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传统思想文化范文

传统思想文化全文(5篇)

传统思想文化

第1篇:传统思想文化范文

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人本主义思想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治病略例》中说:“二仪之内,阴阳之中,唯人最贵。”他把自己尽毕生心血写成的两部方书命名为《千金方》,就是因为:“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他在《大医精诚》中这样论述道:如果遇上有患病来求救的人,不能够询问他的贵贱贫富,年龄大小,是朋友还是敌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是聪明还是愚笨,都只能一样看待,都像对待最亲近的人那样为他考虑。“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像这样才可以成为老百姓的大医,否则就是百姓的大敌。“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人的生命是医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为医者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不论贵贱贫富,一视同仁;不计名利得失,一心赴救。孙思邈以病人为本,全心全意为病人考虑,对待求治的病人他不分贫富贵贱、老幼美丑,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珍爱生命,成为后世行医者的楷模。医学是直接服务于人的生命科学,对生命的轻视和对人性的冷漠是医家的大忌。自古以来,历代医家关注人们的生命,强调对生命的敬畏和终极关怀,“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之性,人为贵”,人的生命是天地间最为宝贵的财富。《周礼•天官•冢宰》记载:“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医事。凡邦之有疾病者、庀疡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2]可见,早在古老的周代就设有分管医疗的医师,并把治病救人作为宗旨,以医治的效果作为考核医生和制定俸禄的依据。这种以人为本救济天下的思想就是对百姓生命的最大关爱。医学与人的生死安危密切相关,要真正尊重生命的价值、实现生命的价值,从医者就必须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自觉意识。我国古代医学和医学教育的发达就是基于人为贵、人命至重的思想,出于对百姓的关爱,对生命的尊重。从根本上说,医学治病救人的宗旨是通过对人的“关怀”来体现的。从传说中神农遍尝百草的滋味、天下水泉的甘苦,“令民之所避,一日而遇七十毒”;到伏羲画八卦,得以类推百病医治的原理,尝试百药而创制九针的医术,“以拯夭亡”;到张仲景的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再到孙思邈的精勤不倦,大医精诚;乃至李时珍不顾生命安危,亲自试服草药,完成了伟大的药学巨著《本草纲目》。“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孕育于久远的古代,经过历代医药家们的言传身行,得以不断地传承演进,并成为医学和医疗事业持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经久不衰。因此,历代的医学前辈们在开展医疗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催生了中华医学“以人为本”的原始医德[3]。

医乃仁术、济世救人的儒家仁爱思想

在我国古代医学的发展史上,医儒不分,儒家思想为医学伦理思想及医学理论注入了强有力的活力。“仁”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所谓“仁”就是“爱人”。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儒家强调仁者爱人,而医学正是推行“仁”道的最佳途径。医学为“生生之具”,医学的目的是仁爱救人,为医者,最重要的应当有仁爱之心。行医治病、施药救人就是施仁爱于他人,儒家的仁爱思想因此也成为医学道德的理论基础。面对满目珍馐,只能“看有若无”,因为“病人苦楚”,“不离斯须”,作为大医,只能产生“惭愧、凄怜、忧恤”之心,“发大慈侧隐之心”、“普救含灵之苦”。“仁者爱人”,面对病人的痛苦、百姓的灾难,掌握医术济世救人是医家最好的仁爱惠心。具“仁心”,行“仁术”,做“仁人”,成为古代许多知识分子的人生追求和理想选择。只有心存仁义之心的仁爱之人才能将医学真正变成济世活人的仁术。“仁心仁术”赋予医学以仁慈至善的精神内涵,同时也强化了医生职业的神圣与高尚,集中体现了儒家传统伦理的仁爱、仁慈和仁义观,成为古今医家普遍遵守的职业伦理道德原则。孙思邈将幼时病痛的经历化作对医学的执着和对病人的同情,由自己的病痛想到天下百姓的病痛,将爱己的心扩大到爱“天下人”的心,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儒家“仁者爱人、兼济天下”的人生追求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可以说在孙思邈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有仁爱之心,才能博施济众,对所有患者都“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有仁爱之心,才能做到“勿避险巇”“一心赴救”;有仁爱之心,才能“省病诊疾,至意深心”。没有了仁爱之心,就缺少了对患者心灵的呵护,再先进的仪器,只能带来令人生畏的冰凉;没有了仁爱之心,就缺少了对他人苦难的关怀,再精良的医术也会失去人性的温暖。“医乃仁术”,简单而朴实的四个字,却概括体现了医学的真正精髓,体现了儒家仁者爱人、生命至上的仁爱思想[5]。

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民族敬业精神

在中国的传统医学文化中,历代医圣名家都强调了为医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必须具备孜孜不倦、专心致志的敬业精神。《素问•著至教论》中要求医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孙思邈在《千金药方》卷一《绪论》第一《大医习业》中要求医生:“凡欲为大医……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识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至于五行休王、七耀天文,并须探赜,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4]孙思邈不仅是医学大家,同时精通儒、道、佛及诸子百家,这些名家经典不仅增加了孙思邈的见识,也对他的精研医学起到了极大的辅助作用。没有知识的广博全面,哪来技术的圆通周密。只有广泛博览诸家经典,涉猎不同领域学科,从典籍中汲取知识和经验,才能才高识妙,具有精湛的技艺,才能临事不惑,游刃有余。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自序》中说:我看当今的医生,不考虑探究经文的含义,用来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而是继承各自祖传的医技,始终沿袭旧法。查询病情,只追求口才敏捷;面对病人一会儿,就处方用药。“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所以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的是“多闻博识”、“视死别生”。李时珍爱读古典著作,就如同吃了蜜糖一样,他搜罗百家著述,博览群书,稍有心得就写下来。医术的高明源于他饱读经书,博闻强记,只有勤求古训、精究方术,才具备了“苍生大医”的基础。正因为医学的博大精深,经方的玄妙深奥,所以只有用心精微的人,才可以和他一起探讨医学问题。如果用最粗浅的思考去探求最高深的医学,难道不危险吗?孙思邈批评社会上有些愚昧的人,读了三年方书,就认为天下没有什么病值得治疗;等到治了三年病后,才知道天下没有总是对症治病的良方可用。因而学医的人“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步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4]必须广博深入地探求医学的渊源,并精心勤奋,毫不厌倦,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方能精通医术,明辨病因,成为大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如《病家两要说》所述:“然必有小大方圆全其才,仁圣工巧全其用,能会精神于相与之际,烛幽隐于玄冥之间者,斯足谓之真医,而可以当性命之任矣。”只有掌握精湛医技的人,才可以担当性命的重任。而高超医术的获得,必须要有精勤不倦、刻苦钻研的精神。

重义轻利、清正廉洁的传统道德规范

第2篇:传统思想文化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古典舞;创作

古典舞历史悠久,源于生活。早在周朝时期,宫廷内部就建立了一个专门为王公贵族享乐的音乐舞蹈机构。这个机构自建立起,就开始培养奏乐人员和舞蹈人员。且机构还专门对民间传播甚广的舞蹈进行收集,继而对这种舞蹈的动作和内容进行研究和再次创作,最终造就了宫廷舞蹈。宫廷舞蹈的观赏者仅限于统治者,所以创作者在创作的时候都会依据统治者的审美乐趣。这就导致宫廷舞蹈的一些作品风格相对比较华丽,内容也不接地气。但宫廷舞蹈的创作来源依旧与我国的民间舞蹈相关,所以也能够看出其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而到了宋朝时期,戏曲替代了乐舞的形式。元朝时期,戏曲和乐舞更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戏曲表演当中的舞蹈,都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精髓。一般情况下,戏曲舞蹈都会借鉴生活当中的舞蹈动作并加以改造,以此来提高表演者的表现力。新中国成立之后,舞者致力于发展和创新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艺术,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舞者把戏曲中的舞蹈素材提炼了出来,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整合,革新了中国古典舞的舞蹈风格和具体内容。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古典舞的创作者需要结合当今时代的文化背景和受众艺术追求,创作和编排新的古典舞作品,使其不仅能够传达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而且还能够满足受众群体的审美需求,使受众群体能对其进行观赏和赞扬。

一、概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古典舞之间的联系

依照前文所述,中国古典舞虽然有着不同的发展历程,但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传承一直都没有改变。简而言之,传统文化思想可以通过古典舞传达给大众,大众也可以根据这些含有传统文化思想的舞蹈内容和动作,对古典舞的整体艺术价值进行评判。

(一)古典舞的舞蹈内容来源于传统文化思想

中国古典舞在形成过程中,离不开对传统文化思想内容的提取。比如戏曲和武术以及民间舞。由此可见,古典舞舞蹈内容的形成受到了传统文化思想的深刻影响。我国的传统文化思想包含许多内容,比如儒家、佛家以及道家等。而在这其中,儒家思想对古典舞的舞蹈内容有着最为重要的影响。儒家的思想内涵主要来源于人的需求,追求的也是人的现实生存哲理。古典舞受儒家影响最大的就是“和而不同”的思想。这种思想在古典舞当中主要表现在舞蹈的审美意识和动作规律之上,且影响了舞蹈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意识和舞蹈动作所表现出来的技术技巧。我国的古典舞中蕴含着天道和人道相通的哲学思想,不仅拥有传统文化思想上的涵养,还有对自然环境的尊崇和敬仰。而古典舞当中“和而不同”的精神涵养,使舞者不再受到固有艺术形式的限制,而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行创新,从而促进中国古典舞持续获得大众关注[1]。

(二)传统文化思想影响了古典舞的舞蹈动作

古典舞的舞蹈动作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其精神内涵也会被传统文化思想所影响。所以,有很多舞蹈创作者在创作舞蹈动作的时候,都会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创作。比如创作的是汉唐时期的古典舞作品,创作者就要对汉唐两个朝代的历史资料进行研究,并分析历史资料当中对于古代舞蹈的记载,以及对古代的历史人物画像和舞者的群像进行研究,为的就是继承传统文化思想,让舞者在舞台上表演的时候,可以沉浸在其中,让观众在观看的时候也能够对当时的历史风貌有一定的理解。创作者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舞蹈动作当中,对古典舞的创作有着很深刻的影响。

(三)传统文化思想影响了古典舞的精神内涵

古典舞从诞生到发展一直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随着历史进步不断创新。简单而言,古典舞是对传统的继承也是对传统的完善。创作者在创作的时候,不应该只以传统文化的传承为标准,而是要把舞蹈的时代性展现出来,使创作出来的舞蹈内容和动作形态等既有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化的观众需求。而在当前的作品创作中,很多创作者为了展现舞蹈技术的复杂性和舞蹈内容的创新性,都忽略了舞蹈动作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外化。虽然创作者凭借这样的理念也创作出了一系列相对符合时展的作品,但都未能掌握传统文化思想的内涵。

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古典舞创作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的积极影响

1.为古典舞提供了精神内涵古典舞最终定名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那时的舞蹈创作者为了延续古代舞蹈的艺术性和文化内容,便结合“和而不同”的儒家思想,容纳了许多古代舞蹈的动作和内容,以此推动了古典舞的完善。而在古典舞的发展过程中,舞蹈创作者需要遵守的创作原则就是对传统文化思想的传承。而在创作过程中,舞蹈创作者可以兼收并蓄,融入传统文化思想,并学会在舞台表演中运用道具。就比如古典舞作品《梨园旧梦》就是在汲取戏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还可以从传统武术当中汲取精神内涵和动作进行古典舞创作,比如《荣誉》《武士》《竹梦》《传说》等带有武侠精神内涵的古典舞作品[2]。2.为古典舞带来了生机活力古典舞在我国的发展并不算顺利,也曾遭受挫折和打击。直至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环境发生了改变,对于传统文化思想的继承重新引起大众重视。古典舞的情况也发生了改变。新的环境带来了新生力量和新的创造力,舞蹈创作者充满生机活力,锐意创新,创作出来一系列优秀的古典舞作品。

(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的消极影响

舞蹈创作者在创作古典舞的时候,需要遵守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原则,和符合新时代背景的要求。创作者一旦没有把握好平衡,偏向于其中任何一方,古典舞作品的表达就会受到影响。假如创作者固执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那么就会受到传统文化的限制,不符合时代观众的需求。甚至创作出相同类型和题材的作品。古典舞创作者的创作来源于古代社会,多取材于经典的传统文化作品,创作者若是一味地只顾传统文化,那么就会导致自身创新意识不足,呈现出来的舞台作品也大都相似。然而,假设创作者一味倾向于创作新的题材,忽略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那么就会导致创作出来的古典舞作品缺乏传统文化内涵和精神,甚至会让古典舞成为既没有古代文化底蕴又没有现代舞蹈技术的舞蹈类型。

三、古典舞创作中融入传统文化思想的途径

(一)以继承传统文化思想为基础创作古典舞

我国的古典舞是一门独特的舞蹈艺术,其风格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和继承性,思想来源于古代的哲学理念和审美意识以及思想观念。舞台追求的是舞者自身动作的表达和传统思想的引导,且跟随时展,创新舞蹈内容和舞蹈动作。舞蹈创作者在创作古典舞的时候,首先就要找好古典舞的独有风格,且积累多种多样的动作,继而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创作古典舞。要基于传统文化积累舞蹈素材,并从各式各样的艺术作品中找寻创作的源泉。根据对当前时代出现的优秀古典舞作品的研究和分析能够得出,创作中国古典舞,除了要表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和内涵以外,还要符合当代审美需求。舞台创作者需要时刻记得传统文化思想传承的重要性,这样才不会泯灭古典舞中的精神内涵和基础内容[3]。

(二)统一舞蹈动作和舞蹈内容

一场优秀的舞台表演,不仅仅在于舞者本身肢体的表现,还在于舞蹈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情感。观众在欣赏舞台表演的时候,会通过舞者的动作和舞台道具去感受这个舞蹈的时代背景及其内容。在创作古典舞的过程中,如果只在乎技巧的训练,观众可能会对这个舞蹈的具体表达内容一头雾水,甚至看不出舞蹈的内涵所在。而若是只在乎内容上的丰富,观众也会因为舞蹈动作的抽象性,无法理解舞蹈所呈现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底蕴。所以创作者需要统一舞蹈动作和舞蹈内容,以此为观众呈现出完美的舞台表演。

(三)统一传统文化思想和创新性的思想观念

传统文化思想的继承和符合时代需求的价值观念对于创作者来说缺一不可,传统文化思想的继承是为了维持古典舞特有的风格和历史底蕴,而时代价值观念的融合是为了提高古典舞的创新性。优秀的古典舞作品不单单是对古代舞蹈的模仿,也不是一味地推陈出新,而是统一两者之间的关系,创作出能够让大众喜闻乐见的经典作品。通过舞台表演,观众不仅能感受到深厚的文化滋养,还能够感受到当今的时代价值[4]。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舞蹈创作者在创作古典舞的时候,需要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要创新古典舞具体的艺术形式。创作者需要具有专业的创作素养、高超的创作水平,在创作过程中,自身的审美意识和艺术涵养也会得到进一步丰富,继而理解基于传统文化思想进行古典舞创作的重要性,并结合当今时代价值和受众的审美需求去进行创新,为观众呈现出既具有文化内涵又具有时代意识的优秀古典舞作品。

参考文献:

[1]李宣霖.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及其教学的影响[J].汉字文化,2020,(16):144-146.

[1]黄馥君.从“形神观”视角谈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在高职舞蹈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文艺家,2021,(01):131-132.

[3]王亚平.文化传承视角下高校古典舞教学模式的改革[J].中国文艺家,2020,(05):140-141.

第3篇:传统思想文化范文

关键词: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丰沃土壤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深入挖掘历史文化传统中蕴藏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对于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古代生态建设的经验智慧、建立健全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结构层次和体系流程、巩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推动生态建设方面的显著优势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我国传统思想中的生态文明观念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程度。把握和理解中国传统的生态文明思想必须立足于中华文化传统。首先,从系统论角度来讲,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建设思想体现在“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之中。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人们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的观念认知,旨在探究人与自然之间的结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儒家传统思想认为,天地在世界万物中居于根本地位,所谓“天地者,生之本也”(《荀子•礼论》),天地只有在与人彼此感应贯通的交互过程中才能实现“天人合一”;孟子也指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通晓人心、明了人性也就认识了天性;董仲舒则以“天人感应”为基础阐释了“天人合一”思想,指出“天人并生”(《春秋繁露•阴阳义》),自然与人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张载认为“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正蒙•乾称》),天性可与人性相通,只有顺应自然万物、尊重客观规律才能实现“天人合一”;王阳明则指出“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传习录•门人黄省曾录》),借助人心才能实现人与宇宙万物的交融统一;王夫之在《周易外传•系辞上传》一书中认为,“天人合一”的根本前提是天、地、人三者各得其所、各司其职。在道家看来,世界万物的本源都可以追溯至“道”,无论是作为个体存在的人,还是作为精神存在的“天”,都源自“道”这一本体。庄子在《齐物论》中认为,因为“我”与这天地共存,才能实现世间万物合一;只有明晰无为乃天地之根本,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共生共存。概言之,贯穿儒家思想始终的“天人合一”观念,实质表现为对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朴素追求,自提出之日起便为后世学者所推崇,并逐渐继承、发扬,成为追求人与自然共同生存的重要理论[1]。而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则以“出世”为主要理想,强调自然而然的和谐状态才是天道体现,其“天人合一”观念体现了一种“无我”之境,强调只有“无为”,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次,从价值论角度来讲,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相宜”观念蕴含着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倾向于将人视作自然界的组成要素之一,反映出对人与自然地位平等的价值追求,尤其反映在以“天人相宜”思想为代表的、从地位平等的价值论视角出发辩证地看待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的相关思想之中。在儒家看来,事物存在即有价值,存在的价值不仅具有相关性,而且具有共时性。“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张载《西铭》),天地生养抚育包括人在内的宇宙万物,人与自然虽有“类”的不同,却无价值的差异和地位的区别。张载从人与自然地位平等的角度出发,认为民众与自然都属于“我”的同胞,应该以对待自己手足同胞的态度与情感去对待自然。道家从地位平等的视角出发,审视“天”“地”“人”三者的关系,反对将自然视作人类的附庸。老子主张“道”是最高的价值标准,形态各异、功能不同的世间万物只是“道”的多样化形态的具体体现。“道”“天”“地”“人”共同构成了世间万物,万事万物都有固定的发展规律和目标取向,万事万物地位平等,人类并不居于优越地位。庄子在《秋水》中指出,以“道”的眼光看待世间万物,则人与物之间并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道”的整体价值体现在万物的局部功用之中,万物在“道”之下功能有异却价值等同、分属各类却并无贵贱;“天与人,不相胜也”(《庄子•大宗师》),大自然与人和谐共处,不应相互克制,既要赋予万物以主体地位,也不应否定万物的自身价值。总体而言,儒家思想作为侧重入世的哲学思想,在看待人与自然关系时,强调以其功用价值为标准,万物存在皆有其价值,人们不仅应尊重自己的生命,同样应该重视世间其他万物的生命。道家认为,世间万物均生于“道”,“天”“地”“人”在本质上是平等的,在“道”面前,无论人与自然的能力有何差异、价值有何不同,其地位理应平等。再次,从方法论角度来讲,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强本节用观念蕴含着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方法论思想,具体包括尊重客观规律、辩证看待自然生态、发展理念奉行以人为本等。这些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论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有着深刻的渊源。就和谐共生而言,儒家认为“天”“地”“人”是共同构成世间万物的基本要素,“天”与“人”必须和谐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同时,儒家也注重在尊重固有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孔子说君子当“畏天命”,这里的“天命”指的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自然世界的客观规律。此外,儒家学说也倡导“节制资源”。“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说明索取自然资源时应适度且均衡,开采自然资源应秉持“以时禁发”的原则[2]。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上》一篇中也提出“不违农时”“斧斤以时入山林”,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粮食谷物的丰收和建材木料的稳定供应。儒家认为自然万物的生存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特征,生态文明建设应按客观规律行事,但也并不认为人们应完全屈从于自然,譬如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人类在自然面前并非无能为力,可以在总结分析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对自然生态加以开发利用。在改造和开发自然资源方面,道家倾向于选择“无为而治”,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应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谨慎行事,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须建立在生态环境足以承受的基础之上,在“克勤克俭”和筹谋规划的前提下开发自然资源,以满足人类基本的生存需要,而不是对自然资源的无端开采和任意滥用。人类若是违背客观规律从事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必将受到自然的惩罚,所以,道家反复强调必须严格尊崇自然之“道”去改造自然。老子在《道德经》里指出:“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意即违背客观规律肆意妄为,往往容易招致祸患。总体而言,在分析如何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开发时,儒、道两家不同的思想家均立足于尊重规律、强本节用等原则,这是因为中国古代长期处于农业社会,万千农民以农为本、靠天吃饭,对气候、土壤、节气等极为依赖,所以人们在与生态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将尊重自然规律放在首位。同时,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效率低下,极易遭受环境影响而呈现较大不稳定性,这使得强本节用、反对浪费、崇尚俭朴的思想观念盛行。

二、我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现实启示

首先,在当代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应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为根本原则。巩固并实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这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进程中注重治理资源的整合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当前,我国尚有大量的资源密集型企业处于升级期,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存在相当大的阻碍。因此,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关键因素。儒家思想历来倡导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强调二者在本质发展方面存在高度的同构性和互补性[3];道家学说致力于发扬“道法自然”的价值观念,认为万事万物都有自身独特的运行机制,故而应秉持和谐相处而非针锋相对的价值观念。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古代先哲们提出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价值观念,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目标,为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其次,在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时,应秉持尊重规律而非妄自干预的原则。伴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生态环境运行发展所依存的客观规律并未随着科技的进步而发生明显变化。相反,生态环境的发展演化依然遵循特定的内在机理和客观规律,人类对生态环境的能动改造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因势利导,才能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做到收放自如、张弛有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学说的“敬畏天命”,强调发展须符合客观规律,统治者要应天时,方可成圣人之治,“应时使之”则要求生产活动须遵循自然节令和气候环境的客观变化;道家学说的“无为而治”集中体现了人类实践活动须顺应自然规律有序进行。我们在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中,既要充分尊重客观规律,也要坚决摒弃夸大人类能动性的错误观念,从传统文化中的“敬畏天命”“应时使之”和“道法自然”等思想体系出发,在改造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以客观规律为依据,确保生态环境的发展演变能够各随其性,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应尊重规律而非随心所欲地对自然进行恣意改造[4]。再次,在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应坚持“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观念,避免对自然资源的大肆开采和无端浪费。勤俭节约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导向。为了生存,人类从自然中索取资源,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无论是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还是人类发展的可持续性角度出发,都要求我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树立勤俭意识和节约观念。如何平衡好人类生存发展需要同自然资源节约之间的矛盾,中国传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相应的解决之道。儒家学说中的“以时禁发”和强本节用思想,倡导开发自然资源应秉持“取物有时”“用物有度”的基本原则,体现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这同当下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诉求和价值理念高度契合;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则主张清心寡欲、知足常乐,倡导攫取资源要懂得节制、适时,达到人与自然的平衡、和谐[5]。这启示我们,在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应秉持取用有度的基本原则,对自然资源要做到合理、适当地开发利用,形成节制有度的生产生活方式,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参考文献

[1]罗顺元.儒家生态思想的特点及价值[J].社会科学家,2009(5):7-11.

[2]乐爱国.儒家生态思想初探[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2):1-3,19.

[3]钱逊.也谈对“天人合一”的认识[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4(3):7-13.

[4]余谋昌.生态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17.

第4篇:传统思想文化范文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心”之思想人文教育路径

一、中华文化之“心”及其当代价值

“心”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范畴之一,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儒家、道家、佛教对于“心”都有其独特的解读。

(一)儒家:肇始于孟子尽心说,由阳明心学集大成

从“儒”字的构成来看,左半边是“人”,右半边是“需”,即人的需要,需要本就是由心而生,可见“儒”字之初就包含了“心”的意思。儒家关于心的思想最早可追溯至孟子,孟子提出“四心”说,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孟子认为这“四心”是仁义礼智的发端,人固有善心,需“尽心”才能保持住善心。而后到了荀子,他认为“心主神明”,心既作为一种生理器官——心脏而存在,又使得我们认识世界。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心学门径,主张发明本心,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到明朝,王阳明进一步发展了陆九渊的心学思想并首次提出“心学”二字,他认为心并非只是血肉之物,更支配了人的感性认识,他以格物为正心,要求发挥良知的作用,将心学发展成为“知行合一”的哲学理论。由于这种“心即理”的主张不再将天理和人欲绝对割裂,故为更多的人所接受,而王阳明也成为心学这一门派的集大成者。

(二)道家:老子以无为修“道心”,庄子由心

斋而“游心”道家思想的精髓在于“自然无为”,认为人应该遵循本心,强调顺应规律,修身养性,无为才能无不为。老子认为最好的修行方式是修“道心”,是清静无为之心,是顺其自然之心,是天人合一之心。由性见心,心之所想,一以贯之。庄子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庄子不谈做人与抱负,只谈快乐和自由,他认为“心”是精神上的“我”,是“心”对客观世界做出判断。如果说老子所思落脚点在于社会治乱,那么庄子则重点考量人们精神的自由,心灵的解放。在《庄子·人间世》中,庄子借孔子与颜回对话,揭示道家“心斋”的修养方法,即专一志向,摒弃物欲之心,用心而非只是耳朵去听物。这旨在摒弃感官知觉和感性理性,以获得一颗无欲无求、无是无非、无物无我的虚静澄明之心,如此便可游心于大道天地人间世。庄子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不“动心”,既体现道家心性论之要义,也可谓真正做到悟道与逍遥。

(三)佛教:明心以见性,顿悟即成佛

佛教传入中国,在与中国本土文化冲突与融合中,不断演变发展,与儒家和道家齐头并进、鼎足而立,而儒、道两家关于“心”的思想也多受佛教尤其是禅宗思想的影响。“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身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佛教“静默”的思想有其特殊的魅力和智慧。佛教强调“心”,认为人人皆有佛性,众生皆有佛心,佛心皆净,只因惹了尘埃烦恼才难以自见本心。如此,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指出只需明心见性,修得“心”的顿悟,便可成佛。禅宗初祖菩提达摩云:“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从一定程度上说,佛教的一切教义都凝结于修心之中,修心就是提升和净化心的过程,在超越自我内在之上,心净方能实现心灵与肉身的相对平衡。由此可见,佛教对于人内心的关注远远大过其他宗教。以儒家、道家、佛教为代表的诸多学派都对“心”、“心性”等问题作出了有益思考,这些思考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且历经后世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已然形成了更为完备的理论体系。通过挖掘传统文化中“心”之思想的价值,审视当代人文教育,将前者融入后者,能更好地提升人文教育的效果。

二、“心”之思想融入人文教育的路径

(一)贵在立志

王阳明曾在多处借种树谈立志,立志贵在专一,无志者,一无所成是在所难免的。先立志,这个志不是写于纸上,而是刻在“心”上的。当秋意甚浓时,也是果实成熟的时候,秋天的果实是为我们度过严冬的存粮,而志向就是帮我们度过困难的果实。一年四季,严寒酷暑,人生四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方面,作为教育者,在对受教育者实施人文教育的过程中,应不断鼓励受教育者清晰地定位自身,树立明确且合理的目标,并为之不懈奋进。另一方面,受教育者可以通过学习文化知识来持续提升精神层面的追求,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的人,而不能只局限于习得文化知识。

(二)挖掘本心

道生法师曾说“善不受报”。其一,人人皆有佛性,善多恶少并非一定成仁成佛,这本质上与所行善恶无关;其二,做善事不必执着于其带来的回报和好处的多寡,行善只是自然流露出来的本心纯善;其三,行善若只为了回报,它既变得不纯粹,也会使得助人者和被助者之间的关系失衡,难以保持平等。在实际生活中,在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思想的影响下,青年人变得急躁、焦虑、不安,在意得失,变得患得患失。若做学问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不把客观上带来的利己结果当成主观行为的目的,如此心境,便能自然地生活,自由地做事。

(三)磨练心志

王阳明认为,众生之所以出现烦恼或者是不快的情绪,都是因为精神锻炼的缺乏而造成的“动心”。现如今,青年人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随波逐流,面对难以跨越的困难或挫折,做出不理智的行为。事实上,我们只应当在日常生活中“无心无欲”地作为,不被物质和欲望所滞着。“不修之修”它本身就是一种修行,让自己充满信心,放下所有其他的东西,不必在日用平常行事外,别有用功,别有修行。这种相信,是一种自信,即自我悦纳,自我认同。人们喜爱漂亮的衣服,喜爱时髦的发型,能得到别人的夸奖就感到高兴,这些都是由外形而生的滞着。而自信的人往往有强大的内在精神支撑,他能够接受自身的不完美,他的关注点始终在自身,不会刻意追求他人的关注和认可。

(四)更进一步

第5篇:传统思想文化范文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初中思想教育;运用策略

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促进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基石,理应深植于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中,渗入各行各业,影响人们的认知与行为。实践证明,中华传统文化和初中思想教育的结合有利于学校自身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促进其内涵式发展,从而培育更多优秀人才,并实现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一、中华传统文化与初中思想教育结合的现状

(一)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新课程改革至今,我国思想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取得非凡成就,然而,受应试教育与外界因素的影响,在实践教学当中依然存在诸如“重智育、轻德育;重成绩、轻品德”的问题,初中思想教育被列入“副科”行列,经常性出现被其他科目占用课时的问题[1]。一方面,很多家长认为学生在学校就应该多学习文化知识,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从而忽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另一方面,学校本身也不太重视思想教育这门课程,教师也是照本宣科,将知识直接讲给学生听,学生被动接受,不能够起到思想教育的价值。

(二)教学内容有待完善

为了更好地培养初中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提高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并在初中思想教育课程中引入诸多有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促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各个方面都能深刻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领略其文化实质。然而,自初中思想教育课本教材改版后,课本内容更契合学生实际,要求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原来理论性强、枯燥乏味的问题,但是由于存在着传统文化教材归类欠缺、布局散乱的问题,导致教学内容有待完善[2]。具体体现在教材中有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不全面、缺少深度等,基于此,中华传统文化在初中思想教育中的应用还需教师注重丰富教学资源,拓展教学内容以便学生获取更多知识。

(三)初中生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

中华传统文化的內容丰富多彩,而当今中学生学过的中华传统文化仅停留在较浅薄的层面。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来源、背景和意义,学生并没有深入的理解,这就导致学生在进行传统文化活动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去做,也感受不到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神,降低了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我国初中生群体普遍存在着经典著作阅读量少、传统文化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等问题[3]。学生大多数仅仅粗读一部分中华传统文化文学名著,所触碰到的传统文化比较有限,其阅读量和掌握状况并不理想。因此,注重初中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成为当务之急。

二、中华传统文化在初中思想教育中的运用策略

近年来,传统文化发展受到高度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和初中思想教育之间的联系愈发密切。结合传统文化自身发展、初中思想教育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都必须提高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将中华传统文化应用于初中思想教育中,既能够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的思想水平。

(一)制定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教学论的基础问题之一,学校教学是一项课程目标明确,塑造人的实践性活动,对课堂教学具有导向性、汇聚、鼓励、管控和评价等功效。初中思想教育的课程目标,以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结果和初中生身心发展变化的特点为依据,想要更好地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认知、三观价值与人格品质,从而推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师必须要制定清晰的教学目标,不再盲目追求教学过程与结果,而是充分彰显出这门课程所具备的教育价值,也就是对促进学生素质成长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需要立足于对教学理论的认知、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教学内容、教师与学生的实际素养,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新课改下的初中思想教育,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教学目标,分别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4]。现如今,教师在对学生展开传统文化教育时,普遍都是以语文或历史学科教学作为主要载体,殊不知就这两个科目是远远不够的,并不具备较强代表性,只能发挥点缀作用。同理,进行初中思想教育时,想要在其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还需要教师重视丰富教学内容,从自身做起,深层次探究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对其形成全面认知,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以帮助学生展开更为高效的学习,并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期间,深刻认识其对我们民族发展所具备的积极影响与作用,逐步引导学生形成端正的学习态度,自觉肩负起传承、弘扬及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二)挖掘优秀文化资源,延伸教学素材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中学生精神需求出现显著转变,单纯借助初中思想课程的内容并不能使学生的发展需求得到满足,也无法彰显地方特色,脱离了学生实际。基于此,教师在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初中思想教育时,还需注重深入挖掘优秀的文化教育资源,并将其与当地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而实现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全面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不断活跃课堂学习氛围,给促进初中思想教育质量提升带来积极作用,给课堂注入更多生机与活力。除此以外,教师在挖掘优秀的文化教育资源时,要意识到并非所有的传统文化都能用来教育学生,还需对其进行合理筛选、辨别,在学生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后,便可以通过自我学习来取得发展,进而达成教育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并在每节课中预留出几分钟时间以供学生展开合作探究学习,积极探讨中华传统文化带来的影响和作用。此外,还要重视在课程接近尾声时,总结归纳学生给出的解答,并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作为教学资源,促使教学更加贴近生活,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情感共鸣,形成对初中思想教育的高度认同。

(三)构建主阵地,深化教学实践

1.因“校”制宜,搭建校内实践平台。校园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与生活场所,对学生价值观塑造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教师要高度重视校园这个主阵地,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初中思想教育,教师可结合本校实际,积极搭建校内实践平台。可以联系校史文化展开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校内的校史馆,引导学生探究学校校史,寻找隐藏在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既能增强学生对学校历史的了解,还能强化传统文化教育功能。2.因“地”制宜,搭建校外实践平台。校外实践平台是对校内实践平台的拓宽,有利于提供给学生零距离接触社会的优势,让学生亲自参与社会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与实践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加强和当地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等公共文化机构的联系,多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展开现场教学,将教学内容和实景、中华传统文化进行结合。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鼓励学生尝试完成实景讲解,让学生在课前自主搜集相关资料,并挖掘其中蕴含的文化思想与元素,既可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还能培养其实践能力,并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传统文化与思想教育。3.因“时”制宜,搭建网络实践平台。搭建网络实践平台,将其和校内、校外实践平台相比较,具备着实时性更强的优势,能够填补校内和校外实践平台的缺陷,提高思想教育实效性。教师在搭建网络实践平台时可立足于平台创建与平台使用这两个方面。对于平常创建而言,可要求学生自主建设中华传统文化学习实践网站,发挥自身奇思妙想,给网站建设添砖加瓦。在学生自主创建的过程中,能亲自领悟诸多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作为自身的劳动所得,学生定会加倍爱惜这一成果。在平台的应用方面,不仅能帮助学生系统性学习知识,还能帮助教师用来创新学生的作业形式。教师灵活调整学生的实践作业,鼓励学生通过微视频或漫画等途径来提交作业,针对学生的实践作业展开点评并展示到平台上,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还能给教师管理和保存学生的实践作业提供诸多便利。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此期间不断增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有着极为关键的影响和作用。基于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对学生展开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并在实践教育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促使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逐步建立正确的三观,促进自身思想道德素养的不断提升,成长为有利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金虎俊.将传统文化渗透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J].试题与研究,2020(18):4.

[2]王茹,周鸿.新时代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9(6):98.

[3]徐帅.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