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传统医学文化范文

传统医学文化全文(5篇)

传统医学文化

第1篇:传统医学文化范文

在课程教学已经成为教育首要方式的今天,没有什么比开设专门课程传授知识最为有效、便捷的方式了。教育部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要统一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覆盖面,面向各级各类学校重点建设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视频公开课。正是意识到开设这一课程在普及传播传统文化知识、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方面所具有的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在医学院校开设的公共人文课程体系中,增加传统文化课程,目的一是要系统地为医学生传授传统文化内容,使医学生能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演进历程,对灿烂悠久的古代哲学、学术思想、宗教信仰、典章制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风俗民情等有一个比较概括的认识和把握。二是要在了解传统文化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使大学生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比如说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重视秩序的伦理精神、贵和尚中的和谐精神、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天人合一的自然精神等等,从而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完善人格修养,提高道德素质。三是要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客观分析和科学评价,甚至与西方文化进行比较,使大学生能够拥有全球视野,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和发展方向,吐故纳新,继往开来,创造具有本民族特色和时代特点的中国当代文化,这应该是当代大学生包括医学生的历史使命,也是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之一。目前,在全国各高校开设的“两课”等公共人文课程,以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主要目的。在这些课程中,其实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比如说“特色理论”这门课程,涉及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重大问题,在这些地方,应该使学生鉴往知来,了解相关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如在和谐社会、和平外交等章节部分,可以结合讲解传统文化中关于“中庸”、“中和”以及“和而不同”、“协和万邦”、“与邻为善”等传统文化观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以塑造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基本目的的一门课程,更可以融入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比如说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仁人志士自律修身、杀身成仁、兼济天下的高尚情怀和可敬可泣的英雄事迹等。目前来看,由于多种原因,学生不愿听,教师不愿上,“两课”遭遇尴尬和无奈,为了顺利完成授课计划,应付结业考试,相当部分教师对此缺乏重视,其中丰富的传统文化没有得到应有的传授,这一问题值得教育工作者重视。此外,在公共人文课程体系中,还可以开设大学语文、中国历史、传统艺术、哲学、社会学等必修或选修课程,在这些课程的教学中贯彻传统文化教育。

2在医学专业课程中加入传统文化内涵

在医学基础课程中传统文化教育如《医学伦理学》是一门运用伦理学理论、方法,研究医学伦理、道德问题和现象的学科,在阐述医务人员应当遵守的医学伦理、医学道德等问题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对西方医学伦理、道德观点的介绍,而且有必要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解释这一问题。如孙思邈的《大医精诚》是论述医德的一篇重要文献,文中指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合格的医生,对病人应该一视同仁,不分贵贱贫富,不计个人恩怨得失,这是传统文化中对医德提出的要求和规定,与西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和南丁格尔誓言一样,都是指导从医者的根本行为准则,像这些与医学伦理有关的传统文化内容在课程教学中都应该提及。再如《医学心理学》,这是研究心理活动与病理过程相互影响的一门课程。在我国的医学体系中,一贯重视人体和外在环境的关系,重视形、体、神之间的关系,人的不同气质、性格与疾病的关系,并把这些因素当作一个整体来认识,重视心理因素在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中的作用。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和基本形成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就阐明了外感于“六淫”和内动于“七情”的相辅相成与协同作用的思想,在治疗和预防上主张“治神入手”、“治神为本”、“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等观点。这些传统医学知识和理论是传统医药文化的一部分,在教学中也应该涉及到。医学实质上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体,但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被无限放大,而人文科学属性却越来越受到轻视。在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很多时候施教者完全忽略、抛离了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这一目的。有学者批判说,当前医学教育已经陷入了“工具理性主义”的误区而无法自拔“,传统文化逐渐淡出了医学教育(特别是西医)的视野,历史传承的优秀文化成果不能进入学生的灵魂深处。”事实上,即便是目前医学院校开设的诸多专业医学课程,从根本上都包含着关爱生命和健康、解除病痛和困苦这一终极人文情怀,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医学文化存在着深度的契合和联系,完全有可能在授课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比如说,在讲解“细菌耐药性”和“SARS”冠状病毒问题时,可以联系传统文化的“整体”、“和谐”思想,联系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传统哲学观念。

在学习传染病学时,可以给学生适当的介绍中国古代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预防、治疗措施,使学生们了解传统医学的伤寒理论和温病学说,了解张仲景、王叔和、叶天士等人在传染病治疗中所做出的突出成就。在学习药物化学时,可以介绍传统医学的本草典籍和中草药基本知识,了解古代人们对“药食同源”的认知和对天然药物的运用,让学生体会到传统医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传统医学的责任感、使命感。传统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历史悠久,成就卓越,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和文明的一大贡献,有着不可忽视的特点和优越性。但自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以来,由于西方医学在微观研究和针对性治疗等方面,确实有着明显的优势,因此得到世人的追捧。从目前来看,西医在我国医学教育和医疗实际中已占据压倒性地位,传统医学呈现整体衰退之势。在医学教育中,一般医学院校的专业课程几乎清一色的都是西医学科,有些院校的中西医结合专业不断缩水甚至被取消。就中医院校而言,也大量设置西医课程,生搬硬套西医教学方法,不遵循传统医学的自身规律。在这种情况下,医学生对传统医学文化的了解逐渐变得困难、薄弱、狭窄。我们认为,作为一名合格且有素质的“中国医学生”,理应对传统医药知识以及其中蕴含的传统医药文化有所接触和了解。比如说了解中医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思想,了解其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精气学说、病因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等基本理论,了解中医“望、闻、问、切”和“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的“四诊八纲”治疗方法,了解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很难想象,如果一个中国的医学生,不知道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不知道《内经》、《素问》、《千金方》、《本草纲目》,能算是一名合格的中国医学生吗!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该在中医药院校以外的其它医学院校也开设中医基础课程,比如像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针灸、医古文、中国医学史等。当然,开设课程的内容多少、深度可以根据学校的培养层次和实际情况有所区别,也可以选择必修、选修等不同的授课方式。通过这样的一些方式,促进医学生对传统医药文化的了解和对中西方医学不同特点的认识。当然,充实更新医学专业课程内容,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在医学专业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不是一件可以一蹴而就的事。其中,大到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目的,小到课程内容和教学重难点的调整等,都会遇到复杂问题。另外,就目前来看,多数专业医学教师出身于理工科,缺乏人文教育背景,缺乏足够的中西文化贯通能力,难以在教学中有意识、有步骤地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所以,还需要加强对专业医学教师的通识教育和传统文化培训。这些问题,都需要不断地努力才能够有所纠正和改善。

3传统文化融入到医学实践中

第2篇:传统医学文化范文

关键词:医学生;职业素养;中华传统文化;融合

1溯医学生职业素养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契合之源

1.1人本观

“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源起春秋时期名相管仲:“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指出人是江山永固的根本。《尚书•五子之歌》中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强调民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核心。人本思想在中国传统医学文化中亦显而易见。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之《千金方》说:“人命之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生动地诠释了医者对生命的敬畏、尊重。纵览我国现代医学发展史,不难发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医学人文领域应用最为广泛,可以说达到了深入人心的程度。以病人为中心,患者至上,关爱病患,兼爱平等,尊重隐私等等无不体现出对患者的人文关照。事实上医生不是无所不能的,但人文关怀可以最大限度地弥补医疗技术本身的局限性。“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唯有坚持“以人为本”,方能杏林春暖。

1.2和合观

有子在《论语》中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大意是人际关系以和谐为贵,和谐的基础离不开彼此尊重,以礼相待。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把“人和”的位置放在“天时”“地利”之上,可见人和的重要性。“和”有和合、和平、和顺、和谐之意。它“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5]。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爱宽厚、与人为善、求同存异等思想无不体现出“和为贵”的柔性追求。当下,医患关系问题最大的症结在于缺乏有效沟通、相互理解和换位思考,“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作为医生要善于心理换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懂得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以和为贵是化解医患矛盾、促进医患和谐的灵丹妙药。

1.3仁德观

《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生动地阐释了德行的重要性。意为君子需拥有宽容、坚忍、谦和的态度和光明磊落、磅礴大气的胸怀,像厚实沉稳的大地一样品德高尚载育万物。中华传统思想中崇仁尚德的道德理想和境界对医学文化的影响甚为广泛,诸如“医乃仁术,无德不立”“仁者爱人”“仁心仁术”等,并将医者使命和国家责任紧密相连,主张先“医人”而后“医国”,北宋杰出的思想家范仲淹曾说过“不为良相,则为良医”,从侧面说明了医生的使命堪比国家重臣,悬壶济世,德高位重。孙思邈的“大医精诚”论,至今仍是医务工作者的行为规范。他认为,对于求医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6]。可见,仁学与医学合为一体,架构起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的伦理道德体系。

2悟医学生职业素养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之道

2.1天人合德:自觉与他律相结合

国学大家钱穆先生曾言:“‘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明代思想家张载认为,“天人合一”概括起来有两层含义,一是倡导“天人一致”,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二是主张“天人合德”,人应该效法天地,涵养身心,完善自我,诚明致知。“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与近年来医学界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是相通的,不把“人”作为一个超然独立的实体,而是看作复杂的自然社会环境中的一员。人的健康受制于自然、社会等多种因素,医生在治病时除了关注疾病本身,还应关注自然、社会和心理等多因素的影响[7]。医学生未来从事的职业人命关天,责任重大,所谓“天”就是他律,“人”就是自觉,“合”就是担当。遵循“天人合一”就是要有医学的整体观、大局观,常怀感恩之心、良善之心,宽厚之心、包容之心。自觉自律、向善向上,有所为有所不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8]。

2.2知行相资:明理与践行相统一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王守仁所著《传习录》中有云“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意为“知行合一”。精读明阳心学,可将其深意理解为三段论,一是“知”的“良知论”。良知就是天理,是天赋道德,是与生俱来的潜藏内心深处可激发、可转化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具有内在性,强调人的道德认知。二是“行”的“方法论”。是由致知格物、胜私复礼修炼而成的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具有能动性,强调人的道德实践。三是“合一”的功夫论。即坚守本心、“知行相资”、觉知躬行、明辨是非、抑恶扬善,达到明理与践行的统一。当前,我国医疗卫生系统沉疴积弊仍然存在,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是正风肃纪的关键所在。“知行合一”以其深刻独到、笃实精察的道德理想成为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重要遵循。唤醒和净化医学生内心的道德良知、道德觉悟和高尚境界,摒弃浮躁倾向和物欲追求,以文化人,成就大智、大诚、大真、大爱的大医、良医、明医、儒医。《国语》认为医生不仅能治病除痛,有“医人”的小作为,还要心怀天下,有使命担当“医国”的大情怀,此乃“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知行合一”立足本心,志向高远,既有知是知非的知识心,有知善知恶的道德心,有知明知暗的责任心,有知取知舍的平常心,有知进知退的行成心,此亦为医者之心。

2.3义利兼顾:重义与轻利相协调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义利”思想是一个复杂的命题。其核心问题集中在“义”与“利”的价值判断和多元导向。法家更加倾向于“贵利轻义”,道家的态度是“既超道义又超功利”,墨子以为“义,利也”,孔子的思想主张是“义以为上”。义利的理性思辨绵延至今,社会进步和人性复苏的推手将儒家“重义轻利”的义利观浮出水面,成为大众接受的主流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受社会多元化思潮的冲击,部分医学生存在着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倾向,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优秀传统文化是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好教材”。通过把握与运用传统民族美德有助于正确处理好义与利、己与他、权与民、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等重要关系[9]。义利观在医学生教育中的价值体现就是将“重义轻利”的观念扎根心中,并成为其职业精神。《诗经•小雅•小旻》有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此语形象生动,深刻明晰。同源同理,它道出了作为一名医生应当遵循的职业操守:顾全大局,谨言慎行,重义轻利,“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3谋医学生职业素养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耦合之术

3.1认识与实践相统一,固职业素养与传统文化融合之“本”

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培育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首先需要从认识入手,深刻领悟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价值理念和思想精髓,进而从实践落脚,激发学生的意愿、情感,判断和责任。构建完善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是第一步。以学科融合,资源共享、多校联动的模式建构医学生“人文学科课程群”,实现历史、哲学、文学、艺术、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法学的各学科与医学的深度融合。增强医学人文课堂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第二步。教师需不断创新思维模式,着力深耕和研磨专业内涵,创造性地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高度耦合,推陈出新,不落俗套,让新思想冲击头脑。复旦大学“网红”教授陈果的思修课之所以堂堂爆满,其根源在于她深刻、生动、优雅、有趣的授课形式。开展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教育实践活动是第三步。医学生医德教育的软肋在于实践,因为只有通过贯穿于医疗实践过程每个细节中的医德教育,医德才能作为一种内化的自觉感知和行为模式[10]。我校开展医学生体验式教育实践活动由来已久。在假期开展“做一周见习医生”的活动长达15年,“校友开讲啦”活动已持续两年,医学文化教育展示基地入驻寝室。床边教学、临床见习、生产实习阶段注重医德医风教育的浸润,学生在实践中体察医者境遇,聆听医者教诲,感悟医者情怀,从而达到知行合一,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3.2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统一,铸职业素养与传统文化融合之“魂”

中华传统文化智慧精深,理念超然,气度高雅,神韵飞扬,集科学性和艺术性于一身,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所谓科学性就是求真,艺术性就是求美。去伪存真,尽善至美,医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优化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科学发展和艺术传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说,要唤起传统文化生命力,让更多美好的经典在时隔千百年之后流行起来,传承下去;唤起传统文化生长力,让古代先贤的情怀、智慧能在时代语境里观照当下,并能扎根、发芽、开花、结果,赋予今人以积极的思考和正能量[11]。《国家宝藏》《中华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节目集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于一身,为校园传统文化教育注入了鲜活的人文思想和强劲的精神力量。我校有着70年发展历史,校园充满浓厚的医学人文气息:“博学洁行、厚德济世”的校训深入人心;“高雅艺术进校园”“大学生文化科技艺术节”“红医社”“医学巧绘”等活动异彩纷呈,极具人气;人体科学展览馆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成为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摇篮。

3.3可操作性和可接受性相统一,创职业素养和传统文化融合之“新”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传统医学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带来了冲击,更带来强大的助力。医学院校承载着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任,一定要与时俱进,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充分借力网络新媒体的优势,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医学文化,培养出适应新时期需要的优秀医学人才[12]。首先要构建校园传统文化网络宣传圈,充分发挥校园网、微博、微信、App、QQ、抖音等新媒体、自媒体的功能,做出特色和水平,推升网络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传播度和参与性。其次是借助“95后”“00后”大学生个性化、时尚化、多元化的特点打造医学生传统文化新舞台,在我校盛大的开学典礼上,《医学生誓词》宣誓环节令人震撼;“沈医青年说”主题演讲活动引发深刻思考;红色经典唱诵会将红医精神响彻校园;解剖课前向大体教师默哀致敬,为实验小动物立碑仪式庄严肃穆。这些富有医学思维和人文精神的活动极具创新性和实效性,令学生深有感触,终生难忘,于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医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2016版)[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7.

[2]沈小美.传统文化视阈下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问题与对策[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4):5-8.

[3]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

第3篇:传统医学文化范文

在当代艺术国际语境中,陕西高校中国画教学率先展开了教学改革。主要方式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以传承中华文化精神为核心,让学生学习国学、培养中国哲学精神和审美风格、审美趣味,建立传统国画评价体系,进行高校中国画的系统性教育。首先陕西高校的中国画教学在课程设置上重视传统艺术和国学内容的融入,保障了传统艺术的技法和形式传承。国学对于中国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说是母子的关系。国学包括传统文学、传统艺学等类别,诗书画印的统一性是在元代就形成的成熟绘画思想,历代中国画家尤为强调“书画同源”。而更早的“气韵说”更是强调了虚无缥缈的“气韵”高于骨骼、色彩的准确性,而“气韵”从何而来,就是传统文艺带给画者的深厚的品格底蕴。所以重视国学、研习国学是进行中国画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条件。陕西高校的中国画教学在大一设置了“国学基础”和通识课程“大学语文”一起强调了传统艺术中文学的重要性,更设置了“先秦文学”、“唐宋八大散文家”等选修课。此外在大二、大三的课程中,亦设置了与传统艺术相关的选修课,如“古画艺术鉴赏”、“传统绘画装裱艺术”等课程,通过学分的掌控让学生主动地进行传统艺术技能和知识的学习。而在专业课程中,设置有“陕西剪纸”、“陕西风情国画创作”等课程,很好的将地域性的传统艺术融入到教学体系中。在具体教学体系中,亦设置了讲座课程,聘请陕西传统艺术大师、工艺大师进入高校校园,开办讲座,与学生进行互动。通过课程的设置,陕西高校中国画教学主要成分为国学教学、地域传统艺术教学、传统中国绘画教学三部分,这些都具有传统艺术极为活态的、持续的传承力度。如陕西高校中国画教学的专修课学习主要从学习经典画谱如《梅花喜神谱》、《高松画谱》等入手,不再单纯沿用西方素描色彩训练作为绘画基础,而是以传统绘画艺术作品、经典作品为主步入中国画的学习程序中。这样能够让学生学习到纯粹的中国画作品的精髓,更好地以传统哲学思维看待国画创作,进行笔墨的传承和形式的传承,更好地传承了传统艺术精神。其次陕西高校中国画教学通过教学实践基地的教学活动,传承了传统艺术的基本艺术语言和形式。实践基地的教学在绘画专业中是主要的一种教学形式,通常在教学实践基地以自然风景写生为主,如河南的太行山历来是河南高校国画山水科目的主要教学实践基地。但在陕西高校中国画教学中,则常以石窟寺、博物馆、民俗馆等人文资源集中区域为教学实践基地,让学生前往这些地方,临摹前人精美的石窟壁画,体会经典的传统艺术雕塑形象,摹写经典的传统画作。这样不仅充分利用了陕西传统艺术资源,更在高校国画教学中传承了传统艺术,使学生通过临摹和体验将传统艺术的形象和语言融入到自己的国画创作中。最后陕西高校的中国画教学通过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传承了传统艺术的精髓。如前文所述,传统艺术是有着与西方迥异的哲学思维作为背景的,单纯以写实性来评价当代中国画创作与教学是有局限的,片面的。陕西高校的国画教学在整体教学理念中转变了这一单一片面的评价体系,转而以传统艺术中的笔墨趣味、情感抒发为主建立的评价体系,如中国传统南宗画派认为好的画作需要“气韵为上”,不以形似为主,但讲究整体画面的协调和独特的笔墨意趣,讲求水墨恰当的比例和墨分五色的精妙,更重视留白、全景式构图和散点式的透视效果等。这些评价准则都是与西方古典写实原则迥异的。通过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陕西高校中国画教学传承了传统艺术的品评标准,更进一步地传承了传统艺术内在的哲学精神和艺术形式语言。在教师普遍建立的传统艺术评价思维的大背景中,学生更对传统艺术所需的技法、意趣和文艺功底感兴趣,产生了主动学习的动力,从而促使了传统艺术的现当展。

二、陕西高校中国画教学对传统艺术的发展

当代高校艺术教育并不局限于对某一艺术的完全传承复制,更多的是为了其适应新时代的新发展,以及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向。传承是为了创新和发展,传统艺术在高校中国画教学中扮演的是手段和方式的角色。陕西高校中国画教学通过研习国学、学习经典传统绘画作品、体验品味传统艺术文化形式如建筑、雕塑、壁画,以及建立完善的传统艺术评价体系很好地传承了传统艺术,但其目的并非是复制传统艺术,而是在高校国画教学中发展传统艺术。陕西高校中国画教学对传统艺术的发展主要有三点:第一是促进传统艺术的原态发展。陕西高校中国画教学以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教学评价等形式融入了传统艺术,对其进行了有益有效的传承发展。如陕西传统的剪纸艺术在高校教学和科研研究的体系中得到了保存,使一度濒于失传的剪纸艺术以及刺绣艺术等民间其他小众艺术种类得到了保存式的发展。再如陕西的窑洞建筑艺术审美风格在高校国画教学中融入了教学创作内容中,对窑洞建筑的原态发展具有一定的保障。我们还通过课程、实践活动等形式促使学生对传统经典艺术作品展开主动研习临摹,是传统经典艺术作品赖以原态保存发展的外在条件,这些形式都促进了传统艺术的原态保存和发展。第二是促成传统艺术的创新发展。陕西高校中国画教学以临摹经典作品为手段展开创新式的创作型教学,在学习传统艺术的独特艺术语言和形式基础上,融合时代主题进行创新发展:如以陕西黄土高原的地理风貌色调为色彩创新水墨类别创作;以陕西独特建筑艺术为创作主题运用传统皴法、线描技法进行新型国画形式创作;以传统界画艺术为形式进行新城市题材国画创作等。这些都是在传承传统艺术的基础上进行的融合式创新发展。正如传统国画画论中所言:“可从者从之,宗也,不可从者违之,亦宗也”,它从原态传承和创新式发展两方面论述了两者都属于传承发展的途径。陕西高校中国画教学通过各种形式丰富了传统艺术的艺术表现语言,扩充了传统艺术的创作母题,促进了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的新发展。第三促进传统艺术的材料发展。陕西高校中国画教学在课程教学内容中融入了地域民俗元素,将中国画传统的笔墨纸砚的物质材料融入剪纸、刺绣、泥沙等新型材料,创新发展了中国画创作中的形式材料语言,以实验性国画创作为手段进行了国画的创新发展。这种创新型的材料发展不仅表现在用具种类的丰富上,更表现为画面材料和形式的发展上,是陕西高校国画教学对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的创新探索发展。

三、结语

第4篇:传统医学文化范文

一、文学鉴赏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表现的各种精神、文明、风俗的总称。在上千年的传承中,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无价瑰宝,已经展示出其强大的魅力。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创作方式,需要通过科学的鉴赏和分析才能够展现其中的价值,而这也是研究传统文化的必经之路,因此,文学鉴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文学鉴赏有利于深入解析传统文化的著作、资料。中华民族历史悠久,而漫长的历史对文化的发展和积淀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历史也成为文化研究的重要因素。对于传统文化研究者而言,他们常常需要跨越历史的时空与古人进行对话,并尝试揣摩、理解古人的智慧和情感。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创作方式,其在历史的进程中沉淀出丰富的价值内涵,而作为研究者,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才能够更加准确地解析文学作品,并与古人更好地展开“对话”。著作、资料是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对著作、资料中的文字进行解读,而对一些包含丰富创意的文学作品而言,研究者不仅要理解文字中传递出的含义,还需要仔细品味文字的优美,感受作者的深厚感情。因此,文学鉴赏能力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挖掘作品的价值,探析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第二,文学鉴赏有利于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促进文化的传承。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领域,许多研究者能够获得斐然的成就,归根到底,是他们具有极高的文学素养,其中就包括极强的文学鉴赏能力。在分析古代文学作品时,这些研究者可以从文字中准确地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我国传统文化是经过长时间演变而来的,它涉及诸多方面,例如,历史、艺术、民俗,等等,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将文学鉴赏能力作为基础,利用科学的方法,可以让研究者更加准确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加强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通过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文化认同感,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文学鉴赏方法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的运用

(一)通过诠释的方法进行传统文化研究

诠释就是对客观事物的解释、说明,也是文学鉴赏的一种方法,通过诠释可以让原本晦涩难懂的文学内容变得更加便于被普通民众接受,从而深化研究成果,促进文学作品的传播。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研究者往往面临解读文化内涵的难题,例如,文言文、古诗词等,是运用古汉语完成的作品,其中的文字内涵与现代汉语含义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必然会对读者的阅读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研究者可以利用诠释这种文学鉴赏方法对文化内容进行解读,帮助今人,尤其是年轻一代扫除文字障碍,打破语言隔阂,搭建文化学习的桥梁。研究者在诠释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重视对文学作品的字面含义进行解读,准确表达其含义,另一方面还应重视其中的人文价值,充分展现出文学作品内在的生命力和艺术魅力。这样才能够吸引人探究、学习传统文化,同时,也能够为传统文化的研究奠定基础。

(二)通过分析的方法进行传统文化研究

分析是文学鉴赏的基础,是探究文学结构、了解文学创作方法和意图的重要方式。我国古典经典《文心雕龙·附会》将作家的创作比喻为“若筑室之须基构,裁衣之待缝缉矣”。由此可见作家的巧思,而要想解构这些巧思,与作者形成情感共鸣,就必须要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因此,在古代文学研究中,研究者应该运用这种文学鉴赏方法,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对其开头、结尾、过渡、承接、详略,对起、承、转、合、伏、续等进行条分缕析的呈现,进而探究文学作品的结构美和内在美。但是,目前在传统文化研究中,有些研究者陷入了误区,即采用教学的方式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例如,划分段落层次,厘清脉络结构,概括文章内容,等等,这些方法对理解作品内容、体察作者的用心是有意义的,但是,机械式的分析也会影响研究者对作品艺术价值的体会。针对此,研究者应从文学鉴赏的角度进行合理分析,深切体会作家运筹之精、营构之妙、匠心之诚、创造之美。

(三)通过考证的方法进行传统文化研究

在古代文学研究的历史上,考证是文学鉴赏的重要方法,同时,也发展成了一个重要的流派。在文化研究中,一些研究者专注于考证作家生平、创作背景,并认为这有助于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当然,在传统文化研究中,考证这种方法是不可或缺的,研究者通过考证能够更加准确、全面地把握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的创作动机,从而为探究文化内涵奠定基础。但是,一些研究者却因此走进了偏狭的误区,强调文化研究要证之以史、验之以事、考之以地、衡之以数,将文学作品于事实上讲求、于事理上考评,这样的研究属于实证范畴,已经脱离了文学审美的需要。文学鉴赏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体会文学中的美学价值,获得人文情感的熏陶。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研究者应合理运用文学鉴赏方法,将考证作为一项基础工作,但同时也应专注文学自身的价值,避免以考证代替鉴赏,这样才能够在把握传统文化发展事实的基础上探究文化的价值。

(四)通过索隐的方法进行传统文化研究

在文学鉴赏中,索隐和考证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二者都是在考据作品中的各种信息。但是,考证的重点在于考订文学作品展现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些内容都是根据基本事实建立的;索隐则侧重于探究作品之外所指的情志。例如,我国古代诗词创作基本上遵循着“诗贵寄意,有言在此而意在彼者”的原则,因此,在鉴赏古诗词的过程中进行索隐,是了解作者“弦外之音”的重要方法。因此,在传统文化研究中,研究者要以审视的眼光分析作品,对作品探幽发微,探索其中的内涵,品读鉴赏出其中的醇味真趣。当然,索隐这种文学鉴赏方法的运用也很容易让一些研究者走进误区,例如,一些“索隐派”的研究者对一些作品进行牵强附会的解读,甚至对作品进行政治、社会、道德等方面的诠释,对一些读者产生了影响,从而让作品失去了本来的颜色。因此,在传统文化研究中,研究者应合理运用索隐方法,从文学作品的本质出发,进行分析鉴赏。

三、通过文学鉴赏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措施

(一)通过鉴赏文学名著促进传统文化研究

古典文学名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名著有些是世情小说,例如《红楼梦》,有些是历史小说,例如《三国演义》,有些则是神话故事,例如《西游记》。这些名著在几百年的传承中受到了大众的广泛认可,其中的故事情节、经典人物已经成为重要的文化符号,因此,对古典文学名著进行分析鉴赏是研究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例如,清代史学家在《三国演义》的研究中评价:“唯《三国演义》则七分实事,三分虚构。”这里的“七分实事”指的是,小说的主要框架、主要人物以及主要事件都是按照史书的记载设计的,把基本的历史真实感呈现给读者;“三分虚构”则是指在人物和事件的细节描绘上,大量采用了民间传说中的精彩片段,并加以艺术化的虚构想象,使这部小说在不改变基本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大大增强了故事性和趣味性。《三国演义》之所以采用这样的创作方法,是因为历史小说不仅要根据特定时期的政治环境、道德观念重塑历史,还要根据一定的美学理想进行文学虚构,使实服从于虚,而不是虚迁就于实。当然,这样的创作也使原本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失去了本来的面目,就像鲁迅所指出的那样:“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因此,在鉴赏古典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其在创作中的设计,进而解读文学创作的目的。

(二)通过鉴赏古典诗词促进传统文化研究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诗词的成就斐然,从《诗经》到战国的楚辞、汉代的汉赋,古诗词在唐宋时期达到了高峰,即便是在诗歌创作进入低谷时期,依然有佳作问世,因此,常常将古诗词比喻成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明珠”,以此彰显其夺目的成就。古典诗词的魅力是多方面的,而这为文学鉴赏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每一个鉴赏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感知作品,并给出个性化解读,让诗歌的生命不断延续。基于此,在传统文化研究中,通过对古诗词的鉴赏,可以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探寻文化脉络,分析文化的特点,并欣赏文化的魅力。在古典诗词研究中,研究者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文学鉴赏。例如,在唐诗的研究中,研究者可以采用诠释、分析、考证、索隐等方法进行探析。其中包括对诗人的生平经历的研究,了解作者是否是在对生活有了丰富的、深刻的体验之后,才创作出感动人心的诗作;对诗词的写作背景进行研究,即对创作的时代大背景和诗人创作的小背景加以了解,并以此理解古诗词的含义,欣赏古诗词的魅力;研究古诗词构建的情境,在准确理解古诗词意思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构建的独特情境,并以此进行索隐,理解作者表达出的情感。这样的文化研究可以深化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提高对文化的理解和鉴赏效果。

(三)通过鉴赏文言文促进传统文化研究

在传统文化研究中,加强对文言文的鉴赏能够有效解读其中蕴含的古人的智慧,感受文脉的发展。提起文言文,人们通常会认为其佶屈聱牙、晦涩难懂,而文化研究一方面能够挖掘其中的思想价值,另一方面也能够探索其中的审美情趣,从而打破文言文带给人的刻板印象,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的魅力。例如,在研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时,研究者可以通过对内容进行解读,从整体上感受文言文,并根据其语言的设计,形成对文言文的鉴赏,围绕“美、乐、奇”这三个关键字,整体感知文言文的特点,逐步进入作者构建的桃花源。这样,研究者在文字的带动下可以感受桃源优美的环境,体会其中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等等。之所以形成这样的效果,是因为研究者通过层层递进的鉴赏方法,想象、描绘、分析、推理等,跟随作者的文字实现了对内容的探究。同时,也能够对文言文内容进行拓展延伸,根据作者创作的扑朔迷离的桃花源,体会他的理想,实现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这样的文言文鉴赏是传统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因此,作为传统文化的研究者应利用文学鉴赏的方法进行探索,为文化传承积累经验。

四、结语

总之,文学鉴赏是深入了解、解析传统文化的前提,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中,文学鉴赏有重要的意义。作为研究者,应该以文学鉴赏为突破口,采用多种方法探究文学作品的内涵,展示其中的文学价值,呈现传统文化的魅力,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巍巍.谈文学鉴赏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意义[J].作家天地,2021(02):173-175.

[2]向贤琼.文学鉴赏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意义——以高中语文课本为例[J].散文百家(理论),2020(10):166-167.

[3]吕树菊.文学鉴赏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意义[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5):121-122.

[4]张瑞格.中国文学鉴赏对提升语文学习的意义[J].北极光,2019(01):124-125.

第5篇:传统医学文化范文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传承;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综合型人才要求不断提升,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必须要注重对人才综合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多方面的培养。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所教授的艺术设计类专业吸收了很多西方的教学大纲、教学理念和课程体系,使得现在大多数从事艺术设计行业的工作者,在设计思维、设计方式和设计作品上,更多出现的是国外设计的影子,而找不到中国式的味道。寻找中国味道的设计,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中国传统文化,使学生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中,能够把传统设计元素作为自己的设计语言,完成更多的具有浓浓中国味道的“中国设计”,不仅使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艺术设计类专业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更高,所以在艺术设计理论教学中需要进行生成式的创意演绎。进而使学生感受到艺术创作领域的文化情境,改善传统的僵硬化的教学模式[1]。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使得学生对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过程成为一种文化的感召,这也是将学科教学与文化知识进行交融的探索。在文化情境的融入过程中,需要合理的选择传统的设计元素,尽可能多的融入到不同的设计情境中。比如在敦煌壁画的介绍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介绍敦煌壁画的背景,包括创作的文化背景以及壁画的创作手法等,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发展水平,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敦煌壁画的创作手法以及敦煌飞天的形象为自己设计一张插画,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通过这种互动的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相应的艺术设计创作技巧,同时还能够了解到我国的历史文化,并实现对这些艺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通过艺术沙龙的形式实现传统文化的融入和传承

艺术设计类教学本身是一种具有灵动性的教学内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也需要能够打破传统枯燥单调的教学模式,采用以文载道,以艺赋质的艺术沙龙形式,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2]。比如可以邀请一些艺术设计类的精英人才或者老艺术家等参与到沙龙讲座中。可以以“老照片中观设计”为主题,通过展示清末到民初的照片,引导学生认识我国不同时代的着装等方面的不同,并从这些着装中分析其设计艺术亮点和价值等。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适当的通过图片的形式为学生展示我国不同民族以及不同朝代的服饰,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艺术设计的多元化发展,以及古代劳动人们的艺术设计理念等,为学生的艺术设计提供更丰富的思路,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历史文化,传承历史文化,在艺术设计的道路上融入历史文化,在提升艺术设计水平的同时也实现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三、在项目中融入传统文化内容实现与专业的衔接

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中,需要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利用理论为实践提供指导,同时将实践的收获返回理论,这也是一条循环的发展路径。但是从当前的课程设置情况来看很难做到这一点,在艺术设计类理论课程中主要为基础知识课程,而且理论教学与实践无法实现同步,往往是理论教学先于实践教学很长时间,当学生需要应用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创作时,往往理论知识已经淡忘或者断裂。或者在教学的过程中确实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但是理论课教学与实践课教学是完全分开的,在教学中没有联系性,导致理论过于空谈,实践缺乏指导,教学效果难以提升。再比如,教师还可以将皮影艺术融入到艺术设计项目创作中,皮影艺术是我国最早的戏曲类型,结合剧中的角色以及衬景对皮影的“影人”形象进行创设,“影人”的材质为牛皮或者羊皮,通过对皮质刮制、雕镂、着色以及烫平等工艺后,形成生动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可以是粗犷的、细腻的,甚至是夸张的,再通过着色,达到更加形象的艺术效果,皮影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戏曲艺术的精华。所以也是学生艺术设计中重要的元素组成,比如我国当前很多的电视广告,产品包装中就引入了皮影艺术,展现出我国的文化特色。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皮影艺术创设相应的艺术作品。通过将皮影艺术融入到艺术设计中,使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其中蕴含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元素,所以在学习和未来的工作中还需要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探索创作灵感,丰富创作元素,进而提升艺术设计创作的效率,同时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有效的途径。

结语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博大的思想内涵、文化元素为设计者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丰富的思想源泉。因此,在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中,加入大量而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使艺术设计者在设计作品中更多的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价值,提升了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强化了设计作品的中国特色,为“中国设计”的发展提供源泉,提升产品的文化软实力,使中国的设计产品在国际舞台上散发出独特的光芒。

参考文献:

[1]黄东,翟翠娟.新常态下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教育研究[J].职业技术,2015,14(08):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