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范文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精选(九篇)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

第1篇: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范文

【关键词】医学本科生 学生科研综合素质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1-0079-02

一名合格的医学生必须经历完整而特有的教学制度,如长时间的理论学习、临床科室的见习、实习等,其间还需培养实践操作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才能顺利地步入日后的工作岗位。在医学发展的几千年中,医学科研的深入和医学知识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科研思维、科研创新能力及其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成为高等医学院校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而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对其培养学生的科研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

以往,各大高等医学院校科研能力培养的重点在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近几年才开始重视医学本科生的科研能力的培养。笔者从事本科生科研管理工作,通过浅谈天津医科大学医学检验学院检验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模式,为高等医学院校建立本科生系统性科研培养模式提供借鉴。

一 国内外高等学校对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

经分析,国内外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现状明显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国外院校对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起步早,发展迅速,培养模式多样。如早在1969年,麻省理工学院就创立了“本科研究机会计划”,明确提出了教学、科研和校园三位一体的教育概念,形成低、高年级学生和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和研讨机制,鼓励并支持达到一定条件的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研究项目。美国的医学院校率先以“项目教学”的形式强化训练医学生的科研能力,定位于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认知能力的提升,强调批判性思维、知识信息的获取与利用、自主学习、团队意识和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每个学校都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形成一套完善的科研培养体制。反观我国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发展,起步较晚。随着教育部对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视,1995年,清华大学提出了学生科技训练计划,成为我国首项本科科研训练计划,随后,全国其他高校才相继开展本科生科研的培养计划。教育部和地方高校还组织了“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计划”、“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各种全国性科技竞赛活动,各大高校也借助这个平台,设立了自己的大学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项目,进一步激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虽然我国本科生科研培养起步较晚,培养机制上尚未完善,但这几年发展较为迅速。

二 目前国内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医学本科生整体科研能力较前几年相比有所提高,但仍然受到以下因素的制约:(1)本科生掌握的知识有限。本科生由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积累尚浅,没有形成全面地、灵活贯通地应用知识,缺乏更深层次的探研和创新思维的锻炼,对于本科生独立或半独立地进行科研活动存在一定的难度。(2)缺乏专业老师持续性、系统性的指导。学生的科研活动需要有经验的专业老师进行带领和指导,在高等医学院校里,专业老师教学任务多,科研任务重,加上大学校园中学生与老师的沟通较少,多种因素导致专业老师对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培养的投入相对减少。(3)缺乏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在科研项目过程中,学生面临很多问题,若未及时解决,加之本身学业的压力,学生容易产生退出的念头,并且部分高校对进行科研活动的学生的奖励没有具体实质性的体现,或者只奖励第一作者,大大打击了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持久性较差。(4)缺乏有效科研管理机制。对于学生科研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没有专业人员管理,学生科研工作存在随意性,缺乏整体协作。(5)科研经费、设备投入不足。各大高校的实验室基础不一样,学生科研经费较少,或者缺乏资金支持。(6)学生心态存在利益趋向性。有部分学生参与科研活动,不是为了提高科研能力,而是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违背了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本质目的,不利于本科生科研活动的长期发展。

三 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体制的建立

在医学专业中,科研能力是检验专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综合素质之一,我院根据检验专业发展的特点,把培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和科研创新思维作为工作要点,以部级、省市级科研竞赛作为出发点,建立了适应我院检验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体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引进大量高等人才,举办科研讲座培训,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近年来,我院引进了一批国内外高学历博士人才,加强了专业教师团队的科研力量。并且不定期举办大型国内、国外专家学术讲座,鼓励师生参加,在全院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一方面,提升教师的科研创新思路,掌握检验发展的新技术,促进国内外检验人才交流。另一方面,使检验专业本科生了解和熟悉与专业相关的科技前沿信息,对科研活动产生兴趣。

2.培养稳定、阶梯型的学生科研团队

我院本科生科研团队有着完善的选拔和管理制度。每一组本科生科研团队按照年级高低,由四个年级的学生组成,并且团队按照年级高低来分工。本科生科研团队与检验专业研究生相互交叉,让研究生参与指导高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带领低年级学生,不同年级的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科研能力共同提高,这样年级呈递的传承,可以保持学生团队的持续性,中间不会出现断层。对于参与科研活动学生的选拔,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在学生群体里公开指导老师简介与研究方向、招收学生条件和名额等信息,符合条件的学生进行自愿申请报名,指导老师通过小论文等形式进行考查,同时指导老师均为检验专业的任课老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在专业知识上的掌握有一定的了解,并参考学生专职管理老师的意见,学生专职管理老师平时与学生接触较多,从学生的性格、平时的表现给予评定,综合进行选拔,这种模式保证了指导老师和学生的双向满意度,这种梯队的组建,从兴趣和时间分配上,性格和耐力上,全方面地保持了本科生团队的稳定性。

3.完善的科研评价体制、科研奖励体制

我院对于参加科研活动的学生,有着完善的科研奖励和评价体制,不以考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能力的唯一标准。对于获得科技竞赛奖项的学生,根据科技比赛的级别,学生在团队中职责的不同,在学生综合测评中有对应的不同分值进行加分。此外,对于发表文章也是根据不同级别的期刊和作者顺序,给予不同分值的加分(每一项都有加分的上限)。这对学生的科研能力有一个正面的评价和肯定,同时也调动了科研团队中不同分工的学生的积极性。

4.设立专门学生科研管理人员

我院对于本科生科研工作有专门的人员管理,管理人员具有医学教育背景,具备一定的科研经验,了解科研管理知识,掌握参与科研学生的基本情况。对科研团队进行各项科研竞赛的动员、申报指导,并督促科研团队中的教师、学生按时完成各科研项目,及时与教师、学生、学校有关部门沟通,双向交互反馈,更好地完成学生科研活动。

5.开放实验室和科研经费的支持

我院大力支持本科生科研活动,开放各种实验室,引进先进的实验室设备,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并设立专项学生科研基金,为学生科研活动提供保障和支持。

在我院系统性的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的实践中,我院本科生在部级比赛、大学生挑战杯、天津市级以及学校等科技竞赛中均取得好成绩。近3年来,我院获得天津市大学生挑战杯比赛市级奖项共12项,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共2项,天津市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市级奖项共13项,天津市大学生生命科学基本实验技能竞赛市级奖项共8项,天津市女性创业计划书大赛市级奖项共5项,天津市创业奖学金1项,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先锋行动市级奖项共4项。并且我院在天津医科大学校级科研竞赛中也是位于全校各院系的前列,这些科研竞赛的成果肯定了我院在本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的合理性。

总之,我院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提高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科研项目的质量和成功率也相应提高,为检验储备科研人才奠定一定的基础,但仍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改进。

参考文献

第2篇: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范文

关键词:理工科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057-02

大学经历了历史发展和现代超越的阶段,被人们赋予了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较为公认的职能。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与大学的三种职能都密切相关,我国明确提出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重大战略目标,对科技发展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大学生科研能力有了更大的期望,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但是,根据目前的实践来看,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还未形成成熟可行的体系,培养途径也缺乏科学的梳理和总结。因此,以理工科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为核心,探索合理的理工科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途径并构建科学的培养模式,将进一步提高本科生从事科研的积极性,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水平,更好的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求。

一、加强体现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特色的课程体系建设

1.在本科生培养方案中设置专门的科研训练课程。课程学习是本科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培养方案中有目标的设置体现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特色的科研训练课程,有助于本科生了解科研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和树立科研意识,接受必要的科研技能训练。理工科科研能力培养课程可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教授学生查阅、整理、归纳、翻译文献、设计实验、处理数据、制图以及撰写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学位论文和科技论文的基本方法,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科学意识、科研素养和信息获取与应用能力,使其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提高科研水平和质量。

2.重视本科实践教学,构建和完善本科实验教学体系。理工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本身就具有重视实践、应用性强的特点,因此,实验教学一直以来是理工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然而,从目前本科生培养的现状看来,大部分高校的本科生实验动手能力不强,缺少专业的实验操作经验和思考能力。

为了使得本科生在实验教学中获得足够的实践经验,不断提升其实验水平和能力,良好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是极其必要的。构建和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应当从实验教学内容的革新开始,加大实验课时比例,从而使得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验完成,有利于培养本科生的科研兴趣、探索和创新能力。[1]

3.重视学术讲座和论坛组会课程,实现本科课程内容与专业前沿的结合。学术讲座是讲座人向学生讲授与学科有关的知识或新的研究进展,以扩展他们知识的一种活动。国内外专家与学生近距离的学术交流和探讨,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学科前沿,并在学术交流和学术碰撞中拓展视野,产生灵感,碰撞出智慧火花”的一种方式[2]。进一步说,“研究若想有所创新,就需要对学术前沿动态保持密切的关注,培养自己的学术敏感性。”[3]高校应当鼓励本科生参加学术讲座和论坛组会,将与本科生专业相关的学术讲座和论坛组会作为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本科课程体系建设中,明确规定本科生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参加相应次数的讲座或组会,完成作业通过考核,才可以获得相应学分。在学分制的激励下,本科生广泛参加学术讲座和论坛组会,不仅能够了解到专业前沿知识,也会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让本科生有机会接触和了解科研。

二、发挥科研导师和导师组对本科生科研的指导作用

引导本科生从事科研活动,导师和导师组的作用不容小视。目前研究生的培养多采用导师制和导师组制,但本科生鲜有固定的导师或导师组指导其科研活动。发挥导师对本科生科研的指导作用,并非导师单纯的对本科生某一个科研项目或科技活动进行指导,而是把有兴趣参加科研的本科生尽早融入到导师实验室和课题组,由导师和导师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对本科生科研进行指导。

导师和导师组对本科生科研进行指导,首先要确定合适的本科生人选,其次要给本科生确定明确的科研内容和目标,同时还要合理的规划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时间。本世纪以来国内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本科教育的定位已经逐渐从单一的精英教育转型为多元的大众化教育和精英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也随之改变。目前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培养出来的本科生中既有可以继续深造,专门从事科研的研究型人才,也有可以走上社会,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发挥科研导师和导师组对本科生科研的指导作用,在导师和学生进行双选的基础上,由导师和导师组作为负责人,在低年级本科生中确定部分有科研兴趣和潜质的学生,尽早帮助他们规划参与科研的时间,拟定科研计划并有计划的指导本科生进行实验、文献阅读、成果总结汇报。尽可能的采取个别指导的方式,降低导师指导本科生科研的师生比,保证本科生切实可行的参与导师和导师组的科研项目和组会汇报,从源头上培养理工科高层次科研人才的科研水平和能力。

三、创新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教学组织形式

1.运行理论与实践统一,传授知识与自主学习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创新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教学组织形式,要求理工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自主学习结合,重视教学过程启发式教学和研讨式教学的引入,在实践中培养本科生独立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为培养本科生科研兴趣和创新热情,教学组织过程中可适当采取前沿知识讲座、科研基础知识教授、专题讲解等形式,分阶段将有兴趣从事科研活动的本科生引入到科研活动中来。

对于刚刚从事科研的本科生,正确的教学组织形式不应当是以灌输知识为主,而应该把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实验技巧、文献检索和撰写等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查阅资料,提出研究内容、方法和路线。在实验实施和成果总结过程中,理应让学生独立探索和操作,导师进行指导、提出意见并和学生进行探讨。[4]

2.鼓励理工科本科生在科研导师和导师组的指导下参加科研活动。挑战杯和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是国内高校科研活动的主要内容,但多数情况是由学生临时找导师指导立项和完成。通过导师和导师组对本科生系统、有计划的科研训练,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将有所提高,因此,在科研导师和导师组的指导下,积极有目的、有计划的参加科研活动也是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教学组织形式创新的体现。以个别指导的方式,导师和导师组帮助本科生明确具体的科研目标,确定可行的实验内容,提前做好准备,参加各种科研活动,不仅有利于本科生更好的参加科研实践,也为科研活动的成功创造有利条件。

3.建立和推行理工科本科生的科研组会制度。科研组会制度一直是理工科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组织形式,但在我国高校本科生中执行和推行得并不彻底和完善。本科生在科研导师和导师组的指导下参加科研活动,定期参与到组会活动中,听取报告并对自己的科研成果进行总结和汇报,和课题组的成员进行交流,有助于本科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更好的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提升科研能力水平。理工科学生应当定期坚持组会活动,在活动中汇报近期的文献阅读、工作开展情况,并与指导教师及组会成员探讨前沿动态,科研问题,找出进一步研究的路径、方法和所需注意的问题。

四、完善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评价与保障机制

1.确定学分保障制。课程学习一直是本科教育的重要形式,完善的学分制是本科生参与科研的组织和制度保障。开设科研训练方法课程、前沿讲座课程、实验选修课程和本科生组会课程作为本科培养的内容,对选课学习的学生进行考核,通过者获得相应的学分,是将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常规化的重要途径。

2.必要的经费支持。一方面学生在一定的科研项目经费支持下开展科研活动,另一方面学院和高校可以通过接受企业资助、导师资助等形式保证本科生必要的科研劳务补助和假期从事科研活动的生活补贴。以双选的形式为入学的本科生配备科研导师,导师和导师组对本科生进行有计划、系统的科研训练,根据按劳分配原则给导师计算工作量并对导师进行考核,促使本科生科研活动在经费支持的保障下得以顺利开展。

3.开放性项目和实验室保证本科生参与科研的平台。针对理工科本科生设立开放性科研项目和实验室,接纳本科生尽早的参与到科研项目和实验室中来,是目前有些高校促进本科生从事科研活动的重要举措。开放性科研实验室既可以给本科生提供创新条件、创新环境、创新氛围和创新平台,也是渗透创新教育的最好课题、最快捷方式。[5]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是高校本科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系统的培养模式和制度保障下对部分有科研潜质的本科生进行引导和指导,不仅仅有助于本科生自身的提高,也是为国家培养高层次科研人员和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有待于学生、导师、培养单位和社会的共同参与。

参考文献:

[1]赵吉.生命科学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4):178-181.

[2]谭寨璐.关注研究生学术成长[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10):46.

[3]肖川.论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9):3.

第3篇: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范文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本科生 创新能力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我院“师范生素质教育工程”,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训练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科学探索热情,从2003年起,我们开始重视本科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在《钨化学及材料化学实验室》进行试点,为学习成绩优良、学有余力且有发展潜力的学生提供课余科研工作场所,鼓励进入本实验室研究的学生进行科研创新,吸收在校学生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时间参加本人主持承担的科研项目,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面将三年多来指导本科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本科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运行机制

初步实践表明,高年级大学生已基本具备成年创造者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具有科研创新的可能性,关键是建立大学生创新教育模式和科研创新的运行机制。一方面,积极鼓励学生申报《湖北师范学院学生科研立项项目》,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组织开展一系列学术讲座,搭建大学生从事科研创新的指导平台;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出适合化学专业不同年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方法。

二、树信心,选好题,勇探索,出成果

近年来,普通高校理科各院系的教学工作,特别是实验学科的教学,由于学时的缩减,经费投入不足等客观原因而处于维持的局面,存在着学生动手能力差,理论与实际脱节等问题,特别是缺乏创新能力,在高校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主要集中在毕业时撰写毕业论文或进行毕业设计,但这远远与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不相适应,也难以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和能力。高校必须重视本科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认识大学生科研工作的重要性。

2000年,我国启动了《新世纪教改工程》,其中强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是我国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的战略任务,也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核心与难点问题。经过两年多分别在北京大学等全国20余所基础人才培养基地院校开展“新世纪创新化学人才培养的研究”教学研究项目实践的基础上,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于2003年4月5~6日在河北大学举行了第一次研讨会,各高校在会上分别就“建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体系”,“发挥教师作用,开设前沿课程;设立创新基金,鼓励创新研究;实行弹性学制,加大教改力度”,“实行导师制”等经验进行了交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七章高等教育明确指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1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要研究制定《教育部关于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意见》,加强分类指导,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注重科研与教学互动,注重跨学科、跨专业培养人才和校企、校所联合培养人才。

三年多的实践表明,大学生本身并不缺乏科研创造能力,关键在于我们必须转变观念,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作者认为,对大学生尤其是化学专业大学生的科研能力的培养要分层次、有步骤地进行。由于不同年级大学生的专业基础和动手能力相差较大,因此在他们科研能力水平的要求上不能相同。

树信心:对大学一年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应在学生认真学好各门功课特别是专业课的同时,利用寒暑假吸收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接受一些进行科学研究的思想和意识,达到树立科研工作信心目的。同时,在讲授无机化学专业课时,开展课堂讨论、布置思考题等形式,培养本科生研究性学习方法。

选好题:二年级大学生要在接受一些进行科学研究的思想基础上,有意识地学习和了解进行科学研究和现实问题研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积极申报湖北师范学院大学生科研项目,2008年,分别指导杨才峰,梅柳丹同学以“新型负载杂多酸催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为题,吴君同学以“MCM-48分子筛负载硅钨酸催化合成苯甲醛1,2-丙二醇缩醛”为题进行大学生科研立项;2009年,分别指导吴君,喻莉同学以“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苯甲醛1,2-丙二醇缩醛”为题,朱珍珠同学以“硅胶负载硅钨酸催化合成缩醛(酮)”为题进行大学生科研立项;2010年,指导李芊芊,杨等同学以催化合成2,4-滴丁酯”为题进行大学生科研立项;同时要求学生提高学习及自学能力、实际操作动手能力、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的科研能力和创造能力等五方面的能力,了解实验记录、学术论文、研究简报、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调研报告等文体的格式。

勇探索:当今社会,人们不再迷信文凭,更看重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此,对三年级大学生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由教师和学生进行双向选择,学生利用双休日时间,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科研活动,各位导师提供参与科研活动的条件,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大胆怀疑,指导当中应以具有创造性、发现性的归纳和类比的思维方式启发、诱导学生的创造性。通过一段时间的科研探索,学生们当看到自己亲手做出的实验结果时,就会感到惊奇和兴奋,实验结果没做好会使他们进行反思,好的实验结果更会使他们产生一种成就感。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将实验结果整理成文交导师审阅修改,然后由导师给出综合设计性实验成绩。在这一实验探索过程中,既拓宽了学生的创造空间,增加了学生的创造机会,又使学生强化了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科学创新素质,为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打下了基础。

出成果:虽然对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应强调重在参与,强调对科研过程的培训,应以综合提高为目的,但是也不能忽略实验结果的交流和肯定。实践结果表明,学生的实验结果长期得不到发表和肯定,就会丧失对科研工作的兴趣。为此,指导教师要及时指导,使学生的研究结果能达到发表水平,并积极创造条件推荐发表。三年多来,所指导20名学生完成的14篇科研论文先后《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als Science Edition》、《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 and Protection》等刊物发表,产生了较好地影响。2008年,杨才峰和张义军同学合作完成的题为“磷钨酸/硅胶催化剂催化合成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论文获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秦青同学完成的题为“MCM-48分子筛负载磷钨杂多酸催化合成缩醛(酮)”获得湖北省首届大学生化学学术创新成果三等奖。2009年,吴君同学完成的题为“MCM-48分子筛负载硅钨杂多酸催化合成缩醛(酮)”论文获湖北省第二届大学生化学学术创新成果三等奖。2010年,朱珍珠,杨才峰,黄永葵同学合作完成的题为“硅胶负载硅钨酸催化合成缩醛(酮)”获得湖北省第三届大学生化学学术创新成果二等奖,同时吴君同学获得2010届毕业生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当然,这些成绩已成为过去,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

优秀的本科生可以在低年级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他们在导师的指导下,可以完成一些研究性工作,并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但由于所投入的资金少,加之参与这项工作的指导老师不多,客观上限制了大学生业余科研工作的开展。为此,建议学院要为本科生参加科研工作创造多种机会,加大对本科生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实力雄厚的科研课题组接收低年级本科生参与科研工作;各院系根据自己专业学科特点,确立一个指导本科生业余科研的指导教师组,师生实行双向选择;要特别支持跨学科的研究项目,鼓励不同系不同专业的师生在一起进行科研。

第4篇: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范文

【关键词】科研能力;本科生;人才培养

0 引言

我国《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可见,培养本科生的初步科研能力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本科教育对学生知识灌输较多,科研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学生学到的知识无法充分激活,创新能力欠缺,与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有差距[1]。我国的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分别于1996年和1998年实施了《大学生科技训练计划》和《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这些科研训练计划的实施,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科研意识,提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2]。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意义体现在:

(1)有利于促进本科生的学习

参加科研活动、锻炼科研能力,与本科学习是相互促进的。学生通过参与科研活动,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和掌握专业知识,促进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灵活应用,而且可以给本科学习提供更大的兴趣、更强劲的动力和更广阔的视野,而学习则是科研思想产生的根本和赖以生存的营养来源。

(2)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科生通过参加科研训练,锻炼科研能力,既是实现基础知识的学习到专业知识学习的过渡,又是消极被动学习方式向主动独立学习方式的转变,能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获取信息、分析判断和实际动手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并掌握科研方法、熟悉科研程序,提高综合素质,提升自身的竞争力,适应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

(3)有利于提高院校的整体水平

教学是主体,科研是龙头。没有教学,高校将失去存在的意义;没有科研,高校将失去竞争的资本。高校教学改革实践表明,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是提高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经验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研究型人才的有效途径[2]。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能够促进教师的科研得以有效推进,而教师的科学研究恰又是高校整体水平得以提高的助推器。

1 加强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方法与具体实践

1.1 构建本科生科研实践平台

坚持改善条件、提升实力,建设有利于本科生开展科研训练和能力培养的教学基地、实践基地和教学实验室等硬件环境,逐步实现教学实验中心和实践中心在时间和内容上全方位向学生开放,并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主旋律,努力将实验室建设成为学生探索与研究性学习以及教师科学研究的主场所。在自主建设的同时,积极寻求校企合作,在校外建设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在校内建立校企共建实验室,为本科生广泛开展科研训练、提升科研能力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撑平台。如我校整合了机电综合工程基础训练中心、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综合训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中心、自动化技术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先进数控技术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重点实验室的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并先后与19家企业合作共建了30个实验室、实验中心和培训中心,如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共建了GE自动化系统集成实验室,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共建了Siemens全集成自动化示范实验中心,与德国博世力士乐公司共建了Bosch Rexroth机电一体化实验中心,与德国海德汉公司共建了海德汉数控测量实验室,与法国施耐德电气公司共建了施耐德电气联合实验与培训中心,与香港飞兆国际公司共建了电子与自动化实习基地等等。通过与国内外著名企业的合作共建,进一步充实了实验室的装备条件,提高了实验室的整体建设水平,创新了示范实验中心的建设模式,为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保障。

1.2 教学模式的探索与转变

探索和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推进研究性教学,着力培养研究性学习能力。在学科门类基础、大类专业基础与专业教育的主干课程中,积极推进研究性教学,实行小班授课,将知识传授与研究方法和研究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强化自主性、研究性学习,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思维的系统性、综合性和创造性[3]。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要注重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以专题研究、阅读报告、综合设计和开放式大作业等为手段,使学生真正达到参与、合作、探究、实践的目的,而不是像过去那样简单机械、按部就班地照着教师和课本的步骤做。另外,在实验环节,以综合性实验为手段,由实验指导变为实验引导,精心策划实验课题。实验课题的设置不仅仅只是验证性的,更应该是探索性的。在实验课题开展的过程中,将一个课题细分成几个模块,每个同学负责完成特定的模块,采用小组分工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课题,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锻炼了他们团队合作能力,符合科研项目完成过程的特点,即每一个科研项目的完成,都是由科研团队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完成的。如我校本科生的一项综合实验,指导教师经过题目构思、难度比对,最终给出“循迹小车”这一实验课题。课题开展过程中,指导教师仅给出了该实验课题的目标、期限,以及完成该实验课题需要用到的相关知识点,但并不给出开展该课题的详细方案,而是由学生自己设计与验证。学生按照三人一组组成团队,团队成员之间相互探讨、分析课题的组成模块,例如:小车循迹模块、电机驱动模块、逻辑判断模块等。小组成员需在三天内完成各模块的方案构思、软件仿真,然后进行答辩。通过答辩这一过程,指导教师可以评估各小组所提出方案的可行性,并提出指导意见。各小组答辩通过后再按照所提出的方案进行各个模块电路的软、硬件设计与调试,在设计与调试过程中学生需要自己摸索掌握示波器、信号源、万用表等调试设备的使用,以及构思一些常用的调试方法来解决调试中碰到的问题。在整个实验课题的实现过程中,探索式的实验课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通过这一探索性的综合实验,学生得以将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在实际操作中逐步形成、发展和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主动探索科学知识,初步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并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

1.3 积极引导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

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可以使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得到显著提高。通过引导学生从认识科研、参与科研、到教师指导下独立开展科研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自主学习,独立探索,形成初步的研究能力。近年来,很多高校都开始重视学生科研项目的立项工作,鼓励学生自主提出科研项目,有的学校采取的是教师立项学生参与,有的学校采取的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立项,有的学校是二者兼而有之[1]。无论哪种模式,其结果都使学生参与了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学生在选题、查阅资料、设计研究方案、撰写研究报告等方面都极大地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激发了他们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协作精神。除了采用学生自主提出科研项目立项的方式(下转第157页)(上接第106页)外,也可以鼓励学有余力的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和课题研究,尤其是教师的部级、省部级、市厅级项目的研究,促进师生之间科研交流,给本科生提供科研训练机会,使他们接触学科前沿,明晰学科发展动态,对培养科研意识、提升科研能力将发挥重要作用。另外,还可以通过组织团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邀请站在科技前沿的专家教授作学术报告、定期组织校内外学术科研交流活动等形式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实践。

1.4 完善激励政策

为激励本科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培养科研能力,需要制定相应的奖励政策,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对本科生的奖励包括学分奖励、成果奖励、获奖奖励、科研实践项目转化为毕业设计等。通过这些措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主动性,保障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顺利开展和高质量地完成。

2 结语

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体现在本科教学的各个环节,需要学校层面的积极重视和教师的积极参与,还需要多种措施并举才能真正促进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姜长宝.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12(8):152-154.

第5篇: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范文

论文摘要: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及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学前教育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要更新科研理念、树立科研意识,全面、扎实地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从2008年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看,社会对幼儿教师的需求已经从数量的补充过渡到质量的竞争,“幼教本科”成为相当一部分公办幼儿园招聘教师的准人条件之一。据市场调研,多数优质幼儿园将自己的招聘条件定位于具备学前教育本科学历、有丰富的幼儿教育工作经验、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有全新的幼儿教育理念、全面的专业技能的幼儿教师。

一、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社会发展和幼儿优化成长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对于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愈发迫切,对于个体发展的重视已由关注高考向前延伸至人生起点的教育,开始关注幼儿的教育,诸如幼儿智力的发展、潜能的开发、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仅关注幼儿身体的健康,更加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使幼儿作为独立的个体生命能够优化地成长,即人们开始以人生发展的前瞻性高度重新审视幼儿教育。在这一视野下,要求刚走出校门的学前毕业生就具备如此深厚的专业技能、理论、实践的经验是不可能的,但科研意识、科研能力的具备,却使这一切变得可能,通过不断地探索、研究,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日渐清晰,甚至为不同的幼儿提出不尽相同的最适宜的教育。因此。科研能力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是促使幼儿教师具备无可限量后发优势的保障。

(二)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和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

相对目前幼儿园中的某些教师仍采用大一统的教育方法,捆住孩子的手脚,禁锢其思维,形成机械的思维定式,甚至连孩子们画笔下的太空飞船都是一样的,势必会阻碍儿童各种潜能的发展,错过儿童的敏感期,甚至贻误天才的成长等情况。而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则不但拥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有一定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作为其后发优势的动力,可以在今后的幼教工作中借助这一科研能力不断地学习、探索,诸如研究幼儿各种潜能的发掘、各种意志品质的培养、各种必要生活经验的习得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既注重个性的彰显,又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用教育专家的准确判断力、恰当的教育方法来把握不同幼儿的敏感期等,将在客观上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提高幼儿教师自身素质的需求

教师的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历程。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可见,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就是教师通过学习与探究不断完善自我,进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而科研能力是这种学习与探究必备的一种能力。如果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看,涉及到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等方面,其中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提高亦是需要科研能力发挥重要作用的。从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自身发展的层面看,无论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还是走上其它工作岗位,只要处于这个学习型社会,在终身教育的背景下,这种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是使其永远走在时代前列,融入主流社会所必备的一种技能。

从目前的情况看,少数高校在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方面已走在前列,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层次的培养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具有较强的从事心理科研、教学和管理等工作能力的人才。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研究型大学早已将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人才的主要培养目标。诚如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卡斯帕尔所言:“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参与科学研究,获得的正是运用基本原理进行思考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可以产生创新的种子。”

二、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教育的科研现状

从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科研情况看,目前在幼儿教育一线的教师科研能力明显不足,根据对教育科研必要性的调查显示,“在湖南省1o个地(市)30所幼儿园的270位幼儿教师中,有25.7%的幼儿教师认为根本没有必要,有31.9%的人觉得比较必要,有48.2%的人选择了考核、评职或完成工作。”至于教育科研知识和科研能力则更是较为缺乏。另外,从不同区域问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来看,相关科研课题的研究也仅仅局限于基础条件好的发达城市的幼儿园,大多资金、设备不足的幼儿园甚至认为搞科研是一种奢求。

从学前教育专业的科研现状看,多数高校对于这一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是过多地关注于其它学前专业技能的培养,只有极少数高校将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于“科研型”的幼教实践人才,并且在相应的课程设置、技能训练中有所体现。

三、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建议

(一)更新科研理念

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生进行科研能力的培养之前,应使其重新审视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更新科研理念,即科研能力是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幼儿教育专业化背景下的现代教师必备的技能,是促进幼儿教师具备后发优势的保障,是提高幼儿教育质量、推动幼儿教育事业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途径

1.设置相关的科研课程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首先应了解科研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纳入教学计划,在学前教育专业开设针对于本专业的科研课程即学前教育专业科研方法课程等。

2.营造科研氛围,树立科研意识

在掌握基本科研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注意在实践中营造科研氛围,树立科研意识。日常的教育教学立足于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幼儿,发现实际问题,能及时收集材料,用科学研究的方法解决问题。而且注意幼儿教育研究的题目不一定要突出“大”和“深”,应侧重于对具体问题的研究,即在实践中生成的、较小的题目,不一定要有很深的理论研究,应着眼于通过实践论证解决实际问题。当然,这种科研意识的树立还需要加强学生的反思意识、发现问题和行动研究的能力等。

3.全面、扎实地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1)利用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科研能力的培养。除日常教学中鼓励、强化学生树立科研意识,及时发现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外,还可以在作业中布置相关内容,有条件的学校尽量让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

第6篇: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范文

【关键词】本科生 科研能力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5-0029-02

【Abstract】How to cultivate scientific creative ability for undergraduates has always aroused common concern. This paper advances analysis in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teaching aspects, presents some discussible suggestion based on the author’s teaching experience for the undergraduates of computer science major and reflection about this issue .

【Key words】Undergraduates Scientific ability Teaching

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是大学教育的重要方面。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教育投入不断增加,高等教育如何培养出大师级人才成为教育专家们共同关注的话题,而在本科阶段具备良好的科研能力,将为学生日后从事科研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很多教师和学者都在致力于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探索,从不同角度分析我国高校目前本科生科研能力欠缺的原因并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旨在从宏观上改善本科生的科研环境,提高本科生的科研水平。本文以我校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教学实践为例,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探讨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一、注重理论教学中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1.强调学好基础课的重要性

本科生科研的首要原则是鼓励学生首先学好基础课程,而后进一步发展其探索学习的能力,这样就充分保证了科研活动参与者的学术研究基础和潜力。[1]以计算机专业本科生为例,一些重要的基础课,如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系统概论等,一定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夯实基础;此外,计算机学科对学生的数学和英语功底都有很高的要求,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而言,打下扎实的数学和英语基础对他们日后从事科研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注重“学以致用”的课堂教学理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新技术、新概念不断涌现,但许多计算机专业课教材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教师在授课时,一般会习惯地详细介绍所谓的“知识点”,缺少与实际相距合的应用实例和前沿信息。学生感觉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相距甚远,因而上课提不起兴趣,这种仅仅局限于书本的教学方式所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学生所学到的知识缺乏生命力,同时由于对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前沿信息无从了解,也限制了他们在该领域进行的研究和探索。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成熟的理论,还要关注该领域的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联系当前该领域的新技术、新概念,教给学生“新鲜有用”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对本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兴趣。

3.将科研氛围融入课堂讲解过程中

在课堂讲解过程中,应适时加入当前该知识点的最新技术信息和研究现状。比如,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我们告诉学生当前各类网络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使学生了解到这些技术问题的原因所在及进展难点,知道他们所涉足的这一科学领域尚有大量发展空间值得探索,从而增强他们掌握本门课程基本理论的积极性,激发他们从事研究探索的热情。同时,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准备一些优秀的国内外计算机技术视频材料,穿插在相关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营造活跃的多维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到新技术带来的新鲜感与吸引力。此外,在课堂讲解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创造情景,[3]提出启发式问题。比如在讲授“计算机网络”课程中TCP协议的连接管理时,可提出“为什么要进行三次握手?”“你是否有更好的想法?”等,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告诉学生科学技术从不排斥新鲜的主张,让学生各抒己见,并针对他们的一些回答组织分析、比较,提出质疑,这不仅会大大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激发他们主动研究问题的兴趣,并有助于自信心的形成。

4.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研习惯

(1)注重学生自学习惯的形成

对于本科生而言,掌握有效的自学方法、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比单纯学会某些“知识点”更加重要。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对学生提供便利的网上学习资源,应教会学生针对某个特定问题查阅相关参考文献的一般方法;在课堂上,教师应适时向学生推荐一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这其中应包括一些优秀的外文原版资料。为激发学生查阅文献资料的积极性,可以在课堂上引申讲解某些内容或讨论某个问题后,告诉他们这段内容来自哪些资料以及查阅哪些资料可以获得更多相关知识,或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通过查阅不同的参考文献得到答案,训练他们独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将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科研习惯,为他们今后一生的工作和继续深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对于高年级的本科生,教师可在每学期组织一两次“研讨班”,提出或由学生自己确定研讨主题,如当前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某个研究热点、某个实际网络或数据库系统的应用调查及优化意见或当前一些流行软件的使用等,让学生分组准备材料,每个学生都要在小组中承担部分任务,培养他们相互交流、承担责任的团队协作意识,最后,要求他们写出书面报告并上台演讲,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培养,也使他们在团队协作中,增强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5.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

(1)鼓励学生参加新技术专题讲座

现在大多数高校为活跃学术氛围,都会组织各种形式的专题讲座,为学生提供与著名学者同场交流的园地,旨在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加信息储备和理性思维能力,但实际情况却是许多同学对此漠不关心,或即使参与也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旁听者的角色,听不懂也不敢提问,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参与此类活动的兴趣。为此,教师应首先关注这些相关领域的专题讲座,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这些专题讲座的相关知识点,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讲座,并踊跃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还可亲自带领学生与讲座者共同探讨,让学生开阔思路,打破以听课为惟一获取知识手段的传统学习方法,使学生养成在“学习”过程中“研究”问题的习惯,[2]增强创新意识,体现出学术上的独立思考的精神。

(2)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研竞赛

教师应鼓励并亲自指导学生积极参加诸如:挑战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各种比赛活动,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精神,锻炼他们的组织能力和意志品质,培养创新性思维。此外,教师还应允许部分优秀的本科生加入到自己的科研项目中,与他们一起研究探讨,让他们尽早进入科研角色,许多教师认为,在指导本科生科研时,本科生的热情、无拘无束、充满想象力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也不断激发他们的灵感,为研究带来新的思路,使他们收益良多。[1]

二、注重实践教学中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1.重视实验教学

实验在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定的创新设计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实验环节可使学生对自己的新思想、新方法进行验证,熟悉科学研究的一般途径。但目前计算机学科的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①实验项目编排不合理,缺乏规划性。实验内容单一,或实验内容比较简单,没有挑战性;或偏于过程化,没有发挥的余地,使学生很难获得创新性思维的训练。②网络实验管理欠规范。实验教学管理松散,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为此建议教师在编写实验教学大纲时,在实验项目的编排上,应合理把握理论与实验实践的比例,在不影响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适当加入一些综合性、研究性的实验项目,让学生自由发挥,提出并验证自己的解决方案。在实验过程中应注重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自主完成实验,独立解决问题。实验完成后,要求学生认真撰写完整的实验报告,记录实验方案、实验结果和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使学生养成严谨细致的治学习惯。

2.重视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本科教育阶段的最后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或工程实践并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受到一次专业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的训练,在毕业设计阶段加强学生科研能力的训练将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重视设计课题的前瞻性和应用价值

选题是完成毕业设计的关键,经过三年的专业课学习,大多数学生都很了解自己的能力和专业兴趣,许多学生希望能有机会接触到一些前沿的有挑战性的课题,为此,教师应选择一些新颖的有实际应用背景的课题,让学生感到有机会施展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避免脱离实际,老调重弹;设计开始前,应向学生推荐一些必要的参考资料,使学生的设计方案基于大量的阅读和分析比较,有助于他们形成系统的设计框架和新颖的设计思路。

(2)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作风

在毕业论文阶段,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很长,教师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也须严格要求自己。由于多数课题都有一定的实际应用背景,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学生所提的问题,教师需认真考虑,准备充分后再予以回答。对整个设计过程,应要求学生认真踏实,戒除浮躁情绪,对待困难问题,应有韧性,持之以恒,对每个问题、每个实验细节都要认真,使学生逐渐养成一丝不苟的科研习惯。这种治学态度不仅保证了设计建立在坚实可靠的理论和实验基础之上,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在日后的科研活动中具备严谨的治学作风和科学精神。

(3)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设计过程中,应要求学生不能仅满足于完成设计,还应力求新颖,有独到之处,不要盲从他人的做法,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寻求一个最佳途径。对待学生的毕业论文也是如此,要使学生不仅懂得撰写科技论文的一般方法,更重要的是如何在论文中将自己的创新点表述清楚;对论文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需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并指导学生将优秀的毕业论文正式发表,实现其真正的价值。

三、将科研创新能力纳入考核成绩

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应将科研创新能力纳入计算机专业课的考核评定。对课程考核成绩不能仅仅通过一张试卷就下结论,一般而言,总成绩可分为三个部分:卷面成绩、日常科研表现(包括参与讨论班、专题讲座以及其它科研活动等)和实验考核成绩,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一定要在总成绩中有明确的体现,以此激励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同时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此外,对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评定,也应重点突出其科研能力,将创新性作为优秀论文的主要评价依据。

高等院校作为高级人才的摇篮,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创新型科研人才的使命,高等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和技能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教学和科研同时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两翼,只有大学生们的科研能力和科研素质得到了普遍的提高之时,才能说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整体上升了一个台阶。[4]本文基于作者在计算机专业课教学和科研过程的实际经验和对这一问题的理解,给出了一些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提出一些探讨性建议,作者希望这些措施能够有助于探索出一条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事实上,提高本科生科研水平是一项综合工程,它要求我们以发展的思想,不懈地付出努力。

参考文献

1 郭孝锋、陆 伟、葆乐心.美国研究型大学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理念与措施[J].现代教育科学,2006(3):52~54

2 郑彩莲.校园讲座的现状及建设途径[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3):33~36

第7篇: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范文

关键词 研究生 创新意识 实践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10.004

Local Undergraduate Graduates'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nd Practical Ability Training

――Take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 Chemical Physics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as an example

YANG Kun, WANG Yongqiang, CHEN Zhenping, SU Yuling

(School of Physics & Electronic Engineering,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 Zhengzhou, He'nan 450002)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nd practice ability of graduate student in local universities are analyzed. Taking the specialty of Chemical Physics Technology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 as an Example, some specific measures that cultivate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nd practice ability of graduate student in local universities are proposed.

Key words graduate student;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practice ability; cultivate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相对于本科生来说,研究生群体在高校担负着学术研究、传承学术思想的任务。①因此,高校更应着重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研究生人才。与综合性重点大学相比,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存在着生源质量不高、导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以及缺乏成熟的研究生教学办学经验等问题。②在这些外部环境下如何提高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当前地方本科高校亟需解决的问题。

1 当前制约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的因素

地方高校与985和211高校相比,不论是学科平台还是师资力量都有较大差距。当前制约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资力量。地方高校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缺乏诸如院士、和长江学者等高质量导师。虽然现在各个地方高校都在不断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但多在应届博士层面。因此地方高校的导师队伍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都不太合理。以郑州轻工业学院为例,具有副高职称或有博士学位且有项目支持的教师都可以遴选硕士研究生导师。因此在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当中,相当多的导师都是具有博士学位的年轻教师。这些年轻导师们的指导经验较少,因此指导水平不高,直接影响到所指导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2)学科平台。学科是高等学校存在的根本,学科建设的层次和水平是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及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础,体现了一所高校的办学层次和水平。③与重点高校相比,政府对地方高校的投入有限。即使在同一地方高校,不同学科其投入也不尽相同。而资金投入的多少直接制约了学科平台建设的水平。以郑州轻工业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为例,每年投入到学科建设的经费不足200万元。因此,学科平台建设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科的水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科研氛围。地方本科高校大都是教学为主型高校,与重点高校相比,没有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以学术交流报告为例,重点大学的学术交流较多,因此研究生聆听到知名学者的报告的机会也就多。而在地方本科高校,本身能邀请国内外的知名专家机会就很少,即使偶尔邀请到知名专家来校做报告,研究生与专家交流的主观能动性也不强。研究生不能在浓厚的科研学术氛围内受到熏陶,这也制约了研究生科研水平的提高。 (下转第39页)(上接第8页)

(4)生源质量。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地方本科高校的生源质量明显下降。这是因为不论是学校声誉还是培养质量,地方高校与985、211工程建设高校相比都处于明显劣势。因此地方本科高校的第一志愿报考率都明显偏低,大部分新生都是通过调剂入校。生源本身的质量不高,也是制约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的因素之一。

2 提高研究生科研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措施

(1)培养研究生的综合基础素质。只有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才能有效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现有硕士生导师15名,导师们本身的学科背景、研究方向也都不同。在给研究生的授课过程中,导师们要将各自研究方向的核心知识传授给研究生。这样才能使研究生系统地学习不同研究领域的核心知识。因此,研究生的主要专业课程,都是若干名导师组成的课程组授课,每个老师只讲授自己最熟悉的部分,而且将自己的科研课题和体会穿插到授课过程中。

根据实验室的现有条件,依托相关理论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现有拉曼光谱仪、红外光谱仪、阻抗分析仪、正电子谱仪和荧光光谱仪等大型实验设备,研究生要成为这些设备的主要操作人员,为课题组和其他用户服务。在实验设备具体操作过程中,研究生都会遇到各种类型的问题,此时导师和其他教师要善于引导,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解决问题。而在此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研究生的动手能力也将大幅度提高。

(2)发挥学院现有的外联优势,与国内科研机构合作研究,继续发扬“请进来、送出去”的原则,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郑州轻工业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与中科院、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重要科研机构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请进来”是指将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学者请到学习现场指导学生科学研究,集中解决研究生科研所遇到的难题。“送出去”是指将研究生送到上述的科研机构做实验或合作交流。这不仅开阔了研究生眼界,也提高了自身的科研能力。

(3)坚持每周一次的学术讨论会,营造浓厚的学术科研氛围。实验室全体老师和研究生共同参加每周一次的学术讨论会,讨论会上研究生将一周来所遇到的难题或者自己的想法提出来,由各位老师共同讨论。这种模式在解决研究生的问题上非常有效率。另外每周一次的学术讨论会也对研究生起到督促作用。

(4)依托教师科研课题,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意识的主动性。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均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课题,研究生自身要要根据科研课题有意识地培养创新能力,树立坚定的创新意识,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能够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进行比较,逐渐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中拓展新的理论和知识。同时,要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会议,时刻关注最新的学术动态。

3 结束语

建设创新型国家,就需要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地方本科高校研究生教育直接服务于区域经济,为地方发展培养人才。因此地方本科高校研究生教育更应该着力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研究生个人也应主动投入到科研实践中,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注释

① 杨辉.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的意义和关键措施[J].石油教育,2007(2):61-63.

第8篇: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范文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研究性学习 能力培养

新建本科院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力军,每年招收了大量本科生,承担了大众化的人才培养任务。在解决高职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层次不高问题的同时加大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力量,满足了国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提高了国民整体素质[1]-[3]。新建本科院校立足当地,面向全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以本科教育为主,辅以专科教育,在当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上有相当优势。新建本科院校社会认知度不够,使得生源质量偏低;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对其培养目标期望较高,形成一对矛盾体。因此,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产学研一体的应用型人才是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大学本科生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从问题出发,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寻求答案,是由接受性学习变为自主发现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4]。研究性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掌握,并应用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深理解,真正体会到知识对实际的指导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初步的、积极的科学研究态度。研究表明,开展研究性学习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均有较好效果。因此,在新建本科院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

一、研究性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研究性学习通过对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变革,以期帮助大学生树立初步的、积极的科研态度,熟悉和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研究性学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体会到知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研究性学习过程对学生的自主性要求较高,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研究,教师作为辅助,需要为学生提供较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较大的发挥空间。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体现在学生的学习目的、内容、方式发生了转变[5]-[6]。对于学习目的的转变,研究性学习淡化了学科界限,通过对实践问题的研究,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索,是一种综合学习活动,其目的不仅是通过系统学科知识的教学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而且要求学生能够综合应用知识,在实际条件下,或是接近实践条件时能够发现问题,解释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最终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对学习内容的转变体现在鼓励学生开展多元化的学习,让学生针对实际问题学习综合知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内容、途径和得到的结论均可以是开放性的。研究性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教师课堂教学模式向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等多样化的模式转变。

2.研究性学习有助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研究性学习确立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让受教育者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营造学习环境。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体现主体性和独立性,提高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成为学习的主体。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老师课堂上少讲、精讲,多留问题,通过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的探讨等方式寻求答案。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由传统填鸭式和教导式教育转向学生自主、师生对话、问题探究等方式的教学,整个过程都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探索活动,学生作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而存在。研究性学习将学生需求、兴趣放在首要位置,让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的权利,主动承担实现学习目标的义务,真正意义上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研究性学习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研究性学习既能培养现代社会需求的高层次人才,又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传统教学通过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总结性评价,对学生的综合情况并不能客观地反映;研究性学习中对学生的评价是全面的,评价贯穿于学习全过程,把学生个人在课题小组中发挥的作用、与组员合作的情况等内容均作为考评要点对学生进行评价。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以正面评价为主,积极发掘学生的优点及时予以表扬;评价机制采取定量、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由老师给出最终评价结果。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任务不再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授教材内容,而是多元化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授学科知识的同时,要重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如对问题的分析和求解能力、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由此及彼的发散性思维能力等,尤其注意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使其健康成长。总之,研究性学习是大学生成长过程的重要契机,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

二、研究性学习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学习方式,但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老师的指导仍然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在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缺少老师的有效指导是其面临的最大困境之一。同时,教师目前面临一种新的挑战,那就是如何组织大学生有效开展研究性学习,开创新的教学方式适应学生研究性学习需求。这对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素养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

在学校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是大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前提。研究性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的角色由促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转变为让学生学会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研究。大学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教师要多做引导性和辅工作,引导学生对原有结论进行质疑,对新理论进行探究和创新,打破教师和书本结论不被怀疑的权威性。在大学里,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体而变成了能够充分发挥主动性的学习主体。在研究性教学中,教师将越来越少地给学生传递知识,更多的是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与学生一起寻求答案,互相交流,促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老师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参与到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中。因此,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有利于促进研究性学习顺利进行。

2.教师要学会合作的工作方式。

学习的过程是思想碰撞与交流的过程,学生需要与同学、老师相互交流,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与同行的交流,离不开与学生的交流。好的教学能够产生新的智慧,促使学生和老师创造性地思维,产生新的思想。同样,课堂上学生反馈的意见和出现的问题为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师日常教学是个人独立进行的学习、思考和研究,而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并不能对所有学科知识都进行深入研究,只是对某一学科的某一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指导研究性学习的教师来说,涉及的研究课题并不一定是某一特定学科的知识,往往是多学科知识的融汇,即使是同一学科也并不一定是自己所熟悉的领域,因此,教师必须改变工作方式,学会合作,由对某一领域的精通发展到对各门学科的全面了解,进行跨学科的合作,集众家所长分析问题,充分综合科学、社会、人文知识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如何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如何适应研究性学习这一新的学习方式,一些教师感觉力不从心、无从下手。这是因为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课堂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等获得各式各样的知识;有的老师由于在多年教学中凭靠经验,没有相应地提高自身能力,缺少课题研究经验,反而可能与学生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对于非自己熟悉的领域,有的大学老师几乎毫无专业知识方面的优势,甚至还不如学生了解得多,因此,教师需要在同行之间、师生之间共同学习探讨,转变工作方式,由个体的独立研究向同行、师生之间的合作研究转变。

3.提高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

杰出的教学要求教师对学科知识和学科结构有深刻的理解,帮助学生理解学科知识的目的是使学生具备提出探究性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应彻底了解教学活动。好的教师需要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发展进行深入了解,坚持不懈地钻研业务,掌握最新发展动态和国内外发展趋势。在研究性教学中,教师要随时丰富课堂讲授内容,其中不仅包含书本上的概念和原理,还需向学生介绍一些当今处于前沿地位的方法论和尚存争议,还没有解决的问题等。课堂上可以采取启发式教学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诱导学生思考,进行研究性学习;教学内容可以是一些探索性的内容,多设置一些开放性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新能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研究分析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研究性学习中。

科研作为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对研究性教学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大学教师通过不断拓宽、拓深自己的研究领域,深入进行科学研究,可以得到最新的研究成果作为教学素材,确保教学内容始终处于学科前沿。教师在进行科研的同时可以带动学生参与到科研中,让学生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探究能力,树立初步的、积极的科学研究态度,养成严谨的科学作风。可见,科研教学是一种研究性教学方式,体现了存异创新的精神,有助于培养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研究型教师更能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真正成为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导师。

三、新建本科院校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

1.明确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取向。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取向决定了高校研究性学习的方向,直接影响了高校研究性学习能否顺利进行。研究性学习考察的是学生对知识、技能的获得和应用,知识面更广,更接近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其探索性、尝试性和创造性。从研究课题的选择到实验方案的确定及研究成果的展示均是学生的一次次探索过程;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由于老师对其指导较少,因此学生的学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会有许多尝试,会犯许多错误,正是这一次次错误让学生吸取经验教训,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研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主,能较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独立思考,突破各种限制,大胆假设,往往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高校开展研究性学习要积极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尊重科学,大胆突破,不断超越自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产学研一体的应用型人才。

2.确立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开展研究性学习,要充分实现学生主体性的提升,充分体现学生在认识和实践中的主体作用[7]-[8]。研究性学习不同于传统教育模式,不能采取强制灌输的方式教学,这样学生只是机械地记忆和接受知识,学生无法做到再吸收和灵活运用知识[9]-[10]。研究性学习提倡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通过个体学习和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课题研究学习。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大学生可以充分展现主体性和独立性,增强学习自信心,做真正的学习主体。在高校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大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提高学习主动性,逐渐提高独立学习能力,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一些复杂的科学知识;通过网络、电视、期刊、数据库等途径扩大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进一步深入探索相关问题。因此,开展研究性学习,老师需要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发挥主体性,积极进行研究性学习。

3.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目前部分高校开展研究性学习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这与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没有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有很大关系。部分教师在研究性教学中秉承传统教学模式,单纯注重课本理论知识的教学,充当知识的“先知者”,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接受的都是一些抽象的结论和脱离实际的理论知识;在实验和实践教学中,以模拟和验证性实验为主,创新性、综合性实验安排较少。因此,要顺利开展和实施研究性学习,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注意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开展探索性研究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独立研究能力,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开展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各方面原因,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老牌本科院校的教师有一定的差距,急需提高教师的素质以开展研究性学习。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不是传授现有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根本,是顺利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础。教师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全面的知识结构、较强的科研和创造能力,具有针对研究性学习教学的全新教学理念及良好的科研习惯和道德品质。总之,开展研究性教学,教师必须是不断进步、不断自我完善的优秀教育者,是复合型人才。

4.建立和完善研究性学习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研究性学习评价体系客观评价教师和学生,有助于教师积极开展工作、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促进研究性学习顺利开展。针对教师的评价体系包括教学效果评价和职称评定体系。首先,教学效果评价要凸显学生能力和基本素质的培养,需要就教学内容、教学态度和教学方式方法等指标对教师进行考评。其次,完善职称评定体系,可以在学校实行职务聘任制,向教学工作方向倾斜。每个岗位的聘任均需秉承公开公平、择优竞争的原则公开招聘,招聘教师时首要的考核指标是能否上好课。对于那些聘期内达不到教学要求或是教学考评不合格的教师,在职称评定时予以否决,聘期时间到了后不再续聘。

完善教师评价体系的同时还要完善学生评价体系。首先,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在研究性学习的全程中进行,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解决的过程、得到的结果等,每一步骤都应得到相应的评价。其次,针对学生的评价方法应该是多样的,可以习题、讨论、随堂测验和创新性训练(创新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等方式对学习过程进行考查,可以论文答辩、实验报告、演讲等方式进行最终考核。最后,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综合性的,包括学生提交的课题报告、体验报告、习题作业、实验方案等一些文档性的资料,还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在课题组中发挥的作用等无形的东西对学生进行评价。

四、结语

新建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在教育教学质量、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才培养能力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研究性学习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明确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取向,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师教学素质,完善评价体系,新建本科院校才能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玉丰.中国新建本科院校的兴起、困境与出路[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1):53-60.

[2]潘懋元.再论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特色与发展[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3(7):1-4.

[3]付永昌.教学评估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建设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6):113-116.

[4]张利荣.论大学研究性学习的价值意蕴[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4(7):6-9.

[5]周斌,陈朝霞,刘德安.论研究性学习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6(12):24-26.

[6]李爱民.我国本科研究性教学十年研究述评[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4):83-87.

[7]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研究性学习[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6):5-15.

[8]刘洋.关于高校研究性学习若干问题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1(6):54-55.

第9篇: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范文

关键词:档案学;本科生;就业能力;构建;培养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一方面,一些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职业岗位;另一方面,一些用人单位招聘不到符合条件的毕业生。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缺乏就业竞争力。因此,分析和研究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探索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和应对策略,合理利用人才资源,维护校园和社会和谐稳定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

目前,关于就业能力的研究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对就业能力有不同的解释和看法。“就业能力”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的英国,由Beveddge于1909年首先提出,他以成熟劳动者的可利用率为依据,从而辨别出哪些劳动者是需要被替代的(不能雇佣的,比如年老的),哪些劳动者是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可以雇佣的)。后传到美国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关于就业能力的定义是,就业能力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是在劳动力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潜能的自信。从国外的研究情况来看,就业能力已作为欧美劳动力市场政策分析的重要研究工具,广泛应用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1〕

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对于就业能力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的视角更多围绕大学生就业展开。郑晓明(2002)认为,就业能力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就业价值的本领,是一种综合能力。〔2〕

借鉴专家学者的观点,并结合就业工作的实际,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的学习、综合素质的开发锻炼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综合能力。

2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

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分析就业能力构成要素。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至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1984年,美国学者提出了适用于大学生就业的10种核心能力,涉及三个方面:从大学生个人角度而言,需要拥有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以及能够适应环境快速变化的能力;从雇主的角度而言,需要大学生拥有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习惯;从职业角度而言,需要大学生拥有与职业相关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3〕

国内学者郑晓明认为,就业能力不单纯指某一项技能和能力,而是学生多种能力的集合,主要包括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应聘能力和适应能力等。〔2〕

从国内外的研究可以看出,就业能力结构是由知识、技能、个性心理特征构成的一个混合的心理结构。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应反映社会需要、企业要求和个体特质三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应包括三部分:基础就业能力、专业技术能力、持续发展能力。

基础就业能力是大学生就业的基本准入条件,是大学生为了就业而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包括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基础能力是用人单位挑选大学生的首要标准,是大学生就业中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专业技术能力是关系到能否就业的决定性条件,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知识是大学生经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全面系统地掌握本学科、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专业技能是大学学习知识的熟练掌握与应用,是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基础。专业技能因专业不同而不同,它是大学生能否胜任职业岗位的核心能力。

持续发展能力是关系到大学生就业后能否持续稳定发展的能力源,主要包括自我提高能力、创新能力、个人发展及职业规划能力等。

3 档案学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的构建

根据上述就业能力的内涵及构成因素,参考有关同类型调查问卷,并征求就业指导老师、往届毕业生等有关人员意见,按照评价数据的科学性、全面性、综合性、代表性和相关性的原则,从基础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发展能力3个方面,选取29个原始指标,构建了一个包含3个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的档案学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档案学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指标体系

4 档案学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的调查分析

4.1 数据采集。根据上述构建的就业能力指标体系,采用专家评分法采集数据,为指标赋值。根据样本构成向郑州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的档案学专业在校学生发放问卷,还通过信函和电子邮件向往届毕业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寄送问卷。要求被调查者对评价体系中的29个三级指标进行打分,评分范围为1分~5分。共发放调查问卷1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7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88.36%。

4.2 调查分析方法。利用SPSS17.统计分析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法是利用降维的思想,在尽可能不损失或少损失信息的情况下,将众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可以高度概括数据中包含的信息的潜在因子的多元统计方法。基于因子分析的思想,采取信度分析、效度分析、适合因子分析判断、提取公因子、确定因子个数、计算因子载荷矩阵的方法,通过对指标内在结构的研究,找出影响档案学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的几个综合指标,即主因子,从而构建出档案学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的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

4.3 统计分析结论。因子分析结果表明,29个评价指标分别属于4个主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53.465% ,可以充分代表29个指标的评价信息。这样,可得到一个新的档案学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的多层次综合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档案学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综合指标体系

5 档案学专业本科生就业能力培养措施

5.1 大学生个人就业能力培养

5.1.1 增强自我意识,重视自我就业能力提升。重视大学生个人在提升就业能力中的这一关键主体环节。就业能力是大学生职业选择和成功就业的核心条件,大学生个人是任何外部因素和政策措施作用于其上的主体与内因,而高校和政府的措施则是外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起作用,因此,大学生应该对自己的就业能力负责,要有自我学习、自我开发的意识。在校期间要关注就业形势,明确职业定位,按照档案职业岗位要求,认真学习档案学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提升就业能力,为将来就业奠定基础。

5.1.2 做好职业规划,逐步提升就业能力。职业生涯活动将伴随我们的大半生,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才能实现完美人生。大学阶段是职业准备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对将来的职业发展和个人就业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大学生充分地认识自己,明确职业目标,客观分析职业环境,采取有效的措施锻炼就业能力,从而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5.1.3 积极参加活动,培养社会实践能力。社会实践是认识职业、锻炼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方法。因此,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不仅可以培养工作态度、职业意识,尽快形成职业素养,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认识职业,拓展视野,锻炼就业能力,逐步缩小自身能力与职业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所以,在校学习期间,大学生要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科技竞赛活动、文体活动、社团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有关活动锻炼各种能力。

5.2 高校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措施及建议

5.2.1 明确培养目标,修改完善教学计划。积极推进创建名牌档案学专业建设工程,形成“专业基础理论扎实,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强,具有一定工科基础知识”的专业特色,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在专业建设上,要加强调研,专业教育必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既不能只针对档案行业培养人才,又不能重文史轻应用。因此,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明确档案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制订特色鲜明的档案学专业教学计划,既要立足于专业基础理论的教育,厚文史,又要注重学生的管理能力、发展能力、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

5.2.2 理清基本思路,构建合理课程体系。档案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要宽口径、厚基础,目的在于“增强适应性”。合理设置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课程体系建设注重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合理配置课程体系中的各类课程,使学生在四年的本科学习中,综合素质和能力都有机会得到锻炼和提高。课程体系建设要与社会需求接轨、与国际接轨。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胜任档案管理工作,适应国际交流的需要。同时,课程体系建设要体现特色。一所学校的专业特色是长期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积累,因此,在设置课程时注重开设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专门课程,突出本校专业建设的特色。

5.2.3 建立实习基地,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为了提高档案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需要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首先,构建起一个以档案局(馆)、企业档案管理为核心,并拓展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实习基地网络。其次,加强与实习基地的联系,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如开展学术交流与座谈,联合开展科技攻关与项目申报等。最后,构建三大体系:业务技能训练体系、创新能力提高体系、社会实践锻炼体系。通过实施课程实习、认识实习、毕业实习三级实践性教学体系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课程实习是指根据课程安排,结合课堂理论教学,安排少量课时进行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实习,如,档案保护实验等。认识实习是指在一部分专业课程结束后,安排相对集中的时间,对档案管理的具体业务操作技能组织的专门实习,如,文书立卷、档案数字化实习等。毕业实习是指在基本学完专业主要课程以后,以实习基地为依托,在党政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进行的集中实习。

5.2.4 改革教学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了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需要从所授课程特点出发,改革教学方法,将多种教学方法引入专业课程教学。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积极采用案例分析、课程实验法,通过课程论文、课堂讨论、演讲、辩论的形式丰富教学形式。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首先,人才培养模式要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构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次,转变办学理念。高校要将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作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上,以就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为重点。最后,构建融传授知识、能力培养、智力开发与提高素质于一体的,适应时展需要的多样化、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5.2.5 加强职业规划指导,提高职业发展能力。合理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也是促进自我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要提高档案学专业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的认识,引导他们制定出符合档案管理职业岗位要求的职业生涯规划。督促学生做好职业生涯决策和行动计划。行动是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它包括学习计划、社会活动计划、能力锻炼计划等。加强对档案学专业学生职业兴趣的培养,强化他们的职业实践活动。在做好群体职业规划指导的同时,加强个体职业规划的指导与服务。分阶段培养学生就业能力。对低年级着力培养适应能力、阅读、写作和计算机应用等基础能力;对高年级学生则着重培养分析研究能力、档案管理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等专业技能。要根据专业课程设置,在不同时期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总之,提高档案学专业本科生的就业能力是我们共同关注的课题,也是高校和学生共同的责任。只有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注重就业能力培养,通过大学生和学校的共同努力,才能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实现大学生的充分就业[4]。

注:本文是2012年度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课题的子课题,课题编号:JYB2012101

参考文献:

[1]王德育,李月云.近5年来国内大学生就业指导研究综述[J].宿州学院学报,2011(1):84~88.

[2]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3):91.

[3]孙长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J], 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