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传统遗传学范文

传统遗传学全文(5篇)

传统遗传学

第1篇:传统遗传学范文

关键词: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传统艺术;传承;发展;创新

受到全球化的影响,各种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备不断涌现,同时,一些前卫的思想也以崭新的面貌走进校园,我国美术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丰富我国美术教育教学资源提供了条件。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促使我国美术教育教学长足进步和发展,丰富了美术教育思想,使得美术教育出现了多元化发展。但是我们却在不知不觉中忽视了民族传统艺术文化,更加忽视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艺术的沉淀。一些具有中国风味的传统美术特色被忽略了,以至于很多学生对中国传统美术有着淡薄的认知,没有融入到民族艺术中。这一现象导致我国的传统艺术遭到严重的冲击,要想摆脱这一冲击,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就要继承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创新传统文化中不足的部分,使得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共同书写传统文化的新篇章。

一、努力建立教师对传统美术发展的使命感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例如,中国画、书法、剪纸等。每一个美术遗产都是历史文化的丰厚积淀,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重要的软实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美术极具地域特点和不同时期的时代性,有生动的历史表现力,得到世界人民广泛的认同和赞扬,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文化营养。作为中国人,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我们要加强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宣传和引导,使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在新时代得到传承和发扬。如果教师对传统美术把握不到位,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没有认识到根本的层面,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就无法做到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扬。这就需要每一位美术教师能够肩负起自身的使命,不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同时为学生在学习阶段创造良好的美术环境。教师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也是转变学生学习态度的引路人,因此,教师一定要肩负起自己的职责,引导学生朝着传统美术的正确道路出发。在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传授美术知识和美术技巧的同时,增加美术的文化背景,提高学生对传统美术的理解的认知,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继承传统文化艺术,并且不断对传统艺术进行创新,发扬新时代美术文化的艺术风格,推出属于我们这一新时代的美术文化。要重视传统美术文化,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二、培养学生对传统美术的爱好

(一)立足课堂教学,重视传统艺术的渗透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传统艺术应该合理地融入到美术教学课堂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传统艺术中包含的内在意义。因此,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宗旨就是使学生在实际的美术课程中学习到美术的知识技能的同时,学到美术背后的人文素养,为学生今后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学前教育的学生,如果自身的美术素养不足,就不能满足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学前教育学生应该努力学习美术基础知识,在提高自身美术知识水平的前提下,一定要增强自己的美术涵养和认识。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要为学生布置搜索课程,让学生提前为课堂上要讲的内容做铺垫。为达到这样的目的,可以指导学生自行成立学习小组来完成。在教师开始授课前搜集资料和图片以进行交流,拓宽学生视野,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的同时,增加了对美术的认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美术文化的理解。教师在课前也可以讲一些艺术家的励志故事,让学生对美术充满兴趣,然后再进行教学的导入。通过课前的准备,课堂的交流对话,学生在对教学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基础上,课堂间的互动就变得更加具有乐趣,避免了在传统课堂上所出现的教师讲课学生只听讲的尴尬氛围。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美术上的技能、技巧,更是一种心境上的升华。不断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艺术的兴趣,学生对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的认识,是当前美术界特别关注的一项课题,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传统文化逐渐被一些新技术所取代的背景下。教师在课堂上如果没有适当地介绍传统文化的背景和故事,只是片面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学生认为自身对美术已经了解得很透彻了,其实他们还没有对美术文化进行深层次的理解。教师要认识到传统艺术文化对当今学生的发展的重要意义,更是增强学生民族认同感的有力工具。教师在日常授课的过程中,要增强学生对传统美术的认识,为学生讲述关于美术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故事,让学生们身临其境,感受美术带给他们的乐趣。

(二)增加学生的传统艺术训练

现阶段,学校针对美术教育的特点展开了中国画、书法、特色手工等各项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增加了美术课程资源的传统艺术课程,加强了学校校园传统文化的教学。例如,从中国画课程当中教师可以从各个家乡的书画名人出发,定期到艺术馆观看书画展,使学生在了解到书画家精彩作品的同时,对他们产生自豪感,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绘画中传统艺术的浓厚兴趣。例如,泥塑课程是结合本土艺术而设置的,是与当地人的生活相结合产生的艺术资源。学校应该定期组织学生参加传统艺术文化活动,才能够使学生学习到在课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心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喜爱的科目,选择自己的课程,有利于学生的兴趣培养,还可以迅速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素养的认知。通过以上方式,增强传统美术文化渗透的同时,加强传统美术训练对于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学生不仅仅要学好基础的美术知识,也要能够在传统艺术训练中锻炼自身的美术技能。传统的美术训练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目标,为学生设置传统艺术的项目课题,使得学生参与到其中,感受传统文化训练带给他们的独特魅力。在传统艺术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行合作学习,还可以自由地探讨美术知识,无形中增强了学生对美术的认识,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美术素养。

三、如何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创新

(一)扎实继承学习

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同时也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学生对美术实现新的拓展和创新,同时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这才是学习传统艺术的目标。创新的前提就是继承,继承是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学习传统艺术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不断的鼓励学生掌握传统艺术的基础知识,并且敢于实践创新,要扎实地学习中国画、书法、剪纸等传统艺术,让学生继承传统艺术的同时,不断学习传统艺术,体验传统艺术创作过程当中的一些丰富的内容,让学生真正领悟到传统美术的优秀文化内涵。继承传统艺术是当今社会教育界刻不容缓的课题,也是当代学生必须要做到的使命。传统文化发展至今,是在历史悠久的长河中保存下来的,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学生继承传统文化,是符合当今社会发展潮流形式的。同时,学生在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可以开发自身的智慧,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二)激励创新融入

学生对传统美术的印象一般都是比较陈旧的,没有炫酷的色彩和造型,只是传统的黑白色。针对这样的情况,如果没有强大的说服力,是很难说服学生学习传统艺术的,因此要在传统艺术课堂欣赏课中,让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魅力,同时,学生要去发现在生活中传统文化艺术的应用。教学生通过对周围生活的观察,体会到中国元素存在于人们的实际生活中。例如,传统文化符号印章,它被用作北京奥运会会徽的设计,这一完美的设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是整个奥林匹克会徽设计史上的一个巨大的创新,因此,很多中国人都引以为傲。许多的中国元素在设计领域中广泛应用,设计师们通过传统元素和现代创新理念相结合,对传统元素加以创新,富有时代感和民族感。创新是新时代的永恒主题,时代在发展,必须要创新。拥有创新精神,能够使我们国家更加繁荣和富强。新时代的学生,不仅仅要继承传统文化,更要创新传统文化,加深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提高有关传统文化的素养。

四、结语

传统艺术发展的过程是长久的,也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传统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推陈出新、不断创新的过程,继承和创新是必须要相结合的。教师要辩证地看待传统艺术过程当中的优缺点,合理地吸收传统艺术中的精华,去掉传统艺术中不合理的方面。教师一定要有扎实的传统艺术技能,要能够敢于突破和创新传统理念,才能够适应当代社会人们对于传统文化审美艺术追求,才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传统艺术,理解传统艺术中丰富的内涵和文化,不断创新传统艺术,使学生在学前教育过程当中,真正学习到美术中传统艺术中所带来的营养。传统艺术发展到今天,是极具自身魅力的,很多的专家学者也在不断探讨传统艺术文化的内在含义。因此,学前教育的学生更应该牢牢掌握传统艺术的深刻底蕴,了解传统文化就在日常的生活中,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的部分。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不能停滞不前,要跟随时展的脚步,在日新月异的今天认识到传统艺术的重要意义,向学生传授传统艺术基础上的美术文化。

参考文献:

[1]孙晓敏,薛刚.自我管理研究回顾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8,(01):106-113.

[2]王彤.关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改革的思考[J].职业教育,2015,(03):92-93.

第2篇:传统遗传学范文

【关键词】传统艺术留学生教学培养传播路径

一、高等院校中留学生培养的现状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改革开放的扎实推进,人们能真切感受到与之而来的变化:日常需求与进口产品息息相关,电视节目上出现越来越多外国人的身影,校园中见到留学生也不再是稀奇事了。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得到世界的认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外国人充满吸引力,教育部在《留学中国计划》中提到:到2020年,我国建设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家,全年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留学生达到15万人,从中逐步增加中国政府奖学金名额等计划。由此可见,我国对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可谓不遗余力,这既是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路径,也是实现我国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举措,但是也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对外教育的师资力量单薄

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播者,往往在培育学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发展的实际却不得不面临一些客观问题:教育资源的不对等导致教师的主体素质参差不齐;国际教育中留学生数量的扩大与教师主体的缺失之间的矛盾;以及为扩大教学规模对留学生教师标准的降低。这些都是留学生培养中的“疑难杂症”,之所以“病症”积年难解,关键在于有能力运用双语教授传统知识的教师寥寥无几,双语教授课程不足以帮助不同汉语层次的留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然而,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传统艺术类别的教师尚不具备两门外语的能力,造成文化传播的专业度大受限制。

(二)教学内容的传播浅显化

当前,我国传统艺术主要分为两大部分:文人艺术与民间艺术。一是文人艺术曾作为中国社会文艺的主流形式却被逐渐边缘化,譬如书法、太极拳等艺术形式反而不如芭蕾舞、小提琴为人推崇,而民间艺术却因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逐步被削弱,呈现出边缘化、断层化的发展状态,不利于中国传统文艺的传承。二是中国教育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重理论而轻实践、重形式而轻内涵、重语言而轻文化的现象。这两方面的原因造成传统艺术在留学生培养中教学内容空泛,缺乏对传播实践性的探索,未挖掘传统艺术的深层次内涵。有学者调研发现,有相当一部分高校为留学生设置了陶瓷、武术、国画等艺术课程,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却往往过于重视陶瓷的形状、武术的招式、国画的笔墨等外在形式,忽略了陶瓷所象征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精神,忽视了武术背后传统美学与传统养生之道,看不见国画一笔一划里代表的处世哲学与道儒思想。留学生在华教育教学内容的浅显与空洞,严重影响了国际教育的教学质量,同时也无法更好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真正的魅力。

(三)留学生培育机制不完善

现阶段,各大高校对来华留学生群体的培养机制中,尚未明确双向评价机制、社工与教学相统一的机制。一方面,忽视了来华留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旧瓶装新酒”的教学传播机制并不适用所有学生,导致教学质量与传播效果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培育机制不健全,未能形成有效的课堂管理传播积极的艺术思想,并进行长效的监督管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优秀传统艺术的传播。中国传统艺术异彩纷呈,高校未能建立起与之统一的社会活动体系,比如参加花灯节、举办留学生茶艺展览,没能使留学生感受传统艺术同生活的魅力,因此不能真正地传播中国传统艺术。

二、传统艺术对培育留学生的重要作用

传统艺术是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文化,对社会大众的审美情趣具有导向作用,同时关乎一个民族的自信心。中国优秀传统艺术是传统文化的外在体现形式与传播路径,新时代建设文化强国的发展目标,使得传统艺术的传承与传播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党的指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进一步将传统文化的发展摆在了重要位置。中国传统艺术之于广大留学生,既是一扇窗户,开启中外学子文化学习、交流、碰撞的传播路径,丰富留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感受中国精神之源远流长,又是一座桥梁,连接了中国传统艺术与世界艺术交汇的路径,提高全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度。传播优秀传统艺术也有助于改变外国人对中华文化“刻板守旧”的固有印象,有利于文化的相互交融、推陈出新。传统艺术对留学生的培育与传播,不单是艺术表现形式的理解,还有传统思想的渗入。前者可以让留学生体验绚烂多彩、独树一帜的中国文化,比如皮影戏、京剧等艺术,以及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活动,切实让学子感受中国传统文化,这对于大多数留学生而言都是耳目一新的内容。后者是在日常管理中,丰富留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与感悟,明白“每逢佳节倍思亲”是重阳节的内涵、太极拳的一招一式是“过犹不及”的中庸之道、舞狮活动是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艺术表现形式往往天差地别,但可以直击留学生内心的是人类共同的文化情感。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有利于培育留学生在不同环境下感受文化的能力;有利于培养互帮互助、尊重不同文化信仰的优秀品格;有利于开阔留学生的视野,使其更好地适应中国环境,认可中华文化。

三、留学生培养中的传播路径:汲取中国优秀传统艺术的精髓

(一)重视传统艺术的交流

中国传统艺术自古以来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其表演形式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在留学生培养的传播途径中,教育工作者更要重视传统艺术的实践与传播,在艺术共享中感受中国文化。传统艺术的交流可以遵循王昌龄所提出的“三境”概念,以物境求得其形、以情境感受其情、以意境领悟其真。在留学生的培养路径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无外乎这三个过程:一是需要让留学生了解传统艺术的具体特征与表现形式,能够在心中形成初层次的印象;二是切实感受特定环境下的特定艺术内容,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三是通过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逐渐形成敏锐的艺术嗅觉,消除对文化的不平等心理,真正理解和包容中国传统艺术,体会其背后深刻内涵。譬如,教育部的《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通知》计划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建设100个左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探索具有高校特色和特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协同推进传播交流。这样的政策举措为留学生提供了传播传统艺术与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让来华留学生能在活动建设中感受不同的传统文化氛围。譬如,教师在组织或教授琵琶、古筝等传统乐器时需要在选曲上揣摩,可以多挑选民间小调或者民歌改编的小曲教给留学生,让其学会弹奏乐器的同时,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多维度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

(二)强化留学生培育的专业性建设

国际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需要不断的发展提升,一则需要政策扶持,通过引进“高精尖”人才弥补教师资源的紧缺,二则需要逐步培养高校文化科目教师的外语水平,以及提升外语教师的传统艺术审美能力。培养留学生的高等院校,需要将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交流语境的构建是国际教育的重中之重,只有跨越了语言的障碍,才能进行到传播文化的阶段。此外,留学生的教学模式需要因地制宜,结合专业课程相关的实践活动,结合当地的传统艺术表演,开展富有计划性和层次性的课外交流活动。大多数在华留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了解泛泛却充满好奇,因此要注意课程结合学校的特点,创造多元文化并存的教学环境。留学生可以多方向感受艺术展览、传统建筑等多种艺术形式,从中真正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质,深入了解中国传统艺术,汲取中国优秀传统艺术的精髓,化之为力量。高校留学生作为在校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占人数一般低于百分之五,但其管理却涉及各个层面,完善留学生的管理制度,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必不可少。不仅需要各个部门分工协调、权责分明、准确制定并及时更新管理措施,也需要辅导员与留学生进行充分交流,重视其心理体会,尽可能倾听学生的心声,让留学生感受到如沐春风的温暖,做到既有程序化的操作流程与标准,又有中国社会的人情味。

结语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可以在文艺作品中找到启迪。文艺对年轻人吸引力最大,影响也最大。”中国优秀传统艺术的传播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过程。留学生就像一粒粒携带中国文化的种子,中国文化就是阳光雨露,乘着东风,随着留学生的脚步将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参考文献:

[1]涂怡弘,邹晓彧.隐形的力量:寄寓中华传统文化开展留学生思想教育的运行机制[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7(4).

[2]李琼.依托学科优势,发挥自身特色,拓展留学生教育——发展我校留学生教育的思考[C].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2.

[3]张莉.“5W”传播模式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东盟来华留学生中的传播初探[J].广西教育,2018(3).

第3篇:传统遗传学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研培计划;木雕传统工艺传承

一、滇西木雕概况

滇西木雕以剑川地区为代表,2011年列入第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追溯剑川历史,由于土地贫瘠,通过手艺走夷方一直成为剑川人补贴生计的重要手段,历史上就有明代文学家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篇》对剑川木雕工匠在元代参与都城和宫室建设的记载,明嘉靖后,豪门贵族大兴土木、修建亭台水榭,民间儒道佛俱兴,庙宇祠堂林立,木雕作为建筑装饰的必要手艺更是得到大的发展〔1〕。云南省内大量的著名建筑或寺庙木雕装饰部分,都出自剑川工匠之手。1958年以后,一部分剑川木匠有幸参与了人民大会堂等重点工程的建设,1972年,剑川木器厂的工人参加了人民大会堂木雕大屏风等艺术品种雕刻制作以及民族博物馆等项目的修复安装建设〔2〕。到目前为止,剑川县下属的村镇以甸南、狮河、朱柳、金华为代表形成了较为集中的木雕村,分散在全县的木雕从业者更达到两万有余〔3〕。1956年建立的剑川县民族木器社是全县木雕产业的支柱,集中培养了一批“好手”,许多成为了现在的木雕领军人。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木雕个体户涌现,国内外各地订单不断,使剑川木雕逐渐成为全县经济主要支柱。但近几十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剑川木雕的供需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钢筋混泥土的便捷、快速、坚固,使大家逐渐放弃了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影响到了依托于木结构建筑装饰而存在的剑川木雕产业结构,木雕匠师不得不通过置换功能来寻求产业发展突破点,因此很长一段时间里,剑川木雕从实用性装饰艺术转化为欣赏性装饰艺术,雕花从门窗上走下来,作为装饰画、陈设摆件、旅游产品的形态支撑产业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现代化生产技术逐渐介入,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数控机床和精雕机提高了木雕产品的产量,但另一方面成千上万张图案模版库影响了剑川木雕形态的地域性本色。面对这些,木雕匠师几十年磨砺的美学修养、雕刻手法与经验失去优势;年轻的匠师善于接受新鲜事物,能快速地掌握现代化技术完成木雕作品,但由于缺乏艺术的积淀与审美能力的训练,用电脑调选图样时对图案的比例关系、构图的疏密关系不甚讲究,导致市面上出现了长宽比例失调、图形形态变形的木雕作品,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到剑川木雕的品质与美学价值。此外,市面上的木雕产品也趋于盲目开发状态,什么好卖大家就一窝蜂地都做什么,木雕从业者的创作与设计能力、洞察消费市场需求的能力有待提高。因此,现阶段很有必要利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资源对剑川木雕传承人群进行一个系统的培训,帮助从业者提高美学修养,增强木雕雕刻技术,了解消费市场的需求趋势,了解行业前沿技术手段,具备商品开发意识,扩展产品应用形式,掌握产品设计与创新能力,从而达到振兴剑川木雕技艺可持续繁荣发展的目的〔4〕。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出不约而同的关注,特别是2016年以来,复兴中华传统文化、振兴传统工艺上升为一种国家战略,被写进十三五规划等中央文件〔5〕。2017年大理大学被文化部和教育部列入2017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参与院校,2017年承担三期非遗培训项目,第一期“木雕传统工艺”普及培训班于8月28日在大理大学艺术学院正式开班。

二、“木雕传统工艺”普及培训班的理念与实施情况

“木雕传统工艺”普及培训班以委托云南省非遗中心定点代招的方式,从木雕非遗传承人、木雕工作室和职业技术学校(工艺美术专业)等渠道共招收学员40人。大部分为高中学历,学历层次普遍偏低,呈现理论接受度相对差但动手和实践能力强的特点;年龄比重偏态分布于年轻人,其中25岁以下的占比79%,25岁及以上的占比21%,结构充满活力与创造力,呈现接受新事物快、可塑性强的特点;此外,县级传承人占比2.5%,木雕行业从业者占比17.5%,与木雕行业相关的学员人群占比77.0%,部分学员家庭本身从事木雕行业,有的学员受周围环境影响对木雕技艺从小耳濡目染,但是本人亲历时间并不长,因此学员结构总体上也呈现工艺经验和行业经历相对不足的特点。培训班按照文化部非遗司提出的“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的总体要求〔1〕。基于学员的基础条件与多种需求,开设“基础”“拓展”和“实践”三个模块设置教学内容,整合多学科、跨领域的学者,设置《非遗基础理论与政策》《云南少数民族区域文化》《工艺美术知识》《图案设计》《造型设计》《设计鉴赏》《产品创意》《市场营销》《工具与材料技法》《创作实践》等方面的教学内容,解决从业者和传承人群在雕刻技术、审美形式、作品创作、产品研发等方面遇到的瓶颈问题,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探索良好发展的教育路径。木雕传统工艺普及培训项目历时1个月,前两周以课堂授课为主,邀请具有艺术设计专业背景的校内教师针对学员的基础条件开展理论知识与图案创新能力、绘画造型能力等方面的训练。并从清华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邀请了三名分别代表非遗理论研究与非遗实践研究和产品设计方面的专家授课,从各自的领域与经历扩展学员的视野,让学员了解全国非遗保护发生的政策与实践的变化,以及云南少数民族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分析了消费市场对文化消费的动向和趋势,立足非物质文化要融入生活的核心保护传承观念,引导学员形成价值意识,思考木雕工艺如何表现生活产品。第三周外出考察,根据学员的需求对省会城市的博物馆和各类雕刻艺术创作工作室进行考察,这些工作室从观赏艺术的角度对木雕的表现语言与用途进行了非传统的阐述,通过对根雕、葫芦雕等不同载体上的雕刻艺术进行考察,打破思维局限,让学员对于雕刻艺术的表现形式、表现技法、表现载体、应用功能在创新上形成宏观的观念引导。第四周以作品创作为主,是前一阶段教学成果的延续,并衔接前两周木雕材料与技法课的内容,同样以实践操作为主,课程由三位具有影响力的工艺美术师为学员进行传授,从雕刻手法、材料特性、雕刻技巧等方面对学员技术进行指导,弥补学员雕刻基础技术上的不足,帮助学员更好地完成作品创作。除课堂授课与实践操作的课堂形式之外,培训期间还开展了学术沙龙这样自由交流课程形式,让学员们在轻松的环境中与代表艺术、设计、技艺三个专业方向的老师进行自由的交谈,畅所欲言、答疑解惑。学员们经过一个月时间的学习,最终以完成一件木雕作品的形式结束了整个普及培训阶段的学习。在这个阶段中,收获是双赢的:一方面,通过培训班这样一个交流平台,汇聚了一支由非遗传统手工艺者、民俗文化研究者、设计从业人群、艺术从业人群组成的非遗文化团队,构成了“传统文脉、时尚元素、当代创意”为一体的相互学习与养成的关系,不同学科角度与专业背景的人共同探讨非遗内涵和精神价值,使大家对“非遗最终要回归日常生活”的保护概念更为明晰,初步形成以设计思维进行创作的概念,能根据设定特定需求创作作品形态,形成产品设计与市场需求相联系的产品开发意识,同时也催生了许多有启发意义的设计。如在产品设计课中,学员受老师设定的情境启发,设计一套用来待客会餐的云南菜食器,在这样的主题设计训练中,学员深刻体会到木雕创作不再仅是技艺上的精益求精,更多要关注“场所、功能和使用者”。另一方面,学员的技艺获得了一定的提高,并接触到了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法,打破了观念的局限。特别是通过文化沙龙、外出考察等形式的教育展示给学员多元的艺术体验、多元的文化形态以及多元的思考方式,促进学员在作品形态、雕刻技法、表现形式上产生创新的主观创作意识。在外出考察学习中,学员们来到昆明紫云青鸟文化创意博览园,参观了印象木雕展览馆、绿雪斋艺术馆、葫芦雕刻传习馆,在这里,有的学员是第一次接触当代艺术形态与现代艺术设计表达,面对琳琅满目的作品以各种不常规的形态和材料表现时,学员表示“很受启发,原来雕刻还可以这样做”。在看过根雕与残陶的结合、在葫芦上用烙铁绘画等作品后,学员对温润精细的雕刻与粗糙朴实的材质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印象深刻,他们意识到在雕刻中写实并不是唯一的表现方式,启发了多元表达的创作思路。学员们从日常的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走出来,来到大理大学的课堂中聆听学域内专家对非遗形势和非遗政策的解读,见识到全国各地各行各业为非遗保护和传承所做的事情,他们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对传统手工技艺的社会价值与文化价值有了新的定位,对从事的行业和掌握的技艺产生了自豪感和优越感,接下来,他们将像种子一样,将这里的所见所闻所感带回到自己的家乡,影响自己的创作形态,影响到周围人对传统技艺的态度和关注,最终达到“建立非遗文化自信、扩大传承人群”的培训目的。

三、问题与思考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是由文化部、教育部在全国78所高校开展的社会人员再教育新形式,以高校为项目具体实施的主体,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主要培养对象,传统工艺作为实施重点,是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具体落实。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提出来与大家探讨。

(一)现代设计思维引入非遗教育

在培训之初,有很多老师对现代设计思维引入木雕技艺的教学有疑问,担心现代设计思维干涉是否会破坏非物质文化的传统底色,使其失去原来的意趣?这实际上是关于非遗活态传承问题的探讨。今天的“非遗”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并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发展的〔6〕。历史上很多技艺由于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已经淹没在历史发展的浩荡长河中,能够流传至今的内容和形式在各个历史时期均以相应的变化适应时代的需要,并呈现与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不尽相同的形式〔7〕,由此可见,非遗本身就是变化发展的,因此将传统工艺作为一种活态的文化资源引入现代设计思维,创新视觉表达,设计开发产品,实现传统工艺的创造性转化并无不妥,也是符合文化部提出的“让非遗项目走进现代生活,在提高中进行保护,让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生态保护理念的。学员们对这方面的需求也是迫切的,在调查中,有的学员表示“我们可以将传统图案上的动植物雕得很精美,但是总是按照老样子去做也没有什么意思,年轻人也不喜欢,希望老师能在木雕图案式样的创作上给些帮助”,部分经验稍丰富、从业时间稍长的学员,对设计策略、品牌管理和产品开发的案例很感兴趣,“也想做自己的品牌,开发自己的产品”,通过艺术设计鉴赏讲座与产品设计课程的学习,学员更关注木雕传统工艺的当下应用和消费市场,现代设计思维应该为之所用。

(二)搭建企业、设计从业者与传承人群间的合作

在校培训的结束只是整个研培计划的开始,提高传承人群的木雕技艺仅是项目的目的之一,这仅仅是点燃了学员们对传统工艺创作的星星之火,后续如何维系才能让传统工艺复兴之火在他们之间薪火相传呢?这就需要一个连续而系统的后期管理机制与之呼应。包括由设计师、企业家、研究学者参与的对传承人群所在社区状况产业情况等方面的回访。回访不仅是学习成果的现状调查,还涵盖其他两方面内容:其一,高校研究人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做记录工作,运用数字化多媒体手段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木雕工艺的状况;其二,搭建企业、设计从业者与传承人群之间的合作,为传承人群提供更好的发展建议。如果通过相互合作,企业为传承人群提供更广阔的市场机会共同盈利,那么更多人会被经济价值、社会地位吸引,主动投入到非遗行业中来,从而达到“扩大传承队伍,提升传承能力,搭建交流平台,催生跨界合作”的目的,最终稳固培训成果。

(三)构建多元多导向互惠利益关系

项目培训由名校专家、学院专业教师、民艺导师三组知识层面构成,立足艺术学科理论体系单向式地向学员传播美学、构成、图式、审美等方面的知识内容,虽然保证了学员受教知识的全面性,但是作为教学资源利用率来看,这种单向式的教学形式惠及范围比较窄。如何扩大培训成果的受惠面,使教学资源的投入获得更大化的受益?从教学相长的角度看,“学院的专业教师”“民艺导师”“名校专家”“学员”“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四个层面的人员实际是互相依存的有机整体,民艺导师、学员的从业经历和成长环境为教学及研究人员提供白族木雕图案纹样的收集、整理、技艺的工具等相关领域研究的样本和资源,名校专家从各自领域为学员解释白族木雕的文化意识形态、图案创意、产品创新方面的设计思维与方法理论,在这过程中艺术设计本科学生为学员提供了扩展思维的设计实践,学员为学生提供了创新思维的丰富素材,基于此种关系,参与教学过程的四大元素以有目的性的主题为线索,通过多元化的多导向教学形式设计,同时考虑介入艺术设计本科学生的参与,从课程结构、项目作业等方面设计互助环节,有利于扩大培训成果的受惠面,同时也有利于形成具有特色的学科建设专业发展路径。

(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短期培训存在的条件限制

项目的教育实施是基于传统教育教学手段进行的,包括课堂讲授、学术沙龙、多媒体设备辅助的手段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三方面显著的问题:其一,传统教学方式难以满足时间短、强度高,内容丰富的培训需要;其二,传统教学手段难以兼顾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技能基础高低不一的复杂教情需要;其三,课后实践缺乏跟进环境,难以长效维持教学的成果。目前现代教育技术依托互联网络、手机APP终端,向学习者展开了一个丰富、便捷的学习渠道,这包括以在线解答为代表的“在行”“分答”等平台,以在线微课为代表的“中国大学MOOC”“混沌大学”等平台,在线直播为代表的“荔枝微课”等平台,这些形式突破了传统教育受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更利于解决多元化、个性化的教育需求,在医学、历史学、民族学、政治学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学科中资源相当丰富,以知识付费的机制运营情况良好,但在工艺美术、艺术设计等艺术学科中,此类微课的建设尚不多见,因此考虑这一手段介入课程建设,一方面是对于现有条件下教学限制的有效补充,另一方面是借助网络平台推广,扩大工艺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科普价值和影响范围。

[参考文献]

〔1〕李佳.族群认同、文化权力与手工艺传统:以大理剑川木雕为例〔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2(2):117-121.

〔2〕张笑.剑川木雕〔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18.

〔3〕崔爱兰.融古开新:当代剑川木雕发展个案〔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7.

〔4〕赵全胜.利用大理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打造高校艺术特色课程〔J〕.民族音乐,2010(6):90-91.

〔5〕陈岸瑛.传统从未来向我们走来:振兴传统工艺的时代语境与创新路径〔J〕.新美术,2017(4):5-10.

〔6〕李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生态主体论〔J〕.大理大学学报,2017,2(1):23-26.

第4篇:传统遗传学范文

关键字:斲琴;天人合一;蔡昌寿;古琴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亦是文人生活不可或缺之物。古时称为“琴”或“瑶琴”及“七弦琴”。古琴在孔子时期已盛行,据《史记》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1919年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所设古琴组将“琴”首称为“古琴”,以区别于胡琴、扬琴等乐器。近年,古琴艺术被列入香港“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再次引起本港对古琴艺术的关注。古琴的古老传统除了弹琴艺术外,更有斲琴(“斲”音琢,古人称造琴为斲琴)、造弦等的技艺。传统斲琴技术是古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琴制尚象论

古琴琴器本身就是精致考究的艺术品。古琴琴身的造型设计构造大致确定于汉代。琴身面如覆瓦,底平直,而覆瓦是中国历朝历代和平的象征。古琴通长约三尺六寸五(约120-125厘米),象征一年的365天或周天365度。十三个徽位代表一年12个月和4年的一个闰月。古琴的整体构造类似于人体的生理特征,模拟人体各个部位而制,具有头、颈、肩、腰、尾几个部分,强调身心的和谐发展,具备传统阴阳平衡的“和”思想。形体设计中“和”的思想还体现在优美线条的运用。与西方对立体造型的艺术追求不同,在中国的艺术形式中,如绘画、音乐、园林等,多以“线性”为形态特征。古琴线条一般分为曲线与直线。曲线体现阴柔之美,而直线则体现阳刚之美,曲与直,柔与刚,正是对立统一辩证关系的呈现。斲琴家善于自然巧妙地结合曲线与直线,创造出优雅或阳刚的古琴形式。例如,“正合式”主刚,挺拔有力;落霞式主柔,柔美流畅;而在常见的古琴形式中,“仲尼式”、“伏羲式”、“灵机式”等款式形体则刚中含柔。无独有偶,古琴的形制也体现出琴器结构与自然、象数间的渊源。如《太古遗音》所述:“古先圣贤造琴。其状不一。而制度尚象则有定式。琴额长二寸四分。以象二十四气。岳广三分……”。琴头岳山象征高山,琴弦象征流水。琴的底部有两个音槽,位于中部较大的称为“龙池”,位于尾部较小的称为“凤沼”。琴弦之“流水”于此形成一个循环。此谓上山下泽,有龙有凤,象征天地万象。支撑琴的一对脚称为“雁足”。饶有意味的是,古琴设计中古雅的命名︰龙池、凤沼、雁足,均以图腾尚象构成琴器各部位名称,体现出琴式产生之初有着深远的尚象情怀。中国祖先的乐器制造往往与对宇宙的理解一致。用心品琴,其形已使人心怡。而古琴审美价值之高与其制作工艺密不可分。

二、琴材与造琴

斲琴工艺精致且复杂,其工序分为寻、斲、挖、镶、合、灰、磨、漆、弦九个步骤。斲琴之道需顺应自然,首先,如何使挑选的良材与各个部件搭配相宜,需要足够的经验与技艺,也为历代斲琴名师所注重。《太古遗音》不仅对传统的琴式进行了论述,在琴材的鉴别方面,其中的“琴材论”如是论良材:“乐由阳来,虚所生也。故庄子曰:乐出虚。夫虚则通,实则凝,凝而不通,乐何由作。惟桐之材,其心虚,而理梳。理梳则虚,不特其心而在体。举则轻,击则松,折则脆,抚则滑,轻松脆滑,谓之四善。”“轻、松、脆、滑”不仅作为琴材四善,也充分体现在明代冷谦的“琴声十六法”中对琴音色及技巧的标准(轻、松、脆、滑、高、洁、清、虚、幽、奇、古、淡、中、和、疾、徐),从而构成古琴艺术从斲琴到演奏,一脉相承的审美理念。由此可见,古琴演奏不只是纠缠于形式与技巧的技艺,更需要了解斲琴到品琴的整体系统,从而掌握琴中之“道”。正如陆游所说:“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完整真切的感悟,才可强有力地支撑古琴演奏。如《斲匠秘诀》引雷氏之语:“选材良,用意深,五百年,有正音”。此外,《诗经》中已有关于古人选用木材的记载:“定之方中,作楚宫。樱之以日,作于楚室。树之棒栗,椅桐梓漆,爱伐琴瑟。升彼虚矣,以望楚矣。望楚与堂,景山与京……”。木质直接影响古琴的音色,可视为古琴的灵魂。深受道家文化影响,斲琴之琴面与琴底的选材,都是以分别属阳与属阴的两种木质斲制而成,从而达到刚柔相济,阴阳互补的状态。阴阳结合乃生道,桐木属阳,斲成琴面拟天;梓木属阴,斲成琴底拟地。桐木木质松软、疏透,可使古琴音色优美通透;梓木坚硬、紧密,可使琴体坚固,不易变形。斲琴桐木,应选用纹理顺直、宽度均匀、硬度适中,无节疤和虫蛀等缺陷的良材。另外,桐木越老越好,年份越久则越稳定,由于木液已尽,音色更为松透。新的木头因为湿度等原因,容易变形。弹性较好的桐木可以充分振动,坚实厚密的梓木琴底能够将声波反弹回去。然而,史料记载不少琴家择松衫之优者伐而斲琴,音色胜过梧桐,藏古松透。可见,因材而斲,合理取舍为斲琴之精髓。而选用桐木充分发挥振动效果,同时加以灰胎抑制振动,则体现了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庸”之主张。斲制古琴选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材质,是为了获得更优美的共振发声,更在于独特声音的美学追求。而琴音品质的审美,在于琴人感受、呼应宇宙中的天人之道。在古琴斲作中,琴面与槽腹的制作及其相互结构相当重要。琴面的弧度与岳山、龙龈的高度不仅会影响古琴音色,还会影响到演奏时的手感。若岳山和龙龈过高,演奏时会觉得抗指,若过低,又会出现拍弦的声音。内在的槽腹结构也为历代斲琴家所重视。槽腹腔体的大小并没有统一标准,而是与面板、底板的薄厚、长短,以及木质的松紧、质地相互配合,进行调整。据宋代《碧落子斲琴法》中记载:“面厚肚窄,其声低而窒塞;面薄肚宽,其声高而虚鸣”。近现代斲琴家也多有共识:如果琴板不厚,而琴腹过大,音便会空而无韵;若琴身木材较紧和厚,此时假如琴腹过小,必然导致音色沉闷。因此,因地制宜,包容和谐,贯穿古琴斲作的各个环节。古琴斲制的后道工序是髹漆。古琴的漆胎大多选用鹿角霜与生漆合成。鹿角霜具有透音效果,而生漆可防潮、耐酸、耐磨,因此漆胎能够很好地保护古琴。同时,漆胎使弦与板箱共鸣体的耦合振动多了一层传播阻碍,因而造就了古琴深沉内敛的音色。这种音色也来源于古琴琴弦结构的特性。因为弦下没有品或柱,故而保留了其有效弦长的长度(通常在110-112厘米之间)。弦长越长,振幅则越大,频率也越低,吻和历代文人“中正平和”、“温良敦厚”、“虚静简淡”的审美情怀。古琴之美在于和谐,从斲琴到演奏,均体现出中国的哲学根基,可以说是传统人文精神的物化。中国乐器制造历史悠久,而古琴则是中国器乐艺术中集大成者。中国乐器在选材、构造、形制、音色等方面趋于自然,注重“中和之美”,使“天人合一”哲学观的内涵得到延伸和拓展。不仅中国乐器制造的理念如此,中医疗法的核心亦是如此。斲琴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不仅包含深刻的科学思考,其丰富的文化价值与美学价值更值得研究与保护。有关上古先贤制琴,《礼记•乐记》中记载,“琴上方浑圆取形于天,下方方正效法于大地”,也由此可见古琴寄托了古代文人雅士的胸襟与情怀。斲琴技艺集雕刻、漆艺、书法、音乐于一身,承载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国哲学异于西方的最显著特征。作为我国独有的美学理念与智慧的产物,在斲琴中,对材质的甄别、各部件的选择、尺度、髹漆的确立等,有着严格的要求,以一套和谐对应的工艺方法实现不同音色品质追求,体现着“天人合一”、“相生相克”的传统理念。

三、当代传承

由于特殊的历史因素,香港成为传承古琴艺术的福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少琴家由内地南迁来港,其中便包括浙派琴家徐文镜。由于内地环境动荡,导致琴艺发展也停顿下来,而古琴的保存和传承在香港得以实现。年屆八十的蔡昌寿于一九五零年代随琴家徐文镜学斲琴,是香港最后一位按古法炮制古琴的斲琴老师。在港坚持亲手斲琴五十年的蔡昌寿师傅潜心钻研,将其视为一种艺术创作,一生倾注于服务本地和海外琴人。同时,他还致力于传授斲琴手艺,于1993年开班授徒,坚持亲自口传心授一众琴人,希望将完整的古琴教育保存和传给后世,并希望重新兴起古人自弹自斲的古琴文化,使中国传统得以代代相传。位于香港九龙的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内的“蔡福记”,便是蔡昌寿经营的乐器厂。经历了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由盛转衰的变迁,现如今的“蔡福记”乐器厂只生产古琴,并传授古琴的斲琴技艺,反映出蔡昌寿对弘扬古琴文化的专注。跟随蔡昌寿学习斲琴的人士来自各行各业,包括医生、教师、音乐家、飞行员等,可见蔡昌寿收徒不拘一格。然而要有所成就,则需要长期的坚持与磨炼。斲琴技艺不是一门单独的工艺,而是整个古琴艺术中的重要一环,是整个古琴艺术体系的基础。在当代,斲琴技艺无论是传承还是改良,是注重文化价值还是经济利益,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举措。随着香港古琴艺术申遗成功,笔者认为,发展传人,传承技艺才是第一要务。香港不乏热爱古琴艺术的琴人,有些甚至将弹琴与斲琴结合,延续了琴人自制琴器、斲琴自弹的传统。对于普通古琴爱好者,若能更深入关注并了解斲琴技艺,才可透彻理解“琴道”,把握中国哲学观念的精髓。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道路上,若能将更多关注与努力注入古琴艺术多方面的平衡发展,注重斲琴艺术与传承人,才能避免斲琴艺术的独立化,或使斲琴传承出现断层,从而由整个古琴爱好者群体、演奏家、专家学者,共同完善古琴艺术发展与传承的体系。

参考文献:

[1]BellYung,Entryof"Qin",inChinaSection,GarlandEncyclopediaofWorldMusicVol.6:EastandInnerAsia,ed.RobertProvine,TokumaruYoshihiko,J.LawrenceWitzleben.2001.

[2]BellYung,"Introduction,"co-authoredwithJosephS.C.Lam,inThemesandVariations:WritingsonMusicinHonorofRulanChaoPian,pp.1-7.

[3]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4]【明】编者不详.琴苑要录,据明抄本传抄晒印.

[5]【宋】田芝翁撰,【明】袁均哲注音释.太古遗音[M].台北:世界书局,2012.

[6]许健.琴史初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

[7]《乐记》,见《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79.

第5篇:传统遗传学范文

【关键词】传统服装;工艺教学;传承;创新

0引言

服装范畴较大,包括运动装、时装、童装、针织服装等。传统服装指的是中国的传统服饰,如旗袍、中式服装、汉服等,以下把这些服类简称为中国的传统服装。工艺教学中也跟此类服装教学有关。服装工艺教学在服装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服装成形的关键教学,是从服装设计到服装样版、最后到服装工艺的重要步骤。因此,服装工艺教学在各服装院校课程设置中也经常被定位在核心课程的位置,让学生掌握制作工艺技能,对各类服装都能够熟悉制作工艺流程,并且能掌握服装设计图,合理转换从样板到样衣的过程,这是服装工艺教学重点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课程的核心所在。

1传统服装工艺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服装变化日新月异,在快节奏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服装工艺教学也在积极地进行改革。在改革的同时也发现了现有教学上的弊端,如对一些传统服装工艺的教学日益削弱,甚至关于旗袍、中式服装等种类的服装没有在课程教学内容中体现,更多的被企业成衣化服装教学工艺所代替,特别是近年来传统服装工艺最精湛的手工艺教学几乎已经空缺。许多传统服饰文化在与现代文明的冲撞中也渐渐隐退,传统的服饰工艺和技术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在服装院校工艺教学中,有些传统的手工艺教学也失传,手工艺在学习中占的份量已经越来越少。通过几所高校的服装课程教学来看,也大致如此,甚至没有这方面的学习。服装工艺课程作为高等院校服装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培养学生工艺技能为主要目的。由于在课程设置上的局限,这些传统工艺也多在教学中被忽视,服装院校的学生对传统服装工艺也越来越陌生,对手工工艺的认识更是薄弱。这些都是现在高校服装工艺教学存在的问题,需要解决。不能让传统工艺在学生手中丢失,而应更好地传承下去。

2传统服装工艺教学传承与创新的意义

中国传统服装有着悠久的历史,象征着华夏文明,承载着中国悠久的服装文化,其中精湛的传统服饰工艺与精细的手工工艺尤为经典。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服装品位的提升,量身定制的中式服装也日益受到现代人的青睐。传统服装作为中国传统服饰,蕴藏着深厚的历史价值与文化细脉,铸就了独特的匠心精神。在服装教学中增加这方面的学习,对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创新有着深远的意义,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式服装的传统工艺,传承精益求精的手工技艺,得到匠人精神的熏陶。也能给学生提供学习机会,扩大传统服饰的影响力,让新一代大学生把中国传统服装加以传承和创新。从现状来看,全球经济一体化突破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间独立生存与发展的界限,我国一些传统服饰文化在与世界各国服装文化的冲撞中渐渐隐退,传统的服饰工艺和技术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因此认识和分析传统服装工艺教学的现状及变迁原因,并进一步探讨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展思路,对传统工艺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因此,为了不让传统的中式服装工艺在学生的技能教学中丢失,服装院校推进传统服装工艺教学,促进教学的推广是非常有必要的,增加这部分服装工艺与制作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传统服装工艺中获得更加全面的知识,在传承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创新。也能让高校的服装工艺教学在传授传统工艺中把工匠精神与精湛技艺有机结合,促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3传统服装工艺教学传承与创新的思路

传统服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底蕴。中式服装精湛的手艺技巧更好地传承了“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工艺教学的基本思路是通过传统服装工艺教学,让学生继承和发扬传统工艺技艺,弘扬宁波服装特色的“红帮”精神,领悟传统工艺与中华文化的魅力。通过教学改革的创新,把现代新工艺、新方法融入到传统工艺教学中,提升传统中式服装工艺的再创新,结合中国元素,使中式服装更具独特的工艺制作手法,让中国传统文化在服装中得到完美体现,也能让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在课程教学中得以有机结合,获得全面的发展。中式服装高级定制的日益发展,也能培养学生今后为个性化服装产业的发展提供服务,扩大就业领域。通过工作室辅助教学的形式,搭建传统服装沟通交流平台,与企业紧密合作,提供传统服装工艺设计制作,拓宽学生创新创业。此举也使服装工艺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使学生在学习现代服装工艺的基础上拓展学习传统服装工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艺,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也能倡导更多的爱好者加入团队,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手工技艺,让优秀的传统技艺在新一代的大学生中得到传承与发展。

4传统服装工艺教学传承与创新的内容与方法

4.1传统服装工艺教学传承与创新的内容

一方面,学校在服装工艺教学内容中增设中式服装等工艺教学内容,如增加中式服装的手工艺制作、传统旗袍的精湛工艺和改良旗袍的现代工艺设计与应用,比如旗袍滚边工艺、盘扣工艺、各种手针工艺、钉珠工艺和中式服装的手绘工艺等[1],这些工艺在教学中的实施,可使传统工艺在课程教学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另一方面,在课程教学内容中加强之前空缺的手工艺课程教学,培养学生一针一线的精湛技艺、精益求精及专注耐心的工匠精神,了解传统服装工艺中的手工艺教学,对刺绣、钉珠等手工艺进行细节工艺制作,学习中式服装刺绣等工艺设计内容,使手工艺在中式服装中的实践教学中得到应用,让学生在学习传统手工艺时结合新中式工艺教学,将新工艺不断深入到教学中,使传统服装不断新生,更有市场[2]。传统服装手工艺制作教学课程与校外张秋儿旗袍工作室合作开展,并组织学生去工作室学习手工艺,安排学生到刺绣非遗馆等实地学习等。通过校内外的学习活动,扩大学习中国传统服装工艺的影响力,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学习,培养学生手工艺专业技能,学习中国传统技艺,提升创新意识,不断在课程教学中研究新中式新工艺内容的创新,让学生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工艺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渗入新思想、新创意、新工艺,使传统工艺教学得到创新发展。

4.2传统服装工艺教学传承与创新的方法

整个教学内容在授课中制定精细的教学方案,通过前期的课程调研和资料收集,与企业合作授课,进行作品设计与制作,扩大传统服装的影响力。加强刺绣纹样的工艺设计、旗袍工艺等课程内容的开拓,让学生参与其中,认识传统服装技艺,培养兴趣,并在上课的环节中加强工艺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课程教学中设置完善教学内容,改变以往的工艺成衣化教学方法,增设旗袍工艺、中式服装工艺、手工艺等内容,以模拟高级定制服装制作的项目形式开展教学,结合量身定制的方法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以多种方法开展工艺教学。边学边做,实行高级定制项目化教学,进行实地取经。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多渠道教师进行授课指导,学生边学、边做、边实践。以传统服装高级定制模式一站式要求进行教学,阐述高级定制的工艺要点与方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3]。通过师徒帮带式的方法进行传统工艺教学,与校外张秋儿旗袍工作室的创始人张秋儿老师一起合作开展传统服装工艺教学,深入实地教学,共同完成教学过程。成立优秀学生工艺团队,结合工作室培养学生的传统手工艺技能,激发学生学习传统工艺的兴趣,让更多爱好传统工艺的学生有可持续发展的学习机会。工作室也可以引进企业等实际可操作性的项目,与学生一起研究学习,促进传统工艺的教学与发展。传统服装的工艺教学要落到实处,让精湛手工艺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及改良中式服装的新工艺教学创新得以体现,将传统服装与时尚相结合,使传承手工艺制作在中式服装中得到应用,让中式服装在当今的商品经济中更加获得新生。让学生传承好的技能,并具有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具备精湛的工匠技能。带动学生加入中式服装制作团队,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学生,这也是在工艺教学中需要达到的目标。新一代的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有待加强,针对这些问题,要在传统服装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以传承手艺来带动课程教学改革,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素质与技能,传授精湛的传统工艺。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改革,发扬宁波服装的“红帮”精神。

5传统服装工艺教学传承与创新改革中的实效

这几年通过与企业合作模式的不断探索,学校的服装专业课程中设置了关于传统服装教学的课程。分模块专业其中有一个方向为高级定制班,专门针对高定班课程设置了中式时装制版与工艺、中式时装定制制版与工艺、礼服制版与工艺等相关中国传统服装类教学的课程,在这些课程教学中主要讲授旗袍、中式礼服、中式服装等的样版制作与工艺操作。通过工艺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学生对传统服装工艺有了更深的理解,技能上也得到了提高。具体有以下几点。

5.1服装工艺课程教学内容的提升得到实效

在服装工艺教学课程中增设了中国传统服装工艺的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开设相关传统服装工艺课程内容,加强传统服装文化理论教学与传统工艺实践操作相结合,把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融汇到教学中;实践教学中传承精湛的传统服装手工艺教学,让更多的大学生得以掌握传统服装工艺的精髓,也能让传统中式服装手艺在学习服装专业的大学生中得到更好的传承。

5.2服装工艺课程传承与创新程度的提高

在服装工艺教学中教学模式不断创新,不断探索。通过在课程教学中引进“红帮”传人等工匠来传授手工技艺,让学生不仅学习精湛的工艺,在学习中也能培养优秀品质,传承工匠精神。课程改革中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理论中渗透传统文化,使传统技艺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在教学中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学模式的创新也在不断进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艺教学设备也越来越先进,多媒体演示、现代网络、录像录播系统等多媒体革新现代教学模式。新工艺教学不仅仅是单一的“技术传授”,还可以通过利用这些教学来培养学生应变的创新能力[4]。通过新信息、新工艺,使传统工艺注入新的思想、新的技术,得到新的发展,也使传统中式服装的工艺得到提升与创新。

5.3工作室与服装工艺课程教学相结合取得成效

把服装工艺教学与中式服装工艺工作室有机结合,成立学生工艺团队。结合工作室培养学生的传统手工艺技能,激发学生学习旗袍工艺的兴趣,把中国传统中式服装技艺发扬光大,扩大影响力,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传承与创新。开展校企合作,通过工作室与企业项目的开展,不定期地组织学生去宁波张秋儿旗袍工作室学习,到各企业学习取经。学生能在实践中更好地学习传统工艺技术,也能把学生新中式发展的创新设计融入到企业中,使校企合作得到可持续发展。通过旗袍产品的展示,企业专家对学生技能进行评定,扩大对外的宣传力度。

5.4服装工艺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收获

近年来,在这些服装工艺课程实施中,学生创作的作品也收获了不少的成绩。通过课程项目的落实,学生针对要制作的服装,自己量身定制,从服装设计开始画出效果图,到购买面料,再到服装打版与制作,一系列的工作过程都要自己完成。最后每人制作出高质量的中式服装,这些作品以拍照方式或作品进行展示。学生自己穿着、拍照,把美照发至朋友圈的那种自豪感,就是对传统服装课程的学习交出的一份圆满的答卷,这些收获也是值得推广。最重要的是,通过课程学习也培养出了学生耐心和精益求精的好习惯。学生的作品在学校网站,并通过专业公众号进行作品展览等,企业与教师共同评价,也得到了专业人士的好评,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兴趣,在专业学习中得到了较大的促进,让传承和发扬宁波服装的“红帮”精神和文化在服装工艺教学实施过程中得到实效。

6结语

传统工艺教学注重的是学生技能的培养,在一针一线操作中感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传承传统工艺技能中,传播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精髓。在不断改革创新的时代,让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不断融合,不断创新,使传统工艺教学更具生机活力。

参考文献

[1]张凤兰.旗袍缝制工艺[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2]郭荣茂.传统手工技艺在现代的重构[D].上海:上海大学,2011.

[3]陈礼玲.旗袍结构设计和工艺演变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