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迁移理论论文范文

迁移理论论文精选(九篇)

迁移理论论文

第1篇:迁移理论论文范文

一项学习对另一项学习的作用,即是迁移。从本质上来说,学习就是通过对学习过的知识的利用,对新的学习知识加以掌握,促进实质性良好的学习结构的创建,在心理学方面这种理论被定义为学习迁移理论。学习迁移理论的作用有正、负之分,一项学习如果对另一项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种迁移就是正迁移;一项学习对另一项学习作用的发挥如果有抑制性,则这种迁移就属于负迁移。美国知名的心理学家莫里斯•比格曾指出,教学效果一般都是立足学生对教材的迁移数量的掌握而决定的,学习迁移对教学来讲是重要基石。迁移理论是一种已经掌握的技能向另一种新技能的倾斜,帮助学生对新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迁移是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普遍情况,教师可以对此加以利用,促进学生正迁移的形成,同时有利于原有教学结构的拓宽和完善,给学生将来的学习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在钢琴教学阶段,形成迁移的知识块很多,教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在相应环境下形成正迁移,促进自身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当前钢琴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够清晰

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中,普遍存在教学目标不太明确的现象,导致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影响学习能力的提高。要实现教学目标,首先必须明确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讲课时只针对某一作品的技术难点进行大致的技术要求讲解,这种教学的盲目性比较大,不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其技能技巧。

(二)对学生的了解不够深入

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只注重自身教学的方式,而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师对每位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了解不深入,很难进行因材施教的教学。这种方式往往会导致教学内容不适合每位学生的学习,使学生的音乐学习产生两极分化的情况。

(三)忽略钢琴教学的系统性教育

音乐课程是一种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教学时必须循序渐进,慢慢渗透。但是在实际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授课时比较随意,解决问题时不注重问题的系统性联系,致使学生在音乐演奏中时常出现技术性的问题,影响学生音乐学习的提高与音乐素养的培养。

(四)缺乏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在钢琴教学中,各课程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但教师往往忽略各课程间的联系,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音乐知识的积累及学习比较散乱,没有将各音乐课程建立相互联系的意识,不利于学生音乐素质的全面培养,也不利于学生音乐认知结构的建立。

三、将学习迁移理论引入钢琴教学中的意义

面对钢琴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高校钢琴教学应该在吸取传统优秀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引入新的教育方式,利用现代教育理念中的美学、心理学、运动学等方面的理论,进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学习钢琴的综合能力。其中学习迁移理论就是现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各个学科与技能之间存在彼此相互影响的现象,也就是学生已有知识、技能对新知识与技能所产生的影响。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和技能,而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技巧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从主观方面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迁移理论的运用,就是一种授人以渔的学习方式,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从这方面来说,一个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与其学习迁移能力的强弱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学习迁移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二)为实现高校教育目标提供条件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是否教会学生学习的迁移能力,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因为只有让学生拥有了学习迁移能力,才能够使其拥有自我学习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其积极主动地积累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地构建知识与认知结构,以便于在钢琴学习中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推动高校钢琴教学中教育目标的实现。

(三)有利于教学改革的实施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把学习迁移理论引入高校钢琴教育中,不仅为高校的钢琴教育提供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而且通过各个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影响,可以很好地提高高校钢琴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加优秀的钢琴师资人才。

(四)为高校钢琴教育提供系统化指导

高校钢琴教育是一种系统化要求很高的课程教育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有几个相互联系的步骤组成,而学习迁移理论运用到钢琴教育中,可以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使各钢琴课程以及同一课程不同单元之间建立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体,使高校钢琴教育在统一的整体下进行相互之间关联性的学习。利用系统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钢琴认知能力及钢琴素养得以提升。学习迁移理论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学方法的改变。高校钢琴学科领域知识丰富、文献众多,学生不可能在短短的几年内掌握全部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学习迁移理论,积极创造学习迁移条件,使学生在原有知识上,进行新知识的学习,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提高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有效实施迁移教学的措施

钢琴演奏是一种技能,而技能是一种心智活动方式,通过练习获得钢琴技能动作,这种技能主要指手指、手腕、前臂、后臂以及整个身体之间的协调能力,同时也需要学生有很高的理论知识与艺术表现力。在此基础上利用迁移学习方式,可促进其技能的提高与素养的修炼。

(一)新旧知识的相互影响与联系

学习迁移是一种通过新旧知识相互联系形成一定的影响,而促进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从这方面来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在新知识讲解之前,首先对旧知识进行复习,做到温故而知新,并根据教学中可能出现的迁移点,引导学生发现实际迁移点,从而结合已有的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示范演练,演练时注意提醒学生感受演奏中的异同点,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比较法进行新知识的学习,通过详细的比较可以发现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找到其异同,以便促进共同点的迁移。对于学科的基本概念及原理等一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内容,应多提倡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理解式记忆,然后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再把总结好的知识引入原有知识的积累中,以旧知识促进新知识的掌握。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学习的方向,打破思维定式,培养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钢琴练习的效率和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技巧与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注重创造迁移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迁移条件的创造,注重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因素。学习内容之间的相同原理越多,迁移现象就越明显,也就越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比如在训练八度弹奏技术时,教师可以将游戏的动作机理迁移到弹奏方法的动作要领上,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举些例子,比如我们在玩拍皮球时,需要放松手腕和小臂,利用手腕的弹性来拍动皮球,动作自然、轻柔、缓和,顺势而为等,弹奏八度时手腕与排皮球时手腕的状态有异曲同工之处。C.H.贾德在概括化理论中指出,学习中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是,两个学习活动中存在的共同成分,而在学习活动中概括出两个学习活动之间的共同原理是产生迁移的关键,对于原有知识经验概括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迁移的可能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已有经验泛化水平的提高,为迁移创造条件,如音阶的弹法与五指训练、琶音的训练在训练要领上有很多共同之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三者的训练方式可以相互借鉴,通过学习一种技能前、后对另外两种技能的训练,引导学生概括三者的共同成分,从而实现学习的迁移。

(三)保持良好心理状态

学生的心理状态对学习的迁移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心理状态不佳,如过度紧张、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兴趣、没有迁移的愿望等,都会对学习迁移造成障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积极为学生创造迁移条件外,还应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在教学的过程中,可采取谈话法、观摩鉴赏法、练习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保持轻松、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更好地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有效地实现学习迁移。在钢琴练习中,可采取分阶段练习,练习的时间不宜过长,容易造成身心疲劳,在休息的过程中可以对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从而使钢琴练习能够顺利进行,同时摆脱消极情绪,达到更好的学习状态。

(四)注重每位学生的特长

第2篇:迁移理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迁移;整合;联想;拓展;顿悟

中图分类号:G633.3?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137-02

“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某种意义上说通过“教”就是要使学生达到布卢姆所提出的“为掌握而学”的迁移目的。所谓学习迁移,就是原有的认知结构在新条件下的重新建构,重新建构的过程中涉及知识的意义与应用范围两个方面,通过知识意义来促进对知识的应用。所以学生在阅读写作中能成功进行学习迁移是衡量教学效果的最佳途径。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若通过知识之间的相关联系和相互整合让学生学会类比迁移,那么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我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类比迁移理论的具体运用。

一、纵横采撷,整合文本

奥苏伯尔研究发现:在学习新的知识点时,若提供的相同例证太少,学习迁移的效果就差。心理学的研究也说明,孤立的知识比较容易遗忘,系统化了的知识相对容易理解和掌握。如果能对教材纵横采撷,优化组合,进行横向纵向的联想类比,就可以提高原有起固定作用的知识点的清晰性和稳定度,从而使学习全过程保持积极的学习定势,使学生提高解决相同类问题的能力。

苏教版教材分册次按单元纵向安排教学内容,所以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统筹规划”,要改变传统的单篇教法,以单元为教学单位,将单元中的同类例子作比较分析,做到融会贯通;横向分析各册及各单元的联系,必要时根据文体、风格等知识点的相近性对教材内容重新取舍组合,做到触类旁通。

以必修五的“直面人生”单元为例,专题分为三个板块:“生存选择”、“真的猛士”和“苦难中的尊严”。三个板块互相补充,层层深入,形成一个整体。本专题内涵可整合为正视人生的苦乐顺逆,勇于面对生活的选择和考验;提取类比迁移的关键词:苦难。所以我把必修一的第一单元内容也一起融入这个单元的教学设计。“生存还是毁灭”,史铁生的苦难是可感的,但真正能做选择的只能是他自己,哪怕他的母亲也只能做一个默默的“旁观者”,当然,最后史铁生选择了“直面人生”,而且成功叩开了写作生涯的大门;底层的老艺术家贝尔曼先生的苦难是现实的,但在熏天的酒气中,阴暗的潮气中,生活还得继续,但他选择了一种壮烈的“毁灭”――用毕生的杰作挽救了年轻姑娘琼珊的生命;既聋又哑,海伦凯勒的苦难是悲摧的,但她选择了做生活中得“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而且走出了人生的精彩和辉煌。而劳伦斯笔下的“鸟啼”不正是受着苦难的芸芸众生的写照吗?人生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不仅要面对死亡而且必须要承受死亡的一个苦难历程,但鸟儿依旧高歌,我们的人生也得一路歌行!这样通过已有的知识和这个专题内容的融合可以深化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

二、相关联想,拓展文本

这里我提倡语文教师必须做一只“獭”,一只“祭鱼的獭”,做一只勤奋又挑剔、敏锐又灵活的獭。獭是一种喜欢吃鱼的动物,在惊蛰时节,经常将所捕到的鱼摆在岸上,古人觉得这情形很象是陈列祭祀的供品,所以就称为獭祭鱼或獭祭。后来,有人用獭祭鱼来比喻写作上的喜欢翻书用典。据说李商隐作诗必大量地用典,每每将一大堆古籍摆至案头,就如水獭祭鱼。做一个语文老师就需要众多的“鱼”,来充实丰富并拓展我们的文本,且多多益善。至于如何“吃”,是整条鱼生吞,还是啄两口就弃之,这都不是很重要。关键是“有鱼”你上课才会“有余”。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掉书袋”,语文老师就是要把我们的“书袋”摆动起来,在“本”的基础上展开相关联想,使各种各样的“鱼”游入书袋,这样才会信手拈来,有的放矢。通过老师对相关知识的的拓展,引导学生进行由此及彼的合理联想,在短时间内快速建立知识之间的沟通与内在联系,这无疑会起到加深对所学作品的理解,提高文学欣赏品位的作用。

譬如在讲授上面“直面人生”专题时,我还不吝时间向学生详细介绍了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名人传》由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三人的传记组成,三人的人生都充满了种种艰难和挫折,但三人始终都未向命运低头,直面人生,乃至在生命的最后一秒仍不屈不挠地抗争着,最终分别在音乐、雕塑、文学方面成就了不朽的篇章。其实人生就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战斗。在如今这个绝大多数人们躲避崇高、告别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会里,《名人传》中三位巨人的生涯无疑是我们现代人的一面明镜。罗曼・罗兰在《米开朗琪罗传》的结尾说,伟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岭,“我不说普通的人类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们应上去顶礼。在那里,他们可以变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流。在那里,他们将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们再回到人生的广原,心中充满了日常战斗的勇气”。也许这对我对学生都不啻为一种精神上的“洗礼”。

我们还学习了王蒙的《人生三境》,也许不是伟人的我们更多地处于“俗境”之中,但我们可以努力去奋斗使我们的人生变得“不俗”。另外,我还推荐了我自己很喜欢的两本书:《飘》和《平凡的世界》,让他们通过熟悉一些经典人物的经历去认识到苦难的多样化表现和思索人生的意义,并思考如何来走好自己的人生。

三、类比迁移,创新文本

类比迁移是对相关知识点作横向纵向联想和比较,把某一知识点的某种特性迁移、融合到另一知识点上去,或者从某一知识点升华出另外新的知识点,从而使新旧知识之间形成内在联系,实现知识的系统化,以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点并在此基础上成功迁移。所以在具体的阅读、探究和写作中,我们要在已知和新知之间架上桥梁,激活已知的知识点,来达到“顿悟”。用格式塔心理学家的观点来讲,迁移的关键就是学生顿悟两种学习情境的共同关系,所以教学中要激活文本知识,启发和激励学生更快更准地找到“顿悟”的那个点。

如迟子建的《暮色中的炊烟》一文,其中有一考点是:文章记叙了一个俄罗斯老太太在中国的悲剧命运,为什么以“暮色中的炊烟”作标题?由“一个女人的悲剧命运”,相关联想到《祝福》中的祥林嫂,激活已知文本做类比分析:本文开头三段均重点描述暮色中的炊烟,又以暮色中的炊烟作结,中间俄罗斯老太太的死也是通过暮色中的炊烟来发现的;《祝福》与之何其相似,始于祝福,结于祝福,文中又提到祝福。答案从迁移中至少可明确:“暮色中的炊烟”是本文的线索,暮色中的炊烟宁静祥和的氛围反衬了俄罗斯老太太的悲剧性。当然这个顿悟点可以是我们以前学过文本的主要内容,当然也可以是类似的时代背景、作者风格、写作手法等等。

我们最好教会学生能“隐性地獭祭鱼”,能活学活用,不生搬硬套,把自己的学习与现成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眼光要犀利独到,胃液要丰富,要善于吸收消化,能化腐朽为神奇,用他人的思想印证自己的思想,而不是一味地拾人牙慧,这样也就达到了迁移的上乘境界,学会了创新。如高考作文中,以“幸福生活与思维方式”一题,满分作文《哀痛者与幸福者》就是由《纪念刘和珍君》一文演绎而来,“他人期望与自我认识”一题的满分作文《独上高楼》就选取庄子、李白、陶潜的历史人物的故事阐释了古人对生命价值的看法及对生命意义的追求,论述了古人张扬的个性。

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立足课本,注重进行知识点的整合和类化,对我们课文中优秀篇章文段的艺术技巧、表现手法、结构思路等要讲“精”;同时要拓展文本相关内容,要针对性地设计较典型的迁移训练,要讲“活”。

总之,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类比迁移法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邝廷舜.从顿悟谈学习迁移[J].教学与管理,2009,(9).

[2]潘大胜.巧用比较 增强文学鉴赏能力[J].贵州大学学报.

第3篇:迁移理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迁移 学习迁移 语文数学

一、学习迁移的概念与内涵

迁移是教育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学习的一种普遍现象。随着知识分类理论的提出以及学习理论的更新,特别是认知心理学的提出,迁移的概念也在更新。当前,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三类迁移理论是学术界的主旋律,即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产生式迁移理论和认知策略迁移理论。[1]

学习迁移是指已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学习迁移也称为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2]关于学习中存在迁移的现象,《论语·述而》中早有记载:“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还要求学生要“由此以知彼”,这些都是指先前的学习对以后的学习的促进,是学习中的迁移现象,但孔子只是注意到了这种现象,并没有对其做出解释。

迁移是学习的一种普遍现象,根据迁移的作用,几乎所有的习得经验都能以各种复杂的方式相互联系起来。个体习得经验后,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应用所习得的经验来解决各种问题,新习得的经验有时可以改变原有的经验结构。诸如此类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都可以视为学习迁移现象。正因如此,学习迁移始终是心理学家研究的中心问题。了解迁移的规律,可以为提高教学效率提供有力的依据。[3]

二、影响学习迁移的条件

迁移并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学习者自身的特征、学习者最初的学习水平、学习材料的特征等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都会影响到迁移。关于影响学习迁移的条件的相关研究已非常深入完备,以下对其简要的概括说明。

首先,相似性是影响迁移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具体包括学习材料的相似性、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的相似性。较多的共同成分会产生较大的相似性,最终才能导致迁移的产生。

其次,原有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是比较常见的迁移方式。原有的学习包括原有的经验水平、原有经验的组织性以及原有经验的可利用性。原有经验的特征可以直接决定迁移的可能性和迁移的程度,而且,要产生迁移,原有的经验结构必须能够被有效地激活、提取。

最后,学习定势对迁移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即定势对迁移的影响既能促进也可阻碍,具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作用。定势使得个体在认识方面与外显的行为方面以一种特定的方式进行反应,使得个体在活动方向的选择方面会产生一定的倾向性。当以往经验与当前所面对的问题相符时,定势可以使得问题得到快速有效的解决,发挥积极作用。但是,定势有时也会阻碍学习者将其他方法迁移到目前问题的解决。另外功能固定,即把某种功能、作用赋予某种物体的心理倾向,从而难以发现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的潜在功能。定势对迁移的影响是积极还是消极关键还是取决于学习者对定势双重性的认识,既要考虑利用积极定势解决问题,又要打破僵化定势,具有创新精神,灵活解决问题。

三、学习迁移规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学习迁移广泛地存在于各种学习活动中,利用学习迁移规律指导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学会学习,有意识地使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降低新知识的学习难度。

首先,强调先行组织者。奥苏伯尔提出的先行组织者,是指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由于影响接受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起固定作用观念的可利用性,呈现先行组织者的目的即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学习的迁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宜把所有教学内容不分轻重缓急地教给学生,而是要先选择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内容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掌握了这些基本内容之后,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许多与之相关的内容便不需要重新教学,而只需加以引导,学生即能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新知识。但是空谈概念、原理,相当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然也无法实现学习迁移。要在教授概念、原理等抽象性、概括性较强的基本知识的同时,辅助以典型范例,并阐明概念、原理的使用条件,这样才有助于学习迁移的产生。

其次,注重各个学科知识之间的迁移。语文是一个内容庞杂的学科,经常涉及历史、哲学、音乐、科普等其他内容。教师在讲解相关内容时如果利用学生在其他学科课堂上已经学习的知识,不仅可以节省教育资源,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避免重复学习而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例如,讲解《陈涉世家》《范进中举》等古文时,就可以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历史知识进行学习迁移,而不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进行文章的背景分析。当学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样哲学氛围浓厚的文章时,就可以利用学生在政治课上掌握的哲学知识进行教学。讲授《黄河之水天上来》《音乐之声》等文章时又可以借助音乐的渲染力量,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文学的魅力。

再次,要充分研究学情。无论是先行组织者策略,还是利用各学科之间的交叉内容进行教学,都要求教师充分研究学情,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明确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以及掌握到什么程度。只有充分研究学情,才能促进学习迁移的产生。

最后,师生都要具有迁移意识。教师在迁移教学中,利用迁移促进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同时,更应教会学生学会迁移。“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会学习比学会知识更重要。当学生具有了迁移意识,掌握了迁移技巧之后,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有意识地将各学科、各阶段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虽然学习迁移规律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但并不是所有语文教师都能掌握迁移理论并加以运用,并且目前的教材依然是分章节、分科目编制,各章节、各科目之间的迁移规律及迁移内容、方式都需教师自行发掘利用。这不仅不利于教师利用学习迁移规律进行教学实践,甚至会使教师陷入迁移的误区:偏离教学目标,为了迁移而迁移;漠视学生学习差异,迁移目标整齐划一;迁移方法缺少变化,迁移模式固化单一;忽略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行生硬迁移等等。

综上所述,学习迁移规律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广大语文教师宜有意识地学习迁移理论,并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

注释:

[1]余永聪:《迁移理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2][3]冯忠良,伍新春,姚海林,王健敏:《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参考文献:

[1]冯忠良,伍新春,姚海林,王健敏.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余永聪.迁移理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4).

[3]李凤麟.论迁移在中学语文阅读中的运用[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7,(3).

第4篇:迁移理论论文范文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等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迁移理论,并结合“数字媒体基础”课程的实际教学,阐述了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应用学习迁移理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学习迁移;数字媒体基础;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数字媒体技术”是我校信息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数字媒体技术基础理论及应用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各种数字媒体(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处理的基本方法,掌握常用的数字媒体制作和开发软件,以加深对数字媒体基本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并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在“数字媒体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运用高等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迁移理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迁移使习得行为可以以各种复杂的方式相互联系起来。学生在学校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必然存在新旧知识的相互影响,学习迁移的作用在于使将掌握的知识和经验概括化和系统化,有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通过分析学习迁移理论,并结合“数字媒体基础”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阐述了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应用学习迁移理论,以提高课程的授课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2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或经验对另一种学习或经验的影响,既包括先前学习对后续学习的影响,也包括后续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其中,“影响”既包括积极影响也包括消极影响。根据迁移的性质,学习迁移可分成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如,学生对平面几何的掌握有助于对立体几何的掌握;学习负迁移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期干扰或阻碍作用,如学习汉语拼音后再学习英语字母时常发生干扰。根据迁移的方向来划分,可以分为纵向迁移和

横向迁移。纵向迁移是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层次的各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如掌握了“角”的概念有助于“钝角”、“直角”和“锐角”等概念的学习;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概括层次的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如直角、锐角、钝角等概念之间的相关影响就是横向迁移。

传统的学习迁移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1]:

(1) 形式训练说:以18世纪德国心理学家Wolff. C. V.为代表人物的形式训练说把学习迁移看做是通过对学习者的感觉、记忆、思维、推理、意志等各种官能进行训练来实现的;

(2) 相同要素说:相同要素说是美国心理学家Thorndike. E. L.和Woodworth. R. S.在其迁移试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与形式训练说相对立的迁移理论。该学说认为只有当测验情景与先前的学习情景存在相同要素或成分时,学习迁移才会发生,而且,两种学习中存在的相同要素或成分越多,迁移的作用越大;

(3) 概括原理说:概括原理说是由Judd. C. H.在1908年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在先前学习中通过对经验的概括获得的一般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应用于之后的学习中。他解释了学习迁移的原因是两种学习遵循共同的原理,而不仅仅是相同的成分,这就提示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般原理和经验,并将所掌握的原理和经验运用到今后的学习活动中。

(4) 学习定势说:该理论认为学习方法一旦为学习者所掌握,就会形成一种学习方法的定势,并迁移到之后的学习中去。

近年来,对学习迁移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知识学习的迁移方面,1999年著名心理学家Simons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2]认为学习迁移有三种产生方式:一是从过去学习中所获得的先前知识到当前获得新知识的迁移;二是从当前已获得的知识到以后学习知识的迁移;三是从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迁移。

3学习迁移理论在“数字媒体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接受知识和掌握经验,以形成和发展学生的专业能力,而学习迁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学习迁移理论在“数字媒体基础”课程的教学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1) 合理选择教学素材及参考资料

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掌握“数字媒体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首要的任务是精选教学素材,选择的标准就依据学习迁移的规律,选择包含该课程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等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作为教学素材,并结合我校数字媒体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课程特点,选择了实践内容多的参考书目作为学生学习该课程的辅助教材。

(2) 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过程

教材和参考资料选定后.只有合理编排教学内容才能充分发挥其迁移的功效。从学习迁移的角度来说,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的标准就是使教学内容具有结构性和一体性,即教学内容的各构成要素具有科学的和合理的逻辑关系,并能整合为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这有助于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重构教学内容的结构,进而构建合理的心理结构,同时也助于学生了解原有学习中存在的知识断裂点,为迁移的产生提供直接的支撑。

经过合理编排的教学内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习迁移的作用,就要求合理组织和及时调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包括宏观方面,即整体教学章节的安排顺序,还包括微观方面,如每个单元、每节课的教学过程的安排。根据学习迁移理论,凡是在先前学习同后续学习之间有相同或相似的内在联系时。就容易产生互相迁移作用。而且在它们之间所包含的共同因素越多,学习迁移也就越容易产生,因此,在对“数字媒体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编排上,我们根据数字媒体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的知识结构,采用先概述课程的总体内容,后重点介绍各种数字媒体技术的形式安排课程,而在讲解各种数字媒体技术时,则按照文本语音图形、图像(静态图像)动画、视频(动态图象)的讲授顺序,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顺序来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时,在课程的教学细节安排上也采取相同的形式,如在“数字图像技术”章节,先介绍图像变换技术,再讲授图像的频域滤波,这样学生就很容易产生学习迁移。总之,先讲授具有最大学习迁移价值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突出讲授概括性高、派生性强的主干内容就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顺利地进行学习迁移,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

(3) 讲授学习方法,促进正迁移的产生

古人云“授人以鱼供一饭之用,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学习方法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重要手段,它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可以产生较为广泛的一般性迁移。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并不存在智力障碍,而是因为学习方法不科学,只会死记硬背盲目模仿,“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长此以往,知识空白点越来越多,造成学习中的知识迁移障碍。因此,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根据概括化理论,对所学习内容概括总结得越好,学习迁移就越容易产生。因此,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会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概括和总结,让学生不仅知晓知识性的内容,还通过练习掌握概括总结的学习技能和方法。

在教学上应用比较的方法,也可以帮助学生分析不同情境中教学内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例如,在讲授图像复原技术时,要注意比较该技术与之前讲解的图像增强技术的相同之处是二者的目的均为改善图像的质量,不同之处是图像复原是利用退化过程的先验知识恢复已退化的图像,而图像增强则是利用某种试验性的方法改善图像质量,以适应人眼的视觉和心理。通过对两种技术的比较,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认识这两种不同的图像处理技术,产生学习的正迁移。还需要注意的是,根据认知结构理论,在利用原有知识同化新知识时,原有知识结构本身不巩固,则不但不会产生正迁移,反而可能产生负迁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在尽可能圆满结束先前知识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后,再进行后续内容的讲授和学习,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负迁移的产生。总之,为了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把认知策略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使策略教学达到持久迁移的目的。

(4) 根据课程特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根据形式训练学说的观点,学习技能的形成是经过反复训练达到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技能的熟练程度越高,正迁移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在实践教学环节非常重要,学生只有亲自动手操作各种软件才能增加感性认识,才能真正领会教师所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数字媒体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创设问题情境、课堂演示、辅导上机实验、学生演讲和讨论、上机作业展示及评价等多种途径促进学生对数字媒体技术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学习情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加工,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也能够为其以后的学习做准备。[2]通过设计合理的教学情景,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正迁移。如在讲解数字视频分析技术时,我采用了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即:首先展示一段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在安防中的实际应用录像,接着提出该系统如何自动检测出非法入侵者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然后再引出基于图像帧间差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的思想和基本公式,使学生了解该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实际应用。而在讲授数字音频处理软件Audition时,我在课堂上演示了多个数字音频素材的处理过程和制作实例,使学生能够直观理解和学习所授的内容。

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然后再从“学”到“练”可以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践技能的提高。例如:在视频剪辑软件Premiere的实验课上安排同学们两人一组协调合作,对任选歌曲设计并制作该歌曲的MV视频,然后在课堂上展示并讲解作品,经过教师和同学共同讨论后,进行修改完善。同学们在选题阶段就认真讨论,积极搜索素材;在剪辑制作阶段,互相讨论,通过这种训练,使同学们拓展了思路,收集遴选素材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软件操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4结束语

学习迁移理论在“数字媒体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精选教材、合理编排教学内容、有效设计教学过程、讲授学习方法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促进了学生顺利进行学习迁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在“数字媒体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我体会到作为这门知识更新快、技术发展迅速的课程的主讲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做到基本概念清楚,系统性强,而且要不断地学习,进行自身的知识更新,并在教学过程中反映新技术、新动向,适应数字媒体技术发展变化快的特点,同时还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反映情况,在授课方法、内容和进度方面及时做出调整和改进,使“教”与“学”达到趋于完美的结合。

参考文献:

第5篇:迁移理论论文范文

母语迁移理论变迁母语迁移一直是二语习得和语言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母语迁移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发展,受到不同时期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的影响,研究范畴得到了很大拓展,人们对母语迁移的认识也更加理性和客观。本文将对母语迁移研究的理论变迁作一回顾并分析其对母语迁移的理论解读的发展衍变。

一、母语迁移的定义

迁移是一个心理学术语,通常指的是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根据广为接受的Odlin的定义,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母语迁移的概念则是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兴起的对比分析理论中提出的。根据母语迁移理论,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即母语的使用习惯会直接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并对其起到积极促进或消极干扰的作用。

二、母语迁移理论变迁

母语迁移的研究在发展过程中曾受到各个学科领域理论的影响,人们试图从不同视角探讨母语迁移的作用和制约因素。

1.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人的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后来被应用在语言学习上,主张语言学习是目的语习惯形成的过程,是对语言刺激的自动反应。母语迁移的产生是母语,即旧的语言“习惯”在目的语中的延续。因此,要形成目的语习惯,学习者必须淡化旧的语言习惯,在一种合适的环境中,才能习得新的语言习惯。该理论认为语言学习的主要障碍就是母语的干扰。当母语与目的语的作用方式相同或相似时,母语会产生正迁移,即会促进二语的习得;当二者作用方式不同时,母语会产生负迁移,导致学习者发生错误,从而产生学习困难。

行为主义理论提出了母语的正迁移和负迁移的概念,对语言迁移的早期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至今仍然被广泛用于语言研究中。但是它的局限性也很明显:首先,行为主义理论将人与动物等同,都遵循“刺激-反应”的规律,而忽视了人类语言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其次,该理论夸大了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力,后来的研究证实了语间差异不一定导致二语学习困难,语间相似也可能引起二语习得过程中的错误;再次,事实表明,学习者并不需要淡化旧的语言习惯才能学好二语。这些问题使行为主义理论逐渐受到了广泛的质疑,并逐渐失去其在二语习得教学中的指导地位。

2.对比分析假设

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行为主义理论影响的对比分析假设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并在20世纪60年代大行其道。对比分析理论主要通过比较和分析语言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差异,来预测二语习得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和困难;这种理论认为语间差异越大,则学习困难越大,错误越多,即语际差异直接导致外语学习困难,且难度与差异度成正比。该理论分为强式(strong version)、弱式(weak version)和温和式(moderate version)三个分支。强式理论认为造成外语学习困难和错误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原因就是学习者的母语迁移干扰;外语学习的困难完全是两种语言间的差异造成的,因此语间差异愈大,学习的困难就愈加严重;因此只要比较分析两种语言的差异就能预测外语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错误。弱式理论仍然认为语间干扰和语间差异是外语学习者学习困难的根源,但不再坚持对比分析就能预测外语学习错误,而开始强调对已知错误的分析解释以了解错误产生的根源。温和式理论则力图避免前两个版本各自的弱点,认为不能简单地将语间差异等同于外语学习困难,提出要观察语言的细微差别,忽视了这些细微差别才是导致学习困难的原因。温和式理论不再将语言学习错误和困难的原因完全归结于母语干扰或语间干扰,而是转向了语内干扰,拓宽了错误根源的分析范围。

对比分析假说在其兴盛时期为语言迁移研究,外语教材编写和外语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但是由于其过于夸大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干扰,并且局限于对语言本身的分析来解释外语学习中的困难和错误,而忽略了语言、认知、情感、社会和文化等各种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外语学习中的错误,因而它无法解释或解决外语学习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逐渐衰落。

3.偏误分析假设

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兴盛于20世纪70年代的偏误分析假说认为,研究者应该将重点放在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上,而不是语言本身,并提出了对学习者偏误进行分析的步骤、方法和评价方法。该理论主要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对学习者语言中的偏误的来源和过程进行系统分析和解释,认为通过对外语学习者的偏误进行研究就能够找到隐藏在错误后面的学习过程和策略,而忽略了错误产生的社会、认知、文化等因素。同时,由于偏误分析只分析学习者出现的偏误,当学习者采取回避策略的时候,这一理论就无法解释,也无法预测可能出现的错误。因此由于在分析方法和研究范畴上明显的局限性,偏误分析假设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也逐渐被摈弃了。

4.迁移最低影响理论

与对比分析假说相反,心灵主义的迁移最低影响理论基本完全否定了母语迁移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作用,而强调二语习得是和母语习得一样的创造性的建构过程,这一过程是不受母语影响的,而是遵循普遍语法规律。该理论宣称绝大部分外语学习者错误都是二语内部的错误,只有极少数错误是母语干扰造成的,但是很快大量实验证据证实了母语迁移在二语习得过程的广泛存在,了该理论的基础。

5.标记理论

“标记”是布拉格学派语言学家Trubetzkoy提出的用于描述语言的区分性语音特征的一个概念,逐渐被语言学家们广泛应用在语法、语音、语义、语用等语言各个领域的研究。标记从语言学的角度可以定义为“某些语言特征相对于其他更‘基本的’特征而言,以某种方式显得比较特别”。即语言中更核心、更简单、更常见、更自然的成分就是“无标记的”成分,而那些更特殊、更复杂、更罕见的语言成分则是“有标记的”。

标记理论认为当目的语内容有标记,则母语的无标记内容会发生迁移,即目的语相对于母语特征的标记程度决定迁移发生的可能性。Eckman提出的“标记差异假说”认为外语学习的难点在于目的语与母语有差异,标记性又比母语强的地方,而目的语与母语有差异但是标记性不比母语强的地方并不难学。Kellerman的心理类型学说认为典型性影响学习者准备迁移的语言成分,语言迁移决定于学习者对母语和目的语内容标记性的直觉判断,学习者根据直觉通常不会迁移母语与目的语差异很大的部分,往往是母语中非核心的、不规则的、不常用的、模糊的、可能影响二语清晰性的部分,即下意识地避免迁移非典型性语义。Chomsky则是以其普遍语法理论为基础发展了标记理论,他认为核心语法是无标记的,边缘语法是有标记的。标记性和语言的差异互动共同决定语言的迁移何时、何处以何种方式发生。这一理论相较于以前的种种母语迁移理论扩大了研究范畴,考虑到了更多涉及母语迁移的因素,能够更加合理地解释母语迁移现象和二语习得中学习者面临的困难和出现的错误,提供了研究母语迁移的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有助于我们对母语迁移的作用机制的了解,解释和预测母语迁移的范围、方式和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对母语迁移的研究和外语的教学。

三、结语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研究的拓展,人们对母语迁移的认识逐渐深入,对母语迁移的理论解读也从开始的简单、概括、局限于语言本身的行为主义理论逐渐向多维度、多层面、跨学科发展。对于母语迁移影响外语学习早已毫无争议,现在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是母语迁移受到哪些因素在多大程度上的影响。

以语言共性和普遍语法为基础的语言标记性理论成为现在最受关注,也是迄今为止对母语迁移最有解释力的理论,它为语言迁移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与研究方向,突破了行为主义和心灵主义的理论局限,分析总结了第二语言习得的规律,能够较好地解释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困难和错误的原因。

但是影响母语迁移的因素绝不只是标记性这一点,我们还需要借助更多理论和实践来深入研究,更全面地了解语言迁移的作用机制。而且标记理论本身也仍然有其局限性,如某些术语仍不够精确、中立化与补偿原则的矛盾等问题,这都有待进一步的完善。随着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的发展,母语迁移理论必将汲取各学科的营养,从而得到更大的发展,能够更加有力地解释、预测和利用母语迁移现象推进二语习得。

参考文献:

\[1\]Odlint. Language Transfer\[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2\]Wardhaugh, R. The 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A\].In Schumann, J. H. &Sterson ,N.(ed)New Frontier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Rowley,Mass.Newbury House PublishersInc.,1970.

第6篇:迁移理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英汉思维对比,思维模式,负迁移,中国式英语

 

一、学习迁移的本质及其理论基础

学习迁移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传统话题,许多心理学家对此做过大量研究。早期的迁移研究是形式训练说,它认为心理官能的训练是迁移发生的根本条件,比如拉丁语的训练,言语能力可以自动地迁移到其它语言的学习,如英语的学习中去。

共同要素学说认为客观成分是语言迁移的重要因素,学习者原有的学习内容或学习材料与以后的迁移内容或迁移材料之间共同成分越多,相似性越大,则越容易产生迁移。这种共同成分取决于母语的特征,也取决于外语的特征。

认知理论则认为迁移的知识经验是储存于学习者脑海中的抽象的主观认知结构或图式,迁移则是该认知结构或图式在不同情况中的应用。英语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新的言语和心理结构,主要是通过汉语于英语两种语言的双向迁移和相互作用,使得学习者的言语心理结构不断改造、更新,从而形成了既不同于汉语的心理结构又不同于英语的心理结构的新的言语心理结构,即中介语结构。该结构既包括与汉语有关也包括了与英语有关的认知和操作经验并且相互联系。

以刺激和反应为特征的行为主义理论则通过对比分析,将母语和外语进行比较,发现两种语言的差异来预测学习中可能出现的负迁移,由此来预测学习的困难程度。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认为语言学习具有天赋基础,人生下来就存在普遍语法,具有自然学会语言的能力。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行为主义理论研究者认为语言的迁移不是一种“全或无”的现象,而是一个主动选择的过程。研究者开始关注迁移发生的条件、迁移的程度、迁移的内容和内在机制等,也就是试图探讨原有语言经验,如母语向外语或第二语言迁移的条件及决定母语迁移性的基本原则。

符号性图论式理论、产生式理论、结构匹配理论与情境理论等也对语言学习迁移作出了解释和定义。这些解释和定义虽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迁移是一种认知活动,体现了学习者个体主动的心理加工过程。迁移是新旧经验整合的过程,可以通过同化、顺化和重组三种方式实现。

二、 负迁移和中国式英语

迁移(transfer)是不同学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存在于各种内容、各种形式的学习中,同样也存在于语言学习中。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基础上进行的,有意义的学习中一定有迁移。正如奥苏伯尔指出的: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中竭力避免母语中介作用或迁移作用是不现实也是无效的。也就是说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不能不受来自母语的语言习惯的影响,因为母语作为原有的经验,是新的语言学习的一种认知准备,不可避免的参与到新的语言学习中去。就语言迁移而言,既包括不同语言之间的迁移,即语间迁移,如汉语和英语之间的迁移;也包含同一语言内部的迁移,如英语词汇学习对阅读理解和听力的迁移等。

无论语间迁移还是语内迁移,都存在正负两种同化性迁移。如果母语的语言规则和目的语是一致的,有助于目的语(target language)的学习,即为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反之,如果母语的语言规则和目的语相去甚远,母语则会干扰或阻碍目的语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称为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

中国式英语(Chinglish)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由于受母语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等的影响和干扰,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规范或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畸形英语。这种英语属于语言的负迁移。免费论文,中国式英语。以教授英美规范英语为既定目标的英语教学实践对将两种语言杂糅拼凑的中国式英语持排斥态度。免费论文,中国式英语。而大学生已达到或接近成人年龄,其根深蒂固的汉语思维模式是难以规避的。因此,英语学习中他们虽大量的背记单词、句子,学习语法,但由于受到“母语的负干扰”,不能摆脱汉语思维的束缚,英语学习的瓶颈无法突破,就只能套用母语的语言模式造出错误百出的中国式英语。在此,笔者认为极有必要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进行对比分析,使学生了解两种语言的异同处,使英语学习从语用层面提升到思维层面上来。由此,大学生能自觉的预防和排除母语的负面影响,真正的做到用英语思考和表达。

三、 英汉思维对比

1.造字构词中的英汉思维对比

中国传统哲学强调思维上的整体观,对语言中的表现法有很深远的影响。我国古代哲学家倡导一体思想,认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莫不存在于一体之中。从《易经》的“ 观其会通”,最早提出了以“统一”观察事物的思想方法论,到“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庄子.天下》),这种整体思维观历经千百年形成了一种思维形态。而西方哲学则崇尚个体思维。从辩证法提出“整体只有在与个体的对立中才能存在”时起,到Sophocles(490BC-406BC)提出“每个人都应有自在的个性”再至英国哲学唯理论,不断有哲人提倡个体思维的价值,这些哲学理论的提出无不对英语的理性素质产生影响,并对英语的理性规范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东西方各自不同的哲学理论和背景,造成了汉民族思维重整体而西方人思维重个体的特点。中国人似乎更长于总体把握,而西方人则长于条分缕析;中国人强调群体,西方人强调个体,这两种思维不同的性质可谓泾渭分明。而思维模式的差异必然影响到各自的语言表现形式。也是英汉造字构词存在差异的一种解释。

英语的造字构词方式正是西方人强调个体性思维模式的反应。这种注重个体的特点被比喻为“原子生义”,即对现实世界中事物的指称命名是从个体(原子)出发,不特别注重整体或依据个体之间的联系。免费论文,中国式英语。汉语命名重统一观,具体表现为对事物的类属概念必须给以描述,如“汽车、卡车、公交车、出租车”等等,而英语则并不给以任何统称,分别命名为 car ,truck, bus , taxi了。当对这一思维差异有了一定了解,学生才能有意识的跳出母语的构词思维,排除汉语的语际负迁移。“牙医”(dentist)不会拆分成“牙齿”“医生”(teeth doctor),“钱包”(purse)不会被拆成“钱”“包”(moneybag) 。当然也能理解为什么“树皮、兽皮、羊皮” 是 bark, hide ,cover的缘由。

2.词语用法中的英汉思维对比

英汉民族思维的另一明显差异是:英语民族的思维注重科学、理性,强调借助形式逻辑和推理论证去认识世间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习惯用理性去规范世界。因此英语民族善于透过表象深入本质,形成其探究性的抽象思维特点,这也正是西方注重判断推理的哲学理念的体现。而中国传统哲学在倡导超越理性思维的感觉经验,既强调悟性又崇尚具体思维,特别重视以具象来体现和比喻抽象。句子:这是我最喜欢的东西。(It’s my favorite.) 成了It’s my favorite thing. 正是这种抽象和具体的思维差异的结果。

不同的思维模式造就了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英语民族的思维抽象性决定了其用语总体来说比汉语抽象。在英语中大量使用抽象名词,尤其常见于社会科学论著、法律文书、报刊评论、商业信函等文体。而英语中有丰富的虚词及词义虚化手段大大的方便了抽象表达法。比如大量的前缀、后缀表性质、状态、动作、结果、主义、学说、信仰等甚至改变词义和词性,例如:减少分散注意力的事物。Cut out distractions.由于汉语思维这种具体化的特点影响,学生们译出的句子就显得十分臃肿:Cut out the things that distract us.又如构词法的一个专项练习It was clear that the minister was the right man tospeak at the dinner: his delivery was faultless. 受汉语负迁移的影响学生是没有意识使用delivery 一词的,他们最可能产生的句子是The speech he delivered was faultless. 由此可见在词汇层面,由于汉语思维模式造成的母语负迁移是很普遍而且不容易被察觉。而有意识的进行英汉思维的对比,有助于学生减少这方面的失误。

3. 句式上的英汉思维对比

人的主体意识,属于一种意识倾向,即在思维中把自己(主体)从环境(客体)中区分出来。免费论文,中国式英语。主体意识往往从这个自我出发来理解、解释、描述客观环境这个外在世界中的事物,因而使语言表述带有主体性。西方哲学思想强调理性,主张理性的结果是主客分明,需要强调主体时强调主体,需要强调客体时强调客体。而汉语思维方式则多强调主体的参与,从人出发的主体意识。这一差异在英汉句式上表现的尤为突出。

3.1行为动词主语的物称和人称

由于英语的理性思维导致了英语的客体性叙述,而汉语则注重主体性表达。免费论文,中国式英语。英语常常用物称表达法,即用抽象概念、心理感觉、事物名称或时间地点等“无灵主语”或形式主语,汉语则常用人称主语。

我的后脖子根冒出了冷汗。A cold sweat broke out on the back of my neck..

学生的句子则是:Myneck broke out a cold sweat.

3.2汉语的主动语态和英语的被动语态

受到“客体意识”思维方式的影响,英语中广泛使用被动语态,尤其是在科技报刊中,而汉语受主体思维影响多用主动语态。比如: History is made by people 人民创造历史。于是It’s well known that (众所周知)这样的句式,学生的句式则是:we allknow that, 于是:It’s well known thathistory is made by people.(众所周知是人民创造了历史)在学生的习作中便成为We all know that people made the history.这样看似正确,却实际很别扭的中式英语句子

四、 教学中母语负迁移的克服

怎样排除汉语的负迁移,引导学生正确的利用母语而不是完全排斥母语,将其负迁移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这是英语教学面临的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我们提倡学生用英文思维,但实践起来谈何容易。因为要摆脱母语的负干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免费论文,中国式英语。而教师迫切要做的是多收集有关母语思维模式负迁移的范例和材料,在教学中适当的作汉英对比分析,使学生明白造成负迁移的原因,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记忆一些连接词和表达方式。同时在阅读、翻译、写作中引导学生注意英语遣词造句的模式和汉语思维方式的不同,逐步的克服汉语思维的负面影响,从而真正用英语去思维。

参考文献:

1.李继宏.母语负迁移与英语教学[J ] 外语研究,2006,(5):136-137

2.冒国安.实用英汉对比教程[M ] 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3.魏云.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J ] 长熟高专学报,2004,(6):31-33.

4.喻云根.英汉对比语言学[M ]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

第7篇:迁移理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第二语言习得;语言迁移;对话课堂

一、引言

受N. 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言学影响,二语习得研究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确立与20世纪70年代[1]。而作为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言迁移理论是在50年代由C. Fries和R. Lado提出来的。Fries认为在外语教学课堂背景下,学习者的母语对他们的目标语的学习起了决定性作用[2]。Lado则认为外语学习的主要困难是由两种语言的差异引起的,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是找出并克服这种差异,据此提出了对比分析家假说[3]。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语言迁移研究的理论模式从对比分析假说向中介语假说转移,研究者开始关注学习者的内部系统因素,并将学习者认知心理的研究纳入到语言迁移研究当中。但在早期的中介语假设研究中,认知心理学对语言迁移的研究并没有得到重视,直到70年代后期,认知理论逐渐占据了研究的主导地位。

而近年来,社会文化理论异军突起,对认知理论构成了挑战[4]。而在社会文化理论当中,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社会文化理论中以对话为主线的语言、文化、自我三边关系为第二语言理论建设与教学实践提供了更多可思考的空间,有助于研究者开展对话学习或对话教学、对话课堂和课堂互动等方面的研究[5]。

在外语教学中,应该以对话理论为基础积极构建外语对话课堂,应用语言迁移理论推进外语教学改革,指导学生的外语学习,改善中国学生在外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的听说能力差、对话难的现状,实现切实有效地提高外语教学效果的目标。

二、语言迁移理论的应用

(一)、推进外语教学改革

语言是一种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外语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运用外语进行交际,包括口头和书面两种形式。而本文通过分析黑龙江和吉林两省部分高校的英语对话课堂语料库,发现中国学生在外语课堂中暴露出的一个显著问题就是口语表达能力差。因此,大力推进外语教学改革已经势在必行。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外语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课堂。在传统课堂上,老师滔滔不绝,学生却一言不发,这种教学形式带来的后果是中国学生普遍口语能力差。而对话课堂的构建,可以使外语课堂不再是教师独自参与的课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同学对话、与老师对话。可以说外语对话课堂是多方面进行对话的课堂,是真正高效的课堂。

语言迁移是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在对话课堂中,语言迁移现象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但在外语对话课堂中,学生可以通过与多方对话,获得尽可能多地使用外语的机会。在外语的使用过程中,学生能及时发现自身的语言问题,修正不正确的语言表达习惯,避免母语负迁移现象的产生。同时,教师也可以从中得到反馈,分析学生错误的起因,正确对待他们的错误,帮助他们学会利用母语的正迁移规律来学习外语,摆脱母语负迁移所带来的影响。

另外,我们可以考虑将巴赫金理论中被二语领域国外学者业已使用的概念作为分析工具,针对具体问题,结合课堂语料或课堂语料库、问卷访谈等开展量化、质化或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研究,以提高研究质量,建构本土外语教学理论[6]。只有运用适合我国情况的本土外语教学理论,才能更好地指导外语教学工作,推动外语教学改革。

(二)、提高外语教学效果

首先,通过外语对话课堂的形式,利用母语对外语、已有语言知识对新知识的正迁移,高效率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对比分析母语与第二语言之间存在的异同,注意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以复习提问作为教学活动的开始,通过在外语课堂上展开师生间的对话和学生间的讨论来巩固对已有知识的掌握,引导新知识的学习。母语和外语间的对比分析可以使学生避免母语负迁移现象的产生,而利用已有语言知识对新知识的正迁移,则有益于学生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降低学习第二语言的难度,提高学生的外语学习效果。

其次, 在外语对话课堂中,利用母语在文化上对外语产生的正迁移,指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新的语言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脱离语境单纯地进行词义、句式、段落的讲解,要考虑到词语的文化内涵,要对比母语和外语在文化上的差异。另外,学生在学习新单词或新的表达方式之后,要通过采用课堂上各方都积极参与进去的对话方式,来展开词语或句子的应用性练习,达到真正掌握和应用目的。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对语言知识及文化的学习,培养他们对外语文化的敏感性,逐步形成外语思维习惯,使学习者免受母语在文化上带来的负迁移的影响,达到提升外语学习效果的目的。

三、结语

要改变中国学生在学习外语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必须推进外语教学改革,积极构建教师和学生参与的对话课堂,应用语言迁移理论对母语和第二语言进行有针对性的对比分析,使学生深刻理解两种语言在词句和文化等方面存在的异同,发挥母语的正迁移作用,避免负迁移现象的产生,从而提高学生的外语学习水平。可以说,语言迁移理论在对话课堂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克服母语负迁移带来的问题,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外语学习能力,尤其是学生的口语能力。

参考文献:

[1]文秋芳. 评析二语习得认知派与社会派20年的论战 [J]. 中国外语,2008(3):13 20.

[2]俞理明. 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6.

[3]刘永兵. 西方二语习得理论研究的两种认识论取向 [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86-92.

第8篇:迁移理论论文范文

迁移理论高职数学教学应用研究

一、迁移理论概述

迁移理论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是对学习的巩固和延续,也是深化学习和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迁移理论广泛应用于知识、技能和方法等的各种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中。高职数学教学的知识点逻辑性和连贯性较强,与实际生活和生产实践的联系也非常紧密,迁移理论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知识与其它学科之间,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并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高职数学课程的特点决定了迁移理论教学是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重要时期,是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总体教育,更好地体现了对高职学生素养的要求,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实践意识和探究能力得到充分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迁移理论,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帮助学生完成数学方法的迁移,提高数学成绩和水平,为学生以后独立应用和更高层次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影响迁移理论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因素分析

1.数学教学的思想方法和数学问题的相似性是影响迁移理论教学的原因之一。数学教学思想比数学知识具有更高的概括性和包容性,高职数学教学中,包括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化归与等价转化的思想等,这些思想都对迁移理论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数学问题的相似性也对迁移理论教学的应用产生影响,实现教学迁移需要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分析与概况,找出共同的经验成分,其中包含的共同因素越多,迁移理论的应用就越容易。

2.学生自身的因素是影响迁移理论教学的原因之一。学生自身的因素包括对数学的认知结构、数学经验概况水平、数学学习定势三个方面。数学认知结构是学生对于外显知识的感知和理解,是贮存在自己长期记忆中的相互联系的知识,也可以说是对数学知识的表征,学生在一定情境中获得的知识与经验在头脑中的稳固程度直接影响着迁移的发生。认知结构越清晰,越能对学生学习的迁移起到推动作用,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数学基础知识的概念,定义定理等和数学思想方法是迁移理论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定势是指学生在学习时以一种特定的方式进行反应,这种反应有时可以促进迁移教学,有时又阻碍迁移教学。

3.教师教学设计和传授知识的准确性是影响迁移理论教学的原因之一。高职数学教师如果教学方法不合理,易使学生思想僵化,引发负迁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教学中通过恰当的方法,帮助学生概况和总结经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达到增强迁移理论教学的效果。教师传授知识的准确性取决于其课堂语言的表述能力以及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程度,特别是在高职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将概念讲得越透彻,给学生提供的指导越多,迁移教学的效果越好。

三、促进迁移理论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利用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来引发学习迁移。兴趣是学生良好学习动机的原动力,能激励学生积极探索、敏锐观察、大胆提问、有效解决问题,能引发学习迁移,更能使迁移理论教学得到很好的应用。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吸引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然后利用生活知识迁移数学知识,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高职数学教学中,很多定义定理都与生活息息相关,并能在生活实践中得到应用。另外,就是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多媒体教学能让学生感到生动有趣,以新颖的手法充分达到视听感觉。例如,在研究二次函数的最值教学中,利用几何画板将定义区域的区间运动起来,动态展示最值的变化,可以使学生感到很有意思,从而加深印象,达到教学目的。

2.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应用来促进学习迁移。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是迁移理论教学的前提条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并反复强化,使学生在解体时会迅速联想到相关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要重视对抽象的和概况水平高的数学基本概念、原理、公式以及法则等的掌握,通过扎实的基本功来为思维联想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和强化记忆也是迁移理论应用的重要举措,高职数学教学中,通过把新记忆的基础知识依据不同的性质联系起来,让学生记得更牢固。例如三角中的积化和差、和差积化公式,学生不仅难记,并且很容易忘记。教师可以在正余弦加法定理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积化和差、和差积化公式是正余弦加法定理通过加减运算得到的,学生就很容易记住了。

3.提高数学概况能力来实现学习迁移。迁移理论的实质是概况,越是概况的知识迁移范围越广,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基础、越概况,对于迁移理论的应用就越广泛。高职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数学概念的形成以及在解题、复习中提高概况水平,实现广泛的、效果良好的迁移理论教学。长期的实践表明,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不是来自学习本身,而是由于缺乏对问题间的共同原理的概况意识和概况能力。迁移理论教学就是让学生充分领会不同领域中类似问题间的共性,从抽象的结构水平上把握相似性,减少受表明特征的干扰。高职数学教师在一个章节或一个单元的内容学习结束后,应进行总结和复习,通过梳理知识结构,提取数学思想方法,加强知识应用,来完成对数学知识的概况过程。另外,就是通过迁移理论教学,改变学生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如在学生中间建立固定的数学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数学知识的课外学习,适时开展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的交流,利用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实现迁移理论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学生在对数学问题的讨论中开阔了视野,完善了思维,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在主动构建知识的同时形成了稳定的学习定势,使迁移理论教学达到应有的效果。

四、总结

高职数学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运用数学思维方式,增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迁移理论运用到高职数学教学中,使学生的学习更加丰富和多样化,通过教师多角度和多方位的教学,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知识结构和完整性得到了很大提高。教师结合高职数学教学的特点,大胆探索,精心设计教案,在课堂上切实落实迁移理论,达到运用迁移理论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9篇:迁移理论论文范文

【关键词】教学 情境 知识迁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144-01

已学知识对学习新知识有相当大的影响和作用,这种影响和作用,在教育心理学中称为“学习的迁移”。已学知识对新学知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叫正迁移,产生消极的干扰作用,叫负迁移。学生学习正迁移量越大,说明适应新的学习情境或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越强,教学效果也就越好。然而,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正迁移和负迁移常常交替着起作用。要防止负迁移促进正迁移,就要了解迁移内部的认知活动过程,寻找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创设教学情境促进知识正迁移。

1 迁移理论

纵观各种迁移理论,我们可将其分为两大类:传统迁移理论和现代认知迁移理论。传统迁移理论主要指官能――形式训练说、相同要素说和经验类化说。形式训练说主张迁移要经过某种“官能训练”才能产生;相同要素说强调新旧知识共同要素的作用,即迁移只有当两种情境含有相同要素时才产生转移;而概括化迁移理论(经验类化说)认为迁移的关键是新旧知识共同因素的概括化,经验概括水平越高,越易产生迁移;现代认知迁移理论提出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是实现迁移的关键所在,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在本身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去感知、认识和领会新的知识,通过思维对新旧知识进行分析、比较、辨别,在揭示新旧知识本质的基础上,概括出其本质联系、构建新的图式的过程,所构建的图式又成为下一认知过程的基础。

2 迁移过程

根据辨证唯物主义的能动反映论,结合迁移理论,我们不难认识到,迁移过程是通过一系列认知活动进行的,这些认知活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包括:

2.1 感知

学生首先通过选择性注意对要学习的知识产生感知。注意包括对事物现象的观察(见、闻、嗅、触),由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来实现,是对事物存在形式的感性认识。

2.2 表象

如果激活了原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成分,引起回忆产生联想,就会采用本身已有的知识,对直观现象进行观察,形成一种表象,这种表象是建立在学习者原认知结构基础上的,只是对直观表面现象的认识,是具有个体特征的粗浅认识。

2.3 辨别

要深刻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通过大脑的思维加工过程,与原认知结构中相关成分建立联系,包括新旧知识关系的分析、比较,达到辨别本质属性的认识。

2.4 理解

经过对新知识的内涵和外延的探究,理解事物的本质,体会概念、原理的运用,并建立问题、审析问题,以便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2.5 构建

即将新的认识同化到原认知结构中,构建新的认知结构。该图式主要指事物的性质、规律、法则和内在联系在学习者心理结构中的存在形式。

2.6 迁移

通过训练和练习进行巩固应用,达到灵活和确认,以实现正迁移,并进入记忆和保持领域,同时转化为学习者自身的技能和能力。如果应用时受阻,便产生负迁移,说明构建的新图式有误差,这时就需要重新联想、分析、认识,以揭示事物本质,重组图式。

可见,如果感知新课题,形成个性特征的认识后,没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加工过程来认识和理解课题本质,而只是直接记忆现成的、已经综合的、概括出的知识体系和规律,即直接接受结果而轻视过程,那么应用时只能是机械地套用规律和法则,既无创造性也谈不上灵活应用,出现矛盾时更不可能实现自我审查、自我认识、重新构建的过程。

3 创造情境促进正迁移

学习是通过一系列动态认知活动进行的,认知活动中的每一环节、每一情境都影响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影响着知识的迁移。因此,教学中应该遵循知识迁移规律,教师要创设好每一认知活动环节的情境,避免相似概念及一些错误概念的干扰,防止负迁移产生。

3.1 认真观察与强烈感知,形象与抽象相结合,“以趣创境”

学习新知识首先要感觉它,并在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感觉越全面、越清楚、越正确、越深刻,对知识的认知就越有利,他直接关系到学习的质量。感知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来实现,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技能、能力、思维方式密切联系,是思维、记忆等各种心理活动的基础。

3.2 充分调动已有知识,提高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以“以旧引新,以联创境”

当代众多国外学习理论认为,一个人学习效果如何,不仅仅取决于外界的刺激,也不仅仅依赖于自己的主观努力,还与一个人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非认知因素等密切关联。奥苏伯尔指出: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是学习新知识的关键因素。在折衷主义的学习理论中,加涅也和认知派一样,十分重视学习者已有经验的准备,认为新的学习一定要适合学习者当时的认知发展水平。奥苏伯尔的同化理论还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意义,取决于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之间是否建立了联系;学生认知结构中新旧知识相互作用导致新旧知识同化,不仅使新知识获得了意义,而且旧知识也因得到修饰而获得新的意义。

3.3 加强分析比较,提高认知结构的可辨别性,“以辨创境”

要使学习有意义,必须能明辨各知识的本质特征,运用变式和比较揭示概念本质,提高变通能力。

3.4 加深理解,提高认知结构的稳定性,“以疑创境”

巧妙设置问题,帮助学生理解。以一题多解、一题多问、反向思维等形式,加深理解。

3.5 归纳、综合,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以整创境”

在理解新知识本质的基础上,整理、归纳、综合,类化各有关知识归属,整合各类知识成为系统,编织知识网络,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以构建新的图式。

3.6 精选习题,穿插练习,“以练创境”

通过练习,达到巩固应用的目的,并转化成学习者自身的技能,提高所学知识的稳定性。

迁移存在于每个学习过程中,如何使教育教学理论在教学中得到很好的发展和运用,仍是我们不断学习和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刘俐,项丽君.从品德心理结构看大学生道德教育.高教论坛.2008,108(4):22-23.

[2] 张庆林.当代认知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3] 项丽君,刘俐.调动学生已有知识优化认知结构的研究.高校教育研究.2008,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