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范文

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第1篇: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传统 体育 文化 传承 发展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206-01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世代相传、具有一定体育内涵和外延的传统文化,它具有中华民族的鲜明特性,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及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新时期得以发扬光大和可持续发展。

1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性和发展性特点

在进行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之前,我们应该明白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传承性和发展性的特点。正是由于这两个特点,我们才能将民族传统体育继承下去,保持我们的民族性;才能使民族传统体育适合新时期的发展,获得新的生命力。

首先,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传承性的特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之下产生的,它与我们的民族心理、社会制度、经济、意识形态、教育思想等各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沉淀在人们深层心理结构中的价值取向和心理倾向,具有广泛的渗透性。从这个方面来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久远的发展渊源和宽厚的社会存在基础,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可以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中一代代传承下去。另外,从文化的本质来看,文化的积累和传承是文化系统运行的基本形式之一,这个过程受到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制约而具有一定的传承机制、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然也有这种传承机制。

其次,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还有发展性的特点。这种发展性既有主观上的因素,也有客观上的因素。从主观上来说,热爱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人们以及国家有关部门为了能让这种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在学术研究或者政策实施上积极推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使之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客观上,文化的现展与变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民族传统体育身处于社会变革的浪潮中,必然要有所发展,这既是满足人们自身的需要,也是文化发展的需要,我们不仅要立足于世界,从全球战略看民族体育的发展,更要放眼现在和未来,从时间和历史的变化中寻找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方向。

2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传承及发展中的问题

在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中,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面临的冲击和挑战,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具体如下所述。

2.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根基遭到侵蚀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根植于特有的社会和经济的基础之上的。随着社会的变迁,程式化进程的加快,诸如民俗节日、宗教祭祀等一些传统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机制正在逐渐被破坏,乃至消失。另外,因为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很多传统体育项目随着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变化而逐渐削弱,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处于频临灭绝或者退化变异的状况。这些情况都导致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根基遭到侵蚀,甚至破坏,而且,一旦这种达到一定程度,将会是无法挽回的局面。

2.2 理论研究不够成熟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大多是在人们的劳动与生产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本身就缺乏一定的理论建构和框架,要保证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够顺利健康的传承和发展下去,一定的科学理论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从现阶段的研究现状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基础理论并不成熟,也没有明确的发展道路,学科体系的构建不健全,这也使得学术界在理论上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很多基本概念无法做出准确的界定,这也就导致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上会遇上许多阻碍。

2.3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被边缘化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各种外来体育文化进入我国,尤其是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开展,西方竞技体育文化越来越多地进入到我们的视线,甚至成为了主角,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越来越边缘化。随着西方竞技体育文化思想的稳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失去了原有的传统文化思想,在某些方面盲目模仿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竞争性和功利性,而忽略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所倡导的中庸、健身、养性等价值观,成为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附庸。

3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及发展策略

面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策略。

3.1 完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障措施

为了使得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够传承和发展下去,就必须完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障措施,使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一个确切的传承和发展制度。一方面,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建立起一套法律法规保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及发展有一定的法律保护措施;另一方面,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应该扩大传承与发展的途径,建立全民健身计划,让民族传统体育活跃于城市社区、农村街道、学校工厂,只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才能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下去。

3.2 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科学研究的力度

要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扩大影响力,得到迅速的传承及发展,科学完善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我们要借鉴国外的一些成功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也要结合我国社会和文化的特点,对我国传统体育进行理论建构与研究,不断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3.3 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世界体育文化的交流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当今世界正在不断走向融合,任何一个国家或者民族都不能独立存在或者发展,任何文化也都在交流中成长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不例外。因而,加强与世界体育文化的交流,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及发展的重要途径和策略。我们应该在理性看待的基础上,继承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并与现代世界体育文化优秀成果进行借鉴和融合,建立起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符合现代社会的新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体系,更好地促进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及发展,这才是我们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世界体育文化交流的主要目的。

总之,我们要正确看待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性和发展性,在顺应世界体育文化潮流的大趋势下,保证我国所特有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同时汲取世界体育文化的长处,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世界体育文化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白晋湘.全球化视野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J].2011(3):39-42.

第2篇: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高职;音乐教育;传统音乐;传承;策略

一、传承传统音乐的必要性

传承传统音乐是音乐发展的需要,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的过程,现在能够流传下来的传统音乐都是音乐中的精品,其创作风格独特,内容经典,韵律优美,现代音乐的发展需要借鉴传统音乐的艺术元素,这样,才能保持我们民族音乐的独有特点,才能使我国音乐保持自的独有风格,真正地点走向世界。另外,现在社会,人们过多地追求时尚文化,追求西方音乐文化,忽略了传统音乐文化,传统音乐文化失去了群众基础,正面临着被淹没的危险,这是我国民族文化的悲哀。在文化方面,放弃传统,丢弃传统,就将失去发展的动力,失去自己的本真,因此,在高职音乐教育中,有必要对传统音乐文化进行传承,在传承的基础上加以创造,真正创造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音乐文化,这是我国音乐文化独立于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选择,也是我国发展民主音乐文化的重要方式。高职院校音乐教育要重视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能够借鉴传统音乐中的精髓部分,与时代相联系,进行音乐文化创新,进行人才的有效培养,这是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音乐人才的需要,也是传承我国优秀民族音乐文化的需要。

二、高职音乐教育传承传统音乐的策略

(一)树立传承传统音乐的音乐教育理念

在高职音乐教育中,教育者要认识到传承传统音乐的必要性,要树立传承传统音乐的教育理念,能够把传承我国经典的音乐文化贯穿于现代音乐教育的全过程中去,在现代音乐教育中积极引入传统音乐文化,积极展示传统音乐文化的艺术精粹,分析研究传统音乐文化的创造风格,不断用传统音乐文化丰富现代的音乐教育内容,使学生更好地点认识欣赏借鉴传统音乐文化。只要教育者能够树立传承传统音乐的音乐教育理念,就可以通过有效的方式对传统音乐进行传承,使传统音乐能够在现代课堂上大放异彩,展示自己的魅力与价值。

(二)引导学生认识到传统音乐学习的重要性

现代学生对传统音乐普遍不感兴趣,他们觉得传统音乐与时代脱节,很难真正感受到传统音乐的魅力。他们大多喜欢流行音乐,国外音乐,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流行音乐是他们生活的主导。他们学习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不高,学习动力明显不足。作为教育者,要使学生认识到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必要性,要通过教育工作,使学生明白传统音乐学习对学生个人发展,对学生音乐素养提高,对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的重要性,要积极引入传统音乐文化,使学生能够静下心来欣赏传统音乐,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真正感受到传统音乐的魅力,增加学生传统音乐文化学习的动力。

(三)重视传统音乐课程教学

重视传统音乐课程教学,是传承传统音乐的主要手段。学校要根据学生发展需要,为传统音乐安排足够的课时量。现在高职音乐教育普遍不重视传统音乐教育,传统音乐文化课时量安排得很少。这种现象导致学生认为传统音乐学习不重要,在学习中很难真正地投入进去,传统音乐学习流于形式。因此,进行传统音乐文化的有效传承,学校必须要重视传统音乐文化课程教学工作,要能够安排足够的课时量,保障传统音乐课程教育的效果。另外,传统音乐教育所涉及的科目有很多,并且很多科目内容的专业性极强,要保障这些科目教育的效果,学校必须要能够聘请高水平的学科教师承担学科教学任务,要保障有一批优秀的教师能够承担起传统音乐文化的教育科目。学校要开足传统音乐相关课程,提高专业教师的素养,安排足够的课时量,从而促进传统音乐文化的有效传承。

(四)重视传统音乐文化实践活动的开展

要提高学生传统音乐文化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传统音乐文化的有效传承,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一些传统音乐文化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传统音乐的表演技能,提升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另外,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向社会有效宣传统音乐文化,是人们通过观看学生表演可以更好地感知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艺术魅力,这也可以有效提高传统音乐文化的社会影响力,为传承传统音乐文化奠定群众基础。因此,学校要积极与社会上的一些文艺社团联合起来,搞一些音乐实践活动,或者是学校引导学生自发组织起来,开展传统音乐表演活动,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实现传统音乐文化的有效传承。

参考文献:

[1]王鹏飞.论中国传统文化在流行音乐中的传承[D].陕西科技大学,2015.

[2]刘雅琴.高师传统音乐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艺术科技,2013(02).

第3篇: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范文

曹学娜,龙江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副教授,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摘要〕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承与发展,首先要推动中华文明在网络中的传播。按照文化的构成要素,分三个层次探析传统文化网络传承发展的内容,即民族文化遗产层面的传承与发展、汉语言文化和知识系统层面的传承与发展、民族精神和伦理价值观层面的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一方面是建,一方面是传。国家应发挥主导作用,全社会应有传承与发展意识,更要遵循传播规律提高传播效果。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民族精神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048-(2014)04-0118-005

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承与发展,首先要明了传承什么,发展什么,即推动什么样的内容在网络中传承与发展。结合网络传播特点,我们从三个层次来分析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发展的内容,即作为文化遗产来加以传承发展的层面、作为语言和知识系统加以传承发展的层面、作为精神价值加以传承发展的层面。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建设是传承的前提,传播是传承的路径。国家应发挥主导作用,全社会要有良好的意识,更要遵循传播规律。提高传播效果。

一、民族文化遗产层面的传承与发展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创造了大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对于今人来说,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按照文化遗产的类别,将其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1.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界定,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文物,指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刻和雕塑、书籍、书法与绘画、具有考古性质成份或结构、铭文、洞窟以及联合体;建筑群,指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文化遗址,指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等区域。截至2013年6月27日,中国已有世界遗产45处,仅次于意大利(49处),位居世界第二位。其中文化遗产31项(包含文化景观3项)、自然遗产10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这些遗产包括了名山大川、历代建筑、石窟墓葬、遗址遗迹等等。对于这些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要以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加强保护。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网络化,实现了中华文明的网上传播。从文化遗产所涵盖的历史文物、历史建设、人类遗址的具体内容可以看出,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物质性、有形性的特点。物质文化遗产虽然是有形的、物质的,但也内含着无形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性、有形性,是不可承传的。我们在此所说的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一方面,是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特有文明形式的传承。要对中华民族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在网上进行传播和传承;另一方面,是物质文化遗产中孕含的无形精神文化的传承。物质遗产,孕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要推动这些精神文化在网络中传承发展。

2.非物质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我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界定为: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包括:a.口头传统和表述;b.表演艺术;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非物文化质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中国涉及28项。2013年12月4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年度世界遗产大会第八次会议宣布,珠算正式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至此,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已达37项,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财富,长期滋润着民族心灵,孕育了民族品格,尤应为我们重视和保护。国务院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制定了国家、省、市、县4级保护体系,要求各地方和各有关部门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在现实中加强保护、传承发展的同时,以网络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必要。冯骥才认为,“民间口头文化数字化,是给古老的文明安了一个现代化的家”,指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网络中传承发展的必要性。

二、汉语言文化和知识系统层面的传承与发展

汉语言文化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现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汉语言是中华文化得以承传的基础和载体。汉语言文化是独特的音、形、意结合的文化形式,有独特的表达方式,蕴含着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心理,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符号。中国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首先是汉语言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播,要使汉语言文字在网络中达到一定数量,占有一定地位。从实际来看,网络中处处充斥着英语,而汉语言在网络中所占的比重不足3%,这和我们丰富的文化资源极不匹配。从推动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与发展的力度看,还远远不够,迫切需要加快汉字的数字化步伐。

传统文化知识系统,指我国五千年文明史上积累下来的精神创作及思想文化。在历史文化方面,古代中国有许多伟大的历史学家,这些历史学家创作了光辉灿烂、闻名世界的史学成就。古代知名的历史学家有司马迁、班固、陈寿、刘知己、司马光等。在文学方面,古代中国孕化了大量文学著作和文学巨匠。古代中国在不同时代还形成了鲜明的文化特点的文学样式,如汉代的汉赋、唐宋时期的唐诗宋词、元代元曲、明清小说。中国古代盛产文学巨匠,如屈原、陶渊明、唐宋家、关汉卿、曹雪芹等等,他们都留下了传世之作。在思想文化方面,古代中国成绩斐然。先秦时期,我国的思想文化学说已呈繁荣景象。古典著作《周易》,说明古人开始对世界进行哲学思考。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有《论语》、《孟子》、《道德经》、《庄子》、《孙子兵法》等等。其后历史上又涌现了大量的思想家,如董仲舒、周敦颐、程颐、程灏、陆九渊、朱熹、王阳明、王夫之等等。在科技医药方面,古代中国成就非凡。古代中国形成了领先世界的四大发明,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古代医药著作很多,有名的著作如《千金方》、《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等。古代名医有扁鹊、孙思邈、华佗,以及被称作医圣的张仲景,被称作药圣的李时珍等。

传统文化知识是中华民族创造出来的精神文明和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文明财富。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明应该在子孙后代中得以传承,同时也应该传向世界,尤其应该借助现代网络技术向世界传播。

三、民族精神及价值观层面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处理人与生存环境、人与社会生活、人与自身矛盾的实践中所形成的认识世界、人生的一种精神价值,涵盖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魂。张岱年引用《周易・大传》两句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说明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这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融入中国人的血脉,进而铸造起中华民族不甘折服的坚强脊梁。在具体的现实生活和道德实践中,中华民族进而形成了诸如爱国主义精神、注重和谐的精神,以及以民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等一些基本精神。价值观是人们对自身或他人价值的总的看法,包括价值取向、价值理想、价值原则、价值尺度等方面,具有精神塑造的作用。反之,文化精神对人们的价值观也会进行引导和规范。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凝化为人们“奋斗进取”的价值取向;和谐的精神引导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以“天人合一”为价值取向、在处理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以爱好和平”、“和而不同”为价值取向;爱国主义精神引导人们在处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时,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民本精神和传统,引导人们在处理个人利益和人民利益时,坚持“天下为公”、“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原则。价值体系是分层次的。奋斗进取、天人合一、爱好和平、和而不同、国家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原则,是中国人在处理与自然、与国家、与社会、与人之间关系的指导原则,处于价值体系的最顶端。这些价值观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今天甚至具有了世界性意义,如“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的价值取向仍对当今时代处理国家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指导作用。这些处于价值体系顶端的价值观,在今天要加以弘扬。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尤其需要凸显中国人特有的价值观。

个体成人的价值遵循上,“有德“是一个根本的价值取向。中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德文化系统,这和西方的“智”文化形成鲜明对比。传统价值观有“三不朽”说,即“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说明道德本身就具有最大的价值。历史上有名的道德典型为伯夷的“清”、伊尹的“任”、柳下惠的“和”、孔子的“时”。伯夷和柳下惠虽无功业可建,但因德性高尚而青史流芳。中国德文化的价值取向,特别强调人的道德修养,这成为区别于西方文化的重要方面。甚至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关于做什么人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做人的问题,而且认为做人具有先天的前提预设性。也就是在儒家修齐治平的人生设计中,修身被放在首位,强调了做人的前提性。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凸显了重德性的价值观。中国历史传统中,积累下来了大量的传统美德,诸如孝道、礼义、诚信、爱国、为公、重义、勤俭、勇敢、律己等等。任何社会,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培养有道德的人都是社会的目的。伦理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和特色的文化。要把中国特有的伦理文化,把历史上积累下来的传统美德,加以传承和弘扬。在网络空间传播传统美德尤为重要,宣传“有德”的价值取向和传统美德,使网络空间积极的文化内容越来越多。网络空间德文化的建构,将有助于打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

有德是一个总的价值观,怎样做一个有德的人,要落实到具体的道德德目。仁、义、礼、智、信等德目在传统社会起根本指导作用,是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中国人的道德品德,表达了中国人特有的价值取向、价值理想、价值原则、价值尺度。传统核心价值观是封建社会的指导思想,剔除其封建忠君的消极成分,其中包含着积极成分,要阐发其当代价值。

“仁”是仁、义、礼、智、信五德目的核心,总领五常。仁的价值取向为爱人。仁的价值原则体现为做人的五种品德,即按照恭、宽、信、敏、惠的要求行事。仁的价值尺度具体为“忠恕之道”,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今天,这种“仁”的道德价值观仍有积极的意义。与西方以个人为中心的文化追求不同,仁表现为仁爱、宽厚,群体利益至上等道德品质。一个有仁爱心,宽容大度,有国家意识、群体责任感的人,同样是今天做人的标准,是社会对公民的道德期许。当今时代,仍要发扬“仁”的价值理念。

“义”是传统核心价值观中一个重要概念。义利之辨是价值观的核心内容,贯穿一个人的一生。重义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色。儒家主张重义轻利,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无不表达了重义轻利的价值原则和尺度。义的价值取向为合道义。董仲舒所谓“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说的就是做人做事要合乎道义。尽管有人批判重义轻利不利于市场经济建设,反观之,一个没有道义的市场经济又能走多远?总之,“义”的道德价值观在今天仍有意义。坚持社会道义,强调精神价值,对现代社会过分强调物质利益有矫治作用。以“义”德为内容,加强社会建设,让人成为有道义和正义的人,意义重大。

“礼”是传统价值观中的一个重要德目。礼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书写了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称号。礼的价值理想是追求和谐。在传统社会,礼的作用是对伦理关系的调节。五伦是主要的伦理关系,按照礼的要求,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通过礼的调节,人们各行其是,君是君的样子,臣是臣的样子,实现社会的和谐。此所谓“礼之用,和为贵”。礼对于个人,其价值原则是做到文明礼貌。礼是人之为人的一个内在根本,是人和动物相区别的根本标准,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懂得礼。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是当今时代的价值理想,要进一步发扬“礼”对社会建设的积极价值。对于个人而言,要做一个文明礼貌的人。传统中国是世人皆知的礼仪之邦,而今国人在世界上的形象却很差。无论是在国内旅游,亦或出境旅游,某些中国人不讲公德,不注重文明礼貌,所经之处,皆留下不文明的痕迹。以至,中国人现在被给予最缺德的评价暴发户。总之,“礼”的价值取向对社会文明、社会和谐建设有积极意义。当下,进一步发扬我们文明礼貌的传统美德,对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养成,对改善中国人的国际形象十分重要。同时,也要把我们“尚礼”的美德价值观在网络中加以传播,传向世界。

作为传统价值观重要德目的“智”,表现为一种求真精神。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智的价值取向是明白是非、分清善恶,所谓“智而不惑”。孔子把“知”和“仁”、“勇”一起作为君子的德性。董仲舒进一步强调:“必仁且智”。说明既要做一个有仁爱心的人,同时也要做明辨是非的人。进一步来看,“知”德不但要明辨是非、分清善恶,而且要敢于坚持真理,敢于说真话。智强调崇真精神、坚持真理、明白是非,对形成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对智慧人生的培养有积极意义,今天仍要加以提倡。

作为传统价值观的“信”,其价值取向为诚实不欺。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要时时牢记诚实不欺。“信”不能用物质利益来衡量,诚实守信有可能会失去利益。信产生的是道德力量,赢得人们的尊重,得到人心所向。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信是立国之本,以信来赢得民心。执政者取信于民是立国的最根本条件。信的价值原则为言行一致。做一个有信德的人,守信用的人,要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即“言必信,行必果”。信德还贯穿在其他四德之中,一个具备信德的人,才能真正做到“仁义礼智”诸德,即诚仁、诚义、诚礼、诚智。在行为上,要说道做到,履行自己的诺然,遵守职业操守,对待工作要敬业尽责。当今社会,普遍存在诚信缺失的现象,加强“信”德建设意义重大。“信”德对网络伦理建设也尤为重要,网络空间中,流言四起,谎言横行,加强网络空间的“信”德建设异常迫切。

当前,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无疑,传统价值观对今天的核心价值观建设有借鉴意义。同时,也要认识到,传统核心价值观毕竟有消极成分,要批判继承。传统核心价值观的消极成分也会在网络空间泛起,在网络空间,对传统价值观进行批判解读,创造性的应用极为重要。

四、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承与发展的对策

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一方面是建,一方面是传。建设是传承的前提,传播是传承的路径。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应该成为一种全社会的意识,要确保在网络中传播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当然,传统文化网上传播,同样也要遵循传播的规律,通过相关措施提高传播效果。

1.国家应在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承与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

国际上,很多国家都相当重视传统文化保护。网络时代,大多国家开始了传统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统文化数字化保护走在最前列的是美国,紧随其后是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从国外传统文化保护的经验来看,国家发挥着主导作用,国外文化遗产数字化都是一种国家行为。首先,国家投入巨资进行文化遗产数字化。美国国会图书馆投入1200万美元完成500万件文献资料的数字化。其次,把传统文化在网络空间发展上升到文化及民族存亡的高度。网络时代,法国尤其重视对法语的保护。其他欧洲国家也极其重视本国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因此,国家在传统文化保护中,负有主要责任,是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主导力量。当前,传统文化热潮的掀起,离不开国家和政府的积极引导。官方祭祖大典活动,孔子学院海外推广,对文化遗产及文化传承人的保护,无不彰显了国家和政府在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要上升到国家的战略高度,在资金上要进一步加大投入,要实施文化传承专项工程,还要从国家层面给予规范整合,加快打造传统文化示范网站,推动国内媒体海外发展,在产业政策上向传统文化倾斜。

2.全社会应在网络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中增强自觉意识

自觉意识的养成,是通过主动和理性的行动,进而在生活中变成一种经常的无意识行为的过程。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绝不是一人之事,而应该成为全社会的一种责任。一是政府部门人员。首先,要提高政府网上文化宣传、传承的责任意识。传承发展传统文化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政府责任更大。政府有责任以主导身份去影响民众,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发展。其次,政府部门要认识到网络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毫无疑问,政府文化网站承担着政策宣传、网上服务等重要功能。但不可忽视的是,政府文化网站除了承担网上办公和网上服务功能外,一个重要的功能是进行文化传播。各级政府要把文化网站打造成宣传、传播文化的窗口。二是文化教育部门人员。这一领域人员文化素质高,甚至是文化领域的专家,其中教师群体还肩负教授传统文化的职责,应该成为网上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领航者,成为推动传统文化网上传承发展的重要力量。三是普通大众。网络文化本来就属于普通大众,普通大众是网络文化发展的根本力量。政府和文化工作者的引导,最终要以影响整个大众来实现,而且普通大众中蕴含着巨大的力量。当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成为普通大众的一种共识之时,才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

3.创新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发展的技术

第4篇: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 校园文化 传承 创新 基本原则

新媒体是指相对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四大传统媒体而言,利用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媒体。新媒体凭借其覆盖范围广、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等特点,对高校师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作为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阵地,高校担负着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和重任,必须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利用新兴媒体技术手段引领带动校园文化建设,逐步构建符合时展且富有自身特色的新媒体文化传承创新体系。

高校校园文化传承创新应用研究现状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和趋势来看,新媒体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传承创新研究应该是当下高等院校需要重点关注和研究的一个新方向。然而,新媒体在高校校园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应用研究远远落后于其发展现状。国内外学者对新媒体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研究较多,而在校园文化建设和文化传承创新方面的应用研究较少。就目前应用研究现状来看,由于受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限制和制约,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及文化传承创新存在一定的薄弱、局限和缺失现象,从而造成高校的历史积淀、校园精神、文化底蕴、文化特色等得不到充分展现,亟待解决内容单调、主体缺乏、信仰缺位、传承断层以及创新不足等系列问题。

新媒体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传承创新的基本原则

新媒体视角下校园文化传承创新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对于高校校园新媒体文化建设的发展定位和未来走向具有导向作用。坚持整体性和协调性、主导性和主体性、传承性和创新性、统一性和多样性并举的原则,这既是文化传承创新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文化传承创新取得良好实效的根本保证和关键所在。

和谐原则:整体性和协调性并举。新媒体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传承创新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全面统筹部署规划,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发挥好典型引领示范作用,形成辐射带动效应,以促进新媒体文化传承创新水平的整体提升。坚持整体性和协调性并举的和谐原则,即要求将文化传承创新纳入学校整体发展战略规划,作为一项长期、持续工作来抓,逐渐形成与之配套的管理制度和文化,促使校园内部管理和环境因素与建设目标一致、紧密结合、相互联系且各显其能,才能确保优秀的校园文化得到传承创新和发扬升华。

互补原则:主导性和主体性并举。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在校园文化传承创新中处于一种动态互补、相对平衡关系。教师主导性主要体现在方向的把握和宏观的管理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作用,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学生主体性则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变“我被参与”为“我要参与”,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传承和创新校园文化。

发展原则:传承性和创新性并举。传承与创新是同一发展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对于创新来说,传承是发展基点和立足根本;对于传承来说,创新则是必然要求和发展使然。坚持传承性和创新性并举的发展原则,强调既要充分考虑校园文化传统的延续性,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又要不断地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以保持连续变化和有机生长。否则,离开传承谈创新就会失去根基,只传承不创新就会缺乏生命力。

多元原则:统一性和多样性并举。校园文化从精神实质上来说是相对稳定的,从外在形式上来看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统一性是指校园文化在传承创新中不变的文化精髓和精神内涵,它是校园文化传承创新的立足基点和必要前提。而多样性是指校园文化在传承创新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形式差异性,它意味着校园文化传承要不断有所创新和突破。

新媒体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传承创新途径探讨

第5篇: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祁剧;文化价值;传承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9-0138-02

祁阳祁剧又名祁阳戏、楚南戏,是湖南省四大剧种(祁剧、湘剧、花鼓戏、巴陵剧)之一,它主要由祁阳小调和江西弋阳腔结合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成,因起源于湖南省祁阳县而得名,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它集唱、念、做、打等艺术手段于一身,把杂技、幻术、武打、假面、服饰等技术性动作和装饰性艺术加以综合, 广泛融合了文学、表演、音乐、舞蹈、唱腔、方言等各艺术形式的表现力,分为高腔、昆腔、弹腔三大声腔,并逐步形成了永河与宝河两大流派。舞台语言一般使用祁阳官话,声调高亢激越、旋律优美。在湖南诸多的传统地方戏曲中,祁剧也是其中流行地域最广、影响最大、历史最久的剧种,广泛流传于湖南永州、邵阳、衡阳、郴州、怀化等湘西南和湘中地区。另外,还在桂北、粤北、赣南、闽西、黔东等区域也影响较大,并对粤、闽等地不少剧种的产生有过深远的影响。由于特色鲜明,影响广泛,2006年6月它被湖南省列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2008年6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显著改善和日益提高的同时,精神文化生活也需要相应的提高。人们并不断认识到祁剧的重要传承价值,尤其是它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郭沫若称作“全国第二”的剧种祁剧的发祥地祁阳县,应责无旁贷地扛起保护和传承大旗。这对于人们认识祁阳、了解祁阳、宣传祁阳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文化价值。

一、传承祁剧的重要性

(一)传承祁剧有利于传承地方文化

祁剧作为一种起源于祁阳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承载着祁阳悠久的发展历史,是过去文化艺术长期发展的沉淀,蕴含了特定时代的文化艺术特点,是饱含祁阳各种文化艺术信息的宝贵载体。通过祁剧的起源和故事,使我们能够了解当时的社会生产、风土人情、社会关系等,传承它能够弥补地方文化典籍不足等现实问题。可见,祁剧是地方文化发展的缩影和具有特定时代的烙印,含有深厚的文化和独特的文化基因。对祁剧的保护与传承不仅是为了延续地方文化的文脉,其重要价值还在于为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源源不断地从祁剧吸取传统文化的气质、神韵、力量,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更为优秀的文化艺术传统。例如,祁剧高腔的形成就很好地继承了祁阳小调和祁阳祭祀歌舞等地方传统文化的精髓。

(二)传承祁剧有利于维持文化的多样性

联合国早在2005年通过了《保护文化多样性国际公约》,教科文组织将文化多样性视为“人类共同遗产”,并明确指出:“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祁剧作为一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这种过去靠口传身授的活态文化,呈现出鲜活的民间生活和历史故事画面,更体现的是一幕幕古代、近代人们的文化生活和生产劳动的真实写照,这无疑是不可再生的珍贵史料。由于它是非物质的,因此更能反映人的价值和更容易消失。因此,在当今全球化浪潮中,世界文化格局已经严重同质化的背景下,保护它对于传承本土文化和维持文化多样性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

(三)传承祁剧有利于发挥它的审美价值

祁剧作为一种表现文化和艺术的表演形式,具有许多音乐形态、艺术表现等方面的文化成就。其中不但有民间文学、艺术创作、戏曲表演等独一无二的审美价值,而且在服装、化妆、伴奏等方面包含了很高的艺术价值。祁剧作为传统戏曲的价值观多体现在忠孝节义、仁义礼信等方面,通过它的舞蹈、歌曲、叙事等来抵制假丑恶、歌颂真善美,发挥戏能载道的审美价值。陈独秀在著作《论戏曲》中写道:“戏园者,实普天下之大学尝也;优伶者,实普天下之教师也”。祁剧因其博大精深、流传范围广、文化影响大等特点,如果能加以保护和传承,必将会继续发挥它的审美价值。譬如,祁剧作品中有宣扬善恶有报、劝人从善的《观音戏》;有歌颂爱情、惩恶扬善的《孟丽君》、《闹严府》;有控诉魏晋南北朝战争和动乱、讴歌人性与重节尚义的《目连传》;有弘扬精忠报国、揭露统当政者昏庸的《精忠传》等。

(四)传承祁剧有利于推进“文化强省”战略

在中共十报告明确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围绕富民强省的目标,湖南省委省政府也在《湖南省文化强省战略实施纲要》中强调了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指出要“积极推动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努力打造湖南文化高地,形成强大的文化凝聚力、文化创新力、文化传播力、文化保障力和文化竞争力。”的总体目标。并明确把“弘扬湖湘文化”当作主要任务之一。祁剧诞生已经有500余年历史,比京剧的历史还早400年,它是一直在民间扎根,广泛流传于湖南永州、邵阳、衡阳等地区,它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与当地民间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息息相关,它的形式与内容多与湘南、湘西民间习俗、审美习惯、文化艺术息息相关。因此,祁剧是湖湘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承祁剧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传承湖湘文化。在当前举国上下重视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加大祁剧的保护与传承力度,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努力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必将有利于扎实推进湖南“文化强省”战略。

二、寻找祁剧的传承方式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型阶段,工业化、商品化、市场化对各种传统文化产生着前所未有的冲击。纵观祁剧当前的传承现状,尽管近几年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从宏观而言,依然存在保护力度不大、发展不平衡、文化价值认识和利用不够等不足。我们应该对它在这种转型中所处的困境有所作为,不能让它逐步消亡,而是根据它的艺术特点,遵循它的发展规律,积极寻找适合它生存和传承的道路。

(一)大胆创新祁剧的艺术形态

面对多元化的时代,我们应该既要保留传统剧目和传统表演形式来满足喜爱传统戏剧风格的观众,同时更要大胆创新,多与电影、话剧、音乐剧、舞剧、杂技、魔术、武术等表演艺术门类相融合的艺术形态来适应更多新观众群体的审美需要。例如,2013年实景祁剧电影《李三娘》、《王化买父》的成功拍摄和上映,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这两部祁剧电影都是兼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和现代艺术审美元素的好作品,它既保留了传统祁剧的神韵,又满足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充分展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祁剧的强大生命力和时代魅力。

(二)积极鼓励祁剧传承要走与市场相结合的道路

著名戏曲艺术家梅兰芳曾经说过:“演员在戏剧上的改革一定要配合观众的需要。否则,就是闭门造车,出了大门就行不通了。”凡是不顾市场需要的艺术都是难以长远发展的,能够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艺术是必须要与市场相结合。因此,放眼长远,祁剧要实现传承和发展,必须主动融入市场,遵循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打造出能赢得当代观众需求的剧目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湖南祁剧院院长刘登雄曾说,“不管什么戏剧,终归要群众喜欢才行。”祁剧要取得生存和发展,关键在改革。在文艺舞台多元化呈现的今天,观众欣赏水平在不断提高,剧目也需与时俱进,以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观、价值观。2013年祁剧《梦蝶》入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并获50万元的国家资助经费。《梦蝶》主创人员在继承传统祁剧声腔音韵和表演程式规范的同时,也对表演内容、唱腔等进行了大胆地突破。《梦蝶》的舞美设计,以转台为中心表演区,营造出美轮美奂的不同情景。该剧服装虽沿袭传统宽袖大袍,却又体现出现代时装审美。音乐上又采用现代MIDI伴奏,使其音乐织体丰富、音色多样、时尚动听,让广大新老戏迷们惊喜不已。

(三)充分运用学校教育在祁剧传承方面的独特作用

学校作为现代社会文化传承和知识创新的主要阵地,承担着传承文化的使命,在当前的多元化社会背景下,它在传授知识和传承文化方面有着集中性、系统性、高效性的独特优势。学校能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乡土教材、校本课程等手段和措施,可大大提高祁剧传承的效率。各级学校在祁剧教学、专业普查、遗产规划等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中有独特的优势。因此,祁剧的传承重在教育,学校是祁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阵地。譬如,2010年由祁阳师范学校与祁阳县祁剧团共同举办学制4年的祁剧班招收了43名学生,专业学习内容既有传统折子戏,也有老戏新排的新编剧目,目前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和传承效果。

三、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商品化的浪潮兴起,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发生了激烈碰撞。传统戏曲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它不仅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积淀;而且它也是人类文明的母体,蕴藏着人类文明今后发展所需的重要基因。因此,对待传统文化的保护方面要加以辩证、区别对待。对于代表人类文化进步的部分要加以保护和传承,对于那些已经散失了现代文化功能的成分则应该加以归类、记录、研究、存档,以便今后人们研究祁剧留作参考。在这个过程中,要建立符合传统文化祁剧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结构,注重加强当地人民的文化自觉意识,让他们也积极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来。只有大众认可的“传统文化”才具备传承的可能性,只有让祁剧文化活跃在人民的文化生活中,适应大众文化生活的需要,才能发挥出它作为传统文化价值的当代意义。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3年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祁阳祁剧的文化价值和传承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游德存.对民族戏曲音乐传承的思考――以祁剧为例[J] .四川戏曲,2015(04).

[2]梅兰芳. 梅兰芳全集:舞台生活四十年[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第6篇: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范文

Keywords: Yunnan Province; Traditional handicraf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rchives; National minority

2011年,我??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其中第35条提出,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学术交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展示”。[1]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文化部等部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通知》指出,“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共同创造的传统工艺,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出,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传统工艺企业,建设传统工艺展示、传习场所和公共服务平台,举办传统工艺的宣传、培训、研讨和交流合作等”。[2]自2005年以来,云南省启动非遗建档保护工作,形成了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非遗档案。如何对这一重要档案发掘利用,学界进行过相关研究,如黄经庭《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开发》[3]、刘青《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播研究》[4]等,但未涉及非遗档案的发掘问题。该问题的研究,可对展示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非遗档案珍贵价值,做好其非遗档案的发掘利用工作提供启示。

1 发掘意义

1.1 有利于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承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是各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以手工劳动创造的制作工艺[5]。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生存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产品市场需求萎缩、从业人员减少和断代传承问题严重等方面。“由于学艺艰辛、收入不稳定等原因,许多年轻人不愿意学习传统手工艺。”[6]为保护这一民族文化遗产,云南省依托非遗保护名录的申报建设,积极开展建档工作。从传承视角看,建档只是基础性工作,开发利用档案并最终让非遗生存延续下去才是最终目标[7]。具体而言,发掘利用对其保护意义表现为:一是实现传播性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非遗档案的开发,可以“把手工艺的观念、思想推向社会”。[8]同时,还“可拓宽生存和发展空间,促进其传承发展”。[9]二是实现活态性传承。开发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工艺,可在“不违背手工生产内在规律前提下,将传统手工艺导入当代社会生活及产业体系,在参与生产实践过程中得以保护和延续”,[10]实现其活态性传承发展。

1.2 有利于推进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产业发展。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极其丰富,制作成果主要有漆器、木器、金银器、玻璃器、玉器、陶器、瓷器、服装、刺绣、染织、皮革和剪纸等。其非遗档案记录了这些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方法、生产经验,以及产品形式,发掘利用不仅可展现其作品所蕴含的民族审美思想、艺术观念,同时还可研发创新特色品牌,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产业的发展。在发掘利用实践方面,如2008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施后,西双版纳州文化馆同时在玉南罕、玉问、玉拉三家建立了三个传习户,以传承人玉南恩为核心,依托传承人非遗档案,对曼飞龙艺人进行培训,研发创新陶艺产品。近年来,所生产的陶罐已由原来 20元卖到 70 元,并形成产业化规模生产,收入由原来的 2000 ~ 3000 元/ (人?年) 变为 1万~2 万元/ (人?年)[11]。又如云南省个旧斑锡产品依据其非遗档案进行研发创新,不断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如今已拥有工艺品300多种,先后在昆明、北京、青岛、浙江等地建立了7个销售点。2010年,斑锡的产值从原来的100多万增长到了500万以上,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良好态势[12]。

2 存在问题

为传承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云南省各民族地区依托其非遗档案,开展发掘利用工作。如德宏州文化馆利用非遗档案开展第一批至第四批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和传承人非遗档案展览,展示了国家级阿昌族户撒刀锻制技艺、省级景颇族织锦技艺等保护项目,以及省级葫芦丝制作技艺传承人杜德光等非遗档案。2009年,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省文化厅编撰的《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收录了230位传承人,其中对诸多民间工艺能工巧匠的自然情况、成长经历、生产工艺、特色作品,以及荣誉称号等进行详细介绍[13]。2011年,大理州拍摄的《剑川木雕――匠心独运》,对这一民族品牌进行宣传。总体而言,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非遗档案发掘利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以下滞后问题:

2.1 资源建设不完善问题。这一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建档局限性问题。从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建档情况看,主要依托保护名录进行建档。就建档范围而言,云南省现存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有10000多项,而入选各级非遗保护名录并进行建档的只是其中的部分项目。如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518项,其中,传统手工技艺89项,云南省5项;第二批共518项,其中,传统手工技艺97项,云南省5项;第三批共191项,其中,传统手工技艺26项,云南省1项;第四批共153项,其中,传统手工技艺29项,云南省1项。而省级、州(市)级和县(市、区)级保护名录建档也存在着数量限制问题,其资源建设局限性问题十分突出。二是资源分散性问题。关于非遗建档主体,200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第8条规定:“公民、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可向所在行政区域文化行政部门提出非物质文化遗?a代表作项目的申请。”[14]在此体制下,非遗保护中心、文化馆、档案馆、博物馆、纪念馆、艺术馆、艺术研究所、寺庙、民间个人等都可进行申报建档[15],这就造成了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非遗档案保管的分散性,极不利于这一档案文献的整体性发掘利用。

2.2 利用方式陈旧性问题。从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非遗档案利用工作看,普遍存在方式陈旧性问题。以普洱市为例,迄今为止,普洱市共有各级非遗保护名录597项,其中,国家级有5项,省级有43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809人,其中国家级有3人,省级有54人。目前,普洱市文化局已设置专门档案室,对国家和省级等重要非遗进行建档保护。从利用方式看,首先是提供非遗档案查询利用。调研情况显示,除部分宣传报道和编研需要查询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非遗档案外,公众查阅利用较少。其次是实物展览,2012年,市文化馆设立普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对省级非遗名录拉祜族葫芦笙、傣族传统制陶技艺等进行展示。再次是编研出版。2012年,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普洱市编写的《普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该汇编共刊载400余项普洱市非遗项目,对其中36项传统手工艺进行详细介绍。普洱市的非遗利用情况在云南省各州县具有普遍性[16]。除上述方式外,其发掘利用方式还有影视传播、网站平台展示等。如2015年,云南卫视录制播出的《手工云南》;以及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站对国家级、省级传统手工艺保护名录和传承人的展示介绍等。总体而言,其发掘利用工作存在着宣传、展示多,传承活动相对少的问题,这极不利于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活态性传承,以及特色产业的发展。

2.3 数字化建设滞后问题。主要问题有:其一,已开展基础性建设,但数据库建设滞后。如普洱市文化馆对非遗传承人建立了专门档案,建档材料包括:证明书、授权书、推荐表,传承人调查报告、专题片光碟、电子文档和图片光碟,以及代表人命名文件等。从建档材料看,开始重视申报电子文件的建档,但尚未开展专题数据库建设[17]。2017年,作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的白族扎染技术完成了数字化采集工作,对其进行数字化归档,但也存在着专题数据库建设问题。其二,宣传介绍性利用多,系统性专业性展示少。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网站建设为例,该网站设计了首页、组织机构、新闻公告、政策法规、保护名录、传承人、信息公开、申报指南、学术视野等栏目。其中,保护名录包括第1批至第5批国家级、省级保护名录;传承人包括第1批至第5批国家级、省级传承人的简要介绍。如第1批国家级传承人,傣族剪纸传承艺人思华章的介绍共一个幅面,包括图片和文字两个部分,其中,图片包括作者像,以及两幅剪纸和一幅作品图片;文字则简要介绍了思华章性别、籍贯等自然情况,简要成长经历,主要剪纸成就,成果参加的各种展示,以及获得的荣誉称号等[18],介绍简要,不能满足其手工艺传承发展的现实需求。

3 发掘路径

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发掘利用首先要做好宏观保障工作:一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1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1年)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7年)等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发展的精神,做好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非遗档案的发掘利用工作。二是鉴于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建档主体的多元性,建议由各级文化行政部门牵头,成立由非遗保护中心、文化局、档案局、文物局等部门参加的非遗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规划协调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非遗档案发掘利用工作。三是加大经费支持与人才建设力度,以保障其发掘利用工作的长期开展。如2010年起,云南每年从省级财政专项安排2000万元,用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抢救工作。此外,云南省文化厅还举办多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培训班,培养少数民族传统工艺保护与开发人才。具体发掘利用路径如下:

3.1 完善资源建设工作。其一,拓展建档范围。为打破非遗名录建档的限制性,建议依据“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工作原则[19],整合协调非遗保护中心、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文化馆,以及社会各界力量,分工合作,将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的,以及濒危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进行建档保护。其二,加强资源共建。一是构建资源共建体系。也就是依托各级非遗保护中心或档案馆,通过整合协调机制建设、目录体系构建等方式,将各单位或个人保存的非遗档案纳入其资源建设范围,最终建成省级、州(市)级和县(市、区)级四级资源体系。这一资源体系的建设首先可以了解全省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档案分布情况;其次,便于档案部门对各单位建档工作进行业务指导;最后,可依据其资源分布情况,对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非遗档案资源开发进行协调规划,共同做好其发掘利用工作。二是开展数据库建设工作。建议各保管单位利用申报建档电子文件,开展本单位非遗档案数据库建设工作,依托当地档案馆或非遗保护中心,进行数据库资源汇总,构建地区数据库,最终完成全省非遗档案数据库建设工作,以为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档案的数字化开发提供数据库资源基础。

3.2 创新发掘利用工作。

3.2.1 重视宣传教育,强化形象性发掘利用。基于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实践性的特点,建议对其进行形象性开发利用:其一,实物展览。也就是依托文化馆、档案馆、图书馆或博物馆等保管机构,设置主题展厅,集中展示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生产场所、用具,以及特色产品等,以起到展示宣传的效果。其二,影视传播。如2011年,剑川木雕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为宣传这一民族品牌,当地政府拍摄纪录片《剑川木雕――匠心独运》,讲述剑川木雕发展历史,展示木雕工匠精湛技艺,介绍精美木雕作品,在传播宣传这一特色民族工艺品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5年,云南卫视拍摄《手工云南》,分10集集中展示云南少数民族雕刻、编结、印染、刺绣、髹饰、金工等手工技艺。该片开播仅三天就创下了网络点击量逾60万的纪录[20]。其三,网站展示。网站展示有两种类型:一是静态展示,即按照特定专题,以文字、图片等方式,介绍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历史、类型构成以及现实发掘价值等。二是动态展示,以专题片播放或特色数据库开放的方式,以文字、影像、声音等多媒体形式,全面展示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生产场所、制作方法、工艺精品等,这对形象了解其制作工艺,更好地宣传、培育和传承这一民族传统手工艺有现实意义。

3.2.2 注重传承发展,实施活态性发掘利用。活态性传承首要问题是传承,其核心是要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在不破坏非遗核心内容的原则下对其进行现代化开发[21]。活态性传承有两个重要元素:一是传承;二是创新。鉴于此,可从两方面开展活态性利用工作:其一,开展传承活动。云南现存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承方式主要有家庭传承、拜师学艺式传承、课堂教育传承、民间技艺培训传承等,这些传承方式都涉及其非遗档案的利用问题。为此,建议加强对传承人建档的指导,建立健全传承人非遗档案,以便于传承人在家庭传承、拜师学艺式传承等活动中,利用文字、声像等非遗档案进行传承。同时,还可利用传承人或各单位保存的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非遗档案,编制专业教材、课件等,开展课堂教育、民间技艺培训等活动,传承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其二,推进创新发展。传统工艺只有主动融入实际生活,生产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竞争的产品,才能在具体生产实践中得到活态传承和保护[22]。为此,建议利用其非遗档案,研发特色产品,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生产制作模式,进行品牌性创新发展。如建水紫陶利用非遗档案,研发创新特色产品,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及水平与宜兴紫砂陶、钦州坭兴陶、荣昌陶并列为全国四大名陶,形成了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23],在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了这一民族特色工艺的活态性传承保护。

第7篇: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文化传承;传统民族体育;高校体育教学;必要性分析

而今,民族文化担当着促进国家发展、民族团结的重要角色。传统民族体育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使我国传统文化的骄傲得到传承和发扬是毋庸置疑的。然而,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也渐渐走进中国,逐渐影响着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导致我国的传统文化受到巨大影响。另外,由于国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没有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外,日益增多的现代娱乐方式逐渐替代了传统民族体育运动项目。所以,传承和发扬传统民族体育是传承我国优秀文化的当务之急。高校体育教学是面向我国大学生进行的体育知识、技能传授。高校是文化传播的平台,因此把传统的民族体育融入高校体育教学是必然选择;此外,大学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群体庞大,即将成为我国各领域的接班人,有责任、有义务承担发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光荣使命。

一、民族体育的意义和存在价值

我国的民族体育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国家范围内的民族体育项目。这类民族体育项目在国内被广泛普及,在正式的比赛中也经常出现。

2.民族间节日举行的体育项目。这类民族体育项目仅在学校范围内开展,而且通常只在节庆日才举行。

3.少数民族范围内的体育项目。这类民族体育项目产生于少数民族,有很多当地的讲究,仅在当地开展,很少项目被普及。

大多数民族体育都会结合当地环境或本民族特色等,产生于人们的生活之中,带有一定的民族特色,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就拿少数民族的体育来说,所包含的类别颇为丰富,不仅有本民族象征性的服装、饰品,而且针对每一个体育项目都有其独特的神秘感和艺术感,这些都是中华文化中的巨大财富。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民族体育也具有更加现实的意义。对于个人来讲,长期参加民族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调节心理,还可以使肢体更加灵活、身体更加协调。一些民族体育项目,如:太极、武术等,除了可以修身养性之外,还可以祛病健身、延年益寿。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讲,民族体育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增加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使整个民族更加团结友好;

(2)使民族经济更加发达;

(3)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4)使体育形式多样化、丰富化。

二、传统民族体育的威胁

传统民族体育的存在价值意义非凡,然而,它的传承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正面临消亡的威胁。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除了受到西方体育文化的强烈冲击外,现代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沉重,一心只注重经济的发展,无时间、无精力去进行体育活动,尽管我国很早就提出全民健身。另一方面,传统民族体育的传承还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学校的应试教育模式,导致学生及家长只关注考试成绩,在学校上课只注重文化课的教学,课后还是参加文化课的补习,因而缺乏体育锻炼的时间。

2.日益增加的娱乐活动充斥着人们的业余生活,一些现代化的娱乐方式在形式上取代了传统民族体育,如:网球、高尔夫等。

3.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年青一代的人口数量相对减少,目前一些传统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只是由一些年长者保护和传承,缺乏年轻的传承人。

作为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高校应该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传统民族体育的重任。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了解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和发扬民族体育的文化和精神更是义不容辞。

三、传统民族体育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必要性

前面两节已经提到,一方面,民族体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对国家发展、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它正受到各种威胁,面临消亡。所以,把传统的民族体育融入高校体育教学是很有必要的。作为一个体育项目,民族体育基本不受地理环境的约束,对器材的要求也不高,可以因地制宜,这就便于在高校内推广。高校作为知识、文化的传播平台,面向我国大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的传授,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教学环境。在高校体育教育中,不但要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更重要的是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因此,高校应该承担起传承和发扬民族体育的重大责任。

高校教育的目标是传播知识和文化,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然而,民族体育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并且长期参加民族体育项目的锻炼可以培养自身肢体的协调能力和某些专业技能。从这个角度来说,传统民族体育是对高校教育的补充。此外,民族体育具有很强的参与性,能够促进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它的开展可以直接借助各高校现有的条件,不需另外重建场地。因此,把民族体育融入高校教育中,可以凭借高校的教学资源和环境这个良好的平台,传承和弘扬民族体育文化和精神,不仅可以促进民族体育的发展,保护民族体育免受消亡的威胁,还能使高校体育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使教学课堂的氛围更加活跃。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要在不同地区的高校开设具有当地特色的民族体育课程,让传统民族体育进入高校课堂,既可以使更多的大学生了解自己国家各个民族的特色和文化,更可以了解祖辈们的智慧结晶,增强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不仅如此,民族体育的内容本身对于学生来讲也具有很大的意义。它是祖辈的智慧结晶,对于当下的大学生而言,不但有助于身心锻炼,强身健体,还有很浓的文化、娱乐氛围。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应该树立高度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勇于承担传承和发扬民族体育文化和精神的重任。

本文从传承文化的视角阐述了我国传统民族体育的意义和存在价值及传统民族体育所面临的危机,分析了传统民族体育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必要性。总之,民族体育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是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我们不愿意看到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从此消失。高校教育应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先进的西方文化等进行融合,向当代大学生传播这些文化,使其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高校是一个很好的传播平台。通过把传统的民族体育融入高校教育中,不仅传承和弘扬了传统民族文化,而且使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得到启发和锻炼。

参考文献:

第8篇: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范文

南本是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龙潭乡一个全部为傣族居民的村民小组,生活在这里的傣族人民勤劳、善良,创造出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其中南本傣族传统音乐作为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流传下来,是因为在生产力低下的南本,南本傣族传统音乐是被需要的。南本寨子就是典型的乡土社会,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

法[1]。在很长时间里,南本寨子是依靠传统农业的小农经济,在经济上每个农家,除了盐铁之外,必要时完全可以关门自给。也正因为依靠种地谋生,自然是人们唯一能够依赖的对象。为了上天能够有好天气,人们崇拜、祈求;为了娱神,音乐成了他们最好的工具。就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南本傣族传统音乐得以保留下来。

南本傣族传统音乐的传承除了受到自身产生的环境影响,还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首先南本傣族传统音乐生存在以依赖自然发展的小农经济为生活基础的南本乡土社会。其次是南本傣族传统音乐处在南本着这个相对封闭的村落中,在南本傣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中,不可避免受到影响。随着社会的整体的发展,南本的文化环境开始变得开放、多元化,很多外来文化逐渐介入,给南本傣族传统音乐的传承带来了新的挑战。最后,南本傣族传统音乐作为“活态”的传统文化,主要靠传承人或者传承主体进行保护和传承。因此,南本傣族传统音乐传承人作为南本傣族传统音乐的主要承载者和传播者,所经历的自身的意识形态、行为模式和生境的变迁也影响着傣族传统音乐的发展和传承。

二、南本傣族传统音乐传承环境的变迁

生境变化是文化变迁的重要因素和驱动力[2]。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内部环境的变化无疑都对南本带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影响,而其所经历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产生活方式多样化发展

90年代以前,波叶法老人(南本傣族传统音乐传承人)等傣族传统文化传承人家庭的经济收入与整个南本寨子村民一样,主要来源于种植和出售农作物、经济作物,而且多数时候都只是能够自给自足。那时,南本寨子基本依靠传统农业生活,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收入水平偏低,为了能够保证基本的收成,因此人们对自然十分依赖。祭神和娱神成了人们能够获得好收成的方法和途径,这时具有傣族传统音乐技能的传承人就派上了用场。那时,传统文化传承人大多可靠拥有一技之长为生,寨子里需要表演时,虽然不收费,但是寨中还是会给一定的慰问金,能给家庭带来除了农业以外的经济收入,但是随着历史进步、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情况发生了改变,现阶段想仅靠一技之长来谋求生存和发展显然已经是非常不现实的了。

随着科技的进步,使得以前靠祈求获得收成的愿望变得容易实现。现在,要想有良好的收成,只需要运用各种生产设备、化肥就可以实现,人们不再需要祭天祈求,傣族传统音乐也慢慢的失去了其作用。加上,年轻人们纷纷走出寨子,进入城市读书和工作。只要有机会年轻人都倾向于在城市里安家,随着老一辈一天天老去,南本傣族传统音乐将面临失去重要的传承者和传播者的问题。

由此可见,南本傣族传统音乐传承人赖以生存的技艺,因适应不了时代的改变或选择,无法再传承甚至无需再传承下去。即使是国家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们的后代也选择了其他的生活方式,不再依靠其父辈曾引以自豪的技艺来谋求生存。

(二)村寨文化边界逐渐消解,多元文化加剧碰撞

除了傣族传统音乐传承人家庭本身的变化,社会生活的变化也是瞬息万变。无论是政治风云还是变革革新都与文化传承人的命运休戚相关。传统文化传承人身在变幻莫测的世界和国家需要的广阔背景中,生境的变化虽然是存在于国家的宏观层面,但是却也是实在的,看似遥远却也跟传承人息息相关开放的发展环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生境,为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元素。多元文化介入使南本傣族人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科技的介入让南本傣族人民生活变得简单便利;交通的便利让南本傣族人民的生活出现了新的谋生方式;现在的南本,已经在慢慢的改变其人口流动性小、社会开放程度低的特征,变得更加开放和多元化。随着汉文化的广泛传播对南本傣族的行为有着相当的同化力量,南本傣族传统文化尤其是傣族传统音乐正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困境。

(三)民众主观意识改变,传承主动性弱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作为活态的传承体,一方面他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定的承载者和传递者;另一方面,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传承者在某些特定的时间空间以及外来因素的影响下创新或者抛弃他们所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3]因此,传承人的主观选择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传统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主要表现出两种传承方式:主动接受和被动接受。主动接受主要表现为,传承人自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有着特别的偏好,出于某种原因对传统技艺真心喜欢和愿意继承父母的传统。被动接受则主要是因为外界原因而被动学习传统技艺,可能是为了继承家族传统,父母硬性传授,而自己并不愿意等原因。

老一辈的艺人们,从小目睹师傅们走村串寨为人们表演,能够谋生的同时,得到人们崇高的敬意,在村子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老一辈从心里觉得会一门传统技艺真的是值得骄傲的事,所以他们发自内心愿意去学习传统技艺,并且会积极去保护和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但随着老人们渐渐老去,他们大部分处于体弱多病、年老无力的艰难状况,无法再参与寨子里大小事务,社会地位自然大不如前,更别说利用自身技能谋生。而寨子里的年轻人自然看在眼里,更不愿意学习传统技艺了。

可见,南本傣族传统音乐传承和生存环境面临着种种的变化,无论是傣族传统音乐传承人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变、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介入还是人们对传统傣族文化的意识变化,都影响着南本傣族传统音乐传承生生不息、永续发展。

三、南本傣族传统音乐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日益进步,南本从一个相对封闭、落后的村寨,发展变得开放、多元,在这过程中南本不断接受新的文化元素的进入,把外来文化不断融入到本民族的文化生活中,南本傣族人民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各方面正在发生着变化。南本傣族传统音乐作为南本傣族传统文化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传承环境发生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传承主体自身意识的变化给南本傣族传统音乐的传承带来了诸多问题。

(一)传承人生活困顿,传承后继乏人

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人凭着自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责任意识,靠着他们聪明才智和刻苦钻研,用了几十年的刻苦学习、摸索和积累,才逐步形成了民族文传统化的系统体系。他们掌握着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民族民间手工技艺,需要通过言传身教、口传心授等方式一代代的传承、延续和发展下去。

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来自民间,一代代的被传承下来。在南本像波叶法老人一样的老艺人本来数量就不多,年龄都在70岁以上,身体或多或少都患有疾病,随时都可能离开人世,传统技艺也随时面临着失传的可能。但是由于现实中的种种问题,愿意学习南本傣族传统音乐的人越来越少,尤其是年轻人更是不愿意花费时间去学习如此古老的音乐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先可以靠技艺,尤其是说唱技艺生活得很好的艺人已经很难再养家糊口,所以很多传承人不得不放弃传统技艺,转而从事其他行业,慢慢的失去了传承的基本条件,从而导致了很多传统技艺没人传承,出现后继乏力,难以为继的情况。因此南本傣族传统音乐传承目前面临最主要的的问题就是缺少传承人。

(二)政策保护措施具体实施不到位

相较于强势文化、主流文化和中心文化而言,民族传统文化大部分都来自民间,只是一种相对弱势的、民间的、边缘的文化,有很多并没有被大众所知道,是属于小众所有的,在生存和发展的竞争上缺乏优势。民族传统文化在强势文化、主流文化面前,只能形单影只的艰难前行,但是民族传统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应得到保护和传承,而且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形性和活态性特征,应该是更全面和系统的保护。但是正如2010年6月2日,前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所说“初步查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总量共近87万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庞大,而且遗产本身所具有的文化价值也各不相同,能够被国家计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只是少数,剩下的难免就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即使现在国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国家、省、市 、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但是还是有很多地处偏僻、无人问津的民族地区的民族传统文化没有被发现从而得不到应有的保护。

在南本寨子里,被命名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只有波叶法老人,也有专业人员到村里对傣族传统音乐的演奏、歌曲进行了记录、采集、保存,但是也仅限于变成书面的保护,之后再没有其他保护措施。就连根据相关规定,每年约3000元的补贴,也从未拿到过。其他的传承人也把自家流传下来的乐器放在村里的文化展览室中,可是却得不到来自政府的任何形式的帮助和扶持,这大大打击了南本傣族传统音乐传承人的积极性。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授予的 20位民间工艺大师和 600位民间工艺家中,不少人因美国提供优厚条件而移居美国,反映出了我国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面临的现实情况。[4]国家在政策实施中的忽视和放松,严重影响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民众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淡薄

广大人民群众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者。保护传统文化的工作,倘若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无论规划多么美好的蓝图,都只能是政府和官员们的一己之愿。所以,保护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就不仅仅是某些部门、某些个人的事,而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且是常抓不懈的大事,这件大事应当成为全民的共识、全民自觉自愿的行动。

但是放眼全国,民族传统文化多处于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落后、地处偏远,当地教育意识也相对落后。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大部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所在的地区,人们受教育的程度和水平偏低,对文化价值的认识以及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自身存在价值都缺乏清楚的认识。从而,导致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缺乏主动性,基本上是一种被动和被生活所迫的心态才会去传承传统文化,绝非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人生。从当前的普遍情况可以看出,大部分传统文化传承人,但凡有另外一种方式可以改善其现有的生存状态,他们首先会选择的就是放弃传统的技艺转而从事其他行业。

第9篇: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范文

高校是具有独特文化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的社会组织,是人才汇集的场所,因此应发挥高校对武术文化的传承作用。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有很强的教育性和指导性。只有理清武术文化的概念,才能了解武术文化传承的内容,进而发挥高校对武术文化的传承作用。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

3、结果分析

3.1对武术文化的概念的界定

对武术文化概念的界定,是进行武术学科研究的起点,决定着研究者的研究内容、研究范围和研究方向。乔凤杰的《文化及其相关概念――一个“体育?武术”人的哲学思考》中指出[1]所谓武术文化,就是一个以武术这一核心概念来命名与武术有关的多种文化的集合。程大力的《论武术文化的内涵与外沿》中[2]将武术文化形态的结构分为“物器技术层”、“制度习俗层”、“心理价值层”三个层次。它表现和展开的是内在超越的人―天关系、人―心关系、人―道关系。

我们将武术看作一个整体的文化系统,运用发展的眼光,而不应该将其仅仅作为某一类技能、技术体系来看。武术文化应该是通过武术体现出来的一种思维,一种行为方式,是文化的综合。

3.2武术文化传承时高校所起的作用

如何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高校应该承担起民族文化的继承、传播和推介的文化责任。

3.2.1高校在弘扬武术文化方面有着独特条件。高校教育是当代武术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之一。高校有丰富的人才、文化资源,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武术文化的挖掘、整理、研究和创新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高校武术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3.2.2高校是培育和传播民族精神的桥梁。武术文化能充分体现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武术文化发展史与民族发展息息相关,武术文化不仅是民族精神的写照而且能反映历史。在武术教学中,通过向学生讲述这些侠义人士的爱国事迹,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我们只有将武术课作为必修课,才能切实担当起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任。

3.3高校传承武术文化的主要内容

武术要发展,必须传承其本质特征,保留武术的风格和特色,这样才能传承下去。武术文化的发展必须依靠传承来实现,而传承才是武术得以发展的前提条件。

3.3.1对传统武术套路即武技与武理技术文化的传承。现代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在发展过程中分化严重,当前学校教育对传统武术的传承只是传授几套简单的武术套路,教法枯燥乏味,没有明确的课程设置和计划,没有统一的考评标准,更没有开设传统武术文化理论课程。教师在教学生时不讲技击、不讲发力方法、不练功,只学几个简单的动作。现代竞技武术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比较高,不可能在高校广泛开展,我们只有通过对传统武术套路的学习来改变学生对武术的认识。

3.3.2对传统武术道德即武术行为文化的传承。“未曾习武先习德;武以德立;德为艺先”等名言,道出了武德对于习武者的重要程度。尊师重道在中国武术发展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也正是有了尊师重道这一道德规范,武术文化才能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得以传承。崇德扬善强调道德的责任与义务,这要求高校在教育过程中不仅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而且重视学生的个人修养。学生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自立、自强、自信的品德,通过对武术的学习,能塑造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性格。

3.3.3对传统武术价值观即武术心态文化的传承。武术的心态文化是武术文化的核心部分,体现在民间社会传统的尚武风气、武侠精神和武侠文学以及武术与艺术、宗教、哲学等的关系中。[3] 武术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历史与文化现象,对学生进行武术价值观的教育能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的民族气节。

3.4结论与建议

3.4.1 坚守武术文化民族性与传统性的同时,积极融入到现代化体育中。受西方体育文化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武术在其形态和内容上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武术在融入现代体育的同时,必须坚守武术文化的民族性与传统性。高校在培养学生时不仅传授学生技术而且应加强对其传统武术文化的教育。

3.4.2加强高校对传统武术教学的重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传统武术文化引进高校是一种创新,要使传统武术文化顺利发展,需要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传承武术文化,教师是关键,大多体育教师不了解传统武术的理论和技击,教出来的学生只记住动作而不知道武术的真正内涵。因此,加强教师对传统武术文化的认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3.4.3对武术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创编适合的新套路,完善武术竞赛体系,提高学生对传统武术文化的思想认识。当前武术教材陈旧、教学内容枯燥、模式单一,导致学生不喜欢学武术。一是学生因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单一不愿意学,二是传统武术源远流长,门派众多,而没有教师去教。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我们应当把传统拳术中的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等最能代表武术文化的拳种作为教材内容,坚持简单易学的原则,构建适合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的教学体系,从多学科的角度对传统武术文化进行研究,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理解传统武术的真正内涵。确保学生能对教材中武术基本技术有一定了解的前提下,编排出符合当代大学生实际、兼具时代气息的武术教学内容,以便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对传统武术文化的思想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