的袁永定和他的女友如数家珍般地描绘当时的盛景以及当时妓院中的种种吃酒的规矩时,袁永定的女友早已经没有了耐心,打断了如花的谈话。这个打断,是痴人如花与逃避责任的十二少之断,是旧时代与当今时代之断,也是昔日香港与今日香港之断。那充满世俗味、人情味的香港,那展现了丰富民俗传统味的香港,就这样永远地阻断了,如花再美,也只是昨天的记忆。此时,观众既品味到了影片中昨日香港虚浮繁华背后的惆怅、酸辛、凄凉,也为如花执迷不悟的不死痴心感到一种难以名状的悲哀。

4、揭示人物心理,塑造人物。

在电影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不可能特别明显地浮现在脸上,运用一些民俗细节就能巧妙地表现人物的各种微妙的心境,更好地揭示人物微妙复杂的心理变化。如在新疆本土风情片《鲜花》中,新婚的鲜花不愿脱下新嫁衣,这表示出了鲜花心理上对丈夫苏里坦的抗拒。但在与丈夫相处中,鲜花主动脱下了哈萨克少女的裙装,穿上了哈萨克的衣裙,取下了少女头上的花帽,戴上了已婚女性的头巾,端坐在床前等待丈夫,服饰的变化表明鲜花内心已经开始接受苏里坦,愿意完成少女到的转变,接受作为苏里坦妻子的理性反映。再后来,当两人真正互相了解。从心灵深处互相爱慕,要完成婚姻的最终盛礼之时,鲜花身着一袭红裙、头戴红色纱巾和苏里坦共骑一匹骏马,驰骋在绿意盎然的草原上,红裙飘飘,艳丽而舒展,是鲜花对深爱的丈夫热烈奔放情感的外化。在演绎鲜花爱情的过程中,影片巧妙运用民族服饰的变化为人物心理微妙情感的发展作了非常细致的诠释,使人物情感的发展循序渐进,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也更加真实可信。

5、传播文化,增强内涵。

民俗不仅作为一种视觉效果明显的影像而存在,同时,也在电影情节结构以及深层表现空间中发挥作用。借助民俗所诱发出的情感状态,电影的意义才真正得以释放,因为民俗所蕴积的文化情感是电影真正完成所不可或缺的结构性要素。所以电影传播不仅仅是一种艺术传播,更是一种文化传播。中国电影肩负着将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的重任,怎样才能利用电影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中国第五代的新民俗电影确立了中国电影真正走进了国际市场传播中国文化的一种思路。如作为中国电影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张艺谋,可以说也是中国利用民俗开发电影走向国际的领军人物。他在1984年拍摄的电影《红高粱》中,颠轿、民歌、婚礼、祭酒等民俗场景的展示,强烈震撼了当时的中国电影界,也让世界影人为之侧目。而《我的父亲母亲》、《英雄》和《十面埋伏》中,淋漓尽致地把乡土中国、侠义中国和权力中国的一切可以化为视觉盛宴的东方元素:陕北民俗、皮影戏、傩戏,中国功夫、舞蹈、刺绣等共熔一炉,鲜明地展现了中国的民族色彩。正是对中国文化的巧妙使用使张艺谋跻身中国顶级导演之列,对中国元素的娴熟驾驭和唯美表现,也最终使他站在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导演的位置,向全世界交出了一份完美的中国文化画卷。

第3篇:民俗文化价值范文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价值;开发策略。

民俗文化是一种人文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是人类的一种基础文化,这是长期以来不断的消化吸收人类各种文化因素的过程中,不断的被过滤、筛选和沉淀,从而凝聚在民众的心理机构中的深层文化。

民俗文化在现代的旅游资源中占有不可代替的地位。

一、民俗文化及民俗文化旅游的含义。

民俗文化,是产生并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是在普通人民(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而民俗文化旅游则是指人们以观赏、了解、领略、参与风土人情为主要目的的旅行活动。民俗作为无形文化资源,在现代旅游中的价值正日益展现出来,民俗文化旅游目前已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项目之一。

二、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价值。

1.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婚丧嫁娶、待客礼仪、节庆游乐、民族工艺、建筑形式等等,都各有特色,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景观。这些民俗文化现象,以其丰富的内容、浓厚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民族特点,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构成我国民俗旅游开发的丰厚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目前,无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民俗旅游均已蓬勃发展。

2.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求。

(1)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审美需求。我国各种民间建筑、民间服饰、民间工艺品,都自然流露着纯真质朴之美,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民俗旅游的开展,为旅游者提供了体验民俗审美文化的良好机会,常使旅游者获得终身难忘的审美感受。

(2)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娱乐需求。我国各地许多的民俗活动,如蒙族的那达慕大会、壮族三月三歌会、苗族的花山节、芦笙舞等等,都带有浓厚的娱乐性质。在旅游活动中,开展这些各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可以很好地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求娱、求乐的心理需求。

(3)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求。民俗作为一种传承文化代代相传,保持着社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维系着该民族成员的民族情感。通过参与、体验民俗旅游活动,对于国内游客来说,可以深入了解伟大祖国不同的民族、地区所呈现出来的特色各异的民俗风情,感受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风貌,在游览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我国目前民俗文化旅游的现状。

民俗文化变迁总的现状是:表层变化迅速,深层观念尽管变迁缓慢,但很多传统观念也都面临被打破的命运。传统民俗文化发生变迁或变革或消失,这是民俗发展的一种正常趋势,而且,在一些民俗文化的变迁过程中,我们的确感受到了现代化的魅力。但不管物质层面还是观念层面,民俗文化的变迁还有一些负面的效应。

1.传统文化价值流失。

在民俗文化的变迁中,有一个现象特别需要我们的注意,那就是传统文化价值的流失,它包括无形文化的流失和有形文化的流失这两个方面。在无形方面主要表现在随着西方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很多年轻人都喜欢西方的这些节日,但对我国传统的节日如端午节、重阳节等越来越冷淡。在有形方面主要表现在我们民俗文化的传统活动逐渐减少,有的甚至消失了。这些传统活动有的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而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对这些活动缺少兴趣,更不会参与,这样就造成这些活动后继无人。

2.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中的不足。

虽然我国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取得了良好的效应,我们采用“人创民俗文化村、实地民俗文化村、民俗博物馆、节庆活动方式、民族生态博物馆、民俗专题旅游”等民俗旅游开发模式,使民俗旅游健康稳步发展。但在开发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不容乐观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保护力度不够,保护方式不完善。在保护民俗文化的立法不足,使得民俗文化“无法可依”,没有培训好民俗文化接班人,使民俗文化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境界,大部分保护措施都据有“滞后性”,即民俗文化遭受破坏后才采取保护措施。

二是把民俗文化当成“摇钱树”。采取“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开发模式,使民俗文化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有了民俗文化商业化的趋势。这种开发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弊大于利,正如冯骥才所说“继续拿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产生的危害可能在10年以后才看到”。

三是民俗文化开发中伪造、破坏、同化严重。为了吸引广大了旅客,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有的地方不断模仿经典民俗文化创造文化,有的地方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的地方竟然表演一些低俗的文化。

四是粗俗文化遗毒未尽,把糟粕当精华,甚至有封建迷信活动,损害地区民俗文化形象,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四、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策略。

1.全面发掘民俗文化,提高民俗旅游产品的品位。

全面发掘民俗文化,就是运用调查取证等方法,有步骤地对民俗旅游开发的各个景点或其组成部分进行考察,以掌握大量有利于开发的第一手资料,从全方位的角度了解民俗文化的发展动态。根据人们的需求提高产品的娱乐性和参与性,突出民族特色,改变民族村单一歌舞表演的局面,从宗教、社会、经济、游艺竞技等方面对民俗进行合理、综合的开发,赋予民俗旅游产品更深的内涵以提高其品位。

2.丰富民俗文化旅游形式和内涵。

现有的游览方式多以民俗设施、民俗陈列为主。如桂林的漓江民族风情园、刘三姐景观园都属于以静态游览为主的项目。这类文化村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和学术价值,可使游客大开眼界,增长知识,有效保护传统文化的完整性,避免了人为的破坏。但随着现代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单纯观赏性的游览式已远远不能完全满足游客求新求奇的心态。因此动态的、参与性的游览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通过这一类型的游览方式可以使游客从中亲身感受到当地的风情,在别开生面的活动中得到身心的充分愉悦和熏陶,大大提高了游览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3.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民俗文化被同化。

要使民俗文化不受到异地文化的冲击和淡化,可以从旅游地居民、旅游者两方着手采取保护措施:教育并引导旅游地居民自觉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首先,政府或有关部门要对一些逐渐失传的传统、风俗、习惯、庆典、节日、宗教仪式等,进行挖掘和再现,使民俗文化得到完整的保护和流传下来,并以此作为旅游教育资料用。其次,政府或有关部门要与旅游地居民多沟通,让他们知道本地传统民俗文化的价值,激发他们对自己生活文化的自豪感和文化自觉意识,促使他们主动维护自己的民俗文化,而不是去盲目接受外来文化来改变自己的生活。最后,政府及有关部门也可以使用行政或经济手段来鼓励和扶持某些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政府可以为旅游地各种岁时节庆活动提供各种便利条件,甚至可以参与组织协调,创造节日气氛,使民俗文化活动的传承得到巩固和加强。教育并引导旅游者减少对旅游地民俗文化的影响。

4.注重民俗文化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的有机结合。

民俗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可移性。民俗活动除了在本地开展活动,吸引游客,还可以移到自然风情区和其他旅游城市进行表演、交流,从而实现更高的社会经济效益。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有机结合,可利用现开辟的民俗旅游线和建成的民俗文化村、民俗风情区、民俗博物馆、民俗等形式带动民间绝技绝活、民间歌舞、民间小吃、民间蜡染、刺绣、编织等手工艺品的综合开发,将独具特色的民俗旅游项目引进著名自然风景旅游区,以及国内外旅游城市,作为固定或流动性项目,参与到观光旅游和文物古迹游中,使它们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5.加大力度宣传民俗旅游。

要坚持有的放矢供需对应。多开发有市场需求的项目,成立专门的专家部门对旅游客源市场进行有效的因素分析。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媒体对民俗风情进行宣传和推广还可以借助一些展览和博览会对相关的信息展现给大众。

6.高品位开发和利用民俗旅游资源,防止“庸俗化”

民俗旅游开发要保证具有魅力的民族文化能真正得以弘扬和保护,就必须杜绝肆意亵渎和歪曲旅游地民俗风情资源的现象。因此,高品位开发利用民俗资源是举棋之关键。高品位开发指旅游地在民俗资源开发上,要正确瞄准本地区的资源特色,结合本地区及周边地区旅游环境,把独特的风情民俗展示出来,开发建设民俗旅游资源,就应当对当地民俗资源充分地调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选择开发方向,确定文化定位,尽最大可能挖掘出当地民俗资源的潜力。

综上言之,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蕴涵丰富的旅游价值,对其进行保护性的开发,实现民俗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能实现其旅游价值,也能带来一定的社会、文化及经济效益。积极开发民俗文化旅游将成为民俗旅游业今后发展的又一新出路。

参考文献:

[1]黄平文。《文化视野下的毛南族族群认同》。西民族研究,2009(97)。

[2]中国民族报。《民族地区文化亮点:探索转承保护新路》,2009,12(896)。

[3]刁统菊,曲洪,刘爱昕。《我国民俗文化的现状分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29)。

[4]中国民族报。《长阳民族文化遗产保护转承模式启示》,2009,12(893)。

[5]高俊成。《民俗文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3.

第4篇:民俗文化价值范文

民俗是不同民族和地域的人在长期生活中逐步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的总和,是一种传承的社会文化现象。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五千年历史长河孕育出了极为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时空,诸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都蕴含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现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的产物,是传统文化传承的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国务院已公布我国春节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这决定了民俗文化弘扬民族文化,构造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传统文化备受关注。《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的智慧。”民俗文化是人类优秀文化中能体现各民族的价值观、信仰、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学科课程建设的根本依据。正如我国著名民俗学专家陈勤建教授所述:“我们民族文化的DNA,存在于民俗、民间文化之中”。 目前,中学语文课本大部分篇目都或多或少地蕴含着传统民俗文化,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渗透。 语文课程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要深层开发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丰富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质。

一 民俗文化: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人文教育资源

“语文”从前称“国文”、“国学”是汉语文学的总称。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学必须把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放在首位,而传统的民俗文化,对广大青少年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振奋民族精神,起着积极作用,所以,要利用民俗文化资源作为校本教材来充实语文课程。

民俗文化是语文课程文化之根,也是解读语文课程的必经之路。鲁迅说:“歌、诗、词、曲,我以为民间物,文人取而为已有”。从课程文化角度看,语文课程既是“语文”的,又是“文化”的。文化的源流表明,民俗文化本身是社会文化的集成,它含盖着政治的、经济的、人文的文化范畴。语文课程作为具体文化载体的一部分,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社会、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文化特点,也浸透着传统的民俗文化的内涵,语文课程的内涵结构也是民俗文化的集成。因此,语文课程就必须重视传统文化,挖掘民俗文化。在语文新课程教学中,例如我国古今名著──曹雪芹的《红楼梦》、鲁迅的《阿Q正传》、《祝福》、《药》、老舍的《茶馆》、沈从文的《边城》等作品涉及大量平凡的民俗生活相描写,要真正读懂这些作品,只有从地域特点的民俗生活相描写中,来分析人物艺术形象,拓展主题思想,从而领会作品的独特风貌。

二 民俗文化:丰富语文课程文化的重要资源

在语文新课程教学中,许多精品篇目能借助民风民俗理解教材内容和经典文本尤为重要。这能消除学生的认知断层,贴近民间生活,从真实的民俗文化氛围中去领会作者的思想和创作意图,从中得到知识和教育。在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必须开掘民俗文化资源,学好有丰富民俗文化内涵的精典文本。 鲁迅的作品占有很大的比例,授课时不能总是强调其反传统反封建的一面,忽视了民俗文化的一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长妈妈给“我”讲的关于“美女蛇”的民间故事,是民俗文学中“人・鬼・神”相斗这一典型模式的体现。课本中诸如牛郎织女、宋定伯捉鬼、封神榜、西游记等文学故事最终结果都是人定胜天,真善美战胜假恶丑。又如端午节,形式上是吃棕子、划龙舟,但在本源上却蕴含屈原忧国忧民的情怀。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的近当代著名作家老舍、沈从文、赵树理等的作品,都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集成,都是从自己熟悉的风俗习惯、风物民情入手,塑造人物形象语言风格。如老舍作品里北京风味的大杂院、小胡同、铺户、茶馆、戏园、市场、各行各业人员的服饰、四合院的建筑式样;茅盾笔下蚕乡特有的“糊箪纸”“蚕箪”“蚕花”“蚕房”等。以高一语文一册14课《胡同文化》为例,北京胡同是北京建筑的特色,胡同代表着一种封闭的文化,这种胡同文化折射出北京人的易于满足,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心态与思想意识,进而影响到其生活方式。民俗文化就类同于“胡同文化”、民居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习俗、人格及其生活方式。就像北方甘肃等地的窑洞、蒙古包也形成了民居文化。

三 民俗文化:衍化语文校本课程的载体

第5篇:民俗文化价值范文

[关键词]三都水族;民俗文化价值;文化传承危机;策略

[中图分类号]F640 [文献标识码]B

一、前言

水族是我国历史文化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既有本民族语言,又有本民族文字的21个民族之一。总人口仅40万左右,主要聚居在贵州都柳江、龙江上游的三都水族自治县。水族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创造了灿烂的水族文化,如:用以交流的民族语言――水语;被誉为“中国象形文字活化石”的水书;世界上历时最长的节日――端节、最浪漫的东方情人节――卯节、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尾绣等。

对水族民俗文化挖掘与开发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赵军(2006)认为三都水族著名的“卯节”融汇了水族的爱情文化,三都水族卯文化景区应以打造展现水族民俗风情为规划主题题;赖海鑫,王仕佐(2008)认为水族的酒文化还是丰富的高品位旅游资源,充分认识其娱乐、观赏、参与、食用等旅游功能,使其在贵州民族文化旅游业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用。黄胜、顾晓艳、张东秀、王亚琼(2006)认为水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社会历史文化价值,在传承中要实施水族传统体育文化品牌战略。

对水族民俗文化存在的价值分析及如何发展等问题的探讨,可以充分发掘与合理利用历史文化价值、休闲文化价值、科学文化价值;改变人们对传承传统文化淡漠的态度,加强人民的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挽救正逐渐消亡的水族文书,促进马尾绣等国家非物质遗产的传承,使水族民俗文化得以延续;挽救正逐渐消亡的水族民俗,让纯朴、古老的水族文化永远扎根在贵州三都,并使其更好的保存和发展。

二、水族民俗文化价值分析

(一)历史文化价值

水族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其存在和发展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对水族的起源及迁徙在文献上并没有确切记载,因此水族的历史起源一直未形成权威性的定论。通过查阅各类文献,我们发现水族先民自秦代迁入黔桂边境以来,经过长期的发展,在共同地域及共同经济生活的前提下,有了相同的文化信仰,具备了形成一个民族的内在条件。长期的群居生活,又为水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外部基础,使得水族的节日文化、酒文化、马尾绣文化、水书文化、水族民歌及舞蹈等文化得以延续。研究水族民俗文化的价值,有助于对水族人民的形成和发展追本溯源。

(二)休闲文化价值

节日是人们休闲放松的较好体验形式,也是一个种族文化特色的突出表现。水族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活动众多,对水族民俗文化的研究有利于加深人们对水族民俗文化的认识和传播,从而强化民族认同感。现将其中较具影响力的两个节日展开说明。

1.端节。又称为“借端”(水语“吃端”之意),场面热闹隆重,类似于我国春节。它拥有美丽动人的传说及特殊的民族禁忌,以祭祀和赛马为其核心活动,历时从水历十二月至水历新年二月,即农历八月至十月,长达49天且在各地区分批进行,被称为世界上历时最长、批次最多的年节。主要流行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都匀、独山、荔波等区域。

2.卯节。又称“东方情人节”,于水历十月(农历六月)进行,水族人民认为,若过节恰逢辛卯日,则来年必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每当这时,青年男女都会到按照遗俗选定的地点――卯坡展开对唱,寻找多才多艺的姑娘作为自己的人生伴侣。同时,寨内都会敲起铜鼓等乐器,并准备丰盛的食物。该节日主要流行于不过端节的地区,如三都境内的九阡、水各、周覃等。

另外,水族还有敬霞节、苏宁喜节、铜鼓节等节日,这些构成了水族人民独特的民俗休闲文化,是我国56个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科学文化价值

水族文化是人类民族史中神秘色彩较浓烈的一门科学,尤其是其古老的水书文化、别具一格的马尾绣,都需要世人去解读和探索。对其展开调查分析,有助于水书的破译及马尾绣的传承。

1.古老的水书文化。“水书”产生于殷商时期,是水族先民为方便其生产生活而产生的文字体系,可分为白书和黑书两部分,各言吉凶。其内容经天纬地,综合记录了水族的民间知识,涉及天文、地理、伦理道德、营造、、工艺美术、历法预测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实用性和操作性强,对水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影响巨大。在水族信仰中,“水书”只传男,不传女。其传统的传承方式主要有:祖传、口传心授的师徒传承和手抄传承。

2.水书价值。“水书”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水族人民的生活,特别是在农事丧葬、祭祀、营造、婚嫁、出行、节令、占卜等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水族人民的饮食起居、生产生活等都要在水书的制约之下循序进行,尤其在水族宗教祭祀方面作用巨大。研究“水书”,对我们研究水族文字史、哲学史、文化史、文明史等都具有极其深刻的历史、现实意义。“水书”涵括了从华夏至殷商的大量原始宗教资料,是人们研究水族文化及殷商文化哲学思想的珍贵典籍,是历史的民族宗教典籍;“水书”的结构和甲骨文相差甚小,可以说是近似于甲骨文的“化石”文字,是人们了解水族先民造字原理以及与甲骨文之间相关联系的宝贵文字资料,是悠久的民族文字“活化石”;“水书”涉及的天象、历法、气象、伦理道德等与水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人们研究水族古今社会历史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是多样的民族文化宝典。

“水书”是水族语言的根基所在。而在水族人民的日常交流中并不是经常用到水书之中的一些特殊文字,这些文字的语音只能由水书先生世代口耳相传,才能保持其古老的原始特征。水书的存留则为人们研究水族先民与其相关的中原先民原始语音提供了必要依据。

3.马尾绣技艺。水族马尾绣,即是一种以马尾绣为重要原材料,经过繁杂的程序并根据固定的框架和模式,由水族妇女世代相传的特殊刺绣技艺。三都水族自治县的水族人民将其用于背带、绣花鞋及水族服饰的装饰等。该成品以精致华美、结实耐用的特性闻名世界。

马尾绣的奇特之处在于以铜片为装饰品,穿贴于马尾绣中,细小而精美。同时水族人民赋予其驱邪避凶的功能,较好的体现了水族先民的。

三、水族民俗文化继承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_一)民族服饰的现实危机

改革开放之前,水族服饰风格独特,水族人民沿袭着传统穿戴方式。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冲突也不断加剧。水族服饰作为水族最直观的外部标志,其传承和发展面临以下挑战:一是现在的水族青年男女在家乡经济落后的情况下纷纷选择外出务工,在现代化的社会里,他们的思想观念逐渐被同化,不愿意再穿与公众环境相异的衣服;二是水族服装制作过程繁琐,许多水族人民为达方便而直接购买汉服;三是水族人民的子女自幼在学校求学,接受的是现代化的教育,学校对于服装并无明确规定或是整齐划一为校服;四是三都水族自治县内人们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得水族女子的地位有所提升,她们不再拘于礼教而以着汉服为美。

根据本组成员的调研可知,目前只有在较封闭、较原始的少数水族村落才会看到纯朴的、典雅的水族服装。而随着“村村通公路”政策的推行,其消极的一面也会在水族村寨中凸显。多年以后,恐怕只能在民族表演舞台上或博物馆里才能找到水族服饰了。

㈢民族工艺传承面临断层

马尾绣作为水族民族工艺品的代表,其工艺传承开始出现了严重断层。旧时精致的马尾绣被视为水族姑娘心灵手巧和家庭富有的象征,但现在大多数水族姑娘都不会绣,即使有会绣马尾绣的水族姑娘,绣出的衣服也都不再穿戴。据初步分析,水族马尾绣工艺绝活濒临消亡的主要原因有:水族地区过去多以村寨中技艺高超的老年妇女传授马尾绣刺绣工艺,且世代相传。但由于历史原因,很多技艺高超的老艺人没有传下手艺就辞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工业化生产、审美观念的冲击,使得年轻女子极少愿意学习马尾绣工艺和使用马尾绣工艺品。她们认为不符合时尚,既费时费事且利润较低。

马尾绣的另一些民俗功能,如以铜辟邪,更是随着科学的发展失去了神秘性,其结果可能导致人们在今后制作马尾绣中放弃铜饰。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人们为了追求数量,使得马尾绣的质量下降。更有一些地方的个别经销商,用其他代用品做出质量低劣的马尾绣,冒充三都水族自治县马尾绣的牌子在外大肆促销,严重影响了马尾绣的声誉。

(三)原生态民族节日淡化

水族最具特色的重大节日是端节和卯节,但现在很难看到原生态的节日场面,表现在:

1.端节、卯节祭祖仪式简单化。目前大多数水族人都在外务工,与民族节日的联系渐渐减弱,少数留在村中的水族人民更无暇顾及于此,他们在节日当天才会稍微抽出些时间进行祭祀等活动,使得民族节日失去了原有的隆重场面。

2.水族铜鼓量减少。端节、卯节庆祝的方式之一就是通宵达旦的敲鼓起舞,而如今有的水族人民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加上民族意识淡薄,便将祖传铜鼓当作古董卖掉,以至于现在铜鼓声声的佳节文化特色几乎绝迹。

3.水族歌舞传承人锐减。卯节,被喻为“东方情人节”,是水族青年男女自由婚配的契机,但是目前,会唱水歌的人不断减少,卯坡上对歌的热闹场面变成了商业演出,如村里或政府在举行重大节日时请职业水歌手对唱等现象,以至于水族人民失去了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和真实向往。

(四)水书继承人短缺

“水书”传承两个必不可缺的条件为:水书文献典籍和“水书师”。目前,就水族地区而言,这两个基础条件都相对薄弱:一是水书文献典籍的破译难度较高,二是资深水书师年龄偏大(多为70岁以上)。

“水书师”是指能够识读水书,熟练运用水书知识为水族人民择吉避凶等法事活动的人。主观上来说,三都水族自治县隶属黔南地区,经济状况落后,与此相对应的水族人民小农意识较强,“水书师”向其门徒传授知识时不会倾其心血、和盘托出,以至于新生代的“水书师”知识浅薄,对“水书”的破译困难重重。客观上来说,一是历史和政治原因。20世纪70年代,“水书”及“水书师”的传承遭遇了一种瓶颈,两者被盲目的加以批判,使“水书”及“水书师”的传承面临消亡;二是发达地区对贫困地区的开放程度加大,高收入工作对水族青年的诱惑日益渐增。相比“水书师”为水族人民进行法事活动而取得的“利司”(即报酬,一般为实物),他们更愿意远离家乡,投身于现代化建设。

根据本组成员对三都水族自治县的调查:县内18岁以下的水族子女已无人能识读“水书”,部分中青年求学者对其略知皮毛。由此可见,水族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水书先生”老龄化,传承人源严重断层等问题。

四、水族民俗文化保护策略

(一)水族民俗文化保护原则

1.原真性原则。原真性是要保护原生的、本来的、真实的历史原物,保护它所遗存的全部历史文化信息。水族民俗文化开发必须在改革过程中坚持原真性原则,施以正确的保护理念和实践,从而提高人们对水族民俗文化的休闲文化价值、科学文化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的认识,使水族民俗得到更好传承。

2.整体性原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性保护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保护文化遗产项目所拥有的全部内容和形式,这是从文化遗产项目的完整性角度而言,它是整体性原则的内容观;二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遗产项目所处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和相关的制度、习俗等内容联系起来,这个整体是从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存而言的,它是整体性原则的环境观。在对水族民俗文化的保护中,也应坚持整体性保护的原则,将水族的祭祀活动、民风民俗、地方语言和自然环境的保护都纳入其中,保持水族人民特有的民族风貌,只有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水族民俗的完整保护。

3.可持续原则。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一项系统、长远的工程,对其开发应以可持续保护为指导,确定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使民风民俗可持续、民族整体文化可持续,从而增强三都水族自治县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吸引力,带动当地旅游业起飞。

(二)水族民俗文化保护措施

1.加强宣传力度,增强民众意识。据调查,三都县境内人民对该水族文化的认识较浅薄,除了基本的节日之外大多认为经济发展比文化传承更为重要,这充分反映了民族危机的迫切性。要使公民认识到这一问题,应从当地教育机构及政府部门等方面加大宣传。通过学校的教育,对三都水族孩子灌输民族原始生命力,让本土文化得到充分肯定,并形成持续影响。同时政府部门应定期举行水族文化的知识讲解,组织人们到独具水族人民特色的地方了解情况并组织策划宣传手册,发至店铺商人及过往居民手中,加深他们对水族文化的整体印象。

2.依托高校组织,加强人才培养。一个地区的生命力仅有本地区原来的资源力量远远不能长盛久安,跟身体器官一样,事物都具备新陈代谢的过程。根据国家旅游局的分析,无论是从需求层面还是从供给层面看,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旅游从业人才的要求日益增高,而旅游教育却呈现出以下问题:一是旅游教育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导致旅游人才无法适应变幻的市场形势;二是旅游教育缺乏针对性,导致旅游人才供给失衡;三是旅游教育模式过于传统,导致旅游人才整体素质偏低。因此,三都水族民俗文化的保护,要积极与高等院校加强合作,面向市场,突出重点的去培育具体人才,而不能坐以待毙,到毕业之际才去大海捞针。可利用县政府的力量,与高校达成互赢协议,保证三都县的水族文化传承与保护有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3.健全水族文化保护法制体系。政府调控在经济运行中能保证优化配置,合理利用资源,与市场管理相结合,使经济得到有序良好发展。同理,文化的保护也需要政府强制措施与民间行动互补,通过制定一系列强硬措施弥补民间抢救的不足。比如:政府应有针对于过节意识淡化、传承文化意识淡薄、民族服饰危机、水书传承断层等问题的法制措施,能够站在群众的立场维护他们的利益,同时使文化得到有效传承。法制措施一旦制定,必须加以实行并持续监督,找出仍存在或新出现的问题对该措施进行完善,使文化保护这一环节有章可循,有理可依。

4.扩大对外影响,实施旅游开发。据了解,外界人士对水族文化知之甚少,谈及民俗风情旅游,更多的选择是耳熟能详的云南丽江、拉萨、贵州西江等布依族、藏族、苗族聚居地。由此可见,众人对于三都这个地方的感知还处于陌生阶段。水族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度与特色性相比其它民族旅游资源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其浪漫的东方情人节、高深神秘的水书、艺术与实用价值极高的马尾绣等都是水族的文化精髓。同时,三都县境内每30年自动脱落石蛋的姑鲁产蛋崖景区、拥有430多钟珍树灵草和37类稀罕野生动物的尧人山国家森林公园等自然资源与水族人文相得益彰,具备旅游开发的基本条件。三都县政府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为当地旅游开发提供保障,增强水族魅力,引起世界的关注,从而使水族文化得到有效传承。

[参考文献]

[1]赵军.依托民族节日,打造民俗景区――以贵州三都水族卯文化景区规划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06,5(4):24-27

[2]赖海鑫,王仕佐.水族酒文化及旅游功能[J].酿酒,2008(3):35-38

[3]黄胜,顾晓艳,张东秀,王亚琼.水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及其传承策略初探[J].铜仁学院学报,2006,5(8):25-29

[4]潘朝霖.“水书习俗”的文化价值[J].贵州社会科学,2008(3):20

第6篇:民俗文化价值范文

【关键词】民俗摄影 特性表现 价值 关系

民俗摄影是新兴的摄影门类,其出现完善了摄影艺术。而想要正确定位民俗摄影就要把握民俗摄影的根本,从其本身的特性展开研究,然后通过特性感悟其魅力,这便形成了对民俗摄影的基本价值观。

一、民俗摄影的特性表现

可以说事物都具有一定的特性,民俗摄影更是与传统摄影相区分,在外在表现上拥有相对的特殊表现。在探究民俗摄影的过程中会发现,民俗摄影特性的许多方面是相矛盾的,但正是这些相悖的表现,才使民俗摄影个性鲜明。

(一)个性鲜明的民俗标签

从字面可以看出,“民俗”是民俗摄影的核心,其首要职责就是表现民俗特点。民俗摄影以民俗文化为创造根基,用摄影的手段有目的地记录民族风情,从而将民俗呈现。所以民俗摄影者要深入生活,聚焦生活的点点滴滴,用镜头定格瞬间的生活状态,才能塑造出具有民俗特色的摄影。摄影师对待民俗摄影,要把握“民俗”这一理念,用总的视角定位传统文化,但这并不意味着糟粕不分,或是片面、歪曲地表现民俗特质。由此,呈现出来的民俗摄影必然是个性鲜明的民俗文化精品。

(二)真实与艺术表现共存

与其将民俗摄影看作是一种艺术的行径,倒不如说这是一种真实人物风情的再现。首先,民俗摄影属于纪实摄影的范畴,强调一种真实性,要求画面内容要准确无误地反映民俗事象,遵守固有的民俗事象和民俗规律,采用写实的手法,极力追求一种朴实之感,还原民俗事象本质的真实。其次,表现真实民俗并不意味着平平淡淡的记录,摄影艺术正是其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段。民俗摄影的艺术性在于用摄影形象思维以及摄影造型法则来塑造事物,这其中包括光的运用、角度选取、构图选择等艺术手法。这种真实与艺术共存的现象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真实的民俗为艺术的呈现提供契机,而艺术的表现是具有真实感的保障。

(三)狭义性与包容性同在

民俗摄影的狭义性主要在于民俗摄影关注民俗活动、民俗事件的真实性,摄影师要以客观的角度看待民俗摄影,他们往往基于尊重民俗的基础之上,抓拍民俗活动的典型瞬间,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理想化的调整、改编、虚构。而民俗摄影具有包容性的原因在于纪实、人像、新闻等许多摄影艺术都涉及民俗摄影,其明显包容了艺术摄影,运用艺术的眼光呈现作品,同时还将民俗、民风融入画面之中,使其彰显文化涵养。因此,狭义的民俗摄影与包容的民俗,促使民俗摄影向着全面化的方向发展。

二、从民俗摄影的特性看民俗摄影的价值

如果说民俗摄影的特性是外在表现,那么其价值所在就是内在修为。想要单纯地了解民俗摄影的价值是不科学的,缺乏基本的依据。所以就有从民俗摄影的特性来探究民俗摄影的价值,如此才会有深刻的领悟。

首先,民俗摄影的“民俗”特性显示了民俗摄影的基本价值:在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传统的民俗、民风正在逐渐消逝,民俗摄影的意义就在于其是抢救濒临消失的传统民俗的有效手段。其运用形象的手段真实地将民俗再现,这不仅在于将民俗文化不加修饰地还原,保持了传统民俗的完整,而且对于民俗文化的弘扬有着极大地推动作用。从这方面看民俗摄影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其次,就民俗摄影的真实与艺术层面来说,民俗摄影基本还原了民俗活动的现状,向我们呈现出一种真实而又具有艺术价值的摄影艺术。其真实地将民俗、民风罗列,并形象地再现,无论时代在怎样改变,民俗摄影依旧坚持自我的发展,这份坚守对民俗摄影来说是难能可贵的。而艺术的摄影呈现,不仅让摄影作品具有了极高的艺术美感,由此产生了鉴赏美学,集聚史料研究和文化价值,而且美化后的民俗摄影,拥有了能够交流的功能,这必定促进民俗摄影的传播性。民俗摄影中真实与艺术的结合,让民俗摄影的现实作用更加凸显。

最后,我们应当明白,任何文化的发展不能只有狭义的文化,而没有包容的心态。这对于民俗摄影同样适用,即便民俗摄影在对待民俗文化的视角这一方面是狭义的(这是主体表现的要求),但是其并非与其他摄影形式没有联系,表现出排斥的状态。相反,民俗摄影与各种摄影门类是相交融的。正是这种包容性,允许民俗摄影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放眼于世俗,从而提升了民俗摄影的价值表现,使其能够由我及他地认识世界。

三、民俗摄影的特性与价值的关系探究

既然我们看到民俗摄影的特性对其价值的表现作用,我们同样应该想到两者的内在联系。一方面,民俗摄影的特性是对民俗摄影价值的总结,了解民俗摄影就会逐渐领悟民俗摄影的价值。民俗摄影以一种直白的方式诉说其特性,从而直接将民俗摄影的价值呈现。另一方面,民俗摄影价值影响民俗摄影特性的表现,民俗摄影的价值间接作用其特性,在其影响下,民俗摄影特性会悄然发生改变,从基本的形态特性到成型的意识特征,这些特性都会受其影响。民俗摄影特性与民俗摄影价值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二者相互作用,才能相得益彰。因而,探究民俗摄影的特性与民俗摄影的价值不能单一地考虑一种因素,应当在纵观全局的基础上做出客观公正的探究。

总之,民俗摄影的特性与其价值是紧密联系的,我们对其探究应当关注两者相互作用下的关系效应。而这个探究的过程必然是伴随着客观认识,需要我们亲身经历并体验。由于我们使用现代的眼光,借助现代的摄影技术来认识传统。这个过程可能伴随着现代人有限的认识。从民俗摄影特性看民俗摄影的价值可能具有局限性,探究的过程即是认识民俗摄影过程,有些探究的结果并不精准,但是我们应当相信探讨民俗摄影的价值必然有所收获,而这种收获也必定会对民俗摄影的发展提供借鉴。

(注:本文为2014年度黑龙江艺术科学规划“黑龙江地区鄂伦春民俗摄影研究”,课题编号:2014C016)

参考文献:

[1]王晓旭.民俗的审美价值探源及其现代意义[J].河南教育学院报,2006(2).

第7篇:民俗文化价值范文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价值;开发策略。

民俗文化是一种人文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是人类的一种基础文化,这是长期以来不断的消化吸收人类各种文化因素的过程中,不断的被过滤、筛选和沉淀,从而凝聚在民众的心理机构中的深层文化。

民俗文化在现代的旅游资源中占有不可代替的地位。

一、民俗文化及民俗文化旅游的含义。

民俗文化,是产生并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是在普通人民(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而民俗文化旅游则是指人们以观赏、了解、领略、参与风土人情为主要目的的旅行活动。民俗作为无形文化资源,在现代旅游中的价值正日益展现出来,民俗文化旅游目前已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项目之一。

二、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价值。

1.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婚丧嫁娶、待客礼仪、节庆游乐、民族工艺、建筑形式等等,都各有特色,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景观。这些民俗文化现象,以其丰富的内容、浓厚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民族特点,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构成我国民俗旅游开发的丰厚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目前,无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民俗旅游均已蓬勃发展。

2.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求。

(1)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审美需求。我国各种民间建筑、民间服饰、民间工艺品,都自然流露着纯真质朴之美,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民俗旅游的开展,为旅游者提供了体验民俗审美文化的良好机会,常使旅游者获得终身难忘的审美感受。

(2)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娱乐需求。我国各地许多的民俗活动,如蒙族的那达慕大会、壮族三月三歌会、苗族的花山节、芦笙舞等等,都带有浓厚的娱乐性质。在旅游活动中,开展这些各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可以很好地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求娱、求乐的心理需求。

(3)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求。民俗作为一种传承文化代代相传,保持着社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维系着该民族成员的民族情感。通过参与、体验民俗旅游活动,对于国内游客来说,可以深入了解伟大祖国不同的民族、地区所呈现出来的特色各异的民俗风情,感受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风貌,在游览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我国目前民俗文化旅游的现状。

民俗文化变迁总的现状是:表层变化迅速,深层观念尽管变迁缓慢,但很多传统观念也都面临被打破的命运。传统民俗文化发生变迁或变革或消失,这是民俗发展的一种正常趋势,而且,在一些民俗文化的变迁过程中,我们的确感受到了现代化的魅力。但不管物质层面还是观念层面,民俗文化的变迁还有一些负面的效应。

1.传统文化价值流失。

在民俗文化的变迁中,有一个现象特别需要我们的注意,那就是传统文化价值的流失,它包括无形文化的流失和有形文化的流失这两个方面。在无形方面主要表现在随着西方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很多年轻人都喜欢西方的这些节日,但对我国传统的节日如端午节、重阳节等越来越冷淡。在有形方面主要表现在我们民俗文化的传统活动逐渐减少,有的甚至消失了。这些传统活动有的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而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对这些活动缺少兴趣,更不会参与,这样就造成这些活动后继无人。

2.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中的不足。

虽然我国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取得了良好的效应,我们采用“人创民俗文化村、实地民俗文化村、民俗博物馆、节庆活动方式、民族生态博物馆、民俗专题旅游”等民俗旅游开发模式,使民俗旅游健康稳步发展。但在开发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不容乐观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保护力度不够,保护方式不完善。在保护民俗文化的立法不足,使得民俗文化“无法可依”,没有培训好民俗文化接班人,使民俗文化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境界,大部分保护措施都据有“滞后性”,即民俗文化遭受破坏后才采取保护措施。

二是把民俗文化当成“摇钱树”。采取“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开发模式,使民俗文化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有了民俗文化商业化的趋势。这种开发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弊大于利,正如冯骥才所说“继续拿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产生的危害可能在10年以后才看到”。

三是民俗文化开发中伪造、破坏、同化严重。为了吸引广大了旅客,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有的地方不断模仿经典民俗文化创造文化,有的地方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的地方竟然表演一些低俗的文化。

四是粗俗文化遗毒未尽,把糟粕当精华,甚至有封建迷信活动,损害地区民俗文化形象,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四、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策略。

1.全面发掘民俗文化,提高民俗旅游产品的品位。

全面发掘民俗文化,就是运用调查取证等方法,有步骤地对民俗旅游开发的各个景点或其组成部分进行考察,以掌握大量有利于开发的第一手资料,从全方位的角度了解民俗文化的发展动态。根据人们的需求提高产品的娱乐性和参与性,突出民族特色,改变民族村单一歌舞表演的局面,从宗教、社会、经济、游艺竞技等方面对民俗进行合理、综合的开发,赋予民俗旅游产品更深的内涵以提高其品位。

2.丰富民俗文化旅游形式和内涵。

现有的游览方式多以民俗设施、民俗陈列为主。如桂林的漓江民族风情园、刘三姐景观园都属于以静态游览为主的项目。这类文化村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和学术价值,可使游客大开眼界,增长知识,有效保护传统文化的完整性,避免了人为的破坏。但随着现代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单纯观赏性的游览式已远远不能完全满足游客求新求奇的心态。因此动态的、参与性的游览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通过这一类型的游览方式可以使游客从中亲身感受到当地的风情,在别开生面的活动中得到身心的充分愉悦和熏陶,大大提高了游览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3.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民俗文化被同化。

要使民俗文化不受到异地文化的冲击和淡化,可以从旅游地居民、旅游者两方着手采取保护措施:教育并引导旅游地居民自觉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首先,政府或有关部门要对一些逐渐失传的传统、风俗、习惯、庆典、节日、宗教仪式等,进行挖掘和再现,使民俗文化得到完整的保护和流传下来,并以此作为旅游教育资料用。其次,政府或有关部门要与旅游地居民多沟通,让他们知道本地传统民俗文化的价值,激发他们对自己生活文化的自豪感和文化自觉意识,促使他们主动维护自己的民俗文化,而不是去盲目接受外来文化来改变自己的生活。最后,政府及有关部门也可以使用行政或经济手段来鼓励和扶持某些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政府可以为旅游地各种岁时节庆活动提供各种便利条件,甚至可以参与组织协调,创造节日气氛,使民俗文化活动的传承得到巩固和加强。教育并引导旅游者减少对旅游地民俗文化的影响。

4.注重民俗文化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的有机结合。

民俗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可移性。民俗活动除了在本地开展活动,吸引游客,还可以移到自然风情区和其他旅游城市进行表演、交流,从而实现更高的社会经济效益。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有机结合,可利用现开辟的民俗旅游线和建成的民俗文化村、民俗风情区、民俗博物馆、民俗等形式带动民间绝技绝活、民间歌舞、民间小吃、民间蜡染、刺绣、编织等手工艺品的综合开发,将独具特色的民俗旅游项目引进著名自然风景旅游区,以及国内外旅游城市,作为固定或流动性项目,参与到观光旅游和文物古迹游中,使它们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5.加大力度宣传民俗旅游。

要坚持有的放矢供需对应。多开发有市场需求的项目,成立专门的专家部门对旅游客源市场进行有效的因素分析。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媒体对民俗风情进行宣传和推广还可以借助一些展览和博览会对相关的信息展现给大众。

6.高品位开发和利用民俗旅游资源,防止“庸俗化”

第8篇:民俗文化价值范文

关键词:阿坝州;羌族民俗;旅游资源;负面因素

一、阿坝州羌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阿坝州位于四川省西北部,紧邻成都平原,北部与青海、甘肃省相邻,是全国羌族唯一的聚居地,生活在这里的羌族人民地处边陲,偏远闭塞,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具有世界意义和价值的文化以及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习俗。这些习俗大多内容健康,格调高雅,形式多样。

阿坝州羌族地区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建筑。传统建筑是民俗中最直观的东西,是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外在表象。羌族以其独特而精湛的建筑艺术著称于世。其中以碉楼、石砌庄房、索桥和栈道最为有名。碉楼:用石块、石片以稠米浆制的胶泥黏合砌成。通常有四角、六角、八角几种形式。可达十三四层,高至十余丈,经久不损。从功能上分,有用于警戒的“哨碉”和用于实战防御的“战碉”。至今阿坝州理县桃坪羌寨还保留三座石砌的碉楼。庄房:这是羌族人对自己住房的称呼。呈方形,一般人家都是五层楼高。第一层用于养家畜;第二层是“咪达屋”和居室,“眯达屋”就是羌家火塘,相当于汉族的厅堂,火塘上方为供祀;第三层是储藏“猪镖”腊肉的地方;第四层是堆放粮食、杂品的贮藏室;第五层是一个小平台和祭台,叫“若基格”,是供奉“阿爸木比塔”(白石神)和朝拜神灵的地方。屋顶是晒坝,用来晒粮食,同时也可供小孩玩耍。其中最古老、最神秘、最具羌族特色的是理县桃坪羌寨,被喻为是“神秘的东方古堡”。

2、饮食习俗。“吃”是旅游活动六大要素之一。饮食被人们赋予审美、艺术、礼仪、禁忌等文化内涵。有民族特色的餐具和饮具及饮用的氛围和方式对旅游者较有吸引力。羌族喜欢喝自己酿成的咂酒,最有特色的是熏制的“腊猪膘”,也是馈赠客人的好礼。逢年过节全寨人聚在一起,燃起熊熊的篝火,喝着鲜美的咂酒,唱山歌,跳锅庄,气氛热闹非凡。

3、岁时节俗。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节日,而民族节日大都集中众多的民俗事项,场面壮观,民族风情浓厚。羌族每年春天有转山会,秋收后的祭天会,六月初六的祭山会,再加上独具特色的每年农历十月一日的羌族年,人们在家制作各种姿态的小牛、小羊,用以祭祀祖先和天神。

4、歌舞游艺。各民族的民间歌舞是其民族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羌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羌族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用歌声赞美劳动,用舞蹈表现生活,素有“唱什么歌,就跳什么舞,有歌有酒必有舞,歌助酒兴群起舞”的传统习俗。萨朗舞是最活跃、奔放的一种。还有“跳盔甲”,“跳皮鼓”和“兰于寿” 等。羌族伴奏乐器中,羌笛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尤为著名。

5、礼仪活动。新颖、独特、热情的迎客待客礼仪给旅游者鲜明的印象,并架起游人和东道主互相沟通的桥梁。羌族如有贵客来,还要鸣枪欢迎。进屋后,让客人坐于火塘上方,请喝咂酒,并为客人祝福。藏羌婚礼也很有特色,有特定的程序和各种规范。

6、民族手工艺品。手工艺品典型地代表了传统民俗文化。羌族的刺绣是羌家传统的工艺美术品,绣工分挑花、绣花、纳花、盘花、刺绣等,是羌家姑娘的绝活,内容丰富,色彩鲜艳,精美异常。

二、影响阿坝州羌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的负面因素

阿坝州羌族地区拥有如此众多又美好的民俗文化,加上奇妙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旅游者纷至沓来。民俗文化的经济价值使许多地方迅速实现了脱贫致富,并且由此拓宽了该地区人们的眼界,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对民族文化的复兴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随着民俗旅游的开发,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以及市场化导致原有民族物质边界的重大调整和弱化,当地的宗教、传统习俗、道德观念、生活方式等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着重大改变,对当地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主要表现:

1、过度开发使民俗旅游资源破坏严重。一些地方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实行掠夺式开发,造成许多民俗文化资源严重破坏,一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我们还未来得及认清其社会价值时就已消失、解体;很多民间习俗在现代文明冲击下逐渐消失;民族文化遗址和民族特色建筑遭受严重损害;一些民问艺术品和手工艺品为了迎合经济市场而大批量生产,成为机器制作的工艺品,完全丧失了其中所蕴涵的文化价值。

2、民俗风情的商业化和庸俗化。在商业活动中,以现代艺术形式包装民俗文化,将其舞台化、程序化,是目前旅游开发的主要手段。这样的后果是使民俗文化失去了本来的乡土气息,淳朴的民俗被歪曲。甚至有些羌族地区为了吸引游客,将迷信的,不健康的习俗加以渲染。

3、虚伪民俗。虚伪民俗是指人们为了增加旅游商品,编造添加拼凑而旅游地不存在的民俗。伪民俗破坏了本民族特色,破坏了祖先的规矩。如,羌族的白石作为他们的崇拜神,必须放在屋顶或火塘上方,而不该为了招引游客而随意放置。

4、民俗文化的同化。民俗文化的同化是指原有的民俗风情特征在内部和外部作用下,并为异地异族的民俗风情取而代之。即“旅游一旦开发到哪里,哪里的传统面貌便会发生急剧的改变,从衣着、建筑到生活方式都迅速地与外来者趋同”。阿坝州羌族地区的语言、建筑、服饰、饮食、节日等方面逐渐与时俱进化。汶川、理县等地羌族大多说汉语,穿现代服装,许多人口中哼的是流行歌曲。羌族地区的民族传统文化正在消失。

5、民俗文化价值观的退化。一个民族认同的文化价值观是该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或群体中的人们所共有的区分事物的好与坏、对与错、符合或违背人的愿望、可行与不可行的观念。它是一个文化系统构成的基因。一种价值系统可以构成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 各民族尽管发展历程各异,但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如吃苦耐劳,热情好客,讲信用,重义不重利,忠诚朴实等。但随着民俗旅游的发展,这些优秀的价值观正在退化甚至消失。某些羌族地区居民在买卖过程中出现的坑蒙拐骗,敲诈勒索等不择手段追求金钱的例子屡见不鲜,他们严重或排外的情绪,直接影响了当地的形象。

三、结语

基于以上研究,我们认为阿坝州羌族地区源源流长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但是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正面临各种不同文化习俗的冲击。千姿百态,风情万种的民俗正走向趋同和消亡。同时,民俗作为一种隐形的文化旅游资源,它不像实物型的资源那样不易被改动,而是在开发中很容易被篡改,损害,甚至其固有的文化内涵也可能会消解殆尽。所以,保护阿坝州羌族地区的优秀传统民俗文化迫在眉睫。(作者单位:阿坝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阿坝藏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阿坝藏族自治州概OL[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

[2]羌族简史编写组,羌族简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

第9篇:民俗文化价值范文

[关键词]民俗文化;语文课堂;意义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3-0014-01

民俗文化作为最大众化的文化,是所有文化孕育和萌芽的起点。民俗文化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文价值绽放在我国的文化丛林之中。由于网络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冲击,近年来民俗文化的生存现状堪忧,很多民俗文化已走向没落。寻求民俗文化的重振之路,无疑需要从最基本的学校教育入手,由此我们开始提倡民俗文化走进语文课堂。民俗文化走进语文课堂是保护民俗文化的需要,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需要,更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需要。

一、有利于继承和弘扬民俗文化,增强学生的民俗文化保护意识

我国的民俗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历史积淀,聚集了几千年来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与精神力量。语文教师将这些优秀的民俗文化引进课堂中,使学生能够听闻更多的奇闻逸事,开阔眼界,增加知识量。例如,在鲁迅先生的《祝福》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关于婚娶、祭祀、节日、服饰、饮食等的描写。教师可以适当对这些民俗文化进行拓展以增加学生的见闻,在课程中引入《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中华传统经典,发挥其德育功能,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从而强化保护民俗文化的意识。学生群体是民俗文化最重要的继承者与发扬者,将民俗文化引进课堂是迎合时代潮流的重要举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语文综合素养绝不仅限于对课本知识的掌握与学习,它上到天文地理,下到历史文学,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目前,我国各个年级的语文教学模式都还是紧扣课本进行分析与背诵,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遍偏低,掌握的知识量十分有限。将民俗文化引进课堂无疑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例如,学生在学习屈原的诗作《离骚》时,教师可以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讲述经历史沉淀而形成的端午节文化,对端午的各项习俗进行讨论,使学生对于屈原和端午文化有更深厚的理解。民俗文化与语文教学的结合使学生增加了民间艺术、时令节气、传统礼仪、天文地理、岁时历法等涉及生活方方面面的知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量,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

三、可丰富语文课程资源,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

当前我国语文课程教学的取材范围较窄,仅限于古诗词、文言文和名人名家的文章。这些范围有限的取材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更无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民俗文化涵盖了衣食住行、人文地理、语言、科学、宗教、艺术等多个领域的内容,有力地弥补了当前语文课程资源的不足。如老舍的《茶馆》既描写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又将中国茶文化的民俗特色描写到极致。这些优秀文化历久弥新,既保留了优秀的元素,又糅合了时代的发展,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适合走进语文课堂,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四、有利于辅助语文教学,创新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