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图书管理员工作总结范文

图书管理员工作总结精选(九篇)

图书管理员工作总结

第1篇:图书管理员工作总结范文

紧张而忙碌的一学期工作已结束,回顾图书室这半年来的各项工作真是深深的感到几多忙碌,几多辛劳,几多汗水,几多收获。

我担任学校的图书管理员工作,我的工作任务是负责图书的入账登记、整理修补图书报刊、师生借阅登记。学生教科书的征订与发放、教师教学使用书的管理与发放、整理保管循环使用书。学校报刊的订阅与保管。同时还担任代课、值周工作等。这学期学校新上了一个图书登记的输入软件系统,所有图书进入微机管理,我完成了10200册的图书输入,对新进的图书,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类、编目与整理,完善排架,更新导引标识。做好图书借还、整理及破损图书修补工作。热情地为每位师生提供最便捷的服务。由于这项工作急又繁琐,有时中午也不休息,很好的完成了我的各项工作任务。积极向学生推荐他们喜爱的读物和新到书刊,对他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知识障碍或思想障碍热情指导和帮助,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

我一直在思想上严于律己,时时以一名教师的身份来约束自己,鞭策自己。对自己要求严格,在思想上、工作上积极主动。还积极参加各类政治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

我热爱自己的事业,从不因为个人的私事耽误工作的时间。并积极运用有效的工作时间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在工作上实干,并能完成学校给予的各项任务,为提高自身的素质,我不但积极参加各项培训,平时经常查阅有关教学资料。同时经常在课外与学生联系,时时关心他们。当然在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须在以后进一步的努力。我在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还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有事请假。工作积极、主动,任劳任怨。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

总之,我在工作上发扬了任劳任怨的精神,做到不计个人得失,以校为家,以教为本;对待同事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并能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对待学生则爱护有加,但决不放松严格要求。现在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作出自己贡献。

第2篇:图书管理员工作总结范文

按时参加每周三的馆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改造世界观,并在认真学习中查找工作中的问题,不断进步。

二、配合图书馆年度发展计划,出色完成日常工作

20xx年是我馆的图书馆资源.环境建设优化年,我先后在流通部和技术部任职。在新的岗位上,我重新梳理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恪尽职守,规范工作流程和常规管理。

前半年,在流通部综合书库五,日均接待读者20余人次,其中,解答读者咨询10余人次,外借图书30余册。另,上架新到和归还图书数百本,并针对性地为读者推介相关书籍,积极配合了我馆的读书活动和资源环境优化。

秋期至今,我与另两同事一道负责一楼电子阅览室的日常用户接待、机房维护和读者培训工作。本人,日均接待用户30余人次。利用机房管理系统机房使用知识,很好地发挥图书馆的服务育人职能;并打印用户下载、整理的文档,为其提供便利。

三、积极参加图书馆、学校组织的活动,增强集体荣誉感

20xx年,我积极参加馆内、校内的各项活动;如,全校教职工篮球赛、图书馆阅读与健康宣传月等等,实现个人成就感,也进一步增强集体荣誉感。

我馆秋期开展了新生图书馆知识讲座活动,我为计算机、新传等院系讲解图书馆的使用,推介我馆资源,传授使用图书馆的技能,激起新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收到很好效果。

第3篇:图书管理员工作总结范文

重业务,轻服务

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往往是以一种封闭式的状态在运行,图书馆每年的工作总结只重视了对年度购书经费的运行情况和图书馆内部业务情况的总结,却没有来自读者的评价和意见反馈,缺乏对用户需求的分析和理解,忽视了读者的感受,忽视了对图书馆服务的读者满意度的研究。

过度的图书馆学情结

图书馆学是—门科学,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个别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实践中往往把科学当成了教条,他们怀着执著的“图书馆学情结”,严格执行着各种图书馆学的理论、规范、方法、手段、标准和规定,却殊不知这其中许多东西已成为实现读者满意目标的障碍,与信息时代图书馆管理的要求相差很远。

用读者满意度理念改进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对策

提高图书馆的读者满意度,不是空喊“一切为了读者”的口号就能实现的。在图书馆工作的各项组成因素中,图书馆员和图书馆所收藏的文献资源是最基本的要素。图书馆读者满意度的高低,与这两个因素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而这两个因素又都直接受到图书馆管理理念的影响。

(一)树立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图书馆管理思想

图书馆管理者不仅要研究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和人员的管理,更要重视研究用户的需求,要在图书馆的各项工作中体现出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管理思想,从资源的采购加工,到图书的外借阅览和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都应该围绕着用户的需求作文章,切实解决用户在文献利用中提出的各种问题,要像重视图书馆的其他业务一样重视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提倡让读者参与对图书馆工作绩效的评价。

(二)改进馆员队伍知识结构,提高馆员业务素质

人们往往把图书馆读者满意度不高归因于图书馆员的素质低。不可否认,在我国的高校图书馆员队伍中,确实存在少数工作人员的各方面素质与高校图书馆工作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特别是在有些高校,图书馆往往被当成了安置学校家属的收容队,不论优劣,来者必须接受,客观上造成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这也是长期以来人们对图书馆工作人员队伍状况产生偏见的来源之一。

读者满意度的提高离不开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高,现代图书馆工作人员只有具备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高现代化信息素养,再加上本人对某方面专业领域内科学研究问题及有关信息的用心关注,才能真正成为可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用户提供满意服务的高素质信息服务人才。

(三)加强图书馆资源整合

近几年,随着高校图书馆的购书经费的增长,高校图书馆的纸质资源、电子资源和硬件设备的条件都在不断改善,很多高校图书馆已开始进入从传统图书馆向复合型图书馆转型的时期。但是,在大量增加的资源和设备面前,图书馆资源整合的工作就显得相对落后了许多。由于整合不利,尽管有海量的资源,图书馆的藏书仍然不能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

第4篇:图书管理员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管理服务 工作方式的改进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254-01

1 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方式改进的必要性

1.1 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方式的改进是进行高校教学科研的必然需求

在高校的教学科研中,图书馆主要就是作为进行教学和科学研究信息提供的场所,是一种学术性机构,而且高校的图书馆在学校进行素质教育和职能教育等等方面都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通常来讲高校的图书馆进行的知识信息的保存和整理是可以很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提供着信息资源的,可以为整个高校的教学而服务,能够有利于教学从教学课程延伸到课外,甚至可以为整个社会的社会教育和知识的传播提供很大的便利,真正意义的做到了终身大学的作用。所以,及时有效的进行图书馆的管理服务方式的改进对于高校的长远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1.2 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下,进行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方式的改进是图书馆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的信息技术不断地发展,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下进行高校图书馆在管理服务工作方式上的改进是非常迫切,是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大环境的。目前信息服务技术不断的朝着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方向发展,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服务工作方式要突破就应该改变工作方式,不断的进行创新管理。不过,目前的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受到管理人员以及服务技术理念等方面的影响,出现了图书馆现代化、数字化、深层次、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效率、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与现代技术不相称的现象。社会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对图书馆未来提出了严峻挑战。

2 全面质量管理在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方式中的应用

目前对于高校的图书馆来讲,将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加入到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方式之中也是一种顺应社会环境的重大举措,在全面质量管理要求下的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方式主要就是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点就是要以读者为中心;第二点就是不断的进行工作方式的改进;第三点就是全员参与管理,最后就是不断的加强学习和经验的总结。

2.1 树立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

在高校的图书馆管理服务过程中,要积极的树立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重视读者的需求,尽最大程度的满足读者的要求,提高读者的满意度,如果读者对管理服务不能够得到及时的满足就会产生抱怨和反感的情绪,是高校进行教学和科研等知识的传播目的相违背的,所以,我们在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的每时每刻都要以满足读者要求为服务的宗旨。在具体的管理之中可以建立读者满意的测评制度,这样的工作方式主要就是将读者的测评结果和要求相比较,找出差距,找出问题加以改正,不断地接近和完成目标,在不断地提高标准,不断地额改进,以此类推的形式来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服务工作水平,尽最大化的发挥图书馆的价值。

2.2 工作方式法改进

在树立的读者第一这样的管理服务理念,高校的图书馆就可以积极为读者提供良好的服务,当然工作方法也是要随着不断改进,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为读者服务,更好的进行图书馆的管理,所以这两点都是全面质量管理下图书馆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就是要不断地贯彻读者第一的理念,然后就不断的改进工作方法,更好的为图书馆的管理适应信息技术这样的大环境而服务。也可以更好的满足学生和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的学术需求,改进工作方法可以更好的方便学生和教师以及社会读者,提高满意度,实现图书馆的真正的价值。主要的改进方法就是认真的对待读者的意见和建议,读者的需求和要求是图书馆进行管理首先要掌握的第一首信息资料,是以后工作的基础,只有及时的掌握了读者的信息才能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额作用。所以,在高校的图书馆管理工作中要是有做的不周到和不好的地方,是应该及时的改正的,比如所在高校的图书馆就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平时周一至周五很多的教师和学生是要上课和教学的,时间上市不方便的,这样我们就要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可以加长周六周日的开馆时间,这样就可以更好的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方便了。

2.3 全员参与管理

在全面质量管理下要求高校的图书馆在管理和服务上进行全体馆员参与管理的新的工作方式的改进,这样积极的调动全体官员的管理是可以很好地调动工作的积极性的,为图书馆的发展献计献策,图书馆的馆员一直都是图书馆进行管理和发展的根本,是图书馆最宝贵的财富,所以,可以说最了解读者需求的就是馆员,他们的管理意见一定是最贴近现实的,图书馆的领导主要就是进行协调,所以领导是要尊重图书馆馆员的,这样才能促使馆员不仅仅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会提出更多的管理意见,有利于图书馆管理服务上的完善,在一个实施全面质量的图书馆,进行决策最好是由馆员这样的工作底层做出的,领导加以调整,这样的才可以更加完善图书馆的管理形式。增加了图书馆员的责任感,为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服务做出最大的贡献。

2.4 不断的加强学习和经验的总结

在全面质量管理下的图书馆管理最后就是进行不断的学习和经验的总结,进行高校的图书馆管理服务更是应当如此,这是进行工作方式改进非常重要的一部,如果馆员和领导只是拥有着基本的管理知识是不够的,对于其他方面的知识也是要有所涉及的,不然是不可以很好地和高校的学生教师进行知识方面的咨询的。特备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今天,信息化技术的查询技术和方法也在不断的改变,就更加的需要馆员和领导进行不断地学习和总结,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满足读者的需求。可以说了解信息技术在多年之前是不影响着馆员的全面素质的,但是现代的信息技术要求每一位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是必须要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和了解的,这样才可以在不断地学习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更好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方式的改进,更好的为高校图书馆的长远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净.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推动军队院校图书馆的发展[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2):121-123.

第5篇:图书管理员工作总结范文

2013年,在学院图书馆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我带领班组成员,勤勤恳恳工作,扎扎实实做事,不断创新图书馆管理模式,提升了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实现了流通部的总体目标,得到了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个人在工作实践中也得到了锻炼,工作能力、职业素质也有了很大提高,主要工作如下。

一 创新工作,推动图书管理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

作为图书管理主要负责人,我不断结合实际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调整自己管理图书的思路,做到了创新工作,有力地提高了内部管理水平。图书馆藏书数量多,种类多,进进出出中,总馆往往找不到书的单的盒,针对这种情况,我强化内部管理,进一步规范了代借图书程序,专门设有送总馆的代借单,在检索机旁张贴了“填代借单须知”,极大地方便了读者,减轻了图书管理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我们收到代借单2700多张,借出代借书20__本。平均每天可以收到30多张单。

二尽职尽责,高效务实完成上级交付任务。

一年来,我始终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平凡的图书管理工作,风雨无阻,尽心尽力履行还岗位职责,认认真真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坚持不懈地做好日常管理,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按时开放,保持开放的时间,确保广大读者的利益。为了图书布局合理、方便读者借阅,我带领员工始终坚持有计划倒架,做到了一天一小倒,一周一大倒,目前已经有了2万多册的藏书,布局基本合理;为给读者提供一个舒适、整洁的借阅环境,每天早上坚持卫生清洁活动,中午和晚上,发现不洁情况,随时清理,每个周五组织大扫除,各个角落全部整理,确保环境的优雅;为保持书库整齐有序,经常整架,每天还回的书,尽量当日上完,上架图书1万册左右。

图书馆人员少,事务繁重,既需要做好日常管理,又需要搬运整理工作,我带领班组成员,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艰苦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由于网络管理系统经常掉线,读卡器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为此我经常手工记录,加大了与读者沟通协调的力度,借出图书1万多册,还回21916册,还回光盘1420张。随着还回的书越来越多,跃进分馆已经无法容放。根据总馆的要求,我制订每天的搬书计划,天天忙碌着装书,捆绑书,协助小吴搬运,返回总馆上百趟,总计捆绑、装卸、运输 43379册书。艰辛的付出,确保了任务的高效完成。

三 以身作则,努力提高协作意识和服务质量。

工作中我严格要求自己,尊敬领导,团结同事,把学生馆员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时时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脏活重活抢着干,别人不愿做的事,我来做,别人不愿当的班,我来当,不计较个人得失,积极营造团结奋进、相互协作的工作氛围,打造敬业乐业的团队。在我的带领下,馆员的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全体队员能够热情接待每一位读者,热心地为人找书和为书找人,耐心回答读者遇到的种种问题,指导读者如何上网检索,受到广大读者的高度赞赏。

四与时俱进,在学习中提升业务水平。

第6篇:图书管理员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总分馆制 公共图书馆 服务模式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a)-0249-01

1 总分馆制的特点与类型

总分馆制源于西方城市图书馆的发展模式。总分馆制这一图书馆服务体系是指由同一个建设主体资助、同一个主管机构管理的图书馆群,其中一个处于核心地位的作为总馆,另外处于从属地位的作为分馆,分馆在业务上接受总馆管理。

总分馆制在图书资源利用方面的突出优势受到了图书馆界的普遍重视,随着人们对知识的探索欲望不断增强,总分馆制这一形式为图书馆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与国外相比,我国图书馆正处于总分馆制发展的初级阶段,其发展不均衡,并且暴露出很多问题。总分馆制不但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反而给阵地服务带来了不小的拖累。没有了宝贵的实践经验,理论研究更是无从谈起。所以能否发展好总分馆制,如何借鉴国外图书馆的优秀经验,对于我国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太原市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概括

太原市图书馆自开展总分馆制以来,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经历了初创期、壮大期和稳步发展期三个阶段。已经建立的社区挂牌站点覆盖太原市六大城区,共建单位服务对象有机关、学校、社区文化站、部队、武警部队、民政系统共计35家。2009年太原市图书馆对所有分馆图书室进行考察,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对管理不善的流通站果断取缔,同时完成了艰难的图书追赔工作。因此到2010年我馆的分馆图书室缩减至30个,这30个图书室至今仍正常运行,并时常与分馆图书室的读者座谈交流,应以改善我们的工作,使更多的读者从中受益,这30个图书室成为名副其实的群众文化中心。

3 总分馆制建设发展的问题

太原市图书馆在总分馆制工作中固然是取得了一些成绩并获得了宝贵经验,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3.1 领导意识薄弱

由于城市化进程发展速度制约,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取决于政府对图书馆的投入力度。馆外图书室的建设虽然得到了大部分街道社区及共建单位领导的支持,但仍然重视不够,使得个别分馆在人员设备条件的配备上很难达到分馆建设的需求,因此也阻碍了分馆的发展。

3.2 延伸服务不到位

由于近些年城市改造力度的不断加大,居民流动性比以往大的多,加上社区领导宣传力度不都,导致人们不知道社区中建有图书室。有的居民没有看到想看的图书,只能不断往返于社区与图书馆之间,这样就增加了读者借还书的成本和时间。部队、武警部队及学校等由于其人员的特殊性官兵和学生的流动性较大,不能对其进行长期服务,同时对图书资源的完整保管和追赔工作也带来极大的困难。

3.3 管理混乱无序

除部队和学校专人专管外,社区图书室都是社区指定兼职人员管理。由于社区工作繁杂,管理员身兼数职,工作忙时根本顾不上图书室工作,难以保证居民对图书的借阅需求。加之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有限,导致在图书的管理当中暴露出许多问题。有的社区图书室管理混乱,乱堆乱放,有的社区图书室图书根本没有流通起来,被束之高阁如同摆设,甚至出现图书流失的现象。

3.4 总分馆制与阵地服务相矛盾

总分馆制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但首先要保证好阵地服务工作的开展,两者不能冲突,因此需要视情况而定,根据新书采购数量和馆藏情况以及购书经费情况确定分馆图书室的建设规模和数量。假设建设分馆图书室数量过于庞大的话,一年当中我馆至少应该投入6000~7000册图书用于分馆图书室的周转,介于图书室读者对图书内容新颖及新书需求的渴望,仅此一项就要占用全馆20%以上的新书用于馆外流通,且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如不加控制地盲目扩大建数量,就会顾此失彼,工作必将陷入混乱。总之,我们总分馆制建设需要长期投入和维护,人力、物力、财力。

4 对总分馆制建设发展的建议

4.1 争取文化主管部门和各级财政的大力支持

总分馆制建设离不开文化主管部门和各级财政的大力支持。由于文化对社会财富的创造作用不明显,以及与各职能部门沟通的缺失,导致了在整个图书馆建设上,未能争取到大力支持。公共图书馆在努力构建自己的文化体系和氛围的时候,要抓紧图书馆在社会中的效应宣传,才能真正的得到社会的认知和政府的扶持。

4.2 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建点原则和管理模式

要遵循“空间、特殊、时间”三个原则,空间原则是指地处边远地方的交通不便人群;特殊原则是指那些行动不便但又渴求读书的残疾人朋友;时间原则是那些没有时间去图书馆的人群。同时要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办法,如:建点场所状况及管理人员素质能否达到所要求的标准;是否要签订建馆的协议等,从而确保图书的正常流通。

4.3 对协作单位的考察

有些协作单位之所以要求建设分馆,往往是为了应付上级单位的检查,检查过后,他们会抽调图书管理员去干别的工作,破坏图书流通的发展,最后导致图书室发展计划的流产。因此为了避免此种情形的发生,就需要协作单位的实际动机有准确的认识和认真的考察。对已经建立起来的如果发现其与建馆初衷相违背的,就要及时停止合作,追回图书。

4.4 图书室人员的管理及培训

针对图书室的管理人员大多不是固定的且调动频繁,就需要我们同协作单位领导及时沟通,让其管理人员重视自己的工作,确保图书流通的延续性和完整性。

4.5 要及时与协作单位沟通及跟踪了解

分馆建成后,不是就万事大吉了,反而是建馆成败与否的关键时期,要及时了解读者的需求、建馆中出现的问题、矛盾等,并且针对各分馆实际情况寻求相应的解决办法,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成绩。

5 结语

我馆现阶段总分馆制建设可借鉴国外总分馆制建设的先进经验,坚持总分馆制建设,明确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发展方向,控制实体分馆数量,发展数字分馆建设,确立总分馆制建设的技术保障,以促进太原市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钱德婧.总分馆制社区图书馆发展探索[J].图书馆学刊,2010(4):2-3.

[2] 杨鸿敏.关于公共图书馆馆外流通点建设的探索[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9):108-109.

第7篇:图书管理员工作总结范文

所谓管理得好,主要是做好人的工作。这句话深刻揭示了管理要以人为本的客观规律。所谓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而人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作效益的高低。所以管理者人事管理水平的高低,是能否调动馆员积极性,是搞好图书馆工作的关键。作为高职图书馆的管理者,应向了解自己的十指一样了解全馆的每一个职工,包括他们的品德、学识、才能、特长,性格乃至他们的家庭等等。在用人的管理上要有讲艺术。

1.1了解人。

管理者要善于发现每个人的特点,视其特点“为我所用”,根据不同人的性格,专业和能力特点合理的运用人才,要使人才的能力与岗位相称,让这些人找准适合自己的位置。选的其人,用得其所,对人才进行合理配置,做到人尽其才,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性。

1.2善于用人。

图书馆管理者用人要从大局着想,从整体利益出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用其所长,容其所短。善用持不同意见者,善用才能高出自己者。切忌任人唯亲,讲关系,凭印象用人。这样容易造成了解不到客观的事实,失去真理,也严重挫伤了人的工作积极性。

1.3挖潜新人。

各个部门人员的配备上,要有前瞻性。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要加强各部门后背人才的培养。图书馆管理者要以发展的眼光挖掘人才的潜力,培养人才,储备人才,使各种人才的才干不断增长、持续进步,紧跟形势的要求。

2构建和谐管理的艺术

如今,和谐的理念被运用于各类社会组织的管理形态中,和谐管理的价值核心是一个“和”字。将和谐管理应用于图书馆的管理中,对推动现代图书馆的发展将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构建图书馆和谐管理的同时也要讲管理艺术,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管理:

2.1工作环境的和谐。

图书馆工作环境的和谐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如办公室的设备是不是有利于馆员的操作,书库是是否通风……。硬环境是馆员对工作幸福感的重要保障,是保持馆员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的激励因素。软环境则是图书馆内各个部门之间和谐的工作环境。和谐管理首先要在图书馆内开展人人平等的教育,树立一视同仁的理念。各个部门的分工只是每个成员岗位和职责的不同,权利和义务是相同的。由于各个部门之间的目标差异、认识差异、权限不清、资源配置、部门作风等原因,经常会产生部门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管理者在工作中要善于协调、理顺各部门人员的关系,深入调查研究,进行具体分析,加以综合协调。和谐管理还要考虑到馆内不同岗位、不同工作之间的差异来进行管理,如果对所有部门、所有岗位馆员的工作和绩效以统一标准来衡量,必然会忽视他们之间的各种差异,导致不和谐的因素存在。

2.2人际关系的和谐。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说,处在一个融洽的气氛和环境中,可以激发共事人之间以情感为基础的责任互补精神,充分发挥每个共事人的潜在能力。管理者在工作团队的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到人才的性格、性别、年龄、专长等因素,合理搭配人才,充分发挥出人才组合以后的最佳群体效能。在一个和谐的团队中,即使有些工作上的小摩擦,双方也比较容易产生理解、彼此达成可以接受的协议。在调节冲突中,管理者也要根据各人的经历、知识和性格不同,批评的方式也要因人而异。对一些无原则的,先冷却降温,缓一缓,等待双方冷静一段,再慢慢开导,从容解决。

2.3读者关系的和谐。

图书馆是为广大读者提供图书情报服务的窗口,在处理图书馆与读者的关系时,要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图书馆员的工作就是为读者服务,每个图书馆员的服务都要走进读者的心灵,广泛听取读者的意见,掌握读者的阅读倾向和服务需求。通过换位思考了解读者,增强读者参与图书馆管理的意识,这也为馆员与读者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了条件,在图书馆与读者的互动中实现和谐关系的建立。

3提高管理艺术的途径

新时期高职图书馆的管理艺术,是将管理艺术与管理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到图书馆管理实践中,管理艺术是管理者智慧、才能、经验和胆略的综合体现,要提高管理艺术,必须不断提高管理者自身素质,善于总结经验,勇于实践,使管理艺术水平不断提高。

3.1专业素养的提升。

图书馆管理者既要有渊博的马列主义基础知识,又要深谙管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知识,更要有广博的图书馆专业知识。一个称职的图书馆管理者如果专业功底深厚,就能深刻地理解图书馆工作的客观规律,并能正确地运用这些规律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就能驾驭事物发展规律,多谋善断,有效组织馆员开展工作。如果管理者精通管理的艺术又能够捕捉到人的心理,就会增强洞察力和拥有创造力,一定能够带领团队把图书馆工作迈向新台阶。

3.2个人魅力的提升。

所谓管理者的个人魅力,是指管理者自身良好的品行、人格和作风等对被管理者所产生的影响。品格魅力在管理者的一言一行中皆有反映,管理者高尚的个人品德能让被管理者心中产生崇敬感以及模仿的欲望,对馆员具有聚合、感召和激励作用,从而在工作中对被管理者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图书馆的管理者,还应具备从事领导工作特定的心理素质,具备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承受能力。拥有健康心理素质的管理者遇事才能淡定从容,始终保持一种执着的热情,一种高昂的斗志,一种必胜的信念。在工作中就能顶住来自各方的压力,带领馆员锐意进取。

3.3创新理念的提升。

第8篇:图书管理员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 图书馆业务 C语言 图书管理系统

1 图书管理系统和开发环境简介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各种信息管理系统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和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对于高校的图书管理系统来说,计算机系统实现对图书的管理功能,代替人工管理,使得图书管理变得规范化和严谨化,避免了很多因人工操作而带来的不必要的问题。

简单的来说,图书管理系统是一套管理图书馆业务的系统,由于近些年来各大高校发展迅速,图书馆的馆藏量也在不断的加大,图书管理系统可以代替图书管理员大部分的工作任务,减轻图书管理员的工作量。图书管理系统包括系统管理、管理员管理、借阅人员管理、图书管理等的功能,具体会在系统的详细介绍中说明。通过对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实现借助计算机技术进行图书馆的图书管理。

该图书管理系统是基于C语言实现的,采用的程序开发环境是Visual C++。Visual C++是面向对象的程序开发工具,具有可视化编程的特点,可以自动的生成程序框架,方便进行各种管理,通过设置就可以实现支持数据库接口的操作,具有强大的功能。

2 需求分析和系统分析

通过对一些图书馆和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资料的调查,其中有些图书馆已经在应用图书管理系统进行图书管理,但是效果却不是很好。例如,图书管理系统本身功能完善,但是由于工作人员的非专业性,所以图书管理系统发挥的功效不是很明显,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就此来看,用户需要一个简单已操作的信息管理系统,用户需求大概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需要实现图书馆馆内工作人员对图书的管理工作,通过图书管理系统智能化的实现对图书的编号、分类、结构和库存等的管理,满足图书借阅者对图书的全面了解的需求;其次,读者可以通过计算机的索引快速的了解图书的详情,方便读者的阅读和借阅;最后,工作人员需要借助计算机统计图书的借阅情况,对馆内图书的库存量和借阅信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硬件和软件的实现上,需要实现一个操作简单,易于操作并且界面友好的管理系统。

系统分析需要做到对主要设计流程的分析,从图书管理系统目标的建立、需求分析、进行代码编写和功能的实现,最后进行测试和功能的分析,完成一个应用系统的整体设计工程,需要用到C语言中的算法,功能通过函数来实现。主要包括,图书的登记功能,对新入馆的图书进行基本信息的录入;删除功能,对于缺失和淘汰的图书进行信息的删除;修改功能,对图书馆图书信息进行修改;借阅功能,通过系统实现自主借阅功能,并且能查阅相关的借阅信息。

3 图书管理系统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

根据系统分析功能的需求制定图书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采用自顶向下的层次化的模块结构,主页面是用户的登录界面,可以实现管理员、读者和工作人员三种不同的登录模式,是进入系统的接口,根据登录身份的不同实现模块的跳转,完成相应的功能。

系统的详细设计就是相应的模块化设计,主模块是登录模块,进行账号密码信息的输入,通过函数进行判断,管理员身份进入系统的管理模块,主要负责系统的更新和维护;读者身份进入图书借阅信息管理模块,主要实现借阅信息的查询和图书借阅和归还;工作人员身份进入图书管理模块,实现对图书的管理,包括信息录入、删除和修改,还有对读者借阅情况等的管理。图书信息录入模块,判断该图书是否为新书,若果没有基本信息则录入,如果存在,进行系统提示。修改模块和删除模块也是大致的模块结构。针对读者的图书信息管理模块,根据账号索引出自己图书的借阅情况,选择相应的借书、还书和浏览图书的功能模K。针对管理员的图书管理模块,对图书的馆藏量进行统计,借出的数量的管理和借阅人信息的查看功能。

4 代码实现和测试

进入编码阶段,根据系统开发运行环境对图书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通过编码语言来实现,首先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支撑,程序设计语言是人和计算机交流的工具,要选用结构简单和清晰明了的编码语言,通过C语言简单语法的运用来进行功能的实现,严格按照编程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复杂的函数结构上加注释,有利于后期管理人员的维护。

代码测试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黑盒测试,不考虑程序的语法结构,从图书管理系统的功能实现出发,测试主要功能的实现。白盒测试需要了解程序的逻辑结构,对程序的各种通路结构和基本算法都要了解,来检测图书管理系统是否符合预期的要求工作。在测试阶段着重解决代码和逻辑结构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图书管理系统的正常投入使用。

5 结语

通过测试,基本的功能可以初步的实现,但是还需要做进一步的优化处理,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到后期对图书管理系统的更新和维护。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对日常工作的管理是今后业务发展的潮流,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顺应时展的潮流,改变原有的工作模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将带动知识的普及,为中国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关雪仑.高校图书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2.

[2]张.基于UML的图书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2.

[3]郑为强.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2.

第9篇:图书管理员工作总结范文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商洛 726000)

【摘要】本文以商洛市商州区基层图书馆建设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和走访,总结商州区基层图书馆现行发展概况及现存问题,分析了阻碍基层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各方面因素,结合目前国内出台的关于支持图书馆等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相关政策,以及国内利用总分馆体制构建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体系的应用模式和成功经验,提出了通过构建总分馆体系协调促进商州区基层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具体实施措施,以期达到促进该区基层图书馆建设、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体系的目的,切实贯彻图书馆“普遍、均等、免费”的服务理念。

关键词 基层图书馆;总分馆制;公共文化服务

0 引言

公共图书馆作为全社会文化信息集散中心、文化资源利用与服务中心,本着“普遍、均等、免费”的服务理念,以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为目标,成为了新时期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重要一环。党和政府对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和财政支持为公共图书馆,特别是对面向更广泛的普通大众的基层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近年来商洛市商州区基层图书馆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扶持下,在文化资源建设与共享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由于其发展基础条件差、发展起步晚等各方面的因素制约,仍不能满足广大基层群众对文化信息资源的需求。笔者通过对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商州区基层图书馆发展现状的调查和分析,结合总分馆体系建设的发展模式和思路,探索一条适合商洛山区基层图书馆发展、满足民众文化需求、促进社会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有效途径。

结合商州区行政区划设置及图书馆发展的基本现状,本文所研究的基层图书馆对象为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的三级图书馆体系。

1 商州区基层图书馆发展现状

商州区图书馆始建于1956年,现新馆建成于2004年,馆舍建筑面积1640平方米。现有职工9人,其中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4人,大专以上学历占职工总人数的70%。馆内藏书近10万册,其中古籍线装图书4000余册;计算机30台。现向读者免费开放的有少儿阅览室、成人阅览室、电子阅览室、资料室以及总书库,读者座位量60余个。拥有固定读者2000余人,年接待读者3.8万人次。并于2007年被纳入陕西省第二批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区)级支中心建设,2008年9月正式挂牌设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商洛市商州区支中心”。

商州区现辖23个乡镇(街道),80%以上的乡镇拥有图书馆(或称文化站图书室),笔者选取了人口相对比较密集,地理位置较靠近城区的5个乡镇进行实地考察。据调查了解,其中只有一家乡镇图书馆能够利用网络进行有效查询,该乡镇馆由该镇的文化干部具体指导工作并委派人员管理。但在走访中发现,该馆无独立的馆舍及相关的基础设施, “寄居”于一家出售学生教辅书籍的书店内,且在走访的近半个小时内(14:50—15:20),该店一直处于关门状态,只能从玻璃门外看到室内设有一四层书架,书架上方安置着“**镇图书馆”、“文化共享工程试点”等牌匾。附近居民均不知此为镇图书馆,且对图书馆的社会作用和对本人利用图书馆的权利内容知之甚少。而其余四个乡镇均设有文化站图书室,且在“送书下乡”工程的帮助和指导下拥有一定量的书刊,但文化馆的宣传力度差,利用率极低,很多当地居民并不了解文化站书刊免费阅览的文化服务,没有利用文化资源的意识,甚至不知道自己所在乡镇有这样一个免费提供文化服务的场所。

商州区共有行政村(社区)409个,近年来,随着文化共享工程的推广、送书下乡活动的广泛开展以及农家书屋工程的推广,村(社区)图书室发展迅速。据调查,近两年来,全区新建村(社区)图书室四百多家,覆盖率达到90%以上,室内图书全部为上级文化部门统一调配,多置于村(社区)的党员活动室中,由所属乡镇的文化部门委派人员进行管理。图书种类较齐全,以农用书籍为主,涉及科学教育、文化娱乐等各个方面。但利用率不高,大多数图书室内的藏书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并没有达到图书室丰富村民精神生活,提高村民文化水平的目的。

2 商州区基层图书馆发展现存问题及障碍分析

立足于对商州区基层图书馆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在此对商州区基层图书馆目前存在问题和阻碍图书馆事业整体发展的各方面因素作了如下分析:

2.1 规划布局结构形式单一,经费短缺,馆藏建设严重滞后

商州区基层图书馆依照传统的行政区域划分进行设置,各级图书馆分别由各级政府的文化部门主管和建设。由于商州区地处秦岭山区,地形复杂,乡镇与城区之间、各乡镇之间交通便利程度不一,从而使得本应为全区民众服务的商州区图书馆只能为城区居民及距城区较近的个别街道民众服务,大大缩小了区图书馆的文化服务范围。此外,经费短缺也是山区图书馆建设的最大瓶颈。据调查了解,商州区图书馆年购书经费为一万元,仅用于订购期刊、杂志;书籍购置经费为零,新增书籍主要由“送书下乡”、征集、当地作家捐赠得来;数字图书馆建设缺失,不能提供数据库等数字文献资源服务。而乡镇图书馆(包括文化站图书室)、村(社区)图书室的馆藏建设更令人尴尬,除了乡镇、村政府提供相应的馆舍以外,馆内藏书均由省文化厅文化资源共享工程项目和农家书屋工程项目统一配置分发,无独立的运作经费。

布局结构的单一化,经费的短缺,馆藏建设的滞后,不仅使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服务职能难以得到有效发挥,也使其文化服务水平大打折扣。

2.2 政府主导地位的缺失

商洛市商州区属于中国西部的贫困山区,长期以来,政府的发展方向和立足点都在经济建设上,而忽略了对于图书馆等文化事业单位的支持。近年来,在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积极引导和财政支持下,基层图书馆特别是农村图书室的建设出现了跨越式的进展,但就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的商州区来说,各级基层政府部门的关注点依然在经济建设上,而对于以图书馆为主的文化建设重视程度相对较低,缺乏对公共图书馆社会地位、社会职能和作用的正确认识,从而难以在财政上投入相当的经费来进行区馆和各乡镇馆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能有效开展乡镇图书馆建设和文化服务活动。在没有强有力的政府主导、政策支持和具体发展方针的指引下,基层图书馆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心有余而力不足。

2.3 技术支持条件不足,网络管理系统缺失

由于长期以来基层图书馆建设经费和馆内专业人才的欠缺,各级馆均未实现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网络系统化管理以及数字图书馆建设,从而难以实践基层图书馆在开展文化服务过程中应涉及到的馆藏文献资源共享和通借通还。

2.4 人才力量的缺失

受当地图书馆人事管理制度的限制,基层图书馆中专业人才缺乏,安置性人员较多,馆员素质参差不齐,服务水平高低不一,不仅难以提供统一的、均等化的高水平文化信息服务,也使图书馆在服务技术和手段、管理系统、数字资源建设和服务的引进和应用上障碍重重,从而无法提供数字化文献信息资源、馆际互借、个性化文化服务等相关的更高水平、更高要求的文化服务。

3 商州区基层图书馆总分馆体系的构建

针对商州地区特有的地理状况以及基层图书馆发展现状、商州区基层图书馆事业发展障碍的分析,充分发挥总分馆体系的优越性,借鉴目前国内发展总分馆制的有效模式和经验,因地制宜,博采众长,构建适宜于商州区基层图书馆发展的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图书馆文化服务体系,利用总分馆制的优势解决目前图书馆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最终实现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总目标,以满足广大民众的文化信息资源需求。

3.1 加强商州区图书馆的自身建设,为总分馆制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首先,利用目前党和国家所提供的政策支撑和财政支持等有利形势,争取更多的经费进行馆藏建设:一方面,丰富纸质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全面的借阅服务;另一方面,加强数字资源建设,结合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现状和需求,有侧重的购买数据库等数字化信息资源,拓展文化服务的领域和范围,为总分馆制的实践提供最基本的文化资源支撑。其次,把引进高素质的图书馆专业人才与培训馆内职工相结合:一方面,向上级人事主管部门争取相对独立的人事管理权,根据本馆的发展需要招聘具有计算机操作技能、图书馆管理技能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加强在职人员对图书馆文化服务基本业务知识的不断学习,提高其工作技能,学习关于总分馆体系建设和运作的相关知识,从而为总分馆制的建设和实施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才队伍。最后,引进先进的网络管理系统,实现图书馆管理的自动化和文献信息资源管理的网络化、系统化,为总分馆制的建立和运作提供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持。

3.2 以点带面,初步形成自下而上的半委托的总分馆体系

由于区馆基础地位薄弱,各乡镇馆发展不平衡,故采用“以点带面,试点先行”①的方法,区馆与一发展较好的乡镇馆通过协商建立具有联合性质的图书馆服务体系,乡镇馆将双方认同的一定数额的年度购书经费委托给区馆使用,区馆按双方认同的书刊数量和资产管理方法为乡镇馆配置藏书,乡镇馆按双方认同的标准保证图书馆运行所需的设备、场地、人员和其他工作条件,并按时开放,读者用一张读者证通借总馆和分馆的图书。②

在此构建过程中,需注意:

(1)区图书馆需同乡镇图书馆及区政府、乡镇政府的文化部门进行协调,上移分馆的建设主体,使作为总馆的区图书馆和作为分馆的乡镇馆隶属于同一个管理单位——区政府文化部门,并在总馆的主导下实现总、分馆在建设方向、管理制度、运行方式、部分经费管理上的统一规划和布局。

(2)由区馆具体负责乡镇分馆文献资料的统一采购和编目、统一调配,并实现总、分馆馆藏文献的通借(由于技术力量、经费和交通的限制,暂不适于开展通还),同时注意明晰产权,将图书资料的产权与使用权分离开,通过贴标签等方法区分图书的归属问题。

(3)由区馆组织定期对分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及相关业务素质的考核,结合选调一两名分馆工作人员在总馆进行一定时期的学习和工作实践之后再回到分馆工作的办法,提高分馆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从而真正实现“便利读者,规范服务,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服务理念”③。

(4)由总馆统一组织和领导、策划读者活动,有效的将总馆的文化服务延伸至乡镇级分馆,不仅得乡镇居民能够享受到与城区居民同等的文化服务,也使作为分馆的乡镇图书馆有效的支持了总馆的发展和文化服务的延伸。

3.3 积极开展文化服务,有效引导政府行为

通过先行试点,总、分馆之间广泛开展馆际互借、资源共享、讲座培训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让每一项延伸、每一个服务点、每一个分馆的建设都产生显著成效,从而让每一个服务点和分馆都成为对政府的示范”④。通过有效实践图书馆的文化服务职能,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地位,推动政府承担起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责任,用实际行动引导政府从政策制定和落实、财政投入、规划管理等各方面入手,主导基层图书馆建立自上而下的全委托总分馆体系,从根本上实现总馆对分馆在设施建设、制度管理、运行经费、图书采购和分编、业务活动开展、人员设置和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规划和协调,使总分馆制在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也使普遍均等免费的服务理念得以落实。

3.4 延伸基层服务,构建全覆盖文化服务网络

由于商州地处秦岭山区,地形条件复杂,交通状况较差,实行总、分馆之间通借通还的成本过高且实际效用不大,因此,只能通过在村(社区)建立服务点的方式将图书馆的文化服务向基层延伸。借助“农家书屋”工程之东风,村(社区)提供相应的房屋、基础设施、人员,并将一定的购书经费上交给总馆,由总馆按照各村(社区)的具体文化需求配置重点突出、覆盖全面的文献资料,并负责定期在各村(社区)之间进行书刊的调换,使文献资料在基层各服务点的合理流动,以实现在更大的范围内提供更全面的文献利用服务,图书产权归原所属图书室所有。同时,区馆负责对图书室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业务考核,提高其服务能力,尽量使广大村民都能就近享受到与区馆相一致的同等的文化服务,从而使基层图书馆在总分馆体系的框架下,将文化服务延伸至每一个村镇,使每一个人都能够享受图书馆提供的文化服务,充分行使自身利用图书馆的文化权利。

4 结语

长期以来,地处贫困山区的商州区基层图书馆由于政策指导的缺失、经费欠缺、人员匮乏、基础设施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各种问题,其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难以真正担负起为社会、民众提供文化资源服务的社会职责,不能满足广大民众的文化阅读需要。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山区图书馆等文化事业的政策和财政倾斜,商州区基层图书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这一机遇期,作为具有优先发展优势的区图书馆,更应该抓紧机遇,开拓创新,不断引进和吸收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信息管理技术,学习各种总分馆模式的发展途径和思路,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创新体制,革新技术,探索一条适合本区基层图书馆发展建设的道路,最终实现覆盖城乡的基层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目标,不断满足基层民众的文化信息需求,切实有效的为社会提供福泽全民的图书馆服务。

参考文献

[1]蔡艳青,张瑞芳.公共图书馆集群管理总分馆制可持续发展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1(11):18-20.

[2]曹海霞,李振.县以下基层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探究[J].图书与情报,2010(4):62-65.

[3]朱福英.嘉兴市构建城乡一体化新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实践和思考[J].图书馆,2011(2):110-111.

[4]王元.欠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模式探讨:以朝阳市图书馆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01):74-77.

[5]曹宝琴.试论县级公共图书馆网点整合[J].图书馆论坛,2002(4):102-105.

[6]谭舒.基层社区图书馆的总分馆制模式探析[J].图书馆学刊,2009(9):9-12.

[7]邱冠华,等.公共图书馆的设置与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186):16-23.

[8]王昕,张勇.商州区农村文化建设调查与思考[OL].blog.sina.com.cn/s/blog_4e462b550100yubr.html.

注释:

①邱冠华,于良芝,许晓霞.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模式、技术支撑与方案[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152.

②邱冠华,于良芝,许晓霞.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模式、技术支撑与方案[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58.

③邱冠华.人民的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向基层延伸的模式研究[J].图书馆建设,2007(6):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