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怎么提高初中化学范文

怎么提高初中化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怎么提高初中化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怎么提高初中化学

第1篇:怎么提高初中化学范文

关键词:衔接 独立思考 拓展思维

进入初中以后,往往有不少同学不能适应初中数学学习,进而影响到学习的积极性,甚至成绩一落千丈。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很多。但主要是由于学生不了解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特点与自身学习方法有问题等因素所造成的。在此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特点,谈一谈如何做好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衔接。

首先看一看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有什么不同。中学比小学教材在难度上有很大的跳跃性,中学数学教材中每一节课安排的信息量较多,重复少,重在讲普遍规律,而不是在某一道题上下功夫,重在分析数量关系和综合运用,而不是单一题型、习题的编排。记忆性、重复性知识减少,理解性知识增多。小学习题基本与例题相似,而中学的习题与例题相比题型变化较大,因此即使学生上课听懂了,有些同学课后仍不会做题。

第二、教学速度加快,中学课本内容与小学内容相比增多了,几乎增加一倍,但每周只能上5节课,因而教师教学进度必须加快,每天基本上讲的都是新内容。

第三、在学习方法上,中学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在能够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记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初中阶段,老师们不再像对小学生那样,手把手地指导学生,学生感到中学老师不如小学老师讲授得那么仔细,学起来吃力,有时不能完全消化吸收,只能囫囵吞枣地咽下去。随着学科的多样化、深刻化、这就特别需要初一新生从小学的依靠老师逐步朝着独立的方向发展,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不能再死记结论、公式,要重点掌握其推导过程。比如说,三角形内角和180度,不但要会用,还要了解这个结论是怎么来的。不满足于会解题,还要研究为什么这样解。比如列方程解应用题,问题当中有几个相等关系,为什么要这样设,还有没有其它的解法,都应该多想一想。不孤立地学知识,要将各知识点揉成一个整块。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结构体系,要学会把一章或一本书的内容从薄读厚,再从厚读薄。不局限于课本,还要拓展到课外。逐步完成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变,从识记到探究的转变。

面对这些不同应该怎么应对,怎么才能学好初中数学呢?

首先要认真听课。听起来很简单,但很多同学做的不好,不是做不到,而是不以为然,自以为是。学好的最主要的方法是在课堂上认真听课。学习好的同学不应该是每天学到深夜或做了大量习题的同学,而是课堂听课效率达到百分之百的同学。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课堂的听课效率呢?那就要充分调动身体的感官,去看、听、说、想、写,眼睛盯着老师,看老师如何板演,认真的听老师教你怎么思考,怎样灵活地运用基本知识解决问题。跟着老师一起说,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边听边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该写的时候一定要动手写,写最能暴露自己的问题,听没听懂一写就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真书写很难做得很好,是因为不想受约束的心理逐渐增强,不知不觉就会自然地从字体当中体现出来。书写认真能让一颗浮躁的心灵保持安静与自由,这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

第二、独立思考完成作业,课后反思

作业一定要独立完成,同学们在做数学作业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做不出来的题,不要轻易地问同学、老师或家长,可以有计划地分时间段进行思考,写会儿其他作业再进行思考,反复几次后,动笔将你的所思所想写下来,可能大部分都不正确,但他们全部都是你思考的结晶,不能因为做错了没有价值而忽视它,它与正确的结论具有同样的价值。当老师讲这道题之后,回家一定要将错题改正,并且要反思,比较老师分析的思路和你的思路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你是在什么地方被卡住的,是哪里出了问题,而老师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还可以从你手中的资料里再挑选几道类似的题做一遍,再次感悟其中的思想方法。上了中学之后还会碰到一种情况,就是老师上课讲的比较难的题目感觉自己听懂了,可是过两天再考同样的题目只记得老师讲过却还是不知道从何下手。这说明你当时只是觉得老师讲得有道理,感觉自己听懂了,其实并没有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这时课后反思显得非常必要。要反思老师是从哪里寻找到突破口的,运用了哪几个知识点,用了什么思想方法等,要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出击。

第三、拓展思维、培养能力

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若想站在世界的高峰,就一刻也离不开思维。”社会需要的是有创造力的的人才,不是在考场上考高分只会解题的机器。人的思维能力不是仅通过学好数学而提高的,而是各项思维能力都提高了,数学成绩甚至是其他学科的成绩自然就会提高,因为人的思维能力是相通的,当你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的各种事物时,学习上遇到的问题还会困扰你吗?那么怎么培养这些能力呢?

(1)要从身边的简单的事情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处理各种事物的能力,如每天定时打扫自己的房间,有条理地整理自己的书架、衣柜、抽屉和书包等,这样做就会逐渐有条理地去思考问题,有条理的解决问题。

(2)如果你是班干部,就要在班级管理的工作中经常动脑筋想办法,高效率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3)如果你不是班干部,更要积极抓住每次学校或班级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的机会多锻炼自己,多出谋划策,多积极参与。

(4)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开发不同的学习场所,参与一切有益的学习实践活动,如数学第二课堂、数学竞赛、智力竞赛等活动。平时注意观察,比如,空间想象能力是通过实例净化思维,把空间中的实体高度抽象在大脑中,并在大脑中进行分析推理。

(5)要广泛阅览,常外出旅游。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中蕴含了很丰富的人生哲理。读书多的孩子,不仅学习都很优秀,而且很有主见。刚进初一的孩子只要问他是否爱读课外书籍,就可预见到他的学习将来定会拔尖,而且走上工作岗位后也很优秀。缺乏阅读能力将会阻碍和抑制脑的极其细微的连接性纤维的可塑性,使它们不能顺利地保证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不擅于阅读就不擅于思考。好的阅读能力会促进智力才能的发展。

(6)创设一个利于思维发展的环境。这是给家长的一点建议。

第2篇:怎么提高初中化学范文

此外,在做题时还有一些关键的技巧:1、有数字的题:在听数字时,听到的第一个数字往往不是答案,答案是在第二个或经过运算而得出的。有些题需要你用加法、减法或乘法运算之后才能得出答案。2、对话时第二个人重复第一个的话时,有两种可能:一种表示反对,一种表示强调。3、常识推理。选项中有时会有不用听说话内容就能进行判断的错误选项,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所了解的知识或生活常识进行排除。听力应试技巧是建立在平时“多读、多听、多说”的基础上的,所以还是要求学生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有较丰富的词汇量及较多的英语短语储备。

********************************************

【招生范围】:小学1-6年级,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

【常规课程】:小学、初中、高中各年级各学科同步辅导、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作文,语文,历史,地理,生物。

【热门课程】:小升初、衔接班、托管班、奥数班 、中考冲刺、艺考辅导。

【课程费用】:不同年级,不同科目,价格不一,详情拨打免费电话咨询

【上课地点】:选择最近校区,来校区上课!(具体校区见下文)

【上课时间】:周六日、寒假、暑假、平时晚上等时间灵活协商安排!

免费咨询电话:400-0066-911 转分机 90592(接听时间8:00-24:00)

温馨提示:400免费电话使用方法--先拨打前十位,听到语音提示“请输入分机号码”后按“转分机”后的几位分机号即可。免费咨询了解~从现在开始!

********************************************

长春口碑比较好的辅导机构咨询电话(每日前十位拨打400免费热线电话咨询,可享受免费试听课!400询电话使用方法:先拨前10位总机号,听到提示音后再拨后几位分机号即可咨询详情或预约对孩子学业进行免费测评)

长春京翰教育校区及电话:400-0066-911 转分机 90592

【同志街校区】长春市---- 朝阳区 400-0066-911转90591

【十一中校区】长春市----绿园区 400-0066-911转90592

师资:7000余名专职老师!多年担任各年级、初高中毕业班教学工作,部分教师长期研究考试命题和阅卷任务。

品牌:二十年办学经验!京翰教育遍布全国60余城市,充分了解各地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和考试状况

ps:每天前五位拨打免费电话咨询的家长,还可以享受免费试听机会哦!

浏览十个广告,不如一个免费电话了解快!

第3篇:怎么提高初中化学范文

【关键词】作文教学 改革 观察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对正在接受新课标改革实验的初中学生来说,要求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培养他们的能力,而写作能力则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新课标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作文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

笔者认为,“文章本非无情物”。作文教学改革应着重从解脱学生思维情感的种种禁锢,培养

他们的创新能力着手。从培养观察能力起步,以说促写,经过反复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培养观察能力,注重积累素材

学生一提到写作,有的就头痛。究其原因是无话可写,这除了语言运用能力方面的问题外,不善于观察生活。因此,在写作之前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积累素材。

1.从观察中积累材料。观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积累的过程,对周围一切事物进行细心观察,这就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到写作的时候,便会涌向笔端。清人魏禧打了个比方,他说观察“辟之富人积财,金玉布帛竹头木屑类土之属,无不预贮,初不必有所用之,而当其所需,则粪土之用,有时与金玉同功。”什么时候桃花开了,什么时候燕子翩然归来,什么时候布谷鸟叫了,什么时候植物孕育果实,什么时候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销声匿迹。这些现象,平时看来是无关紧要的,到一定的时候是极有用的。叶圣陶先生指出:“在实际生活中养成精密观察与仔细认识的习惯,是一种准备功夫。不为写文章,这样的习惯也得养成,如果养成了,对于写文章大有用处了,你想,咱们常常写些记叙文章,讲到某些东西,叙述某些事情,不是全靠观察和认识吗?”可见,要写出东西来,没有观察积累是绝对不行。

2.指导学生带着情感去观察,观察跟情感有密切的关系。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同样的道理,没有情感,在人们面前是一片灰色,一片混沌,什么也观察不清。日月星辰,花鸟草虫本没有什么感情。只要善于带着情感去观察,便可产生感情。正如王夫之所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这“情”就是指人对景物,对客观的审美感情。这感情促使我们对事物产生一种浓厚的兴趣,这兴趣又促使我们去深入地观察事物。情随景迁,触景生情,讲的就是这方面的道理。譬如,同样的秋景,不同的情感便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杜牧感受到秋天是很美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甫感受到秋天是悲壮的:“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感受到秋天又是多么富有生气啊!“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实际上,观察中的情感是一个心理问题,是观察训练中十分重要的问题。在观察的时候,要把喜怒哀乐爱恶欲的情感倾注到观察现象上去。这样,写作的时候就会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情实感来,学生写的文章自然明白通畅,情真意切。

3.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春天来了,为了让学生写好“春天的田野”这篇文章,笔者先讲清观察提纲,再提出观察要求,并着重强调了如何观察这一环节。

比如,观察山,可从山顶、山腰、山脚各部分:从山左面,山右面各个方位;从山的形状、颜色;从山上的岩石、草树、道路、建筑物等方面进行观察,还可从不同的距离、角度、方位、时间来观察.近观怎么样,远眺怎么样,几十里外观又怎么样;正面观察怎么样,侧面观察怎么样,背面观察又怎么样;雾雨观察怎么样,阳光下观察怎么样,月色中观察又怎么样;早晨观察怎么样,中午观察怎么样,傍晚观察又怎么样。

二、加强口头作文,促进写作训练

这一训练是针对目前中学生“说话难、写话难”这个问题改革的,这项训练是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由片段到全篇,形成台阶,逐步提高。初一开始,从每节课前3分钟演讲做起。由说片段到“说一件事”,再到“一事一议”,先口头完成作文,后再把口头作文整理变为书面作文,经过几年的实践,笔者初步感受到,口头作文训练确实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这是因为:

1.建立了竞争机制,激发了写作欲望。由于口头作文是当众进行的,自然营造出了一种知识广度、认识深度、应变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等等的竞赛场面。这种场面一出现,对于好胜心强,性格还没有固定的初中学生来说,是很有感召力的。每当一次口头作文中脱颖而出一两名学生时,而课后惊叹者、称赞者、崇拜者、不甘落后的好胜者就不只是一两名了,而是一大批,而这一大批在课后又积极讨论,广泛读书,认真探索与思考,力求能在下一次口头作文中成为佼佼者。成功的渴望,未来的幢憬感召着他们,激励着他们,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

2.强化了思维训练,提高了学生的独创性。文章是进行思维描述与信息传递的。思维又是写作智能的核心,写作思维的规律是写作本身最基本的规律。只有想得清楚,才能说得清楚,只有说得深入浅出,才能写出有见解、有深度的文章。

首先,口头作文可使形象思维更加活跃。例如,教学《老山界》一文时,关于以声写静的用法,让学生说一句话描述。于是,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考场上很安静,只能听到“沙沙沙”的写字声;有的说,深夜,我一个人在书房里看书,周围一片寂静,静得连我心脏的跳动声也听得十分清晰。

其次,口头作文还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创造性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口头作文训练中,笔者特别强调独创性,要求学生不能人云亦云,要说出人人心中皆有,人人心中皆无的话。比如,有一天下起了大雪,及时捕捉时机,让学生以雪为作文对象,自命题目进行口头作文。有的学生赞叹雪的洁白美丽;有的诅咒雪的虚伪,以暂时的洁白掩盖了它的污浊:有的写积雪融化,滋润大地;有的以雪寓人歌颂品德。

3.提高听说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在组织学生口头作文训练时,也训练口头作文的口头评论,因而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听的能力,要评得准,就要学会注意听。引导学生在注意听的过程中主要听他人作文的主旨、要领、层次,领悟他人作文构思的特点,记住他人作文的警句与病句。听后要求同学们能以简明的语言进行中肯的评论。在评文中进行讨论或论辩,培养了学生听与说的能力。开始,学生不会“听”,往往抓了枝节丢了关键,评论也切不中要事,又感到无话可说。

第4篇:怎么提高初中化学范文

一、小学生阅读力的研究:从阅读评价走向经历体验

近年来,小学生阅读力培养的研究体现了从阅读评价走向经历体验导向的转变。

而以阅读力“信息的提取”“整体的感知”“推断和解释”“评价与鉴赏”的评价“标尺”强化提高阅读力,则体现了对核心要素的深入思考。

一些著名特级教师,如薛法根、虞大明等,他们的许多经典课例,都十分注重儿童在阅读过程中表达力、概括力的节节拔高,潜移默化之中将阅读力培养导向了课堂教学本身,而且在传递着这样一种信息:小学阅读教学应重在阅读力的“培育”,以使语文活动情境的展开形成一片儿童可以自由“深呼吸”的绿色言语丛林,并使之成为一根富有生命力的“葡萄藤”。

二、语文活动情境的展开:从“关键点”走向“生长点”

语文活动情境基于阅读力培育来展开,要使学生在阅读中常常有“深入一步”“登高一丈”“向前一里”之感,在体验时往往有“顿悟”“领会”“恍然”“深刻”之得。

“信息的提取”“整体的感知”“推断和解释”“评价与鉴赏”是阅读力的四项核心要素,语文活动情境展开能利于学生阅读力的培育,要抓住“关键点”,“提纲”则“挈领”。下面以《揠苗助长》为例分别进行解析。

(一)提取信息能力培育的关键点一:“会看”

能找到语句和文本的关键点,抓住核心,这就是提取信息的能力。

【活动情境的展开1】

师:第一自然段是故事起因,主要讲什么?

师:你说了那么多,有一个词很重要,知道是哪个?

――巴望,我写在黑板上,你们圈出来。

师:二、三自然段是故事经过,讲什么?

师(追问):能用3个字表达吗?

生:拔禾苗。

师(追问):两个字呢?

生:拔苗。

师:故事的结局怎样?

生:禾苗都枯死了。

师(引导):可以圈出哪两个字?

生:枯死。

【评析】

眼睛怎么能“看到”关键的信息呢?王荣生教授认为有两条视线,“一条是生理性的外部视线,另一条是心理性的内部视线。外部视线的‘注视点’,其实就是内部视线的‘意识点’”。所以他认为主要是改变意识。引导儿童“会看的策略有:

1.聚焦“看点”。对于根本不注意文字的学生来说,方法再好也没有用,提取信息,首要的是对文字“看点”聚焦。教师说:“你说了那么多,有一个词很重要,知道是哪个?”这引导就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由“散点”聚焦“看点”,关注范围由“段落”聚焦“词语”。

2.交织“重点词”。有了专注的注意力,学生的“意识点”与“注视点”还要能交织在“很重要”的词上。什么是“重点词”?“从一个读者的角度来说,最重要的字就是那些让你头痛的字。”学生一旦建立起“重点词”的印象,信息提取能力就能很快提高。

3.强化“视知觉”。从心理角度讲,“会看”体现的是“视知觉”水平,在学生调动“视知觉”时,让学生动手写一写,圈一圈,既是对“视知觉”的强化,使其对重点词印象加深,也是带动小部分游离在外的学生卷入活动的又一契机。

(二)关键点二:经历自主建构

对内容、主旨、写作对象等整体感受的能力,关键点为语文情境充分展开,学生能全景式地去经历自主建构的过程。

【活动情境的展开2】

第一层次:“揠苗助长”,什么意思?(把禾苗拔起来帮助它成长)“揠”指的就是――(拔),所以故事也叫“拔苗助长”。

第二层次:抓住重点词连起来说说故事主要内容。(具体见【活动情境的展开1】)

【评析】

学生对故事主要内容整体把握的自主建构至少经过两个层次:

1.从阅读初感中抽取有效成分。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在生活中对这则寓言故事有阅读经验,同时在课前对课文的接触或预习中又会得到相应的经验,这就是他们的阅读初感。但这种初感,大多是比较零散的,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地从现有的阅读初感中抽取出有效内容,而“扣文题提炼主要内容”就是一种简洁可行的策略。

2.将多处提取的多种信息进行重整。“提取信息”时,对各部分划分及概括形成了多种信息,而“整体感知”时则需要对多种信息进行重整,比如“合并”“微改”,或“稍加补充”,这样逐渐形成策略。

(三)关键点三:解决A处到B处的落差

“这些关键点可以看出什么来”,“怎样看出”靠的就是推断解释能力,王荣生教授认为阅读教学就是要解决学生借助原有生活经验、语文经验、阅读能力到达的A处与课文和作者要表达的B处之间的落差。

【活动情境的展开3】

师:我们一起来看故事起因。

(1)巴望什么意思?(急切地盼望,眼巴巴地希望)

(2)你从哪里看出他是在“巴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呢?

师:放到课文中去读读(读好这句话),还从哪里看出他是在“巴望”?

生:我从“十分焦急”看出他是在巴望。

师(追问):他会怎么想?

生:我家的禾苗怎么长得这么慢,要是快点就好了,真是急死了,我该怎么办呢?我该想个好办法呀!・・・・・・

【评析】

引导学生解决落差,形成此项能力的策略有:

1.对落差的准确把握。A处与B处到底在哪里?落差的距离有多远?比如“巴望”这个词的理解,学生的A处往往在程度稍低一些的词的理解上,比如“希望”“盼望”,怎样到B处呢?很简单,直接追问“怎样的希望才是巴望?”学生就能自主往程度高处思索,到达B处。

2.对落差的深度解读。A处不是唯一,会以不同的表达出现;而B处也不是既定终点,是高于A处的目标。仍以“巴望”理解为例,“眼巴巴地盼望”仅是从词语本身进行了解释,可以假定为是B1。那农夫的“巴望”是怎样表现的呢?这里又有个高于B1的B2,就是对“天天”这个词的理解,还有B3,对“焦急”这个词的理解……因而,教师要对有落差的A处和B处进行深度解读,多元理解,但不是将教师的“深”与“多”塞给学生,而是积淀一种底气,给活动情境以更大的空间,给学生自主生长以更多的自由。

(四)关键点四:细节处的深入体验

对文本的价值、主题、结构、表达等方面的评价鉴赏,关键是学生自觉地或在组织下到值得“咀嚼”与“玩味”的细节处深入体验。

【活动情境的展开4】

这个农夫是怎么拔的?读读第二自然段。

师:那是怎么拔的?来,(指名)请你们三个小农夫来拔拔看。

师(追问1):农夫拔的时候,为什么既要用力,又要这么小心?

生:既要往上拔高一点,又不能拔出泥土――

师(追问2):为什么要这么小心翼翼呢?这回我们一起来读,三位小农夫继续拔哦。

师:感受如何,你来说说。

生:很累,腰酸背疼,满头大汗……

师:同学们,你们看三个小农夫才拔了这么一会儿,就吃不消了,故事里的农夫可是一直这么拔着,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呢,他会怎么样?

生:累得一点力气都没有,累得快趴下了。

师:你们已经理解“筋疲力尽”这个词了。谁来读好呢?

【评析】

“故事里的农夫怎样?”“你得到什么启示?”对人物形象的评价,对寓意的感悟,都可以从细节体验中来。优质的语文活动情境,需要恰当创设体验式活动。对课文中“农夫一棵一棵往上拔”的体验,能加深对“小心翼翼”行为细致入微的体会,突出人物行为的真实感与现实感。明确活动目的为达到与故事中人物情感相融,将人物的“神态”“动作”“语气”都具体化,为寓言理解与领会进行铺垫。

第5篇:怎么提高初中化学范文

上一期《今日教育》我的文章标题是“学校管理者的视角”,主张学校管理者应该关注学生的视角,看看学生看问题的角度,看看学生喜欢什么,关心学生主张什么,关心学生认同什么,从而端正我们学校的基本方向,调整我们的管理措施,调整我们的教育行为。

本文在上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学校不但要关注学生的视角,还要关注学生的“心角”,也就是学校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情绪,关注学生的快乐。一直以来我对学校文化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标准,一个学校的文化到底怎样,主要就是看这所学校的学生是否健康,是否阳光,是否快乐;主要是看这所学校老师的教育言语、教学行为是否正常,是否积极,是否充满人文气息。

为师者应该有初心,这个初心就是你当初为什么做教师,你认为做教师最重要的是什么,你以为教师应该追求什么。这个初心就是你从教的精神底子,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学校教育应该让学生快乐成长。如果这一点成立的话,那么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精神状态。

不妨看一个现实故事。一位校长曾经做过调查,询问学生,在学校,你什么时候最开心,什么时候不开心? 孩子说: 最开心的事情就是考试考100分的时候, 最不开心的事情是考试不及格。

问学生:你们知道中国最近发生的大事吗?孩子的回答普遍是:要过年了,马上要期末考试了,诸如此类。

上述调查,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孩子关注考试、关注考试结果,说到底这是教育的结果,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恰当地过分强化了分数的重要,考试的重要。发展下去,学生有可能成为读死书,死读书的人,或者精神压抑,人格分裂,人格异化,甚至轻生。

这到底是怎么造成的呢?我们不少老师都认为自己始终都是为了学生好,并没有刻意伤害学生,怎么不知不觉地会产生与初心相悖的结果。

我们还是以细节为例。校园里的宣传几乎是无处不在,教室里的励志口号也几乎是无班不有。

故事之一:一个高中毕业班的教室,每个课桌上都堆满了教科书和辅导材料,夜深人静,一位同学正在伏案苦读。黑板上方有一条触目惊心的标语,引用了女作家萧红的一句话:“生时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

看着这令人窒息的画面,我不知道身当此境的孩子们看了会怎么想,是猛然惊醒决然努力奋发,还是从心底里感到彻骨的寒冷?以我30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判断:更多的是后者。这让我想起一些学校的励志口号:“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提高一分,干掉千人。”这些口号几乎如出一辙。“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学习的意义是什么?如果是使自己不快乐,那这样的学习是没有积极意义的。“提高一分,干掉千人。”这句话直接传导出恶性竞争的哲学。这不是德育,恰恰是反德育的做法。这样做的教师就把以前团结友爱的一切教育全部葬送。

我猜想将这些口号高悬于学校教室的教师们,其当时这样做的出发点一定是为了激励学生努力刻苦学习,争取更高的分数以通过高考的检验,是所谓“头悬梁锥刺股”的传统文化的现代演变。但是这个初衷不但无法实现,而且其负面效应将直接导致学生对高考、对人生,心灰意冷,从此不再积极。

今天我们有个别学校病了,而且病得不轻。学校到底还是不是学校,成了一个问题。是学校,就应该把孩子往珍爱生命的道路上引。是学校,就应该把孩子往健康阳光的道路上引,而不是把孩子往恶性竞争的坏道上引。是学校,就应该让学校充满人文关怀。异化的学校将导致异化的教育,异化的教育将造就异化的学生。

故事之二:广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丹洲镇一所小学,校园里大字书写着:“我快乐,我成长”。教室的墙上高挂的标语是:“学海无涯乐作舟”。一个班的班级口号是:“在快乐中成长,在耕耘中收获”。一个班作业展示栏的名称是:“开开心心,认认真真”。一个班的班级公约是:“懂得用嘴角微笑,知道用小手帮忙,学会用耳朵倾听,体会用心灵理解”。

第6篇:怎么提高初中化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政治;导学;策略;精彩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6-0017-01

“导学”简单说就是“引导”学生“学”, 旨在用激励性的教学手段唤醒学生的求知欲,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构建知识体系。本文以苏教版初中政治教学为例,从问题的提出以及理论基础的探讨,对初中政治教学的导学策略进行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教师以“灌输――考试”为法宝,学生以“识记――应试”为利器,导致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累,制约教学质量的提高,导致学习效果的低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产生积极的动力,才会主动思考、主动质疑、主动思辨,才能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打破满堂灌的沉闷局面,从而实现学习的根本性转变。

二、导学的实施策略

1. 课堂导学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导学的关键在于“导”,而“导”什么,怎么“导”是导学的核心和重心。显然,导学的实施和开展以“导”和“学”为主要特点,那么,实施起来,也应体现这个阶段性特点。

第一阶段――自主学习。导学模式是对传统灌输的摒弃,旨在突出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因此,教学中,应加强自主学习的学法指导。例如,在教学“我们的新集体”时,自学任务的设计应以学生的兴趣激发为主要目的,以掌握基础知识和发展技能为主。可设计如下问题:(1)请用简短的几句话,介绍自己,让同学之间相互认识。(2)介绍两位小学时的朋友,并说明交友的原因。(3)介绍自己的新朋友,说明为什么喜欢和他交往。(4)友情的重要性有哪些?(5)描绘自己心目中的优秀班集体。(6)说一说维护班级优良的班风。这些预习问题的设计,有一般的知识,也有开放型和创新型的问题,可以自学完成,也可以讨论完成,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和交流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讨论交流。教学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学习,学习方式有自学和合作学习。而讨论交流旨在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例如,对“相识的快乐”中的“友情的重要性”的探究和交流,每一个学生的想法和观点不会相同,但每一位学生观点的综合,可以完善问题的答案。学生一:快乐时,有人分享;学生二:痛苦时,有人分担;学生三:迷惘时,有人指点;学生四:我们的身心可以快乐健康发展。

第三阶段――启发指导。启发指导是“导”的体现和彰显,教师的“导”应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例如,对“描绘心目中的班集体”的问题讨论,教师的“导”很关键,根据问题的特点和问题的需要,指出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从班级的精神面貌、学习氛围、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等几个方面进行畅谈。这样,学生就会明确怎么回答,使问题的回答能答在点子上。

第四阶段――引导学生“讲出来”。学讲计划是2014年底徐州市率先提出来的,以“学进去”“讲出来”为形式,以学会、会学为目的。例如,在“理想伴我成长”的教学中,在“温故知新”阶段,让学生根据课前预习情况说一说当今世界仍然不安宁的原因,说一说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谈谈世界的主题是什么,二者的关系如何。交流一下,怎样维护世界和平。这些问题的交流,既可以促进课前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也给学生的课前预习提供了交流的机会,讲出了自学的心得和体会。此外,利用情境法让学生“讲出来”。在学习“法律伴我成长”时,呈现情境:小红看到教室的门外,同班的男同学在抽烟,小红该怎么做?如果你是小红,你该怎么做?再现情境二:小敏的妈妈在替小敏收拾房间时,偷看了小敏的日记,如果你是小敏,你会怎么做?情境的创设,能激发学生表达自己心声的欲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课外导学

当堂反馈是“讲学练”教学模式不可忽视的环节,通过练习和复习、训练等,强化知识的运用,实现知识的运用。传统的作业,以知识的巩固为主,不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新课改下的当堂反馈注重作业的多样化和实践性。教师可以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联系热点问题,开展小演讲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在“多姿多彩的文化习俗”学习后,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1)什么叫民俗?(2)民族习俗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3)产生差异的原因有哪些?这些问题,与本节课的学习息息相关,并且注重拓展运用。教师可以举一个外国朋友来到中国的一家餐馆吃饺子的实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结束语

导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会学、会用为目的的教学模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导学模式既依赖于教师的精心设计和组织,又需要针对教学内容有选择性地使用,从而实现教师“导”得有效,学生“学”得精彩。

参考文献:

第7篇:怎么提高初中化学范文

手机颤抖着,一道微光闪起,心中狂跳,急切地抓过手机,果然是李衙内的短信!读着短信,那一刻,悲从中来,不可断绝,忍不住放声恸哭。

“怎么了”、“怎么了”,一连串急切的关心声中,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挤进了我的小屋。“坑爹啊~”,我把手机递给爸爸,抽泣着说:“十年寒窗,我起得比鸡早,睡得比鬼晚,干得比牛多,要我写心里苦巴巴的,心里怨深深的,我都能写,可偏偏要写什么心里美滋滋的,这不是坑人嘛,我就是想编也编不出来啊……”

看着短信,爸爸笑了,“多好的题目啊”,“好什么啊,让我怎么写啊!”带着哭腔,我争辩着。摸了摸我的头,爸爸说:“孩子啊,你真是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蜜水里泡大的,身在福中不知福啊!你看看现在国外,到处是经济危机啊,希腊危机、西班牙危机、意大利危机,那里的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我们呢,国家经济发展,人民收入稳定,爸爸的工资,十几年都没变过,想起这点,爸爸心里别提有多么美滋滋的呢!”

妈妈也笑着说,“是啊,孩子,你整天那么题山题海地写作业,对社会的美好太不了解了。其实,那几年看着你长大,妈妈一方面为你高兴,另一方面也感到自己要人近中年了,心里很是不自在的。最近有关部门说,要将退休年龄提高到65-68岁,妈妈那个高兴啊,感觉自己一下又变成小青年了,想到60岁时还能被称为中青年,妈妈梦里都笑出声啊,心里美滋滋的。”

爷爷咳着说,“小丫头,我还以为什么事呢,这个题目多少贴近生活啊,怎么说不好写呢。就说爷爷吧,退休那么多年了,看着国家经济发展,感觉自己年老多病的,除了每天晨练时用爷爷的老肺帮着净化些空气,就不能为国家建设再贡献什么力量,心里着急啊!这下好了,有关部门说要征收房产税了,爷爷又可以用自己微薄的退休金为国家争当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宏伟目标贡献税收,感觉自豪啊,心里美滋滋的。”

奶奶用纸巾帮我擦去泪珠,搂着我说,“这孩子,读书有什么苦的呢!奶奶小时候家里穷,不能读书,可羡慕那些有书读的娃呢。现在奶奶每天在家里给你们准备一日三餐,也学了不少知识呢,像什么黄曲霉素豆奶、盐酸克伦特罗猪肉、苯钾酰馒头、二恶英鸡蛋、三聚氰氨牛奶、硫磷大蒜、蓝矾黄瓜、甲醛白菜、汞蘑菇、福尔马林牛百叶、二氧化硫金针菇、溴酸钾小馒头、次硫酸氢钠甲醛粉条、苏丹红咸鸭蛋、孔雀绿茶叶,还有好多好多呢!奶奶看那个《舌尖上的中国》,里面好多吃的哟,肯定一定还有很多奶奶不知道的化学知识,奶奶准备吃到老学到老,想到老了老了,还能当个化学家,奶奶心里别提有多美滋滋的呢。”

第8篇:怎么提高初中化学范文

一、课堂教学无效教学行为以及成因

根据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无效教学行为的调查,发现在课堂教学中的无效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并且对其成因进行分析。

1.在课堂教学中滥用多媒体

在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忽视了运用多媒体教学是否有效,缺乏多媒体在教学上的应用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的意识。在许多课堂上,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几乎全程都在操作鼠标,很少和学生交流。比如,在学习弹簧测力计的时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弹簧测力计的图片、使用方法、读数方法,都只用多媒体给学生放一遍。虽然,多媒体中内容多、详细,而且画面好看、丰富,但是学生对弹簧测力计的认识和操作都不会,那这个教学还有什么意义呢?在正确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拿着弹簧测力计实物给学生讲如何操作、如何读数等,相信这样的教学一定会比在多媒体上放几张图片有效。

2.在课堂教学中预设过度

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行为的预设,直接影响教学的成功和课堂的教学效率。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预设,但是预设需要明确方法和目标,因需施教,不要过度预设,否则不能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比如,教师在学习声音的产生这节内容时,问学生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学生踊跃举手并回答:“通过说话产生的”“拍手产生的”“弹琴产生的”等。老师对这些学生的回答都沉着脸不作任何的反应。并且还一直问:“是怎么产生的呢?同学们还有其他的想法吗?还有吗?”直到一位同学回答:“是通过振动产生的。”这时老师表现得十分高兴,并且一直表扬这位学生。就这样教师一直问学生,一直到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才进入下一个学习环节。其实学生的回答都正确,教师需要的是对其共同点进行总结,来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不应该如此的预设来降低学生的积极性,从而降低教学质量。

3.课堂教学的无效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初中物理这种实验较多的课程中更加适合。但是目前许多教师对合作学习的了解不够深、不够全面。许多教师只是采取合作学习的形式,忽视了合作学习的内涵,使其形式化,导致合作学习的结果低效或无效。比如,在学习探究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教师只是先在黑板上写下猜测一……、猜测二……、猜测三……,然后教师四人一组,开始合作做实验。就这样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这种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有些小组确实在做实验,但是大部分只要一个或两个学生做,其他学生在旁观,没有参与做实验;有些小组则迟迟不去动手做实验,一直在讨论怎么做;有些小组干脆都在聊天;有些学生则在教室走来走去,这些现象搞得教室的场面非常乱,而教师也是听之任之,等到实验结束时,学生相互抄袭。这样的合作学习其学习效果可想而知,是一种无效的教学方法。

二、解决课堂教学过程中无效教学行为的策略

根据以上情况,要改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无效教学行为,应按照物理课程教学理念,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提倡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来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1.教学过程中提高多媒体使用的有效性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条件不好,提供给学生的教学材料有效,而现代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突破种种限制,让真实场景呈现在学生面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比如,教学光的时候,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牛顿当时怎样发明分光计;学习力学的时候可以展示当时苹果掉在牛顿头上的情境;学习浮力的时候,可以给学生播放巨大的军舰、游轮在海上航行的画面,然后问学生为什么钢铁可以漂在水面上。

2.教学过程中合理进行教学预设

教师在进行教学预设时,首先要理解吃透教材,研究教材中的每个内容及内容之间的联系。在备课的时候,对学生的现状要十分了解,知道学生的起点在哪,哪些知识哪些技能已经会了,给学生一个合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同时还要考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提出哪些问题?可能遇到什么难题?可能做些什么?等等,要提前做好预设,从而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在教学声音的发生这一节内容时,提问学生:“关于我们听到的声音,你有没有想要知道了解的问题呢?”许多学生会回答:“我们为什么能听到声音?”“声音是通过什么传播到我们的耳朵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我们听到的声音为什么有些好听有些难听”“我们为什么能听到声音,但是看不到声音?”“声音大小是由什么决定?”“我们为什么一听到熟悉的人讲话就知道他是谁”“猫啊狗啊的叫声为什么不同”等等问题,面对学生提出的这么多的问题,老师不慌不忙地说:“这么多问题我们应该先研究哪一个呢?”学生经过激烈的思考和讨论,最后都认为应该先研究“声音是怎么产生的”。老师假装很疑惑:“为什么?”这时有学生说:“因为声音不产生,就不传播,就听不到了。”又有学生说:“因为如果没有发出声音,我们就不用研究思考其他问题了。”像这样,一边提出问题,一边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在比较宽松自由的教师和学生的对话和沟通的教学气氛中,始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把握教学前进的方向,并且以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来积极影响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学生积极学习,并且构建出开放、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

3.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

在教学中,有效合作学习的要求必须具备以下四个:(1)要明确合作学习的目标。(2)要让小组内的所有学生都熟悉合作的规则,明确自己的分工。(3)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有时间进行思考、讨论和总结。(4)追求合作互赢的结果,让学生感受到合作学习的效益和快乐。比如,在学习电流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目标;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并且让每个学生都明确自己的分工,比如你记录数据,我连接器材等;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在20分钟内完成实验;然后进行小组交流讨论。

第9篇:怎么提高初中化学范文

社会矛盾不可忽视,现在在收入分配的方向上怎么样把握?真要深究起来,整个调控的工具在哪里?如要使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有什么操作的手段让它去同步。

分配概况还要从数据开始入手,我们做了一些很初步的工作,有个最基本的结论:我们现在在劳动者报酬占比上,与各国相比,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高于可在表上看到的11个国家的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左右,高于“金砖四国”其他3个国家10-23个百分点。问题便主要是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了。

下半年我们又搞了一项研究,想正面讲可以做什么。我们试图在这方面勾画这样一些认识:说到两个比重,应先把初次分配、再分配做个界定,收入分配里面所谓的分配总量是国民总收入而不是简单的GDP,很多时候大家直接用GDP来比较,也不是不行。实际上更准确的说法,是国民总收入即GNI的概念,初次分配在统计里面讲的是首先是原始收入,形成为基础,同时要增加财产收入。

国民收入分配,政府和市场各自作用怎么强调?第一,初次分配要充分尊重市场,实际上主要是市场机制解决的问题,初次分配中生产税占比的高低则是政府和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不是政府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不但跟税制、税基有关系,也跟市场力量有关。政府在再分配中,则应体现市场经济共同的“抽肥补瘦”调节原则。很多人提到最低工资,实际上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能起到的作用是很有限的。

我们现在按照统计局的数据,对两个比重呈下降趋势是认账的,但是强调的是伴随着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因为比重下降,虽然数据观察有所下降,但是比其他发展中国家还是明显高的,比金砖四国其他三国也还是明显高的,换句话说这不是最突出的问题。

现在我们强调国民收入核算里面,数据不完整是客观存在的,现在没有办法还是要用资金流量表,按这个数据下来有一个基本结论:就两个比重而言,还不能断定我国已存在明显的过低。我们感到最为堪忧的是,两个比重下降趋势与过度垄断有关,还有居民收入差距悬殊里面所包含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