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在农业发展趋势范文

现在农业发展趋势精选(九篇)

现在农业发展趋势

第1篇:现在农业发展趋势范文

作者:张永杰

我国现代农业科技水平不高的原因分析

从我国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状况看,明显存在不足的现象,经费的支持度偏低。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已经成为农业科技研究的重要内容,从当前的情况我国农业科研人力不足,科研人员整体素质比较低也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科技水平提高的重要制约因素。从我国现代农业科技人员的数量看,其绝对规模比较大,但是相对我国庞大的农业部门本身规模来说,呈现相对比较小的局面。科研人力投入相对不足已经影响到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整体趋势。农业科研具有人力资源集约型的特点,农业科研人员的整体素质将直接决定农业科研能力,从现代农业科研发展趋势对农业科研人员的要求看,具有几个显著性特点,农业科研人员的学历水平是科研工作的基础,因此正规性教育已经成为科研人员获取知识和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现代农业科研人员的学历水平直接反映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趋势。我国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机制不健全,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比较弱。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趋势研究中需要对农业科研成果进行转化。从现阶段看,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过程中成果转化存在一定的弊端。农业科研、技术水平和农民技能教育培训之间存在分离的问题。这种模式产生的结果是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很难得到真正的提高,获取各种文化信息技术的机会较少,因此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扩散速度会进一步的降低,农业科技传播和扩散的范围比较少对农业科技发展趋势产生重要的影响。从另一个角度看,当前我国农业科研和农业技术推广不属于同一个部门领导,因此二者没有建立起相互交流的机制,两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不顺畅,农业推广和农业科技之间的不衔接导致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对整个农业科技发展趋势会产生负面影响。从当前的情况看,我国每年产生农业省部级可科研成果达到6000多项,但是其成果转化率仅达到30%。而美国的农业科技成果率转化达到60%,其他一些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成果转化率也都在60%左右。我国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事业受到一定的冲击,其主要是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性质认识不清,对市场只做了片面性了解。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过程中受到短期效应影响,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很长时间人们放弃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农业科技推广活动没有很好的组织和协调,大幅度削减农业科技推广的事业经费,这样形成了所谓的断奶、脱钩政策。因此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出现危机,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整体素质较低,对科技成果推广产生一定的影响。农业科研成果的扩散和传播在农村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技术交流落空、技术指导失灵,导致农业科研技术推广不到位,从根本上影响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我国农业科研管理体制自身存在问题,行政干预性较强对农业科技发展趋势产生负面影响。农业科研发展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文件、会议、报表和指标等形式进行行政干预,农业科研系统运行过程中可以分为分配型运行和执行型运行,因此农业科研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附属物。

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策略

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过程中需要强调政府服务职能,从根本上优化农业科技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过程中需要强化政府服务职能,从根本上优化农业科技发展的整体环境。在集约型经济增长过程中,政府的重要职能是推动农业科技全面发展,通过农业科技发展带动社会经济发展。从技术进步行为角度看,需要从农业技术选择的决策者向农户技能服务的方向转变,从根本上诱导农业技术选择。因此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技术信息服务水平,从根本上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推广服务。根据用户导向基本运行机制向农户型推广机制方向转变,建立以国家推广为主体的农业科技推广制度。其次需要提供风险保障服务,针对新技术风险和自然风险建立保险业务,如果农户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遭受到一定损失之后,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经济补偿。最后需要建立完善的市场监督服务机制,针对技术选择问题需要投入各种要素,政府必须进行监督服务,从根本上减轻中间商对农户的盘剥,从而达到降低农户交易成本的根本目的。增加我国农业科研投资,从根本上保证农业科研发展的后劲。现阶段需要明确政府在农业科研投资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且按照法律的模式规定财政对农业科研投资的比例,政府应该成为农业科研投资的主体,从宏观上对农业科研活动进行组织协调。从而达到保证和维持农业科研活动达到最优选择的根本目的。我国农业科研经费的筹集机制关系到农业科研发展的整体趋势,通过开展多种渠道的经费筹集机制,从而达到丰富农业科研资金来源的根本目的。所以单一化的政府农业科研投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农业科技发展趋势的根本性要求,所以需要开展其他模式的筹资渠道来弥补政府筹资的不足,当前需要制定有利的价格政策和税收政策,从而鼓励企业对我国现代农业科研活动进行投资。从而实现基地、公司、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转变,这才是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趋势的根本性要求,也是实现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策略。农业科研基金的管理体制建设是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农业科技发展趋势的重要策略,需要对农业科研资金进行优化配置,建立规范的农业资金归口政策。健全农业科研成果推广体制,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是现阶段农业科技发展趋势的重要策略,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需要完善科研成果转化体系。

第2篇:现在农业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浅谈;科技创新;发展趋势

80年代以来,我国对高新技术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采取多种促进科技进步措施。如国家科委负责实施生物技术、信息、自动化、能源和新材料等五个高技术研究的“863”计划,支持农业发展,促进农业高科技的应用和开发。同时我国农业在实现商品化、现代化的进程中,正转向高产、优质、高效并重发展。但从研究领域看,大多数研究局限于城市的传统工业,缺少对传统农业改造的研究和探索。这严重阻滞我国农业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化进程。因此,我国对农业的科技创新还不够快。但我国增加了对其的研究与发展投入,逐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1农业科技创新

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越来越受到重视。农业科技创新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各方面的问题都很重要。一要突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稳定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研究。二要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作为主要目标,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构建农业安全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

1.1农业科研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科学研究是在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多系统型体制,简称“四个方面军”,即国家、地方(省和地市)、高等农业院校和中国科学院有关科研单位等组成。他们各有各的分工和范围。截止2003年底,全国从此业人员9.57万人,科研5.7万人,生产经营2.57万人,省属机构47186人,地市属37502人。目前,全国高等农业院校60余所。我国的农业科研机构越来越多,技术越来越好,涉面越来越广,促进了农业科技创新发展。

1.2国家奖励农业科技成果的整体情况

50多年来,在不同历史时期,各级农业科研单位认真贯彻“理论结合实际,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科技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努力攀登科学高峰”的方针,不断努力,为我国“三农”和农业科技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查阅《国家奖励农业科技成果汇编》得知,从1964-2005年期间,全国各级农业科研单位、农业和综合性高等院校、技术推广单位和部分企业等,共取得国家奖励重大农业科技成果1631项。其中种植业占的最多,1207项,74%。在农业科技成果获国家发明奖中,动植物新品种类成果占49.2%,应用技术类32.3%,新产品类18.3%,在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动植物新品种类占27.5%,应用技术类45.6%,新产品类11.4%,软科学和应用基础类15.5%。结合获奖范围可看出,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多,发展方向广,但不足的是大奖项较少,国家奖励的农业科技成果总体数量呈下降趋势,获奖等级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存在后劲不足,创新机制和体制不顺等问题,科技创新还不能全面支持农业生产发展需要。

1.3农业科研成果与转化

科学技术是潜在生产力。当今世界竞争激烈,根本上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只有把它应用于生产实际才能成为现实生产力,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我国就此专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我国的科技工作者也作出相当贡献,但由于种种原因,它是一个较薄弱的环节,其转化率仅35%左右,而发达国家70%-80%,远远高于我国。分析我国的科研成果转化存在问题,主要是科研成果自身的障碍因素,及农民对成果吸收转化的障碍因素等。

1.3.1农业科研成果自身的障碍因素

主要表现在农业科技成果的无效供给;农业科技成果研究周期长,利用周期短,导致适用技术供给相对缺乏;农业科技成果低偿或无常偿转化,影响科技人员进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农业科技生活转化的周期长,影响成果推广的速度。

1.3.2农业方面的障碍因素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土地细碎化,不利于农业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高素质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实现角色转换,留守人员多年纪偏大,妇女居多,文化素质较低,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差;现行的农产品价格体系,致使农业比较效益变差,农业科技投入缺乏外部刺激和内在动力。所以我国的科技创新发展缓慢,还有很多的路要走。

2发展趋势

农业科技创新走向大众化、专业化、信息化、智能化等,已成为显而易见的发展趋势。将产生巨大生产力,促进农业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

2.1信息化趋势

农业创新发展已与信息化密不可分。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从60年代开始,80年展,90年代高潮,已成为时展趋势,与此相关的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对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改造产生深刻影响,气象和病虫害测报预警、精细灌溉、精准施肥等将以全新面貌出现。

2.2智能化趋势

在农业中运用智能技术,对复杂的过程进行量化和集成,综合和分析,达到科学认识和决策管理,基础是系统的模拟模型。如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就开始土壤–植物–大气系统的水循环(SPAC)等模型研究;随计算机技术发展,农业专家系统(AES)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得到长足发展;1996年,国家863计划设置了“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项目;在农业应用方面,中国农业大学已建立了虚拟土壤–植物系统实验室,在虚拟玉米方面得到很好应用。这些与国际接轨的成果,标志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上升到一个新台阶。

2.3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趋势

动植物育种,微生物发酵、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必形成一个以生物技术为主导的新技术革命浪潮,将使农业进入一个高生产率、高效率和高速度发展的新阶段。

2.4集成化趋势

随技术进步,农业技术分散性会减弱,慢慢走向规范化、集成化。

2.5可持续发展趋势

第3篇:现在农业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农业水资源效率;地区差异;DEA模型;趋同性检验

中图分类号:F205;F2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4)11-0133-05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Chinese

Agricultural Water Use Efficiency and Convergence Test

WANG Xin, LU Qia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Yangling 712100)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water in China based on Provincial Panel Data from 2003 to 2010, using inputoriented DEA model. The result shows that most provinces maintained at more than 0.8, which shows an increasing trend; only a few areas (such as Fujian, Guangdong, Hainan, Ningxia), whose water use efficiencies are less than 0.6, calling for large watersaving potential.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convergence of agricultural water use efficiency is made by using α and β convergence test respectively. It suggested tha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changes of shrinking among provinces nationwide following the time trends by using α convergence test, however, β convergence test shows that steady state efficiency exists in the provinces and regional water use efficiency will eventually achieve balanced as time passed.

Key words: agricultural water use efficiency; regional differences; DEA model; convergence test

水资源作为一种日益稀缺的战略性资源,对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影响[1]。2010年我国因洪灾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达3745亿元,因干旱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达769亿元。其中,干旱造成我国粮食损失约为168亿千克,超过我国粮食当年产量的3%[2]。水资源稀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3]。因此,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农业用水的利用效率。由于经济条件、自然资源禀赋和用水方式的差异,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出现了明显的区域特征。因此,研究各地区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如何,在多大程度上存在区域差异,长期来看能否实现地区间的效率趋同的问题,对判断地区间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关系,充分合理利用农业水资源,调整农业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结构,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利用制度手段实现农业水资源的区域间协调发展[4],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试图利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比较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地区差异,用传统的α和β检验验证不同地区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是否趋同,揭示各地区农业用水效率的长期趋势特征,为制定合理的农业用水政策提供实证依据。

1文献回顾及研究框架

水资源短缺,浪费严重,效率低下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当前有不少学者关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问题。钱文婧等[5]利用基于投入导向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以水资源、资本和劳动力为投入,以GDP为产出,采用省级数据计算我国1998~2008年水资源利用效率,发现在研究时段内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总体上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并且从2008年开始水资源利用效率明显下降;在空间上,我国东、中、西部水资源利用效率依次降低。廖虎昌、董毅明[6]从分析西部12省入手,采用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全年供水量、用水人口等作为投入产出指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Malmquist指数方法对西部12省2007年和2008年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分析和评价,发现四川、陕西、新疆、内蒙古和广西的水资源利用效率高于其他省份,西部地区整体水资源利用效率的TFP指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另一些学者则探索灌溉用水技术效率的评价。Francisco J Andre等用DEA方法对西班牙的农业用水效率进行了评价[7]。Kaneko S等分析水资源效率的区域特征[8]。Speelman S等探讨农业灌溉与农业生产间的关系[9,10]。王学渊等[11]运用SFA方法测度1997~2006年不同地区的农业用水效率,认为西北地区的农业用水效率最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各省份较之其他地区还应在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许朗等[12]通过安徽省蒙县的实地调查,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从农户微观层面对农业生产的灌溉用水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农户的平均灌溉用水效率仅为0482,存在很大的节水潜力。李世祥等[13]通过对全国各省份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分析发现,东部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高,中西部水资源效率收敛趋势明显。现有学者侧重研究我国整体水资源利用效率问题,少有学者关注

各地区间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特点,同时,对全国范围内效率趋同现象的检验较少涉及。

本文基于全要素视角,利用DEA分析方法评价2003~2010年不同省份的农业用水效率,比较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进行农业水资源生产配置效率的趋同性检验,探究各地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演变特征,为农业用水政策制定提供实证依据。

2研究框架

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是在产出和其他投入要素不变的情况下,各省最优使用量与实际用水量的比值,是评价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14]。参考Battese G和Coelli T[15]对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定义,假设单个地区 i 的投入要素 X 和农业用水W产出Y , 生产函数的形式为Y=f(X, W),农业水资源利用技术效率的具体函数形式可以表示为:

WE=Min{μ:f(X,μW) ≥Y(W∧)}=W∧/W (1)

其中,μ 是农业用水无效率的规模参数, W是实际用水量, W∧为最优使用量, WE 是农业用水效率。 WE ∈[0, 1], WE=1表明农业用水效率达到最大;否则意味着用水无效率。

基于静态视角,不同地区的农业用水资源禀赋约束下,农业用水效率有所差异。纯粹的静态视角无法把握农业用水效率的动态趋势,因此,可以借鉴常用的检验趋同性的方法,从动态视角关注不同地区农业用水效率的演变趋势和发展特征,进一步考察区域间的农业用水效率是否协调发展。因此,本文的研究框架如图1。

3模型说明与指标选取

3.1模型说明

3.1.1DEA方法说明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写为DEA),是研究投入产出效率的重要分析工具。DEA模型以福利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原理为基础,通过线性规划来确定生产可能性集的最优生产点,这些最优生产点构成的包络面均为有效生产前沿面。在有效生产前沿面上的决策单元(DMU),其投入产出组合是有效率的,将其效率设为1;不在有效生产前沿面上的DMU被认为无效率,通过与有效生产前沿面比较,测度出投入冗余及产出不足的具体数值。DEA方法得出的是一个相对效率,衡量的是无效率省(区、市)和其效率参照省(区、市)相比之下的投入效率状况,从而提出提高效率的最佳途径。选择DEA方法是因为该方法存在很多优势,如:由于DEA方法不需要设定特定的行为假设、估计参数、合理性检验、具体投入产出间的生产函数形式等,从而有效避免了由于错误的生产函数和非效率项分布形式带来的偏差,在某种程度上规避评价者的主观意识;DEA计算的是相对效率,无需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不受样本规模的限制,更适合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的分析;对于单个DMU,DEA模型不仅可以说明无效决策单元的效率,还可以计算每项投入或产出的目标[16,17]。

一般来说,用DEA来确定生产前沿和分析效率水平可用产出主导型(Output-oriented)测度方法和投入主导型(Input-oriented)测度方法,因本研究侧重考察作为农业生产的投入要素之一的水资源的技术效率,即在给定农业产出和其他投入要素的条件下,最优水资源投入量与实际投入量间的比率,因此,采用投入主导型测度方法。

通常情况下,DEA模型分为规模报酬不变(CRS)条件下的DEA模型与规模报酬可变(VRS)条件下的DEA模型。由于现实生活中的省区投入产出并非规模报酬恒定不变的,因此,为更接近现实生活,本文采用VRS条件下的DEA估计不同条件下水资源的技术效率。具体的线性规划公式如下:

min θ,λθit (2)

s.t.-qit+Qλ≥0

θitxwit+Xwλ≥0

xoit+Xoλ≥0

I1′λ=1

其中,θit为第i个省在t 时间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当θit=1时,表示该省落在了前沿面上,实现了效率最优;qit为第i个省在t时间的产出,X0it是第i个省除了农业水资源外在t时间的投入。

3.1.2趋同性检验方法说明

随着经济的长期发展,最终经济单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趋同。学者一般用α和β检验区域指标间的趋同性,以便反映全国范围内是否存在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逐步缩小,最终实现统一的趋势,考察动态均衡问题。本文参考王学渊[18]关于趋同性检验的方法,具体模型见式(3)所示。

(1)α趋同性检验

D=α1+α2t+ε (3)

其中,D代表的是省际间农业水资源配置效率差距的变异系数,即样本标准差与均值的比值,t为时间变化,α1、α2分别为待估参数,ε表示随机误差项。如果α2回归结果为负向,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则说明省际间的农业水资源效率差异随着时间推移有缩小的趋势,存在α趋同。

(2)β趋同性检验

β趋同分为绝对β趋同和有条件的β趋同,绝对β趋同是α趋同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检验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省区的农业水资源效率将最终统一。有条件的β趋同检验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省区自身的农业水资源效率达到一种稳定的状态。绝对β趋同和有条件的β趋同的具体模型分别见式(4)和式(5):

1T(InWTEit-InWTEi0)=β1+β2InWTEi0+εit (4)

InWTEit-InWTEi0=β1+β2InWTEit-1+εit (5)

其中,T表示时间跨度,在本文中为8,WTEit,WTEi0分别为第i个省份的报告期和基期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WTEit-1为第i个省在第t-1时间的农业用水利用效率,β1、β2为待估参数,εit为随机误差项。如果β2为负向,则说明存在绝对β趋同。绝对趋同条件下的β2=-(1-e-μT)/T,μ为趋同速度;有条件趋同的β2=-(1-e-μt),μ为趋同速度。

3.2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取

鉴于数据的可获性和参考相关文献,借鉴全要素的估计框架,选取单位有效灌溉面积的粮食作物产量为产出指标,选取单位有效灌溉面积的农业用水量(立方米/公顷)、单位有效灌溉面积的农业劳动力人数(人/公顷)、单位有效灌溉面积的农机总动力(千瓦时/公顷)、单位有效灌溉面积的化肥投入量(吨/公顷)作为农业生产的投入指标。上述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3~2010》,并根据原始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相关指标。

4实证结果分析

4.1省际水资源利用效率分析

由表1可知,2003~2010年间,我国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在08的水平徘徊,总体上,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较高,除2007年和2008年降幅较大外,其他年份用水效率均较上一年有所提高。

由全国的平均水平看,福建、广东、海南、宁夏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在06以下,表明这些区域还有较大的节水潜力和发展空间;处于中等效率水平(即06~08)的地区有北京、广西、浙江、江苏、辽宁、湖南、江西、云南,表明需要大量的投入完善当地的农业节水技术;多数省区的用水效率在08以上,但仍未实现完全的效率最优,如甘肃、、湖北、陕西、新疆、安徽、天津、上海、青海、山东、河北、四川、贵州,表明此类地区与前沿面的距离较小,有一定的节水潜力,易于实现效率的最优化;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河南、重庆6个省市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为1,表明这些地区处于农业用水可能性集的前沿包络面上,实现了农业水资源的充分利用,保证了农业水资源的充分配置。

从单个省区2003~2010年的效率变化看,上海、甘肃呈显著上升趋势,水资源最终在2010年实现最优利用。安徽、江西、海南农业用水效率呈下降趋势,浙江、湖南、陕西、新疆呈先上升达到最优后下降的趋势,效率波动较为显著。

42省际间趋同性检验

由表2可知,在α趋同性检验中,时间跨度的系数为负向,但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不同省份间随着时间的变动,水资源利用率出现缩小的趋势不明显,可能是由于不同的省份自身的条件、资源禀赋和农业投入不太相同导致的;在对绝对β趋同的检验中,系数为负向,且通过了10%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随着时间的变化,不同地区间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最终会达到一种稳定的水平,趋向统一性,而且这种趋向的变化速度为1%;有条件的β趋同的检验结果系数为负,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趋同速度为9%,表明不同省份自身都存在着稳态的效率水平,而且各省份间的差距会逐渐缩小,最终会以9%的趋同速度达到一种稳定状态。由此可见,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最终会随着时间的变动在区域上达到一种稳定的状态。

5结论

本文利用DEA模型对2003~2010年的省际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测算,发现近8年来,我国农业水资源效率一直维持在08以上,除2007年和2008年有所下降外,其他年份效率均较上一年有所提高。多数地区的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较高,仅有少数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于06的水平,不同省份的变动趋势各异。在对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趋同性检验中发现,全国范围内的省份没有出现明显的随时间变动而缩小的趋势,但通过β趋同性检验表明,各省份自身存在稳态效率,伴随时间的推移,我国不同省份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最终会达到一种稳定的状态,趋于一致。政府应当加大低效率地区的要素投入力度,充分挖掘当地的节水潜力,对于效率较高的省份采取相应的政策保证当地的用水维持在当前水平。关于各省际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改进方案是本文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内容。

参考文献:

[1]郎一环,王礼茂.短缺资源类型与供需趋势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2,17(4):409-414.

[2]陈锡文.抓住水利薄弱环节夯实“三农”发展基础[N].农民日报,2011-01-28。

[3]梅其君,曹志平. 水资源:制约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J]. 软科学,2001(5):56-59.

[4]张小民. 中国水权管理制度问题及政策建议[J]. 软科学,2008(8):77-80.

[5]钱文婧,贺灿飞.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2):54-60.

[6]廖虎昌,董毅明.基于DEA和Malmquist指数的西部12省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J].资源科学,2011,33(2):273-279.

[7]Francisco J Andre, Ines Herrero, LauraRiesgo. A Modified DEA Model to Estimate the Importance of Objectives with an Application to Agricultural Economics[J]. Omega,2010(38):371-382.

[8]Kaneko S T,Anaka K,Toyota T. Water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China: Regional Comparison from 1999 to 2002[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Governance and Ecology,2004(3) : 231-251.

[9]Speelman S,Haese M D,Buysse J,et al.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Water Use and Its Determinants,Study at Small-scale Irrigation Schemes in North-West Province,South Afica[EB / OL].www. ageconsearch. umn. edu / bitstream /123456789 /28982 / sp07sp01. pdf. 2007.

[10]Varghese S K, Veettil P C, Speelman S, Buysse J, et al. Estimating the Causal Effect of Water Scarcity on the Groundwater Use Efficiency of Rice Farming in South India[J]. Ecological Economics,2013(86):55-64.

[11]王学渊,赵连阁.中国农业用水效率及影响因素――基于1997~2006年省区面板数据的SFA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08(3):10-18.

[12]许朗,黄莺.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安徽省蒙城县的实地调查[J]. 资源科学,2012,34(1):105-113.

[13]李世祥,成金华,吴巧生. 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215-220.

[14]王晓娟,李周.灌溉用水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2005(7):11-18.

[15]Battese G,Coelli T. A Model for Technical Inefficiency Effects in a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for Panel Data [J]. Empirical Economics,1995(20):325-332.

[16]王学渊.农业水资源生产配置效率研究[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114-149.

第4篇:现在农业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用水结构;用水现状;节水策略

1概述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问题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我国水资源相对丰富,但空间分布极不均衡,南北差异巨大。水资源分布问题影响着国家战略规划,南水北调工程正是缓解北方区域缺水的巨大举措。截止到2014年底,我国总用水量6095亿m3。其中农业用水为3870.3亿m3,占63.5%,而工业、生活、生态用水分别是1353.1亿m3、768.0亿m3和103.6m3,分别占总用水量 22.2%、12.6%和1.7%。南方省份地表水供水量占其总供水量比重均在86%以上,而北方省份地下水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约一半以上,超过40%的水危机标准。水资源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新时期下,合理分析国家用水结构和提出节水策略,为节水战略提供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2 用水结构与用水分布

2.1 用水结构

根据用水特征分类,我国用水结构分为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生态用水。2005-2014年国家各行业用水量及所占比例如图1所示。根据统计,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生态用水的比例分别为62.62%、23.25%、12.35%和1.78%。

(1)由图1可知,总用水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05-2014年,年均用水量5966.1亿m3,2005年用水量最小,为5633亿m3;2013年用水量最大,为6183.4亿m3。

(2)农业用水量基本平稳上升,农业用水比例总体呈先降后升趋势。农业用水比例2011年分为两个阶段,如图1所示。a.2005-2011年,农业用水量波动性较小,整体保持平稳,年均用水量为3667.0亿m3;农业用水比例逐步下降,2011年达到最小值,为61.30%。b.2012-2014年,农业用水量明显增加,年均用水量为3896.7亿m3;农业用水比例相应有所回升。

(3)工业用水量和用水比例整体上都呈先升后降趋势。图1显示趋势变化的分界点点出现在2010年。a.2005年-2010年,工业用水量和用水比例均呈增长趋势,但趋势变化不显著,年均用水量为1377.8亿m3;2010年两者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445.3亿m3和24.00%。b.2011年-2014年,两者出现下降趋势,年均用水量为1400.5亿m3。

(4)生活用水量先升后降,用水比例先升后降。前一阶段(2005-2011年)年均用水量为720.8亿m3,用水量从2005年676.0亿m3持续增长至2011年的787.8亿m3,用水比例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0.13%;后一阶段(2012-2014年)用水量和用水比例下降,年均用水量为752.7亿m3。

(5)生态用水量与总用水量趋势变化基本一致,用水比例基本保持在1.78%上下浮动。

2.2用水分布

根据中国水资源公报要求,将全国各水资源一级区划分为南方四区(长江(含太湖)、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4个水资源一级区)和北方6区(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西北诸河6个水资源一级区)两部分。2005-2014年南方4区和北方6区各行业用水所占比例如图2所示。

通过10年用水数据观察,南方四区和北方六区的总用水比例、农业用水比例、工业用水比例和生活用水比例变化基本保持稳定,但南方四区的生态用水比例呈上升趋势,北方四区则出现下降趋势。其中,总水量比例分别为55.03%、44.91%,农业用水比例分别为46.02%、53.98%,工业用水比例分别为75.47%、24.53%,生活用水比例分别为64.61%和35.39%。北方区域的农业用水大于南方区域,表明北方区域具有较多的土地资源,节水工作应偏重于农业;南方区域在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方面的比例明显高于北方区域,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指明方向。由于生态用水所占比例较小,文章着重研究农业、工业和生活三类用水情况。

3 各类用水现状

3.1 农业用水

农业用水主要包括种植业灌溉、林地和草场灌溉、畜牧水产养殖用水等农业生产用水。[1]。在农业用水中,比重最大的是农田灌溉用水量。中国水资源公报数据显示耕地实际灌溉亩均用水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由2005年的448m3降至2015年的402m3;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逐步增加,2014年达到0.53,达到《“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2011-2015)要求。结果验证农业用水正处于以节水为中心的技术改造和工程建设时期,农业灌溉节水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但中国农业水资源存在短缺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用水总量不足、用水浪费和灌溉设施不齐全。另外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工业、生活用水量必将不断增加,而农业用水量将会得到控制。严峻的形势下,农业用水必须从进行内部挖掘,寻找潜力点,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3.2 工业用水

工业用水指工、矿企业的各部门,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在加工、冷却、空调、洗涤、锅炉等处使用的生产水及厂内职工生活用水的总称[2]。从中国水资源公报数据可知2005-2014年工业废水排放量逐渐下降,但总量较大;重复利用率逐年升高,但与发达国家90%的重复率存在一定差距;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急速下降,其中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从2010年的90m3降至2014年的59.5m3,用水量降低33.89%,提前完成《“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2011-2015)的约束性要求。

3.3 生活用水

生活用水包括城镇生活用水和农村生活用水。其中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波动范围不大,基本在209L/d上下浮动,明显高于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存在较大节水潜力。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呈现先升后稳趋势,在2005-2010年基本平稳上升,此后维持在81L/d左右,基本处于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定额范围内,但用水量偏高。

4 节水策略

4.1 农业用水

政府层面加强水权制度改革,合理配置区域的水资源,减少流域上下游的用水冲突。因地制宜,根据区域作物耗水和经济效益的不同,适当调整农业用水水价。利用经济杠杆的手段能够有效降低农业用水的水耗。农业灌溉区域施行节水指标考核和用水定额管理,积极推行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在技术层面,逐步减少农业的漫灌面积,发展先进的节水工艺。

4.2 工业用水

节水主管部门逐步取消、淘汰高耗水、低产值的项目,严格限制企业用水总量,启用惩罚性的水价政策。在节水型企业建立中,实施标准提升计划,使得企业达到先进的定额标准。在企业之间开展节水技术推广和节水治污示范,增加循环水的利用率,实现企业用水的“零排放”。强化多领域、跨学科的节水技术研发和资金投入。

4.3 生活用水

在生活用水方面,加强节水意识的培养,减少人为的浪费。家庭用水尽可能一水多用。公共场所提倡使用节水型器具。

5 结束语

通过2005-2014年国家各行业用水量及所占比例比较,可知农业用水依然是用水大户,农业用水量基本平稳上升,农业用水比例总体呈先降后升趋势;工业和生活用水量有所增加,但用水比例均出现先增后降的趋势;生态用水量与总用水量趋势变化基本一致,用水比例基本保持在1.78%上下浮动。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仍然是农业大国,今后的节水工作应优先考虑农业。通过区域的用水比例比较,探讨区域内部的用水结构,使得区域内水资源配置和节水工作趋于科学性。

参考文献

第5篇:现在农业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气候资源 现代农业 影响分析

卫辉市地处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古黄河北岸。位于东经113°51'至114°19',北纬35°19'至35°42'之间,地势西高东低。利用地域资源,建设现代化生态农业与气候资源密不可分。通过对卫辉市气候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寻如何利用气候资源、建设现代化农业城市的途径和方法,以期推进卫辉市现代农业建设。文中所用资料为卫辉市气象观测站观测资料,资料序列时间长度为1971~2010年。

1、气候资料统计分析

卫辉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3.8℃,年均日照时数2446.9小时,年均降水量576.5毫米,无霜期209天。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热同步,寒暑适中。

1.1 温度

卫辉市四季气温的平均值变化与各年平均变化趋势一致,均呈上升趋势,各季平均增温幅度差异大。其中卫辉市春季和冬季的变化幅度比夏、秋季大;特别是冬季气温变暖比较明显,并且近几年冬季气温升高更为明显。

1.2 降水量

卫辉市40年降水量的平均值为576.5mm。卫辉市各季、年降水平均值的变化基本呈波动下降趋势。

1.3 日照时数

1971年至今的日照时数统计发现,年总日照时数一直趋于减少趋势,从70年代的2682.1h减少到2446.9h,减少了235.2h。

1.4 蒸发量

通过对卫辉市近40年间蒸发量的变化分析,得出卫辉市的年蒸发量呈下降趋势。

2、卫辉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卫辉市农业稳步发展,逐渐成为全国小麦商品粮基地和中原地区最大的林果蔬菜基地。特别是高效农业发展很快,21个基地通过农业部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4个产品通过了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被评为省十大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上乐村镇的凯特杏基地、唐庄镇的万亩桃花园已名扬省内外。

3、气候变化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影响较大,重点分析气候变暖对卫辉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最后提出建设卫辉现代农业的对策及措施,主要有:充分利用热量资源,培育和选用抗逆品种;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加强农业生产管理措施,减小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加强农业气象监测等。

(1)卫辉市气温呈逐年增高趋势,为本地农业生产提供了比过去更好的基础条件,作物生长期气温升高,生长发育进程加快,对调整农业品种布局、延长作物生长期、改进种植制度均非常有利。平均最低气温升高幅度大,使得初(早)、终(晚)霜冻和无霜期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后,初霜冻出现日期明显推迟,终霜冻出现日期提前,无霜期间隔日数较60年代延长8~15天。气候变暖有效积温增加,作物生长期延长,使卫辉市的农业生产潜力增加,但是有利于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与蔓延。

(2)卫辉市的降水有波动减少的趋势,但不是很明显。雨热同季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但是近些年来气候异常,干旱、暴雨、山体滑坡、泥石流、大风等自然灾害出现频繁,尤其是干旱连年发生,对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

(3)日照时数反映了一地接受太阳辐射时间的长短,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表征一地气候变化的主要气象要素之一。在同等条件下,日照时数相对偏大的地区,作物的生物产量就比较高。近些年来,由于卫辉市工业及汽车发展迅速,大气污染严重,大气透明度降低,使日照时数偏少趋势明显,对现代农业的产量造成了不利影响。

(4)蒸发量是气候因子中的一个重要因子,它的变化不仅关系到区域性气候的变化,而且关系到区域农业的水分分析。从资料看,卫辉市的蒸发量有减少的趋势,蒸腾作用减小,减少了水分流失,这对现代农业生产是有利的因素。

4、卫辉市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和建议

气候变化趋势不可逆转,但采取相应的对策或措施,可以减缓气候变化对卫辉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不利影响,促进可持续发展。

(1)改善农业生产力和增加现代化农业生态系统的建设,严禁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开垦土地,不允许以任何借口毁坏草地。

(2)通过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推广化肥、农药的合理使用技术,大力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科学施用化肥,引导增施有机肥,全面提升地力,减少农田氧化亚氮排放。

(3)进一步加大技术开发和推广利用力度。采用科学灌溉技术,进一步推广秸秆处理技术;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和少(免)耕技术,增加农田土壤碳贮存。

(4)抓好林业重点生态建设,加大水资源配置、综合节水的研发与推广力度。重点研究开发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转化机制。

(5)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一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二是提高农业科技推广应用能力。三是加强农技装备的研制及推广。加强农业气象研究和试验工作,强化人工影响天气基础设施和科技能力建设。依托乡镇公共服务机构,推进乡镇气象服务站建设,不断扩大农村气象服务覆盖面。加快农村信息化示范市建设,加快建设集政策、信息共享、监测预警、市场分析、电子商务、气象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综合网络信息平台。

(6)着力加强科技教育培训,强化人力资源支撑。一是大力开展农民素质教育培训。重点培育一流的规模化合作社,基本实现“村村有社、户户入社”目标。集中支持一批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项目,最大限度地发挥涉农项目资金效应。

参考文献

[1]汲县农业气候区划[M].汲县农业区划委员会气象组:6.

第6篇:现在农业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发展

在现代社会经济建设及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很大促进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和挑战,并且对农村经济的管理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就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情况而言,农业经济管理已经成为十分必要的任务。因此,在现代新农村建设基础上,应当积极探讨有效途径及策略进一步加强农业经济管理,从而使农业经济得以稳定良好发展。

1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发展趋势

1.1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理念逐渐现代化

在当前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经济管理要与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从而促进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必要任务。另外,由于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使农业经济得到良好发展,应将农产品深加工作为重点内容,不但要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加以重视,同时也应当更加重视农产品可持续发展。所以,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必然趋势,而经济管理方式及理念的转变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必然成为主要方向。

1.2农业经济管理呈现信息化发展趋势

随着当前社会信息化水平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社会上各个领域内均得到广泛应用。在当前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为能够进一步提高其发展速度,今后农业经济管理必须要实现信息化。在当前形势下,农业经济信息化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发展及应用,在农业经济中的各个方面信息化均得到渗透。通过实现农业技术信息化,可使农业科技研究成果转变成为农业生产力,从而使农业生产力水平得以提高,进而对农业经济发展及农民增收能够起到较好促进作用。因此,在今后农业经济管理发展过程中,信息化管理将成为主要方向。

1.3农业经济管理逐渐实现生产化

在当前越来越多农业合作政策不断出台情况下,社会上很多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也得到较快发展,在这种大背景下农业经济产业化机制也得以更好发展。在一些大型企业的带动作用下,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开始逐渐实现,农民经济水平得以有效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得以进一步增强。因此,在今后农业经济管理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管理产业化的实现也必然成为新的趋势。

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有效途径

2.1积极创新农业经济管理制度

在现代新农村建设大背景下,为能够进一步促进农村农业经济发展,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合理规划当前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而创新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属于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合理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农业经济管理制度而言,应当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发展而积极进行创新及改革,对于传统管理方式应当尽快改变,应当依据新农村发展趋势将管理方针进行改变,从而制定合理管理制度,使其能够与时展及当地发展情况相适应。在创新农业经济管理制度方面,应当从以下方面作为入手点:其一,将传统农业发展方向改变,将经济结构融入,从而使农业发展速度加快,使农村整体经济水平得以提高;其二,将传统农产品外形转变,当前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提高,加强农产品合理化生产可使食品安全性得以有效提升,从而使市场影响力得以提高,使农产品发展渠道得以拓展,促进农业经济得以更好发展。

2.2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

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对农业经济发展及管理加强重视及投入,应当以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为基础,积极建立合作社,充分重视原材料生产加工,从而使农产品原理基地建设及特色产业园区建设能够得以真正实现,并且要保证这些新建工程能够满足新农村建设有关需求。另外,对于当地农产品龙头企业及重点产业,政府应当积极加大扶持力度,从而使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各个方面因素之间能够加强联系。此外,政府应当积极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从而使农业经济得以更好发展,对于专业化合作组织,应当使其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进而积极带动农业经济提高与发展,使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得以真正提高。

2.3进一步加强农民利益管理

在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农民利益管理属于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这是因为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民的利益成为重要因素。所以,在现代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政府部门应当积极完善农民利益管理机制,对农民利益不断加强重视,努力维护农民权益,对于农民需求及所出现问题应当积极解决,从而避免农民利益受到损害,使农民需求得到更好满足,使农业经济管理得到更好效果。

2.4推进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在农业技术的应用方面,信息化过程使得其向农业生产力转变的周期和效率大大提高,在指导农业生产、保证农业增收方面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并且这种信息化的过程也已经实现了和农业经济管理的融合,大大地提高了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效率和农业管理的水平。因此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就要大大加强对基层农业管理人员信息化的意识的培养,进而在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终端保证管理效果的实现。

3结束语

随着新农村建设不断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也越来越重要。在当前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管理部门应当准确把握农村经济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通过有效措施及途径加强农村经济管理,使其管理水平得以提高,促进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薛敏.浅谈基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J].商,2016(7).

[2]刘玉红.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14).

第7篇:现在农业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儋州市;气候变化; 农业

中图分类号:P467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02.013

Climate Change and Impacts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Hainan from 1971 to 2011——A Case of Danzhou

HAN Qi1, ZHAO Cong-ju1, HUANG Qiu-ru2

(1.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Tourism,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 Haikou, Hainan 571158, China; 2. Hainan Meteorological Service, Haikou, Hainan 570203,China)

Abstract: Studied the climate change in Hainan through the meteorological data of Danzhou from 1971 to 2011.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temperature fluctuated and increased slightly.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precipitation was larger, and the precipitation slightly decreased, especially in recent 10 years, the decrease of precipitation was obvious. After that, taking Danzhou as an example,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climate change on tropical agriculture, 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how to develop tropical and efficient agricultu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Key words: Danzhou;climate change;agricultural

气候变化对各个行业部门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以农业部门最敏感和脆弱。气候变暖、变干或变湿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改变,引起农业结构和生产布局变化,进而增加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产量波动随之增大,甚至会威胁到国家粮食生产安全[1]。20世纪80年代以来,气候变化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指出,气候变化将对我国的农业生产产生重大影响,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到21世纪后半期,我国小麦、水稻和玉米的产量最多可下降37%[2]。学者林学椿等[3]研究近40年我国气候趋势指出,我国年平均气温以每10年0.04 ℃的倾向率上升,年降水量以每10年-12.66 mm的速度减少。陶忠良[4]分析海南岛20世纪80年代的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影响,发现气温、降水、雨日、干燥度、最低气温、低温日数等变化均对热带作物生产产生影响:一方面气温升高,热量增加,提高了作物的产量,也扩大了适宜播种的面积;另一方面:随着气候变暖,登陆的热带气旋数目增多,风害成为热带作物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台风雨增多,降水更加集中,而气温上升幅度较大,蒸发散增加,干、湿季更加明显,旱害进一步加重。

海南岛处于海陆相互作用、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地带,对气候变化抵抗力以及受损生态恢复力都较弱。儋州为海南面积最大的县级市,其农业生产是海南农业发展缩影。本研究以海南省儋州为例,通过分析1971—2011年气温和降水量数据,探讨近40年来儋州气候变化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影响,进而提出以儋州为代表的海南热带高效现代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1 资料来源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儋州市位于海南省西北部,地属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具有大陆性热带岛屿气候特征。多年平均温度23.1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 486 mm。其中5—10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83.4%;11月—次年4月为旱季,占年雨量的16%。雨量分布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多年平均蒸发量1 200~2 400 mm。

本研究所用的气象数据主要源于海南省儋州市气象观测站,在1971—2011年的历史逐月气温和降水量等气象资料。研究过程中采用每10 年为一个基准研究周期,其中1971—1980为70年代气候变化研究周期,1981—1990为80年代,1991—2000为90年代,2001—2011为21世纪初,共计4个研究周期。在季节上,以3—5月的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总和代表春季气温和降水量,6—8月代表夏季,9—11月代表秋季,12月到翌年2月代表冬季。农业资料主要源于海南省及儋州市统计年鉴。

1.2 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距平分析法和最小二乘法。

1.2.1 距平分析法 采用1971—2011年间的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作为长期平均值,通过这一时间段内各年份与平均值的正距平和负距平来反映某个时间段的真实水平。同时运用正负距平百分率来表示显示不同年代气温和降水量变化幅度。

1.2.2 线性趋势分析 运用Excel统计分析软件对儋州1971—2011年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特点进行线性分析,以显示某一个时间段某个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通过绘制历年平均气温、多年四季平均气温、气温变化趋势线和年降水量、多年四季平均降水量、降水变化趋势曲线,分析以气温和降水为代表的气候变化趋势,揭示40年来海南省儋州市气温和降水变化特点。

2 结果与分析

2.1 气温变化趋势

2.1.1 历年气温变化趋势 通过对气象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儋州市近40年间年平均气温为23.72 ℃,气温总体变化呈现波动式略微上升的趋势(图1)。20世纪70年代、80年代气温增温幅度相对平缓,平均气温较低,平均距平为-0.48 ℃和-0.23 ℃。进入20世纪90年代,气温升温幅度增加,平均距平为0.16 ℃。21世纪初表现为正常偏高,平均距平为0.55 ℃。统计显示,近40年儋州市的升温平均达每10年0.34 ℃,高于我国50年来平均升温每10年0.22 ℃的水平[5],表明儋州市气温增加趋势更为明显。

2.1.2 四季气温变化趋势 从季节上来看,儋州四季温差变化不大,近40 年春季年平均气温24.8 ℃;夏季最高,为27.8 ℃;秋季24.0 ℃;冬季气温最低,为18.4 ℃。秋季年平均气温上升最为明显,高达每10年上升0.53 ℃;夏季和冬季增温幅度同年度增温幅度,为每10年0.34 ℃和0.28 ℃;春季最为不明显,为每10年0.13 ℃(图2)。20世纪80年代和21世纪初秋季的年度增温高达 每10年0.7 ℃。

2.2 降水量变化趋势分析

2.2.1 历年降水量变化趋势 儋州市研究周期内多年平均1 765.966 mm,降水量年际变化明显,波动较大,总体呈现略微下降趋势(图3)。通过对各个年代变化趋势比较分析发现,20世纪90年代降水量最多,10年距平值达到124.7 mm,降水量波动较明显;70、80年代为多雨期,10年距平值67.2 mm和61.3 mm;21世纪降雨量明显减少,其中多年份降雨量低于40年平均值,10年距平值为-202.5 mm,特别是2010年,仅为878.5 mm,为近40年内最低值。

2.2.2 四季降水量变化趋势 儋州四季年降水量总体与年度变化相似,但冬季无明显变化。儋州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其中冬季和春季多为旱季,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别为330.87 mm和72.06 mm。夏季和秋季为雨季,降水量明显增多,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别为750.32 mm和619.39 mm。从年际变化趋势来看,夏季和秋季的降雨量减少最为明显,高达每10年减少68.11 mm和每10年减少46.76 mm,而春季和冬季的变化比较不明显。

2.3 极端天气

雨季降水集中、强度大,影响降水利用效率;旱季降水少,容易形成季节性干旱,甚至发生严重的旱灾;海南是我国灾害天气较为频繁出现的地区。海南旱灾平均1.3年发生1次,中西部一些市县几乎年年发生旱灾[6]。近40年间,影响海南省最严重,波及范围最广泛,持续时间最长的干旱发生在1976年11月—1978年4月的连年干旱,连续干旱时间长达一年半,期间降水量普遍减少六成,南渡江、万泉河、昌化江出现历史最低水位。1997年6—9月,儋州市出现夏季早旱,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重大影响。儋州2010年平均气温高达25.1 ℃,高出近40年平均气温1.22 ℃,其中6月份和7月份高达30.3 ℃和29.9 ℃;当年的降水量为1971—2011年最低值,全年降水量仅为878.5 mm,气温较高的6月和7月降水量仅为92.3 mm和41.3 mm。暴雨发生几率高,强度强,主要集中在4—10月。如1999年11月上旬,受冷空气和南海热带云团的影响,海南省出现长时间大范围的降水天气,儋州市从11月4日20时—13日20时累计降水量达391.7 mm,仅11月6日一日降水量高达251.3 mm,5—7日当地发生洪涝灾害[7]。

3 小结与讨论

近40年儋州市的升温平均每10年达0.34 ℃,高于我国50年来平均每10年升温0.22 ℃的水平,表明儋州市气温增加趋势更为明显。其中秋季年平均气温上升最为明显,每10年升温高达0.53 ℃;夏季和冬季增温幅度同年度增温幅度,春季最为不明显。降雨量总体呈现略微下降趋势,21世纪以来降雨量明显减少,其中多年份降雨量低于40年平均值。从年际变化趋势来看,夏季和秋季的降雨量减少最为明显。极端性天气灾害对当季减产或绝收的短期效应非常突出,长短期气候变化因子间相互作用与交错叠加,带来的不利效应会严重放大。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更加深远,为此应结合当地农业特点,剖析气候变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3.1 对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变动与调整的影响

气候变化会引起热带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变动与调整,进而导致热带作物种类、品种的布局和比例的变化。目前,热带作物在海南省的布局主要是依据气候条件与水资源条件进行区划的。随着气候的变化,热带作物的布局和结构将面临一个大的调整。近年来,儋州市大农业格局正在逐步优化调整,种植业和林业产值有所下降,渔业和畜牧业产值有所上升。而种植业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大幅度下降,蔬菜瓜果、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有所上升,橡胶面积有所增加,糖蔗、水果面积波动较大。

3.2 气温增高、降水减少和社会发展,加剧水资源紧张态势

21世纪以来,10年距平值为-202.5 mm,降雨量明显减少。气温增加趋势更为明显,致使水资源量减少;另一方面,儋州农业用地面积不断增加,1997年农业用地17.49万hm2,2011年增加到24.91万hm2,尤其是瓜果、蔬菜、花卉等特色农业比例不断增加,农业用水需求快速增加;再加上社会经济发展,行业耗水增加,局部水污染问题未能有效管控,使水资源供求矛盾更加突出。水资源不足已经成为儋州农业以及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之一。

3.3 气候变暖导致病虫害加重,其中高温干旱位列影响因素的首位

随着气候变暖,作物生长季延长,病虫害的生长季节也延长,害虫繁殖代数增加,而冬季气温偏高也有利于病虫越冬,因此各种病虫害出现的范围扩大,加剧了流行和危害[9]。

3.4 极端天气对农业影响进一步加剧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异常气候出现的概率大大增加,而这些极端天气事件将对农业的生产和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例如:橡胶的生长需要高温、多雨、沃土、静风的生态环境,近年来,海南气候变化呈现增温,变干的趋势,登陆的热带气旋增多,橡胶风害进一步加重。2008年初,一场50年一遇的持续低温阴雨天气以及2005年9月26日“达维”台风均给海南橡胶的生产造成了严重灾害性影响[10]。

4 对策与建议

4.1 合理谋划、科学规划,推进热带高效农业建设

海南光照、热力资源充足,但季节性缺水、工程性缺水并存。加强气象数据监测与气候变化研究,科学评价海南农业发展利弊,并提出应对措施。大力发展沿海防护林和田间防风林、选育抗旱抗风抗病虫害新品种,研究高温热害、干旱等危害热作生产天气、气候出现规律和形成机制,提出适应和防御的途径与措施,为热带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4.2 建立完善灾害气象预测体制及防灾减灾预警体系

极端气象对海南热带农业的影响较大,加强长期天气预报和极端气候事件的预报工作,提高准确率,建立、健全防灾减灾的灾害预警系统,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提供决策气象服务,是热带农业发展过程中急需不断完善的工作。

4.3 调整作物结构和种植制度,优化农业生产布局

应针对未来气候变化对作物造成的可能影响,适时调整作物品种、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生物技术,加强抗旱、抗高温等抗逆品种的培育与筛选。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气象因素的关系,提出适应气候变化的农业种植制度。调整和优化作物布局,形成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趋利避害之农业布局。

4.4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设施农业

海南降水集中,旱涝灾害频发。修建水库与跨流域调水是调节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减少灾害损失的重要手段。随着农业用水成本提高,现代农业必然向节水农业、精准农业方向发展。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兴修水利设施,引进先进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管理水平,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实现农业稳产高产与社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怀坤.全球变暖条件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长春: 吉林大学, 2011.

[2]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编写委员会.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R].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3] 林学椿,于淑秋.近40年我国气候趋势[J]. 气象, 1990, 16(10):16-21.

[4] 陶忠良.海南岛80年代气候变化及其对热带作物的影响[J]. 热带作物研究, 1997(1): 49-53.

[5] 陈隆勋,邵永宁.近四十年我国气候变化的初步分析[J].应用气象学报, 1991, 2(2): 164-174.

[6] 陈寒松. 海南省千年自然灾害史料集[M]. 海口: 海南出版社, 1995.

[7] 温克刚. 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海南卷[M]. 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7.

[8] 海南省统计局.海南省经济与社会统计年鉴(2011)[M]. 海口: 海南人民出版社, 2011.

第8篇:现在农业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内蒙古 财政支农 问题

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农牧业大区,农牧业人口在全部从业人口中占有很大比重,农牧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和谐与稳定,还对生态环境建设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历来都比较重视农牧业的发展,在财政支持农牧业发展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财政支农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农牧业发展、农村稳定和农牧民增收,使内蒙古的农牧业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使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将从财政支农的规模和结构两个角度。对内蒙古自治区财政支农的状况和效益进行分析,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内蒙古财政支持农业现状分析

(一)内蒙古农业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各项工作的重心,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农业方面的支出都在逐年加大。从绝对规模上来看,除了2003和2005年有小幅下降之外。内蒙古自治区的财政支农支出呈现出稳定快速增长的态势,1986-2008年的23年间,投入量从11.66亿元增加到162.26亿元。增长了12.92倍,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2.71%。23年累计投入财政资金900,13亿元。其中。“七五”期间投入了60,83亿元,年均投入1217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5.49%;“八五”期间投入了72.69亿元,年均投入14.54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3.13%;“九五”期间投入了125.88亿元,年均投入25.18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3.96%:“十五”期间共投入283.14亿元,年均投入56.63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4.78%;“十一五”前3年共投入35759亿元,年均投入7132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37.81%。由此可以看出,自治区政府对农业支持和保护的力度在逐年增加,尤其是“十一五”期间,地方财政对农业方面的支出力度大幅提升。

从相对规模上来看,内蒙古自治区1986―2008年财政支农的力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1986―1992年,支出比-重基本保持在12%13%之间,除了1994年和1999年有部分回升之外,从1992―000年,支出比重呈下降趋势,由1992年的12.09%下降到2000年的8.25%,2000―2001年间是一个上升的阶段,由2000年的8.25%上升到2001年的10,38%,上升了2.13个百分点;2001―2003年又开始下降,由2001年的10,38%下降到2003年的7.54%,下降了2.84个百分点,2004开始回升到12.54%,2005―2007年呈下降趋势,2008年又开始回升到11.05%,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内蒙古财政支农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没有表现出与绝对支出同步的相应增长,在1990―1993.1997―2000,2001―2003,2004―2007期间出现波动,但基本保持在8%-15%之间。

从图2可以看出,内蒙古财政支农支出占农业GDP的比重,呈现出曲折性的先下降后上升趋势。除了1989年有小幅回升之外,1986-1996年之间呈现下降趋势,1997年之后,除了在2003年和2005年有所下降外,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1986―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财政支农支出占农业GDP的比重平均仅为11.64%。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农业发达国家中,政府财政支农支出占农业GDP比重超过25%:日本、以色列等国农业财政支出则更高,财政支农占农业GDP的45%-95%。与国际比较,内蒙古自治区财政支农支出占农业GDP的比重仍处于较低水平。

(二)内蒙古农业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从上表分析可知,内蒙古自治区1986-2008年的财政支持农业结构情况如下:

第一,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气象各部门事业费占有很大比重。这两项支出是内蒙古自治区财政支农支出的主体,在财政支农总额中一直占据较高的份额,而且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从1986-2008年,这两项支农资金累计689.55亿元。占财政支农资金总额的76.61%。

第二,农业基本建设投资相对偏低。从总量上来看。1986-2008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累计61.78亿元,占同期财政支农支出的6.86%,所占比重偏低:从纵向发展趋势来看,除了1987年有一个大的下降外,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总量基本上呈稳定下降趋势,从1986年的5.7亿元下降到2008年的1.08亿元。

第三,农业科技支出长期在低水平徘徊。1986-2008年,农业科技3项经费支出基本保持在0,2-0,5亿元之间,23年间科技3项经费投资累计7.7亿元,仅占同期财政支农支出的0,9%。

第四,农业综合开发和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基本上呈现递增趋势,特别是在1995年以后投资总量增长速度较快,但是总量投入仍显不足。1987-2008年支援不发达地区资金由0,46亿元上升到12.75亿元,增长了26.72倍: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由1995年的1.17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9.3亿元,增长了6.94倍。从这两项资金占同期财政支农资金的比重来看,仅占财政支农资金比重的15.68%。

二、内蒙古农业财政支出中存在的问题

(一)地方财政支农投入总量不足,且对中央投入依赖性较高

农业是弱势产业,需要政府的保护和财政资金的支持。尽管内蒙古自治区财政支农资金的投人增长幅度呈上升趋势,但是地方财政支持农业的投入总量仍不足。根据自治区财政厅统计,1986-2008年的23年间。自治区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额为900,13亿元,同期财政支出总额为7564.18亿元,支农资金占到财政支出的11.9%。另外,尽管近年来地方政府对中央财政支农资金的依赖水平呈现下降趋势,但依赖程度仍然较高,地方市县级的投入比例仍较低。据有关部门调查,2004-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支农资金投人中。中央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占自治区财政支农资金总投入的比例分别为65.69%、68.71%、66.89%、58.53%、58.84%,年均减少2.61%,市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占自治区财政支农总投入的比例分别为16.09%、15.79%、16.02%、25.57%、19.29%,年均增长4.97%。

第9篇:现在农业发展趋势范文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和城乡收入比是用来衡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两个常用指标。从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看,我国2003-2013年间的基尼系数如表1所示。从表1可知,2013年的基尼系数比2003年下降了1.25个百分点。图1显示十一年来我国基尼系数均落在0.470-0.495之间,反映出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较大。而2012年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的报告指出,2010年我国全体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61,而官方数据为0.481。可见,由于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不同,数据缺乏一致性,其作为衡量收入差距的指标也不能完全适用于收入差距的趋势性研究。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连续性,城乡收入比指标更适合本文的研究。其中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按当年价格)的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由此计算出1978-2013年各年的城乡收入比(见图2)。对比图1和图2可知,2003-2013年间全国基尼系数的变化轨迹和城乡收入比的变化轨迹极为相似,这验证了我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的变动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基本一致(田卫民,2012),且图2显示出改革36年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总体上表现出不断扩大的特征。我国居民城乡收入比由改革之初的2.5704扩大至3.0301,而2008年开始有所回落,2013年的城乡收入比为3.0301。36年来城乡收入比共上升了17.88%,年均上升约0.51个百分点。总体而言,我国城乡收入比在扩大,且呈现出典型的“阶梯形”特征。

二、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阶段性特征分析

我国经济改革历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轨制变革过程,居民的收入分布状况也随之改变,大体上表现为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增大。同时我国经济改革措施分阶段向前推进,各阶段的改革重点和难点均有所不同,因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来源及变动幅度会呈现出不同阶段的特征。考虑到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性特征及城乡居民收入分布变化的时期性特点,1978-2013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演变可划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1983年,改革的初期出现了短暂的下降,城乡收入比从2.5704降至1.8225(36年间的最低点);第二阶段是1984-1994年持续上升时期,城乡收入比从1.8354升至2.8634;第三阶段是1995-1997年短暂下降时期,城乡收入比从2.7147变化为2.4689;第四阶段是1998-2007年再次上升时期,城乡收入比由2.5093升至3.3296;第五阶段是2008-2013年再次下降时期,城乡收入比由3.3149降至3.0301。结合我国经济改革政策分阶段分析如下:第一阶段(1978-1983年):为强化农村经济改革,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确定了“共同富裕”目标和“阶梯式”发展战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然而,在我国生产力落后的背景下,“共同富裕”指导思想及“阶梯式”发展战略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不同群体、地区之间发展差异的扩大。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的自由配置作用使机会平等的保障软弱,在资源要素分配不均的情况下,占据优势的个人或团体获得优先权,于是贫富差距开始扩大。但收入差距的存在是冲破平均主义、达到共同富裕并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主要改革措施:农村家庭施行承包经营,抬高农副产品的价格,对城镇企业开始实行放权让利。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和农副产品价格的提高均为农村居民争取了较为公平的致富机会,而城市经济体系改革的滞后性使得传统的报酬决定机制及收入分配体系并未发生改变。此阶段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了131.89%,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仅为64.41%,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水平的提高幅度超过了城镇居民,因此,此阶段我国城乡之间的居民收入差异在缩小。第二阶段(1984-1994年):以城市改革为中心。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后,国家政策开始向城市不断倾斜,这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1988年《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在十三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为改革道路扫清障碍。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及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培育和发展市场经济,构建合理的收入分配体制和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改革农村经济制度和扩大对外开放等。主要改革措施:城镇企业承包制的推广,非国有经济发展迅速,国家缩减对亏损企业的补贴,公社体质解体和农民自主经营、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此阶段的改革主要发生在城市,城市居民收入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由1984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652.1元增加到3496.2元,增长幅度为436.14%,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仅上升了243.62%,可见城乡收入差距显著扩大。第三阶段(1995-1997年):城乡收入比由1995年的2.7147降低为1997年的2.4689,此阶段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小幅度回落。第四阶段(1998-2007年):国有企业改革走出困境,效益明显得到提升,一系列相关配套机制相继建立,增加了城市职工工资水平,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增长幅度较小。同时城市区划变更频繁,一些比较富裕的乡村划到城镇,也影响了城乡收入比水平。1998年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强化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加强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使农产品市场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等。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强化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国有企业改革、改变政府机能、转变城乡二元结构、建立现代产权轨制等。第五阶段(2008-2013年):农村外出务工人数继续增加,农民工资收入增加,农产品高价运转,部分农产品价格仍处于上涨形势,这有利于农民增加经营性收入,另外政府也加大了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着重推进农村改革,提出强化农村制度建设,鼓励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深化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这些政策旨在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加之之前的农业税减免、农村社会保障投入的增加等政策效果显著,这就使得城乡间收入差距呈现出缩小的变化趋势。

三、我国城乡收入比时间序列的趋势分解及预测

(一)趋势分解本文采用Hodrick-Prescott滤波方法对城乡收入比时间序列构成成分中的循环要素和趋势要素进行分解。此方法被广泛用于宏观经济学中研究序列构成成分中的长期趋势。滤波图(见图3)中趋势项Trend并未表现出明显的趋势,即城乡收入比的未来趋势并不明显,仅表明其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并有下降的可能,现阶段趋于稳定状态。而Cycle所呈现出来的周期性特征,刚好验证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阶段性特征。

(二)趋势预测现实中的许多时间序列,不妨以时间作为横坐标,观测数据作为纵坐标,然后把各个观测数据点连接起来,形成一条非光滑、不可微的折线,即为分形曲线中的一种,这类曲线很难用经典数学方法来处理,而用分形理论方法则较易分析。时间序列的长记忆性可以通过计算的H值(Hurst指数的简化)进行判断:当H=0.5时,时间序列是完全随机游走的白噪声;0≤H<0.5时,时间序列具有短记忆性,有反持续性效应,H接近0的程度反映了这种反持续性效应的强度,即表现为H越接近0,则负相关性越强;0.5<H≤1,时间序列具有长记忆性,呈持续趋势,表现为“波动集聚”,H越接近于1,趋势越明显;H越接近于0.5,则逐渐趋于随机性。目前估计Hurst指数最常用的方法是R/S类分析法,本文选用由Hurst(1951)和Mandelbrot&Wallis(1969)提出的经典重标极差分析法即经典R/S分析法。由此可知Hurst指数H=0.9500,分形维数α=2-H=1.0500,可决系数r2=0.995,这说明拟合效果相当好(见图4)。其中,0.5<H≤1,表明我国城乡收入比时间序列具有长期记忆的特性,呈持续趋势,表现为“波动集聚”,且H=0.9500,几乎接近于1,这说明,现有的区域经济政策有利于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而且缩小趋势将明显持续。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首先对研究指标进行了选取,考察了衡量收入差距的第一个指标——基尼系数,并对2003-2013年间全国基尼系数进行了分析,其分析结果一方面说明了研究城乡收入差距对于研究全国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出城乡收入比指标的可取性。因此本文采用1978-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计算了1978-2013年各年的城乡收入比。然后结合我国的经济改革历程分析了改革以来城乡收入差距呈现的阶段性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制度改革历程可以用来解释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动轨迹。最后采用HP滤波对城乡收入比序列进行了趋势分解,发现趋势并不明显,但验证了城乡收入差距的阶段性特征。然后运用经典R/S法对城乡收入比时间序列进行趋势预测,研究发现,现有的区域经济政策有利于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而且缩小趋势将明显持续。同时本研究也验证了库兹涅茨“倒U曲线”的拐点在我国出现。

在三十多年的经济转轨进程和发展历程中,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体上呈现显著增大的变化趋势。然而并不是体制变迁的所有因素都有扩大居民收入差距的性质。实际上,导致收入分配过度不平等的主要原因是那些无序化因素的长期作用,使居民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个人和社会福利,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改革的成本或为之所付出的代价。此外,许多不公平竞争现象在我国经济生活中依然存在,甚至愈演愈烈,最突出的是一些部门、行业甚至个人能够通过垄断地位,或借助于不公平的初始竞争条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继续获得高额利润。这表明在社会收入初始分配过程中就已经存在着不合理因素,且增大了居民收入差距。改革至今,政府已充分认识到我国贫富差距过大的严峻性,并采取了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