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三个字范文

三个字精选(九篇)

第1篇:三个字范文

他们一起研究了《三字经》《弟子规》,一起三个字一停顿地读报纸、读故事书,三下三下地敲桌子、敲地板,然后“嘻嘻嘻”地笑个不停。老妈来他们房间看过两次,刚一到门口,哥俩就开始挤眼睛。看见两个宝贝儿子这么开心,根本就没闹矛盾,老妈放心地回房间了。

没过多久,李大帅就去老爸老妈的房间敲门。“当当当,当当当!”一开门,老爸奇怪地看着他:“嗯?有事吗?这么晚还不睡觉!”

“没啥事,爸晚安,妈晚安。”李大帅说完,一伸舌头就跑回了房间。还没等老爸和老妈安静下来,李小帅也来敲门:“当当当,当当当!”

“嗯?你也不睡觉,怎么啦?”老爸瞪大眼睛问。

“没什么,爸晚安,妈晚安!”李小帅说完,挤了一下眼睛,跑回了房间。

“这俩孩子怎么啦?估计又是俩人打赌拿那我们开涮呢!”老妈摇摇头,也没去哥俩房间查看,“小孩子有点儿精灵古怪还挺遭人喜欢的,总比一个个闷葫芦好。”

老爸也没吭个声,算是默认了。

第二天一早,李大帅和李小帅迷迷糊糊地刚起床,李小帅习惯性地想喊妈妈来给自己拿衣服。“妈――”刚一张嘴,突然意识只有一个字,他打了个机灵,马上拉长了声:“――妈――早!”李大帅听了,也伸着懒腰打着哈欠喊:“爸――爸――早!”他可不知道,李小帅刚才差点儿就掉链子了。

“真危险!”李小帅拍拍胸脯。

“这俩孩子怎么啦?一大早还是奇奇怪怪的!”老妈嘟囔着,歪着脑袋看他们出来吃早饭 。

“老妈早!”李大帅先冲出房间,见了老妈又问了一声早安。

“老妈早!”紧随其后的李小帅也问候了一句。

老爸从卫生间出来,使劲儿眨眼看了看李大帅和李小帅。老爸的表情总是那么夸张,歪着头,斜侧着身子,绕着哥俩转了一圈,仔细打量检查他们一番。

“干吗呀?臭老爸!”李小帅是家里最能撒娇的,真像个女孩子。他搂住老爸的脖子,吊在上面。老爸赶紧“哎呦”着,弯下腰。

“快下来,沉死了!”老爸抱住李小帅,把他放下来。李小帅在老爸的脑门上使劲儿亲了一口,虽然有明显的口水留在额头上,老爸还是高兴地拍了李小帅屁股一巴掌。李小帅跑去洗脸刷牙了。

“臭老爸,你真棒!”李大帅听见老爸也是三个字三个字说话,竖起了大拇指。

“你也想?来一次?”老爸看着李大帅的样子。哎,谁家有这么两个活宝双胞胎男孩,要是没有个好耐性,实在受不了。好在,老爸就是一个有耐心又兼具冷幽默型的爸爸。

话音刚落,李大帅就一下子搂住老爸的脖子。老爸猝不及防,差点儿被弄一个大跟斗。他抱住李大帅,在李大帅屁股上也不轻不重地拍了一巴掌,然后把他放下来。李大帅也顺势在老爸额头上使劲儿亲了一口。还没等老爸感受幸福的滋味,李大帅猛吐着舌头,又用手使劲儿擦嘴巴。刚才李小帅留在老爸额头上的口水,都被他吸回来了!

老爸擦擦额头,摇头笑。

“书呆子,笑什么?快拿碗,吃饭喽!”老妈从厨房里探出头来喊。

“遵旨呀!我来了!”老爸摇晃着头,展开双臂,像小蜜蜂一样呼扇着翅膀飞进厨房。

“你慢点,拿住了,都老了,没正行!”老妈又从厨房里喊,估计是看到老爸的样子,萌翻了!

“我这叫,活力派,青春派,不老派。”老爸边贫嘴边端着饭碗往外走。

“还青春,还活力,还啥派。我看是,蛋黄派。就知道,看书本,啥能耐?”老妈又抱怨,这可是她的家常便饭。

“你看看,一大早,就扫兴,说这些。”老爸不再眉飞色舞那么兴致勃勃了,老老实实地坐下来等着开饭。好在是老爸的脾气好,要不,非来一场餐前大战不可。

“老妈呀,您真是,总说爸。我们俩,都烦啦!男子汉,要形象,要高大。本来嘛,老爸像,奥特曼。好家伙,您一下,给变成,小怪兽!”李大帅可不喜欢老妈总是瞧不起老爸,冷言冷语地打击道。

“就是嘛,尤其是,孩子前,不能够,总吵架!”李小帅也跑过来帮腔。

“好家伙,群殴啊?你们仨,我一个?造反哪!”老妈从厨房出来,手在围裙上擦了擦,叉起腰,看样子,大战一触即发。

“快坐下,开饭喽!停战哈,我投降,我错啦,我有罪,我吃饭,堵住嘴。”老爸赶紧出面调停。李大帅、李小帅也只好坐下。主角兼被打击对象――老爸都举手投降了,帮腔的还能怎么着?不过这个早晨的空气好像有点儿沉闷,他俩也不说话了,发呆般地看着桌上的饭碗,一点儿胃口也没有。

不过,这仅仅是一会儿。

李大帅朝对面坐着的李小帅挤眼睛,可李小帅只顾着低头吃饭,根本没注意。李大帅只好用脚丫踢踢李小帅,李小帅这才抬起头看他。李大帅悄悄指了指老爸和老妈,然后竖起大拇指。他是想告诉李小帅:老爸和老妈说三个字的功夫也很棒!

“你还笑,吵架好?没脑子!”李小帅根本就没理解李大帅的意图,在桌子底下使劲儿踢了李大帅一脚。

“哎呦――”李大帅疼得一咧嘴,赶紧又拉长声音蹦出一个字,“喂!”

“你们哥俩干吗呢?好好吃饭,一会儿上学啦!”老妈用筷子敲了一下盘子。

“算你狠!”李大帅缩回脚丫,揉了揉,随口说。

“嘿,你还想记在心里怎么着?”没想到老妈接了话。

“没说您,我说他!”李大帅瞪了李小帅一眼。

“干气猴,没个够!”李小帅转了转圆眼珠,得意地低头吃东西了。

“气不着,一身毛!”李大帅朝李小帅紧了紧鼻子。

“反义词,气死猴!”李小帅朝李大帅龇牙笑。

“反义词,气不着!”李大帅一点儿也没生气,看着李小帅,耸着肩膀笑。

“好家伙,你们哥俩说相声呢?你一句我一句的。都别说话了,多说一句就是吵架的祸根,少说一句就是幸福的根本。”老爸说完,自己开心地笑了。

“切,书呆子,就是脾气好。”老妈也笑了,差点儿把嘴里的饭喷出来。

李大帅、李小帅哥俩低着头看看老爸,又看看老妈,然后对望了一下,无奈地摇摇头。

第2篇:三个字范文

三个字

有个英国人到瑞士出差,打算尽快启程回家,当他到邮局给妻子发电报时,身上的钱已花得差不多了。于是他拟好电报给营业员小姐,请她算价。小姐算了数字并报了价,他发现身上的钱不够了,就说:“请把文中‘亲爱的’三个字去掉,这样钱就够了。”小姐却温和地笑了,“不,这三个字无论如何也不能去掉,您妻子最盼望的就是这三个字,请不必为难,这钱我替您出。”

故事不长,却极感人;更有意思的是那个发电报的人本是一个生性冷漠,心胸狭窄的人,自从邮局里那位姑娘用微笑点亮他的心灵后,他渐渐变了,变成一个宽容大度,待人亲切的人。

[人物点击]

本文塑造了一位热情似火,体贴他人,极富个性的女青年形象,栩栩如生。

文中发电报人贯穿始终。他由一个生性冷漠,自私自利的人,变成了一位宽容大度,待人亲切的人。

[感悟强化]

小姐算了数字并报了价,他发现身上的钱不够了,就说:“请把文中‘亲爱的’三个字去掉,这样钱就够了。”不料,小姐却温和地笑了,“不,这三个字无论如何也不能去掉,您妻子最盼望的就是这三个字。请不必为难,这钱我替您出。”

[启迪智慧]

启迪主题分析:

本文选自《故事会》中“三分钟故事”,作者用三分钟构思完成,但并不显得仓促、缭乱,反而很完美。

首先语言十分精炼、朴实,而凡中见卓,与文章主题、人物形象内外结合,显得灼灼生辉。

其次从结构上来说,本文仅两个自然段,200来字,但布局井井有条。第一段为故事经过,生动而又完整。第二段也很重要。先用一句话总结,然而巧妙的是故事的结局不仅结束了全文,而且深化了文章主题,显得入木三分。

另外,本文中心思想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亮点,他揭示了一个平凡而深奥伟大的人生哲理,学会关爱别人。这个哲理有人生来就懂,而有的人却一辈子也不明白。

在塑造人物方面,本文作者更是匠心独运。通过对发报人简约而又典型的言行描写集中反映了他的自私、冷漠。而结尾对于改变后的他,却只用两个词:“宽容大度,待人亲切”来点化,剩下的留给读者自己去塑造。面对发电报人的形象塑造及前后的对比,都是为塑造“营业小姐”这一形象做衬托。“营业小姐”出场很少,却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首先是对“发电报人”、“温和地一笑”,立刻使人感觉到一丝温情的美,为下文先做了铺垫。然后作者只用了她的一句话来描写“营业小姐”,然而这句话从头到尾充满了果敢、体贴、睿智、热情,是一句很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因而这一人物形象很饱满。作者虽惜墨如金,却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智慧作文]

谢 谢

甘肃定西东方红中学 杨军亭

一位老者上了公共汽车,正准备找个座位落座。此刻有位年轻人正准备坐在车里最后一个惟一空着的座位。不料他们的目光正好相接,于是年轻人的屁股又从座位上弹起,他微笑着对老者说:“老先生,请您坐在这里好吗?”“哦”。老人心安理得地坐下来,拿出了报纸。

老者低声念着报纸上的头条新闻标题,“您别客气,老先生。”年轻人说。

“我什么都没说呀。”老者蹊跷地问。

“我以为您在说‘谢谢’呢。哦……真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实在对不起。我从前是个聋哑人,8岁失聪的,接受了手术治疗,今天刚出院……”

老人震撼了。年轻人在不断地欣赏外面的景色,一边夸赞城市环境,但老者一句也没听见。“老先生,我要下车了。”老人才醒过神儿来,扪着胸口说:“小伙子,走好……”

[经验展板]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文学也是这样。只有在生活中不断吸收营养,才会有的写。

至于怎么写,得看作者文学素养和写作基本功。具备这两点,才能写出好文章。

[切磋提高]

第3篇:三个字范文

1976年9月底10月初的一天,英德红星茶场三大队的监仓,一溜排着十来个新来的犯人。从这些人的脸色看来,在看守所的日子并不长,这是逝世后的第一批犯人,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抓捕,判刑,押到劳改场――真可谓“从快、从重”了。犯人理发师在给这些人推光头,队长在检查衣物,有人在这些衣物上用油漆写上一个“3”字。收工归来的犯人围着这些新丁在看,在议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没有什么新鲜事,突然来了十来张新面孔,或者可以打听到一些外面的消息呢,尤其在这个敏感的时候。

我在看这些人的时候,有两张脸引起我的特别注意:一张是五官高度集中的脸,眼睛,鼻子,嘴巴全集中在脸中央,而且脸色铁青,模样之怪,叫人一见难忘。这是个潮州汉子,平日极好杯中物,喝醉了就唱,就哭,就闹。

逝世那天晚上,这个姓廖的家伙不知道是否有意,闹得比平时更凶,于是就被抓了起来,判了七年刑……另一张是娃娃脸,圆圆的头,唇红齿白,没有胡子,也没多少眉毛,脸相还很稚嫩,最多十五六岁的样子,围观的人都对这小家伙感兴趣。大家在猜这年轻人是犯什么罪进来的,因为这里关的一般是所谓的政治犯,不然的话,人们就会联想到男女方面或“打荷包”方面去,这小小年纪,能犯什么政治罪呢,而且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时候?

这些人被检查完毕后就分到各中队,然后又分到各小组,这位小朋友就正巧分到我的小组。别看他身量不高,可劳动起来是把好手,又加上年纪小,大家都特别怜惜他。但他总是闷闷不乐的样子,大家也可以理解,年纪轻轻的就被关到劳改场,还有什么前途呢?但大家好奇的还是,他是因为什么进来的?有时他收到家里来信,神情就更忧郁了。我是值勤员,也就是小组长,关心关心他是应该的,所以有时工休就和他谈谈话,和他一起来的有一个姓郑的小学教师,终于把他――陈子秀的“犯罪”经过告诉了我……

陈来自揭西的一个农村,来农场时十六岁,“”刚开始的时候他才六七岁,是伴随着“”长大的,没读过什么书,又是在农村,只好在生产队放牛。他出身贫下中农,人也听话,天天赶着牛到村外的草地让牛吃草,小伙伴则躺在草地上听广播。

就在逝世那天,他听到这惊天的消息,就跌跌撞撞跑回村去,一边大声喊“好消息!好消息!” 诸位,在那个年代那样的背景下,你竟喊“好消息”而且喊得人人都听到了,你就是贫下中农也没办法保你,所以就判了五年刑……我听完就纳闷了,明明是不好的消息,为什么他要喊“好消息”呢?后来我终于想通了,陈本来想喊的是重要消息,但重要两字不顺口,而平日每次有什么重大消息都是好消息:接见红卫兵呀,发表最新指示呀,全都是好消息!这令人啼笑皆非的“好消息”换来了陈子秀的五年牢狱之灾。不过,陈并没有坐够五年,“”被粉碎后,陈也被释放了,我也在出狱后恢复了公职。

陈子秀如今也有五十岁了。当年大家都叫他“好消息”。你还好吗,“好消息”?

【原载2010年12月26日《羊城

第4篇:三个字范文

三个字的象声词:

1、 AAA式:嗡嗡嗡、呱呱呱、达达达、呜呜呜、嘻嘻嘻、呵呵呵、哈哈哈、啦啦啦、嗡嗡嗡、呱呱呱、嘟嘟嘟、咕咕咕、笃笃笃、咚咚咚。

2、 AAB式:叮叮当、滴滴答、咚咚锵、通通扑、啦啦哗。

3、 ABB式:扑通通、哗啦啦、咝溜溜、轰隆隆。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三个字范文

Since it never occurred to anybody at the school to retain1 the services of an interpreter2, I had to sit in the front row so that I could read the teacher’s lips. Classroom discussions were virtually impossible to follow because I couldn’t hear what was being said around the room. In a vain3 effort to keep up with the flow4 of conversation swirling5 around me, I was always asking whoever happened to be sitting next to me what was being said. Eventually, I got tired of watching everyone shrug their shoulders indifferently and rolling their eyes. I began to pretend that I knew what was going on. Fitting in6 was so important to me that every time the kids laughed, I laughed along even though I was clueless7 most of the time.

I spent every spare moment trying to keep up with my peers. While most of them finished their homework well before dinner, I was often holed up8 in my room right up until dinnertime, only to go back and work well into the night.

One evening, I was working on a math word problem. For the life of9 me, I couldn’t solve it so I asked my father to help me out. We had been going over it for more than a half-hour and making no progress at all. The smell of pizza drifted10 in from the kitchen. It was almost suppertime.

My father decided to try one last time.

“Stephen, read through the word problem again,” he said.

After I read it aloud, he added,“Now, do you add or subtract?”

Hesitantly11, I replied,“Add?”

“NO, STEPHEN, YOU HAVE TO SUBTRACT, SUBTRACT, SUBTRACT!”

His eyes were bulging12, ready to pop13 out while slamming14 his fist on my tiny desk, almost knocking over15 the little green lamp.

I shivered in fear. I wanted to dash beneath my bed and stay there forever.

Going to school wasn’t much better either. Kids taunted16 me and called me names17 mainly because of my hearing aid and the way I talked.

第6篇:三个字范文

带着对科技与教育问题的关心与关注,3月12日,本刊记者在代表驻地职工之家,采访了民革中央委员、民革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工业大学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檀结庆代表。

檀结庆说,参加今年全国两会,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三个数字,让人耳目一新,从中也看到了国家释放出的三个信号。

第一个数字是4%。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数字,去年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到2012年年底底,教育经费支出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今年已经编入预算,这对教育界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第二个数字是7.5%。过去很多年我们都是在“保八”,中央确定2012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所以说7.5%就具有特别的内涵。

以前“保八”是为了通过经济高增长,解决就业和民生的难题,今年同样要解决900万人的就业问题,但政府下决心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摒弃以前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发展质量、提高GDP的含金量上,虽然是比往年下降了0.5个百分点,但其积极作用不言而喻。

第三个就是PM2.5(细颗粒物)。PM2.5这个数字大家一直比较关注,2.5是一个临界点,超过这个数字,就意味着空气质量非常差,今年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这个数字,说明了政府对发展低碳经济、走环境保护之路的决心。通过这三个数字,不但能看出中央关于2012年“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还能从侧面反映出调结构、转方式的决心和力度。

第7篇:三个字范文

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沿海地区先后经历了两波大的开放开发热潮,一批沿海城市率先现代化。在人们的印象中,沿海城市是“发达”的代名词,其实不然。由于多方面原因,沿海地区还有不少城市依然比较落后。以沿海12个省市自治区2006年人均GDP28542元为比照基准,大陆沿海城市中,还有不少城市低于这个平均值,属于沿海后发展城市。

当前,全球新一轮产业转移、我国新一轮重工业化已经展开,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沿海化发展第三阶段,一大批沿海后发展城市借助后发优势,抓住机遇,加速追赶。但这一波不同之前,一个重大挑战是,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位于北部湾核心区的广西钦州是其中的佼佼者。

钦州给人的印象是很深刻的。驱车直接进入钦州市区,很难发现它与其他同类城市有多大区别,但考察了钦州港、港口开发区、三娘湾风景区、新型工业园区之后,就得出了一个结论――这里已经具备了加速发展、追赶超越的基础与前提。短短五六年的时间,一个落后的沿海农业地区转变为现代海滨新城,打下后发超越的坚实基础,体现了钦州人的战略远见、理性深邃与激情实干。这里干部群众谋求创新发展的热切期望感染了我们。更可贵的是,钦州的发展不是一味追求GDP的增长,他们坚定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人与白海豚的交流与对话中,我们充分体验了北部湾人与大海、人与生灵和谐统一的天然神韵。

让一个地区、一座城市迅速改变面貌,并非易事。除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明确定位、制订规划、抓住机遇、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外,作为后发追赶的沿海欠发达城市,钦州的做法还有三点值得其他同类城市借鉴。

围绕一个“海”字。近些年,钦州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经验是围绕“一片海”做文章。大港口是依托海,大旅游是面向海,大工业也是临近海。充分认识海洋的价值,是沿海城市发展的前提。

突出一个“工”字。“工”字即工业,但不是一般的传统工业,而是现代新型工业。工业是实现区域发展的根本支撑,尽管有国家产业战略布局问题,但改革开放近30年沿海地区与城市的发展经验表明,没有工业化,难有城市化、现代化。沿海欠发达城市要想在新一轮沿海化发展中抓住机遇,就必须将发展现代工业放在突出位置。

把握一个“新”字。新的背景、新的条件要求沿海欠发达城市的追赶发展必须有新理念、走新路,必须有新的政绩观、发展观。没有工业,发展快不了;但是如果不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路,不是新型工业化,好也就谈不上。

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沿海后发展城市必须高度关注“海”、“工”、“新”这三个字。

第8篇:三个字范文

关键词: 数字媒体迷思;媒介选择困境;大数据偏见;受众分化

中图分类号:G20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3-0751(2017)06-0169-04

毋庸置疑,数字媒体正在革命性地改变着我们的世界。然而,对于数字媒体的影响,人们往往从不同角度提出截然不同的预测。“乐观者强调人们乐于分享的倾向,社交媒体增长的数量和影响,或者推荐机制中存在的‘群众的智慧’。悲观者则强调人们的选择性接触,过滤技术,或者媒体在定位群体和个人方面日益增长的能力。” ① 不管是悲观者还是乐观者,都强调了数字媒体革命的某个方面,从而构建了数字媒体的迷思。本文从用户掌控权力、大数据推荐、用户分化三个方面分析典型的数字媒体迷思,试图提醒人们数字媒体带来的变革也许并不完全如同想象的那样,相反的力量仍然在发挥着作用。

一、关于用户掌控权力的迷思

数字媒体时代,人们随心所欲地从几百个电视频道上选择电视节目,从多个视频平台点播自己喜欢的影视剧,从自己关注的微博、微信或客户端定制新闻。这很容易让我们得出“用户掌控一切”的结论。与此同时,媒体产业界也在重新推崇“消费者为王”的理念 ② 。学术界亦不缺乏为“产消者(prosumers)”欢呼的声音。他们认为,受众以“产消者”的身份重新参与了文化进程。 ③ 然而,这些乐观的音忽视了数字媒体用户所受的限制。

1.用户面临的选择困境

虽然数字媒体产品极大丰富乃至无限,但是用户每天能够用于媒介消费的注意力是有限的。面对这个困境,用户需要借助各种手段来帮助自己做出选择。用户通过创建自己的媒介消费菜单,从海量媒介资源中做出选择。他们只观看几个电视频道,在微博、微信上只关注少量的名人账号或公众号,在豆瓣电影评分榜上选取要观看的电影。总之,用户倾向于利用媒介消费菜单,将其选择限定在有限的范围内,从而使决策变得更加简单。

那些位列菜单之中的媒介产品,获取了用户的大部分注意力。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产品都是用户的自由选择。媒体平台、推荐机制和社交网络都为用户的媒介选择提前做了过滤,而过滤决策并没有用户的参与,甚至大部分用户对此过滤机制并不知情。那些不在菜单之列的媒介产品,很难获取用户的注意力。媒介是典型的“经验商品”,在体验之前,人们很难知道一个媒介产品能否满足自己的需求。 ④ 很多有潜力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 就这样被过滤掉了。很多用户根本不知道它们的存在,更不用说根据自身需要做出理性选择了。

2.媒体结构对用户偏好的影响

研究媒介接触的理论家们十分重视偏好。他们一般认为,媒介接触是先有偏好的结果,用户会积极地参与管理自己的媒介接触。 ⑤ 这与我们很多时候观察到的情况一致。但问题的关键是,偏好从何而来?如果偏好来自媒体结构之外,人们将根据先有偏好最大化地利用媒体结构。然而,如果偏好来自媒体结构之内,人们将屈服于媒体结构的影响。

事实上,后一种可能得到很多证据的支持。为了获取我们的注意力,媒体采取了很多方式来培养我们的偏好。“人们为了匹配过去的行为,从而改变未来偏好”,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选择诱导的偏好变化”。 ⑥ 例如,很多一大早就排队去看《生化危机:终章》的人们,并不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喜欢这个新上映的电影,而是因为他们之前看过《生化危机》系列的前几个影片。“选择诱导偏好变化”的概念早被媒体生产者熟稔于心。如今,随着媒体生产成本逐渐升高,媒体生产者的风险也在升高。为了将风险降到最低,媒体生产者倾向于模仿过去的成功。这正是为什么娱乐产品往往会推出很多续集或衍生产品的原因。新闻业也存在相似的情况。2006年的《新闻媒体现状》指出:“新闻界遭遇的新悖论是,新闻机构越来越多,报道越来越少。随着生产新闻的地方越来越多,每个新闻机构的受众却在缩减,每个机构的记者数量也降低了。全国性的新闻机构仍然需要报道大事件。因此,我们每天还是会看到更多对同样一组话题的报道。” ⑦

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媒体生产者,媒体结构还包括各种各样的推荐机制。用户常常依赖社交媒体、搜索引擎或其他推荐机制。社交媒体上的意见领袖总是有选择性地分享媒介内容,并加上自己的评论。通过社交媒体过滤媒介内容的人们,通常使自己处于少数意见领袖的影响之下。这些意见领袖包括名人账号,也包括组织和主流媒体账号。搜索引擎通过复杂的算法为用户筛选信息。然而,再复杂的算法也会将复杂的人简化成一个个贴有分类标签的漫画形象。这些漫画形象并不是真实的人。但是,搜索引擎却有潜力将我们变得越来越像他们刻画的漫画形象。这正是帕里泽所担忧的:“个性化算法会引起身份循环(identity loops),数字代码所掌握的有关你的信息构建了你的媒体环境,你的媒体环境有助于塑造你未来的偏好。” ⑧

二、关于大数据客观中立的迷思

在数字媒体时代,媒体资源愈加丰富,注意力资源愈加难求。媒体和用户都需要依赖“信息机制”来完成各自的目的。不论是媒体使用的“市场信息机制”,还是用户使用的“用户信息机制”,都需要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各种平台收集的数据已经达到难以处理的地步,这个数据总量往往被称作大数据。数据本身是中立的,数据分析是由计算机完成的,因此人们很容易认为大数据也是客观中立的。然而,数据分析过程仍由人类主导,有了人类的参与,就不可避免地存在偏见。

1.大数据分析中的行为偏见

网络服务器收集了大量的用户数据,其中大部分数据都被用来解释用户的行为。人们在淘宝上购买了某个商品,就被解释为对这个商品的喜爱;人们在微博上转发了某个链接,就被解释为对这个链接内容的偏好。这些解释将选择等同于偏好,因此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偏见。实际上,偏好并不能很好地预测选择行为。换言之,从用户选择推测用户偏好,具有一定的方法论缺陷。人类的行为是复杂,但是大数据分析往往将其简化为一种或几种解释。一旦带有行为解释偏见,数据分析就不一定客观中立。

虽然大数据分析存在行为偏见,但是测量机构和用户也没有更好的替代工具。不管是传统的测量机构(如尼尔森),还是Web2.0服务商(如脸书和谷歌)都要靠数据生存。由于传统的大规模样本调查成本较高,Web2.0平台催生了依靠服务器进行的数据收集。用户点开什么链接、搜索什么内容都被服务器记录下来。有时候,用户为了寻找某个问题的答案,在搜索引擎输入文字时,发现服务器推荐了基于其他用户经验的较好答案。有时候,用户在浏览新闻时,广告框里却在推荐用户曾在购物网站不经意点击的商品。前一种情况会让用户感觉到大数据的便利;后一种情况却让用户感到厌烦,因为广告服务器根据不真实的行为数据,曲解了用户的偏好。

2.大数据分析中的流行度偏见

搜索引擎通常根据网页的重要性、与用户的相关性甚至是付费多少 ⑨ ,将网页进行排名。社交媒体通常会推荐点击最多的链接、购买最多的商品、阅读最多的新闻和观看最多的视频。这些“用户信息机制”都特别倚重流行度。乐观主义者认为,当大量不同个体独立做出决定或预测时,智慧得以实现。将这些自主决定加在一起,通常可以产生一个明显优于专家意见的结果。 ⑩ 然而,如今的很多信息推荐机制,并不具备上述“群众智慧”的产生条件。

首先,社交媒体对流行度的计算,往往是基于一个很小的、同质化程度很高的小群体,并不能代表“群众智慧”。如微信朋友圈中存在大量的信息分享c交换,但是朋友圈里的大部分成员是相互认识的人,“或是亲友,或是同事,或是新近认识的朋友” B11 。用户根据“像自己一样的人”的行为来做出选择,只会愈加生活在“回音壁”里,更不要说凭借“群众智慧”来优化自己的选择了。

其次,大数据显示的流行度容易引发用户的从众行为。Web2.0平台的很多算法,例如谷歌的“佩奇排名”、脸书的“图谱搜索”、亚马逊的“协同过滤”,都倾向于为用户显示流行度。微信朋友圈中广泛散播的“100000+”的文章,通常能够轻松赚取更多的读者。换言之,搜索引擎和社交媒体不仅告诉人们哪些内容最流行,而且还诱导更多的人选择这些内容,造成富者愈富、赢者通吃的封闭循环。

3.大数据分析中的个性化偏见

百度搜索为用户提示可能喜欢的关键词,京东应用会向用户推荐他们可能喜欢的商品,微信公众号向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新闻。商业平台努力提供适合每个用户的独特内容,这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大数据分析有意或无意地带有个性化偏见。它们引导用户追逐吸引他们兴趣或偏见的内容,过滤掉他们不喜欢、不认同的内容。

商业平台意识到创造忠诚客户的最好方法,是“提供真正对应每个人独特兴趣、欲望和需求的内容” B12 ,从而有意加强了推荐机制中的个性化偏见。社交媒体也在无意中造成了个性化偏见。由于社交网络的私密性和同质化,符合圈内成员兴趣和偏见的内容更容易在该社交网络中传播。一个社交网络内传播的内容不一定会在另一个社交网络内受欢迎,从而有可能导致平行文化和过滤气泡。个性化偏见让用户撤回到舒服的信息孤岛,其结果是用户的视野变窄,偏见增强。 B13

除了在预测现实中存在偏见,大数据分析还有可能塑造现实。人类世界的预测不同于物理世界的预测。天气预报预测明天是小雨天气,雨量不会因为预测而增加。但是,假如某个视频网站告诉用户一个视频的观看次数有3亿,就会有更多的人去观看,3亿次很快就可能会变成7亿次。对于这种“自我应验的预言”,默顿解释为:“某个情况(预言或预测)的公共定义成为这个情况的组成部分,因此影响到事态的后续发展。这是人类事务特有的。自然界中并不存在。” B14 “自我应验预言”的更大后果是,大数据分析中的偏见将注意力引向偏见所指的方向,从而改变文化消费的性质。流行度偏见将注意力集中于追逐人数最多的内容,而非用户最需要、质量最高、最有价值的内容。个性化偏见则使注意力分化,将用户隔离在过滤气泡里。

三、关于受众分化的迷思

数字媒体产品极大丰富,加上信息机制为用户推荐个性化的内容,使得受众分化广受关注。很多评论家担心,受众分化意味着用户将只看到自己乐意看到的内容,只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们交流,从而遁入彼此隔离的信息孤岛或过滤气泡。这样的受众分化意味着公共空间的终结,是社会极化的先兆。这可能危言耸听,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硬币的另一面――注意力市场存在集中化的趋势。

1.媒体机构中的集中化趋势

首先,媒体结构总是发生变化,但这个变化过程需要时间。新媒体虽然使传统媒体受众流失,但在一定时间内传统媒体仍是人们优先的媒介选择。数据显示,73.8%的受访者将电视作为他们的主要信息来源,只有17.3%的受访者选择了互联网 B15 。

其次,注意力市场存在长尾效应。长尾效应指的是重要的媒体机构或互联网品牌占据了绝大部分注意力,而数量众多的其他机构或品牌只分享了很少的注意力,以至在以受欢迎程度为纵轴、以机构或品牌为横轴的数据图上呈现出“大头长尾”的分布。少数几个重量级选手占据消费的绝大部分。在文化消费领域,通常存在这种“赢家通吃”的市场。 B16 以中国社交媒体为例,2011年年底微博用户数达到2.5亿,网民使用率为48.7% B17 。到了2016年年底,85.8%的网民使用微信,微博使用率则下降到了37.1%,其他社交媒体使用率都在9%以下 B18 。可见,在社交媒体使用领域,微博和微信的用户此消彼长,注意力仍然集中在少数巨头手里。

2.用户消费模式中的集中化趋势

首先,用户追逐优质内容,容易导致注意力集中。数字媒体的充裕为用户选择高质量产品提供了便利。一方面,由于数字媒体的公共产品属性和不断更新的技术,媒介产品更容易被(甚至免费)复制,更容易跨网络、跨平台、跨国界流动。另一方面,数字媒体的丰富使用户变得越来越挑剔。在广播电视时代,受众很多时候是被迫选择的,因为没有别的可选。在数字媒体时代,用户只去消费优质产品。

其次,媒体消费的社交属性和社交媒体的发展,使用户注意力更容易集中在少数产品上。当周围的人们都在谈论某个新闻或某个电视剧时,如果你想要继续存在于这个社交网络中,就会去消费同样的产品。在数字媒体时代,媒体消费的社交属性拓展到了虚拟空间。成千上万从未谋面的人们通过网络组成数字化群体,社交网络将群体注意力集中到成员们认为值得注意的内容上。

最后,社交媒体用户的行为通常存在“羊群效应”或“从众效应” B19 。有时候,一个人在微博上一条消息或图片,很快就会有更多的人转发。本来默默无闻的故事,很快就会在微博上甚至社会上变成万人瞩目的事件。所有这些证据表明,受众在分化的同时,媒体结构和用户消费模式却都存在集中化的趋势,受众的注意力不会四处分散。文化生产和消费的力量创建了一个既分散又集中的环境。用户并没有完全生活在相互隔离的平行世界里,而是在很多时候共同关注相同的内容。

四、结语

用户掌控权力、大数据客观中立、受众分化,这三个典型的数字媒体迷思牵动着我们的希望和担忧。然而,就像希望和担忧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一样,数字媒体给我们带来的变革和影响也存在两面性。用户在获得权力的同时,仍然受到种种限制。大数据在客观之外,仍然存在着行为偏见、流行度偏见和个性化偏见。用户在分化的同时,其注意力仍然存在集中化的趋势。由于相反力量的存在,数字媒体给人们带来的前景并不明朗。媒体机构一方面仍要为获取注意力而竞争,另一方面也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致力于培育而不是撕裂公共空间。用户一方面应该充分利用数字媒体给自己带来的权力,另一方面也应该避免遁入彼此隔离的信息孤岛。

注释

①④⑤詹姆斯・韦伯斯特:《注意力市场:如何吸引数字时代的受众》,郭石磊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4、37、141页。

②Zach Gottlieb. In Online Media, Consumer Is King . Wired, https:///2010/06/in-online-media-consumer-is-king/, 2010-06-29.

③Jenkins Henry. Convergence Culture: Where Old and New Media Collide .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2006, p.24.

⑥Petter Johansson, Lars Hall, Nick Chater. Preference Change through Choice. in Raymond J. Dolan. Neuroscience of Preference and Choice . London: Academic Press, 2012, pp.121-141.

⑦Pew Research Center. State of the News Media 2006: An Annual Report on American Journalism . 2006.

⑧B12Eli Pariser. The Filter Bubble: What the Internet is Hiding from You . New York: Penguin Press, 2011, p.233, p.24.

⑨欣、杨虹艳:《网站搜索以价排名》,《人民日报》2016年6月30日。

⑩James Surowiecki. The Wisdom of Crowds . New York: Doubleday, 2004, p.31.

B11聂磊、傅翠晓、程丹:《微信朋友圈:社会网络视角下的虚拟社区》,《新闻记者》2013年第5期。

B13Cass R. Sunstein. 2.0 .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7, p.63.

B14Robert K. Merton. The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The Antioch Review , 1948, Vol.8, No.2, pp.193-210.

B15这些数据由作者根据“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2)”中的原始数据分析得来。

B16B19Matthew J. Salganik, Peter Sheridan Dodds, Duncan J. Watts. Experimental Study of Inequality and Unpredictability in An Artificial Cultural Market. Science , 2006, Vol.311, No.5762, pp.854-856.

第9篇:三个字范文

这一天,他们弟兄三个告别云妈妈。准被回妈妈的老家地球上探亲。雷大伯一路上敲着鼓。闪电叔叔在河边照着路。那场面别提有多威风。

走着,走着他们调皮劲又上来了。

大调皮发现了一个盲人,他想:我何不跑到他鼻子上呢?吓他一跳,那是多开心啊!二调皮发现了一个妇女拉着一车面,他想:哈哈。听妈妈说姥姥那里的人都爱学雷锋,我何不跳到她面里去,帮她和面,也算我不枉此行啊。小调皮呢,他早就瞄上一个戴眼镜的教师了,让他看不见东西,那该是多么奇妙的事啊!然后,我就不走了。

正单他们弟兄三人就要行动的时候,这时~~~

一个小伙子撑伞遮在盲人的头上。一个战士拿起雨衣盖在面粉上,对妇女说:大嫂,天快下雨了,来。我帮你拉吧!”一个红领巾举着叫花伞。奶声奶气~地对老师说:老师给你打伞吧!

三个调皮你看看我,我望望你,羞愧地跑向田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