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产种植技术范文

高产种植技术精选(九篇)

高产种植技术

第1篇:高产种植技术范文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为了更好的促进农业的发展,玉米已经成为了农业生产当中的主要研究对象。玉米种植技术的更新,玉米产量的提高对于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意义重大。只有在玉米的产量提高之后,才能够充分的调动起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也是实现我国粮食安全的有力保证。

1 超高产玉米种植的重要意义

玉米具有高产、易活以及抗病虫害能力强和适应能力强的特点,玉米众多优点的集合使得现在很多的农民都选择种植玉米,因为玉米的种植给了农民十分广阔的选择空间,给了农民种植的欲望。另外,玉米在进行收获之后留下的秸秆还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玉米收获之后,一部分可以用来满足当地农民的生活需求,一部分可以售出作为经济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此外,玉米还是很多工业产品的原材料,比如说食品以及酿酒等,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大力的发展玉米的种植技术,提高玉米的种植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超高产玉米在种植过程中的基本特点

每一种植物在自然的生长过程当中都具有着一定的规律,人类在进行农作物种植之前都需要对这个规律进行了解和掌握。人类进行农作物种植的时候都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从当地的环境因素以及土壤状况因素等多方面进行详细的考虑,然后根据农作物自然生长过程当中的规律,对农作物的种植技术进行一定的改进,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对于玉米这种农作物来说,具有下几个特点:

2.1 从生长的温度上看,玉米比较适合生长在气候比较温和的地区。玉米的种子只有在环境温度处于二十五摄氏度到三十摄氏度的范围内的时候才能够正常的发芽。并且玉米在进入正常的生长阶段之后,环境当中的温度尽可能的不要低于十八摄氏度,否则会影响到玉米的正常生长。在玉米开花结果阶段,气温需要达到二十六摄氏度左右的时候才能够满足玉米授粉对于温度的要求。当玉米进入到灌浆期以及果实成熟期的时候,需要将环境当中的温度控制在二十摄氏度到二十四摄氏度之间。如果在灌浆期以及果实成熟期的时候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就会影响到玉米之中淀粉酶的正常运行,这样就会造成玉米的果实不饱满,出现很多的颗粒干瘪。

2.2 玉米对于土壤的要求不是很高,即使是一些地区的粘土以及黄土高原之中的沙土都能够很好的满足玉米的生长要求。但是,通过一定的实验数据表明,玉米比较适宜的在PH值六点五到七范围之内的土壤当中生长,大部分地区的土壤条件都能很好的满足其生长需求。

2.3 玉米在生长过程当中需要的矿物质元素,任何一种土壤当中含有的矿物质元素都不是圆满的,这也就意味着,当一种土壤当中缺乏一种矿物元素的时候就只能够通过施加肥料的方式来满足农作物对于这种矿物元素的需求。通过相关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如果将玉米的产量控制在每平方米土地的产量在一千千克左右的话,那么土壤就需要为玉米提供大约十三千克的硫酸钾、三十一千克左右的硫酸钙、五十千克左右的硝铵以及三十三千克左右的尿素。再就是还需要一些其他种类的矿物元素,比如氮元素,也是十分重要的。

3 特高产玉米在种植过程中的关键性技术

3.1 玉米的选种

由于玉米的种植历史已经很久,在这个漫长的种植过程当中,玉米的种类已经出现了很多,完全可以说玉米的种类是十分复杂的。最常见的几种玉米品种主要有甜玉米、糯玉米、高油玉米以及蛋白质玉米和紫玉米等等,为了更好的提高玉米的产量,我们在进行玉米品种的选择时需要对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土壤条件进行充分的考虑,选择一个适合当地实际条件的高产、高收益、易成活的品种。同时还需要考虑的就是当地农民的种植技术以及管理技术。对于技术条件比较落后的地区可以尽量的选取一些种植技术要求不高,产量又比较高的玉米品种进行种植。

3.2 种子的处理

选好玉米的种子之后,需要做的就是对玉米的种子进行必要的处理,首先就是将玉米种子通过适当的阳光晒晾,促进玉米种子内活性酶的活动,能够很好的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率。然后就是对玉米种子进行浸泡,浸泡的时候分为清水浸泡以及药水浸泡。清水浸泡单纯的就是为了提高玉米种子的发芽率,药水浸泡则是能够在很大的几率上降低种子自身所携带的病菌。

第2篇:高产种植技术范文

关键词:寒地玉米;高产;大垄行间覆膜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15.002

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部,气候极为寒冷,玉米是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大垄行间覆膜技术在当地得到广泛应用,对促进玉米增收增产起到了重要作用。下面具体阐述黑龙江地区玉米大垄行间覆膜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1种植前所需物资准备

1.1耕作机械设备

目前,采用八五二耕作机械厂生产的2BM-3型号行间覆膜播种机,将设备的苗带宽设为65厘米,一次可同时完成3垄6行的播种任务,播种效率较高。

1.2地膜

一般x择厚度为0.01毫米的地膜,覆膜时尽量把地膜宽度控制在65厘米左右。

1.3选择玉米种子

要选择适合在北方寒地种植,并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特点的玉米品种。首选适合机械化收获的中熟品种或晚熟品种。黑龙江地区建议选择吉单522、垦单10等品种。

2开展大垄行间覆膜栽培的前期准备

2.1合理选茬,精心整地

挑选前茬作物为大豆、土豆等肥力较好地块。根据土壤肥力好,耕层深、质地适中,保水保肥好、排水良好等要求选择地块。采用松、翻、耙相结合的耕作方式,其中,要以深松为基础,隔3年深翻一次。秋伏开始整地,深翻厚度为23~25厘米,浅翻在19~22厘米之间,开垄深度应小于18厘米。若采用内翻法,闭垄高度不要超过15厘米。若采用浅翻深松与整地深松相结合的方法,要确保其深度不小于30厘米,耙深在18厘米以上,使地块平整。大垄高度一般在10~15厘米之间,宽度约为90厘米,确保台面平整,垄边整齐,地垄间的距离基本一致,最大限度减少误差[1]。耕翻结束后还应彻底清理土地间残留的杂草、农作物的根、秆等,以防杂物将地膜刺破。

2.2种子处理

在选好玉米种子后,利用八一农大生产的20%玉米种衣剂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用量为玉米种子量的1.5%~2%。

2.3播种时间

一般在土地耕层内5厘米的地温基本稳定时才能播种。黑龙江地区播种时间多选在4月20~25日左右,最迟不能超过4月底。

2.4测土配方施肥

每亩地一般需施优质有机肥2000~2500公斤,并结合整地撒施或条施夹肥。对于地力条件一般的地块,化肥施用量为磷酸二胺15~20公斤/亩,氯化钾12~15公斤/亩,尿素为25~30公斤/亩。对于偏碱性的土地容易缺锌,需施锌肥,用量为2公斤/亩,N、P、K施肥比例宜采用2.28∶1∶2.28。为提高化肥的利用率,一般采用先施夹肥,后播种的一次性施肥法。

3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确定播种时间后及时播种。覆膜后,利用覆膜播种机进行膜外精播,确保玉米种子与地面间的距离在3~5厘米[2]。将地膜拉紧,使其紧紧贴住地面,并在地膜两边均进行压土处理。隔20米的地方就要设置一个横向压土带,防止地面被风吹起。播种过程中要求深度在4~5厘米,尽量保证深浅基本一致,覆土要严密。播种密度要根据品种、肥力以及施肥量确定,通常每亩地的栽植密度为4000~4500株。

4田间管理

4.1查田补苗

全苗是确保玉米高产的基础,在出苗后应及时检查种子发芽情况。一旦发现有烂芽、粉种后应及时备好预备苗。若发现缺苗可通过玉米人工播种器进行补种,或用预备苗,或田间多余苗进行坐水补栽。待长出3~4片叶后,清除弱苗、病苗,并进行一次等距定苗。

4.2中耕除草

为破除土壤板结问题,提高地温,应在出苗后进行铲前深松或铲前趟一犁,深度为6~9厘米,无需培土,以便形成“张口垄”。第二次中耕一般选在拔节前进行,中耕深度要深些,便于切断一部分根系,使新根萌发,从而提高玉米的吸肥能力。在第三次中耕过程中可进行根际追肥,通常于玉米长出7~9叶时进行,追肥部位距离玉米植株10~12厘米左右,深度在10~15厘米之间。高培土成“封严垄”,便于排水排涝。

4.3化学除草

对于土壤墒情较好的地块,可在播后苗前进行封闭灭草,药剂可选择嗪草酮或噻吩磺隆。对于土壤墒情差的地块,可在玉米3~5叶期进行喷雾防治。

4.4病虫害防治

玉米螟:一般在玉米心叶末期进行防治。防治方法:3.5%锐丹乳油15毫升/亩,加入细砂10公斤/亩拌匀后施撒,2.5~3克/株,或将3.5%锐丹乳油15毫升/亩,加水10公斤/亩,装入矿泉水瓶中,并在瓶盖扎上小孔进行喷施,2~3毫升/株[3]。

玉米烂心病:在苗期心叶发生扭曲,褪绿,叶片上留有被小虫子刺吸的痕迹。要重点观察是否有斑须蝽象为害后引起的相关症状。一般采用莫比朗或啶虫脒与菌克毒克混合防治,对叶面进行喷施。

5适时收获

当玉米进入完熟期时应及时采收,并对收获后的玉米进行晾晒或烘干。当粒含水量在20%左右时,进行脱粒处理。

参考文献

[1]张书先.北方寒地玉米大垄行间覆膜高产栽培技术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4,34(09):100.

[2]周宏斌,张义.北方寒地玉米大垄行间覆膜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34(03):351.

第3篇:高产种植技术范文

[关键词] 阳泉曲镇 玉米 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5-0214-0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社会大众对食物的营养化续期越来越高。玉米是我们日常餐桌上常见的食物,其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对改善人体营养结构有着很大作用。此外,玉米还是重要的饲料和工业原料。近些年,我国对玉米的需求量不断提升,而全国范围内玉米种植面积呈现缩小趋势,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就需要我们积极研究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提高单位面积内玉米的产量,尽量满足玉米市场需求。

1 科学选地整地

科学选地和整地是玉米获得高产的关键。玉米适应性强,在任何土壤中都能够生长,但是为了保证获得高产,应该选择土壤疏松、有机质含量丰富、排灌方便,没有连续种植过玉米的土地种植,以壤土或者沙壤土为宜。选地后要做好整地工作。整地深度一般在25~30cm之间,确保地面平整,土壤细碎,上虚下实,为播种创造一个良好条件。对于田间有效层较浅的情况,应该使用深松机进行深松,打破犁底层。一般情况系深松深度在30~40cm之间。结合整地还要做好施肥工作。底肥施入应该坚持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方法。一般情况下,每亩施入完全腐熟的农家肥2000~3000公斤,施入复合肥30公斤,磷肥15公斤,钾肥10公斤。将上述肥料混合均匀后随整地一起施入。

2 科学播种

2.1 做好种子处理工作

首先,科学选种。玉米种子对保证玉米获得高产和稳产有着很大影响,因此,一定要科学选种。要结合当地的气候环境、种植制度和田间肥力情况,选择生产潜力大、抗病虫害性能高、抗旱、耐倒伏的杂交玉米品种;其次,做好种子处理工作。在播种前需要做好科学选种工作,将种子在阳光下暴晒2~3天,提高种子的吸水能力,同时将种子的瘪粒、病虫害粒和机械损伤粒及时去除,提高种子纯度。播种前2~3天使用粉锈宁、多菌灵或者辛硫磷进行药剂拌种。对于有条件的种植户我们推荐使用包衣种子,大丰系列较适合当地种植。

2.2 适时播种

首先,足墒播种。结合当地气候条件,一旦田间墒情适宜应该立即安排播种作业。结合地区病虫害流行趋势,抢墒早播,避开病虫害发生的高峰期,一般在4月20号-5月5号播种;其次,确定合理的播种量。播种量要结合立地条件和玉米品种综合确定,一般情况下机械播种每亩用种量为2~2.5公斤;最后,机械化播种。玉米播种采用精量播种机进行播种,播种深度维持在5~10cm为宜,行距维持在50~60cm之间。在正式播种前需要调整好机械,确保播种一致,播种均匀,不存在重复播种和漏播现象。

3 做好田间管理工作

3.1 查苗补苗、间苗定苗

玉米播种5~7天左右就会连续出苗,出苗后要及时检查田间出苗情况,针对缺苗的应该及时补种或者移栽。对于田间断垄不严重的从稠密地区移栽玉米苗,对于断垄严重的使用相同玉米品种催芽后直接播种,确保田间出全苗。当玉米生长到3~4个叶片之后应该及时进行间定苗,间苗按照去小留大、去弱留强、去杂留纯的原则进行,对于缺苗地^应该保留两株玉米苗。

3.2 做好中耕培土工作

做好中耕工作可以疏松土壤,促进玉米根系生长发育。一般情况下,拔节期中耕1次,大喇叭口期第2次中耕并培土。中间如果遇到降雨天气,还需要额外进行一次中耕,促进土壤呼吸和玉米根系生长。玉米出苗后如果田间杂草较多,可以使用化学除草剂进行除草,严格控制好除草剂的使用量。

3.3 做好施肥灌溉工作

首先,做好施肥工作。一般情况下,每亩产量在500公斤的地块需要碳铵80~90公斤或者尿素30~40公斤。在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要结合玉米实际生长情况进行科学追肥。从玉米进入拔节期就需要及时进行追肥。一般在玉米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孕穗期要及时进行施肥,每亩每次追施尿素10公斤。

4 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在当地玉米常见病虫害主要有玉米螟和丝黑穗病,有一年发生过粘虫。针对这些病虫害,在做好农业防治的基础上还要做好化学药物防治。对于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要点: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倒茬、适时晚播、提高播种质量、农药防治、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焚烧或深埋。农药防治:可用五氯硝基苯处理土壤,也可用高巧、立克莠进行拌种。玉米螟的防治要点:玉米收获后彻底处理秸秆,粉碎还田、烧柴、沤肥等。种植抗螟虫品种、灯光诱杀(用高质汞灯诱杀玉米螟蛾)。药剂防治,螟虫进入茎秆或雌穗之前用氯氰菊酯进行防治。对于玉米黏虫可以选择使用20%杀灭菊酯乳油15~45克对水50公斤喷雾,或用5%灭扫利1000~15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

参考文献

[1]不同种植密度下的夏玉米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J]. 吕丽华,陶洪斌,夏来坤,张雅杰,赵明,赵久然,王璞. 作物学报. 2008(03)

第4篇:高产种植技术范文

一、选地

选择海拔1500~2600米,具有5°~15°的倾斜缓坡,土壤疏松肥沃,pH值5.9~7.0,有洁净、充足灌溉水源的沙壤土地块种植山葵。

二、播种育苗

山葵在四川省雷波县从9月到翌年2月均可播种。10月播种育苗则出苗快、出苗率高、苗壮,可露地越冬。9月播种若气温高,需搭遮阳棚。11月至翌年2月播种需在塑料大棚内育苗或搭建小拱棚。山葵种子失水过多极易丧失活力,必须低温层积保存。播前需用10毫克/升的6-BA(细胞分裂素)或75~100毫克/升的赤霉素处理,并在15~20℃的条件下催芽,发芽率可达70%以上。50%种子发芽时即可播种。山葵种子千粒重为8.8~9.4克,每亩苗床用种量1.5公斤。开浅沟点播,株距4厘米、行距10厘米,每穴播2~3粒种子。苗床长10米、宽1.2米左右。1亩山葵幼苗可移栽1公顷大田。播种后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5~6个月后,幼苗3~4片叶、株高10~15厘米时即可移栽大田。

山葵也可采用蘖芽和根繁殖或用组培苗繁育。为减少病害的发生,蘖芽和根应置于70%多菌灵500倍液中浸泡15分钟后再浅埋于冷凉的林下土中,经4~6个月即可将小苗移栽大田。

三、定植

1.整地与做畦

选择土层深厚(耕作层30厘米以上)、肥沃的沙壤土地种植,忌与十字花科作物连作。定植前1个月深翻土壤30厘米,施底肥。每亩施腐熟农家肥2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硫酸钾15公斤、尿素10公斤、硼肥1公斤。肥土深翻混匀后,顺坡形自上而下做畦,畦面宽70厘米、沟宽40厘米、畦高40~45厘米。畦向要倾斜避水,不能横向挡水,更不能顺向放水。

2.定植

山葵3―12月均可定植,但以3―4月和9―10月定植最佳。若提早到2月定植,须加盖拱棚。高温季节定植,需覆盖遮阳网遮阳。山葵宜浅种,深5厘米、不露根、覆土不超过生长点,定植后浇定根水,如须根过长,可将其剪短后再栽。每畦栽两行,株距35~40厘米,按“品”字形栽植,每亩定植3500株左右。

四、田间管理

1.遮阴

山葵生长需阴凉的环境,光照过强叶片易灼伤、变黄或焦枯。夏季光照较强,应用木桩搭遮阴棚,覆盖遮光率60%~70%的遮阳网。遮阴棚尽量东西延长,高温季节在东西两侧再设遮阴帘。11月至翌年3月不遮光。

2.肥水管理

春季定植后40天左右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定植后5个月即当年9月进行第二次施肥,每亩施硫酸型复合肥(氮-磷-钾为5-15-15,下同)50公斤;翌年3月采收花薹后进行第三次施肥,每亩施硫酸钾型复合肥30公斤;5月进行第四次施肥,每亩施硫酸钾型复合肥50公斤,9月可整株采收。山葵根茎膨大期,可喷施0.2%~0.4%磷酸二氢钾2~3次,促进根茎膨大。

秋季定植后,当年不施肥。翌年3―4月进行第一次施肥,每亩施硫酸钾型复合肥50公斤,同时摘去少量花薹;5月若采收叶片,可进行第二次施肥,每亩施硫酸钾型复合肥30公斤;9月进行第三次施肥,每亩施硫酸钾型复合肥20公斤;第三年的3月进行第四次施肥,每亩施硫酸钾型复合肥50公斤,5月采收或延至8月下旬再采收。施肥需距离根茎10厘米施入,防止灼伤根茎发生黑斑。

山葵生长期间,每年人工除草3~4次。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旱季保墒,雨季防洪排涝。

3.病害防治

病害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合理科学使用化学药剂。首先做好种源控制,不从病区购买种苗,选用抗病品种,苗期做好病害的预防。推广组培苗繁育,培育健康种苗,建立无病种苗繁殖区和生产区。栽培地块宜选择夏季气温不超过28℃,土壤持水量大、有坡度的地方。及时清除山葵下位叶及病株残体。及时挖除病株,病穴用生石灰或百菌清、多菌灵、甲基硫灵菌等药剂封闭。尽可能避免连作,宜与禾本科、豆科作物轮作或在山葵移栽后套种光叶紫花苕,改善山葵微生态环境。

五、采收

第5篇:高产种植技术范文

一、高产栽培法

1、选种

选择适应当地生长、在有效生育期不贪青、株高90~110cm、分蘖率高、秆强不倒、抗病性强、不早衰、适合本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中晚熟品种。如龙粳19、垦稻18等。

2、育苗

秧盘育苗时,把用水稻壮秧剂(15kg/袋)配制的营养土撒放在秧盘里用平板刮匀、刮平,去除多余细土,用播种器适量播种。播种后覆0.5~0.7cm厚营养土,用微喷浇透水,待苗床没有积水时。每40m2苗床用1支丁扑乳油灭草剂封闭灭草。秧苗一叶期控制温度在25~32℃,秧苗二叶期在25~28℃,秧苗三叶期在20~25℃开始通风炼苗,在离地面60cm高的挡风膜上部放风控温,随时观察苗床的干湿度和棚内温度,防止秧苗青枯病、立枯病的发生。发现病情及时喷施立枯净等农药。

3、插秧

秧苗移栽当天,起苗前施入磷酸二铵100g/m2作移栽送嫁肥。此肥不可早施.过早施用会产生肥害。机械插秧规格为26cm×13cm、30cm×10cm,机械插秧株行距保持整齐一致确保24万~28万穴/hm2,为水稻丰收打下坚实基础。在旋耕整地前施入水田基肥,通过旋耕搅拌,达到全程施肥、深层施肥目的。

4、水肥管理

灌溉方法以浅水为主,增温促进水稻生长发育,同时根据水稻各个时期的生理生态要求,采取晒田、间歇灌溉和深水灌溉相结合的方法,调节和促控水稻生长发育。立秋后,田间昼夜温差较大,白天浅水增温,晚上深水保温,增强根系活力,加快生育进程,实现安全成熟。

二、病虫害防治

1、水稻纹枯病

氮过量、密植、灌水过多均易导致纹枯病严重发生。一般以分蘖盛、末期至抽穗期发病为盛,以抽穗期前后发病更烈,主要侵害叶鞘和叶片,严重时可危害穗部和深入到茎秆内部。水稻纹枯病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辅以药剂防治。

(1)栽培防病。以肥水管理为中心,肥料应注意稳施氮、磷。增施钾、锌肥。以施足基肥、保证穗肥为原则,水稻生长中期不宜施氮肥提苗。灌水要贯彻“前浅、中晒、后湿润”的原则。

(2)药剂防治。以保护稻株最后3~4片叶为主。施药不宜过早(拔节期以前)或过迟(抽穗期以后)。药剂选择:5%井冈霉素水剂2250mL/hm2或12.5%纹霉清水剂1500~3000mL/hm2。或20%纹霉清悬浮剂900~1500mL/hm2,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50~hm2,对水750~1050kg/hm2喷雾。

2、水稻稻瘟病

长期灌深水或过分干旱、偏施氮肥等导致稻瘟病发病重。水稻一生中有3个易感病时期,分别是苗期、分蘖盛期和抽穗齐穗期。穗颈瘟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应在破口期及齐穗期及早预防。稻瘟病分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

(1)科学田间管理。培育壮秧。施足基肥,增施钾肥、锌肥、有机肥。巧施穗肥,适时晒田。

(2)种子处理。10%401抗菌剂1000倍液浸种48h或80%402抗菌剂2000倍液浸种48~72h,直接催芽,或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浸种24h。洗净后催芽。

(3)药剂防治。叶瘟应在发病初期(病叶率3%时1喷药保护。穗瘟在抽穗初期喷药保护,以后视天气情况决定喷药次数。药剂选择: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50g/hm2或40%富士1号1500z4hm2,或40%克瘟散乳油2250~3000g/hm2。

3、水稻螟虫

水稻螟虫分为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螟虫危害严重时可造成白穗。防治方法:用15%雷钻乳油1350toldhm2,或13.5%钻心炮乳油1350mL/hm2,或13.5%伐克乳油1350mL/hm2,或13.5%决斗乳油750mL/hm2。或10%金佛乳油600mL/hm2,或辛乳油1350mUhm2对水900kg/hm2喷雾。

(1)二化螟。应在低龄幼虫高峰期施药防治。

(2)三化螟。第1次用药在水稻大肚期(破口期前3d)防治。7d之后可再用1次。

(3)稻纵卷叶螟。江宁区重要的迁飞性害虫之一,条件适宜,发生危害的程度就重。在新的小虫苞出现时施药防治,水量要足,喷雾均匀。

三、收获

第6篇:高产种植技术范文

【关键词】番茄;选种;方法;高产种植技术

1.选种与种子处理

选用高产、优质、抗病、耐贮运、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为了防止病害发生和保证良好的出苗率,可对种子做如下处理:

1.1温汤浸种

在55℃热水中放入种子,然后不停搅拌至水温降到30℃后浸泡3~4小时。主要防治早疫病、晚疫病、叶霉病、溃疡病。

1.2磷酸三钠浸种

先在清水中浸泡3~4小时,然后在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20分钟,捞出洗净,可有效防治病毒病。

1.3干热处理

将干燥的种子在80℃的恒温箱中处理48小时,主要防治病毒病。

将浸种后的种子在25~28℃的条件下催芽,等到60~70%的种子出芽即可播种。

2.培育无病虫壮苗

2.1播前准备

选用阳畦、大棚、温室等育苗设施,并最好配有防虫遮阳设施,以有效防治病虫害。营养土用2/3无病原物熟土与1/3充分腐熟的圈肥混合,拍细过筛,并在每立方米过筛混合物中加入氮、磷、钾复合肥2kg或过磷酸钙1kg,草木灰5kg。可用50%的多菌灵对营养土进行消毒,也可将福尔马林喷洒在床土上,用塑料薄膜闷盖3天后揭膜,等到气味散尽后进行播种。

2.2播种育苗

播种期要根据当地当年的气候条件和所选品种的苗龄来确定。播种量根据定植密度及种子大小来定,一般每667m2栽培面积,直播用种量100g左右,育苗定植用种量20~30g。苗床播种前要浇足底水,水渗下后薄撒一层营养土来找平床面,播种后覆0.8~1.0cm营养土。苗床上再用50%拌种双粉剂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上细土均匀薄撒,用以防治猝倒病。

2.3苗期管理

出苗前的管理:高温天气时白天要遮阴,床温要保持30℃以下,雨天要加盖薄膜防雨。播种后出苗前苗床土不能见干,要保持湿润,畦面可覆盖草苫进行保湿。

分苗:在2~3片真叶时进行分苗,可将幼苗分入直径10~12cm的营养钵中;也可分入事先调制好营养土的分苗床中,株距12~13cm,行距12~13cm。

分苗后的管理:分苗后缓苗期间,中午应适当遮阴,保证床温白天在25~30℃之间,夜晚在18~20℃之间;缓苗后床温白天保持25℃左右,夜间15~18℃。定植前数天,适当降低床温锻炼秧苗。

苗期防病:苗期应及时拔除病虫苗及弱苗。也可喷200~250倍波尔多液预防病害。

3.定植

定植地块应在整地、深耕的同时施腐熟的优质有机肥,并配施氮、磷、钾等复合肥。如果用营养钵育苗,定植时可将营养钵一同栽入土中。如果不是,则应在定植前4-5小时浇一次透水,移植时多带土,减少伤根。定植密度视品种特性、气候与土壤条件、整枝方式及栽培目的而定。

4.田间管理

4.1灌溉与排水

番茄生长初期,需水量较少,但到结果旺期,由于正值夏季高温,蒸发大,需水更多。往往需结合施肥(粪肥)每隔3~5天定时定量灌水一次。沟灌时水面不宜高于畦面。

4.2追肥

除基肥外,要有充分的追肥。定植一周内,施一次“催苗”肥,促进营养生长;第一穗果开始膨大后,施第二次追肥;第二穗果相当大,第一穗果将要成熟时,茎叶又生长,需肥量大,要施第三次追肥;第一、二穗果采收,第三至四穗果迅速生长,要施第四、第五次肥。和基肥一样,追肥亦不宜偏施氮肥,而要配合磷、钾肥 。追肥为人粪尿时,初期施用宜薄些,后期要浓些。在生长前期如果发现叶色淡黄,可施一次硫酸铵,效果很好。

4.3中耕、除草与地面覆盖

中耕常与除草及培土结合进行。第一次中耕一般在定植缓苗后进行,第二次在定植后一个月左右,结合培土进行。此后因植株已高大,不再中耕、培土。用塑料薄膜进行地面覆盖,可以促进茎叶和根系的生长,提早开花结果,增加产量。

4.4植株调整

整枝方式主要有单干式与双干式两种。单干式——把所有的侧枝全部摘除,只留主干。双干式——除主枝外,再留第一次花序直下叶腋所生的一条侧枝,而把其它的侧枝全部摘去。因植株各部分生长有相互的作用,故整枝摘芽工作不可过早或过迟。如叶腋的生长能刺激根群的生长,摘除过早不仅会影响根系的生长,还会导致根群内输导系统的发育不完全。此外,在番茄的植株调整中,还要结合摘心、摘叶、摘花等工作。

4.5落花落果及其防治

落花的主要原因是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引起花器的发育不良,花粉管伸长缓慢,以及营养不良,水分缺乏引起的花柄离层的形成。对于因阳光过弱、下雨过多或营养及水分的不足引起的落花落果,可以通过改善栽培技术来解决。若因温度过高或过低引起落花,则可用2.4-D10-20ppm,PCPA25-50ppm等生长调节剂来缓解。

5.保果疏果

在不适宜番茄坐果的季节,使用番茄灵、防落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花穗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果效果。为保障产品质量,除樱桃番茄外的其它品种应适当疏果。

6.采收

采收要及时分批进行,以减轻植株负担,确保品质,促进后期果实膨大。采收工具要清洁、卫生、无污染。

第7篇:高产种植技术范文

关键词:玉米; 高产; 种植技术

一、 我国玉米种植的现状

在我国随着机械化种植的宣传,一部分地区已经开始普及机械化生产。但是一些较偏远的地区还在使用传统的玉米种植技术,受自然因素的影响,玉米的产量小,质量差,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 我国玉米高产种植的技术

一是改革种植方式,多数地区都以清种为主,即以玉米种植为主,少量插以黄豆等低矮作物。改变传统的种植方式,采用放大行距、缩小株距的二比空种植形式,增加玉米的通透性。另外,还可以采用玉米与大豆等低矮作物的交换带间作种植方式,增加玉米之间的间距,提供玉米充足的光照、水分、肥料等生长必需能源,保证玉米的良好生长,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二是大垄双行地膜技术,在不改变原垄宽度的基础上,采用大垄双行的方法,实行小轮耕。发挥边行的优势,将玉米垄的通风、采光等做到最好,促进玉米植株的光合作用。对玉米实行覆膜技术,有增湿、保肥、早熟、增产等功效,是玉米增产的新技术。

三、 我国玉米高差种植技术的推广

一是要合理选种、处理种子。种子是玉米种植的基础,所以种子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玉米高产种植的成败。在玉米种子的选取中,应选晚熟或者中晚期成熟的高产的种子,同时,优良的杂交品种亦是首选。在气温较低的地区,可以提前进行育苗,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另外,气候适宜的地区可以先晒种,进行种子包衣,还可在温水中浸泡种子,提高发芽率。

二是要适期播种,合理密植。玉米的种植应该在适宜的土壤以及温度下进行,采用点播方式来进行播种,合理密植,株距35-40cm为宜,尽量做到给每一株玉米以充分的生长空间,玉米植株之间都具有充足的土壤、肥料和水分的供给,保证大部分玉米植株的正常生长。

三是要巧施肥、广除草。改变传统的施肥方式,选择高效的秃戏柿希将种植过程中多次施肥简化为只施一次基肥,一次给足玉米生长所需的矿物营养,增加农肥的使用,补充养分。肥料营养丰富,不仅仅促进了玉米的生长,同时还会使田间杂草得以快速生长,杂草将田间的土壤覆盖,影响了玉米根系的呼吸。使用化学除草剂拌以细沙,用喷雾法施药,除草效果较好。值得注意的是,尽量小雨后喷药,因为这种方法对干燥土壤的除草效果不理想。合理施肥、除草,给玉米生长以良好的环境,促进玉米高产。

四、 我国玉米高产种植的病虫防治

一是玉米发病规律。病菌的冬孢子散落在土壤中,混入粪肥里或沾在种子表面越冬。冬孢子可在土壤中存活三年左右,玉米播种发芽时,冬孢子同时萌发侵入玉米。从种子萌发至5叶期,都可侵染。病菌侵入后,蔓延在生长锥基部的分生组织中,花芽分化时菌丝向上蔓延至花蕾原始体,形成丝黑穗。在防治中,要选育和应用抗病品种;减少初侵染来源。采取铲除病苗和可疑苗、中期铲除病苗、后期割除病株,并把病株带出田外深埋、施用腐烂的粪肥;加强苗期管理,促进快出苗,增强抗病力,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二是玉米粗缩病防治。玉米粗缩病也称玉米条纹矮缩病,是由灰飞虱吸食叶片汁液后,使玉米植株中毒感染病。染病症状是:植株扭曲生长,有的植株发生矮化、节间缩短,呈丛生型(君子兰苗),叶色浑绿,叶片厚短而宽,硬而脆,密集丛生。背面叶脉上产生粗细不一的蜡白条纹突起,用手摸有明显的粗糙感,植株矮化严重,一般是在四至五叶片染病,一般不能抽穗,造成绝产,七叶片之后感病的植株能抽穗结实,但发育不良,减产幅度很大,因此玉米粗缩病是玉米生产上的指名病害。

玉米粗缩病主要以预防为主,植株一旦染病 治疗 效果不是很明显。因此在预防和防治上主要做到:一是清除田间地边杂草、消灭灰飞虱繁殖场所;二是适当早播,调整播种期,使玉米苗期避开灰飞虱迁飞盛期;三是在播前药剂拌种,可用种子量的0.2%-0.3%,甲拌磷。四是苗期喷药防治:玉米四叶期可用40%水硫磷乳油,30毫升,喷雾,也可用菌毒清600倍液或毒宁6000倍液,加喷施宝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合喷雾,可有效预防灰飞虱的侵害。五、我国玉米高产种植的节水灌溉。在一些较为干旱的地区种植玉米,除了必要的工作之外,灌溉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它保证了玉米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充足水分。通常汲取地下水进行灌溉,在整块地的整理工作完成之后,以水泵喷洒的方法对玉米田进行灌溉。注意节约用水,根据玉米生长需要的水分来调节灌溉的水量,以水来调节发挥肥料的作用,使玉米在水肥的共同作用下,良好生长。

五、 总而言之,在追求玉米高产量的同时,还要注意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并不是所有先进的技术都适宜所有地区的玉米种植。由于土壤、气候等等原因,农业工作者应该因地制宜,制定有效的、适应本地区玉米生长、高产的技术,适当播种,及时收获。

参考文献:

[1] 矫贺霞.高产优质玉米种植实用技术.作物栽培,2011,(03):35-40.

第8篇:高产种植技术范文

关键词 大豆;种植现状;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5.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9-0036-01

Abstract Soybean planting status of both China and Anhui Province were described,the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soybean were introduced,including seeding,cultivating,planting,water management,weeding,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damage prevention,harvest and other aspects,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oybean planting,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soybean.

Key words soybean;planting status;high yield;cultivation technology

1 大豆种植现状

大豆是我国的重要粮食和经济作物,是人们植物蛋白和油脂的主要来源之一,它对于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几乎家家都经常食用豆腐、豆芽、豆油等。而我国的大豆生产水平还很低,远远满足不了市场上对其廉价优质的迫切需求。主要表现为单产低,品质差,种植面积逐年萎缩。全国除东北大豆平均产量较高外,其余地区在1800 kg/hm2左右徘徊,如果遇到灾年,收成更少;生产管理较粗放,基本上靠天收获,投入少。总产相对于需求严重不足,多年来一直依赖大量进口转基因大豆,近2年进口大豆占全年大豆消费的80%以上,国产大豆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我国大豆单位面积产量不够高,与最大的竞争作物玉米相比,其种植效益比较差。

大豆是安徽省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80万hm2左右,是我国第二大产区,是高蛋白大豆优势生产区域。种植区域集中在沿淮淮北,如阜阳、亳州、宿州、淮北、蚌埠等地。虽然面积大,但平均产量不足1 500 kg/hm2,低于全国平均,年产大豆110万t左右,远远满足不了当地需求。而且,由于生产的品种多、乱、杂,品质不一,导致大豆商品质量差,加工效益差,无法形成规模优势,市场竞争力弱。究其原因,还是生产中优良品种欠缺,栽培技术不配套。主要问题如下:一是单产低,全省平均单产约1 800 kg/hm2。二是种植品种多、乱、杂,农民传统上习惯自己留种,品种混杂严重。三是良种意识薄弱,人们已普遍认同玉米、小麦、棉花等需年年购种,对大豆品种缺乏年年购买新品种的意识。四是栽培管理技术粗放,投入少,基本上靠天收,丰年多收,灾年少收甚至不收。五是丰产、广适的新品种少,推广新品种的力度也不足,示范带动作用小。六是相对于小麦、水稻、玉米等作物,无论是政府,还是农民,都不够重视大豆的栽培技术,致使品种与技术推广力度不足;在传统观念上,又多认为大豆栽培技术简单,其根瘤菌有固氮作用,甚至不需施肥;而且,随着除草剂的广泛施用,优良的传统耕作技术――“中耕除草”也不再普遍应用。最终,大豆单产增长缓慢,一直在低位徘徊。已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呼吁:不要忽视适宜的配套栽培技术的增产效益。

2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大豆是绿色增产增效的首选作物之一,要提高大豆生产水平,首先应尽快尽多地选育高产、稳产、优质、抗性好,适应性广的大豆新品种,其次是配套适宜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然后是迅速有力地推广应用。大豆新品种的推广,一般可使产量提高约10%,而应用与之配套的栽培技术,可实现高产。根据品种特性,在各个生育阶段抓住当地当时的主要矛盾,采用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其增产作用非常明显。

2.1 抢墒、造墒争早播,确保齐苗、壮苗

根据土壤墒情,做到足墒尽量早播种。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播种。根据土壤墒情、种子发芽率、留苗密度等确定播种量,一般发芽率逾85%的播种量为75~90 kg/hm2。大豆萌发时所需水分多[1-6],土壤水分充足时要抢墒早播,水分不足时应造墒播种。另外,一般播深为3~4 cm,且深浅要一致,覆土均匀,播深不应过大。在时间和天气适宜的情况下,可旋耕后播种[1-2],结合土壤墒情旋耕1~2遍,旋耕前适量增施底肥,优质农家肥、氮磷钾复合肥的施用量分别为15~30 t/hm2、150~225 kg/hm2,应注意的是氮磷钾复合肥的施用量宜少不宜多[1-2]。

2.2 合理密植,检查苗情

大豆植株各个叶腋都是形成产量的部位,密度过大或过小,均影响光的利用。应合理确定适宜的栽培密度。该品种栽培密度一般为22.5万~25.5万株/hm2。板茬播种的可密些,较瘠薄田块可适当密些。大豆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缺。对密度大的要及时间苗[3-4],播种后15 d严格掌握株距进行定苗,定苗时去除不合理苗,例如杂株、病苗、弱苗等。

2.3 做好清沟沥水,谨防苗期受渍害

大豆苗期是其生长发育的重要的时期,茁壮的茎叶、发达的根系是大豆高产的基础,而苗期宜轻旱而怕淹,应做好苗期清沟沥水工作[1],雨水过多时,注意排水防渍。

2.4 适时浇水

苗期需水量少,轻微干旱,可促使根系生长[1-6],使根系发达、茎杆粗壮,促进壮苗。开花、结荚及鼓粒始期需水量多[1-2],应保证水分供应。遇旱及时浇水。

本品种平均单株有效荚数近50个,适宜的水分供应有利于荚的生长。为减少花荚脱落和秕荚形成,应严格按照栽培密度和供水要求进行操作,保证充分鼓粒,达到荚多、粒多、籽粒饱满,进而实现高产的目标。

2.5 中耕除草

2~3片复叶时(大约播后20 d)施药,提倡化学除草,选用除草效果好、副作用小的苗后除草剂[1-3],严格按照操作规律和剂量细致均匀地施药。也可实行人工除草,定苗后中耕1次。

2.6 防治病虫害

大豆生育期中,病虫害防治不可缺少,尤其是近几年来,虫害发生有加重发展的趋势,如不及时防治,就会严重影响大豆产量。苗期注意防治地老虎、蚜虫等虫害;花荚期注意防治斜纹夜蛾、造桥虫、大豆食心虫等虫害[1-5];鼓粒至成熟期注意防治卷叶螟、紫斑病等。8月17―22日为大豆食心虫的防治期。近年来,大豆成熟前多阴雨天气[1],紫斑病普遍发生,应加强防治,可在大豆鼓粒中期,喷施多菌灵+甲基托布津1次,7~10 d后再喷施1次,可以有效防治紫斑病和提高发芽率。其他虫害应根据田间虫情及时防治。

2.7 适时收获

适宜收获标准:植株叶片基本落光,籽粒变干,手摇植株哗哗响[1-6]。成熟后要及时收获、脱粒、晾晒,待含水量下降到13%以下方可入仓[1-6]。收、打、晒的过程中要防止混杂、籽粒破碎,确保种子的发芽率和商品性[1]。

3 参考文献

[1] 李智.国审阜豆9765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种子科技,2007(2):65.

[2] 王敏.大豆新品种安逸13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大豆科技,2009(5):61-62.

[3] 戴海英,尹庆良,刘佳,等.夏大豆齐黄29号配套栽培技术[J].种子科技,2006(4):63-64.

[4] 蒋成功.国审阜豆9765大豆品种的示范与推广[J].安徽农学通报,2010(15):73-74.

第9篇:高产种植技术范文

[关键词] 玉米种植技术 高产施肥 粮食生产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6-0193-01

种植密度、施肥不当等均可能导致玉米产量的不高,施肥的不当可能给玉米的授粉带来不良影响,进而影响到玉米的产量。在施肥方面,肥料是玉米增产增收的基础,正确认识玉米施肥的关键点,并在农业生产中不断创新施肥方法,充分发挥肥料的重要作用,促进玉米的茁壮成长。

1 玉米种植高产施肥概述

玉米种植高产施肥可以具体分为两类,一是最大潜力施肥、二是目标产量施肥,是以生产目的为标准进行分类的。其中最大潜力施肥是将玉米生产的最大潜力为生产目的,但是这种施肥方式需要比较大的施肥总量。而目标产量施肥的概念是相关人员先将想要实现的有效产量目标确定好,然后以相关产量需求为标准,计算出其中需要的养分量以及土壤能够提供多少有效养分量,然后进行具体施肥计划的制定。一般来说农民希望实现肥料的最少化并达到经济利润的最大化,将投资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高产施肥满足的是高产农作物在养分方面的实际需求,并且要用最少的消耗创造出最高的产量。除此之外高产施肥的基础是将土壤自身的实际供肥能力充分的挖掘出来并进行利用,使土壤养分能够保持平衡状态发展下去。所以负责高产施肥的人员必须对不同土壤的养分供给能力有足够的了解,并且结合气候等相关因素,才能真正保证玉米实现高产和优产。

2 玉米高产施肥的自然特征

玉米高产施肥要求相关人员对玉米自身的生理特点和自然特点有足够的了解,并且将这二者结合起来。首先玉米高产施肥会涉及到叶面积以及叶面值等相关系统,玉米具有越大的叶向值,那么叶片就可以因为自身的挺拔产生良好的上冲性,在单位面积内可以容纳更大的绿叶面积,那么获得的光合群体自然也就是更大范围的,对于玉米高产有很大的帮助作用。除此之外玉米施肥工作比较完善的玉米会长出更硬的茎秆,在抗倒性方面更强,这样一来其密度和叶面积的相关系数值也就得到了有效的增加。同时玉米施肥本身就可以获得比平展性玉米施肥更大的叶面积系数,因此增加了其光合面积,在生理条件方面也满足了玉米施肥高产的要求,在产量上来说玉米施肥比平展性玉米施肥要高出很多。

群体叶面积系数值的具体数值大小与光合面积的大小可以说是直接相关的,而时间有所变化的光合面积又可以直接体现在光合势方面。一般来说玉米施肥有关的产量与玉米光合势数值之间呈正比关系。玉米施肥的密度也直接影响着绿叶面积增长的速度,密度越大就可以获得越快的增长速度以及更好的透光性。玉米根系吸收营养的能力直接对玉米的施肥效果产生影响,玉米施肥具有越强的根系吸收能力,就可以让植株自身具有更高的抗逆能力,植物衰老的速度会减慢下来,同时叶片的功效期限可以得到明显的延长,光合作用产物自然会获得更高的产量。

3 玉米种植高产施肥技术要点和选育问题

3.1 技术要点

玉米种植可以使高产施肥成为现实的原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就在于它可以将玉米施肥的品种的植株株型进行改变,群体因此会获得更高的通风性,并且有助于提升叶面积的系数。但是经过调查发现,如果在相对密度比较低的情况下,杂种可以发挥出快速提升作物产量的优势,但是在高密度的环节下,只能在一部分个体形状上看出杂种带来的高产量优势,例如千粒重的,想要保证群体增长最重要的就是株型的良好,所以株型比较紧凑的话可以对高产产生促进作用。

除此之外国外学者研究发现,对玉米产量造成影响的状态中高密度和遮光是比较相似的,这说明玉米施肥品种如果耐密性能比较差的话,在高密度环境下就会减产,因为没有合理的分布光线所以植物没办法吸收到充足的光照。一般选择育苗时期进行施肥,因为这是时候其根系干重会获得比较快速的发展,后期稳定地进行发展并且深层具有较多的根系数量,各个部分紧密的生长在一起。如果玉米施肥的密度比较高的话,在根系粒仔增重的过程中吸收能力也是比较良好的,获得了更深的吸收层次导致气生根也更加发达,那么密度就不会太过影响到气生根的生长活力,对玉米增产有很大帮助。

3.2 选育问题

玉米施肥的选育问题和玉米高效施肥的效果之间有直接的联系,玉米施肥中株型比较理想的那部分,基本都是直立性的叶片,直立性叶片的优点在于收光均匀,尤其是在植物群体较大叶面积的情况下,直立叶片可以保证上中下层的叶片都能均匀地受光。想要提升玉米施肥产量,选育以及改善株型都具有促进作用,所以将玉米高效施肥产量提高上来有以下两个有效措施,一是将改良后的株型穗数增加,二是让穗粒重量增加。在高纬度地区的话大穗可以更好地实现高产,所以让玉米施肥高产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多穗,要进行那些具有高强度抗压性的玉米杂交品种的培育。

4 结束语

玉米生产和我国粮食生产的总体情况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玉米产量增加必然会使我国粮食生产总形势得到有效的好转。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玉米种植高校施肥的一些特征和自然条件,然后对玉米施肥的相关技术以及技术要点进行了认真地分析,最后提出玉米施肥产量增加的有效途径就是玉米选育以及改变株型,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玉米产量的提升工作。

参考文献

[1]刘林. 关于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要点的探讨[J]. 农民致富之友,2016,No.52706:188+267.

[2]张祥银. 宣威市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点[J]. 中国农业信息,2015,No.173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