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范文

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精选(九篇)

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

第1篇: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范文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创新探究意识的改革空前高潮,我深知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在老师,本文就如何让学生喜欢语文,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注重对学生人文关怀,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语文教学是爱的艺术,是一切高尚情操的载体。在语文课文的许多篇目里,到处洋溢着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文关怀。如朱自清的《背影》,英怀戚的《散步》,无不把“关爱”二字蕴涵在字里行间,所以教师应通过对教材的阅读感知,品位领悟,让学生学会尊重自己,关爱他人,学会与他人沟通相处,学会与自然和谐并存。要想达到这一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首先提高自身的素质,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厚德载物,用热心去帮助他们,用诚心去感染他们,用信息去激励他们,用爱心去赢得他们,用丰富的学知和海百川的胸怀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让所有的学生都愿意学习语文。

二、精心设计导读,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常言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富有艺术性的导语,能轻松自如地敲开新课的大门,巧妙的激发学生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反之,平淡无味的导语,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而会起抑制作用,以至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台下听得昏昏欲睡。“一粒沙看世界”虽然导语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开头,却熔铸了教师的智慧,凝聚了教师的心血,体现了教师的素质。有经验的语文老师是从不忽视课前的导语设计。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就是这样的典范,他在教《孔乙己》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过去有人说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性格的悲剧,而易子生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悲剧往往催人泪下,但孔乙己这个悲剧呢?学习这篇课文,从课文含蓄深沉的描写中,细细咀嚼,深入体会,我们是可以获得解答的。”这样的导语设计造成学生心理的悬念,引起学生阅读需要,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兴趣,促进学生迫不及待地去钻研课文,寻找答案。宁鸿彬,魏书生老师在上课之始也善于运用各种方法触及学生兴奋点,使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的投入到学习中。我在教学时间中也受益匪浅。因此,如果我们每个语文老师进入课堂之前精心设计一个哪怕只有三言两语的导入语,这对激发学生兴趣,创设良好的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善于留出课堂空白,触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

文学作品的妙处,在于语言的多义性和模糊性带来的空白现象,它给人广阔的想象空间。语文教学也是艺术,一堂好的语文课就应该像一幅意境深远的画,浓淡相宜,虚实相间,让人体味再三,欲罢不能。恰到好处的留空,可以使学生进入“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妙境。所以,我在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选准能启发学生想象的“触发点”如在教学《乡愁》诗中,首先让学生阅读词三首: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研究三首词均有一个“愁”而作,然而让学生找出每首词表达“愁”的意象有什么关系?“这样一激发,学生在欣赏中都能找到相关意象,如“烟草”、“风”表示丝丝情愁,“双溪蚱蜢舟”表示国破家亡之愁沉重而难以舟载,而“一江春水”则表示亡国之愁汹涌如春潮。所以,在教学中,应把握文章特色,抓住关键语句巧妙引申开来,帮助学生开启想象,调动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填充空白。

四、仔细研究课堂提问技巧,开启学生心灵智慧之门

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并且是教学中用的最多而又很难用精用巧的艺术。有位教育家说过:“中小学教师如不熟悉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成功的。”事实上,课堂提问是教师整个业务功底,全部教学经验的公开亮相,又是对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的驾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能够极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心灵的智慧之门,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设计提问时,我主要是掌握课堂提问的度,所谓“度”就是指问题的难易程度。教师设计课堂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过大、过深、过难的问题,学生无从答起,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过小、过浅、过易的问题,又会养成学生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正确的做法是把知识的果子放在让学生高不可攀,又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获得正确的结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获得成果,才会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也会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在教《岳阳楼记》时,围绕教学重点,我提出这样几个问题。

1.作者为什么要倾注笔墨写迁客骚人登楼览物只情?

2.作者是怎样从迁客骚人的悲喜之情转而表达“先忧后乐”的主题思想的?

3.为什么要借“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表达自己的思想抱负?

4.作者是怎样顺理成章地得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题的?

这些问题提出后,我没有解释,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解答,是学生在探求主题思想并受到思想教育的同时,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增强兴趣的目的,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精心锤炼课堂语言,让学生为之心动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效率。”教学语言的质量直接制约着教学效率的高低,关系着学生智慧的启迪和智能的培养。而且影响他们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都要精心锤炼课堂语言,使教学全方位地诉诸学生的心扉,让学生心为之动,情为之倾。

第2篇: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范文

阅读《幽径悲剧》选段,完成 11 - 14 题。(9分)①茫茫燕园中,只剩下幽径的这一棵藤萝了。它成了燕园中的鲁殿灵光。每天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惟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这一棵古藤。每次走在它下面,嗅到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其中情味,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不足为外人道也。②然而,我快乐得太早了,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决不这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今年春天,我走过长着这棵古藤的地方,我的眼前一闪,吓了一大跳: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忽然成了吊死鬼,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曳。再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它们还没有来得及知道,自己赖以生存的根干已经被砍断,脱离了地面,再没有水分供它们生存了。它们仿佛成了失掉了母亲的孤儿,不久就会微笑不下去,连痛哭也没有地方了。③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我的感情太多,总是供过于求,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我还有点自知之明,我注定是一个渺小的人,也甘于如此,我甘于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流泪叹气。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11.根据选段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燕园幽径发生了怎样的悲剧。(2分)12.选文第①段中作者说“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第②段又说“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这是否矛盾,为什么?(2分)13.第②段划线的句子在语言表达上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2分)再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14.选文第③段中写道“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会成为伟人”,结合选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3分)参考答案:11.燕园幽径仅存的一棵古藤被无端砍断。12.说“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是因为古藤给“我”悲愤、惆怅的心情带来安慰,给我带来许多快乐,让我忘却了人生的许多困难;而说“人生毕竟还是个荆棘丛”是因为古藤萝被人砍断了,还存在“愚氓灭美”的事实。13.运用拟人的手法,把藤萝的花朵当做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古藤被砍后花朵仍绽放的情景,给幽径增添美丽(这一点如答表现了古藤的顽强亦可),表达了作者内心无比悲痛之情。14.表达了作者对漠视美被破坏的谴责,对美被破坏的痛心,以及爱护美的决心。

第3篇: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范文

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价值可以通过对故事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组成部分与其整体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过程得以发现。诸如外国文学作品中对于人物的故事性的处理以及人物的行为的描写与人物行为的动机,即这些人物为何这样做,主宰这些人物行为的动机为何,以及作者眼中的世界观与世界观的表述,进而得到故事中人物的价值和故事推而广之的价值。

(一)从文风中发现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价值每一位外国文学家都有其特有的迥异于其他文学家的文风,从文学理论的角度而言,文风其实就是构成文学的各要素之间的细微差异,这些细微差异最终形成了外国文学家之间的各自不同的文风。不同的外国文学家会以不同的文风表述其源于内心深处的感知经验与情感的宣泄,文风孕育在作者行文的修辞、语法以及图形图像之中。外国文学中同样重视修辞的运用,而且外国文学作品由于其词义的广泛性,可以更加得心应手地将作品主题价值的外延意义向读者传递出来。外国文学作品不仅以其内涵与读者进行心与心的沟通,而且其外延同样可以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这一点与荣格的本我的意义以及心灵之间的关系理论不谋而合。外国文学在其作品之中所运用的全景技术更加突出,通过强调与事件关联的某些要素以达到强化与渲染的效果,与长篇大论的叙述及解释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这样的全景技法所表现的意象更易捕获读者的注意力,也更加节省笔墨,同时,更加具象与生动。在外国文学作品之中,通常会同时使用多条线索对主题价值进行衬托,作者通过在行文之中的时间感一步步逼近,将读者带入作品深处,与此同时,通过在行文中的空间感一点点地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拉近,直到读者走入作者的内心,通过行文的抽象达到移情的效果,进而将抽象的文字变成具象化的包括意识、思维、想象、心理、生理在内的一切可资调动的“读者资源”共同涌向一个作者的终极目标———主题价值。也正因为如此,美国的传奇诗人艾米莉•狄金森才在其诗作之中这样说:“书能将你的心带向任何一片热土,而我则从不曾离开。”外国文学作品中洋溢着的因地域而不同的文风,为读者提供一种近乎美妙的方式阅读、学习,并使读者享受作品所带心灵的按摩。作者以文风所达成的主题价值是作品的制高点,作品中的主题价值也常常会因此占据人们的心灵,这也是某些伟大的文学作品得以永恒的原因,因为这些作品的主题价值符合我们通常意义上的人文精神。

(二)从心灵层面发现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价值心灵层面是人类作为客体与世界进行交流与建立关联的最高阶的通道,外国文学作品在这方面的成就要远比国内的文学作品更为出色,国内新时期的较为流行的文学作品要么是以低俗悦人,要么是以玄幻骇人,少有能够自然而然地真正地与读者建立心灵沟通的优秀作品,而外国文学作品更重视作者与作品、作品与读者之间的从主体到客体,再从客体到主体的心灵协调与象征的能力,更关注个人层面之中的心灵统合能力。英国的维多利亚时期的伟大作家亨利•瑞德•哈格德在其名著《她》中即以心灵层面的映射为读者营造了一个个“造梦空间”,以至于瑞士的伟大心理学家荣格也会经常在其作品之中对亨利•瑞德•哈格德杰出的描写加以引用。这就如同读过法国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与《巴黎圣母院》中足以震撼人类心灵的描写一样,透过文学的张力直达读者内心深处,并以此触及读者灵魂棱镜之中的心灵层面的主题价值的显现。再如法国伟大的作家小仲马的《茶花女》中为读者展现了一场以涅槃为开始的爱情悲剧,男女主人公的生离死别正是他们崭新的爱情的开始,这场以毁灭开始的爱情对于读者心灵的撞击是不言而喻的。

二、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价值的评估与弘扬

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价值是一种既可以被低估又可以被高估的价值,由此可见,文学作品的主要工作并非仅仅为了主题价值,主题价值仅仅是文学作品中作者借以抒发其对于生活看法的一种表象。文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人学,从另外的意义上来说,也可以认为是神学,尤其是在外国文学作品之中,那种坚不可摧的悲剧性的命运主题往往会让人真的相信冥冥之中有神的存在。外国文学作品会以探索人类的命运作为其主题价值,并且,每部作品中的主题价值都会在作品中不断地闪现出来。针对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价值的评估应将自己置身于作者所处的历史时期以及参照那些足以影响作者文字的信仰与宗教因素,并加以综合考量,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公允、更加客观地对外国文学作品之中的主题价值予以正确的评估。比如,相传为古希腊的盲诗人荷马所作的四十八卷的《荷马史诗》中关于希腊的民族英雄式的人物阿喀琉斯的命运的描写就能够佐证外国文学作品中的神学性质的主题价值,一个近乎完美的英雄形象,但是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同时,非常凑巧也非常不幸的是敌人的箭又偏偏射中了他的致命弱点,读到这里所有读者都会为主人公的悲剧命运而叹息,同时也会对这部文学作品中所弘扬的荣誉、尊严、命运的同一律感到犹如神谕般的不可抗拒。

德国伟大的诗人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在其辉映千古的伟大作品《浮士德》中,再次将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价值的评估与弘扬提到了一个令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并在其中为全世界的读者展示了那道著名的“浮士德难题”,即自然欲求与道德渴求之间孰轻孰重以及二者之间如何平衡的难题。《浮士德》中囊括了人生之中可能经历的五大悲剧:知识、爱情、政治、艺术、事业,这五大悲剧已经成为世界文学史中的悲剧命运的象征。道德渴求固然是崇高的,但是自然欲求亦是神圣的,面对这种两难境地,人类究竟要何去何从?也许正因为找不到正确答案,因此,浮士德选择了追随魔鬼继续探求,这就像从不曾休息的西西弗斯,明知道巨石必然会从山上不停地滚落下来,但是,现实是残酷的,没得选择。

三、结语

第4篇: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范文

失误展示

综合近年来的中考阅卷情况分析,考生在解答这类题型时,常见的失误主要有以下几类!

①照抄原文。将题干中所要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在文中所涉及的部分完整地抄写下来,错将此当做是对词语或句子的理解。如今年徐州市中考卷第19题:如何理解“幸福往往会变成一道减法题”“而苦难却成为一道加法题”?(《善待苦难》)有考生答:幸福往往会变成一道减法题,一点点减去你的斗志和气魄;而苦难却成为一道加法题,不断地加上你的梦想、努力和汗水,累加起来,你就拉上了成功的手。又如今年上海市中考卷第21题:第①段“扫街”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蘑菇转了一个弯》。阅读材料可参见本期P28)有考生直接将“扫街”前面的“为了找个单位,天天出去”抄写下来作为问题的答案。

⑦望文生义。对词语或句子的真正意思不理解。只从字面上去附会。做出错误的解释。如今年连云港市中考卷第13题:请说出第①段“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这句话中“隐身”的含义。(《读书是风雅乐事》,阅读材料可参见本期P42)有相当多的考生答为:隐身就是把自己隐藏起来,读书时自己沉浸于书本之中。又如今年无锡市中考卷第21题:文章(《泉》)最后说“谛听”“生命的水声”,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对此的理解。许多考生答为:老槐树树桩像一口泉眼,作者展开思绪的翅膀飞翔,似乎听到了想象中那泉眼不断流淌的水声。

③概括片面。对词语或句子的理解偏于一面,导致答题不全面。如今年盐城市中考卷第2l题:“青春,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力气单薄、个头又小,还没有能力长出飞天的翅膀,藉着风力也要吹向远方:哪怕是飘落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也要去闯一闯未开垦的处女地。”这一句表达了什么意思?(《去远方》。阅读材料可参见本期P27)有考生答为:“年轻的时候。要外出闯荡、拼搏,哪怕是你不认识的地方也要去。”又如今年徐州市中考卷第22题:“那是极深沉的欢喜结成的泪滴”一句含义深刻,情感真挚。请把你的理解写在下面。(《心田上的百合花》)相当多的考生只答了“表达了作者对百合的赞美和崇敬之情”这一层意思。

问题辨析

正确理解文中的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要能根据词语、句子的具体语境、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感情来综合概括。考生在答题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照抄原文、望文生义、概括片面等失误,一般基于以下原因:

①不能结合语境从整体上去理解文中的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并加以准确概括。如上海市中考卷第21题:第①段“扫街”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联系全句“那一年。我即将大学毕业,为了找个单位,天天出去‘扫街’,但仍一无所获。”不难理解:所谓“扫街”就是指“我”满大街地去找工作。

②没有明白文章的主旨或作者的情感而望文生义。肤浅答题。导致答题不完整或错误。如连云港市中考卷第13题:请说出第①段“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这句话中“隐身”的含义,在这里“隐身”有表层意和深层意,因此如不能把握文章的主旨,“隐身”的表面意“把自己隐藏起来,不让别人看见”比较好理解。而文中的“读书时不需考虑作者或书中人物的感受,自己可以随意翻阅”的深层意就不能明白。评分是分点给分的,没答到的就不能得分。

③不明确答题要求和角度。以致概括片面,答题不完整。如徐州市中考卷第22题:“那是极深沉的欢喜结成的泪滴”一句含义深刻,情感真挚。请把你的理解写在下面。要完整准确地答这道题,必须关注题干中的重要词语“含义深刻,情感真挚”,因为这是命题者提示考生答题要从两个方面来思考。

答题指导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一般多指言语的隐含信息,而不是字面的意思,命题者常常选取的重要语句包括:短小但含义丰富的语句,与文章中心、作者思想感情有极大关系的语句,在文章结构上有着重要作用的语句。

要准确无误地理解词语、句子的含义,就必须要记住“词不离旬,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篇不离旨”的原则。

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就是说在理解词语含义时,不能离开具体的句子和语段去理解。因为词句除了有基本意外,还有特定的语境意,做题时要根据语境来理解。某一重要句子的意思可能在它前面或后面的句子中便可以找到充分的解释,如对这些句子进行重点分析,就很容易得到答案。有的重要语句仅靠上下文难以理解其含义,还需要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主题等加以理解。

所谓“段不离篇。篇不离旨”,意思是说理解词语、句子、段落和文章,必须要结合文章的文体特点和中心思想。一般来说,中考阅读题中,对词句含义的考查,主要是对词句在特定语境中的特定含义的理解。但理解词句的基本意,是理解词句特殊语境意的基础。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①依据文章中心、段落中心来解释重要句子。

②根据句式的结构特点来解释句子。比如:单句中。前置或后置的部分常是语义重点之所在;复句中,强调的重点常常落在其中一个分句上。

③根据句子的位置来分析句子的含义。如:首括句常常概括段意或总起全文,尾括句往往作总结,过渡句往往总结上段,概括提示下段内容。

④抓住相邻句,把握句子的语言背景材料,关注与这个句子相邻的上下旬,因为相邻句中往往隐含着解题的信息。

⑤根据修饰限制成分辨析句意。修饰成分常常是揭示句子内涵和外延的窗口,扣住修饰语,往往能够挖掘出句子的深层含义。

⑥根据修辞特点把握句子。弄清作者采用的修辞方法,常常能破解作者运用一些警句的真正目的。如有时可以通过理解比喻修辞格的对应关系来理解句子的意思,既可用本体来解释喻体,也可以用喻体来解释本体。

⑦还可以从表达方式人手分析句意。比如记叙文中的议论句往往起着画龙点睛、揭示记叙文主旨的作用。

实战演练

(一)(2010年江苏无锡卷)阅读《成功也会成为包袱》,完成问题。

①伟大的文学家泰戈尔曾经说过:“当鸟翼系上了黄金时。就再也飞不远了。”这句话形象地说明:暂时的成功有时会给人带来自满自大的消极后果。人们会因为一时的成功而背上沉重的包袱。停止了不断进取的脚步。

②有史以来,人类就盼望着有朝一日能飞上月球,并由此产生了难以胜数的神话传说。因此,阿波罗登月飞行的成功无疑是划时代的壮举。可是,登月人埃德温・奥尔德林在获此殊荣之后。却精神崩溃了。

③埃德温・奥尔德林的悲剧,主要是由于他对科学进步认识上的局限所导致的。的确,登月飞行是人类宇航事业破天荒的壮举,但它绝不是人类宇航科学发展的终点,而仅仅是起点。退一步说,就人类登月活动的远景、就人类试图在月球建立生存的另一处基地这一点来说,埃德温,奥

尔德林他们成功的尝试也远远没有结束。如果把登月飞行的成功既看作一项突破,又看作一项事业的开端,就不会产生这样元所适从的结果。

④一个人在功成名就之际,如果只是沉溺于现状,就会很容易觉得生活乏味空虚,就像有人说诺贝尔奖对许多作家是“死亡之吻”。既然得到诺贝尔奖的肯定。许多人就被压得再难以创作。

⑤其实,暂时的成功只是对你目前成绩的一个肯定,它并不代表你的最终成就,真正伟大的人是绝对不会因此而停止进取的。

⑥不要让眼前的“成功”成为你前进的包袱,没有任何成功是永远的。

1 为什么说诺贝尔奖对于许多作家来说是“死亡之吻”?请谈谈你的理解。(2分)

(二)(2010年江苏连云港卷)阅读《母亲石》,完成问题。

①那一年我到青海塔尔寺去,被一块普通的石头深深打动。

②这石其身不高,约半米;其形不奇,略瘦长,平整光滑。但它却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当年宗喀巴就是从这块石头旁出发,进藏学佛。他的母亲每天到山下背水时就在这块石旁休息,西望拉萨。盼儿想儿。泪水滴于石,汗水抹于石,背靠石头小憩时。体温亦传于石。后来,宗喀巴创立新教派成功,塔尔寺成了佛教圣地,这块望儿石就被请到庙门口。这实在是一块圣母石。现在每当虔诚的信徒们来朝拜时,都要以他们特有的习惯来表达对这块石头的崇拜。有的在其上抹一层酥油,有的撒一把糌粑,有的放几丝红线,有的放一枚银针。时间一长,这石的原形早已难认,完全被人重新塑出了一个新貌,真正成了一块母亲石。就是毕加索、米开朗琪罗再世,也创作不出这样的杰作啊。

③我在石旁驻足良久,细读着那一层层的、在半透明的酥油间游走着的红线和闪亮的银针,红线蜿蜒曲折如山间细流,飘忽来去又如晚照中的彩云。而散落着的银针,发出淡淡的轻光,刺得游子们的心微微发痛。我突然想起自己的母亲。那年我奉调进京,走前正在家里收拾文件书籍,忽然听到楼下有“笃笃”的竹杖声。我急忙推开门,老母亲出现在楼梯口,背后窗户的逆光勾映出她满头的白发和微胖的身影。母亲的家离我住地有几里地,街上车水马龙,我真不知道她是怎样拄着杖走过来的。我赶紧去扶她。她看着我,大约有几秒钟,然后说:“你能不能不走?”声音有点颤抖。我的鼻子一下酸了。父亲文化程度不低,母亲却基本上是文盲,她这一辈子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小时每天放学。一进门母亲问的第一句话就是:“肚子饿了吧?”菜已炒好,炉子上的水已开过两遍。大学毕业后我先在外地工作,后调回来没有房子,就住在父母家里。一下班,还是那一句话:“饿了吧?我马上去下面。”

④我又想起第一次离开母亲的时候。那年我已是17岁的小伙子,高中毕业,考上北京的学校。晚上父亲和哥哥送我去火车站。我们出门后,母亲一人对着空落落的房间,不知道该做什么,就打来一盆水准备洗脚。但是直到几个小时后父亲送完我回来,她两眼看着窗户,两只脚搁在盆边上没有沾一点水。这是寒假回家时父亲给我讲的。现在,她年近80,却要离别自己最小的儿子。我上前扶着母亲,一瞬间我觉得我是这世上一个最不孝顺的儿子。我还想起一个朋友讲起他的故事。他回老家出差,在城里办完事就回村里看老母亲。说好“明天走”就不见了。然而,当他第二天到机场时,远远地就看见老母亲扶着拐杖坐在候机厅大门口。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女对他们的报答,哪及他们对儿女关怀的万分之一?

⑤我知道在东南沿海有很多望夫石。而在荒凉的西北却有这样一块温情的望儿石,一块伟大的圣母石。它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所有慈母的爱,也照出了所有儿女们的惭愧。

1 文章中,作者为什么要说“一瞬间我觉得我是这世上一个最不孝顺的儿子”?

2 文章第①段中说母亲石是“一块普通的石头”,第②段中又说“但它却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读完全文,说说你对这两种说法的理解。

(三)(2010年江苏扬州卷)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忘记玄奘是可悲的

周国平

①在中国历史上,世界级的精神伟人屈指可数,玄奘是其中一个。这样一位受到许多国家的人民崇敬的中国人,今天在自己的国家还有多少人真正知道他呢’

②玄奘不但是一位伟大的行者、信仰者,更是一位伟大的学者。

③他身上,有一般中国学者身上少见的执著求真的精神。去印度之前,他已遍访国内高僧,详细研究汉传佛教各派学说,发现他们各执一词,互相矛盾。用已有的汉译佛经来检验,又发现译文多模糊之处,不同译本意思大相径庭。因此,他才“誓游西方,以问所惑”,到佛教的发源地寻求原典。他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求取和翻译佛教经典。其中,取经用了17年,译经用了19年。他是一个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事的人,有极其明确的目标,因而能够不为任何诱惑所动。取经途中,常有国君挽留他定居,担任宗教领袖,均被他坚辞。回国以后,唐太宗欣赏其才学,力劝他还俗。“共谋朝政”,也遭他婉谢。

④超常的悟性加极端的认真,使玄奘在佛学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他所翻译的佛经,在量和质上,直到1300多年后的今天,仍无人能够超越。他的佛学造诣由一件事可以看出:在印度时,戒日王举行著名的曲女城大会,请他讲大乘有宗学说,到会的数千人包括印度的大德高僧全都叹服,无一人敢提出异议。以访问学者身份成为外国本土文化首屈一指的大师。这在中国历史上找不出第二个例子,

⑤世界知道玄奘,则多半是因为《大唐西域记》。这本书其实是玄奘西行取经的副产品。仅用一年时间写成,记述了他所到各地的概况和见闻。西方考古学者根据此书在新疆、印度等地发掘遗址,皆得到了证实,可见玄奘治学的严谨。这本书为印度保存了公元7世纪前的古代历史,如果没有它。印度的这段历史会是一片漆黑,没有记录历史习惯的印度人甚至不知道佛祖是印度人。正因为如此,玄奘之名在印度家喻户晓,而《大唐西域记》则成了学者们研究印度历史必读的经典。也因为如此,不但在印度,而且在日本和亚洲其他一些国家,玄奘都是人们最熟悉和崇敬的极少数中国人之一。

⑥今天许多中国人只知道电视剧上那个娱乐化的唐僧,不知道历史上真实的玄奘,懂得他伟大的人就更少了。一个民族倘若不懂得尊敬自己历史上的精神伟人,就不可能对世界文化作出新的贡献。应该说,忘记玄奘是可悲的。

1 如果把“到会的数千人包括印度的大德高僧全都叹服,无一人敢提出异议”中加点的“敢”字去掉,好不好?为什么?(3分)

参考答案

(一)《成功也会成为包袱》

1 获得诺贝尔奖会使许多作家沉溺在巨大的荣耀之中,无法摆脱荣誉的束缚,不再有努力的方向。(或:不再有创造的动力。意思对即可。)

(二)《母亲石》

1 母亲年近80,我却要离开母亲去外地工作,表达了我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的内疚和自责。(意思对即可。)

2 母亲石“身不高…‘形不奇”,外表平凡,所以普通:但它又是寄寓了新教派创始人宗喀巴母亲盼儿望儿深情的望儿石,被请到庙门口接受信徒崇拜,成为圣母石,普通的石头被赋予了浓厚的文化内涵,当然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

第5篇: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范文

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是哈佛商学院的一位著名教授,巴达拉克。

他最早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是源于他给哈佛MBA所讲授的一门与众不同的课程。这门课程的主题并没有什么特别,其他学校也有,是讨论组织中的伦理与领导。不过,在具体的教法上,巴达拉克教授改变了常见的阅读企业管理案例并分析讨论的做法,而是要求那些MBA学生们阅读并讨论一些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中,有经典名著,像莎士比亚的《麦克白》、索弗克里斯的《安提歌尼》和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还有一些是当代文学作品,例如,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奇努亚·阿切贝的《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以及石黑一雄的《长日将尽》等。

在这些作品中,巴达拉克教授发现其中有两种定式,或者叫套路。

其一,几乎在每个情形里,那些发誓要成为伟大人物的角色,总是以失望或者痛苦告终。他们的生活中,总是伤害多于愉快,一些人甚至以自杀了结。例如,《推销员之死》一剧中的威利·罗曼,雄心勃勃地想成为最伟大的推销员,并想让他的儿子变成“人中龙凤”。在这出戏的结尾,寄希望于用高额的保险赔偿金使他两个儿子中的一个能够实现他的人生美梦,威利·罗曼自杀了。

而这些作品中的定式之二,则牵涉到了一些次要角色—配角。也几乎是在每个情形里,这些男人或者女人总是谦逊的,他们的雄心恰如其分,他们的努力谨慎而敏感。威利·罗曼的妻子琳达,在该剧的结尾,当威利的精神面临崩溃的时候,尽心尽力试图去保护他,安慰他。威利的邻居查理不仅给他提供了道义上的支持,还给他钱和一份工作。不论是琳达还是查理,都从未热切地渴望自己变得多么伟大,他们只是朴素地努力做到自己的本分。

几乎每一次,那些充满着使命感的MBA学生们觉得第一种定式很让他们困惑不安。这门课程上到学期中间,就有些学生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出来—究竟什么时候我们才能读到一本书,它不是以悲剧结尾的呢?

作为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哈佛商学院资深教授,巴达拉克通常会回答说:严肃的文学作品,经常会注视像伊卡洛斯那样渴望取得非凡成就,最终却以悲剧收场的核心角色。希腊神话传说中讲:伟大的艺术家、雕刻家代达罗斯给儿子伊卡洛斯做了羽毛和蜡制的双翼,伊卡洛斯便飞翔起来;等他能飞之后,他就想实现一个伟大的理想—飞到太阳那里去!但在飞近太阳的时候,蜡遇热融化,伊卡洛斯坠地而死。

时间久了,巴达拉克教授自己也不再满意自己的这个看似巧妙的回答。于是,下一次,他开始建议学生仔细留意书中的那些次要角色,从中发掘负责的、周到的、成功的领导典范。

很有趣的是,到了课程快结束的时候,很多学生已经能够明确区分这两类不同的领导之道了—一类是英雄领导,另一类则是沉静领导。不过,这种区别只是粗略大致和尝试性的,它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的文献或全部的生活。然而,这确实让巴达拉克教授开始思考,把领导之道的根基主要建筑在英雄人物的模式之上,对于我们看待这个世界并推动其进步,可能是一种片面局限的、容易误导的、甚至危险的方式。

于是,在教过了这门课程之后,巴达拉克教授就开始对这种区分进行更深入与科学的研究。结果,他发现这种用一边倒的、英雄主义的视角来看待领导之道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以哈佛商学院为代表的案例教学法为例,在MBA课堂中用到的很多关于战略、一般管理或商业伦理方面的案例,通常都把焦点集中到组织里头个别的“头面”人物所做出的极少数关键性决策上。结果,这些组织中其他人的努力就化为无形,无人关注。简而言之,“英雄伟人创造历史”的理论确实很活跃,在MBA课堂中亦然。

我与巴达拉克教授在哈佛见面时,他打趣地说起这个故事,“MBA学生在读案例时,把自己放到企业领袖的位置上去决策,他们发现自己的想法竟然能够左右一个企业甚至一个行业的命运,于是,就有学生兴奋地大叫——ILOVETHISGAME!(我喜欢这活儿!)”

而且,当巴达拉克教授放眼四顾时,又看到了完全同样的思维定式。在学校中,学习马丁·路德·金博士和特蕾莎修女那样的伟人,他们把自己的生命献给高尚的事业。在教堂和庙宇中,听到的是对那些为了信仰而献出生命的人们的颂扬。当然,还有好莱坞,提供给人们那种掺了些水分、加了些虚构的英雄主义—靠着它不计其数的、无休无止的电影,里头的勇士不是跟暴徒、外国间谍作战,就是与贪得无厌的企业、欺诈狡猾的政客为敌,还有,对付宇宙中的外星人。

显而易见,英雄主义的领导观,打动着人们内心深处的一些东西。确实,我们的世界倘若没有伟大英雄们的努力和牺牲,肯定会变得贫乏而荒芜得多。但是,这种思考方法,又把芸芸众生放在了什么位置上呢?正是这个问题,启发和激励巴达拉克教授写了一本书—《沉静领导》,他的目标就是要了解和描述那种更为沉静、更为平常的领导之道。

领导者,无可非议,是团队的灵魂问题是,究竟怎样做,才是真正合格的灵魂人物,才是有力的、有效的,才是这个团队、这个社会真正需要的?对此,或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们至少知道,在经历了全球经济的波折之后,人们开始反省对企业家们狂热的“造神运动”,更加关注的是那些成功领袖真正的基本面,去探询他们真正的领袖魅力所在。而我们每一个人也必须思考:我,到底应该做一个怎样领导?

沉静领导特性

打破英雄主义领导观。

凭借耐心、智慧和坚持带领团队造就成功。

争取时间、深入钻研、精明投资、变通规则、投石审势、妙手妥协。

沉静领导在基层管理中,在人性与常识的指引下迈出的每一步中,耐心细致、日复一日造就更加成功的公司,甚至一个更好的世界。

第6篇: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范文

一、听,感受生命之珍贵,把握青春年华

听、说、读、写是语文课程教学的基本形式。在小学阶段,学生们的感情十分丰富、细腻。在实施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把握学生内在的情感诉求,用“听”来引导他们走进教学情境,感受生命之珍贵,更好地把握青春年华。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在大海中永生》一课时,为了缅怀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笔者牢牢地把握文章情感的主线,紧扣“情”字,以听代讲,让学生在聆听中完成情感体验,在心灵上受到震撼,在情感上得到熏陶,在思想上受到启迪。上课伊始,笔者通过多媒体播放了学生们耳熟能详的歌曲《春天的故事》,并提问:“春天的故事,是为歌颂谁而创作的歌曲?”接着,展示邓小平画像,简介邓小平生平;接着提示:“就是这样一位立下丰功伟绩伟人,却在1997年2月19日悄然闭上了眼睛,离我们而去了。他的离去是党和国家的巨大损失,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国各族人民都沉浸在无比悲痛之中。今天,让我们再一次缅怀这位历史伟人。”最后,教师进一步进行范读,让学生深刻体会亿万中华儿女对邓小平逝世的悲痛之情,从而更加热爱生命,用伟人的精神激励自己,努力学习,报效祖国。这样,不知就不觉把学生带进课文中。

二、说,倾诉生命之感动,常怀感恩之心

感恩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生命河流中最迷人的风景。感恩教育同样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的生命历程中,我们往往被身边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儿所感动。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件小事都会激起我们心中最柔软的感情,感受到来自父母、朋友、社会的温暖。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把感恩之情“说”出来。教师可以利用主题班会、校园广播、课堂读报等形式,引导学生把生命中的感动倾诉出来,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例如,在“感恩父母,大爱无言”主题班会中,大家都踊跃举手,争先恐后地发言。有的学生说:有一次他夜里发烧,当时家里没有退烧药,母亲顶着寒风步行数里去村外诊所买药;母亲回来后又彻夜未眠,寸土不离地陪在自己身边。有的学生说:看着同学们都有新书包,自己也特羡慕,由于家庭贫困,怎么也不好意思向父母开口;但父母似乎早猜透了自己的心思,硬是省吃俭用给我买了个新书包。还有的学生说:自幼母亲早逝,是父亲把自己一手带大,既当妈又当爸,还要在外打工,但不管如何辛苦,他每次回来都对我疼爱有加,逗我开心……学生们讲得声泪俱下,感人至深,引人深思。这给每一个学生都上了感恩的一课,相信“爱”的种子早已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三、读,诠释生命之真谛,学会担当责任

人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上?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生命的价值是什么?也许这是一个复杂深奥的哲学问题,也许这些问题永远也没有标准的答案。小学生对于这样的“命题”自然会感到困惑和不解。教师也不必急于进行定义。但生命的真谛,似乎可以从古今中外的历史典故、名篇佳作中去感悟和诠释。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语文教师实施生命教育的基本形式。教师可以借助阅读课引导学生进行广泛阅读。从“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的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英雄文天祥;从视死如归、慷慨就义的刘胡兰,到机敏过人、疾恶如仇的抗日英雄王二小;从遇事沉着冷静、强忍剧痛的“最美司机”吴斌,到为救学生失去双腿的“最美教师”张丽莉……这么多可歌可泣、感人肺腑的故事需要学生通过阅读来领会、感悟。透过文字,学生们会感受到生命的温度,会真正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奉献他人,勇于担当。

四、写,追求生命之精彩,塑造完美自我

1.摘抄感悟名言名句

鼓励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在充分体验生命历程中,摘抄其中的名言名句并写下自己的感悟。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说的名言:“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是这样度过的,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

2.发挥板报功能

我们可以把学生们生命中最感动的事写在黑板上,并定期更新,让生命的阳光照进每个人的心里。

3.自办电子报刊

发挥网络功能,通过自办电子报刊等形式弘扬人间大爱,用生命的精彩照亮人生。

第7篇: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范文

“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强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体现实用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引领学生在学习中关注生活,使试题进一步贴近生活,呈现出高考命题的新特色。

关于“实用类文本”阅读,2008年山东省考试说明是如此表述的: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具体要求是:第一个层级C层级的“分析综合”,其中包括: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②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③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第二个层级D层级的“鉴赏评价”,其中包括:①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②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③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第三个层级F层级的“探究”,包括:①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②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③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从命题的考查点来看,主要侧重在整体感知能力、理性认知能力、实践体验能力、文本探究能力等方面。

【解题指津】

2007年“新课改”省区的“实用类文本阅读”高考试题的设题方式,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尽管它与“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的目的不尽相同,但作为文本阅读考查,二者既有共性又有不同的侧重点,明确“考纲”的要求,解读此类文本需要遵循以下要领。

一、整体把握,抓住关键

通读全文,对文本作整体认知,明晓它写什么人,叙什么事,分几个部分,作者的写作意图、基本倾向怎样,摸清文本呈现的一些最基本的事实情况,是解答词类阅读试题的前提。只有从整体上把握了,才能抓住关键性的语言信息,才能理解词句的隐含意义。另外,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语、语句,主要指有特殊内涵的词语,或领起、或总括、或过渡的语句,抒情、议论性的语句等。这些往往是文章中的敏感部位,它承载着文章的主要意思,反映着作者的主要意图,准确把握这些词语、语句,是对文章深度解读和解答问题的关键。

二、辨明文体,注意个性

“实用类文体”往往呈现出鲜明的语言和结构特色,比如,新闻类语言的特点是简明,传记类语言的特点是通俗,访谈类语言的口语化,消息一般写法都采用“倒金字塔”式的结构方式,传记则多采用依据人物活动的时间先后组织材料的结构方式等。辨明文体特点,注意文体的个性特色,有利于我们对文本的解读。分析文本的语言要从文本中举出典型例句,然后对这些例句进行理性的分析评价;分析文章的结构要学会对文章进行归类切割,然后考察这些相对独立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概括中心思想要包含文章的主要内容、精神实质以及作者的主要倾向,有时还包括作品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等。如山东题“文章开头两段属于新闻文体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分?请结合本文分析其作用。”需要掌握新闻的结构特点,明确各部分在新闻中的地位,才能够准确作答。

三、明确目的,恰当整合

准确把握信息是解读文本的前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是深入阅读的基础。筛选信息首先要认真分析题干要求,明确指向,锁定区间,准确有效地把信息提取出来。筛选出来的信息往往是零乱的,甚至是零碎的,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些信息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使之完整化、条理化。筛选整合信息时,要充分尊重文本事实,必须完全排除我们自己主观因素的干扰,不以自己个人平素所获的知识取代文本事实,更不以自己个人的是非为是非,筛选整合出来的信息相对于文本本身来说,必须是“原生态”的。尊重文本,应该是我们筛选整合信息时必须信守的原则。如广东题“傅雷曾对傅聪说:‘做人,才做艺术家。’从全文看,傅聪认为艺术家应该怎样做人?”“应该怎样做人”是信息筛选的指向,把相关的信息圈点出来,然后该分解的分解、该合并的合并,而后分条把它列举出来。

四、体察手法,深入分析

“分析文本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考纲》的阅读要求,表现手法是作者用来实现写作意图、表现中心思想、再现或表现生活的手段。一个文本不可能单纯依靠哪一种表现手法,高考试题主要在文本所采用的诸多表现手法中最突出的一种或几种方面设题。分析表现手法,不能仅停留在辨别认知的层面上,必须分析它的效果。对效果分析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看作者采用这种手法对表达带来怎样的方便,二是看这种手法对阅读者的阅读产生怎样的作用。表现手法要按照“认知――了解――分析”的流程,紧密结合文本分析到功效;离开效果分析表现手法,难免流于虚浮空洞。如山东题“文章用较长篇幅介绍了奥蒂参加比赛的背景材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解答此题,需要明确全文的主旨中心,考虑此部分内容与主旨的关联之处和它对于表现主旨的作用。

五、尊重文本,准确判断

“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实际上是阅读要求的提炼和概括。文本的主要观点是隐藏在文本采用的材料之中的,基本倾向是隐含在作者对材料的处理和评说之中的,对文本材料的解读、对作者材料处理与评议的分析是获取文本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认识的必由之路。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要学会用对立统一、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分析,要运用知人论世的思想方法,把文本观点和其倾向的形成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来考察,从而作出具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切不可以偏概全或主次颠倒。如广东题:“根据傅聪的观点,演奏家如何才能使伟大作曲家的作品‘不断地发展’,‘不断复活、再生、演变’?”解决这道题首先要能够根据文本探明“傅聪的观点”是什么,文本中傅聪对自己的观点表达得较为明确,依其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也就是答案。

六、联系实际,发散思维

“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体现出阅读与鉴赏活动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加深对个人与社会、自然等关系的思考和认识。探究能力的考查,类似于阐述题或论述题,必须抓住最能反映“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材料分析,对其中蕴含的人生价值发掘,对“时代精神”分析提炼。抓住对主要材料所作的分析,探讨才具有典型性,依赖枝节性材料则会失之偏颇,脱离材料则会出现背离。解答探究类的试题,要善于捕捉主要材料,要善于分析提炼概括,要发散思维,与历史或现实多做些纵向或横向的比较,更要做到言之成理。如山东题:“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她的世界百米冠军梦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心中,奥蒂何尝不英雄!’请结合奥林匹克精神,谈谈你的认识。”体现的就是对“奥林匹克精神”和“奥蒂悲剧命运”的思考。

【温馨提示】

“实用类文体”的考查为高考命题引入了一种新的形式,2008年高考命题对此的考查有可能全面铺开,文体类别也将更全面,解答这类问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辨明文本,准确解读

考前备考有必要储备相关的文体知识,把握不同文体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技巧,做到心中有数。“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等最大的特点是立足于事实,叙述在文本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要注意对典型事件的把握。“社科论文”“科学小品”等是作者对某一专题深入研究之后做出的有独特见解的文章,专业性、理论性较强。读这样的文本,既要弄清楚作者的观点见解,更要注意作者对支撑观点成立的事理依据所作的阐述。

二、明确题干指向,把握答题重点

弄清命题用意,明确答题要求,是准确解答的前提和答好的关键。审题主要指审题干要求、命题方式,对题干的文字措辞、提法要看清认准,做到不漏、不错、不走样。一般来说,高考每题都有一个明确的考点,要明确从什么角度、什么范围出题,这样才能使答案全面到位。比如,信息整合类的试题,作答指向文本,不能把自己的主观因素加入答案;探究分析类试题,作答指向文本外,要发散思维,提出自己的看法。

三、强化文本意识,注重理性分析

无论是分析综合,还是鉴赏评价,抑或是探究,都强调贴近文本,思维起于文本终于文本。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命题,“深层意蕴”“人生价值”“时代精神”等是隐含在材料背后的,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即需要用理性的认识去读文本。同样,文本材料中蕴含的许多有待探究与阐发的问题,也需要用理性的认知加以判断。概括题要对文本的内容有全面准确的把握,阐发题要结合文本的具体事例作合理分析。

四、遵循解读程序,准确规范做答

文本阅读可按照“文――题――文――答”的程序。先细读全文,关键地方要作出标记;再看试题,找出试题对应文本的区间;然后回读文章,把题目与相关文句、文段结合起来思考;最后整合答案,在明确题干要求的基础上,准确规范做出答案。访谈”“调查报告”“新闻”等文本,有可能除正文之外,会附加诸如“背景资料”“场外声音”等辅链接材料,这些内容都有助于我们理解文章,甚至有的与答案相关,此类信息也不要放过。

【跟踪训练】

别了,我的太阳!

帕瓦罗蒂的离去,让2007年9月6日充满了哀伤。

帕瓦罗蒂走了,一个歌剧天才走进天堂,一个温暖的声音长留世上,留给我们无数的怀念和铭记……别了,我的太阳!歌王,一路走好!

帕瓦罗蒂于1935年10月12日出生于意大利摩迪纳,他的家境不富裕,但帕瓦罗蒂却认为家里总是“充满快乐”。17岁那年,帕瓦罗蒂由父亲介绍到“罗西尼”合唱团,从此开始随合唱团在各地举行音乐会。为了能引起某个经纪人的注意,帕瓦罗蒂不时在免费的音乐会上演唱,但都没有成功。在菲拉拉举行的一场音乐会上,他还曾因表现不佳被满场观众哄下舞台。

直到1961年,25岁的帕瓦罗蒂在阿基莱佩里国际声乐比赛中,因成功演唱歌剧《波希米亚人》主角鲁道夫的咏叹调荣获一等奖之后,他的命运彻底迎来了转机。帕瓦罗蒂的音乐之门真正打开了,从此他走向了阿姆斯特丹、威尼斯、歌德堡、伦敦、北京……1972年,帕瓦罗蒂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与萨瑟兰合作演出了《军中女郎》,他连续唱出9个带有胸腔共鸣的高音C,震动了国际乐坛,他也因此而成为全世界报酬最高的歌唱家之一。

帕瓦罗蒂在40多年的歌唱生涯中,不仅创造了作为男高音歌唱家和歌剧艺术家的奇迹,还为古典音乐和歌剧的普及做出了杰出贡献。帕瓦罗蒂的闪光之处并不仅仅局限在他出色的歌艺,还因为他灵魂深处闪闪发光的纯真天性与高尚人性:一位享誉全球的歌唱家,一次又一次地举行慈善音乐会,与来自全世界的流行歌手、艺术家及年轻的艺术家们携手合作,用他们热情的歌声、高超的技艺,为那些饱受战乱摧残、蹂躏,在饥寒交迫中苦苦挣扎的孩子,为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人群送上发自内心的关怀、仁爱和救助。

1986年,帕瓦罗蒂应我国文化部之邀率领意大利热那亚歌剧院演员来到北京。第一次登上中国舞台的他,在天桥剧场演出了普契尼的歌剧也是他艺术生涯的顶峰之作《波西米亚人》,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独唱音乐会,成为第一个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独唱音乐会的歌唱家。

帕瓦罗蒂与北京再次续缘是2001年,正值北京努力争取主办2008年奥运会的重要时期。为支持北京申奥,他联同多明戈和卡雷拉斯在故宫午门广场举行了“三高”音乐会,这种三人同台演出在世界实属少见,也令北京在世人面前展现了自己的辉煌。

2005年初,年过69岁的帕瓦罗蒂开始了世界巡回告别演唱会。帕瓦罗蒂表示,将在全球巡演后结束自己长达44年的辉煌演唱生涯。在全球巡演计划中,出于对中国的深厚感情,他将世界巡演的最后一站放在了中国。

帕瓦罗蒂每年在世界各个城市马不停蹄地奔波,无休止的奔波使他至少过了15年没有规律的生活,庞大的身躯造成他身体状况不佳,经常生病,使他在舞台上的活动大受限制。2005年3月,帕瓦罗蒂做了颈部手术,修复了两根椎骨。2006年初,他进行了背部手术,又被感染,不得不取消了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预定的音乐会。帕瓦罗蒂的最后一次公开演唱是在2006年2月10日的都灵冬奥会的开幕典礼上。这以后,他的生活使命从音乐转向了与病魔的斗争。他最初被查出病情是在2006年7月,他的全球告别巡回演出途中。当时医生确诊帕瓦罗蒂患上了胰腺癌,他只好在纽约接受手术,并取消了2006年剩下的演出。

手术一个月后,帕瓦罗蒂接受意大利《晚邮报》采访,他说:“现在我要为以前的好运和幸福付出代价。”在接受化疗期间,由于病痛折磨,他的体重由160公斤骤减到70公斤,但帕瓦罗蒂还在醉心于音乐,一边录制一张圣歌专辑,一边每天花几个小时教学生唱歌。后来,他获得意大利政府颁发的“文化名人奖”。

我们眼前的时光倏忽回到66年前,年幼的帕瓦罗蒂站在厨房的餐桌上为参加家宴的来宾们高歌一曲,稚嫩的歌唱引得人们满堂哄笑,那时的人们无论如何也猜不到,站在他们面前的这个小孩将会创造一部属于20世纪的伟大的音乐传奇。

(选自《青年文摘(红版)2007年11期》,有删节)

1.文章开篇运用了怎样的语言?请结合本文分析有什么作用?

2.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帕瓦罗蒂的巨大成就和高尚人格体现在哪些方面。

3.怎样理解帕瓦罗蒂“现在我要为以前的好运和幸福付出代价”这句话的含意?

4.帕瓦罗蒂离我们而去了,“天籁之声今成绝唱”。多明戈说帕瓦罗蒂的声音是“上帝赐予”的,你同意吗?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答案:1.文章开篇运用了抒情性的语言。抒情性的语言立刻把读者拉进情感的境地,增强了情感因素,使人们更加缅怀已故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

2.①创造了作为男高音歌唱家和歌剧艺术家的奇迹;

②为古典音乐和歌剧的普及做出了杰出贡献;③举行慈善音乐会,为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人群送爱心;④在世界各个城市马不停蹄地奔波,用歌声传递友谊;⑤与病魔的斗争中,录制圣歌专辑,教学生唱歌。

第8篇: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范文

【关键词】乐教;乐学;兴趣

乐教,是衡量教师的第一标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只有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才会勇于和乐于从事平凡而伟大的教学工作,才能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自己丰富的知识、可亲的态度、生动的语言和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方式去积极地影响自己的工作对象,激发、引导和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并把这种学的兴趣同自己教的热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乐学,是保证学习的直接动力,也是促进学生各方面健康发展的内因和根据。要知道,人类的一切行动,都是由各种复杂的动机和需要所引起,饥和渴,冷和热,爱和恨,名和利都可以引起个体的活动和积极性。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产生,具有多种复杂的心理因素,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其一是直观兴趣。如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语言动作幽默,可以引起本能的兴趣。这种兴趣十分浅薄,极不稳定。其二是自觉兴趣。这种兴趣伴随着情感的产生,思维参加活动,有着明确的追求目的。这种兴趣比较稳定。其三是潜在兴趣。当兴趣具有强烈的目的性,伴随着意志活动就可以长久的支配一个人的活动,产生经久不衰的爱好,它不再为偶然因素所改变,亦不为艰苦挫折而退缩,相反地,能够以苦为乐,在单调平凡的活动中找到无穷的乐趣。可以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靠教师发现、引导和培养的,教师教的热情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也是学生探求知识,认识事物的推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学习中培养兴趣是多么重要。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谈到培养学生兴趣时,语重心长地指出:由于“重理轻文”思想的影响和语文课重点在日积月累,难以立竿见影的特点,不少学生有“语文课上不上一样”的错误想法。这种想法光靠说道理是难以消除的,还要靠语文本身去吸引学生。所以,在语文教学中首先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首先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授之以趣,用知识本身去吸引学生。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尤其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短短的四十五分钟,要是安排得合理、恰当,用最佳的时效,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不费一番功夫去研究,琢磨,冥思苦想,精心设计,确实是不行的。在这方面很多的教师创造出许多相当成功和精彩的经验,我们不妨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1 引起悬念的问题设计

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始就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上课也如此,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象磁石,把学生吸引住,后边的课上起来也就顺了。怎样才能一开课就牵住学生的心呢?她往往使用引起悬念的教学方法。悬念就是挂在学生思想上的问题。这类问题最好能强烈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认真细致地去阅读课文并深入下去。如教《孔乙己》,她一开始就设计两个问题:1、据孙伏园先生的回忆,鲁迅在他自己创作的小说中,最喜欢的是《孔乙己》,他为什么喜欢孔乙己呢?2、人常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悲剧常常使人落泪,而读完《孔乙己》,不是流泪,而是在发笑之后,心头感到阵阵辛酸和刺痛。那么孔乙己的悲剧是什么样的悲剧呢?这两个问题的提出,不但引起了学生的思考,扩大了学生思维活动的天地,而且能够激起学生要从课文中寻求答案的强烈愿望。他们再把这篇课文看作一个故事来读,而是带着思考的问题去读。就这么两个问题的提出,将教师讲问题变为学生找问题,思考问题。效果大不一样。

2 “演员”与“导演”的配合

有个教师讲曹禺先生的《雷雨》(选场),他在布置学生提前预习的基础上,教学中采取让学生当“演员”,教师当“导演”的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他从备课开始,就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要求,让学生熟悉“角色”,进入“角色”。课堂上让具有朗诵才能的学生来分别扮演角色。大家评价扮演者是否准确地把握了“角色”的心理气质特点,各自发表见解,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然后由老师归纳,启发大家,共同思考探讨。比如:周朴园是真怀念侍萍,还是假怀念呢?真怀念,为什么侍萍来了他却不认呢?假怀念吧,为什么房间的摆设还要照侍萍在时的老样子呢?对于这些学生不太理解的问题,老师也不直接说出结伦,而是象“导演”说戏那样,启发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思路,最后由学生自己找出答案。这样寓乐寓趣于教学,不但使学生掌握了知识,更重要是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3 “有意错误”的课堂艺术

四川梁平红旗中学有个青年教师邓红专,他热爱教师工作,教学上很有一些新点子。他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为了打破一往课堂上的沉闷气氛,集中学生注意力,加深学生记忆的轨迹,采用了“以错误引起发笑,以发笑引起注意,在轻松自如的笑声中传授知识,纠正错误”的做法。结果收到了从正面讲解所收不到的良好效果,尝到了“于乐施教”的甜头。他的“有意错误”教学法,一般用在两个环节上。一是用在学生情绪低落,课堂气氛沉闷的时候。比如初五册的《芋老人传》,尽管是清代的文章,但比较难懂,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太高,课堂气氛不十分活跃,他就有意识地采用“有意错误”法:“‘何向者之香而甘也,’我有意解释为‘为什么姓向的人那么香甜’。我这一解释,学生立刻哗然,大多数表示反对,一部分则从糊涂、走神的状态中震惊过来,洗耳恭听如何是好。‘尚何芋是甘’,我有意解释为‘和尚的什么芋是甜的’,‘是芋视乃妇也’,我有意解释为‘这是芋看望他的老婆去了’。这样间或采用‘有意错误’既不使课堂一直轩然哄笑,又能使学生学习兴趣一直保持旺盛的状态,而且,‘有意错误’多处理在课文的难点(或难句)上,既攻克了难关,兴奋中又无厌学之情。二是用在学生易出错,易混淆的地方。比如初六册的《叔向贺贫》,文中有‘今吾子有栾武之贫’一句,我分析,学生对其中‘吾子’很容易搞错,理解为‘我的儿子’,我便根据可能出现的一种错误,有意解释为‘现在我的儿子有栾武子一样的贫穷’,话音未落,不少学生扑地一声笑开了,不能这样讲,这样是骂人的话,应该将‘吾子’解释成‘您’,‘吾子’是古时对人的尊称。即使平时读书马虎的学生也被这笑声征服了,跟着开怀而笑。课后,独立作业检查,没有一个不正确,闹出‘我的儿子’的笑话来。可见,‘有意错误不错误,以错纠错防错误’”。

不过,应该提醒的是,“有意错误教学法”不可滥用,教师事先应精心设计,统筹安排,一旦滥用,就会使课堂秩序紊乱,走到嬉笑、吵闹的极端,再无法进行教学,真正成了有意的错误。

4 一种特殊形式的“挑战”

一种特殊形式的“挑战”,就是学生出难题来考老师。这是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60年前的故事。

茅老在提起这段往事时,意味深长地回忆说:那是1920年,我到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教结构力学。这是一所专门培养铁道人才的学校,对学生要求很严,考试特别多,每节课都有口试,还有月考、学期考等。月考日期不固定,突然举行,就是不让你准备。这样到毕业时常常一个班级就只剩下十几个学生。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了上好每节课,老师必须了解学生对上一节课的内容是否真正懂得。那时候,每节课50分钟,前10分钟由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根据答对的程度给分;后40分钟教新内容,采用老师考学生的方法,无论答对或答错,都不能真正了解他们究竟懂了多少。尤其是这种方法并不能使学生彻底理解老师教的东西。

于是我就倒过去采用学生考老师的方法。由学生提问,老师回答,根据学生提问的难易程度来打分,有意义的,比较深的,多给分,反之就少给分。

学生提不出问题怎么办?这里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学得很好,老师教的东西都懂了;一种是根本没有好好学习,连问题都提不出来。碰到后一种情况,我就干脆请他当‘老师’要其他同学提问题,由他来回答。答对了给满分,答不出给零分。学生一般是不敢冒这个风险的。这样一来,就大大鼓励了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后来,不仅提的问题愈来愈深,而且愈来愈有意义。提出一个好问题,全班都受益。如果提出的问题很难,老师回答时,大家全神贯注,教学成果就大为提高。……后来常遇到这种情况:同学们事先约好,相互竞赛,谁先难倒老师,谁就得第一名。于是,难问题、怪问题接踵而来,有特别难,一时回答不上的,回去研究一下,下次再回答。

学生提难题,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挑战’。老师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得不‘应战’。一个难题从提出到解决,学生提高了,老师也跟着一起提高,这就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教学的整个过程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乐教的基础是热爱,象于漪老师那样把教师工作看作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只有这样才能勇于和乐于从事平凡而伟大的教学工作,才能用满腔的热情,丰富的知识,可亲的态度,生动的语言和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去影响自己的工作对象,激发、引导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并把这种学的兴趣同自己教的热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上面举到的四个例子都是这种结合的典范。大家知道,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可宝贵的心理因素,是保证学习的直接动力。在教学的活动中,教师的热情能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学习的兴趣亦作用于教师的热情。所以,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使学生深刻感受自己乐教的热情,而自己更充分体验到学生学的兴趣。教师乐于教,学生乐于学,两者有机结合起来,高可构成一个聚形的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便可迸发出无穷无尽的智慧之光。

参考文献

第9篇: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范文

1 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正如卢梭所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替代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中说:“学生是独特的人”,“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不仅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还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应视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他们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一位老师教《清平乐?村居》,揭题后就展示课件――和书中插图一样的画面,然后让学生看图说说“村居图”是什么样的。其实,因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村居图”在学生头脑中也应该是形式各样、风格各异的,水乡村居、山野村居、北方村居、南方村居……揭示“村居”一词后,如果先让学生自由想像,学生一定能描绘出各种各样的村居图。即使辛弃疾笔下之村居也未必是课文插图所描绘的样子,那只是做插图的人读了词所产生的个人感受而已。如果能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村居的画面自己发挥想象,自己产生疑问,自己开始探索,相信学生的兴趣会更高,对文章的理解也会更深刻。

2 教师以引导者、辅助者的身份示范提问,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阅读课能否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很多时候是由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的性质决定的。好的提问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而且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教师应针对文章的重点,设计出精当的问题。

比如有老师在讲授《幽径悲剧》时问道:“写藤萝之美前,为什么花了大量的笔墨写幽径呢?”“藤萝的悲剧是它个人的悲剧吗?”再如《阿里山纪行》中,老师问道:“作者写焦雷劈过的神木是为什么,它还神吗?” 这些问题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关键所在,利于把握文章脉络、贯穿全文,具有一定思考容量。通过问题的提出,然后引发学生读书、思考、讨论,解决问题。使学生学会探索,进行研究性学习。“设计丰富的课堂提问,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思考,是学习深入的源头,启迪知识宫门的钥匙,沟通智慧之路的桥梁。阅读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上;切不可让学生成为‘坐上客’,始终处于被动、消极的状态。教师要设计丰富的课堂提问,千方百计让学生大脑这部机器开动并运转起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发学生思考,并让学生在探索中进一步思考更新、更深刻的问题。”

3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指导学生实践,提高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实行民主,使师生之间关系保持平等、和谐、安全的人际关系,以此来消除学生在学习中、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披露灵性,展现个性。用闫学老师的话说就是要在课堂上“解放学生的嘴巴”。“小孩子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从问题的解答里,可以增进他们的知识……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这样学生不但敢提出问题,而且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可获得充分发挥。

初中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重学更重问。这样学生潜在的、静态的问题意识才能转化为动态的问题意识,从而发挥其作用与价值。如,有位教师在教学《伟大的友谊》一课时,让学生自由读课文之后,启发学生提问。其中有一个学生站起来,问:“老师,插图中哪个是马克思?”教室里立刻哄堂大关,显然,学生们觉得这个问题太简单,太没价值了。然而,这位老师顿了顿,笑着对全班同学说:“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是呀,哪个是马克思呢?”话音刚落,学生纷纷举手。这时,老师继续说道:“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依据来。”这位老师没有像学生那样一关了之,更没有说出“这还用问吗?”之类的话。而是抓住这个契机,鼓励这位学生,加以正确引导.给全班学生提供了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并培养学生观察图画,一边看一边思的能力,收到较好的效果。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大高峰。应创设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因此,教师要善待学生提问,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才敢问。久而久之也才会问。也才会去创新。当学生有了敢问的勇气时,教师就要培养学生学会质疑,帮助学生克服思考中的盲目性、随意性,打破思维定势,引导学生有深度地思考,多角度地思考,不满足于思维的求同性,注重思维的求异性、创造性,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读书习惯。

4 认真聆听、平等交流,加强、巩固学生的问题意识

要学会欣赏学生的问题,要耐心的倾听学生的问题。当学生提出问题时,老师千万不能漫不经心,甚至讽刺挖苦:“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懂,你真笨!”一定要做学生的“知音”,让他觉得他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