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高中化学的认识范文

对高中化学的认识精选(九篇)

对高中化学的认识

第1篇:对高中化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 化学;实验教学;网络实验室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实验能为化学学习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有利于学生理解化学概念和原理,形成科学的思想和观念;能为学生提供练习和实践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爱好,增强学习动机,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能帮助学生理解、把握、应用、检验和巩固有关的知识、技能,继续前人积累的最基本的经验,形成自己的体验,是培养学生运用化学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总之,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他任何方法都不可替代的。

1 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课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中学化学教学中有大量的化学实验内容,除了完整的学生实验课,在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概念理论教学、化学用语教学和化学计算等新授课中,以至各种类型的复习课和练习课中,都会出现化学实验。实验是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必修还是选修课程,都将化学实验作为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化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在实验情境中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2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科学探究的主要形式

美国国家科学标准认为,探究是科学家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途径;也指学生用以获取知识、理解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高中化学新课程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主要有实验探究和调查讨论两种形式。所谓实验探究是通过实验来进行的一种探究活动,它以科学证据为基础,针对特定的“问题”,是一种融合逻辑和想象,综合运用化学科学知识与化学实验技能、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而展开的活动,是科学探究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化,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落实科学素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教学观的具体体现。

3 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教学流程

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基本教学流程为:发现和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表达。

第一阶段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问题情境,并讲解探究的步骤。问题的设计一定要深思熟虑,尽管这个策略的基础也可以是一些相对简单的知识,如魔术、谜语等,它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亲身经历那种类似于科学家创造新知识的过程,但是探究的起点却可以是非常简单的概念。

第二阶段,实验探究阶段。学生搜集关于自己看到或经历过的这个问题的信息,将新的条件引入问题情境,以此来观察事物是否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实验有两个作用:探索和直接验证。探索――改变事物的条件以观察它是否变化――并不一定需要一种理论或假设做指导,却可能为某一个理论提出某些观点或意见。当学生检验一种理论或假设时,直接验证就出现了。把一个假设转变成一项实验的过程并非易事,需要付诸实际。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当学生已认定某变量无用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时去指导他们。

第三阶段,教师要求学生组织资料并做出解释。从理解搜集到的信息到从中得出一个清晰的解释,这之间存在一个智力跳跃。有些学生可能会觉得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学生陈述他们的解释,常常有助于使可能的假设变得清晰,然后把他们集中起来就可以形成一个对问题情境的充分的解释。

第四阶段要求学生分析自己的探究过程,他们可以确定哪些问题最有效,找出最需要以及没有得到的信息类型。同时对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反思,并主动与他人交流讨论探究的结果。

4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整合

4.1 用信息技术演示、再现化学实验

利用事先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播放演示化学实验让学生观看。以生动的画面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各种感觉器官,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理解得更加透彻,记忆更加深刻,而且可以缩短课时,提高学习效率。

1)演示工业生产的流程,如接触法制硫酸,氨氧化法制硝酸,氯碱工业,石油的分馏与炼制等。

2)演示模拟微观世界,如溶液中离子的运动,原电池中离子的迁移与放电过程,有机反应中旧键的断裂与新键的形成,有机分子的立体空间的翻转,晶体在溶解过程中内部结构的解体。

3)演示一些错误操作所带来的危险后果,对学生引起警示。如稀释浓硫酸时将蒸馏水误加入浓硫酸中所引起的酸液的飞溅;制HCl气体时未用安全吸收装置而出现的倒吸;原油蒸馏时将烧瓶内的液体蒸干致使烧瓶破裂并引发的有机玻璃物蒸汽的着火燃烧;用H2还原CuO未排除系统内的空气所引起的爆炸;等等。

4)再现化学实验史实。如演示拉瓦锡当年在实验室里用汞封住曲颈甑的端口,对其中的空气进行加热的相关实验,让学生感悟科学家的研究历程,以培养其正确的化学史观。

4.2 建立化学网络实验室,让学生自主学习

将制作好的网络实验课件放在校园上,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需要,登录上网,完成相关实验内部的学习与训练,课件可与高中化学教材的要求一样,采用模块式。每个大模块再分若干级子模块,建立相应的目录,通过点击按钮,可在其间完成转跳,方便使用。可以常规的认识学习的思路设计模块,如按“在线学习跟踪训练资料集锦问题讨论”四步进行。在“在线学习”模块中,提供实验课程标准及要求、教学设计参考、实验方案设计等内容,让学生或教师查阅,自主学习。在“跟踪训练”模块,提供随堂巩固、练习,随堂知识检测,潜能测试开发等内容。收集一些本节相关的例题、习题和开放性研究课题,让学生进入训练、巩固。并附相应参考答案或设计(方案)。让学生进行自我反馈和评价。在“资料集锦”模块中,收集与本节内容密切联系的各类资料,提供如化学实验史实、相关理化参数、科技动态消息、视野拓展专栏等内容。在“问题讨论”模块,提供教师解答,学生论坛等内容,学生可将自己的设计提交给教师,及时得到反馈。学生之间也可在学生论坛上交流讨论,以不断调整、完善提高。

5 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2篇:对高中化学的认识范文

一、对新教材的认识

1.“新”:新教材有一种全新的感觉。

从形式上看:增设了许多插图,编入了趣味性小故事,图文并茂、色彩鲜艳、生动活泼。

从内容上讲:新教材注重联系实际,加强了学科教学与日常生活、现代科技和生产劳动等方面的联系,注重反映学科发展与新的科技成果,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阅读内容和选学资料。“家庭小实验”更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从观念上说:新教材融进了大量的新知识,甚至有些知识对教师和学生来讲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如: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氨前景展望,等等。

2.“实”:素质教育要落实。

绪言《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让学生既明白了化学对人类进步所起的作用,同时又激发了爱国热情和努力学好化学的决心。教材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

3.“精”:精心构建教材体系。

设计知识层次,新教材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构建知识体系,如:高一将碱金属与“卤素”位置调整,降低了高中化学的起始难度,同时与初中化学的衔接更为自然。这种设计使重点突出,难点分散,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二、使用新教材应处理好的问题

1.教师的观念应从化学教学向化学教育转化。

高中化学新教材学科难度明显下降,知识面和新科技的介绍有大幅度的增加,课时大幅下降。新大纲所赋予化学教学的任务明确指出:化学教学的第一任务,就是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为此,承担化学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转变,要从注重具体的化学学科知识点的严谨性、深刻性转变为进行化学教育的大教育。化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学,并能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不能只注重化学学科本身的知识结构,还要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使学生可以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学会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治理污染、合理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使化学教学更清醒,充分体现化学教育的功能。

2.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转变角色。

新课程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者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者”。为实现这样的角色转变,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为学生设立了选修模块,给学生提供了巨大的自主选择空间,给教师角色的转变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即使是必修模块,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一系列开放性问题的设置,也给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3.教学中要注意转变教学方式。

新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特殊性,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区别指导和分层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化学学科本身有自己的优势。化学现象千变万化、化学产品丰富多彩、实验手段多种多样,而学生本身就生活在充满化学产品的时代,新的化学科技产品不断出现。这一切作为进行化学教学的材料和内容很容易激起学习化学的兴趣,也可以成为化学问题的探究对象。化学教学中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化学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1)课堂形式多样化

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化学的课堂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而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教学可以采取的教学方法很多,如:探究―讨论式教学法、启发―讨论式教学法、自学辅导法、实验探究法等多种方法并举。可以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感到学而不厌,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同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检测方法多样化

为了巩固和检测课堂效果,考试和作业是必不可少的形式。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同学听见考试就头疼,作业抄袭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应该多动脑筋,尽量使作业和检测改变过去单一呆板的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比如,采取课前五分钟小测验、分组竞赛等形式;化学小论文、化学实验竞赛、化学通讯也可使学生对化学感兴趣,拓宽知识面,同时自觉掌握相关的化学知识,学得愉快,学得轻松。

(3)化学实验功能的多样性

学生获取化学知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实验,实验能力对于一个人的终身发展意义重大,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新教材中增加了很多学生实验、演示试验,教师不仅要做好大纲要求的实验,而且要做好活动与探究中的探究实验。可以采取多样的形式充分发挥实验的功能,包括就实验现象展开问题的讨论,以实验检验某个结论的正确或错误。总之,实验可在激起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4)学习内容的丰富性

教师不但要完成基本化学知识的教学,而且要尽量使化学知识存在于生活的背景中,使之成为为人类服务的手段和方法,为此要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新教材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内容,教师要在此基础上,搜集地方资料或新科技、新发现的相关内容,还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交流中共同提高,增长知识、开拓视野,增强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获得化学科学教育。

4.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十分重视在化学实验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在实验中应起主导作用,不仅仅给学生提供仪器,还要检验学生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对实验方案中的错误给予纠正,对学生合理的建议及新颖的实验方案给予肯定和支持,尽可能提供学生实验方案中所需的仪器并指导使用。

5.教学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第3篇:对高中化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化学 必修教材

通过在新课程和新教材使用的过程中对山东科技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进行研究,深入进行教学实践与课堂教学观察。针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必修课程实施中的问题, 与大家共同交流。

1分析必修与选修的关系,理解新课程与新教材的变化

必修模块课程为全体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后续化学课程模块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选修课程模块从不同的角度组织内容,为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在必修学习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新教材就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编写而成的。

山东科技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在内容选择、体系结构上相对于传统教材来说,实现了较大的突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多元的课程设计取向、三个目标维度并重、三条内容线索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最有价值的化学核心知识和基本观念,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是山东科技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编写的基本思想。必修教材打破了传统的律前律后编排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体系结构,不再刻意追求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时的系统性,而是将相关的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综合布局,将它放在最能发挥其教育教学功能的地方,让学生学习这些内容而最终获得发展。教材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进行了全新的阐释,转变了元素化合物知识传统教学的单一模式,使学习更加具有整合性和联系性,更加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在新课标对必修学习内容和必修教学时数规定的指引下,新的高中化学必修教材在化学核心知识的覆盖面上扩展了,但是在相应内容的教学深广度要求上却有适当的降低。例如“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强弱电解质”、“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硫酸的性质及工业制法”、“元素周期律”、“化学平衡移动”、“化学反应的快慢”、“甲烷的空间结构”等等,这些内容都是传统课程中相当重要的内容,必修教材都涉及到了,但是教学要求的水平层次却发生了变化。因此,在教材的实施中首先要理解教材内容在必修与选修中的地位和教学要求,理解新教材所发生的变化,理解新教材所突出的是什么、弱化的是什么、哪些内容对学生最有价值,从而进行合理的教学决策。

2加强对教材整体设计的理解

从教材整体的角度去理解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重新理解化学知识的系统性与规律性,领会每一部分内容在教材整体中的作用和价值,在此基础上对相应的内容作出教学设计,使教学实施过程与教材设计意图在最大程度上保持一致。例如在《化学1(必修)》第1章第2节“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的教学中,有的教师仅仅关注钠和氯气的具体知识教学,忽视基本方法和基本程序的教学;有的教师甚至在教学中花更多的时间去补充课标和教材中不要求的钠和氯气的其他知识,有的教师甚至将《化学2》中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提到此处进行教学。因此,教师要理解“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在必修中的地位和作用,氯气的性质和钠的性质在本节中作为研究的案例,但也必须理解它们同时都是课标的要求,二者不可偏废,只有作出这样的分析与理解之后所进行的教学设计才能体现教材的设计意图。

3严格把握新教材内容的深广度

高中化学新课程在结构、内容、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革。新课程设置了2个必修和6个选修共8个模块,体现化学学习的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化学1(必修)》和《化学2(必修)》要求全体学生都要学习,几乎所有化学学科的核心知识和核心观念都在必修教材中出现,但对于这些内容来说,必修的要求层次和水平与传统的课程相比都有了较大的变化,教师必须深刻理解课标和教材对内容的深广度要求。

在教学实施中,有的老师无限制地拓展和提高教学要求,给学生的学习带来额外的负担。如在钠与氧气的教学中,教材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钠与氧气反应的情况体验实验的方法,知道实验条件控制对实验结果影响的重要性,钠在不同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不同。但是在教学中,有的老师关注钠的两种氧化物的对比,尤其是对Na2O2的化学性质(与水、酸、二氧化碳的反应)进行拓展,这与新课程教学的要求是不太符合的。又如氯气与水的反应,教学中又引导学生对新制氯水与久置氯水中的成分和其中含有的离子进行比较,进而要求学生学习HClO的化学性质。在教学中忽视了这一活动的目标是要解决氯气是否能与水反应,像这样的处理方式在这个章节上对于学生来说是要求太高了。

在“氧化还原反应”内容的教学中,必修模块的要求是能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理解和判断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而对于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数及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这时并不作要求。因此,教师对内容深广度要求的处理要做好严格把握,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教学设计,既不要任意无限拔高,也不要随意降低教学要求。

4灵活处理教材栏目,充分发挥栏目设置的教学功能

新课程中教材改变了传统的纯文本的呈现方式,体现了教材内容呈现的多样化。山东科技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设置了丰富的学习活动性栏目和资料性栏目,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教学设计的支持。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体会各教材栏目的设置功能,对栏目的学习要求作出分析,进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

在教学实施中,有的老师认为栏目中出现的内容都要求学生进行学习,有的老师仍然用传统的方式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例如“交流研讨”栏目旨在让学生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但有的老师并没有让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充分的讨论,学生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由教师采用传统的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化学1(必修)》第2章第3节中“化学与技术”栏目――“单质硅和金属钛从哪里来”的教学中,有的老师对硅和钛的冶炼过程和所涉及到的相关化学方程式做了深入的分析,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这些反应中的电子转移等。像这样的栏目属于资料性的栏目,对学生不作基本要求,教师这样的处理方式一方面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没有体现本栏目设置的基本意图。因此,在新课程的教学实施中,教师应作深入的分析,科学地、合理的利用教材栏目,把有限的时间放在对学生发展最有价值的内容学习上。

5对教材习题功能正确认识,处理好习题教学

在教材的实施过程中,有的教师认为教材中的习题就应该是教材内容的进一步复现和巩固,只关注了习题教学的练习和巩固的功能,忽视了还可以利用习题的教学来促进学生获得更大发展的功能。老师需要对新课程中习题教学的作用和功能作重新的认识,建立新的教材习题观。例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一节的练习中有关Na2O2的题目,很多老师就认为在教材正文中没有出现有关Na2O2的知识,学生无法完成这个习题。但是如果老师认识到教材是利用本题的完成过程进一步让学生熟悉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基本程序,另一方面通过习题教学来拓展钠的化合物的认识和了解。有了这样的认识理解,老师就会转变自己的观念,发挥习题的教学发展功能。

6积极创设条件开展形式多样的实验探究活动

新教材设计了丰富多样的实验探究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形式多样的实验探究活动。同样的教材内容可以作出丰富多样的设计,可以进行教学类型和教学方式的多样性选择。对于同一类型的教学也可以作出多样性的选择,如可以在整体探究、分步探究、探究路径、探究开放度、探究类型之中进行选择。在同样的教学环节中也可以作出多样性的选择,如实验实施阶段可以在教师完成、学生完成、教师和学生合作完成中进行选择。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校的条件和学生的特点,设计适合于本校学生情况的实验探究活动,给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和探究的空间,在探究中要把预测的权利、提问的权利、思考的权利和表达的权利在第一时间还给学生。

总之,新课程和新教材的变化给教学实践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很多问题都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加以研究并妥善解决。在此我们仅仅对教学实施中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希望能利于促进新课程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第4篇:对高中化学的认识范文

从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后,我们在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学习中普遍存在着学习困难的问题,因此本文将从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学习困难问题入手,通过分析高中化学学习困难的认知因素,旨在提高自身的化学成绩,找到高中化学学习困难的认知影响原因,从而可以科学有效地解决高中化学学习困难的问题。

关键词:

高中化学;学习困难;认知因素

一、前言

针对高中化学学科中普遍存在着的学习困难问题,将对我们在学习化学时的状态和特点进行认知因素影响分析。从而得出结论,高中生化学学习困难的原因是由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构成的,找到这些影响化学学习的因素,并且对其进行认知因素分析,能够有效地提高我们自身的化学成绩。

二、高中化学学习困难分析

根据查阅资料的结果表明,高中化学学科新课程学习困难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有的同学的化学学习态度差,因为化学这门学科占高考分数中的比例比较低,因此,很多同学都没有对化学学科进行相应的足够重视。其次,大部分同学的化学理论学习基础较弱,由于高中化学新课程起步较晚,很多同学对高中化学的知识还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系统体系。再次,由于化学学科比较难理解,很多同学都对高中化学缺乏学习的兴趣。最后,有的高中化学课程的教学速度比较快,导致了我们很多同学的化学学习理解思路都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没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进行高中化学的学习,使得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学习很吃力,从而导致了高中化学新课程学习困难问题的产生。比如说我们在学习电离方程式这节课时,一些同学无法掌握好对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因而有的同学在学习化学时就产生了对化学学习的畏难情绪,对化学方程式中的各离子在电离过程中的电价变化学习掌握不到位,这些高中化学中新课程中的学习困难导致了自己的化学成绩达不到教师的要求,具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要表现为学习化学的能力比较差,学习的主动性差,缺乏对化学知识的整体认知体系[1]。

三、高中化学学习困难的认知影响因素分析

(一)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根据有关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我们高中时期的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是以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的,但是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要以具体经验思维为基础。而高中化学课程当中的许多概念都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因此要想提高化学成绩,还是要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学习化学。

(二)学习的认知风格不同

每位同学的认知方式不同,也导致了对化学新课程的理解程度不同,而同学之间不同的认知差异也造成了化学学习困难。有的同学在学习化学的过程当中,不容易受到其他学习环境所影响,而有的同学在学习时就容易溜号,并受到身边同学影响,容易受到其他同学的干扰从而影响对自己对化学学习的判断理解能力[2]。

(三)化学学科认知结构

我们对各种化学知识结构的理解程度都是不同的,因此,对高中化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也就不同。有的同学的化学理论结构框架比较松散,是导致高中化学新课程学习困难的主要影响因素,化学学习困难的同学的认知结构主要存在化学知识不足的特点,因为每位同学的理论知识储备都是不同的,因此对化学学科知识的学习理解能力也就不同。他们的化学知识体系缺乏相应的结构化,对待化学知识概念的认识并不清晰,所以说我们对化学知识的表征系统并不是十分完善,不能正确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表征,思维比较僵化,原有的学习知识提取比较困难,比较容易受到之前学习的干扰。比如说初中化学学习到的知识或者是物理生物学的知识混淆不清,不能将原来的学习知识同新学习的化学课程相结合,许多错误的学习概念在头脑中根深蒂固,具有思维定势,而思维定势的出现又导致了化学知识负迁移现象的出现,比如说在我们在学习有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时就常常会受到无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习惯影响。

(四)元认知监控

元认知是指对自身认知活动进行监控,在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对化学学习困难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都有着元认知过程的监控,通过元认知控制进行高中化学的学习时,能够有效地使用化学学习策略,掌握高中化学知识体系中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掌握陈述性化学知识学习的策略,提高对化学知识的加工深度。所以我们要对高中化学的学习进行合理的监控,增加学习化学的反馈效果,提高元认知监控能力。

四、提高化学成绩

高中化学新课程学习困难主要是由同学中的认知影响因素造成的,因此我们要不断优化自身的化学知识体系,构建一个合理的认知结构,将高中化学新课程教材中的各单元知识点结合起来,建立一个统一的化学知识网络体系,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主动探索并研究化学课程学习当中遇到的问题,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同学们要学会自主进行研究学习,并且通过每次的阶段性考试来检验学习的结果,要对自己的化学成绩要进行思考和总结,培养自己独立学习的能力,学会自我调节自己的学习状态,不能因为高中化学新课程存在学习困难就产生畏难的学习情绪,我们只有不断地总结自身的学习特点,才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学生自身的化学成绩[3]。

五、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探讨了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并且对高中化学学生学习困难问题进行了认知因素的有关分析,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上分析并研究了高中学生化学学习困难产生的原因及特点,从根本上认识到了我们在学习化学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希望能够提高自身的化学成绩。

作者:范颖霏 单位:武钢三中国际部

参考文献:

[1]马雷蕾.化学学习困难的诊断性评价分析[J].商洛学院学报,2014,04:71-74.

第5篇:对高中化学的认识范文

    1从理性视角促进学生认识发展学习化学,不只是为了获得、传承物质及其变化的大量的感性经验材料,更重要的是利用这些材料揭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规律,利用这些知识合理利用与创造新物质。为此,必需进行科学抽象,形成系统的能反映物质组成、结构本质的化学原理,揭示物质变化的规律,探索未知的事物。这是化学学科对理性思维发展的要求,化学教学要根据这一特点,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空气是学生非常熟悉的身边的化学物质,他们在生活及学习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对空气的认识仍局限于感性的层面,如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动植物离不开空气等等。本课题除了学习空气的相关内容外,还安排“纯净物”和“混合物”2个物质分类的概念。一方面,从探究空气组成的实验得出“空气的组成不是单一的”这一结论,建构“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更重要的一方面,从混合物、纯净物这一物质分类的角度深入地认识空气的组成: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空气的几种成分在空气中的组成相对稳定;几种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它们各自保持原来的性质。在后续的学习中,还可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空气这一混合物。这样,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学生认识物质的视角就可迈出重要一步:认识物质可以先从物质分类入手,再根据每一种类物质的性质,推测其应有的性质。在对身边的物质和概念理论的学习中,都存在着类似的关系。能从较为熟悉的化学物质入手积累感性材料,然后对这些感性材料理性提升为概念理论,让学生建构相关概念。应当强调,教学最后的目的不是为了记住这些概念理论,重要的是能以这些概念理论作为认识的视角,能加深对这些物质的认识,能从这些视角去进一步认识其他新物质。通过建立相关化学概念理论,并能应用于分析、理解物质世界,让学生认识物质更加深入,对物质的认识视角更加多样化。

    2从探究视角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科学探究是指科学家们在探索自然界的科学问题时,为获取证据和解释而开展的种种研究活动。科学探究是一种深层次的认识活动,是我们在发展学生认识能力过程中的不可或缺的一种实践活动。因此,新课程提出了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提倡探究式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主要是指学生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对可能的答案作出假设与猜想,并设计方案,通过实验、操作、调查和搜集证据,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出初步结论的各种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通过让学生经历这些科学探究的过程,可以综合发展认识能力,提高认识品质。在“空气”一课教学中,如果仅把“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演示实验并作相关的讲解,学生的认识仅局限于对本实验的相关现象及结论的印象。这种认识是僵化的,没有迁移性,对促进学生认识发展影响较为微弱。可以把这一内容设计成如下问题引导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空气对于动植物的重要性空气成分是怎样的?组成是不是单一的?(含有氧气等成分)如何证明空气中含有氧气?(可燃物可以在空气中燃烧、呼吸的氧气来自空气)如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设计实验]胶头滴管为什么能吸取液态物质?(吸液前挤压胶帽,滴管内空气减少,压强变小,外面大气压把液体挤压进滴管中,而且进入滴管的液体的体积等于滴管内空气减少的体积)这一原理对探究的问题有何启发?(把一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的氧气除去,这时压强变小,可用连接水的连通器测出气体的这种变化)用什么可除去空气中的氧气?(燃烧)是不是所有可燃物都可以呀?(介绍课本红磷的燃烧反应,对比蜡烛、木炭燃烧)小结实验原理和实验装置。[进行实验]结合以上探究完成实验。[解释与结论]实验现象(水倒流到集气瓶中,约占集气瓶体积的1/5)结论(空气的组成不是单一的,氧气约占空气组成的1/5)[讨论与反思]如果实验完毕,进入集气瓶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可能的原因是什么?这一实验装置有何不足之处,如何改进实验?在以上“空气的成分”内容教学中,通过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了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解释与结论、讨论与反思等科学探究的过程。在对这一内容认识不断深入的同时,学生也经历了“如何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如何通过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认识发展过程。让学生更本质地认识问题,发展学生认识深度。中学化学有许多类似的内容,可通过深入挖掘科学探究的教学价值,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3从STS视角促进学生认识发展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目标指出: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实现这一认识目标的转变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开展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产物,技术是科学知识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从本质看,科学、技术与社会是一个统一体,3者不可分割。化学教学中的STS教育要求学生不能孤立地理解科学知识,要广泛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关注科技发展和社会问题,把化学学习置于更宽广的知识背景中,达到更完整、更科学地认识物质世界。空气一课教学中不仅要深入地认识空气的成分,教学中还应从STS的视角更完整地认识这一内容。本课题的STS视角可以围绕以下2个主题开展:首先,从资源视角认识空气。人呼吸需要空气,它是人类生存离不开的资源,它是人类的最基本的生存资源。空气如此重要?但是空气是怎么样的物质?人呼吸所需的氧气在空气中占多少?由此引发人类对空气的不断探索,揭开了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真面目。在人类深入研究这些气体的相关性质之后,推动了人类进一步认识空气这一重要资源:空气除了为人类提供了呼吸所需的氧气,还可为燃料燃烧提供助燃剂;空气中还含有大量氮气,它是生产化肥所需的原料;此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可以作为气体肥料、各种的稀有气体都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其次,可以围绕环境视角认识空气。空气不仅是人类的生存资源,也是人类的生存环境。人们一方面在利用空气资源的同时,也向空气中排入了大量的化学物质,也改变了人赖以生存的这一气体环境。特别是向空气中排放了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烟尘,污染了空气,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产生活。空气污染的本质原因是空气的组成发生了改变。围绕如何保持空气的成分在正常组成范围,开展对空气污染的防护和治理,开展“关心空气质量”、“保护空气”的课外活动。通过STS视角,就不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上认识空气,而是把空气的内容置于更加真实的广阔背景中,能更好地理解空气与其他内容的内在关系以及学习空气的价值。为学生认识找到了支撑点和延伸点,达到了有意义地建构知识的目的。

    4从创新视角促进学生认识发展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因此,创新教育成为新课程中开展素质教育的突出内容。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在“空气”一课主要从以下2个方面内容,以创新视角开展教学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第6篇:对高中化学的认识范文

一、考查学生已有的认识、认识方式

在考查学生已有认识、认识方式中,并不是从单一方面出发的,而是从各个方面对学生现有的认知方式做一个系统的了解,比如,“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原子结构”。以微粒间相互作用为例,可以把共价键作为讨论的核心对象,可以知道学生在这方面的认识属于“经典价键理论”阶段。在“微粒间相互作用以及物质性质关系”方面,大部分学生都知道元素性质对分子性质所产生的某种影响,并知道分子的性质会受到微粒间相互作用强弱的影响。总的来说,在学习“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模块教材内容过程中,可以知道部分学生并不具备完整的物质结构以及物质性质网络体系,只掌握了一些零散的知识点,也有部分学生知道物质结构、性质之间存在某种联系,能够在物质类别、作用力类别之间构建合理化的网络体系,形成完善的结构。

二、教材实施中跟踪考查,分析学生的认识

就高中化学选修教材“物质结构与性质”而言,它会影响学生的认识方式,使其发生质的转变。以“微粒间相互作用”为例,在测查学生对“分子间作用力”的认识中,相关的考查题是关于“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两种微粒间相互作用方面的题目。根据其考查结果发现,很多学生都能知道水分子中的化学键,不同水分子间分子的作用力。其中还有大约一半的学生可以准确指出“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微粒间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和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分子的性质,比如,分子极性、稳定性检测学生是否可以准确判断某些分子是否具备极性。总的来说,在“物质结构与性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有了新的变化,对新知识点也有了全新的认识,他们能够根据自身已掌握的知识点,构建微粒相互作用的认识结构图。其中多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绘制的认识结构图回答相关问题,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从某种角度来说,学生能够正确回答相关的问题,是因为他们对结构图的结构化程度有了新的提高,能够根据相关问题,激活绘制的图形,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材实施后观察学生的认识有没有发生变化

在这部分内容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跟踪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是否发生了变化,例如,之前学生对原子结构的认知就是“电子的运动是完全无序的,没有什么规律可以寻找”,而在这部分选修内容结束后,学生在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探究中都非常自觉地采取量子力学的认识方式。这说明这一节的学习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再举例而言,在选修实施之前,学生对于共价键的认知只是原来的“经典价键理论”,学生只会用定域的观点审视成键的电子对,而在“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内容实施后,学生对于共价键的认识转变为“现代价键理论”,在遇到共价键的问题时他们更喜欢用概率的知识分析这个问题,这也是本选修课程给学生认知所带来的变化。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看起来这部分选修的内容对于化学的教学并没有什么影响,也很少出现在考试中,但是在教授这部分的内容之后,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的认知,确实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改变了学生原有的一些认知,使学生的思考方式和考虑问题的方面都变得更加完善。

总而言之,在高中化学选修教材中“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学习会对学生的认识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具体影响如下:

1.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对知识强烈的探究欲望,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提高了学生对物质结构的认知水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3.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体会化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

同时,学生认知的发展也会受教师所采用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影响。就教材来说,教材内容编排方式不同,学生的理解能力、认识方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希望以上的结论能够对教学研究有所帮助,也希望我们的高中化学教学能够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赖辉煌.改进《物质结构与性质》高考现状刍议[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11).

第7篇:对高中化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政治文化认同;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2-0060-03

政治文化是一国家和社会政治态度、政治信仰和情感的反映,是一个社会的文化核心。政治文化认同是理想、道路、制度认同的思想基础。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部分人对我党政治文化存在困惑和误区,因此,厘清问题,澄清认识,多途径提升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对我党政治文化认同,是新时期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新时期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政治文化认同面临的挑战

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是高校教职工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高校统战工作的重点对象。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在政治文化认同方面遭遇各种困惑,面临诸多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弱化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政治文化认同

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是当今世界三大基本特征,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文化不是游离于经济、政治之外的单独存在,而是内含于政治、经济之中。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推动的经济全球化必然蕴涵着西方国家倡导的文化、价值观念的传播。资本主义自产生之日起从未停歇过对非资本主义地区的影响和渗透,在不断的势力扩张中扩大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经济渗透、文化渗透已经成为当代西方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手段和方式。新自由主义等社会思潮打着所谓“普世价值”的旗号,模糊文化的民族性,大肆推行西方政治文化。“全球化与民族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两大趋势,全球化是民族化的发展条件,民族化是全球化的发展基础[1]”。引导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实质,辨识物质现象背后的文化本质,自觉形成与中华民族发展相一致的价值取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新时期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技术工具主义误导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淡漠政治文化

科学技术作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它不仅推动经济繁荣、社会发展,也显示了一个国家强大的实力,有助于提升国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也扩大了其所在社会政治制度影响。熟悉和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坚信科技的力量,坚信科技可以改变社会和生活,因而导致部分人陷入唯科学主义的科技决定论陷阱,以科技代替人文,以工具理性代替价值理性,忽视了人对政治文化的审度。科技知识的学习、运用与研究,总是受制于一定的社会制度和占社会主导地位的思想观念,超社会、脱离政治的科技是不存在也是不现实的。只有在正确的政治文化引导下,科技的发展才不会脱离“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价值取向,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三)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淡化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政治文化认同

“意识形态终结论”是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提出的一种社会发展论调。他认为,现代西方社会已经不再是一个阶级社会,而是“大众社会”,“意识形态已经变成了一个堕落到不可救药的地步的词汇”[2],企图以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新变化掩盖其阶级实质。“意识形态终结论”的本质是终结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取而代之西方宣扬的政治制度和价值理念,其本身就是一种变相的意识形态教育,借所谓西方文化的“普世性”,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降低和消灭非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人民的警惕性。“意识形态终结论”是西方国家推行文化霸权主义的一种理论手段,在所谓文化无国界宣扬中放弃对自己国家意识形态的认同,进而认同西方宣扬的文化和价值观。部分醉心科研、忽视政治的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很容易被西方的“意识形态终结论”所迷惑,单纯地认同“意识形态终结论”所宣扬的经济技术社会形态标准,成为唯生产力论者,忽视了其中渗透的意识形态色彩,忽视了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丧失了自身应有的政治警惕性。

二、新时期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在文化认同方面出现的新特点

与老一辈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相比,新时期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受一些现实主义社会文化影响,他们在文化认同方面出现一些新特点。

(一)政治文化认同意识淡漠

新时期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学历层次高、眼界开阔,不少人有海外留学背景或者出国学习经历,他们切身感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实力以及中国和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他们和老一辈党外知识分子一样怀揣“科技报国”、“科技强国”的梦想,一心想在科研上有所建树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早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梦想。同时,受西方一些错误社会思潮影响,部分人认为政治与其无关,那些都是他们眼中所谓“政客”关心的事情,他们秉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理念醉心科研,对政治文化的态度显得淡漠。政治文化是一个社会文化的核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心理和信仰的表达,是一个关系国家和社会“向哪里走”、“如何发展”的大问题。政治文化与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休戚相关。“为谁服务”是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进行科学研究首先追问的问题,否则,他们就会失去开展科学研究的动力和方向。

(二)文化选择实用主义倾向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主体意识、利益意识、竞争意识不断增强,以物质利益原则衡量得失成为部分人的惯性思维。简单地以“物”作为衡量标准的文化是肤浅的、短视的、庸俗的,没有真正理解和把握市场经济现象背后蕴涵的文化本质,把市场经济等同于物质主义,误读了市场经济。成长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部分人受这种错误思想影响,文化选择出现实用主义化倾向,能够给他们带来切实利益的文化受到他们的青睐,理想信念对部分人而言虚无缥缈,认为其可有可无,政治文化更是被其简单地等同于派系之间的争权夺利,没有看到政治文化是维系一个社会稳定的重要根基,是增强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思想底蕴,文化选择庸俗主义化。

(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理想认同差异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成长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从心理上完全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但是,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部分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却表现漠然。部分人认为,理想信念似乎是不切实际的代名词,是个人的事情,有无信仰无所谓,理想信念成为其心灵深处缺失的空白地带。同时,理想也被部分人M隘地定义为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往往是从个人角度出发来阐述人生追求的目标,从过去纯粹的理想信念追求转向对现实物质世界的追求。理想信念是激励一个人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实现自身价值的内在精神动力,“珍视人生价值的人才能珍视自身的存在”[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现实体现,两者具有内在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关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三、厘清认识,不断提升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对我党政治文化认同

“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政治信仰和感情,它由本民族的历史和当代社会、经济和政治活动进程所促成。”[4]政治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核心,对既有政治体系起着维护和延续的作用。我党政治文化简而言之就是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等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为了激发广大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使其同心同德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不断提升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对我党政治文化认同。

(一)不断提升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政治文化认同意识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具有自觉能动性,能够指导和调控人的心理和行为。不断提升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政治文化认同意识是增强其政治文化认同的首要前提。不断提升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政治文化认同意识,使其像空气一样徜徉在人的周围,在无意识中强化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对我党政治文化认同的自觉性。“人的存在是一个意义系统,信仰是灵魂生活所在的一种状态。”[5]政治文化是一个社会理想信仰的精神表现,体现了一个社会倡导的价值取向和引领方向。理想信念作为人内在本质规定性的核心内容,与政治文化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如果一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倡导的政治文化同向,他就会成为一个自觉的社会建设者,在坚定理想信念的同时强化对政治文化的认同。不断提升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政治文化认同意识,不仅可以坚定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而且可以增强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自信,在两者的互动中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二)注重政治文化认同教育物质性与精神性相统一的原则

加强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政治文化认同教育,不断增强其文化自觉,既反对庸俗的唯物质主义倾向,也反对片面强调其精神性而忽略其物质性的错误做法。马克思曾指出,思想一旦脱离物质利益就会出丑。注重政治文化认同教育物质性与精神性相统一的原则,是增强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政治文化认同教育有效性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物质性和精神性是人的行为具有的两种属性。片面强调政治文化的精神性忽视物质性,导致人们对理想信念的追求缺乏动力,政治文化教育显得苍白无力,难以具有说服力。片面强调政治文化的实用主义而忽视其精神性,则导致政治文化教育堕落为庸俗的市侩哲学。加强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政治文化教育,既要注重精神性,不断提升其思想觉悟,又不能忽视物质性原则。对于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力转化方面有突出贡献的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必须给予其丰厚的回报,一方面体现社会对知识、对文化的肯定与尊重,另一方面使其精神贡献得到相应的物质回报,激发其不断进行科学研究的动力,坚定其“科技报国”、“科技强国”的理想,提升其对我党政治文化的认同,不断增强其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三)多种途径开展政治文化认同教育

人不是天生的理论家,对某种政治文化的认同必然经历一个教育、引导、接受、同化、吸收的过程。对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开展政治文化认同教育,要做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双管齐下,不断提升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对我党政治文化的认同。第一,利用高校社会主义学院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灌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必要手段,必须把高校社会主义学院建设成为宣讲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阵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是有思想、有主见的成年人,只有讲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真理性和价值性,才能得到他们的信服,才能不断提升其政治文化认同感。引导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思想和多元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识破西方所谓“价值共同体”的本质。同时,针对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对某些社会现象和问题的困惑,高校统战工作人员要及时地为其解疑答惑、澄清认识。第二,在实践参观考察中强化政治文化认同。政治文化认同不仅需要思想情感上的共鸣,更需要在实践中检验这种文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利用实践教学等机会,让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走出书斋、走出实验室,在参观考察中切实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给城乡带来的巨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强化对我党政治文化认同,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第三,通过开展座谈会、联谊会等形式,及时了解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诉求和文化诉求,及时回答其对一些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的困惑,澄清认识,避免其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士误导。同时,高校统战工作人员要及时向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讲明我党新的政治主张和新政策的内容,在信息公开、透明的对称交流中,不断提升高校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对我党政治文化认同,使其树立“四个自信”,成为自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参考文献:

[1] 郑永廷,张彦.德育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72.

[2] 丹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五十年代政治观念衰微之考察[M].张国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519.

[3] 维多克・弗兰克.活出意义来[M].赵可式,沈锦惠,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84.

第8篇:对高中化学的认识范文

    1化学教师课程知识的内涵与结构

    1.1教师课程知识的内涵与结构舒尔曼把课程知识描述为教师的“职业工具”[2],意思是指每一学科可用的材料和程序。这是最广泛意义上的课程知识,即为学生设置的全部课程、学习的编程和用来教授每一学科的各种课程资料,以及用来教授课程各方面的材料和资源等。课程论专家古德莱德把课程区分为5个层次[3],认为课程知识既包括“理念的课程”(诸如政府、基金会或特定的专业团体探讨的课程问题、提出的课程变革方向)和“正式的课程”(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又包括“理解的课程”(学校教师对正式的课程加以解释后所认定的课程)、“运作的课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际执行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学生实际学习或经验的过程)。台湾学者单文经将教师的课程知识分为纵横两面的课程知识[4]。横面的课程知识,是指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在同一时间内所学习其他各科的内容,以便在教学上做横向的贯通;纵面的课程知识,则是指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在同一学科的内容上,过去曾经以及未来要学的教材主题及概念,以便在教学上作纵面的衔接。范良火将教师的课程知识分为教材知识(主要是关于教科书)、技术知识(主要是关于多媒体)以及其他教学资源知识(主要是关于教辅材料)等3部分[5]。随着课程概念的不断发展和丰富,课程知识的范围更加广阔,包括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开发和管理等一系列活动。教师课程实践的基本活动是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科书为内容资源、任务资源和活动资源,结合学生学习需要进行的认知性实践活动。因此,从教师课程实践的基本活动来看,教师课程知识中最为核心的是课程标准知识和教科书知识。

    1.2化学教师课程知识的内涵与结构化学教师的课程知识按照其功能可以分为理解性的化学课程知识、实施性的化学课程知识、评价性的化学课程知识。理解性的化学课程知识,主要是指对于化学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其基本关系理解的课程知识。实施性的化学课程知识,主要是指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将内容标准的表述性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要求,对教科书进行教学分析,选择课程资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知识。评价性的课程知识,主要是指依据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化学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的知识。化学教师关于化学课程的知识具有年段性、时段性、区域性和发展性。年段性指的是初中化学教师主要关注的是初中化学课程知识,高中化学教师主要关注的是高中化学课程知识。时段性指的是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在一个时段是相对稳定的,一旦进行课程改革,或进行课程标准调整,或进行教科书变化,教师关于化学课程的知识就必须做出重大调整。区域性指的是在不同地区的学校所选用的教科书版本是不同的,教师的课程知识存在着区域性差异。发展性指的是教师的课程知识是随着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发展的,这种发展是永恒的。我国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师的课程知识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关于化学课程总体目标和宏观课程结构的知识。高中化学课程作为科学学习领域的一个主要科目,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目标是从化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维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高中化学课程由2个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6个选修模块(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构成。第二层次,关于各化学课程模块的目标和教科书基本结构的知识。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模块是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基础上为全体高中生开设的课程,具有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学生化学素养,同时为每个高中生未来的个人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双重意义。化学必修模块的目标是:认识常见的化学物质,学习重要的化学概念,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认识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其相互关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而设置的。选修课程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总目标下各有侧重。如“化学与生活”模块的目标是: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性质,探讨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体会化学对提高生活质量和保护环境的积极作用,形成合理使用化学品的意识,以及运用化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目标是:了解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研究物质构成的奥秘,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化学教科书是按照模块进行编写的。每一模块教科书的结构总体上是与主题相对应的。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在结构上又有自己的特点。如人教版《化学1》教科书的基本单元是,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鲁科版《化学1》教科书的基本单元是,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四章“元素与材料世界”。第三层次,关于特定化学课题的课程标准要求和教科书组织的知识。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规定了特定化学课题内容的教学要求,这是确定具体化学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的依据。特定课题的教科书组织是依据课程标准将特定课题内容具体化,考虑到学生的一般认知规律,按照认识活动的方式进行编写的。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的主要资源,包括内容资源、情境资源、任务资源、活动资源、话语资源和教学表征资源等等。初中化学教师的课程知识分为2个层次:第一层次,关于化学课程目标和教科书基本结构的知识;第二层次,关于特定化学课题的课程标准要求和教科书组织的知识。在化学教师的课程知识结构中,前一层次的课程知识对后一层次的课程知识起着指导定位作用,教师关于特定课题课程标准要求的把握和教科书组织的课程知识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具体课程实践。

第9篇:对高中化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育;人文教育;情况;调查

文章编号:1005-6629(2007)12-0026-04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随着课改的深入推进,一些化学教师在中学化学教育中围绕人文教育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包括人文资源的开发、人文教育的方式和途径等方面。为了了解中学化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开展情况,实施效果,探讨人文教育最有效的方式和途径,推动人文教育在中学化学教育中的全面实施,特别安排了“中学化学教育中人文教育情况的调查”。

1 调查设计

1.1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在中学化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开展情况,实施效果,探讨人文教育最有效的方式和途径。

1.2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顺德5所中学为调查对象,包括1所区属学校(重点中学),3所镇级学校(普通中学)。共发出学生问卷750份,收回有效问卷697份,其中初三301份、高一194份、高二102份、高三100份。共发出教师问卷95份,收回有效问卷70份,调查对象分别为来自初、高中各年段的一线教师。抽样既考虑了不同年龄段的平均分布,又考虑了不同教学条件的平均分布,调查结果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1.3调查内容

学生问卷:⑴学生对化学学习的认识;⑵学生对人文教育现状的认识;⑶学生对人文教育途径的认识;⑷学生对人文教育内容的认识。

教师问卷:⑴教师对人文教育意义的认识;⑵教师对人文教育现状的认识;⑶教师对人文教育方法和途径的认识;⑷教师对人文教育内容的认识。

1.4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是针对调查对象当前状况、特征及规律展开的专门调查研究,同时又要考虑到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对比研究,主要采用了封闭式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学生对化学学习的认识

该部分为学生调查问题,包括4道题,主要想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对化学学习的认识和理解,具体情况详见表1。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按照高考体制,学校在高二和高三就已经按学科分班,这里的调查对象均为化学班的学生,故表1的数据中初三与高一、高二与高三具有可比性,而“初三、高一”与“高二、高三”只能供推断分析。从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并不高,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降低,平均每年的下降率超过了20%;学生对化学的认识也比较理性,这体现在绝大部分学生认为目前学到的化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很有用”或“有一点(用)”,而且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也从关注“动手实验”逐渐转向“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学生对化学追求却更加讲究现实,超过50%的学生认为化学学习还应该加强对“掌握化学知识”的要求。总的来说,学生对化学的认识逐渐从感性转向理性,学生对化学的追求逐渐从过程转向结果。所以,学生对化学理性的认识正是我们教育需要的,但学生的追求过多地盯住学习的结果,这是我们教育不和谐的表现,在化学教育中应该强调和体现学生人文精神的养育。

2.2教师对人文教育意义的认识

该部分为教师调查问题,包括5道题,主要想通过调查了解教师对在中学化学教育中开展人文教育的认识,只有教师对人文教育有了深入认识,那么人文教育才能深入实践。

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我们教师对在中学化学教育中开展人文教育的认识是准确的,更是积极的,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化学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认识是辩证统一的,所以有81.8%的教师认为人文教育对化学教育“重要”,有90.9%的教师认为在化学教学中“需要”开展人文教育;教师对人文教育的目的上的认识是准确的,有86.4%的教师认为人文教育应带给学生“人文精神”;教师在人文教育的实践上是有效的,有59.1%的教师表示学生喜欢人文教育,有68.2%的教师认为人文教育对学生化学学习“有效”。自从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确确实实有很多教师在人文教育中作了大量研究、探索和尝试,但在人文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上办法不多,在人文教育的内容上不清晰,以至不能更好地推进人文教育的实践,所以在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经常渗透人文教育吗”的调查中,有18.2%的教师选择了“经常”,77.3%的教师选择了“偶尔”,还有4.5%的教师选择了“从来没有”。

2.3 对人文教育方法和途径的认识

该部分包括了教师调查问题3道,学生调查问题5道,主要想通过调查了解和探讨在中学化学教育中开展人文教育的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从表3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90.9%的教师认为人文教育的主要方式是“熏陶、感染”,然而只有27.3%的教师和29.1%的学生认为最有效的人文教育的途径是“自主阅读”,72.7%的教师和66.5%的学生选择了“课堂渗透”或“课堂穿插”。事实上并非如此,调查中只有18.2%的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经常渗透人文教育,有77.3%的教师只是“偶尔”,可见在课堂穿插或者渗透人文教育根本不现实,因为化学课本身就有自身特点和要求,在化学课堂中渗透人文教育是有限的,也是分割的。而且,人文教育强调“自主”、“熏陶”和“感染”,所以把化学的人文教育完全寄托于课堂并不是最有效的,开发“人文读物”和开展“自主阅读”应该是中学化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的选择。我们可以看到65.9%的学生是喜欢阅读的,但80.6%的学生认为平时用来阅读的时间“较少”或者“很少”,87%的学生认为身边与化学学科相关的读物“较少”或者“很少”,所以有65.7%的学生“希望”开发与化学学科有关的课外人文读物。通过人文读物的自主阅读可以实现人文精神的熏陶和感染,但还需要探讨和研究如何开发人文读物和自主阅读如何实施等问题。

2.4对人文教育内容的认识

该部分包括了教师调查问题1道,学生调查问题3道,主要想通过调查了解在中学化学教育中开展人文教育的最贴近学生的内容,探讨人文教育内容的形式和传递的思想。

从表4可以看出,在对教师关于“应该从化学的哪方面开展人文教育”和对学生关于“在化学学习中你最喜欢的内容是什么”的调查中,他们的结果非常惊人地接近,“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环境”和“化学与社会”是师生都比较认可的内容,在人文读物编写上可以适当突出这些方面的内容。而在人文读物内容的要求的调查中,66.3%的学生喜欢“故事叙事性的”文章,71.5%的学生希望阅读的文章能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故事叙事性的文章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容易理解,是适合编写人文读物的一种文体。读物是载体,传递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这符合人文教育中学生人文精神养育的要求。我们可以明白,中学化学人文读物要以“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环境”、“化学与社会”、“化学家故事”和“化学发展史实”等为内容,要采用故事叙事性的编写体裁,能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3 基本思路和策略

3.1坚持以“熏陶感染”为人文教育的方式

要全面开展人文教育,就一定要正确理解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科学教育在认识、改造外界环境的同时,丰富和发展了人文内涵,而人文教育又为科学提供了宽广的文化背景,所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统一的。化学教育中隐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的素材,化学学科中的素材就是人文教育的载体,而通过化学中的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理解化学和学习化学。所以,在化学教育中开展人文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习人文知识,而是强调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以致在促进化学教育的同时也在促进化学教育目标的实现。人文教育追求学生人文精神的“养育”,强调学生个体的自主感悟,而不应该是教师教给学生的,所以人文教育重在熏陶和感染。在化学教育中开展人文教育,通过营造一种氛围,创设一种情景,让学生心灵得到熏陶,情绪得到感染,人文精神得到养育。

3.2 坚持以“自主阅读”为人文教育的途径

如果在课堂上太多地去开展人文教育了,那这样就不是化学课了,这就是课改后很多人呼吁的课堂应该“以学科为本”。这是很多学科普遍存在的问题,这说明课堂教学要以教学为目标,要完成教学的任务,让学生在“人文”的氛围里学习是我们课堂要追求的,但在课堂上刻意渗透或穿插人文教育是不现实的,也和人文教育本身是相违背的。在化学教育中开展人文教育,更多地是要挖掘化学里的人文教育的素材,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这种素材需要学生去自主感悟,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应该是最有发掘空间和最有效的途径。但学生基本形成了读书是为了学科学习,所以没有时间去读书,甚至已经没有了读书的习惯了。要让学生自主去阅读有关化学的人文读物,并让学生在人文读物阅读过程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得到人文精神养育,是有一定困难的。化学教师在组织化学教学时,应该丰富化学学习活动,设计学习任务,调动学生的学习需要。围绕化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有计划地、有目的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化学知识竞赛、化学简报评比、化学故事会活动、化学游园活动、化学创造发明活动等,调动学生自主阅读有关人文读物,使化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得到全面贯彻和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