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传统企业营销技巧范文

传统企业营销技巧全文(5篇)

传统企业营销技巧

第1篇:传统企业营销技巧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广告策划;创新发展

一、互联网+环境下广告策划特点

(一)科学、指导性

事物的发展需要以其具备科学性作为支撑,进而呈现出一套合理完善的自身规律体系。广告策划创新发展也需要尊重广告策划的科学性特点,主要在两方面表现:首先,广告策划本身具备完善的知识体系,在广告策划运行过程中,能够提供高质量的体系支撑。其次,广告策划想要实现高水平,一般需要对市场进行全面把握,对消费者现有心理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从而实现广告策划扩大传播范围的科学性[1]24。例如,市场调研、思维创新、目标制定与效果评估等。

(二)系统、针对性

广告策划的系统性特点,体现在其能有效统一联系广告的不同工作任务。比如广告思维、广告目的、宣传方案、实际制作、产品生产与使用环节等。广告策划在系统性的基础上,也具有针对性,具体表现是能够融合企业宣传要求,对宣传预期进行科学的制定,并积极实现整体工作任务完成的针对性,从而体现广告策划工作的价值意义。

二、互联网+环境下广告策划创新要点

(一)广告定位

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广告定位与其创新进行明确,有利于增强广告策划有效性与真实性,起到对广告功效强化的效果。传统广告地位重视线路模式单一性,其广告素材、市场、产品、消费者、广告策划、活动执行等按照顺序进行,实现广告策划定位统一性。但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广告策划定位需要与传统定位不同,做到广告定位创新,从而提升企业整体价值。这种广告策划定位模式,有利于广告策划有效结合客户与市场需求,实现整体把握广告定位,使广告定位创新满足客户需要[2]170。使企业传递信息更直观,加强消费者感知企业广告思想。

(二)市场调研

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用户增多,大部分广告主开始重视在网络渠道进行广告投放,引发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竞争局面,使广告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因此,广告商需要转变思路,对市场调研进行创新,结合实际情况、产品受众对象、产品生命周期、广告手段经济效益等,对最优的调研方式进行选择,以受众群差别,实现调查方式的针对性与差异化。

(三)创意呈现

广告策划工作的信息策划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需要重视创新呈现要点。互联网+环境下,广告创意的创新需要结合特定人群,进行信息传递,分析人群文化、环境与地域影响因素,采取政策实现广告信息传递的差异化,做到结合不同受众人群偏好与不同广告信息,促进广告策划在创意呈现角度研究创新发展策略。

三、互联网+环境下广告策划创新发展影响因素

(一)营销观念

在互联网+环境下,市场商品众多,不同产品对应不同消费市场。广告策划行业相关企业在营销策划时,首先需要对产品目标市场与产品特性进行详细分析,才能采取营销策划方案制定。广告策划对应的广告主旨在对产品进行宣传,使消费者清楚产品作用功效,并使其产生购买欲,因此,广告策划需要结合产品价格档次与观念价格的体现,通过产品高档次,使产品价格模糊化,并帮助消费者形成价格符合实际水平的观念,促进消费者产生购买划算认知。

(二)广告创意

互联网+环境下的优质广告策划,需要能对产品特性进行突出的广告脚本和创新性的广告创意。首先,广告创意是广告策划的重要思维基础,广告策划具有一定综合性,一般需要对多方面内容进行综合考虑[2]58。比如广告策划的实施流程、具体操作与投入资金等,但广告策划行为始终需要以广告创意作为自身的主要思维基础。其次,广告创意有利于实现广告策划的思维突破,对广告策划相应的广告表现、广告形式、广告内容进行创新,从而对广告创作目的进行实现。在某种程度上,广告创意赋予了广告策划生命。比如,索尼的广告内容结合了美国摩天大楼与尼加拉大瀑布,基于广告创意的创新为立体声音响做广告,就属于赋予广告策划以知觉性,使广告策划具有了鲜活生命。在这个广告中,天空、高楼与瀑布的结合,使客户充分体会到了产品的音响效果,激发了客户的购买欲[3]77。由此可见广告创意影响广告策划,使其具有生命,并使其生命被客户感知。

四、互联网+环境下广告策划创新发展策略

(一)创新广告策划模式

互联网+环境促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极大地冲击了传统广告策划模式,需要广告策划相关企业对广告策划模式,加强互联网+环境下的改革,并做到有效创新广告策划模式[3]76。例如,企业需要结合互联网线上广告市场与线下广告市场的不同需求,处理广告传播学内容,对广告策划市场的群体针对性与市场针对性进行有效把握,创新广告策划形式内容,整合广告策划与广告设计,实现营销执行与策划方案能够有效对接,实现资源的更好流动与分配。广告策划企业需要清楚消费者接触到的广告策划将对企业市场销售行为与生产行为产生影响,因此,创新广告策划模式,需要在广告策划的每一个环节,结合互联网网络信息发达优势,加强理解与把握消费者心理,使消费者能够通过互联网广告或线下广告,对企业与企业产品产生更深入的理解,促进广告策划品牌效应发挥作用[4]。互联网+环境下的新型的广告策划模式,有助于广告活动从单一的策划与执行,转变成含有公关手段与市场营销手段的整体系统性活动,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使消费者关心的实际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二)优化广告策划技巧

广告策划想要在互联网+环境下实现创新发展,需要以优化广告策划技巧的方式,体现广告策划创新发展策略。例如,广告策划可以在广告主题与广告诉求方面,进行广告策划技巧优化。广告策划优化广告主题策划技巧,需要对广告主题进行科学的提炼,把握广告主题高度概括产品宣传的特性,以严抓产品独有特点角度对广告主题进行确定,以独特的方式进行宣传,降低创意雷同,提升广告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度,增强其宣传效果。企业产品客观存在,无法做到及时变革与创新。但广告可以根据人们思维进行广告策划设计,基于广告主题策划技巧的优化,广告策划对应的广告,能够客观表现其创造力,并且能表现人类活动的智力结晶。创新广告诉求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广告策划技巧优化。首先,广告策划需要运用理性诉求方法,在广告策划的诉求方式中,含有多种理性诉求方式,其中包括证言广告诉求方式与知识广告诉求方式等。以知识广告诉求方式为例,优化广告策划技巧,需要对产品的电子科学知识与生物科学知识进行重点表现,达到有效吸引消费者的目的。广告策划也可以运用感性诉求方式,感性诉求方式也属于刺激消费者消费的主要手段。在策划感性诉求方式中,需要结合感性诉求的多种方式特点与产品特点,对消费者心理需求进行满足,从而刺激消费者产生消费行为。由此可见,在广告主题与广告诉求方法角度,对广告策划技巧进行优化,有利于广告发挥实效性,并促进广告策划创新发展。

(三)加强广告策划传播

互联网+时代环境,催生了网络广告这一新兴事物。因此,广告人需要借助创新性思维审视网络广告与广告策划传播,优化广告策划对应传播的方式、内容与理念,使网络广告策划的水平得到提升,从而促进广告策划行业创新,顺应网络营销发展趋势。广告策划设计理念,需要对传播理念进行全面整合。以广告中的网络广告为例,其设计者需要深入研究网民心理,在广告策划过程中,重视广告受众的心理体验,以虚拟技术与思路创新等方式,对网民产生引导作用,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到企业产品的体验中,从而使消费者与产品宣传达成消费共识,发挥广告实效性。比如在线调查、有奖问答等,从而对广告命中率进行有效提高。创新广告策划传播需要对消费者生活的区域、消费者收入、消费者年龄以及消费者的爱好,进行全面分析,将特定网站与广告内容有效结合,从而促进网民在特定网站可以看到广告内容,进而产生购买欲望。优化广告策划的传播方式,需要做到传播手段的丰富。例如,广告策划传播需要结合广告受众与广告内容,对墙纸、插页、按钮、横幅与旗帜等多种广告形式进行灵活运用,实现广告传播的有的放矢。加强广告策划的传播设计,还需要考虑广告播出的时间段与受众对象,摒弃传统24小时投放传播观念,以插播的方式,进行不同时间段的广告投放,实现投放科学性的同时,最大限度的达到了对消费顾客进行覆盖的目标。

(四)升级广告策划营销

在互联网+环境下,广告策划需要顺应时展,进行自身的不断变革与更新,而广告策划对应的广告营销模式也需要加强自身更新与升级。广告策划包含的营销模式设计,想要达到预期效果水平,需要根据互联网+环境特点与广告策划行业现实情况,进行及时性的科学调整。相关企业可以根据互联网+环境优势,实现广告投放的针对性,使广告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价值。广告策划行业升级广告营销模式设计,可以采取集中投放与分类投放的方式,提升广告营销模式的针对性。基于互联网+环境,广告策划行业可以发现两种广告营销模式都可以反映出,广告对应消费人群的地位正在逐渐升高。广告策划公司需要不断的深入研究与分析消费者群体,从而有效提升广告效果。广告策划创新发展,需要以升级广告营销模式作为重要基础,将消费者群体作为核心,开展广告营销模式设计,从而制定出合理科学的广告模式,并实现其较强的针对性,在提升广告效果的基础上,做到切实促进广告策划行业创新与发展。广告策划行业升级广告营销模式,还需要抓住互联网+环境下网络优势特点,开发多种形式的网络广告营销模式,使广告营销更接近消费者生活,加强广告策划信息与消费者的交流互动。实现广告营销模式在消费者群体之间的作用发挥全面性,提升广告作用实效性,以广告营销模式的系统性,推进广告策划行业创新发展。

(五)广告策划的数据化

广告策划的数据化,是广告策划行业创新发展的有力技术支撑。在互联网+环境下,大数据优势开始显现,广告策划实现数据化,有助于广告策划人员借助精准信息与数据的提供,降低自身主观误判情况,提升广告质量。例如,百洁公司的广告策划,就做到了充分利用数据资源,百洁公司与百度营销部门联合,借助百度公司数据优势,收集产品适用年龄信息,针对25周岁特定人群,推出新型玉兰油产品,并实现了广告预期的效果。由此可见,广告策划的数据化,有利于广告策划准确把握消费人群需求,使广告策划方案能满足人群的产品要求。因此,广告策划的数据化,能够有效统一广告策划与消费者意见,提升消费者广告舒适感,刺激其产生购买欲,增强广告效果,是广告策划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策略。互联网+环境,给广告策划行业带来挑战的同时,也给予了行业内部企业进行创新发展的机遇。因此,基于互联网+环境进行广告策划创新发展研究,需要结合广告策划特点,最大程度的发挥广告策划影响因素的优势,准确把握广告策划创新要点,通过广告策划模式的创新、广告策划技巧的优化、广告策划传播与营销的加强和升级,广告策划数据化等方式,实现广告策划持续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韩玉晓.媒介融合背景下广告策划的创新性发展[J].新闻传播,2017(19):24-25.

[2]窦若旸.现代广告策划模式的优化[J].科技传播,2018,10(10).

[3]吴春颖.浅析大数据环境下广告策划的变革发展[J].传播与版权,2018(1).

第2篇:传统企业营销技巧范文

[关键词]会展营销;微课程;设计初探

会展营销课程是会展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对会展专业的学生掌握专业核心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微课程是一种利用图片、视频等多种多媒体形式,将课程的重要知识点浓缩成短小精干的授课内容的教学模式。“微课程”的时长一般在十分钟以内,目的是改变“教师教,学生学”的“满堂灌”的传统授课模式,通过“短而精”的授课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使学生养成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会展营销微课程设计重点

(一)明确教学目标

会展营销课程实用性很强,其微课程的设计必须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使学生学会如何进行市场调查,提高学生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正确表达思想的能力,并掌握营销策划能力、销售管理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

(二)突出教学重点

会展营销课程的教学重点可以分为以下六部分:(1)电话营销技巧;(2)商务谈判技巧;(3)会展数据库的建立;(4)网络营销设计;(5)会展市场调研;(6)会展营销方案制订。微课程的设计必须紧紧围绕这六个教学重点展开。

(三)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缺点是教师“讲”得很累,学生“听”进去的很少,一门理论课结束以后,学生除了多懂得了几个名词外,思考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提高。创新教学方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学生化“被动”为“主动”,主动地学习知识,主动地将知识用于实践。所以,会展营销微课程的设计必须要配上课堂讨论、课后实践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更深入地掌握所学知识点。

二、会展营销微课程内容设计

(一)根据企业需求,确定微课程教学目标

本专业每年都有学生到展览公司、会议公司和婚庆公司等会展行业的企业进行实习,通过对这些企业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和邀请部分负责人开专业研讨会,了解会展企业对会展营销人才的需求和能力要求。根据企业的需求,确定会展营销课程微课程的教学目标,并制定开发微课程教学资源包。在会展营销微课程教学资源包开发的过程中,要突出“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基础,以就业与创业为导向”的应用型教育课程改革指导思想,坚持“理论为基础,实用为原则”来构建微课程体系。

(二)围绕教学重点,构建微课程教学体系

在会展营销微课程教学资源模块设计过程中,按照会展企业对会展人才的能力需求,设计教学重点;围绕教学重点,利用行业前沿资讯和最新案例来构建微课程教学体系。在微课程的教学内容上,以“六大教学重点”为主导,通过合作企业的真实项目让学生自己设计实践项目,并根据项目来设计教学任务,教学任务的设计必须环环相扣,最终使学生掌握会展企业所需的有关营销活动的基本能力。在微课程的教学安排和过程控制上,本着“需求为主导、项目为驱动”的原则,在充分了解会展企业需求和岗位设置的基础上,分析其相关岗位工作中应知和应会点,并以此作为教学目标,并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微课程的吸引力

会展营销教学整体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板块的设计,都要本着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为主要目的,采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运用“翻转课堂”让学生可以做到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以此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提高教学的互动性,真正做到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能融会贯通、技能能学以致用,使学生在学完会展营销课程的同时,完成了一个展会的筹办工作,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体会到主动思考的魅力,逐渐养成创新思维模式。

(四)以提升创业能力为目标,设计微课程的考核方案和标准

在会展营销微课程的考核方案设计上,要遵循“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项目运作过程对接”的原则,设计项目评价体系。对每个微课程项目学生要达到的要求和赋予的分数,要给出尽量细化和精确的评价体系,并建立符合会展行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多形式、多层次的课程考核方式。会展营销微课程项目的考核可以分为单项任务训练考核和综合训练考核两部分;单项任务训练包括电话营销技巧、商务谈判技巧、会展数据库的建立和网络营销设计,综合训练考核就是利用会展市场调研和会展营销方案设计两个环节来完成一场展览会的实施,学生课程的最终成绩将与展览会的成功与否挂钩。总之,在课程的实用性日益被关注与被重视的今天,通过微课程的设计来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和课堂效率,是每门课程必经的改革之路,所以,作为会展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的会展营销微课程的成功开发,不但对会展专业其他课程微课程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将会对会展专业学生牢固掌握专业核心能力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杰丽.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会展营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科教文汇,2016(1):80-81.

第3篇:传统企业营销技巧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营销;灵动课堂;教学改革

一、引言

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及移动设备的普及推动了新媒体行业的形成,新媒体技术的建设和完善促进了我国营销模式的更新与转变,并呈现方法多元化、形式多样化的特点[1]。目前,数字经济正在引领新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不仅颠覆了传统商业模式,同时也引领了传统商科专业教育方向,新技术催生新经济、新业态;新经济催生新知识、新技能;新知识、新技能引领商科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新变革。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强调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本科教育要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健全人才培养体系[2]。新商科背景下更加强调实践教学的必要性,新媒体营销课程尽管已经有部分教改创新研究[3,4],但目前来说还是一门新兴课程,相对于传统的营销学课程,该课程是基于社会建设和发展以及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开始的教学活动,一方面需要教师对理论知识的传授,另一方面需要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在实践探究中提升课程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先进性。可见,想要真正满足企业对新媒体营销方面的人才需求,提高人才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必须对新媒体营销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究。

二、新媒体营销课程定位与目标

(一)课程定位

营销学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而新媒体营销课程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是从企业营销的视角出发,对时下流行的新媒体生态系统进行介绍,包括微博、微信、手机APP、短视频、直播平台等。主要基于数字经济建设和发展,结合各专业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开设的教学活动。学生通过教师教授理论及布置实践环节来了解目前主流新媒体的应用、营销活动,以及推广技巧和变现方式,掌握系统的新媒体营销知识,扎实学生的专业素养,加深学生对新媒体的理解深度,提高运用新媒体进行营销策划及活动安排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课程充分考虑新商科的特点,以学生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培养新商科背景下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拔尖创新素质人才为教学目标,让学生感受到该特色课程紧跟时展,体现课程内容“有创新、有广度、有意义”的特点,结合现实生活环境中新媒体运营实例切实地学习到当前主流新媒体运营和推广的渠道和技巧,培养其创新创业意识,体现课程内容“有活力、有深度、有收获”的特点。将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加强学生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三、新媒体营销课程灵动课堂建设

(一)灵动课堂模式

灵动课堂模式是一种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模式,其主要是依据《陶行知教育文集》中解放头脑、解放双手、解放眼睛、解放嘴巴、解放空间、解放时间的“六大解放”教育思想而提出的[5]。在该模式下,通过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使其成为课堂的主体,具有学习的主动权,甚至可以进行角色翻转,让学生代替教师,引导教学活动和流程,充分体验、探究、操作和思考课程的相关知识点。

(二)灵动课堂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设计:新媒体营销灵动课堂主要是基于学生“学”的教学模式,根据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设立初级认知和高级认知两个阶段。初级阶段包括记忆、理解、初级应用,使学生掌握新媒体行业的总体发展状况、新媒体运营者的基本素养等内容,具备对当下社会中有关新媒体营销的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高级阶段包括分析、评价、创造,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新媒体营销理论的基础上自主运用新媒体进行营销策划、活动安排,熟练应用新媒体平台客户端进行相关创作。2.教学内容设计:从“灵动课堂”的脑动、心动、行动三个方面进行多元教学模块内容设计。“脑动”主要指新媒体营销思维的培养,理论知识教学模块主要以教师为主导,通过板书、实际案例与PPT结合的方式为学生重点介绍章节中所涉及的现实营销问题。让学生充分思考新媒体营销方式的典型优势和特点,以及如何变现媒体的经济价值、如何根据构建的用户画像进行市场定位等营销问题。“心动”是指学生从模仿、归纳到自主运营新媒体的过程。该教学模块以新媒体营销问题为导向,在教师讲解章节知识点之后进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设计该章节的课程实例,如讲解短视频运营章节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交短视频作品,并向全体同学分享。同时,建立授课班级作品库,所有作品均收录在该作品库,同时对所有作品进行点评。在此过程中,组队协作的方式会极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设计作品库有助于学生自主思考,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课内到课外、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到创造性地参加,与体验式教学模式有相似的效果[6],使得教学形式和内容更丰富多彩,教学效果更加个性化和内化,同时可与实际短视频营销问题相结合。同时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作品评选环节的设计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钻研的积极性。“行动”指实践应用环节。该教学模块以学生为中心,在全部章节结束后开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选择一个实际企业或品牌,并调研该企业所涉及的相关营销活动,对企业的真实项目进行运作,将理论学习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从新媒体运营课程中数据分析、市场定位、文案编写、引流涨粉、流量转化、维护粉丝及营销策略的选择等方面进行分析,形成项目报告书。优秀的学生作品可以纳入教学项目生态库,并且可以作为优秀案例成为下一届学生上课的素材。对于优秀作品设计奖项,并颁发证书和礼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勇于创新。同时也鼓励学生以项目书为蓝本参加相关营销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该模块是利用理论知识完成实践产出的过程,对学生具有一定挑战性,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决策分析能力、应用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均能得到有效提升。3.教学效果评价设计:教学效果评价主要以构建“一体多元”课堂形式。“一体”主要指的是教师主导的理论知识教学的第一课堂,“多元”指的是各章节的“小案例”第二课堂、“大案例项目”第二课课堂。第一课堂效果评价体现在平时成绩;“小课例实验”第二课堂效果评价通过组内互评产生;“大案例项目”第二课课堂效果评价通过项目报告书成绩评定。

(三)学生学习效果

该课程的教学计划总学时为32课时,对灵动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经过努力形成了课程教学标准和实施标准,并进行了实践过程,丰富了课程的教学生态案例库。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论述:1.理论知识方面:新媒体营销课程是将营销学的思想和理论在新媒体平台运用,通过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以及学生对小案例、大项目的完成情况,发现学生已经对营销学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并且可以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营销思维、现象等营销问题。2.新媒体技能方面:通过各章节后的小案例的制作,学生已经基本上掌握了图片、文字、音频、视频、配音、剪辑等处理技巧,新媒体文案的撰写技巧、视频的拍摄技巧以及视频中人物的表演技巧。教师结合智能化教学的学习通软件的分组,随时关注各组作品的进度和质量,对于学习中的难点,或多组学生反馈的问题将在课堂上集中解答。对于个别疑问或者技巧经验则鼓励学生之间自主交流分享。3.团队协作方面: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可以大大提高团队协作能力,由于本课程是校级公选课程,因此在学情方面该课程选课专业多达35个,如此可以最大程度发挥各专业的特色优势,使得学生的作品更加丰富。通过团队协作形式,在新媒体账号运营时的文案撰写、美术编辑、视频拍摄、推广运营、流量变现等方面,学生均有很好的分工和配合,其角色意识和专业化程度均有显著提升。

四、总结

综上所述,新商科背景下的新媒体营销课程应满足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教师在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应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学素材和案例,积极引入最新的新媒体营销理念和平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通过布置小组项目任务的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检测,基于构建“一体多元”的灵动课堂协同机制,为培养新商科时代复合型拔尖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邓倩.新媒体营销研究综述与展望[J].科学决策,2020(8):67-88.

[2]郭金金,徐红,程道平.新商科背景下能力导向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就业与保障,2021(6):94-95.

[3]閤文峰,张云侠.基于BOPPPS模型的《新媒体营销》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J].营销界,2021(34):76-77.

[4]陆倩.翻转课程在《新媒体营销》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视界,2021(5):41-43.

[5]胡晓风.陶行知教育文集[M].第2版.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第4篇:传统企业营销技巧范文

(一)缺乏与高职院校相适应教学理念

高职院校的“硬件”基础设施和设备在快速发展和完善的同时,“软件”部分如教学观念、教学理念与专业要求不相适应,这种观念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就是传统的高等教育,只是本科培养时间比高职培养时间长,在教学过程中沿袭本科教育模式,强调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忽视学生技能的培养。

(二)缺乏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手段单一是市场营销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市场营销是一门与社会联系比较密切的应用学科,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教学,比如在讲授人员推销时,这节理论知识很少,为了让学生掌握推销技巧和培养沟通应变能力,可以模拟一个情景环境,让不同的学生扮演推销员、顾客、旁观者等角色,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但是很多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把讲授理论知识作为课堂的主要教学内容,而忽略了理论联系实际,忽略了互动教学,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

市场营销的很多理论知识可以说是来源于社会实践,又可以指导实践活动,因此,有营销实践经验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自身经验,理论联系实际,能够分辨出哪些理论知识、技巧方法应用比较广泛,需要重点掌握,而有些则只需了解,因为市场营销理论会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更新,同时淘汰与社会发展不符的观念、理论和方法。同时,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能够抓住要领,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实践教学时间、资源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是我国高职院校大多教师没有企业实践经历,缺乏专业实践知识、技能和经验,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市场营销职业能力的形成。有的学校会聘请企业界有丰富经验的人到学校开一些讲座,效果不是很理想。所以改革的关键还是要依靠学校专任教师来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

(四)缺乏科学评价考核体系

科学的教学评价考核体系一方面可以评估教学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比如可以设置考核指标判断学生理论知识是否掌握扎实,实践、实训是否达到设定目标;另一方面可以激励学生学习,比如对理论成绩优秀、实践表现突出、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给予物质或精神的奖励。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成绩的考核评价指标不健全,有的院校只有理论成绩,没有实践成绩,有的学生靠死记硬背考了高分,这不能说明这门课学习效果理想,因为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一张试卷不能考核出一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二、高等职业院校市场营销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明确高职市场营销培养方向

高职院校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是工厂、企业的员工,比如机械厂需要很多数控机床专业的高职毕业生来操作机床,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从事的岗位有企业销售代表、推销员、市场调查员等,工作岗位的性质要求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和动手能力,所以不像本科教育强调学生掌握理论的系统性,高职营销专业应该是在毕业生掌握适度基础理论知识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丰富市场营销教学手段、方法

市场营销不同的章节内容特点是不同的,有的章节理论多一些,比如市场、营销和消费,有的技巧性、实践性多一些,比如促销。在教学中,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以便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可以运用案例进行教学实践,要精选案例,案例主旨能够支撑所授内容,在案例教学中师生互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被忽略;还可以运用情景模拟方法,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教学,声图并茂,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了教学质量。在实践中,还有其它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等,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特点不同灵活应用。总而言之,使用不同教学方法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动手能力,切不可偏离这个目标而滥用。

(三)积极改革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上,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营销人才素质的要求,删除教学中过时的内容,如很多过时的促销技巧和案例,保留原有教材理论体系的合理内核,充分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市场营销理论的研究成果,同时吸收国内企业的先进营销模式和管理经验,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同时增加深度营销、大数据营销等新的教学内容。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是主体地位,高职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理论知识积累,同时应更加重视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要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有的教师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讲解已经被社会淘汰的营销技巧。市投资理财场营销教师要创造更多机会参与企业营销实践活动,比如可以到企业兼职或者当顾问,这是比较可行的方法,学院不用消耗资源就可以提高教师的素质,这种做法应该鼓励。我的几位同事也在企业当顾问或兼职,他们的教学本职工作不但没有受到影响,而且教学质量更高,学生缺课人数减少。从这方面可以得到启示,高职院校都在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高素质的师资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不同的院校提高师资队伍的方法不同,学院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打造一支名副其实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此外,学校还应当聘请具有市场营销实战经验的企业营销人员到学校兼职,指导学生的营销实践活动。

(五)完善教学评价考核指标

第5篇:传统企业营销技巧范文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电力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供电企业与其他的行业一样受市场营销问题的困扰,优化供电企业营销战略已经成为现代供电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供电企业的经营观念以及管理模式相对滞后,导致供电企业在营销工作中出现很多的问题。首先,供电企业提供的电力产品相对滞后。我国的供电企业所提供的电力产品,如电压、供电合格率、电力谐波以及供电频率等质量指标的完成情况以及考核标准,与其他的发达国家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其次,服务质量以及服务理念相对陈旧。目前,供电企业的营销方式仍旧采用传统营销中的管理型营销方式,而没有采取服务型的营销方式。不管是机构设置,还是在服务内容的设置上都可以看成是行政管理的缩影,营销人员也不能为客户提供平等的供电服务;再次,电力企业营销模式比较落后。供电企业的现有营销管理模式的设置不是以客户为中心,也不是以获得效益为目标的,而是根据职能结构进行设置的,这种营销模式面对市场的变化不能及时地做出相应的调整;最后,供电企业内部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供电企业在内部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管理办法不能符合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人员业务素质水平不是很高等,导致供电企业抵抗市场竞争风险能力差。

二、优化营销战略

在新的形势下,供电企业与其他行业的企业都需要对产品进行营销,供电企业主要的营销业务是销售电力,但是供电企业所销售的这种商品与其他行业所营销的商品存在差别,其他行业的商品销售出去之后,只需提供相应的售后服务,至于消费者怎样使用就与销售行业的联系不是很大了,但是供电企业销售是与客户之间的联系是不能中断的。两者之间的消费过程是持续的、动态的。供电企业的主要任务就是做好供电渠道的顺畅,减少相应的损耗并做好电力营销服务。也可以说,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电力营销服务是供电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供电企业要围绕客户优化以调整相关的营销战略。

(一)转变自身营销观念。供电企业要优化营销战略要先从转变自身的营销观念入手,以市场的变化为主要依据,并以提升企业效益为重心,从而保证供电企业运营的成效,提高企业生产力,促使供电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首先,供电企业管理者要增强改革创新意识。企业管理者要高度重视先进技术的引进工作与企业内部管理的变革,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方法,开创新的产品品种,积极努力的开拓市场,充分利用新的原料为企业节约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其次,重视市场经济效益。开发电力市场是供电企业运营的必经之路,供电企业开发电力市场的过程中要坚持以国家政策为导向、以市场的需求变化为根本,以优化服务质量为重要的手段,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效结合;再次,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市场竞争的根本是争取到更多的消费者。企业产品的消费者越多在竞争中也就越占优势,如何争取消费者,除了要保证产品的质量以外,还要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附加值。而提高服务质量是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有效途径。因此,面对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供电企业要想生存与发展就需要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扩大客户范围,进而获得更多的合法利润。

(二)合理利用市场资源。当前,供电企业营销工作主要从两方面开展:一方面是要扩大电力需求的总量,保证客户的供给需求;另一方面是促使需求曲线不断被优化,从而实现降低电力销售成本,减少电力销售损耗,降低客户价格,最大限度的利用社会资源。需求曲线的优化受很多因素影响,如当地经济结构、客户经济收入、当地的气候条件、生活习惯以及用电终端设备等的影响。因此,优化供电企业影响策略应该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如经济、技术以及管理等措施改变客户对电力的需求从用电高峰期转移、消减或者增强用电低谷期的电量,从而改变用电结构的需求,提高电力营销的经济性与可靠性。首先,调整电价,改变用电结构。电价对电力营销起着很大作用,它能够调节供求双方的利益,优化需求曲线的变化,因此制定不同时期的电价制度能够起到对用电市场的调控作用。可以根据国家电力政策,制定合理科学的分时段电价制度,调节高峰时期与低谷时期的用电价格,刺激客户改变用电习惯,减少高峰时期用电量,增加低谷时期用电量,缓解电网高峰时期的压力,提高电力的社会效益;其次,积极推广蓄电新技术。积极的采用新技术,将用电低峰期的富裕电能进行储存,然后在用电高峰期时释放,从而缓解电网的压力。同时,还可以推广节能新技术。为了节省电能,可以推广蓄冰空调新技术,把用电低峰时间的损耗量制成冰质材料,在用电高峰期利用冰原理调节室内的温度,从而缓解用电压力;再次,积极采用需求侧管理,在不影响用电质量的前提下,供电企业可以采取适当的引导措施,提高电能使用率,从而有效地利用能源资源,减少电力的投入,为客户提供低成本供电服务。

(三)提升员工职业素质。员工的职业素质水平与优化供电企业营销战略有很直接的关系,员工的职业素质水平影响着供电企业所提供的营销服务效果。在供电企业中,员工既是企业内部营销对象,又是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关键角色,员工在营销服务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素质能力直接影响到供电企业的营销收益以及客户的满意度,因此供电企业要注重对员工职业素质能力的培养。供电企业员工应该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素质:一是要具有标准的职业形象。员工的形象影响着企业形象的提升,如果员工具有良好的职业形象,会在无形中提升客户的信赖度,因此员工要注意自己的整体形象;二是服务用语要规范,服务用语能够提升客户对企业的亲切度,因此员工要注意使用服务用语的标准化;三是职工要具有专业的服务技能,员工服务技能的高低决定了对客户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服务技能包含了业务技能和社交技巧,如专业知识、服务沟通技巧、处理投诉的技巧等;四是需要礼仪形态要标准。站姿、坐姿、面部表情以及肢体语言等都属于礼仪形态范畴,在对客户服务的过程中,这些形态要能够很好地把握,以便于与客户更好地沟通。另外,要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水平,企业还要对员工进行培训,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培训方式,如可以对企业员工不同的阶层进行培训,对管理层、高管层、主管层、操作层、服务层、技术层等不同层次进行专业培训,从而提升企业员工的整体职业素质水平。总之,客户是供电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企业营销是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中心的活动,只有不断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才能更好地提升客户满意度,实现与客户长期合作的目的,增强企业经济效益,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作者:赵彦峰 吕国 肖瑞雪 单位:河北省康保县供电局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孟大勇.浅论供电公司电力营销制约因素及对策[J].华章,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