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范文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精选(九篇)

第1篇: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范文

关键词:莎翁;情感张力;意象张力

中图分类号: 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5-0116-01

一、引言

张力是个物理名词,即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一个与形变方向相反的力。张力是绳子的内力,即反对物体改变原来物状的力。文学作品中的张力与物理学中的张力有异曲同工之效,都是在矛盾体中寻求平衡,达到和谐统一。艾伦・退特曾说:“我提出张力这个名词,我不是把它当作一般比喻来使用这个名词的,而是作为一个特定的名词,”文学中的张力追求文本的充盈感,即力求在有限的文字空间容纳多种意义。

二、情感张力

莎翁在这首诗中阐释了对爱情的定义:爱情是永恒的,是不变的。它将克服并超越一切障碍,是两个相爱的人变得更加强大更加幸福。他认为,“看见人家改变就转舵,或是一看见人家转变就离开”的不是真爱。他眼中的真爱是由两个人构成并完成的。在莎翁看来,爱情虽像百合般纯洁而神圣,但只有被人们享受到才能够真正地将它的美丽发挥得淋漓尽致,若爱情像神般可望而不可及,那么即便是再美丽再圣洁,也很难让人们明白理解它的真谛。如果不能形成心中的共鸣,那么爱情的美便不能真正实现。爱情应该被享受,它是实际存在的,是现实而不是虚幻。爱情的核心为今生的共享与愉悦。爱情是需要两个人共同呵护和维持的,它也是彼此间的一种快乐和幸福。只有两者都彼此忠诚,彼此坚定不移,那么这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情。爱情在变与不变中抉择,人们也在变与不变中徘徊并最终在变与不变的矛盾中取得爱情真经:爱情是两个人共同维护并坚持的,它是两个人对爱情的坚持与继续。

莎翁眼中的爱情是两人相守的幸福,是“两个人”,是“相守”。看似平静的文字中却蕴含着他内心的波涛汹涌。爱情是将两个人的幸福合二为一。 “一”与“一”的融合,“一”与“二”的对立,使得爱情在矛盾中找到了平衡,达到了和谐统一,也使得此诗的情感达到顶峰,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思索爱情的真味。虽说整首诗歌的基调是明快的,但其节奏中叶蕴含着慢拍。首先,第1―4行诗是对爱情的定义,虽然铿锵有力却也趋于平静。作为叙事者,莎翁在讲述他对爱情的理解时加入了自己的情绪,因此越说越激动,说话速度越来越快,情绪越来越激动,叙事的节奏在不知不觉中自然加快,激动过后,莎翁情绪渐渐平静下来,最后的陈述节奏明显缓和下来。正如诗歌表现出来的一样。第1―4行和13―14行相对较短,而中间的第5―12行都较长。诗歌节奏的变化体现了诗人内心的起伏,也使得诗歌本身更富活力。

三、意象张力

就爱情本身而言,很难给出定义。因为爱情是一个抽象名词,是看不到摸不到的,它仅仅存在于人们的内心之中。但是,莎士比亚却将他心目中的爱情用简单的文字表达出来。爱情是明亮的北极星,是闪耀的灯塔,是简单具体的,它并不神秘,它是真实存在的。抽象的爱情有了具体的含义。在诗中,莎翁使用比喻的修辞,将抽象的意象爱情变得具体形象。爱情是不变的,是唯一的,但它本省蕴含的意思却是多样的,多向的。

首先,莎翁认为爱情是风暴中明亮的灯塔。灯塔在风暴中矗立着,在黑暗中照耀着,为迷途中的人们指引着前进的方向。虽然经受着风暴的侵袭和黑暗的笼罩,但是灯塔永远执着的闪耀着,它稳稳地站在它的位置。静静地灯塔在狂虐的暴风雨中散发着它的光芒。一个平静一个暴动,一个稳固一个摇曳,平静中蕴藏着汹涌澎湃,稳固中暗藏着波涛起伏。动与静的矛盾,坚定与摇摆的对立,使得灯塔异常美丽动人,爱情亦是如此。没有历经爱情路上的荆棘坎坷又怎能得到真正的爱情?爱情如同灯塔一样,被风暴袭击着,被外力诱惑着,但对爱情的坚持使得爱情本身在矛盾中异常动人,也只有这样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

其次,莎翁将爱情比作指引迷舟的北极星。北极星在夜空中闪耀着,在黑暗中指引着,给予黑暗中行走的人们前进的力量。虽然在黑夜中出现,但是北极星的光芒与死寂的黑夜形成强烈的对比。北极星在天际一动不动,永远默默地奉献着它的力量。黑暗与光亮,迷茫与坚定,看似对立,却又在对立中达到了平衡与统一。

四、结语

莎翁第116首十四行诗之所以魅力无穷,不仅是因为它道出了爱情的真谛,更是因为它本身的内在张力使得整首诗富有了生命,这首诗给与读者的刺激不只是耳目的感官体验,也是读者进行内在的思考过程即指向“心意”的情感体验。 诗歌内在张力使读者豁然开朗感,在经历了看诗,思考诗,思考人生这一历程后,读者的想象力足以容纳进更多的存在,在心灵体验中看到自己的价值所在,体味人类的价值所在。 像是诗里面的爱情一样,莎翁的十四行诗也会因其独特的内在魅力而永恒。

第2篇: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范文

莎士比亚在早期作品《威尼斯商人》中塑造了一个惟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夏洛克的形象,是莎士比亚喜剧的巅峰,但它也是喜剧中的悲剧,它探求的是金钱这一古老而又永不过时的话题,具有极大的社会讽刺性。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生活中莎士比亚自己后来也沦为了金钱的“奴隶”,挣更多的钱成了他最关心的事。莎士比亚不仅交易房地产,甚至还从事起了一项副业――充当放贷者。他像《威尼斯商人》中的主人公夏洛克一样放起了“高利贷”,以很高的利益回报专向遭遇经济困难的朋友和熟人放贷,以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后来,莎士比亚经常将那些还不起债的借钱人送上法庭,莎士比亚还曾和那些“赖债者”频频打官司。

莎士比亚还曾横刀夺爱,不顾朋友之谊冒充其与美女幽会一次。莎士比亚偷听到同剧组演员理查德・布巴吉和一个年轻美女约定了一场秘密的幽会。那名女性对理查德说:“你晚上来我房间时,暗号是宣布你自己是理查三世。”没想到莎士比亚在夜晚提前来到这名女性黑暗的闺房,并说出了“幽会暗号”,成了这名女性的入幕之傧。当理查德兴冲冲赶来时,他发现门上贴着一张莎士比亚写的纸条:“征服者威廉已经比理查三世捷足先登。”

莎士比亚是英国十四行诗的代表人物,其诗打破原有诗体的惯例,独树一帜,被称为“莎体”。 莎士比亚一生写下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这些诗大约创作于1590 年至1598 年之间,其诗作的结构技巧和语言技巧都很高,几乎每首诗都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莎士比亚是著名的同性恋者,他的这一系列十四行诗几乎都是写给他的同性恋人的,这不能不让那些痴迷莎士比亚爱情诗的读者大倒胃口。

莎士比亚的遗嘱也很奇怪。1610 年的某日,莎士比亚从伦敦隐退,终于回到被冷落了多年的妻子身边。然而,在1616 年他去世前拟写的遗嘱中,他却将所有的财产,包括谷仓、马厩、果园、土地等,都留给了长女苏珊娜。小女儿只得到“一只银质镀金大碗”,因为她嫁的人显然令莎士比亚失望――比她年龄小,还让别的女人怀了孕。至于与他结发34 年的妻子安妮,莎士比亚在遗嘱中仅仅插写了这么一句:把我第二好的床及床上用品留给我的妻子。

第3篇: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范文

论文摘要: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理想崇尚人的价值、尊严和高贵。反对宗教神学的禁欲主义。热情讴歌了美好的爱情,纯洁的友谊。充满真善美的人性和人类征服时间、主宰命运的美好愿望。虽然他的诗歌中掺杂着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精神糟粕。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却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渴求美好感情、追求个人幸福的人文主义精神。具有积极进步的社会意义。

一、人文主义理想的起源

在英语中,“humanitarianism”一词译作人文主义。人道主义或博爱主义。人文主义思想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对当时的英国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人文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一、关注人性,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重视人的个性发展,反对宗教神学对人性的束缚和心灵的压抑。二、主张灵肉和谐。肯定现实人生和尘世生活,追求个人幸福和世俗享乐。人文主义思想击碎了由来已久的神学统治一切的精神枷锁,肯定了个人的崇高和伟大,主张个人是自身命运的主宰。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与以“神”为本的“神道主义”背道而驰。它注重个人首创精神,提倡全面发挥个人潜能准崇人的自尊自信和人格魅力。

二、莎士比亚诗歌中的人文主义理想

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一生创造了两首长诗(《维纳斯和阿多尼斯》(1592—1593)、《鲁克丽丝受辱记》(1593—159411和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其中包含了许多以歌颂爱情、友情和真、善、美等人性光辉的不朽诗篇。莎士比亚的很多诗篇完成于其艺术创作的早期。这一时期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和艺术风格逐渐形成。当时的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鼎盛时期,王权稳固,经济兴旺,国力昌盛。人心安定。此时的莎士比亚青春年少。意气风华。对人生寄予了美好的期望,对理想充满了无限的向往。作品中洋溢着乐观明朗、积极向上的主流色调。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以优美的旋律和动听的辞章歌颂了世间最为美好的情感——爱情和友谊,征服了古往今来一代又一代的众多读者。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流溢出强烈的感情和深邃的思想,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辉。这些思想无情地抨击了中世纪黑暗时代的封建礼教,热情赞扬了人的个性。宣称人的平等,赋予了人以崭新的内容和意义。达到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最高水平。

1、莎士比亚诗歌中的“美好爱情”

爱情可以给人带来自信和勇气,希望和快乐。幸福和安宁。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为之倾倒,为之痴狂。人文主义者认为追求爱情是人的天性,人人拥有享受爱情幸福的权利和自由。爱情是纯洁的、高尚的,它不受父命、君命和权命的摆布。也不受金钱、门第、宗教和种族的限制。这种崭新的爱情观念与神权主义所宣扬的禁欲主义是截然对立的。

莎士比亚在他的诗篇大胆歌咏爱情。盛赞尘世的,以炽热的情怀谱写出一曲曲爱的赞歌。诗人抒发了爱情给人带来的欢愉与欣喜,悲凉与忧伤。表达了对矢志不渝的忠贞爱情海枯石烂誓死不变的坚定信念。在诗人的心目中,爱情是那样的珍贵和美妙,神圣而又崇高。在莎士比亚的爱情诗篇中,诗人使用了一系列的缤纷“意象”。烘托出爱人的娇媚容颜和美好心灵,讴歌了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他把爱人比作“太阳”、“夏天”和“芳艳”等自然界中的美好事物。即使这样。这些自然尤物仍然稍逊一筹,因为它们都有自身的缺点。而他的爱人却是那样的完美无缺。

2、莎士比亚诗歌中的“真挚友谊”

莎士比亚的绝大部分十四行诗是献给他的一位年轻男友的,这说明在他的生命中,地久天长的友谊至高无上。莎士比亚亲历了封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等丑恶的社会现实,所以他痛切地感到人与人之间的坦诚相待是多么的至关重要。友谊是人生的无价之宝,是一朵永不凋谢的花朵,赞美人与人之间真诚无私的友谊成为莎士比亚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当然,莎士比亚笔下的纯洁友谊只是他的一厢情愿,这种渗透着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精神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在当时的社会里是不能兑现的痴心妄想。但是莎士比亚在当时的社会氛围中能够独具慧眼地发掘它、宣扬它。坚定执着地维护它,并全力以赴地力求去实现它。确是难能可贵的。随着他对社会现实认识的不断深化。他的乐观情绪开始泯灭,在残酷无情的现实面前,他的美好畅想皆付诸东流,一败涂地。

3、莎士比亚诗歌中的“人性光辉”

莎士比亚一生执着追求的是一种至真至纯的包涵着真善美的美好感情。对于敏感和多情的莎士比亚来说。至善的美德是不朽的,至真的情义是不朽的。完美的名望也是不朽的。在诗人的笔下,人性充满自尊、自信、仁慈和友爱。诗人毫不掩饰对人性的热烈颂扬。不惜笔墨着力描绘光彩夺目的人性光辉。热烈地讴歌着人性之美。诗人在他的诗歌中运用了的很多美好的字眼,如:“夏日”、“鲜花”、“光荣”、“灿烂”、“忠贞”、“永恒”等来形容人性的本质。崇高而美好的人性与真、善、美交相辉映,人也因此获得了永恒。在那首“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day”的十四行诗中。诗人用尽人间美丽的语言歌颂爱友。使之成为经久不衰的千古名篇。莎士比亚的诗歌赋予了他所歌颂的美与善以永恒的声名。所以莎士比亚的诗歌能够超越时间而世代相传。就像莎士比亚所说的那样。“只要人类在呼吸,眼睛看得见。我这诗就活着,使你的生命绵延。”

4、莎士比亚诗歌中的“时间镰刀”

莎士比亚在他的十四行诗中一再提及“时间的镰刀”。我们不禁要问:诗人为什么用“镰刀”作为时间的象征呢?欧洲中世纪的神权主义认为人只有今生受苦。才能在来生获得幸福。而文艺复兴时期的诗人们则认为人的价值在今生,而不在来世。因此人在今生就应当及时行乐。因为来世虚无缥缈,遥不可及。人生苦短,时不待我,何不趁早把酒当歌。及时行乐。这种睿思显示了人们渴望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在当时具有积极进步的社会意义。时间的大河汩汩流淌。带走一切的人世沧桑。时间摧毁生命。摧毁容颜。然而人们极其渴望战胜时间,做时间的主宰。这种渴望激励着人们在今生今世不断地奋进以获得光辉的成就。不断地追求在短暂的时间里获得永恒。时间的威胁激励着人们争相成就英雄的业绩,去航海,去冒险,去为自己的国家建功立业。从而赢得不朽,达到永恒。

5、莎士比亚诗歌中的“消极思想”

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理想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是一种进步的思想。但是它也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他的诗中弥漫着资产阶级的“人性论”、“恋爱至上”、“个人奋斗”和“人生无常”等消极思想。他的诗中过分渲染了抛开天国的虚幻。追求尘世生活。享受现世爱情的人生哲学。这种对“花开堪折只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悲观态度的过分强调终会使人沉溺于感官享乐。玩世不恭。并导致对生活的极度放纵。莎士比亚以“人类之爱”作为最高的社会理想显然也是不切实际的痴人说梦。

第4篇: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范文

关键词: 和谐文化 莎士比亚 和谐社会

1.和谐文化的研究现状与价值

1.1和谐文化的研究现状

对于“和谐”含义的理解,古今中外的学术界研究者颇多。“和谐”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的《尚书・尧典》:“律和声,八音克谐。”这里指出 “和谐”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本质特征和审美特征。孔子在《论语・八佾》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中提出中和之美。还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质之间相互协调方可获得和谐之美。在西方,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美就是和谐”的原则,并认为既要达到数与数协和的形式要素,又包含从对立求统一的要素。由此看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注重整体的境界和内涵,西方的和谐则更注重形式,强调和谐的对立统一。虽然中西方对和谐的定义不同,但对和谐就是美的观点达成了共识。

1.2 和谐文化的价值

和谐文化以“和谐”作为价值观念,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思想文化。它作为一种文化体系,对于创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育和谐理念、建设和谐文化已成为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深化对和谐文化的认识,不仅是当代文化的重要课题,而且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其意义深远而重大。

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在西方文学宝库中熠熠发光,研究和谐文化在其作品中的体现可以更好地理解中西方文化中“和谐”的含义,以便取长补短,更好地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2.和谐文化在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体现

2.1 莎士比亚的和谐文化思想来源

(1)基督教信仰中的天意观

莎氏悲剧中的很多人物信仰基督教里的天意观,在莎氏四大悲剧中,这种无法预测和控制的天意观就存在于主人公的观念里。例如,哈姆雷特常常表达出基督教信仰中的天意观,从英国逃回丹麦后, 在感慨自己侥幸生还时,他对霍拉旭说: “无论我们怎样辛苦图谋,我们的结果却早已有一种冥冥中的力量把它布置好了。” “啊,就在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一切都是上天预先注定。”

(2)莎士比亚的女性观

如果将女性因素纳入批评的视野,就会发现,在莎士比亚的剧作中, 女性的存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世界的安全感和秩序感。莎翁塑造的女性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美丽、善良却被剥夺了话语权的女性; 另一类是美丽却阴险、道德败坏的女性。在他建构的一个个充满毁灭、破碎和死亡的世界里,女望的膨胀和跨越规范的野心往往是造成悲剧与不和谐的源头。在他的悲剧中,貌美如花却有着自私邪恶本质的女人往往成了杀人的祸根、灾难的元凶。由此可见,莎士比亚剧作中的女性常常是神秘而强大、具有破坏性和毁灭性的女人。

(3) 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价值观

作为人文主义作家,莎士比亚在悲剧中,对美好的、理想的人性有着充分的展示。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借主人公哈姆雷特之口赞美人类:“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雅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无疑,这代表了莎士比亚对人性美好一面的肯定。

2.2和谐文化在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具体体现

(1)莎士比亚文化作品中的语言优美、音韵和谐

莎士比亚的众多戏剧作品语言优美动人、音韵和谐;他用诗一般的文字把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剧中人物的对话,语言简练,音韵优美。例如罗密欧在听到朱丽叶死了的消息时,说自己是一个“不顾死活的人” “一个疯子”等,形象地反映出他的悲痛绝望的心境。又如罗密欧与帕里斯冲突时,两人的话语节奏短促,生动地刻画了两人激动的心情和当时紧张的局面。在哀悼朱丽叶时,帕里斯和罗密欧的句子舒缓,则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他们当时悲痛的心情。

(2) 莎士比亚诗歌的音韵、旋律的和谐

诗歌是具有音乐性的语言,有着自己的旋律和节奏。莎士比亚文化作品中的音韵、旋律和谐还体现在他的十四行诗中。十四行诗英国式(Shakespearean sonnet)由莎士比亚创立,格律是抑扬格五音步,层次上分前四行,中四行,后四行和结尾两行。他的十四行诗节奏感强,重音节轻音有规律搭配起来,如音符的流动般,节押韵格式为ABAB,CDCD,EFEF,GG。

1 Sonnet 18

Shall I│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 a)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b)

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 (a)

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b)

Sometimes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 (c)

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ed; (d)

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s │declines, (c)

By chance,│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d; (d)

But thy │r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 (e)

……

此诗的发展变化:从把人比作夏天开始,以人胜自然终结。前四行说明人比夏天更美更温和;中四行对其进行了烘托扩展,并感慨驻颜无术;第三组则新意突起,前言,在充分的铺垫之后,末两行作结结束全诗,点明主题。此诗表达了这样一种思想:美丽的事物可以依靠文学的力量而永远不朽。

(3)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强调对立与和谐的统一

西方的“和谐”不仅表现在形式和谐,而且强调对立的和谐统一。莎士比亚在戏剧中运用自如地使用对比、比喻、穿插等多种写作手法,而且根据不同的主题需要使用了多个诗一般的意象。剧中巧用对比,有友谊与仇恨、仁慈与残忍、宽容与凶残、复仇与报应的尖锐对立,借此抒发了作者渴求友谊、爱情、仁爱等的人文主义理想。在《威尼斯商人》中,剧中巧用夸张,借款不能按时归还以割肉作赔偿,打官司时法官慎重审理等一系列形同儿戏的情节,作者却写得得心应手。

除上述外,莎士比亚的戏剧语言精辟深刻,很多剧中人物说的话成了公认的连珠妙语和警世格言,如哈姆雷特的“上帝为女人造了一张脸,他们又给自己另外造了一张。”借此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作者对于世界、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不忠的爱情的讽刺。

参考文献:

第5篇: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范文

很多人都玩过游戏“”,但这里说的可是真的与地主斗,且最厉害的,不需要刀枪剑戟,区区一首打油诗足矣。

事情还要从伊丽莎白一世统治下的1564年说起。

在英国中部瓦维克郡,流淌着一条静谧的埃文河,在河畔旁有一个叫做斯特拉福的小城,这座优雅而美丽的小城正是莎士比亚的故乡,4月23日这天,莎士比亚就出生在这里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

我们熟悉的莎士比亚其实只是他的姓,在莎士比亚出生后的第四天,牧师为其受洗,并用拉丁文记录在教堂的登记册上――26日,约翰・莎士比亚之子威廉。也就是说莎士比亚的名字其实是威廉。

而这个姓氏也大有来头。Shakespeare音译为“谢克斯比”,现在广为流传的译法“莎士比亚”则源自的领袖之一梁启超。

莎士比亚的父亲约翰・莎士比亚,早年弃农从商,后又跻身斯特拉福市财务官,直升至镇长,足证他能写会算。从这一点上看,莎士比亚算是官二代;莎士比亚的母亲玛丽・阿登是望族支裔,继承了位于斯特拉福西北威尔姆科村的一座屋和50英亩土地,从这一点上看,莎士比亚也算是富二代。

莎士比亚原本还有两个姐姐,不幸均年幼夭折,因此莎士比亚成为家中的长子。

出身优越,再加上父母独宠,莎士比亚的童年轻松而愉快,转眼便到了读书的年龄,七岁那年,莎士比亚来到一所文法学校学习,这一学就学了六年,可不要小瞧了这六年的读书生涯,莎士比亚之所以能成为伟大的文豪,有很大的原因是在这所学校打下扎实的写作技巧并积累了丰富的知识,此时,颇有语言天赋的莎士比亚还学习了拉丁语和希腊语。

六年相当于小学毕业,眼看着快要上“初中”了,但没想到的是,父亲的破产使他不得不辍学,走上独自谋生的道路。

离开了象牙塔的莎士比亚,不得已跟着父亲做过一段生意,这段岁月心酸而困苦,他既当过肉店的学徒,也去乡村教过书,还干过大大小小各种琐碎工作,生活虽艰辛,却也丰富了他的阅历,这些都成为莎士比亚日后创作时信手拈来的生动素材。

那么莎士比亚是如何“”的呢?

原来,莎士比亚曾到一个叫托马斯・露西的富裕财主兼地方行政长官的土地上打猎,可时运不济,莎士比亚不仅被“人赃俱获”,还为此挨了一顿暴揍。年轻气盛的莎士比亚怎肯罢休,大笔一挥写了一首讥讽大财主的打油诗,可谁料到,因这首诗朗朗上口,再加上这个地主臭名昭著,没过多久整个村子里都开始流传起这首打油诗,无论大地主走到哪里,都有人用这首诗来嘲笑他。就这样无需刀枪剑戟,一首打油诗就让莎士比亚成功地斗赢了地主。

小镇青年成大师

斗赢了地主,代价也不小,托马斯乡绅也当然不会放过莎士比亚,千方百计刁难他,最终迫使他离开了家乡斯特拉福小镇,到伦敦避难。

1587年,小镇青年莎士比亚误打误撞地来到了伦敦,可未曾想,属于他的时代的帷幕即将缓缓拉开。

这一年,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五十三岁,统治英国已二十八年之久,一种大众的艺术形式正在这片激情澎湃的土壤中孕育而生。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因为在伊丽莎白时代,演员的地位“近于乞丐和类似的卑微者”;然而这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毫无疑问,对于莎士比亚来说,当时社会上最需要的这种艺术形式刚好是他最擅长的戏剧、写作与剧本。

他才华耀眼,忘我耕耘,终于在1592年,一部空前绝后的历史剧《亨利六世》首演大获好评,票房收入达到整个演出季节的最高峰。

仰仗贵族的赞助和保护,以及背后最大的“主顾”――伊丽莎白女王一世,莎士比亚在伦敦的戏剧界如鱼得水。

16世纪的欧洲,文坛才俊辈出,前有蒙田、培根,以及同月同日生的塞万提斯;后有同为英国文学骄傲的弥尔顿、笛福;甚至在古老的中国,还有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的汤显祖交相辉映。

然而在时间的大浪淘沙中,唯独只有莎士比亚一枝独秀,响彻中外,小镇青年为何一跃成为大师的呢?

一个人的悲喜剧

莎士比亚又被后人亲切地尊称为莎翁,最主要的还是源自那些令人过目不忘的作品,即使是目不识丁的人恐怕也能随口说出他的大作,他既写出了四大悲剧《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哈姆莱特》,又写出了四大喜剧《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无事生非》《皆大欢喜》,此外还有三大传奇剧《仲夏夜之梦》《辛白林》《冬天的故事》。他和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里斯及欧里庇得斯,合称为戏剧史上四大悲剧家。

我们读着莎翁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憧憬着爱情的坚贞与美好,也嗟叹着命运的弄人与残忍;既为罗密欧在深夜冒险与朱丽叶幽会的浪漫而神迷,也为误服毒药的罗密欧而深感揪心。

翻开《威尼斯商人》,文学史上有名的守财奴夏洛克的卑鄙嘴脸跃然纸上。

奇幻的《仲夏夜之梦》,带你走进仙子、精灵的魔法世界,邂逅一段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姻缘……

在莎士比亚的笔下,众多故事令人眼花缭乱又欲罢不能,在悲剧中感受哀伤,在喜剧中感受欢乐,他的一支笔写尽人间悲欢离合、喜怒哀伤。

阴晴不定的伦敦,正如莎士比亚的作品忽喜忽悲,莎士比亚就在这里度过了二十多年的时光。

第6篇: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范文

关键词:人文主义 友谊 爱情 莎士比亚

一.引言

“舞台小世界,世界大舞台”,佩特罗尼斯的这句名言被莎士比亚的剧团所引用。仔细想来,其实戏剧不正如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所说的那样,是人生的翻版,映照善恶的镜子吗?俗话说的好,“做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呆子”,舞台呈现百态人生,冷静清醒,而又滑稽可笑。

二.诗人剧作家

莎士比亚(W.William Shak

espeare;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出生于英格兰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镇,临近秀丽的埃文河。一生创作了154首十四行诗,37部戏剧,两首长诗和其他诗歌。十四行诗即商籁体是欧洲的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值得一提的是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比前人的更为进步,主题鲜明丰富,思路曲折多变,起承转合运用自如。莎士比亚把这种诗体的功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以其“甜蜜”的特征吸引了古往今来的众多读者。他用悦耳动听的语言音韵来赞颂世界最为美好的情感——友谊和爱情。

即使在《威尼斯商人》这部戏剧中,诗人也充分利用了他的诗才创造浪漫美好的气氛。只不过里面的诗不全是十四行诗,它们是作者即兴的抒情小诗,八行、九行、十行不等,它们紧扣剧中人物的心理,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与故事浑然一体,使人物形象显得丰满生动。另外它们都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莎士比亚简直是一谈到友谊和爱情,美好的词就源源不断。他的诗形象生动、词汇丰富、语言巧妙、音调铿锵,但是也不乏名言警句,它们很好地映射了诗人的理性情感。细读一下这部剧作,我们不能不承认,剧中的小诗为剧作增色不少。他真是一位诗人剧作家。

莎士比亚的作品蕴涵了他对复杂人性的深刻观察和对人生百态的清醒反思与透视,他丰富而深邃的思想和作品内涵不仅属于他那个特定的历史时代,也适用于现在和将来,可以为人类社会的各个历史时期提供借鉴。

三.带有“一点儿阴影”的喜剧

(一)分类之论

在《威尼斯商人》刚被引入中国,在北京剧院排演时,人们曾对它的类属产生疑惑,有人认为它属悲喜剧,也有人认为它属悲剧,但最终还是确定了它的喜剧地位,因为它具有大团员的结局:恶人得到惩罚,善人终有好报。但是,在我看来,它还是具有一定的悲剧性的。这种悲剧性是人道主义者被人陷害,善良、美好的情感被人糟蹋时人们感受到的心痛。竟然会有人道德沦丧到畜生不如的地步,这不能不说是人性的悲剧。

(二)人之真性

莎士比亚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戏剧家,他推崇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向往人的健全发展,而健全发展的人性必然包含物质欲望的满足和精神追求的实现两种内容。包括人在内的所有动物都以物质欲望的满足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这决定了人们追求物质财富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关于此,中国有句话最贴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人生在世上,确实离不开铜臭气,但要有理性,有正义,取之合理。由于所有动物都在生理本能的支配下寻求欲望的满足,生理本能便不再是人的本质特征。人文主义所张扬的人绝非只有动物性的野蛮人,而是既有世俗欲望又有信念和理想的文明人。

以科学的眼光来看,人文主义是一种哲学理论和一种世界观。人文主义以个人的兴趣、价值观和尊严作为出发点,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无暴力和思想自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重要的原则。现代的人文主义开始于启蒙运动,在启蒙运动中人文主义被看做是不依靠宗教来回答道德问题的答案。在启蒙运动的人文主义中,超自然的解释一般被忽略,人们将这种人文主义也称为“世俗人文主义”。各个主要的宗教中也有人文主义,在那里一般人文主义与该宗教的信仰和传统相结合。有的人认为人有参加仪式和规则的需要,于是就组织一定的团体来满足人的这种需要。人文主义作为历史概念在欧洲历史和哲学史中,主要被用来描述14至16世纪间与中世纪相比较先进的思想。

1.夏洛克

我们先来看夏洛克,他贪婪、吝啬,他让仆人挨饿,瘦得皮包骨头,只好离开他的家;他把女儿整日关在家里来最大限度地减少消费。他奸诈、狠毒,骗安东尼奥入了他的圈套,丧心病狂的要致人于死地。如此作恶之人,天理不容。接下来看作者借葛莱西安诺之口对夏洛克的咒骂就令人感到痛快淋漓:“万恶不赦的狗,看你死后不下地狱!让你这种东西活在世上,真是公道不生眼睛。你简直使我的信仰发生动摇,相信起毕达歌拉斯所说畜生的灵魂可以转生人体的议论来了;你的前生一定是一头豺狼,因为吃了人给人捉住吊死,它那凶恶的灵魂就从绞架上逃了出来,钻进了你那老娘的腌臜的胎里,因为你的性情正像豺狼一样残暴贪婪。”对于夏洛克自作自受,害人反害己的结局,我们拍手称快。他的行为和思想与人文主义背道而驰!人们在痛恨他的同时不禁为他感到可怜:众叛亲离、自取灭亡。

夏洛克是该剧最复杂、争议最多的人物,他与哈姆雷特、福斯塔夫并称为莎士比亚的三大典型。然而他究竟是如他所说那样是受尽迫害的犹太人,还是贪婪成性的高利贷者?是值得同情还是应当批判?是戏剧性的还是悲剧性的?莎士比亚赋予夏洛克性格以复杂性和丰富性,在他身上体现出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封建主义的残酷剥削和资产阶级唯利是图、奸狡刁滑的时代特点和阶级本质。但是夏洛克慷慨激昂的辩驳也道出了一个被压迫民族长期以来积郁在心中的愤怒和仇恨。莎士比亚在夏洛克身上寄寓了对被压迫、受歧视的犹太民族的莫大同情,表现出了他的民族平等思想和对种族观念的否定态度。莎士比亚正是通过对夏洛克的同情,通过用夏洛克这个反面人物来鲜明地突出他所肯定的人文主义思想在维护人们以及民族之间良好关系中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

别人就好比自己的镜子,这是古人总结出的智慧。作为平等享有生命的人,生活在一起就要互相尊重,互相帮助,这样社会才会平静和谐,并且会形成人类向前发展的最大合力。人文主义提倡的是尊重每一个个体,归根结底是尊重整个人类。人们只要真正理解了人文主义的内涵,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我相信,人类的进步会越来越快!

2.鲍西亚

剧中另一个为人称道的人物形象是鲍西亚,她是莎士比亚创造的一个典型女性形象。她追求爱情自由,深明大义,见义勇为,当一大群贵族男子面对夏洛克的固执与残忍束手无策时,她以超群的才智,一举击败夏洛克,伸张了正义,突出表现出了这一形象的光彩照人。她不仅勇敢机智,巧妙的救了丈夫的好友安东尼奥;而且又浪漫风趣,骗走了丈夫的定情信物戒指,反过来又逗得丈夫指天发誓来表明自己的忠心。在我看来,简直一小孩子玩的把戏,但恰恰是这童心未泯的捉弄人的举动显示出了鲍西亚的纯洁活泼和对丈夫的深爱。人可以长大变老,但爱清新活泼才最好。

在莎士比亚生活的时代,虽然资本主义已经萌芽,封建主义的统治还很强大。他塑造的完美女性形象鲍西亚带有浓厚的男女平等的思想,她与男人一样能干,有智谋,这反映了莎士比亚女性革命思想的先进性。

3.安东尼奥

相对来讲,安东尼奥的形象着墨不是很多,他是一个善良而忧郁的人儿。有些评论家认为安东尼奥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的友谊观和商业观:他珍视友谊,为了朋友两肋插刀;他同情穷苦的人,借钱不取利息。但是他却有一种无名的忧伤,这种忧伤作者没有道明,它是否是作者心中一个不可解决的矛盾不可而知。这种忧伤在此可能是对天下穷苦人的担忧,也可能是对像夏洛克此等恶人的琢磨不透,也可能是对自己何去何从的忧虑,但是他始终坚信友谊高于一切。他是人道主义者的典范。我不禁想象他是否也具有范仲淹的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因为我自己也常感忧郁,所以很同情安东尼奥的心情。健谈的葛莱西安诺劝安东尼奥时正好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让我扮演一个小丑吧。让我在嘻嘻哈哈的欢笑声中不知不觉地老去;宁可用酒温暖我的肠胃,不要用折磨自己的冰冷我的心”。“只有干牛舌和没人要的老处女,才是应该沉默的。”像葛莱西安诺这样乐观地生活也未尝不可,只不过有些狭隘罢了,毕竟我们是具有强烈社会性的人,不能只关注自己的小小世界。是呀,我们都不喜欢忧郁,也不喜欢看见别人忧郁,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是不知道忧郁的滋味的,但人生不可能没有苦痛,所以忧郁终究难免,这真是一个解不开的矛盾啊!

(三)永恒的乐章

不论是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集中,还是在他的37部戏剧作品中,我们都能发现他对友谊、爱情等真善美的事物的歌颂始终没有停止过。在《威尼斯商人》中,安东尼奥、巴萨尼奥、鲍西亚、杰西卡以及其他的人物的友谊和爱情贯穿了全剧,正是这些真善美的事物把他们紧紧地团结在一起,战胜了邪恶的夏洛克。人道主义最终战胜自私的个人主义,这是作者的理想和信念,也是全体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类的理想和信念。人的美好在于有爱,西方有博爱,中国有仁爱,它们在美好的方面是一样的令人感动的。爱可以拯救生命,有的人为了爱也甘愿献出生命,有灵性的人是靠精神而活着的。只有爱可以为精神提供养料,使它不致衰竭。但是唯有真善美的事物才能唤醒爱,让人感受爱。反之,忽视真善美,像夏洛克,终会因缺少爱而走向痛苦的深渊。

四.人文主义的渊源

回首人类逐渐告别野蛮而走向文明的历史,雨果曾论及西方文明的两大元典——荷马史诗和圣经,认为有两种相辅相成的文化传统从中生成:一是肯定人类健全欲望的古希腊人本主义传统,二是关注人类精神道德价值的希伯来神本主义传统。事实上,正是这两大传统纵贯文明发展的历史,联袂充当了西方文化灵魂的角色。在这两大传统发生深度融会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代,古希腊人本主义和希伯来—基督教的神本主义合二为一,形成新的人文主义内涵。这种人文主义既满腔热情地弘扬希腊精神,肯定人的正当欲望,歌颂人性、青春和爱情;又真诚地张扬希伯来精神,由衷赞美高尚的道德和仁慈博爱理念,它使人类精神文明宝库更加璀璨夺目。作为文艺复兴时代最伟大的人文主义作家,莎士比亚登上了当时文学创作的巅峰,从而为人类贡献出一部部既洋溢着现世欢乐,又引导人趋于崇高的戏剧精品。因此,他的剧作得以进入世界文学经典的前列,闪耀出永恒的理想光辉,给人以无穷的审美享受。比起《雅典的泰门》,我认为《威尼斯商人》更好的闪现了人文主义光辉,它融道德、智慧、友善等各种人类所独有的美好于一炉,令人不由地感动、赞叹、向往。

我认为现在人们所提倡的各种民主、自由精神都以文艺复兴时期提倡的人文主义为渊源,因为它们都注重人性的张扬和人的自由发展,只不过在形式和内容上有所升华和扩展。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经过百万年桑田沧海的风风雨雨,更加珍爱自己积累的精神文明,这一精神古今一脉相承,这体现在人们对人生世事的洞察、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待生活的理性冷静上。

结语:

谈笑风生戏剧舞台,真真切切生活世界。几乎所有的作品都寄寓了作者的某种理想。这些理想都是要求世界变得美好一点儿,其实,我们不能改变世界,我们只能寄希望于生活在世界中的人变得善良、宽容、富于爱心。每人的小小的一点儿爱集聚起来就可以汇集成爱的海洋;每人的小小的一点儿谅解集聚起来就可以使人间变成自由的天堂。人类的幸福要求全人类共同努力来实现。

参考文献:

[1]程雪猛、祝捷编著.解读莎士比亚戏剧[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2]华泉坤、洪增流、田朝绪著.莎士比亚新论:新世纪,新莎士比亚[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周轶编.莎士比亚画传[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4]陆谷孙著.莎士比亚研究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5]莎士比亚著.莎士比亚名剧[M].新疆:伊犁人民出版社,2001

[6]张泗洋、徐文武、张晓阳著.莎士比亚戏剧研究[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1

[7]赵澧著.莎士比亚传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第7篇: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范文

后殖民翻译理论主要研究权力差异语境中译者的价值取向和策略选择等问题,该理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杂合。杂合是一个宽泛的概念,表示不同特质的事物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具有新的特质的事物。文学翻译的杂合体现在语言、文学、文化、思想的融合等诸多层面,有益的杂合具有革新性和进步性。梁实秋先生选择翻译《莎士比亚全集》,正是利用了杂合的优点,不仅可以促进本民族文学传统的自我扬弃,而且有利于异质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他灵活运用异化与归化策略,以“信”为第一要旨,在“信”的基础上尽量做到“达”。梁实秋在传递异域文化意象、引进新的文学表达方式、介绍新词和句法结构等方面都颇具特色,体现出其融合中西、贯通雅俗的人文意图。从后殖民译论的角度探讨梁实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原因,对于正确理解译本生成的历史条件、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以及译本对目标文化的影响等问题有重要意义。

一、梁实秋翻译莎士比亚的外在因素是特定历史背景下其理性选择的结果

在后殖民翻译理论中,翻译往往和权力关系联系在一起。翻译从来都不是在真空里进行的,[1]译本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历史、文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译者处在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等复杂的权力关系网中,或者服从于权力而被主流诗学形态所接受,或者抵制权力而处于文学思潮的边缘地位。梁实秋处在20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从近代走向现代的历史转折点上,这是政治、文学领域的重大变革时期,同时也掀起了一股翻译高潮。当时中国文学仍然沿袭了“文以载道”的精神,翻译更加注重教化功能,在思想内容方面具有过度的抒情倾向和明显的政治功利特征。梁实秋以纠偏为目的,以翻译文学经典为手段,对当时中国文学思潮进行有意和有益的杂合。他的翻译选择虽然处于主流诗学的边缘,却给文坛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梁实秋首先对五四新文学运动中不合理的因素进行反思与批判。当时民众比较信服西学,因此大量翻译作品得到广泛传播,其中卢梭的自然人性论对五四新文学的影响较深,推崇情感贬抑理性,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翻译作品的选择都带有情感泛滥的倾向。梁实秋反对这种情感泛滥而认同新人文主义人性论的“以理制欲”。“以理制欲”也是莎士比亚作品的主题之一,反映了莎士比亚追求美好的人格、重视内心崇高的法则与自身修养的境界,它与中国古代伦理观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也正是梁实秋注重文学的理性与节制的原因。在后殖民翻译研究中,学者强调民族文化身份的确认应从历史出发根据自身的文化特点寻求定位,梁实秋一方面肯定了五四新文学传播西方文化的进步意义,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批判了知识界忽视中国优良文学传统的弊病。所有的权力都是通过话语实现的,话语是权力意志的载体,任何社会中的各个领域都有其特定的主流和边缘话语,梁实秋的翻译选择正是向当时主要的叙述话语进行了挑战。梁实秋不仅提倡以理制欲,而且强调文学的人性特征,意欲借助翻译莎士比亚作品对五四之后又一思潮“文学的阶级性”进行反击。后殖民翻译理论彰显差异、多元与杂合,反对一元与单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知识分子对西学的大规模译介多数以革命性和现代性为主流,梁实秋认为中国文学、包括翻译文学也应呈现多质特征,而对世界文学经典的译介则有助于形成文学与思想的多元化局面。他认同莎士比亚能获得超越时空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忠于普遍的人性这一观点。梁实秋说:“他(莎士比亚)不宣传任何主张,他不参加党派,他不涉及宗教斗争,他不斤斤计较劝善惩恶的效果,戏就是戏,戏只是戏。可是这样的创作态度正好成就了他的伟大,他把全副精神用到了人性描写上面。我们并不苛责莎士比亚之没有克尽‘反映时代’的使命。我们如果想要体认莎士比亚时代的背景,何不去读历史等类的书籍?文学的价值不在反映时代精神,而在表现永恒的人性。”[2]梁实秋宣扬文学人性论的意图在于避免使文学沦为政治的工具,他力图挖掘中国文学传统中有价值的内涵,并且结合西学的精髓来阐释“文学发于人性,基于人性,亦止于人性”[3]这一主题。梁实秋的翻译意图无可厚非,是有悖于当时文学主潮的另一声音。可见,梁实秋选择译本的原则体现了他的翻译追求:他提倡文学的人性和理性,希望通过翻译反映永恒人性的文学经典实现与权力话语的对话,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当时中国翻译文学的阐释空间。虽然梁实秋的人性论和理性观有其历史局限性而屡遭争论,但是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正是他理性选择的结果,体现了其消解中心、消解权威的精神,这有助于各文学流派之间的相互论争与交流,从而使得中国新文学呈现出气象万千的局面。

二、梁实秋翻译莎士比亚的内在因素是对其文学思想的阐释

译本的选择也受到译者主观因素的制约。译者的价值取向、审美理想、翻译观念等都会影响到翻译选择的方方面面。梁实秋身受中西文化的双重洗礼,文学思想具有杂合特点,是儒家思想与新人文主义思想交汇的产物。梁实秋对儒家伦理道德观念情有独钟。传统的家庭教育使他形成了一种平和中正、温柔敦厚的心态。他内心深处追求“真”、“善”、“美”,而“真”、“善”、“美”正是莎士比亚的永恒主题,因此选择翻译莎士比亚作品,不仅是他价值取向的表白,也是其审美理想的张扬。后来梁实秋留学美国时接受了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思想。他在新人文主义的思想体系中,发现了与自己的东方智慧、特别是儒家“中庸”、“调和”、“克己复礼”的道德准则相一致的内容。[4]这与梁实秋“以理制欲”的人性论文学思想形成了内在精神契合,他借助白璧德学说,通过翻译活动阐释自己的文学思想来完成对国学优良传统的复归。后殖民翻译理论的杂合概念涉及到的是自我与他者的关系问题。思想与文化的差异是异中有同,同中有异。任何一种文化都处在与他文化相互织成的关系网中。文化交往应该是主体间性的理性交往,即通过互相学习和合理吸收来达到理解与共生,翻译的根本目的在于扬弃外来事物来优化自身。中国学者对西方文化的偏颇主要是闭关自守与崇洋媚外,西方学者对东方文化的偏颇主要是渲染美化和歧视丑化,这两种片面的看法用后殖民主义的话语来说就是“西方主义”和“东方主义”。梁实秋反对“西方主义”和“东方主义”,反对用一个话语霸权取代另一个话语霸权,他借助西方文化反观中国文化,这种杂合的东西文化观实际上是对自己的古典文化传统,也是对西方文化的改写与扬弃。梁实秋说过:“我翻译莎士比亚,旨在引起读者对原文的兴趣。”[5]翻译的本质如同开启一扇新窗户,它是与原语文化的一种杂合。因此梁先生本着“存真”的态度,以人性为尺度、以理性为标准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既反映出文学经典作品的艺术形式和精神风貌,也于字里行间渗透着自己的文学思想。比如,他将《哈姆雷特》剧作中的“modesty ofnature”翻译为“人性的中和之道”,[6]流露出新人文主义和儒家思想的交汇光芒。后殖民翻译理论在强调差异性存在的同时,也承认不同文化和思想中含有共性的成分,因此提倡比较与优化。梁实秋推崇西方文学的人性与理性,并且沿袭了中国传统文论“重情”的血脉,借翻译莎士比亚作品试图构建中国文学多元话语并存的新秩序,这种动力使他以顽强的毅力和良好的东方文化素养将西方文化的泰斗搬到了中国,诠释了莎士比亚作品的“真”、“善”、“美”。梁实秋不仅让中国读者领略到莎士比亚的不朽魅力,而且他通过翻译阐释自己的文学思想,弘扬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与后殖民翻译研究中对民族身份的理解是一致的。

三、梁实秋翻译莎士比亚的前提条件是翻译策略的精心选择

后殖民翻译理论关注杂合对本土文化的深刻影响,翻译的杂合促进了思想观念、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等各个方面的杂合。文学翻译杂合的现实既承认译者的主体地位,同时又要求译者根据具体的历史语境确定恰当的翻译策略。梁实秋在翻译策略上进行了精心选择,采取的是一种中庸翻译标准,这和他追求中庸境界的人生哲学一脉相承。换言之,梁氏的翻译策略是异化和归化互补,具有杂合的特点。异化和归化都是某种程度的杂合,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梁实秋的这种翻译策略与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之一的巴西“食人主义”(cannibal2ism)理论颇为相似。“食人主义”理论源于一个故事:在16世纪初巴西的一个土著部落里,一位来自葡萄牙的天主教传教士被部落成员吃掉,土著人的目的是获取精神或肉体的力量。后来这一“吃人”的故事被巴西德坎泼斯等人用作比喻,用来表示“翻译即是一种食人主义形式”[7]。不过“食人主义”这个概念并不指对原文的占有,而是指创造性的翻译是一种摄食、消化全文,并从原文独立而最终获得自由的过程。梁实秋正是本着这种创造性翻译的理念演绎莎士比亚作品。再创造与杂合并不矛盾,因为译者必须在不违背原文的限度内进行再创造。他灵活运用异化与归化策略,目的是引进文化、文学、语言等方面的新元素。莎士比亚作品具有明显的异国文化特色,如伊丽莎白时代的占星术、古典神话、宗教节日和假日、流行的着装、雅俗共赏的美妙音乐等等,这些知识对当时以阅读翻译文学作品了解外国文化为主要途径的读者来说是十分新鲜的内容。后殖民翻译理论强调对差异性的张扬,强调在翻译中采用适度的异化策略。异化不仅会给目的语带来语言层面的革新,而且会给目的语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等诸多层面带来影响。梁实秋以诗学取向代替信息取向,尽量保持原文的陌生化从而彰显文化的差异性,因此他在翻译实践中以“信”为第一要义,译本更加接近于直译以增大译文的杂合度。例如,梁实秋对“summer”一词的翻译就体现了杂合的观点。“summer”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一个重要意象,除了著名的第十八首诗外,“sum2mer”还在其它诗歌中频频出现。比如第十二首诗中的“summer’s green”(“夏季的绿苗”),[8](P34)第五十四首诗中的“summer’s breath”(“夏日的熏风”),[8](P84)第六十五首诗中的“summer’s honeybreath”(“夏季之一阵阵的花香”)[8](P98)等等,梁实秋的翻译使得美好的意象跃然眼前,中国读者由此体会出英国的夏天就像中国的春天一样美好。梁实秋没有把“summer”翻译成“春天”,因为“sum2mer”这个意象乃传神之笔,应该保留。梁氏译文超出了中国读者的经验从而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可见梁实秋十分重视读者期待的问题,运用异化策略引进本土文化所缺乏的异质性成分,这与译者的翻译任务是一致的。只有在文学作品中留下“未定点”即空白,才能激活读者的想像力和思考力,使读者体会作品深邃、优美的境界,从而领略“说不尽的莎士比亚”风采。再如第四首十四行诗:Then how,when Nature calls thee to begone.[8](P26)梁实秋译:等造物主有一天叫你走开。根据《汉语大词典》,“造物主”源自基督教,是指创造万物的上帝。[9]而在中国文化中更多使用“造化”一词,指自然本身。两个词体现出东西方自然本位与宇宙本位宇宙观的差异。另外,“走开”一词也是基督教关于“死亡”的代名词。基督教信奉“灵魂永恒”,是从尘世中“走开”。而中国人以入土为安,认为死不过是回归自然。梁实秋使用了“造物主”和“走开”二词,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译者有意识地保留原文异质性的成分而传播西方文化。此外,莎士比亚作品中还有许多新颖的文学表达方法,如大量独白的运用、十四行诗、细致的景物描写等等,梁实秋同样使用异化策略意欲增强中国文学的表现力,以便为中国读者提供一种异域的阅读经验。如独白是作品中的人物对自己内心世界的诗意倾诉或对社会生活的哲理表达,这种叙述方式无疑为中国文学创作中的心理描写提供了借鉴;十四行诗则为中国读者模仿商籁体提供了范本;景物描写在中国文学的“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基础上设置了参照。梁实秋尊重原文的文体特点,使译文在文学形式上和原文相似。否则,如果译者改变原文的文体形式,新的表达方式就很难引进。在语言方面梁实秋注意语音变化、词汇和句法结构等方面的特点。首先他注意到现代英语和莎士比亚时代英语的差别,注意到希腊、拉丁、法语、意大利语的读音和现代英语之间的异同。在此基础上,他将现代白话和文言有机结合[10];此外,梁实秋兼顾到原文语言形式,采用以句为单位翻译,并且尽可能地保持原文的节奏和标点符号;他大多采用音译法翻译作品中的人名和地名,例如将“JuliusCaesar”译成“朱利阿斯西撒”,而不像许多人那样译为“凯撒大帝”或“凯撒大将”,将“angel”译成“安琪尔”而不是“天使”,将“Apollo”译成“阿波罗”而不是“太阳神”等等。在句法方面,梁实秋则使用了不少长句、倒装句等具有欧化色彩的句子来恰当地传达原语文本的差异性特征,以引起读者对语言新鲜感的接受能力。当然,文学翻译作为一种杂合活动,译者除了受原语因素影响外,无疑也会受到译入语表达习惯的影响。梁实秋注意译本的学术性与可读性的结合,恰当运用归化策略,力求使译文通顺。他巧用汉语四字结构,译文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朗朗上口。例如:Kind gentlem en,your painsA re register’d where every day I turnThe leaf to read them.梁实秋译:你们的辛劳我当铭刻心版,每日披诵,不敢或忘。[11](P33)(《麦克白》第一幕第四景)The sin of my ingratitude even nowW as heavy on m e.梁实秋译:你劳苦功高,我无以为报,至今于心不安。[11](P35)(《麦克白》第一幕第四景)总之,梁实秋兼顾了译文的充分与接受,他结合翻译的目的,合理运用异化和归化策略诠释文学经典,是莎士比亚在中国的传人。翻译不可能尽善尽美,虽然梁实秋译本还有许多地方值得商榷,但他的译作不仅在倡导翻译文学的艺术特性、纠正早期翻译文学的粗译滥译方面功不可没,而且融合了自己的文学思想和翻译观念,是沟通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后殖民翻译理论强调对差异性的凸显,承认权力关系的运作,提倡交往理性,注重杂合的理念,最终目的是达到文化、思想等各方面的优化。梁实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是特定历史语境下其理性选择的结果。他阐释永恒的人性,强调理性的节制,崇尚典雅、中庸、适度的美学原则,这是其个性气质、中国儒家传统和新人文主义相结合的产物。梁实秋的翻译选择不但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因素,而且也为中国新文学注入了活力。学者应以辨证的、历史的眼光评判梁实秋的翻译目的和翻译策略,从而拓宽翻译批评的视野。在“全球化”语境中,中国学人应真正超越东方与西方的二元对立,实现平等对话,从而在后殖民文化浪潮中彰显华夏文化的民族特色。

参考文献

[1]Andre Lefevere.T ransla tion/H istory/Cultu re[M].Londonand New York:Routledge,1992.14.

[2]梁实秋.莎士比亚诞辰四百周年纪念[A].莎士比亚诞辰四百周年纪念集[C].台北:国立编译馆,1966.5.

[3]梁实秋.文学的纪律[A].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原本选印丛编[Z].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122.

[4]许祖华.双重智慧下的自我塑造———梁实秋论[J].中国文学研究,1995,(4):80

[5]赵军峰,胡爱舫.梁实秋对翻译的贡献[J].荆州师专学报,1995,(3):71.

[6]梁实秋.汉姆雷特[Z].台北:远东图书公司,1974.99

7]Gentzler,Edw in.Contem porary T ranslation Theories[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3.193.

[8]梁实秋.中英对照莎士比亚全集·十四行诗[Z].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9]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8.

第8篇: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范文

关键词:孙大雨 商乃诗 新诗创作 翻译实践

商乃诗,又名“商籁诗”、“十四行诗”等,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新诗运动的发展,过度的追求诗体大解放、追求诗歌的自由体,导致诗歌这一文体出现了严重的散文化倾向。商乃诗的出现便为寻找诗歌新的格式与音律提供了很好的出路。

“据我考查,直到1926年4月10日,中国的报刊上,才出现了第一首比较严格的按照意体十四行的格律写作的汉语十四行诗。这首诗的题目叫《爱》,作者署名“孙子潜”。发表在北京的《晨报副镌》第1376号上”。孙大雨发表了《爱》、《决绝》、《回答》、《老话》以及《惋惜》、《遥寄》等均为中国十四行诗的发展做出很好的实践,他认为一首好诗不应该是大白话,而是有一定的内在流动性,在十四行诗的创作上他更是勇于实践与创作,并作为我国新诗创作时期一位依照意体十四行格律而写作汉语十四行的诗人,有着其自身的创作张力所在。在《爱》中我们看得出孙大雨开始有意识的创作意大利体十四行诗,不仅仅运用了意大利体的“四四三三”的结构体式,而且遵守了其韵律“ABBA ABBA CDE CDE‘’,同时也将诗行的高低按照韵脚的变化而排列,为十四行诗的创作更是增添了一层严谨。但孙大雨十四行诗的创作并不是刻板无灵活性的,另如他的《决绝》在形式上前八行为一段,后六行为一段,八行中又以每四行为一小段,六行中以每三行为一小段。韵式上前八句与《爱》相同“ABBAABBA”,后六句采用了不同于《爱》的“CDE DFF”,以及《回答》中后六句的“CDE FDE”;《老话》中的“CDE CDF”等等,后六行的灵活变化均在意体十四行诗的容许范围之内,孙大雨能够依据诗歌的具体情况将十四行诗的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更是为我国十四行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在孙大雨的商乃诗创作中,我们很明显的看到跨行与跨节的现象,跨行如“我怕世界就要吐出他最后,一口气息”(《决绝》)、“我不知/怎样回答”(《回答》)、“凭靠在/渺茫间”(《老话》)等等;跨节如“悄悄退到沙滩下独自叹息,去了”(《决绝》)、“可是谁是/造物自己”(《回答》)、“你们这下界,才开始在我的脚下盘旋往来”(《老话》)等等这样使诗歌虽每行分开却又相连,有着一种内在流动与连绵不绝的音乐美感。人们对孙大雨19世纪20年代前后创作的商乃诗有着极好的评价,孙近仁、孙佳始在《孙大雨诗文集》中前言中有记载:唐弢特别推崇《决绝》,他说:“我爱闻一多的《奇迹》,孙大雨的《决绝》……”,梁宗岱称赞:“孙大雨把简约的中国文字造成绵延的十四行诗,其手腕以有不可及之处”,卞之琳说“也只有孙大雨写了几首格律严整的十四行。”由此可见,孙大雨创作的商乃新诗不以量取胜,但却为推动中国十四行诗的发展却是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启发了我们更有兴趣的去寻找、发现中国现代语言的严谨、致密、柔韧以及潜在的音乐美感。

同样,孙大雨在对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翻译中更是倾心倾力,从外在的形式到内在的诗味以及每一诗句中词语的选取都是十分严谨认真的,这也看出了他对莎翁、对商乃诗的热爱程度。中国诗人对英国十四行诗的移植与改造经历了很长时间也经历了很多诗人的一步一步的努力才日趋完善,孙大雨对十四行诗的翻译实践可以从以下几个大的方面来分析:

一 对节奏的改造与移植

诗歌的节奏与格律一直是孙先生诗歌观念的一个重点所在,十四行诗的节奏与中国诗歌的格律与节奏密切相关。孙大雨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翻译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一如既往的比较注重节奏。如在翻译第十八首时是严格按照莎士比亚“四四四二”共十四行的结构,另外根据其音组格律的翻译观,对莎士比亚的第十八首进行翻译时,无形中有着十二音五顿的节奏划分,这样翻译出的作品读起来节奏流动而不显呆板,当然在其它几首中也有十三音五顿的情况,例如第七十三首、第八十七首、第一百一十一首等等,这在其新诗创作中也有所体现,如《遥寄》的第一首,音节数有十二音、十三音也有十四音的。这也正说明了孙大雨翻译诗歌的灵活性,对音节数的整齐与否比较宽松,而更注重顿数的整齐、节奏的流畅,在《雕虫纪历·自序》中卞之琳讲道:我较后的经验是在中文里十四行体,用每行不超过四顿或更短,可能用得自然,不然就不易成功。”而孙大雨的十四行诗新诗创作以及翻译大部分都是以五顿见多,这或许跟他的“以二或三个汉字为常态”进行变化的“音组”理论的应用有着一定的关系,每行均有严格的5个音组,即“五顿”。文学的翻译需要经过很多程序的磨合与适应,并没有完全的全盘接受或不加任何的改变,意大利的sonnet在传人英国后就发生了形式及语言上的改变,形成了英式的十四行诗。由此可见,孙大雨的翻译也正说明了中国诗人对十四行诗的改造与移植,同时也成就了中国化的十四行诗的发展前进,这是中国诗人作为译者的职责。

二 采用跨行与跨节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所以诗歌在语言范围内的重点也就不同,英诗注重重音与音节的节奏,而汉语诗歌是音节与意义的统一体,所以英诗的创作比较注重形式的节奏性,那在汉译的过程中就要注意这一特点,在尊重意义的基础上进行跨行或者跨节,提高整个诗歌行之间与小节之间的衔接性,最重要的汉译中要使跨行、跨节的关键点语义的歇息较大,否则则会破坏诗歌的意义完整性。如孙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六十六首的前两句:

厌倦了这种种,我求死亡来给我

安息,如眼见才能被命定做乞丐,

这样看来在追求音节与音组的情况下,孙大雨找到了这句中的语义歇息较大的点来完成跨行。在这一方面,孙大雨并不是逐字逐句的生搬硬套的去翻译,这在对雪莱的《西风颂》的翻译中有所体现,“The winged seeds,where thy lie cold and low,/Each like a corpse withinits grave,until /Thine azuresister of the Spring shallblow”(摘自第一首第三段)第一行与第二行并未跨行,而第二行与第三行之间的until作为一个暂时性的轻音步完成了语义的歇息与跨行,“冬寒的床上,它们全躺倒在那里/冷而低,粒粒像一具尸体在墓中,/要等你蔚蓝的青春小妹来吹起”,可以看出孙译的时候将第一行和第二行进行了跨行,第二行和第三行没有跨行,但也完整的表达了诗意,同时也没有破坏原诗的节奏流动,充分发挥了诗人译诗的主动性。

三 翻译中契合情感的选词

十四行诗和我国的古典诗词有着容量较小的相似之处,均用精致的诗体将诗人的情感与思想真真切切的表达出来,这是其它诗体所难以达到的。因此,它也就要求译者更要注重诗中措辞的选取,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诗句优美,译诗也应该达到这样一种效果才能更加接近原作,真实的表达原作的精神风貌与情感流露,孙大雨在翻译中非常注重用语的恰当,同时也与大白话保持了适当的距离,他的翻译更多的是在保持原作的情感基调的基础上,以原诗为底色,绘出了中国韵味的商乃诗。例如“When I be-hold the violet past prime"孙大雨译为:“当我眼见到紫罗兰香散花残”让人联想到唐代诗人李商隐《无题》中的“东风无力百花残”;在第十八首第五和第六句:‘‘Sometime too hot the eyeof heaven shines,|And often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d”,孙译为“晴空里赤日有时光照得过亮,/它那赫奕的金容会转成阴晦;”第五句中“hot"一词,孙大雨既译出了太阳的炙热,又译出了阳光光线的过亮,这样就和后面第六句中“阴晦”有了鲜明的照应,使整个诗歌内在错综联络,也确切的表达了诗歌的情感状态。

十四行诗格律严谨,结构工整,各韵脚押韵交替进行,尤其是莎士比亚体“ABAB CDCD E-FEF GG”的韵式及其变式更是给商乃诗提供了更多的节奏变化,此外,莎翁十四行诗中的意象表达更是绝妙,这些对于中国诗人的翻译学习都是一 笔宝贵的财富,但在学习西方的同时我们更要去追求具有中国特点的商乃诗,为我们建构新诗、发展新诗做重要的引导。

掩卷回味,孙大雨作为新诗前进道路上的“探索者”与“实践者”,立足于中国诗歌的文化,融会贯通中西诗学,为推动中国现代诗学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孙近仁编,孙大雨诗文集[H],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12月。

孙大雨译,英诗选译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

孙近仁、孙佳始,耿介清正——孙大雨纪传[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第9篇: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范文

关键词:意象;玫瑰

引言

在西方文学中,“玫瑰”一向是美丽爱情的象征。正如爱情是我们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一样,“玫瑰”也自然而然成为了各个文学家所追捧的历久弥新的主题。对于“玫瑰”所包含的丰富的内涵 ,在文学作品中有数不胜数的体现。例如,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戏剧《第十二夜》,斯宾塞长诗《仙后》,威廉.布莱克《病玫瑰》以及《我美丽的玫瑰花树》,罗伯特.彭斯《一朵红红的玫瑰》,克里斯多夫.马洛《热烈的牧羊人致他的情人》,威廉.福克纳《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等等。这些让人目不暇接的意象体现了“玫瑰”所包含的丰富多彩的内涵意义。

一、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玫瑰意象――对自然和真善美的赞颂

玫瑰和花蕾这样的词语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多次出现。莎士比亚用大量的笔墨来描写她的形,色,香,味。如莎翁的十四行诗中最著名的第十八首,诗中的第三行‘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 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这句中的“darling buds”指的是五月玫瑰的娇蕊在狂风中散落。此处描写了玫瑰的形态美。写其颜色是在第98首的第十行:“绚烂的深红”。写其芳香馥郁是在第54首第三,四行:“娇美的玫瑰之所以使人感到它更美是因为它那甜美的芳香。”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玫瑰”一词通篇是大写,而且在第一首中还是以斜体出现。这种写作手法被有些专家学者看成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一个修辞性人物。这里的玫瑰意象是以花喻人,所有格明显表示玫瑰代表“美人”――诗中说话人所爱恋的少年。诗中的玫瑰意象具有强烈的性别和性暗示,即玫瑰代表美少年。

二、布莱克的《病玫瑰》中的“玫瑰”意象浅析――对丑恶现象的谴责

在布莱克的这首《病玫瑰》中,诗人打破玫瑰传统的意象,以他独特的方式对其意象进行塑造,赋予了新的思想内涵。

从字面上看《病玫瑰》是一首描写风暴夜一朵玫瑰遭遇害虫侵袭而夭折一首小诗。其实,诗中的“玫瑰”和“虫子”不仅仅是现实中的一朵花和昆虫,而是意蕴深刻的象征物。全诗暗示由于“他那暗中的”,爱情不再清纯美丽,丧失了天真和贞洁。由此看来,诗歌的内涵十分丰富,指向不一。全诗意蕴深刻,在一定意义上表达了一种“天真”遭“经验”摧残的思想。如果结合威廉・布莱克所处的时代背景和 《病玫瑰》的内在涵义来分析这首诗,主要可以反映两方面。

(一)象征两性关系

在《病玫瑰》中, 布莱克描绘了在狂风暴雨之夜, 病弱的玫瑰被看不见的毛毛虫摧残的情景。象征男性特征的“看不见的毛毛虫”在暴风雨之夜闯入了象征女性的“暗红色的床”, 将其生命摧毁, 成为病玫瑰, 隐指出两性关系中女性失去了贞洁以及自私的对纯洁少女的摧残。所以“病玫瑰”就象征了受男性的待而玷污了的女性意象。

(二)象征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现实

威廉・布莱克所处的社会背景是工业革命时期, 劳动人民倍受非人道的压迫和剥削。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也变的堕落, 变得腐败并产生不良的社会风气。布莱克用“那看不见的毛毛虫”象征资本主义的剥削和丑恶, “病玫瑰”象征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压迫下遭受摧残的劳动人民, 以此来揭露英国社会的丑恶现象, 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带来的种种罪恶和腐朽给人类造成的迫害―――人性的失落, 道德的败坏, 人民被压迫被剥削处于水深火热当中。

三、罗伯特.彭斯的《一朵红红的玫瑰》中的玫瑰意象――对女情的赞美

《一朵红红的玫瑰》是彭斯根据苏格兰民谣创造的一首脍炙人口的爱情诗篇,充分体现了民歌特有的清新自然和真挚淳朴。

诗的第一节,诗人以十分欢愉,自豪的口吻用两个比喻写出了心上人之美:“六月盛开的红玫瑰”和“悦耳动听的甜美乐曲”。这里,“红红的玫瑰”意象生动,象征了心上人的美丽和青春活力。诗的第2,3两节层层递进,表达了诗人对心上人的炽烈的爱情。诗中“大海干涸水流进”,“岩石被太阳融化”更是独具匠心的妙笔,用以比喻坚贞的爱情。这时,诗的意象也随即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一朵红红的玫瑰,一支动人的乐曲,而是一个更新,更广,更深沉的意境,扩展到辽阔的海洋,坚固的岩石和烈日炎炎的太阳。诗人然后表达自己坚贞的爱情立场:整个宇宙可以变化甚至被摧毁,唯独爱情亘古不变。短短16行诗句,“luve”,“my dear”等字眼虽然不断出现,但丝毫没有繁冗之感,反而更显得情真意切,流露出质朴无华的淙淙情感。

四、结语

“玫瑰”意象在不同文本中有不同的阐释。本文对一些作家作品中出现的“玫瑰”意象作了浅显地分析。不同作家所撷取的“玫瑰”意象是他们各自对自己所处的社会,自然的领悟和对生命的体验的结晶。他在解读文学作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玫瑰”通常象征着美好的爱情,正如彭斯的《一朵红红的玫瑰》,以及反传统的布莱克的“病玫瑰”意象等等,这些文学作品都体现了“玫瑰”所承载的丰富内涵,给读者一种美丽真挚的感受。

参考文献:

[1]王守仁.《英国文学选读》[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陈良运.《诗学・诗观・诗美》[M].江西高校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