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统计学的理解范文

对统计学的理解精选(九篇)

对统计学的理解

第1篇:对统计学的理解范文

地方高等院校一直以培养各类人才、发展科学和教育事业、服务社会大众为己任。因此,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等院校工作的主要职能之一。针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开设的统计学课程是一门方法论学科,它是对大量体现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指标进行调查的同时,选择数学模型对数量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推论出统计指标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和数量特征,撰写统计分析报告,为报告使用者提供预测或决策所需要的数据的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但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众多问题,因此,需要对统计学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统计学教学更科学、更实用。

一 地方高校统计学教学现状分析

统计学分为经济学科的社会经济统计学和数学学科的数理统计学及生物学科的生物统计学。在地方高校统计学教育中,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撰写统计报告的各种方法和技巧是统计学教学的重点。统计学非常实用,但是涉及大量的数学公式和计算,如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抽样调查、时间序列分析法、相关和回归分析法、指数因数分析法等,这些与数学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学习起来倍感吃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困难重重。学生听不懂,觉得统计学枯燥、乏味,教师讲的内容抽象、不易理解。教师在统计学授课过程中需要一些计算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融会贯通统计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可是让学生动手练习时,学生要么不听,要么敷衍了事,而教师受教学进度影响,又不得不进行下节内容教学,这样在进一步的教学中学生学起来更吃力,如此下去,造成恶性循环,统计学的教学效果十分不佳。

二 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目前有些高校就统计学教学提出了相关的改革措施,也有些统计学者提出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以“案例教学”为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入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然而,针对地方高校统计学教学改革模式研究只停留在统计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初级层次。要想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必须对统计学的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出解决目前统计学面临的教学难、理解难和与实践活动脱节的改革方案,使统计学不仅只是一种专业分析的工具,更是一种独立的“基本思考方法”。统计学不仅要学习大量的公式,更要学习本文由收集整理统计的思想。统计学与社会现象高度相关,如最小平方法与正态分布理论来源于天文观察误差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来源于生物学研究、抽样调查方法源于政府统计调查资料的收集等。因此,统计学来源于社会实践,最终也要指导社会实践。

1.统计学课程教学应添加实际统计项目

统计学的教学内容一直是以统计学基础理论知识为主体,讲授难度大,学生听起来枯燥乏味,致使学生对统计学知识的实际掌握程度较低,理解和应用能力较弱。因此,需要对统计学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添加实践项目或实验项目,根据实践项目和实验项目的要求,向学生讲解统计学的实际应用,让学生对统计学的理解更形象,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使统计学教学变得相对简单、容易理解,在实践中能够有效地运用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项目驱动式的统计学教学应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根据实际的统计项目收集和整理企业或组织在生产、经营和运作过程中涉及的统计数据和统计资料,综合运用统计分组、统计指数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法、抽样调查及相关与回归等统计方法,对企业或组织的经济活动条件、运作过程、经营成果及其他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提交统计报告。这样有针对性地进行统计学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快速了解在实际工作中统计学起到的作用,以及统计涉及的具体工作和内容。

2.添加统计软件应用于统计学教学体系

统计学教学随着科技的进步,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不断的更新,大多数地方院校在统计学教学中,都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使统计学基础理论学起来较为生动有趣地方高校在统计学教学环节应引入计算机处理技术,即统计分析软件。统计分析软件是一种应用软件,是对资料进行各种统计处理分析的系列程序组合。通过计算机处理技术分析统计数据,使统计数据分析更科学、更准确。学生通过学习统计应用软件操作方法和技巧,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统计学的知识要点和操作技巧,提高其学习统计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3.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进行综合模拟训练

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针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不仅应添加实际项目联系,同时还应对相应的内容进行综合模拟及实验训练。学生理解和掌握了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软件操作,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从容地应对进行日常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统计学课程必须开始实验教学,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能有效连接,提高学生日常数据的处理分析能力。综合模拟实验是在统计学某一基础理论知识讲解完后,根据实际项目设计综合模拟实验项目,模仿市场运作环境,让学生对虚拟环境下模拟日常运作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汇总,运用统计数学模型进行模拟分析,进而得出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改变了过去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以“行为指导”为主,通过指导学生在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过程中出现的操作行为问题,让学生掌握数据统计分析的工作要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通过调整统计学教学体系,把统计学理论、统计应用软件操作技巧和统计学综合模拟实验结合在一起,形成三维一体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到统计学的应用价值。

4.改革统计学教学的考核形式

地方高校针对统计学课程的考核大多都是采用闭卷的形式,其中涉及大量的计算公式,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但是基于项目驱动的统计学教学模式借助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只需要学生理解统计学的基本原理,掌握统计软件操作方法就可以。因此,统计学考试形式应该改变,应重点考查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利用统计学知识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期末考核形式可以采用半开卷、开卷、撰写统计分析报告、统计分析软件操作等各种形式或综合形式,全方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考试内容应丰富多样,考核的内容多侧重统计学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综合分析能力,少考一些死记硬背的内容,如案例分析,统计数据的解释说明可以添加到考试内容中去。同时,考试成绩也应灵活多变,加大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通过考查软件操作来弥补考试过程中体现不出的学生的实践水平。

三 结束语

第2篇:对统计学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统计学 教学模式 管理应用 研究总结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c)-0182-01

当今时代是信息经济时代,可以说,社会各个环节的发展都离不开对信息管理模式的应用,从而实现对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实现其统计体系的健全。以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实现国家对统计学人才的培养,保障其统计学教学体系的成熟。

1 统计学应用环节分析

(1)为了满足实际教学工作的需要,我们需要进行统计学应用环节的优化,比如其统计学教材的改革及其相关课堂模式的深化应用。在日常教学中,有些统计学基础教材是比较陈旧的老教材,已经难以满足当先社会的统计学教学工作了,这就难免会对学生对日常统计学知识造成误导,不能实现与当代统计教学形势的吻合。统计学教材质量是统计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相关多的高校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实现对统计教学教材的及时更新。

其内部教学内容也往往偏重于理论体系,有些知识都是抽象复杂的。缺乏对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不能实现对案例教学模式的深化,及其学生实际统计学相关知识的实践操作应用。为了满足现代化信息管理的需要,我们需要进行统计学教材的改革,以满足现代化统计学系统的健全的需要,实现对其统计学教学目的的深化,以保障学生对相关统计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实现对其相关数据信息统计环节的优化,以促进其对实际案例的有效分析,满足统计学教材的健全的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实现其统计软件及其统计学教学内容的结合。也要进行实际案例教学模式的应用。下文中将详细进行案例教学模式的应用。通过对教学整体环节的优化,以有助于统计学教材内容的深化,方便学生对相关统计知识理论的掌握,使其教学环节的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满足学生的统计素质的提升的需要。

(2)为了实行日常教学质量的提升,我们需要进行案例教学模式的深化,实现对教师的日常教学环节的优化。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在课堂案例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学生的小组划分,以实现对相关知识得到讨论,实现对其相关案例的有效分析,以保障学生对于相关理论知识的有效学习,促进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其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案例选择环节的优化,保证其时效性、理论性、实践性及其真实性。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取代了传统的黑板教学模式,更加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把过去在教学中不能展现的事物表现出来,对于统计学来说,可以更加深入理解和掌握统计方法在实际中的运用。

我们也要进行相关教学指导的优化,以方便学生对于相关统计环节流程的深入分析,促进其学生的统计素质的提升,专业能力的提升,通过对其相关行政事业单位等统计工作环节的了解,实现学生对统计学工作内容的深入了解。以方便日后的统计工作流程的优化,以实现对其统计学系统的深入了解,比如其宏观统计学环节及其微观统计学环节,以有效提升学生对于实际统计工作重要性的提升,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由于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从小学、中学,进入到大学学习,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对国内外政治、经济生活了解较少、对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接触甚少,因而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存在障碍,通常感到抽象和空洞,而且主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带领学生走出去,通过到实际部门的考察、调研可以极大地缩短课堂与实际的距离,有效地促进和深化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2 统计学理论教学及其实践教学的集合

(1)为了促进其统计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我们需要进行其理论教学环节及其实践操作环节的优化。以保障学生对于统计学理论知识的深入了解,又能保证其实际操作环节的优化。在日常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实现对其理论教学环节及其实践教学环节的优化,以满足统计学的实践应用性的需要,培养学生的统计分析能力及其统计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以实现对现实难题的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统计软件的应用,满足统计实践性的需要,通过对其统计学理论体系的健全,满足理论知识的传授的需要。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引导,保障学生的统计软件的有效应用。以方便学生对其数据资料的搜集环节、整理环节等的优化,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在此过程中,我们也要进行就业指导教学环节的开展,在就业的选择中,不要好高骛远,更不要急功近利,要正确认识自己的经验和能力,选择能体现自身价值和发挥自己特长的岗位,认清现实。社会处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之中,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有一席之地,必须居安思危,不能盲目自大,必须不断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从而使自己适应不断发展的经济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学生了解专业就业信息也有积极作用。学生在这些实践环节中,尽量结合实用系统,掌握分析、操作、应用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协调工作能力,培养自我知识更新能力。

统计学的理论性是比较强的,我们必须进行理论教学模式的优化,实现学生对于统计学知识体系的深入了解。以确保其理论知识及其实际工作操作的结合,实现其理论知识及其生活实际的有效结合,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通过对其案例教学的应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我们可以进行统计理论的案例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以实现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比如可以在校内开展一些调查,像学生每月生活费调查、业余活动调查等,让学生通过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其进行设计、调查、分析、整理,最后写出报告,这样不但可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做到学以致用,还可以提供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学校还可以联系一些实习单位,让学生真正体验在现实操作,把所学的知识和实际工作更好地融合,在实际操作中逐步提升自己的水平。

(2)我们也要积极汲取国外统计学教学方法的精华,实现对案例教学系统的健全,突破传统的案例教学的局限性,实现对实践活动的有效模式,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类似问题,促进其综合应用性的提升。实现对现实典型案例的深入分析,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使学生在课堂上就接触到大量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各种错综复杂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案例的解决方案往往不是唯一的,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3篇:对统计学的理解范文

论文关键词:统计学教学;问题;对策

1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管理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统计学课程具有两个明显特点: 一是“ 三多两难” ,即概念多 、 原理多、 公式多、 难理解、 难记忆。二是高度抽象性。 统计学中的很多概念都非常抽象, 如果不和统计实践紧密联系, 往往是很难理解的, 如置信区间、 参数检验等。 一般来说 ,统计学课程主要阐明统计工作的四个阶段 : 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前三个阶段所占比重较小,真正的难点在第四阶段, 当然在学习统计分析前, 必须弄清相关基础概念。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教学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关键是让学生能运用这些原理和方法处理实际经济与管理问题 但目前管理类专业的统计学教学却没能实现这一目的,还有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1.1 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 各职业院校管理类专业的统计学教学模式单一,严重阻碍了统计教育的发展。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1 教学目的单一

许多统计教师在制定管理类专业教学目的时,往往只注重统计基本原理和方法的传授, 很少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模式、 提高学生的统计素养、 真正提高学生的统计水平。

1.1.2 教学内容单一

管理类专业的统计教学内容多是抽象地介绍定义、 理论和方法, 很少涉及统计在各专业的具体应用。大多数非统计专业的学生来说 ,由于缺乏恰当的应用背景, 对于统计理论和统计意识的理解 、 统计分析方法的掌握就会大打折扣。因此 ,学生学完统计学之后,既难以理解统计学的意义和作用,具体的应用更是无从着手,统计学对自身所学专业的帮助也就无从谈起。

1.1.3 教学方式单一

填鸭式的满堂灌仍普遍存在于管理类专业的统计教学中,这种教学方式的功能仅仅停留在统计知识的传授上,上课记笔记 ,复习背笔记 。课后做作业也只是为了掌握和巩固所学理论知识 ,考试还是考笔记 ,这样往往缩小了学生思考、 判断、 发挥、 创新的空间, 大大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2 学习难度大,学生兴趣不足

学生的知识结构是一个断层,由于接触的社会经济现象少,事物显得抽象 , 难理解,加上传统统计学教学中大量冗长的数学计算,使学生在学习中觉得枯燥,缺乏兴趣。 而且,职业院校的学生知识底子较差,有些院校管理类专业招生都是文理兼招的,在文科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看到数字和公式就头疼,对统计学有着本能式的排斥 ,缺乏学习信心。

(1)统计学课程概念多而且概念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公式多且计算有一定难度,如果学生不做必要的课外阅读、 练习和实践活动,是很难理解和掌握的。对于管理类专业的本科学生来说,本身的专业课学习负担已不轻。

(2)对于管理类专业的本科学生来说,其数学或者数理统计的基础不是特别好,推断统计将是他们学习的困难。

1.3 考核内容和方法比较陈旧

统计学多为考试课 ,考试形式多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 常用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 、 多项选择 、 判断、 简答和计算, 考核内容多注重对基本知识点的测试, 忽视对统计方法综合应用能力的考察 。在这样的考核设计中,学生对知识点的短期突击和强化也往往能够在考试中奏效, 甚至取得不错的成绩, 而对统计综合应用能力却缺乏客观真实的评价。 考试是教学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 考试虽不是教学的目的,但考试的形式和内容却在某种程度上像一根指挥棒指引学生的学习 。 这就需要教师在考核方式和方法上多动脑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做一些综合性的训练,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利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4 缺乏与统计实践的有机结合

教师在讲授统计理论 、 统计方法时缺乏针对性 在实际的教学中,虽然强调统计的应用 ,但主要是从概念 、公式 、定理出发对统计理论和方法的介绍, 而不是从现实管理工作实际需要出发,说明统计理论和方法产生的背景、 应用的条件等,由此造成学生毕业后适应工作的能力较差,不能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作和科研问题。同时,现有的统计学教材中统计案例很少,即使有也是过于简单的设例, 或是纯“ 编写 ” 的案例 ,基本上都与实际的经济 、管理工作脱节, 很难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从而导致学生学习了统计学课程,却难以应用统计理论和方法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不会利用统计方法和技术对专业问题进行统计推断和统计预测 。  2 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相关建议

2.1 加强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

(1)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利用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来进行统计学教学, 不但避免了枯燥的板书和讲解 ,而且降低了教学的抽象性 ,使一贯以枯燥 、难懂而著称的统计学变得生动而充满现实生活气息 ,还增加了课堂容量。学生的积极性 、接受程度都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但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必须注意师生传统教学,即:语言描绘、手势比划、模型展示 、实物演示等,只有教师和多媒体两方面的优势都充分发挥出来,才能达到一种完美的结合。

(2)在教学内容上, 依据EXCEL的函数功能、 电子表格功能 、 数据分析功能, 结合统计学原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整合教学内容。统计软件的使用, 不仅使统计数据的计算和显示变得简单、准确, 而且使统计教学由繁琐抽象变得简单轻松、 由枯燥乏味变得趣味盎然。所以,学生不仅会使用普通函数计算器进行求和、平均、方差和标准差、相关系数等统计功能键,还会利用EXCEL的函数功能、 电子表格功能 、 数据分析功能,提高学生实际处理数据信息的能力。

2.2 改革教学方式,积极运用案例教学法

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给学生多做一些教学案例,教学案例与教科书上的例题不同, 例题的作用是单一的、有限的, 通过例题只是掌握和熟练所学的统计方法及计算公式,而案例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它让学生了解了分析问题的思路, 要解决什么问题 , 如何解决, 应用什么理论和方法, 需要什么数据, 怎样解读计算结果, 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2.3 增加统计实践教学内容

让学生在应用种学习多媒体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手段优势明显,但仅仅采用多媒体演示 ,还不能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问题 要真正提高学生运用统计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需要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样才能使得教学活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 在讲解分层抽样的时候 。 可以让学生自行分组 , 每组独立抽样 , 然后计算样本指标均值和标准差,并对总体均值作出区间估计 , 最后将各组的结果汇总在黑板上进行比较分析。这样 , 可以把一节原本比较枯燥的课上得立体、生动。还可以就某一个实际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包括问卷设计 、 抽样和数据收集、 数据处理、 分析方法的选择、 撰写分析报告等几个环节, 可先由学生 自己完成 , 然后再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评价 这种边学边用的教学方式, 不仅能使学生由消极学习、 被动学习转变为积极学习、 主动学习, 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 而且还能提高学习效率 , 减轻学生课余学习压力。

2.4 采用综合考核形式

第4篇:对统计学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概率统计 数学研究

概率统计的理论和方法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国防、国民经济、科学技术,以及人文科学等领域而使其成为最重要和最活跃的应用数学学科之一,是高等院校和高职院校很多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数学课程。它不仅是各专业处理各种信息的一种有力工具,也是许多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而且是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数学考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大学生首次遇到的一门研究不确定现象的科学,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与学生已学过的其他数学课程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改变以往数学的思考方式,这也是概率统计一直是学生认为比较困难的课程的主要原因。如何让学生接受这种差异,学会有效地应用概率统计这个有力的数据(信息)处理工具,已是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实质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数学学科中与现实生活联系得最为紧密的一门课程,只要教学方法适当,是很容易把它讲得生动有趣。在此,我根据自己的学习和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1.将数学史及实际案例融入概率统计课程

任何一门课程,了解它的发展史对于学习和掌握该课程的思想方法都有着深刻的意义。所以,我们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很注意向学生介绍这方面的内容。作为一门年轻的数学分支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历史不算久远,但也经历了很多曲折的阶段,才形成了今天相对完整和独立的学科。概率论起源于博弈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这些知识背景的补充介绍,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前后知识的联系,同时也在无形之中向他们灌输了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对概率统计发展史的了解,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数学史知识,更重要的是了解这些知识使他们能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习的时候不再孤立地看待这些知识点,从而对概率统计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教师在讲解概率的计算时可引进概率理论起源的一些经典案例,如在讲解数学期望时引用“合理分配赌本问题”案例;同时引用与经济生活贴近的案例,如:库存与收益问题、有关中奖率问题。将实际案例恰当地引入教学不仅可以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接触到大量的实际问题,而且对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有帮助。通过案例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全面看问题,从数量的角度分析事物的变化规律,使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思想和方法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得到更好的应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突出抓主线化繁为简的原则

对工科专业的学生,并不需要详细掌握定理的证明和计算过程,在概率统计的教学中只需要求学生掌握概率统计的主要概念、基本定理,以及常用的数理统计的思想和方法即可。应将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学生运用概率论思想和数理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因此课程的教学原则是,抓住主线,即抓主要概念、理论思想和方法,讲清楚最简单、最基本的知识和原理,说明知识拓展延伸的思路和方法,对复杂的定理证明和繁琐的计算过程可不讲或只做简单介绍。如概率统计的精华是分布函数、数字特征、统计特征、统计量,这些一定要讲透。

3.重视数理统计教学

概率统计课程的中心任务是揭示随即现象的统计规律性及内在联系。数理统计是概率统计课程中的重要部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掌握直接影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如何增强工科学生对数理统计思想方法的理解与应用已成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传统的教学中只重视公式的推导、计算能力的训练,忽略了对统计思想的讲授,很多学生学完概率统计课程后只知道照书上公式计算而不知道所以然,更谈不上统计方法的应用了。统计学是讨论不确切推理的科学和艺术,逻辑思维的形式是演绎和归纳,归纳方法作为科学方法的基础,如效能与毁伤的问题,必须抽样;对于教科书中出现的大量的统计计算均可由软件实现,实际工作中需要统计处理的数据也大多由软件完成。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用数理统计思想建模,相应地成了现代数理统计教学工作的重点。在授课过程中,若条件允许,则可以适当安排一些统计软件的上机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和使用统计软件。

4.适度引入多媒体教学及数据处理软件,促进课堂教学手段多样化

在概率统计教学中,实际题目信息及文字很多,“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显然已经跟不上现代化的教学要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因此,有必要借助于现代化媒体技术和统计软件,制作内容、图形、声音、图像等结合起来的多媒体课件。一方面,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能够将教师从很多重复性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教师可以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以提高课堂效率,与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堂交流。另一方面,用图形动画和模拟实验等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便于学生对概念、图形等的理解。如投币试验、高尔顿板钉实验等小动画在不占用太多课堂时间的同时,又增添了课堂的趣味性。又如在利用Mathematica软件演示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时,就能将抽象的定理转化为形象的直观认识,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在处理概率统计问题中,教师也会面对大量的数据。另外,集数学计算、处理与分析为一身的数据处理软件如:Excel,Matlab,Mathematic,SAS,SPSS等,在计算一些冗长数据时可以简化计算,降低理论难度。而且,在教师的演示过程中,能让学生初步了解如何应用计算机及软件,将所学的知识用于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概率知识的热情,提高他们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几点,有些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已采用,有些还只是我的想法,还有很多不全面的地方有待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徐群芳.(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数学,2010,26(1):10-13.

[2]沈恒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第5篇:对统计学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统计教育;统计课程设置;教育发展;世界一流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110-02

统计作为一门学科,无论是在其基础理论还是在应用技术方面,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发展。许多新兴的交叉学科,诸如生物统计、金融统计、社会统计等的形成与发展,便是一个有力的明证。另一方面,社会对于统计人才的需求,也进一步促进了高校统计专业教育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当今世界一流大学统计及相关课程设置情况的调查,了解统计教育的动向和特点,寻找对我国统计教育发展有益的启示。根据2011~2012年QS世界大学排名(统计专业),位居前列的高校分别是:斯坦福(Stanford University)、哈佛(Harvard University)、加州大学贝克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剑桥(University of Cambridge)、麻省理工(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牛津(University of Oxford)、新加坡国立(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多伦多(University of Toronto)、英国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普林斯顿(Princeton University)。这些院校涉及了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新加坡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对这些院校的官方网站的访问来了解各校开设的统计及相关课程的情况,获得了有意义的结论。

一、统计课程的分类呈现多样化

长期以来,统计课程大多被分成数理统计和应用统计两类,前者着重介绍统计理论,后者介绍统计应用方法。目前查阅到的资料显示,统计类课程正呈多样化趋势。这些院校所设统计课程除一部分是为统计专业学生开设的外,另有很大一部分是为其它专业学生开设的,且涉及面非常广泛,传统的分类已不能准确描述。为此,笔者将其分为四类,并将各院校的课程分别归入各个类别(从中亦可观察到目前统计课程涵盖面之广)。

1.基础理论类。这类课程介绍统计学的基础理论,主要面向统计专业的学生。典型课程有:概率论、数理统计、随机过程、统计理论、统计推断、随机矩阵理论、空间统计、系统辨识、推断算法、非线性模型、广义回归模型、广义线性统计模型、概率和测度、统计原理等。

2.应用统计类。这类课程主要介绍应用统计方法。典型课程有:应用统计、回归模型、非参数统计、多元统计分析、数据挖掘和分析、时间序列分析、风险管理及监督、贝叶斯统计、统计建模、无监督学习方法、蒙特卡洛方法、需求建模、随机控制、数据模型和决策、马尔科夫过程、应用定量分析、抽样调查、试验设计与分析、分类数据分析、纵向数据分析、非参和稳健方法、统计计算、随机网络模型、随机模拟、统计质量控制等。

3.统计应用类。这类课程的特点是统计与其它学科相结合,反映了统计学向各个领域的渗透。典型课程有:生物统计、运动统计、代码破译、工程和物理中的统计、金融统计、遗传学中的统计算法、统计咨询、公众的风险―效益分析、物流与运输规划方法、资产定价:定价模型和衍生品、高级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模型、信息系统中的随机过程、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社会统计、公共政策中的高级定量分析、基因调控、流行病原理、生存分析、商业统计、统计基因组学、人文社会科学定量方法导论、心理学的定量方法和行为科学、华尔街上的应用计量财务、医药统计、人口统计方法、临床试验的设计与分析、财务统计方法、统计和诉讼、提高质量和生产力的统计等。

4.普及教育类。这类课程是讲授统计基本思想的,通常是作为统计启蒙教育的。涉及的课程有:统计方法介绍:预处理、了解统计模型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概率:有关机遇的10个伟大的想法、统计思想和数据分析、统计实践导论、统计概念、数据分析的方法、统计基础、统计的历史、了解不确定性和统计的思想等。从上面不完全的统计中可以看到,基础理论类课程变化不大,但统计应用的课程拓展了很多。特别是原属于应用统计类的课程,逐渐分化为研究统计应用方法的应用统计类和介绍统计与其它学科交叉应用的统计应用类,凸现了统计强大和蓬勃的生命力。

二、统计教育更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这些院校的课程设置中,明确显示出了以下几个特点:①应用统计和统计应用类课程占了很大的比重。例如在斯坦福大学,占到了78.8%;麻省理工学院为71%;普林斯顿大学为86%,其它院校情况也类似。这充分说明了在当今统计教育中,越来越强调统计应用能力的培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也反映出了当今对统计应用人才的需求。②课程及时反映了统计在应用领域的最新进展。基因是分子生物学中的研究前沿,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基因代码信息,及时反映在课程“代码破译”中(Breaking the Code,斯坦福大学)。又如,海量数据的分析又是一个研究热点,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就设有“数据挖掘”课程。③全面反映统计与其它学科的融合。各个院校开设了大量这样的课程。有生物统计、金融统计、商务统计、工程统计、物理统计、社会统计、心理统计、财务统计、医学统计,连公共事务和诉讼都有涉及。④强调依据实际问题建模和分析。各个院校都有统计建模的课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统计建模导论”(斯坦福),“统计咨询”,“需求建模”和“高级需求建模”(麻省理工),“随机建模”(普林斯顿),“统计实践”(多伦多)等。课程具体内容设计也十分注重实践环节。比如《统计咨询》课程,要求学生用6~8周时间深入实际,了解用户需求,构建模型,进而进行计算分析,最终形成分析报告交给用户。⑤推广和普及统计思想。与确定性数学不同,统计主要解决的是不确定的问题,有着其特有的思维逻辑和分析方法。学生初次接触时,一般较难理解和接受,讲授统计课程的教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为了普及相关的教育,各校都开设了介绍统计知识的普及课程。如“了解统计模型和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斯坦福),“了解不确定性和统计的思想”(新加坡国立),“统计思想导引”(普林斯顿)等。学生通过这些课程,不仅能增进对统计思想的了解,亦为今后可能的统计应用打下基础。

三、建议

基于上述对部分世界一流大学所设统计课程情况所作的分析,不难看出,当今统计教育正越来越向应用方向发展。为此,笔者对我国统计专业及相关课程建设提出两点建议:①积极鼓励统计专业教师做跨学科的研究,开设交叉的统计应用类课程,充分发挥统计的分析决策作用,使统计真正成为一门强有力的支撑学科;②强化对学生统计应用能力的培养。包括开设类似于“统计咨询”这样的课程,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实际,了解用户的需求,上升为统计模型。学会判断,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来加以解决。一旦学生掌握了这样的能力,就能与今后的实际工作无缝对接。当然,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对教师本身的统计应用能力是一个挑战。

参考文献:

第6篇:对统计学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概率与数理统计;数学建模;教学改革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程[1],高等学校的大部分本科专业都开设此课程,同时概率统计方法的应用几乎遍及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军事和工农业生产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学生应该掌握这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并会把它们应用到社会实践当中。而在以往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大多偏重于基本概念理论和各种题型的讲解,以提讲题,忽视了该学科的实践性,使得学生迫于应付考试,为做题而做题,没有实践的训练,会认为该学科比较难学,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无法运用学过的数学理论,建立概率统计模型,以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伴随着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普遍应用,概率统计方法应用领域逐步进入了定量化与精确化的阶段。在这些不同的领域中, 越来越多的现实问题的研究和处理, 经历着建立数学模型, 选用恰当的数学方法, 然后借助计算机加以解决的过程。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进行非数学专业的大学公共数学教育,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是高等院校数学教师面临的一项具体而复杂的工作,如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2]。本文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通过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引入数学建模思想,加入实验课教学,浅谈几点关于该课程教学改革的看法。

1 传统教学现状

高等院校是我们国家的人才培养基地,数学教育在人才教育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客观规律性的数学学科,在教学计划中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教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应具备三个层面的功能[3],第一是,传授基础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其基本概念,了解基本理论和方法。第二是,使学生得到统计思想及方法的培养,初步掌握处理随机现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第三是,使学生有机会将其所掌握的概率和统计方法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由于历来数学教学要为后继课程提供基础,在课堂上更多地是侧重讲授知识内容,概念理论和计算, 对数学思想与方法的介绍和训练欠缺甚多。导致目前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育大多能实现第一个和第二个层面的功能,但是对第三个层面的训练相对来说比较薄弱。学生只为考试而学习,没有经过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学后不用,遇到问题联想不到概率与统计思想方法,缺乏应用性和实践性。传统教学重理论轻实践,致使学生学习过程中更多关注概念定理,计算技巧和习题的求解。讲课以题讲题,考试以题考题,忽视了学以致用,学生会认为该学科比较难学没有什么用处,以后的毕业论文等也不会想到概率与统计方法。这种现象的发生,并非是很多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无法与数学联系起来,而是缺乏了有效的联系与沟通的途径。故而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中有必要开设数学实验课,实现软件教学,引入数学建模思想,通过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体现概率与统计的思想和方法,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处理问题能力,体现学以致用,实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的第三个功能。

2 引入数学建模思想,开展数学建模活动

所谓数学建模就是把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即用字母、数字及其他数学符号建立起来的等式或不等式、图表、图像、框图等描述客观事物的特征及其内在联系的数学结构表达式,然后利用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学习数学建模,就是要学会怎样用自己学到的数学和计算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一个完整的数学建模过程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用适当的数学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描述;采用各种数学和计算机手段求解模型;从实际的角度分析模型的结果,考察其是否具有实际意义。

引入数学建模,侧重实践性的教学环节,注重实际问题与理论问题的转换,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使学生自觉地应用数学知识、方法去观察和分析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3 开设数学实验课,融入数学建模思想,实施案例教学

数学实验是指以数据、图形等为思想材料,以计算机为手段,以数学软件为实验平台,通过对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的探索,得到相应问题的解,并进行计算机模拟。在数学实验课中使用软件解决统计问题,常见的统计计算机软件有Matlab和SPSS。实验课教学过程中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学习,既有教师讲解又有学生讨论和自己动手,利用软件教学,对一些学生的浮躁心态也是一个很好的疏解。这样的教学效果是适应社会需要的,也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也是单纯的课堂教学所达不到的。这一教学过程,至少可以说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的和必须的补充。

经过数学实验课,学生能够掌握一种统计软件的基础操作,能够把已有的数据通过软件得出统计结果,再结合已经学过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理论知识,对统计结果给与专业的解释,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为后续的统计知识在其他学科的使用打下了基础。教师在讲实验课的时候,就要结合实际问题,引入适当的统计方法,介绍软件的基础操作,并对结果给出实际意义的解释。

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课上融入数学建模思想,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有关概率统计的相应案例,指导学生去思考、讨论、解答。教师应与学生共同探讨,让学生逐渐学习、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门课的实用性,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建模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建立相应的模型来解决一般性的问题。

比如在讲到正态分布这个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测量本年级男、女同学的身高,或者统计某学科的期末成绩,看是否符合正态分布。讲到相关性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思考并验证学生的入学成绩与在校成绩之间是否有相关性。这些概率统计的理论知识都可以实际情况为背景,对客观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应用所学的理论,策划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用一些相应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题让学生探讨研究,比如2000年基因分类问题用到贝叶斯判别,2012年葡萄酒评价问题用到配对比较、方差的意义以及相关性等统计知识。这样做更能够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从知识的掌握到应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对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教学改革,我们更应该注重实践性的教学环节,体现学以致用,重实践轻理论,注意加强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使学生自觉地应用数学知识方法去观察和分析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施庆生,陈晓龙,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4,6(3):94-96.

第7篇:对统计学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统计学;课程教学;经管类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7-0184-02

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目的是探索和挖掘大量社会经济现象的内在数量规律性,进而为宏观国民经济管理部门或微观企业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随着定量化研究方法在我国社会经济研究领域的普及和深入,统计方法已经成为管理、经济、经贸、金融等许多学科领域研究的重要手段。国家教育部规定《统计学》作为经管类大学本科学生的专业(核心)基础课,尽管近年来国内院校经管类专业统计教学在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改进,但是当前非专业《统计学》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仍不够理想。本文结合经管类统计学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就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一、统计学课程教学的现状

1.教学方式陈旧。著名统计学家C.R.Rao曾说过:“在抽象的意义下,一切科学都是数学;在理性的世界里,所有的判断都是统计学”。统计学与数学最大的区别在于统计学将抽象的数字、公式赋予了经济的含义,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量化分析方法处理社会经济的实际问题。在传统的教学中,许多课堂往往注重理论和方法上的讲解,大量公式的推导和数学计算使学生对统计学丧失学习兴趣,从而被动学习。

2.课程针对性不强,与相关专业融合不够。教师根据书本内容讲解统计方法的基本原理、实施步骤,而对方法本身在各个领域中的实际作用未能进行详细阐述,导致学生对统计方法的学习过于枯燥,即使学完也不知如何在实际中运用这些统计学方法,无法将统计学作为定量研究的方法论指导相关专业领域的预测和决策。再者,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统计计算方法,却对所计算的变量、参数和结果不能给出很好的解释,甚至忽略统计方法的前提假设条件。这种与实际脱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形成统计就是数学的思想,从而无法起到让学生形成统计思想,学会用统计的教学目的。

3.实践教学不足。统计学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通过实践教学,一方面可以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检验课堂教学;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具体操作统计实务,增强实际动手能力,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实践教学是统计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可是,据目前针对武汉市各高校统计学教学调查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学校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仅有理论课程的讲解,教师只注重课本例题、习题的讲授,实践教学处于缺失状态。其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种统计软件应运而生,从word、excel自带的统计功能包到SPSS、SAS等专业的统计软件,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技术可以帮助我们走出大量繁琐的数学计算,便捷地得到正确的计算结果,让我们的实践教学不仅仅停留在手工案例分析的阶段。但是,在实际的授课中,针对统计软件的讲解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的学校只讲公式运算不讲软件,学生甚至连统计静态描述中的统计图表、平均数、方差连统计图表都不会用计算机软件生成,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往往需要几十分钟才能算完,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消耗了大量的精力。这样的统计学学习完全脱离了统计学方法论的本质,不但不利于学生社会竞争力的培养同时也为今后的工作带来困难,让统计学沦为有形无神的一纸公式。

4.考核方式不完善。目前,本科经管专业统计学课程广泛采用“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的考核方式。期末考试多为闭卷,比例在总成绩中占70%甚至更高。这样的考核评价方法单一片面,忽视了对学生统计方法综合应用能力的考察,不利于促进学生提高统计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

二、统计学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1.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学工作,包含两种最基本的活动,一是教师的讲授,一是学生的攻读。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因此,教学必须在以诱导为核心的前提下,以问题为导向,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和鼓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自主地探讨相关知识。比如在学习时间序列时,可以让学生站在企业经理的角度,通过上市公司年报尽可能地搜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结合往年公司的销售额思考如何预测。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并最大程度地通过自己搜集资料和的研究和分析,提出恰当的解决办法。将平铺直述、一讲到底的课堂组织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核心、课程内容为导向、教师引导和控制组织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还应在对学生充分了解、对教材充分掌握、对各类教学策略与技术充分熟悉的基础上,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拓展课程的内涵和外延,使统计学课堂真正丰满起来。

2.突出案例教学法。(1)案例教学。统计案例教学属于实践活动的真实模拟。通过案例让学生在课堂上接触到大量实际的具体问题,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引导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分析实际问题的思路,解读计算结果,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以达到深刻理解、熟练掌握、会实际应用的目的。其次,通过案例将抽象、枯燥的理论与社会经济中的实例联系起来,生动形象地帮助学生加强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思考。并且在实际问题的研究中,从不同的角度选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分析案例,得到不一样的解决方案,不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求知欲,更能促进学生对综合问题分析能力的培养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比如,在统计调查的教学中让学生调查在校大学生的月支出情况,如果向全校同学都发放问卷调查即为普查,但普查工作量大、成本高;如果随机选择同学进行调查则是抽样调查,若针对某特定年级的调查也可以分为整群调查,或选择占全校大多数学生的学院调查为重点调查等。通过案例使学生加强了基本概念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统计思维,让学生学会针对具体问题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2)突出专业契合度。统计学作为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经管类许多专业均要开设。教师在备课时针对不同专业学生设置不同的案例。突出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背景,既能让学生加强对概念、公式等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与本专业其他课程进行有效的衔接,突出统计学作为工具和方法的实用性。比如对会计专业讲解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我们结合基础会计课程中会计要素、会计账户及其金额和会计报表编制的讲解。再如,将统计学中平均指标计算与财务会计课程中存货计价方法、管理会计课程中销售预测相联系。存货成本的先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就是应用统计平均指标的计算原理,即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管理会计课程的销售预测则是算术平均法、移动平均法的应用。这样,学生有效地利用了自己的专业背景理解起来会更为透彻。统计知识在专业的应用地位凸显出来了,学生有了对统计课重要性的认识和学习统计学的兴趣,统计课堂的教学效率也自然提高了。

3.加强实践性教学。(1)课程引入实践专项训练。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从书本走向实际,从理论走向实践,用知识转化成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目的。如果教学只停留在课堂上教师单纯对理论的讲解学生被动地学习,学生学完后根本不具备独立定量分析处理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只有大力改进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性教学和专业技能训练,使实践性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打破经管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只有毕业实习这个唯一实践性教学的做法,构建以课堂、实验室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多元化立体教育体系。以专周或独立设置的统计学配套实践教学,组织学生选择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社会调查、专题研究或参与企业管理。保证学生能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独立设计统计调查的方案、搜集数据、绘制图表、分析预测,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实际工作中使专业教学与统计实践密切结合。(2)重视电算化能力的培养。统计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但是定量分析的内容较多,计算复杂且工作量较大。统计软件的使用不仅使统计技术变得简单、准确,而且使统计教学由繁琐抽象变得简单轻松;节省了时间、人力和物力。因此,加强对计算机软件(如Word和Excel)和统计学软件(如SAS和SPSS)的教学,培养和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统计分析软件处理相关数据成为实践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教学中,首先应让学生明确正确操作相关软件的步骤,引导学生输出计算结果,重点阐述计算机输入和输出的数据的内容和意义,让学生掌握评价和分析数据的方法,提高对数据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4.累进及多样化的考核方式。统计考试应将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列入考试评分标准当中,将基本理论、统计实践和统计思维纳入考试体系中,综合评价学生成绩。学生成绩由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独立思考设计完成统计方案的情况、对社会经济现象的分析能力和基本理论的水平共同决定。为此,考试模式应不拘一格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组织形式。除了目前普遍采用的书面考试外,综合采用演讲与讨论让学生结合专业背景针对社会经济现象自拟选题,通过学生撰写小论文并答辩的方式考核,变单纯闭卷考试为闭卷与开卷结合,口试与笔试结合,卷面考试与统计分析报告的写作、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操作相结合等多元化测试考核及多阶段考核,积分累进考核成绩。

参考文献:

[1]陈希孺.机会的数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6.

第8篇:对统计学的理解范文

【摘要】作为一门有很强的应用性和操作性的方法论科学,统计学在社会信息化发展的环境下,面对网络、媒体等层出不穷的数据,人们常常无法做出最理性的决策,而一个理性的决策通常离不开统计学相关知识。

【关键词】统计学 小学 教学

由于社会对人才越来越苛求的要求,学好统计学并运用它从纷杂的信息中有效的进行收集和处理,同时做出合理的筛选,也越来越是当今社会用以评定是否合格的标准。现今,主要强调提高学生的能力,因此统计知识的学习就要在掌握基本理论、运用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来培养每位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素养。

一、培养儿童统计观念的必要性

常会听到一些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对统计学应从小学开始培养提出质疑。在很多人看来,统计学只是一门包含统计集数字、计算平均数以及绘制统计图的简单学科。而事实中,大部分教师在教授统计学时往往强调了知识点而忽视了学生的统计思想,在生活方方面面来运用统计学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我们应改变的观点是,统计学并不是一门简单计算和绘图就可以掌握的学科,应该重视的是学习到统计学中的思维方式,当我们面对复杂的数据是能通过统计学只是做到化繁为简的作用,这才是学习统计学的意义。

对于儿童的统计学习,应该重视的是“统计观念”的形成。让小朋友们能自觉的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会遇到的有关稻莸奈侍狻U馐保我们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什么是“统计观念”呢?我国课程标准指出,统计观念,即要了解统计对决策的影响,用统计来思考处理数据问题,能在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中做出合理决策;要会对数据提出合理质疑。越早对儿童进行统计观念的培养,对一个孩子来说就越有帮助。完全有必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对儿童进行统计学相关的教学。培养小学生读懂数据的能力,还能利用统计来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收集和整理,让他们利用自己所做的统计数据来做出合理决策与预测,甚至来解决问题。事实上,这些能力应该从小培养。尽早让小学生了解统计,也有助于在早期提高他们对世界的理解,让学生从小养成尊重事实的习惯。如今世界是以信息和技术为支持的世界,数据俨然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统计学中提供的“运用数据来预测”的思维方式显然适合现展步调。

二、培养学生统计思维的方法

在培养学生统计思维过程中,唯有让他们身临其境,参与到统计活动中,才能对统计学有一个良好的理解和吸收。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课程体验,教师以让学生参与其中为目的来进行课程准备。教师作为引导者,由浅入深,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判断,同时也不能忽视与同学的交流,通过聆听同学们的发言和看法,来对他们进行纠正。在学生体验一个完整的统计流程时,他将在实践中去体会什么是数据收集,这些统计资料可以用来解决哪些问题。相信,在学生完完全全体会这一过程时,他们将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与进步。

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富有实际意义的现实情境问题,来帮助学生体会在实际问题中用统计来处理的思维方式。传统小学数学多包含的以生活为背景的问题,而在如今,新课标提出,以提出问题,建立模型和运用的模式,从而印证数学来自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影视网络等途径来选取适合此年龄段的学生的素材。从日常中选取事例,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统计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就如例题:学校对要招聘的教师进行三项能力测试,每项测试成绩满分为十分,选取结果择优录取。如果按平均成绩来决定谁将被录取,请说明原因。这个事例就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很紧密。教学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得出答案,而是让他们利用数据来分析并体会数据的不同对于最终决策的影响,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理解统计学中“平均数”的意义。而此种教学模式,是十分有利于小学生统计观念的形成的。

游戏也是将知识与学生的一个很好的平台。教师的教学对象是一群正值天真活泼的孩子,游戏可以很好的吸引他们的注意,同时也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儿童常玩的游戏进行组合,形成新的游戏――数学游戏。相信学生在数学游戏中,通过调动手、脑、口以及其他多种感官来更好的理解。老师通过游戏来将学生的兴趣与知识相结合,有效的解决了年纪小的学生难将学与玩组合的难题。就像:如何用仅有的班费来购买两种水果满足同学们的需求。让每位同学用小纸球来对这两种水果进行投票,就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有效统计出最终结果。也可以给学生布置简单易完成的统计调查任务,比如假期前给同学们布置任务,去调查一下每天的支出情况。可以给学生提供简易的统计表,让学生在表中填出支出所用在的项目;然后,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引导,询问从表中可以知道哪些重点。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统计表的认识程度,以此来培养分析能力。教师提出的生活情境问题可以打开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为调查付诸实际的行动,再通过对学生的提问来一步一步引导,甚至可以协助学生绘出相关的统计图。比较统计图与统计表在解释数据时的不同,分析优缺点,教会学生用合适的方式在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参与对人们生活的研究,学生们会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无形之中会增强学生的统计观念和数据意识。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实际经验,去选择他们熟悉的事例。为学生营造各种适当的学习环境是每位教师的责任。对于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就如古人云“因材施教”,这是科学更是艺术,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将其作为一生追求的目标。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统计小实验,比如去统计跑步后的脉搏,将它与静止时进行对比,学生通过这种教中学,学中玩的方式,自发的进行思考。统计观念由此慢慢形成。

在课程标准中有对教学提出要求。怎样真正理解掌握这些数学知识?那需要建立起自主探讨交流的平台。如今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革新,不能再按着传统方式,忽略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让每个学生仅仅停留在被动学习,在被动灌输知识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中,学生的收益甚微。实际上,越来越多的学生更想自己来探索知识的领域,教师,更重要的作用是引导,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参考文献:

[1]陈春圣.策略过程方法[J].小学教师,2003.

第9篇:对统计学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概率统计 教学方法 实际应用

中图分类号: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1-155-02

大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优秀人才,大学数学教学在完成这个任务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大学数学教学的作用是灌输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培养应用数学的能力,目标是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学会思维的方法,知道把握问题的全局,了解知识整体的构架,掌握应用的基本思路。工科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用数学思想和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其他课程打好基础,因此下面仅对工科数学中概率统计课程的教学进行探讨研究。

1 工科概率统计课程教学的现状与存在不足

掌握和应用数学的水平己成为民族文化素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概率统计是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但是,目前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在体现实际应用方面还存在着各种问题:教学手段上基本是采用注入式教学,按照教栩、大纲讲得过细、过透,生怕学生听不懂,有时把概念、定理讲得过神秘、复杂;教学内容上看,经典多且重,现在少而轻,概率重统计轻;从教学效果和侧重点看重视计算方法,轻视数学概念、思想方法,不注重应用能力的训练培养,结合实际领域不广泛,导致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无从下手。概率统计作为大学数学的重要课程,在教学方法上没有充分利用当代的重要工具――计算机,教学内容上没有足够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和在社会应用中的作用,这些明显不适应现代及末来的需求,所以对概率统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2 工科概率统计课程教学改进的设想

概率统计是大学数学的主要课程,特点是:联系生活、理论深刻、解题方法独特且应用十分广泛。在几乎所有的科学领域中都可以应用概率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为此笔者认为概率统计在教学改革上应强调以下几点:

2.1 明确教学思路及教学方法

在概率统计的教学中关键要明确学习的主体,要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主要让学生掌握概率统计的思想和方法,根据课程紧密联系实际的特点突出应用性,培养学生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充分认清概率统计在社会实践中的重要性,才会下定决心学好这门课程。所以,在概率统计的教学过程中,可介绍著名数学家关于概率统计这门课程的评价,如“概率论已成为全部科学之基石之一,而它的女儿――统计科学已进入人类全部的领域之中”,“人生的最重要的问题大部分实际上只是概率论的问题”(拉普拉斯)等。

概率统计与其它大学数学在教学方法上应有着很大的不同,后者较为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计算能力,而概率统计的教学不仅培养学生的数学基础能力,重要的是使学生理解哲学背景,即统计思想,我国著名统计学家、中科院院士陈希孺先生曾多次指出统计思想的重要性,“统计思想是概率统计的灵魂,离开了统计思想的讲授,概率统计的教学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会变成高等数学的简单应用。”可在教学中结合本课程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应用广泛的特点,用生动的实例或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讲授古典概型、伯努利概型时一定要结合其背景,注意条件的判定,否则学生会死记硬背。对于各种分布的讲授要结合具体应用模型,如指数分布主要用于描述“电子元件的寿命”,“等待时间”等,这样讲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2.2 强化基本概念的教学

概念是教学展开的基础,数学概念是抽象上的抽象,先前的概念往往是后继概念的基础,从而形成数学概念的系统。能否学好数学,是否掌握好概念是关键,学好数学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依据。要使学生准确、深刻地理解基本概念,因为数学概念往往互相关联,教师在处理教材内容时,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综观全局,引导学生掌握概念之间的纵横联系,在概念的统帅作用下,觉察出已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如样本空间,一般在教学中往往忽略这个概念,但在后续课程及实际应用中都有重要作用,选择不同会得到不同的解题方法,选择不当会使问题复杂化。还有数学期望,方差,统计量等这些基本概念一定要讲清楚。

2.3 突出抓主线化繁为简的原则

对工科专业的学生,并不需要详细掌握定理的证明和计算过程,在概率统计的教学中只需要求学生掌握概率统计的主要概念、基本定理以及常用的数理统计的思想和方法即可,应将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学生运用概率论思想和数理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

因此课程的教学原则是,抓住主线,即抓主要概念、理论、思想和方法,讲清楚最简单、最基本的知识和原理,说明知识扩展延伸的思路和方法,对复杂的定理证明和繁琐的计算过程可不讲或简单介绍。如概率统计的精华是分布函数、数字特征、统计特征、统计量,这些一定要讲透。

2.4 重视数理统计教学

概率统计课程的中心任务是揭示随即现象的统计规律性及内在联系。数理统计是概率统汁课程中的重要部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掌握直接影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如何增强工科学生对数理统计思想方法的理解与应用已成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传统的教学中只重视公式的推导、计算能力的训练,忽略了对统计思想的讲授,很多同学学完概率统计课程只知道照书上公式计算而不知道所以然,更谈不上统计方法的应用了。

统计学是讨论不确切推理的科学和艺术,逻辑思维的形式是演绎和归纳,归纳方法作为科学方法的基础,如效能与毁伤的问题,必须拙样:对于教科书中出现的大量的统计计算均可由软件实现,实际工作中需要统计处理的数据也大多由软件完成,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用数理统计思想建模,相应地成了现代数理统计教学工作的重点。在授课过程中,若条件允许,可以适当安排一些统汁软件的上机实验以帮助学生理解和使用统计软件。

3 工科概率统计教学中一些具体方法的探讨

如何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是许多教育工作者探索的一个重大课题,应用性较强的概率统计课程的教学是不能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3.1 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

来龙,知识的来源,首先要求教师学习数学史,特别是概率统计发展史,比如,在介绍贝努里大数定律时,可顺便指出它建立在1731年,是概率论的第l篇论文。介绍数理统计知识时可指出数理统计学来源于实践,而它的发展又是为了进一步

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去脉,知识的应用,教师要学习现代科技和开展科研,对自然界的深刻研究是数学最富饶的源泉,教学中还要培养教师和学生如何问问题,教师的问题应有诱导性,启发性,发散性,应倡导学生不拘一格大胆、创新提出各种问题和殴想,如期望与均值、方差与波动、统计特征与个别事件分别有什么关系等。

3.2 注意概念的直观含义或实际意义

数学是从人类生活中长大发展的,数学是一个整体,“数”、“形”是互通的,教学中充分利用概念的直观含义或实际意义,使得不容易理解的概念易于理解和掌握,比如引入分布函数的概念时可这样处理,离散型随机变量的统计特征可以用分布律描述,非离散型的该如何描述?问题1:彩电的寿命是一随机变量,对消费者来说,{=8年},还是{=8年零1天)?问题2:人的身高是一随机变量,你的身高是1.70米还是1.701米?实际生活中我们关心的是彩电的寿命是几年,你的身高是哪个范围,用随机变量描述的话,落在某一区间的概率是多少,由此引入分布函数的概念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3.3 重视对思想方法的指导

数理统计的核心内容是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对这一部分内容讲清原理比教会计算更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日后对于统计思想使用的正确与否。如极大似然估计是建立在“极大似然原理”之上的,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讲清它的原理,而不是仅仅告诉学生怎样去做题;对假设检验则要讲清两类错误(风险)及“小概率原理”,在这基础上再讲假设检验会理解得更好。

3.4 强化应用强化与专业相结合的应用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只重视数学理论上的连续性,不注重在实际中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概率统计课程恰恰是一门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所以教学改革的重点应充分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可列举一些实例来说明学习、掌握概率统计知识和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是何等重要。如,生活中人们经常要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出决定,像天气预报、炒股、买以致等,也体现了数理统计的思想和方法都是长期实践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