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疾控档案范文

疾控档案精选(九篇)

疾控档案

第1篇:疾控档案范文

1 背景

我市2003年成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而随着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蓬勃发展,引发了疾控系统从职能、机构到人员的大调整。而建立在原有职能、机构、人员上的传染病信息档案管理工作也无疑面临着改革的压力和挑战。特别是2004年1月1日统一应用国家建立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我市按照卫生厅要求认真落实,并成功的应用了国家建立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监测了全市110万人,监测网络覆盖到全市93个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保健机构。将信息采集从乡镇到国家,形成了五级网络(中央、省、市、县、乡),实现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随着疾病监测信息系统的升级发展,传染病信息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该从哪些工作入手,如何对定时、实时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利用是一个急需研讨的问题,对长期传染病数据信息档案信息资源的编研、开发利用已成为各级疾控系统档案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2 问题

目前,基层疾控系统传染病档案管理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对传染病档案的重要程度认识不够配置不足;疾控中心自成立以来,从编制到科室的组建,再到人员的配置上都有了新的变化,由于编制的减少,人员十分短缺,档案管理人员由原来的专职人员改为兼职人员,传染病档案工作无专人收集管理。二是整理归档的重点传染病档案材料不够完整,在质量上得不到保证,对数据的分析不到位,档案材料无价值。三是传染病档案管理工作仍然没有跳出封闭式管理模式,信息意识、服务意识、改革意识淡薄,没有超前性、预见性,消极等待,被动服务,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使传染病档案管理得不到发展,停滞不前。

3 对策

学习《档案法》,同时,按照相关规定,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实施。只有这样才能使档案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提高传染病档案工作人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做好编研工作,应具备档案编研专业知识和疾病控制专业知识。疾控系统档案人员多为“半路出家”,因此加强对档案编研工作的认识和编研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做好编研工作的基础。另一方面,档案人员只有学习和掌握了疾控专业知识,才能阅读和分析业务技术报告和总结,才能选择反映专业特点和内容的编研材料题目及适合的类型,这是确保编研材料具有价值的前提。

要建立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的传染病档案,要注意平时积累和及时记录,按要求组卷归档,文件材料要及时形成。不同病种、不同疫情的传染病资料一定收集整理齐全,防止缺漏,保证档案的系统性。传染病档案的文字和图像等符合国家的标准,要有一定的规范性,编写的文件材料内容要与国家标准的实际参数、数据符合。

充分发挥档案作用,传染病防控任务是一项连续性很强的工作,在开展疫情监测的分析预测、制定防治策略等都需要掌握和对比档案资料。科学、规范的档案管理能将所有年度的传染病监测资料集中起来加以汇编,做出有针对性的统计和分析,使档案的利用变得系统和直观,极大的提高准确性、针对性和节省时间,更高效的防控传染病。

第2篇:疾控档案范文

1疾控档案的分级管理问题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业务档案的划分范围,应本着总体性、综合性、分析性及学术性的原则,将那些反映主要业务工作总体水平的档案资料、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保管时限长的基础监督监测档案划分为中心级档案,以确保中心业务档案能反映和概括本机构业务活动及工作水平。一是将疾病预防控制业务档案纳入疾控中心档案管理体系,由疾控中心办公室统一领导,疾控中心综合档案室组织实施。二是将业务档案分为一级、二级档案两级。一级档案:凡划归疾控中心管理的业务档案,由各科负责整理,定期移交给疾控中心综合档案室归档,统一保管和提供利用。二级档案:一般是指处、科、室档案。凡划归处、科、室管理档案,由各处、科、室收集整理归档,指定专人负责保管,提供档案信息为现实工作服务。

2疾控业务档案范围的划分

2.1一级档案范围。业务工作法规、标准及技术方法的研究档案,重要的请示与批复、重要的证书、调研报告、研究成果等;年度或跨年度的法定传染病、地方病及中小学生常见病等疾病防治方案、流行病学分析、疫情流行趋势预测、不明原因疾病调查等;年度或跨年度疾病监测总结分析;重大事故、重大疫情、中毒调查处理的有关资料,包括调查报告及现场调查分析总结;专题调查:包括调查设计、调查报告或总结、统计汇总资料。各项业务工作的统计月报、年报。全国、河南省、市级刊物上发表的业务论文。

2.2二级档案范围。疾控中心处、科、室级档案范围对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所提供的报表、总结等资料。因疾病流行规律,防治措施来自长期、大量的日常性监测工作的积累,不仅对当年的疫情分析有用,更可能是若干年发现或分析疫情流行规律有用,不少资料需要逐年加以补充。一些资料的保管周期不易确定,可随需而定。因此,这些一般性、经常性业务活动形成的资料应作为二级档案保管。二级档案可划分为:疾病监测报告,包括流行病学调查原始资料、调查方案;基层常规报表,包括月报、季报、年报等;重大暴发疫情的处理资料;疾病监测原始记录、督导检查记录及总结等。

3疾控档案应当具有专业特色

疾控工作发展到哪里,档案工作就应该延伸到哪里。当前,随着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科研、监测、检验技术服务职能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加强,疾控档案和资料的收集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这就带来了疾控档案部门职能、机构、制度、人员的加强,也为进一步开展疾控档案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因此,要特别重视疾控档案资源体系、利用体系和安全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疾控档案信息的作用,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4加强新时期疾控档案工作

4.1加大疾控档案信息化建设力度。要通过建立疾控档案信息化中心为龙头,切实提高资源体系的信息化程度。建立科学的信息化网络平台,加快信息化资金投入,实现疾控档案数字化加工,真正把疾控综合档案室建设成为疾控中心信息保管和利用中心。

4.2建立切实可行的疾控档案管理体制。针对疾控档案种类多、利用率高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建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牵头领导组织,制订符合实际的档案归档范围和分类方案,要加大疾控档案业务指导力度,科学标示,科学保管,切实提高疾控档案标准化、规范化程度。

4.3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总要求,加强对专兼职档案干部的配备、管理和继续教育,提高档案业务技能和水平。要积极开展业务协作组交流机制,学先进,比创新,重实绩。要关心爱护档案工作者,在工作和生活上给予帮助,充分发挥档案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3篇:疾控档案范文

【关键词】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建设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涵盖了各种传染性疾病、慢性非传染疾病、计划免疫、卫生检验、学校卫生、食品卫生等各类公共卫生的档案信息。疾控中心档案是历经长期收集、积累、整理而逐渐形成的,是各类传染病逐步绝迹的历史见证,能够为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宝贵的参考资料。随着社会经济朝着自动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加强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促使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前提,对预防已灭疫情再次爆发和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提升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近年来,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普及,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不断增强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建设,是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疾控中心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有利于解决传统档案管理方式易损坏、难查找的不良问题,从而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为工作人员查找和使用档案资料提供了便利条件。其次,促使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朝着开放化、网络化和系统化的方向转变,大幅度地提升了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毋庸置疑,疾控中心档案有着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对提升疾病预防工作的水平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疾病预防的逐步重视,增强疾控中心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其在疾病预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是疾控中心业务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二、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一)增强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配置。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就是要将纸质档案信息转化为数字化信息,提升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和便捷性。信息化基础设施是保障档案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档案数字化装置和信息网络系统,涵盖了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服务器、交换机、信息安全系统、存储器和路由器等硬件和软件设施,其中最为重要的则是计算机网络。因此,疾控中心要不断增强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配置,建立并不断完善先进的档案信息系统,努力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档案管理的各个部门,使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提升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水平,为疾病预防工作水平的提升提供有利帮助。

(二)加大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力度。档案信息资源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环节,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涵盖档案资料的数字化以及电子文件的采集和接收,其建设的工作主要有档案资料目录中心的数据库建设、电子档案和专门数据库的建立。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直接决定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效果,是衡量档案信息化水平的关键要素。因此,疾控中心要不断加大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力度,加快目录数据库的建立进程,确保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提升数字信息资料的采集和整合水平,为全面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管理提供支持。

(三)提升档案人员职业素养。档案人员是推动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力量。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的逐步推进,档案管理工作对档案人员职业素养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努力提升档案人员的职业素养已经逐步成为疾控中心推进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条件。疾控中心要重视档案人员职业素养的提升工作,定期对其开展职业培训活动,努力提升他们的计算机水平和职业素养。与此同时,疾控中心要积极引进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加强档案管理人才的队伍建设,为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奠定人才基础。

(四)建立健全档案信息化管理体制。疾控中心要深刻理解档案信息化建设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带来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档案信息化管理体制,不断增强档案规范化管理水平。疾控中心要严格依据档案管理制度的相关要求,充分考虑本地的实际情况和疾控中心的工作特点,建立并不断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体制,并确保制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特别要对电子文件的采集、整合、保存等工作,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充分发挥绩效考核这一方式的积极作用,努力提升疾控中心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五)强化安全管理水平。疾控中心要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利用安全性能较高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安装保密性较高的系统软件,及时检测操作系统的软件的安全漏洞,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升级和安装补丁程序,确保疾控中心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此外,疾控中心要在档案管理系统中安装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有效地将各种计算机病毒抵御在档案管理系统之外,提升档案管理系统的防护水平,避免未授权系统的入侵和电子文件的篡改,切实有效地保障疾控档案的安全性,从而为疾控中心的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安全可靠的参考资料,提升疾病预防和控制的水平。

三、结语

在新形势下,疾控中心要不断增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大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力度,努力提升档案人员职业素养,建立健全档案信息化管理体制和不断强化安全管理的水平,这对提升疾控中心档案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也只有这样,才能提升疾控中心预防和控制疾病的水平,从而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胡海 单位:仁寿县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参考文献】

[1]邹明涛.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的信息化管理[J].黑龙江档案.2016(03).

[2]吴桂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4(32).

[3]李敏.浅谈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的信息化管理问题[J].才智.2014(12).

第4篇:疾控档案范文

一、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档案管理意识不强。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非常繁琐,对档案管理人员要求很高,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保持足够的耐心,细致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疾控中心属于公益性机构,主要提供公共卫生防治服务,由于某些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不重视,认为其不能产生社会效益,因此未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也没有安排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工作。因为档案管理人员业务能力不强,导致档案管理不够规范,难以保证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二)档案管理水平不高。很多疾控中心缺乏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无法满足当前形势下档案业务发展的要求。一些疾控中心对档案的整理把控能力不强,未能统一、集中管理档案,造成大量档案被分散到各个科室。此外,一些珍贵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不及时,不能充分发挥出档案的作用,档案得不到有效利用。

(三)档案管理不够规范。从当前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来看,还显得不够规范,缺乏健全的工作制度,也没有将相应标准明确下来。在需要使用档案资料的时候,经常要用大量时间去翻找,从而影响了档案的利用率,很难真正发挥出档案的作用。不仅如此,档案制作过程也不够规范,书写很随意,未留出装订线,对之后档案的装订造成麻烦。

(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滞后。当前信息技术已经非常普及,将其运用到疾控中心档案管理中,可以简化工作流程,节约人力和物力,并让档案资料得到妥善保存。现阶段很多疾控中心已经开始应用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不过其功能还不多,实用性有待提升。此外,很多档案管理人员不熟悉信息技术,工作中仍然以纸质档案为主,需要进一步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

二、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完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疾控中心档案具备不可复制的特征,需要认真开展档案收集与整理工作,让档案管理更加规范,并得到有效利用。对此,疾控中心要结合《档案法》相关规定,从实际档案管理工作情况入手,不断完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将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等要求明确下来。比如对档案收集工作而言,需要及时进行收集,保证档案资料的完整,不出现遗漏。此外,档案管理人员还要督促各科室认真收集和整理本科室形成的档案资料,严格落实各类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和科学。

(二)注重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疾控中心领导要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并安排专业档案管理人员负责。在日常工作中,要定期开展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让他们掌握最新的档案知识,提升职业道德素养。由于疾控中心档案管理工作有着服务性与保密性等特点,还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让档案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能够在工作岗位上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升疾控中心档案管理队伍的素质与能力,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确保卫生防疫工作顺利开展。

(三)提升?n案管理的规范性。疾控中心可以采取档案两级管理措施,包括中心级与科级两种。其中中心级档案的行政性较强,主要内容有行政文件、人事管理档案、财务管理档案;而科级档案学术性较强,主要形成于日常工作中,档案资料取决于服务对象,容易发生变化,内容有疫情流行病因分析报告、各类年度分析报告、日常监测报告、免疫规划档案、艾滋病患者档案、结核病患者档案、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档案、健康教育工作资料和疫情调查处理材料等。疾控中心要结合实际业务的特征,将档案两级管理工作标准明确下来,并成立相应的管理小组,安排专人负责工作,从而让档案管理更加规范,便于今后的查询与利用。

(四)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疾控中心通过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出档案资料的价值,为本地卫生防疫工作提供服务。对此,疾控中心要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纳入发展计划中,逐步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将室藏档案资源利用起来,确保信息化系统更具实用性。同时还要丰富系统功能,提供查询服务,并结合分类查询、综合查询以及模糊查询,让档案资料有更高的利用率。

第5篇:疾控档案范文

1 疾控档案管理面临的问题

1.1 管理意识淡薄、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够。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人员包括部分领导人员,不重视档案工作,认为档案工作是一项简单的收集、保管的事务性工作,不是单位的主要工作,不能给单位带来经济效益,认为档案工作就是单纯的存档,没有实质性的用途。“守好摊”,不丢失,不泄密,能应付外调、查档和各类检查就行,使本单位的档案工作无法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求。

1.2 档案管理的硬件基础设施落后。档案一般保存在单位档案室,档案室应该有独立的保管场所和专门的管理人员。有的单位档案数量多,但基础设施落后,甚至缺少必备的管理条件。特别是一些基层疾控机构,没有专用档案室,不少档案室办公条件较差,库房、办公、阅览未实现三分开,档案保护设备配置不全。同时,档案室建设也不规范,档案柜陈旧老化,保管条件简陋,档案室狭窄、潮湿,“六防”设备不配套,极易引起档案材料霉变、虫蛀,影响档案的安全保管。

1.3 档案信息化建设薄弱。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管理中广泛运用,管理手段不断进步。但许多疾控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还采用手工收集、检索,信息量小,落后的工作方式不利于档案的利用和档案资源的开发。目前,还有许多疾控单位仍然没有建立完善的局域网,使得信息不能共享,有碍于疾控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

1.4 管理力量薄弱,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手段落后。疾控机构档案人员队伍在专业素质、理论水平、文化程度等方面参差不齐,档案专业毕业人员较少,知识结构不合理,现代科学知识匮乏,高层次的档案专业人才更少,不适应新形势下疾控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而且,大部分档案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对档案管理要求,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等业务不太了解,而且身兼数职,对档案工作精力投入不足,往往只是将材料放入档案盒,未对档案及时分析与整合归档,重“藏”轻“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不足,造成档案利用率不高。

2 档案管理工作改进的措施

2.1 强化法制意识,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搞好档案工作着重要从“提高认识、强化制度”上下功夫,使依法治档的理念深入人心。加强档案工作制度建设和管理网络建设,切实把档案工作列入疾控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保证档案工作专项经费,落实各级领导档案工作责任制,实行档案管理“四同步”“三纳入”等制度,使依法治档工作落到实处。

第6篇:疾控档案范文

(一)对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当前,我国各地的疾控档案管理工作都得到了加大的发展,但这种发展多半都体现在对工作设施、工作条件的改善上,在队伍建设方面始终没有提起注意力。从作者所收集的数据来看,在所有的疾控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中,学历达到本科的人数比例仅为48%左右,而具有中级职称的人数比例更低,仅有34%左右。而造成疾控档案管理队伍这样现状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认识到加大管理队伍建设对疾控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作用意义。

(二)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人才

在作者的调查与了解中,当前疾控档案管理队伍中,只有极少一部分人受过系统性的档案管理培训,而其余的大部分人都是“业余人员”,没有专业方向的档案管理知识与经验,也不会刻意的去学习、研究相关知识。这就容易在疾控档案管理工作中造成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对信息资料的收集不全面,对信息资料价值的鉴别不科学、不客观,对档案资料的整理混乱、不成体系。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使得疾控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难以得到提高,难以适应现代化条件下的疾控档案管理工作需求。

二、加强疾控档案管理队伍建设的措施建议

(一)从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出发,强化工作人员档的案管理意识

首先,要通过宣传、教育等措施,增强疾控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自身工作的认识,让他们知道自身工作的开展关系到整个疾控系统工作的有效性,使他们能够养成自律、客观、科学的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其次,要加大对《档案法》的宣传力度,通过会议、手册、录像等途径,提高疾控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法律意识,还可以收集其他地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先进事迹,组织疾控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学习,形成一种从领导到基层工作人员所一致认同的疾控档案管理工作价值。

(二)具有方向性的进行人才招聘,引进新鲜血液

疾控档案的保密性、技术性以及政策性都非常的突出,疾控档案管理工作也更是复杂,它包括了对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鉴定、统计、保管以及利用等众多内容,且每一个工作环节在当前的档案管理理念下都具有一套相应的处理办法与处理理论,这就要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还能够做到吃苦耐劳。所以,在招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时候要具有方向性,目标要明确,一方面必须要求工作人员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对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进行考虑。确保新招聘的工作人员能够成为“复合型”的档案管理人才,能够成为疾控档案管理工作当中的新鲜血液,切实有效的推动疾控档案管理工作向前发展。

(三)合理配置,优化管理队伍结构

要搞好管理队伍建设,队伍结构优化非常重要。当前,要提高疾控档案管理队伍建设质量,就必须要加大投入力度,多途径、多方法的培养创新型、应用性、复合型疾控档案管理人才,坚持外引、内训相结合,提升疾控档案管理队伍质量。同时还要适当的引入竞争机制,突出工作人员与疾控档案管理部门之间的双向选择性。基于对每个工作人员个体之间差异的考虑,他们在很多方面都可以进行互补,比如性格、知识结构等等,所以要从工作人员的年龄、性别、文化水平、性格特征等进行科学的队伍配置,最大限度合理、有效的优化管理队伍结构,争取能够将每个工作人员个体的优势都发挥出来,保证疾控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

(四)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开发疾控档案事业主力军

在人才的培训上,首先要求工作人员必须要掌握必要的档案管理知识,并将其自身所会的知识能力运用到档案管理上来。总之,要紧跟时展对疾控档案管理工作所提出的新要求,动态的进行业务培训创新,从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分类等能力角度出发,鼓励档案人员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不断了解和掌握新方法、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通过业务培训,提高综合业务素质,使档案工作步入规范化轨道。管理部门应在组织上、制度上、时间上、经费上给予保障,在培训方面采用参加培训班、进修班及继续教育等方式,对大专学历以下档案人员除学习档案专业课程外,还应加强外语、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学习和档案知识岗位培训培训,以适应当前形势需要。

(五)建立激励机制,激发档案管理队伍积极性

第7篇:疾控档案范文

一、档案室资源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疾病预防控制的档案室资源是疾控中心档案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疾控中心档案收集完整的有效手段。疾控中心相对于其它单位而言,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发展,有相对长久的历史背景。多年来,疾控中心从基本建设中形成的自身档案,是从其它行业即使是书本都无法取得的。一些具有核心竞争力价值的显性知识和存于科技人员大脑中的隐性知识一旦形成档案后,对单位可持续性发展和自主创新就提供了可靠的保证[1]。因此,借助于疾病预防控制的档案室资源建设的特色化、信息化、数字化,运用先进的建设手段,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发挥档案在疾控中心运行的作用,就能提高疾控中心在市场经济中的核心竞争力。建设疾控中心的档案资源,就是要与中心的核心业务相结合,并与中心各职能系统、各业务流程有机地紧密联系,形成高效协作和集成化的中心信息链,把档案的收集、积累工作贯穿于整个中心的工作流程,从而保证档案形成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保证各项档案收集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使疾控中心的档案部门成为信息资源中心,为中心正常运行提供准确无误的信息资源。

二、档案室资源工程建设建设之我见

2.1全面化

全面加强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项业务建设,是我中心档案室档案工作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证。我中心档案室要继续推进档案法制建设,抓好档案立法工作,落实执法责任制;坚持做好档案考核工作,建设全面化的档案资源,推动我中心档案工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按照档案馆“五位一体”的建设要求,全面推进档案室建设、档案信息建设、及公共服务建设;进一步加强中心档案工作,深入开展建设全面化档案资源;高度重视档案资源安全建设,确保档案全面、安全、万无一失。

2.2特色化

近年来,我中心在注重接收疾病预防控制文书档案进馆的同时,加强了对不同门类、不同载体档案的征集工作,单独建立突出的疾病预防控制成功的案例档案,利用档案信息,对比较特别的、新奇的疾病的预防控制手段方法进行保留、总结,建立特色的档案资源,让我中心各部门的工作人员了解重大的、特色的疾病预防控制实例,使工作质量得到提高[2]。

2.3信息化

新时期提出大力加强管理信息化建设,因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档案资源建设成为提高中心档案建设、管理水平的有效突破点,我们应及时推进建设的信息化,抓住这一契机,实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建设新模式。

首先,利用疾控中心信息平台,将传统的纸质文件转变为数字文件,延伸档案的利用范围。作为我中心档案的收集、整理者,应深刻体会到档案信息在中心目标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档案信息不仅能对中心的战略决策起到沟通、参与作用,还能进行具体的对比、分析、协调,能有效保证中心的目标计划与具体执行是一致的,以调整资源配置,纠正目标偏差,使目标导向正规化,进而促进实现战略目标,提高管理绩效。其次,应该加大与我中心文秘部门的联系。文秘工作是档案工作的先驱,要保证档案室资源的质量,就要保证文秘工作的质量。在现代化进程推动下,档案管理者应该学会利用CAD绘图技术以及办公OA系统,建设信息化档案,使电子文件有效的保存和利用[3]。但由于电子化信息很容易受到人为的删减损坏或病毒的侵害,因此我中心的档案工作者还应该联系中心的文秘部门对档案信息文件进行收集、整理、归档、加密等安全措施,以促进实现全过程管理,保证档案的管理与利用。还有,领导与员工要上下支持,形成良性循环,达到内外互补。档案在我中心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我中心不能闭门造车,应该让领导把重视度转移到档案上,让我们档案工作者明白只有交流才能进步,提供给我们档案工作者交流的机会,加以借鉴其经验。同时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使各中心之间相互接触、反馈,共同为实现档案室资源建设信息化服务。

2.4数字化

加强我疾控中心档案室档案的数字化建设。这主要是对我中心的档案室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即把各种以传统的物理载体形式体现出来的疾病预防控制的档案信息数据,通过扫描、著录等方式全部转换为用磁盘、光盘等计算机的各类存储器存储的数字记录形式[3],初步完成中心档案室的档案信息建设向数字化转换的准备过程,这是档案资源建设数字化的重要基础,也是使传统档案室过渡到数字化档案室的前提。目前,我中心档案室一是要加快机读目录著录的进度。现在可以利用政通档案管理软件输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事等全宗的文件级、案卷级目录,并建立起档案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事等几大类信息资料的目录专题数据库,为查阅利用这些档案提供方便。二是建设档案资源原文、多媒体数据库。可以试图先扫描部分有较高利用率的文书档案,并上传部分照片档案,建立档案室珍贵文件档案的多媒体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同时,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事等重要资料刻成光盘,达到可全文件阅读并打印的要求。

第8篇:疾控档案范文

1、 加强档案管理人员培训力度

提到档案管理工作在中心业务工作中的重要性,很多人都不以未然,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可有可无,只要把主要业务工作完成就万事大吉。这是对档案管理工作和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所以要加强《档案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力度。鉴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强化档案管理人员思想道德教育,树立档案工作者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也刻不容缓。另外,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耗资费时,现代化程度高的系统工程。拥有一批具有高素质的新型档案人才是当务之急。所以,必须强化档案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的培训,熟悉掌握档案业务和行业标准,积极参与档案学术研究,不断提高理论研究水平,加速档案管理信息化和现代化的进程,推动传染病防治和疾控档案工作的健康发展。

2、 加强相关业务信息的收集力度

加强档案信息收集工作是档案开发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疾控档案是以疾病预防和免疫控制为主。其中还包括党群工作、行政管理、基本建设、五大卫生、预防保健、设备仪器和会计管理等。具体内容如在地方病检测,结核病、艾滋病、慢性非传染病防治等工作中形成的疫情调查报告、检验结果、公文、图表、录音、录像等各种门类和各种载体档案。档案管理和相关业务工作人员应各负其则,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认真整理、编制、研究,使之成为疾控工作者了解世界范围内传染病流行和疾病防控领域前沿发展状况的主要渠道。为领导决策疾控中心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3、 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科技含量

有了大量的信息资源,如何方便、快捷、准确地管理和利用这些信息资源,使之达到更好的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目的。是疾病预防和档案管理工作者的当务之急。最好的办法就是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科学地管理档案,建立一套规范和实用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为疾控信息资料提供信息存储、管理、数据传输和其它服务。从而大大提高信息资料的可利用性。并运用数字电子影像技术,将传统的纸质等档案载体的文字、图片、影像等直读信息转换为数字代码信息,结合运用计算机管理软件,对数字化档案信息进行存储、管理、索引。既节省档案信息存储空间,又保持文件资料凭证的原始特征。这样大量信息文件能快速的录入和输出,取代纸质档案查阅费时、费力等不方便和原始档案容易损坏传统方式。大大提高档案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疾控档案管理中保存困难、管理成本高、检索困难的问题,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重复劳动。

4、 加强疾控信息统计分析和利用

档案信息是社会一种巨大的信息资源,强化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搞好疾病预防控制档案信息统计与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疾控中心的自身建设,同时也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病菌、新疫情和大量相关及交叉学科的信息,要及时进行信息统计分析。通过对新生病菌的演变过程和疾控领域中诸多现象的发展过程进行观察、研究,准确地反映疾病流行的速度、范围和病菌变易等真实情况,从而得出疫情活动和预防、免疫的客观规律。为中心疾控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使疾控预防机构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的需要,实现了高效利用档案的目的。

第9篇:疾控档案范文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开展预防传染病、慢性非传染病、职业病和对突发疫情的调查处理、卫生监测、检验技术服务、健康教育、预防医学科研和教学等业务工作活动中,形成了大量的业务技术档案。

一、首先提高对疾病控制业务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必须充分认识业务档案的价值、地位、作用和意义。同时,要充分认识业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将会严重影响公共卫生事业工作的深入开展。要切实转变观念,强化信息意识,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指导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

二、建立切合实际的业务档案管理制度,依法治档

建立健全档案管理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档案工作实现管理现代化的行为准则。对种类繁多、形式各异的业务档案,要实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就必须建立切合实际的业务档案管理制度。依法治档,依法护档,依法用档。努力提高档案管理部门的责任意识,建立系统有序的管理体制,档案的权威性在于其真实可靠性。真实是档案的生命,也是档案管理部门的神圣职责。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供利用。只有增强档案管理职能部门的责任意识,在工作中坚持照章办事,努力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把好部门自身关,才能确保档案的质量。

三、疾病控制业务档案管理的特点

我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日常业务活动中大量地、直接地是形成服务对象档案,即在对其所辖区内或对被划定为管理的单位或个人所提供的经常性的疾病控制、卫生监测服务中所形成的材料。这些材料的保管周期不易确定,需随所服务的对象的存亡而定,而且不少材料还因工作需要逐年加以补充。另外,疾病控制工作成果的取得周期长,其疾病流行及防治规律得自于长期的大量的日常性监督监测材料的积累。这些常规性监督监测材料不仅对当年的疫情分析有用,更可能是在若干年以后,能从中发现和分析出疫情流行规律。因此会形成中心与科室二级保存管理体系。一般性、经常性业务活动形成的材料作为科级业务档案管理。工作计划、规范性文件、综合性或总结性能够全面反映和概括本机构业务活动及工作水平报告以及在基础监测上形成的且具有一定学术价值且保管期限长的材料则提交中心作为档案进行管理。

四、目前疾病控制业务挡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事倍功半。各级疾控中心对纳入档案管理的内容没有明确的要求或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模式。许多应该纳入管理的档案没有纳入管理。有的单位没有把档案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方案中,致使档案收集效率不高,档案不齐全。

(二)档案意识不强,档案利用率较低。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足,只抓眼前而忽视对长远发展有利的档案管理工作,忽略了疾病控制的连续性和历史资料的完整性,造成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不足,导致档案利用率不高。

(三)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 。只重视预防医学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和继续教育,尚未将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纳入计划和要求,大部分档案管理人员专业出身较少,知识面较窄、学历偏低,有的是兼?人员。甚至于有些档案管理人员是从其他的岗位转调过来的,且平时档案管理人员进修学习的机会不多,缺乏系统的档案知识培训,致使许多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跟不上形势的发展,缺乏创新和活力。

(四)档案管理设施不全,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不高 。目前大部分疾控中心存在着档案库房不够规范,档案管理设施不全,档案设备比较陈旧、管理技术落后等问题,制约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虽然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不断发展,并且已经广泛普及,但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管理医院档案的却较少,一些档案工作还停留在手工收集、检索上,且大部分档案管理者对计算机信息技术不够了解,致使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不高。

五、积极利用信息自动化管理技术,建立与纸质档案并存的电子档案管理体系

(一)所谓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并存。就是指在同一个档案馆(室)内,归档的同一种档案信息内容,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既要保存电子档案.又要保存纸质档案.就是在电子环境下将一些需要永久、长期保存和需要维护归档的电子档案.及时从计算机上拷贝并输出成纸质档案作常规保存。继续用传统的文件形式来保持其原始性.证据性和权益性.或是把一些利用频繁需要传输联网的已开放的纸质档案录入.转化为电子档案.以满足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需要,目前,我国计算机已经普及利用,办公自动化、自信自动化正在迅速发展,所以,电子文件取代纸质文件已是大势所趋目前,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并存的局面已经形成,对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进行共同管理,对档案界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

(二)两种不同载体的档案有着各自的特点。既有相对性和独立性,又有统一性,我们的具体的实际工作卡。既要坚持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又不至于将纸质档案的理论、方法生硬的套搬于电子档案。基于这样的出发点,我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创建电子的档案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不盲目地仅仅是将纸质档案制成电子副本,造成不必要的财力、物力的浪费,这样才有可能在电子档案大量涌现时,真正做到既重视电子档案,搞好电子档案的管理,又能正确地对待纸质档案,使其继续发挥应有的作用。只有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类档案信息资源,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五、加强对档案员的培训和指导,推行责任制,加强考核

必须加强对档案员的培训和指导。档案室可定期举办档案业务培训班,并将档案业务学习列入档案员继续教育的学习内容,进行学分评定,以提高他们学习档案业务的积极性。要为档案工作者的知识更新、业务水平的提高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加强在职培训,适当安排脱产进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