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图书馆自动化管理范文

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精选(九篇)

图书馆自动化管理

第1篇:图书馆自动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RFID自助服务;RFID自助优势;RFID技术解决方案

从图书馆的工作内涵来说,图书馆业务重心由原来的围绕图书工作真正向围绕读者工作的方式转变,服务重心由一般服务向咨询服务的工作方式转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结构由一般整理和管理人员为主向知识咨询专家和知识导航员为主的方向转变;在RFID技术的支持下,图书馆管理系统由集中化向分布式发展,用户界面由菜单型向视窗型发展,数据库系统由书目型向全文型发展,信息处理流程向规范化发展,信息传输与馆际合作向网络化发展。

一、图书馆RFID自助服务

图书馆的自助服务指的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根据用户的阅读兴趣、需要偏好、研究重点而由读者自主地、灵活地完成以前由图书馆员按其意志和行为习惯来完成的书目查询、藏书借阅、资料检索等活动,从而实现自主服务的一种读者服务方式。随着自助服务理念的创新和发展,RFID技术在图书馆得以迅速地应用。这种高科技手段,使得读者在图书馆寻书究学的活动中实现了自我,方便了自我,满足了自我,从这个意义上说,自助服务是对读者服务本质的革命,它是对传统人工服务的发展和创新。

(一) 图书馆RFID自助优势

资源得以合理配置 自助服务将图书馆的工作由以藏书为中心、以馆员为中心转移到以读者为中心,同时自助服务又突破管理员的专业局限,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源。资源得以高效利用自助服务把原来由管理员承担的工作下放到了读者手中,图书馆的人力支出相应地减少,成本随之降低。图书馆员则利用节省出来的时间和人力资源用于延长图书馆的开放时间、用于更深层次的参考咨询工作和个性化服务等,从而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

(二)读者的主人感意识增强

由于感到自己是图书馆的主人,无形当中增强了对图书馆的亲和力,使自己的行为更加自觉地受到图书馆规章制度的约束。

(三)读者真正拥有安全感

自助服务无需管理员的介入,具有较高的安全保密性,不会产生因管理员操作而使读者信息泄漏,更加符合读者的心理。

(四)突破时空限制

24小时自助服务不受图书馆开、闭馆的影响,最大限度地方便了读者,使得图书馆的服务向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二、RFID技术解决方案

我校在图书馆RFID建设中根据我校特点制定了技术需求方案,帮助我校图书馆应用好RFID技术。

(一)我校图书馆RFID系统组成图书馆全套的RFID系统应用方案是以RFID技术为基础,结合计算机技术、PLC技术、和网络通讯等技术实现图书馆前台服务,该系统基本包括:馆员工作站系统、RFID标签转换站系统、自助办证系统、自助借还系统、带分拣自助还书系统、馆藏清点系统、安全门系统、智能导航检索系统和自助图书馆。我校根据实际情况教师学生人员相对固定,将现有的金盘图书借阅和新增的RFID系统进行了对接从而省去了自助办证系统,方便师生使用校园一卡通直接借书,无需单独办卡。同时根据我校情况师生集中工作学习时间固定人员集中的情况,暂时未选用自助图书馆系统。

(二)我校图书馆RFID技术子系统简介

馆员工作站系统

馆员工作站系统用于帮助管理员实现快速办理多本图书借还、办证、查询、标签编写等服务功能。

RFID标签转换站系统内嵌一个RFID读写模块。它在软件的配合下通过扫描条码,快捷地将数据转换写入到RFID标签内,进行数据录入。

自助借还系统实现了读者一次性完成多本馆藏资源的借/还自助操作。

带分拣自助还书系统

带分拣自助还书系统快速便捷地对读者所归还的馆藏文献进行自动分拣,并将所还的馆藏文献传输至指定的目的地。

馆藏清点系统

馆藏清点系统用于快速完成馆藏资源的准确清点,也可以用于指定资料的查找和整架等业务。

安全门系统

安全门系统使用最先进的侦测算法,用于侦测处于非安全状态的RFID标签以实现警示。

智能导航检索系统

智能导航检索系统实现了馆藏资源的精确定位查询和导航查询等功能。

三、RFID自动化管理

建设RFID图书管理系统,利用超高频RFID双标签技术,实现对图书馆的智能化管理:实现图书馆的自助借还;实现图书逾期款项的扣缴;实现读者信息的检索查询;实现图书快速灵活的查找;实现图书快速清点;实现图书快速顺架、整理;安全严密的门禁管理,确保图书保管安全;与图书馆现有信息管理系统无缝连接

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成功应用是文化建设科技创新、服务创新的创举,给图书馆传统的管理模式带来的是一次革命性的改造,数字图书馆的系统业务是在RFID智能馆藏数字化资源集群系统管理平台的基础上,向图书馆的可视化系统及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延伸与拓展。为读者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务。随着RFID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在图书馆的应用必将更加普及与推广。

参考文献:

第2篇:图书馆自动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条码技术;图书馆自动化管理;运用

条码技术的出现是计算机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产物,应用这项技术不仅可以从中读取数据还可以将读取后的数据直接输入到计算机中,有效减少人工操作失误的出现。在图书馆管理中,由于书籍众多难以管理,如将条码技术应用其中则可以防止失误的出现,可实现图书馆自动化管理。

1 二维条码PDF417优点

对于二维条码PDF417来说,该技术具有很多优点,首先能够存储大量信息,它采用二进制数,将英文字母与数字整合在一起,经过压缩以后能够容纳1850个字符,经过压缩后的字节将容纳1108个字节,汉字可容纳500个与2710个数字[1]。其次,编码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可以将图片、声音、文字等信息都实现编码,并将防伪技术应用其中。同时,它的纠错能力也很强,PDF417条码将RS码应用其中,不仅可以减少译码错误,还能提高译码速度与可靠性,即便信息丢失了50%也能准确读取信息,保证高纠错率。最后,PDF417条码便于打印,使用时间长,成本较低。可以将PDF417条码打印在任何载体上,并利用多种打印技术完成打印工作,如可以使用激光打印、喷墨打印等,同时在读取条码时也不用直接接触,这样也就有效减少以往条码受读取限制的情况。此外,PDF417条码便于识读,其尺寸也可以根据打印空间完成调整工作。条码中所带有的信息能够随着载体的变化而移动,并不依赖于某个固定的数据库或计算机网络。再者,PDF417条码形状可以发生变化,对于相同的信息量,PDF417条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动调节,这种条码还容易被制作,并能够被传真与复印。

2 二维条码在图书馆自动化管理中的应用

条码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内容,尤其是PDF417条码能够将数据文件包含在内更是受到了大众欢迎。将条码技术应用到图书馆管理中,不仅可以便于读者借阅,还可以帮助图书管理人员做好图书清点工作,防止图书流失等情况的发生。在图书自动化管理中,应用Code39能够有效减少读取错误,再加上高配打印机的应用,误码率将会大大降低。因此,一定要将条码技术应用到图书馆自动化管理中。其在图书馆自动化管理中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

2.1 图书借阅管理

现阶段,很多图书借阅者所使用的借阅证都是带有借阅人信息以及一维条码的卡片,当用户较多时,系统就会承担较大负担。而如果使用二维条码就可以将借阅人的所有信息都集中在条码中,在借阅时只要依靠二维条码识别技术就能了解到书籍所在位置,摆脱数据库的限制,方便读者借阅的同时,也便于管理人员开展管理。当图书馆自动化管理应用二维条码以后,图书管理人员可以将借阅书籍与数据处理等工作交由客户机来完成,且这种操作也不会受到服务器模式的影响,无论是B/C还是C/S都不会被影响,更可以方便操作。在操作时还可以将特定扫描设备应用其中,用于借阅证信息与文献信息条码扫描,扫描完成以后,会将记录下来的借阅信息发送到服务器上,这样就可以完成借书过程。一旦出现所借阅书籍丢失情况,计算机系统将拒绝向借阅人借书,只有在其办完一系列手续以后才会再次开通借阅服务。

2.2 阅览室管理

对于阅览室管理来说,通常将输入馆藏的书籍条码作为主要数据来源,这样并不便于寻找图书与过刊书籍向对应的信息,但现刊却没有设置馆藏条码,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利用现刊中所拥有的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ISSN,这样却又给程度判断工作带来一些困难。而在二维条码技术应用以后,就可以将ISSN号和与之相对应的图书期刊编号放置在统一二维条码中,极大的方便了阅览室管理。

2.3 书籍附件管理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出版物出现在人们生活中,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图书馆管理与服务,面对这一现实,所有图书馆都采取了相应对策。在混合物载体中通常带有书籍附件,附件主要有光盘、软盘等[2]。现阶段,图书馆书籍附件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流通附件,另一种是非流通附件。由于附件不流通,使得附件使用率大大降低,不仅使读者阅读受到影响,还影响了附件作用的发挥,也难以实现现代化图书馆价值。同时,由于图书馆基本都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但却不能用计算机管理图书附件。

2.4 减少数据错误

将条码技术应用到图书馆自动化管理中,因二维条码具有纠错能力,这样就大大减少数据失误情况的出现看,甚至可以避免错误发生。同时,将条码技术应用到图书馆自动化管理中,还可以显著减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再加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采编工作者可以利用网上联机编目从网上下载MARC数据,经过一定修改以后,在相应软件与特定设备的作用下就可以将条码打印出来,贴在书籍上,这样就完成了图书加工工作,省去了很多不必要工作。

2.5 减少盗版图书出现

现阶段,市场上的书籍条码都在一本书上,不管是精装数据还是单行本都使用同一条码,严重影响了唯一条码原则。很多盗版书籍利用这一漏洞,将其他书籍条码盗用过来损害了正版书籍市场。而将二维条码应用以后,可以在条码中不仅保留ISBN号,还可以将其他信息记录下来,减少盗版书籍占据市场[3]。此外,由于二维条码中带有一定的防伪功能,也可以实现防盗功能,确保条码唯一性。

2.6 手机条码的应用

手机条码的应用有效减少了在图书流通中所出现的错架和乱架情况,只要在手机摄像头中嵌入二维条码译码就可以实现这一目标。通过手机管理图书,可以防止工作人员出现疲劳状态,便于开展工作。应用手机条码不仅可以方便图书馆工作人员工作,还可以带动GPS导航与其他娱乐业务的发展,尤其是在手机使用率较高的今天,更是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应大力推行手机条码在图书馆自动化管理中的应用。

3 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得知,条码技术在图书馆自动化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减少工作人员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便于工作人员开展图书清点与查找工作,使图书管理更显规范化,尤其是在手机十分普及的今天,应注重手机条码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以便提高图书管理准确率,实现高质量、高品质管理。

参考文献

[1]徐黎. 手机二维条码技术在图书馆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08:44-47.

第3篇:图书馆自动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编目 图书馆 自动化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a)-0251-01

随着现代科学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各种文献大量出现,纷繁复杂的文献以及读者对信息的迫切需求对传统图书馆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如何充分满足社会迅猛增长的信息需求,以适应形势的发展,是图书馆工作正而临着的严峻考验。根据笔者了解,我国各图书馆自动化的模式都不一样,多数是从流通阅览工作开始的,也有一些图书馆是从编目工作着手的,那该如何起步呢?

1 自动化系统工作的起步

1.1 指导思想

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新技术为图书馆工作带来了质的飞跃,在充分满足科研和适应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方面迈出了一大步。因此,在规划县图书馆自动化工作时,我们始终要将更新传统业务工作观念和提高服务质量放在首位,做到实用、先进和扩充相统一。

1.2 确定自动化系统的目标、规模和功能

决定建立什么样的系统,必需对系统进行研究,搞清现有业务工作能为计算机的应用提供什么条件,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拟定方案。对各子系统进行可行性的分析与论证,对它们所需的条件、工作过程等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设计[1]。

1.3 落实措施,建立自动化系统

计划推出后接着就要落实,在实用性、先进性、扩充性思想的指导下,从编目系统着手建立数据库,可使数据库具有主文档的功能,因为各项数据齐全,既能为业务工作所需的各项数据提供方便,又能供读者检索。一次输入,多次使用,以满足各种需要。

(1)确定先建立编目子系统,由馆长主持召开计会议,基础工作部门提出具体要求,如数据的格式、每项著录内容所需的空间以及数据能达到的检索功能等。(2)安排计算机室的人员到图书编目组工作一段时间,使之了解编目工作的全过程及其规律,以便使软件设计更趋合理。(3)下达任务,以课题形式落实到业务部门,并用签订协议书的方式管理。任务到室、组都必须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严格拉按照协议书条例执行。

2 关于实现图书馆业务管理自动化系统的若干问题

图书馆业务管理自动化问题虽非陌生,但未经实际工作,是很少有感性知识的,经过实践表明,我认为在实现图书馆业务管理自动化系统的过程中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2.1 建立自动化系统与基础工作的关系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证明图书馆建立管理自动化系统是和基础工作者有着密切关系的。图书馆管理自动化的实现实际上就是对传统图书馆工作的全面改造,它必须是根据图书馆基本业务活动的需要进行的,因此,基础工作的扎实与否关系到自动化质量的好坏。发现很多县级图书馆,普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有很多书目与计算机输入数据的不相匹配,经分析,存在有书无卡、有卡无书、书卡不符合或乱架等各种情况。可见在自动化实现过程中也是对基础工作质量的检验,所以基础工作是实现自动化的关键。实践证明,凡基础工作较好的单位,有利于自动化的起步。

2.2 标准化与网络化的关系

图书馆现代化的网络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广泛的现代化服务手段,利用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成果,形成一种有组织的馆际业务协作形式,其目的是实现“资源共享”。网络化是自动化系统的必然结果。因此,一个图书馆建立自动化系统,不能仅局限在本单位的需要上,而应考虑建立和加强馆与馆之间的协作。所以在设计自动化系统时必须以网络协作作为主要目标之一。不言而喻,标淮化是网络化的基础,出于馆与馆之间发生联系,必须有一个共同遵守的准则,没有标准化就没有自动化,也就没有网络化,资源共享势必成为一纸空文[2]。

2.3 科学管理的问题

科学管理是建立自动化系统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科学管理是用科学的思想、组织、方法和手段,进行有效管理,取得最优效益。所以应用科学管理的方法,为及时建成规范的数据库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在整个库的完成过程中还必须及时组织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调。任何工作都离不开组织与协调,建立图书馆管理自动化系统是个庞大的复杂工程,更需要科学的管理。

2.4 人员的配备与培养问题

自动化系统需要通过人去建立,除了需要一定的环境和条件外,人员的配备和培养则是关键的问题。建立书目数据库过程中必须输入大量的数据,不能将此工作看成简单的键盘操作,应有熟悉编目技能的人员参加,因为他们最了解编目数据,掌握编目著录条例。这样能统一标准,保证输入的正确性,以及输出数据的质量,并能减少修改的时间,缩短建库期限,而且对今后数据库的维护也是有利的。

3 结论

综上所述,尽管国内外对于业务管理自动化从哪个系统开始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但认真总结一些成功的经验,可以认为从编目子系统出发是可行的,也是比较实用的。根据不同图书馆的各方面条件,经过综合分析,再作出抉择,既不能等待,也不能一哄而上,为自动化而自动化,否则最后只能作为展品、样品,浪费人力、财力,这样的经验教训是不少的。

参考文献

[1] 王春凯.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的发展现状分析[J].科技资讯,2012(10):44-46.

第4篇:图书馆自动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数字化建设;学校图书馆;调查与思考

现代计算机网络化和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特别是计算机软件、数据库资源等技术的运用给学校图书馆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依托“专业图书馆网”建立校级管理平台和馆际间的共享平台,实现中小学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和管理自动化,是中小学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依托“专业图书馆网”实现中小学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和管理自动化谈一些看法。

一、中小学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和管理自动化建设基本现状

我省中小学图书馆实行计算机管理还没普及,特别是依托“专业图书馆网”建立校级管理平台,完全实现网络化、数字化和管理自动化,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能够胜任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也比较缺乏,有的中小学图书馆在采集、编目、存贮、流通、检索和管理等流程,主要还是使用传统的手工操作,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工作效率低,很难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需要,也很难满足众多读者对及时获取信息的要求,更谈不上开展馆际间互借,实现文献资源的共享。因此,在中小学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和管理自动化的工作上还要积极努力,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二、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和管理自动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中小学图书馆在新课程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网络化、数字化和管理自动化成为评价中小学图书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实际成效仍然还不是很明显,有些工作难以推进。其中存在主要问题:一是没有把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摆在应有的位置;二是多数中小学图书馆管理人员数量不足,一些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不高,还不具备现代化图书馆管理的应有知识和水平,更不适应现代化图书馆管理工作;三是图书馆硬件设施落后,设备简陋,不能适应网络化、数字化和管理自动化建设要求。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

1.有些学校对中小学图书馆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够明确,甚至有的还存在一些片面认识。一是有的认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在于课堂,忽略了图书馆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二是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的“教”与“学”都围绕着“应试教育”转,片面地追求及格率、优秀率和升学率,学生根本没有课外阅读时间,自然忽视了图书馆建设,从而也就忽视了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和管理自动化建设。

2.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学校图书馆经费不足和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始终是制约中小学图书馆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由此导致了学校图书馆发展水平的严重滞后。资金投入不足和经费短缺问题也就困扰着不少图书馆基础设施的建设,造成许多中小学图书馆的馆舍小,没有独立馆舍,设施落后和发展水平低下。当然,无法支付计算机自动化集成系统软件和计算机硬件以及配套设备的费用也就在所难免。

3.学校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和自动化建设的管理机制不健全。学校领导对中小学图书馆的管理还不到位,网络化、数字化和自动化建设工作难以推进,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管理机制不健全。一是缺乏全面规划的工作机制;二是缺乏统筹的管理机制;三是缺乏整合机制。

三、加强小学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对策

(一)提高思想认识,更新传统观念

中小学图书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教育教学文献资源中心、信息交流中心、教育研究服务中心,是学生课外学习和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引导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启迪心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水平,是中小学实力的一个缩影,在实施素质教育、走教育内涵发展之路中担负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保障机制

中小学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和管理自动化建设缺少资金投入,要实现图书馆现代化只能是空谈。但是,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建立,各有关职能部门应该联合出台一系列有利于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的政策,教育主管部门每年应在教育经费中按一定比例设立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发展专项经费,加大投入力度,并对资金予以统筹安排,重点要向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学校倾斜,逐步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不断提高资金统筹能力和使用效率,积极发动社会对教育捐资活动,以弥补政府对教育特别是对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问题。在经费预算时要加大图书馆资金的投入份额,增加网络化、数字化和管理自动化建设资金使用比例;再次,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一般来说,对学校图书馆的基础设施相对完备的学校,应该重点放在网络化、数字化和管理自动化的建设上,不管提高中小学图书馆现代化水平。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图书馆管理人员在整个图书馆的组成要素中是决定性的因素,其水平直接决定着图书馆工作的质量,影响着图书馆工作的效益,对这支队伍的建设必须摆在重要的位置。但是,从调查情况看,中小学图书馆专业管理人员数量不足,兼职的多,专职的少,素质不高也是制约中小学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和管理自动化建设的重要因素。

(四)认真做好规划,建立制约机制

实现中小学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和管理自动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中小学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因此,要做好全面规划,要建立有利于促进工作的有效制约机制。一是建立落实机制。要把中小学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和管理自动化建O工作纳入当地学校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实施,抓好落实;二是建立准入机制。对新配备管理软件系统的要按照中小学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和管理自动化建设规划、有关标准和要求进行配置、配备,对早期不符合标准和要求的软件系统应及时更换。三是建立追究机制。

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开展对中小学图书馆的网络化、数字化、管理自动化建设的研究和交流,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需要。相信只要上下一心共同努力,中小学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和管理自动化的建设必定会取得新的突破,中小学图书馆工作也一定会得到全面发展,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小学图书馆的数字化管理》杨辉

第5篇:图书馆自动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新疆;图书馆;自动化;思考

图书馆总分馆模式在西方较为发达的国家中较多见,并且这种管理模式已经相对较为成熟,国内图书馆行业开始对其加以关注。总分馆模式能够充分并有效的利用馆藏资源,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进而实现其管理一体化以及专业化,有效推动了各图书馆间资源、服务等方面的互动水平,同时这种模式是以网络化布局为基础,进而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完善、良好的图书馆服务。

一、新疆地区地区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 .可持续发展原则

新疆地区地区图书馆总分馆制发展应符合总分馆制建设的客观规律,从资金、人员和服务三个要素出发,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不能搞违反客观规律的“一刀切”工程,通过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制约“面子工程”“政绩工程”,避免一哄而上所产生的无持续发展后劲、资源浪费现象。

2.因地制宜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要求新疆地区县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不能盲目照搬国外和东部地区的经验,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创建适合本地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环境的科学可行的总分馆制模式。

3.适度原则

新疆地区地区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建设主体和管理单元的层级设置应适度。一是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建设主体设置适度,即保障总分馆制建设所需经费的政府级别适度;二是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的主管机构设置适度,太大的主管机构管理成本高且不便管理,太小的主管机构能力不足而管理乏力,因而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的主管机构设置以县级主管机构为宜。

二、自动化系统在图书馆管理中的作用

1.提高图书登记效率

手工操作一册图书光分类一项就要花费时间近10分钟的时间。使用微机进行自动化管理后,利用系统自带的编目功能和导入功能。工作效率提高了很多倍。

2.提高登记借还图书信息的准确率

高效的图书流通是图书自动化管理的最终目的。手工操作借阅一本图书要花近1分钟时间。使用微机自动化管理后,由于每一位读者的借书证、每一册图书的条形码具有唯一性。图书馆管理员人员只须用条码器扫描条码即可完成日常的流通工作,整个借还只需6秒左右。效率提高了至少10倍。

3.提高了图书的流通率

利用网络技术,读者可以随时通过网络查询图书馆的图书情况,以便及时掌握馆内图书情况,哪些图书在馆,哪些图书已经被借出,应该什么时候可以归还,并可以远程预借,避免了白跑一趟图书馆的尴尬;读者可以随时查询自己当前的借阅情况,哪些书快到期了,一目了然,而且可以远程续借快到期的图书,以便真正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职能。

三、新疆地区图书馆分馆建设中加强自动化技术运用的建议

1.服务理念由以书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

传统的图书馆服务理念坚持“以书为本”,没有凸显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即没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不能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为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这就要求加强管理员的培训工作,让他们明确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念,端正他们的服务态度,在工作中要做到尊重人、关心人,为人们提供满意的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读者多样化的阅读需求,从而为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阅读环境做出贡献。此外,图书馆管理员为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应坚持公平公正的价值观念,即不论读者处于什么地位,每个人都享有图书馆提供服务的权利,图书馆作为一个为人们提供信息资源的载体,目的就是为满足人们的需求,因而没有身份地位的差异,管理员必须要有“以人为本” 的服务理念。

2.加强硬件资源的建设根基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硬件有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和发展,尤其是在处理器以及内存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以此为根基,实现图书馆网络数据库的建立。计算机硬盘就是图书馆信息资源的载体,同样也是图书馆自动化建设的基础,但是这方面资金投入较大,如果计算机硬件资源方面得不到应有的建设,图书馆其他方面的自动化建设当然也就无从谈起。此外,图书馆软件方面建设同样是必不可少的,图书馆全面实现自动化,离不开相关软件的支持,但是任何一个软件都处在不断的完善和更新中,可能存在一定的漏洞和缺陷,其中有部分漏洞在初期是难以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的,如果系统受到其他病毒破坏和恶意侵入,极易造成数据的丢失和损坏。图书馆中保存了大量重要信息,如果数据遭到窃取和损坏,所造成的损失以及对图书馆的影响将是巨大的。基于此,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及时备份重要数据,定期的对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有无漏洞存在,及时进行修复,防止图书馆数据信息丢失。

3.创新管理与服务技术,积极开发信息资源

由于传统的藏书虽然种类丰富,却不能有效的满足读者的需要,这在于图书馆没有进行一定的创新,没有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仅仅依靠传统的管理模式。为了适应社会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就需要政府进行资金的扶持,帮助图书馆建设数字化的文献资源库,打破传统的手动检索,运用技术检索文献,从而实现管理与服务的高效化。我们所处的互联网时代,知识信息在不断更新,图书馆可以适当的开发一些有价值的网络资源,方便读者借阅。此外,由于我国的文化有一定的区域性,各个区域用自己独特的文化资源,为使得读者对本区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就需要构建有地方特色的馆藏资源。通过对管理技术及资源服务的创新,可以为人们提供全面的、高效的信息资源,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提升管理与服务的水平。

四、结语

新疆地区图书馆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新疆地区图书馆分馆模式建设的步伐,积极适应图书馆自动化建设已经成为的趋势,坚持与时俱进的理念,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队伍专业素质建设,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推动图书馆自动化建设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辉.浅谈我国图书馆自动化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J].现代情报,2014,27(7):18-19,23.

第6篇:图书馆自动化管理范文

前言

自广州、佛山等公共图书联合模式取得卓越成就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后,作为邻省的广西也加快了建立联合图书的步阀。南宁市作为广西的省会城市更致力于在借鉴广州、佛山等公共图书联合模式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南宁市公共图书馆的实际,建立一套符合本土特色的联合图书馆模式。2010年,南宁市图书馆正式启动南宁市城乡一体化联合图书馆项目研究,并于2012年正式落地建设。到目前为止,已建立覆盖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及社区)的四级公共图书馆网络集群,将分散的、隶属关系不一的本市各级公共图书馆组合成正式的、相对固定的、联系紧密的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网络。尽管如此,南宁市因属不发达地区,其思想理念、经济实力、管理水平、技术能力不可避免存有局限性,最终也影响到了南宁市城乡一体化联合图书馆的建设。文章在调查南宁市城乡一体化联合图书馆建设真实情况的基础上,试图对遇到的问题做思考并提出参考性意见建议。

一、南宁市城乡一体化联合图书馆建设基础

2012年,南宁市城乡一体化联合图书馆建设之初,南宁地(/县)公共图书馆共有14个,其中地市级的公共图书馆共2个,分别是:南宁市图书馆、南宁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县市级的公共图书馆共12个,分别是:横县图书馆、宾阳县图书馆、武鸣县图书馆、马山县图书馆、上林县图书馆、隆安县图书馆、青秀区图书馆、兴宁区图书馆、邕宁区图书馆、西乡塘区图书馆、良庆区图书馆、江南区图书馆。

1.藏书量(如表1)

从各馆总藏量来看,2012年两个市级馆总藏量相对较大;各城区馆、县馆总藏量不均衡,江南区图书馆是城区馆、县馆总藏量中相对较多的。

2.计算机开展业务情况(如表2)

从各馆计算机开展业务情况来看,2012年度各馆均已在采访工作、编目工作、流通工作、书目检索业务工作中实现了计算机管理。

3.自动化情况

从各馆自动化情况来看,除马山县图书馆和邕宁区图书馆没有使用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外,其它馆均使用了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南宁市图书馆始建于1977年,在1998年5月以前都是使用传统手工编目、借阅方式进行业务工作。从1998年6月迁址新馆后开始使用ILAS5.0图书自动化集成系统,2004年起用ILAS系统的升级版ILASII2.0图书馆自动化管理软件,基础业务管理实现自动化至2012年已有9年。南宁市少儿图书馆是在1988年成立的,在1996年始开始使用ILAS5.0图书自动化集成系统,2006年起用ILAS系统的升级版ILASII2.0图书馆自动化管理软件。青秀区图书馆、兴宁区图书馆、西乡塘区图书馆、良庆区图书馆和江南区图书馆五馆是在2005年加入市图书馆的ILASII2.0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由于当时五个城区图书馆的建设受到投入经费低、不具备自动化管理系统所需的软、硬件条件、管理人?T流动性大且没有图书馆专业管理人员和计算机技术人员配备等各种原因制约,五个城区图书馆馆藏文献资产数据是以南宁市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馆藏地点的存在而存储的,一直由南宁市图书馆负责对五个馆的进行数据维护、读者办证、借阅业务信息数据统计等一系列的管理工作。邕宁区图书馆截至2012年仍未购置自动化管理软件。六个县图书馆的情况:截至2012年,隆安县、马山县图书馆仍未实现自动化管理,武鸣县图书馆使用的是新洋图书管理系统,宾阳县、上林县、横县三个县级馆在不同程度地使用中数创新图书馆管理软件开展本馆的基础业务工作。

4.基础业务重要参数的构成情况

从各馆基础业务重要参数的构成来看,各馆的读者条码与文献条码构成不同。南宁市图书馆、宾阳县图书馆等六个馆读者条码是6位,文献条码是8位,且均是以纯数字作为流水号进行读者号登记和文献资产登记;其他馆读者条码和文献条码无论是长度,还是类型均有差异,个别馆因未购置自动化系统其基础业务参数在此无法做比较。

二、南宁市城乡一体化联合图书馆建设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1.后台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难

从表3不难看出,南宁市各公共图书馆存在包括ILASII2.0、中数创新等多个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进行南宁市城乡一体化联合图书馆建设,就是打破行政、地域、系统等壁垒,实现资源共享。但因存在多个自动化系统,后台数据库结构不尽相同,要实现各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平台后台数据库中的读者信息、文献信息、借还记录信息等各种数据表之间的数据读取互连互通,满足读者跨馆互借互还需求,就显得非常困难。

2.读者条码和文献条码重号严重

要在南宁市城乡一体化联合图书馆的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中实现通借通还功能要求具备一个必要的条件:就是在数据库可以实现数据信息互连互通的情况下,要确保数据信息在数据库中存在的唯一性,即数据库各数据信息表中数据记录不能存在重复性,如各馆代码、读者条码和文献条码的唯一性。但表4显示,14个公共图书馆基础业务重要参数有将近半数的图书馆以纯数字作为流水号进行文献资产登记和读者号登记,且读者条码、文献条码位数相同,非常容易出现馆与馆之间读者条码和文献条码重复、重号问题。

3.馆藏文献数据化程度低

据表1统计,截止到2012年12月底,14个公共图书馆总馆藏量合计200多万册(件)。其中南宁市图书馆和南宁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的图书、期刊、报纸馆藏文献已实现数据化;但六县和六城区公共图书馆中由于人员匮乏、技术力量薄弱等原因,有些馆能基本实现数据化,有些馆只能实现部分图书书目数据化,期刊和报纸则无法实现。馆藏文献数据化低,一方面限制了可共享的资源总量,另一方面也影响了书目数据采访编目顺利开展。

4.书目数据质量不高

在对各馆馆藏书目数据进行抽查比对中发现:各馆的书目数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由于各馆编目工作制定的要求和编目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同,在没有联合编目的优势下,书目数据质量也参差不齐,特别是县、城区馆的书目数据信息包含的MARC字段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缺失,甚至有部分文献书目MARC数据信息中只包含题名、作者、价格三个必备字段,其它字段均为空值等现象,这严重的影响文献编目数据的质量,非常不利于图书馆编目工作的长期发展。

三、南宁市城乡一体化联合图书馆建设采取的一些主要措施

1.统一图书馆自动化管理平台

因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不统一带来的包括数据库互通互访不顺畅、基础业务重要参数制定不规范、读者条码和文献条码重复混淆等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南宁市城乡一体化联合图书馆的建设进程。为了使南宁市城乡一体化联合图书馆建设能有效地开展,统一图书馆自动化管理平台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经过多方商榷、比较、筛选,最后选定了广州图创计算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软件――Interlib?D书集群管理系统来作为南宁市城乡一体化联合图书馆建设的软件平台。之前多数馆用的ILASII2.0是一个较早版本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软件, 该软件较适合单馆的管理;另外的中数创新图书馆管理系统是由国家文化信息共享工程下发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经过两次升级后仍无法满足书目数据资源共享、文献通借通还的服务要求;而Interlib图书集群管理系统在东莞市、杭州市、宁波市等图书馆的“一卡通”资源共享的建设中成效显著,通过其可以建立一个区域图书馆群的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的立体信息空间,同时通过开放的多层结构达到与其它图书馆的资源共享与协作,既能在形成各成员馆的馆藏分离、管理分离、财经分离的新格局下,又能较好的实现各馆之间书目数据共享,文献通借通还,非常符合南宁市城乡一体化联合图书馆建设功能需求。此外,通过Interlib图书集群管理,南宁市城乡一体化联合图书馆可以做到分布式集群管理,将服务器及软件系统配置在中心馆――南宁市图书馆,各成员馆开展业务工作只要通过浏览器便能访问本集群管理系统平台。分布式集群间再通过集群与集群间的共享策略实现书目数据、读者信息、借阅行为信息互通互联。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压力大多在中心馆,成员馆或分馆在系统管理和维护方面不需要专业的计算机人员做维护工作,大大节省了人力资源方面的支出,解决了基层馆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的问题,降低了系统投入和运行的成本。

2.规范联合图书馆基础业务参数

因之前出现了基础业务重要参数混乱问题,为使文献工作走向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达到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的目的,就需要建立起统一的标准。南宁市城乡一体化联合图书馆文献联合编目中心应工作要求,本着“资源共享、合作建设、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的发展原则,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了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制定了《南宁市城乡一体化联合图书馆文献联合编目中心章程》、《南宁市城乡一体化联合图书馆业务参数制定规范》、《南宁市城乡一体化联合图书馆文献联合编目中心连续出版物机读目录细则》、《南宁市城乡一体化联合图书馆文献联合编目中心条形码管理细则》,形成了涵盖图书馆代码、文献类型代码、读者代码、文献代码、MARC字段、借阅制度规范等标准化的图书馆业务标准化体系。

3.规范编目MARC字段模板,提高联合编目工作效率

南宁市城乡一体化联合图书馆文献联合编目中心根据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制定联合图书馆编目文献MARC字段和连续出版物MARC字段联编模版,以供所有成员馆共同使用,促使各成员馆在编目工作中实现书目数据信息模板化。联合编目避免了成员馆编目员大量的重复劳动,如县、城区图书馆在编目过程中,编目人员只需通过联编检索找到与国图数据或市图数据相同的文献书目数据,便可直接共享书目数据,增加本馆馆藏信息字段即可完成此文献的编目记录工作,最大程度地实现了编目的共知、共建、共享,降低了编目成本,加快了编目速度,做到了优势互补、提高了编目的一致性、标准化和规范化。

4.馆际读者文献借阅服务标准化

在统一更换的管理平台、数据库实现数据信息互连互通和规范基础业务重要参数的基础上,南宁市城乡一体化联合图书馆文献联合编目中心归集各馆意见,制定馆际读者文献借阅行为规范。在Interlib图书集群管理系统中,允许同时存在两种文献借阅规则和流通规则:一是本馆读者借阅规则和文献流通规则,二是集群读者借阅规则和文献流通规则。各馆在保留原有的读者借阅规则和文献流通规则的前提下增设集群读者借阅规则和集群文献流通规则,读者在借阅开户馆文献时适用本馆读者借阅规则和文献流通规则,在借阅其它分集群成员馆的文献时适用集群读者借阅规则和文献流通规则。集群读者借阅规则和文献流通规则为不同图书馆的读者的借阅行为建立起统一的借阅服务标准和管理标准,管理思路更清晰,服务更透明。

第7篇:图书馆自动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图书馆 人本管理 发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12.116

图书馆人本管理是为了创造在图书馆取得预期发展的同时推动馆员自由全面发展这种双赢的局面而采取的一种管理模式。要做到人本管理,必须坚持两个原则。

一、馆员与图书馆共同发展

人本管理不是单另出来的图书馆管理工作,而是让人本管理思想统领一切图书馆管理工作,使图书馆组织在推动馆员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完成本馆的工作目标。

现代图书馆发展的方式和理念与十几年前不同。图书馆组织是人的集合,个体之间必然存在差异,图书馆工作的目标与馆员个人目标必然也存在些许差异,但图书馆目标可以囊括馆员个人目标。这正是图书馆人本管理独特的管理思维和管理理论,它为图书馆管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思维,来实现馆员与图书馆组织共同发展的理想模型。

图书馆同其他组织一样具有人财物信息的输入、工作绩效数据、信息反馈、馆员之间以及与读者用户和外部环境的交流与交往、行为的修正等由图书馆管理者从事的、为完成图书馆目标、推动馆员发展的组织和职能。人本管理对图书馆的组织结构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充分开发图书馆中全体馆员的潜能和才智,加强馆员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维护工作环境中人际关系的协调,提高图书馆对外部环境变化和工作内容变动的适应能力。图书馆的人本管理体系既要保证人本主义思维模式对图书馆发展的推动作用又要适应技术发展、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变化以及图书馆自身职能、目标和工作内容及技术的变化对图书馆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图书馆的发展还要通过图书馆文化的建设、图书馆团队管理、确立图书馆权利分配模式、馆员参与图书馆管理和决策、加强馆员间信息交流与沟通、加强部门间合作与理解等方面努力来实现。遵循馆员与图书馆组织共同发展这一原则,将使图书馆的管理者既重视馆员又重视工作,使图书馆管理理念在导向人本管理的过程中兼顾到馆员、图书馆和图书馆目标三个方面,找到以馆员为中心、以图书馆为中心和以图书馆目标为中心三者之间的平衡点。遵循馆员与图书馆共同发展的原则,必将促进图书馆与馆员之间的相互信赖,使馆员充分配合实现图书馆组织目标的管理,提高馆员参与图书馆管理工作的积极性,激发馆员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推动图书馆的发展进程。

二、管理的核心是对馆员的管理

相对于过去的图书馆管理而言,人本管理理论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把馆员放到了管理的中心。馆员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实施者,是图书馆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图书馆管理活动最为重要、最为复杂的存在。管理者必须要了解和掌握馆员的需求和期望,同时馆员又可以通过其主观想法自主地选择是否配合管理者的管理。因此,馆员才是图书馆管理系统中最重要的因素,只有重视对馆员的管理才能够达到图书馆管理的预期目标,这也正是图书馆人本管理理论体系和框架的基本前提。

图书馆人本管理不是由外部压力或是外部人员来帮助图书馆来实施的管理变革,而是图书馆管理者在长期的管理工作中感受到馆员对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而由管理者在图书馆管理中自发实施的改进。近年来,来自互联网、数据库的压力迫使图书馆人思考如何完善图书馆职能,提高图书馆的竞争力。图书馆管理者必须更清楚地看到,图书馆职能的完善必然是依靠馆员的聪明才智和工作实践才能成为实现。馆员无论是作为图书馆管理主体还是管理客体,都是图书馆实施人本管理的主体,抛开馆员的经验、实践和才能,图书馆人本管理根本毫无意义。图书馆人本管理就是馆员的实践行为,因此,从馆员在图书馆管理中的作用来看,必然要求把对馆员的管理放在首位。

在图书馆管理中,馆员分为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两类。这两种管理角色是工作分工的不同,并不代表他们之间存在利益的对立或是地位的不平等。他们都将对方的态度作为自己行动的依据。管理主体要具备图书馆的专业技能和管理的理论知识,拥有与管理职位相应的威信和能力,并且兼具优异地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管理客体作为管理指令实施的人员,他的配合与否决定了最终的管理效果。图书馆管理作为馆员的一种实践活动,是图书馆中人与人关系的体现,不仅包含工作关系、上下级关系、管理关系,还包括私人关系等。因此,图书馆管理的首要问题就是处理这种复杂的、相互影响的各种关系。只有处理好这些关系,才能使管理指令顺畅地传递和实施。

从管理内容上看,图书馆人本管理强调的是通过对馆员全新的认识与定位,通过对图书馆中人际关系的管理来开发馆员个人的潜能;注重培养馆员的集体意识和主人翁精神,提高馆员参与图书馆管理与决策的积极性,这是图书馆围绕着馆员展开的管理活动。其中,对工作氛围的改善、人际关系的管理、图书馆文化的建设以及对馆员进行培训和教育以改进和完善馆员的心智模式,都是图书馆为了提高馆员精神生活质量的努力。这些都是以馆员为核心的管理方式,以调动馆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目标,以促进馆员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管理实践。这就说明,图书馆人本管理实践的本质就是一种将对馆员的管理置于图书馆管理核心的管理活动。

图书馆人本管理最首要的原则是肯定“馆员就是图书馆管理的核心”这一理念。但由于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满足用户对文献信息的需求,因此图书馆人本管理中的“人”是指馆员还是读者用户曾一度成为图书馆人本管理理论讨论的热点。本文认为,由于图书馆的社会性及其社会职能决定了图书馆人本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到图书馆的工作目标是为了满足广大的读者用户对文献信息的需求。因此在强调以馆员为本的管理理念的同时要兼顾到以读者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使每个馆员在自身工作过程中得到自我满足感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用户的需求,使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价值能够以读者为媒介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王伟 .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的人本管理[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3(03).

[2]徐海燕.论图书馆的人本管理[J].现代情报.2012(02).

第8篇:图书馆自动化管理范文

图书馆是一个孤立的实体,图书馆学主要针对图书馆的技术、方式以及内容进行了研究。曾经美国的一位图书馆学院教授说过:图书馆是一种使人类记忆得到保存的社会性质的机械装置,将图书中的内容复制到人们大脑中的一个工具。

1.我国图书馆管理研究现状

2.1不重视全面平衡发展。各类型图书馆管理研究不平衡。环顾国内图书馆管理研究领域,很多研究成果多倾向于高校图书馆管理研究,高校图书馆管理研究一直成为图书馆学研究的热点领域,而关于公共图书馆和其他类型图书馆管理的研究成果相对不多,相对薄弱。作为国内图书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图书馆和其他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应该与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相对平衡。

2.2忽视实践研究。没有健全的实践研究,对理论借鉴比较生疏。我国图书馆管理研究在很大程度上都没有将实践深入其中,对实践性的研究活动没有提高重视,只是为了研究而进行研究。过多的理论研究占据近十年图书馆管理研究的半壁江山,而实践研究相对不足,也很少看到相关的案例分析和研究,这将导致今后图书馆事业的畸形发展。因为相对滞后的实践活动无法跟上先进的理论研究的步伐,将会失去理论研究的意义。

2.3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不具备完善的法制化和制度化的研究,研究内容和现代社会极不相符。多数有关图书馆的研究和如今图书馆的内外在因素极其不符,是一种非常被动的反应,没有针对环境变化而存在的主动性反应。不管是在图书馆业务管理上,还是知识管理的研究上以及关于网络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管理的研究,都缺少应有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即使有所涉猎,也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缺少实践的根基,难见可以操作的方案。管理的有效化和精细化必然伴随着管理的法治化和制度化,只有法规和制度相对完善,图书馆管理才会规范有序,才会科学、合理、高效,图书馆繁荣发展才会有所保障。

2.我国图书馆管理研究落后的原因

2.1图书馆管理实践相对传。图书馆管理实践极大的影响了图书馆管理研究。即使我国图书馆管理研究在理论方面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观点和方式,可是图书馆管理实践方面还是被传统的思想方法影响,以经验管理为主,使得管理相对滞后。因而提高现代图书馆管理的实践能力,并积极研究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提出提高图书馆管理能力的新要求、新思想,是弥补以上研究不足的主要举措。随着实践需求的不断增长,图书馆管理研究的内容也将更加丰富,研究也会更加深入。

2.2馆员的参与度不够。图书馆管理的主导因素就是馆员,馆员的实践活动直接影响着图书馆额管理。只有馆员积极主动的参与搭配图书馆管理研究中,才能够收获相关的经验和方法,才能从整体上促进图书馆管理的研究且研究成果的实践性也会较强。从目前研究来看,虽然我国每年有大量的关于图书馆管理的研究成果问世,但多数成果缺乏立足实践的深入调研,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说较多,可为实践参考借鉴的观点或案例鲜见。

2.3图书馆管理机制创新乏力。图书馆管理机制创新问题长期被研究者关注,但往往是只闻雷声,不见雨下。传统的管理机制多年来并没有大的改观,一成不变的管理实践让管理研究创新成为空中楼阁,管理机制创新研究因而也就失去了动力和活力。

3.图书馆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

审视图书馆管理实践,图书馆管理研究应该对以下几个领域高度关注。

3.1管理理念人本化。图书馆管理理念应逐渐向人本化方向发展,重点以人的管理为核心,图书馆员严格管理,有效提升馆员的综合素质。

3.2管理方式现代化。图书馆管理工作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完整的融入,并将图书馆管理的客观实际需要作为目的,逐渐采用现代化的文献信息采集、整理加工、传递使用的信息化技术、网络化技术等,使图书馆管理工作呈现电子化、网络化、自动化、信息化,使读者(用户)服务工作更加经济、高效、及时、准确。

3.3关注图书馆管理实践的新课题。在当前的社会大环境下,图书馆管理正承受着新的改革机遇和挑战,围绕这些主题所开展的研究,将为当前图书馆管理研究提出新的课题。馆员的自我管理研究、用户心理研究、用户行为管理研究、当前各种创新技术在图书馆中的运用,以及基于隐性知识的共享和知识创新的研究都是一些新的研究生长点。同样,图书馆的一些传统的职能、结构都将基于网络环境和用户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图书馆管理变迁所衍生的一些数字化管理和网络化管理模式也应成为图书馆管理研究的关注点之一。

4.图书馆管理实践创新的方向

4.1从封闭到开放。不断转变的环境和开放式的思想需要图书馆将陈旧的管理模式摒弃,积极采用新的思想进行开放式管理。开放式管理就是将藏书、布局、规章和时间的界限以及条块界限彻底突破,将图书馆和读者的物理距离极大的拉近,从而形成强大的以读者为核心的思想概念,有效进行动态内外循环。

第9篇:图书馆自动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图书馆 高职院校 问题与对策

高职院校图书馆,是为高职院校大学生提供课外学习,拓展知识的重要场地,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容纳了众多的社会信息与科技信息,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藏书量比较大,书籍涉及经济信息、政治、文化、科技、娱乐等众多的领域,但是由于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许多高职院校藏量不达标,文献结构也是参差不齐,在管理上思想观念陈旧,没有创新意识,不能够适应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也是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图书馆对于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是学生提高自身素质,了解社会信息,更新思维观念,拓展视野的重要场所,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图书馆的建设步伐,改进高职院校图书馆存在的一些问题,使高职院校图书馆真正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

1、高职院校图书馆存在的问题

由于高职院校大部分都是各种途径升格或者组建改制而成的,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也是参差不齐,部分高职院校图书馆基础较差,档次也比较低,管理方式和管理水平不能够适应高职院校的需求,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也和高职院校的管理与发展不相适应,虽然也有一些基础条件比较好的图书馆,但是,从整体上看,当前高职院校图书馆相对来说还比较薄弱,不能够适应高职院校的发展需求,与高职教育战略相差甚远,没有起到促进高职教育的作用。

1.1 管理方式保守陈旧

部分高职院校的管理方式还是延续传统的图书馆的管理模式,由于许多院校都是由改制或升级组建而成,在图书馆的管理上还存在着传统的“等客上门”的管理模式,在管理上主要重视图书的采购与收藏,不注重图书的有效使用,感觉只要有人借书,借阅有服务就可以了。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保持在室内阅读室干净卫生,借阅图书有人管理,安全措施到位,图书馆不起火、不被盗,就万事大吉了。由于管理方式保守陈旧,在思想上安于现状,致使工作人员视野狭窄,没有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图书馆的藏书以及文献资料只保持在收集、保藏、整理上,文献及书籍的有效利用率得不到很好地发挥,更不能将这些知识通过有效地传播转化为生产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使所藏的文献发挥不了应有的价值,图书馆在一定意义上变成了“藏书楼”。以上这些管理理念,制约着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发展。

1.2 人员管理不到位,不能有效进行制度创新

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属于教辅系统,许多院校图书馆在管理上得不到院领导的重视,图书馆在人事管理上还存在平均主义的思想,管理人员缺乏敬业精神和管理意识,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不能够尽到一个图书管理人员应尽的职责,一些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岗工作中思想不能够端正,说话难听,态度强硬,不能够很好的与学生沟通,导致学生对图书馆的管理产生抵触情绪,影响了图书馆应有的和谐气氛和文化氛围,这种落后的管理体制,影响着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发展。虽然有些图书馆在管理上也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但是有些管理工作还是不能够量化,因此,高职院校按图书馆要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相应的体制改革,以适应新时期的高校图书馆的需求。

1.3 藏书体系不注重实用性,不能了解外界的需求

在图书馆藏书体系中不注重实用性,图书的收藏只看重学科的系统性,文献类型的收藏不注重新时期现代化的载体,还只是停留在传统的印刷品的收藏,收藏文献过多的看重理论性的文献,对于简介和说明型文献收藏较少,文献的收藏轻动态的文献而重静态的文献,只注重购买多少文献,而不注重文献的有效利用率,在图书馆的管理上只看重内部管理,不能够与外界多沟通、多了解,也不能够了解市场和需求。

2、问题的解决办法

2.1 转变思维理念,适应新时期的发展

思想的转变是问题得以解决的关键环节,多年来的社会实践表明,任何时候、任何阶段,都需要不断地更新自我思维方式,只有不断的更新思想观念,我们的工作和事业才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经过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实践表明,高校图书馆要想思想观念转变,首先,必须要转变办馆的思维模式;由于许多高职院校图书馆是经历了中专图书馆、成人大学图书馆的发展阶段,思维方式上还停留在过去的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上,没有向正规的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思维模式转变,我们必须摈弃旧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按照新时期高职院校的发展需求建设图书馆,转变思维以适应社会和学校的发展。第二是转变办馆的管理思路,高校图书馆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新时期的高校学生的培养要向多方面的技能方向发展,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社会知识和社会技能,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要从旧的管理思路中走出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覆盖面更广的社会学知识,图书的储藏和采购管理要根据时代的发展需求,以及学生的技能发展需要,扩大知识面,拓展储藏空间,要根据新时期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转变思维理念与管理思路,办好高职院校的图书馆,适应新时期高职院校的发展。

2.2 加强管理,引入竞争机制

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竞争是提高工作效率,科学管理的有效手段,高职院校图书馆由于多年来的传统管理模式,使一部分人懒惰思想严重,影响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图书馆要改革和发展,首先必须要做到竞争上岗;在竞争中鼓励先进、淘汰落后,并通过培训和考试,使我们的管理人员更加清楚自身所处的位置,以及工作性质的重要性,提高认识,努力学习,以适应现代图书馆的发展需求;通过培训和学习,使每个岗位都有合适的人选,每个人都有自己最佳的位置;加强管理,引入竞争机制,是新时期图书馆建设的客观发展需求,可以使管理人员努力学习专业技术知识,提高业务技能,增强责任心和事业心。

2.3 更新技术设备和管理观念,建设现代化图书馆

建设现代化图书馆主要是根据科技的发展以及现代社会人才的发展需求来建设图书馆,建设现代化图书馆主要是指管理观念现代化和技术手段现代化。

2.3.1 管理观念现代化

高等职业教育已经逐步向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方向发展。产学结合,学企结合,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方式也在逐步的深化,我们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建设也要适应新形势,逐步深化和提升,加快建设现代化的图书馆,要充分的认识到高校图书馆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信息技术不断更新,图书馆作为信息服务中心的重要地位,现代社会的图书馆已经不是传统的藏书楼,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校图书馆已经变成学生的信息服务中心,高校图书馆不仅为学生提供文献信息资源,而且还具备处理网上文献服务以及电子文献储存服务的功能,高校图书馆已经进入了电子化、网络化、数字化和虚拟化的现代化的图书馆时代,高校图书馆在管理思路和服务模式上要以读者为主、主动为主、适用为主、开放为主,图书馆的建设要向自动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高校图书馆建设只有不断更新思维观念,转变思路、大胆创新,运用现代化手段建设图书馆,高职院校图书馆才会不断发展。

2.3.2 技术手段现代化

高职院校图书馆要根据自身条件,以及学科和专业的需求配备现代化的设备,根据办学经费以及办学规模进行有效的调整,只有设备现代化,图书馆的建设才能够加快,推进数字化、网络化和自动化的进程。只有技术设备达到了现代化的标准,才能够更好的提高服务质量,实现现代化管理。现如今,高职院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技术设备与技术手段参差不齐,有些院校的图书馆建设已经达到一定的标准,部分院校图书馆已经是国内先进的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并实现了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无论是采购还是分编、书目数据管理、流通外借等都实现了自动化的现代管理模式。并与校园网连接,实现了网上交流和网上中文书目数据检索查询,在校园网上的资源共享,并建成了先进的数据存储器,能够存储大量的电子图书以及学术期刊等,建立了电子阅览室,真正实现了自动化的现代管理模式。

2.4 培训专业人才,保障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

高职院校图书馆要真正实现现代化管理,必须拥有一批优秀的技术管理人员,良好的人力资源是现代化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高职院校图书馆要不断引进人才,不断培养人才,图书馆要有自己专业的的学科馆员,参考馆员,还要根据学院的规模以及经费的状况培养自己的摄影师、网络技术员、影像编辑以及其他动态信息的处理制作以及编辑人员等,以确保数据的不断更新以及信息的数量与质量。人才的培养与开发是管理的关键环节,人在社会生产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离不开优秀的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我们要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保证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

3、结语

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必须要适应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高职院校的信息服务中心,在工作中要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学习一些高职院校先进的管理思维和管理模式,引进新设备,更新管理理念,注重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根据自身特点和院校的规模,找准目标,明确方向,逐步解决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按照客观发展需求以及院校的规模及费用的情况,逐步实现图书馆建设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促进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永照.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的若干思考.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

[2]赵晋儒.浅议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建设.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9(S2).

[3]丁传奉.以科学的发展观促进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1).

[4]赵淑芳.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现状与发展对策.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0).

[5]张丽敏,姚荔.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初探.当代图书馆,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