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统计学课程的认识范文

对统计学课程的认识精选(九篇)

对统计学课程的认识

第1篇:对统计学课程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操作系统;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B

1问题的提出

计算机基础教学旨在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计算机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为将来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系列中,作为第一门计算机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发挥着重要作用,承担着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的重任。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核心组成部分。从理论学习的角度看,操作系统实现中所采用的思想与方法也被广泛应用在整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和基本工作原理,对于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从操作技能培养的角度看,应用软件与操作系统的关系十分密切,学习操作系统知识有益于对应用软件的理解和对操作技能的掌握。

与计算机专业“操作系统”课程相比,“大学计算机基础”操作系统部分的教学存在着特殊之处:

(1) 教学目标不同。“操作系统”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基本概念和结构,理解各子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培养其操作系统应用、维护、管理的能力,重在学习原理,掌握设计与开发技术。与之不同的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操作系统教学以基础知识教学为主、操作技能训练为辅,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一些系统软件基础知识,结合操作训练,加深其对计算机系统工作机理的认识,重在理解与应用。

(2) 教学对象不同。计算机专业“操作系统”课程安排较晚,原因在于前导课程的教学需要一定的周期,包括“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原理”等,经过前导课程学习的学生建立了支持理解操作系统知识的知识结构,较为熟悉计算机系统。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开设在入学之初,大部分学生缺乏系统的学习,对计算机的认识很多是靠经验和直观感觉获取的,与科学概念之间存在着差距。

(3) 教学条件不同。从前导内容看,“操作系统”课程的前导课程较为完善,知识结构之间的衔接更为连贯;而“大学计算机基础”操作系统部分的前导内容仅涉及计算机基本组成、基本工作原理等,知识点之间联系较为松散。从课时上看,“操作系统”课程课时安排充分,而“大学计算机基础”能够分配给操作系统部分教学的课时相当有限,以我校为例,课堂学时仅4学时。从实验环节看,“操作系统”课程开设的多是验证性实验,与理论教学相呼应;而“大学计算机基础”操作系统实验以操作训练为主,重在对操作技能的培养。

这些区别表明“大学计算机基础”操作系统教学不可能采取“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模式,要在短学时内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应设计更符合该课程特点的教学策略。虽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的普及,越来越多大学新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已经摆脱了“零起点”,但是,他们对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还仅限于直观认知的水平,大多并不系统和准确。大学计算机基础操作系统部分的教学重在理解与应用,其内容以基本概念为主,辅以基本操作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基于科学概念的对计算机系统工作机理的正确认知。但是,根据认知理论,学生的学习是以其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的,学生缺乏对计算机系统准确的认知基础必然会给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带来不利的影响,增加其难度,因此,根据教学对象的认知特点设计教学策略就成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2基于迁移理论的教学策略设计

根据“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对象的特点,我们可以将教学内容归纳为两类,一类是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经验和直观认识,但认知不够准确或全面的知识点,另一类是学生完全缺乏相关经验和背景的新知识点。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任何学习都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等的基础上进行的,而新的学习过程及其结果又会对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等产生影响。因此,教学应尽可能的利用其原有知识、创设情境,促成新知识点与学生原有知识之间的关系。

迁移理论是教学策略设计中的常用理论,它体现了新旧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迁移是“在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对另一种情境中的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James M. Sawrey)。迁移既可以是顺向的,也可以是逆向的。如果学生根据所学的科学概念解释了操作系统问题,或利用原有的其他领域知识获得了操作系统知识或解决了操作系统问题,这就是顺向迁移;如果学生原有的知识不严谨、不全面、不正确,不足以支持对操作系统的理解,需要通过教学,在肯定原有知识合理性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补充、改组或修正,这就是逆向迁移。

2.1基于前概念的教学策略

基于前概念的教学策略主要针对学生已经具有一定观念的知识点,教师应在肯定或者补充学生概念的基础上实现教师的引导。学生在科学领域学习某一概念和原理之前,根据日常经验或在学校教学情境中,对事物和现象的正确或不正确的看法和观念,称为前概念。前概念与错误概念不同,它可以与科学概念一致,只是缺乏严谨而科学的表述,对于这部分概念,教师只要稍做引导即可;它也可以与科学概念相冲突、甚至相悖,对于这部分概念,教师应该转变观念,试着去理解其合理性,进而对概念进行补充修正,实现知识的逆向迁移。根据我们的教学经验,大学新生的前概念相当普遍,如表1所示:

学生持有的前概念对于科学概念的学习既可能产生积极影响,也可能导致消极影响。利用与科学概念基本一致的前概念进行教学,教师只需对这些前概念做适当引导即可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这并非研究的重点。与科学概念相冲突的前概念却可能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学生的操作系统前概念大多是基于自身对计算机系统的观察和以及计算机操作经验而形成的,通过直观经验建立起的前概念通常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拥有这些与科学概念相冲突的前概念,学生往往难以接受科学概念。

实现前概念向科学概念逆向迁移的首要条件是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使得学生不满意自己的观点,认识到已形成概念的不足和不合理的地方,意识到新概念对于自己的价值,从而做好将新概念内化为自己知识体系内容的心理准备,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在“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操作系统教学中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设计实例或反例,或创设具体情境或背景的方法,使学生原有的操作系统观念无法解释新现象,转而接受更为合理的科学概念。

下面,以并发概念为例说明前概念向科学概念逆向迁移的方法。一般学生操作计算机时都会有同时运行多个应用程序的经验,如使用QQ聊天,同时使用MP3播放器听音乐,甚至还浏览网页、处理邮件等,但不会感觉到明显延迟。教学中可以基于这些直观认识引入并发概念。但是根据现实世界的经验,学生通常会认为在同一时间内有不同程序的多条指令在计算机中执行,如果排除高级体系结构、多CPU等因素,这显然与常用微机系统存在着不一致,此时如果提示学生注意只有一个CPU,即在同一时间内只可能有一个程序的一条指令能够获得执行,前概念认知就无法和实际系统相统一,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教师继续就该问题连续提问获取不同回答,则会进一步激化这种冲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其积极思考。此时教师再适时提出正确的概念表述,科学概念就会很容易排除前概念的稳定性影响,得到学生的认可与接受。在原有观念被修正的同时,学生对并发概念的认知也进一步深入。过程如图1所示:

2.2基于相似情境的教学策略

一般而言,“大学计算机基础”中的操作系统内容比较浅显,以基本概念居多,大多可以通过日常经验或在教学情境中形成前概念,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但是,也有一些涉及计算机系统运行机理的基本原理、主要技术,受实验条件所限,很难获取直接经验,加上缺乏必要的前导知识,学生理解难度较大。学习是基于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等进行的,因此,对于这些缺乏经验和背景的知识点,应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我们可以从社会文化背景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和背景,使其能够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知识体系。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设计相似情境,通过相似情境向新知识点的顺向迁移实现教学。一个好的相似情境不仅易于实现向新知识点的顺向迁移,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新知识点,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面以进程三种状态的转换过程为例,说明基于相似情境的教学方法。该知识点属于操作系统基本原理,难以通过操作获取直观经验,我们选择排队就诊作为相似情境来阐释进程状态的变化过程,帮助学生理解。

进程状态转换与排队就诊之间的概念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假设只有一个医生,一队病人)。

设计的排队就诊相似情境流程如图2(a),进程状态转换过程如图2(b)。

虽然设计的排队就诊流程与现实存在着一定差别,但是由于排队就诊是日常生活中的情境,因此,学生拥有足以理解该设计流程的经验背景。依图2可知,设计的流程与进程三种状态的转换过程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基于上述的概念映射关系,学生很容易实现从排队就诊流程向进程三种状态转换过程的顺向迁移,理解并接受新知识点。

3结束语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普通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要课程,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相关知识必然是该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由于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的差异,操作系统基础知识的教学历来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一个难点。本文根据这些特点以及教学实践经验,在知识分类的基础上,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操作系统教学策略进行了一些探讨。实践表明,这些教学策略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听操作系统内容枯燥、理解操作系统概念难的问题,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操作系统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改善了教学效果。“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还在不断发展完善中,随着社会的进步,该课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条件等因素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相关的教学策略的研究也将继续。

参考文献:

第2篇:对统计学课程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软件工程;课程体系;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教育兼属科学教育和工程教育范畴,软件工程的科学教育属性主要是引导学生对人类意识与智慧进行科学理解、增强运用软件本质特性(构造性与易演化性)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而软件工程的工程教育属性主要是引导学生综合应用计算机科学、数学、管理等科学原理,借鉴传统工程的原则、方法,提炼和固化知识,通过创建软件来达到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然而,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2005年10月发表的一份报告称,我国2005年毕业的60多万工程技术人才中适合在国际化公司工作的不到10%,主要原因是中国教育系统偏于理论,学生在校期间几乎没有受到Project和团队工作的实际训练,这对我国高等院校工程教育改革与创新提出了挑战,也为软件工程专业建设指明了方向。

合理的课程体系是高等院校保证培养目标和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1900多所普通高校中虽有100多所院校开设了软件工程专业,但与当前软件工程技术发展差距较大。为了培养出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应用技能的工程型实用软件人才,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必须进行改革。对此,本文结合CC2005、SE2004、SWEBOK、国内软件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现有的研究成果,探索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课程体系建设问题。

1 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策略

计算学科本科教学常用的课程体系设计策略主要划分为:课程启动策略、课程组织策略、特色课程设置策略。课程启动策略主要包括:1)围绕算法设计展开的算法优先策略;2)自底向上展开的硬件优先策略;3)从计算机导论展开的广度优先策略:4)强调编程能力的程序设计优先策略;5)强调系统使用命令优先策略;6)从面向对象展开的对象优先策略。

课程组织策略主要有:1)基于主题的组织模式,它把知识体系中的每个知识域组织成一门或几门课程;2)基于系统的组织模式,它把每类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设置成一门或几门课程;3)混合模式,在课程设计时不考虑区分前两种方法,兼而有之。特色课程设置策略主要依据本校办学特色和研究专长来确定。

由于软件工程教育兼属科学教育和工程教育范畴,其科学属性和工程属性决定了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课程规划,一方面要强调工程性、技术性、实用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复合型,另一方面要强化基础软硬件知识在解决复杂软件构造和应用方面起到的关键作用。对于课程启动策略而言,传统计算机科学专业的课程启动方式并不适合于本专业,但工程优先策略似乎也不适合于没有任何计算机基础的本科生;同样,在课程组织策略上,基于主题的组织模式更多地具有科学研究属性,而基于系统的组织模式又不利于基础知识强化;此外,特色课程设置时,有时会缺乏全面综合考虑,因人设课会造成特色课程系统性差问题。因此,在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策略方面,应根据软件工程学科自身属性,综合考虑以上各种策略特点,全局思考,统一规划,避免课程系统性差、教学内容重复和遗漏并存等现象。

2 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架构模型设计

根据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的培养目标及规格要求,其课程体系采用“夯实基础教育、提高系统认知、强化软件开发、推进工程实训”为主线的设计思路,构建了“分层次、互动式、工程化”的课程体系架构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共分为四个层次,即基础知识教育层、系统认知教育层、工程设计开发层和工程实践训练层。各层次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逐层递进的演进关系。该模型简化了计算机科学核心课程数量,突出基于主题的组织模式,沿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认知路径,力图实现“基础与编程一体化、编程与系统一体化、系统与工程一体化、工程与职业一体化”四位一体的工程型实用软件人才教学目标。

2.1 基础知识教育层

基础知识教育的设计思路,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编程意识,实现“基础扎实和编程意识强”两个目标。基础知识教育层结构具体划分为:数学基础类课程模块、外语类课程模块、软件基础类课程模块、其他公共基础类课程模块。根据各模块自身特点,全面考虑各模块之间的关联性,做好彼此之间的衔接。在课程启动策略方面,主要采取基于基础的编程优先策略。在数学基础类课程模块中确定一门衔接较好的基础课作为软件基础类课程模块的启动,软件基础类课程模块率先启用软件设计基础课程,力图达到“基础与编程一体化”的教学目标。在课程组织策略方面,采取基于主题的组织模式,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

2.2 系统认知教育层

系统认知教育的设计思路:强化学生的编程能力和对软件系统的认识能力,实现“编程能力强和系统级认知”两个目标。根据软件工程专业对硬件系统和系统软件的知识要求,系统认知教育层结构划分为:数据库系统类课程模块、网络系统类课程模块、操作系统类课程模块和编译系统类课程模块。在课程启动策略方面,主要采取基于编程的系统优先策略。通过软件基础类课程模块的数据结构等课程和系统认知类课程模块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等课程,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编程能力,并以程序设计为主线引导学生的系统级认识能力,实现“编程与系统一体化”的教学目标。在课程组织策略方面,采取基于系统的组织模式,简化计算机科学核心课程数量,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3 工程设计开发层

工程设计开发的设计思路:以工程化方法为手段,依托项目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锻炼学生对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能力,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系统级认识,实现“更完整的系统级认识和软件系统工程化设计开发技术”两个目标。根据软件工程项目开发流程,工程设计开发层结构划分为:软件过程类课程模块、软件设计类课程模块、软件架构类课程模块、软件测试类课程模块、人机交互类课程模块、特色项目类课程模块、可扩充类课程模块。该层综合考虑核心专业课程和特色项目课程设置,基于专业方向设置若干动态可扩充课程,全面考虑课程之间的关联,强调统一设计、统一规划。学生在这个层次必修一些工程设计开发系列课程,选修可扩充类课程,达到“系统与工程一体化”的教学目标。课程启动策略采取基于系统的工程优先策略。课程组织策略采取项目的组织模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软件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

2.4 工程实践训练层

工程实践训练总体设计思路:通过实验训练、专业实习、项目实训、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依托校内 外实习实训基地,采用校外实习实训、自主实习实训、校内实习实训和外聘软件工程师等形式,强化学生的工程能力,培养学生的职场素质,实现工程与职业一体化的教学目标。工程实践训练层结构具体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验与实习类课程模块,另一类是工程实训与毕业论文类课程模块。其中,实验与实习类课程模块的具体设计思路,通过基础实验、系统体验、编程能力训练三个环节,进一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完善学生的系统级认识,强化学生的开发技能;而工程实训与毕业论文类课程模块的具体设计思路,通过“软件工程项目实训”这个载体,采取“企业+实训+论文+就业”捆绑的运作模式,与多家国内知名IT公司合作,让学生到企业进行实际项目综合训练,并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技巧与职业素质结合的教学目标,同时也为学生就业提供一个良好平台。

上述四个教育层是彼此联系和互动发展的,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充分考虑衔接性、系统性和创新性。交流、沟通、讲演、写作的培养更多体现在第二课堂科技学术活动中。

3 软件工程专业核心课程设置

3.1 课程设置原则

软件工程专业课程设置遵循六个基本原则,即先进性、灵活性、复合性、工程性、创新性和模块化。1)先进性: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需反映国际上先进的软件技术发展成果和软件企业对先进技术的需求,以及相关的基础理论。2)灵活性:课程设置需具有灵活性,应根据软件技术的发展及时调整。3)复合性:课程设置需包括技能、工程、管理等方面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具有必要的综合技能和基本素质。4)工程性:课程设置面向软件工程实践,强调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能够自觉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和技术从事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具有团队协作精神。5)创新性:课程设置应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并给予必要的指导,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提高能力,以及勇于开拓和善于创新能力。6)模块化:课程应按照模块化准则设计,课程模块设计可以交叉。根据软件技术最新发展、当前市场需求及专业培养方向、学生目前具备的领域知识等,灵活调整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

3.2 核心课程模块设置

1)软件基础类课程模块设有:计算机硬件基础、软件设计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组织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算法分析与设计等课程。2)操作系统类课程模块设有:操作系统原理、LINUX系统基础、嵌入式系统基础等课程。3)网络系统类课程模块设有:计算机网络、网络规划与集成、网络安全检测与防范技术、网络协议与网络软件等课程。4)数据库系统类课程模块设有:数据库原理及应用、ORACLE数据库、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等课程。5)编译系统类课程模块设有:编译系统原理、编译技术等课程。6)软件过程类课程模块设有:软件工程、需求工程、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建模技术UML等课程。7)软件设计类课程模块设有:C++高级程序设计、J2EE与中间件、.NET架构技术、设计模式等课程。8)软件架构类课程模块设有:大型软件系统构造、软件体系结构等课程。9)软件测试类课程模块设有:软件测试技术、软件测试与评估等课程。10)人机交互类课程模块设有:人机交互技术等课程。11)特色项目类课程模块设有:软件工程项目案例解析、大型软件工程项目实训等课程。12)可扩充类课程模块设有:手机游戏开发、网络游戏开发、计算机图形学、嵌入式Linux网络及GUI应用开发、嵌入式Linux驱动开发、手持设备软件开发等课程。

4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制定是基于软件与工程的复合,将软件工程与领域应用相结合,强调计算机科学和数学基础的同时,将专业课程重点放在软件新技术和软件工程新技术方面,通过对实践类课程工程化改造,增设软件工程项目实训环节,开设部分技能课程,试图使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工程能力和职业素质都能得到全面均衡发展。具体措施如下。

4.1 建立英语为主日语为辅的外语教学体系

根据IT市场的实际需求,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制定,除正常开设四个学期大学英语外,增开两个学期标准目语和一个学期专业英语,坚持外语学习四年不断线,旨在为学生选择日企或对日外包企业就业提供方便。

4.2 建立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

建立“四年不断线、三个层次相呼应、两大措施为保障”的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四年不断线”是指实践环节四年不断线,每个学期至少有一个集中性的实践教学环节,体现“全过程”实践;“三个层次相呼应”主要是从实践教学内容设计上考虑的,包括第一层次教学实验,第二层次课程设计及专业实习,第三层次工程项目实训与毕业设计;“两大措施为保障”主要指教学计划保障和考核制度保障。

4.3 设置专门的实践课程

针对工程化软件人才应具备的个人开发能力、团队开发能力、系统研发能力和设备应用能力,以必修课和选修课形式,开设四类特色化、阶梯状工程实践学分课程,即程序设计类实践课程、软件工程类实践课程、项目管理类实践课程和网络平台类实践课程,构成了系统全面的学生实践能力训练体系。

4.4 提高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实验课时量

除个别侧重理论教学的专业课程外,80%以上的专业课程包含实验或实习环节,实验或实习成绩占总成绩的30%以上,一部分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是以上机考试和答辩作为最终考试方式。

4.5 开设部分技能课程

在技能课程中,与该领域内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企业在课件共享、教师培训和资源投入等方面展开合作,共同设计、讲授和评估课程。鼓励学生参与企业提供的专业认证考试,或参加国家相应的专业资格考试,对此,学院将计算机网络、Oracle数据库、J2EE与中间件等认证课程纳入本科教学计划中,全面体现学生的“多证多能”。

第3篇:对统计学课程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教学模式;CDIO理念;专业能力;工程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4-0147-03

软件工程专业作为一个工程实践性非常强的工科专业,其培养基本目标就是造就符合软件行业要求和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卓越软件工程师人才。按照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所颁布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5版)要求,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除应具有通用标准[1]的能力和素质要求外,还应符合计算机及软件工程专业补充标准[2]中的专业能力要求,如具有利用专业知识和技术方法对复杂软件系统进行分析、设计、验证、确认、实现、应用和维护等能力。特别是对于重点大学的软件工程专业,行业对其研究生的专业能力、专业水平、综合素质等方面都有更高的期望。在进行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时,只有采用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和行之有效的课程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出专业水平高、工程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合格毕业生。因此,将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应用到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软件工程专业“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为示例,研究如何在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探索出一种强化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并将它应用于软件工程学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

一、课程培养目标及要求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是软件工程专业中工程实践性较强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通过该课程理论知识学习和工程实践能力训练,使学生达到软件行业对毕业生的“具有对复杂信息系统进行分析、设计、验证、确认、实现、应用和维护等能力”专业要求。在研究生培养阶段,该课程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高级技术方法,具备较高水平的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以及系统运行维护等方面的专业能力,能够胜任复杂信息系统开发以及项目管理等工作。

在本校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培养目标具体设计如表1所示。

上表中所给出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培养目标是按照OBE工程教育思想[3]来设计的,即围绕软件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和研究生毕业要求来确定课程目标。为实现这些课程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都需要制定相应教学方案,同时也需要在课程教学中采用相应的教学模式来确保学生的学习成果达到课程培养目标要求。

二、强化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模式

在研究生课程学习阶段中,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取决于课程培养目标、课程教学模式和课程教学方案。其中,课程教学模式决定了课程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要素。下面以“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为例,探讨不同教学模式对学生软件工程专业能力培养的影响,并提出一种强化能力培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

(一)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模式主要有两种。

1.课堂知识传授+课外作业。在这种课程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中心,讲解“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理论知识、开发技术方法、前沿技术等内容。在课程外,布置一些课外作业让学生进行实践练习,培养学生一些基本的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应用,如完成某信息系统的技术解决方案。

2.n堂知识传授+课内实验。在这种课程教学模式中,除了讲解“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理论知识、开发技术方法、前沿技术内容外,还通过课程实验环节培养学生一定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实践能力,如完成某信息系统的软件建模设计。

在第一种课程教学模式中,教师围绕课程知识体系,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理论基础知识和技术方法传授给学生。此外,教师通常也会要求学生自己通过作业方式去完成一些基本的系统分析与设计实践。该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型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即使学生在课堂中理解了课程知识内容,通过实践作业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但是他们仍不知如何动手解决一些工程实际问题。例如,不知道如何设计一个满足大规模用户访问的信息系统架构。探究其原因,这种教学模式局限于课程理论知识传授和基本操作练习,不能培养学生灵活应用这些理论方法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更进一步来讲,该教学模式没有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工程项目实践有机联系起来,缺乏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此外,由于该教学模式局限于基本的课外作业实践,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力度是不够的。

在第二种课程教学模式中,教师除了讲解课程理论知识外,还通过课程实验引导学生完成特定项目系统的开发实践。该课程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后,获得基本的实践能力训练。不过这种教学模式难以将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与工程能力培养进行深入的有机结合,容易出现课程实验训练与课程理论知识内容脱节。此外,有限时间的课程实验只是训练学生基本的实践动手能力,不足以支撑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综上所述,传统课程教学模式局限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式教学,课程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力度不够,教学内容探讨工程问题的针对性不强,更谈不上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培养。

(二)强化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模式

通过对传统课程教学模式的分析可知,仅仅基于课程理论知识学习和课程基础实验训练对于工程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无法在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深入培养。本文提出一种多环节、阶梯递进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模式以解决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问题。该模式融合“案例导向教学”“研讨式教学”“做中学”等工程教育教学方法,采用课程堂教学、课程实验、实践作业、专题研讨教学环节,分层递进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其课程教学模式体系如图1所示。

在强化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模式中,借鉴CDIO工程教育教学方法[4],注重在课程教学中对学生实践能力、工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程教学中,除进行课程理论知识教学外,还将课程能力培养目标贯穿到“课堂教学”“实践作业”“课程实验”“专题研讨”各个环节中,并进行一体化分层次能力培养。例如,在“课堂教学”和“实践作业”环节,采用“案例导向教学”“做中学”“练中学”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基本动手实践能力。在“课程实验”环节,则通过适应工程教育的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解决工程领域问题的工程能力和项目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在“专题研讨”环节,以工程项目案例开发为背景,采用“案例导向教学”“研讨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索解决信息系统中复杂领域问题,侧重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复杂领域问题的创新能力。

三、课程教学模式实践方案

为了在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我们将上述强化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模式应用在本校软件工程学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中,具体实施方案如图2所示。

(一)课程教学环节

将总学时为40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组织为28学时课堂教学、8学时课程实验、4学时专题研讨。通过“课堂内案例实践课后实践作业课程实验专题研讨”四个环节的阶梯递进式课程专业能力训练,培养学生具备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同时,通过课程项目分组开发实验,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协作能力以及团队项目管理能力。

(二)课程教学方法

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中,针对不同章节教学内容分别采用了“做中学”“案例教学”“研究性教学”等教学方法。如在“系统需求分析”章节课程教学中,采用案例б教学方式讲解在信息系统开发中,如何“需求获取”、如何“描述需求”、如何“需求建模分析”、如何“验证需求”等。此外,在该章教学中也采用“做中学”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采用UML建模工具创建描述系统功能需求的用例图模型和活动图模型,同时也对系统需求分析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专题研讨。

(三)课程教学内容

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中,引入反映行业的主流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和工程项目案例,增强课程理论知识与行业应用实践的有机融合。课程教学内容充分体现面向行业需求的知识体系构建、实际工程项目背景、主流工程技术方法应用。例如,课程教学以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为主题切入点,结合工程项目系统的开发案例,采用行业主流系统建模工具(如Rational Software Architect、Enterprise Architect、Power Designer)讲解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应用方法,深入探讨应用系统的工程问题分析与解决实施方案。

(四)课程培养目标

在制定“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培养目标时,采用国际工程专业认证OBE思想,针对软件工程学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确定课程培养目标。本课程根据专业要求,设计CO1、CO2、CO3、CO4、CO5五个课程培养目标,具体定义见前面的表1所示。

将所设计的课程教学模式应用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中,通过近几届研究生课程教学实践,取得如下效果:①学生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工程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同时在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时培养了较强的工程素养和创新意识。②解决了课堂教学与课程实验、课程研讨、课外作业相互脱节问题,使专业能力培养能够在课堂教学、课程实验、专题研讨和课外作业之间进行有机衔接。③有效解决了传授式教学模式的学生能力培养不足问题,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能动性,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

四、结语

本文所提出的强化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模式可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在专业能力培养方面的局限。该模式采用先进的CDIO、OBE工程教育理念,融合“案例导向教学”“研讨式教学”“做中学”等课程教学方法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工程教育,使学生在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得到深度培养。该教学模式适合于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对在工程教育中实施专业课程教学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工程认证协会.中国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2015年版本)[EB/OL].http://.cn/column.php?cid=17,2015-03-01.

[2]中国工程认证协会.中国工程教育认证计算机类补充标准(2015年版本)[EB/OL].http://.cn/column.php?cid=18&ccid=27,2015-03-01.

[3]顾佩华,胡文龙,林鹏,等.基于“学习产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汕头大学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27-37.

[4]胡文龙.基于CDIO的工科探究式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163-168.

第4篇:对统计学课程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金融学;本科生;统计学;思维训练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2-0225-02

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加深、金融学学科体系及内容的不断发展和变革,金融学本科专业课程越来越多地涉及统计学的相关知识。但长期以来,大多数金融学专业在招生中文理兼收,学生的数学功底参差不齐,学习专业课的难度加大,在教学中注重加强金融学专业本科生的统计学思维训练无疑是改善金融学专业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因此,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对金融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推动金融学专业本科生学科建设的不断完善,本文专门就如何在教学中加强金融学专业本科生统计学思维训练的问题提供了以下几点有益的思考及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一、在教学中注重统计学与金融学知识的交叉融合

(一)注重体现统计学与金融学各自的地位和作用

当前金融学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专业课程内容对统计学特别是数理统计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但统计学与金融学各自的课程体系之间却缺乏足够的内在沟通,课程体系目标不够明确。造成的结果往往是,一些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学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原理甚至金融统计等,却不懂得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去分析金融领域的实际问题,两者脱节现象较为严重。

因此,在教学中加强金融学专业本科生的统计学思维训练,首先应注重统计学与金融学两门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两者各自的地位和作用。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和应用性学科,是一种定量认识问题的工具。统计学只有与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能发挥强大的数据分析功效。在统计学与金融学的相互关系中,统计学为研究金融学服务,统计方法在这一应用过程中得以完善与发展;金融学为统计学的应用提供了基地,为统计学和自身的发展均提供了契机。

(二)注重统计学和金融学交叉融合的实践内容

注重统计学与金融学的交叉融合,反映在课程体系改革上,应适当调整课程设置和重新设计教学方案(特别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原理、金融统计等课程),使之与金融学专业的课程建设相适应;反映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的关键任务在于告诉学生如何运用统计知识,利用各种统计分析的工具(如统计应用软件)去分析现实中得到的数据,将培养统计思维习惯和训练统计应用能力有机结合。

在统计学和金融学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统计思维的基本思想与金融学的授课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在统计学相关课程的教学中大量运用金融学的案例;在金融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大量传输统计思维,使学生学到的不仅是统计和金融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如何用统计思维去观察、思考和处理金融问题的能力。

二、合理设计统计学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

统计思维的培养和训练与特定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加强金融学专业本科生的统计学思维训练需要改革金融学专业学生的统计学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根据金融学专业学科发展的需要对金融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统计学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进行调整和重新设计。

(一)统计学原理课程内容的调整

以统计学原理课程为例,建议调整的内容包括,一是简化统计指标理论,增加统计学数学理论基础的讲授内容。将原来统计学教学中重点讲授的时间数列分析、指数法等内容变为有选择的介绍;将概率论的有关内容纳入统计学课程,并在原有基础上充实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教学内容。二是强化统计定量分析方法,向学生介绍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差分析、因子分析等多种统计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和原理。同时,考虑到金融领域以时间序列数据为主,因此,在教学别要让学生对时间序列分析的基本模型有所把握和理解。这样一来,不但丰富和充实了统计学的教学内容,而且也会大大改善金融学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关于金融统计学课程内容的调整

对于金融学专业开设的金融统计学,需要为金融统计建模做准备,所要掌握的内容更多、要求更高。这就要求在金融统计学课程教学中,结合金融建模思想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统计思维下分析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连续性随机变量的分布为例,金融资产收益率序列的统计分布大多是非正态的。这就要求在教学中,一是要介绍非正态分布数据在模型应用中的常用的处理方法,如取对数等;二是要注意非正态分布的学习,可以向学生介绍t分布:贝塔分布、威布尔分布等非正态分布。

统计学相关课程的具体教学方案和内容确定以后,将会有利于统计思维与授课内容的有机结合,譬如概率论、随机过程知识就是用来描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现象的,平均数、方差用来刻划现象的集中与波动程度,数字资料的搜集开发是为这些现象的过程控制提供决策依据,如此等等。让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学习,并把统计思维的基本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三、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随机性思维的能力

(一)注重培养学生熟悉统计思维和随机性思维

统计思维是统计学中蕴含的一种思维和行为方式。良好的统计思维不仅是学习统计学的需要,也是统计学向其他学科嫁接的一条有效途径,会使学生终身受益。一般认为,统计思维就是人们自觉运用数字对客观事物的数量特征和发展规律进行描述、分析、判断和推理的思维方式。统计思维从内容上讲,包括了从资料收集到资料分析再到统计推断的整个过程,以认识和把握客观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为其终极目的。其中,资料分析和统计推断的理论基础是随机性思维。

在教学中加强金融学专业本科生的统计学思维训练应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随机性思维的能力。所谓随机性思维,就是以随机性问题为载体和视角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对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的一般性认识的思维过程。随机性思维是统计思维的思想内涵和本质内容,贯穿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内容体系的始终。

(二)注重解读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培养灵活运用随机性思维的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清楚认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虽然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不同的两门学科,他们研究的对象不同,思维方式也不同,但它们却是联系紧密、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前者偏重于基础理论,后者偏重于研究应用。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是数理统计研究对象的最重要的特性。概率是对随机性的一种度量,基于概率的知识,将随机性归纳到可能的规律性中,这是随机性思维的基本特征。由于对随机现象的观察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用数据来表现,因此对随机性进行描述的一个重要方式是拟合一个适当的分布。

(三)注重帮助学生深刻体会和应用随机性思维

灵活运用随机性思维的前提是能够深刻体会和认知随机性思维,因此,培养学生灵活运用随机性思维的能力还应当经常在课堂上联系现实世界中的随机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和体会“随机性”的内涵,并激发学生自觉、自我培养随机性思维的意识。让学生的思维方式由“确定性”向“不确定性”过渡,认识到随机事件广泛地存在于客观世界之中,并且无处不在。

四、通过实验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一)金融学专业本科生增设实验课的意义

在金融学的专业课程里增设实验课程是实践教学的重要方式,更是金融学专业课程建设的必然趋势。金融学学科建设中一个广泛存在的问题是不重视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统计方法与金融建模、定量分析脱节,缺乏统计案例和统计软件的结合。没有实际的数据分析训练,学生们就无法对统计的广泛应用性有深刻的体会,也不利于保持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对金融专业的本科生来讲,不掌握一门专业的统计软件,很难完成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工作。因此,在统计思维的训练和培养中,必须注重把统计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训练,在实践中提高统计思维能力,使统计思维在金融学专业本科生在对金融学专业课的学习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笔者认为,统计学、金融统计学、计量经济学、金融工程等课程均可以考虑开设一定的实验课。

(二)有效率地上好实验课

处理金融数据所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众多,每种分析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对象,同时彼此联系。在实验课程的开设中,建议每种方法均遵循一现场演示二案例分析三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处理实际金融数据的学习过程。譬如金融学专业本科生会接触到大量的金融时间序列数据,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链接功能强大的统计分析软件,用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金融时间序列数据的演示,并结合软件的输出结果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统计理论方法和统计软件输出结果的含义。通过实验课的教学,学生学会使用一种以上的统计应用软件进行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不但提高了实际处理金融统计数据的能力以及金融统计的分析技能,产生比较具体的感性知识,而且加深了对金融统计规律性的认识,激发了对统计学和金融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为实现统计理论与金融实践的顺利结合奠定基础。

此外,将统计应用软件与案例教学有机结合已是国际统计教育的主流。金融统计的案例分析主要体现在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上。在案例教学中,应综合应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同时,所选择的案例要与当前备受关注的金融问题、金融现象密切联系,难度也要适中,避免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对案例分析过程有比较好的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学生开始自己动手处理实际金融数据就水到渠成了。

第5篇:对统计学课程的认识范文

1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1 学生对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学习缺乏积极性

学生对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经管类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属于计算机课程,主要讲授软件开发知识,学习这门课程就是学习如何编写程序,如何设计与开发软件系统,教学内容与自己的专业难以结合,与自身将来的从事的工作并没有太大的关联。经管类学生从思想上不够重视该门课程,再加上其的计算机知识薄弱,对该门课程产生排斥感,失去兴趣学习,从而缺乏积极性。计算机类学生则认为自己的专业主要是学习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等技术类的课程,而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讲述的是管理知识和系统工程思想方法,学习的是系统分析、系统规划、信息系统分析及系统设计等理论知识,该课程和自己的专业并无太大关系。他们认为与其花时间学习管理信息系统,倒不如多花点精力学学Java、C++ 等计算机语言比较实用。事实上,系统开发的成败往往取决于前期的规划和设计,需要有合理需求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而编程只是系统开发的最后环节,计算机语言只是编程的工具,作为系统开发人员如果只精通几门计算机语言,而缺少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很难成功地开发出一个满足用户需要的信息系统。由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在理念上存在着不同的错误认识,学生无法深层次地理解学习管理信息系统的真正目的和意义,从而失去学习的主动性,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1.2 师资队伍知识结构单一

目前, 从事管理信息系统教学的教师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计算机专业教师,另一类是管理类专业教师。计算机类专业教师具有较丰富的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但缺乏管理学专业知识,对管理信息系统蕴涵的管理思想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因此, 在课程讲解上只注重信息技术的理论和实践,把该课程变当成了一门纯粹的计算机课。管理类专业教师具备深厚的管理学专业知识,但计算机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薄弱,缺乏工程实践背景和操作能力,没有从事过系统开发工作,在教学中有意无意地忽视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属性,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1.3 教材没有专业区分,缺乏针对性

由于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同,学生对管理信息系统的认识角度也不同,因此,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及课程性质都应该因专业而异。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的侧重点不同,授课学时分配以及教学大纲也不同,因此在教学中应选择具有专业特色的优秀教材。但是,目前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在不同专业的教学中使用的教材大同小异,有些教材虽然在教材封面上标注适用专业,但是教材内容没有实质上的区别,教学内容没有很好地紧密联系实际,教材中的教学案例没有体现出专业的特色,缺乏专业针对性,难以适应教学目标差异化的要求,教学效果不理想。

1.4 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综合性课程,很多理论与方法需要在实践中才能被充分理解领会。从目前的实际教学来看,很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并不够注重实践环节。主要表现在:很多教师在讲授该课程时,仍然是以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理论教学为主,理论课学时安排偏多,学生主要通过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来获取理论知识,而实践课学时安排相对偏少,实践内容的设计和安排不够合理、缺乏实用性、专业针对性不强,缺少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验教学方法,缺少模拟与仿真的有效实践,贯穿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全部过程的完整案例很少。造成理论教学内容与实验教学内容相脱节,学生无法在实践中充分地理解和领会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分析能力难以真正得到提高,从而使教学目标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改革措施

2.1 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基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实际情况,应合理设置各章节教学内容。对于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教学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掌握相关管理知识及系统工程思想;了解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地位和具体应用;了解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方法及流程;掌握相关专业领域常用的管理软件的基本操作;理解信息的传输和处理过程;理解信息系统实施、运行的管理方法。在教学中可适当地降低系统分析及设计过程的技术要求。对于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注重培养系统分析人员和开发人员,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技能,教学内容主要包含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开发思想、开发技术、系统分析、系统规划、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与运行与系统维护等各方面的知识。讲授课程的重点应偏向于软件系统的开发,教学内容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及先进性,知识点要应清晰明了。尤其是对于案例选择上,要充分考虑专业特色,根据学生的专业需要,有针对性地选取案例,例如:市场营销专业,可以选取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为教学案例;电子商务专业选择国内知名网站系统或网上购物系统;会计与财务专业可选取用友或金蝶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专业可选用典型的教务管理系统等,可以通过案例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学内容要及时更新,将信息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状况及研究成果穿插到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和共享新思想,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2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实践环节,适当地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比例,若课时不够,可以安排学生课余时间来完成。在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充分地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学生需求,根据学生所需具备的能力,安排相应的实践内容。

针对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应考虑学生的专业背景,不能将MIS(管理信息系统)实践教学变成 MIS 开发课,要注意控制实践内容的难度,实践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从理论认识到感性认识的一个过程,使学生熟悉经管领域各种MIS 的应用,了解及其开发过程。通过在实验室中安装ERP(企业资源计划)软件,通过常用的现代化管理软件,使学生了解企业管理业务的处理流程,掌握运用MIS 处理业务的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岗位实践能力。另外,在实践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到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实地参观调研,了解MIS 的实际构成及运行特点,为学生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内容以系统开发为主。实验内容可安排基础型实验和设计型实验。基础型实验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系统开发所需的基本技术,在实验中可以引入一套完整的管理信息系统作为背景,让学生独立完成系统分析,如分析数据处理、数据库设计、网络部署等实验内容。设计型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综合运用计算机相关知识根据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开发方法,完成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实现及测试。由于系统的开发工作量比较大,因此设计项目需精心挑选,要求短小精悍而且贴近实务,通常以小组的方式共同完成。通过设计型实验可以有较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2.3 教材的选用和编写要切合学生专业特点

针对计算机类专业和经管理类两个不同的专业,教材编写的内容应有所侧重。对于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是能在本专业领域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现代化管理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运用管理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显得更为重要,由于他们的计算机专业知识相对弱,课程内容不再侧重于信息系统的开发技术方面,而是偏向于了解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作用,运用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管理信息收集、制订管理计划。因此,编写教材时,在不破坏管理信息系统教学的完整体系的前提下,应有所侧重,详略得当。计算机类专业,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技能,讲授课程的重点应该倾向软件系统的开发,教学内容主要介绍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开发思想,以及系统的规划、分析与设计方法。计算机专业开设的课程以计算机知识为主, 缺乏管理方面的知识,因此,对于计算机类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教材应适当补充与管理学有关的内容。

2.4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综合性学科,涉及管理学、计算机科学技术、运筹学等多门课程的知识。这课程的特性要求讲授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具备管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知识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学校应该培养双师型教师,让教师走出校园,到企业中去实践,或者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各种实战培训,也可以适当邀请一些IT 行业具有较好技能的工程师到学校指导学生实践实训活动、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的工作。此外,在校内,也可以进行跨院系学术交流与合作,由计算机专业与管理学专业的任课教师组成教学团队进行教学研究和科研项目研究,并经常在管理理念和计算机技术方面进行学术交流,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第6篇:对统计学课程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 it知识体系 信息应用系统 it课程体系

1 经管类专业it知识体系

近几年,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市场,各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在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大胆探索,面向应用,培育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与企业无缝连接,是这一改革的目标。在具体实施上,经管类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专业的实践性课程或环节,如市场营销专业沙盘模拟,会计专业手工会计模拟,旅游管理专业的调酒训练等,这类课程本质上就是未来就业环境的一个模拟或缩影;另一类是it类应用课程的开设,随着it技术和互联网的深入广泛应用,it在企业中的地位也更加凸显,学生到企业必定与电脑、网络、应用系统打交道,所以这类课程不可轻视,本文的着重点也在这里,即探讨经管类专业应该具有什么样的it类实验课程体系。

1.1 经管类专业it类实验课程界定与目标

经管类专业的it类实验课程除了如计算机基础这样的通识课程之外,还包括一些课内含有上机课程的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上机学时至少应占课程总学时的四分之一,且上机不是简单的查资料,也不是完全的验证性实验,而应有一些综合性的实验内容,要能让学生动脑筋,这样的实验课程才能为培养创新能力服务。像会计专业这种对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开设的单设实验环节(如会计电算化课程设计)也归为it类实验课程。

开设it类课程不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也不是为应付各种职业证书考试,它是教学改革的需要,与专业培养方向这个大目标是一致的,是为提高就业能力服务的。认识这点,对经管类专业it类实验课程体系建设十分重要。

经管类专业it课程的具体目标是:要使学生能应用本专业的各种信息系统,能使用常用软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进而提高对it在本专业的认识,对it在本专业未来的发展有一定的前瞻性,以使自己始终能够跟上技术应用的步伐,甚至能提出好的应用建议,做一个懂it应用的管理人才。

1.2 经管类专业it类知识层次

尽管经管类专业的it类实验课程是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的,但it类课程自身有一定规律,it类课程技术性强,课程间逻辑联系紧密,在经管类专业中,它自身应构成一个子系统,它的层次关系如图1。

第一层次:it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经管类专业来说,主要通过学习计算机的最基本的知识来完成。包括理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运行软件的过程;了解数据库的概念与构成,了解数据库是经管类信息系统核心部分。涉及的课程主要是两门,即计算机基础和一门数据方面的课程,这两门课程都有大量的实验课时,是一个很好的入门基础训练。

第二个层次是对it在本专业应用技术的掌握,可通过学习本专业的一个信息系统来完成。经管类专业的信息应用系统在使用顺序上,有很多共性,一般为:系统设置基础数据输入期间数据输入各种查询输出各种分析输出等。在学习信息系统时,不能简单的弄几个数据模拟一下了事,而应该用有实际意义的数据,数据量至少应跨三个期间,因为很多细节问题在少量数据上无法体现,在一个期间也看不出来,在企业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中,按部就班的过程谁都会,高手在于能解决问题,这一点在学习时就应刻留心,这对实验课指导教师也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第三个层次是it的深化应用层,这是由企业应用需求而提出的。何谓深化,就是没有专门的信息系统来解决应用中的问题,或者信息系统没有企业所需的功能,或者企业所需功能需在信息系统上进行二次开发才能实现。一般会认为这不是经管类专业的工作,应属于it专业范畴。实际不然,企业的应用需求是千变万化的,而软件的功能在一个时期相对稳定,软件的功能经常显得不足,这就需要企业工作人员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it专业的人员不懂企业业务,无法胜任,企业也不可能经常拿钱去请it工程师,所以企业工作人员自己要能掌握一些it深化应用的能力。

经管类专业it深化应用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利用常用软件的较高级的功能,如excel的函数来解决企业中的应用,许多小

企业都用excel来管理业务;二是在信息系统上进行二次开发,如用友财务软件提供的月末结转公式定义功能,可以来设计各种报表。要很好地掌握这两者,对it技术和经管业务都要很熟悉,可能在学校只能做到很少一点,但应作为一个目标去追求。

从第一个层次到第三个层次是从it技术到管理类专业综合应用的过程,也是技术与经管业务相结合、以技术支持管理的过程。只有具备了这三个层次的知识和能力,才可以说具备了较强的动手能力,才能从容应对未来的工作挑战。

2 经管类专业it类课程体系

根据上述对经管类专业it类课程的培养目标和知识层次的分析,经管类专业it实验课程应具有如下图(图2)的体系结构。

对数据库原理类课程,一般在经管类开设《visual foxpro 程序设计》,这门课程是在是太老了,也许极少数企业还用vf来做些工作,但绝大数企业不会用这个系统,本人觉得应该讲授一些关系数据库和sql知识,不需要讲得太深,但要结合现在应用系统的实际,最好能分析一两个应用系统的数据库结构,并用sql语句写一些基本应用,不要求懂数据库设计,只要求懂原理,有应用能力。

不同专业具体的应用系统课程视专业不同而不同,如市场营销专业可开设《销售管理系统》,会计专业可开《会计软件的应用》、旅游管理专业可开《酒店管理系统》,金融专业可开《证券投资分析系统》等,课程名称可能与此处不同,但应有相近的内容。一般开设一门课程,对it依赖较强的专业也可开设两门。在课程的学习上,应力求使学生了全面掌握信息系统的应用,能解决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如果系统有二次开发功能,还应会根据要求进行一些二次开发,掌握了一个系统,对类似的其他系统应具有自学能力。如果只是简单会用,可能达不到开设这些课程的目标,也对不起花大价钱购回的软件应用系统。

信息系统基本原理与构成课程一般开设《管理信息系统》,也有的高校开《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不管是哪门课程,都应将重点放在信息系统的原理与功能结构、数据流程上,而不应过多地去讨论开发过程,经管类专业对此并不需要有过多的理解,也无法理解。信息系统的原理是什么呢?我想主要有这样一些内容:信息系统有哪些功能;这些功能是如何协调运作的;企业的业务流程如何反映在信息系统中,如何变成了数据流程;数据库中的数据是如何组织的,最后又如何变成了各种输出;信息系统有哪些共性的东西,又有哪些特殊性;从一个手工业务到一个计算机信息系统,需要做哪些工作。总之,从原理上共性上来理解信息系统,为更好地应用信息系统服务。

深化信息系统的应用课程多数高校都没有开设,可能认识上还没有到这一步。它的重要性前面已经叙述,这门课程可以以选修或开放式教学方式进行,如果组织得好,这门课程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3 课程体系执行中的几个问题

3.1 谁来讲授信息系统的使用规律

很显然,第一层次的课程属于it基础类,不会涉及信息系统的使用规律,这个任务在第二层次,即具体应用系统课程和信息系统原理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这样一个问题,讲授具体应用系统的教师,一般是专业教师,对it技术的理解并不深入,可能自己只在软件供应商处接受了一个短期的培训,自己也只是会用,没有在企业做过,对企业的实际应用也不是很了解,对软件的原理也没有透彻认识,所以只能将软件的简单使用过程教给学生。讲授信息系统原理的教师则倒过来,他们往往是计算机专业毕业,陶醉于信息系统的开发原理,而忽视应用,或者认为应用很简单,不愿意去过多探讨,或者对经管类专业业务不熟悉,不能深入探讨应用问题。理想的情况当然是这两个方面的结合,但这可能要一个较长的过程,需要教师有责任心,有交叉学科背景,有到企业交流学习的机会。当然,首先是学校要认识到这个问题,有解决这个问题的愿望与经费。

3.2 深入应用的难点

前面已叙述,深入应用就是能根据企业变化的应用需要解决企业的问题。深入应用的难点就在于变化,准确点说,是企业对原始数据加工的变化,从算法的角度看就是对数据分类、排序、统计的变化。excel是一个广泛使用的软件,它提供了非常强大的分类、排序、统计功能,不过有时需要编写一些函数来完成。函数是什么呢,本质上是系统提供的一段具有某种功能的程序,会用函数,excel的

使用就达到了另一个高度。excel这种函数模式,被许多具有二次开发功能信息系统模仿,能理解这一点,对这些问题有全面的认识和把握的专业教师真不多,但课程体系设计者应有这方面的认识,否则,设计出来的课程体系肯定达不到这个层次。所以深入应用的难点有两个:一是认识,二是师资,解决这两个问题可能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3.3 学生对it类课程的重视程度与学习能力

经管类专业学生以文科背景居多,即使招收的是理科生,一段时间学习后,也会养成文科的学习方式,光看书,不愿动手。而it类课程需要学生静下心来,认真看书,认真理解概念,认真上机摸索,只有这样,才能培养严谨的思维习惯,才能对it课程有悟性。逻辑性强、微观思维为主,这是it类课程的特点,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在这方面略显不足。解决这个问题,一是需要提高认识,二是需要认真的态度和时间的付出,做到这两者,it类课程就不愁学不好。

第7篇:对统计学课程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编译原理;专业知识;核心课程;专业素养

“编译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体系结构”是计算机专业的三门核心课程,在计算机科学的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学生对于这三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对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进一步讲,能否确切理解编译程序、操作系统和硬件系统之间的关联及它们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层次地位,直接反映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整体把握程度。遗憾的是,受限于目前的教学大纲和学时,这三门课程的教学很少涉及对相关课程的介绍和联系,只注重课程自身教学内容的讲解和分析,导致学生无法理解所学知识的应用背景,产生学无所用的想法。

由于编译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逻辑性和实践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过于抽象和难以理解。编译教学内容涉及到程序设计、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系统结构等相关课程,掌握编译技术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整个计算机系统的理解[1]。目前,编译课程的教学更多关注自身内容的讲解和传授,与其他课程横向联系的内容相对较少。许多学校虽然开设了实验课及相应的课程设计,但只对编译理论中的某些算法或编译系统的某一阶段功能进行单纯的实现与验证,缺少实际背景。另外,现行的编译教材大部分都是从编译技术本身的角度撰写的,为的是让学生掌握编译的基

本理论与思想[2]。所有这些最终导致学生无法对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每条指令的执行过程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因而不能实现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计算机专业的理论基础对培养学生的计算机专业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因此课程间封闭的教学方式不利于专业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目前,这一现状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笔者认为应以编译课程为切入点,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相关课程的联系,促进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交叉融合。

1以编译课程为切入点,强化专业知识融会贯通

编译程序在计算机系统不同层次中处于核心地位,在程序设计及运行过程中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因此应以编译课程为切入点,促进专业知识的融合。按照教学大纲安排,学生入学后首先要学习程序设计的相关课程,进入高年级后,主要学习操作系统、计算机体系结构和编译原理等核心专业课程,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编译程序在从程序设计到程序运行产生输出结果这一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编译系统对用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源程序

进行编译,编译过程中会用到源语言自身的规范和库程序,需要操作系统提供的库程序和接口以及目标体系结构的相关信息生成可执行的二进制程序。可执行程序根据用户的需要,由操作系统调度运行,并与下层的硬件系统产生密切的关系。为此,编译课程的部分内容需要程序设计语言、操作系统和体系结构等课程作为支撑,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系统从软件设计到程序执行的完整过程。

正是由于编译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处于重要地位,以编译课程为切入点,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核心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不仅有助于实现编译课程抽象内容形象化,也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整个计算机系统的认识。另外,随着计算机系统结构的不断发展与更新,嵌入式计算、并行计算与可重构计算系统逐渐得到发展和普及,这些都使编译系统和计算机系统结构之间的关系变得比以往更加密切。一种新结构的出现需要新编译系统的支持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因此在编译课程的教学中加强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也是符合计算机系统发展的大趋势。

2以编译课程为切入点的可能性分析

以编译课程为切入点,强化各个核心专业课程之间的关联,其可能性概括如下:

(1) “编译原理”是计算机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且在计算机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

(2) 编译课程开课的学期较为合适。我们查阅了国内部分高校的教学计划,研究了计算机核心专业课程的课程安排。如表1所示,在我们调查的高校中,除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外,近一半高校编译课程的开课学期多位于程序设计、操作系统和计算机体系结构等课程之后,或与操作系统和体系结构等课程同时讲授,因此在编译课程的讲授过程中穿插联系相关课程的内容比较合理。通过对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巩固与提升,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 编译课程多次涉及其他专业课程的内容,例如“编译原理教学引论”部分要讲授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历史、编译程序在计算机软件系统中的重要地位等内容;讲授“编译运行时的环境”部分时,一定学时用于讲述存储分配,特别是基于栈的运行时环境的动态存储分配和基于堆的运行时环境的动态存储分配部分,与操作系统相关内容相互渗透;在“代码生成和优化”部分,尤其是过程(函数)调用的翻译部分,针对目标系统结构的优化部分,亦需要体系结构相关知识作为支撑。反观操作系统和体系结构等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则相对较少。

基于以上几点认识,我们认为,以编译课程为切入点,充分利用有限的学时,在部分教学内容中强化与其他核心课程的关联,实现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3关于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

如前所述,目前教与学的实际情况不利于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在注重软件能力培养的计算机学院中,学生对图1的阴影部分知之甚少,而对阴影前后两部分的内容更加熟悉,掌握程度更高。所以,学生没有从总体上对所学知识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对所学专业课程没有构成清晰的轮廓和概括。

为了强化编译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将课程教学置于计算机系统大的背景环境之中,重点阐述编译程序在计算机软件系统中的重要性,与其他核心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同时运用实例教学,使学生从抽象的教学内容中解脱出来,真正感受到所学知识的可用性和有用性。鉴于此,我们对编译课程的教学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 在引言部分强调编译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重点说明编译程序在整个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和层次地位。需要说明的是,教师不应只强调编译程序自身的地位和作用,还要将其放入图1所示的背景中,使学生能够理解编译程序在从语言到程序执行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加强对计算机专业大背景的认识。

(2) 在运行环境、代码生成和优化部分,教师应结合操作系统和计算机体系结构内容进行讲解,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目标代码格式、函数调用方式、基于栈的存储管理、代码优化的原因和目标等概念。

例1:对可优化的简单程序源码,使用同一编译程序多次编译,每次编译时指定不同的优化级别,通过分析编译程序生成的汇编源码比较生成的可执行程序运行性能,向学生解释编译程序在编译过程中实施的优化措施,说明优化的目的和效果。

例2:针对最简单的C语言HelloWorld程序,通过分析其在具体平台上编译后的运行时函数调用图(包括操作系统API),说明用户编写的程序与语言库、系统库之间的关系。

例3:结合具体型号的DSP处理器(例如TMS320 C6000系列)及其调试模式下指令的执行过程,说明针

对具体计算机系统结构进行编译优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 建议针对目前常用的系统平台设计小型完整的实践课程,实践内容应适量涉及体系结构和操作系统的相关内容。针对常见的处理器架构和操作系统设计实践课程,可以使学生在实际的系统中观察到实践结果,通过实际操作和验证增强感官认识,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例:针对学生熟悉的程序设计语言(C或者Java)、经常使用的操作系统(Windows或者Linux)、常见处理器架构(例如X86),设计简单完整的实践课程。教师提供能够处理一小部分语法子集的完整编译程序,供学生学习,作为实践过程的参照。学生可以将一小部分没有实现的语法子集作为实践任务,完善已有的编译程序,实现从词法分析到代码生成的各部分功能。最后应能使增强的编译程序在现有的系统平台上运行,编译源码文件并生成可运行的应用程序。

4结语

通过调查目前计算机核心专业课程教与学的实际情况,我们发现各个课程的教学相对封闭,因此提出了以编译课程为切入点,强化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强调加强编译课程与其他课程内容的交叉联系,并从必要性和可能性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最后对具体教学内容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 李冬梅,施海虎.“编译原理”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探索[J]. 计算机教育,2008(8):103-104.

[2] 唐仕喜. 编译技术可扩展式课程设计改革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09(2):40-42.

[3] 何炎祥,伍春香. 计算机专业不需要开设编译原理课程吗?[J]. 计算机教育,2009(4):61-62.

Analysis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nfiltration and Integration in the Compiler Principle Teaching

JI Wei-xing, CHEN Ying, LI Kan, WANG Gui-zhen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1, China)

第8篇:对统计学课程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卫生统计学》;中医药院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一、目前中医药院校学生学习卫生统计学现状

1.学生数学知识薄弱。《卫生统计学》教学内容包含大量的数理统计学数学知识,而医学生数学知识薄弱成为学习卫生统计学的瓶颈。其次,这门课程一般于大学第三、四学年开设,学生经过前几年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基本上已经形成中医辨证思维模式,这对卫生统计学中的抽象概念和逻辑推理较难接受,所以大多数学生感觉这门学科很难掌握,甚至有的同学反映听课犹如听天书。

2.对卫生统计学重要性认识不足。西医院校学生对卫生统计学课程认识普遍不足,中医药院校学生更是如此[2],甚至情况更为严重。现阶段,本科生没有科研设计及数据处理分析的迫切需求与压力,认识不到统计学对他们将来工作学习的重要性,一直认为这门课程没有用途,而现阶段学习统计学仅仅是为了期末应付考试,取得卷面成绩,最终导致学生对本门课程学习兴趣不足。

3.授课方式需改革。目前,高等医学院校统计学教学中仍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这种方式俗称填鸭式教学,即任课老师单向灌输书本知识,而学生只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导致学生动手能力较差;其次,有些老师在讲课时过分注重理论公式的推导及计算,而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其繁琐,从而导致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这对统计学的学习非常不利。

二、《卫生统计学》教学改革措施

1.引导学生正确认知学习统计学的必要性。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认真、谨慎的学习态度呢?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这对于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非常必要。目前大多数学生都不能认识到卫生统计学会在他们今后的实际工作学习中所起的作用,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畏难情绪,不愿意主动学习,主动思考问题,而只是一味地被动接受知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及学习的效果。

卫生统计学知识理论性强、内容枯燥、抽象难懂,甚至很多公式难以理解和记忆,但只要学生能够认识到这门课程对他们以后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他们就愿意多花时间和功夫来攻克这个难关,主动学习[3]。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知识的应用,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并在授课过程中多采用科研实例来验证统计学的应用。

2.逐步训练学生的统计逻辑思维能力。据调查,当前医学科研论文中有大约70%~80%的文章所应用的都是最基本的统计学方法[4],如经常用到的t检验(单样本设计及配对设计),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一元线性相关与回归等[5]。整个统计学学习过程中,难点集中在假设检验基本思想的理解及各种方法应用上。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重视对理论思想的剖析讲解,减少指标的手工计算及公式的推导。另外,在每种方法的讲解过程中,应多列举案例或选取一些典型论文,引导学生详细分析论文中所涉及到的统计学方法,强调各种方法的使用范围、应用条件及注意事项,让学生掌握不同资料的分析方法,并将各种方法进行对比进一步理解不同方法的适用特点。这样,通过案例的讲解,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就能够逐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大大地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统计学方法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统计学在医学中主要是研究医学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我们学习统计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以后的应用。因此,授课内容要与临床实例相联系,一方面,通过具体实例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医学院校学生毕业后大部分从事临床工作,这样,他们可以根据现有资料进行相应的科学研究。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应用具体数据,引导学生判断变量类型、资料分布类型,从而判断分析数据应采用什么样的统计学方法,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和强化了他们的科研意识。

4.加强统计学软件的应用。统计学学习过程中数据分析涉及到大量的数据计算,而本门课程的学习计算不是重点,方法应用才是目的。因此,卫生统计学教学应在掌握理解基本理论思想的前提下,尽快利用计算机和统计软件等先进教学手段进行实习,增加学生上机操作实践课时,让教师把教学(学生把学习)重点放在理解基本概念与原理、选择统计方法和对数据的结果解释上。目前,比较常用的统计软件有SPSS、SAS和Epidata[6]。不同的软件各有优缺点,但考虑到中医院校学生的基础,教师应该选择方法全面、操作简便的SPSS软件。通过软件学习,不但简化了繁琐的计算过程,且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同时,还可以利用计算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在卫生统计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授课观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另外,教学形式也应灵活多样,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需求和教学目的出发,以多种教学方式为手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目的,使学生真正理解统计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医学科研、医院管理的联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倪宗瓒.医学统计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

[2]王均琴,李国春.中医药院校《医学统计学》教学难点和对策[J].科技信息,2011,15:230.

[3]陈峰,于浩,赵杨.医学统计学的教学难点与对策[J].统计教育,2007(1):36-37.

[4]武晓岩,李康.医学研究生统计学教育的发展与思考[J].中国卫生统计,2007,24(3):305-307.

第9篇:对统计学课程的认识范文

自计算机和集成电路出现后,通信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以3G移动通信和WLAN为代表的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普及,使得通信工程日渐成为发展最快和最具影响力的专业之一,与此同时,技术的发展和更新也对该类专业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在招聘中出现了一个现象,用人单位更倾向于电子竞赛中获奖的学生,所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水平,就可能获得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而主要承担专业人才培养任务的高等学校也必须要紧跟上技术的步伐,不少学校在通信专业的实验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山东科技大学是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根据学校特点,我们对专业阶段的除课程中包含的实验以外的实践类课程做了一些调整和内容改革,将以往依赖于软件仿真和硬件小系统设计的内容,变成以完成单元电路的设计,子系统设计到涵盖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乃至网络层的完整系统设计的相互之间紧密联系的、层层递进的系统化设计,目的在于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使他们真正感觉到通信系统是软件和硬件的统一体,不仅包含振荡器、调制器等硬件电路,也包含编码、协议等软件程序,对将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有一个全面的、深层次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完成通信系统从单元模块到功能子系统再到完整系统最后到通信网络的完整认识。

2实践课程内容的设计思想

通信工程专业自第四学期进入专业课程阶段,专业阶段实践类课程(除课程当中的实验课以外)包括:单片机原理课程设计、信号与系统课程设计、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生产实习、通信原理与系统课程设计、专业方向课程设计和创新性实验。由于单片机原理课程设计和信号与系统课程设计属于基础课,因此本次规划只涉及其余的5门课程。原先这5门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有:(1)高频电子线路:等幅调制发射电路仿真设计以及收音机组装与调试;(2)生产实习:电视机组装与调试;(3)通信原理与系统课程设计:MATLAB仿真验证编码和调制原理;(4)专业方向课程设计:通信系统方案设计;(5)创新性实验3个,分别在第4、5、6学期,内容由指导教师自选。在专业实践教学的调整和构建中,设计了分层次渐进的体系结构,遵循“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电路设计能力培养—系统设计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培养思路,同时基于一体化的考虑,规划了统一的设计任务,即设计一个完整通信系统:多个无线传输站点构成的多点对多点的基本通信网络。各课程在这一统一的任务下,承担不同的子任务,如无线收发模块设计、纠错编码、网络协议设计等。对所涉及课程任务进行统一设计的好处如下:(1)完整系统的设计。经历由细节到整体,由电路单元到功能系统的设计过程,使学生了解针对不同层次的功能实现需要不同的设计思路。(2)节省实验经费。一体化任务设计,使前期课程的设计成果,可用于后续的设计,如无线收发信机,可以用于构建数字编码通信系统。(3)避免知识的重复。以前的课程设计在内容上出现不同程度的重复,去掉重复部分后可节省时间学习其他新知识。

3一体化课程规划和层次化内容设计

按照课程时间计划,课程设计和生产实习按时间先后依次是: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生产实习、通信原理与系统课程设计、专业方向课程设计,其时间顺序和所属的层次如图1所示。创新性实验分3个阶段,分别设在第4、第5、第6三个学期,完成不同的任务。调整后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主要是验证上变频、下变频以及振荡器的工作机理,用MultiSim构建电路,并进行仿真;生产实习是让学生学会电路图纸和PCB版图制作,设计和制成无线收/发信机电路板;通信原理与系统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实现点对点通信系统,任务是调试收/发信机、信道纠错编码设计等;专业方向课程设计的目的是用收/发信机模块和控制终端构建RS-485总线结构的网络或是简单的ALOHA网络。

4课程体系改革措施

为保证一体化实践课程教学任务的顺利实施,采取了以下措施:(1)打破课程界限,设立可分解的综合任务。将整个实践课程内容设计为一个统一任务,即建设一个通信网络系统,但各个课程的任务又是相对独立和完整的一个子任务,前期课程的设计成果用于后期课程的任务系统的建设。(2)专业实验室全面向学生开放。由于课程设计环环相扣,前期设计的成果就是后续设计内容的基础,因此本次课程设计必须成功才能进行下次的设计,而且性能越好下一级课程设计成功的可能性越大。为了保证设计任务顺利进行,开放有关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实验场所。(3)设立专门的团队从头至尾全程负责。整个课程体系设置成一个大的综合任务,前后之间紧密联系,因此,指导教师必须要对此次设计之前和之后的任务非常清楚,这样才能保证整个设计任务的顺利实施,为此成立专门的实践课程教学团队负责整个任务的实施,每位教师都要熟悉流程中所有任务内容。

5课程内容改革实施效果

通过对2009、2010、2011级本科生的实施效果来看,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获取方面有明显改善。(1)拓宽了学生对专业知识和专业领域的认知视野,加深了他们对专业课程之间以及课程与具体工程实际之间关系的理解,激发了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他们在信息论与编码、通信原理等理论课程的成绩都有明显的提升。(2)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研素质。改革后的课程体系和内容,对学生掌握学以致用的能力的提升作用颇为明显。学生在进入毕业论文阶段,其动手能力表现得到导师们的一致认可。(3)弥合了通信技术理论和工程实践的裂隙。通过改革实践课程,可以一定程度上弥合课程的课本知识是与工程实践相脱节的裂隙,与工程实际的衔接也激发了许多同学课外实践的兴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通信专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暑假进入实验室进一步拓展学习。(4)多名学生在近几年参加山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创业大赛、全国信息技术大赛、山东省机器人大赛等各级电子设计竞赛、创新性项目中获得优异的成绩。(5)毕业生就业岗位层次有了很大提升。实施教学改革后,除去考上研究生的同学外,有一批学生进入通信设备公司,从事技术含量较高的研发或设备技术支持工作,就业工作岗位层次明显提升。

6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