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技师事迹材料范文

技师事迹材料精选(九篇)

技师事迹材料

第1篇:技师事迹材料范文

青涩年华化为多彩绽放,精益求精铸就青春信仰。贯通天南地北的大动脉,他用极致书写精密人生。胸有凌云志,浓浓报国情,他就是——X工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工程师X。

X,男,X年X月出生,X年毕业于x大学,工程师。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参加过x等重大项目的控制测量及高铁项目的沉降观测和精密测量等工作。

初出茅庐,小荷才露尖尖角。X年刚刚大学毕业的他,就参加了集团公司重点项目——X的建设,主要负责X铁路的测量及竣工验收期间的对外协调。X城际铁路全长X.X公里,联络线特大桥X.Xkm,其中桥梁占X%。由于线路曲线半径小,简支箱梁架设后曲线外侧梁缝值达Xcm以上,为克服这个难题,设计院采取曲线外侧箱梁加长,箱梁预制成“扇形简支梁”;联络线T梁同样受曲线半径影响“湿接缝”宽度变化大,架设后T梁呈“喇叭”形,以上问题对垫石定位、支座中心定位和锚栓孔预留都是一个挑战,X多米的墩柱,操作难度很大,且梁架设过程中必须一次性下落到位,X个锚栓孔相对位置定位精度达毫米级。现场也不能模拟,超小半径曲线偏移值、偏角等都比较大,坐标计算复杂,精度要求高,这个难题在集团公司尚属首例,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参照。

面对困难,他毫不退缩,认真研究图纸、反复推演,结合理论计算和CAD构建几何模型,成功解决难题,使项目顺利完成架梁任务。期间,他又对全线结构物里程、标高、曲线参数等逐个复核,发现X处墩中心设计里程跟实际跨度相差Xm、X处承台设计标高逻辑错误、X条竖曲线半径错误,避免了重大质量事故。工作中,他精益求精,不仅自己负责的技术工作没出现过任何差错,还发现X处设计错误,避免了重大潜在质量事故及荣誉损失。为克服区域沉降难题,他深入钻研沉降监测技术,抓住关键环节,分析线路潜在沉降量,多次沟通说服设计,同设计一起进行线路优化调整,为项目节约道砟费用X余万元。当年,被公司评为“先进建设者”。

独当一面,敬业奉献争先锋。X年X月X日,他调到X工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测量队工作。当时集团公司承揽的X刚进场,为不耽误工期,他带领团队立即驱车进入戈壁滩进行控制网复测工作。为优质、高效、精确的测量第一手资料,他带领团队披星戴月的工作。X年X月,他临危受命再次复测,由于天气恶劣-大雪封路,又临近年关,许多测量人员不愿进疆,既心系家庭又矛盾工作,面对这一难题,他耐心的给大家进行心理疏导,主动解决实际问题使人员放心进疆测量,为后续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线路多处位于洪水冲击的峡谷地带,都是肩抗脚架手提仪器徒步测量。为确保第二天测量路线的安全、有效、确保不窝工,他每天晚上熬夜加班认真做全面规划,为测量挤出更多的时间。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测量报告全线第一家完成,得到业主好评,赢得业主的好感。

委以重任,创新创效做贡献。X年X月,X开始负责经营承揽工作。“抓经营必须抓生产,抓好生产就是最好的经营”,这是公司一直以来的发展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滚动经营。担任检测公司经营部部长期间,他除了经营承揽,还负责合同管理、验工计价、施工生产等工作。他牵头为公司开辟了高铁沉降观测、铁路CPIII测量、铁路轨道精调、地铁CPIII测量及轨道精调、地铁施工监测、深基坑安全监测、施工下穿既有线自动化监测等新市场。X年,是集团公司x轨道施工的关键一年。X项目沉降观测作为全路第一条完全采用信息化平台沉降观测的铁路项目,沉降观测工作异常繁重。数据时时上传,受雨季影响,数据难以闭合,他反复研究将工作基点转移至桥墩并征得评估单位认同,这一做法在全线推广。任务紧张时期,他改良夜间测量照明设备,将作业时间扩大一倍,为沉降观测提供保障。

X项目受南水北调影响,进度压力很大,沉降观测时间周期短,过程中积极与评估单位沟通协调,凭借扎实技术和丰富经验,他将评估段落划分成多个评估单元,采用预评估的方法为后续施工赢得时间。特别是汉十高铁CPIII测量,任务集中,精密测量设备、人员紧缺,采取设备不下桥,人员轮流作战的方法,他在桥上一干就是X多小时,每项工作都是以身作则、亲力亲为,他的敬业精神,感染了整个测量团队,致使他带领的团队效率超高。检测公司抢工期,最艰苦的地方都有他的身影,并且都能第一时间保质保量的完成领导安排的工作。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他认真总结测量过程中遇见的问题,以“多劳多得,付有所值,付有所报,杜绝吃大锅饭现象”的激励形式,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调动参战人员的积极性;遵循毛主席教导我们的“忙时吃干,闲时吃稀,不忙不闲半干半稀”的作业模式,有任务大干快上,多拿工资,闲时降低薪酬,大家轮流探亲休息,但年度工资总额不变,既降低公司“吃、住、行”等管理成本,又增强员工幸福感、亲情感。

第2篇:技师事迹材料范文

学海无涯钻研本行

许xx是老三届高中毕业生,当年响应号召,他去了遥远的黑龙江,并在农垦兵团一呆就是整整十年。寒冷的黑土地磨炼了他的意志,艰苦的生活使他变得更加朴实。1979年,随着大批知识青年返沪,许xx被分配到当时的杨浦区人防工程公司,由于插队时他从事过拖拉机修理、操作,有点机修基础,组织上便安排他到运输车队机修车间工作。

许xx十分珍惜这份工作,下决心要干好它。于是他虚心请教老师傅,主动地找活干。每当有需要维修的车进入机修车间,第一个钻入车底的总是他,脏活、累活抢着干的也是他。每天弄得一脸的油、一身的汗。有几次,急修的货车被拖进了机修车间,几个年轻人围着车辆,反复检查了数遍就是找不出故障之所在,而货车又是准备跑长途送货去外地的,时间紧迫,大家心急如焚,只能从别处请来老师傅“诊断”,当然,问题是解决了,可是,当问及其汽修理论时,老师傅却说不清道不明。这使许xx深感工作中光靠日常的经验积累是不够的,必须系统专业汽修理论及技术。在单位领导的支持下,许xx与同伴们到沪东科技学校进行汽车理论及汽车修理等知识的系统学习。由于老三届的人文化基础较差,一下子要啃汽车理论,困难很多,许多人纷纷打了退堂鼓,而许xx却对自己说,既然选择了汽修这一行,就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尽管眼前困难重重,但一定会有苦尽甘来的一天。正是这个意念不断地激励、鼓舞着他,在同伴都半途而废时,他却下定决心迎着困难上,继续坚持学习。在这段时间里,他刻苦钻研,不耻下问,学到了很多汽车基础理论知识。为了获得更多的知识,也为了更好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许xx投入到更为艰苦的学习中。经由单位推荐,他参加了**交通运输局开办的汽车维修技师班的培训学习,着重学习汽车修理的理论和知识,培养分析故障、排除故障的能力,尤其是一些特殊故障的排除。培训班全部利用业余时间授课,每星期五个晚上外加休息天,而且上课地点在长宁区,路途很远。厂领导得知后十分支持,同意其提前1小时下班。在那几年里,许xx每天下班后,总是匆匆忙忙换上几辆车,赶去学校上课,较驴位丶乙咽?0点多了,这时才吃晚饭。许xx每天早出晚归,在家的时间很少,妻子包揽了几乎全部的家务,且没有半句怨言。同样,作为丈夫、作为父亲的许xx,何尝不想晚上能与家人们共餐,能帮助妻子分担点家务和与孩子多点沟通,可是,为了学业和事业,他只能如此。

有一次,年幼的孩子放学回到家,身体不适,高烧40度,嘴里吵着要爸爸。而此时的许xx正在课堂听课,全然不知,是妻子独自背起孩子赶到医院就诊。而当许xx回到家时,孩子睡着了,嘴里却还在迷迷糊糊地叫着爸爸。坐在床边,望着孩子烧得发红的小脸,面对消瘦的妻子,他只有满腹歉意和内疚,但他并没有放弃继续学习。

就这样,许xx晚上在课堂上学习书本理论知识,白天在车间工作中进行实践应证,如此感性与理性、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再加上持之以恒的决心,终于先后顺利地通过了汽车修理中级工、高级工的考核。

学以致用岗位奉献

在工作中,由于许xx能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自己的工作实践相结合,修车技术有了很大的突破与提高,并在一定范围内小有名气。于是许多同行劝他搞点第二职业,扒点分,但都被他断然谢绝了。他说,搞第二职业必定会影响本职工作,我这份工作来之不易,我要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发展人防事业。许xx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有一次,车队购进3辆解放CA155货车,其中一辆在运作中经常断车轴,开始修理工想可能是新车加上作业环境较差,没往深处检查,可车轴一连断了6根。修理工百思不解,无意中跟许xx说起,他就运用测量等方法反复分析检测,终于找到了原因:后桥壳和半轴套中心不一致而引起半轴受力不均使轴断裂。对症下药,果然这辆车就恢复了正常。又有一次,车队有辆松花微型发动机镗磨缸大修,修毕试车时,发动机有冒黑烟现象,有关同志检验后还是找不到原因,他就应用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检查,发现主要问题是活塞环的背隙和侧隙过大引起冒黑烟现象,又一辆车“手到病除”,这类例子举不胜举。

第3篇:技师事迹材料范文

关键词: 思想品德 复习研究课 《笑对生活》 教学反思

一、素材选择:基于学生生活

如同设计师对房子进行装修设计,不管怎样设计都得符合住房主人的需求。好的情境材料应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备课时只要有心,灵感的火花就会在生活的积淀中迸发。选取素材不仅要服务于书本知识,而且要服务于学生发展。“教师与学生的教学生活世界缺乏交往经验,缺乏生命表现,缺乏与现实生活世界的联系,并不断被放大而‘侵占’教师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本课我初步设想选用学生战胜挫折的典型事例,贴近学生生活,考虑到借班上课,对学情了解不够,在公开课场合学生是否愿意配合我讲述自己的故事,我很矛盾,最终放弃这个思路。集体备课时,有同行建议我选取感动中国人物“油菜花父子”战胜挫折、追逐梦想的事迹作为素材。名人事迹固然高大上,可我感觉离学生生活较远,不接地气,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普通人?最后我在溧阳论坛上找到了一则素材,溧阳市昆仑开发区徐卫飞失去双臂后练就足书绝技和成功创业的故事。

二、问题设置:搭建成功平台

创设好情境后,需要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体验和感悟,一方面落实知识目标,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挑战中感悟:信心来源于一次次成功的体验。设计的问题应该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如同让学生摘桃子,既要让学生够得到,又要让学生稍微跳一跳。学生每一次成功的挑战体验都是下一次新的挑战的原动力。怎样搭好这个成功的平台?一切都取决于教师设计的问题。

首先,设问指向要具体明确。问题不能拐弯抹角,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经验和能力。如徐卫飞的事迹材料,我原先设问:徐卫飞战胜挫折的创新之处对他有何好处?学生阅读材料后能直接找到答案,显然过易,没有思维力度。

其次,设问梯度要层层拔高。如果每个问题都拔得太高,学生就会失去探究兴趣,课堂会冷场。如让学生回答“结合材料,谈谈徐卫飞的事迹对我们战胜成长道路上的挫折有何启示?”时,问题抛出去后没有一石激起千层浪,为急于实现知识目标,学生的答案无法达到我们的预设,无奈之下只好将答案和盘托出,实则在“灌输”。当时我还暗自责怪学生不配合,教学定力和课堂驾驭能力略显不足。为什么学生不配合?我们要反思:有没有留足时间给学生思考和讨论?问题是不是太难?有没有激活学生思维?点拨是否到位?归根结底,备课时对学情还是没有充分预设。

最后,设问之间要过渡自然。考虑到问题背后蕴含知识点之间的有效衔接和逻辑推导。围绕徐卫飞的事迹,我设计了两问:(1)面对挫折,徐卫飞练就绝技并且创业成功。有人认为:挫折能磨炼人的意志,使人奋起和成熟。你的观点呢?(2)结合材料,谈谈徐卫飞的事迹对我们战胜成长道路上的挫折有何启示?第(1)问是为了讲挫折的双重影响,为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出一个辨析题。紧接着我让学生直接看第(2)问,感觉衔接不自然。在讲完挫折的双重影响后,应该有个过渡:挫折是一把双刃剑,对不同的人有不同影响,产生的结果也不同,战胜挫折的关键是自己。接下来顺理成章引向第(2)问怎样战胜挫折这个问题。

三、信息呈现:追求简约高效

徐卫飞的故事很长,我首先考虑找地方电视台对他的事迹进行宣传报道的视频,可网站更新,所有关于他的视频资料网上都没有。也曾联系徐卫飞本人,可他在外地参加活动,那只能对他的事迹材料进行文字加工了。最终呈现的是:徐卫飞的事迹材料旁边配了一张他练就足书绝技的图片,标题是“用残缺的身体,书写完美人生”。考虑好材料呈现方式后,我们需要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适度运用多媒体技术。

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信息容量很大,服务于书本知识的各种媒体应有尽有。使用课件应避免张数过多,且每张都是文字,否则,学生易视觉疲劳,可以通过多种感官刺激激活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参与热情。如讲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时,选用苹果公司第五代ipad各国供应商利润分配图作为材料,非常形象直观。另外,可对文字材料关键词句进行字体、颜色、圈点的变换,以便学生提炼和获取有效信息。课堂不是我们炫技的场所,滥用多媒体技术会喧宾夺主。当然不能忽视传统教学方法的使用。如板书,一节课下来,课件展示如同“放电影”,学生“雁过无痕”。不能一味追求形式上的新颖,而失去课堂的本真和简约。

第二,恰当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第4篇:技师事迹材料范文

在相纸转印灰尘痕迹方面,北京人民警察学院罗瑞彪老师发明的“相纸转印YH染料擦显新方法”效果最为显著,在全国普及率也很高。为了提高提取灰尘痕迹的质量,我们一直在利用“相纸转印YH染料擦显法”提取各种灰尘痕迹。为了进一步提高该项技术的操作能力,我们于2004年组织技术员到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在罗瑞彪等几位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学习了该项技术。

经过一段时间,对“相纸转印YH染料擦显新方法”的操作及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选择相纸方面。要选择光面,定影处理后的白色相纸,大小要比痕迹大一些。

2、用棉球或毛巾擦拭相纸表面多余水分时,为了不污染相纸表面,相纸下方要擦干净或在相纸下方垫干净、无色的纸张等物品。

3、观察要提取的灰尘痕迹,痕迹内有较大的沙石、泥块等异物时,先要用摄子轻轻取出。灰量是较大时,可以先用静电吸附器吸除多余的灰尘,也可以用吹风机吹风的方式去掉多余的灰尘。

4、相纸与痕迹接触后,垂直下压相纸时,先用一只手固定相纸,用另一只手先是用较小的力量下压,利用水的浸合力让相纸与承痕体充分接触,使两个客体充分贴到一起,再用较大的力量垂直下压,然后用干布块擦拭相纸背面,但不易敲打相纸背面。

5、提取痕迹的相纸一定要充分晾干后开始擦粉。

6、擦粉时,YH粉末要细,先少量沾取后在空白的干净纸张上擦拭,然后选择提取痕迹相纸面没有灰尘痕的边缘处擦拭,检查相纸面的干湿程度。

7、擦粉时,用力先小后大,方向先平行后旋转,提取灰尘手印时,要顺纹线流向擦。痕迹特征反映明显时,停止擦拭。擦拭力量过大时,容易导致破坏痕迹和着粉过多的情况发生。

8、灰尘足迹通常都带有沙石、泥块、玻璃碎片,所以有可能附在使用过的棉球内,所以要及时更换棉球,避免刮坏痕迹。

9、裁剪痕迹时要大一些,保管时透明胶带的胶面不要与YH粉接触,因为胶带的胶面会溶解和扩散YH粉。

10、填写简要案情和痕迹其它情况等内容时,不要填写在灰尘痕迹的正背侧,因为痕迹背后的字迹会影响痕迹的观察。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在正确操作“相纸转印YH染料擦显新方法”的过程当中,存在以下三种缺点。

1、浸泡的相纸被充分吸水后,相纸表面光滑,与承痕体接触后磨擦力小,而且相纸纸张内函有大量的水,相纸与承痕体接触后下压时,很容易滑动,导致破坏痕迹。

2、相纸乳剂层的明胶吸水溶涨后,产生较大的粘性。这种粘合力对各种纤维的吸附力特别大。所以在操作过程中,棉球或毛巾的纤维很容易沾到相纸表面,而不易擦掉。特别是使用劣质毛巾时,因相纸表面附着有太多纤维而提取痕迹失败或提取的痕迹严重受到纤维的干扰。

3、用此操作方法操作时,需要准备的器材多。不仅要有干净的盆和较多量的水,而且还要准备棉花或毛巾等物品。

为了避免以上缺点,我们在工作中寻找和发现新的操作方法和新的器材。我们发现用鹿皮取代毛巾或棉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如果使用鹿皮,就不用把相纸浸泡在水里,而直接用湿鹿皮擦拭相纸胶面,不仅能减少所准备的器材,还能很容易掌握相纸的湿度,明显地提高了痕迹的质量和提取痕迹的成功率。

用湿鹿皮擦拭相纸时,先轻轻拧挤鹿皮内的水后擦拭相纸,让相纸表面的明胶吸收鹿皮内的水份,再用较大的力量把鹿皮内的水挤干净后,再擦拭相纸几次。这样可以让鹿皮吸收相纸表面多余的水珠,达到相纸表面上的水份分布均匀的目的。擦拭几次后,用手触摸相纸的胶面,明胶完全吸水溶涨后就可以开始粘取灰尘痕迹。

用鹿皮操作“相纸转印YH染料擦显新方法”的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鹿皮不掉纤维。

2、用鹿皮容易掌握相纸胶面的湿度。

3、用鹿皮能均匀地让相纸胶面浸湿。

4、用鹿皮能减少相纸纸张的储水量,明显减小相纸与承痕体的滑动现象。

5、用鹿皮可以减少器材的种类和数量,携带方便。

6、鹿皮可以长时间使用。

第5篇:技师事迹材料范文

能够通过请教教师或家长、查阅资料等方法,掌握去除污迹的常用方法。

知识与技能:知道洗涤用品可以使污物发生变化。

知道不同的污物需要不同的洗涤用品清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控制变量的重要性。

体验到利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提高生活质量的乐趣。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烧杯、角勺、水、粉碎好的肥皂(或调制好的浓肥皂水)、洗衣粉、草酸、 植物油、旧报纸(保持清洁,易于清理)。

学生准备:多块质地相同的布料(浅色)、筷子、自备“污物”。

教学活动建议

1.新课导入可以用以下方法导入。

第一种方法:创设问题的情景法。教师可以拿着一件衣领沾有污垢、衣襟沾有油迹、衣袖沾有墨汁、衣角沾有血迹的衣服,沮丧地说:今天,老师打扫卫生,不小心把衣服弄脏了,你们瞧,这衣领沾有污垢,这衣襟沾有油迹,这衣袖沾有墨汁,这衣角沾有血迹,哎(大叹气),怎么办呢?

第二种方法:师生谈话法。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在家洗衣服吗?(大多数学生不洗衣服),知道妈妈是怎么洗衣服的吗?如果衣服上沾有油迹、果汁、墨汁、血迹等,妈妈是怎么处理的呢?”

2.实验探索环节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首先,让学生猜猜,哪一种污迹用哪一种洗涤用品效果好?并将猜测的结果填写在表格中。其次,组织学生探讨如何控制实验条件。如选择布条上污迹的大小、浸泡布条的水量多少、倒入肥皂、洗衣粉、草酸的多少……通过讨论,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在这个对比实验中,其他条件都要一样,只有洗涤用品不一样。学生只有明白了控制条件,实验才能做得科学规范。建议第一个实验选择的污物最好是比较常见的,如油迹,用肥皂或洗衣粉就能洗去的,然后再选择墨汁或血迹,用肥皂或洗衣粉洗不净,而用草酸效果却非常好。这样,实验的难度逐渐加大,学生的兴趣也会逐渐增强。最后,将观察到的现象填写在表格中,并将结果与猜测比较,从而认识一些科学事实。

3.分组实验探索。建议不同的小组选择不同的污物,如圆珠笔油迹组、蓝墨水组、红墨水组、血迹组等等,仍然按照上述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开展探究,最后,全班同学汇报实验结果。

4.资料分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肥皂或洗衣粉去污原理做成多媒体课件,生动的画面和精彩的解说,一定会将本课的学习推向高潮。如果没有条件,教师可以将教科书第23页左下角的漫画画在黑板上,油污、水、肥皂要用三种不同的颜色表示,边讲边画,效果也会不错。实在有困难的话,学生自学课文,也能了解去污原理。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不管选用哪种洗涤用品洗涤,都是为了使污物发生变化,溶解到水中,达到去污的目的。课后可以布置学生做一个有趣的活动:在自己的一只手的五个指尖上分别抹上口红,用大拇指分别与其他每个指尖摩擦以使口红涂抹均匀。一次分别将一个指头浸在一种洗涤液中,如肥皂液、洗涤剂(厨房用)、洗发香波、洗衣剂等。再用另一只手用棉签擦每个指尖上的口红,每次擦拭都可以定时为3秒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判断哪种洗涤液去污能力(除去口红印能力)最强,哪种洗涤液去污能力最弱。

教学过程:

1、导入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衣服上沾着汗渍,墨水,油污……,你知道怎样去除它们吗?

2、通过怎样去除衣服污迹的问题,开展讨论。围绕洗衣服的话题,展开讨论。

引出“哪种污物用哪种洗涤剂用品效果好”的问题。

3、探究洗衣服的学问。

师:刚才我看到同学们的猜测,没有选一种洗涤剂的,对于一种污渍,有的选洗衣粉,有的选肥皂,有的选洗洁精,究竟哪一个好用,想不想知道?现在我们就做?

生:好!

师:知道怎么做吗?

生:知道。

师:真的,不过在做之前,我们要有几个问题要考虑好,先把事情想周全了我们再做。例如我们要去除钢笔水这个污迹,我们在一个杯子中放一勺洗洁精,在另一个杯子中放两勺洗衣粉,在另一个杯子中放三勺肥皂粉,这样可以吗?

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不可以?

生:分布不均匀,去污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

师:用的量要一样,也就是在实验中我们必须保证一件事,什么事儿?

生:洗涤用品的量要一样。

师:相同条件就这一个吗,还有没有呢?小组里商量商量怎么样?

(教师参与到某一小组的讨论,了解学生的讨论状况。)

师:怎么样?商量得如何,谁来说说?

生:用的水要一样

师:能不能具体说一说,你看,你这句话我有两种想法,一是用自来水,二是用矿泉水,或者用冷水或者用热水你这个“水要一样”究竟指的是什么?

生:指水的品种一样,数量的多少一样。

师:其他小组有没有别的想法?

生:洗的时间要一样。

生:污渍的量要一样。

师:“量”这个字用的准确吗?

生:是污渍的面积。

生:洗的方法要一样,用手洗和用搓板洗效果是不一样的。

生:洗的东西要一样,就是用毛料都用毛料,不能一个用布,另一个用毛料。

师:实际上,你们说的是洗涤时的材料要一样。说这么多相同点,有没有不同点?

生:不能在一块洗,要用不同的容器。

师:好!但实际上还是要用同样的容器的。

生:用的洗涤用品不一样。

师:看来不同条件有几个?

生:有一个。

师:现在我们是不是可以做呢?没有材料是吧?看,这些是我们这节课将用到的实验材料。(向学生介绍实验材料,具体过程略)

(重点通过观察污渍的变化,比较出肥皂、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差异。)

4、介绍洗衣方面的知识。

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介绍洗衣的学问。

为什么肥皂,洗衣粉有去污能力呢?

对于油污用肥皂洗涤效果比较好……虽然污迹的成分各不相同,但只要跟与之

匹配的洗涤剂发生反应,它们都能被洗干净,洗衣服大有学问。

5、巩固

为什么肥皂,洗衣粉有去污能力呢?

洗衣服有什么学问呢?

第6篇:技师事迹材料范文

一、整体思维方法

整体思维又称系统思维,它认为整体是由各个局部按照一定的秩序组织起来的,要求以整体和全面的视角把握对象。在进行虚拟古迹漫游动画的场景设计时,始终要树立整体的、全面的、系统的创作观念,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纵观场景设计在整个虚拟古迹漫游动画片制作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局部,是个体,它与整体之间具备了整体思维的本质特点。在实际工作中,场景设计师在设计场景之前,要与导演以及主创人员进行沟通、交流,达成统一的创作意图。要求场景设计师不仅要从宏观上把握整个影片的场景造型、基调以及时空关系,还要有驾驭整个作品的主体意思,因为场景在虚拟古迹漫游动画中占据主要位置。换句话说,场景设计师在正式设计之初必须先做一次导演,以全局的、整体的思维方法作指导,处理好整体与局部、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使其达到协调统一。因此,场景设计师要以整体和全面的视角把握场景设计。

横看虚拟古迹漫游动画场景设计本身,也具备整体(系统)思维的特性。场景设计师在进行场景设计时,必须按一定的程序、系统进行,一般为收集素材、整理素材、场景设计三个步骤。第一,收集素材。虚拟古迹漫游动画场景设计素材的收集一般包括:史籍资料、考古资料、实物素材等,图文皆有,量大且零散。因此,收集素材时要力求全面。有些古迹本身的素材资料比较齐全、可信,收集起来方便快捷,也有部分古迹自身资料有限,又有很多争议,收集起来就必较困难,但无论如何,都必须要全面收集。比如,我们要虚拟阿房宫,就会遇到这样的困难。史籍上对阿房宫的文字记载并不多,且大同小异,不同历史时期对其面积的描述都不同,最新的考古结论证明阿房宫没有建成,了诗人杜牧《阿房宫赋》里描写的壮丽景象。所以要求我们不仅仅收集与阿房宫有直接联系的素材,我们还要收集秦代时期的有关素材,如秦建筑文化等相关的资料,才能设计出比较符合历史时期的场景。第二,整理素材。对收集的第一手资料按整体需要进行归纳整理,其目的就是让素材系统化、合理化、简洁化,为场景设计提供直接的数据及相关资料。第三,场景设计。根据整理的素材,先要设计出整体规划的平面图,再根据导演意图确定整体风格、基调等,才能进行单个建筑、物件等的设计。最后还要把个体放在整体当中进行调整,这其实是一个整体构思——局部设计——调整归纳的过程。由此可见,虚拟古迹漫游动画场景设计本身就具备整体思维方法的特性。

无论是从虚拟古迹漫游动画创作过程看场景设计,还是从场景设计本身的设计过程看,都遵循了整体思维的本质规律。因此,虚拟古迹漫游动画的场景设计要以整体思维方法作指导。

二、辩证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也称矛盾思维,是指按照辩证逻辑的规律,即按唯物辩证法的规律进行的思维活动。它最主要的特征是: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发展变化的观点和对立统一的观点;具有科学性、开放性、实践性和能动性的特点。辩证思维方法是从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中直接脱胎而来的。从哲学认识论来理解,辩证法是人们关于这个世界的客观真理,从思维学来讲,辩证法又是一种思维方法,作为思想形态的辩证法和作为思维形态的辩证思维方法,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个事物的两种表现形态。因此,它在其具体的思维方法上,处处体现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观点和精神实质,它是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观点、规律在思维方法上的具体贯彻和表现。包括两分法、矛盾法、过程法、联系法和实践法五种基本方法。

古迹有保存较完好的,有破坏严重的,有历史、考古资料齐全的,有历史、考古资料稀少的,有人们公认的,有饱受争议的等。考古、历史研究、保护以及开发等领域对古迹产生浓厚的兴趣,但同时也面临很多困难。对那些保存完好、资料齐全的古迹进行研究比较容易,但是对于资料稀少、破坏严重、存在争议的古迹进行研究、开发就很困难。面临困难,必须寻求解决的方法,特别是进行虚拟古迹漫游动画场景设计的时候,为了保证虚拟场景的真实性、科学性,就要充分、科学、合理地运用辩证思维方法作指导。

例如,在虚拟阿房宫的时候,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2002年10月至2004年1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组建的阿房宫考古工作队,对阿房宫前殿遗址进行了密集考古勘探和重点发掘,得出的最新考古结论显示,阿房宫并没有完全建成,是一半拉子工程,顺其自然地了唐代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这一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阿房宫,接着又了项羽火烧阿房宫的历史传说等。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地考察后,确认其遗址建筑规模和保护完整程度在世界古建筑中名列第一,接着投资1.3亿元人民币,在秦阿房宫遗址上艺术地再现了阿房宫前殿、磁石门、上天台等众多建筑,这为大众提供了一个真实的观赏场景,但这一建筑群也倍受争议。我们在虚拟这样的古迹漫游动画的场景设计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思维方法作指导?我们应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要用两分法、矛盾法等方法去解决。

通过考古证明了没有建成,没有被烧的事实,我们还要用两分法的观点看待这一问题,这些并不代表就没有这样一建筑遗迹,不能全盘否认,有可能由于种种原因只完成了一部分工程。在今天,人们脑海里仍然有一个美丽壮观的阿房宫,以辩证思维方法中发展变化的观点为指导。我们可以通过现代科技艺术的虚拟这样的古迹,以漫游动画的形式带领大家共赏美景。在虚拟古迹进行场景设计的时候,我们要以开放性的眼光进行设计,用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完善资料,不仅限制阿房宫本身的一些资料,还可以参照同一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建筑美学、园林规划学的资料。当然,为了场景虚拟的更加真实,我们不能抛弃阿房宫自身真实的历史资料,在变化、对立中寻求统一。所以,要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去理解、去指导虚拟古迹漫游动画的场景设计。

三、创意思维方法

创意,在英语中以“creative、creativity、ideas”表示,是创作、创制的意思,有时也可以用“production”表示。我们认为:所谓创意思维就是设计师对创作对象所进行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通过想象、组合和创造,对主题、内容和表现形式所进行的观念性的新颖性文化构思,创造新的意念或系统,使创作对象的潜在现实属性升华为社会公众所能感受到的具象。一般有抽象、形象、直觉、灵感、发散、收敛、逆向、联想等思维形式,具有独特性、趣味性的特点,是一创造性活动的过程。

虚拟古迹漫游动画的场景设计中,也需要强有力的创意思维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趣味性。前面我们说过要注重场景的科学性、真实性,这是必须的,我们可以通过科考资料得到合理的数据、有力的证据,从而设计出逼真的场景、道具等。那么没有得到考证的空白,我们就要运用创意思维方法作指引,发散思维,充分发挥联想,形象地虚拟古迹,才能完成既符合主题要求,又有联系的逼真场景设计。

例如我们在虚拟阿房宫遗迹的时候,就可以合理地运用创意思维方法。阿房宫是一个没有完成的半拉子工程,今天,只留下夯土台基,这是唯一的可考资源,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要想完整地虚拟阿房宫,就不得不通过历史记载资料、考古资料、实地考察资料,充分发挥联想,来艺术地虚拟出壮美的场景。所以在进行虚拟古迹漫游动画场景设计时,要合理发挥创意思维活动。

第7篇:技师事迹材料范文

[关键词]公安 刑侦 痕迹 勘查箱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5-0284-01

随着刑事技术的发展,痕迹勘查箱由原来的塑料材质也变成了豪华的金属材质,箱子越做越大,功能也越来越多,当然,重量也越来越重。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刑事案件也成倍的增长,同时执法工作也要求越来越严格,现在基层派出所出警甚至部分办案部门外出调查,执法记录仪已普遍使用,执法风险意识显著增强。反观基层刑事技术人员往往既是痕检同时又是照相技术员,勘验现场时脖子挂着照相机,左手一个勘查箱,右手一个勘查箱,胳膊下还夹着物证袋、三脚架,有时还要多拿几个勘查箱,不仅数量多,而且携带极不方便,增加了技术员工作的劳动强度。因为基层技术员面对的是大量一般案件现场勘验,有必要对现场勘验携行设备进行改进,其中最重要的一件设备―痕迹勘查箱应该改进成单兵便于携带的勘查背包和穿戴式勘查服,解放痕迹技术员的双手,同时变携带痕迹勘查箱为携带痕迹物证保管箱。

1 现阶段痕迹勘查箱的弊端

目前,基层公安机关痕迹技术人员携带的痕迹勘查箱大都为金属材质,尺寸也往往较大,上下车辆不方便,且往往现场提取指纹的卡纸或其它微量小物证用塑料袋、小纸袋包装后随手放在勘查箱内。此外,勘查箱内工具大部分现场勘查中用不上,箱内配备的光源亮度低,使用效果差,勘验入室盗窃案件现场往往还要另外携带光源,不适应基层大量一般案件、小案件现场勘验的需要,也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

2 痕迹技术单兵装备概念的设想

目前各地公安机关刑事技术部门的民警已普遍配备了现场勘查服。目前的所谓现场勘查服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现场勘查服,作为刑事技术部门民警的装备,显然要有适应这一岗位职责的需要的制式服装。而以现有的勘查服穿戴到现场与派出所民警穿普通警服到现场无异,甚至不能完成一项刑事技术工作。

基层刑事技术民警要落实“现场必勘”工作,必须要有适应快速出警、完整勘验的设备装备,而刑事技术单兵装备的使用将使刑事技术民警的工作更加直观的体现出来,具体的说,刑事技术单兵装备应主要包括现场勘查专用服和现场勘查背包。目前完全可以设计一种专用现场勘查服,增加增大上衣兜放置执法记录仪、卡片式相机、电磁信息等采集设备,同时可在袖子上设计便于放置口罩、放大镜、镊子、测量工具的袖兜,在裤腿等部位设计小型工具包和鞋套兜。此外,也可以把常用的工具设计成类似电工腰带携带。针对勘查箱内光源、大型工具,粉末和试剂显现等大型、有污染的设备,完全可以设计专用携行背包进行放置,携行背包出现场时便于携带,大大减轻携带勘查箱的重量,且还可以放置小型三脚架等。同时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技术室根据痕迹技术专业和实际需要的不同,研发配用专业化、系列化的现场勘查背包,彻底改变目前基层技术员携带的既沉又大且不实用的铁质勘查箱。

3 痕迹物证保管箱是规范化管理物证的前提条件

新刑诉法实施以来,特别是《两个规定》对非法证据排除的要求,对现场勘验的物证提取工作要求更加严格,随着大力推进刑事技术室达标建设,各地技术室都建立了比较规范化的物证室,健全了物证室的管理制度。但是目前面临的一个最直接的问题是:各地物证室架子上往往摆放整齐的盒子或箱子,但盒子或箱子内要么只有很少的一件或几件物证,要么几个现场的物证包装了放在一个盒子里,而其它在现场提取的“五花八门”的物证只能随手堆放,造成使用的浪费和管理的混乱。

物证的规范化管理应该从勘验现场时开始,只有转变观念,从现场勘验引入物证管理意识才能从源头上加强物证的管理,也就是基层刑事技术员出现场时变携带痕迹勘验箱为携带物证提取箱,彻底扭转现场勘验时重痕迹物证发现提取轻管理使用的观念,使现场提取的痕迹物证离开现场后始终在物证箱内保存直至案件流程结束,改变物证检验和使用中四处安家的状况,使技术员携带勘查背包后解放的双手有了更好的用武之地。

首先应该轻量化且坚固,目前塑料材质箱子可以满足这一点,而纸质箱子坚固性略差。其次,箱子应该便于携带,可设计成大箱套小箱,根据痕迹检验涉及的手、足、工等常见痕迹提取载体设计成模块化,能分能合,这样既携带方便也能满足现场需求。第三是可以考虑引进二维码技术对物证箱子进行管理,或者是其它便捷方式标识物证箱,这样便于对物证的后期管理。技术人员在接到现场勘验任务时从物证室直接携带物证箱到达现场,箱上标注有案件、痕迹物证名称、提取方法等信息,提取物证放入物证箱后直接放到物证室,便于保管,减少物证二次污染。

4 结语

综上所述,未来的基层刑事痕迹技术人员理想的状态时穿戴多用勘查服,携带刑事技术勘查单兵背包,提着标准痕迹物证箱赶赴现场。这也是基层刑事技术痕迹专业适应新形势,提高劳动效率的一点设想,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切实发挥技术员的智慧,减轻基层痕迹技术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刘耀.物证鉴定科学.[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8.

[2]肖云飞.公安高等院校刑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8.

[3]马洪臣.浅谈微量痕迹的分析和利用.[J].刑事技术,2001-06, 45.

[4]张冠营.指纹提取技术在刑事侦查工作中的应用[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3(01).

作者简介:

第8篇:技师事迹材料范文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8―0062―01

一、乡土历史素材在具体应用中的问题

1. 本地乡土历史资源较为缺乏。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乡土历史,但不同的地区又有其具体的差异,史料的丰富与否以及历史资源的易得程度等都是关系到它能不能被教材应用的重要方面。如,崇信县的历史遗迹和素材多集中在唐宋以后,如武康郡王李元谅墓、武康王庙、五龙山的药王捣药处等,而在原始时期则有梁坡遗址、于家湾墓群等,包含仰韶文化、齐家文化等历史遗迹,规模都不大;自然风景区中也存留有不少历史遗迹,如龙泉寺、五龙山、唐帽山、老爷山等。本县乡土历史素材时间跨度大,包含内容较多样,但是分布多比较零散,也缺少具有代表性的历史遗存内容。而且由于很多原始历史遗存遗失或被破坏,可选用的素材大多集中在唐代以及近代,一些原始时期的文物属于保护范围,这就导致教师得到的乡土历史资源有限,学生能接触到的也比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地利用有限的乡土历史资源就成了重要问题。

2. 乡土历史素材与历史教材的关联程度不够。如,在学习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经济制度”时,我由中国古代原始农业联想到崇信县的“公刘教啬”,中国早在新石器时期已有人类繁衍生息,传说周族的首领公刘曾在崇信一带带领族人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制造农具,种植五谷,发展畜牧,传播农耕文化,造福了一方百姓。在崇信关于公刘的传说有很多,但是年代久远,没有确切的历史遗迹的发现。这段史料只是说明了当时崇信人的农业知识较为缺乏而在公刘的带领下发展农业的事件,并没有具体的材料证明这一时期人们所处的农业耕作水平或发展后的农业技术有哪些。所以在教授这节课时,我选取的这段史料没有发挥太大作用。学生只是带着新奇的心态去学习了教师补充的材料,但是由于缺乏素材,也没有实地考察。所以这些材料虽对学生产生了影响,但并没有对本课的知识学习和乡土情感升华起到明显的作用。

3. 乡土历史素材在历史课堂上的实际操作缺陷。要想利用乡土历史素材,就要在实践中锻炼,在课堂上贯穿。但在实际操作时,首先在课堂上如果涉及到这些问题只能由教师讲解,学生对本地的历史发展几乎一无所知,而且学生对这一学习方法还不适应,完不成提前布置的周末调查工作,或者不能很好地领会调查意图。目前本校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考察或参观还有一定难度,其教育效果就打了折扣。

二、对策

1. 应深入挖掘本地历史素材内涵,并结合崇信县周边地区的历史、风土人情发展来组织教学内容。在现有的资料基础上,教师可适当做一些延伸,将与之关联的内容深入挖掘,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无限的作用。比如,在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课程之后,教师可将崇信县的共产党烈士保至善的事迹讲给学生,然后做一延伸,让学生说说自己身边有哪些党员老人等等,激发他们的爱乡爱国情感。

2. 在材料选取上不可过于死板,如果形成不了专题,就将本地历史素材贯穿在零碎的教学过程中去,逐渐深入。因为大部分乡土历史素材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就拿崇信县来说其时间跨度和内容也是相对较多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必刻意去寻找乡土历史专题,而应结合课堂实际将有关内容做一提示。

第9篇:技师事迹材料范文

一、挖掘现实生活,切合文章主旨

一般学生写作文选取的鲜活的材料来自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大多主题是表达对“真善美”的赞颂与向往,对师长的尊敬语与感恩。所以,我们要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对生活细致入微地观察和体验,用心去感受生活。

在平时的教学当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挖掘作文的源头活水。首先,教师组织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其真正走入社会。其次,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理论方面指导,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课堂是一个好场所,师生间可以交流平时观察所得的体会、写情境作文或举办观察力比赛等。这样既能激活同学们对观察体验的兴趣,又能给平时注意观察的同学在教室里有话可说,当得到老师表扬后又有成功感。另外,我们也可试着给学生讲一些名作家(如鲁迅、契诃夫等)积累生活素材的做法,给学生以模仿的机会,鼓励他们用观察日记的形式把观察体验记录下来。这样,不仅能丰富生活素材,也能锻炼文笔。在中考时,学生使用一些切合文章主旨的现实素材会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二、选取典型素材,写作角度独特

《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背诵240篇优美的诗文。学生只有通过平时的大量阅读和背诵获得丰富的语言积累、思想积累、情感积累、文化积累以及生活积累。学生在课内外积累那些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事物本质、最能打动人心、最能表现文章中心的材料。在考场上,学生选取这样的典型素材,就会升华文章的主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花大力气去搜集一些典型的人和事,在大量的阅读中搜集积累,认真地比较分析。要多读书、看报,开拓自己视野、了解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同时让学生学习别人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好的开头结尾,排比句及名言警句等,为写作积累素材。教师要让学生多看《高考满分作文》,让他们学习里面一些有价值的内容,这是中考作文素材的珍贵来源。例如,每次写作练习,笔者都会有意识地将一些新颖、精彩的材料向学生讲解,有时甚至用多媒体进行展示。笔者要求学生将这些名人事迹和名篇名句加以运用,有时将某一话题的几句诗词,几个片段,几则材料联系在一起,选择一个独特的角度。当学生中考作文有了这些闪光点,再加上独特的写作角度,文章就会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三、选材时尚,做到新颖靓丽

《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互联网的强大信息量向我们展现了大量的时尚前卫的素材,学生撰写中考作文时,就应紧跟时代脉搏,去发现新颖靓丽的事例,让它在中考作文的表达上独具特色,彰显出时代风采。例如,笔者每年总是搜集近两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事迹印发给学生,甚至用多媒体进行展示,让他们了解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这些丰富的图、文、声资料,引发了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在练笔时,要学生能用上这些有说服力的事例。有些学生在写人叙事的作文训练中,用到了托举生命的最美妈妈吴菊萍的事例。学生这样写道:“当危险威胁生命,母亲的天平容不得刹那摇摆。她挺身而出,接住生命,托住了幼吾幼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她用一双最柔弱的臂膀,也是2011年中国最有力的臂膀,托起了生命奇迹,唤醒了人们对传统美德的敬畏。”他将这段精彩段落粘贴到自己的写作素材库,真正做到了新颖靓丽。

其实,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媒体也是学生好的素材来源,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在写作中,我们一定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大题化小,以小见大,学会“一滴水里见阳光” 、“半瓣花上说人情”;善于联想,让文章体现出真挚的感情,丰厚的文学积淀,做到文质兼美,富有生活气息。同时还要求学生一定要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抓住关键词句再作答。另外,书写也应重视,要养成良好的阅读和书写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