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都市文化范文

都市文化精选(九篇)

都市文化

第1篇:都市文化范文

【关键词】成都;城市旅游文化;城市性格;城市形象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聚焦点和现代文化的摇篮,也是区域旅游文化的重要载体;旅游,是个体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的一种体验。当你在某个城市放慢脚步去体会她的节奏的时候,或许会突然觉得你是城市的一部分,感受城市的同时也在感受着自己,而这种归属感和亲切感是无法言语的。成都,就是如此,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因此,任何硬性指标都不足以描述这座城市的精髓,必须在理论基础上加以感性体验和思考。

一、城市旅游文化和城市旅游意象

1.城市旅游文化。文化是旅游的本质特征,其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能,而且是旅游业提高竞争力的法宝。而城市是旅游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城市旅游文化是对城市文化和旅游文化的进一步限定。从城市文化的角度,城市既是客源地又是目的地,而城市旅游文化作为城市文化的精华和浓缩,是视觉文化,更是体验文化,甚至代表城市形象。从旅游文化的角度,城市旅游文化同样具有旅游文化本身包含的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制度层面等三个层面。

2.城市旅游意象。关于城市意象的研究,美国学者凯文・林奇在其著作《城市意象》中认为,它是人们对物质环境的知觉以及形成的心理意象和反映,其中物质环境应具有强烈的易识别性,以明显的节点做区分。但显然,城市意象和城市旅游意象的观察主体是不同的,前者是城市居民,后者则是旅游者。因此,城市旅游意象是旅游者对城市旅游要素所表达的城市历史文化风貌和时代特征所形成的公众感知和综合评价。那么,旅游者对城市旅游文化的体验形成了个人的旅游意象,而这种意象是对城市文化、社会风貌等无形资源的深刻感悟,从而汇集成城市印象和形象。正所谓,历史文化造就了城市的独特性格。笔者在几次游历成都亦有深切感受,按照城市旅游意象理论,将成都城市旅游文化的代表要素总结为三部分,即成都名片: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成都性格:城市民众性格和城市精神;成都形象:城市形象定位及形象宣传。

二、成都名片――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成都是我国西南开发最早的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自然状况孕育了极富魅力的城市文化,也形成了众多历史人文旅游景观、饱含地域特色的川西民俗风情、丰富的餐饮文化;成都人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也造就了成都张弛有度的休闲文化,这些丰富的旅游文化互相融合共同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成都名片”。

1.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成都作为古代蜀族先民活动的中心和舞台,一直处于蜀文化的核心地位。古代蜀人在实践中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演变为现代成都地区独特而极具吸引力的旅游文化,而成都人文旅游资源便是“蜀文化”的综合体现。主要表现为:以武侯祠为代表的三国文化,武侯祠博物馆是全国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从中延伸的三国文化已深入到成都的大街小巷,无论是旅游纪念品商店还是武侯大道的建筑风格,无论是街道名称还是墙体雕塑,都将三国文化体现的淋漓尽致。以杜甫草堂为代表的诗歌文化,成都杜甫草堂因诗歌名扬天下,借诗圣而后世流芳;也有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演绎凤求凰的琴台路、薛涛的望江楼等诗歌文化胜迹。以都江堰、青城山为代表的山水文化,都江堰诠释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开拓精神,青城山是道教文化圣地,和都江堰交相呼应更体验了古人对山水理想的解读。此外,还有以宽窄巷子、锦里为代表的古建筑及仿古建筑群,将原有的历史文化注入现代元素,融汇成都独一无二的三国文化、熊猫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休闲文化等文化形式,综合展现成都城市旅游文化。

2.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良好的历史传承使成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广泛涉及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尤其是茶馆文化以其地方性、大众性等独特魅力吸引旅游者,茶馆内往往附带茶艺表演和川剧表演,满足了异地旅游者了解和体验成都民间文化和传统风俗的需要,而茶馆正是最具平民性的公共娱乐场所,浓缩了成都人的市井生活和喜怒哀乐。除此之外,近年来川西民俗也通过不同主题的民间庙会和节庆活动得以集中体现,元宵灯会、三国文化节、桃花节等都吸引着游客去观赏和参与了解老成都,将民俗文化不断传播。

3.闻名世界的餐饮文化。“最成都”的生活大概莫过于打麻将、喝茶、摆龙门阵,最重要的当然是吃火锅。延伸开来,成都饮食三大代表就是川菜、成都火锅和成都小吃。川菜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注重滋味、选料广泛、制作讲究色香味形,并且川菜基本都是大众菜,水煮肉片、宫保鸡丁等都是普通人家的家常菜。成都火锅花样百出、包罗万象,热情似火而又平易近人,并且根据现代的饮食习惯不断追求创新,让人们百吃不厌、其乐无穷。成都小吃则深入到大街小巷,甚至全天不打烊,种类繁多,龙抄手、钟水饺、夫妻肺片等已成为成都小吃的名片,餐饮文化为成都增添了一种活色生香的独特魅力。

4.张弛有度的休闲文化。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富饶的物产让成都的休闲气氛达到极致,人们享受生活、享受自然、享受文化的性格,让成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休闲之都。尤其是节假日,著名的春熙路、盐市口等商业区以及锦里、文殊坊等仿古街区都成为人们出游的选择,较为完善的综合服务商业区为人们提供了游购娱吃住等综合消费服务,历史景观与现代景观融合,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衔接,达到处处有休闲的境界和效果,因此,成都也被称为“耍都”。

三、成都性格――城市民众性格和城市精神

2009年,由中国网评出的“城市性格榜样”中这样描述成都:俨然一个耍家天堂:不怕好耍,只怕耍不好。身处天府之国,生活滋润兼好耍。成都人有好耍的性格,但在好耍中延续传统又敢为人先去追求新鲜,忙中偷闲,乐享生活。这种“闲”由来已久,唐时有“扬一益二”(扬:扬州;益:成都),当时成都被誉为音乐之城,可见成都古时就与娱乐结缘了。成都人敢为人先,追求创新。司马相如和卓文君追求自由恋爱为后世所赞叹,为纪念才子佳人,成都至今还遗留着琴台路和驷马桥两个地名。秦代李冰父子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造福后代,堪称经典。唐宋时期,成都的造纸、印刷、蜀锦、茶艺等就已闻名全国。即使是到了近代,敢为人先的性格依然保鲜,被孙中山誉为立下辛亥革命第一功的保路运动引起全川起义,至今“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依然屹立于成都人民公园。解放后及改革开放以来,成都更是发挥这巨大的潜力,成为西部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之一。

成都人乐容天下,进退自如。成都这座具有强大休闲功能的城市,悠然恬适的生活理念,让她始终保持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态度。从历史上看,成都是一座移民城市,本身就具有胸怀宽广、兼容并蓄的性格。这种性格或许和成都茶文化也有关系,成千上万的各式茶馆贴近人们生活,雅俗共赏、闹中有静,聚三教九流、知休闲之道。因此,成都人的性格便可以用“喜为人先,乐容天下,进退自如,浮沉自安”来描述。而成都在经历了“5・12”地震的洗礼后,更迸发出巨大的能量,坚韧、仁爱、从容。笔者认为,成都是有资本骄傲的,2009年,成都正式其城市精神为:和谐包容、智慧诚信、务实创新,历经劫难涅再生,成都不负众望。

四、成都形象:城市旅游形象定位

1.形象标识。2011年12月30日,成都城市形象标识正式揭晓,以“太阳神鸟”金饰图案为成都市城市形象标识,代表永远翱翔的动力(见图1)。另外,还专门设计了四种不同颜色的辅助图形,分别用于宣传城市整体形象、宜居形象、投资形象和旅游形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城市旅游产品发展日益同质化的情况下,鲜明而独特的城市形象将对城市旅游业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因此,成都正式公布统一的城市形象标识,将会在旅游者心中形成生动、鲜明而深刻的感知意象,从而推动成都旅游业的深入发展。

但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一直以来熊猫形象已形成大众印象,户外宣传大多以熊猫为主角,体现熊猫之乡的特色。旅游品牌开发较为成功的熊猫屋其商品全部以熊猫为创作元素,还附加一个温暖的宣传语“Take Chengdu Home”(把成都带回家)。可以说熊猫已成为成都的代言人,也被用于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标志,可见其珍贵之处。然而,熊猫被广泛应用于标志设计且形式多样,共享性或相似性极强,如果成都总是以熊猫为形象标志的话,一方面识别性不强,另一方面熊猫在外国旅游者看来往往是代表中国名片的一部分,无法区分。此外,自2001年成都发掘出太阳神鸟文物以来,该标识就开始广泛使用,天府广场太阳鸟雕塑、出租车车身图案等逐渐为市民所接受,不仅极富历史内涵而且很好地诠释了包容、进取的气质,这是熊猫图案所无法体现的。而以太阳神鸟图案为城市形象标志也让成都成为了全球唯一以本地出土文物为城市标志的城市,意义深远。

2.旅游形象宣传。确定了城市形象之后,通常会针对形象的不同侧面进行差异化设计和宣传。所以,旅游形象定位和宣传需要根据区域旅游文化特色及内涵挖掘其精髓和核心,还要综合考虑旅游者的心理偏好和需求,进而将旅游形象从视觉、意象转化为脍炙人口的口号和宣传语,达到迅速传播的效果,也就是将旅游形象视觉识别转化为行为识别,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成都旅游形象的定位一直以来和全国其他城市一样,都经历了形象模糊、形象类同的过程。历经了“天府之都”、“熊猫故乡”、“休闲之都”等缺乏统一性的旅游宣传语后,2008年“5・12”地震后,为树立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宣传成都精神,成都充分利用全市各大媒体、户外电子广告、居民区墙体电视、交通工具等资源,投放震后宣传片和平面海报,宣传语为:因为有你,成都更美好!并不间断播放以《I Love My City》为主题曲的形象宣传片。每个震后进入成都的人应该都能体会到她依然极具魅力,这座城市有浴火重生的力量和坚强不屈的精神,人们乐观向上、自信生活,这是对成都最好的诠释和解读。而这次形象宣传十分及时又恰到好处地彰显了成都的城市精神,让旅游者放心入川,这无疑是成功的,堪称危机事件中成功树立形象和进行文化营销的经典。

但随着震后伤口慢慢的愈合,依然播放此宣传片已显得不合时宜,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正常轨道后,应重新定位旅游形象和宣传语,向世界展示历经洗礼后的成都新形象,以吸引更多关注的目光。值得赞许的是,2011年成都形象宣传片在CNN、BBC等国际著名媒体播出后,引起了各界高度关注。2011年8月1日,成都城市形象宣传片亮相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电子屏,宣传语是“Where Pandas Live.Chengdu,Real China”,即:典型中国,熊猫故乡。展示了杜甫草堂、三圣花乡、成都老茶馆、春熙路等极具成都韵味的代表景点,向世界诠释了一个文化底蕴与时尚气息完美交融的中国城市形象。至此,成都城市形象海外版宣传语最终确定,该宣传语不仅体现了成都作为中国特色城市的一面,浓缩了中国特色且独一无二的元素,而且进一步确定了熊猫故乡这一定位。当然,在面向国内宣传的形象定位方面,仍需要深入挖掘和调研,以期与其他国内城市宣传主题区分开,形成自身独有的形象。

五、总结

成都城市旅游文化不仅体现在其丰富而形式多样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上,也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其本身的城市精神和民众性格里,有形的旅游资源特色和无形的城市精神相互融合和作用,共同形成了成都城市旅游形象。当然,本文只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旅游文化元素,真正深刻全面地论述成都城市旅游文化仍需要做许多努力和尝试,在此只做重点分析,若能为读者理解成都城市旅游文化作出一些贡献,于我将是一大幸事。

参 考 文 献

[1]喻学才.旅游文化研究二十年[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1):63~70

[2]李海霞,孙厚琴.基于城市旅游意象的旅游城市标志物分析[J].社会科学家.2009,144(4):97~99

[3]城市性格榜样.http:///city/csrwz/20090604/743477.shtml[EB/OL].2009-6-4

第2篇:都市文化范文

概念

什么是“同事文化”

“同事文化”就像拔地而起的一幢幢写字楼,蔓延了整个都市。所谓“同事文化”,指的是都市青年中尤其是白领青年以同事圈为主要社交圈的现象,他们不仅上班时默契配合、友好合作,下了班仍“不舍分离”,一起聚餐、逛街、泡吧、聊天。很多时候,同事们分不清工作与生活,因为工作让生活继续。

扫描

Google:职场版《反恐24小时》

Google公司看上去散漫,其实是在塑造公司自由、平等却人人有责的“同事文化”。公司有人报告一个数据中心的某些服务器有延迟问题,而且情况越来越糟,希望大家诊断解决。结果,48小时内收到了61个回复,参与的人有一打,他们来自公司内部4个不同的团队,两个大洲。

所有这些讨论都有数据做根据,有推论、有解决方案,否定别人方案的回复同样有数据做依据。没有人提“这不是我的职责范围”,没有指责,没有扯皮,没有牢骚。所有参与的人自发地组成了一个团队,专心解决问题,没有任何自我、名利,责无旁贷、全力以赴。整个问题的解决,如同一出职场版的《反恐24小时》。

华为:爱你的同事如兄弟

“华为”老总说:当今社会,不可能依靠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来改变整个世界。所以,除了在公司实行全员持股制度外,公司致力于营造集体奋斗的“同事文化”。

“华为”人工作起来不要命,时常深夜加班,吃盒饭,在办公室打地铺,像硅谷人一样。但节假日他们常常乐乐呵呵地结伴出游,没有目的、自由随心。因为大家是像兄弟姐妹一样共同操持着一份家业,少了权力压迫、勾心斗角,彼此用各自的肩膀互相支撑,大家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愿意在工作之余互相倾诉又互相倾听。

故事

社交圈子大了,婚姻质量高了

在电视台工作的安虽已结婚两年,但她并不是那种只围着丈夫和锅台转的女人,她还是比较愿意和同事们“疯”玩儿。

安的同事们彼此性情、年龄相仿,相处极为融洽。每天下了班,忙碌了一天的安并不急着回家,她和同事们还有约会:他们或轮流做庄请客吃饭,或相邀去打保龄球、看电影,或一起去其中一家做饭吃。若遇上个晴好的周末,安还会带着老公和同事们一起去郊游,可谓“人马”壮观。

安说:“和同事们分享生活空间,不仅能提高同事间默契程度,增加沟通,还能消除误会,使工作更具效率。”而安的丈夫认为,各自的同事圈令婚后的他和安仍各自保留着一方私人空间,很独立,因此夫妻之间也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摩擦。

年过40的老俞,这几年也养成了8小时之外与同事共度的习惯。妻子安于家事,女儿上了中学已不需要特别操心。老俞很乐于在下班后和那些年轻的同事一起吃个饭、喝点儿小酒,感受另一番轻松滋味。和那些小自己10来岁的同事在一起,老俞感觉自己年轻了许多,对时尚的把握也远胜于自己的同龄人。

同事关系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一个最为简单的现实是:你和同事相处的时间往往要长于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同事文化”圈是一个显而易见的存在,它甚至代替了传统的朋友圈的功能。

最好的心理医生是同事

Ken的一天是这样开始的:上午8时,他的同事阿秀会打来电话叫他起床,大约40分钟后,另一个同事再电话通知他们搭乘的出租车快到Ken家楼下了。Ken匆匆下楼,搭上那辆出租车去公司上班。这样有点儿特别的上班形式,Ken并不觉得麻烦,他大学主攻专业是经济学,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偌大的城市,车费不便宜,3个彼此家住得近而且顺路上班的同事,一起打的上班一起分担费用是合理又正常的事。

晚上,Ken通常还是和同事一起、出去玩儿,大多数时候是4个人,两男两女。他们喜欢去体育馆旁边一家很大的古巴风格餐厅,那里有露天的舞池,还有舒适的大沙发,吃完饭可以痛快地聊天。喝完了啤酒,Ken把啤酒瓶横放在桌上,手一拨,啤酒瓶旋转起来,这次瓶口对着杨明,杨明掏出钱包结账。

接近午夜,他们各回各家。从清晨到夜晚,Ken都和同事在一起。虽然同事们觉得工作和生活应该分得很开,但是他们突然发现:填满生活的,是工作,是工作中的问题,是工作中的麻烦,是工作中的快乐,是工作中的成就,你需要和了解这一切的人分享。

所以新的说法出现了:现代最好的心理医生就是你的同事,他们能保证你不把郁闷愤怒的情绪带回家去。

“同事文化”让你变得更优雅

在房地产公司任秘书的杨小姐是典型的白领丽人,连坐在一把扶手椅上的姿态都似受过严格训练而又决不僵硬。见过杨小姐的人都夸赞她有恰到好处的合作态度和优美得体的体态语言,杨小姐谦逊地说:“这全是‘同事文化’所赐。”

杨小姐认为,女性在同事面前最优雅。如果她的体态语言在与同事的相处过程中能打9分的话,面对上司时因言行拘谨只能打8分;约会女友时因心态放松、举止随意只能打6~7分。回到家里,卸去一切束缚,也许她的言行只能打5分了。情况就是这样,培养女性美的场合,必须在放松的心境下给予一份微妙的约束,使她既具有新时代女性的奔放不羁,又不至于完全抛弃传统文化意义上的娴淑文雅。

毕竟,第二天大家还要在办公室里见面,情绪失控或举止粗俗都将成为整个写字楼的笑柄,女性因此不会任性醉归。

同事是你亲密的好玩伴

自打加入上班族的队伍,“同事”就几乎成了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字。同事们不仅能一起努力工作,还能一起吃喝玩乐,成为你最亲密的好玩伴。

刚从大学毕业没多久的郭晓就职于某报社。接触新工作,郭晓颇有些手足无措,想向同事请教,却总见他们每天急匆匆赶稿件,内向的她没有勇气主动走进身边这群表情。各异的入,多半时间就是自己郁闷着。

生活和工作的双重转机是在一次部门组织的郊游中发生的。在游玩中,郭晓惊喜地发现,没有了工作牵挂,同事们一下子变得生动起来,自己也渐渐放得开了,不到两天就已经和同事们打成一片了。此后,一切顺利,同事们时常主动关照她,下班后的娱乐则更是让大家水融。郭晓说,从前内向木讷的她变得越来越开朗活泼,是“同事文化”让她的生活充满阳光。

辨析

“同事文化”风行的3个理由

理由一:说走就走,不必等候

同事聚会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忙着各自的工作,谁的小灵感随意而生,便可起到一呼百应的效应。“同事文化”好比这个时代流行的快餐一样,方便快捷,不用等,味道也还不错,能迅速解除精神上的饥渴,何乐而不为?

理由二:谈资丰富。气氛和谐

这是一群有着同样的工作背景,甚至是相近的修养、相近生活方式的人。朝夕相处,熟悉彼此,有很多共同的谈资,有快乐的,也有不快乐的,大家的情绪很容易被调动起来。一起纵情大笑,或一起同仇敌忾。

理由三:关系清爽

同事之间的情谊最容易达到收放自如的境界,也最适宜古人那句“君子之交淡如水”。不该问的绝不过问,开玩笑要适可而止,离个人隐私远远的。

七嘴八舌

阿昆:年轻人处于同一年龄段,有着相似的社会观念,再加上工作和生活中的相互影响,比其他关系都来得密切,相对于和家人或者亲戚之间,现代年轻人聚在一起有着说不完的话。所以同事间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但不同年龄段,不同行业的就不同,这不仅有性格上的差异,更有观念上的本质差异,所以形成所谓的“同事文化”便是理所当然的了。

杨雨菲:初入职场时,也曾听前辈说过,职场中要保持提防的心态和同事相处。然而实际工作中,我觉得竞争固然存在,但同事间也存在真正的友谊。现在很多工作都需要团队的合作,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大家的通力合作才能够把工作开展下去,愉快的同事氛围让人身心轻松,工作自然事半功倍。

王鹃:当今时代,同事间可以像朋友一样地相处也许是工作氛围的关系吧,如果同事间没有利益冲突的话,这样相处起来还比较容易,也很舒服。

袁敏:同事就像一起打仗的战友一样,一定要并肩作战,所以一定要像朋友一样相处。这样工作起来就比较轻松。也许机关工作的人会较难,那里的工作环境让人觉得很压抑,我还是喜欢像朋友一样相处。

杨亚茹:现代人社交圈子越来越小,谁都渴望友谊,但是在职场中获得真正的友谊不太容易,毕竟同一个公司同事之间肯定有竞争,友谊也可能是有的,但是在有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就不太现实了。

张力:很多时候,同事之间的一团和气都是表象上的,而只有彼此之间才能感受到同事之间心态的封闭越来越强。毕竟同事之间存在竞争,也存在利益关系。其实,每个职场中人都希望自己能在一个和谐;友好的氛围中工作、生活,而这种氛围需要公司和全体员工共同的经营。

支招

“同事文化”三要三不要

三要:

要想别人对你好,你首先要对他人好: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灵活多变的,对于同一个人,用心能换心,用牙则只能换来牙。

要保持人格上的平等:老员工对新员工的指导应该是一种友好的帮助,不能总是居高临下地指教,朋友之间,不能只是一方对另一方好,变成受人欺负的“老好人”。

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在什么场合下,用什么方式谈什么样的话题都是很有讲究的,不能仅凭自己想当然而行事。‘

三不要:

不要过多谈论是非:尤其不要谈论上司和其他同事的是非短长,这本身也是职业素质的一种体现。

不要搞小圈子:如果成天只和特定的几个人打交道,容易让人产生“小圈子”的印象,所以要和更多的人交流。

不要回避竞争:在职场,朋友之间也要把竞争看作是正常的、积极的、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竞争能提高工作效率,参与竞争能促进能力的提高。谦让但不退让,积极进行良性竞争。

测试

你和同事的关系如何

如果有一天你在山中迷路了,远远的好像看到车灯向你接近,你希望它会是什么?通过这个测试可以看出现在你和同事(或部下)的关系如何,快趋吉避凶吧!

A、大卡车

B、吉普车

C、摩托车

D、普通的小汽车

选择A:大个又好用,就是你对待同事的标准。基本上你不会太去强调对方有没有脑子,你会希望他是什么都愿意做而且又不会有心眼的人,至于艰难的事还是由你来劳心劳神。

选择B:你是个做事只看成果不看人情的人,虽然平常也可能和同事打打闹闹,但是一旦扯上公事,公就是公,私就是私,绝对没有混淆的道理,所以同事或是在底下的人,一定要做好自己的事,至于攀关系还是全免了吧。

选择C:其实工作没有必要弄得这么紧张,大家就不能像一家人一样,无私地互相帮忙吗?这是你的想法,所以在平时,你就很在乎大家在工作中的互动关系,下班没事就会一群人跑去玩,只要大家交情够,说起什么事来都很方便了。

选择D:工作上你还是比较喜欢独善其身,只是你的态度不会偏向重公或重私,凡事只会以自己的立场为出发点,所以工作上你不一定强调尊卑或是完全舍弃这种观念,但也会因地制宜,根据当时的情况进行选择。

专家

“同事文化”体现社会进步

现代职场人工作压力大,朋友少,尤其是80后的一些职场人士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家里没有兄弟姐妹,同事是他们生活中的主要接触对象,如果再抱着老死不相往来的心态对待同事,那么你的生活圈子就会变得越来越小,这样不利于职场人士的身心健康。同事之间利用业余时间共同消遣一番,不仅能增进友谊,更能减轻压力,这也是目前都市白领们普遍需要的感情调剂。

另外,现在的年轻白领多供职于新经济行业,这些行业的特点就是知识更新快、工作压力大、技术含量高、协作能力强,而年轻白领们朝气蓬勃的活力及融洽的合作关系,几乎成为顺利完成工作之必备。再抱着老一代人“互相提防”的心态去工作,不把更多的时间用来补充新知识、提高工作效率,让自己和集体融入一体,一个人再怎么优秀,没有团队意识也将很快被淘汰。

由此可见,目前在年轻白领中已成主流的“同事文化”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进一步说,它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冲击,它必将改变中国惯有的人际交往定式。

冷眼

做同事朋友 不做工作奴隶

第3篇:都市文化范文

都市报与城市文化的相关性

(一)版面设置差异与城市文化

北京的文化特色表现为深厚的政治文化和历史文化,北京地区两家都市报版面设置有两个特点。一是关注法治建设,制度建设,重视舆论监督。这与北京深厚的政治文化相契合,另一个特点是版面设置注重文化、科技信息传播,创造良好人文环境。

深圳的文化特色表现为开放型文化和时尚文化,深圳地区两家都市报的版面设置特点鲜明。首先,版面划分简单灵活,包容性强。其所有内容的都市新闻概括在两三个大的版面设置下,新闻版的分类笼统、宽泛。其他地区都市报细分都市新闻版面,而深圳都市报却反其道而行之,形成开放、大而化之的报纸风格,其次,版面设置突出了娱乐、体育及时尚消费信息等内容。

(二)要闻版差异与城市文化

1.北京地区都市报要闻版与北京文化

政策服务新闻和舆论监督新闻的数量和所占比率在其要闻版中具有较大优势,而社会民生新闻在要闻版中的比率较低。从主观方面看,政策服务和舆论监督,是都市报作为市民知晓政策、行使舆论监督权力的渠道和代言,了解政府的各项与市民切身相关的政策,以及对政府部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违规行为进行监督,是市民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一种形式。北京地区都市报在要闻版中强化此类新闻,一方面表明了北京市民对政策信息和舆论监督的关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北京地区政治文化、政治意识在市民中的广泛深入性。

2.深圳地区都市报要闻版与深圳文化 在版式上,要闻版以大幅图片,大字标题,鲜艳的色彩,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要闻版几乎每天都有一幅较大新闻图片占据近三分之一的版面,同时还有一至两幅新闻配图。在新闻体裁上,几乎全采用新闻标题导读,包括少部分的标题加导语的形式,很少出现完整的报道体裁。创新的版面编排风格体现了都市报人开荒牛的开拓精神,以及开放和勇于创新的城市文化性格。

在报道内容上,要闻版社会民生新闻和文化体育新闻数量较多,所占比重较高。这既是满足深圳流行娱乐文化需求的一种表现,也是都市报作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对其城市流行文化和时尚文化所进行的传播。

都市报与城市文化的良性互动

1.城市文化是都市报差异形成的文化因素

任何一种媒体都必然有其特殊的时间与空间上的生态位,其特殊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从而产生在特定状态下的特有行为和作用。都市报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而各地都市报也是在各自特定的城市文化的影响和作用下发展的,因而在都市报的差异性上也深深刻下了城市文化的烙印。

2.城市文化是都市报差异性竞争的优势资源

第4篇:都市文化范文

[关键词]以人为中心;都市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3 — 0054 — 02

以“人”为中心,即一切以人的需求和发展为出发点。这一理念在都市文化建设中表现为:在对人的高度关心的基础上寻求实现现代都市文化发展目标的最佳途径。具体地,从社会即都市的“外部”角度来看,以“人”为中心,是指一切为了大众,即尊重大众、服务大众、方便大众,树立“一切为了大众”的都市文化建设观念;从都市自身发展即都市“内部”的角度来看,以“人”为中心,是指一切从市民出发,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树立“一切从市民出发”的都市文化发展观。人是都市的必要条件,没有人就不可能有都市。都市文化建设,就必须遵循以“人”为中心,引领都市文化建设的原则,才能最终实现都市文化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一、以“人”为中心,引领都市文化的创新

“文化”是什么?纵观中外学界研究,到目前为止,关于文化的定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至少可以肯定,一致的共识是:文化是与人有关的。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庭顿认为:文化是“指一个社会中的价值观、态度、信念、取向以及人们普遍持有的见解。”〔1〕〔3〕爱德华·泰勒则提出:“文化是一个综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的其他能力和形成的习惯。”〔2〕〔1〕从各种文化定义中,我们至少能领略到文化的内在意蕴和外在普适范围:文化主要包含了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有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人是创造文化的唯一主体,是文化的源头和中心。而且,文化随着人类历史的演进、文明的进步而日益完善、发展,都市文化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和文化发展到了高级阶段。“都市文化是现代文明的集中体现。”〔3〕P105都市文化,是生活在都市这个特定的人类生存空间中的市民所创造的,并反过来对市民社会有着巨大统摄作用的风土人情、历史传统、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精神思想等组成的文化系统。它与其相对应的具有一定守成性的乡土文化不同,都市文化具备更强的开放性、融合性和生长性的特点。因为,都市是个流动的社会,是当今区域社会乃至国际社会政治、金融、娱乐、商业贸易的中心。都市文化随着都市的拓展与流动,更加容易接触、融纳各种异己文化,并在各种文化的激荡、流变中蕴育出自己文化的生长点和创新的机制,从而使都市文化本身不断地得到精进与完善。在这里,与其说是都市文化的融纳、激荡、流变与创新过程,还不如说是都市的人们所具有的风土人情、历史传统、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精神思想的融纳、激荡和创新更精确。说到底,都市文化还是由市民创造,也是为更好的满足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以求更有利于都市人的生存,所以其创新也必须是以“市民”为中心、以“大众”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的。要创新都市文化,必须做到:一方面尊重人才,广纳文化贤才。因为都市文化创新是以创意为核心而展开的“头脑风暴”,它更多地依赖个人的才能、智慧以及对外界的感悟能力,优秀而又丰富的人才能更敏锐地洞悉市场文化需求和引导更明确、更健康的大众文化审美价值取向;而这种需求和价值取向又能促进和激发文化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使都市文化创新与人才发展呈现一种良性互动、循环的发展态势。因此,都市文化创新常常表现为优秀人才的创新。另一方面,都市文化创新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必须以民众的文化消费意愿、消费需求和审美价值取向作为都市文化创新的根本点和立足点。尊重民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准确把握都市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倾听民众呼声和愿望,在内容、形式和传播方式、途径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创新,增强都市文化的表现力、感染力和渗透力,让都市文化成为都市的特色和具有强大影响的竞争软实力!

第5篇:都市文化范文

一、都市类报纸娱乐新闻的特点

目前为止,都市报纸已经从总体上形成了一种共识:即以都市生活、跨城市、区域性和国际化为特色的综合性报纸。时效、实用、服务、知识、趣味等融为一体为其独特的办报艺术,对日报与晚报的诸种特色兼容并包是其赢得受众的利器。都市报是现代都市发展的必然产物,与现代都市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都市类报纸无论是报道的内容,还是报道的方式上,都有别于各级机关报,行业报。它以信息量大、贴近市民生活自居,在新闻的传播方面不仅对市民生活有实际实在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而且时效性强、信息量大,文章内容形式多样,版面活泼生动,常常能引起读者、社会的广大关注。都市类报纸从新闻报道的内容到表现形式,都走向了“娱乐化”。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时,更多的是关注眼前和自身的境遇和感受,追求心灵的快乐,和自我宣泄,使其忘却愁苦和烦恼。所以“娱乐化新闻的总体特征就是要‘产生快乐’。”

1、报道内容以读者为中心,以市民的需求取舍新闻

都市类报纸在报道新闻信息时,软新闻采写报道的量在增加,即使是硬新闻,在传播的过程中也尽量将其软化,力求让每篇报道都能让读者喜欢。逐步降低严肃性时政和经济新闻在报纸版面上所占的比重,把非严肃性的名人轶事、日常琐事、有煸情性和刺激性的体育新闻、犯罪暴力事件等软性内容为报道的重点,将严肃的政治和经济等事实中隐性的娱乐价值进行深加工。因此强调每登载一条新闻都有明确的目的性,要么轻松有趣,通俗易懂,有意思,有看头,有可读性,让读者喜爱看,乐意看,看过之后获得精神上的某种愉悦和满足,起到放松心情的效果;要么与读者的日常生活或切身利益休戚相关,对读者有用,追求实用性,或是有影响,即所报道的事情对读者的生活,事业,前途等产生重大影响,具有必读性,力求让读者觉得非读不可。

为了追求可读性和必读性,都市类报纸严格地以市民读者的兴趣和需要作为新闻报道的取舍标准,要求采编人员按照市民的需要来决定写什么不写什么,刊登什么不刊登什么。都市类报纸以“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的宗旨,自觉地站在买方市场上,根据当今信息时代,现代人的信息需求和受众心理,设身处地地为了解和考虑市民的读报需求,全方位地报道广大市民所关心的,感兴趣的新闻、信息。所以,都市类报纸在报道的内容上,对市民的生态状态投入最大的热情,对市民的凡人小事,喜怒哀乐予以放大聚焦,对街头巷尾的奇闻趣事予以及时捕捉,追求寻找到对市民有用的生活资讯和服务信息。所以严肃的政治、经济、会议新闻的比例将被有选择的排除在外,而名人趣事,日常琐事,有煽情性和刺激性的犯罪暴力事件,体育新闻,娱乐新闻等软性的内容就成其报道的重点。

2、新闻报道的表现形式不拘一格

都市报是现代都市文明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它的“卖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方面:各类新闻,其中有地方综合新闻,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第二方面:财经综合和投资理财。第三方面:文娱综合、文娱影视。第四方面:体育新闻和体育专刊等。都市类报纸全面地呈现了都市生活,反应了都市文化,而且作为都市文化的载体之一,应该说,它既集中,又全面。

都市类报纸越来越多地强调新闻的故事性和娱乐性。在新闻表述上,从以往的强调硬性写新闻到逐渐在硬性新闻写作过程中适度注入人情味,增强可读性和贴近性,强化或有意添加所报道的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追求新闻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刺激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在新闻的制作上也相应地突出新闻的冲击力和趣味性:从一些报纸和新闻期刊加强标题、图片的视觉冲击力。为了方便阅读,一般都要根据所刊内容将版面分成若干叠,并在各叠的封面版精心制作导读,帮助读者迅速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

3、大量使用新闻图片和各种图表

随着电视的普及和第四媒体的崛起,多媒体的传播方式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加之要面向市场的重压,逼迫都市类报纸必须跳出传统的文山字海,办得更加直观快捷、活跃清晰,其结果必然是向视觉新闻的时代迈进。比如在新闻编辑上,采用多照片,大标题,有的版面上采用组合式的结构或者连续剧式的结构,或者采用大幅的标题和彩页的面页,大幅的照片来表现新闻事件,有时图片会占一个版面,从而使报纸版面做到了图文并茂,让受众在很远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吸引受众眼球的信息。受到读者的欢迎和喜爱。因为,从视觉心理来看,大幅新闻图片对于新闻信息表达的准确与清晰更为有利,让读者所获得的视觉感受显然要优于单纯的文字或小幅图片。目前,都市类报纸普遍流行以杂志封面式的设计,讲究合乎时尚的版面包装手法。以醒目的、独特的、富有个性的版面吸引读者的视线,即将原来的刊登重要新闻的头版文字减缩到极限,只留标题,而让图片成为主角,占据版面的主体。一切都以尽量刺激受众的感官为目的。

二、都市类报纸娱乐新闻的文化品格

媒体是大众文化的创造者,是主流价值观的支撑者。新闻娱乐化是媒体按照愉悦受众的原则来选择和处理新闻的一种文化行为。媒体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报道分量多大是由媒介自身定位和合受众的需求变化情况来决定的,而受众在选择什么不选择什么不是传播者的一厢情愿,而是受众的需求个性,兴趣,知识和经验结构等许多变量决定的。

都市类报纸,不仅作为都市现代文明的标志或衡量尺度,而且为都市文化的建设担负起码的职责,发挥它的积极的作用。它确立了读者在新闻传播活动的中心地位;消化与吸收了世界主流文化;推动了我国消费文化的发展;增强了我国民众的民主政治参与意识;满足了受众多元文化的需求。

1、确立了读者在新闻传播活动的中心地位

都市报诞生以前,大多数报纸只管办报,不管读者是否了乐意接受,完全根据政治宣传的需要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旨意办报纸。至于读者需要什么,是否喜欢并没有受到多少关注。都市类报纸新闻娱乐化是以贴近读者,满足读者需求为报道理念,颠覆了以往的“传者中心论”。报纸的一切新闻活动都围绕着“读者”这个中心来展开。读者是信息服务的对象,不是被动接受灌输的靶子,都市类报纸一改过去居高临下、板起面孔的说教方式,确立了读者的中心地位。

2、整合了社会主流文化,加强了文化凝聚力

任何一个整合程度较高的社会,都具有对某种文化能够取得较为一致的看法,即具有较强的文化凝聚力。文化对社会的整合,实际上是对自身的选择、认同、规范与控制。都市类报纸正是通过新闻娱乐化,发挥了实录与导向的作用。都市类报纸区域性文化色彩浓烈,承载当地文化,担当传播当地及自身提倡的文化重任。说到底,某种社会文化价值的规范过程中,报纸持之以恒的予以引导的效果显著。在传播的过程中,得到认同,并由认可产生出的巨大文化聚合力则是都市报的终极目标。当然,这种文化应该是包涵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内容的主流文化。在这方面,一些城市晚报的做法很值得鉴赏。如《贵阳晚报》在版面设置的“互动调查”“百姓街区”“黔城旧事”“美食地图”中收获了良好的效果。报社经过精心策划,统筹推出了组合的系列报道,其中包括“市民乘公交车文明出行大讨论”、“远亲不如近邻大搜索”、“口述贵阳历史”、“美食达人晒美食”等,记者力求通过深入细致的采访、思考和报道,在大量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展现事实,挖掘和推荐具有代表时代主流和发展方向的新观念,引导市民建立健全符合社会主流意识的人生观、历史观和价值观。

3、推动了我国消费文化的发展

都市类报纸与消费文化的关联是双重的,都市类报纸本身就是我国当前消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市类报纸的繁荣构成了我国大众文化消费的独特景观。都市类报纸的生成与消费文化在中国的兴起几乎是同步的,都市类报纸呈现了中国消费文化的特质。它渗入市民日常生活,消费是其最重要的诉求点,因而其在塑造读者消费观念、建构消费文化这一方面有不可磨灭的功劳。

4、增强了我国民众的民主政治参与意识

都市类报纸新闻娱乐化在文化价值方面,不仅作为都市现代文明的标志或衡量尺度,而且在都市文化的建设上担负起码的职责,发挥它的积极的作用。主要是与现代社会相联系的法制建设、社区文化建设、城市的现代化管理等,建立与人的文化素质相关联的公民意识、国际意识、环境意识以及民主政治参与意识等现代意识的。

都市报新闻娱乐化虽然是受制于市场的驱动,但能在客观上获得消解权威、清除“文革”遗留的极“左”意识形态的效果。面对民主政治意识较低的大众,娱乐化的轻松处理方式不仅可以吸纳更多人关注政治和公共事务,也可能在有限的程度上灌输民主政治观念,培养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促使大众更多地了解参与政治。在我国现阶段的新社会条件下是有积极意义的。

5、满足了受众多元文化的需求

现代都市,功能不同,文化相异。但不管如何,其文化的成分和类型,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两个基本层次:一是基本层次的文化,即普通市民所具有的大众化市民文化。它包括涉及市民的吃穿住行的饮食起居文化、消费文化、通俗文化和流行文化等。二是较高层次的雅文化,为知识分子们具有层次,包括精神、思想、学术、艺术等方面的探索与创造,它体现着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品位,以及市民文化生活的丰富性和精神深度。

都市类报纸在新闻娱乐化的同时生成了都市文化。而这些都市文化的生成与发展中表现得最为突出的功能,首先是对上述两种文化的记录与呈现,反映都市文明发展过程中的生生息息,及其发展的新动向、新经验、新思想……。其次的功能是对城市文化的整合与提升。整合程度较高的社会,都具有对某种文化能够取得较为一致的看法,即具有较强的文化凝聚力,能够满足了受众多元文化的需求。

都市类报纸新闻娱乐化满足了受众多元文化的需求,它以灵活多样的新闻报道形式,趣味性丰富的内容,强烈的视觉冲击以及富有刺激感的娱乐效应,为受众提供了轻松、愉悦的接受氛围;以轻松,温馨,平易近人的语式,表达人的欲望诉求;体味感情娱乐,体验平常人生,从而释放隐藏的欲望,使得受众乐意去接受,并在接受过程中得到心灵的满足。它“有利于改进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促进新闻业务的变革;有利于到新闻实践者们的欢迎。

第6篇:都市文化范文

[关键词]都市农业多功能化经营价值分析

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历着从传统的农业大国向新兴工业国家与商品经济国家的演变。在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的中国农业,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开始走上现代化之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经营领域,都市农业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尤其在一些大城市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些发达国家较早实现了农业现代化,都市农业的发展也日趋成熟,并逐渐形成了都市农业的理论;在中国,都市农业也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新发展方向。我国一些大城市特别是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都市农业已有一定规模。以北京市房山区为例,2005年,该区农业工作根据新的功能定位,把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作为主线,投入大量人力、资金和技术,在设施农业、旅游农业、采摘农业等农业领域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获得了良好的效益。2007年8月,笔者在北京市房山区进行了都市农业的专题实证研究和考察,对都市农业多功能化经营的价值有了更清晰具体的认识。

一、都市农业及其多功能化经营

都市农业(urbanagriculture,简称UA)一词最早见于1930年日本出版的《大阪府农会报》,“以易腐败而又不耐储存的蔬菜生产为主,同时又有鲜奶、花卉等多样化的农业生产经营”,称之为都市农业。尔后,有的学者以与城市中心的远近距离作为界定“都市农业”的标准,并提出“城郊农业”的相关概念(孙仲彝,1996);有的学者从行业属性和产品特征等方面来界定都市农业的内涵(党国印,1998)。

综合众多学者观点并结合实地考察,我们认为,都市农业是这样一种经济产业:它处于城市内部或城郊地带,为城市居民提供食物资源和非食物资源与服务,农民与市民直接互动、两地资源流通共享。相对传统农业经营模式而言,都市农业具有如下特点:(1)从地理空间来说,都市农业不限于近郊或远郊,可在足够短的时间内进行信息、资源的流动和市场互动的地理空间都是都市农业的地理范围。(2)都市农业以城市为目标市场,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多重的产业功能、复合的经济结构、高投入高产出等主要特征。(3)都市农业在产业功能上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除了传统农业的生产、生活功能,为市场提供基本的食物资源,还具备生态屏障、社会文化等多重功能和价值。

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都市农业呈现多功能化经营的趋势。多功能化经营即指该产业突破传统的经营理念、经营内容和经营机制,构筑多元化的产业链条,以多元的产品和服务赢取更大的效益空间。在新的发展时期,都市农业完全按照市民的多种需求构建培育,成为融生产、生活、生态、科学、教育、文化、休闲旅游、出口创汇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体系。以北京房山区都市农业为例,当地最常见的现象是经营者同时兼营食物生产、科技产品开发、旅游观光休闲、体验教育等多项内容,相应地生产和提供多种不同农业产品和农业服务。这与传统农业相比不单是经营内容的拓宽,它在经营管理机制和动力、对科技和信息的利用以及生产效益等方面的优势都是传统农业所不能企及的。

二、都市农业多功能化经营的价值分析

都市农业多功能化经营的价值是指:由开展都市农业多功能化经营所引致的、当前技术和理论能够衡量或者预见的社会、经济等方面的作用效能(程度),包括可货币化度量的直接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非货币化度量的社会价值、人文价值。从内容角度讲,这一价值评估是人们对都市农业多功能化经营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识别、确认和评定的一种价值观念反映。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和理论归纳,笔者将都市农业多功能化经营的价值总结为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

(一)经济价值

作为一个经济产业,和其他产业一样,都市农业也通过生产和经营自身特有的产品和服务并推向市场,满足市场需求,实现产业效能,获得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通过合理布局生产产业,调整并优化种植业结构和养殖业结构,生产粮食、蔬菜、肉禽等常规食物,开发名特优、鲜活嫩农副产品,提供新鲜、卫生、安全的蔬菜、水果、豆奶制品等来满足中心城市人们不同层次的物质需求。和传统农业相比,都市农业凭借突出的区位优势、畅通的信息平台和大量的资金技术投入,能较快地实现产业的集约化和市场化,从而具备更高的经济价值和更大的市场潜力。如北京房山区长阳镇2005年开始种植花卉,每月向市场推出花卉上万盆,仅“十一”假期卖出花卉12万盆;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房山区的花卉订单达到500万盆,为当地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都市农业的发展还有利于城市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与更新。如北京房山区大部分农庄在基础生产之外还开辟了旅游观光、采摘体验等经营项目,为城市居民的周末、假期提供了上好休闲娱乐之处,第三产业顺势拉动起来,为该区经济结构的优化创造了有利条件。不少农场或农业科技公司打造了自己的名优品牌,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创造了良好的收益。地处窦店镇的富恒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即通过都市农业的多功能化经营实现了每年800多万元的产业利润。

(二)社会价值

都市农业多功能化经营不仅向市场提供物质劳动产品,也为市民打造了“精神家园”,还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起着社会劳动力“蓄水池”和稳定“减震器”的作用。

1.食物保障和食品安全。都市农业为城市居民提供日常所需食物、蔬菜、牛奶、水果等,满足不同层次的物质需求,改善家庭食物摄入,提高儿童营养。城市人口密集、工商业繁荣,相对而言远离了农村,但食物及资源的供给大部分仍来源于农村,不管从时间还是空间的维度来说,都市农业与乡村农业和外国提供给城市的食物资源形成了互补,有效缓解了城市居民生产和生活需求。从房山区的情况来看,截止到笔者调查时,该区累计已建立各种设施大棚10000栋,常年四季向市区甚至向外地供应蔬菜、水果及牛奶等各类食物和营养物质。

2.为城市居民提供第二个生活和休闲空间。都市农业区往往辟有景观绿地、采摘农园、花卉公园等,有的还建造了别墅式农居,为市民下乡度假休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现代都市农业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经济活动,它们还成为城市居民接触自然、观光休闲、体验农业、减轻工作与生活压力、放松身心、强健体魄的休闲产业。我们在房山考察看到,每到周末,就有不少市民涌向城郊农业园区,享受田园生活。

3.增加就业机会。都市农业的多功能化经营拓展了产业的发展空间,延伸了产业链条,这就意味着需要大量不同层次的从业者,也就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据统计,2006年房山都市农业解决了10000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全区人均累计增收8000元,实现了经营者、劳动者和社会的多方受益。

(三)生态价值

有专家指出都市农业对城市生态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底斯特拉,吉拉德特,2000)。在现代社会,由钢铁水泥构筑的城市往往遭遇诸多生态、环境方面的困扰:如环境污染、热岛效应、公共空间缩小等等,使城市生态日益恶化,严重影响了市民生活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于是都市农业的生态功能和价值开始凸显并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现在世界上一些大城市的都市农业部门都探索出了一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具体经营模式,使都市农业在为城市提供食物供应的同时,也产生了强大的生态价值。主要表现在:为城市涵养了水源、为城市提供了天然的生态屏障、为市民提供了绿地、净化了城市空气等。据房山区相关部门介绍,房山是北京的“肺”,对北京气候有重要影响。到2006年底,生态环境建设、节能减排工作取得很大成果,全区建设大型秸杆气化站、沼气工程多处,推广太阳能光电、户用生物质炉近万户,同时还建设生态家园富民工程2处、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工程1处,这为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条件,创造了巨大的生态和社会价值。

(四)人文价值

都市农业的人文价值主要表现在它能提高农民素质和增加农民收入以及传播农耕文化。在主观上,都市农业多功能化经营要求经营者有更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更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更高的经营技能和市场运作能力。发展都市农业,政府就要重视新型农民的培养,这种行为的直接结果就是农民整体的综合素质和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农业和其它相关科技被充分运用到产业链中的每个环节,极大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产业效益。如2005年初,房山区为了发展都市农业,邀请农科院农林专家给当地技术人员和农户讲课、培训,还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及各类农林业院校合作,定期举办大型培训和讲座,从开发育种、温室栽培到产业合作、市场营销,从投资经营、节能减耗到企业责任与社会效益,为都市农业从业者进行系统深入讲解,使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由此快速提高,房山区的都市农业相应得到较快增长。相比乡村农业来说,都市农业的商品率、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都很高,农民发展都市农业,可以获得较高收入。如,房山富恒农业公司依托强大的首都市民消费群体和农产品消费市场,发展有机农业,生产出来的“迷你小黄瓜”在首都市场上可卖到4元1斤;生产的“牛奶草莓”可卖到100元12个。足见发展都市有机农业能够给经营者带来丰厚的回报。使经营者获得较高利润是一种产业的人文价值最重要体现。此外,都市农业多功能化经营还促进了农耕文化在都市社区的传播和影响。随着都市农业的发展,房山区建立了多个农业文化展览馆,一些都市农业企业辟有农业生产展览区和体验区。也就是说,房山都市农业可为首都市民提供了解农业生产、学习与体验农业生活、感受农业文明的场所和机会,较好地传播了农耕文化。

三、总结

如上所述,都市农业多功能化经营指人们突破传统的农业经营理念、经营内容和经营机制,构筑多元化的农业产业链条,以多元的产品和服务在城市区域发展农业的经营模式。与传统农业经营模式相比,都市农业多功能化经营具有经济、社会、生态、人文等几多方面的社会价值。但是要使都市农业产生多方面价值,需要建立一种平衡经营者私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产业运行机制。因为都市农业经营者追求的产业价值与政府追求的产业价值存在一定差别。比方说,政府希望农民能生产足够的粮食以保障城市供应,而经营者可能认为粮食生产并没有很大的盈利空间而选择放弃或者减产。这就需要政府提供各方优惠和扶持,以保障粮食产量。可见政府和社会找到符合全局利益的平衡点是都市农业发挥多方面价值的基本条件。

参考文献

[1]尼科巴克等,编,蔡建明等,译,增长的城市,增长的食物[M],商务印书馆,2005年

[2]谷中原,多功能农业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3]林耀初,胡月晓,都市农业产业定位研究[J],山东经济,2006年04期

第7篇:都市文化范文

上世纪20-30年代上海文化的大繁荣很大程度得益于亚文化的大勃兴。随着一大批“薄海民”(小资产阶级流浪文人)在上海聚集,一个激进的都市青年亚文化社群初具雏形。

这些“浪子”基本生活在租界亭子间中,并且抱有左倾的观念。经过两次讲话的界定与重申,“亭子间来的人”一度成为上海文人代名词[2]。这一时期,上海亚文化弥漫着颓废、抵抗、悲哀、亢进、屈从、团结的复杂情调,这既来源于历史的观念、作家的灵感,同样来源于亭子间和租界的空间创造。在批判人文地理学视野下,这个“他者”被视为外在于“城市共同体”,但作为城市的一种要素却不可或缺。如曼海姆所说,社会学研究中知识分子的共性在于往往“不是把精力集中于环境的积极的潜在性上,而是成了潜在于环境中的诱惑性的俘虏”[3]。在错综复杂的理想、主义、人事、口号之争的背后,基于“情感—空间—身体—社会”差异结构的分析,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超越琐碎,理解都市亚文化潜在的人文地理脉络。

一、杂糅感:情感与空间

在都市人文地理学中,租界和亭子间在某种意义上都代表一种“定位政治学”无法看清的领域,具有包容性和混杂特质。都市亚文化是“大都市精神”的体现。现代大都市居民具有在情感上亲近亚文化的冲动,他们往往以隶属于某一亚文化空间为荣,以期获得一种新的文化、性格和身份。

在不同的环境、居所有着不同的历史想象,使得后来的研究者可以看见各种情感地理的社会结构。虽然被家人几番催促北上投考北平女师大,谢冰莹却割舍不了上海这个“文人的摇篮”,宁可躲在亭子间喝自来水,“但不受别人限制的生活是自由的、痛快的,那里的一切是活跃的,进步的,她爱这所‘社会大学’”[4]。作为城市边缘和灶披间的上层建筑,上世纪20-40年代的上海亭子间是一个多方杂处的市民社会的底层。穷学生、失业者、、小贩、佣工借此生息,这里也是滋生青年作家、流浪艺人的域外飞地。在同一空间中,不仅通俗文学和左翼的边缘知识分子日渐成长,即使作为现代主义文学先锋的新感觉派在大革命失败之后也翻译出版过无产阶级文学作品和理论著作,而且还“转向”写过一些普罗小说。

作为早期的带有全球化色彩的资本主义世界的文化飞地,上海都市文化带有鲜明的“杂糅”色彩。贾植芳先生说:“要定义海派文化或海派文学确实是个难题。”[5]我们不必讳言这里是西方人的一种文化构想物,西方世界用一种“异托邦”的幻象来陪衬和确证自身的优越,并且维护自己的利益为侵略扩张服务。但在部分知识人的心中,这恰恰是“必要的邪恶”,边缘文人于其间可以实践知识的挑战者的角色。1850年代以后,上海租界便成为商人、政客、激进知识分子和普通市民聚居的城中城。无论“云里雾里的第三种作家”“跳舞场里的前进作家”,还是“亭子间里的无名作家”都有自己的存在理由。这个控制松散的空间,却充满了活力和能量。徐志摩在《新月》的发刊词中,将当时的上海“思想市场”分为感伤派、颓废派、唯美派、攻击派、偏激派、派、热狂派、标语派、主义派等等十三个派别。至于鲁迅的杂文更是拉拉杂杂,报刊新闻电报信手拈来、随意拼贴,更加从形式上衬托了租界文化的混杂色彩。因此,当1927年南京政府设立上海特别市为收回租界做准备的时候,大部分知识分子和文化人并不响应,他们并没有因对租界外国势力不满而迁入特别市。

先有现代都市“矛盾特色”,方有早期的都市公共空间形态,这激发了“小群”与“大群”之间的能量转换。1930年2月16日,夏衍、鲁迅以及一批亭子间文人在公共租界的公啡咖啡馆秘密集会。在公共租界越界筑路区域窦乐安路233号(今多伦路201弄2号),中国左翼作家联盟随后便宣告成立。租界为亭子间作家的创作提供了宽松自由的语境。当然租界也不完全是一个安全地带,但是正因为它始终处于危险的边缘,这个反抗的社会更需一个乌托邦理想照耀他们前行。如小派正之所见,社团已经是“日常生活的社会依托” [6]。沈从文也痛感,如果底层文人不参与社团,门路便会越来越窄,感情自然越来越坏,终有一天会在“都市病”中一蹶不振。租界和亭子间作为亚文化飞地的重要特点就是,这种居住区的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反应了他们愿意临近亲密关系群体而聚居的偏好。底层阶级在这里聚合,以左联为代表的租界社团和亭子间文人群体因此具有了天然的“邻里关系”。这是带有革命文化亲缘性的亚文化团体的标记。

要言之,都市公共空间的包容性为多样化的亚文化群体提供寄居的家园。虽然在“新月”的号召下,精英文化人依然保持着骄傲的姿态。但是在左联的周围,新兴的亚文化社群因为空间的“亲缘性”正逐渐聚合,这里才是孕育着希望的“另一度空间”。

二、抵抗欲:情感与身体

第8篇:都市文化范文

论文摘要:近年来以婚恋为题材的都市情感剧很受观众欢迎,比如《金婚》、《双面胶》、《蜗居》、《王贵和安娜》、《婚姻保卫战》。这些电视剧在取得了骄人收视率的同时,还引起了社会话题的热议。随着媒介重心的转移和视觉文化的强势崛起,中国电视剧逐渐摆脱了对小说等文学作品的依附,获得了强势话语权和独立主体的地位,成为当今最广泛和重要的叙事艺术之一,其社会文化地位已是今非昔比,日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成为时下最具影响力,负载社会文化意义最多的艺术样态。而情感剧热播的背后,恰恰折射出的是现代中国人婚姻城堡里种种不可言说的问题,记录的是中国人婚姻伦理文化变迁的无奈与希冀。

都市情感剧的概念

都市情感剧,指的是以现代人的恋爱和婚姻经历为主要内容,表现和挖掘在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情感迷茫和困惑的电视剧。它反映的主要是社会人伦关系的重要内容——夫妻关系以及亲子关系,因此从题材上讲,应当说是包含了部分家庭伦理剧以及言情剧。近年来,随着表现内容的丰富、表现手法的多样和剧集数量的不断增多,这类剧越来越受到关注,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它们以现代都市人的情感纠葛、婚恋故事为主题,对当前社会上存在的家庭伦理、社会道德等问题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探讨,并做出不同的道德和价值判断,从而折射出现代人以恋爱观和婚姻观为核心的感情观和价值观的变迁。这些电视剧不同于青春偶像派的言情剧,走的是以理言情的路子,在关注现代人情感需求的同时,努力挖掘情感与责任、婚姻与道德等情感所具有的社会内涵;同时,由于所涉及的内容与伦理关系和传统的家庭伦理剧相比要相对简单一些,伦理教化色彩也并不十分浓厚,而代之以亲和力和感染力,这也成为它能够同时吸引从青年到中年甚至老年等不同年龄层观众的原因。

当下我国都市情感剧发展所处的社会环境

马尔库塞在《审美之维》一书中指出:“艺术的使命就是让人们去感受一个世界。”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相继发展为现代意义上的大都市,成为中国人通向外来文明的窗口,同时由于工业化的逐步深化和商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国内其他中小城市的崛起,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并发展壮大,都市商业文明开始迅速兴起。都市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所在,都市文化已经成为我国现代文化的重要阵地。新生的电视剧艺术也敏感地体察到了这个新兴世界的脉搏,感应到了这个新兴阶层的需求,一大批反映改革大潮中城市和市民生活变迁的电视剧迅速涌入人们的视野。同时,对于文学和艺术来说,都市的形成不仅以都市的经济发展为标志,更重要的是,新一代的都市人出现了。这是一个伴随着现代化交通、通信、印刷和传媒一起成长起来的高智商的人群。城市人是复杂的,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机遇、陷阱、矛盾、选择、困惑、失落与希望。他们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也有在艺术形象中寻找认同的需求。都市文化的土壤随着市民阶层的壮大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不断丰厚,人们对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情感生活作为现代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反映其情感需求就成为日益迫切的事情。这些都为以都市人婚恋和情感为题材的电视剧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契机。

都市情感剧发展反映出我国当下受众婚姻伦理观念的嬗变

现代文明的迅猛发展在为人类创造丰富的物质条件的同时,也在改变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第二、第三次科技浪潮,为现代人带来的绝不只是发达的网络技术、高效的通信手段和充裕的物质生活,人类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受到的冲击才更为巨大和深远。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化,人们在拥有越来越多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了精神生活,尤其是情感生活的匮乏。人们需要从艺术中汲取营养,吸取经验,有时甚至希望从艺术作品中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答案。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与之相伴随,在商业化与世俗化的进程中,人们的情感世界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荡。社会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使婚姻和情感的内容、地位以及表达方式都与过去有了很大的区别。我们向来引以为豪的家庭稳固、婚姻稳定,也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明白对婚姻家庭的幸福期望值不可太高。神圣的爱情受到挑战,家庭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危机。艺术创作的动力往往来自传播的需要和社会的呼应。中国人的家庭和婚姻已经成为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再也无法隔绝于世界之外,被纳入现代艺术的视野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反映家庭、婚姻问题的电视剧也因此备受关注。这些作品往往不是简单地去演绎一个“陈世美”或移情别恋的模式,而是深入到伦理、文化的更深层次,表现当代社会在现代观念与传统观念多重制约下的男女两性性别心理意识及其复杂多样的情感问题,其中不少都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比如《蜗居》,以海萍、海藻姐妹俩的情感生活与所需求的生存空间之间的矛盾作为故事主线,内容涉及房价、反腐、外来人员融入城市的艰辛等极具时代特点的话题,把当下民众所面临的区别以往时代的困惑一一展现,使观众在关注人物命运的同时,也开始审视自己的情感世界和价值取向。在当年获得了极大的关注,一时成为社会性的话题。

都市情感剧对当下受众审美心理的精神抚慰

电视剧从兴起到今天,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就获得了相当大的发展,除了有社会的土壤、契合大众的需要外,还与其自身的特点及创作者的努力分不开。“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众娱乐、大众消费的呼声渐涨,在巨大的社会压力下,人们渴望在疲劳的工作之余,获得情感的慰藉和精神上的愉悦,大批的言情剧应运而生。”①这类电视剧从兴起伊始,就主要以爱情、亲情、友情这些人们最熟悉也最渴望的感情为讲述对象,表现形式不拘一格,喜剧、悲剧、闹剧,有的以曲折的故事和引人入胜的情节吸引观众,为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放松;有的则以情感人,滋润观众心灵,成为一剂抚慰心灵创伤的良药。

人类的爱情、婚姻生活是艺术表现的永恒题材,美好的爱情、完美的婚姻、幸福的家庭是人人心中的渴望。婚恋题材电视剧兼具言情剧与家庭伦理剧的共同特点,既具有时代感,同时又具备与传统因素的契合点,对观众有一种“圆梦”的吸引力。把叙事的焦点集中到婚姻家庭,也让它与电视剧本身的家庭收看方式相符合,更能够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同时,由于“该类题材的电视剧与重大社会现实问题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政治敏感度不强,因而也就在创作上赢得了更大的自由空间,是电视剧国情化、地域化、叙事化特色最重要的表现领域”②。

都市情感剧的发展也体现了创作者们的理性思考与人文关怀。近年来,电视人对这一题材进行了深入挖掘,从不同的角度关注中国人的婚姻危机和情感危机,充分表现了他们高度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在他们的努力下,以都市人情感为题材的电视剧正以其丰富的内容、多元化的创作风格以及直面现实的精神为越来越多的观众所接受和喜爱。

结语

任何艺术都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电视剧艺术作为一种现代新兴的艺术门类,对于当代社会生活更有着最为敏锐的嗅觉,它关注的焦点,往往就是社会的焦点和热点。处在这一转折时期的中国影视文化,既是这一特定时 期的历史产物,同时也是这一时期的历史见证,“一方面,我们可以从这一特定时期的历史语境来观察和阐释这一时期的影视文化,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一时期的影视文化来理解和分析这一特定时期的社会语境”③。我国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发生的巨大变革,使得以婚姻伦理精神为核心的我国婚姻伦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呈现出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并存的情况。正是这种变迁,使得以表现现代人婚姻情感为核心的婚恋题材电视剧,从创作理念到价值取向都受到很大的影响,综观近年来数量庞大的电视剧创作,在内容、题材、主题上对社会生活的强烈关注和贴近,创作视角的平民意识和强烈的现实主义再现风格,成为当下都市情感剧的特征。(本文为2010年度南京艺术学院校级重点课题“都市情感剧研究”的成果之一,课题编号:DGCYYDS10)

注 释:

①曾庆瑞:《通俗电视剧艺术论——世俗生活的神话》,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第9篇:都市文化范文

都市情感剧的概念

都市情感剧,指的是以现代人的恋爱和婚姻经历为主要内容,表现和挖掘在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情感迷茫和困惑的电视剧。它反映的主要是社会人伦关系的重要内容——夫妻关系以及亲子关系,因此从题材上讲,应当说是包含了部分家庭伦理剧以及言情剧。近年来,随着表现内容的丰富、表现手法的多样和剧集数量的不断增多,这类剧越来越受到关注,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它们以现代都市人的情感纠葛、婚恋故事为主题,对当前社会上存在的家庭伦理、社会道德等问题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探讨,并做出不同的道德和价值判断,从而折射出现代人以恋爱观和婚姻观为核心的感情观和价值观的变迁。这些电视剧不同于青春偶像派的言情剧,走的是以理言情的路子,在关注现代人情感需求的同时,努力挖掘情感与责任、婚姻与道德等情感所具有的社会内涵;同时,由于所涉及的内容与伦理关系和传统的家庭伦理剧相比要相对简单一些,伦理教化色彩也并不十分浓厚,而代之以亲和力和感染力,这也成为它能够同时吸引从青年到中年甚至老年等不同年龄层观众的原因。

当下我国都市情感剧发展所处的社会环境

马尔库塞在《审美之维》一书中指出:“艺术的使命就是让人们去感受一个世界。”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工业化步伐的加快,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相继发展为现代意义上的大都市,成为中国人通向外来文明的窗口,同时由于工业化的逐步深化和商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国内其他中小城市的崛起,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并发展壮大,都市商业文明开始迅速兴起。都市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所在,都市文化已经成为我国现代文化的重要阵地。新生的电视剧艺术也敏感地体察到了这个新兴世界的脉搏,感应到了这个新兴阶层的需求,一大批反映改革大潮中城市和市民生活变迁的电视剧迅速涌入人们的视野。同时,对于文学和艺术来说,都市的形成不仅以都市的经济发展为标志,更重要的是,新一代的都市人出现了。这是一个伴随着现代化交通、通信、印刷和传媒一起成长起来的高智商的人群。城市人是复杂的,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机遇、陷阱、矛盾、选择、困惑、失落与希望。他们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也有在艺术形象中寻找认同的需求。都市文化的土壤随着市民阶层的壮大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不断丰厚,人们对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情感生活作为现代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反映其情感需求就成为日益迫切的事情。这些都为以都市人婚恋和情感为题材的电视剧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契机。

都市情感剧发展反映出我国当下受众婚姻伦理观念的嬗变

现代文明的迅猛发展在为人类创造丰富的物质条件的同时,也在改变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第二、第三次科技浪潮,为现代人带来的绝不只是发达的网络技术、高效的通信手段和充裕的物质生活,人类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受到的冲击才更为巨大和深远。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化,人们在拥有越来越多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深深体会到了精神生活,尤其是情感生活的匮乏。人们需要从艺术中汲取营养,吸取经验,有时甚至希望从艺术作品中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答案。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与之相伴随,在商业化与世俗化的进程中,人们的情感世界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荡。社会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使婚姻和情感的内容、地位以及表达方式都与过去有了很大的区别。我们向来引以为豪的家庭稳固、婚姻稳定,也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明白对婚姻家庭的幸福期望值不可太高。神圣的爱情受到挑战,家庭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危机。艺术创作的动力往往来自传播的需要和社会的呼应。中国人的家庭和婚姻已经成为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再也无法隔绝于世界之外,被纳入现代艺术的视野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反映家庭、婚姻问题的电视剧也因此备受关注。这些作品往往不是简单地去演绎一个“陈世美”或移情别恋的模式,而是深入到伦理、文化的更深层次,表现当代社会在现代观念与传统观念多重制约下的男女两性性别心理意识及其复杂多样的情感问题,其中不少都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比如《蜗居》,以海萍、海藻姐妹俩的情感生活与所需求的生存空间之间的矛盾作为故事主线,内容涉及房价、反腐、外来人员融入城市的艰辛等极具时代特点的话题,把当下民众所面临的区别以往时代的困惑一一展现,使观众在关注人物命运的同时,也开始审视自己的情感世界和价值取向。在当年获得了极大的关注,一时成为社会性的话题。

都市情感剧对当下受众审美心理的精神抚慰

电视剧从兴起到今天,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就获得了相当大的发展,除了有社会的土壤、契合大众的需要外,还与其自身的特点及创作者的努力分不开。“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众娱乐、大众消费的呼声渐涨,在巨大的社会压力下,人们渴望在疲劳的工作之余,获得情感的慰藉和精神上的愉悦,大批的言情剧应运而生。”①这类电视剧从兴起伊始,就主要以爱情、亲情、友情这些人们最熟悉也最渴望的感情为讲述对象,表现形式不拘一格,喜剧、悲剧、闹剧,有的以曲折的故事和引人入胜的情节吸引观众,为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放松;有的则以情感人,滋润观众心灵,成为一剂抚慰心灵创伤的良药。

人类的爱情、婚姻生活是艺术表现的永恒题材,美好的爱情、完美的婚姻、幸福的家庭是人人心中的渴望。婚恋题材电视剧兼具言情剧与家庭伦理剧的共同特点,既具有时代感,同时又具备与传统因素的契合点,对观众有一种“圆梦”的吸引力。把叙事的焦点集中到婚姻家庭,也让它与电视剧本身的家庭收看方式相符合,更能够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同时,由于“该类题材的电视剧与重大社会现实问题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政治敏感度不强,因而也就在创作上赢得了更大的自由空间,是电视剧国情化、地域化、叙事化特色最重要的表现领域”②。

都市情感剧的发展也体现了创作者们的理性思考与人文关怀。近年来,电视人对这一题材进行了深入挖掘,从不同的角度关注中国人的婚姻危机和情感危机,充分表现了他们高度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在他们的努力下,以都市人情感为题材的电视剧正以其丰富的内容、多元化的创作风格以及直面现实的精神为越来越多的观众所接受和喜爱。

结语

任何艺术都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电视剧艺术作为一种现代新兴的艺术门类,对于当代社会生活更有着最为敏锐的嗅觉,它关注的焦点,往往就是社会的焦点和热点。处在这一转折时期的中国影视文化,既是这一特定时期的历史产物,同时也是这一 时期的历史见证,“一方面,我们可以从这一特定时期的历史语境来观察和阐释这一时期的影视文化,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一时期的影视文化来理解和分析这一特定时期的社会语境”③。我国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发生的巨大变革,使得以婚姻伦理精神为核心的我国婚姻伦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呈现出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并存的情况。正是这种变迁,使得以表现现代人婚姻情感为核心的婚恋题材电视剧,从创作理念到价值取向都受到很大的影响,综观近年来数量庞大的电视剧创作,在内容、题材、主题上对社会生活的强烈关注和贴近,创作视角的平民意识和强烈的现实主义再现风格,成为当下都市情感剧的特征。(本文为2010年度南京艺术学院校级重点课题“都市情感剧研究”的成果之一,课题编号:DGCYYDS10)

注 释:

①曾庆瑞:《通俗电视剧艺术论——世俗生活的神话》,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