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访谈录作文范文

访谈录作文精选(九篇)

访谈录作文

第1篇:访谈录作文范文

地点:网上

我:我们现在生活在信息社会,有人认为从网络、电视等媒体中获得知识、获取信息更加方便、快捷,读书这种古老的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式已经不占优势。不知你对这种观点有什么看法

哥哥:要我说吧这个观点肯定是不正确的。

我:为什么?

哥哥:因为我们在学校读书不仅仅为了去学知识 。

我:那为什么 ?

哥哥: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对怎样去学会团结友爱.怎样去学会对人际关系的一个启蒙.而这些是在电话和网络里面学不到的。

我:哦

我:那为什么读书为什么是人生最大的享受?

哥哥:其实读书不是什么最大的享受。这个观点,我不太赞同。

我:那为什么有句名言是这样写的?

哥哥:最起码,这不能代表所有人的观点。

我:哦

我:那你的看法是怎样的?

哥哥:人之所以要读书,是因为人要去学会怎样懂的去明事理辩善恶。

我:那你小时候爱读书吗?

哥哥:怎么说呢?我小时候不太爱读书。因为,小孩嘛,爱玩是他的天性。其实人在玩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也可以学点东西的。但是玩归玩,书还是要读的。

我:那以你的观点,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应该读哪些书?

哥哥:这个,就不太好说了,这个问题 ,你最好去问你们老师,他们毕竟还是比较了解一点那个年龄段的,适合读什么书。

我:那你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读了那些课外书?

哥哥:那个时候的我就是对这个世界充满幻想,至于读了哪些书,就只有安徒生童话吧。

我: 哦!

我:那你对偏科有什么看法?

哥哥: 其实我小时候就偏科,还是挺严重的那种。

我:那你偏向哪一种?

哥哥:对于偏科,其实就是在你最开始学这向科目的时候,基础没打好而已 ,所以到后来就有点跟不上了。

我:哦!

哥哥:一旦跟不上以后,就会开始自暴自气 ,自己在心理就对它产生了一点厌烦。也就导致了偏科的结果。

我:哦!

哥哥:我就是英语最差, 语文.数学.物理.几何.都还可以。

我:哦

我:季羡林曾说过:要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以及文理贯通,你对这个看法怎样?

哥哥:不错啊,还可以,可是要做得到就太难了点吧 。

我:有些人说:学英语要在12岁之前学,你觉得合理吗?

哥哥:算合理吧

哥哥:那时的小孩子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很重。接受能力,和学习能里也还可以。

我:哦!那你觉得一个小学生至少要背多少首唐诗和多少篇古文?

哥哥:这个我觉得能懂就行了吧,最重要的是明白这首诗的意思,并不一定要能背下来

我:那为什么考试不要你写意思?要你默写古诗呢?

哥哥:其实那只是为了锻炼你的记忆力而已。

我:哦!

哥哥:难道你不想让你的记忆力好吗?(笑)

第2篇:访谈录作文范文

地点:济南市锦缠街小学

郑修洋:辛泽曌请问你平时都干什么?

辛泽曌:我平时玩游戏、看电视、读书。

郑修洋:你平时都玩什么电脑游戏?

辛泽曌:弹弹堂、大鱼吃小鱼、穿越火线等。

郑修洋:那辛泽曌你平时都看什么电视节目?

辛泽曌:功夫熊猫、奶油森林、宫、狮子王、冰河世纪……

辛泽曌: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功夫熊猫的内容和人物特征吧。功夫熊猫里有阿宝、残豹、阿宝的爸爸、阿宝的师兄师姐、师傅。阿宝长的胖胖的是个熊猫、它的师傅是个狸猫,他的师兄师姐是,一个老虎师姐,一个螳螂师兄,一个仙鹤师哥,一个青蛇师兄。一个又矮又小的爸爸。内容是:一天阿宝梦见自己成了神龙大侠在与坏人打斗,最后被叫醒了。阿宝听到了山上要选举神龙大侠,因为来晚了没有进去,他想了许多办法,最后他坐着烟花进去了,被龟仙人选为神龙大侠。然后他和师父一起练功。之后残豹越狱要来夺取神龙宝典,最后被阿宝打败。受到了大家的欢迎,成了真正的神龙大侠。

郑修洋:那你平时都看什么书?

第3篇:访谈录作文范文

1.能够迅速了解画面语言是影像艺术创作的本体。

2.能够掌握和提高运用画面语言创作纪实作品的能力。

3.所拍作品能够与国内外纪录片接轨。

说到国外,我想把我两次担任国际纪录片评委的经验,尤其国际评委对DV纪实作品和纪录片是如何认定的,向DV朋友们作个介绍。

法国国际电视节观点:以新闻宣传方式出现的纪实节目被排除在纪录片之外(归为新闻类)。理由:

1.以新闻宣传方式创作的纪录片,是以“告诉”你或者教育你的采访同期声方式出现的,其主线是“声音的说教为主,画面为辅”的,不同于纪录片以画面为本体的宗旨,所以不予以参评。

2.明显传播某种政治思想,宣传某种宗教的访谈类“政论片”,由于各国的政治信仰不同,也基本被排除在外。

3.大体看采访镜头与画面语言在纪录片中的比例。如果采访镜头和时间(访谈)大大多于“画面叙述”,这样的节目也会排除在纪录片评奖之外。

英国国际环保电影节的观点:

1.不许有大段的访谈,要尽可能地全部使用画面叙述。

2.环保类纪录片的人员出镜,必须出现与所拍环境相关的画面,而且避免或减少人员反复出现。

3.动物行为类纪录片,杜绝人类的语言叙述。

但是法国飞帕国际电视节为了模糊上百年来的“什么是纪录片,什么不是纪录片的”争议,专门设立了一个“调查类纪录片评奖单元”(我就是那个单元的评委),送评的节目从题目上就可以看出来,与新闻性专题不一样。如《总统选举》调查纪录了瑞士人对候选总统的不同看法和候选总统在选举中遇到的各种故事;《女儿告父亲》是作者历时5年调查了所有父亲身边的人,来证明父亲并没有其女儿的事情:《别斯兰事件》是英国BBc记者在俄罗斯发生别斯兰(车臣匪徒劫持儿童)事件一年后的调查情况报道。像瑞士的尼翁电影节,荷兰阿姆斯特丹电影节的纪录片选拔方式也大体一致。

根据上述观点,我国的访谈类节目也不算“纪录片”,《新司调查》中新闻性很强、访谈多的也不算纪录片(因为访谈的比例很大),但是时效性不强的如:英国的《谁能拯救地球》,美国的《华氏911》,中国的《我的学籍哪里去了》(用了2个月的时间调查拍摄)都会被算作纪录片。另外像我国社会报道类的《非凡21小时》、《国际玩笑》《生命大营救》等等都会被归在纪录片的“调查类”节目中。

根据国际上的一些惯例,想创作DV纪录片的同学或者爱好者们,应该首先把握住“画面叙述”的功能,在一开始学习DV纪录片创作的时候,尽量减少和淡化“访谈”的时间,把创作的功夫多多地放在“拍画面”上,千万不要“开机就开始访谈”。

笔者还认为,纪录片的条件应该是较为宽泛的,不能把“真实类”作品都归纳在纪录片的行列里。因为《焦点访谈》式的专题节目,其属性是“访谈”,它更倾向于“访谈式专题”,而纪录片的核心是“画面纪录”,其属性主要是“画面叙述”,所以访谈类较重的“真实类”节目不应该算作纪录片(应算新闻类节目)。而报道类和调查类节目应该算作纪录片范畴,因为它们不是以访谈为主的。但是这样的节目,总体上看,在国际评奖中不占便宜,评委和观众更想看到的是“真实的画面纪录”。

访谈类和调查类节目也有着明显的不同。访谈是以“声音叙述”为主体的,而调查类节目可以是声音的调查,也可以是画面的解释,像《谁能拯救地球》、《非凡21小时》等都是以画面调查报道为主,专家叙述为辅的节目。

笔者认为,中国的情况与欧洲国家不同,中国有社教类、文艺类和纪录片类的评奖,我们可以把“真实类”的节目分成不同类型进行评比。而欧洲国家则没有社教类节目评奖,只有新闻类和纪录片评奖,他们把文艺类专题叫作艺术类纪录片。新闻性的《焦点访谈》式的节目一律归属于新闻类。所以我们大可不必按照外国的“框框”去套中国的评奖和DV创作,但也不要违背纪录片的基本要素电视是影像的艺术,影像的最主要元素就是画面。于是,近几年国内外纪录片评委(包括DV纪实作品评奖)在评比中,基本都把握了这样几个要点:

第4篇:访谈录作文范文

这是陈小波6年打磨的结晶。2006年,她在出版一套“中国摄影家10人访谈丛书”后,就想进一步扩大范围,把更多优秀摄影家访谈录汇集出版,但由于各种原因一拖再拖。去年我和潘科策划《中国纪实摄影20人》大型作品展,并与央视合作拍摄20集纪录片《时光》(已播出),这件事再次被提起。我希望小波抓紧整理,能在影展和纪录片面世的同时,出版访谈录。“人勤天酬”,在黑明等人的热心帮助下,洋洋洒洒75万字、450幅图片的“访谈录”由文化艺术出版社于今年6月正式出版发行。

“访谈录”分纪实卷与新闻卷,所收录的被访摄影家均是30年以来活跃在中国摄坛,或注视社会、或关注民生、或揭示人性、或展现环境的杰出摄影家。陈小波通过与44位摄影家对话,不仅使读者进一步了解这些摄影家不同的人生道路与影像追求,更重要的是这些鲜活的历史细节还原出中国摄影界改革开放的艰巨历程。细心的读者,还可以从中觉察出有志于摄影的人怎样在磐石般禁压下领悟历史深层之音的呼唤。

30年前的中国摄影,尤其是新闻摄影和现实主义摄影(那时还未借用纪实摄影的概念),走的是宣传摄影之路,正如贺延光所说:“‘一切为政治服务’,整个社会形态都是虚假的,新闻摄影弄虚作假当然‘理’在其中了”。他接着说:“那个时期的摄影刊物,反映生活的作品,‘高大全’,‘红光亮’式的比比皆是,很多新闻照片都是设计出来的。”(“访谈录”新闻卷第318、319页)我和陕西群体同行曾在上世纪80年代,把这种现象概括为极端实用主义的“直接图解的观念模式”,指出在这个模式下生产出的摄影作品,都是所谓图解政策的正面报道。那时期除了正面报道外,基本上都是摄影的“”,甚至连1976年唐山大地震、1982年四川大洪水这样纯粹的天灾都绝不允许拍摄和报道。中国新时期的新闻与纪实摄影就是在这样的大文化背景下生发与成长起来的,“访谈录”中的蒋铎、雍和、柳军、于得水、石宝、贺延光等人,都有过十分个性化的体验和反省。

“访谈录”及其被访者,绝不仅仅在“忆苦思甜”。如果说30年前,“一切为政治服务”的宣传摄影,是压抑个人自由、奴化民众的工具,那么当下庸俗大众化的摄影则进一步消融了摄影直面社会现实的精神,使之成为服从的、虚伪的、舒舒服服接受的“艺术”,其实质是一种犬儒艺术,一种精神麻醉剂。况且,极左的政治文化思潮不时还在回流。“访谈录”中许多摄影家之所以今天仍然受到广泛的关注,就是因为他们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坚持摄影的自主意识、忧患意识和摄影人的社会责任感。

上世纪60年代,在商业利益推动下,面对“波普艺术”兴起的消费文化狂潮,欧美文化疯狂地走向娱乐化、庸俗化。艺术的未来曾引起历史学家和哲学家们的关注,针对当时娱乐化消解艺术作品思想内涵、庸俗化扩张商业利益的现象,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马尔库塞响亮地呼唤艺术的忧患意识和反叛精神。他认为,艺术的本质不是服从和认同,而是反叛,是对自由的渴望,艺术的基本功能是批判,是对现行秩序的拒绝。他说,艺术是“一种在物质、精神双重意义上的创造”,“是对恐怖的商业剥削和粉饰性美化的摆脱”。他认为当代艺术的庸俗大众化就是“用一种幸福意识取代了忧患意识,用麻木和屈从取代了觉醒和反抗”(见《艺术的未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006年,“中国人本”摄影展在德国法兰克福巡展,法兰克福现代艺术馆馆长参观后说:这个展览使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可信的中国,希望欧洲的摄影师能像中国摄影师那样直面欧洲的现实社会。而展览中的许多有影响的作品,正出自访谈录中的被访者之手。

1989年以后,中国社会转型带来人们价值观普遍改变。在商业文化的诱导和大众传媒的推动下,艺术的庸俗化越演越烈,艺术的宣传与粉饰不亚于时代。政治宣传消解独立思考,庸俗娱乐消解忧患与社会责任。当庸俗娱乐文化与体制合谋,与意识形态交媾,结果将是社会成员在无聊的笑声与幸福感中退化成群盲,甚至像汤因比忧虑的那样“重新野蛮化”。作为一种新兴的大众化的视觉形态,摄影不会不受到艺术庸俗与娱乐化的传染。学界普遍认为的“糖水片”式的摄影作品,就是消蚀忧患意识与摄影精神的麻醉剂。由此我们看到,50年前困扰欧美艺术的难题今天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这也许是历史的宿命,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惟其如此,“访谈录”更显出其当下的意义:它用40多位当代中国有代表性摄影师的心路历程,回答了“为什么要摄影”这一当下的严肃问题。

我一直认为纪实摄影与新闻摄影是同一范畴的摄影形态,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时效性。尽管我们可以分析出它们的许多属性,但就中外大量实践来看,说到底它们是关于问题的摄影,关于人的摄影。因此,只要我们不就范于政治文化,只要我们摆脱政治文化的模式,保持摄影的独立人格,就能够抵御金钱与意识形态合力的侵蚀,就能够抑制表面漂亮的垃圾文化的泛滥。

这本“访谈录”无疑是谈摄影的,但是,陈小波没有拘泥于摄影。在她看来,摄影只是开在墙外的鲜花。为什么能开花、开成了怎样的花,答案还在墙内的根以及赖以生根的土地。于是,“访谈录”向人们展现的大量内容并不是摄影以及摄影的技术问题,更多的却是摄影家生长的环境、摄影家的个人嗜好、摄影家所处的文化背景等等。看过访谈录,人们不仅对摄影家及其成就有所了解,尤其会获得这样的启迪:新时期中国摄影文化的勃发,没有像18世纪德国思想家赫尔曼说的那样,“就范于政治文化,从而无法摆脱政治文化的模式”。新时期的中国摄影家恰恰是在与政治文化的搏弈中,在对图解政策的宣传摄影的反叛中,在如饥似渴地学习吸收优秀思想中完善自己的独立人格,成就了自己的摄影理念。

第5篇:访谈录作文范文

本书收录的访谈中,刊载日期最早的篇章应属《翻滚吧!男孩》导演林育贤、制片庄景,以及《无米乐》导演颜兰权、庄益增的专访。2005年这两部纪录片登入院线,于电影市场成功突围,挟其纯真与人文素质,滋养无数观众心田。访谈间,除回溯拍摄动机、阐述影像的书写策略,也谈营销的布局考虑。

其后,由陈怀恩执导的《练习曲》接续台湾新电影以降的人文情怀,以清新脱俗的调子讲述一个大学生明相骑单车环岛的旅程,片中清晰地呈现了明相的自主意识,也纳藏了导演个人清楚的自觉:“整部片对于台湾珍贵景观有大量整体的描绘,这是一个非常细心的历程,也是我一直想做的──为台湾两千三百万人,在2006年留下一个当年台湾的写实记录。”对陈怀恩而言,《练习曲》犹如一本纪念册,记载着台湾土地的发源及演变。

本书剧情片单元以《练习曲》始,以《艋{》终,共收录十五篇导演专访,谈其对创作的热爱、怀抱的使命、具体的操练、心底反复的计量和犹疑、以及确凿不移的心志。享誉国际的大导侯孝贤、蔡明亮创作不辍,相继应奥塞美术馆、罗浮宫之邀,投入跨地区制作。《红气球》在巴黎街区细致堆栈一幅幅生活风景,侯孝贤自认:“电影对我来说,是对现实的客观呈现。电影基本上要非常写实,必须是细节的落实。”凭藉对异地文化的考察、风土人情的建构,将幽微的生活气息引渡至影像中,平淡中见深刻,于本篇访谈中可见侯孝贤一以贯之的创作思维。

蔡明亮在谈及他的第十部作品《脸》时,特别讲究对电影这门艺术的思考,他提及《四百击》带给他的强烈冲击,这样的冲击来自于电影可以不是剧情的堆砌,而是生活片段的衔接;这样的冲击也来自电影具有一种召唤的魔力,得以超脱时空的阻隔与观者私密对话。蔡明亮说:“有的人认为电影是作梦,生活是现实的,但对我而言,电影也是我的现实,我的苦、我的乐都揉在里面。”他的作品始终游走在写实和非写实之间,在两者模糊的交错地带,产生了一道缝隙,里头填充的暧昧性,正是他对于创作和生活本质性的思考。侯孝贤和蔡明亮同样意图透过电影对人类内在情感进行深度探索,然风格有别,读者从中可自行延伸出影像表现的不同向度。

剧情片单元收录的访谈时间横跨五年,数年间,中生代导演张作骥以《蝴蝶》作为个人某创作阶段之句点;新一代创作者则人才辈出,如陈正道、林靖杰、陈芯宜、林书宇、魏德圣、杨雅础⒅用虾辍⒅S薪堋⒅7曳业,其作品普遍触及青春爱情、心灵孤寂、阶级处境、成长自觉及个人实践,带领观众从微观层面窥看世人情感结构中隐秘的共通性。总览各篇专访,意外发现除纪录片原就取材自现实情境外,不少剧情片亦同样受到新闻事件所启发,足见电影和现实之间的微妙连结。

2008年由魏德圣执导的《海角七号》以草根性格浓重的叙事基调成功将台湾电影推上高峰,书中所收录访谈的采访时间早于该片正式上映前,彼时对于影片之口碑和卖座程度尤未可知,从魏德圣的言谈中,可见他如何赋予《海角七号》一个清楚的定位与风格、如何注入独到的在地文化思考;其流露出的自信或许早已预言了《海角七号》日后势将掀起一阵壮阔波澜。

第6篇:访谈录作文范文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1-305-02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 入组标准

1.1.1.1 住院病人,记录病房日志时间大于5天,病情稳定,意识清楚,能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且同意参加本次研究。

1.1.1.2 病房主管护士

1.1.1.3 病房主治医生

1.1.2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

1.1.2.1 病人在住院期间记录病房日志的主观体验

1.1.2.2 与病人及医护人员进行有计划的深度访谈的结果

1.1.2.3 病人对满意度调查表的填写情况

1.2方法

1.2.1 病人办理入院时,给病人做入院宣教及疾病宣教的同时给病人讲解记录病人日志的目的、方法,征得病人同意然后发放病人日志本。

1.2.2 成立一个由3人组成的医护患沟通小组(由经管医生、两名护士组成,确认一名护士为组长)。

1.2.3沟通小组成员需定期(每周)与病人(随机)进行面对面深度访谈,了解并记录病人在住院期间记录病房日志的主观体验。访谈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1.2.3.1 病房日志记录什么问题,记录这些的作用;如:在住院期间疾病的恢复情况,疼痛是否有所减轻,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肌力是否有所恢复等情况;

1.2.3.2 在记录日志期间,自己在心理和情绪方面的深切感受;

1.2.3.3 记录日志在与医护人员沟通中的作用,它能否促进疾病的恢复;

1.2.3.4 是否愿意记录日志;

1.2.3.5 对于病房日志设计方面的建议;

1.2.3.6 对目前如何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病人健康,你有什么想法和建议。

1.2.4 沟通小组需将与每位病人的访谈内容认真记录于专门的“病人访谈记录本”上,做好提炼与总结,于每月业务学习上进行讨论学习。

沟通小组成员需定期(每周)与护士和医生(随机)进行面对面深度访谈,访谈问题由以下几方面构成:

1.2.4.1 是否知道病房日志的存在;

1.2.4.2 病房日志在提高医护质量、促进病人健康方面的作用;

1.2.4.3 对病房日志改进的建议。

1.2.5沟通小组需将与每位工作人员的访谈内容认真记录于专门的“访谈记录本”上,做好提炼与总结,于每月业务学习上进行讨论学习。

2结果

2.1 病房日志在临床运用中有肯定性的作用

2.1.1为护患沟通提供了交流的方式,在此次访谈中,5 名病人和所有被访的护士都认为病房日志为护患沟通增加了一种沟通方式,如有病人讲到:“对沟通有很大的帮助,提供了交流的机会,我们想说一些表扬的话,不好打扰护士,也不会讲,这样就可以将感激之情记录到这个本上了,我们也可以给医院写些建议,我们病人中间可能就有很强的人,可以给医院的发展提供些建议。”

2.1.2 促进病人心理和情绪的稳定

因为神经内科的病人大都是老年病人,起病多突然,很多病人在心理上难以接受,因此易产生焦虑心理。通过交流则可以转移病人的注意力,减轻不良情绪,给病人以心理宽慰,从而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机体抵抗力,使药物发挥最佳的治疗效果。很多受访者均提出记录病房日志可以缓解焦虑情绪,是一种发泄的方式。

2.1.3 减少医护患纠纷

在本次研究中,大多数工作人员都提出通过病房日志的沟通能减少很多纠纷的发生。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实行病房日志,提高护患沟通的层次,并通过深入访谈,分别从病人和医护人员的角度去探讨病房日志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特别是就病人在住院期间记录日志的真实体验进行研究,发现记录病房日志对于病人的心理和情绪有较好的稳定作用,这样对于疾病的恢复也有很大的帮助。在研究中,被访谈的病人对病房日志的护患沟通方式给予了肯定,可作为护患沟通的一种补充方式,为护患之间提供了新的沟通渠道。尤其对于性格内向的病人,这种方式更有利于他们与医护人员进行交流。在加强护患沟通方面,医护人员要理解、尊重病人,换位思考,重视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态度, 及时地给予有益的疏导和安慰,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尽职尽责,谦虚和蔼,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医疗和护理服务。

第7篇:访谈录作文范文

关键词 深度 访谈 品位 思想性

近年来,不管大陆,还是港台,各种形式的访谈节目异常火热和盛行,访谈风格和形式也不尽相同,但就访谈节目本身而言,笔者认为重在内容,而不是形式;重在深度挖掘,而非浅尝辄止。因为它既非综艺娱乐节目,又非新闻信息专栏。而观众最想在节目中了解到为什么,而不是怎么样或是什么。既然是访谈,就要传播给大众最有价值和意义的信息,从中获得成长的经验和宝贵的智慧。

如今,在国内被大多数人熟知的关于各界名人访谈的节目当属《杨澜访谈录》和《鲁豫有约》这两档节目了,对于两种不同的创作风格,观众众说纷纭,各有所爱。本文就两者之间的差异做个比较,从制作班底的创作思路到主持艺术的风格,再到节目产生的效应做一个对比。到底访谈类的节目怎样做才能更长久,更能体现价值和产生效益,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

一、节目创作思路和定位

《杨澜访谈录》是由主持人杨澜亲自创办,与上海东方卫视合作的一档新的谈话节目。节目定位锐意创新,突出人文和国际化特色。本栏目以精彩人物和话题为主要特色,关注嘉宾的性格特征和独到见解,挖掘深度和广度,表现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寻找人性智慧的光芒。节目就政治、社会、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热门话题,与世界各地的知名人士进行广泛探讨,畅谈个人成长经历,分享嘉宾们的成功经验和人生体悟。杨澜和她幕后的制作团队阳光卫视,是个以全球华人精英阶层及其家庭为服务对象的中文电视媒体,致力于历史、人物、旅游、科技、健康、食品等专题节目的制作,通过多媒体分销逐步形成一种领先的文化品牌。不难看出,拥有高品质内涵是其节目的最大特色。

《鲁豫有约》是凤凰卫视为主持人陈鲁豫量身定做的深入挖掘被访者内心故事的人物谈话类节目。采访历史上的风云人物和现实中的焦点人物。包括娱乐圈的当红焦点明星、海内外的资深政要、社会名流、商界精英等。在开播之初,将节目定位在一批文化层次较高,收入较高,社会地位较高的受众群上。开播三年后,于2005年大规模进行改版,节目量从周播改成日播,节目制作体制上的制播分离,由专门成立的能量影视传播公司制作发行,这是凤凰卫视第一次转换节目制作体制。把采访的对象触角伸到了社会热点和普通群众中,寻求亲民化的主题和对象。凤凰卫视总裁刘长乐将这种变化归结为:“改版后的《鲁豫有约》更贴近生活和社会,更像身边的家长里短,但这种家长里短又透着很多文化、社会、道德的信息。”贴近生活就非得是家长里短,深度挖掘就不能贴近生活了吗?恐怕对刘总裁的观点,我们得重新思考。

二、主持艺术风格

在《杨澜访谈录》里我们看到的杨澜,以知性主持人的身份闪亮登场,每次的着装都很简洁和庄重,但又不失女性的优雅。干练的声音、清新的笑容和充满智慧的发问都是主持人杨澜独特的个性魅力,也正是此节目吸引观众的最大亮点之一。在节目中她与被访者平等对话,并就专业领域的问题进行交锋和碰撞,以求能够挖掘被访者最真实而深刻的思想。杨澜的话语通常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哲理性,目的往往是引起观众对于谈话内容的深层次思考,或是将谈话内容从人生体验上升到人生经验的高度。

《杨澜访谈录》没有绯闻,没有隐私;没有噱头,没有八卦;没有催人泪下的故事;坚持走精英路线,避免套话和空话,在与受访者面对面交流的过程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一次次有亲和力的,知性的沟通访问中,我们可以近距离地感受那些受访者深邃的智慧、传奇的人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杨澜自己形容自己的主持风格是“绵里藏针”,“观众要看的是内容,而不是两个人吵架”。整个过程一律的开头和结尾,一样的穿插和解说,节目形式相对稳定和固定。

杨澜从不认为采访有什么特别诀窍,采访前作一大堆的研究,目的只有一个:“我必须了解我在说什么。”而一次成功的采访,最重要的是要让被访者知道,你明白了他在说什么,而不是把问题扔给他,得到答案后又接着问采访提纲的另一个问题。杨澜并不否认自己尖锐,而恰恰正是这种尖锐和深刻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况且杨澜并不是不留情面的尖锐,而是处处在温和中透着睿智。嘉宾每一次的自由发挥,都能带给普通观众最大的启示和心理感受。杨澜有这种能力和意识,每次都能让嘉宾说出观众最想了解的隐藏在事物内部的东西,而不是不痛不痒地谈论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这也是《杨澜访谈录》为什么会如此受到观众青睐的原因,尤其在偏向于社会精英阶层的这个群体中更受欢迎。在全民娱乐化的今天,坚持品牌路线实属不易。

在《鲁豫有约》中,主持人鲁豫以邻家女孩的形象示人,在节目中她邀请受众和她一起聆听嘉宾讲故事。鲁豫始终如一的微笑和谦和态度,给被访者营造了轻松的语境。总体来说,整个栏目体现一种清新的风格,鲁豫的随和、淡定和从容与之非常吻合。诚然,这种平易近人的主持风格,颇受大家喜爱和好评。但如果从受众受益这个角度来说,节目就会弱化很多,使本来具有较高文化品位的栏目降低了格调,使节目丧失了之前的睿智,又暴露了主持人鲁豫自身的弱点。如果不寻求突破和改变的话,恐怕节目会沦落成娱乐化的边缘产物,将不伦不类。

节目主持人是栏目的品牌象征和代言人,必须具备智慧的文化人格力量及对事实的敏感度。鲁豫主持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倾听,给嘉宾营造一种轻松聊天的氛围。善于倾听固然重要,但是作为非娱乐性访谈节目的主持人更要善于把握时机,智慧地发问。就以《杨澜访谈录》和《鲁豫有约》对李敖的访问比较为例,给大家一些启示和思考,访谈类节目该何去何从,重在思想性亦或是深度,还是就生活化一点的叙事?

在《杨澜访谈录》里,通过杨澜犀利但不失温和的发问,能深刻剖析出受访者真实的心理状态和对这个世界的认知,给受众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人生经验。在《杨澜访谈录》李敖专访中,杨澜发问了李敖关于2000年新党请他来参加“总统”竞选这件事:“很多人都认为你在竞选当中是个搅局的角色,但是年轻人很喜欢,觉得有人能把他们心里话说出来,而且说得很有趣,你自己是认真的吗?”当李敖说别人都是西装革履参加竞选活动的时候,他一个人穿着红夹克,一身不入流的装扮,表示自己不把他们这个活动看在眼里,但最后集体照相的时候,强烈要求站在正中间的位置,杨澜就问:“下面有人往你身上扔臭鸡蛋吗?”这些问题都是很尖锐的,也是大家想深入了解这个特立独行的作家内心世界的同时不乏理性的思考。《鲁豫有约》访李敖中,给人的感觉是鲁豫作为李敖的朋友很轻松地聊天,聊生活,拉家常,让观众更多了解的是李敖的私人生活,日常行为习惯等,不会涉及或发问到太过于尖锐或挖掘深层次的问题。经常关注《鲁豫有约》的观众久而久之会发现,鲁豫的主持越来越陷入一个模式化的怪圈,节目中带给观众的惊喜越来越小,甚至让观众感到乏味。很多时候的谈话都没有达到应有的深度,因而高质量的访谈就做不出来,这跟鲁豫本人没有把话题引向深入,流于表面有关。

三、思想性乃访谈节目之根本

这类非娱乐性质的访谈节目的意义在于,透过访谈,我们可以了解到受访者深层次的东西,并从他人的成长经验中获取价值,这就需要主持人做足功课,有充分驾驭话语场的能力不自觉地带动嘉宾挖掘出对受众有益的信息。没有深度,访谈意义何在?

可是,随着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媒体和新闻“娱乐化“趋势明显加剧,而且近两年来更加猖獗,炒作成了传播速度最快的方式和捷径。其媒体的前景令人堪忧,一些业界人士和学者提出了“拯救高品质,精英化”的口号。我始终相信,坚持“内容和品质”的媒体理念将会立于不败之地,否则一切外表华丽,空洞无物的栏目,都将会昙花一现。

《鲁豫有约》没能坚持最初的选择,流于娱乐化与平民化,这样的改变不免让一些渴望高雅化和精英化栏目的受众失望。毕竟看访谈是要收获吸取营养,而非仅仅是消遣。如果要消遣,直接找综艺节目。我一直认为思想性――深度,是非娱乐性访谈节目的根本所在,什么时候丢失了深度,也就丢失了灵魂;没有了灵魂,就失去了生命力,当然不可能长久。看似改版后的《鲁豫有约》观众群好像扩大了,但久而久之,当观众的热情退却,访谈还仅限于家长里短似的流于表面,处境不得不令人担忧。导致这种境况的原因,除了外部大环境的影响外,制作团队和个人的素养、认知和态度也是一个主要因素。

在泛娱乐化的时代,想要始终坚持节目的文化品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节目越来越容易受到文化商业化和市场化的影响。通过《杨澜访谈录》和新版《鲁豫有约》的多维度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一档好的访谈节目背后存在的艰辛和无奈,可以看到其在追求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上,始终保持其内在品质和思想深度是根本生存之道。尤其是采取制作高水平高质量立场的栏目,不能随便放弃自身的文化立场和栏目品位,与市场、潮流和大众相妥协,否则,最终会得不偿失。

参考文献

[1]王熙,周星宇.鲁豫有约,人文精神与市场压力下的价值选择.传媒观察.2008.05.

[2]杨澜等编著.杨澜访谈录.2002年10月第一版.

第8篇:访谈录作文范文

比如百年前的亨利・福特询问顾客想要什么样的交通工具,绝大部分的美国人都会回答希望可以得到一匹跑得更快的马。事实上,顾客购买产品、服务或解决方案,是为了帮助他们完成职能或情绪的工作,比如女士购买口红是为了美丽漂亮、取悦他人。

了解客户的需求,并非直接问客户需要什么。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就是情景访谈:到客户工作的场所,观察客户的工作,与客户讨论他的工作,从而加深对客户的了解。从而了解他会需要什么样的产品。

情景访谈作为创新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通过询问、倾听和观察,更好地了解客户,展示客户工作中隐含的需求,将创意和创新的决策建立在数据的基础上,了解客户在工作中面临的各种限制,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

第一步:确定访谈目标

客户访谈目标的制定可以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扫描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政治、经济、社会、人文、技术、组织等);其次,结合企业的战略任务提出访谈目标的多种选项;然后,由管理层评估各种选择,确定访谈的目标;最后,评估结果。

目标的设定非常关键,良好的目标意味着成功的一半。大部分情况下,情景访谈活动的产出是一份按优先顺序排列的客户需求“陈述”。

通常情况下,大部分客户的需求陈述是模糊的,例如“容易使用”、“容易获得”等描述。

为了让客户的需求更加清晰,我们需要创建统一的格式陈述需求。需求陈述有工作要求和成果阐述两种。这里有四个案例:提供压缩空气给工厂里的设备,如磨床、扳手等;防止营业时间后未经授权人员进入工作场所;维持汽车处于适当的运营状态;交付销售的产品给客户。以上案例都是细分需求的陈述,前面两个字一般都是动词,中间讲行动需要达到的目的,第三个部分讲到相关的事宜。

第二步:组建访谈团队

通过与客户面对面沟通,有助于我们了解客户内心的想法,客户访谈得到的不仅仅是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简单的“是”或“否”的评价,也不仅仅是满意度1~5的评分,而是更加真实和具体的感受阐述。

情景访谈项目组的人员需要来自多个不同部门,不仅仅是研发和市场人员,可以有采购、财务、人事、产品、卓越运营等部门。

跨部门情景访谈的好处很多,如“立体视觉”,即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听到、看到、想到客户的需求。跨部门访谈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职能部门之间的摩擦,并且在实施创新的时候更加容易形成协调、一致的反应。从多方面提高用户访谈的效益和效率。

跨部门访谈成员促使所有的部门都围绕服务客户、满足客户的共同愿景,主要有两个目标,一方面与这个谜团相关的每个人都有机会获得第一手资料和进一步探索,另一方面是所有职能部门可以围绕客户实现共同愿景。

第三步:选择访谈客户

情景访谈需要确定我们应该采访谁,需要根据之前选定的访谈目标选择访谈的客户,选择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1.选择在价值链中最重要的客户分析;

2.选择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

3.确定需要接受采访的客户组织内相关职能;

4.决定采访每个职能中什么级别的人员。

选择拜访的公司首先根据市场细分计划进行划分(见图1 )。例如按行业、客户规模、客户所处市场(高端或低端)、客户企业的性质(国企、外企、民企等)。其次,考虑客户之间其他有关性质,例如竞争地位的强或弱、现有客户或潜在客户、客户是否采用竞争性产品、客户是最终用户还是中间商。第三,建立一份清单,其目的是为了提醒自己所选访谈对象是否具有足够的多样性。

确定选择范围之后需要确定采访的数量,在情景访谈的客户选择中,至少需要对15个客户进行实地调查,被认为是“市场研究”。

确定了访谈客户的名单后,项目组的任务是给这些客户发送一份言简意赅的书信。该书信需包含以下内容:1.介绍你和你所在的公司;2.你为何事与她联系;3.你从何处获得她的姓名和联系方式;4.情景访谈预计所需的时间和所涉及的内容;5.你将在情景访谈前签署一份保密协议;6.如需了解本活动更详细的信息,具体的联系人和联系方式;7.如何回复本信件;8.希望何时获得答复。

第四步:制定访谈和观察指南

开展访谈之前,小组成员需要提前进行讨论,讨论访谈的议程,规定时间,有见地的开场白,分层组织主题、分议题和其他注意事项。

访谈指南一般包括以下内容:①标准的开场白。这个开场白要确保受访者自然放松又能感觉到她被重视的程度。②过渡问题。这类问题的目的是从开场平稳过渡到访谈。③开放式的总结性问题。这类问题的目的是让访谈流动起来。④后续问题。这类问题便于访谈者对主要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后续问题是对总结性问题的补充。譬如,总结性问题是“请介绍贵公司决定采购设备的流程”,后续问题可以是“在决策过程中是否考察供应商、考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⑤现场观察指南。

在开展情景访谈前,项目组的成员要尽可能地了解访谈所涉及的企业、产品、服务和技术。在访谈过程中访谈者要提醒受访者,我们是学徒,来这里是向他学习的。

第五步:掌握访谈技巧

开展情景访谈前,访谈人员需要学习和实践四个技能,分别是积极倾听、不断探索、快记笔记、不断实践。

1.积极倾听获取更多信息

要达到访谈的效果,倾听是不可或缺又很具挑战的技能。倾听的诀窍有四个,分别为鼓励、重述、反射、综述。

鼓励:通过前倾、专注的目光、开放的坐姿等身体语言,以及正向肯定的语言鼓励受访者持续不断地分享。

重述:用自己的文字重述受访者讲过的基本观点,以表示你在认真倾听。

反射:用自己的语言反射受访者的感受,譬如:“如果同样的事发生在我身上,我的感受是……”

综述:用你自己的语言汇总受访者讲过的主要事实、数据、观点,便于核对情景访谈的进程,为以后进一步的访谈打下扎实的基础。

2.探测对情景访谈很重要

访谈中有个很重要的技巧就是探测。通过探测可以了解客户不满意的原因。如图2所示,询问客户对自驾轿车最头疼的事情而得知靠枕不舒服,进一步的探测获悉客户的抱怨不是靠枕的存在或靠枕的软硬或靠枕的颜色,而是不能调整靠枕的高度。

3.记笔记的技巧

记笔记需要技巧。访谈者中的“书记员”尽量逐字记录所听到的,要保持原有的代名词,与此同时,访谈者要围绕核心问题反复问。为了提高记笔记的准确性,项目组可以在获得受访者同意的前提下使用录音笔、照相机、摄像机等工具,记录更多的信息。

第六步:开展深度访谈

情景访谈要顺利的开展,重要的任务就是尊重客户,尽可能了解客户喜欢和不喜欢的方式。

对每次访谈而言,参与访谈最好为三人,分别负责访谈、记录和观察,三个人有不同的分工。访谈者的责任是让被访者认为是一场轻松的闲聊。记录者的产出是完整的专访记录。观察者的任务就是记录,并在每次访谈结束后内部讨论时提出下次访谈的主要事项和改进意见。

访谈者可以事先与受访者分享本次访谈活动所关心的几个主题。原则上,每次情景访谈只与一个受访者交流。

在情景访谈中,你们之间的关系是师傅(受访者)与学徒(访谈者)的关系,而非普通客户访谈中的访谈者与受访者的关系。

在访谈的时候,访谈者要提出总结性的问题,目的是创造理想的讨论流。每个总结性问题代表了你讨论议程上的一个议题。

后续问题,旨在帮助你进入专题讨论。有效的问题是启动一个客户主动的、不需要采访者进一步努力的讨论。提出的问题更多是关于客户而不是关于我们希望提供的解决方案。

情景访谈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到现场观察。有效的现场观察有以下几个关键点:观察受访者在其平时开展工作的环境里如何完成工作。在过程中观察被观测者的任务、工作流、与他人的沟通、是否有各种限制、被观测者所做与所说之间有何差异、工作过程被观测者即时的评语、抱怨和叹息、眼珠的移动等。

第七步:量化客户需求

访谈结束后,项目组的任务是将访谈记录转化成要求的总结。至少三位,最好更多来自不同背景和职能的成员审查与评估每一份笔录以确保全面阐述访谈记录,使用正确的格式记录工作和成果的陈述,然后汇总每一个人的发现。

为了清晰化客户需求、高效率完成需求分析,客户访谈需要格式化工作要求。格式化工作要求的准则有以下四个方面。首先,陈述不得包含一项技术、解决方案、产品或服务的功能;第二,陈述不得包含含糊的术语;第三,陈述必须精简地指出要求是什么,在不牺牲清晰度的前提下,注意使用适当的上下文,不要使用“和”、“或”,要具体说明客户最终要达到的目标;第四,在各陈述中使用相对一致的术语和语句结构。

每次访谈结束后,项目组成员要立即讨论总结。讨论的主题包括:①对该客户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②与前几个受访的客户相比,这个客户的需求有何不同之处?③哪些问题问得好,哪些问题问得不好?④哪些方面我们观察到的与听到的是一致的,哪些是相互矛盾的?⑤评估整个访谈过程。

第八步:扩展访谈客户

通过对15~30个典型客户的面对面访谈和现场观察,项目组可以对每个所研究的客户的工作发掘出50~150个工作和成果陈述。

项目组下一步的任务是在更大范围内寻找成百上千的客户。通过网络、电话、面对面的方式,逐条向这些客户询问他们对这些工作和成果陈述的看法:对他们而言这些陈述是否重要(按0、1、3、9打分);他们是否在现有的产品、服务或解决方案情况下,对这些工作和成果陈述感到满意(按0、1、3、9打分)。

一般而言,用户们对多问题的问卷调查热情不高。但是,客户对涉及他们平时工作、生活至关重要事项的调研不仅不反感而且积极参与。如果能够在完成问卷调查后给予受访者一定的纪念品,那就是锦上添花了。

第九步:排序客户需求

在这个阶段,项目组对收集到的客户问卷进行汇总,并对各项工作和成果陈述的分值进行计算。从而发掘出对客户而言重要的、而现有的产品、服务又不能满足的需求。将创新的资源主要放在这些需求将引导企业进入新的蓝海。

分析客户需求的目的在于寻找优先创新的机会。一旦确定所有客户要求的陈述,则需要确定要求的优先次序。机会评分表从两个维度评估客户要求,即重要性维度和满意度维度。

机会评分表的计算方法是将所有收集到的问卷中,对每个工作或成果陈述的重要性和满意度分数加总除以问卷的数量得到该工作或成果陈述的重要性和满意度分数。假如一共回收100份问卷,对某项工作陈述重要性的打分分别为:10位受访者认为一点也不重要(0分),20位受访者认为有点重要(1分),30位受访者认为比较重要,40位受访者认为非常重要。这项工作陈述最后得分4.7分(470/100)。

对每项工作和成果陈述的重要性和满意度打分后,即可绘制机会图(如图4)。其中,横坐标代表对客户的重要性,而纵坐标代表客户的满意程度。右下角是最大的机会,是对客户很重要,但是目前客户并不满意的。这些机会将是最值得创新企业关注和改进的。右上角也很重要,必须满足且要客户满意的服务,也同样是机会。

第十步:报告访谈结果

完成上述九个步骤后,项目组的任务是给管理层和相关人员汇报情景访谈的结果。汇报的内容至少包括三个内容:①简要介绍情景访谈项目,从立项到数据的汇总。②本次情景访谈活动所获得的客户工作和成果陈述的完整列表。③最重要的创新机会,即那些对客户而言非常重要却在现有的条件下无法满足的需求。

转化情景访谈资料是个费时间、费脑力的工程。一个小时的现场访谈需要后台两个小时用于倾听录音、更新笔记、整理资料;然后将资料按主题分类、发掘内涵、撰写报告、提供新发现。一味追求速度将降低分析的质量和情景访谈的价值。

第9篇:访谈录作文范文

【关键词】 应用心理学;分析心理治疗;满意度评价;叙事分析;过程-疗效研究

中图分类号:R749.055,B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10)005-0370-05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0.05.014

心理治疗的来访者满意度是指来访者对心理治疗的主观评价,积极的治疗效果常与较高程度的来访者治疗满意度密切相关[1]。面谈评价问卷(Session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SEQ)[2]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治疗满意度评价问卷[1]。来访者可以使用SEQ对每一次的治疗面谈进行评估,从而反映治疗过程中来访者治疗体验的动态变化,所以SEQ也常用于心理治疗的过程研究[3]。

心理治疗可以被视为一项叙事任务,通过心理治疗的叙事过程,来访者的生活故事得到清晰系统的表达。对心理治疗过程进行叙事模式分析,可以描述和识别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过程的叙事特征。Levitt等[4]和Angus 等[5]提出的叙事过程模型(the Narrative Process Model)将心理治疗视为讲述故事,表达伴随故事的发生所感受到的和被唤起的情绪,以及反思在这些故事中所蕴含的个人意义的混合过程。基于这一模型所发展出的叙事过程编码系统(the Narrative Process Coding System,NPCS)[4-5]作为过程研究的探索性工具,能够依据叙事过程对心理治疗的文本进行统一划分和归类,用于评估不同心理治疗方法的治疗取向。

分析心理治疗以卡尔•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是一种试图通过演绎象征意义来建立意识和无意识之间联系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本文运用SEQ对3个个体分析心理治疗过程进行来访者满意度评价,运用NPCS对治疗过程进行叙事分析,以探索分析心理治疗不同技术方法之间叙事模式的异同,以及叙事模式与来访者满意度评价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过程-疗效研究(process-outcome research)的初步尝试。

1 对象与方法

1.1 心理治疗参与者

治疗师:3位治疗师均采用分析心理学取向的治疗方法。其中,2位男性治疗师在心理治疗方面有20余年的从业经验,分别采用积极想象和联想分析技术;另1位女性治疗师为正在接受分析心理治疗方法培训的学员,采用积极想象与联想分析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法。

来访者:3位来访者均为女性,年龄25~35岁,均自愿接受个体分析心理治疗。在治疗开始时来访者陈述的困扰主要为工作学习压力与恋爱婚姻问题,过往均无神经症、脑损伤、精神病史或自杀倾向,均未服用精神药物。3位来访者分别接受积极想象法、联想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的治疗,分别进行了4、5、5次面谈。每次面谈治疗时间均为1小时。

1.2 分析心理治疗方法

1.2.1 积极想象法

在每次治疗中,来访者陈述一个梦境,治疗师以梦境所呈现的意象(image)为工作重点,引导来访者感受并描述整个意境与其中的细节所激发的不同的情绪反应、身体反应与感觉,引导来访者对多极的感受与体验进行整合,最终获得新的感受或意象。在积极想象法中,以来访者的体验与感受为主导。

1.2.2 联想分析法

在每次治疗中,来访者陈述一个梦境,治疗师引导来访者针对梦境中的内容展开自由联想,治疗师对来访者的梦境与所联想到的内容进行解释分析,使得来访者理解其中所蕴含的象征意义。在联想分析法中,以治疗师的解释与分析为主导。

1.2.3 综合分析法

在每次治疗中,来访者陈述一个梦境,治疗师对来访者所陈述的梦境首先进行积极想象工作,继而对同一梦境进行联想分析。

1.3 来访者满意度的评价

使用SEQ测量来访者满意度[2]。该问卷共24个题目,分为2个分量表:(1)面谈评估,直接对面谈的好坏进行评价,包括深度性(depth)与顺畅性(smoothness)2个维度;(2)情绪感受评估,包括正向性(positivity)和激动性(arousal)2个维度。各项目采用1~7点计分,正向问题正向计分,反项问题反向计分。得分越高,则各维度的程度越高。在本研究中,深度性、顺畅性、正向性与激动性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91,0.86,0.89与0.88。

在每次面谈前由来访者使用SEQ的情绪感受评估分量表(正向性和激动性)对面谈前的情绪状态进行自我评估,在每次面谈后由来访者使用SEQ对面谈深度性、顺畅性、正向性、激动性进行评估。

1.4叙事分析

记录:对3个治疗过程的所有面谈均进行录音,然后进行完整的文字转录,共有14份面谈的谈话记录,运用NPCS对面谈记录进行叙事分析。

NPCS:依据3种叙事过程的模式类型――外倾型(external)、内倾型(internal)和反思型(reflexive),对叙事内容进行序列划分,分别计数各次面谈的3种叙事过程序列数[4-5]。外倾型叙事过程序列是对生活事件(过去的、现在的或将来的;实际发生的或想象的)进行描述与说明;内倾型叙事过程序列是对与生活事件相关联的主观感受、反应和情绪进行描述,包括事件发生当时的感受和面谈治疗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反思型叙事过程序列是对伴随事件的发生和感受的体验所产生的问题进行剖析与解释。

评分者信度:从3个治疗过程的面谈记录中随机各抽取1份记录,由研究者和协助分析者对所抽取的3份记录(约占总记录样本的21.4%)同时进行叙事分析,评分者间信度为0.82~0.88;在4周后,由协助分析者对所抽取的3份面谈记录进行第二次叙事分析,评分者内信度为0.89~0.91。

1.5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for Windows 11.5进行方差分析、t检验、Kappa一致性检验、非参数检验、χ2检验、一般对数线性模型分析、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来访者满意度评价

2.1.1 面谈深度性与顺畅性

3位来访者对治疗过程中的面谈深度性与顺畅性得分见表1。经多元方差分析表明3个治疗过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84,P

2.1.2面谈前后的正向性与激动性变化

3位来访者面谈前后的正向性与激动性得分见表1。两因素混合设计的方差分析表明:来访者的正向性在面谈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989,P

2.1.3来访者评价之间的相关分析

面谈前正向性与面谈后正向性之间呈正相关(r=0.54,P

2.2叙事分析

2.2.1叙事序列

3个治疗过程的叙事序列分析数据见表2。取各治疗过程叙事序列的合计项进行χ2检验和一般对数线性模型分析,χ2检验表明3个治疗过程叙事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637,df=4,P

2.2.2 叙事模式与来访者满意度评价之间的相关分析

分别将积极想象法、联想分析法与综合分析法各次面谈的叙事序列比率与来访者满意度评价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积极想象法治疗中,内倾型叙事序列与面谈后激动性呈正相关(r=0.99,P

3 讨 论

孟莉等认为心理咨询在中国内地的实践已经进行了若干年,有关心理咨询的多数研究基本上属于疗效研究的范畴,心理咨询的过程研究有待开展[6]。张倩等认为:“在国内,心理治疗业本身不够成熟,对心理治疗的过程研究更是十分缺乏。在倡导心理治疗本土化的今天,进行过程研究是非常必要的。”[7]受上述研究启发,本文尝试在个体分析心理治疗方面开展了治疗过程研究与质化研究。

美国《治疗工作指南》(A Guide to Treatments Work)中提出了研究治疗效果时的6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类型I是研究设计最严谨的研究类型,是所谓符合“金标准”的研究;类型III是仅有方法学的思考,研究中没有严格的控制,是开放式的研究,具有某种观察的主观倾向,其所得到的结果只适用于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方向[8]。在本文中,所选取的研究素材均是在自然的心理治疗情境下发生的治疗过程,没有设立严谨的对照与控制,应属于类型III的研究范畴。

Rice和Greenber[9]指出在过程――疗效研究中的疗效变量有三类:立即效果、中间效果和最终效果,过程变量可分为有三类:语言行为、情节和关系。Lambert和Hill[10]提出了过程――疗效研究的三种途径:研究过程变量重复出现的频次或比率与效果评估之间的相关性;使用连续分析研究过程变量的立即效果;观察过程变量较长时间的变化模式。

本研究主要通过分析叙事序列比率(过程变量)与来访者满意度(立即效果)之间的相关性,对分析心理治疗进行过程-疗效研究。结果表明在本文所选择的3个治疗过程中,积极想象法和综合分析法的治疗过程以外倾型与内倾型叙事序列为主,联想分析法以外倾型与反思型叙事序列为主。来访者均有较好的治疗满意度体验,其中积极想象法治疗后来访者的正向性感受提高最为显著,联想分析法次之,综合分析法治疗的来访者正向性感受提高最少。采用积极想象法与联想分析法的2位男性治疗师在心理治疗方面已有20余年的从业经验,而采用综合分析法的女性治疗师是正在接受分析心理治疗方法培训的学员,治疗师的性别、年龄与从业经验是影响心理治疗疗效的重要因素。叙事序列比率与来访者治疗满意度之间的相关分析表明,叙事序列与来访者的正向性感受之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相关关系,本文所选用的叙事模式分析仅仅是依据面谈内容这一维度进行划分,没有涉及面谈中的情绪反应类型与强度,在以后的过程-疗效研究中可以尝试增加治疗过程中的情绪反应维度。

来访者满意度等心理治疗体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诸如治疗技术等治疗组分、治疗师的人格与治疗经验等治疗师变量、来访者的人格与生活经历等来访者变量、治疗关系的建立等。本文仅选取了3个短期的分析心理治疗过程,从叙事分析与来访者满意度评价方面进行了过程-疗效研究的初步尝试,还有待于搜集更丰富的样本,从多个角度开展心理治疗的过程与疗效研究,为分析心理治疗的实践、督导与培训提供借鉴。

致谢:对本文中的3位来访者致以最诚挚的谢意,是他们的勇气与经历使得本研究获得了必要的研究素材!感谢William B.Stiles博士无偿提供面谈评价问卷!

参考文献

[1]Green SM.Client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predict satisfaction with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J].J Clin Psychol,2008,64(1):40-51.

[2]Stile WB,Gordon LE,Lani JA.Session evaluation and the Session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M]∥Tryon GS.eds.Counseling based on process research:Applying what we know.Boston,MA:Allyn & Bacon,2002:325-343.

[3]Llewelyn S.Process research in understanding and applying psychological therapies[J].Br JClin Psychol,2001,10:1-21.

[4]Levitt H,Angus L.Psychotherapy process measure research and the evaluation of psychotherapy orientation:A narrative analysis[J].J Psychother Integrat,1999,9(3):279-300.

[5]Angus L,Levitt H,Hardtke K.The narrative processes coding system:research applications and implications for psychotherapy practice[J].J Clin Psychol,1999,55(10):1255-1270.

[6]孟莉,侯志瑾,张岚.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1):64-68.

[7]张倩,郑涌.心理治疗的过程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9,17(4):766-773.

[8]Pawlik K,Rosenzweig MR.国际心理学手册[M].张厚粲,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22.

[9]Rice L,Greenberg LS.Patterns of change:Intensive analysis of psychotherapy process[M].New York:Guilford press,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