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迁移理论范文

迁移理论精选(九篇)

迁移理论

第1篇:迁移理论范文

关键词:体育社会学 文化认同 体育迁移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c)-0215-01

1 国际体育迁移的现象学阐释

早期的尼日利亚人并没有孤立地想象“欧洲”这一地点。拉丁美洲的足球移民也是跨国体育移民的一部分,都迁移到了欧洲,之前他们对欧洲并不了解。一个来自墨西哥的移民最初在荷兰的一个俱乐部找到了工作,之前他对荷兰并不了解。荷兰在哪?荷兰是什么样子?到达荷兰之后,他又去了英格兰工作。同样地,一个南美小国的移民从家乡迁移到邻国首都(在到达欧洲之前)。曾经在欧洲,在迁移到苏格兰之前,他一直在西班牙俱乐部工作,然后去了英格兰,后来他拒绝去另一个西班牙俱乐部工作。另一个移民球员费尔南多(Fernando)把欧洲作为理想的目的地,欧洲是他一直向往的地方,那里体育场的灯光更亮,工作条件(包括工资)更好,增长技能的机会也更多。

然而,把这些地方看作是开放的、相关联的也非常重要,大多数国际移民研究仍会考虑地方的空间性和时尚性特征。要想了解当代移民需要一些工具帮助分析,全球流动性及国家间联系意味着一些社会文化生活的基础被忽视。例如家族网络迁移(而不是国家间的人口迁移)为研究提供了有用的经验,也是探索跨国体育移民的特殊手段(实际上已被忽略)。波利指出家庭意识在非洲跨国足球移民中起到重要作用,“全家人都怀有同一个梦想,曾经在欧洲有这样一种说法,即使非洲年轻人没有签到合同,也不想返回家乡。”

2 国际体育迁移理论概述

通过推进约翰・厄里的理论“新流动模式”,约翰已经表明整个世界似乎都在移动。研究世界第一运动――足球对于理解这种流动模式十分重要,因为这种模式考虑到已有的跨国运动图像、资金、信息和已互相有关联的人,至少在精英的水平去创造一个“全球性比赛”。通过2010年世界杯足球赛中球员在跨国运动中的流动状况,尤其考虑到英超联赛球员的流动性问题。以上针对非洲足球劳工迁往欧洲模式进行了结构主义分析。在殖民帝国统治的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国家与非洲殖民国家早就建立了关系网络。欧洲俱乐部吸引非洲及拉美运动员作为体育劳工的趋势逐渐增强,此原因还没有得到深入研究。没有什么内在特点使得国际体育移民实现跨洲化。泛非、泛亚、泛欧、泛美的移民在体育劳工移民中并不优于洲际体育移民的发展。但人们并不那么认为,只要欧洲足球俱乐部迷人的歌声一响起,非洲运动员就会立刻从家乡出发。

从跨国视角看国际体育移民能够帮助移民运动员获得社会认知,通过迁移产生的内在权力关系,即忽略制度权力,强调个体。虽然制度权力的影响作用不可否认,但允许个体行为在与其它体系协商过程中(空间上)转变迁移模式,那些协商受特定地区物质条件影响。那些地方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与其它地方存在辩证的联系。在移民的生活中,人们认为这些地方是有联系的而不是离散的个体。在分析移民地和移民点时,当地的物质条件是影响移民的重要因素,这不仅影响一个人的能力,也影响一个人的意愿。各地的相互联系促使移民产生迁移欲望,移民本身也成了迁移的具体物质条件。那些地区的概念虽然有些模糊,但那里却是具体的居住地(直接影响人们的居住方式)。

当然,人们也会在这些地方建造边界。尽管如此,这些在当地社会实践中仍属于基础工作范畴,就像人们刚开始确定自己与迁移地的关系一样。作为居住形式和地点空间,这些地区的概念不仅具有政治性,还具有政策性(包括对这些地区的全球规划)。这些地方的文化政治具有多种形式。许多关注国际体育移民的研究人员都忽视了地方本位实践与意识形态的重要性。因此,现在有必要通过解放思想,实施走出去战略,来理解这些体育移民模式的决定因素。在殖民帝国统治的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国家与非洲殖民国家早就建立了关系网络。欧洲俱乐部吸引非洲及拉美运动员作为体育劳工的趋势逐渐增强。此外,研究国际体育移民问题需要考虑多重因素,社会责任、谈判延误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运动员的移民选择。移民不是个人行为,作为一名跨国移民生活需要得到社会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黄璐.世界足球主要联赛球员国际流动特征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5):546-550.

[2] 曲爱宁,战文腾.运动员跨国流动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3):29-31.

[3] 黄璐.足球运动员国际流动问题的争论焦点和两难困境[J].浙江体育科学,2013(5):1-6.

[4] 黄璐.博斯曼法案的国际政治经济本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5):392-395.

[5] 黄璐.运动员跨国流动的文化边界问题 [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4(1):1-6.

[6] 王兴.非洲足球运动员跨国流动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5):20-23.

[7] 黄璐,兰健.中国体育“海外兵团”开发的战略意义[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5):29-31.

第2篇:迁移理论范文

【关 键 词】 迁移理论;语文教学;归纳总结;实践

知识具有迁移性,已有知识会影响到新知识的学习,新知识也会影响固有知识。在学习中,学习者的经验、态度和知识结构等都与学习结果相关,这就是学习的迁移理论,迁移是对知识的巩固和学习的深化。两种学习之间彼此促进为正迁移,如果相互阻碍则为负迁移。随着教育的进一步改革,迁移理论在学习中备受关注,即除了课堂上传授教材知识,还需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以提高教学效果。语文是中学一门重要课程,需要运用创造性思维去学习,所以有必要引进“迁移理论”。

一、迁移理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语文课程涉及面非常广,在生活中处处都有体现,课本显然不可能囊括全部内容,且语文知识较为零散,多靠平日积累,在运用时需将各个零碎点串联起来综合应用。以写作为例,文章类型多样,中学语文教材应都有涉猎,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不同类型之间的区别。可以这么说,课堂和教材在语文学习中是一个载体和平台,需要学生发挥主动性,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真正地学好语文、掌握所学知识。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首先,迁移理论的应用有利于提高知识的系统化,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所谓迁移,是将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综合概括,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网,去影响另一种学习。语文教学的目的不是将知识存在记忆库中,而是能够将其转化成能力,用于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从接触知识到理解吸收,再到转化应用,这就是整个迁移过程。在此过程中,首先将已有的知识进行二次创造,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然后应用于实际,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如《论语十则》,主要内容是学习和为人处世,可令学生概括学习方面的内容,并联想以前所接触的与学习有关的名言警句,使之明白其中道理,并真正做到“学思兼顾”“择善而行”,进而提高学习能力。

其次,迁移理论的应用能够更好地指导教学活动。为了使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开展,需深入理解迁移理论,教师掌握其内在规律后,可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教学状况,对教材内容加以调整,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并合理把控教学过程。同时还能将自身经验创新,用于新教学内容中,增强学习效果,进而确保学生在有限的条件下,能够获得最好的教育。如以往的许多方法都存在缺陷,教师应对其分析总结,取精华、去糟粕,将有利因素加入层次教学法、生活化教学等新方法中,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迁移理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设计和应用

(一)对比迁移

学习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效果,如果以前的知识没有牢固掌握,那么学习新知识时,很有可能会将旧知识忘掉。另外,还会出现因知识内容相似而混淆的情况,此时应通过对比加以区分,以便牢固掌握。学生在学习认知中,需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最终将其化为己用。语文知识涉及诸多方面,其内在都有联系,教师应鼓励学生找出其中的异同,达到迁移的目的。如陶渊明的《饮酒》和《桃花源记》都表现了作者不求功名利禄、淡泊高雅的情操,希望远离尘世、寄情山水,过世外桃源般的生活,背后隐藏着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如余光中和席慕容的《乡愁》,同写乡愁表达对祖国的眷恋,但余诗采用多节的方式,感情朴实、节奏分明,内容由浅入深,有层次感,似在讲述故事;而席诗则短小精致,内敛含蓄,与余诗用时间表达主体不同,她主要用意象体现,似一幅美丽的画面。通过这些对比,让学生联系文章深入分析,把握各自的主题和不同点,如此才能真正地消化。

修辞手法在语文中颇为常见,如比喻、排比、借代等,各自的作用都不同,效果也有所差异。所以教师应诱导学生主动去学习,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区别,同时掌握其他表达技巧。在阅读鉴赏中,可运用这些技巧对文章进行分析,有利于学生紧扣主题、理解作者意图。部分中学生缺乏主见,或赏析思路单一,在欣赏或表达方面处于弱势,所以有必要通过对比迁移提高自身能力。

(二)归纳迁移

语文教学中,很多知识都是相通的,许多同学都有这种感觉:在做题或学习新知识时,总会对某些内容似曾相识,但具体又说不清楚。这主要是缺少归纳。将平时积累的知识大致归纳分类,万变不离其宗,掌握了内在规律,便可将旧知识运用于新知识之中,对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比较有利。而且,学生在归纳中会建立起自己的知识架构,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便利。如列子《愚公移山》中有“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之句,姚鼐《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阴阳”学说在古代尤为重要,多用来表示事物的两面。山水中的阴阳,通常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在学习中应对此归纳总结,在以后遇见时就能避免许多麻烦。

文言文是中学语文中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实词和虚词,以及各种句式活用较难掌握。但其理论知识有限,多数文章都可套用,所以在平时学习中应做好积累归纳的工作。如诸葛亮《出师表》:“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木兰诗》:“木兰当户织”;《陈涉世家》:“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这些文章中都有“当”字,但其意义不同。包括其他各种句式,如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等,都应把握其内在规律就,归纳总结,在学习新知识时,才能将掌握的理论知识嫁接到新知识中。

(三)延伸迁移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中去,教师应走出课堂,带领学生走向生活。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其主动探究精神,能够活学活用。如此既能贯通教材,又能了解当前社会,对学生以后生存大有裨益。如《孙权劝学》《伤仲永》《范进中举》都与读书学习有关,其中的某些现象在当今社会不会再现,但文章所讲述的哲理在当今依然有很大用处。教师应诱导学生主动探究,吸取文章中的有益因素,如需要多读书,但不能读死书,更不能死读书,还要勤奋、实践等。如此,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对人生也有很大帮助。

又如,《端午日》一文对赛龙舟场面进行了描写,采用正面描写(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刻画出了桨手、带头的、锣鼓手各自的特征,表现出比赛场面的紧张、热烈,突出了奋力争先的拼搏精神;同时,还通过想象“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侧面烘托了比赛场面的热烈。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是本文的一大写作技巧,文中追鸭子的活动并未展开描写,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因此,教师可抓住这个契机,设计一个拓展延伸的小练笔“结合生活经历,运用正面和侧面描写方法写一段追鸭子的场面”,将课文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迁移能力,从而使教师的“为迁移而教”和学生的“为迁移而学”默契地结合。

三、结束语

迁移理论强调知识之间的联系和互相影响,中学语文知识较多,需要经常巩固、归纳、连接,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可见,迁移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可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其实践能力。所以对教师也提出了新要求,如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制定合理可行的教学计划等。

【参考文献】

第3篇:迁移理论范文

【关键词】学习 迁移理论 迁移整合 方式

现代学习迁移理论与传统的迁移理论相比,较为重视迁移的认知特性,对迁移过程的认知成分、迁移得以发生的内在机制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具有微观、细致的特点。不仅有利于促进学习迁移理论研究的深化,而且对学习迁移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有利于提升学习迁移的效果。

一、现代学习迁移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理论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对学习的迁移问题进行了明确的论述,他认为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有意义的学习中一定有迁移。其中认知结构是迁移得以产生的重要的中介,原有认知结构的清晰性、稳定性、概括性、包容性、连贯性和可辨别性等组织特性都始终影响着新的学习的获得与保持(奥苏伯尔,1978,1994)。强调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是实现学习迁移的“最关键因素”,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学习发生影响。 如果学生在某一领域的认知结构越具有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那么就越容易产生迁移。

奥苏伯尔的观点代表了从认知的角度来解释迁移的一种主流倾向,随后的迁移理论对迁移的过程、原有认知结构(即表征)的特性等进行了更为深入而具体的探讨。

(二)其他相关迁移理论

1.符号性图式理论

以霍利约克(K.J.Holyoak)、巴索克(M.Bassok)和吉克(M.L.Gick)等人为代表,提出了符号性图式(symbolic schema)理论。该观点认为,为产生迁移,学习者需获得充分的一般性的符号图式(即抽象的结构特性),并能将此图式解释为迁移情境的表征。未能迁移是因为学习活动中没有包括足够的经验,以便将不同事件的特征匹配到符号图式中。该理论后来也承认,某些起特殊作用的非结构特性(即表面特性)也影响迁移。

2.产生式理论

以安德森等人(Anderson,1983,Singley & Anderson,1989)为代表,着重研究了认知技能的迁移问题,提出了迁移的产生式(production)理论。产生式法则是认知的基本成分,一个产生式法则包括一种条件表征(IF)和一种动作表征(THEN),条件表征用于再认情境中的特征模式,动作表征用于形成一种符号性信息。该观点认为,个体在最初学习任务中所形成的表征(表征1)是产生式法则的集合,同样,在新的情境(迁移情境)中也形成产生式法则的集合的表征(表征2)。若两表征含有相同的产生式或者产生式的交叉与重叠,则可以产生迁移。产生式是决定迁移的一种共同要素。

虽然产生式理论也强调迁移中的共同要素,但这种共同要素更侧重于认知成分,因此,与传统的强调客观的共同要素的观点是截然不同的。

3.结构匹配理论

金特纳(Gentner,1983,1997)等人提出了迁移的结构匹配理论(structure mapping)。该理论假定迁移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表征匹配的过程,表征包括事件的结构特征、内在关系与联系等,若两表征匹配,则可以产生迁移。其中,事件的结构特征或本质的关键特征的匹配在迁移过程中起决定作用,事件的表面与具体的特征对迁移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抽象的表征是在迁移情境中构建的,这种构建仅部分依赖于最初学习情境中有关信息的提取。

4.情境性理论

以格林诺等(Greeno,Moore & Smith,1993)为代表,提出了迁移的情境性理论(situated theory)。认为迁移问题主要是说明在一种情境中学习去参与某种活动将如何影响在不同情境中参与另一种活动的能力。学习是个体与环境中的事件的相互作用,是对情境中所具有的特征的一种适应。通过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是动作图式。该图式是活动的组织原则,而不是符号性的认知表征。迁移就在于如何以不变的活动结构或动作图式来适应不同的情境。这种活动结构的建立既取决于最初的学习情境,又取决于后来的迁移情境。

上述各种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论述学习迁移问题,但在许多方面仍有一定的分歧,比如,决定迁移产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是共同的主观成分还是客观成分,是抽象的表征还是活动,或者是其他因素?等等。这些分歧实际上反映了学习迁移研究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迁移研究缺乏一种整体构想,只重视局部、微观的探讨,忽视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联系的建构。

二、学习迁移理论的整合

学习迁移的实质是对新旧经验的一个整合过程,对于大学生来说就是一个从“知识学习”到“技能应用”的质变过程。鉴于大学生学习迁移过程涉及复杂的认知活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要揭示其内在机制和达成较好的学习迁移效果,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整合。

(一)学习迁移的宏观整合

从宏观角度来看,学习迁移的过程就是新旧经验的整合过程,即经验的有序化过程。在组织这种经验结构加工过程中,各种经验成分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均沟通的一种网络型结构。这种网络型结构形成的过程,也就是迁移的宏观整合过程。这种整合可通过同化、顺应和重组三条途径实现。

1.同化性迁移

同化是指不改变原有的经验结构,直接将原有的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以揭示新事物的意义与作用,或者将新事物纳入原有经验结构中去。这种经验的整合过程即同化性迁移过程,如已掌握的“金属”概念对学习新概念“铝”的影响。

同化性迁移的根本特点是自上而下,原有经验结构是上位结构,新的经验结构是下位结构。一方面,原有的上位结构可以将新的下位结构吸收到自身中去,实现旧经验对新经验的同化;另一方面,新习得的下位经验结构又可以归入到旧的上位结构中去,实现新经验的类化。可以说,同化和类化实际上是同一过程,只是从不同的方面来解释而已。

在同化性迁移中,决定迁移的关键成分是在最初的学习中建立的,原有经验结构在迁移过程中不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只是得到某种充实。同化性迁移是学习迁移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也是比较典型的迁移现象。

2.顺应性迁移

顺应指将原有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变化。当原有经验结构不能将新事物纳入其结构内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经验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这种经验的整合过程即顺应性迁移,如“铜”“锌”“铝”等概念的掌握对形成“金属”这种概念的影响。

顺应性迁移的根本特点是自下而上,原有经验结构是下位结构,新的经验结构是上位结构。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需要将前后所学的内容进行概括,形成一种更高级的、包容范围更广泛的上位经验结构。学习中的顺应性迁移也是比较常见的,如学习那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并列内容时,个体有一种去建立某种上位结构的倾向,以便将这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下位经验纳入其中。

3.重组性迁移

重组指重新组合原有经验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这种经验的整合过程即重组性迁移。

在重组过程中,基本经验成分不变,只是各成分间的结合关系进行了调整或重新组合。比如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许多不同成分的动作被结合成连续的整体动作,其中不涉及新的动作的增加,只是各动作成分的重新结合、重新排列。同样,在语言学习、问题解决等许多活动中都存在着各种形式的经验重组。例如,学生学习掌握了100以内的乘除运算,只需进行重组性迁移,就基本上掌握了所有整数的乘除运算。因为除了位数增多外,并未增加任何新的运算成分。直接运用重组性迁移,可以大幅度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与此类似,如果学会了分数的意义、性质以及通分与约分等知识与技能后,就可以在同分母分数加减、异分母分数加减和带分数加减中,应用重组性迁移进行教学。

总之,重组性迁移在教学上的应用非常广泛。教师首先应教给学生进行重组所必需的基本要素,在此基础上,善于利用这些要素进行重组。教师则需要认真研究教材,挖掘各部分内容间的内在联系,利用重组性迁移,提高学生经验的增殖性,扩大其基本经验的适用范围。培养学生的重组性迁移能力,也是培养其创造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学习迁移的微观整合

从微观角度来看,无论是哪种迁移,都离不开一系列认知活动的参与。就迁移过程中所涉及的基本认知成分而言,应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整合。

1.不同学习中的经验构成成分的分析与抽象

分析是指把事物分解成不同的部分,或者分出事物的不同特征及不同的联系或关系。例如,把某株植物分解为根、茎、叶、花等部分;把人的心理活动分解为认知、情绪与情感、行为、自我调控等方面。分析可以在不同层次和水平上进行,对个别事物进行分析属于低水平,对一类事物进行分析则属于高水平。

抽象是在区分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与非共同的、非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把共同的本质特征及联系抽取出来,而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特征及联系的高级分析过程。例如,人类个体虽然在种族、语言、肤色、性别、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但人都能够使用语言,都能够进行思维和从事社会劳动,这些是人类所具有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把这些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并与非本质特征相区分,舍弃非本质特征,就是抽象。

抽象与分析的区别就在于所指向的范围不同。分析是对个别事物的个别要素的认识,抽象则是对一类事物的本质要素的认识。抽象从其实质而言,也是一种分析,是在分解同类的许多个别事物的特征或联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区分出哪些是共同的,哪些是本质的,即分解出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要素的过程。因此,抽象是高级的分析。由于人类个体的经验水平不同,其抽象水平也有差异。

在任何迁移过程中,学习者都需要对新的学习中的经验成分以及与之相关的原有经验进行分析,对新旧经验的组成成分加以识别,从而进一步抽象出这些不同经验之间的共同的本质要素。分析与抽象是实现迁移所不可缺少的认知成分。

2.不同学习中的共同经验成分的综合与概括

综合就是将分析得出的个别事物的组成要素联合为一个整体,从而形成对该事物的整体认识。综合与分析是对应的。在对个别事物的认识过程中,既有分析,也有综合。综合是在对相互联系的各组成要素的分析基础上实现的。例如,在学习某篇课文时,通过对课文各部分的分析,找出各部分描写或论证的主题、写作特点等,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全篇文章进行综合,总结出文章的中心及写作特点。

在迁移过程中,不但要分解出不同经验的构成成分,抽象出新旧经验之间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或联系,而且还要对这些经验进行综合或概括。通过综合,对不同经验产生完整的认识;通过概括,对新旧经验间的本质要素产生整体认识,这样才能实现迁移。因此,综合和概括也是学习迁移产生所必需的认知成分。

在任何迁移过程中,学习者都要对新的学习中的经验成分以及与之相关的原有经验进行分析,对新旧经验的组成成分加以识别,从而进一步抽象出这些不同经验之间的共同的本质要素。同时,学习者还要通过综合,对不同经验产生完整认识;通过概括,对新旧经验之间的本质要素产生整体认识。分析、抽象、综合和概括这四个基本认知成分在任何迁移过程中都存在,而且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共同完成迁移活动。

【参考文献】

[1]莫雷. 教育心理学[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莫雷.论学习迁移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6).

[3]姚梅林.当代迁移研究的趋向[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3).

第4篇:迁移理论范文

【关键词】迁移理论 教法 学法 练习 知识

学校要给学生传播知识,要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要达其目的,迁移理论应是有效的途径,因为学习的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凡是有学习的地方就会有迁移。从教育目标着眼,我们所期待的是一种学习对一种学习的促进影响,学习的正迁移量越大,通过学习所产生的适应新的学习情境或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越强,教学的效果也就越好。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迁移理论呢?

一、迁移理论概述

例如,学会了骑自行车,就有助于骑摩托车,学会了一种外文,有助于学习另一种外文,学生在作语文作业时养成爱整洁的书写习惯,有助于他们在完成其他作业时爱整洁的习惯,这些都是迁移现象。可见,动作技能、知识情感和态度也可迁移。一般认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就是学习的迁移。其主要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纵向迁移和侧向迁移等。

二、迁移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在的运用

1. 教学内容与迁移 学生当前的学习能否对他日后学习或工作有较大帮助,首先取决于教学内容。从心理学角度看,选择的教学内容应是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应是最基本的概念、原理、原则。即教师在教学内容的整体安排与每节课的具体安排上,要把那些具有最大价值的基本知识放在首位。

知识是迁移的原料,教师想促进学习迁移,首要的任务是抓好、抓牢基础知识的教学。例如在教三年级《太阳》这课时,应重点抓住本课在谋篇布局上的特点,然后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认识作者安排材料的技能技巧,在学生充分认识“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材料”的方法后,举一反三,学习本组的其他两篇课文,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寻求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完成知识的纵向迁移。

2. 教学方法与迁移 抓好基础知识的教学主要靠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主要依据教学方法解决问题。我认为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和理解知识,当然技能、情感等都能促进学习的迁移。比如在学习新课时,可先介绍与新课题学习有关的“引导性材料”,因为它比学习材料更一般、更概括,所以它不仅能使新学习任务变得清晰、明了,而且还充当新旧知识的“认知桥梁”。就“引导材料”而言,一是陈述性的:即用精练语言为学习者提供新旧知识之间的类属关系;二是比较性的:即比较新旧知识的相同相异以增强学生认知结构的区别度。一般来说,学生先前知识的掌握牢固程度同以后学习有关知识成正比,人们公认,只有巩固而清晰的知识才能迁移,凡是利于理解和巩固知识的教学方式方法,可以促进迁移。

3. 学会学习与迁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今社会,学生更应学会学习,即学会如何去学习,如何掌握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一种学习经验,它可以对后继学习产生比较广泛的迁移。

为促进学习活动产生正迁移,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动态学习心向,这种心向,对解决所有课题的学习都是有益的。动态学习心向的养成有赖于学生应变能力的提高,要克服定势说的学习习惯,能够随机应变,因为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所以在教学中应做到:(1)培养学生运用认知策略的能力,认知策略能有效地促进学习与迁移。(2)发展学生的反省认知能力。反省认知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与结果的认知或意识,它对认知策略和学习方法的掌握应用起重要作用。教师可以通过自我检查认知策略和学习方法的运用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这种能力。(3)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技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技术对迁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4. 练习和迁移 知识的掌握和学生是否学会学习,这有赖于有效的练习。有效练习必须把集中练习、分散练习和综合练习相结合,精练与改正错误相结合、练习的同类课题与其变化性相结合。学习中通过一定的练习和训练,不但可以巩固知识,形成心智或动作技能,而且技能的自动化有时可以不受或少受意识的控制而解决问题,并能够较快转移到同类心智或动作的学习中去。

作为一个年轻教师,就从自己的班级来说,学生基本上摆脱了学习的被动局面,感受到学习中应有的乐趣,越学越好学、因此成绩也很优异。就此而言,要提高教学质量,为了学生的终身学习,教师必须学会迁移。

当然,还要向老教师学习,对教师在上课及课外对学生的提示、示范及教给的一些实际有效的学习方法要认真地学习,理解和积累;在课外阅读中看到学习方法方面的材料都要把它摘抄下来,用心揣摩。特别是对自己周围的教师要留心观察、学习;要从自己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创造。向教师学、向书本学,有了这些吸取和借鉴的经验,可以丰富自己的学习方法,可以直接获取一些好的学习方法,但这些方法对自己来说,由于学习环境、条件的不尽相同,不一定都是适用的,学习方法的习得,主要得靠自己去实践创造。

总之,一切有意义的学习中都有迁移,利用迁移的定势理论,给学生以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生学习的精熟程度,让学生有完成学习后的轻松、愉悦,以便其再从事新的学习,这也是小学语文新课改对我们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彭旭升.迁移在语文学科中的运用.文学教育,2007(08).

第5篇:迁移理论范文

(一)语内迁移

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语内迁移,是指母语与第二语言之间语言规则的相互转换。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容易将第二语言的结构系统进行简化处理,对其规则进行错误运用或过度概括,将第二语言习得的使用规则或使用环境向母语靠近,甚至超出第二语言的语言结构范畴,创造出其他的语言结构,这都是第二语言内部转移的表现形式。

(二)文化迁移

文化迁移是指在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文化、风俗、生活习惯等因素的不同,使得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所带来的影响与干扰。在大学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商务英语学习的方法和基本原则,学会熟练的应用商务英语,就需要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英美文化方面的知识。通过英美文化知识的灌输,让学生清楚东西方文化差异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如果不了解不同的文化、风俗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学生就很容易将母语学习中的一些规则、习惯套用在第二语言学习中,这将给第二语言学习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在大学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第二语言的文化迁移。

(三)语际迁移

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的负迁移称为语际迁移。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点会产生这种迁移。

1.口音迁移

汉语作为母语,其区分语句含义的依据是词语声调;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英语,其区分语句含义的依据是语气和语调。汉语与英语在词语结构与表达方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英语教学者更好地区分汉语与英语之间的语气、语调、词语结构以及表达方式。

2.句法迁移

由于中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不同,在语言学习和使用过程中,也形成了中西方完全不同的语言形式。中国人对连接词语的运用没有过分依赖,而西方人对连接或过渡词语则过度依赖。中国人学习语言注重语法的运用、结构的整合,可以根据不同的表达需要,通过不同的词语组合形成特定的句法;西方人学习语言注重词语的结合,通过语法、关联词等的不同结合,使语言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英语学习、教学过程中,对于过渡词的应用,就存在着易于忽略的现象,导致语法不准确、语句的不通顺的问题。在汉语语言结构中,通常有多个动词出现在一个语言句式中;在英语语言结构中,则只能出现一个或多个并列关系的动词。在汉语语言结构中,没有主语的句式较为常见,通常都可以通过上下文语境以及语义来判断出主语;而英语语言结构中,此类情况出现较少,一般情况下,每个句子都有固定的主语,且被动句式的出现频率则远高于汉语语言结构中出现的频率。在英语语言学习和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这种汉语负迁移现象,以免给英语语言学习和教学带来困扰。

3.词语迁移

受到文化、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汉语和英语语言在词语使用、表达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作为语句的基本元素,词语的学习和掌握对语言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在英语语言中,英语词语的最大特点是一词多义,正是由于一词多义也带来了各种词语的负迁移问题,主要表现在词语搭配与语意表达上。受此负迁移影响,学生在掌握词语含义方面将产生较大困难,简单的套用或处理使得学生很难学好英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词语的含义,就需要从英语文化、风俗等方面全面了解和掌握英语词语。汉英词语文化不同的背景可以导致词语认知的不同,如:红色,在汉语语境中代表吉利、喜庆;而在英语语境中则代表着暴力、灾难。因此,对于词语的学习和掌握,还要注意文化、风俗等背景,这样才能更好地克服英语迁移带来的影响。

二、商务英语教学策略

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学生获得基本的语言文化知识,又要让学生充分了解文化背景。英语教学者应该明确商务英语教学的任务,自身要熟悉商务英语教学所涉及到的母语文化和第二语言文化,在教学环节中增加文化差异方面的介绍和讲解。商务英语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把第二语言文化意识培养作为教学、学习的目标,强调文化因素在涉外商务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具体采取的商务英语教学策略如下:

1.培养学生商务文化意识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应该将商务文化知识渗透到语言知识的学习中,加强学生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将语言迁移理论引入课堂教学,注重语言迁移方面的教学及其商务专业知识的讲授,使学生深刻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商务英语使用中所需注意的问题,并逐步培养学生的商务交际能力。通过语言迁移理论方面的传授,并穿插真实的语料,使学生真正了解和掌握西方的称呼语、访问接待、告别、宴请以及介绍方式等商务交往的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能力。利用一些商务文化方面的经典案例,使学生熟悉和掌握语言迁移方面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全面提升学生跨文化意识。利用情景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使学生参与到商务英语的交际中来,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全面理解商务英语应用中的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强调文化因素在涉外商务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的同时,也要提升教师自身文化素质。一方面教师需要加强语言迁移理论的深入学习;另一方面教师要使自己具有较强的目的语商务文化意识。通过不断地更新商务知识,了解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以及管理、商业等理念,才能更好地传授学生西方国家的商务文化知识及其中西方差异等。

3.克服语言迁移问题在商务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汉语习惯迁移到英语学习中的行为,这些行为在教学环节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需要克服汉语负迁移现象,充分认识到汉语与英语在词语、句式、语法等方面的不同,加强英语文化学习、注重语感培养、强化英语沟通与交流等,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学生克服汉语迁移的能力。作为教师,应该及时纠正学生的这种错误习惯。在教师指导和纠正这类错误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方面要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信心;另一方面还要避免因指导不当引起学生厌烦。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强烈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三、结语

第6篇:迁移理论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迁移理论;教学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这说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学会举一反三,体现在教学理论方面,我们可以将其称为迁移理论。迁移主要是指学生已建立的知识系统、情感等对新知学习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迁移不仅可以作用于同一类学习活动中,如当学生了解到“氵”这个部首表示与水有关之后,就能推测出以“氵”为部首的汉字的意思。迁移还可以作用于不同类型的语文学习中,比如,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词汇知识或者积累了一定的词汇储备的时候,他们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就会有所提高。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重视迁移的作用,将迁移理论中的正迁移作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以此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小学语文教学是一个系统性的教学工作,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部分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迁移在这些组成部分中都发挥着相应的作用。

一、在识字教学的中的作用及运用

辨音识字是小学语文学习的起始阶段,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活动的始末,它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教学系统的组成部分。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辨音识字的教育,使学生在基础知识掌握上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采取教师写、学生模仿的方式来进行识字教学,但是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常常会忽视汉字多、难写这一特点,有些语文知识内化能力好的学生可以在课上及时掌握这些汉字的书写,而内化能力较差的学生只能学会笔画数少的汉字的书写,对于那些笔画较多且复杂的汉字,他们不仅学起来困难,写起来也很困难。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学生的语文内化能力如何,他们都会或多或少地遗忘一部分汉字。如果教师能够利用迁移理论来指导学生进行汉字学习,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辨字能力。比如,在小学生刚接触到独体字的时候,教师就要从音、形、义等方面对其进行指导,这样学生在学习合体字的时候,就可以充分利用已建立的知识系统来辨认这些合体字,这样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已经掌握的汉字,还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

二、在阅读中的作用及运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辨音识字,更要在这个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语文阅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更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一般采取诵读法来组织阅读活动,这一方法相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效的,他们可以在诵读的过程中对文章中所包含的信息进行分析,探究出其中所蕴含的情感。但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影响,使用诵读法不能很好地探索出文章中所包含的信息。这时,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迁移阅读,将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引入到阅读课堂中,在读中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以此实现有效阅读。

三、在写作中的作用及运用

语文写作其实就是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汉字、阅读理解能力进行情景描绘、抒感的过程。在小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样在写的时候,他们才会有抒发的欲望。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生活实践活动,将生活经验迁移到小学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留心观察,将那些生动、有趣的生活素材引入到写作中,以此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除此之外,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对写作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影响,二者是相互迁移的。因此,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多参与阅读活动,在阅读的过程中及时将自己喜欢或者有所感悟的句子、篇章记下来,以此为写作活动积累下丰富的素材,从而提高写作能力。与此同时,学生通过在写作中对某事物进行细致的描述,还会将自己的写作经验融入阅读中,在阅读的时候学会抓重点,以此更好地理解文章中所描绘的人、事、物。

综上所述,教师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运用迁移理论,使学生在识字、阅读、写作方面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第7篇:迁移理论范文

【关键词】知识迁移 历史材料 解析能力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历史教学要提高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要求体现在学业考试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以能力立意和综合立意”命题的“材料解析题”。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常能听到学生发出“材料解析题最难”的感慨;以至于一部分学生在解析史料时遗憾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解题效果。针对这种现象,在历史教学中我尝试着将“知识迁移理论”运用于历史教学,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如生活中常说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就是迁移的典型的表现形式。我在历史教学中运用迁移规律,通过提高学生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提高学生解析历史材料的能力。

一、构建认知结构――让迁移获得“源头活水”

美国心理学家戴维奥苏伯尔提出著名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强调: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已有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这一观点,在新的历史问题情境中,学生能否快速准确分析材料、解决问题,前提在于学生是否拥有与该问题相关的背景知识,是否建立了相应的认知结构。

1.建立网络知识结构是提高解析能力的前提

研究表明,孤立、零散的知识点不利于迁移。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每一课的知识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表格、树状、图示等灵活多样的创新方式,把历史知识加以简化,建立系统完整、又提纲挈领的认知结构图,为知识的迁移,为材料的解析提供“源头活水”。

例如:在世界近代史中的“俄、日改革专题”,是材料解析常涉及的知识点,出题的方式灵活而多变。所以,在学习本课时,我引导学生以“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为横向联系;“改革背景、目的、领导者、内容、性质、影响”为纵向联系,构建本课知识结构,将本课所有的基础知识囊括其中。在实践中,不论学生遇到怎样的问题情境,都可以将新问题纳入到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中,顺利进行解析。

2.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是提高解析能力的基础

奥苏泊尔的研究实践证明,学生拥有的背景知识越丰富、越熟练,越有利于新问题的解决。因此,要提高学生历史材料解析能力,不仅要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结构;还要根据记忆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组织学生通过巧用课前、课后两分钟复习时间、课堂知识竞赛、自主梳理等方式,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学生只有灵活而牢固地掌握它们,才能在分析“纷繁复杂”的史料时“抽丝剥茧”,提炼出核心信息。在解答问题时“切中关键点”将答案“信手拈来”。

二、转化问题的情境――为迁移“搭建桥梁”

建立认知结构、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将知识经验储存于头脑中,更重要的是通过认知结构,在已有的历史知识与新的历史问题情境之间架起桥梁,建立联系,以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运用,提高学生的材料解析能力。

1.转化问题的情境,纳入原知识结构

根据认知迁移理论,问题提出的方式与原有认知结构越接近,就越有利于迁移的产生。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变换问题的表达方式,使新问题纳入原有的知识结构,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中考历史材料解析题。材料:过去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提问:“这则材料反映什么历史事件?”这一问,无法直接在教科书中找到答案,但可以引导学生转换本题的问题情境,如“日本什么历史事件后开始推行‘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通过转换,就将这一新问题链接到原认知结构“明治维新”的内容中,从而顺利解题。

2.寻找“新问、旧知”的共同点,链接原知识结构

美国桑代克曾提出著名的“相同要素迁移理论”,即只要两种学习材料具有相同的要素,就能产生知识的迁移,如“触类旁通”的现象。根据这一理论,学生在解析历史材料时,遇到原认知结构中的知识与经验无法直接解析新的历史问题时,就要引导学生寻找“新问”与“旧知”的共同要素,将新问题类化到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中。

三、多样化的“解析”训练――使迁移“熟能生巧”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掌握了构建知识结构。“旧知”与“新问”之间也具有相似性,但解析史料的能力仍旧不理想。究其根源,在于学生缺乏迁移的意识和方法。知识迁移作为一种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后天习得的一种经验与能力。因此,多样化的“解析”训练,是提高史料解析能力必不可少的途径。

因此,我在新课教学时,引入相关史料、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解析历史史料的能力。在复习课时,精心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材料分析题,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完成材料解析题时“熟能生巧、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 教师资格考试研究中心组编,《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8篇:迁移理论范文

一、学习迁移的理论的揭示的学习规律在物理学习中的普遍性

学习迁移的理论观点有很多,主要代表性理论观点有四大类:形式训练说、共同成分说、概括化迁移理论和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迁移观。形式训练说出现时间最早,影响也非常大,它强调的是人的心是由意志、记忆、思维、推理等心理因素和官能构成,对这些官能进行大量训练从而可以增强人的能力。对此,很多人认为大量的训练是必要的,比如说题海战术。共同成分说则认为,学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境之间存在着共同成分,共同成分越多,一种学习就越是能够对另一种学习产生迁移。比如学会了英语,在学习法语中可能会更容易。这是在对形式训练说的理论进行实验检验后得出的新认识。但是,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对某些特殊学科,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似乎也不能明显地提升学生的一般智力。因此,他们更加确认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到另一种学习。随着研究和实验的深入,有的学者认为,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迁移的产生关键在于学习者能够概括出两种活动之间的共同原理,并且概括水平越高,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大。这一观点被称为概括化迁移理论。概括是一个与教学方法具有紧密关系的过程,与课堂教学实践经验具有一致性,它证明,同样的教材,由于教学方法的不同,教学效果也是大不相同的,也就是迁移效果不相同,其关键在于概括。因此,@一理论弥补了机械迁移论的不足,开始向高级的认知领域推进迁移理论迈进,同时也进一步揭示了知识经验是迁移所依赖的,或者说概括化源自于对知识和经验的某种依赖。

现代认知心理学则从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上来考察迁移,认为人们要以头脑中已经具有的认知结构来同化新事物,从而实现对其的认识和理解。学习的迁移过程实质上就是学习者头脑中塑造良好认知结构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你,学习的迁移有特殊迁移和非特殊迁移两类,前者主要是动作技能的迁移,后者是原理和态度的迁移,且构成教育过程之核心。迁移的效果主要是指对相关类属学习、总括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的能力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帮助学生在认知结构方面进行提高和优化,才能更好地提升他们的学习。

根据学习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我们可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通过利用迁移理论所揭示的规律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这就是学习迁移理论在教学中的实际运用,这种运用是具有普遍性的。比如对于陌生概念,老师可以先通过给学生展示、讲解生活中熟悉的物理现象来帮助他们掌握新知识,克服其陌生性。这就是运用了学习迁移理论。

二、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学习迁移理论要真正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老师必须要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该理论揭示的规律。具体来讲,大致可以从如下方面引起重视。

第一,充分挖掘生活中的常见物理素材以帮助学生实现学习迁移。物理知识是来源生活中的具体的物理现象的抽象归纳和概括,以及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和语言来进行描述、解释和模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挖掘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且和物理知识相关的物理现象,通过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及其规律,这是学习迁移理论所揭示的教育规律。比如动量问题,很多学生无法理解为什么要引入动量这个物理量,但是当老师问学生,在相同速度下篮球和铅球都飞向你,你敢接哪一个?学生肯定会说篮球,并认为篮球质量小一些;老师再问质量相同的两个篮球分别以1m/s、10m/s飞向你,你敢接哪一个?学生肯定说是速度慢的。老师再引导学生思考物体的运动状态与其质量和速度是有关系的,这种关系就需要用动量这个物理概念来描述。通过挖掘生活中的物理素材帮助学生实现学习迁移,是教学中常见的方法之一。

第二,诱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暴露错误的前概念以助推学习迁移。学生通过学习已经掌握了诸如惯性与速度、动能之关系等前概念,为了引导学生思考以暴露这些错误的前概念,老师利用学习迁移理论的相关思想,艺术性地提问帮助学生进一步从前概念、经验再到物理知识的准确思考和辨析。比如正对惯性,老师问,同学们在地面上跳起来会落在哪里?这是经验就能回答的,但是要是继续问在火车车厢末端或者轮船尾部,人跳起来会落在哪里?学生就没办法用经验来回答,只能运用物理概念进行逻辑上思维,通过分析判断才能获得答案。因此,这就是利用学习迁移的理论来帮助学生在思考中暴露前概念,以探究概念的正确性。这种通过揭露前概念的不合理性从而让学生放弃旧观念,是充分运用学习迁移的理论的一种教学法,其功效在实际教学中有着明显的体现。

第三,通过知识的组织来引导学生建立新的知识框架,这是学习迁移理论的重要运用。比如关于平衡状态,学生最初的理解就是“物体处在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是从运动的层面来对平衡状态的定义。但学生可能会认为,物体的速度是零、或者速度不变等情况下物体就处于平衡状态的错误前概念理解层面。学生会觉得上抛物到达最高点是平衡状态,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也处于平衡状态等想法。但老师要帮助学生借助新知识来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比如关于平衡状态,借助加速度的概念就会更进一步地将平衡状态理解为“物体处于加速度为零的状态”,在牛顿第二定律的知识背景下,还可以理解为“物体处于合力为零的状态”就是平衡状态。

第9篇:迁移理论范文

关键词:迁移;整合;联想;拓展;顿悟

中图分类号:G633.3?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137-02

“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某种意义上说通过“教”就是要使学生达到布卢姆所提出的“为掌握而学”的迁移目的。所谓学习迁移,就是原有的认知结构在新条件下的重新建构,重新建构的过程中涉及知识的意义与应用范围两个方面,通过知识意义来促进对知识的应用。所以学生在阅读写作中能成功进行学习迁移是衡量教学效果的最佳途径。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若通过知识之间的相关联系和相互整合让学生学会类比迁移,那么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我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类比迁移理论的具体运用。

一、纵横采撷,整合文本

奥苏伯尔研究发现:在学习新的知识点时,若提供的相同例证太少,学习迁移的效果就差。心理学的研究也说明,孤立的知识比较容易遗忘,系统化了的知识相对容易理解和掌握。如果能对教材纵横采撷,优化组合,进行横向纵向的联想类比,就可以提高原有起固定作用的知识点的清晰性和稳定度,从而使学习全过程保持积极的学习定势,使学生提高解决相同类问题的能力。

苏教版教材分册次按单元纵向安排教学内容,所以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统筹规划”,要改变传统的单篇教法,以单元为教学单位,将单元中的同类例子作比较分析,做到融会贯通;横向分析各册及各单元的联系,必要时根据文体、风格等知识点的相近性对教材内容重新取舍组合,做到触类旁通。

以必修五的“直面人生”单元为例,专题分为三个板块:“生存选择”、“真的猛士”和“苦难中的尊严”。三个板块互相补充,层层深入,形成一个整体。本专题内涵可整合为正视人生的苦乐顺逆,勇于面对生活的选择和考验;提取类比迁移的关键词:苦难。所以我把必修一的第一单元内容也一起融入这个单元的教学设计。“生存还是毁灭”,史铁生的苦难是可感的,但真正能做选择的只能是他自己,哪怕他的母亲也只能做一个默默的“旁观者”,当然,最后史铁生选择了“直面人生”,而且成功叩开了写作生涯的大门;底层的老艺术家贝尔曼先生的苦难是现实的,但在熏天的酒气中,阴暗的潮气中,生活还得继续,但他选择了一种壮烈的“毁灭”――用毕生的杰作挽救了年轻姑娘琼珊的生命;既聋又哑,海伦凯勒的苦难是悲摧的,但她选择了做生活中得“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而且走出了人生的精彩和辉煌。而劳伦斯笔下的“鸟啼”不正是受着苦难的芸芸众生的写照吗?人生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不仅要面对死亡而且必须要承受死亡的一个苦难历程,但鸟儿依旧高歌,我们的人生也得一路歌行!这样通过已有的知识和这个专题内容的融合可以深化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

二、相关联想,拓展文本

这里我提倡语文教师必须做一只“獭”,一只“祭鱼的獭”,做一只勤奋又挑剔、敏锐又灵活的獭。獭是一种喜欢吃鱼的动物,在惊蛰时节,经常将所捕到的鱼摆在岸上,古人觉得这情形很象是陈列祭祀的供品,所以就称为獭祭鱼或獭祭。后来,有人用獭祭鱼来比喻写作上的喜欢翻书用典。据说李商隐作诗必大量地用典,每每将一大堆古籍摆至案头,就如水獭祭鱼。做一个语文老师就需要众多的“鱼”,来充实丰富并拓展我们的文本,且多多益善。至于如何“吃”,是整条鱼生吞,还是啄两口就弃之,这都不是很重要。关键是“有鱼”你上课才会“有余”。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掉书袋”,语文老师就是要把我们的“书袋”摆动起来,在“本”的基础上展开相关联想,使各种各样的“鱼”游入书袋,这样才会信手拈来,有的放矢。通过老师对相关知识的的拓展,引导学生进行由此及彼的合理联想,在短时间内快速建立知识之间的沟通与内在联系,这无疑会起到加深对所学作品的理解,提高文学欣赏品位的作用。

譬如在讲授上面“直面人生”专题时,我还不吝时间向学生详细介绍了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名人传》由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三人的传记组成,三人的人生都充满了种种艰难和挫折,但三人始终都未向命运低头,直面人生,乃至在生命的最后一秒仍不屈不挠地抗争着,最终分别在音乐、雕塑、文学方面成就了不朽的篇章。其实人生就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战斗。在如今这个绝大多数人们躲避崇高、告别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会里,《名人传》中三位巨人的生涯无疑是我们现代人的一面明镜。罗曼・罗兰在《米开朗琪罗传》的结尾说,伟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岭,“我不说普通的人类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们应上去顶礼。在那里,他们可以变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流。在那里,他们将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们再回到人生的广原,心中充满了日常战斗的勇气”。也许这对我对学生都不啻为一种精神上的“洗礼”。

我们还学习了王蒙的《人生三境》,也许不是伟人的我们更多地处于“俗境”之中,但我们可以努力去奋斗使我们的人生变得“不俗”。另外,我还推荐了我自己很喜欢的两本书:《飘》和《平凡的世界》,让他们通过熟悉一些经典人物的经历去认识到苦难的多样化表现和思索人生的意义,并思考如何来走好自己的人生。

三、类比迁移,创新文本

类比迁移是对相关知识点作横向纵向联想和比较,把某一知识点的某种特性迁移、融合到另一知识点上去,或者从某一知识点升华出另外新的知识点,从而使新旧知识之间形成内在联系,实现知识的系统化,以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点并在此基础上成功迁移。所以在具体的阅读、探究和写作中,我们要在已知和新知之间架上桥梁,激活已知的知识点,来达到“顿悟”。用格式塔心理学家的观点来讲,迁移的关键就是学生顿悟两种学习情境的共同关系,所以教学中要激活文本知识,启发和激励学生更快更准地找到“顿悟”的那个点。

如迟子建的《暮色中的炊烟》一文,其中有一考点是:文章记叙了一个俄罗斯老太太在中国的悲剧命运,为什么以“暮色中的炊烟”作标题?由“一个女人的悲剧命运”,相关联想到《祝福》中的祥林嫂,激活已知文本做类比分析:本文开头三段均重点描述暮色中的炊烟,又以暮色中的炊烟作结,中间俄罗斯老太太的死也是通过暮色中的炊烟来发现的;《祝福》与之何其相似,始于祝福,结于祝福,文中又提到祝福。答案从迁移中至少可明确:“暮色中的炊烟”是本文的线索,暮色中的炊烟宁静祥和的氛围反衬了俄罗斯老太太的悲剧性。当然这个顿悟点可以是我们以前学过文本的主要内容,当然也可以是类似的时代背景、作者风格、写作手法等等。

我们最好教会学生能“隐性地獭祭鱼”,能活学活用,不生搬硬套,把自己的学习与现成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眼光要犀利独到,胃液要丰富,要善于吸收消化,能化腐朽为神奇,用他人的思想印证自己的思想,而不是一味地拾人牙慧,这样也就达到了迁移的上乘境界,学会了创新。如高考作文中,以“幸福生活与思维方式”一题,满分作文《哀痛者与幸福者》就是由《纪念刘和珍君》一文演绎而来,“他人期望与自我认识”一题的满分作文《独上高楼》就选取庄子、李白、陶潜的历史人物的故事阐释了古人对生命价值的看法及对生命意义的追求,论述了古人张扬的个性。

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立足课本,注重进行知识点的整合和类化,对我们课文中优秀篇章文段的艺术技巧、表现手法、结构思路等要讲“精”;同时要拓展文本相关内容,要针对性地设计较典型的迁移训练,要讲“活”。

总之,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类比迁移法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邝廷舜.从顿悟谈学习迁移[J].教学与管理,2009,(9).

[2]潘大胜.巧用比较 增强文学鉴赏能力[J].贵州大学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