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探索性研究的特点范文

探索性研究的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探索性研究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探索性研究的特点

第1篇:探索性研究的特点范文

1.1总结石油地质研究中构造特征并探索其规律

吉林凹陷带与断裂背斜构造成因的总结认识是非常典型的案例。在成因认识的过程中,虽然对于断裂背斜构造的特征描述始终一致,但其形成规律,即动力学机制与动力学过程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止。关于背斜构造成因的认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观点:边界断层形成背斜、拱张形成背斜、逆牵引形成背斜,或者通过断层的不断走滑分量产生花状结构,以及反转结构与调节结构等。这些认识虽然具有单体性与阶段性,但可以反映出认识的不断深化与进步,例如走滑形成盆地、伸展形成盆地、被动形成裂谷、主动形成裂谷等,人们对构造特征的总结从外力逐步过渡到内力,从几何学探索逐步过渡到动力学与运动学,从主要表现特征的认识过渡到探索其内在规律。

1.2总结石油地质研究中油藏特征并探索其规律

油藏的分布规律有分布特征一直是石油地质研究中的热点与重点问题。例如对吉林油气的分布特征一直在不断深化,从过去“五忽”的分布特征逐步发展为环状分布、相势分布、复式聚集分布等,从这些特征的认识中可以看出,人们的认识逐步从过去的样式分析转移到成因分析,从控制要素分析逐步转移到各要素的联系分析,从描述油藏特征发展为研究内在规律等。在规律的总结方面,也经历了如复式聚集、成藏组合体、油气系统与背斜控藏等。在传统的油藏理论中,主要从成藏的分布要素进行研究,描述分布特征,例如油气复式聚集带、源控论等。随着探明工作的不断开展,以及石油地质研究理论的不断发展,逐步发现油藏特征与油藏规律之间区别非常明显,此外,油藏规律决定油藏特征,想要研究油藏规律,必须不断探索成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方式与作用发展,并进行动态的、定量的与历史的分析。

2认识规律的基本方法

在确立正确的研究思路之后,便要努力形成最有利的工作方法,即方法论的确定。在实际情况中,由于石油的地质研究工作会受到区域特点的限制,因此往往要将多方面的因素考虑进去。因此,石油地质研究者要形成全局性的思维,用整体的态度来寻找切入点。通过学习、借鉴具有典型性的实际案例,来对不同地址单元、层次的石油地质研究深刻剖析,尝试发现规律,从而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当然,想要找到典型的实践案例则必须形成完整、全面的总体印象,才能确保“点”能够很好的体现面。如上所述,在对吉林石油所存在的凹陷组合体的探索过程中,相关研究者针对梁家楼存在地质简单、研究因素完整,且为知名度较高的油气盆地之一等特点,来选此作为典型事例,最终实现了很好的理论研究典范及以点带面思路的正确性。

3总结

第2篇:探索性研究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 实验 研究性学习 模式 实践

一、关于化学实验研究性学习

1.化学实验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化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其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物质的性质等是在实验中探索总结发现的。对实验过程的探索性研究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方法。通过对化学实验的研究性学习,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实验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科学探究精神,提升创新思维能力。

2.化学实验研究性学习的含义

化学实验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自主性学习、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设计实验方案、操作实验过程、探索实验问题的学习方法。其特点是:①通过自主操作,有利于培养使用仪器、药品的基本技能;②通过对实验设计的探索性研究,有利于深刻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③通过对实验过程的研究,对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有利于培养严谨治学的态度,提高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化学实验研究性学习的构建

1.化学实验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化学实验内容主要分为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和应用性实验。由于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自主研究实验过程,从对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的处理中得出正确结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性倍加关注,因此,在化学实验研究性学习中应当以探究性实验为主选取实验课题。课题内容的选择有两个渠道:一是变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为研究性实验课题,既能拓展和延伸知识点,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二是选取与人类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实验课题,关注环保、卫生、生活、科技等。

2.化学实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模式

根据化学实验科学的特点、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为凸现实验研究性学习的自主性、协作性、探究性、开放性原则,结合笔者在实验研究性学习指导过程中的实践,构建了如下的实验研究性学习模式:

三、化学实验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操作与实践

1.选定课题

适合研究性学习的实验具有研究结果的未知性和研究过程的探究性,它不是对实验的简单重复和验证。因此,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知识能力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选择和确定课题,尽量选择背景材料充分、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获得正确结论的课题。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课题选择:

(1)扩展延伸化学知识的课题。如①研究化学反应途径;②研究化学反应现象和本质;③研究化学反应最佳条件;④研究化学反应产物和成分;⑤研究化学反应快慢。

(2)联系生活、生产实际的课题。如:①关注生命价值:纯净水的制取及检验;加碘盐的成分分析。②关注环保:家乡工业污染实验报告;废旧电池实验报告。③关注社会价值:含磷洗衣粉对水质影响的实验报告;测定土壤、水质酸碱性的实验报告等。

2.设计方案

设计实验方案一般可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分析问题背景,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设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实验方法;第二步:组织开题评审,征求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最后修定方案。整个设计过程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只进行协同指导,如提供背景资料,指导实验方法,引导分析方向等。

3.过程研究与结论

实验过程中应当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二是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实验数据记录的准确性。化学规律往往隐藏于知识的较深层次,需要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去挖掘;实验条件和结果之间往往存在着较大 差距,需要学生去跨越;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不太明确,需要学生去尝试探索。因此,在实验研究性学习中,应当始终贯彻探索性原则,培养探索求真、严谨唯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对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归纳总结得出科学结论,是实验研究性学习成果形成的关键阶段。学生通过自主思考,独立探索,发现隐藏在实验现象和数据间的规律,从而得出科学结论。这既能建构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又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如学习SO2性质时,有一研究性学习小组提出课题:“SO2与Cl2的漂白性比较研究”。经过讨论,研究小组确定了如下实验方案:

④将上述各步实验中的品红溶液换成紫色石蕊试液,溶液的颜色又将如何变化?

学生通过多角度、深层次的过程研究,对SO2和Cl2的漂白作用原理得到了准确的理解,并能牢固地掌握。

4.交流与评价

组织学生把探索过程中获得的知识体验,特别是创新思维的体验,通过小组、班级或年级进行交流,既能使参与课题研究的同学获得成功感,也能使其他同学获得一次难得的思维启迪。每一次成果交流后都要进行反思、探索和延伸,使实验研究性学习向纵深拓展,提升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水平。

评价以自评和它评相结合:自评注重研究过程的感悟与体验,学会在自我评价中自我改进,成为通过反思,发现自我,欣赏他人的过程;他评重视评价的激励作用,构筑激励个性特长,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四、关于实验研究性学习的思考

1.教材实验是实验研究性学习的主阵地

教材实验分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许多实验具有探索性和启发性。其知识起点和思维的切入点都切合学生实际,研究时间短,收效快,有些实验在课堂内通过教师引导就能进行一次研究性学习,这无疑会对学生学习兴趣、思维能力的提高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2.教师自觉性是实验研究性学习的关键

第3篇:探索性研究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自我同一性;状态模型;双环模型;同一性维度

分类号:B844

Erikson提出,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是青春期发展的核心任务。根据多年观察和临床实践,Erikson描述了青春期后期青少年的心理社会危机,即同一性危机。他认为青少年必须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整合童年时期的认同(identification),使自己获得一种连续感,同时与社会建立互惠的关系。如果青少年在这一阶段建立了具有适应性的职业和价值观承诺,就意味着他解决了危机,建立了自我同一性,否则,就会出现承诺缺失的情况,意味着同一性混淆(Erikson,1963)。

Marcia基于Erikson的理论著述,将自我同一性操作化为由探索(Exploration)和承诺(commitment)两个独立的维度组成的结构。探索维度表示危机是否存在,承诺维度表示青少年处理危机的结果。根据青少年在探索和承诺两个维度上不同的表现,可以将他们的自我同一性划分成四种状态(identity status)(Marcia,1966)。Marcia的同一性状态模型引发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很多研究者开始进行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家庭因素和人格变量的相关研究,以及同一性状态的发展模式研究。40多年来,同一性状态模型是自我同一性领域最重要的实证研究范式(schwartz,2001),同时,同一性状态模型也引发了许多批评与修正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Luyckx等人在状态模型基础上提出的双环模型。双环模型是自我同一性研究领域的重要进展。

1 自我同一性双环模型的理论来源

自我同一性双环模型来源于Marcia的同一性状态模型和Grotevant等人的同一性过程模型。

Marcia(1966,1993)认为,同一性是个人的内在结构和主观体验,不能被他人直接观察到。要想进行实证研究,就得从行为层面出发,于是,他将’自我同一性定义为是由探索和承诺两个维度组成的结构。探索指个体努力寻求适合自己的目标、价值观和理想等的过程。承诺指个体为认识自己、实现自我,而对特定的目标、价值观和理想做出的精力、毅力和时间等方面的个人投资和自我牺牲。青少年经过探索和承诺,就可以建立自我同一性。根据个人探索和承诺的程度不同,自我同一性又可分为以下四种状态:

同一性达成(identity achievement),:具有高探索和高承诺的青少年是同一性达成者。他们已经体验了探索,仔细考虑过各种选择,并对特定的目标、信仰和价值观做出了坚定、积极的自我承诺。

同一性延缓(identity moratorium):具有高探索和低承诺的青少年是同一性延缓者。他们正处于探索的过程中,不断收集信息、尝试各种活动,希望发现引导他们生活的目标和价值观,他们积极地探索各种选择,但还没有对特定的目标、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等做出有意识的投入。

同一性早闭(identity foreclosure),:具有低探索和高承诺的青少年是同一性早闭者。他们没有体验过明确的探索,但却做出了承诺,这种承诺往往是父母或权威人物等重要他人的期望或建议,即他们接受了权威人物预先为他们准备好的同一性。

同一性混淆(identity diffusion):低探索和低承诺的青少年是同一性混淆者。他们没有仔细思考或探索过各种同一性问题,从来不去探索各种选择,也不去尝试做出努力,缺乏清晰的方向,没有确定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也未对特定意识形态、价值观或社会角色做出清晰的承诺。

实证研究发现,四种同一性状态分别与特定的人格特质和行为相联系。同一性达成状态是最成熟的状态,因为它与平衡的思维,有效的决策和深层次的人际关系相联系(schwartz,2001)。而同一性早闭状态与一定程度的封闭、自满和僵化特征相联系(Marcia,1980),且更倾向于与独裁主义相关(Schwartz,2001)。同一性延缓状态是四个状态中最具有开放性的,但同时也与情绪波动和压力相联系处于混淆状态的青少年与很多适应不良的行为相关。包括学业问题和药物滥用等问题;而且他们与原生家庭成员关系疏远,人际技能也较差。

Marcia的研究清晰地将自我同一性发展的结果区分为四种状态,启发了大量的有关同一性状态的研究。但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批评,其中最重要的批评意见是,状态模型只关注同一性发展的结果,缺乏对同一性发展过程的探讨。针对这种批评。不少研究者对Marcia状态模型的维度过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更细致的分析。

Grotevant(1987)指出,探索的构成成分、探索的前因变量以及探索过程本身才是决定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关键,所以,同一性研究的重点应该探讨这些问题。他认为能力(abilities)和取向(orientations)是探索过程的两个独立成分,能力指探索过程中涉及的一系列技能,包括批判性思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观点采择能力等。取向指态度因素(比如刻板和拖延),当个体面对探索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压力时,取向会影响其继续投入探索过程的意愿。

G-rotevant提出探索过程有五个前因变量:(1)寻求信息的倾向(information-seeking tendancy);(2)生活中是否存在竞争力量(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competing fomes,n one's life);(3)对当前同一性状态是否满意(satisfaction or dissatisfaction with one'scurrent identity);(4)对探索过程的期待(expectationsfor the exploration process、);(5)探索的意愿(willingness to explore)。研究者认为,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前因变量,才能预测个体现有的自我同一性状况。而且,探索过程开始后,这些变量还会不断地起指导和影响作用,甚至可能中止探索过程。因为在初步的探索之后,个体会评估和反思探索过程,决定是否需要继续将探索进行下去。也就是说,情

境的变化、个人的成长、个人对探索过程的意识等都随时调节着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Grotevant还明确指出,应该讨论探索过程的深度和广度。探索的广度涉及对多个同一性选择进行评价,探索的深度则涉及使用不同的方法来评估某一个特定的同一性选择(Grotevant&Cooper,1985)。由于Grotevant首次提出了研究同一性形成过程的观点,所以,他的理论被称为同一性过程模型。

有不少实证研究的结果支持Grotevant的模型。Berman等人(Berman,Schwartz,Kurtines,&Berman,20011的研究验证了能力和风格是同一性探索过程的两个成分。Kurtines检验了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在探索过程中的作用,结果验证了Grotevant的假设,即这两种能力都对同一性探索形成起到积极作用(schwatrz,2001)。至于前因变量,研究发现,不愿探索(与“探索的意愿”相反)阻碍同一性探索过程,并削弱了问题解决能力与同一性探索的关联(schwartz,2001)。这个结果说明了前因变量“探索的意愿”的重要作用。研究还发现(Berman et al_2001),,同一性达成和早闭的个体,问题解决能力较之延缓和混淆的个体更低,这表明了前因变量“生活中是否存在竞争力量”和“对当前同一性状态是否满意”,的确对探索过程起着一定的作用。

’无独有偶,就在Grotevant强调应研究“探索”的过程的时候,另一位研究者Waterman则强调“承诺”也有程度上的区分―在仅仅做出承诺和达到对承诺的高度认同之间存在本质的差异。Waterman(1990)通过访谈发现,处于同一性达成状态的个体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个体从他们所承诺的同一性选择中获得了高度的个人意义;而第二类个体的目标、价值或者信念则是以外部利益为驱动的,尽管他们也经历了选择过程并做出了承诺。Waterman用个人表达fPersonalExpressiveness)来代表“个人对某一项自我同一性选择的投入力量,以及他所做的选择是否处于自己生活方式的中心地位”(Waterman,1992)。他将个人表达作为独立于“探索”和“承诺”的第三个维度,个人表达水平较高的青少年,对自己已经做出的承诺有着较高的认同程度,并在这种承诺的活动中体验到契合和完整,有很高的内部成就动机。个人表达水平较低的青少年则相反。

最后,Meeus等人(Meeus,1996;Meeus,Iedema&Maassen,2002)综合了前人研究,进一步将探索与承诺的程度联系在一起,认为探索的功能不仅仅是促进承诺的形成,更重要的是激发个体积极主动地获取现有承诺的信息,以便做出保持之或放弃之的决定。即个体探索的不仅仅是做出哪一种同一性选择,更重要的是,所做出的选择是否真正适合自己。

综上所述,Grotevant,Waterman和Meeus等人将探索和承诺作为具体的过程来研究,认为这两个过程有各自的影响因子,而且认为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要经过多次重复,直到达成一个稳定的承诺。也就是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并非仅仅是通过广泛选择完成一个承诺,它其实是对承诺的反复考察验证,并逐渐增强对某个承诺的认同程度的过程。

虽然大部分自我同一性的研究者对以上结论已经达成共识,然而,近年在对同一性探索的研究中,一个矛盾逐渐凸显出来。大多数研究者是将探索视为适应性的维度:而且一些实证研究也发现,探索与个体的开放性与好奇心存在正相关。但是,不断也有研究发现,探索也具有适应不良特性,即探索过程与个体更高的焦虑与抑郁症状有关联。有研究者(Luyckx et al.,2008a)认为,这种相矛盾的结果可能是因为没有对探索的成分做出足够的区分所导致的。于是,Luyekx等人提出,除了广度探索和深度探索之外,可能还存在探索的第三个成分,该成分以不断试图做出承诺和认同承诺,但同时又一直无法达成该目标为标志,因而会使个体重复的和持续的关注目标,不断意识到自己的理想状态和现实状态之间的巨大差异,由此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感和无能感,因此导致了压力和抑郁状态。Luyckx等人将其命名为沉浸探索(ruminative exploration)。沉浸探索的存在得到了实证研究支持,研究发现,持续地试图解决自我同一性问题的心理努力,容易导致青少年产生不确定感和无能感,使个体感到抑郁并降低其心理健康水平(Luyckx et al.,2008a)。

Luyckx等人之所以对探索过程做出这种区分,是受到了自我关注领域研究的启发。自我关注和自我同一性探索,都涉及对个人内心感受的关注和对自我相关信息的搜集,因此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自我关注领域,Trapnell和Campbell(1999)区分了两种类型的自我关注(self-attentiveness):沉浸型(ruminative)和反思型(reflective)。沉浸型自我关注是一种消极的、慢性的和持续的自我关注,与恐惧和感知到的自我威胁、丧失和不公正相联系,是适应不良的;而反思型自我关注则是由好奇或者对自我的认识兴趣所驱动,是适应良好的。Luyckx等人借用这一概念,将探索也区分为积极的反思性探索和消极的沉浸探索。前者即积极主动地去获取跟自我相关的各种信息,包括广度探索和深度探索:后者与焦虑和抑郁症状相关。

于是,Luyckx等人以Marcia的状态模型为基础,根据Grotevant的过程模型扩充了探索过程,根据Meeus和Waterman的研究扩充了承诺过程,并根据自我关注领域的研究结果区分出沉浸探索,提出了自我同一性的双环模型。

2 自我同一性双环模型的基本内容

首先,双环模型认为自我同一性是由彼此独立但又高度相关的五个维度组成的结构。五个维度分别是:广度探索(exploration in breadth),深度探索(exploration indepth),沉浸探索(mminnaive exploration),做出承诺(commitment making)和认同承诺(identification with commitment)。广度探索指青少年根据自身的目标、价值和信念,在做出承诺之前寻找并初步评估不同的选择;深度探索指青少年对于已经做出的选择进行深入的评估,去探知其与个人的内心标准是否吻合:沉浸探索指有些青少年由于对自身的同一性问题难以给出满意的回答,因此迟迟不能做出选择,由此带来一些适应不良的症状;做出承诺表示青少年对于重要的同一性问题做出选择的程度;认同承诺指青少年对所做出的承诺的确定程度和内化程度。

Luyckx等人(2005)曾使用自我同一性过程问卷测

量广度探索和做出承诺,使用Utrecht-Groningen的同一性发展量表futrecht,Groningen IdentityDevelopment Scale,U-GID,Meeus&Dekovic,1995)测量深度探索和认同承诺;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证实含有四个维度(广度探索,深度探索,做出承诺,认同承诺)的自我同一性模型优于传统的两维度(探索和承诺)模型,四维度模型比两维度模型具有更高的内部结构效度和外部结构效度。之后。研究者以双环模型为理论依据,参考了目前使用最广的同一性问卷EIPQ,U-GID和个人表达性活动问卷fPersonally

Expressive

ActivitiesQuestionnaire,PEAQ;Waterman,1993),编制了五个维度的自我同一性维度量表(Dimensions ofIdentityDevelopment Scale,DIDS)。使用该问卷测量自我同一性的实证研究表明,五维度的模型优于四维度模型及两维度模型具有较优的内部结构效度和外部结构效度,而且,沉浸探索是独立于广度探索和深度探索的维度,沉浸探索对于较高水平的压力和抑郁症状,较低的自尊水平都有预测作用,广度探索和深度探索则与这些变量没有显著关联。上述研究证明了双环模型的五维度划分是必要且正确的。

其次,双环模型的理论认为五个维度构成了相互影响的两个环路,同一性形成的过程是这两个环路交织进行的过程(见图1)。第一个环路是“承诺形成环”,由广度探索和做出承诺组成,代表着承诺的初步形成。这时的探索和承诺只意味着在众多的自我同一性选择中做出决定,而不考虑个体对该选择的认同程度。第二个环是“承诺评价环”,由深度探索和认同承诺组成,强调个体通过对某一自我同一性选择的反复探索,衡量其与自身的契合程度,最后强烈地认同自己的选择。经过承诺评价环,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可能会有不同的走向,有些青少年经过深度探索之后,可能对某个承诺的认同程度很高,于是达成了自我同一性,完成了青春期和成年早期的发展任务但也有一些青少年在经历深度探索之后,因为没有对承诺形成高度的认同,而重新返回到承诺形成环,即重新寻找和考虑其他可能的选择与承诺。还有一些青少年,在探索同一性目标时总是感觉到自我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他们不断试图解决自我同一性问题,又总是感到无能为力,这种心理努力以及伴随而来的无力感使他们承受着抑郁和压力。所以,他们在探索过程中迟迟难以达到对承诺的认同,随即进入到沉浸探索中。承诺形成环和承诺评价环在自我同一性形成韵动态交互过程中紧密地相互作用,多次重复,最后才达到较稳定的状态。

双环模型强调在自我同一性形成的过程中。形成承诺和对承诺的评价是相关但不同的过程,对承诺的重复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很多研究者都认为,自我同一性的形成的确不是一次承诺就完成的,它是一个不断构建、不断修正的动态反复过程,或者说是一个在不断建构中的适应过程。众多倾向于通过生命全程来描述自我同一性发展的研究者,更强调重复评价过程中的个体不断进行承诺探索对于自我同一性建立的重要性。在职业发展领域,研究者也证实,个体的职业发展与其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密切相关,个体通过广度探索和深度探索,最终做出职业决策,直至职业承诺。而对职业的探索及做出职业决策和认同决策的过程,则与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相吻合:对职业的探索与做出职业决策并认同职业决策是既不同,又相关的过程。另外,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典型事件(例如个人的职业选择)也支持自我同一性的双环模型。

第三,在五个维度的关系上,双环模型中的五个维度之间虽然相互独立,但却存在固定的相关模式。在承诺形成环中,广度探索与做出承诺负相关,意味着个体进行的选择越多,就越难做出基本的承诺;在承诺评价环中,深度探索与认同承诺正相关,就是说,越是积极地去探索某个同一性选择,就越容易达到对它的认同;在双环之间,广度探索和深度探索具有正相关关系,都代表着积极主动地搜集与自我相关的信息,并反复评价各种选择;做出承诺和认同承诺正相关,个体在广度探索的基础上做出选择,才有可能进一步对所做的选择进行深度探索并达到认同,即做出承诺是深度探索的基础。Luyekx等人在对双环模型的研究中多次验证了这种相关模式,并发现其在不同的被试群体和不同的年龄阶段都具有稳定性。

第四,通过使用聚类分析,研究者根据双环模型中五维度水平区分出六种同一性状态。自Marcia以来,自我同一性的研究者就认为特定的同一性状态对应着一系列适应与适应不良症状,暗示着个体在某一时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水平。但是,Marcia的状态模型是理论驱动的结果,而Luyckx等人采用数据驱动的方式,通过实证研究,对五个维度的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得出了六种自我同一性状态:达成(Achievement),早闭(Foreclosure),,沉浸延缓(Ruminative Moratorium),轻松混淆(carefree Diffusion),扩散混淆(DiffusedDiffusion)和未分化(Undifferentiated)。

处于达成状态的个体,在做出承诺和认同承诺上得分都很高,在广度探索和深度探索上得分也较高,而沉浸探索得分低,处于最优的同一性发展水平上。即个体经过广度探索和深度探索,最后达到了对承诺的认同;处于早闭状态的个体,有较高的承诺水平,较低的广度探索和沉浸探索,中等程度的深度探索;处于沉浸延缓状态的个体,有中等或较低的承诺水平,在三个探索维度上水平都很高;处于轻松混淆状态的个体,有中等或较低水平的承诺,反思性探索水平和沉浸探索水平都较低;处于扩散混淆状态的个体,承诺水平很低,但有中等水平的反思性探索,且沉浸探索的水平很高;处于未分化状态的个体,在所有维度上得分都中等或偏低。

上述不同的同一性状态对应于不同的适应水平,相对而言,处于达成状态和早闭状态的个体适应较好,具有较高的自尊,较低的抑郁和焦虑症状,并且应对疾病的策略和行为也更好。

这六种自我同一性状态和Marcia划分的四种状态也有相似和对应之处。同一性达成和早闭与Marcia模型中的同一性达成和早闭的含义较相似;但双环模型又从同一性混淆中区分出了两种状态――轻松混淆和扩散混淆。处于轻松混淆的青少年不会因为目前没有获得自我同一性而感到困扰,他们并不急于探索自我同一性的问题能够享受没有做出承诺的状态。处于扩散混淆的个体同样没有稳定的承诺,广度探索和深度探索的水平也都很低,但与处于轻松混淆状态的个体不同的是他们会因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而感到焦虑,因而沉浸探索水平很高。与Marcia模型中

的同一性延缓相比,双环模型凸显了延缓期的适应不良性质。处于沉浸延缓状态的个体经历着一定程度的广度探索和深度探索,却没有达成稳定的承诺,因而沉浸探索水平较高,所以,他们的焦虑水平、不确定性和无力感也就较高。最后。双环模型还指出,有一类个体处于未分化状态,他们在所有维度上的水平都接近中值,似乎是抱着等等看的心态,他们没有做出承诺,但在某种程度上又选择了避免早闭,在一些适应性指标上,未分化状态个体的自我同一性与达成者和延缓者的得分是一样高的。

3 双环模型的贡献以及未来自我同一性研究的方向

双环模型的提出,整合了自我同一性研究领域多年的重要研究结果,并对未来的研究带来了重要启示。

首先,双环模型扩充了自我同一性状态。用双环模型得出的六种同一性状态,可更为准确地描述个体的自我同一性发展。自Marcia(1966)区分出四种同一性状态以来。一些研究者就提出还存在自我同一性状态的不同子分类的观点。比如,有研究者(Archer&Waterman,1990)认为,有些处于混淆状态的个体在开放性和对承诺的自觉性等方面,与同一性达成和同一性早闭的个体显著不同,但却同样能够适应良好,必须与适应不良的混淆状态有所区分。再比如,Schwartz等人(schwartz,Kurtines,&Montgomery,2005)提出,对于刚刚开始同一性探索的个体来说,同一性的状态模型是不适用的,因为此时的个体的探索水平和承诺水平都较低,但他们却又与处于同一性混淆状态的个体不同。而在双环模型中,这样的个体被归为“未分化”状态。此外,双环模型明确了处于同一性延缓状态的个体的适应不良特征,澄清了以往关于同一性延缓的个体是适应良好和适应不良的矛盾体的观念。总之,双环模型采用数据驱动的方式,所得出的同一性状态更准确地描述了自我同一性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状态之间的差异。

第二,双环模型成功地将探索的消极成分划分了出来,这样的做法解释了以往看似矛盾的现象。探索过程其实伴随着一系列的特征,既有积极的方面,如开放性、好奇心、批判思维等。但也有消极的方面,如焦虑、抑郁、药物滥用、帮派行为等。双环模型将沉浸探索这一概念引入自我同一性探索的研究中,不仅解释了已有结果相矛盾的方面,同时也将适应性探索与适应不良的探索区分开来,提醒以后的研究者分别对它们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

第三,双环模型将自我同一性状态模型扩充成了一个发展模型。长期以来,对同一性状态模型的主要批评就是说它不是一个发展模型,无法描述个体自我同一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说,状态模型既难以描述发展的内在机制,也不适合描述自我同一性在青春期发展的轨迹(Van Hoof,1999)。然而双环模型对自我同一性形成过程给出了一种全新的解释,即个体需要首先进行广度探索,做出承诺,然后再对该承诺进行深度探索,之后可能达到对承诺的认同,也可能重新回到广度探索阶段。这是一个反复多次的过程,青少年有可能在这个过程中陷入沉浸探索,也可能最后达到对某个承诺的高度认同而变成同一性达成状态。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有可能会经历各种同一性状态。采用双环模型进行纵向研究的结果,描述了自我同一性五个维度自身,五个维度之间,以及它们与其他变量(如父母心理控制)的动态交互作用,这些研究充分证明了双环模型作为发展模型的可能性。

第四,双环模型将自我同一性的状态模型和过程模型结合了起来,使人们能够更为全面地认识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与结果。双环模型主张个体的发展系统是通过心理的、社会的各种成分不断交互作用而逐渐巩固发展的,其发展系统在不同的转折点不断进行重新组织,最终才形成发展结果,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最后,双环模型提出以后,很多涉及自我同一性的研究都借鉴了双环模型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如在一项教养方式与同一性发展关系的纵向研究中,研究者借鉴了双环模型对“承诺形成环”和“承诺评价环”的区分,细致地分析父母教养方式在同一性发展的不同阶段(承诺形成阶段,承诺评价阶段)中的作用。Coatswonh等人(Coatsworth&Conroy,2009)在一项对青少年运动员的研究中,采用同一性反思和同一性探索作为青少年同一性发展的指标,并认为后续研究中可以采用双环模型中的深度探索和广度探索作为衡量青少年同一性探索的指标。Sehwartz等人的研究(schwanz,Zamboanga,Weisskirch&Rodriguez,2009)认为双环模型对混淆状态的区分(轻松混淆和扩散混淆)丰富了同一性混淆的含义,并在研究中将同一性混淆定义为以上两者,采用两种不同的量表分别测量。Crocetti等人在构建了同一性的三维模型的时候,借鉴了双环模型对探索维度的分类,提出将深度探索作为独立维度,并大量借鉴了Luyckx等人fLuyckx,Soenens,&Goossens,2006b)对同一性维度与大五人格关系的研究结果。

第4篇:探索性研究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 数学 探究性学习 影响 具体实施要点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0-0143-01

一 探究性学习对小学数学中年级教学的影响

1.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主动发现问题、体验感悟、实践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性学习着力于学生的学,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索性、研究性的学习活动,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索、体验和创新。探究性学习具有自主性、实践性、过程性、开放性等特点。通过一定学段的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的基本素质充分而有特色地发展所能达到的基本标准。

2.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

小学中年级一般是指小学三年级、四年级。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以下几点:(1)这个时期是学生智力发展的过渡时期,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认知活动的随意性、目的性均有明显的增长。(2)情绪较稳定。对情绪的调节开始和某种道德规范相联系,在无明显外因的诱惑下,有一定的自控能力。(3)集体活动的意识增强,懂得集体活动的一些规则、规范;开始以兴趣、爱好来选择朋友,朋友关系日趋稳定。(4)自我尊重、获取他人尊重的需要比较强烈。(5)开始从活动的效果、动机等多方面评价自己和他人;开始学会独立地把自己与他人比较。对成人的依赖较之低年级明显减少。(6)开始了解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出现喜爱某些学科、不喜爱另一些学科的兴趣倾向。

3.探究性学习对小学数学中年级教学的影响

探究性学习着力于学生的学,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索性、研究性的学习活动,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索、体验和创新。新时期下探究性学习对小学数学中年级教学有以下的影响:

第一,探究性学习能锻炼小学中年级学生有效收集和处理数学信息的能力,以探究课题为主题,学生依据课题研究的需要,遴选对数学学习有用的信息,在不断扬弃的过程中体会这些信息对最后解决数学问题的帮助。

第二,探究性学习能促进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探究性学习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给予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尝试的空间。虽然探究性学习的结果不完全相同于科学家的研究活动,对于社会来说并不是什么重要的发现或发明,但就学生自身成长来说,却是一种创新,体现了一种创造力。

二 探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中年级教学中的运用

1.提升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发现问题是探究性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探究从问题开始。发现问题的能力与个人知识积淀有关,更取决于思维的敏锐性。为提高学生思维的敏锐性,除创设引入探究时的问题情境外,还可以利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意外现象进行原因分析和反复实验查证,或利用课文中涉及的内容,不失时机地补充一些课外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的敏锐性。

2.引导学生主动地观察、发现、探究数学问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地观察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事物,如食物的分配、建筑物的形状、电话号码等。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他们在观察这些事物的过程中,就会多问一个为什么,这就需要教师在旁边正确的引导,让他们把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然后通过数学课堂来解决这些问题。

3.创设科学的数学探究情境,让学生全体参与探究过程

教师要创设科学的探究情境,通过在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情境中进行探索,学习者不仅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掌握有效学习的方法,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如在教授小学四年级数学“三角形”课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各种三角形建筑物的图片,创设一个三角形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什么那么多建筑物、生活用品是三角形的构造呢?促进学生主动地去探究、解决数学问题。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主动发现问题、体验感悟、实践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性学习着力于学生的学,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索性、研究性的学习活动,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索、体验和创新。在小学中年级数学的教学中,运用探究性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的能力,发展学生独立的研究能力。

参考文献

[1]彭亮华.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五步教学法[J].师道(教研),2011(11):44~45

第5篇:探索性研究的特点范文

一、研究性学习的教育目标

1.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科学态度,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主动地、有目的地运用现代化手段去体验欣赏、学习、探究问题,为将来诗情画意的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

4.弥补教材中部分陈旧的内容,增长学生的新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

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条件

1、充分利用校园网,学生可以在校园网上查阅和下载与音乐相关的学习实践材料。

2、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机会教给学生上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给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例如观察法、调查法、统计法、分析法、归纳综合法等。

三、师生角色的定位

1.教师的组织指导。在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学习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和指导者,特别对初中生来讲,更是离不开教师的指点。网上信息资源丰富,但鱼龙混杂,教师要对学生的信息取向加以引导,或对信息进行过滤,制作与研究课题有关的知识信息网站(页),或提供相关网站链接,或运用网络多媒体课件和一些外购的软件(例如《动物世界》、《21世纪小百科》等),供学生使用。

2.学生的自主探索。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虚拟世界里大胆探索,通过网络、课件、文字、语言等媒体,小组协作,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相互交流,共享成果,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四、研究性课题的确定

1、原则

根据初中生好奇性强、接受新事物快、辨别能力较弱、成人感强而心理不稳定、兴趣易激发而不易保持的特点,研究性课题的确定原则是:

(1)起点要低,难度要小,要容易满足学生的成就感。

(2)在不同阶段研究性学习的要求和目标可以不尽相同,循序渐进。

(3)注意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兴趣性,既紧扣教材又能联系社会实际,同时能够从网络上查阅到大量有关的信息。

(4)对考试要求不高。

2、来源

(1)适当选取教材中的内容。现行音乐学科教材中就有许多内容适宜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探索性研究。例如感受与鉴赏、演唱、演奏、识读乐谱、创造。

(2)源于教学中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某些问题具有探根究底的兴趣,教师就可以把这些问题的答案留给学生自己去探索。例如音乐创造是指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即兴创造和运用音乐材料来创作音乐的活动。在音乐教学中,处处都有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机会。教师应将创造力的培养贯穿于各个教学领域,要启发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艺术表现,不要用“标准答案”去束缚学生。同一个练习,可能有多种答案;同一首歌曲,可能有多种处理方法;同一首乐曲,可能有多种理解。应重视音乐实践中的创造过程,培养和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等。充分挖掘利用这股源动力,是培养创新型学生的捷径。

(3)也可以来源于生活与社会。教材中的内容本来就是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从社会和生活中挖掘发现问题,并能为社会分忧解难,服务于社会,乃是我们的最终目的。例如可以让学生以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为题材,进行多方面探索。

五、研究性学习的思路(如表一)

六、研究性学习实例

课题:针对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结合教材中的有关“命运”等知识进行探讨。学习过程如表二。

七、运用网络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注意点

1.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重在自主探索。把那些既对音乐学科感兴趣,又对计算机充满热情的学生组织起来,引导他们设计制作自己的网站,并及时维护更新,让他们感到这是他们自己的家。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品质、协作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这对培养计算机和音乐科学的复合型人才无疑是有益的。

2.网络是个新世界,可能出现各种各样出乎意料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强的驾驭能力。

3.网上世界丰富多彩,易造成学生精力分散,对知识的消化不良和知识体系构建的不完整,教师要善于进行调节。

第6篇:探索性研究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学习方式、小组合作、探索、问题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灵活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主体的姿态带着科学研究的精神自主地参与学习过程,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引导学生通过个体探索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式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呢?下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思考,就“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教学程序作一些探讨。

一.“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1.营造“研究”的环境。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快乐、兴奋的情绪与温和、宽松的学习环境,对认知创新思维活动具有扩散、强化的功能。平等宽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唤起学生的“研究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研究”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使学生敢想敢问敢做敢于展现自我,保证“研究”活动顺利、高效地进行。要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教师必须要相信、赏识学生,要相信学生的“研究”能力;必须放手让学生自由地发表意见,自由地按自己的学习方式参与数学“研究”活动,自由地与教师、同学沟通信息;必须多鼓励表扬学生,要充分肯定、赞赏学生的“研究”成果。对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误差,不能蛮横责骂,应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帮助找到正确的方法,顺利完成“研究”任务。

2.创设“研究”的情境。

研究性学习主要是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活动的。因此,研究性学习的关键是要把知识的学习转化为对数学问题的“研究”,这就要求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智能水平,选择和设计有利于学生“研究”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将教材中的知识结论变成“研究”的问题,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之中,使学生明确“研究”目标,产生强烈的“研究”欲望,主动地参与到探索发现科学知识的“研究”活动过程中去。

3.提供“研究”的条件。

学生“研究”的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能否发挥,首先要搞清学生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帮助者。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研究”过程中在必要时给予及时的点拨引导,但要掌握分寸,凡是学生能努力发现的,决不暗示,凡是学生能独立探索的,决不代替。教师还要主动参与学生的“研究”过程,及时掌握“研究”的具体情况,以便适时调控学生的“研究”活动,从而保证“研究性学习”的顺利进行。其次教师要能创造性地把教材知识转化为学生探索发现的“研究”素材,特别是要把远离学生实际的教材知识尽可能地还原成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数学,让学生体验知识的产生与发展。教师还要努力把封闭式的、程式化的“研究”过程成为开放式、无序化的“研究”过程。如“梯形的面积”一课,开放式、无序化的“研究”过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开放“研究”的途径。让学生充分地发挥想象,自由地探索公式的推导过程,可以把梯形剪拼成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把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甚至是长方形……等多种途径,让学生无拘无束地驰骋于“研究”的“海洋”里。第二,拓展“研究”的内容。让学生运用已“研究”的成果向课外延升,使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去“研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方法。如课外实地测量并计算梯形地块的面积,特别是通过测量梯形的高,让学生展开想象,使知识巩固与应用研究整合优化。最后要正确指导学生合作学习。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小组合作学习”,因此在指导合作时要注意三点:第一要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在“研究”过程中,要让学生真正懂得与人融洽协作的意义,能互相帮助,能正确对待“研究”中的“失败”与“成功”,能热情地为同伴排忧解难,能成全他人的“研究”出成果。第二要让学生自主选择合作伙伴。在课堂上,“研究”同一内容的同学可以组成临时“研究”小组,共同合作,这样每堂课的伙伴会不同,就能多元优势互补。课外的“研究”,学生更愿与自己喜欢的同伴共同“研究”,探讨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问题。第三要将“小组研讨”与“个体探索”适时结合。学生通过独立“研究”能够解决的问题,让学生个体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和自主意识。对于独立研究有困难的课题,可采取“小组研讨”与“个体探索”相结合,通过必要的组织、引导、探讨、交流和归纳,使优势互补,实现学习效果最优化。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程序

1.诱导——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认知需要是学生学习中最稳定和最重要的内在动力。在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时,教师要创设认知需要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让他们感到学习是解决新的问题的需要,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诱发“研究”的意识,激活“研究”的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设法根据教学内容并联系实际创设种种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知识冲突,形成悬念,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在新旧知识的边接点和生长点上提出问题;可以通过学生观察“研究”的具体材料产生问题;也可以以游戏形式、直观演示、设置悬念、动手操作、模拟实验和竞赛形式等产生问题。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我们班为了迎接学校举行的跳绳比赛,组织了18名男同学和10名女同学进行训练,可现在只有14根跳绳,应怎样分

?学生中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是平均分,另一种是按男女同学的人数来分,然后我引导学生分析哪一种分法更合理,在学生的讨论分析中产生了“研究”的问题,诱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激发学生迫不及待地去“研究”。

2.探究——自主探索,合作研究。

这是“研究性学习”的关键环节。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思维时空,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从各个不同角度去“研究”。学生可以通过操作实践、尝试探索、大胆猜测、合作交流、实验验证、演算比较、自学课本等自主探索手段,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去“做数学”,去探究,去思考,去“研究”。如我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在引出“具备怎样特征的四边形才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研究”问题后,就引导学生自由地去探索研究,由于可去研究自己喜欢的物体和自己擅长的方式去探索,所以学生情绪特别高涨,小组研究气氛十分活跃。有的小组量黑板,有的小组量凳面,有的小组量自带的牙膏盒面……,还有的小组用自制长方形纸片进行折一折……。小组里分工合作十分明确,每位同学都非常投入,有的小组中两人拉尺、一人看尺寸、一人记录,有的小组三人分别数一数、折一折、量一量、一人把前三人概括出的特征填写在实验报告中……。实验讨论归纳补充争辨认同,十多分钟的研究,各小组都已总结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每个小组去教室各处研究表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不同物体,反映了学生的自主性;有量一量、折一折、数一数和剪一剪等不同的探索方法,闪烁着学生的思维火花,更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

3.拓展——实践内化,整理延伸。

这一环节主要是用学生自己的语言归结、整理新知识,并引导学生应用新学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进而去解决思考题、发展题和课后实践,使学到的知识延升发展。同时引导学生归纳学习方法,交流学习体会,提高“研究”能力。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学中,当归纳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后,我组织学生完成了课后的练习和《课堂练习》中的基础性的巩固练习后,我就设计了几道实践性很强的练习。

1、请你想办法把你的长方形的纸片拼或剪成正方形,把正方形拼或剪成长方形。

2、小张师傅要做一扇高2米,宽80厘米门的门框,要准备多长的木料?

3、学校要举行手抄报比赛,张明同学需要边长40厘米的纸,而现在只有二张长40厘米、宽20厘米的纸,怎么办?(同学们很快就想出了解决的办法。)

第7篇:探索性研究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学习方式、小组合作、探索、问题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灵活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主体的姿态带着科学研究的精神自主地参与学习过程,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引导学生通过个体探索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式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呢?下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思考,就“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教学程序作一些探讨。

一.“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1.营造“研究”的环境。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快乐、兴奋的情绪与温和、宽松的学习环境,对认知创新思维活动具有扩散、强化的功能。平等宽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唤起学生的“研究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研究”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使学生敢想敢问敢做敢于展现自我,保证“研究”活动顺利、高效地进行。要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教师必须要相信、赏识学生,要相信学生的“研究”能力;必须放手让学生自由地发表意见,自由地按自己的学习方式参与数学“研究”活动,自由地与教师、同学沟通信息;必须多鼓励表扬学生,要充分肯定、赞赏学生的“研究”成果。对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误差,不能蛮横责骂,应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帮助找到正确的方法,顺利完成“研究”任务。

2.创设“研究”的情境。

研究性学习主要是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活动的。因此,研究性学习的关键是要把知识的学习转化为对数学问题的“研究”,这就要求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智能水平,选择和设计有利于学生“研究”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将教材中的知识结论变成“研究”的问题,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之中,使学生明确“研究”目标,产生强烈的“研究”欲望,主动地参与到探索发现科学知识的“研究”活动过程中去。

3.提供“研究”的条件。

学生“研究”的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能否发挥,首先要搞清学生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帮助者。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研究”过程中在必要时给予及时的点拨引导,但要掌握分寸,凡是学生能努力发现的,决不暗示,凡是学生能独立探索的,决不代替。教师还要主动参与学生的“研究”过程,及时掌握“研究”的具体情况,以便适时调控学生的“研究”活动,从而保证“研究性学习”的顺利进行。其次教师要能创造性地把教材知识转化为学生探索发现的“研究”素材,特别是要把远离学生实际的教材知识尽可能地还原成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数学,让学生体验知识的产生与发展。教师还要努力把封闭式的、程式化的“研究”过程成为开放式、无序化的“研究”过程。如“梯形的面积”一课,开放式、无序化的“研究”过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开放“研究”的途径。让学生充分地发挥想象,自由地探索公式的推导过程,可以把梯形剪拼成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把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甚至是长方形……等多种途径,让学生无拘无束地驰骋于“研究”的“海洋”里。第二,拓展“研究”的内容。让学生运用已“研究”的成果向课外延升,使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去“研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方法。如课外实地测量并计算梯形地块的面积,特别是通过测量梯形的高,让学生展开想象,使知识巩固与应用研究整合优化。最后要正确指导学生合作学习。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小组合作学习”,因此在指导合作时要注意三点:第一要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在“研究”过程中,要让学生真正懂得与人融洽协作的意义,能互相帮助,能正确对待“研究”中的“失败”与“成功”,能热情地为同伴排忧解难,能成全他人的“研究”出成果。第二要让学生自主选择合作伙伴。在课堂上,“研究”同一内容的同学可以组成临时“研究”小组,共同合作,这样每堂课的伙伴会不同,就能多元优势互补。课外的“研究”,学生更愿与自己喜欢的同伴共同“研究”,探讨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问题。第三要将“小组研讨”与“个体探索”适时结合。学生通过独立“研究”能够解决的问题,让学生个体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和自主意识。对于独立研究有困难的课题,可采取“小组研讨”与“个体探索”相结合,通过必要的组织、引导、探讨、交流和归纳,使优势互补,实现学习效果最优化。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程序

1.诱导——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认知需要是学生学习中最稳定和最重要的内在动力。在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时,教师要创设认知需要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让他们感到学习是解决新的问题的需要,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诱发“研究”的意识,激活“研究”的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设法根据教学内容并联系实际创设种种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知识冲突,形成悬念,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在新旧知识的边接点和生长点上提出问题;可以通过学生观察“研究”的具体材料产生问题;也可以以游戏形式、直观演示、设置悬念、动手操作、模拟实验和竞赛形式等产生问题。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我们班为了迎接学校举行的跳绳比赛,组织了18名男同学和10名女同学进行训练,可现在只有14根跳绳,应怎样分?学生中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是平均分,另一种是按男女同学的人数来分,然后我引导学生分析哪一种分法更合理,在学生的讨论分析中产生了“研究”的问题,诱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激发学生迫不及待地去“研究”。

2.探究——自主探索,合作研究。

这是“研究性学习”的关键环节。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思维时空,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从各个不同角度去“研究”。学生可以通过操作实践、尝试探索、大胆猜测、合作交流、实验验证、演算比较、自学课本等自主探索手段,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去“做数学”,去探究,去思考,去“研究”。如我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在引出“具备怎样特征的四边形才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研究”问题后,就引导学生自由地去探索研究,由于可去研究自己喜欢的物体和自己擅长的方式去探索,所以学生情绪特别高涨,小组研究气氛十分活跃。有的小组量黑板,有的小组量凳面,有的小组量自带的牙膏盒面……,还有的小组用自制长方形纸片进行折一折……。小组里分工合作十分明确,每位同学都非常投入,有的小组中两人拉尺、一人看尺寸、一人记录,有的小组三人分别数一数、折一折、量一量、一人把前三人概括出的特征填写在实验报告中……。实验讨论归纳补充争辨认同,十多分钟的研究,各小组都已总结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每个小组去教室各处研究表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不同物体,反映了学生的自主性;有量一量、折一折、数一数和剪一剪等不同的探索方法,闪烁着学生的思维火花,更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

3.拓展——实践内化,整理延伸。

这一环节主要是用学生自己的语言归结、整理新知识,并引导学生应用新学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进而去解决思考题、发展题和课后实践,使学到的知识延升发展。同时引导学生归纳学习方法,交流学习体会,提高“研究”能力。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学中,当归纳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后,我组织学生完成了课后的练习和《课堂练习》中的基础性的巩固练习后,我就设计了几道实践性很强的练习。

1、请你想办法把你的长方形的纸片拼或剪成正方形,把正方形拼或剪成长方形。

2、小张师傅要做一扇高2米,宽80厘米门的门框,要准备多长的木料?

3、学校要举行手抄报比赛,张明同学需要边长40厘米的纸,而现在只有二张长40厘米、宽20厘米的纸,怎么办?(同学们很快就想出了解决的办法。)

第8篇:探索性研究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 探究精神 探究习惯 探索能力

“探索是数学的生命。”所谓探索性学习就是从问题出发,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科学方式。在教学中提倡进行探究性学习,目的是为了改变传统教学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而数学这门学科,其根本的特征是探究。勇于探究的精神是数学创新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探究性学习应成为课堂教学实施创新学习的着力点,应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如何让研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生根发芽”,让数学课堂真正焕发生命活力,真正成为创新能力发展的摇篮呢?

一、传授新知,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学生作为发展的个体,无论是认识的发展,还是知识的获得,情感、个性、态度的培养,都需要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在自主的实践中实现。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如何点燃这“发现”之火、“研究”之火、“探究”之火,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只是将课本的知识从头至尾认真讲解一遍,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教师在新知的教学时要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探究,要让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出现偏差不指责,应该耐心指导,帮助分析,逐步完成“研究”任务,从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本质以及善于合作交流、勇于创新的意识。

只要我们在教学中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那么一定会使数学变得有活力,学生也会更有兴致学数学,更加主动地学习数学。

二、巩固新知,培养学生探究习惯

数学知识需要得以巩固,才能使学生牢固掌握并熟练应用。学生学到的知识必须应用于实践才能感受到是有用的,而有用的知识他们才会珍惜和进一步深入研究。因此,在教学中当学生掌握了新的知识后,我们要求马上用新的知识来解决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这个新的问题情境,可以由教师创造让学生思考,也可以学生自己创造自己思考或同桌创造交换思考,也可以让学生创造难题考老师。这样通过师生或生生的互动实践,深化对问题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实践应用,学生能解决他们自己想要知道的不少问题。学生们学得开心,学得主动。

课堂练习、巩固新知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也是决定一堂课成败的重要因素。课堂练习,其目的是使学生巩固掌握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训练探究的习惯。在设计练习题时,为了避免优等生做完等着、中下等生手忙脚乱地赶作业的情况发生,可根据所学内容和学生的差异,除了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的题目外,再设计几道面向优等生的题目,要求做完第一部分后再做第二部分,对第二部分不作统一要求,分类达标,使每个学生都有满足感和愉。这一环节中要注意避免形式呆板、内容乏味的练习,淹没学习新知识时激发出来的兴趣,扼杀和抑制学习新知识时愉快的心情和探究的精神。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索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进行教学准备和设计时就应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出发。小学生注意力不持续,易转移,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得到激发,学习效率也必将得到极大程度的提高。

在进行《轴对称图形》一课的教学时,我首先运用多媒体展示了一幅迷人的郊外景色:轻快的音乐中,蝴蝶、蜻蜓、蜜蜂在花丛中欢快的起舞――学生都被美丽的大自然吸引住了。此时,画面中的蝴蝶、蜻蜓、蜜蜂定格放大,再让学生自主观察小动物的翅膀并找出共同的特点。学生纷纷踊跃发言指出“对称”,教师因势利导,揭示课题。新颖有趣的引入课题,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习新知铺设了一条平坦的大道。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蕴藏着丰富的探究学习资源,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以任由学生去探索发现,教师应有选择地将问题交给学生去探索。具有探究性的问题不仅要难易适中,还要能够突出重点,抓住本质,具有挑战性,具有思维的空间,具有探究的价值。

四、科学引导,提高学生探索能力

在展开探索学习的过程中,更应当注意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要把自己变成“探索顾问”,将学生的学习方式向探索型、发现型的主动学习方向引导。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由于圆是一条曲线围成的图形,与以前学过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由若干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不一样,这就给学生的探索带来了困难。在教学中我也发现,学习在教师未做任何引导的情况下,有的把圆沿两条直径平均剪成四份;有的把圆剪成长方形,而长方形外面的弧线却不知如何处置。这些现象都说明有时学生的探索没有方向,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引导:“能不能把圆平均分成若干等份,再转化为已经学习过的圆形呢?”再经过小组合作,学生成功地把圆转化成了长方形、四边形。在此基础上教师接着引导:转化后的长方形与圆有什么关系?你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导出圆的面积计算方法吗?在教师的一步步引导下,学生最终推导出圆的的面积计算方式,享受成功喜悦的同时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这样整个学习过程便成了学生的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通过学生的探索与合作,通过教师的科学引导,使学生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五、激励评价,引导学生体验自主探索的乐趣

第9篇:探索性研究的特点范文

对于指导教师来说,课题如何开展、什么时间完成哪些工作,在题目确定时就已经基本确定,同时限于时间要求和指导教师自身的学术视野,基本不存在多路径、分头尝试的可能,指导教师一般也不敢完全放手让学生去尝试。虽然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是高质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关键,但指导教师的学术水平、视野和能力也直接决定着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起点和方向。目前这种管理和组织模式很容易导致指导教师的指导过程平庸化,进而抹杀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首先,基于目前的操作模式,在确定指导和被指导关系前,学生和教师基本处于“背对背”状态。一方面,教师对学生一无所知,因此在拟定指导课题题目时,指导教师一般会趋向于“保守”状态。另一方面,专家组对题目的集体把关和最后的集体评议也导致指导教师为了保证学生能够顺利毕业,而不敢拟制具有挑战性的题目。其次,对于学生而言,从选题的确定到研究路径的取舍,甚至是研究方法和工具的选定,都会局限于一个极其狭小的范围内。大部分指导教师为了保证学生按时完成毕业设计,甚至在选题确定以后,仍具体规定研究路径和使用的工具,导致学生很少拥有发挥积极性、主动性的空间。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此种模式是合适和恰当的,但对于优秀的学生来说,则缺少了挑战。陈平原教授认为好的大学教育,要从制度上“为中才立规划,为天才留空间”。[4]虽然陈平原教授是针对大学教师培养制度所说,但对于学生而言也同样适用。

二、开展探索性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实践

基于以上认识,在2012年的部分优秀本科毕业生中,笔者所在课程组开展了探索性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实践。1.探索性题目的拟制在实施探索性毕业设计(论文)的5名本科毕业生中,3名是初级指挥学员,2名是专业技术学员。结合他们所学课程和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为初级指挥学员拟制了“网络舆情研究”、“信息素养研究”和“信息质量评价研究”3个课题题目;为专业技术学员拟制了“网络黑洞研究”和“软件中间件质量测评”2个课题。这几个题目都具有广泛的开放性,是基于特定问题而非特定知识的,又都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每个题目又包含了众多小题目,且都没有固定的研究路径和成熟的工具,同时又涉及到多个学科的内容,要深入下去并取得一点突破绝非易事。2.阶段性进展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确定后,学生们开始广泛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进而确定了各自的具体研究内容,到毕业答辩时已都能提出一些自己的可行性想法。另外,所有学生都撰写了毕业论文,研究深入的学生已经取得了一些标志性的成果,并将相关成果整理成了相关的学术论文投稿发表,进而产生了深厚的研究兴趣和动力。此外,参与探索性毕业设计(论文)的5名学生,都能够在短期内迅速发现自身知识上的短缺,认识到能力上的不足。通过探索性课题研究,学生们在认识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方面的能力得到了迅速提高。毕业压力、探求新知的动力和空前的探索空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探究热情,开启了他们探索未知领域的帷幕。阶段性的进展表明,在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实践中开展探索性课题是可行的。3.指导教师的作用和指导方式这些探索性课题无论是内容的深度、广度,还是研究路径、研究方法及工具的选取,对于指导教师来说都是不确定的,一切都需要指导教师和学生通过共同研究与讨论来确定。探索性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使指导教师失去了在知识上的优势和垄断地位,教师的工作更多的是检查和督促及平等地与学生进行讨论,并依据自己的科研经验及时给学生提供各种建议。当然,每一个建议也都需要学生花大量时间和精力继续去探索,而不是绝对地以教师的建议或意见为准。此外,本科生毕竟不同于研究生,在课题入门阶段和相关的技术支持方面,还需要指导教师“传帮带”,同时在文献搜集、相关文献的阅读和整理过程中教师也要亲力亲为,带领学生克服最初的迷茫。另外,还要及时组织相关的讨论,尽可能地开启学生的智慧,拓展他们的想象空间。

三、相关工作的讨论和思考

从已经开展的工作来看,该探索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在理论和实践上也存在一系列需要继续深入思考和急需解决的问题。1.质量评价难以把握对于这种探索性的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如何评价其质量,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既然是探索性题目,就有取得一定成果的可能,也存在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取得相应成果或干脆失败的可能。因此,如何既能考虑到题目的特殊性,又能考虑到本科生的实际水平,确实是一个不易解决的问题。2.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偏短在现有模式下,学生从事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仅为半年。就本科生而言,学术起点偏低,同时需要大量搜集和阅读相关文献,半年之内能够有新的设想已非易事,至于这些设想是否可行、是否科学合理则缺乏足够的时间去验证。因此,建议进一步延长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如可从学生完成基础课,甚至从学生一入学就开始。让学生一开始就带着问题学习,带着问题选课,以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团队协作不足教育部要求“要把一人一题作为选题工作的重要原则”。[3]虽然指导教师可以将大题目分解为小题目,分别交给不同的学生完成,但这是指导教师统领的团队,而不是学生自己组织的团队。这种模式使学生在无形中损失了自行分析问题、分解问题,以及采取不同方式实现相互配合与协调的锻炼机会。4.学生的自主空间尚待进一步拓展目前开展的探索性工作仍然是由教师拟制题目,以教师为主导,只是在学生开展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以平等的研究者的身份参与研讨,或者在方法论上进行相应的指导。对于特别优秀的学生,是否可以考虑由学生自拟课题,这样既能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也能在这个过程中收获更多。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的参与和指导必不可少,并非粗放的“放羊式”管理,参与和指导方式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