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青少年逆反心理范文

青少年逆反心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青少年逆反心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青少年逆反心理

第1篇:青少年逆反心理范文

关键词:逆反行为 探讨 基本意义 原因 影响

逆反心理,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特殊态度,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传统的观念定式与特定的教育情景下产生的认知信息相对立、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背离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

逆反心理的形成是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过程的结果。其心理机制的过程是:首先,是教育的内容及相关的信息在特定的教育情景中,引起受教育者的注意;其次,是受教育者接触并理解教育的内容,并将所理解的信息及所形成的观点和态度与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和态度观念加以比较;最后,经过比较、分析,作出接受或抵制的态度反应。如果受教育者经过比较分析之后,确认与原有的认知相悖就产生抵制,进而产生逆反心理。可见,逆反心理的实质是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是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逆向心理倾向。

影响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因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主观因素。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产生首先是和青少年时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紧密连在一起的。

1、青少年时期由于大脑的发育成熟并趋于健全,脑机能越来越发达,思维的判断、分析作用越来越明显,思维范围越来越广泛和丰富。特别是思维方式、思维视角已超出童年期简单和单一化的正向思维,向着逆向思维、多向思维或发散思维等方面发展。尤其是在接触社会文化和教育过程中青少年渐渐学会并掌握了逆向思维等方法。正是青少年思维的发展和逆向思维的形成、掌握,为逆向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心理基础和可能。

2、青少年时期青少年在性方面的发育逐渐成熟,由此而引发的性征越发明显和突出,随之性别意识、性意识便逐渐强化和建立。由于性的发育而导致的性别意识、性意识又进一步在心理上产生断乳,进而形成渐趋强烈的个性意识、独立意识、成人意识。面对老师的教育,家长的指教,有意无意的回避、反感甚至背离。教师诲人不倦的施教、家长苦口婆心的相劝等等,早已被强烈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感意向驱散了。

第二,客观因素。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客观因素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根本环境,它是人生中最先接受教化的地方。家庭中不同的教育方式会培养出孩子不同的心理品质和个性。一些家庭中不良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例如家长教育方式的简单粗暴或命令式、专断式等惯用的教育方法,以及在生活、学习等方面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等,这些都无形的在孩子心理上造成一种压力,当这种压力不断积蓄、沉淀,青少年又找不到良策排解时,便在情感上对我们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说教、劝说产生抵触,在情绪上不满,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2、学校不良因素的影响。学校是青少年成长和社会化的主要环境,学校不良因素的作用也是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又一因素,而且是主要因素。学校不良因素对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教育指导思想的偏离和方法上的不当。具体来说一些教师在教育指导思想上存在着为完成施教任务而完成施教任务等应付差事的想法。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教师不认真探索教育的最佳、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教育从内容到形式的照本宣科、呆板乏味,使学生对教育产生反感或心理上的逆反。二是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不尊重青少年学生,不顾及他们的心理感受与体验,当他们出现问题时,不是站在青少年的角度分析问题,而是一味地强调师道尊严,导致他们因对教育者本身的排斥,进而对我们的教育产生逆反心理。

3、大众传播及社会文化的影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及大众传播事业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日益扩大,不仅给青少年提供了学习、求知和受教育的新途径,而且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大众传播媒介在信息选择、制作上因着力大众,而忽视了对青少年受众群体的关照,使一些化中不良的、世俗的因素或因提示某种现象或因制作节目的连贯性,本来用来警示人们和青少年的内容,却被青少年负面地接受了。

通过前面对青少年逆反心理实质以及原因的分析,我认为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调适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加强教育者指导思想的转变,充分尊重被教育者。从形式上看,教育和被教育者之间是一对矛盾性的存在,实质上这两者是一致的。这是因为我们教育的目的或目标都是有利于被教育者健康的成长和发展,这和被教育者的愿望是一致的。并且教育和被教育者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被教育者需要我们的指导,教育者教育指导的作用又具体在被教育者的有效社会化和不断提高健康发展能力方面实现。正确解决这一关系及在指导思想上树立热爱教育工作特别是热爱思想教育工作的意识,就会在我们的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上做到积极探索,敬业工作和尊重青少年,进而才会减少青少年的心理反感,削弱和消除逆反心理。

2、加强感情投入,密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无论是心理学理论还是大量的社会现实都在说明,感情是一只无形的手,推动着人们的行为倾向和一些做法。有些事情并非顺理成章,并非符合科学要求,但由于感情的因素,无形地左右着人们的某些行为,这就是情感魅力。对于生理、心理均不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在其行为意向和决策中,受感情因素影响很大,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们都有体会,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很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喜欢某个老师的结果。如果我们教育者在感情上与被教育者多些相容、多些亲近。相信在青少年心理上就不会再有那种厌恶、背离,逆反心理自然就会淡化或消除了。

3、加强对社会文化现象的分析和导向。面对社会错综复杂的文化现象和社会问题,青少年往往还未具备正确的认和能力,常常是因为好奇心驱使进行模仿,难以辨清其实质或其中蕴含着的积极、合理因素。这就需要我们教育者及时、有效、准确地把握这些现象和问题,把它提出来置于被教育者面前,深刻其实质和其中的合理成份,帮助青少年建构正确的认知,避免盲目的追随,这也可预防、消除逆反心理。

参考文献[1] 曾玲娟.学校心理健康教程.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6-10,42-49

[2] 王道俊,郭文.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8

第2篇:青少年逆反心理范文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我国青少年逆反心理发展的年龄、性别特征以及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方法使用翻译并修订后的“Hong”氏逆反心理量表、父母养育方式量表,对375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青少年逆反心理水平总分在不同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一3.951,P

近年来,逆反心理作为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在青少年教育中被较多地关注。种种研究表明,青少年逆反心理与青少年的成长直接相关,对目前的青少年犯罪、物质滥用、学业不良等行为具有一定的动力机制特征。“逆反心理”一词的意义最早于1966年由德国心理学者Brehm提出。“逆反心理”(psychologicalreact—ance)指当个体的自由受到限制或被威胁的时候,个体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动机状态。

8O年代和9O年代的研究表明,个体在逆反心理的水平高低上表现出一定的特质性差异。Brehm认为,逆反心理也可以被定义为是一种特殊的人格特质,即人们在要求自主权和自由支配权的强度方面存在差异,高逆反心理水平的个体对自由行为的控制需求要大大高于低逆反心理水平的个体。

国内对逆反心理的相关研究较少,缺乏对我国青少年逆反心理的特点、家庭教育因素等方面的定量研究。国外学者已发展出了关于测量逆反心理的量表。本研究旨在通过定量调查,对我国青少年逆反心理发展的年龄性别特征以及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有助于对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为改善学校与家庭教育方式,避免或矫治青少年不良逆反心理提供参考

1对象与工具

1.1对象在盐城市第六中学和盐城师范学院分年级随机抽取中学生290名、大学生160名作为调查对象。年龄范围14岁~22岁。共发放问卷450份,收回有效问卷375份(有效率83.3%)。其中初二年级67人、初三年级48人、高一年级55人、高二年级61人、大一年级108人、大二年级36人。总人数中,男生172人、女生203人。初一年级因年龄较小未予调查,高三年级因学习时间较为紧张未能调查,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年龄较能反映青少年段心理特征,三四年级限于条件未能调查。

1.2工具

1.2.1引进并翻译“Hong”氏逆反心理量表(HongPsychologicalReactanceScale,HPRS),对青少年逆反心理水平进行测查。HPRS由心理学者Hong及其同事于1996年修订n矗。由l1道题组成,分为“对限制性选择的情绪反映、对依从性的逆反反应、抵制来自别人的影响、对别人意见或建议的逆反心理”4个因子。为讨论方便,改变原表反向记分的方式,采用1~5等级正向记分(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分值越低表示逆反心理的水平越低,分值越高表示逆反心理的水平越高。量表经修订并试测后,内部一致性信度(It系数0.79,一周后重测信度0.8。

1.2.2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gmaMinnenavBardndosnauppforstran,EMBU)。使用国内引进并修订的中文版,分别对父亲和母亲的教育方式进行测查。量表包括l1个因子,其中属于父亲的有6个:情感温暖、理解(FFI),惩罚、严厉(FFI),过分干涉(FFⅢ),偏爱被试(FFIV),拒绝、否认(FFV),过度保护(FFⅥ);属于母亲的有5个:情感温暖、理解(MFI),过分干涉、过度保护(MFⅡ),拒绝、否认(MFⅢ),惩罚、严厉(MFIV),偏爱被试(MFV)。修订后的量表信度效度良好。

1.3研究方法

在不同年级随机选择1~2个班级作为被试,将“Hong”氏逆反心理量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统一装订,增加年龄、性别、年级等变量,由各班级老师对学生发放问卷进行施测,施测前对各班级老师指导语进行统一规定。对收回问卷进行筛查,剔除填写不完整的问卷,使用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方法包括方差分析、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青少年逆反心理水平的年龄差异比较见表1

由于年龄分级较多(14岁~22岁),且每一岁年龄段包含的被试数量较少,故采用年级分组进行分析。由表1可见,初二、初三、高一、高二、大一、大二6个年级的样本总体在逆反心理总分上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一3.951,P

由表2可见,青少年逆反心理总分在男、女性别上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一3.425,P

2.3父母养育方式与青少年逆反心理的相关分析见表3

由表3可见,父母养育方式与青少年逆反心理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其中:父亲因子I、母亲因子I与逆反心理总分呈显著负相关;父亲因子Ⅱ、父亲因子Ⅲ、父亲因子V、父亲因子Ⅵ、母亲因子Ⅱ、母亲因子Ⅲ、母亲因子Ⅳ与逆反心理总分呈显著正相关。

2.4青少年父母养育方式的性别差异比较见表4

由表4可见,通过对青少年父母养育方式与不同性别的t检验分析得出,样本青少年男、女性别在父母养育方式上存在差异。其中父亲因子Ⅱ、父亲因子Ⅲ、父亲因子V、父亲因子Ⅵ、母亲因子Ⅱ、母亲因子Ⅲ、母亲因子Ⅳ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在所有有差异的因子项目上,男生的得分都高于女生。

3讨论

发展心理学认为,一旦儿童进入青春期,他们就开始拥有自主判断的要求,并更批判地看待外部世界。青少年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自我决定、自我定义、自我身份确认的要求也不断增长,把自由看得比什么都重要[3。根据Brehm的逆反心理理论,逆反心理的强度与对行为的威胁程度和该行为的重要性呈正相关,逆反心理水平在青少年时期似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

本研究中,14岁~22岁年龄段样本逆反心理水平并没有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初二、高一、高二、大二年级被试逆反心理水平元显著差异。初三被试逆反心理水平较低可能因为面临中考,多数被试对学习的意义、目标认识较为明确,将对自由行为的需求统一到中考目标上来,使自我心理自觉服从主要外在环境(学校、家庭)的约束,从而降低了逆反心理水平。大一被试逆反心理水平较低可能因为从中学过度约束阶段一下子进入大学较为自由阶段,被试的自由需求得到充分释放,导致逆反心理水平的降低。

在Hong、Giannakopoulos等(1994)的研究中,逆反心理在男、女性别上未发现显著差异。本研究中,青少年逆反心理总分在男、女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男性被试比女性被试表现出较高的逆反心理水平,不同于国外研究结果。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由不同的文化差异造成。我国普遍存在望子成龙的思想,父母对男孩的期望高于女孩,对男孩的教育要求比女孩严格,导致男孩更容易形成逆反心理。同时,女孩一定程度上可能还受到“女性要逆来顺受”的传统文化的影响,而导致女孩逆反心理水平的降低。

第3篇:青少年逆反心理范文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我国青少年逆反心理发展的年龄、性别特征以及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方法使用翻译并修订后的“Hong”氏逆反心理量表、父母养育方式量表,对375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青少年逆反心理水平总分在不同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一3.951,P<O.O1);青少年逆反心理总分在男、女性别上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一 3.425,P<O.01);父母养育方式与青少年逆反心理总分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父母亲情感温暖与青少年逆反心理总分显著负相关,父母亲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与青少年逆反心理总分显著正相关。结论不同年级间的青少年逆反心理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父母的教育方式对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产生影响,男生的逆反心理水平高于女生。

近年来,逆反心理作为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在青少年教育中被较多地关注。种种研究表明,青少年逆反心理与青少年的成长直接相关,对目前的青少年犯罪、物质滥用、学业不良等行为具有一定的动力机制特征。“逆反心理”一词的意义最早于1966年由德国心理学者Brehm提出。“逆反心理”(psychologicalreact—ance)指当个体的自由受到限制或被威胁的时候,个体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动机状态。

8O年代和9O年代的研究表明,个体在逆反心理的水平高低上表现出一定的特质性差异。Brehm认为,逆反心理也可以被定义为是一种特殊的人格特质,即人们在要求自主权和自由支配权的强度方面存在差异,高逆反心理水平的个体对自由行为的控制需求要大大高于低逆反心理水平的个体。

国内对逆反心理的相关研究较少,缺乏对我国青少年逆反心理的特点、家庭教育因素等方面的定量研究。国外学者已发展出了关于测量逆反心理的量表。本研究旨在通过定量调查,对我国青少年逆反心理发展的年龄性别特征以及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有助于对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为改善学校与家庭教育方式,避免或矫治青少年不良逆反心理提供参考

1对象与工具

1.1对象在盐城市第六中学和盐城师范学院分年级随机抽取中学生290名、大学生160名作为调查对象。年龄范围14岁~22岁。共发放问卷450份,收回有效问卷375份(有效率83.3%)。其中初二年级67人、初三年级48人、高一年级55人、高二年级61人、大一年级108人、大二年级36人。总人数中,男生172人、女生203人。初一年级因年龄较小未予调查,高三年级因学习时间较为紧张未能调查,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年龄较能反映青少年段心理特征,三四年级限于条件未能调查。

1.2工具

1.2.1引进并翻译“Hong”氏逆反心理量表 (HongPsychologicalReactanceScale,HPRS),对青少年逆反心理水平进行测查。HPRS由心理学者Hong及其同事于 1996年修订n矗。由l1道题组成,分为“对限制性选择的情绪反映、对依从性的逆反反应、抵制来自别人的影响、对别人意见或建议的逆反心理”4个因子。为讨论方便,改变原表反向记分的方式,采用1~5等级正向记分(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分值越低表示逆反心理的水平越低,分值越高表示逆反心理的水平越高。量表经修订并试测后,内部一致性信度(It系数0.79,一周后重测信度0.8。

1.2.2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 (EgmaMinnenavBardndosnauppforstran,EMBU)。使用国内引进并修订的中文版,分别对父亲和母亲的教育方式进行测查。量表包括l1个因子,其中属于父亲的有6个:情感温暖、理解(FFI),惩罚、严厉(FFI),过分干涉(FFⅢ),偏爱被试(FFIV),拒绝、否认(FFV),过度保护(FFⅥ);属于母亲的有5个:情感温暖、理解(MFI),过分干涉、过度保护(MFⅡ),拒绝、否认(MFⅢ),惩罚、严厉 (MFIV),偏爱被试(MFV)。修订后的量表信度效度良好。

1.3研究方法

在不同年级随机选择1~2个班级作为被试,将 “Hong”氏逆反心理量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统一装订,增加年龄、性别、年级等变量,由各班级老师对学生发放问卷进行施测,施测前对各班级老师指导语进行统一规定。对收回问卷进行筛查,剔除填写不完整的问卷,使用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方法包括方差分析、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青少年逆反心理水平的年龄差异比较见表1

由于年龄分级较多(14岁~22 岁),且每一岁年龄段包含的被试数量较少,故采用年级分组进行分析。由表1可见,初二、初三、高一、高二、大一、大二6个年级的样本总体在逆反心理总分上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一3.951,P<0.01)。同时,通过对6个年级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总分进一步两两比较分析,得到初二、高一、高二、大二4个年级相互之间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都分别与初三、大一年级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初三年级与大一年级之间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各年级青少年逆反心理总分差异来自于初三和大一年级。从逆反心理总分平均值看,初三、大一年级的平均值较低,反映初三、大一年级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水平较低。

由表2可见,青少年逆反心理总分在男、女性别上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一3.425,P<0.01),显示不同性别之间的逆反心理水平存在差异。男性逆反心理总分平均值(35.31)大于女性逆反心理总分平均值(33.33),反映男性逆反心理水平高于女性逆反心理水平。

由表3可见,父母养育方式与青少年逆反心理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其中:父亲因子I、母亲因子I与逆反心理总分呈显著负相关;父亲因子Ⅱ、父亲因子Ⅲ、父亲因子V、父亲因子Ⅵ、母亲因子Ⅱ、母亲因子Ⅲ、母亲因子Ⅳ与逆反心理总分呈显著正相关。

2.4青少年父母养育方式的性别差异比较见表4

由表4可见,通过对青少年父母养育方式与不同性别的t检验分析得出,样本青少年男、女性别在父母养育方式上存在差异。其中父亲因子Ⅱ、父亲因子Ⅲ、父亲因子V、父亲因子Ⅵ、母亲因子Ⅱ、母亲因子Ⅲ、母亲因子Ⅳ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在所有有差异的因子项目上,男生的得分都高于女生。

3讨论

发展心理学认为,一旦儿童进入青春期,他们就开始拥有自主判断的要求,并更批判地看待外部世界。青少年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自我决定、自我定义、自我身份确认的要求也不断增长,把自由看得比什么都重要[3。根据Brehm的逆反心理理论,逆反心理的强度与对行为的威胁程度和该行为的重要性呈正相关,逆反心理水平在青少年时期似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

本研究中,14岁~22岁年龄段样本逆反心理水平并没有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初二、高一、高二、大二年级被试逆反心理水平元显著差异。初三被试逆反心理水平较低可能因为面临中考,多数被试对学习的意义、目标认识较为明确,将对自由行为的需求统一到中考目标上来,使自我心理自觉服从主要外在环境(学校、家庭)的约束,从而降低了逆反心理水平。大一被试逆反心理水平较低可能因为从中学过度约束阶段一下子进入大学较为自由阶段,被试的自由需求得到充分释放,导致逆反心理水平的降低。

在Hong、Giannakopoulos等 (1994)的研究中,逆反心理在男、女性别上未发现显著差异。本研究中,青少年逆反心理总分在男、女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男性被试比女性被试表现出较高的逆反心理水平,不同于国外研究结果。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由不同的文化差异造成。我国普遍存在望子成龙的思想,父母对男孩的期望高于女孩,对男孩的教育要求比女孩严格,导致男孩更容易形成逆反心理。同时,女孩一定程度上可能还受到“女性要逆来顺受”的传统文化的影响,而导致女孩逆反心理水平的降低。

第4篇:青少年逆反心理范文

逆反心理及其一般的心理机制

逆反心理,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特殊态度,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时思维模式和传统的观念定式与特定的教育情景下产生的认知信息相对立、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背离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

逆反心理的形成是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过程的结果。其心理机制的过程是:首先,是教育的内容及相关的信息在特定的教育情景中,引起受教育者的注意;其次,是受教育者接触并理解教育的内容(信息),并将所理解的信息及所形成的观点和态度与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知识修养)和态度观念加以比较;最后,经过比较、分析,作出接受或抵制的态度反应。如果受教育者经过比较分析之后,确认与原有的认知相悖就产生抵制,进而产生逆反心理。可见,逆反心理的实质是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是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逆向心理倾向。

逆反心理的心理构成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主要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大要素构成的。其中,认知是受教育者态度的基础,在对态度的作用中,认知主要是对逆反心理起准备和导向作用.这是因为,无论什么人(不包括思维不健全者)怎样认识某一现象或问题,在其心理上都具有一定的较为稳定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这些稳定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所构成的认知,支配人们对某一现象或问题将要采取怎样的做法,即是拥护、支持、顺从态度,还是怠慢、反对、逆行的态度。情感是逆反心理的第二个构成要素,指人们在心理上对认知信息内容的一种情绪体验,即喜悦(愉快)或烦忧、反感。它在逆反心理中起决定的作用或是直接的动力。具体地说就是青少年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当理解掌握了某一信息或观念,一般会感到一种满足、充实和愉悦;而对不理解的信息和观点,一般会感到疑惑、焦虑和烦忧。将这些对新观念、信息的情绪感受与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所存储的知识内容、态度加以比较,当原有的不良情绪不能有效地克服和剔除时,不良情绪就会愈加强烈,从而导致产生去抵制有关教育管理的内容和信息的行为意向。当这种意向倾向越来越多时,逆反心理就会逐渐转化为一种逆反行为。为此,作为逆反心理的第三个构成要素棗行为意向,在逆反心理中的作用也就显而易见,即它是逆反心理转化为逆反行为的准备,它直接受逆反情感的作用和影响。充分认清逆反心理的构成及其作用,不但能加深我们对逆反心理实质的认识,而且对我们寻找解决对策,并有效地预防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产生有很大的意义。

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影响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因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主观因素。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产生首先是和青少年时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紧密连在一起的。

1、青少年时期由于大脑的发育成熟并趋于健全,脑机能越来越发达,思维的判断、分析作用越来越明显,思维范围越来越广泛和丰富。特别是思维方式、思维视角已越出童年期简单和单一化的正向思维,向着逆向思维、多向思维或发散思维等方面发展。尤其是在接触社会文化和教育过程中青少年渐渐学会并掌握了逆向思维等方法。正是青少年思维的发展和逆向思维的形成、掌握,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心理基础和可能。

2、青少年时期青少年在性方面的发育逐渐成熟,由此而引发的性征越发明显和突出,随之性别意识、性意识便逐渐强化和建立。由于性的发育而导致的性别意识、性意识又进一步在心理上产生断乳,进而形成渐趋强烈的个性意识、独立意识、成人意识。正是这些意识的形成,使他们认为自己已长成大人,理应自己管理自己,决定自已。面对老师的教育,家长的指教,有意无意的回避、反感甚至背离。教师诲人不倦的施教、家长苦口婆心的相劝等等,早已被强烈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感意向驱散了。

3、青少年时期尽管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有了极大的飞跃,但其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又是不平衡甚至是矛盾的。这种矛盾和不平衡主要表现在生理上的成熟和心理上的不成熟.具体来说青少年在心理学认知发展中,由于阅历和经验的不足,造成其认识的不坚定性和易动摇性;他们的思维虽然具有独立性、批判性,但他们认知事物和看问题时的偏差太大,从而出现认识上的片面、偏激、固执和极端化。对老师的正常教育往往从对立面去,思考,把老师的劝说、要求、批评,把家长的指点、提醒、督促等看成是“管”、“卡”、“压”,是和自己过不去,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进而把自己放在施教者的对立面上。

第二,客观因素。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客观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根本环境,它是人生中最先接受教化的地方。家庭中不同的教育方式会培养出孩子不同的心理品质和个性。一些家庭中不良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例如家长教育方式的简单粗暴或命令式、专断式等惯用的教育方法,以及在生活、学习等方面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等,这些都无形的在孩子心理上造成一种压力,当这种压力不断积蓄、沉淀,青少年又找不到良策排解时,便在情感上对我们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说教、劝说产生抵触,在情绪上不满,进而产生逆反心理。2、学校不良因素的影响。学校是青少年成长和社会化的主要环境,学校不良因素的作用也是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又一因素,而且是主要因素。学校不良因素对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教育指导思想的偏离和方法上的不当。具体来说一些教师在教育指导思想上存在着为完成施教任务而完成施教任务等应付差事的想法。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教师不认真探索教育的最佳、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教育从内容到形式的照本宣科、呆板乏味,使学生对教育产生反感或心理上的逆反。二是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不尊重青少年学生,不顾及他们的心理感受与体验,当他们出现问题时,不是站在青少年的角度分析问题,而是一味地强调师道尊严,导致他们因对教育者本身的排斥,进而对我们的教育产生逆反心理。三是一些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性格、能力、成绩等方面不能客观评价,过于注重分数,对学生的--点小错就揪着不放,使学生产生“老师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想法,在情感上与老师对立、背离甚至反其道而行之。此外,我们施教的内容老化及教育上的灌输和填鸭方式也是造成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因素之一。

3、同辈群体不良因素的影晌。同辈群体是指同龄或相近年龄组成的群体。在众多同辈群体中,青少年受同辈群体的影响最突出对同辈群体的依赖最明显。这是因为在青少年同辈中,青少年们不仅有共同的心理感受和需求,而且都有相近的爱好、兴趣和共同的行为倾向,它们之间相互容易认同,最能达到或造成相互转化与感染。其中青少年同辈群体中积极的价值观念及行匀倾向与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目的大体一致,置身其中的个体青少年的心理就较为正常、合理;而青少年同辈群体中不良的价值

观和行为倾向则对置身其中的一些青少年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比如在青少年学生中存在的不良英雄观、出风头、唱反调筝就使一些本来正常的青少年心理上被潜移默化了,再加上青少年自身心理的不稳定和模仿性,容易使其逆反心理形成。为此,在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中同辈群体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4、大众传播及社会文化的影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及大众传播事业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日益扩大,不仅给青少年提供了学习、求知和受教育的新途径,而上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大众传播媒介在信息选择、制作上因着力大众,而忽视了对青少年受众群体的关照,使一些化中不良的、世俗的因素或因揭示某种现象或因制作节目的连贯性,本来用来警示人们和青少年的内容,却被青少年负面地接受了;另外,由于大众传播还强调新奇性,介绍一些国内外的时尚新奇现象,如朋克、嬉皮士和具有反判精神的摇滚文化等,也影响并辐射着我国青少年的反文化心态和反文化意识的形成。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调适

通过前面对青少年逆反心理实质、活动和机制以及原因的分析,我们认为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调适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加强教育者指导思想的转变,充分尊重被教育者。从形式上看,教育和被教育者之间是一对矛盾性的存在,实质上这两者是一致的。这是因为我们教育的目的或目标都是有利于被教育者健康的成长和发展,这和被教育者的愿望是一致的。并且教育和被教育者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被教育者需要我们的指导,教育者教育指导的作用又具体在被教育者的有效社会化和不断提高健康发展能力方面实现。正确解决这一关系及在指导思想上树立热爱教育工作特别是热爱思想教育工作的意识,就会在我们的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上做到积极探索,敬业工作尊重青少年。进而才会减少青少年的心理反感,削弱和消除逆反心理。

2、加强感情投入,密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无论是心理学理论还是大量的社会现实都在说明,感情是一只无形的手,推动着人们的行为倾向和一些做法。有些事情并非顺理成章,并非符合科学要求,但由于感情的因素,无形地左右着人们的某些行为,这就是情感魅力。对于生理、生理均不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在其行为意向和决策中,受感情因素影响很大,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好感与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们都有体会,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很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喜欢某个老师的结果。如果我们教育者在感情上与被教育者多些相容、多些亲近,相信在青少年心理上就不会再有那种厌恶、背离、逆反心理自然就会淡化或消除了。

3、加强同辈群体的指导。任何群体都会对个体产生一种心理压力,这种压力或者说是一种生存、生长环境对人的压力作用。积极的群体对个体的正常心理产生的则是一种动摇力量。为此,加强对同辈群体的正确指导。及时发现不良风气并做到尽早扭转是防范逆反心理和不良习气滋生、扩大有效手段。特别是对同辈群体中“领袖人物”者有效控制和指导,则更是必要的。

第5篇:青少年逆反心理范文

一、逆反心理的本质

“逆反心理”一词在近几年广泛流行,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提到逆反心理,每个人都可以举出不少例子。比如:对于先进人物的宣传,人们的反应不仅冷淡,而且反感,甚至贬低宣传及宣传者;当见到商品广告出现“价廉物美”字眼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这种商品的质量肯定是次的”;还有人说:“我一见到他就反感,一听到他讲话就不舒服”……凡此种种,都是逆反心理的表现。

究竟逆反心理的本质是什么,目前争议很大,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各种关于逆反心理的说法中,《心理学大词典》的解释基本上把它的本质属性揭示了出来,是比较规范的:“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换言之,逆反心理是指客体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具有强烈抵触情绪的社会态度。进一步分析,它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从结构来看,逆反心理是认知、情绪和行为倾向三者的有机统一。逆反心理的认知成分是指对逆反对象的知觉、理解及评价;情绪成分是指对逆反对象的抵触情绪,即人们对逆反对象是反感或厌恶的;行为倾向是指对逆反对象意欲表现出来的行为,即逆反行为的准备状态。三者中,逆反心理的认知成分是基础,如果不对客观环境是否符合个体需要关系进行认识,是不可能有相应的情绪与行为倾向的。抵触情绪是主要成分,往往起支配作用。当逆反心理形成之后,只要逆反对象一出现,主体往往使认知、行为倾向服从它,从而维持整个态度中知、情、意三者的平衡。

第二,从特性来看,逆反心理是社会依存性与相对独立性的有机统一。逆反心理与其它社会心理一样,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方面依赖于它所反映的对象,即社会存在;另一方面对所反映的对象又具有相对独立性。逆反心理受社会存在的制约,它产生于客观存在不符合主体需要之时,并不是无缘无故的,当需要得到满足时,则不会产生。另一方面,逆反心理不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简单被动的反应,而是经过加工改造的能动反映。

第三,从作用来看,逆反心理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现在有一种倾向,提到逆反心理,不是认为它是好的,就是认为它是坏的,甚至认为它是一种变态心理。把逆反心理说成是一种变态心理显然是错误的,因为逆反心理是人脑对一部分客观事物的正常反映,任何一个正常的社会成员都可能产生。至于评价逆反心理的好与坏,一定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抽象地谈论它的积极与消极与否是不正确的,因而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其判断标准是看某一逆反心理能否对客观事物进行正确反映。

第四,从存在来看,逆反心理是相对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某种逆反心理一经形成,将持续较长时间不易改变。每当对象一出现,就以相同态度待之,从而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但是,逆反心理又是一种可变的社会态度,在导致逆反对象的条件根本变化后,原有的逆反心理也会逐渐淡化,直至消失。

二、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表现

青少年历来都受到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及家长的特殊关注。从十二、三岁到十七、八岁,是儿童生理上基本成熟,认识和情感有了飞速的发展,理想、信念、世界观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由于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平衡性,受自我意识觉醒等因素的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呈现错综复杂、矛盾重重的局面,逆反心理的表现十分突出。

一是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有相当数量的青少年对学校、领导、教师的宣传,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他们往往以社会上某些个别的不公正的事实来以偏概全地全盘否定正面宣传。同样,也有一些青少年不能从全局出发,从一定高度上去把握现实,片面地夸大社会主义制度的某些不完善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某些可取之处,有时甚至进行有意无意的反面宣传。

二是对榜样及先进人物的无端否定。在教育过程中,许多教育者和家长都希望通过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来教育感染青少年,唤起他们的热情,以期达到激励后进的目的。但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一些先进人物被说成是沽名钓誉的“投机家”或“傻子”,无端怀疑这些先进人物的动机,进而否定他们的先进事迹。对于身边的榜样,则冠以“拍马屁”给予排斥和嘲笑。

三是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在一些青少年当中,打架斗殴被看作是有胆量;与老师、领导公开对抗被视为有本事;哥们义气等不良的行为倾向却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同。而对于乐于助人、爱护集体、爱护公物、遵守校规校纪的青少年则被肆意讽刺、挖苦,造成在集体氛围里好人好事无人夸,不良倾向有市场,正不压邪的局面。

四是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的消极抵抗。有逆反心理的青少年,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冷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大而空、形式化,不符合青少年的现实生活。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采取应付、抵制、消极对抗的态度。

三、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主观原因

当今的青少年,往往虽未进入社会,但却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人生、看待社会,然而他们的年龄、心理、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以及社会阅历和社会实践都与社会发展有着一定距离,表现出一种不适应,常常处于一种困惑的矛盾胶着状态。

第一,年龄与生理条件。逆反心理在人生的各个时期都可能产生,但青少年时期逆反心理是最重的。这主要是青少年迫切希望扮演的角色要求与家长、老师对他们不合实际的角色期待发生激烈冲突所致。同时,也和青少年知识经验不足以及思维的片面性有关。当人进入青春期后,生理上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出现了第二特征,各种生理机能基本发育成熟。在心理上正处于断乳期,随着成人感的产生,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他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要求成年人把他们当大人看待,理解他们、尊重他们。而他们不久之前毕竟还是小孩,许多 家长、教师的观念还来不及或不愿转变,仍把他们当成孩子看待,对于青少年的烦恼、要求不能充分地理解和给予积极引导。于是,青少年因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自然产生了很强的逆反心理。

第二,心理过程发展的不平衡。青少年时期,认识、情感和意志的发展往往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他们的情感、意志的发展先于认知的发展。在认知问题上,又容易出现非理性的认识。同时,许多青少年,由于他们的学习目的不同、需要不同、动机不同,在认知过程中,受每个人内部环境的不同影响,造成青少年在由知向行的转化过程中,不能正确地转到社会所要求的行动上来。因而极易产生逆反心理。

第三,好奇心的驱使。青少年多数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受好奇心的驱使,他们喜欢新事物和新知识。心理学研究表明,好奇心过强能形成一种特殊的心理需要,这种心理上的认知需要可以转化为学习活动的动机,诱发学习兴趣,促使和推动学习者去探索有关的事物和认知信息。青少年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迷信、不盲从,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正是他们好奇心的具体表现。一般说来,人们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这就是所谓“禁果逆反”。我们有些老师、家长禁止青少年做某事,却又不说明为什么不能做的理由,结果适得其反,使“不要吸烟”、“不要早恋”之类禁令达不到应有的预期效果;对于被禁止、批判的电影、文学作品、理论文章却怀着极大兴趣去观看、查阅……。“被禁的果子是甜的”,好奇心驱使青少年有时甘冒受惩罚的风险去尝也许并不甜的“禁果”。

第四,思维品质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在认知发展的过程中,青少年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等品质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还很不成熟。加之社会经验不足,不懂得用历史的和辩证的眼光看问题,认识上容易产生片面性,看问题易偏激,喜欢钻牛角尖,在论证不足的情况下,固执已见,走向极端。这些青少年往往自尊心、虚荣心很强,但却不能正确地维护自己的尊严,而把教育者的劝说、批评、告诫看成是“管、卡、压”,看成是对自己自尊心的损伤。因而把自己放在教育者的对立面上,出现了在口头上加以回驳,在行动上反其道而行之的逆反心理。

第五,身心发展与客观环境之间的矛盾。青少年的需要,已由低层次的生理、安全需要,开始跃进式地大幅度向高层次的交往需要、理解需要、成就需要、审美需要发展。这个发展过程,常常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受到客观环境的限制与阻碍,从而产生难以自解的挫折感。挫折和心理冲突是人的心理发展过程的必然,由于各人的承受能力不同,反映出来的强度大小也不尽相同。心理承受能力较强的人,能够正确对待一切事物,比较容易调节自己的情绪,有能力把自己心理冲突的频率减弱,保持正常平静的心理状态。然而,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弱,有时难于正确对待一切事物,调节不了自己的情绪,没有能力把心理冲突平息下来。结果,挫折所带来的消极心理影响不断扩大,反控制情绪膨胀,“逆反心理”就会随之而来。

四、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客观原因

第一,传统的文化观念的影响。我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生产力状态决定了生产关系是以家庭为本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等级关系。家长是财产、生产分配的绝对管理者,家庭成员必须绝对服从。国家是家族的扩大,人人处在等级森严的伦理纲常的罗网中,并以之为天经地义。在这种稳固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家庭、血缘、宗法、等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影响和作用下,形成和积淀了中国稳定的上下、尊卑、等级、秩序的文化心理结构。在这种心理积淀的作用下,在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中,上级或家长强调自身的权威、特权,而处于相对被动地位的年轻一代,受西方文明、民主、自由等思潮影响,其思想、行为与长辈容易发生抵触、冲突;但东方宗法等级社会形成的消极的、依赖的、苟安的社会心理层面,大多数人不愿亦不能与其发生正面冲突,转而代之以抵抗方面较模糊、泛化的逆反心理。

第二,社会因素的影响。逆反心理的形成与一定时期的社会条件、社会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当代的青少年生长在改革开放时期,在社会剧烈变动的情况下,泥沙俱下,鱼目混珠,一段时期以来,由于个人主义和金钱意识的泛滥,有些人民公仆成了金钱的奴隶。他们为了追名求利,置党纪国法于不顾,、贪污腐化、行贿受贿、执法犯法等现象屡禁不止,在社会上造成极坏的影响。而对现实生活中的丑恶现象,多数人把它化为批评和监督领导干部的动力,少数人则以偏概全,不能划纪国法与不正之风的界限,不能区别绝大多数干部奉公守法与极少数败类营私舞弊的本质差别,一概采取不信任态度,于是,助长了逆反心理定势的形成,对宣传乃至宣传内容产生很大的抵触情绪。这种心理氛围对青少年势必会产生一定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三,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不当的影响。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开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当代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明显变化。首先,生活动机和意向呈多维性。他们愿意接受提供思考、提供选择的非程式化、非单一结论的观点,追求享受与奋斗并举的生活,愿意享乐与奋斗交替存在。其次,重物质、重利益、重现实的价值观。对物质生活热烈追求和向往,在精神生活中崇尚现实的快乐原则,对个人对社会十分注重效益的兑现。再次,强调自我的存在,追求自由的人格。他们用怀疑的目光看待世界,不喜欢人云亦云,不喜欢现成的答案,十分珍惜自己的时间,强调自身的价值。面对这些新的特点和新的变化,原有的静态化、程式化的思想教育工作方式很难适应,产生了一种较强的惰性作用,容易引发青少年的逆反心理。

五、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教育

对待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教育者应该有一个正确的现实态度。首先,要认识到逆反心理是一种跨文化的社会心理现象,这种现象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出现。只要根源存在,它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因此,对于青少年中出现的逆反心理,应泰然处之才是。其次,要正确分析逆反心理的性质。逆反心理虽是一种抵触性很强的态度,但是,积极的逆反心理却是一面明镜,如能加以正确地利用和引导,既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又能促进我们改进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对待青少年中消极的逆反心理应注意分析原因进行克服、矫正和教育。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着眼于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的改善,杜绝逆反心理滋生的社会土壤。只要我们把改革、开放坚持进行下去,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不断地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只要我们不断推进社会进步和民主化的进程,通过扎实有效地搞好县级以上干部的三讲教育,严厉打击经济领域的犯罪分子和刑事犯罪活动,使党风和社会风气发生根本好转,逆反心理的许多消极因素就会失去存在的条件。

第二,要着力提高领导干部和政工队伍的素质,消除逆反心理产生的诱发因素。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学校领导和教师,应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使自己的才智、能力、水平、德行与所履行的职责相符,只有“有理想的人讲理想,守纪律的人讲纪律,有献身精神的人讲献身精神”,榜样示范,现身教育,才最有说服力。

第三,努力增强青少年的信任感。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教育者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做大量艰苦的、创造性的工作。我们不能用老眼光看新问题,要根据21世纪青少年的特点,改革和更新教育内容和方法,要努力克服宣传教育中的模式化、八股调、“假、大、空”。要实事求是,改进工作作风,尽力教育、引导和满足青少年的政治期待。同时,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发挥非权力因素,增强青少年的信任感。在充满信任的环境中,帮助青少年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和稳定的心理系统,奠定克服逆反心理的心理基础。

第四,开展科学的思想品德教育。要按照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科学的教育。首先应认识到青少年正处在生理和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他们会出现五大高峰:体力高峰、智力高峰、社会需要高峰、创造高峰、超常行为高峰。这五大高峰反映了青少年心理上的五大特点:好胜、好奇、好变、好动、好疑。相应地会出现三大矛盾: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广阔性、灵活性与传统思维模式及正统思想的矛盾 ;自我意识的独立性和社会依附关系的矛盾;强烈的需要与道德、法制观念及社会物质文化条件的矛盾。只有了解了这些矛盾,善于调节和处理好这些矛盾,才有可能避免逆反心理的产生。

第6篇:青少年逆反心理范文

(一)青少年在特殊阶段的心理特点青少年时期是人由青涩向成熟转变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他们所呈现出的思想倾向、处事方法、思维模式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多元性,尤其是受教育阶段,青少年们更会出现人们意想不到的反应,逆反心理便是其中比较明显的,它主要是指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年轻人在遭遇某事时出于维护自尊的目的,而对他人或者一些事物成对立和排斥状态,再加上青少年在这一阶段容易脾气急躁、心高气盛,他们往往会对一些事情产生无心过问、不信任、不赞成甚至过激的对抗行为,以此表达自己正在形成的自我意识与独立意识[2]。这一阶段的学生可能不服从家长、老师的管教,甚至顶撞长辈,还可能沾染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用夸张、过激的行为来彰显自己的个性,这一系列的反应在人的成长阶段中都是十分正常的,也是必须经历的。对于思政课,青少年学生呈现出逆反心理同样是可以预见的。当个性张扬、渴望被关注、被认可的青少年学生遇上形式古板、内容枯燥乏味的思想、理论时,丝毫没有共同之处甚至显示出些许对立的两个个体便会显示出排斥甚至对抗,学生不配合课程安排、不响应老师要求,甚至拒绝听课、抵抗学习的现象频繁出现,面对青少年学生特殊的心理状态与成长阶段,老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也会困难重重。一些学生在脱离家长和老师的管束后,不仅将学习恶习与消极的心理状态在思政课堂上展露无疑,还对日常的正面思想教育宣传进行反面理解、对社会上和校园中存在的正能量进行无端的否定,严重的甚至在内心形成消极抵触的心理状态与相对畸形的人生价值观,这样的局面使学校、家长以及社会对青少年的成长与蜕变十分担忧。

(二)个别思政课程不良教学现状思政教育与其他教育科目在教学内容既存在共性的特点,也呈现着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它与传统的语文、数学、英语科目一样是青少年受教育阶段必须学习的内容,同样具有极其重要的基础作用,能够帮助青少年学生从小形成正面的思想品质,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思想意识层面的扶持与培养[3]。另一方面,思想政治领域的教育一直贯穿于青少年学习生涯的始终,伴随学生年龄的增长、思维的不断健全以及理解能力的提升,这一系列的教育由早期以思想品德为主要内容的说教发展到后期有较强系统性、逻辑性的理论体系,不仅良好地贴合了青少年心智成熟的过程与不同时期的心理需要,还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由浅入深地进行了分类与整理,让接下来的思政教育活动更加得心应手。然而,在这样良好的铺垫下,一些学校的思政课老师仍然表现出一定的个人局限性,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思政教育对学生的渗透效果,甚至违背了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要求,直接给青少年的学习生涯与成长历程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现阶段院校中的思政课程很难像其他科目一样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与兴趣,大多数课堂存在着师生互动差、学生反馈弱、教学进展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更应该积极查找问题的根源所在,尽最大可能地活跃课堂气氛,促进课程自身魅力的展现,而不是将思政课变成“自习课”,放任学生做与本科目无关的事,省略课堂提问与课下交流等等,这样消极的做法只能让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助长其逆反心理中的不良因子。个别老师所谓利用“放任”来消磨学生逆反心理的做法通过事实的证明,也被认为是违背教师职业道德、违反客观规律的。因此,在教育领域想要实现改良和飞跃,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与极其严谨的教学探索,这样才能让教师成为学生逆反心理与晦涩难懂的思政知识之间的调和剂,促成教育宗旨的最终达成。

(三)家庭、群体、社会等对青少年造成的客观影响人们对一种事物产生的某种态度并不是平白无故形成的,也不是仅由一种因素所决定的。青少年对思政课形成的逆反心理也同样受到青少年心理和思政课程本身之外的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如今的青少年更具开放性,他们能够接受来自社会、他人等各种方向的影响,同时也乐于尝试新事物、结交新朋友。在这样一个心智迅速成长的阶段,他们大多进行着缺乏选择和甄别的吸收与接纳,也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中悄然改变。能改变他们的包括很多,比如不同的家庭状况、小群体之中的相处以及整个社会导向等等,都会直接对他们的心灵造成冲击,从而成为其逆反行为的导火索。以学生之中最常见小团体为例,青少年阶段的学生特别是称兄道弟的男生往往能够因为一句话或者所谓的交情、哥们义气拉帮结派,这样的小团体大多有着某种大致相同的精神导向去支撑和引诱他们做一些过激行为。尽管在比较安静的课堂上不会出现师生间激烈的对峙,但他们却会用冷漠和不在乎来默默抵制老师反反复复的说教,让老师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无从下手。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极易受到所处环境中人与事的干扰和影响,再加上他们在这一特定时期的品格、价值观念、处世态度等的可塑性较强,使得人们更应该对他们接触的人、遭遇的事给予更多的关注。以家庭环境为例,一些家庭可能长期以来形成了比较严厉的教育环境,对子女的言行以及学习行为进行了比较严格甚至苛刻的硬性规定,但物极必反,孩子难免会在某一阶段或者遇到挫折时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从而反映在该阶段的学习状态上。除此之外,一些特殊的因素也能造成学生在思政教育课程中的逆反心理,比如学生对某一社会现实的过激反应、受到社会某些或不良组织的洗脑等等,都会引起他们心理与情绪的过分紧张,继而诱发逆反心理。

二、转变学生逆反心理、优化思政教育效果的途径

(一)注重心理疏导和隐形教育,消除学生逆反心理包括逆反心理在内的多种“青春期标志”都在或明显或隐蔽地塑造着人的性格与头脑,人之所以存在内在区别,很大程度上受到其青少年时期心理状态与观念的影响。因此,学校和老师在强调学生知识文化层面时,还要注重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与价值趋向,使他们少走弯路和错路。青少年在思政教育课堂上表现出的逆反心理同时也代表着整个学生群体在当下所共同面临的难题,学校和老师们可以尝试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集体的、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个别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疏导,或开展其他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活动,借此来缓解学生在课堂上反映出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作为一个笼统的概念,它还具有各异的诱发因素,如特殊的家庭背景,包括父母离异或亡故、家长疏于管理;再如学生过去印象深刻的经历,包括被打骂、被嘲笑、被冤枉等;还有一些青少年之间的“学习”和跟风都会让他们的逆反心理不同程度的“发酵”,从而更加直接的反映在青少年过激的言语和行为之中,甚至会让老师和家长的劝导工作面临阻碍和抵抗,造成不良心理状态的恶性循环。所以,在强调心理疏导的同时,还要讲究方法,积极尝试隐形教育。所谓隐形教育就是要求老师采取不同于传统教学形式的其他方法,来实现其教育目的。就思政课来说,老师们可以利用社会实践的优势,多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政治成果纪念展,或者组织观看有利于树立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故事片和人物传记等等,用多元化的学习形式来消除课堂教育的框架,抵消学生存在的抵触和逆反心理,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效果得到显著的提升。

(二)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作为与青少年接触最为频繁、能够显著影响学生内心状态的人,是塑造青少年意志品质与思想政治观念最重要的力量。想要帮助学生平稳、合理的度过逆反心理过于明显的阶段,并让他们能够与老师的课堂教学形成良好的配合,需要一支专业素质过硬、整体水平较高的团队。在这个团队中,教师除了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还需要掌握比较先进的思政课程教学理念与方法,要求能够构思、策划比较完整的教学改进方案与相应的应急措施,例如如何安抚学生的逆反心理,如何调整课堂流程来适应学生的接纳与认知进度、怎样与情绪失控的学生交谈等等。此外,思政课教师还可以尝试学习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特别是针对处于逆反期的青少年的心理状态的知识,以减少与学生逆反心理的“正面交锋”,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大多数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会表现出所谓的逆反、暴躁、消极,这些不成熟的心理状态都会如实的反映在他们课堂表现、课下理解以及考试成绩上,对待处于特殊时期的青少年学生,思政课教师更应该做到敏感、细致,时刻的关注学生的外在表现,来获取他们更深层次的心理状态与学习进展。通过如此细节化的调整,教师将会掌握有关学生在思政课程中显示的逆反心理的不同诱因,不仅能够做到针对当前教学困境“对症下药”,还可以为其他科目的教学改良、学生青春期心理的研究等多个领域提供可参考的数据与事实资料,可谓一举多得。

(三)利用多方合作,创设良好环境对青少年的培养需要来自各方面的共同支撑和努力才能得以完成,在解决学生对思政课程产生逆反心理这一难题时同样如此。正是由于吸收来自多种渠道与形式的教育,青少年才能逐渐摆脱青涩,成长为具有责任感与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可用之才。思政教育想要深刻地作用于青少年除了需要老师们义不容辞的课堂教育外,还需要来自学生身边的家长、朋友以及整个社会给予更多的正能量,为他们积极的提供正确的引导和必要的呵护。家长们可以尝试对青少年进行比较温和的教育方式,通过适当的摆事实、讲道理来疏导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抵触和逆反心理,而不是用反复的唠叨和批评来进一步激化他们暴躁易怒的状态。对于由学生自发组成的小团体,思政课老师可以有目的的“区别对待”,通过对这些小团体中比较有威信、有话语权的学生进行重点教育,劝导他们转变学习态度,理智冷静的对待思政课程教育,重新对学习产生兴趣和信心,主动投入到课堂当中。学校以及思政教育课教师也可以通过与其他学校、社会机构、公益组织等进行比较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尽最大可能为学生争取社会实践机会,与社会各界主动“搭桥”,尝试跨界合作,这样的方法不仅能够拓展思政教育课堂,让更多的人或组织关注青少年的思政教育,更重要的是能够让青少年学生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帮助与关怀,用事实来感化他们比较尖锐的外壳,从而让他们内心的逆反情绪得到安抚,帮助他们稳定的度过青春逆反期,减少因不成熟、不理智的思维或想法对自己或者他人造成的伤害。

第7篇:青少年逆反心理范文

生理学、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均表明,青春期逆反心理是客观存在的。其虽然有一定的危害性,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做一分为二的分析。我们可以通过科学地开展青春期教育来培养中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与世界观。

一、 教师应对青春期逆反心理有正确的认识

首先,要认识到逆反心理是一种跨文化、历时与共时并存的社会心理现象,这种现象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出现,可以说它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教师,对青春期学生中出现的逆反心理要泰然处之。

其次,要正确分析逆反心理的性质。逆反心理虽然是一种抵触性很强的态度,但也有它积极的一面,如能加以正确地引导和利用,则既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又能促进我们改进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我们对待青少年中消极的逆反心理应注意分析原因,然后进行矫正和教育。教育处在青春期逆反状态的学生是件很棘手的事,打骂不行,那样只能增强学生的对抗情绪,说教又容易被学生当做“耳边风”,放任自流更是不负责任的做法,这是因为对学生并不成熟的个性和主见不加约束的话,难保他们不会出现行为偏差甚至滑向歧途。

如此看来,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线教师就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与教学艺术,还要懂得教育学与心理学,要掌握好青少年心理发展不平衡性这个规律,不失时机地帮助学生克服消极心理,使其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努力与学生建立起充分信任的关系,在做他们老师的同时更要做他们的朋友,以诚相待,以身作则,杜绝“台上他讲,台下将他”现象的发生。教师要爱护和尊重学生的自尊心,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和场合,注意正面教育和引导,坚决反对以简单、压制和粗暴的形式对待学生。

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培养有主见、有个性、有创新意识的学生,而逆反心理中积极的一面恰恰是学生在这方面成长的体现。我们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其中包括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 思维的独立性指善于独立地提出问题,独立地寻找答案,而不是依赖他人;思维的批判性是指能对理论、观点、问题及社会现象作出包括个人理解与看法的批判性吸收。所以,教师对此要有正确的认识,要区分盲目反抗与合理拒绝,前者是一种缺乏思考的机械的思维模式,是幼稚的、盲目的;后者是有分析的理性的选择,体现了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因此,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我们要致力于将前者转化为后者。

二、教师要采取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顺利度过心理逆反期

教师应努力尊重学生,有逆反心理的学生经常受到老师与家长的斥责与惩罚,一般都比较心虚敏感,对老师怀有戒心,但同时他们又需要教师的谅解与信任。为了使他们能更好地接受教育,教师必须首先让他们解除顾虑,摆脱消极的心理定势。

最根本的方法是调整师生之间的关系。为此,教师应自己带头真心实意地帮助这些学生。俗话说:“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作为教师,不应对学生一味采取严厉而单一的批评式态度,而要尽量做到和蔼可亲、态度诚恳,多与学生交流、谈心,从而让这些“特殊”的学生体会到老师是真心实意地对他们友好,进而放下他们的敌意与戒备心理。同时,我们还应适当降低对“差生”的要求,尽可能地多鼓励、表扬,尽可能少地批评、指责,更不能嘲讽挖苦学生。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的作用是靠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实现的。把握适合于学生的多种教育方法,摈弃陈旧落后的教育方式,是促进师生关系、促进逆反心理的正向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其间的思想动态,及时给予学生朋友般的关心与引导。同时,一定要记住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这是因为言教不如身教,作为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方能为人师表。

三、 适当引导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在克服学生逆反心理的过程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学校应争取家庭的积极配合。但是由于大多数父母缺乏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缺乏正确的教育观,不能认识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规律,加之他们相信“棍棒出孝子”的教育方法,这就很容易加剧孩子的逆反心理,我们经常听到的青少年离家出走的故事往往就是这种教育导致的后果。因此,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指导家庭教育,优化家庭教育,从而充分发挥父母的作用,使父母能有意识地从子女和自身双重角度考虑教育问题,合理调整教育行为。这将对改善家庭教育质量、提高家庭教育效果、纠正子女的不良心理产生良好的作用,同时还有助于强化学校教育。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看,问题比较突出的是那些单亲或父母离异再婚家庭的学生。很多时候,这些父母本身就不能正确地认识理解这个家庭、生活问题,导致他们也就不能正确地引导孩子理解这个问题,从而造成孩子孤僻、内向、自卑等一系列有害心理,而所有这些心理都会导致孩子逆反心理的加剧,甚至进而导致有的孩子产生暴力倾向。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必须和家长和学生经常进行沟通,引导家长与学生正确认识离婚再婚这个社会问题。这里的前提条件则是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本身首先要能够正确地理解认识这个问题。

四、 “瓶颈”问题的解决

青少年学生中常见的也是最令教师头疼的一个问题是打架,这个问题如果不能正确地处理,将会极大地加剧学生的逆反心理。作为教师,首先要对这个问题有科学的认识与理解。打架经常在男生中发生,但具体情况有所不同。偶尔因为某种矛盾冲突而导致的打架行为属于学生的一时冲动,这种情况只要教师稍加引导、适度批评教育就可以解决。而有些经常打架斗殴、无架找架的学生就需要教师格外地关注,否则教育的效果将适得其反。这些学生身上有一些普遍特点:一般学习成绩较差、纪律散漫、有吸烟或喝酒等不良习惯、爱穿奇装异服等。很多情况下,第一个因素也就是学习成绩差是根源,学习成绩差导致了他们自暴自弃,不求上进并染上了其他一系列毛病。然而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一个得到他人认同关注的基本需要,因此,这些学生就选择了比较极端的经常打架斗殴的方式以不时引起同学和老师的注意,打架本身并不是他们的目的。因此,教师要反思一个问题:是不是对这些学生的教育过程中采取的态度方法存在问题,甚至放弃了对他们的教育?既然根源在于学习成绩差,那么,我们首先就要在如何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方面下功夫,对他们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肯定表扬,逐渐地让这些学生恢复树立起信心,进而正确地认识自己。另外,这些学生除了学习较差以外,一般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特长,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通过积极的方式得到同学们的认可。比如,有的学生在体育方面有专长,那么在运动会、各种比赛中就要给他们一个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有的学生有音乐舞蹈方面的特长,就让他们在各种文娱活动时走上舞台。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清楚,教育本来就有两个方面的内涵:教和育,教的是知识技能,学生掌握的程度因人而异,这是很正常的;育则关系到一个人的不断成熟成长的过程。甚至可以这样说,对于前者而言,学生得零分不是教师的耻辱;而如果因为后者,学生得零分则不仅是教师的失职,更是整个教育的失败。

第8篇:青少年逆反心理范文

论文摘要: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给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带来一系列困难,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了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构成及产生的原因,鱿可以得到调适,侠其健康地成长.

一、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客观存在

    根据心理学的解释,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因此,逆反心理的客观条件有两个,即主体和客体。可以说,有思维能力的人存在于社会,就会有逆反心理,人的一生都存在着逆反心理。

    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成长的不稳定时期,大脑的发育逐渐成熟并趋于健全,脑机能越来越发达,思维的判断、分析作用越来越明显,思维范围越来越广泛和丰富。他们的思维视角已超出童年期简单化的正向思维,向着逆向思维、多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等方面发展。尤其是在接触社会文化和教育过程中,青少年渐渐学会并掌握了逆向思维等方法。这就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心理墓础。因此,逆反心理在成年前呈上升状态。

    青少年学生正处在接受家庭、学校教育阶段,由于阅历和经验的不足,在认知事物和看闷题时容出现认识上的片面和较大偏差,因而易与家长、教师、教育者的意向不同。当人们的意向不一致时,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就会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

二、逆反心理的两面性

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与形成有它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认识了逆反心理产生的两个因素,当青少年学生出现逆反心理时就可以从主体和客体两方面进行调适.

    青少年学生的逆反心理有消极性,也有积极性.当逆反心理得不到合理调适时就会产生消极作用,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不能顺利进行,进而转化为矛盾,严重者会造成事故,甚至酿成悲剧。青少年学生的逆反心理往往具有求异思辩的特点,是孩子智蓄的火花,创造的源泉。积极的逆反心理是一面明镜,如能加以正确地利用和引导,既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又能促进我们改进教育方法。因而,对于青少年学生的逆反心理,一定要采取积极的态度,科学地分析,做到扬长进短。

    青少年学生的逆反心理是正常心理,也是问题心理。在青少年学生的成长道路上逆反心理是必然存在的,它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形态。同时逆反心理也给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是一个急需解决的心理问题认

三、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构成

    逆反心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从结构来看,逆反心理是认知、情绪和行为倾向三者的有机统一。逆反心理的认知成分是指对逆反对象的抵触情绪,即人们对逆反对象是反感或厌恶的;行为倾向是指对逆反对象意欲表现出来的行为,即逆反行为的准备状态.

    逆反心理存在,其主体和客体必须存在,当主体和客体不一致而产生矛盾时,逆反心理就产生出来。

  逆反心理一旦形成,必定通过一定形式表现出来,如表情、体态、语言、行为等。因而我们所能看到的都是逆反心理表现出来的逆反现象.逆反心理的产生和逆反现象的表现是主体与客体和两者的主观与客观互相影响形成的,只从主体或客体、只从主观或客观上谈逆反心理的原因是片面的,把它分开来谈也是不足的。

四、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形成的主要原因

    青少年学生的好奇心强,由于阅历和经验的不足,他们不迷信、不盲从,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探索精神和实践意识。但家长或教师在教育孩子时,为了不让孩子走弯路,常用自己的经验阻击孩子的好奇心。孩子受好奇心的驱使,听不进大人们忠告,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这样,孩子不听劝告的逆反行为就形成了。

    孩子的逆反心理从小学进入中学是一个飞跃。他们有了较强的行为能力和自理能力,认为自己己经长大了,独立活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他们想摆脱父母,自立自强。父母却无法相信孩子己经长大,仍然要主宰孩子的大部分行动。因而孩子会渐渐地疏远父母、教师,对师长的要求置之不理,我行我素。

    在当今,各行各业竞争激烈,家长想让孩子打好基础,教师想让学生多出成绩,家长和教师多方施压,恨铁不成钢,教育方法失当.这样青少年学生的成长压力很大,成长历程被压变了形,失去了自由、失去了欢乐、失去了童趣。当压力超过青少年学生的适应能力时,矛盾必然产生,就会产生出逆反行为,甚至敌视父母、教师。

    当青少年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往往加以反驳,以维护自己的尊严。如:老师在教室里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某个学生;家长在朋友或在孩子的朋友面前数落孩子的缺点。这些不当的教育方法伤害孩子自尊,是引发孩子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

五、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调适

    教育者要顺应孩子生理、心理成长的规律。有爱心的同时更应有童心,对于孩子的好奇心,教育者应适当给孩子提供探索实践的机会,孩子在实践中虽然走了弯路,但其成长经验远比家长的说教强上百倍。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不要总是采用抚育婴幼儿的那种包办、监护的方式,而应留给孩子一定的独立空间,给他们一定的自主权利。

第9篇:青少年逆反心理范文

关键词:逆反型学生 心理诊断 导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084-02

一般学生在上初中时,开始进入青春期,在这个时期,学生由于心智的不成熟而表现出在家长与老师看来不符合常规的行为来,同时对待学习、家长、老师的态度体现的是消极冷漠、缺乏正确的态度等,这些都是学生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

1 逆反型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

1.1对父母不满,缺乏最为基本的尊重与认可

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学生,随着心智的不断成熟,会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对于自由的渴望不断加深也就使得对于父母的管教束缚感到强烈的不满,从内心深处对父母的教导感到厌倦,渴望逃脱。无论是来自于父母的贴心呵护,还是偶尔严厉的批评都会使得其感到不耐烦,觉得父母不了解自己,对父母的态度也逐渐转冷,通过顶撞父母、绝食、离家出走等方式来表达对父母的不满。

1.2情绪易冲动,对于学习的热情不断降低

叛逆性重的学生对于老师的教导往往存在着抵触的心理,认为老师的教导与言语反复嗦,缺乏实际价值,缺乏创新精神,认为与老师无法进行很好地交流沟通,存在着代沟。在课堂上对于老师的讲授与教育,无论是书本知识还是基本行为规范都缺乏学习的热情与认可度,对于老师所布置的作业抱着应付了事的态度,轻者影响自己的学习成绩下滑,更有甚者,逃学,在课堂上捣乱,影响了整个班级甚至校园的教学环境。

1.3存在着强烈的不满情绪

认为家庭与学校不再是自己所希望的生活环境,而丧失对二者的归属感,但由于自身阅历的不足,因此对于社会缺乏深刻真实有效的认识,进而对父母,老师表现出了强烈的不满,言语与行为都对其造成伤害,并且很难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

2 逆反型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与所学知识的不断丰富,青少年的思维与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但是对于问题的解决能力,青少年的能力还存着明显的不足。在这一时期,青少年第一次以自己的眼光来了解社会,感受社会,对于社会的美好存在着前所未有的向往,但当出现挫折时其较低的解决能力又使得其遭受打击,因此,其独立性的不断发展带来其自身能力未能持续发展后所带来的一系列矛盾,使得青少年虽然不再一味地听从父母、老师的教导,尝试自己的想法时的叛逆带来了对父母、老师的伤害,也同时造成了对自己的伤害。

家长与老师对学生的交流沟通不够,进而难以理解学生的想法。父母对于孩子的期望自然是其能够健康成长,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就,却也怕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误入歧途,因此对其的管制不会有丝毫地松懈,造成了对孩子的束缚较大,使得孩子产生叛逆心。同时,父母对孩子的全方位照顾,事事关心,使得孩子对独立自由的渴望进一步加剧,造成了二者的矛盾难以解决。就目前的教育系统来说,由于缺乏对这些方面的发展与研讨使得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出现较多的麻烦,进而使得原本敏感的孩子叛逆心日益加深。

受网络技术的影响。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青少年有着更多的机会接触网络游戏以及一系列娱乐项目。固然,这些技术的发展给青少年带来了一些成长的益处,但是由于青少年的自制力较弱,且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重,也就极易陷入到对这些娱乐项目的过度依赖之中。无论是电视电脑上的电影情节模仿还是对网络游戏迷恋都会使得青少年的叛逆心不断加深。

3 逆反型学困生心理的诊断方法

通过侧面了解的方式来实现父母、老师对青少年的了解,使得了解加深了,进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通过心理测试的方式来避免青少年对于父母、老师的抗拒,也能够更加准确地对学生情况进行了解,其主要形式可以是问卷调查、实践游戏以及自由绘画等。

多方法试探。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如若处于叛逆期,其敏感性较强,且单纯地使用一种测试方法难以达到需要的测试的目的,因此需要结合不同的青少年实际状况以及开展测试的环境进行对测试方法的组合运用。

4 逆反型学困生的导学策略

孩子的叛逆大部分都来源于家庭、学校教育的缺失。要消除学生叛逆心理的离不开教师的努力,但是,叛逆学生的特殊心理决定了教育的特殊性,要求教育者不仅要付出全部的真情,更需要教育者的智慧。

4.1导学原则

通过良好的态度进行交流,通过智慧解决矛盾。由于叛逆期的青少年往往易冲动,爱顶撞,因此老师在对其进行教育指导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自身的情绪,不能“硬碰硬”,因为在学生潜意识中会对老师的话产生抵触情绪,老师应当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话进行处理,使得学生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对老师的话进行肯定,进而对其的改正提供指导的措施。

注重于对做人品德培养,其次才是学习成绩的提高。由于叛逆期的青少年其敏感度强、对于教导存在着抵抗情绪,因此在对其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需要着重强调于对教导方式的采取与运用,要使得教导的方式既能实现对青少年的帮助,也能使得学生更易接受。使得处于叛逆期青少年懂得做人的道理为主,进而让学生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实现其自主学习。

学校与家庭之间需要交流合作,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这就需要学校与家庭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有着同样的教育观念,形成统一强大的教育体系。加强交流与合作,为叛逆期的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更加切实可行的帮助关心方案。

4.2导学策略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如若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频繁,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对于老师的教导认同度也就会提高,其逆反情绪也就会相应的降低,进而能够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发展教育。相反,如若,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对于老师的认同度不够,学生的逆反情绪就会强烈,老师对其的教导成果也就难以取得显著的成效。因此,老师对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需要花费更多的心思,对于学生的了解程度也要进一步加深,进而构建出和谐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学习成长。

积极鼓励,降低学生的逆反心。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与鼓励,叛逆期的青少年也不例外。因此,老师在进行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需要对其的优点,长处,进步提出及时有效的鼓励,巩固其发展的自信心,避免学生产生不满情绪。多采用正面鼓励的形式,同时对于逆反心较重的学生加大关注,对其的进步之处,过人之处报以充分的肯定,让他们能够感受到被认可的喜悦,避免呵斥与训责,最大限度地消除学生的逆反心。

消除学生对老师的反感。青少年由于对个性的追求,对自由独立的渴望,会使得对父母、老师的建议与教导表现的不在乎,倘若,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无法对其提供关心与帮助而是一味地责备,将会使得学生的逆反心加深,产生难以消除的隔阂,因此,老师应当努力地走进学生,消除学生对其的反感。

5 结语

青少年的叛逆是很正常的社会现象,任何一种消除学生叛逆心理的方式都少不了教育者对学生生的一份执着的爱,如若家庭与学校交流合作,将会创造出更好地环境使得其更好地度过这一时期,相反不合理的方式方法将会导致学生的逆反心加剧,造成更大的矛盾。我相信只要我们教育者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真情,深入逆反型学困生的实际,全面了解他们学困的原因,并因材施教,这些学生定能淌过“逆反”这条河流,走上正常学习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王金平.怎样对待青春期孩子的逆反[J].阅读与鉴赏:中旬, 2011(10).

[2]陈燕娟.消除学困生逆反心理的方法[J].福建教学研究,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