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疼痛护理论文范文

疼痛护理论文精选(九篇)

疼痛护理论文

第1篇:疼痛护理论文范文

2009年4月-2009年10月(某医院)住院骨科患者290例中选择:男,210例,最大的69岁,最小的4岁,女80例,最大年龄78岁,最小2岁。在对这290骨科疼痛病人护理中,从一般护理,专科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四个方面进行干预,均取得较好效果。

二、对症治疗

1.药物镇痛对疼痛较剧烈或用其他护理手段不能缓解疼痛的患者,用镇痛药物止痛。轻度疼痛:非阿片类药物、解热镇痛药、抗炎类,如阿司匹林,布洛芬,中度疼痛:可选用弱阿片类药物,如氨酚待因、可待因、布桂嗪,重度疼痛:选用强阿片类药,如吗啡、派替啶。

2.技术性镇痛理疗,冷疗、热疗,冰敷,温泉浴、微波、红外线等。

三、护理

1.一般护理在骨科伤病中引起疼痛的原因可分三类:(1)急性疼痛,见于创伤或病后,如骨折、手术后疼痛;(2)慢性恶性疼痛,发生于恶性肿瘤或其他进行性疾病,如骨肉瘤、类风湿性关节炎等;(3)慢性非恶性疼痛见于非进行性的组织损伤或伤病已治愈的病人,如肩背部痛、增生性关节炎等。护理前应准确了解患者疼痛原因并正确评估其程度,针对性的使用热疗冰敷,温泉浴,徽波,红外线等理疗措施。护理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反应,特别对于幼儿及老年人、应细心观察其表现,如患者采取的姿势与、面部表情、情绪状态、出汗、肌肉紧张度等,以了解疼痛程度及护理对其疼痛的舒缓作用。

2.专科护理

疼痛作为绝大多数骨科疾病的共有症状,尤其是接受手术后的骨科患者,痛感更是明显和剧烈,他们手术大都伤及肌肉、肌腔、关节、骨膜等感受器。疼痛的性质为深部痛,是一种酸胀、定位比较弥散的疼痛。专科护理上,应帮助病人保持患肢在合适的,应用牵引的原理帮助病人移动患肢,减轻疼痛,让病人配合治疗。对于术后有绷带、石膏固定的病人,应首先注意观察患肢血运情况,肢端有无肿胀,石膏内有无压疮形成等特殊情况而引起的疼痛,及时调节节肢置,必要时开窗检查,不可轻易应用止痛药物,否则会造成皮肤溃疡,甚至坏死,对于不当过劳而引起的疼痛,可帮助病人更换,解除压迫止痛。术后一天,正常情况下疼痛可逐渐减轻,如不减轻或加重,体温不降或升高,应考虑切口感染,检查伤口愈合情况,及时报告。

3.用药护理

在用药护理中,一般采用阶梯给药的方法,根据病人疼痛程度及具体情况,由弱到强按阶梯给药,主要使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及美施康定控释片,以口服为主。对重度疼痛以致影响睡眠者可给安定、强痛定、杜冷丁肌肉注射等。并根据情况给予预防性用药。此外,还要经常巡视病人,安慰、鼓励病人,设法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提高痛闭值;应用阿片类药物如呱替吮,应观察有无呼吸抑制情况发生;非阿片类药物如索密痛,则应主要观察有无胃肠道出血倾向等。除了以上的几个方面,护理人员还要注意在与病人交往时态度热情友好、自信、举止大方,操作认真熟练,细心观察病人的反应,疼痛的部位、性质、节律性和程度,并使自己置身于病人的位置,体验其疼痛,使病人感到被理解、被关怀,从心理上有效减轻其疼痛。

第2篇:疼痛护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 骨科患者;疼痛护理;体会

【中国分类号】 R69.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252-01

绝大多数骨科疾病都伴有剧烈的疼痛,这是许多骨科疾病的首发症状,同时又是共有特征。疼痛是个体身心受到侵害的危害警告,疼痛提示人的整体性或者个体的防御功能受到侵害,常伴有情绪反应、行为反应和生理反应。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11年3月在本院收治的100例100例骨科患者,男性64例、女性36例,年龄11-77岁,平均年龄41.2岁。其中手术后伤口疼痛20例、急性缺血性疼痛例11例、炎症性疼痛19例、因异物刺入皮肤引起疼痛27例、外伤性疼痛23例。

2对症治疗

(1)药物镇痛:轻度疼痛:抗炎类药物、解热镇痛药、非阿片类药物,如布洛芬、阿司匹林;中度疼痛:可选用如布桂嗪、可待因、氨酚待因之类的弱阿片类药物,;重度疼痛:选用如派替啶、吗啡之类的强阿片类药。对用其他护理手段不能缓解疼痛或者疼痛较剧烈的患者,用镇痛药物止痛。

(2)技术性镇痛:红外线、微波、温泉浴、冰敷、热疗、冷疗、理疗等。

3.护理方法

(1)统一思想。在骨科科主任及护长的引导下,组织学习研讨建立疼痛护理工作模式,邀请疼痛治疗专家集中给护理人员讲授理论知识,包括疼痛的病理生理、疼痛评估与干预、药物作用与不良反应、人文关怀及疼痛控制理论、围手术期镇痛新观念、患者和家属的教育与咨询等相关知识。护长还应该不忘调动护士积极性,运用情景模拟演练、角色扮演、护理业务查房、病例讨论、实践指导等多种形式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2)落实管床责任制,管理好自己所管的患者。疼痛管理工作由主任、护长、主管医师、护士和患者及其家属组成的团队共同完成。护理方面对人员的安排、分工与职责进行明确,并组织人员培训、教育与考核。护士长通过审核护士主动进行疼痛评估的情况、疼痛护理文件书写的质量、无痛护理措施实施情况及调查患者疼痛控制的满意度等,综合评价护士的疼痛护理能力,进行持续、动态的改进,使各层次护士在疼痛护理工作中各尽其能。

(3)提高护士准确评估疼痛的技能 。护士在护理骨科患者时,一般不强调疼痛的程度,只是询问患者有无疼痛。有疼痛时也让患者尽量忍,忍不了再用止痛药,而不关心患者的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该做好术前、术后的患者教育,包括止痛的重要性及方法,咳嗽、深呼吸、早日活动的重要性及方法,疼痛评估的方法,止痛药、疼痛的认识。同时向患者致以问候。我们还应该结合患者的病情,精心地为他们提供治疗和护理,合理地制定护理计划。当患者感到忧虑、无助的时候,我们的护理人员应该用真情赢得患者的信任,与他们交心谈心,主动向他们问寒问暖,让患者能够向我们敞开心扉,诉说心中的担忧和疾病的困扰;当患者没有家属护理的时候,护理人员应该主动帮助他们买饭菜、打开水,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碰到那些经济特困难的患者,还应该先为他们垫付医疗费,把患者当作亲人一样来照顾,先治疗、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4)在落实管床责任制过程中护士进行疼痛管理。首先,工作中贯穿护理程序,认真进行评估、教育、实施、评价。对每个患者入院时派发测量疼痛尺,开始使用"疼痛评估记录单",对8岁以上的患者进行首次疼痛及心理评估,教会疼痛尺的使用,同时给予疼痛教育;其次,按照制定的疼痛护理指引,对患者入院时、术前、术后进行系统、持续、动态评估其疼痛情况,深入了解疼痛对患者的影响,针对不同患者一方面进行相应的疼痛健康教育,以指导患者及家属;另一方面实施非药物及药物干预措施后评价护理效果。再次,医护间互相配合,护士进行正确、规范、全面、评估后,应用掌握的疼痛相关知识与技能作出决策,并与管床医师一起,为患者提供多模式、个体化的镇痛措施。其中规范实施超前镇痛对术后的患者,有利于患者主动配合功能锻炼。按时给药,大大避免了患者受疼痛的影响,利于患者夜间休息;也减少护士夜间执行临时止痛药物的频率,有了更充足的时间去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此外,围绕专科特点,专业用心护理。创伤、手术、术后固定与特殊、功能锻炼、特殊治疗等均可引发疼痛。注重患者主诉,并加强巡视,避免引起疼痛加重的因素,如不当、固定过紧、伤肢的位置、角度异常、操作频繁等。对一些需要吻合血管的手术如(皮瓣、断指再植)的患者,以免术后的患者疼痛引起血管痉挛,影响手术成功率。

3.结果

100例骨科疼痛患者在接受护理之后,疼痛减轻,身体状态和功能都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提高了患者舒适度和满意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患者术后24小时疼痛评分平均为2.24分;24h内需要临时止痛药物≤2次;

4.讨论

笔者认为,对骨科患者进行有效的疼痛护理,能够大大减轻对机体的有害影响和患者的痛苦,这对于骨科患者的痊愈是十分重要的。根据医院护理工作宗旨,制定医院疼痛护理质量要求及有关制度和操作程序,评估检查疼痛护理质量,针对存在问题加以分析、解决。

参考文献

[1] 刘金凤. 260例骨科患者的疼痛护理体会[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 2009,(21):162-168.

[2] 王战如. 浅谈300例骨科患者的疼痛护理体会[J]. 医学信息(中旬刊) , 2010,(05):134-137.

[3] 何素英. 骨科患者褥疮的预防及护理[J]. 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1,(02):163-165.

第3篇:疼痛护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 小儿; 先心病; 术后疼痛评估; 护理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承受不同程度的疼痛,充分的止痛是必要的,而且能使患儿舒适和防止有害的机体反应。尽管迄今人们提高了对小儿疼痛的认识,但控制疼痛还没有达到最佳的效果,这些都使小儿患者受到疼痛折磨。事实上有效止痛可以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康复[1]。小儿开胸术后疼痛最初表现为哭闹、躁动和兴奋,进而引起血压急剧升高、心动过速、呼吸浅促,还可出现恶心、呕吐、出汗、缺氧、手术切口渗血和水肿。疼痛可导致患儿免疫球蛋白下降,影响术后恢复[2]。

1 临床资料

选择本科2011年6月-2012年5月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患儿320例,其中男155例,女165例,年龄2个月~15岁,体重5~42 kg,室间隔缺损99例,房间隔缺损112例,法洛氏四联症55例,其他畸形54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6~48 h,在ICU时间为40~156 h。

2 疼痛评估的方法

2.3 疼痛评估的时间 术后早期即开展评估,从手术当日麻醉清醒后即可开始进行疼痛评估,评分≥3分,Q12h评估,评分≥6分,报告医生,给予药物治疗后30~60 min后复评,有疼痛变化时随时评估,至少1次/h,直到舒适目标达到。

3 护理措施

3.1 非药物治疗方法 适用于轻度疼痛和药物治疗时的辅助治疗。

3.1.1 注重舒适的护理理论 护士应提高对于心脏手术后的患儿疼痛的认识,更加敏感地观察到疼痛的存在,在实施各种操作过程和生活护理中避免引起或加重患儿的疼痛,为患儿创造舒适、安全、温馨、安静的环境。

3.1.2 认识疼痛 对于3岁以上的患儿在手术前通过护士和家长的讲解使患儿对于手术后疼痛有一定的认识,并知道应对疼痛的方法,鼓励患儿主动向护士倾诉自己的不适感觉。

3.1.3 护士采取的措施 (1)安慰和抚摸:在手术麻醉清醒后,护士应用温和、适当的语言表达对患儿的理解、关心以及鼓励,配合手抚摸患儿的额头使患儿有安全感,减少因吞咽嘴里的气管插管带来的疼痛和恐惧感,配合治疗,减少镇静药物的应用而减少带管时间,缩短住院时间[3]。(2)转移注意力:播放优美动听轻柔的音乐。根据患儿病情,婴儿可使用安抚奶嘴,幼儿可以给予喜欢的玩具,学龄儿童可以给予书籍阅读,转移其注意力,而不把注意力都放在身体的疼痛上。(3)促进睡眠:创造安静的环境,舒适的,各种操作集中动作轻柔,减少不必要的刺激,根据患儿的睡眠习惯促进患儿入睡,如轻轻地拍背抚摸,睡前喝奶等。

3.2 药物治疗 适用于中度和重度疼痛,根据疼痛评分和患儿病情及时报告医生,按医嘱及时准确给予药物治疗,减轻患儿的疼痛,给药后密切观察效果,30~60 min后再次评估,直至舒适目标达到。

3.2.1 根据患儿情况选择给药途径 口服给药适用于拔除气管插管中度疼痛者,直肠给药用于带管中度疼痛者,肌肉注射、静脉给药用于重度疼痛者。

3.2.2 给药原则 首选无创途径给药,根据疼痛程度用药,按时给药。

3.2.3 对于重度疼痛和一般镇痛药物不能缓解的疼痛,为了减少多次反复用药的毒副作用,本科选用微量泵持续静脉给药和经皮PCA(患者自控镇痛),减少了副作用,提高了镇痛效果[4]。

4 结果

通过对患儿实施有效的疼痛评估和护理治疗,使小儿心脏手术后疼痛评分≥6分的患儿减轻了疼痛,再次评估时疼痛评分≤3分,从而减少了患儿因疼痛导致的躁动带来的各种管道的脱落和伤口的渗血,心率血压增快导致的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哭闹导致的缺氧等一系列影响手术后恢复的因素,避免了患儿因疼痛带来的不良心理体验使患儿健康成长,减少了住院时间,促进了患儿的康复。

5 讨论

消除和减轻患儿的疼痛,减少不良刺激和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降低疼痛所引起的应激反应,减少患儿的氧耗与氧需,协调机械通气,保持人机同步以及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确保患儿舒适渡过术后恢复期,使每一个患儿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5-6]。

参考文献

[1] 李贺琴,周彩峰.先心术后疼痛的评估与管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8):12-13.

[2] 丁文祥,史珍英.小儿心脏外科重症监护手册[M].第1版.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98-102.

[3] 杜琴,张静.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对新生儿疼痛的护理干预[J].西部医学,2007,19(1):141-142.

[4] 郭加强,吴玉清.心脏外科护理[M].第1版.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75-176.

[5] 郁立群,夏娟,王小红.加强小儿术后疼痛护理干预的疗效观察[J].护理杂志,2002,19(3):16-17.

第4篇:疼痛护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 外科手术;术后疼痛;护理

疼痛是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情感体验,是一组复杂的病理和生理改变的表现,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可危及生命[1]。近年来临床疼痛的处理越来越受到重视,由此护理人员应做到有效地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体现护理工作在术后疼痛中的重要性。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科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胃癌手术25例,胆囊手术135例,乳腺癌10例,消化道穿孔35例,下肢静脉曲张50例,直肠癌35例,其他手术215例,年龄3~81岁;对患者出现术后疼痛的需认真分析术后疼痛原因,判断疼痛的程度,根据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止疼方案。本组患者经精心护理均全愈出院,护理效果较好。

1.2 疼痛的原因 切口疼多发生在麻醉清醒至24 h内,麻醉作用消失后,组织的损伤仍在持续地释放产生疼痛的物质,手术的部位和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术后疼痛的程度,特别是上腹部、胸部、、直肠和背部等部位的手术,出现严重的术后疼痛最为频繁[2];切口张力引起的疼痛,如翻身、咳嗽等,多在术后2~3 d;肠蠕动引起的疼痛一般在术后3~4 d,是胃肠功能恢复的标志;情绪和环境也是术后疼痛的因素,安静、舒适的环境可增强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术前向患者介绍手术的一些情况,如术后身上带有管道的种类、部位、用途以及术后手术切口及引流管处会疼痛,并向患者介绍一些镇痛知识,使其对术后疼痛有了充分心理准备,有助于减轻术后疼痛[3];患者术毕回病房后,告诉其手术进行很顺利,解除其思想顾虑;护士耐心回答患者的疑问,及时纠正患者的恐惧心理;有疼痛感觉的患者,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训练使用各种减轻疼痛的技巧,如练习深呼吸、听轻音乐、看电视等,并注意各种护理操作轻柔敏捷,减少环境噪音的刺激,以创造良好的治疗及休养环境,使疼痛获得最大程度的缓解。

2.2 护理评估 观察术后患者的症状,如痛苦面容、出汗、血压升高、呼吸脉搏加快等,认真听取患者的主诉,评估患者疼痛是否减轻或加重、镇痛效果如何等;对于疼痛性质明显的术后疼痛应采取预防性用药,定时给药,给药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动态变化,尤其是第1次给药后,了解患者的不良反应以确定其用药剂量[3]。

2.3 基础护理 注意术后患者变换,协助患者翻身,坐起时动作应轻柔,应将一条结实的布带系在患者床尾栏杆上,让患者坐起时拉紧带子,以减轻胸腹用力而带来的疼痛;防止患者各种管道引起的疼痛,要妥善固定,定期换药,防止伤口感染;向患者说明肌肉松弛是缓解疼痛的方法,消除患者对止疼药的依赖性;鼓励患者咳嗽,讲明痰液滞留肺内的危害;如肠蠕动引起的疼痛,应向患者说明是胃肠功能恢复的标志,使患者对康复充满希望,忽略疼痛;在执行护理技术操作中,动作轻柔,尽量避免医疗器械撞击。

3 讨论

3.1 正确评估疼痛 人对疼痛感受的个体差异性较大,影响因素较多,每个人对疼痛的描述不尽相同,术后疼痛治疗不完善可导致患者发生严重的病理生理改变[4]:疼痛可导致患者的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还可能导致高血压、冠脉痉挛等严重后果;胸部和腹部术后患者疼痛影响咳嗽和排痰,导致潮气量和功能残气量减低,发生肺不张,甚至肺炎等并发症;疼痛可导致心脏做功增加和全身阻力增加。进而导致心脏缺血事件的发生;可能激发胃肠功能障碍,如出现恶心、呕吐等;术后疼痛活动,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危险加大;术后剧痛是反应性精神障碍的重要因素。

3.2 术后疼痛护理存在的问题 护理人员对术后疼痛的危害认识不够,患者对疼痛的诉求和认识不清,仅满足于手术的疗效,而忽视疼痛,或将疼痛视为必然,护理人员应引导患者认识疼痛对机体的危害,教患者一些缓解疼痛的方法以减轻疼痛[5];护理人员要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及临床实践经验,完善术后镇痛的护理,要先明确疼痛的性质,评估疼痛的原因,避免盲目性,由于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的不同,对术后疼痛的耐受程度和心理反应也不同,护理人员应给予个体化的护理,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6]。

参 考 文 献

[1] 王元华.手术后患者疼痛护理.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7):155-156.

[2] 马晓文.外科手术后疼痛护理.中国伤残医学,2008,16(2):107-108.

[3] 戴佩荣.疼痛护理的研究现状及护理.天津护理杂志,1999,4(7):177.

[4] 黄攀丽.病人术后疼痛护理的研究进展.护理研究,2007,21(7):1892-1893.

第5篇:疼痛护理论文范文

【摘要】 目的 调查外科护士术后疼痛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态度,为医院管理者有针对性地对护士进行培训提供依据,以减轻术后病人的疼痛,促进病人的健康。方法 便利抽取152名外科护士进行《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问卷》调查。结果 外科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问卷》回答正确率为20%~75%,平均41.97%;40条目中共有13个条目回答正确率在50%以上。年龄是影响外科护士得分的因素。结论 该院外科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有待提高和改进。

【关键词】 护士;疼痛;知识;态度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rvey and analysis the management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about postoperative pain of nurses in surgery department.Methods 152 surgery nurses were surveyed with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survey regarding pain ,KASRP.Results The surgery nurses' score were influenced by age, and the accuracy rate was between 20%~75%(41.97%). Conclusion The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of surgery nurses should be promoted.

[Key words] nurse;pain;knowledge;attitude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疼痛的治疗与护理越来越被重视和关注,疼痛已被作为“第五生命体征”来评估与处理[1]。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是一个医护人员需要面对的问题,术后镇痛不足时可转变为慢性疼痛, 甚至在术后持续数年之久[2],但临床上70%的外科术后病人存在着程度不同的镇痛不全[3]。影响患者术后镇痛的原因来自不同方面,有研究显示:护士在理论知识及态度方面的偏差会影响她们在临床工作中对术后疼痛病人的治疗及护理[4]。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了解该院外科护士疼痛管理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处理术后疼痛的态度,为医院进行针对性培训提供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便利抽取参加2009年10月护士大会的外科护士进行《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问卷》的调查,给予统一的指导语,并要求答卷者在20min内完成问卷并即时回收。纳入标准为:取得护士执照;从事外科护理工作1年以上并仍在外科工作;自愿参加调查者。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70份,回收158份,由于缺项太多剔除其中6份,有效问卷共152份,有效率为89.1%,均为女性;年龄22~37岁,平均(27.50±3.46)岁;工作年限为1~24年,平均(5.72±4.83)年。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外科护士的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问卷包括两部分:(1)人口学资料:包括参加对象的年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和婚姻状况。(2)《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的调查,Knowledge and Attitudes Survey Regarding pain ,KASRP》,为Betty Ferrel及 Margo McCaffery 于 1987年根据美国疼痛学会(American Pain Society)、世界卫生组织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及美国卫生保健政策研究机构(Agency for Health Care policy and Research) 所制定的疼痛处理标准而设计[5]。本研究采用童莺歌[6]硕士论文中翻译修订形成的KASRP(2008)中文版问卷。该问卷由40个条目组成,内容涉及疼痛评估、处理、用药原则及案例分析等方面。包括是非题、选择题和案例分析3个部分。回答正确得1分,回答错误得0分,总分为0~40分。本研究显示KASRP(2008)中文版问卷的Cronbach'a系数为0.821,符合统计学要求。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的统计。采用百分比、(〖x〗±s)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外科护士的人口学资料及其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问卷得分情况 本研究中外科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得分为8~26分,平均(16.70±3.93)分;正确率为20%~75%,平均41.97%。各组得分情况见表1。

2.2 外科护士疼痛知识和态度回答的具体情况 40条目中共有13个条目回答正确率在50%以上。回答正确率高的条目表示外科护士对病人疼痛的评估、镇痛药物相关知识及药物的成瘾性有较好的认识。回答正确率最高和最低的5条目见表2。

2.3 影响外科护士疼痛知识和态度得分的因素 以外科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得分为因变量,以其年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和婚姻状况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只有年龄进入回归方程。结果见表3。表1 外科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得分总体情况 (n=152)表2 外科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得分具体情况表3 影响外科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得分的因素

3 讨论

3.1 提高外科护士疼痛管理知识水平 研究显示:外科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回答正确率为41.97%,这和国内多数研究结果相似。童莺歌研究显示护士疼痛知识和态度的回答正确率为46.84%[6];陈素惠研究显示外科护士术后疼痛知识回答正确率45.98%[7];南桂英等研究中显示产科护士回答正确率为33.80%,均低于美国、意大利等国家的研究结果[8]。近年来,随着国际疼痛学科的发展,国内医学界对疼痛知识也有了逐渐的认识,但发展较慢,疼痛仍没有受到医学教育者和医务工作者的普遍关注。研究者调查福建省某高校护理本科专业的科目表后发现其中并没有涉及疼痛知识的相关课程,而国内很多医院也没有相关的在职培训课程。这可能是回答正确率最低的5道题中,就有2道题是关于止痛药物使用的原因。研究发现年龄是影响外科护士疼痛知识的因素,年龄越大,正确率越低,这和国内的一些研究结果不一致[6,7],但和大多数研究结果一致的是学历、职称和工作年限均未进入回归方程。提示护士的疼痛知识和态度并没有因为学历的提升增加,也没有随着职称考试和工作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这可能是因为年轻人相对有更大的信息来源而且更容易接受新观念,而大学课程、学历教育课程、医院的在职培训均较少提供相关知识、而职称考试中也鲜有与疼痛相关的知识考核点。有研究则认为工作年限越长,获得的疼痛控制方面的知识越多[9]。因此应当加强护士疼痛知识的学校教育和在职培训,提高其疼痛相关知识水平。

3.2 改变外科护士疼痛处理的消极态度 当患者主述疼痛难忍时,只有5.3%和13.2%的护士相信病人自述的疼痛程度,其他护士则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患者的表情来判断,且均低估了病人的疼痛强度;只有5.3%的护士在患者主诉疼痛强度在8分时,选择完全执行p.r.n止痛医嘱,其他护士则认为应该不执行或减少止痛药物剂量。说明多数护士对疼痛仍持传统观念,认为疼痛是手术的一个必然经历。当患者主诉疼痛时会告诉其止痛药具有种种副作用,应尽量不使用,要求其尽量忍耐,直至无法忍耐时才报告医生给予止痛剂。护士的这种观念和态度会直接影响患者对疼痛的观念和态度。有研究显示:医务人员和病人自身所持的疼痛观念,如担心药物不良反应,担心成瘾,认为应该尽量忍耐疼痛等,会导致癌症病人的疼痛未得到及时、有效地缓解[10]。因此,在提高护士知识水平的基础上,改变护士对待疼痛的旧观念,积极地处理患者大的疼痛才是改善这种状况的关键。

3.3 发扬外科护士的疼痛管理职能 国外的疼痛研究经历了从疼痛控制转变为疼痛管理[11];疼痛管理专业的组成人员从以麻醉医师为主体的模式转向以护士为主体的模式[12]。护士作为患者疼痛状态的主要评估者、止痛措施的具体落实者、其他专业人员的协作者以及疼痛患者及家属的教育者和指导者,在疼痛管理中的独特和关键作用正日益凸现出来[13]。而中国的疼痛管理刚刚起步,正在步入专业化轨道。熊根玉等研究显示:按规范化的疼痛护理管理方法后,住院期间观察组中度以上疼痛持续时间小于12h例数比对照组明显增多;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和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出院时满意度高于对照组[14]。当护士具有较先进的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后,能规范系统地对手术病人的术后疼痛进行管理,如加强术前的疼痛教育,术后应用疼痛尺、按标准进行评估,并按照疼痛控制标准进行适当的处理,包括呼吸止痛法、松弛止痛法、音乐止痛法、转移止痛法和药物止痛,使患者的疼痛得到很好的控制,促进患者的健康,提高住院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Berdine UJ.The fifth vital sign cornerstone of a new pain management strategy.Disease Manage Health Outcomes,2002,10(3):155-165.

2 黄宇光,李勇,罗爱伦.疼痛常见问题的新认识.中华麻醉学杂志,2006,26(11):1054-1056.

3 Shen Q, Sherwood GD, McNeil JA, et al. Postoperative pain management outcome in Chinese inpatients.West Nurs Res, 2008,30(8):975-990.

4 司晓霞.外科护士对术后疼痛知识、态度及行为的认知现状调查.护理研究,2007 ,21 (1B):115-117.

5 Louise Plaisance,Cynthia Logan. Nursing students'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regarding Pain. Pain Management Nursing,2006,7(4):167-175.

6 童莺歌. 浙江省二级医院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的初步调查研究.中国优秀博硕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08.

7 陈素惠,沈曲.外科护士术后疼痛知识和态度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国际护理杂志,2009,10(28):1311-1314.

8 南桂英,王慧玲,朱迎春,等. 产科护士疼痛知识调查与分析. 中国护理管理,2009,9(2):38-40.

9 Yildirim YK, Cicek F, Uyar M.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of Turkish oncology nurses about cancer pain management.Pain Manag Nurs, 2008, 9(1):17-25.

10 王志稳,陈香平.肿瘤科护士对癌性疼痛管理的认知与实践现状.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5 ):1379-1381.

11 Owen H, McMillan V, Rogowski D. Postoperative pain therapy:a survey of patients' expectations and their experiences.Pain,1990,41(3):303-307.

12 Kathleen ME. Barries to palliative and supportive care.Nurs Clin North Am,200,36(4):843-852.

第6篇:疼痛护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 普外科;循证护理;满意度;常规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1(a)-0129-02

循证护理是近年来护理领域兴起的新观点和新思维,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结果为证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对患者实施最佳的护理[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循证护理作为一种新的护理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院2010年6月~2011年11月对102例普外科收治的患者实施了循证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6月~2011年11月本院普外科收治的207例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05例)和观察组(102例)。对照组中,男67例,女38例,年龄20~79岁,平均(42.1±10.2)岁;原发病:阑尾炎29例,胆囊炎11例,胆结石48例,胃癌17例;文化程度:高中或高中以下学历53例,大学或大学以上学历52例;工作情况:文职人员19例、工人11例、销售人员15例、教师12例、服务人员23例、学生11例,其他14例。观察组中,男59例,女43例,年龄21~77岁,平均(43.5±9.6)岁;原发病:阑尾炎25例,胆囊炎14例,胆结石46例,胃癌17例;文化程度:高中或高中以下学历54例,大学或大学以上学历48例;工作情况:文职人员15例、工人14例、销售人员11例、教师10例、服务人员27例、学生12例,其他1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原发病、文化程度、工作情况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普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对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 确立问题 (1)感染问题:普外科患者由于原发病体质较弱,易发生院内感染,患者在术后常发生不同程度的创口感染。感染不仅影响患者的治疗及护理,还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威胁生命。(2)疼痛问题:普外科患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问题,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不便;疼痛感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情绪低落,给护理工作带来不便。(3)心理问题:在手术前后患者会出现不安、抑郁、紧张、恐惧等心理变化,心理状态直接影响护理及治疗的效果。(4)患者对住院流程及疾病相关知识、手术注意事项等不了解[2]。

1.2.2 循证 通过检索关键词找到相关文献、数据, 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制定出有效的普外科护理方式。(1)感染:围术期抗生素的预防性使用可以显著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但并非所有手术均适合使用预防性抗生素,如甲状腺切除、单纯性阑尾炎手术等[3]。(2)心理护理:了解患者术前的心理状态及心理变化规律,对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调动其自身的积极性,从而使患者的身体、心理达到最佳状态,增强自我保健能力,将对手术和术后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4]。(3)疼痛:术后疼痛是一般普外科手术患者的常见症状,疼痛的原因大多数是由于皮肤的缝线引起伤口肿胀所致。持续而剧烈的疼痛使患者产生焦虑、不安、失眠、食欲不振等,严重影响患者疾病的恢复[5]。

1.2.3 护理干预 (1)感染:严格遵循医嘱给患者使用抗生素,注意抗生素的用法,在使用抗生素时要加强巡视,检测患者感染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如患者有不适现象,立即进行处理并通知主管医生。(2)心理护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健康教育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术后伤口疼痛时做好解释工作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3)疼痛:伤口疼痛是由于皮肤表面及内部组织的疼痛神经末梢直接受到切割性损伤,引起化学物质的释放与传导,经由脊髓传至大脑而感受到疼痛,是主观的体验[6],护士可以通过交谈的形式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减轻疼痛感。

1.3 临床观察指标

疼痛程度评分参照NRS疼痛程度评分标准[7]:0级:无痛;Ⅰ级:有轻微的疼痛,患者能忍受;Ⅱ级: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应给予临床处置;Ⅲ级:患者有强烈的疼痛,疼痛剧烈或难忍。患者满意度及疾病知识普及情况均采用问卷形式,满分为100分,比较两组平均分。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用绝对值表示计量数据,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2.1±10.1)分、疾病普及情况得分为(60.5±9.3)分,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3.7±4.7)分、疾病普及情况得分为(85.4±11.2)分,两组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P < 0.05);根据NRS疼痛程度评分标准,观察组疼痛程度显著优于对照(P < 0.05),见表1。

3 讨论

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明确、明智地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愿望相结合,获取证据,作为临床护理决策依据的过程。也是循证医学和循证保健必不可少的环节。循证护理强调以临床实践中的特定、具体问题为出发点,将来自科学研究的结论与临床知识和经验、患者需求进行结合,促进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在实践中的综合应用[7]。循证护理作为一种新的护理模式逐渐成为护理研究热点,循证护理核心思想是根据现有研究结果及医院临床实际情况作为制订护理决策的理论,同时随时随地不断有效更新证据[8]。循证护理已成为护理领域的新方向,本研究结果显示,普外科病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显著好于常规护理,能够显著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疾病普及率,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金梅保. 循证护理在普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 专业护理,2009,6(17):40-41.

[2] 刘慧琴,李诚女,叶月梅. 循证护理任老年患者术后精神障碍中的应用[J]. 护理杂志,2008,25(8B):59-60.

[3] 胡琛,俞月琴,葛绳德,等. 普外科围手术期290例的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调查[J].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11,1(3):165-168.

[4] 张玉玲. 普外科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J]. 北方药学,2011,8(9):108.

[5] 史亚青. 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7):101-102.

[6] 王祥瑞. 急性疼痛的机制和治疗进展[J]. 上海医学,2007,30(6):393-396.

[7] 胡雁,李晓玲. 循证护理的理论与实践[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2,191.

第7篇:疼痛护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 泌尿外科;术后疼痛;护理干预;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 R714.2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1(b)-0135-02

术后疼痛是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中人体产生的一种复杂反应,不仅影响着患者的术后身心状态,也直接对治疗、转好及康复等方面产生较大的干扰作用[1-2]。据统计,仍有60%左右的患者术后疼痛得不到有效的缓解[3]。如何降低疼痛程度成为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护理研究所涉及的重点之一。本文通过护理对泌尿外科术后疼痛进行干预,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5月~2011年7月在本院泌尿科手术的100例患者。男61例,女39例,年龄19~76岁,平均(58.62±12.52)岁,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特殊护理:(1)术前疼痛教育,使患者充分了解到疼痛,做好充分的术前思想准备,提高患者对疼痛的控制,消除恐惧及焦虑,同时加强护士相关培训,提高疼痛知识,准确评估疼痛。(2)术后心理护理,及时把握患者心理变化,耐心与患者沟通,分散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通过轻松愉悦的方式使患者的疼痛缓解。尊重患者,鼓励患者,保持坚强的意志。(3)提供舒适的环境,减少外界因素刺激,有效地休息,使患者有个良好的情绪状态。(4)术后专业护理,动作轻柔、准确、一步到位,给予患者局部皮肤刺激,增加血液循环,使患者体内也达到一个舒适的平衡。采取较为舒适的,避免各种对伤口的牵拉。

1.3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视觉模拟评分法(VAS)[4]制定疗效评价标准,疼痛强度用无、轻、中、重及极度疼痛五级表示,另外记录术后药物止痛使用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的差异性比较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疼痛程度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经干预后疼痛程度均明显轻于干预前(P < 0.05);而干预前疼痛程度无明显差异的两组,在干预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使用药物止痛情况比较

在干预后,治疗组患者中使用药物止痛有16例,所占比例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6%(3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4,P = 0.015)。

3 讨论

术后疼痛是不可避免的,也是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后的又一生命体征[5]。临床上对术后疼痛的认识不足,不能准确评估疼痛,低估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没有专业护理干预,只会加重患者对术后疼痛的恐惧、焦虑及抵触等不良心理,影响术后的治疗及恢复情况[6]。泌尿外科手术术后疼痛原因较为复杂,包括物理性及生理性等刺激,这就需要采取有效、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缓解患者疼痛症状。

笔者从认知、心理、行为及环境四个因素去重视患者术后疼痛,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如疼痛产生、疼痛评价、药物止痛及相关手术操作等术前教育,可使患者充分认识疼痛,消除恐惧等不良心理,避免因对手术产生各种心理负担而不积极配合手术和护理工作,有效的术前教育可以缓解患者的心理负担,从容应对手术,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护理康复;术后采取心理护理方式,增加患者抵御疼痛的信心,用心理暗示护理、创造松弛环境及鼓励相结合方式达到一个综合性的提高患者应对疼痛抵抗能力的效果;整洁、舒适的环境,舒适的,加上良好沟通氛围,分散或转移患者注意力,皮肤刺激护理,达到一个综合性的护理效果,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此外,术后与患者的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就是因为对患者的细微关心,就能缓解甚至消除患者对疼痛的感受。另外,要结合护理水平和患者对护理镇痛的总体效果满意度,积极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不仅要掌握疼痛有关理论、技能及控制管理水平,更要懂得用心关爱每例患者,尊重患者,给予温暖的环境,有利于患者治疗的顺利进行,以便康复出院。从表1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后疼痛程度均明显轻于干预前,P值均小于0.05;而干预前疼痛程度无明显差异的两组,在干预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这说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减轻。而对照组使用药物止痛比例是观察组的2倍左右,这就说明观察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让患者有效度过疼痛阶段。

综上所述,对泌尿外科术后疼痛实施有效、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大大地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的焦虑等不良心理,增强患者抵抗疼痛的信心,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金丽慧. 普通外科手术术后疼痛护理干预临床效果评价[J].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0):71-72.

[2] 陈雪君. 疼痛评估量化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1, 17(24):79-80.

[3] 吴婉红,彭玲,陈俏红,等. 疼痛教育对泌尿外科术后疼痛护理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08,7(1):27-28.

[4] 王静,张元菊,杨 健,等. 儿童疼痛评估工具及选择的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2010,24(7A):1698-1700.

[5] 李柳芬. 疼痛管理在术后疼痛控制中的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2008, 23(6):656-657.

第8篇:疼痛护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癌症;疼痛;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341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146-02

疼痛是伴随潜在或者现存的组织损伤而产生的心理及心理因素复杂相结合的人体主观感受[1]。疼痛已作为临床中“第五生命体征”被大家重视,尤其是癌症患者的疼痛。有文献报道晚期癌症患者75%-90%会出现显著性疼痛现象[2]。护士在临床中具备一定的疼痛相关知识,针对患者进行客观的疼痛评估,配合医师正确的镇痛治疗,及时观察镇痛药物的副反应及相关护理,这是癌症患者控制疼痛有效手段[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癌症患者80例进行分析讨论。其中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39例,年龄在39-88岁,平均年龄在(6429±493)岁,其中肺癌的患者34例,胃癌的患者22例,肝癌的患者13例,乳腺癌的患者4例,直肠癌的患者7例。随机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40例,一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疾病状况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治疗和常规护理措施主要认真听取患者主诉疼痛,护士根据疼痛情况汇报医生,根据医嘱正确进行药物止痛。观察组患者对疼痛采取主动的评估、有效镇痛、心理护理以及舒适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疼痛评估针对患者的疼痛认知态度进行评估,对于生活中不断鼓励忍耐和勇敢支持的文化推动患者及家属,对疼痛实施一定的忍耐态度,患者自控力及自尊心较强对疼痛会采取一定的忍耐;甚至有些患者害怕医护人员对自己在疼痛不能够理解,不能体现他们所在的困境,常常不愿表达自己对疼痛的真实感受;另外,还有患者对于癌症疼痛认为无法控制,药物只在短期内有效但长期使用会成瘾性,疼痛不到难忍时尽量不表述,少用药甚至不用药,甚至医生将治疗的重点放在疼痛上往往忽略对癌症本身的治疗等手段。这些心理负担常会引起患者的心理不安和焦虑,加重癌症的疼痛程度,癌痛加剧对情绪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形成恶性循环。癌症引起的慢性疼痛,会使患者遭受长期疼痛的折磨,如不及时进行镇痛治疗,会导致患者痛不欲生[4]。

122镇痛药物的护理使用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癌痛的重要手段,医师根据WHO提出的三阶梯镇痛方案进行下达医嘱,护士根据医嘱正确进行药物镇痛。用药前向患者充分告知药物的强度、持续作用时间、药物不良反应等现象。最终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后在进行用药,使患者及家属对不良反应现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以便能够有效的配合。根据药物的药理学原理,指导患者按时进行服药,确保药物在机体内有效浓度,减少在疼痛时才进行给药。详细对患者的疼痛变化准确的记录,准确使用镇痛药的剂量,提高镇痛效果,降低药物副作用。观察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有无消化道出血、消化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以及呼吸系统症状。

123心理护理由于癌症患者的情绪以及心理波动范围较大,常常产生焦虑、恐惧及紧张心理状态。因此护士应该向患者解释,消除和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同时也应该针对家属对好思想工作,使患者及其家属积极配合医护治疗,耐心听取患者的诉说,以减轻患者的焦虑紧张程度。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造成的疼痛阈值下降,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对患者多加关心,使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得到提高。注意与患者交流时多用激励的语言不断鼓励患者。此外还要对家属进行宣教争取患者家属的配合,在患者最疼痛时,希望家属能够给予心理支持和精神鼓励。

124分散注意力①音乐疗法:根据患者不同的喜好选择不同类型的音乐,优美的旋律可以使心率减慢、使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心理状态得到缓解从而降低疼痛值②松弛疗法:指导患者集中注意力,使全身各部分肌肉全部放松,可以减轻疼痛的强度,增加耐痛的能力,有规律的放松对于由慢性疼痛所引起的疲倦及肌肉紧张效果明显。

125舒适护理保持病室内光线、温度、湿度适宜,环境保持整齐、安静,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干燥。不良的环境会加重患者的疼痛和恐惧心理反应。帮助患者适当的活动、改变姿势、变换;为患者放好枕头和毯子,确保患者所需的每一样东西都伸手可及,患者所需的护理活动安排在药物显效时限内,在各项治疗前,给予清楚准确的解释,都能减轻患者的焦虑,使其感到身心舒适,从而有利于减轻疼痛。

13评定结果根据VAS评分法,进行疼痛评分,分值在0-10分,0分表示无疼痛;1-3分表示轻度疼痛;4-6分表示中度疼痛;7-10分表示重度疼痛。

14数据统计经数据统计进行数据分析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l30进行统计。

2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的护理后的疼痛评分,见表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3讨论

临床护理中加重对癌症疼痛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患者不舒适现象,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由以上研究可以证明,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在癌痛患者中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赵继军护士在疼痛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8,4(12):120-122

[2]高莉蓉对癌性疼痛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6(2):428

第9篇:疼痛护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儿科;护士;疼痛管理;知识;态度

儿科疼痛管理的重要性被广泛认可。疼痛管理已被宣布为人权,并成为继呼吸、脉搏、体温和血压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1]。除了不愉快的感觉[2],未被治疗的疼痛会给患儿带来许多生理和行为的负面影响,如心率增加、呼吸问题、手掌出汗,引起高血糖和炎症反应增加,导致持续疼痛、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及情感紊乱等[3],延长恢复时间。儿童疼痛相关报道显示,疾病患儿仍存在中度至重度疼痛[4]。国外疼痛管理中主导地位由疼痛专科护士承担,我国疼痛专科护理领域尚处于探索阶段,其中儿童疼痛管理知识的匮乏对儿科临床护理带来了考验,儿科疼痛管理的临床护理实践效果仍不理想[5],儿童疼痛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儿科护士不仅是患儿疼痛状态的评估者和大部分止痛措施的具体实施者,又是医师的协作者、患儿和家属疼痛知识的宣教者,其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不仅影响着患儿的生活质量,还影响着患儿的身心健康。本文调查临床儿科护士的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旨在提高儿科护士疼痛管理水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7年4月至5月对西安市儿童医院961名临床护士进行疼痛管理问卷调查。纳入标准:①临床一线护士;②工作满1年。排除标准:①非临床护理实践的护士;②实习见习护士;③外院进修护士。纳入护士均自愿参加本研究。

1.2方法

1.2.1研究工具。①一般调查资料及疼痛管理现状调查问卷:在参考相关研究[6-8]的基础上,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最高学历、护龄、职称、科室、是否通过疼痛知识培训、是否借助工具评估患儿疼痛、是否常规评估患儿疼痛、是否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过疼痛相关的健康教育、是否有护士长管理经验,问卷内容经过10名儿科护理专家评价结果为:内容全面,内容效度为0.9~1.0。②儿科护士疼痛知识与态度调查量表(pediatricnurses'knowl-edgeandattitudessurveyregardingpain,PNKAS):该表由美国疼痛管理专科护士Renee设计,总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77,Rieman等于2007年进行了修订[8]。英文原始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72,重测信度r为0.67,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和应用可行性。国内学者柳韦华等[9]将其翻译成中文。中文版儿科护士疼痛知识与态度调查量表共有41项条目,分为4个维度、三种题型,4个维度包含药物镇痛18项、疼痛基本知识10项、疼痛评估8项、镇痛措施5项。题型分布上,是非题1~24项,单选题25~37项,案例分析题38~41项。计分规制:各条目答对计1分,答错或不答计0分,合计41分,分值越高表明对患儿疼痛管理的认知情况越好。汇总问卷答题正确率及各条目回答正确人数占比。

1.2.2资料收集。首先征得护理部同意,由研究者介绍研究目的和意义,获得相关科室工作人员的同意和支持后,在统一指导下,现场发放问卷,要求接受调查的临床护士在20~30min独立完成,匿名填写,现场收回。调查组成员对所有回收的问卷按照统一标准进行阅评,双人录入问卷结果并核对。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975份,收回961份,问卷回收率98.6%。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应用n/%描述,并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及疼痛管理现状调查结果

本研究调查的961名儿科临床护士均来自西安市儿童医院,从事护理工作时间(6.3±4.8)年,小于10年的占85.0%,本科及以上护士占73.2%,初级职称及以下护士占68.9%,有护士长管理经验者占6.7%;常规评估患儿疼痛者占28.4%,有疼痛知识培训经历者占22.4%,借助疼痛评估工具者占27.5%。见表1。

2.2儿科护士疼痛知识与态度问卷评估情况

2.2.1儿科护士疼痛知识与态度问卷答对率情况。调查量表41项条目中正确个数范围为7~28个,答对平均个数为(15.9±3.2)个,正确率为17.1%~68.3%,答题平均正确率为(38.8±7.8)%。各条目答对人数比率为0.0%~81.3%。其中,总正确率在60%以上者15名,仅占1.6%。

2.2.2儿科护士疼痛知识与态度问卷答对人数比率最高与最低的5个条目。量表中总正确率排名前5项(正确回答该条目的人数比率50%)、总正确率排名后5项(正确回答该条目的人数比率10%)见表2。

2.3研究对象疼痛管理工具使用情况

本研究使用疼痛评估工具的护士共264名,占27.5%。对儿科护士使用疼痛评估量表的情况进行调查,要求研究对象对临床常用的3种疼痛评估工具按照使用频率从高到低排列。结果最常用的疼痛评估量表为WongBaker面部表情评分法,占65.4%,其次为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再次为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目前国内缺乏统一的疼痛专科护理教材,因此疼痛评估、记录等很难形成统一的标准。

2.4儿科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及态度影响因素分析

以儿科护士疼痛管理知识与态度得分为因变量,护士的一般资料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自变量赋值情况见表3。回归方程的进入水平为α入=0.05,剔除水平为α出=0.10。纳入回归方程的变量有科室、是否有护士长管理经验、是否通过疼痛知识培训,表明该三项指标影响疼痛管理知识与态度(P0.05,表4),解释了29.7%的变异。

3讨论

3.1调查中儿科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及态度水平总体偏低

本调查结果显示,儿科临床护士疼痛调查问卷平均正确个数(15.9±3.2)个,平均正确率为(38.8±7.8)%,总正确率在60%以上者15名,仅占1.6%。其中41项条目中仅有5条的正确率在50%以上,表明儿科护士的疼痛管理水平较低,这与王婷等[10]对华中地区儿科护士疼痛知识与态度总正确率在60%以上者占7.3%的研究一致。张文燕等[11]研究显示江苏省三级儿童医院护士疼痛知识与态度的调查仅9条项目总正确率超过60%,以上均提示儿科护士对疼痛知识的了解与掌握程度总体偏低,亟需引起重视。此外,正确率后5项条目中有3条为临床给药,2条为疼痛评估,说明儿科护士对阿片类药物知识掌握不足,临床实践能力较低。我国临床医疗工作一直是由医生开医嘱,护士负责执行,因此镇痛药物的使用与否医生起着主要作用。一方面,提示儿科护士缺乏对阿片类药物的了解,同时也提示儿科护士没有充分认识到在疼痛管理中应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责任。此外,护理人力资源不足和指导性资源的缺乏也是儿科护士疼痛管理面临的现状。国内外的研究表明,疼痛管理过程中护士应为疼痛的处理起主导作用,特别是疼痛专科护士在疼痛处理上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12]。临床工作中,若出现患儿镇痛用药医嘱不足,护士多只能通过非药物干预有限地缓解患儿疼痛。另外,国家药监局对阿片类毒麻危险药品的储藏和使用都有特殊的规定,这也降低了护士处理疼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常规评估患儿疼痛者比例偏低,疼痛评估工具单一

本研究结果发现,儿科护士在临床工作中使用疼痛评估工具常规评估患儿疼痛者共264名,占27.5%。疼痛评估工具使用频率最高的为WongBaker面部表情评分法,占65.4%。提示WongBaker面部表情评分法在儿科护士疼痛评估中的应用较广,原因为面部表情评估较直观简单,容易使用。与王英杰等[13]的研究结果一致。受到缺乏获得汉化版儿童疼痛评估工具途径的限制,尽管WongBaker面部表情评分法在儿科护士疼痛评估中应用较广,但评估工具相对单一,缺乏了解其他评估工具,不利于对患儿疼痛的评估,同时会给儿童疼痛治疗带来误导[14]。目前国内缺少统一的疼痛专科护理教材,因此评估、记录疼痛等很难形成一致的标准。只有综合性多参数评估才能多方面反映患儿的疼痛感受。

3.3影响儿科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及态度的因素众多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科室、是否有护士长管理经验、是否通过疼痛知识培训为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及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可解释29.7%的变异量。究其原因,一是重症监护室患儿比其他普通科室的患儿承受了更多的疼痛。由于疾病的特殊性,儿科护士成为重症监护无陪护单元患儿的代言人,更能感受患儿的疼痛问题。重症监护儿科护士的疼痛管理水平也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提升;二是护士长作为护理工作日常管理者,接触到关于疼痛管理知识的相关资源与培训较多,其疼痛管理水平也提升较快;三是患儿疼痛管理越来越被科室管理者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可进一步提高儿科护士的疼痛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