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探索规律教学反思范文

探索规律教学反思精选(九篇)

探索规律教学反思

第1篇:探索规律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探索式教学法;数学教学;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探索式教学法是数学教学中最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探索式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的重要性与趣味性。运用探索式教学法要遵循“建立情境提出问题探索发现猜想验证寻求规律实际应用”的模式,力争在每个环节都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挖掘出他们的潜在智慧,从而达到既让学生掌握知识,又培养了学生思维与探索能力的双重目的。下面浅谈一下我在数学教学中尝试用探索式教学法取得的效果。

一、建立情境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或生动有趣、或富有创意、或悬念重重的情境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主动进入学习状态。如,在探索反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的教学中,展示了许多反比例图象的画片,让学生从中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和求知欲望,为学生画反比例函数图象奠定了基础。

二、提出问题

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材,创造性地把书上的“句号”转变成“问号”,把“问号”融于情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遇到问题,促使学生努力去思考问题、探索问题。例如,在讲反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时,我提出了许多本节课的重点问题,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会是什么形状呢?y=-■的图象又会是什么形状呢?等等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自主进入角色。

三、探索发现

探索发现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过程。所谓自主探索可分两种:一种是主动探索,说明学生自己要学;二是独立探索,说明学生自己有能力去学。在教学中,要不断鼓励学生自己探索,同时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在学生探索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情感投入等表现。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观察、类比和发现,让学生自己去经历过程,总结结论,实现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新知识的目的。在学生新发现的同时,教师要科学合理地给学生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通过评价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学生继续探索的信心。发现不足改变自己的探索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中要正确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在学习反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时,我引导学生思考,示范出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同时比较y=■与y=-■的图象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探讨判断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位置和性质。同时,教师要多引导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并对学生的总结发现做一个合理公正的评价。

四、猜想验证

数学猜想实际上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本质时的一种策略,它是建立在已有的事实和经验上,运用非逻辑手段得到的一种假定,一种合理推理。从学生实际出发,顺应学生思路大胆建立猜想,进而验证猜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现创新的机会,并根据合理条件作出猜想,培养思维的创新,从中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会学习。在讲反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时,让

学生在已了解y=■和y=-■的图象位置和性质的基础上,猜想出y=■与y=-■的图象各在哪些象限,以及反比例函数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的变化而发生怎样的变化,同时让学生动手操作,画出函数图象,验证猜想的结果是正确的。

五、寻求规律

规律是数学的灵魂,学会发现规律比多记几条规律重要得多。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寻求规律,感受数学的探索和价值,并通过发现规律体验成功,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我在教反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时,让学生通过对反比例函数图象的观察、分析,总结出规律,概括出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使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逐步达到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激发学生探索欲望的目的。

六、实际应用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教学任务之一。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学习数学知识形成技能的结果,是获得数学知识技能的检验。如,市煤气公司在地上修建一个容积为104立方米的圆柱形煤气储存室,储存室的底面积与其深度有怎样的函数关系,通过讨论探究,使学生对利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初步培养学生利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的目的。

第2篇:探索规律教学反思范文

一、数学课堂进行游戏教学的意义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数学不再是单一的、枯燥的学习。游戏的趣味性不但激励学生去探索,去了解其中的规律,而且在探索、了解的过程中,使学生尝到积极思维的无穷乐趣,学生的思维习惯、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到了发展。融入数和运算规律的游戏是激发学生探索的动力和途径之一。

二、数学课堂实施游戏教学的具体过程

课堂中的游戏教学法,要求教师的身份必须既是指导者,又是参与者,应该和学生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游戏,融入到学生中去。

借某校三年级上了一堂数学课,班级共有27人,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较好。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掷一掷。在教学前,制订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运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探索规律。2.运用探索的规律,了解游戏的运行原理。3.运用游戏方法和规律,探索“可能性的大小”。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创设游戏性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首先取出两颗骰子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掷一掷,看看得到的两个数的和是多少?并把他们记下来。

学生操作,然后思考得到的结果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得出最小的和是1+1=2,最大的和是6+6=12,不可能有和13。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激发兴趣。教师的引导也使学生对游戏的秘密进行思考,提高了思考的效度。

2.激发动机、研究规律,提高学习兴趣。

老师和学生比一比,如果是5、6、7、8、9就算老师赢,如果是另外的6个就算你们赢。

学生操作,记录结果,看谁能赢。

结果肯定是老师赢,学生很好奇很想知道原因。

对规律的探索和游戏秘密的揭开,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寻找规律,探索未知的热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有趣和亲切,提高了对数学的兴趣。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猜想的提出、验证,方法的得出,都是学生个体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结果。虽然整个过程一帆风顺,但教师适当地制造“碰壁”,反而会推动学生走向成功,教师所起的作用只是相继诱导。这样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3.运用规律、诱导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

发表格和骰子,两人一组轮流掷。和是几,就在几上面涂一格,涂满其中一列,游戏结束。

小组交流,哪些和出现的可能性大,哪些小?为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5可以分成几和几,6可以分成几和几,7可以分成几和几。

应用学生发现的规律和方法这是对学生最好的一种肯定,通过填表的练习,让学生感到自己探索的价值,同时也反映了教师对《标准》教学观念的体现。引导学生联想,消除学生依赖的心理,培养学生进取、自信的精神,拓展思维空间。遇到问题就马上联想到与之有联系的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既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和巩固创新思维能力。

三、数学课堂实施游戏教学的成效与反思

小学生的思维水平处于表象、直观阶段。有着天真、活泼好动的天性,对任何新颖有创意的活动都怀有“好玩”的思想倾向。游戏教学刚好迎合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教师有目的地组织学生以观察、操作为主的教学,让学生在摆、拼、画、折、量的实际操作中,手脑并用,以动促思,培养了学生游戏的兴趣。

第3篇:探索规律教学反思范文

自实施新课程以来,教师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努力,有了不少新的发现,新的创造。现在新课程标准、新教材已全面实施。要进一步推动课程改革,关键在教师,核心在课堂教学。

目前新课程理念逐步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改变了过去只把学生当作观众既没有沟通也没有交往互动的现象;老师由过去课堂只注重训练,转变为现在注重引导学生发展;老师不只是传授知识,更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老师不仅研究“教”什么,还能研究“学”什么,以及“怎样学”;这样就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课堂上还能注意到小组合作学习以及将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从而改变了过去只注重课本。教死书、死教书的现象等等。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恰当的做法是在呈现教学内容时注意反映数学发展规律以及学生的认识规律,体现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原则。展现基本概念抽象和概括过程,基本规律的发现和总结过程,教学模型的建立,求解和解释过程;在教学素材的呈现上应该为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留有比较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这样有利于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合情推理、交流、反思等过程。还可通过设置具有启发性、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在思考、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较为全面的体验和理解,从而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目前部分教师主要在课堂最后进行总结反思,小结一节课的内容与主要思路。这往往是不够的。这里“总结反思”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教师在课堂每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积极总结反思;每学习一段内容后回头看整理思路,引导学生自己总结一段话;课尾再总结善于凝缩,养成总结反思的习惯。其二是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持续不断地反思,那么对自己课堂中问题的认识和捕捉可能就要准确的多,逐步向反思型教师转变。所以我认为“反思教学”是我们在新课程下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

数学学习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打好基础应当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作为保证。因此形成积极主动、独立思考的学习方式是数学学习的内在要求。这就要求组织好教学内容的结构体系,按学生的学习规律、数学知识的发展规律进行教学,为学生创造恰当的自由思维空间,而且还应当遵循认知规律,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努力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

第4篇:探索规律教学反思范文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因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是教师孜孜追求的目标。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运用系统观点,建立高效的教学模式是其责任所在。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研究者针对高中化学的特点,探索出一套高效的教学模式,即“引导、归纳、反思”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 “引导、归纳、反思”教学模式

1.1 引导。引导是该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其思想是激发学生对学习该课程的极大的兴趣,捕获学生对学习该课程的思想,给学生提供学习该课程的信息、力量和动力。“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因此,学生能不能学好高中化学的知识点“引导”的成功是学生学好该课程的第一步。引导的好坏,决定着高效教学的好坏,因而,引导的另一个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和高效教学。引导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包括切入点引导和过程引导。

(1)切入点引导。切入点引导主要是教师在讲授新的知识点时,而采用问题情景、生活情景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例如教师可以告诉学生现在的水资源比较不足,而海水中因含有氯化钠、氯化镁等工业原料而不能被直接饮用,采用什么化学方法可以既能从海水中提出工业原料,同时又能生产生活或工业用水呢?从而使得学生感觉到学习知识的有用性,进而激发学习热情。

(2)过程引导。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知识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思想、步骤等进行引导。是教师丰富课堂教学、提高效率的重要途径。例如针对浓硝酸与铜反应的知识点,可进行如下的思想和方法的引导:氧化铜能否在硝酸中稳定存在?探究硝酸与铜会起什么类型的反应,生成什么产物?在该反应中,硝酸起到哪些作用?浓硝酸分解会产生什么物质?哪一种分解产物会与铜发生反应写出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2 归纳。归纳法是一种“由特殊到一般”、“由个别到普遍”、“由表象到实质”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探索规律、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而化学这个学科,知识点零散、系统和规律性不强,且学生从初三到高中的学习,化学知识跨度大、难学难记。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面对零碎的化学知识,要确保提高教学效率,进行归纳分类,是教者和学者常用的学习方法,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因而,归纳法是该教育模式的中心环节。高中化学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常用的归纳法主要有类比归纳法、分类归纳法、按序归纳法、体型归纳法等等。例如,教学元素周期规律时,可以先告诉学生该内容主要采用归纳法来进行讲解和学习。然后将1~20号元素和具有代表性的族类元素作为个体,画出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引导学生归纳出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最后,再引导学生归纳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变化规律、元素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让学生在归纳的过程中,激发学习热情,体会成功,提高自我学习效能,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学习效率。

1.3 反思。在“引导、归纳、反思”教学模式中,反思不仅是包括教师对自己知识所授体系的反思,还包括引导学生的对知识有探究思想的反思,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思。其思想是教师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素养,而培养学生的反思则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1)教师教学的反思。在反思性教学中,教师进行反思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完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而且在反思的同时,教师又可以发现教学中的新问题,为了解决这些新问题,教师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于此同时,教师通过反思性教学实践,从中获得经验,而这些经验又会促进教学。教师在该模式中的反思主要有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等的反思。例如教学重点是否突出?问题的设置是否合理?问题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能否保证每个学生有尽量多且均等的回答机会?课堂讨论能否有效开展?阅读、活动和练习的指导是否有效?

第5篇:探索规律教学反思范文

一、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

物理规律具有三个显著特点:第一,物理规律是观察、实验、思维相结合的产物;第二,物理规律反映了有关物理概念之间的必然联系。任何物理规律,都是由一些概念组成的,通过语言逻辑或数学逻辑表达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关系;第三,任何物理规律具有近似性和局限性。反映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物理规律,只能在一定的精度范围内足够真实但又是近似地反映客观世界。物理规律不仅具有近似性,而且由于物理规律总是在一定范围内发现的,或在一定的条件下推理得到的,并在有限领域内检验的,所以,物理规律还具有局限性。也就是说,物理规律总有它的适用范围和成立条件。由此可见,作为近似反映物理对象、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物理规律的建立,离不开观察实验和数学推理,也离不开物理思维,是三者相结合的产物。丰富的感性认识是建立物理规律的基础。

学习物理规律是对已有的物理规律的一个有组织的学习过程,它虽不像物理史上建立物理规律那样曲折漫长,但也是极其复杂的,需要在一定的背景知识指导下,对感性认识进行思维加工。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是学习物理规律的基础,也是在物理规律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学生生活中熟知的典型事例,或从对学生已有知识的逻辑展开中提出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创造便于探索规律的良好的环境,提供探索物理规律所必须的感性材料,提供进一步思考问题的线索和依据,为研究物理规律提供必要的感性认识。

二、探索物理规律的思维方法

在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要指导学生探索物理规律,根据建立物理规律的思维过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适当的途径,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认识研究对象、现象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概括出物理规律。这是在物理规律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 中学生在建立物理规律时,常用的思维方法有四种:

第一,实验归纳。实验归纳即直接从观察实验结果中分析、归纳、概括而总结出物理规律的方法。具体的做法有:第一,由对日常生活经验或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如掌握蒸发快慢的条件、电磁感应定律等;第二,由大量的实验数据,经归纳和必要的数学处理得出结论。如掌握力矩的平衡条件、胡克定律、光的反射定律、气体的实验定律等;第三,先从实验现象或对事例的分析中得出定性结论,再进一步通过实验寻求严格的定量关系,得出定量的结论,如掌握液体内部的压强、牛顿第三定律、光的折射定律等;第四,在通过实验研究几个量的关系时,先分别固定某些量,研究其中两个量的关系;然后加以综合,得出几个量的关系。如掌握欧姆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焦耳定律等等;第五,限于条件,无法直接做实验时,可通过分析前人的实验结果,归纳出结论。例如掌握光电效应公式。

第二,理论分析。理论分析就是利用已有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通过物理思维或数学推理,得出新的物理规律的方法。常见的有理论归纳和理论演绎两种。理论归纳就是利用已有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经归纳推理,得出更普遍的物理规律的思维方法。例如,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学习和掌握,就可利用理论归纳的方法。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在科学各分支学科长期发展的基础上,经许多人系统的研究和总结后,于19世纪中期形成的自然界的一条基本规律。学习和掌握这一规律不可能由某一实验归纳来完成,可以根据科学史上建立这一规律的过程,对有关规律进行归纳而得到。19世纪中期以前,在力学方面,建立了动能、势能、机械能等概念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在热学方面,人们建立了热量的概念,并广泛研究了热与机械功的相互转化问题,得到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电学方面,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对电流热效应 进行了定量的研究,建立了焦耳定律;化学反应中建立了能量守恒。学生可以对所学的这些实验规律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掌握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理论演绎就是利用较一般的物理规律,经演绎推理,推导出特殊的物理规律的思维方法。例如,在学习了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后,可以推断出判定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楞次定律。又如,学习理想气体实验定律,既可用实验归纳法,也可以用理论演绎法,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演绎出玻意耳定律、盖?吕萨克定律和查理定律。若将实验归纳和理论演绎结合起来,有助于理想气体实验定律的理解。

第三,类比。类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似而推出它们在另一属性上也可能相似的一种推理形式。其具体过程是:通过对两个不同的对象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似点,然后以此为依据,把其中某一对象的有关知识或结论推移到另一对象中去。类比方法在物理学中获得了广泛的运用。首先,类比是提出物理假说的重要途径;其次,在物理学研究中广泛运用着的模型化方法,实质上包含着类比方法的应用。学生在学习物理规律时,可以遵循建立物理规律的程序和原则,通过类比的思维方法,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同时提高思维能力。

第6篇:探索规律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教学反思;调控能力;评价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5-0174-01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指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新课程非常强反思。反思可以使存在的问题得到整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积累的经验得以升华。教师在反思中学习,在反思中探索,在教学反思中改变自我,这是教师成长的必然途径。反思是一个教学能力的沉淀过程,是一个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和风格的养成过程。按照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本文以“元素周期律”实际教学为例,就教学反思谈些看法。

1做好教学前的反思,提高教学分析能力

教学前的反思应具有前瞻性,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

析能力。教师在教学前对自己的教案及设计思路进行反思,不仅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再次查缺补漏、吸收和内化的过程,更是教师关注学生,体现教学“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的过程。本节课属于化学基本理论,缺少直观、形象的实验,比较枯燥。根据化学新课程基本理念,结合本节课课程特点,本节课的教学设想为: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和网络资源,组织学生开展交流、讨论,增强互动,避免枯燥的讲授;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原子半径、元素化合价等数据,让学生进行活动探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发现元素周期律,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课堂中又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师生互动的方法来完成教与学的任务,达成教与学的目标。若能经过这种教学前的反思,那么形成的教学方案一定是具有个性化的,也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元素周期律这节课三维目标方面有这样的设想,在知识与技能方面:使学生初步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周期性排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元素周期律的推出及其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抽象归纳以及演绎推理的能力;结合元素周期律的推出,使学生初步掌握从大量的事实和数据中分析总结规律,透过现象看本质等科学抽象的方法。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结合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由量变到质变以及客观事物本来是相互联系的和具有内部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难点是认识元素周期律及其实质。

2及时抓好教学中的调控性反思,提高课堂调控能力

调控性反思就是及时、自觉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课堂教学的对象是活泼可爱的学生,因此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并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以及达到的效果,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调整设计思路和方法,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这就需要教师能及时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调整教学策略。本节课中,在完成活动探究的表格内容后,要求学生对表中的各项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其中的规律。这个环节是为了培养学生抽象归纳以及演绎推理的能力,需要学生开放思维,积极应对。但是刚开始学生反应并不积极并且思维仅局限于对1-18号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的变化规律。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及时调整了教学策略,不停的启发和引导,让学生分组讨论充分交流,使学生充分挖掘表中各种数据所表现出来的规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3进行教学后的批判性反思,提高教师评价能力

教学后的反思――有批判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在课堂教学实践后及时反思,不仅能使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而且将实践经验系统化、理论化的过程,有利于教师找出问题的症结,探索出改进的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评价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进行全面的反思是从不同的视角和新的方式看待已经习以为常的教学实践和隐藏在实践背后的各种假设,审视自己的一些根深蒂固的教育观念和假设是如何限制了自己的实践,也意味着寻找一些不同的视角看问题。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和工作方式,重塑自我,重构课堂,重建教学,促进自身专业发展,不断提升专业水平,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修订版)[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思想录[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7,

第7篇:探索规律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导入;联系生活;动手技能

实验是探索自然学科中现象和本质的基本手段,初中物理作为一门传统的自然学科,尤其离不开实验探索。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高效物理课堂也要求我们必须将沿袭守旧的照本宣科式的理论宣讲和热火朝天式的题海战术以及“灌输式”“压力式”陈旧教学模式推进历史的垃圾堆,提倡我们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积极动脑思考、勤于动手实践的共同参与知识生成和发展过程的新型教学模式。因此,笔者特此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意义和方法进行简单阐述。

一、趣味实验作引,激活学生兴趣

物理概念和规律本身是死板抽象的,如果课堂上我们再进行单纯的概念释义或规律宣讲,那学生会普遍感到枯燥乏味,这就是我们课堂上学生昏昏欲睡的原因,所以,我们可以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内容的特点适时设置一些丰富有趣的演示实验来稀释知识的抽象度,增强知识的可读性,这样才能激活课堂,牵引学生的认知情趣,这样的课堂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从而帮学生发散思维,强化记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导入实验,趣味吸引

初中生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我们就可以在课堂之初巧设趣味演示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活他们的思维。需要注意的是,趣味实验导入不能偏离教学内容中心,要紧抓课堂知识要点,否则只能是哗众取宠,无法达到教学效果。如,在学习《大气压强》时,笔者就给大家先变魔术似的演示了神奇的瓶“吞”鸡蛋、复杯实验等观察性强、趣味十足、吸引探究的小实验,学生的好奇心一定被神奇的实验现象牢牢吸引,不免心生疑窦:“那么紧的瓶口,鸡蛋怎会主动进去?”“杯口朝下,水怎么也不会洒落?”这样,学生在自己发现的问题驱动下会迅速进入良好的探索状态,高效物理课堂基调由此而生。

2.联系生活,实验知识

物理教学中,我们还要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设置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和认知情趣的小实验,以期引起学生的广泛注意,勾起他们积极探索和学习的主动性。

如,在学习“杠杆的平衡条件”时,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借用橡皮和铅笔做一个简易的杠杆,让学生反复实践后,再提出具有深化意义的问题:“我们在买菜时,小贩怎样在杆秤上做手脚来短斤缺两?”如此实验操作、问题引导,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驱使大家对“杠杆平衡的条件”进行反复实验探索和总结,最终掌握原理,提升技能。

二、掌握实验原理,规范实验流程

实验原理是实验操作和流程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这样才更具有针对性。此外,我们还要注意实验流程。科学探索是严谨的,所以,实验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培养学生规范的实验流程和独立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树立严谨的治学态度。这都需要我们在一点一滴中帮学生完善,如,量度的识读、酒精灯的规范使用,还有实验数据的搜集与解析等等都马虎不得。

比如,我们在学习电学实验时,首先就要指导学生怎样链接和识读电压表、电流表,教会他们借用欧姆定律估算仪表的量度,避免因量程大小估计不准而导致烧坏仪器,最后还要学生总结实验数据,规整实验结果。学生只有在熟悉实验原理的基础上,掌握规范的实验操作流程,然后才能推陈出新,迁移知识,生成技能,进而创新。

三、鼓励课外实验,延伸知识探索

课外实验是学生自主探索、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我们可在课后给学生布置趣味小制作,让学生根据实验原理自主设计制作方案,如此一来,激活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必要时还可以结成探索小组,通过分工合作来完成实验或制作,培养团队精神,提升实践能力。这样,学生在动手性更强的课外实验中加深了对物理概念和物理知识的印象,巩固了新学知识。比如,我们可以诱导学生从比较熟悉的、简单易行的“纸盒烧开水”“楼梯开关”等课外小实验,进行反复探索和实践,最终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上文是笔者结合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对怎样借用实验教学来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效率的探索与研究。概而述之,实验是形象直观、灵活互动的,实验又是严肃严谨的,它可以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完善学生的形象认知,它还可以培养学生多动脑、勤动手的良好学习习惯,给大家树立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最终提升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朱小东.浅谈初中物理实验之后的反思[J].新课程:下,2011(04).

第8篇:探索规律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物理教学 “有效教育” 教师 学生

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学生不是因为失败了才更努力去做,而是因为成功了才更努力去做。反复失败的学生会越来越差,反复成功的学生会越来越好。在物理教学中引入成功教育,实践证明是成功的。因此,在全面倡导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继续深入发展之际,探讨如何增强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一、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师要全面地了解学生,承认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现每个学生的独特性,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基本前提。例如,有些学生对物理实验特别感兴趣,尤其喜欢动手操作;有些学生对物理与生活及社会问题的联系感兴趣,喜欢带着问题去做社会调查;有些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感兴趣,喜欢进行一些逻辑的、理性的思考和探索。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认知水平和认知方式,鼓励提倡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问题的设计、教学教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主动参与,关心和爱护每一个学生,给他们创造成功的种种机会。

二、物理教学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相结合

物理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物理知识能帮助人们处理和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物理教学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与自然现象紧密联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与物理有关的生活现象,探索隐藏在现象背后的物理规律。教学中用于问题研究的对象不应仅局限于小球、木块和小车等,更多的采用学生在生活中能轻松感知到的物理事物和现象。例如,在曲线运动中的物体有汽车、导弹、铁饼、雨伞上下落的雨滴,在受力分析的例子中可以列举发生形变的跳板和被弹起的运动员及悬挂着的工艺品,在碰撞中有台球的斜碰、两节货车的链接问题,在筒谐运动的图像中可给出心电图仪、地震仪的记录图像等,以此来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以及将物理规律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三、在课堂上应注意两点

1.设置悬念,引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教学取得成功的保证,所谓良好的开端,笔者认为就是学生的积极性被彻底调动起来的这样一种状态。教师可以在复习旧知识中引出新知识,或者在讲授新知识之前明确学习目标的基础上,直接提出新问题,把问题一下子抛到学生面前,引起学生内在的认识冲突,产生学习的需要。问题的提出要以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为前提,使其充分感受到身边确实存在物理,引起学生想要解决问题的冲动。尽量创设一个良好的物理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对教学情境中有关的信息加以提取、分析,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2.根据认识规律,重视概念、规律形成过程的学习

教学是一个师生共同和谐参与的多向信息交流过程,切忌教师一人唱独角戏。因此,在概念、规律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学习的情境,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和经验,教师要着重展示概念的形成和规律导出的过程,了解规律的适用条件,知道规律的不同表达方式等。让学生不单是记住某些知识点,而是要感悟知识产生的原因和发展过程,从而有利于对知识点的深刻把握,才能做到学得透彻。

四、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学,才能发挥作用。教师必须认同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愿望,并且初步具备自主学习的条件。教师的任务是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潜能发挥的情境,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因而在教学中不可面面俱到,应尽量缩短讲课时间,要允许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习变得富有个性。

2.渗透学习方法教育,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中加强学习方法的渗透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一些比较难记的物理公式、定理、定律,应介绍行之有效的识记方法,提高记忆的目标性、计划性、调节性等。对于一些前后讲授的教学内容,及时指导学生进行加工整理,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例如初中阶段对“功率”概念的学习,可以同前面所学的“速度”概念加以类比,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所学知识问的联系。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或是小组协作完成,使他们逐步养成知识整理和归纳的习惯。这样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开展课题探究教学,密切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

物理课堂教学中实现课题探究的重心在于诱导学生发现物理规律和应用物理规律。课题探究的内容相当丰富,可以是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物理探索性实验、现实生活中的物理问题等。课题探究教学的特点是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强调个人的独立学习活动。旨在针对某一具体课题,使学生主动参与、投入,教师加以适当引导,师生共同探究物理规律。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断反省自己的学习、研究活动,让他们学会发扬自身的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使其在充满信心的同时探索出适合自己个性的独特而又有效的思维方式。

五、注重多元评价,引导学生加强自我评价

1.优化教学互动方式,为多元化评价创造环境

在教学中,应尽量创设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良好互动的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评价他人,也可以被他人评价。当学生完成某一探究任务是,教师应对完成的方法和技巧给予指点,肯定学生的想法和观点,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养成勤于反思和总结的学习习惯。例如,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对他人的回答不能简单地以“对”或“错”作为评价结果,而应注重其思考问题的思路正确与否,对“错”的回答,要指出错在哪个环节上,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想一想,自己的思路与该学生是否一致;当他人提出比自己更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时,反省自己的思路在哪里出了问题?以后应该如何避免?

2.注重学生个体差异,以学生个性发展为着力点

第9篇:探索规律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活动经验;数学思想;问题意识;探索规律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5-0059-03

【作者简介】杜建军,江苏省沭阳县第二实验小学(江苏沭阳,223600)教科室主任,高级教师,宿迁市数学学科带头人,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

“探索规律”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基本课程内容之一。苏教版教材从三年级起,在每一册教材里都安排一次有明确主题和内容的探索规律专题活动,其教学目标不是指向规律本身的理解和掌握,而是注重引导学生经历探究规律的过程,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数学的语言去解释现象,用数学的方式思考问题,不断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发展数学素养。下面,笔者以苏教版四下《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学为例,谈谈对探索规律教学的一些思考与实践。

一、揭示课题,提出问题

出示课题:多边形的内角和。

提问:对于多边形及内角和,你们已经知道些什么?还想再研究些什么?

引导:你们对这些问题打算怎样进行研究呢?

谈话:这种从简单入手、有序思考的研究策略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我国古代思想家老子这样说过:“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它的意思就是说,比较困难的事情,都要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今天就让咱们从比较简单的图形――四边形开始研究。

课始的提问唤醒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架起新旧知识间的桥梁,通过“你们打算怎样进行研究”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研究方法,初步渗透由简单到复杂的探究策略。

二、选择策略,研究个案

1.探究四边形的内角和。

提问:在我们学过的图形中,有哪些是四边形?在这些图形中,你能一眼看出哪个图形的内角和呢?你是怎样知道的?

引导:猜一猜,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数学学习离不开大胆的猜想,同时也得进行科学验证。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发放的红色四边形图片(图1),想办法求出它的内角和。

这里选择直角梯形作为学具,其中有两个角是直角,另两个角分别是120°和60°,便于有些学生用测量的办法求出其内角和。这里把直角梯形当作一般的四边形让学生进行度量和计算,得出360°为一般四边形的内角和。

操作:W生用不同方法进行验证。

汇报:请用不同方法验证的同学到讲台前来汇报,明确测量的方法有时会产生误差,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可以用分割法。

追问:像这样将四边形分割为两个三角形以后,原来四边形的四个角都“躲”到哪去了呢?

引导学生发现分割后两个三角形的内角的总和就是原来四边形的内角和。

谈话:我们把四边形的内角和转化为两个三角形的内角总和。原来,不用量也能求出四边形的内角和。

比较:刚才我们用测量法、分割法分别求出了四边形的内角和,现在你觉得哪种方法更为简单呢?

追问:任意一个四边形是否都能转化成两个三角形呢?

演示:利用几何画板课件演示四边形的变化情况,让学生发现任意四边形都可以分割为两个三角形。

小结:从特殊的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内角和引发猜想,并举例验证,从而得出一般的结论。由特殊到一般,是获取结论的重要方法。

对四边形内角和的探究是本节课探究活动的重点,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对不同验证方法的比较,感受分割法的简便,初步体会可以将四边形转化成两个三角形来计算其内角和。同时让学生通过回顾对四边形内角和的研究,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

2.探究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

提问:接下来,你想研究几边形的内角和?

引导:要求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你能运用研究四边形内角和的方法也来试一试吗?请同学们拿出画有五边形和六边形的操作纸,想一想,分一分,并算出每个图形的内角和。

汇报:让两名学生到台前汇报。

引导:我发现大多数同学都是从同一个顶点出发向其他顶点连线,这样分割有什么好处呢?

小结:有序操作和思考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体会到从一个顶点出发,向与它不相邻的顶点连线分割最为有序方便,引导学生学会更加合理的分割方法。

三、发现规律,建立模型

1.任意多边形的内角和。

提问:对于其他多边形,是否也能像刚才那样将它们分割成一些三角形呢?

小组合作,任意画一些多边形,试一试。

小结:任意一个多边形都能分割成一些三角形。

2.探索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

提问:如果要求一百边形或边数更多的多边形内角和,要不要将这样的多边形画出来进行研究?多边形的内角和还有什么奥秘呢?

引导:观察刚才的研究记录,你有什么发现?你能通过刚才的研究找出多边形内角和的秘密吗?在小组里说一说。

提问:多边形的内角和与什么有关?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多边形的内角和吗?

汇报得出:多边形的内角和=(多边形的边数-2)×180°。

谈话:同学们真了不起!人类经过多年的探究才发现的规律,我们仅在短短一节课中就发现了其中的秘密。

通过让学生求一百边形的内角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抓住“多边形的内角和与什么有关?”这一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多边形边数的关系,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处。通过谈话让学生感受数学探究的乐趣,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增强其数学学习的信心。

四、回顾反思,积累经验

提问:回顾我们刚才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总结:这节课,我们从特殊到一般,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自觉运用这样的思想方法,更加智慧地去学习数学,相信你一定会发现数学中更多的奥秘!

在回顾反思环节,引导学生从知识本身、探究过程中的思考方法及数学思想等三个不同层面进行反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运用转化思想解决问题的价值,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埋下数学思想的种子。

【教后反思】

《多边形的内角和》是苏教版四下“探究规律”专题活动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平行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在教学设计的理念上,笔者力求体现以下三点:

1.关注探究过程,积累活动经验。

本节课作为探索规律的专题内容,教学中不是直接将方法呈现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课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充分经历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探究过程,自主发现多边形的内角和与边数之间的关系,从而获得计算多边形内角和的一般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通过活动,不仅要让学生计算出多边形的内角和,还要让学生概括求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并初步用数学模型来表示。在试教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虽然能计算出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但让他们总结出求多边形内角和的算法还具有一定困难。为了克服这一困难,我让学生分别把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边数”“分成三角形的个数”“内角和”等数据依次填入表中,这样容易得出以下结论:图形的边数越多,分成三角形的个数就越多,内角和的度数也就越大;多边形分成三角形的个数总是比它的边数少2;多边形的内角和一定是180°的倍数。这些发现都是概括多边形内角和计算方法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活动经验。

2.培养问题意识,提升思维品质。

“问题”是建构课堂的“脚手架”,决定了学生思维的方向。本节课不仅要让学生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还要鼓励学生用心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本节课教学的生长点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基于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的认识,可以让学生自主质疑,提出问题。因此,笔者在课始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出示课题,让学生说一说已经知道些什么,还想研究些什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当学生得出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等特殊的四边形内角和是360°时,引导学生猜想并提出“其他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也是360°吗”“其他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等问题。通过“一百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这一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进而引导学生观察已有数,分析存在的规律,得出任意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通过问题引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进行数学思考,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渗透数学思想,彰显数学魅力。

本节课设计注重转化、类比、归纳等思想方法的渗透。由长方形、正方形的内角和是360°入手,引导学生进行猜想,通过举例验证得到一般四边形的内角和;由对四边形内角和的探究类比到对其他多边形内角和的探究;通过对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图形内角和的探究,归纳出任意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方法;将多边形分割转化为若干个三角形来计算其内角和,将新的问题转化为学过的问题,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