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健美操教学中运动技能迁移应用

健美操教学中运动技能迁移应用

摘要:在小学健美操教学中,对运动技能迁移的应用需根据学生的个体特征以及学生在迁移学习过程中所具备的刺激与反应类型等因素,帮助学生完成技能动作的学习,促使学生能在体育活动中快速适应新的动作,并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文章简要分析在当前小学健美操教学中,运动技能迁移所具备的正面影响与负面影响,并探讨在小学健美操教学中应用运动技能迁移的实施策略,以期加强学生对健美操动作的学习,提升健美操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健美操;运动技能迁移;应用

小学健美操教学中,技能迁移的应用较为常见,若能合理借用技能迁移,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但在此过程中,若使用不当则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采取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学策略,分析与探讨当前健美操教学的具体内容以及教学需求,采取定向化管控策略,提升小学健美操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1.健美操教学中运动技能迁移的影响分析

1.1个人差异带来学习效率的影响

现阶段,在小学健美操教学过程中,运动技能训练需由学生以及教师共同参与,而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低与教师教学水平、学生身体素质以及学习天赋具有密切关联。在素质教育理念下,针对小学健美操教学工作,教师需根据不同学生的身心素质给予学生特定的教学指导与技能训练。小学健美操课程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身心素质以及较强的自控能力,简言之,教师在开展小学健美操教学工作时,应根据运动技能迁移原理,将其融入训练过程中,尽可能使学生完全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巩固已有知识,学会把控自身情绪,从而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

1.2刺激与反应的相似性

刺激与反应在某种程度上所存的相似性是当前运动技能迁移中常见的类型,但并非两种相似度较高的动作均能实现彼此间的运动迁移效果,具体来说,若学习者在学习相关动作时,不注重二者之间所存在的差异特征,则会产生错误的迁移效果。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生健美操教学工作过程中,应让学生细致辨别相关动作与之前所学习动作之间的差异特征,分析二者之间的共同之处以及在细节部分所存在的不同内容。比如在学生进行前手翻练习过程中,当学生两手撑垫时,教师可根据当前学生的动作姿态向学生发出诸如“推”“收”等语言指令,学生根据教师的语言刺激完成相应动作,从而使教师再次发出诸如“推”的语言指令后,学生能形成推手顶肩膀的动作条件反射。

1.3人体生理极限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人在疲劳的状况下,其学习效率较低,而健美操教学训练所涉及的肢体动作跨度、幅度都相对较大,极易给学生带来相应的疲倦感,学生处于疲倦的学习状态,将对后续迁移训练造成负面影响。此外,训练时长和训练难度都会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疲劳程度。在日常健美操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时刻观察学生当前学习状态,尽可能避免学生在过于疲劳的训练状态下产生适得其反的训练效果。此外,为最大限度消除由于疲劳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教师应合理排配教学时间,综合当前学生体能状况安排对应的教学进度,并在教学过程中杜绝揠苗助长的教学现象,使学生时刻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

2.小学健美操教学中运动技能迁移的实践分析

2.1强化正向迁移

小学健美操教学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教学前,应完善课堂设计、课堂优化,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提前准备好当堂课所需讲解的内容,同时教师还需采取分模块、分领域的教学讲解,比如统一讲解某些通过迁移便能达到良好技能训练效果的知识点,将无法借用迁移学习到的知识内容划分为全新的学习范畴。教师需合理排配教学进度,集中讲解正向迁移部分的运动技能,对其中的负面迁移知识内容进行隔开传授,以免学生受到负面迁移的影响,保障学生学习效率,当学生完全熟练掌握一类技能后,教师才可向其传授下一个训练动作,尽量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混淆。比如在小学健美操教学中,双脚踏跳的运动项目较多,如跳绳、单双杠等都涉及起跳动作,但要想在踏跳后进一步完成空中动作,教师必须借助低难度的动作技能实现迁移教学,通过其他动作在技能、体能方面所具备的迁移效应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迁移教学指导。

2.2巩固已经学好的技术,为新技术学习创造良好条件

在小学健美操教学过程中,若相关动作具备正向迁移功效,那么健美操教师应帮助学生巩固之前学习的动作。在此期间,教师需不断对前面已经教授的动作让学生巩固练习,同时还需不断加强对新技术的迁移刺激,以此缩短学生掌握新技术所训练的时间。学生通过往复循环的巩固练习,能更好地领悟之前所学习的动作,使其后续遇到相同类型的动作时不会轻易将二者混淆,使学生获取最大的正迁移量。因此,教师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应分析其中的动作连贯性,尽量挖掘其中的正迁移量,根据所涉及的动作,反复练习相关动作,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针对某一项体操训练项目,教师应考量其中各动作所具备的纵向结构,但教师在迁移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考量横向结构类,以此构建最为良好的组合排列次序,达到迁移教学的目的,确保各技能各动作之间能相互迁移,如在健美操中涉及的头手倒立能横向迁移到手倒立、前手翻;而作为纵向迁移部分,头手倒立可应对头手翻以及肩倒立等相关动作。因此作为肩肘倒立教学部分,教师应将头手倒立作为迁移中心完成对各动作在横向以及纵向层面上的迁移教学。

2.3借助其他学科的动作迁移

对小学阶段学生开展健美操教学,通常由最基础的技能以及最原始的方法进行,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往往能快速完成学习,而其他学生学习效率却较低。究其原因,发现体操、舞蹈和健美操都具备某种层面上的相似性,而不同小学生在小学阶段所涉及的课外活动、课外运动项目存在相应差异,已学习其他舞蹈或体操的学生便具备相应的基础。由此可见,不同技能训练之间均存在相应关联,因此在小学健美操运动技能迁移过程中,借助其他学科以及其他领域的知识点也能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健美操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教师以及家长应帮助小学生培养多元化的兴趣爱好,并且确保小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与艺术的过程中,将各学科之间所具备的相似性进行交融学习。

2.4减少运动技能迁移的负面影响

在小学健美操教学中,教师需最大限度地利用技能迁移的正面影响,消除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看似相似的两个动作,在细节之处却存在相应差别,教师应向学生讲解两个动作之间所存在的差异特征,让学生掌握具体的学习重心和方向,快速分辨两个动作之间的内在关联和形体差异状况。在小学健美操动作教学过程中,还涉及大量看似重复性的动作,而学生由于受定势思维影响,在完成相关动作的学习后,理所当然地认为相应的训练动作与之前的如出一辙,具有先入为主的思想。此时,教师应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认知,向学生明确两个动作之间所存在的差异特征,以便实现学生正确、积极地学习。此外,学生个人天赋、智力水平也会对健美操学习产生相应影响,不同学生所具备的思维、应变能力和反应能力都存在差异,而健美操技能的学习与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自控能力才能强化训练效果。

2.5加强体质训练

学生身体素质的强弱直接影响其在健美操训练过程中的技能训练效果,健美操教学对学生身体素质具备较高要求。具体来说,由于在健美操训练过程中,学生需消耗大量的体力和精力,若学生身心素质较差,则会导致相应的教学达不到预期要求,并且学生在低效率的学习过程中,也不利于有效管控自身情绪,若将相应情绪带到赛场中则会影响学生最终比赛成绩。因此,进一步加强学生身体锻炼,强化学生身心素质对实现学生更加全面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使其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学习训练过程中,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训练效果。综上所述,在小学健美操教学过程中,只有合理、恰当地运用运动技能迁移,才能更好地革新教学模式与学习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强化运动迁移的正面影响,抑制负面影响,帮助学生在学习健美操期间降低受伤率,且能在有效教学时间内使学生掌握运动技术,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判断能力和组织运动能力,提升健美操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实现学生更加长远、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兰芳,张叙洪.运动技能的迁移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山西青年,2017(06):187.

[2]黄鑫雨,杨艳.竞技健美操与花球啦啦操之间的运动技能迁移[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1(11):23-24.

作者:邱晓玲 单位: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新源小学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