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区县经济发展范文

区县经济发展精选(九篇)

区县经济发展

第1篇:区县经济发展范文

**县,充分利用良好的区位优势,坚持走“依托重庆、发展**,服务重庆、富裕**”的城郊型经济发展道路,实施了“工业强县”战略,紧紧围绕建设三大基地(优质农副产品生活加工基地、工业品生产配套基地、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基地)推进三个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和种养大户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培育三大市场(中国西部鞋都、重庆丁家花卉苗木基地、青杠特色产品集散中心),强化三大基础(道路交通、信息网络、生态环境),完善三大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法制保障体系、人才保障体系)。明确自身经济发展定位与特色优势产业经营后全县经济获得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城镇化进程也进一步加快,创建中国西部鞋都,培育特色产业,发展特色经济,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重庆直辖以来,**县由于大力实施“城郊型”经济发展战略和“工业强县”战略,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综合实力迅速增强,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突出表现:一是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县的各项经济指标每年均以两位数快速增长,该县不到10年时间就由一个农业小县、经济弱县发展成为今日的工业大县、经济强县(相对于重庆市辖区内各市县)。

二是社会事业发展较快。**县在狠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同时,也不断加大对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目前,该县拥有体育馆3座及可容纳3万人的“体育中心”一个。由于体育设施居于全重庆市的前列。因而近年来该县先后承办了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文艺演出以及第3届亚洲青年女子和第11届亚洲青年男子举重锦标赛、2000年全国古典式摔交冠军赛等一系列洲际和全国性体育赛事。

虽然**县在狠抓经济建设的同时也比较重视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即社会事业的发展明显落后于经济发展。

其主要表现:

一是文化设施非常落后.难以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文化力的提升,需要必要的设施。

二是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难以满足民众的健康需求。目前该县半数以上的乡镇卫生院陷入了生存困境:房屋简陋、设备陈旧、人才短缺,功能的发挥受到极大限制。

三是社会治安形势严峻,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隐患。近年来,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由于社会贫富差距逐渐拉大,部分人心理严重失衡,犯罪的各种消极因素大量存在。

四是农村社会事业更加落后,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由于历史与现实的种种原因。该县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与城镇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该县社会事业发展明显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原因:

一是认识上的形而上学片面性。很长一段时期以来,部分同志总认为,既然经济建设是“中心”和“重点”,那么其他一切就要为之让路,认为只要经济建设搞上去了,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就会“自然地跟上来”。

二是问题的显露以及人们对它的认识本身也有一个过程。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都落后,但关键又是经济发展落后,因此改革开放之初人们把工作的着重点甚至把绝大部分注意力放在经济建设上本身并没有错,而错就错在只抓“重点”而忽视甚至忘了“其余”。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时间的推移,那种只顾经济发展而忽视甚至忘记社会事业发展的弊端已越来越成为制约经济本身发展的“瓶颈”时,人们才逐渐“醒悟”过来。这从一定意义上看也符合事物发展的逻辑,因而也就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根据**县的实际,一是在思维方式上要抛弃形而上学的片面性,牢固树立唯物主义的辩证观,在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相互关系上,必须要明确经济建设始终是“重点”(中心),但这个“重点”是在充分照顾到其他社会事业发展前提下的“重点”,并非忽视其他一切的“一点”。反过来,现在我们强调要更加重视社会事业的发展,是指在狠抓经济建设这个“重点”(中心)的同时,不能忽视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并非说经济建设已不重要了、已不是“重点”了。二是在思想观念上要切实做到“三个转变”——首先,在发展理念上要从偏重经济增长转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上来,只有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其次,在发展关系上要从单纯强调社会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依赖转到更加重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上来,使社会发展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保障条件;再次,在发展模式上要从片面强调投入、以投入决定发展的传统计划方式转到以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整合现有资源,增加必要投入的轨道上来,使社会事业发展的规模、结构、速度、布局更加符合实际需要。

三是在发展战略上仍然要坚持“城郊型”战略和“工业强县”战略,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使这一正确战略更加完善。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成渝高速公路的开通,**与重庆主城区的空间距离大大缩小,汽车单程只需半小时。这就使**县的区位、交通等方面的优势突显出来。以此为契机,该县适时提出了“依托重庆、服务西南、走向全国”的“城郊型”发展战略和“工业强县”战略。循此战略,近十年来该县以机械加工、建筑建材和皮革制鞋等为代表的产业迅猛发展,经济实力迅速壮大,城乡(特别是城镇)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践证明,壁山县所选择的发展战略是正确的。继续坚持这一正确的发展战略,必将使该县的经济实力进一步壮大,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为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打下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随着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又为**县的经济发展和整体竞争力的增强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样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就会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又为地方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

第2篇:区县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县域经济;欠发达地区;苏北

基金项目:江苏科技大学2011年本科生创新计划项目(序号:69)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郡县治则天下安”,我国自秦朝置县以来就有了县域经济。两千多年来,尽管历经沧桑,县级政权却稳定地延续下来。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细胞,县域经济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兴衰。对一个地区来说,县域经济发展的状况如何,成为衡量该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发出了“壮大县域经济”的伟大号召,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要“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和实力”,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县域经济的高度重视。江苏虽然是我国东部沿海的发达省份,但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一直比较突出,呈现苏南、苏中、苏北的梯度落差,而江苏欠发达地区(主要指苏北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就是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因此,理性分析江苏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就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一、江苏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本文主要通过判定江苏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阶段的总体指标和分类指标,来分析江苏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总体指标判定。根据《江苏统计年鉴―2010》,苏北2009年人均GDP为23,835元,按年末汇率计算折合3,491美元(注:2009年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收于6.8282);而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则分别为4,029美元、3,097美元、3,409美元、3,742美元、2,557美元。对照钱纳里人均经济总量与经济发展阶段关系表(见表1,暂不考虑货币通货膨胀率),可见苏北的徐州、淮安、盐城进入工业化中级阶段,但连云港和宿迁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表1)

在苏北24个县(市)中,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是大丰市为34,887元,折合5,109美元,居全省51个县(市)第21位;最低的是丰县为12,130元,折合1,776美元,居全省最后一位。并且,在江苏省51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排名中,倒数1~18名均为苏北县(市)。而同期位居“2010年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前10名的江苏省江阴市(排序“国1”)、昆山市(“国1”)、张家港市(“国1”)、常熟市(“国1”)、吴江市(“国2”)、太仓市(“国4”)2009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01,575元,折合14,876美元,步入发达经济阶段。因此,江苏欠发达地区――苏北的县域经济发展阶段大大落后于江苏发达地区,借助钱纳里的标准模式,结合苏北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特殊性,苏北总体上还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的过渡阶段。

(二)分类指标判定

1、产值结构。笔者根据《江苏统计年鉴―2010》相关数据整理得出,2009年苏北5市三次产业结构均呈现“二、三、一”格局。在苏北24个县(市)中,除灌云县三次产业结构为“二、一、三”的格局外,其他县(市)整体上均为 “二、三、一”格局,可见苏北总体上已经呈现出工业主导经济发展的态势。然而,与发达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相比,苏北尤其是县域第一产业比重仍较高,二三产业比重则较低,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苏北产业结构调整任务仍较为艰巨。

2、工业化程度。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1931年在《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一书中,根据20多个国家的经济统计资料,以制造业中轻工业产值与重工业产值的比例(霍夫曼比值=轻工业产值/重工业产值×100%)变动趋势为依据,把经济发展阶段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工业化第一阶段,霍夫曼比值为5(±1);工业化第二阶段,比值为2.5(±1);第三阶段,比值为1(±0.5);工业化第四阶段,比值小于1。霍夫曼比值越低,重工业化水平就越高,工业化水平也就越高。2009年除宿迁外,苏北其他4市的霍夫曼系数均在1以下,表明苏北工业化水平逐年提升,正在努力向工业化更高阶段迈进。而对于苏北24个县(市)而言,大多数的霍夫曼系数也在1以下,但像泗洪县等县(市)工业基础还很薄弱,尚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

3、劳动力部门构成。虽然苏北5市2009年劳动力部门构成总体为“三、二、一”就业模式,但24个县市中有一半以上呈“一、三、二”或“一、二、三”的传统农业型就业模式,第一产业仍为县域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领域,就业结构有优化的空间。并且,在乡村从业人员就业结构中,农林牧渔业仍为农村劳动力的主要就业去向,可见苏北存在着较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4、城镇化水平。城镇化具有阶段性的发展规律,发达国家的进程表明:当城镇化率达到20%以后,城镇化进展呈加快趋势,城镇化率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当城镇化率超过70%后,其速度又趋减缓,最终稳定在80%~90%之间。按照推算,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时,城市化水平应在60%左右;当非农化水平达到74.8%时,城镇化水平可达到63.4%。2009年在苏北人均生产总值为3,491美元的情况下,其城镇化水平却仅为44.8%,可见苏北城镇化水平仍较低,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

5、外向型经济发展状况。本文采用进出口总额、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外商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个数等指标来反映苏北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与苏北其他4市相比,宿迁2009年各指标均偏小。在苏北24个县(市)中,进出口额县均为1.33亿美元,其中出口1.08亿美元;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县均为0.81亿美元;反映外贸发展水平的外贸依存度县均为5.3%;外商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县均为25个,但沛县、响水县、滨海县、泗阳县、泗洪县仍为个位数。可见,苏北外向型经济发展速度还不快,国际化程度不高。

二、江苏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一)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根据《江苏省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可知,江苏在“十二五”期间的主要工作除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外,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成为必然要求。这要求全省深入实施新兴产业倍增、服务业提速、传统产业升级“三大计划”,着力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并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扶持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加快产业优化升级,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基于此,江苏欠发达地区县域应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坚持走集约化发展和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把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结合起来,提升苏北县域地区的社会生产力;同时,要深化改革,实现经济资源在城镇自由流动,坚持以城带乡,发挥城镇经济中心的带动作用,使城镇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不断向城镇聚集,成为经济信息的集散地,形成集聚效应。要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服务业和乡镇企业,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苏北县域地区要从自身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因地制宜,以工业改造农业,以工业促进农业,以工业反哺农业,尤其要以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县域产业升级,推动整体产业链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政府、市场两手抓,优化投资环境,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江苏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间存在生产率差异化严重的现象,因此必须充分利用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引导作用,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正常化,引导产业方向。苏北县域政府应具备前瞻和长远目光,不能为了过分追求政绩而导致政府行为的短期性,要立足于长远发展,在降低企业交易成本的同时,吸引朝阳企业的投资,加快县域经济结构转型,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硬环境建设方面,苏北县域经济建设资金能力不足,应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对该地区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加强本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广泛吸引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加强对苏北县域地区桥梁、公路等建设的投入,充分利用苏北地区沿海、沿河资源,发展内河运输。软环境建设方面,应不断强化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及时为投资者“雪中送炭”,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在改善服务质量的过程中,提升本地区服务环境竞争力,努力为投资者营造透明、快捷、高效的投资氛围。此外,要搭建平台,强化保障,推动外向型经济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各类园区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载体,要进一步加快投资载体建设,打造利用外资更大突破的平台,做好县域生产力的空间、产业布局。

(三)坚持科教兴县战略,为创新型经济注入不竭动力。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高科技人才已经成为创新型经济的主要动力和源泉。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江苏外向型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苏北县域地区人才瓶颈问题颇为突出。应坚持教育和人才优先发展,大力构筑高素质人才培养平台,鼓励支持自主创新,改变县域地区发展的劣势。要加大政府政策宣传,鼓励县域企业加大技术开发研究,扶持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点企业,增强县域核心竞争力。县域政府在税收、金融以及申报程序方面,应该给予创新型企业照顾和便利,减少不必要的阻碍。县域政府可作为“红娘”,发挥好纽带和桥梁的作用,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以及科研院所之间的多层次合作,大力促进产学研的合作与交流。县域政府应鼓励并支持企业将研发的成果转化为产品、商品,将研发成果转化为经济发展的生产力,使得企业自主创新的成果尽早体现出社会价值,带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党元丰.国内外产业转移背景下的苏北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南京: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06.

[2]程福寿,方瑛,戈兴杰.江苏盱眙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J].乡镇经济,2007.6.

[3]葛守昆.“十二五”时期江苏经济面临的形势与主要任务[J].唯实,2011.1.

[4]程宏如.欠发达地区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分析――以苏北地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34.

第3篇:区县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海峡西岸经济区;县域经济;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民营经济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1

当前,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一个完整的经济区在全国的战略位置越来越清晰,海西经济区进入了一个崭新发展的时期。然而,虽然有中央支持、各方献策、台湾响应等有利因素,但是海峡西岸经济区要想发展成为未来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还是要面对诸多挑战的。如同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区的发展一样,县域经济是构成地区经济的基本元素。因此,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总体经济发展要依靠县域经济的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是海西经济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助推力量。

一、县域经济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1.“十二五”规划时期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需要加快推进

海峡西岸经济区涵盖20多个设区市的区域经济体,具有得天独厚的山海资源,独有的对台地理优势,未来的经济发展潜力巨大。2009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成为国家的重大战略和决策。

去年,国家的“十二五”规划单独提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通过持续努力,到2020年海峡西岸经济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很显然,《规划》明确了“十二五”规划时期,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需要加快步伐,持续推进。

2.县域经济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

县域经济是指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一个综合体,它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经济活动相互交织,构成了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海峡西岸经济区内有25个县级市和101个县。2010年,经济区内县级GDP总额超过经济区整体GDP总额的60%。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整个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海峡西岸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体现在县域农业现代化、县域新型工业化、县域企业民营化等几个方面。

1.海西经济区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状况

农业现代化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基本要求,它也是衡量海西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以福建省为主体的海西经济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成效显著。这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总值增长;农业产业结构日趋优化;以优势资源为主导的农产品产业化经营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收入结构发生变化。2008年福建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965.01亿元,比上年增长5.1%,增幅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同年,粤东四市农业生产总值也实现了稳步增长,农业生产总值为284.8亿元,比上年增长11.1%。近年来,赣东南地区和浙南地区农业生产总值也逐年稳步提高。此外,海西地区在农业生产总值实现稳步增长的同时,农业产业结构也日趋优化。以福建省为例,目前,该省已初步形成沿海蓝色产业带、闽东南高优农业产业带、闽西北绿色产业带等三条特色农业产业带;畜牧业、水产业、林产业、园艺产业等四大主导产业和畜禽、笋竹、水产品、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花卉、烤烟等九个重点特色农产品。在农民收入方面,“十一五”规划时期,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农民收入连续五年保持较大幅度增长,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2010年,福建省农民人均收入超过7000元,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在发展态势总体良好的状况下,海西经济区农业现代化发展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农业金融现代化发展滞后。当前,海西经济区普遍存在农业投入不足,农业融资渠道不通畅以及农业资本流失严重的现象。第二,农业产业化普及面窄,标准化发展落后。海西经济区内优质高产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还只是初具规模,缺少产地贮藏、保鲜和加工环节。第三,农业现代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的滞后体现在农业信息化水平落后、农村流通服务体系不健全、民间农业合作服务组织发展迟缓等方面。

2.海西经济区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现状

新型工业化是与传统工业化完全不同的现代工业发展的新模式,是依靠科技创新、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就业、提高经济效益、提升竞争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

从工业竞争力角度测量,福建省总资产贡献率为11.8%、人均工业增加值为0.840216万元/人・年、出口依存度系数为0.409319、全员劳动生产率为65439元/人・年,工业竞争力综合指数排名在全国处于第八位,海西经济区的整个工业竞争力在全国范围内处于中游水平。 从科技含量角度测量,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为0.33%,人均专利申请受理量为0.2409项/万人,科研占GDP比重为0.54%,科技含量指数在全国排名为第十一位。从环境保护角度来测量, 海西经济区的环境资源综合指标排名在全国位列第二名。

根据以上资料可以得出,海西经济区的新型工业在优化结构、节约资源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平稳发展。该经济区转变工业增长方式,推进新型重工业化进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传统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该经济区县域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中还有一些矛盾亟待解决。这些矛盾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一是重化工业化与资源短缺的矛盾。2002年以后,以福建省为主体的海西经济区就已经进入了重化工业化阶段。由于重化工业阶段的高增长产业,如汽车、造船和石化工业等大多数均为资源消耗性产业,能源消耗量系数高,对电、煤的需求大幅度上升。此外,海西经济区整体土地资源短缺,人均耕地数量很少。该经济区内的土地,尤其是沿海地区的征地难、开发成本高等问题增加了重型企业的运行成本。这种资源的缺乏和对资源的高消耗度都制约了重化工业化的过程。二是信息化与现有技术结构及工业结构的矛盾。三是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源的矛盾。大力推进技术进步是加快海西经济区实现新型工业化的主要途径,但是庞大的就业人口和低素质的劳动力却对技术进步构成了双重约束。

3.海西经济区县域企业民营化发展现状

民营经济自20世纪70年代以地摊、作坊形式产生后,发展迅猛,目前已经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以福建为例,1978年,福建省生产总值66.37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为31.01亿元,占46.7%;非民营经济增加值为35.36亿元,占53.3%,民营经济力微言轻。改革开放初期到1991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所有制结构。这一时期,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市场意识被唤醒,市场力量迅速崛起。1992年以来,明确提出民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得到迅猛发展,民营经济经济撑起了福建省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

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福建省经济发展的主要贡献力量。但同时,该经济区民营经济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民营经济的某些政策歧视和不公平待遇依然存在。虽然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已经有很大改善,但是仍然存在着市场主体因身份、地位不同而受到不同对待的事例。二是民营经济的组织规模、产业层次、产品档次和技术水平仍比较低。三是民营企业的经营机制和经营者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四是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仍需普及和加强。譬如,假冒欺骗行为,缺乏现代契约合同意识而最终导致资金等各种纠纷和案件,雇用童工、克扣工资、虐待雇员现象,都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三、结语

县域经济作为地方经济的基础要素,其发展状况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海峡西岸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总体平稳,但是在稳步前进的过程中还有些问题存在,需要解决。

参考文献:

[1]海峡西岸经济区热点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9.

[2]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报告(2009)[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5.

第4篇:区县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山区农业县 经济 现状 思路 对策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在我国两千多个县(市区)中,山区农业县占60%以上,因此,山区农业县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全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对推动全国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山东省沂源县的发展实际,对山区农业县经济发展问题作一探讨。

一、山区农业县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山区农业县多属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多地少,农业发展优势比较明显,而二、三产业发展却相对滞后,发展后劲不足;自然生态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1.山区农业县经济发展的特点

(1)山区农业县一般具有比较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山区农业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先天条件一般比较优越。沂源县是山东省平均海拔最高的县,是“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县种植各类果树70万亩,年产果品10亿公斤;瓜菜14万亩;中药材8万亩。有85个农产品品种获得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是全国果品生产百强县,同时也是全国唯一的有机农业(红富士苹果)示范基地。

(2)山区农业县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山区农业县农业发展优势比较突出,而二三产业发展却相对滞后,发展后劲不足。近年来沂源县立足生态农业发展,积极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的70%来自林果业。但与农产品配套的深加工项目相对落后,全县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仅有百余家,而且规模较小,基本上是初加工,精深细加工延伸不够,农产品的聚合效应不明显。

(3)山区农业县在推进新一轮经济发展中具有相对优势。山区农业县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条件得天独厚。沂源县充分发挥山区资源优势,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拉长产业链,逐步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利、财政增税的目的。在外部环境上,各级不断加大对“三农”政策的支持力度,给农业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为山区农业县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

2.山区农业县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1)基础条件先天不足。山区农业县一般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条件先天不足。

(2)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山区农业县贫困人口较多,农民群众增收渠道单一,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程度较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

(3)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县乡两级财政较为困难,导致本级财力对建设资金的投入有限。山区乡村招商区位优势不明显,融资渠道狭窄,致使涉农资金投入乏力,基础设施发展缓慢。

二、山区农业县经济发展的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要重新审视山区农业县的发展条件和潜力,坚持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长远发展的战略基点,着力发展生态经济,全力保护生态环境,大力实施“三个发展战略”:

1.围绕推进经济快速发展,大力实施调整富民战略

(1)狠抓农民增收。要因地、因时制宜调整种养结构,大力发展短平快、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要立足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林果标准化示范基地和畜牧规模小区建设,积极培植主导产业,引领农业产业发展。

(2)全力打造农业品牌。要制定农产品品牌扶持政策,明确注册商标以及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认证的补贴政策和参加国家省市农产品展销的奖励政策。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农产品认证档次。

(3)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项目带动、强势拉动,全力培育和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积极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作行为,引导合作社向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使农民充分享受产业链下游的利益。

2.围绕繁荣发展服务业,大力实施旅游带动战略

(1)加快旅游业发展,以旅游业带动服务业发展。将旅游规划目标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旅游项目规划设计应将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的工程项目、管理措施作为重要内容。要突出打造旅游品牌,提高文化品位。

(2)突出自身优势特色,加快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立足自身旅游业优势特色,重点规划建设一批重点服务项目。沂源县下一步将充分利用其最适宜人居住的山水生态环境,规划建设鲁中旅游休闲度假中心,重点推进天湖旅游度假区建设和牛郎织女景区综合提升工程,吸引更多的人到沂源居住休闲,从而进一步推动城市建设和房地产业发展。

3.围绕提升经济外向化水平,大力实施开放拉动战略

(1)大力实施“绿色招商”。在招商引资上树立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把好引资关口,设置“绿色门槛”,将高能耗、高污染项目拒之门外。

(2)加大奖励力度。加大对招商引资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的奖励力度,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投资者前来投资兴业。

三、山区农业县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

为进一步加快山区农业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1.加强宣传,增强全社会可持续发展观念。要结合山区农业县的实际,开展保护生态环境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走生态经济之路,实现山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第5篇:区县经济发展范文

贫困山区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贫困山区如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¾frac34;对XX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中共XX县委副书记XXXXX县位于湘中偏北,地处雪峰山北麓,总面积4950平方公里,辖30个乡镇,1180个村(居委),总人口95万,集山区、库区、贫困区、自然灾害多发区于一体,是国家21世纪扶贫开发重点县。如何实现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历届县委、政府十分重视和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一、XX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多年以来,我县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坚持实施“农业产业化”、“科教兴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切实加大改革力度,不断提高开放程度,狠抓支柱产业建设、民营企业发展、招商引资、劳务输出等重点工作,使县域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20xx年全县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3.91亿元,同比增长8.6;实现地方财政收入9325万元,增长4.7;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3元,增长2.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2亿元,增长7.7。二三产业比重明显提高,经济结构日趋合理,民营经济发展较快,支柱产业逐步形成,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县域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1、积极培育了支柱产业。我县第九次党代会确定将养殖、竹木、建材矿产、茶叶、绿色食品和药材等六大产业培育成县域支柱产业。为此,制订了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逐步建立健全了“以优质资源造优良产品,以优良产品兴优秀企业,以优秀企业带优势产业,使优势产业能优先发展”的工作机制,并按照统一项目布局、统一投资方向,分行业、分区域实施的原则,促进了支柱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2、大力发展了民营经济。县委、县政府坚持走经济以民营为主、投资以民间为主、事业以民办为主的县域经济民营化的道路,努力打破不合时宜的条框限制,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向民营企业集中,从政策、基础设施、政务服务上打造好民营企业的发展平台,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到20xx年末,全县共发展民营经济经营实体近3万家,其中民营企业3500家,拥有资产总额55亿元,从业人员近9万人。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民营工业企业有34家,民营工业年产值达11.21亿元,实现利税2929万元,并涌现出富源牧业、建玲竹业等一批新兴骨干企业,民营经济逐渐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3、不断加强了劳务输出。我县有城乡劳动力48.6万人,剩余劳动力达28万人。为此,县委、县政府将发展劳务输出作为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制定了劳务输出规划,简化了外出务工各种手续的办理程序。在充分发挥乡镇劳动管理站有序转移劳动力的同时,还在广州市设立了XX县人民政府驻广州劳务管理站,以广州为中心辐射整个南方劳务市场,对外出务工人员实行跟踪服务,提供政策法律等方面的援助,及时帮助外出民工处理劳资、合同、事故等纠纷。充分利用职业教育资源,加强了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增强农民务工致富的能力。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全县劳务输出人员常年稳定在15万人左右,占全县剩余劳动力的65左右,年劳务收入超过5亿元,累计收入达60亿元以上,劳务输出成为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4、努力开展了招商引资。XX现有的国有、集体和民营企业规模都不大,自身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有限。近年来,全县致力通过招商引资加快发展,进一步拓展领域,创新办法,力求尽可能多地把外面的资金引进来,把内部的资金挖出来。建立健全了招商引资长效工作机制,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新建了XX县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设立了招商引资专栏,并发挥各地经促会、同乡会的作用,吸引更多的外地客商来安化投资兴业。经过长期的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20xx年,共签订招商引资合同44个,引资额6.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4亿元,同比增长39.7。今年上半年引进项目15个,合同引资1.2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677万元。二、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XX的县域经济虽然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与发达县市的差距仍然很大,县域经济仍然是筚路蓝缕。一是经济实力薄弱,财力严重不足。20xx年全县GDP为23.9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0.93亿元,人均GDP仅2517元,人均财政收入仅98元,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规模无论在全国还是全省、全市都处于中下水平。由于经济总量小,可用财力弱,导致县乡两级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运转举步维艰。二是城镇化水平低。我县30个乡镇中,虽有建制镇18个,但城镇规模偏小,城镇基础设施落后,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量小且渠道不畅,对经济的辐射与带动作用弱,城镇化进程远落后于发达地区。据统计,目前我县95万人口中,非农业人口只有12.6万,仅占全县总人口的13.3;镇均人口仅4.1万人(含农业人口)。三是产业结构升级缓慢。20xx年我县一、二、三产业的总产值分别为9.45、7.23、9.4亿元,分别占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36.24、27.72、36.04,其中一产业所占比重比全国平 均水平14.8高21.44,而二产业所占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52.94低25.22,农业比重明显偏高,工业规模和比重过小,工业化进程缓慢。四是所有制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县尚有66家国有工商企业没有改制,企业经营机制不活,债务包袱沉重,效益低下,资产负债率高达114.1。同时,虽然近年来我县民营经济有所发展,但普遍存在技术含量低、投入不足、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经营管理落后等问题,整体实力不强,经营规模小,税收贡献率低。XX与全国全省县域经济的平均规模比较类别县域人口(万)县域GDP规模(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亿元)人均(元)GDP财政收入全国45.626.21.05745.6219.3全省61.926.40.984264.94158.32XX9523.910.93152516.8498.01作为一个山区贫困县,XX县域经济发展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制约和影响:1、思想观念落后,发展氛围不浓。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但一些陈旧落后的观念和意识还在一定程度上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成为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当前,落后保守的小农经济意识、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观念、官本位思想仍大有市场,一些干部和群众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不到位,不善于抢抓机遇,不能敢为人先,主动参与市场竞争的行动不多,积极应对市场风险的办法少,想发展、求发展、促发展的氛围不浓。如近两年来为鼓励发展民营经济,激活民间资本,我县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但民间的投资热情仍然较低。2、基础设施条件差,竞争能力弱。XX地处内陆山区,地域偏僻,交通、电力、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整体滞后。目前的南北通道至今还没有彻底打开,全县还有110多个村不通公路,9个村103个组不通照明电,180多个村不通电话,221个村不通广播电视,14.1万人饮水困难,基础设施条件仍然远不及其他地区并且差距还在继续拉大,这些都成为县域发展的重要障碍:一方面在有限的经济总量与拮据的财力状况下,县乡两级政府仍然首先要挤出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根本无力拿出更多的资金发展经济,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低,影响了县域经济质和量的提升;另一方面由于区位劣势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投资竞争力,使得开放发展和招商引资的难度加大,大型项目难以落户。3、支柱产业还很薄弱,带动能力不足。近年来,我县提出并实施了竹木、茶叶、建材矿产、绿色食品、养殖、药材等六大支柱产业发展战略,县内涌现了建玲竹业、富源牧业、山山食品、宏辉食品、阿香果品、求喜茶业等一批骨干企业,但受长期以来短缺经济和重复建设的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缺乏鲜明个性,产品、产业结构趋同,停留在传统农业和传统工业上,工业企业少而不大,土特品种多而不优,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少,支柱产业发展缓慢,知名度、市场影响力、辐射范围十分有限,没有规模效益和产业化经营效益,对县域经济拉动力较弱,资源优势很难转化为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如全省竹产业龙头企业建玲竹业年设计生产能力达100万平方米,但因企业原材料供应严重不足,年实际生产量仅40余万平方米。4、经济环境不优,发展合力不强。“四乱”歪风禁而不止。一些部门受利益驱动,对企业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干扰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和营运。行政效率低下。有的部门和干部不运用改革方式和市场经济手段抓经济工作,该取消的程序不取消,不该管的事情还在管。有的部门本位主义比较严重,在行政审批和办证过程中,工作效率低下。社会环境较差。有的地方特别是一些城镇郊区,经常有个别人为一些无理要求聚众滋事,阻拦项目建设,使项目实施起来困难重重。5、经济增长点少,发展后劲不足。我县由于区位、信息、经济基础等条件差,加上农村改革、国企改革滞后,经营机制、人才机制、融资机制不顺,对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吸引力明显不够,且流失严重,经济增长点匮乏。如县级金融机构为降低经营风险,惜贷而不愿放贷,并通过各种渠道向县域范围以外转移资金,造成县域经济“失血”,绝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贷款难,民营企业发展所需资金严重不足,仅靠自身发育发展慢,许多好项目、好企业无法发展,长期只能小打小闹,艰难度日。6、社会矛盾和问题较多,加快发展和维稳的压力大。XX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又是集山区、库区、老山、边远区、灾害多发区于一体的农业大县,历年来积累形成的矛盾和问题较多,尤其是扶贫开发问题、库区移民问题、农业灾害问题、“两会一部”兑付问题、国企改革和国有企业职工安置问题等,都给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挑战。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1400元,全县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23.5万人,其中绝对贫困人口5.28万人,扶贫攻坚任务艰巨。县乡两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不得不拿出相当部分的人财物力用于保障农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三、加快贫困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一是要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县域经济的发展。要杜绝只图高速度、快增长、以牺牲环境与资源过度消耗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经济增长的错误发展观,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现县域内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二是必须把解放思想真正落到实处。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勇于进取,开拓创新,敢于打破各类条条框框,反对因循守旧与任何形式的经验主义、教条主义、本本主义。要破除认为基础条件差,难有作为的消极思想,树立善于扬长避短、化被动为主动的进取观念;破除仅仅依赖自然资源谋发展的落后思想,树立既依托自然资源,更要依托科技、政策、人才、资本、管理、服务等要素资源的先进观念;破除只满足于在一地一隅谋发展的狭隘思想,树立善于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抢抓机遇谋求发展的观念。三是要坚持面向市场,立足县情,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的特色县域经济。要立足县情与资源优势,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的趋势,努力打造特色县域经济。要打好人文、资源、产业三张牌。XX是梅山文化的发源地,是羽毛球世界冠军之乡,通过打好这两张人文品牌,使外界了解安化,认识XX,可以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对扩大招商引资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要立足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与加工开发力度,化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要优化县域经济结构,加速县域经济的民营化进程。着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小水电业、生态旅游业、中药产业、劳务输出等朝阳产业,适度有序发展竹木加工业与矿产业,努力壮大第三产业。要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支持民营企业加快发展。四是要实施大开放与城镇化带动战略,激发县域经济活力。要抓住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优化重组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带来的全国产业大转移的有利时机,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量引进境外资金和项目。目前,市场、文化环境、产业配套设施已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要素。要敞开县门,坚持以人为本,为投资者提供优质的服务环境。要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着力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的品位与内涵,提升其辐射与带动力。城镇化建设要防止出现盲目圈地、无序发展的状态,要坚持以规划为先导,以城镇提质扩容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支撑,通过市场运作与建管相结合推动城镇建设快速发展。五是要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造就一支适应市场经济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持一个好思路一抓到底的做法,保持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同时,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应不断转变工作作风,培养为经济服务,共促经济发展的意识。各级领导与党组织应主动关心农村基层干部,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与生活中的困难。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有关体制,加大督查力度,促使各条块部门摒弃部门利益至上的狭隘观念,主动为经济发展服务,共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要调整税收分配体制。按照现有财政管理体制,县乡财政在国税、地税与行政事业收费中的分成比例太小,县乡财政普遍运转困难,直接影响到县域经济发展。解决的有效途径是进一步扩大县一级政府的自主权,减少行政审批的中间环节,适当提高县级财政的税收分成比例,确保县乡财政的正常运转。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议上级政府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帮助和支持贫困地区发展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与教育事业,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交通、能源、人才、信息等瓶颈,为加快县经济发展创造必要的硬件环境。

第6篇:区县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义乌模式;东北地区;县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1)03-0093-04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具有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其发展壮大与否对于实现小康社会战略目标,以及东北地区经济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之所以成为我国发达的经济区域,有赖于县域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机勃勃的县域经济不仅是义乌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而且还是浙江省经济最重要的动力源泉。当前,关于义乌模式的研究多为新闻报道,将义乌模式的运作经验与东北地区县域经济振兴二者相结合的学术研究还比较缺乏。因此,本文试图结合义乌县域经济运作模式的分析,探讨加快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可行路径。

一、义乌模式的主要发展经验

义乌地处浙江中部,1998年由县改为市,东靠上海,西接长江腹地,南达东南沿海地区。但义乌多为丘陵地带,人多地少,人均耕地约有0.04公顷(0.6亩),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就是在这样既缺少先天资源禀赋,又没有雄厚工业基础和外资推动的窘迫环境下,义乌却从2.8平方公里的一个落后小镇,变成了目前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被誉为“小商品海洋,购物者天堂”,同时也引起了学术界对义乌模式的极大关注和广泛研究。义乌的饰品行业企业生产的产量与产值占全国饰品业的70%以上,2009年义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学术界就把义乌这种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发扬“鸡毛换糖”传统优势,通过发展小商品商贸活动带动工农业现代化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道路称之为“义乌模式”。义乌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培育并完善市场机制,积极发展小商品经营业,实现专业化市场与产业集聚、城市联动的有机结合。

(一)积极发展草根经济

义乌始终坚持抓市场就是抓经济的理念,较早兴商建市。20世纪80年代初,义乌率先实现城乡市场开放,允许农民经商,形成了以小商品市场为龙头,各种专业市场和专业街为依托,不同要素市场相配套的较为完善的市场体系,2009年,义乌经济产业结构已更趋优化。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4.6亿元,增长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27.3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77.6亿元,增长11.1%。产业层次得到提升,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3.1:45.3:51.6调整为2.8:43.8:53.4,服务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8%。这说明在三次产业中,以市场为龙头的义乌第三产业基础更为稳固。义乌较早实施划行归市、分类集聚,通过构筑蛛网式购销网络,打造中心市场的发展模式,增强了义乌市场经济的竞争优势。

(二)市场与产业联动发展

义乌小商品市场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成为浙江省首个“五星级市场”和获得全国“重合同、守信用、重质量、守信誉”荣誉称号的批发市场。就在于义乌没有孤立地搞专业市场建设,而是充分发挥商贸资本雄厚、市场信息灵敏、经商人才众多等优势,推进商业资本与工业经济的融合,下大力气扶持、培育和壮大服装、工艺品等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小商品加工业,进而实现了优势产业的规模扩张和结构升级,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工业产业体系。义乌作为一个市场大市、经济强市的块状经济束,得益于市场的持续繁荣和优势产业的联动发展。同时地方政府积极引导部分民营企业家向工业化迈进,培育了服装、饰品、彩印、拉链、玩具等优势产业和“顺时针”、“浪莎”、“年年红”等地方知名品牌,促进了以非公有制企业为主体的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三)工农业相互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义乌在启动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依托市场国际化、产业集群化、城市现代化的基础和优势,通过积极推进“义博会”的国际化专业会展进程,实现工农业产品推广的规范化,走出了一条“专业市场――制造业”,即“以商促工”、“工商联动”的路子。同时,义乌尊重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要求和规律,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和城市扶持农村的方针,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特种养殖、蔬菜、水果、优质大米等有一定规模的效益农业,为义乌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保障。义乌小商品市场对于关联产业的辐射,落实到区域之中就形成了“义乌商圈”的具体地理形态,有利于发挥共享交通、信息、品牌等优势,发挥城乡产业互动的市场贡献、规模贡献、资金贡献和就业贡献。

(四)理性作为的地方政府推动

“有所为、有所不为”是多年来义乌市政府牢牢把握的行为准则,在最初的市场化改革中地方政府起了“第一推动力”的作用。从市场筹建到市场监管乃至营销服务的推介等方面,政府并没有撒手不管,而是搭建小商品市场运作平台提供各项政策支持,政府在整个项目的规划和推广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同时积极鼓励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严格规范从土地上走出来的商户。适时地调整市场规模和结构,为了促进各种商户之间的公平竞争创造性地提出“划行归市”的政策,从而在保护了任何一个想进入市场的个体商户的情况下,保证了市场的健康发展。政府合理规划与科学引导是义乌经济稳步发展的必要前提。近些年,兴办市场曾在全国形成了一种风潮,但是,很多市场并没有红火起来,其中导致市场萎缩、吓跑客商的重要原因,在于某些干部素质不高,吃卡拿要。相反,义乌市的各级干部却能做到正确定位职能,既不越位,又不放任自流,地方政府低调、务实的资本运作和品牌运作手段值得全国学习。义乌市政府既尊重市场经济规律,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又保持了义乌市场的活力,在“有所为、有所不为”中找到最佳结合点。

从义乌的发展历程看,东北地区所具有的资源禀赋、工业基础等条件要远远优于义乌,而义乌却能从缺少先天资源禀赋中“破土而出”,一跃成为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百强县,这不能不引发我们的思考。正视存在问题,寻找发展出路,已成为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历史课题。

二、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进入新全球化时代,东北县域经济发展虽然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多数指标仍存在较大差距。一直以来东北地区以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为主,导致在优势产业方面的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制约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问题如下:

(一)缺少区域内县域产业规划

调研中发现,目前,围绕着东北地区已经建设成、正在筹备建设的多是以装备制造业为主展开的,在当前面临后金融危机时代,整个东北地区的经济

需要进行战略性调整。仅仅靠重工业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模式缺乏持续竞争力和市场活力,对县域经济缺少关注和支持,将难以实现东北地区经济振兴和城镇化的目标。就东北地区而言,尚缺乏科学而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当前,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产业结构趋同,布局调整依然滞后,主导产业竞争力不强,很难形成县域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长期以来,二元经济结构调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农村工业化进程缓慢,如吉林省很多县(市)还没有走出传统农业格局。目前,农业在县域经济总量中仍占较大比重;农副产品多以销售初级产品为主,难以获得较高的产品附加值;第三产业尚未形成较为完备的服务体系。近些年来,辽、吉、黑三省虽然具备了一定的产业整体规划意识,但由于各自所辖县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层次不齐以及原有体制的惯性作用,导致东北地区县域经济的优势产业一直没有实现合理化布局。

(二)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东北地区县域经济中发展的企业,在形成和发展中面临最为突出的问题是融资难、贷款难、担保难。县域经济中绝大多数为成长中的中小企业,在全社会直接融资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很低,股票市场融资门槛高、成本大,中小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很难达到相关要求。现阶段我国的资本市场主要为国有大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短时间内很难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在债权融资方面,由于我国实行规模管理,并在规模内规定了各项指标和担保要求,条件十分严格,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通过债务市场直接融资也十分困难。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内部分企业,面临全球金融危机逐步蔓延的结构性影响,因缺乏融资渠道导致资金链条断裂,企业经营陷入停产乃至倒闭的边缘。

(三)民营经济发展实力较为薄弱

作为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夹缝中兴起的民营经济,面临市场竞争的不公平待遇,其发展历程充满了艰辛。就县域经济中的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成立之初80%以上是家族企业,大都存在内部管理不规范的缺点,其组织行为不是依据市场规则,而是依据伦理规范;维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不全部是利益关系,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员之间的情感和信任关系。中小企业的成立时间一般都不长,长则几十年,短则几年,不仅缺少应有的规章制度,而且财务管理相对混乱。面临外部激烈的市场竞争与挑战,民营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经营盲目性、功利性,缺乏企业社会责任。因此,从企业管理模式的角度讲,必须从过去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去反思发展中的问题,积极向现代企业管理体制转变,否则,将严重制约东北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

(四)县域经济内部的企业发展呈现不平衡性

笔者在暑期深入东北地区相关县市调研发现,伴随着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而兴起的制造业企业,其发展模式、人才引进、技术研发、资金融通、治理结构、产品营销、信誉保障、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存在着较大差异。如在企业发展模式上,选择专一模式或特色模式的企业多,选择联盟模式的少;劳动密集型企业多,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企业少;以国内市场为主(占总销售额的80%)兼顾国外市场(占总销售额的20%)的较少;如果由于产能过剩、恶性竞争、发现新的市场机会而考虑转型,一般选择主业不变、进入新行业,选择彻底转变主营业务的企业很少。同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东北部分制造业企业招工难现象普遍存在,个别企业已经远赴甘肃招工,大大增加了企业用工成本;另外,订单式生产的制造业企业居多,缺乏单独的研发部门;个别企业生产的产品,由于某些既得利益集团的干预,使得节能降耗的好产品难以推广到市场,这既损害了企业利益,也难以保证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三、义乌模式对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一)树立市场意识,壮大东北县域经济

义乌人之所以能够迅速接受改革开放信息,用“鸡毛换糖”的经验发展小商品市场有赖于义乌人民的思想解放。义乌人民敢于转变观念,靠自己的经商实践,在寻找出路中解放思想,又在解放思想的同时找到了新的出路,这种强烈的市场意识很值得东北地区的民众学习。长期以来,东北地区由于人们受封建社会农耕文化影响较深,重农轻商的理念根深蒂固。因此,县域经济内的居民必须树立经济活动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资源共享型经济发展观念;东北地区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实际,以符合经济规律的思路和举措来经营产业、创新技术、改善环境,使县域经济的人们行为活动能够适应农村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的基本趋势,逐步摆脱东北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困局。

(二)加强产业引导,提振东北经济活力

义乌模式凸显了以市场经营者为主体,以政府的宏观调控为引导,利用市场的先发和集聚功能,买全国货卖全国货,兴商建市、兴商强市,同时以贸促工、工贸联动,实现了市场与产业的联动发展。东北地区要重振雄风,必须依靠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调整以提升县域经济的竞争能力。东北地区县域经济虽然实现了稳步发展,但主导产业仍然缺乏具有强有力市场竞争力的内生机制。农业、工业和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对于区域经济来讲,的确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不同地区的县域经济要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实现城乡产业互动,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等生产业,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益,着力提升东北地区经济的综合竞争能力。东北地区要通过政府力量主导下的“以工哺农”和市场力量主导下的“以工促农”有机结合,并形成提升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工农业产业素质的合力,引导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从政策优惠型向特色优势型转化,这必将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因此,东北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应依据现有自然资源禀赋条件,提升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并挖掘、培育具有较为广阔市场前景的新兴产业,努力实现东北县域经济在农业、制造业与生产业之间的联动发展。理顺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依靠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协同带动效应,实现城乡产业互动进程中的资源整合与有效对接。

(三)构建县域企业集群,发挥集聚效应

东北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应适度进行组织结构创新,中小型的民营企业,在组织结构创新过程中,要注重走专业化道路,充分利用专业化社会协作体系,打造精干的生产经营主体,优化基本职能,突出关键职能,集中资源强化企业核心业务与核心能力。在主导产业带动下,通过发展整合型制造业。发挥企业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树立系统生产经营观念,生产制造环节应该考虑经营、研发设计和消费者。无论是传统的块状经济还是现代的产业集群,都会产生一种“磁场效应”,使区域外的资源向本区域集聚,促进区域制造业企业的快速发展。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与处于同一产业的众多企业在区域内聚集,会逐步形成区域品牌,月防止出现“有产品无品牌”的现象。为此,东北地区依托民营企业园区的建设和现有民营企业集群的完善,促进民营企业集群的发育和成长,发挥民营企业集群的规模效益,激活和带动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构建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企业集群网络,促进了区域间经济要素的合理流动,提升企业间集聚效应,逐步实现本土化制造、全球化经营的目标。

(四)拓宽投融资渠道,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第7篇:区县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省际边缘;湘赣鄂;通平修;产业;合作;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02

通城、平江、修水三县均位于湘赣鄂省际边界地带,共同构成了我国中部三省的黄金三角区域。该区域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区位优势逐步显现,区域合作起步较早。但自改革开放以来,受地理区位、国家发展战略及行政区划等因素的影响,该区域产业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等问题较为突出,区域合作进程缓慢,严重阻碍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和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是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的必然要求”。2015年4月国务院批复同意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咸宁―岳阳―九江”组团发展,鼓励和支持通城、平江、修水建设此区域合作示范区。本文在这一区域政策大背景下,研究湘赣鄂三省边界地区县域经济合作问题。

一、区域合作发展基础

1.区域山水相连

通城、平江、修水三县位居鄂湘赣三省交界处,幕阜山脉贯通三县。三县青山绿水,地处咸宁-岳阳-九江“中三角”的中心,北上联动武汉城市圈,西南呼应长株潭城市群,东南连接环鄱阳湖城市群,是三大城市群的衔接区,可谓“中三角”中的“金三角”。三县在幕阜山生态保护、边界市场建设和交通路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

2.地域文化相融

三县比邻而居,文化相通,人缘相亲、民生相融。三县历史上均深受楚文化浸润,近现代又同属红色革命老区,在地方风俗、方言饮食等方面,三地交汇明显,相互融合,现阶段对于抱团脱贫,集结发展有强烈合作意愿。幕阜山脉贯通三县,自然风光、人文历史、红色革命等旅游资源丰富,文化旅游合作整体开发方面前景广阔。

3.发展基础相似

通城、平江、修水同属革命老区县、贫困县、山区县、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小康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2014年,通城县地区生产总值103亿元,总量位居咸宁市第4位;平江县地区生产总值199.4亿元,总量位居岳阳市第6位;修水县地区生产总值122.13亿元,总量位居九江市第5位;三县不仅在各省,而且在各市的发展中均处于落后位置。相似的发展基础与共同的发展目标,使三县在建设次区域合作示范区与迅速脱贫实现跨越式发展方面,均有着强烈的合作发展意愿与动力。

4.产业类型相近

三县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条件,目前均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产业体系,通城县目前已形成了涂附磨具、电子信息、医药物流、食品饮品、陶瓷建材五大产业集群,平江县在机电轻工、绿色食品、矿产建材、新型材料、电力能源等方面初具规模,修水县在纺织服装、工艺饰品、礼品包装、五金锁具和水暖卫浴等方面发展空间巨大。但总体而言,三县产业基础还比较薄弱。当前,三县瞄准全球消费市场发展趋势,抓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机遇,在旅游共同开发,绿色产业发展等方面已展开合作,三县齐心协力,在打通产业优势,产业价值链整合延伸、跨省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

二、区域合作存在的问题

1.合作体制机制不完善

2015年4月务院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提出,“咸宁―岳阳―九江”组团发展,鼓励和支持通城、平江、修水建设此区域合作示范区。基于此政策背景下,三县多次对接会商并于2015年6月在江西修水签署《建设通平修次区域合作示范区初步共识》。自此之后,三县交流对接进一步加强,于2015年9月在湖北通城召开通平修三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座谈会并签署《通平修合作示范区建设共识》,于2015年12月在湖南平江召开长江中游城市群“通平修”次区域合作示范区首届联席会议并签订《“通平修”共建长江中游城市群次区域合作示范区框架协议》、《“通平修”次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交通备忘录》、《“通平修”次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旅游备忘录》。

可以看出,三县政府层面的正式合作才刚刚起步,该区域当前的产业合作机制均不属于长效机制。当前,该区域政府间的产业合作机制是县长联席会及其联络员制度,主要负责制定和协调区域产业合作政策,决定区域合作重大事项。区域内企业间的合作机制较多,主要以协议、协会的形式存在,但并未形成相互衔接的整体。

上述的合作机制本身的法律地位、职能、权限及与政府的关系不明确,不具备权威性和长效性,导致相关机制“本级协调乏力,对上协调困难”,对省际产业合作中长期利益协调作用有限。此外,区域内支柱产业及核心部门的合作机制尚未形成,区域产业一体化程度有限。总之,通平修三县缺乏整体规划和合作长效机制。

2.产业合作向心力不强

通平修三县均分布在各自省份的行政边缘地带,该区域的产业合作势必会受到“内引力”和“外拉力”,两个反方向力的作用。其中,“内引力”主要来自区域内的产业合作红利。“外拉力”主要来自区域外各中心城市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省会城市及其他相邻地级市。行政上的隶属关系是外拉力最强有力的保证。从中观范围看,武汉、长沙、南昌这三个散会城市所形成的外拉力,会极大减弱湘赣鄂黄金中三角区域产业合作的向心力。

从表1可以看出,湘赣鄂黄金中三角三县与武汉、长沙、南昌这三个省会城市的经济实力相差甚远。

为了更清楚地展现各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现引入城市间引力模型进行简单计算。该引力模型源自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其原理是城市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与各城市本身的综合实力(GDP、人口等)成正比,与城市之间的空间距离成反比。[1]

区域内部联系的紧密程度可以反映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和区域的发展水平。经济联系强度用来衡量区域间经济联系强度大小的指标,既能反映中心城区对周边城镇的辐射能力,也能反映周边城镇对中心城区辐射能力的接受程度。

Eij=

式中,Eij为两城镇之间的经济作用强度;Pi,Pj分别代表两城镇i,j非农业人口数,Vi,Vj分别是两城镇i,j工业总产值,D为两城镇i,j间的最短距离(这里选取城市i,j两两之间公路最短距离)。一般情况下,区域城镇的发展与其经济实力紧密相关,即城镇规模越大,经济越发达,城市间吸引/辐射作用越强,在同等条件下,城市间距离越远,经济作用强度越小。中心城区与其他城镇间的经济作用强度均排位靠前,显示出其在该区域较为突出的经济联系和带动作用。

表1:湘赣鄂黄金中三角区域内外各主要城市2014年综合实力对比

主要指标 通城 平江 修水 武汉 长沙 南昌

GDP/亿 103.84 199.44 122.13 10069.48 7824.81 3667.96

年末常住人口/ 万 51.17 109.39 86.48 1033.80 731.15 517.73

人均GDP/元 20293.14 18232.01 14122.34 97402.59 107683 70373

财政收入/亿 8.1 9.34 15.91 1968.46 1003.08 638.30

城镇可支配收入/元 20546.76 17036 20185 33270 36826 29091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7988.29

(2013年数据) 6828 6689 16160 21723 12414

城镇化率/% 17.9 39.3 37.9 67.60 72.34 70.86

第一产业值/亿 22.82 38.61 17.08 350.06 318.04 165.06

第二产业值/亿 45.79 92.44 61.90 4785.66 4245.68 2017.38

第三产业值/亿 35.23 68.39 43.15 4933.76 3261.09 1485.52

资料来源:各市县2013、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表2:湘赣鄂省际边缘区域内外各主要城市2014年工业相关数据

2014年 通城 平江 修水 武汉 长沙 南昌

非农业人口(万人) 9.15 38.19 10.21 559.26 528.91 238.38

规模工业总产值(亿元) 124.2 81.73 66.33 3453.35 3042.05 1380.64

表3:公路距离(百度地图)

通城 通城

平江 81.1 平江

修水 98.1 144.4 修水

武汉 196.3 268.5 258.5 武汉

长沙 183.1 116.4 241.0 344.5 长沙

南昌 349.4 375.9 200.3 355.2 348.0 南昌

表4:湘赣鄂省际边缘区域内外各主要城市相互经济作用强度

通城 通城

平江 0.2863 平江

修水 0.0912 0.0697 修水

武汉 1.2163 1.0771 0.5412 武汉

长沙 1.2754 5.2302 0.5683 14.8533 长沙

南昌 0.1584 0.2268 0.3721 6.3191 6.0088 南昌

^域内经济作用强度 0.3775 0.3560 0.1609

区域外经济作用强度 2.6501 6.5341 1.4816

合力 ―2.2726 ―6.1781 ―1.3207

通过上表可以得出,通城县、平江县、修水县所受到来自武汉、长沙、南昌的“外拉力”均大于来自区域内部的“内引力”。这意味着湘赣鄂黄金中三角区域产业合作向心力不足。增强区域产业合作向心力是推进通平修三县区域产业合作的必然举措。

3.产业结构雷同

(1)三次产业构成分析

表5:2014年湘赣鄂省际边缘区通平修三县人均GDP、产业结构对比

人均

GDP/万元 三次产业构成%

一产 二产 三产

通城 2.0292 22.0 44.1 33.9

平江 1.8232 19.5 45.8 34.7

修水 1.4122 14.0 50.7 35.3

全国 4.66 9.2 42.6 48.2

从表5可以看出,与我国整体的“三二一”产业结构不同,通平修三县均属于“二三一”产业结构。

(2)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分析

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工业研究中心提出的常用于衡量区域间产业结构相似程度的指标。

产业结构相似系数:

Sij:i、j区域产业结构相似系数

Xin、xjn:n部门在i、j区域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

表6:2015年通平修三县产业结构相似系数

通城 通城

平江 0.9616 平江

修水 0.9867 0.9955 修水

Sij值在0~1之间,值越大,表明地区产业结构相似性越大或越呈趋同性;值越小,表明地区产业结构越有特色或越呈分异性,地区间产业的互补性也可能越强。可知,通城/平江/修水三县的产业结构非常相似,一方面有利于产业承接与联合,通过整合实现相同产业的做大做强,形成规模经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湘赣鄂三省边界区域存在着产业同构化现象,势必造成了盲目的竞争与资源的浪费,三县的合作具有很强的必要性。

三、湘赣鄂省际边缘县域经济合作发展相关对策

(一)主动谋划对接国家战略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新一轮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的重要支撑,是国家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主阵地和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三县县域生态优美、气候温和、水源充足、物产富饶、产业相近,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应高度重视和主动抢抓国家加快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重大战略机遇,构建省际边界县域新型合作体系和利益协调机制,积极推动三县对接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进一步提升发展层次和发展空间,着力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加快推进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建设区域合作新平台,共同推进通城、平江、修水建设次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探索区域发展新模式。

(二)合力推进总体规划对接

按照国家关于加强区域合作发展的有关要求及政策精神,探索建立“通城、平江、修水次区域合作示范区”。联合开展编制综合交通、生态环保、城乡统筹、文化旅游、商贸市场等重点专项规划,共同推进多规融合,设立统一的土地分类、功能分区、空间管制、规划目标年限等规划编制标准,实现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商贸发展规划、交通体系规划、生态建设规划、旅游发展规划等同步对接,构建互利共赢、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不断增强协同发展能力。

(三)改善区域商务环境、完善区域要素市场。

努力消除行政壁垒,建立区域一体化发展政务环境,共同打造公平有序的区域商务环境。实行相对统一并合法合规的招商引资政策,协同吸引国内外资本和企业进入“通平修合作示范区”。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产品、技术、产权、资本、人力资源等各类要素市场,促进要素资源自由流通和合理配置。

(四)健全机制、明确责任

建立高层协调机制,三县分别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理事会制度,实行轮值理事长制度,加强对区域合作重大事项等方面的协调。建立重大项目调度机制,统筹推进区域重大项目建设布局,分年度制定合作计划和合作项目,定期通报、明确责任、督促落实各领域合作事宜。

第8篇:区县经济发展范文

作为一个相对的区域概念,冀中南地区主要包括河北省中南部诸县(市),由于各县(市)在资源、资金、技术、文化、区位、产业等方面的差异性,因而形成了具有明显差异、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根据各县(市)经济发展的支撑因素的差异性,可以把本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分为以下几种。

一、资源支撑型模式

县域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来支撑和促进经济发展。主要包括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两种类型,依赖矿产资源发展的县市主要有武安市、磁县、沙河市、鹿泉市、邢台县等,依赖旅游资源发展的县市主要有平山县、正定县、安新县、涿州市等。该模式的特点有:

(一)资源独占性

由于自然地质条件及历史文化传统影响,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对县域经济发展而言,具有独占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不可转移,难以消失,是长期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

(二)民营经济支撑

如2007年邯郸武安市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288.6亿元,上缴税金30.1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0%和29.9%,分别占全市GDP的84.1%和全部税收的82.9%;多家企业跻身中国企业500强或全国制造业500强。

(三)产业链条完整、突出

如邢台县以丰富的矿产资源为依托,发展了钢铁、煤化工、装备制造等后续产业;沙河市依托矿产资源而形成煤炭开采与深加工、玻璃建材、钢铁等主导产业;武安市因其丰富资源而形成冶金、煤炭、建材、机械、化工等相关产业,其中2007年钢铁行业纳税25.6亿元,占其县域经济全部税收的70.5%。

(四)旅游资源带动效果显著

2008年,平山县依靠红色旅游、休闲旅游实现旅游总收入13亿元,成功入围“中国旅游强县”;正定县、赵县的历史文化旅游;安新白洋淀生态旅游;涿州的影视文化旅游等等,都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

二、传统产业带动型模式

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主要以其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或生产技术为核心,不断拓宽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的模式。辛集市、无极县、安国市、高阳县、蠡县、曲阳县、泊头市、安平县等属于该类型。该模式的特点有:

(一)产业历史悠久,技术精湛

如辛集市以其皮革加工业为支柱产业,并荣获“中国皮革皮衣之都”美誉;蠡县因其悠久的皮革加工和纺织技术,而成为全国闻名的皮革、纺织品特色产业基地。这些传统产业历史悠久,闻名于世,具有良好的形象和信誉。

(二)产业集聚效果好

产业集聚程度高,从业人员多,对地方经济贡献大。如泊头铸造业产品覆盖汽车零部件、汽车模具、艺术铸件、精密铸件、标准化铸件等多种类型,2010年从业人员约达2万人。这样,通过产业集聚,可以更好地突出产业优势,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龙头带动作用。

(三)新型产业发展缓慢

传统产业的存在,会促使地方经济发展以传统产业资源为基础和立足点,拓宽产业范围,延长产业链,或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和升级。所以在项目建设、技术引进、资金配套等方面难以摆脱传统产业的限制和依赖,对全新型的产业或技术引进力度不够。

三、技术创新型模式

县域经济的发展摆脱了资源及传统产业的影响和限制,大胆引进新技术或新产业,以多元化的产业模式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藁城市、栾城县、晋州市、定州市、宁晋县等属于该类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有:

(一)资源匮乏

大部分县(市)支撑经济发展的资源匮乏,既缺乏资源型模式所具备的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也缺乏雄厚的传统产业基础。因此,这些地区只能摆脱资源型发展模式,走以创新促发展的道路。

(二)创新文化引领

如宁晋县土地贫瘠,农业基础薄弱。既没有资源优势,也没有传统技术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宁晋人走出家乡,到外地寻求发展机会。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形成了开放经营、吸收并融、创新求变的先进文化理念,进而促使制度、行为的变革。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充分利用先进文化引领的优势,积极招商引资,大胆吸收新型产业,改良现有产业,形成了以单晶硅、纺织服装、电线电缆、机械制造、粮食及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五大特色产业群,成为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技术创新模式的典范。

(三)产业集群优势

通过产业集聚,便于企业间资源、技术、劳动力的协同,有利于培育企业的竞争优势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企业形象影响力,全面壮大县域经济竞争力。

(四)政府支持

在引进的技术或项目中,地方政府在土地征用、项目建设、资金配套、人力资源配置、税收政策及外来人员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提供了及时、周到的服务,使项目得以及时运转。在营造“招商引资的洼地”效应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四、传统农业型模式

以传统的农业种植、养殖及农产品的深加工为主,而形成的农业经济主导模式。冀中南地区的邢台、邯郸、衡水、沧州等地的大部分县(市)属于传统农业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有:

(一)农产品优势

这些县(市)拥有良好的土地、气候及水资源等,农作物产量高、品质好。如邯郸大名的花生、小麦;衡水深州的蜜桃,故城的棉花;沧州河间的金丝小枣等。

(二)广泛的农产品销售渠道

农产品品质优良,历史悠久,市场覆盖率高,深得广大消费者信赖。因此形成了遍布全国的销售渠道或网络,有些农产品远销海外。

(三)劳动力资源丰富

人口稠密,为农产品的生产经营提供了保障。随着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和普及,这些地区用于传统农业的劳动力逐步减少,富余劳动力的开发利用也成为其县域经济发展中应考虑的重要问题。

(四)经济增长缓慢

因受农业自身发展规律制约,经济增长缓慢,难以出现以工业产业为支撑的快速增长的局面,经济总量不会出现大幅度波动,社会经济以稳定发展为主。

五、农业创新型模式

在传统农业模式的基础上,通过观光旅游农业、特色农业、科技农业等途径,培育农产品的特色优势来带动经济发展。该模式的特点有:

(一)特色资源

如邢台县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积极发展以优质果品、枣业为代表的特色农业,取得了显著效果。该县的“浆水”牌苹果先后被指定为十六大、十七大会议专用果品,“天力三宝”牌酸枣汁成为中国航天员特供饮品和“迎奥运”特制产品。

(二)品牌形象

赵县被国家命名为“全国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县”、“中国雪花梨之乡”,这些荣誉塑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县域品牌。该县并通过实施每年一度的“梨花节”、“采摘节”,积极推动观光旅游农业的发展,更好地提升了县域形象。

(三)政府协助

特色农业的发展必须由政府出面协助和指导。企业的市场开拓、技术引进、产品营销必须通过由政府出面组织或协调的行业协会,才能实现产销对路,规模经营。

(四)现代营销

利用现代化的营销手段(如网络营销、服务营销、关系营销等)将产品或服务向更广的市场范围推介。这些手段单靠农户或生产者很难达到,地方政府统筹谋划、设计、实施和管理的模式更加有助于农产品的销售。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分析只是相对的,就某一具体县(市)而言,只是侧重某一模式,但其中也有其他模式的支撑要素。因此,县域经济发展应着眼于整个经济体系,综合考虑,因地制宜,科学决策,以实现县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第9篇:区县经济发展范文

农业产业的区域化、专业化生产发展阶段,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将有限资源实现最佳配置的体现,也是农村从温饱向小康迈进的必由之路。农村经济生产的区域化,有益于实现农业生产的统一组织、统一协调、统一标准和指导;有益于“品种、知识、科技”三大更新工程;产品易集中收购和销售;容易实现效益农业致富农民,推进农产品的深度加工。实现农村经济区域化,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基础。

综合易县的自然地域、农村经济现状和农业产业化情况,将易县农村经济划分成农业资源产业经济区。依据各区资源产业经济特点,进行产业定位,分区发展。

一 平原农牧资源产业区(Ⅰ):位于易县东部山前平原,总面积300.1km2,涉及易州、高陌、凌云册、塘湖、裴山、高村7乡镇,119个村,45862户,160966人。具有气候适宜、地势平坦、土壤质地良好、水资源开采便利、粮油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等特点。

1.产业特点:农牧产业占主导优势。本区是全县的粮油主产区,粮油产量分别占全县总量的55%、60%;也是供应县城居民消费的蔬菜生产基地,生产量占全县蔬菜总产量的44%;全县的肉牛育肥、良种肉牛繁育、秸秆养羊示范和瘦肉型猪基地均分布在本区。粮油和养殖生产在全县农业中占有突出位置。

2.发展目标:充分发挥耕地和农作物秸秆饲料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粮、油、菜种植与畜牧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建立实施以“三元”种植模式为特征的结构调整方案,形成以农养畜、以畜促农、多业互补互促良性循环的农牧产业区,成为北京农副产品(蔬菜、畜产品)的直供基地。

3.区域发展措施:①龙头建设。重点扶持塘湖肉牛产品加工、正四方牧公司、广源养猪场等项目。②优化农业结构。合理调整占地结构,改“二元”为“三元”种植结构,实现种植与养殖互补、效益共赢的产业链条。③强化水土资源管理。加大执法力度,有效遏制土地锐减势头;严格控制水资源污染;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④增加科技投入。重点推广优质高产作物新品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农业常规技术,提高科技含量。⑤适度规模养殖。采取公司加农户,小规模大群体的养殖路子,家家参与产业化经营,形成千万个小家与大产业互动的局面。⑥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抗灾防灾能力。加强农田防护林网建设。健全防雹、人工降雨体系。做好灾害预报预警机制,提高应变能力,为农业产业化“保驾护航”。⑦发展乡镇工业。重点建设舍龙城花岗岩开发、天然板材工业园区、康元林木科技有限公司和亚林板业有限公司等项目,继续完善良村铸造和桥头三类建材工业小区建设。

二 平原丘陵传统工艺手工业产业区(Ⅱ):位于易县东南部,总面积44.9km2。涉及尉都、凌云册和裴山三个乡镇,19个村,7908户,28545人。区内农业气候适宜,土地条件较好,拥有砚石矿特色资源,以此构筑了易水古砚的产业基础。

1.产业特点:①鞋垫产业已成规模。东庄鞋垫加工产业起步早,是在市场引导下,由农民自发参与兴起的。从业人员之多,生产规模之大,销售范围之广,已占领东北、西南等国内市场,还远销俄罗斯等国。东庄鞋垫产业现已辐射到了塘湖、凌云册、裴山等乡镇村,形成了名副其实、颇具区域特色的产业经济。②易水古砚久负盛誉。易水古砚以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备受世人青睐。生产历史之久且久负盛誉。已形成了石料开采、雕刻、销售为一体的采、加、销产业体系。产品占领了国内大部分大中城市。制砚产业已呈现出越做越强之势。鞋垫、砚台的年产值占全区非农总值的40~50%,由此使农民增收104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39.1%。

2.发展目标:以鞋垫、砚台产业为支撑,以其品牌效应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以健全服务组织为保障,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资源,大力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提高国内市场占有率,冲出国门打入世界,把该区建成带动全县农村经济的传统手工艺特色经济区。

3.区域发展措施:①健全服务组织,实行统一管理。成立县、乡、村三级砚台、鞋垫产业协会,对资源、产品、市场价格等进行统一管理,完善营销网络;成立专业合作经济实体,有效解决单家独户经营规模小、实力弱、各自为战的松散状态,提高产业整体的凝聚力。②培育龙头企。以“龙头企业加小作坊或农户”的形式进行产业化生产,规范加工标准,提高产品竞争力和产业活力。③实施精品战略。坚持以生产精品为主流的产业发展策略,以精品创品牌,以精品占领市场,以精品创高效益,使精品成为整体产业内部活力的动力源。④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砚石资源的储量是有限的,也是易水古砚产业的基石,应给予特别珍惜。统一规划,科学开采,杜绝资源浪费。⑤加强宣传。尤其要加大对我国南部大中城市宣传覆盖面。充分利用信息网络优势,把产品信息推向全国和全世界,使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产品,以此提高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三 丘陵林果旅游资源产业区(Ⅲ):位于易县最南端,总面积160.2km2,涉及独乐、山北、塘湖、管头四个乡镇,43个村、12987户,45549人。山区、丘陵、平原俱全,具有土地类型的多样性。林业、旅游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较高,有省级狼牙山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森林公园。

1.产业特点:①林果业是该区的特色产业。以生产水李为主的设施林果在独乐乡已悄然兴起,人均果树2亩。农民人均纯收入约70%来自林果业。独乐乡已成为全县名副其实的林果专业乡。果品总产量占全县果品总产量的近20%。②旅游业系该区的第二主导产业。借助狼牙山部级保护单位和省级重点旅游景点的机遇,区内旅游业呈日趋火热之势。2003年旅游业给当地农民人均增收200元左右。

2.发展目标:依托县校、乡校联合,实施科教兴乡、兴区域产业战略,不断提升林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冲破营销瓶颈创新品牌,实现林果生产品牌化、旅游资源配置功能化、蔬菜生产产业化、生产经营标准化,把该区建成全县林果产业的领头羊、旅游产业的生力军。

3.区域发展措施:①创建龙头企业。重点培育狼牙山果脯厂,谋划柿果储藏、加工企业和地膜芸豆深加工企业。②打造知名品牌。集中精力从生产、管理到市场营销,全力打造1至2个品牌,以精品取胜,使产品真正成为名副其实、高知名度的品牌。③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根据国家、省出台的相关标准,尽快出台适合易县操作性强的可执行标准,并付诸实施。以全面提升林果产品质量。④加强市场建设。重点建设狼牙山果品批发市场,扩大场地规模,完善配套设施,强化市场管理,净化市场环境。规范岭东和石家统果品产地市场,作为狼牙山市场的延伸。⑤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提高农家游质量。重点建设索道、道路、绿化、环保设施、餐饮购物服务等配套设施。规范颇具农家特色的农家游,以增加旅游品种,弥补区内服务设施之不足,提高旅游区的整体功能。

四 丘陵牧业杂粮产业区(Ⅳ):位于易县丘陵地带,总面积546.4km2,涉及高村、裴山、塘湖、白马、流井等10个乡镇,119个村、32521户,111572人。具有适于旱作种植较大面积的旱地,气象条件适宜,土壤环境条件好,饲草资源丰富等资源特点。

1.产业特点:①小杂粮产业已渐起步。该区是全县小杂粮生产的集中区域,小杂粮产量占全县小杂粮总量的47%,其中甘薯占全县总量的34.2%。区内建有谷子、甘薯和旱作农业精品示范园。已形成全县甘薯和谷子两大生产基地。②畜牧生产初具规模。牛、猪、羊饲养量分别占全县饲养量的25~26%,家禽占22%。区内建有百泉养牛、养羊精品示范园,瘦肉型猪场2个,家禽养殖场16个,家禽存栏18490只。

2.发展目标:抓龙头带基地,抓示范创品牌;抓生态和标准化生产,提升产品质量;抓服务组织建设,促产业协调发展。将小杂粮纳入产业化轨道,创具有绿色认证标志的小杂粮品牌。发展草业,挖潜秸秆潜力,以草促畜,实现种植与畜牧产业互促互补、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

3.区域发展措施:①提高小杂粮产业的组织化程度。成立小杂粮专业协会,对小杂粮生产进行协调、指导,确保小杂粮生产有依托,加工有方向,销售有目标。②强化小杂粮基地和龙头企业建设。增加科技投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着力发展绿色、有机小杂粮。谋划龙头加工企业,实现加工、包装增值,提升档次,创出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③发展草业,恢复草场植被。实施天然草地植被恢复与保护工程,改良草场6万亩,人工种草4万亩。

五 丘陵林渔游资源产业区(Ⅴ):位于易县中心地带,介于丘陵与浅山过渡区域。总面积218.3km2,涉及梁格庄、西陵、大龙华、安格庄4乡镇,40村、10404户,35874人。具有山地和丘陵双重地理特点。蓄积着全县95%以上可养水面资源。.有以山水为景的南湖和龙湖、以生态景兼道教文化的云蒙山、科教兴村的柴厂华夏第一村和最具近代文化特色的清西陵等。集旅游和休闲度假为一体,是全县旅游功能较完善、旅游品种最多的区域。

1.产业特点:①统揽全县水产养殖于一区。渔业是本区的优势产业。全县水产养殖95%的资源和产量均出自本区,渔业产值占该区农业总产值25.6%,占全县渔业总产值的92.6%。②旅游业蓬勃发展。该区旅游业堪称全县旅游业的“龙头”。景点多,品牌多,功能较完善,旅游直接收入占全县旅游总收入的81.2%,综合收益占91.4%。

2.发展目标:发展林草,改善生态;挖潜水面资源潜力,提高水产养殖产出量;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提高旅游整体功能。把该区建成生态环境优美、水产丰富、风光秀丽的水产之乡和旅游胜地。

3.区域发展措施:①发展林草,改善生态。景点周围适度发展观赏树种和经济林种;景区中、上游营造水土保持林,保土固沙;配合实施天然草地植被恢复与保护项目,改良草场,为发展牧渔业奠定物质基础。②改造中低产水面,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开发不同水层资源发展立体养殖;科学施肥,提高水面肥力;加强科学管理,提高水产品科技含量;适度发展网箱养殖,以其高投入获取高产出、高回报;完善经营机制,培育加工企业,使渔业生产纳入产业化轨道。③整合旅游资源,提高旅游整体功能。加强休闲度假、配套服务设施建设。重点建设龙湖碧枫斩度假村、南湖旅游综合开发和中义村度假村等项目。④加大宣传力度,创旅游品牌。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多渠道、多方位 地进行宣传,提高知名度,创旅游品牌,以此推动全县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六 浅山林牧矿资源综合产业区(Ⅵ):位于易县西南部,总面积721.8km2,全为山地。涉及管头、七峪、甘河净、坡仓、乔家河、良岗等9乡镇,74个村、13157户,42404人。区内局部小气候明显,林、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分布广泛。

1.产业特点:①林业生产的突出位置。该区是全县林业生产的重点区域之一。干果产量占全县总量的23.9%,其中板栗占60%,花椒占54.65%。有林面积位居各区之首,占全县的27.6%。②畜牧业是实施易县“西繁东育”战略的仔畜繁殖区,每年为东部平原区域提供大量仔畜。畜牧业产值占全区总值的42.6%。③矿产建材业发展迅速。金矿、铁矿采炼和花岗岩大理石开采加工发展迅速。有各类开采加工企业140家,从业人员3010人,产值达到28200万元,占非农总产值的52.1%。

2.发展目标:以植树种草、改善生态为基础,以发展畜牧、改善人们的食物结构为着眼点;以发展矿产加工、增加农民收入、振兴区域经济为目标,建成易县西部生态环境良好、牧业生产兴旺、矿产业发达的林、牧、矿协调发展的综合产业区。

3.区域发展措施:①植树种草,改善生态。植树造林采取生物与工程措施、飞播与人工造林、水保与经济林三个结合。搞好退耕还林,确实把相关政策落到实处。大力开展人工种草、改良草场,尽快提高植被覆盖度。②丰富山区绿色土特产品生产。柴鸡生产推广以放牧为主及相配套的饲养技术,提高肉蛋的“野味”,迎合消费者心理,满足市场需求。干果生产要扩大栽培数量,加强对现有果树的技术管理,提高干果的总体规模和效益。③划区轮牧,科学管理。以村为单位,将牧场划分成若干个放牧区,实行轮封轮放。倡导舍饲圈养,减轻对草场的践踏和压力。④规范开采行为。严格“矿产法”,打击无证采矿、越权越界等违法行为,对矿山实行统一规划,科学开采,提高资源利用率。⑤优化资源配置。引入专业勘探队、投资商、项目与人才;优化资源配置与环境,实行集约化经营;抓综合治理,尾矿回填和矿区绿化,实现开发与治理同步。

七 浅山林牧矿电游资源综合产业区(Ⅶ):位于县城西北边界地带,总面积470.26km2,全为山地。涉及紫荆关、南城司、大龙华3乡镇,50个村,10878户,33968人。区内气候温凉,林牧和矿产资源丰富,水能资源独一无二,旅游资源特色明显。

1.产业特点:①林牧业是该区的基础产业,其产值占到了农业总产值的46.5%。②矿产业发展迅速,建筑砂、黄金、大理石、铁粉、麦饭石等生产均占据全县矿产业的半壁江山。年产值15190万元,占本区非农业总值的51.3%。③小水电已成为全县水电事业的支撑,对全县工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④旅游是近年来形成的一个朝阳产业。以紫荆关景区辐射带动周边区域景点的开发已初见成效。与清西陵景区相呼应,对全县旅游业产生了良好的互补作用。

2.发展目标:立足资源,放眼市场,抓招商引资,促地方经济。以矿产采加和荒山拍卖为突破口,以科技、体制创新为动力,以生产无公害绿色农产品为起点,以旅游开发为后劲,把该区建成林牧同进、矿电并举、旅游互动的林、牧、矿、电、游协调发展的综合产业区。

3.区域发展措施:①加强科技培训,普及农业常规技术,并改善提高农民对合理开发农业资源的认知能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②发展绿色农业。改善土壤环境和理化性状,保持水、肥、气、热因素协调。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科技含量。使绿色成为农业的主调。③林牧资源协调利用。科学实施封山育林,保护天然植物;加大人工造林,加速荒山绿化。牧业实施划区轮牧,以草定畜,适度舍饲,永续利用,实现林牧并进。④培育龙头企业。扶植南城司杏仁加工厂,谋划小杂粮、干果、柴鸡蛋等农产品加工、销售龙头企业。矿业重点建设紫荆关东明石材开发、国际博览厅、胜利村铁矿厂等项目。⑤整合矿产资源,优化开采结构,提高开采技术含量。做好环境监管,采用适用的环保技术,确保开发治理同步、经济与生态共存。⑥增加投入,加快水电、旅游产业发展。加快紫荆关六级水电站、胶东口水电站和琵琶台水电站建设。调整旅游产品结构,注重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工艺品、绿色纯天然产品等,实现旅游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

八 深山林牧生态旅游产业区(Ⅷ):位于县城西北部边界,面积71.5km,全为山地。涉及蔡家峪一个乡,5村,898户,2482人。区内气候凉爽,环境宜人,林牧资源丰富,有颇具生态特色的旅游资源。

1.产业特点:①林牧业是该区的主导产业。林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77.5%。林业既为本区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全县重要的林产品生产基地,生态西北大门的守护者。畜牧业,人均肉类总产量183kg,居全县之首。人均畜牧业产值1011元,接近一区水平。也是全县獭兔养殖基地。②土豆产业已渐起步。马圈子土豆种植颇具特色,个大、淀粉丰富,面甜适中,口感颇佳,深受市场亲睐,是当地的优势品种。③生态旅游迈出可喜的一步。已对当地的旅游资源进行了科学整合,修路改善了交通条件,来此旅游的人数逐渐多了起来。2003年旅游收入25万元。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