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童年的发现主要内容范文

童年的发现主要内容精选(九篇)

童年的发现主要内容

第1篇:童年的发现主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大众传媒;儿童传媒;特殊媒介功能

一、大众传媒对儿童的负面影响

大众传媒已成为青少年与广阔的外部世界联系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是他们释放情感和娱乐放松的渠道之一。青少年很容易接触传媒传达出来的各种信息,传媒也由此以其巨大的影响力和无所不及的触角对青少年产生着魔力般的影响。当然,在吸收传媒中的积极影响的同时,青少年也在任由传媒中的消极因素对其价值观念产生着误导。从某种意义上说,大众传媒正在校园之外对当代青少年实施着另一种教育,而且这种教育由于传媒先天所具有的传播优势,对青少年的引导和塑造甚至超出了学校教育的影响力,尤其是大量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正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着学校教育,这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1.暴力内容滥用淡漠了儿童的生命观

当前的大众传媒充斥着各种各样不同程度的暴力信息,显然,青少年有限的社会阅历决定了他们在虚构和真实之间分辨能力较弱,传媒通过对暴力和犯罪细节的详尽描述,再加上渲染、夸张和虚构,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青少年内心对真实世界的认知和建构。长期接触暴力内容的青少年会对现实生活中的暴力受害者日渐麻木,以致容忍社会暴力的层次逐日剧增,逐渐造成青少年同情心和体会他人伤痛能力的丧失;暴力内容往往带给青少年一种幻觉,使他们认为无论什么问题都可以借助暴力来解决,因而产生暴力崇拜,严重者则诱发攻击甚至暴力犯罪。

2.低俗娱乐节目降低了儿童的审美观

虽然各类休闲娱乐内容有助于生活在快节奏之中的人们实现某种精神调整和心理恢复,但部分低俗娱乐内容所呈现的不良倾向对青少年产生着负面影响。大众传媒的商业化使传播产品更多是为了消费而进行生产,娱乐气息浓郁的商业活动可能会导致青少年形成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价值观。泛滥的娱乐传媒内容往往异常粗糙,格调不高,直接造成青少年审美价值观的庸俗化。

3.不恰当的传媒舆论模糊了儿童的道德观

大众传播有时是通过引导社会舆论来帮助人们获得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的。而且,目前在社会转型时期更需要成熟的社会舆论,更需要正确的社会导向以引导人们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但是,在尚不完善的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传媒在日常的报道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健康甚至错误的舆论导向,直接或间接地忽略正确舆论导向的实例还是很多的。例如:鼓吹“及时行乐”“玩世不恭”的观念,将人们引入萎靡、颓废的精神状态,宣传对私欲的渴求,对享乐的追求,对消费至上的崇尚,对实用主义的信奉,片面强调个人自由、个人利益等。这些不健康的舆论与强化道德力量的功能背道而驰,就会影响人们的思想信念、道德情操和精神状态,特别是会模糊青少年的道德价值观。

4.儿童本位缺失抹杀了儿童的主体性

一些媒介过于强调“教化”功能,忽视未成年人课业压力之余寻求轻松、趣味和新奇的阅读心理。儿童发展从本质上讲是儿童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社会化的过程。他们主要通过学习和掌握作为社会成员所应具备的交际语言、认知技能和行为规范等,将社会文化和价值标准内化,建立行为和评价系统,正确评价他人的角色和观点以及将要承担和扮演的各类角色,并初步形成自我的人格特征。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家庭、学校、社区等环境来进行和完成的,大众传媒现在已经起着非常大的作用,让我们看到的是成人社会的自私和成人传媒对儿童的专制。而这种伴随儿童成长全过程的不民主,是对儿童自由天性的压抑。

如何回避大众传媒给青少年带来的不良影响甚至伤害?如何切实提高青少年的素质和涵养以促进社会的进步?笔者认为,在加强青少年传媒素养教育的同时,各类媒体都应该把向青少年提供更好的精神食粮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积极营造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良好文化氛围。更重要的是,要努力培育、发展为青少年儿童开阔眼界、提高素质的良师益友和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媒介产品,开发好一系列适合青少年儿童的分众传媒,这是必然之路。

二、儿童传媒的特殊功能

儿童传媒是直接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服务的传媒。党和国家对关系到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精神文化产品的发展非常重视,在法律、法规和政策上出台了一系列规定。面向青少年儿童的精神文化产品,有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和价值取向,有着明确的内容要求。尤其在商业意识和消费主义的冲击下,强化儿童传媒的特殊媒介功能,对于构建品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正面道德引导功能

儿童传媒是以政治、思想、伦理和科学文化知识为主要传播内容,以促进儿童素质全面健康发展为主要目的,旨在丰富儿童的文化知识,陶冶儿童的道德情操,提高儿童的审美情趣和精神世界,帮助儿童更好地学习生活。要符合儿童对丰富知识的渴求,符合儿童对多样人生的向往。社会赋予媒介的使命在于协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平衡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儿童传媒在培养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儿童传媒既需要寓教于乐,又不能放弃它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应更多地倡导行业自律、提升文化品位、体现人文关怀。以青少年为服务对象的儿童传媒,应树立青少年意识,为庞大的青少年群体提供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特色内容,更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健康的价值观和更好地促进其社会化。为青少年精心选择融知识性、趣味性和教育性为一体的媒介,给他们提供选择的可能性,赋予媒介更多的精神价值、道德品质与思想内涵。

2.全面社会教育功能

儿童传媒文化中传播的社会主流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对青少年的道德品质结构的形成能起一种与学校教育相媲美,甚至超过大众传媒的检测作用、镜子作用、激励作用、启迪作用。这些作用既表现在儿童传媒能随时且迅速地唤起青少年迎合社会共同道德指向的行为欲望,也表现在它无时无刻不在校正着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种种偏向。首先体现在儿童可以从儿童传媒中获取许多知识,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潜移默化地传输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的各种自然和社会知识,积累丰富的知识和信息对他们的学习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次培养了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儿童天生具有学习和了解社会的愿望,儿童传媒对少儿世界新近发生的信息的反映,使他们学会了解和参与社会,养成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的习惯,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学习和掌握一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使儿童跳出狭小的认知范围,在更广阔的世界里认识社会,学习并掌握相应的行为规范,传媒作为中介因素将儿童与社会联系起来,使他们积累了许多社会知识经验,促进了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儿童传媒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影响未成年人的另一位重要的“教师”。

3.传递有益信息功能

据中央电视台2003年做的一项“儿童与电视”调查显示,看电视是为了获取信息、增长知识的占70%,为了放松一下的占15%,为了玩的占8%,其他占7%。上自天文地理,下至衣食住行,古今中外,高雅通俗,儿童传媒不仅在内容上是超容量的复合体,在样式品种上也是超越任何文化形式的复合体,有效激发了儿童的创造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儿童传媒向儿童输送百科知识和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他们关注社会的习惯,也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有利于他们意志品性、兴趣爱好的培养。儿童媒体提供的广泛的社会生活感受和多元的文化,对他们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4.符合儿童需要功能

儿童传媒要立足于儿童,着眼于发展。因此,儿童传媒要具有多融性,不光有娱乐性,还要有知识性和思想性,并且这种多融性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发展阶段和身心发展特点,充分对应儿童的年龄、心理、认知、思维特点,形式上要丰富多彩、新奇有趣,并能激发儿童参与的兴趣,培养儿童关注社会、关注他人的兴趣。要避免“成人化”,不能根据成人的需求、期待和愿望及成人对社会的认识,来确定儿童传媒的内容。如果没有充分考虑儿童心理发展的需求,缺乏儿童社会性发展所需求的真正内容,就会影响儿童社会化的进程。

5.提高文化品格功能

对于传播媒介,大众的需求是其命脉,赢得受众的青睐、提高受众面、争取更多的广告客户自然是媒体首要的选择。但作为儿童传媒,存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应该引导更多儿童传媒人的思考。在21世纪的激烈竞争中,文化品格对于儿童成长的长远发展意义。应当承认,当今的传媒人为了创新,费尽心机地策划,甚至沉迷于花样翻新、搜奇寻异之中,标新立异,急功近利,一味追求娱乐效果。真正的娱乐是没有外在的功利性目的的,它所要满足的是人的内在需要,是人身心放松、精神愉悦的需要。它使人原本紧张的身心得以缓解和松弛,是对人的生存中的强制性劳动的一种调剂和补充,是保持人身心平衡的重要途径。娱乐性需要建立在民族文化传统、社会生活现状和艺术审美规律的基础之上,用艺术再现人们的心理需要和精神需要。 尤其在当今世界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各国之间的竞争不仅表现在经济实力的较量上,还体现在文化层次的角逐上,反映在儿童媒介文化传播过程中,则尤为深刻。例如:动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本身所附带的不仅仅是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同时也附带着意识形态价值。发达国家在儿童媒介文化传播过程中以强势文化的姿态掌握着话语主动权,将本国的文化意识形态以动画片的形式进行对外输出,这种不平等的信息交流使得发达国家的思想文化以及价值观念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认同构成了威胁。当前很多深受儿童喜爱的卡通片及卡通形象,就是国外强势文化的代表,渗透着异国的价值观念,中国儿童在喜爱并接受它们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地接受着它们所蕴涵的附加文化价值。儿童传媒需要在文化内涵的培植上下工夫,真正成为向儿童传播先进文化的载体。

6.情绪释放宣泄功能

儿童也有在媒体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宣泄自己情感的需要。通过属于自己的媒体与同龄人进行沟通,与同龄人共同谈论和分享他们的疑问、忧虑、成长过程中的欢笑与苦闷都必须有一个宣泄的平台,使他们拥有属于自己传递信息的大众化平台,获得群体归属感,使他们的呼声能够被社会注意,使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特点能被媒体尊重和认可,有利于实现其心理平衡。通过儿童传媒这样一个渠道,让他们共享群体信息、解决疑问,能够有效地让他们的情绪得以宣泄。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卜卫.媒介与儿童教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

[3]李幼穗.儿童发展心理学[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1998.

第2篇:童年的发现主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混读班;入学认知准备;儿童发展;影响因素;农村贫困地区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9)03-0017-04

混读班是将学前儿童混合在小学一年级学生中,对其进行“学前教育”的一种班级组织形式。混读班具有以下特点:学前儿童通常在同一个小学一年级中连续混读、跟读几年:通常使用小学教材;教师在教学时主要关注学龄儿童,较少关注学前儿童。当前我国中西部的一些省份(如湖南、甘肃、广西、内蒙古、贵州、江西、宁夏、云南等)的农村贫困地区仍然存在一定数量的混读班。

混读班对学前儿童的入学认知准备有促进作用吗?如果没有促进作用,其原因何在?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以我国西部某省一部级贫困县为例,将混读班儿童与幼儿园儿童、学前班儿童和散居儿童对比(测查时被试均刚升入小学一年级),探讨混读班受教育经历对贫困地区学前儿童入学认知准备的影响。

一、研究设计

本研究使用Bracken基本概念量表(修订版)(BBCS-R)测查儿童入学认知准备状况。该量表共分为11项分测验,前6项构成了入学准备基本概念测查,后5项构成了入学准备综合概念测查。研究者还对被试儿童父母进行了育儿历史问卷调查。之后,研究者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本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辅助使用实物分析法和观察法来探讨影响混读班儿童入学认知准备的因素。

研究者选择了不同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师、小学校长、镇幼儿教育管理人员和具有不同学前教育经历的儿童的家长进行访谈。访谈问题包括混读班产生原因、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班级师资、一日活动安排、课程设置及实施等,并依据不同研究对象将问题进行分解。结合以上问题和被访者提供的信息,研究者在访谈中进行了追问。之后,研究者将访谈录音加以转录和类属分析。

在调查各个小学的混读班时,研究者还收集了混读班的作息时间表、教师教案、座位安排图等资料,希望据此分析教师的教育观念。

为深入了解混读班儿童的受教育状况,研究者还进行了非参与式观察。研究者对混读班的一日课堂活动进行了拍摄,共拍摄课堂活动5节。

二、研究结果

1.混读班儿童入学认知准备状况

参与测查的儿童共203名,均为刚刚升入小学一年级的儿童。被试儿童平均年龄为85.72个月,除去年龄过大和过小的儿童,共保留儿童174名,其中具有学前班或幼儿园教育经历的儿童各51名,具有混读班教育经历的儿童41名,学前时期散居在家的儿童31名。

研究者将学前教育经历类型、性别、民族、父亲受教育程度、母亲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等影响儿童入学认知准备的多个可能变量作为自变量,将儿童在入学认知准备多个项目上的得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分析显示,性别、民族、父亲受教育程度、母亲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对儿童入学认知准备的影响均不显著,且交互作用不显著,但学前教育经历类型在所有项目上的主效应显著。

随后,研究者将儿童的测查得分作为因变量,将学前教育经历类型作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具有不同学前教育经历的儿童在入学准备基本概念得分、入学准备综合概念得分和入学准备总分上都存在极显著差异,无论是基本概念测查得分还是综合概念得分,抑或是认知准备总分,具有幼儿园或学前班教育经历的儿童均好于具有混读班教育经历的儿童,具有混读班教育经历的儿童与散居儿童的得分无显著性差异。

由此可见,在农村贫困地区,即使儿童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不同学前教育经历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也是不同的。研究结果显示,在进入小学之初,与学前班和幼儿园相比,来自混读班的儿童发展落后,混读班教育经历对儿童在小学一年级的身心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2.影响混读班儿童入学认知准备的因素

研究显示,儿童较早进入保育机构对其入学准备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于低收入或者少数族裔儿童而言。学前教育是对家庭教育不足或不利的一种重要补偿。那为什么混读班教育经历没有促进儿童的发展呢?这主要与混读班的课程安排、师幼互动、管理等有关。

(1)课程安排

在混读班,尽管同时有小学生和学前儿童,但课程安排和普通一年级一样,使用的教材也是普通一年级的教材。在上课时,教师基本上都将学前儿童当作一年级小学生来辅导,只是在纪律、作业等方面对学前儿童和小学生提出一些不同的要求。研究者实地观察发现,混读班的实际教学主要是针对小学生的。比如,在座位安排上,教师有意将小学生与学前儿童分开,或者两边为学前儿童,中间为小学生,或者前几排为小学生,后几排为学前儿童;在一日安排上,课程表是小学一年级的课程表,学前儿童与小学生一样,一堂课上40分钟;在教学内容上,教师按照一年级的教材上课,没有针对学前儿童的教学内容;在布置作业上,“一年级的都要写作业,学前儿童可以写,也可以不写”……可以看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都是按照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对包含学前儿童在内的所有儿童进行教学。一年级的课程显然不适合学前儿童,教师又没有设计针对学前儿童的教学内容,所以混读班中的学前儿童在认知方面基本处于自然发展状态。

(2)师幼互动

在混读班,教师要保证一年级学生的学习质量,所以对学前儿童的管理只局限在保证安全、约束纪律方面。只有个别发展尚好、能跟上一年级学习进度的学前儿童可以得到教师的指导。以数学课“认识时间”为例。在教师的20次提问中,仅有两名学前儿童获得了被提问的机会,其余幼儿大多东张西望,不专心听课。

由此可见,即使在混读班中待两三年,学前儿童一直处于受忽视的状态,这种长期得不到关注的状态自然会影响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

(3)管理

访谈发现,县教育主管部门对混读班持“不允许”但“默认”的态度。一年级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将学前儿童放入一年级的做法显然违背了义务教育的有关规定。对于混读班,乡镇教育管理部门的说法是,“按规定是不允许的,这些地方不足龄的学生是不上报的”。县教育局管理人员也知道存在混读现象,但表示“一旦孩子进入一年级。我们就不好掌控了”。可以想象,上级管理部门对混读班

默认但不管理的态度自然会影响到乡镇和各个小学对混读班儿童的态度,进而影响到儿童的发展,导致混读班儿童的认知发展与散居儿童无明显差异。

虽然国家明令禁止开办混读班,“(学前班)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不得搬用小学一年级的课本,不允许和小学生合班进行复式教学”,但是时至今日,混读班依然存在,而且在一些地区普遍存在。混读班的存在有当地的实际原因,家长和学校都出于各种原因将学前儿童放在一年级跟读多年,他们对学前儿童的发展期望是极低的,这也影响了混读班儿童的认知发展。

三、思考

1.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混读班的管理

面对混读班现象,到底是该严厉禁止还是该重新思考其定位和管理,这是教育主管部门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混读班的产生是由当地实际状况决定的,有其存在的客观原因,断然禁止和取消混读班,既无法满足家长对学前儿童的托管需要,也不利于学前儿童的入学适应。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允许混读班存在,但必须对混读班加强管理。

就混读班而言,保证儿童发展最有效的措施是将混读班中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分开,7岁以上的儿童组成一年级,7岁以下的儿童组成混龄学前班。县和乡镇教育主管部门在要求学校开办独立学前班时,应为其提供一间开办学前班的教室,为其提供桌椅等教学用具,并为教师提供一定数额的工资,工资不足部分由小学从学前儿童缴纳的学费中拿出一部分来补贴。同时,教育主管部门还要规范对学前班的教学、教材、经费等的管理。比如在经费管理上,学前儿童缴纳的费用应用于改善学前班的室内外环境,用于购买玩具等,禁止用学前班学费补贴小学经费。

在无法废除混读班、改办混龄学前班的地区,县和乡镇教育主管部门首先不要将混读班与普通一年级进行比较。在对混读班小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估时,教育主管部门可在普通一年级标准的基础上,下调几个百分点。这样,任课教师压力减轻,也将会有更多时间关注班级中学前儿童的发展。其次,将对学前儿童的考核放入对任课教师的考核之中,将对混读班中学前儿童的发展评价作为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一个方面,这样会迫使教师关注班级中学前儿童的发展。当然,对学前儿童发展的评价不是采用书面考试的形式,而是口头测试或者观察学前儿童的语言表达、数数等方面能力的发展。再次,为任课教师提供必要的培训。混读班确实难教。教育主管部门可以组织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对任课教师进行培训。最后,教育主管部门可以组织教师一起讨论,交流经验。该地教师对混读班并不陌生,不少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只是由于自身能力有限,教育主管部门又置之不理,所以任课教师之间交流甚少。为此,教育主管部门可以组织教师参加专门的研讨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混读班任课教师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面对混读班的特殊情况,任课教师要改变班级教学形式,采用统一上课和分组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便兼顾班级中的学前儿童和小学生。一方面,音乐、体育、美术、游戏等科目可以组织全班学生一起参加。这些科目操作性强,动手机会多,小学生和幼儿都喜欢,不同年龄的儿童都可以从中获益。另一方面,对儿童认知要求较高的科目可以采用分组教学的形式。尤其是在一年级的第二个学期,小学生的学习难度加大,学前儿童很难跟上教学进度。这时教师需要实施复式教学,即采用直接教学和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的方式,在同一节课内由同一位教师对不同年龄儿童进行不同教学。

第3篇:童年的发现主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儿童新闻;媒介;发展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的生产与传播正在经历新一轮革命。儿童作为新闻的重要受众群体,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信息环境。我国学者卜卫在《关于儿童媒介需要的研究——以电视、书籍、电子游戏机为例》一文中把儿童的媒介需要分为6种:学习需要、新闻需要、交往需要、情绪刺激需要、缓解焦虑需要和消磨时间需要。[1]但在我国的新闻实践中,儿童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却常常被媒介忽略。

一、儿童新闻的界定

儿童新闻这一概念在学界并没有明确概念和定性,儿童新闻涉及的范围也不完全清晰。本文所研究的儿童新闻,是指“以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新闻”。儿童新闻包括两方面含义:第一,它必须具备新闻性;第二,它所传播的新闻还要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2]后者将儿童新闻与一般意义上的新闻划清了界限。

二、互联网时代儿童的信息环境和新闻需求

(一)新媒体时代儿童的信息环境更为复杂1.儿童触网低龄化日益明显随着移动互联网覆盖率的提高,我国网民数量不断扩大,儿童触网低龄化日益显现。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9.04亿,19岁以下的青少年群体占比23.2%,其中10-19岁占比19.3%,约1.74亿人,10岁以下占比3.9%,超3500万人。[3]如今我国儿童触网年龄低龄化日益明显,儿童的成长历程与飞速发展的互联网密不可分,海量的网络信息资源势必会对儿童生活成长等各个方面产生影响。2.网络新闻信息良莠不齐不良信息侵害儿童身心健康新媒体时代下,众多非专业人员不断参与到新闻信息的生产与编辑中来。各类假新闻、煽情性新闻层出不穷。部分自媒体传播的信息存在价值导向上的错误,会对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

(二)新媒体时代儿童对新闻信息的需要美国学者施拉姆认为,儿童不是孤立被动的个体,而是主动的信息寻求者。[4]对于儿童来说,主动寻求信息、接收信息、接受信息、反馈信息是其成长道路上所不可或缺的过程,因此信息媒介的发展同样影响着儿童的成长。当前传统媒体发展滞缓,新媒体技术优势突出,我国的儿童新闻的主要载体正在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变,目前仍属于过渡阶段。新媒体环境下,儿童作为信息交流的重要主体之一经常被信息媒介市场严重忽略。联合国1989年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中提到儿童在媒介使用方面拥有媒介接近、有益信息知晓、媒介参与等权利。[5]因此在新媒体时代我们同样需要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找到最适合儿童新闻发展的内容与形式,保障儿童在媒介使用方面的权利,以满足儿童信息媒介的需求。

三、国内外儿童新闻发展对比

(一)儿童新闻研究的主要议题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就已经开始了以儿童为目标受众的新闻研究。目前大多数研究仍在讨论儿童新闻在传统媒介的发展及其如何突出重围。例如赵熙敏的《新媒体环境下儿童电视新闻节目的突围》,张超的《融媒体时代少儿新闻如何创新出彩》。梳理国外学者的研究路径可以发现,最迟在20世纪30年代左右,一批学者就已经开始了儿童对媒介的使用探索。20世纪下半叶,“新闻”作为主题被引入儿童的媒介研究中,以探讨新闻对儿童的影响居多,如EDCairns在《Impactoftelevisionnewsexposureonchildren'sperceptionsofviolenceinNorthernIreland》对来自爱尔兰高风险、低风险和零风险地区的520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探究地区、性别、年龄、新闻接触程度四个因素与儿童对周围环境中暴力因素的感知的关系。进入21世纪,更多侧重于新闻自身话语的研究出现,MariskaKleemans等人在《Children'sResponsestoNegativeNews:TheEffectsofConstructiveReportinginNewspaperStoriesforChildren》中探讨了负面新闻如何适应儿童的心理特点,避免儿童产生极端负面情绪,以达到建设性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逐渐有研究者将目光投向新媒体,RozaneDeCock等人在《Children'sNewsOnline:WebsiteAnalysisandUsabilityStudyResults(theUnitedKingdom,Belgium,andtheNetherlands)》中总结了新媒体环境下儿童新闻发展状况以及如何增强新闻的可读性,但类似研究仍然很少。从事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要坚持为现实服务的方向,要注重理论的“超前性”,使理论研究不断走在时代前列,理论成果更好地指导实践,推动实践健康发展。[6]理论研究只有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才能有效地反哺实践。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状来看,虽然关于新闻媒介和儿童相关关系的研究早已开始,但研究的步伐并未紧跟媒介发展的速度。绝大多数研究的关注点仍停留在以电视媒介为主的传统媒体。

(二)新媒体环境下儿童新闻的具体实践在传统媒体时期,我国关于儿童新闻生产与传播的实际应用较为广泛,其中在电视节目制作上更为突出,如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新闻袋袋裤》,中国教育电视台的《少儿新闻》,浙江少儿频道的《浙江少儿新闻》等,这些电视儿童新闻节目的制作是我国儿童新闻实践的重要表现。进入新媒体时代,网络已经成为我国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但儿童新闻利用网络传播媒介进行规模化、专业化的实际应用屈指可数,目前我国在新媒体环境下儿童新闻的尝试还处于起步阶段,一些涉及儿童新闻的网站内容大多是关于儿童的资讯及大量儿童广告,而开设儿童新闻专栏的网站少之又少,在移动终端中,更是缺少为儿童新闻专门研发的APP。目前,国内在新媒体技术下关于儿童新闻最突出的实际运用是腾讯新闻儿童版的开创,这是我国儿童新闻在新媒体技术下的重大实践。腾讯新闻儿童版是腾讯公司专门为儿童用户定制的一款拥有7x24小时全方位儿童新闻报道的新闻产品,目标用户为0-12岁儿童。由于儿童受到其自身认知水平、理解能力和社会经验的限制,成人的新闻很难被他们接受与理解,因此腾讯新闻针对这一类特殊用户群体,腾讯新闻儿童版在内容生产中对选题策划、内容编辑、界面设计、内容审核和优化等环节均采用定制化设计,为儿童新闻的内容生产提供了精准优质的保障。为了与儿童用户群体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以实现传播效果的最佳化,腾讯新闻儿童版在传播策略上主要着力于从情景化传播、社会化传播和矩阵式传播三个方面进行精准传播、互动传播和品牌传播。[7]然而,腾讯新闻儿童版在应用设计上还存有一定缺陷,比如该应用的目标受众数据库是通过技术部门主动拉取数据包中的0—12岁用户,部分目标受众如果在应用中填写的年龄大于12岁时,就无法主动获取儿童新闻版面,即使更改到12岁以下,应用版面因为其更换不够及时,而错失部分目标受众。与国内相比,国外儿童新闻的新媒体实践相对丰富,网站和应用程序皆有布局。总体呈现以下特点:1、内容丰富多元。以儿童新闻类APPNews-O-Matic为例,该应用程序提供关于世界各地的时事文章,内容涵盖生物、科学、运动、时尚等各方面。TweenTribune是一个由美国史密森学会(SmithsonianInstitution)主持创办的资讯类网站。它的新闻资讯全都来源于美联社,而在时事资讯之外,网站还涵盖了自然、经济、科技、历史、地理、文学等主题的内容。2、形式活泼生动,趣味性强。News-O-Matic文章后面配有与文本内容相关的小游戏,在帮助孩子巩固文章内容的同时,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儿童在阅读完毕后,还可以以文字或绘画形式展开互动。他们可以向主编提问,还会与宇航员、运动员、国会议员和艺术家交谈。3、采用分级制度,适应儿童接受能力,提高内容的可读性。应用程序Newsela抓取来自《彭博社》《华盛顿邮报》等主流媒体的内容,由专人改写为难度系数不同的版本,供处于不同学习阶段的读者使用。新闻报道按时间顺序列出,更新及时,同时支持按类别、主题、关键词查看。4、专业化、细分化趋势凸显。ScienceNewsforStudents成立于2003年,隶属于科学新闻媒体集团(SocietyforSciencethePublic),是一家以提供专题式科学新闻见长的资讯网站。网站会不定期邀请各领域各行业的世界级顶尖人物,如著名科学家、宇航员、运动员参与头版访谈,分享他们独特的经历和故事。

第4篇:童年的发现主要内容范文

童年哲学是什么:内涵与研究框架    

童年哲学(philosophy of childhood)是由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马修·李普曼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哲学年会上首先提出来的。他建议做哲学研究的人,应当将童年哲学视为与科学哲学、历史哲学等一样独立的学术领域,以童年及相关问题作为核心研究对象。后来他在《哲学步人学校》一书中进一步阐述了童年哲学的内涵。李普曼指出,童年是人类行为及其经验的重要维度,但它常常处于被遗忘或轻视的地位,因为学者总以为哲学(或成人)的经验与童年是不兼容的,而童年哲学的建立则旨在消除哲学(或成人)与儿童之间的敌对、压迫与罪疚,邀请双方共享人类多元的经验。为此,李普曼主张童年哲学应至少回答以下四类问题:一是儿童是否有逻辑推理的权利?二是儿童是否能参与到伦理探究之中,以对成人的道德教化作出有意义的改造?三是儿童在共同体中所扮演的角色会对社会哲学作出何种贡献?四是是否应将儿童视为“个体”( person,理解童年对理解成年有何意义?  

李普曼所提出的四类问题为童年哲学的研究指出了最初的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一套可供儿童学习的学校(幼儿园)课程,也即我们所熟知的“儿童哲学”( philosophy for children ),从而对哲学进行了实用主义式改造。这套课程有四个方面的特点,都是建立在对杜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基础上。其一是将儿童在批判、创造、关怀和合作方面的思维发展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口标;其二是将哲学视为儿童思维训练的中介,并关注儿童的哲学思考过程及其精彩观念;其三是强调哲学探究是儿童不断分享和改造自身经验的过程,它必须在共同体的氛围下,经由对话和讨论的形式才能开花结果;最后是以小说的形式,将哲学学科内在的逻辑习性及其引发的好奇、质疑等态度以吸引儿童兴趣的方式呈现。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者很容易将童年哲学与儿童哲学联系起来并质疑前者的必要性,但在笔者看来,李普曼所发展的儿童哲学体系并没有与“儿童学”本身发生更紧密的联系,也没有全面揭示出从哲学的角度理解童年的丰富内涵及其特色,因此他的儿童哲学只能算是广义童年哲学的一部分(尽管是最重要的一部分)。而麻州大学教授加雷斯·B·马修斯则在李普曼的基础上对童年哲学作出了更深刻的解释,并构建出一个更加全面的内容体系。马修斯认为,童年哲学的本质可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一方面,它是研究者对儿童与童年、儿童发展论、成人的儿童观以及儿童在社会中的地位等关键议题进行哲学性反思;另一方面,童年哲学旨在研讨、反思不同的(甚至是相互冲突的)童年理论,协助我们思考应当对儿童抱以怎样的态度、为儿童设立怎样的生长口标、使他们在家庭和整个社会中占据怎样的地位,并意识到儿童所应具备的权利和义务等。因此,作为童年哲学的工作者,应专注于思考以下五类议题:什么是儿童或童年,童年的意义与价值,应当在童年阶段发展儿童的哪些认知兴趣和口标,如何评估儿童的道德能力以及儿童的权利与义务。在《童年哲学》一书中,马修斯对其内容体系作了进一步拓展。    

在马修斯的内容体系中,李普曼的儿童哲学显然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马修斯指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童年哲学应当使教师、家长弄清楚,与儿童进行丰富的哲学讨论是如何可能的,以及为什么这样做是值得的”。在《童年哲学》一书中,他介绍了大量与儿童进行哲学对话的例子,以此批驳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经典理论。但除此之外,马修斯还把儿童文学、儿童艺术以及儿童政治学中的有关议题也纳人到内容体系之中,这就大大拓展了童年哲学的边界。虽然这不可避免地会模糊哲学研究的特色,但是如果就文学和艺术领域越来越生产出一类哲学启蒙性质的文本(如酷思熊系列的童话),以及权利取向成为整个儿童研究领域的基本立场而言,马修斯所建构的内容体系仍具有相当程度的合理性。

第5篇:童年的发现主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儿童观 小学语文教材 变革

在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探究过程中,对儿童的认识,其实就是对人类自身的认识。对儿童与社会关系的认识贯穿了儿童教育的历史,甚至儿童教育学本身作为一个独立的门类也就是在对这种关系的认识中诞生的,在中国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发展史上,对这种关系认识的演变集中表现在“儿童观”的发展变化中。

由于语文教材是有导向性的,通过教材的编写,才能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儿童进行各方面教育。教材的编写者是成人,这就决定了价值尺度、趣味、表现方式等往往取决于成人对儿童的态度。而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下人们对儿童有着不同的看法,导致了不同时期下小学语文教材会形成了不同走向。因此,探析儿童观与近现代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在关联,有助于从一个新的视角把握儿童观和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1]

一、建国后小学语文教材的变革发展

回顾我国语文教材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我国语文教材是从传统的教材体系中孕育、演变而来的。中国语文教材发展历史却大体上经历了古代、近现代、当代的漫长的演变过程,本课题从建国后的语文教材入手,分析小学语文教材所体现的儿童观的变化:

1.从教材编写原则来看

在建国初期,人们开始重视儿童的地位,在教材的编写上照顾到儿童的年龄特点,难易适度,既不过深也不过于浅显,组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体系。

但这样的时期是短暂的,有的时候编辑出来的是好教材,可是在实际应用中总是不可避免的受到极左思潮的影响,尤其是五十年代后期,人们总是以“小大人”的儿童观来束缚儿童的成长,该时期大部分的教材总是与政治联系在一起。小学语文教材在编写上重视无产阶级教育,总是从成人的角度去教育儿童,而不是从儿童的角度去教育儿童。在那个年代听话’、‘乖’是家长和老师对孩了的一个常用语。可见此时的语文教材中其隐含的儿童观是:儿童要听大人的话:儿童要乖。总是试图去‘教导’孩子。这将近二十年的时间实际上是人们对儿童认识和关注远远低于历史时期社会要求。[2]

2.从教材内容来看

2.1从单一的传统文化向多元文化内容发展

建国后,小学语文选材范围逐渐拓宽,体裁多样,表达方式各异,比较重视启发儿童想象。但是主要以儿童文学为中心,这样过分的把儿童与社会生活割裂开来,认为儿童的精神世界是独立的世界,过分追求用有趣的故事教育儿童,仍然无法体现“儿童本位”的儿童观。

80年代后,出现了小学教材出现了“一纲多本”的喜人局面,每个版本都有自己的特色,教材内容体现多样化,有古现代诗歌、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外文艺作品等等,注重儿童的个性发展,特别是用儿童语言写儿童生活,水平贴近,注意的是儿童的良好习惯和兴趣养成。

2.2从注重政治思想的内容向关注身心发展的内容转变

建国初前几年,人们看到了儿童的各方面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教材内容,教育了少年儿童的各个方面:有教育儿童热爱劳动方面的,有以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儿童的,有以培养教育儿童勇敢、坚强、机智、不怕困难为主题的,写团结友爱、帮助别人的等等,这些主题,对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培养儿童新的道德品质、形成共产主义人生观等方面,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并依据各年级儿童生活经验,接受能力和语言文字进展规律的发展,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提高质量。”

改革开放后,以儿童的身心特征作为出发点,编写的小学语文教材丰富多彩。人们已经认识到小学语文教材蕴含丰富的知识。包括语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方面知识,关注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注重情感体验。虽然不同的版本都有自己的特色,但都以儿童为本位,注重儿童的个性发展,注意儿童的良好习惯和兴趣养成。

二、结论

在分析建国后小学语文教材的变革过程中,我们看到小学语文教材经历了初步的认识儿童到“成人本位”再到“儿童本位”的左右摇摆的变革过程,可以看出不同时期的儿童观变革影响着语文教材的编写,人们不仅看到了儿童的回归,更走向创新。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材虽然有多种版本,无论从编写原则、内容的选编还是语言上,却都体现了一个共同的新的理念,那就是:必须重视儿童的内在价值和潜力,让儿童在爱和自由的环境中发展他的能力,发展儿童的个性。这是一种关于儿童心灵和生命状态认识的教育思想。[3]

在迈向新世纪的今天,中国正在深化教育体制的改革,越来越看重儿童的个别化,多元智能,文化的多元化,儿童知识的自我建构能力。这将给我们教育工作者一个重要的启示:教育应该置于激活、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之上。儿童是处于身心正在迅速成长的群体,教育工作者不是做凌驾于儿童之上的教训者,不要从成人需要强加给儿童,而是要走入儿童的世界,从儿童自身的原初生命欲求出发去解放和发展儿童,注重对儿童的文化渗透;不是要塑造儿童,而是做儿童潜力的引导者和激发者。正因为面对的是天真淳朴的儿童,教师才越要谨慎小心,莫让儿童这块有珍贵价值的璞玉毁在自己手里。教育工作者要放弃“教育儿童”这一教师立场,而愿意把自己看作是与儿童共同探索人生的儿童的朋友或同路人。对儿童的自然法则更加尊重宽容与相互理解的态度,经常把目光注视着儿童,做一名对儿童的成长具有帮助、引导、激发作用的老师。

解放儿重,放飞儿重的生命就是放飞人类的希望。相信在不可预见的未来,小学语文教材完全可以在艺术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并焕发出新的生命和活力。

参考文献:

[1]王泉根.儿童文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M].广东出版社,2004:33-34

第6篇:童年的发现主要内容范文

编纂理念的创新——贴近儿童.把握过渡.快乐阅读

《上学就看》是针对学龄初期儿童编纂的彩图版儿童百科全书。在编纂此书之初,编辑做了大量调研工作,认真研究了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特点。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从学前的自由式、兴趣式认知向学校的正规化、学科化的认知过渡。让孩子顺利完成这个过渡并迅速适应现代学校的学科教育要求,同时又能保持和进一步发展孩子求知的强烈兴趣,是所有学校、家长和学生都面临的问题。针对这一状况,我们就想编这样一套书,当孩子读了这套书后,会对学校的课堂教学更感兴趣,能更积极地向老师提问,也勇于回答老师的提问,孩子和父母的交流会更多。这样孩子能顺利地跨过学校的门槛,同时也能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打好人生初学的基础。这也就是我们为此书所确立的编纂理念。

内容设计的创新——中国特色,人文精神,儿童本位

《上学就看》是一套原创的图书,与引进版突出的区别就在于它跳动着一颗“中国心”。为了让这套书贴近中国儿童,在框架总体设计上,我们把中国内容作为重点,以中国人的观点、视角解读和传递知识。《中国家园》是一个分册,收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主题,从地理、历史,建筑到民族风情、传统文化,再到今日中国,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中国的相关知识,传达了爱家爱国的情怀。书中将“中国心”渗透到各相关部分内容的编排中。把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相互揉合也是本书内容上的一个创新点。品德培育、情感熏陶、习惯养成比学习知识更重要,一部好的童书应注重对儿童心灵和情感的启蒙。我们在设计知识主题的时候,把对人格的塑造、对儿童品德的培养渗透到相关的知识内容中。在内容的选取上我们注重培养儿童爱护自然、保护地球的环保意识,每个知识主题和知识点,每幅漫画和每个互动,环保理念都融入其中。

儿童是这套书的主角,“童年生活”“儿童的权利”“学校”“家庭”等主题页是特为他们设计的。通过图片、文字和好玩的表现形式,展现出温馨的家庭生活和有组织的学校生活,用儿童画表现他们自己的节日(六一儿童节),告诉他们儿童所拥有的权利和要承担的义务,以及自我保护、安全常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意在培养儿童独立思考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儿童本位的创新设计。

知识表现形式的创新——图解知识.多种功能,启发探索

对于知识表述,《上学就看》不是一般科普图书的平铺直述,也不是传统百科全书的条目形式,而采用了跨页面知识主题的形式,以主题表述知识。利用页面的灵活性,在主题内容的展开上,适应儿童的思维特点,把知识打散,将相关内容组合在一起,实现由点到面、由分散到集中的知识展示,以此来激发儿童的丰富想象力,有效地传递科普信息。

开篇见图,给小读者的第一印象直观形象,既陌生又熟悉,陌生的是书里有很多他们不知道、没见过的知识,熟悉的是彩色的图,直观生动的画面。这些图画的功能是传递知识信息,它本身要具有美感和故事,是直接的、新鲜的、刺激的。读图,丰富其想象力,吸引其阅读文字和知识;读字,吸收知识内容,增加理解和创造力。从编辑角度讲,儿童百科的编辑制作不是更容易,而是更难。一般百科全书有两三种字体,多的四五种字体,《上学就看》包括中文、汉语拼音、英语有18种字体,一般百科全书的图有三四种——照片、线条图、地图等,《上学就看》的图有照片、手绘写实图、剖面图、手绘地图等十多种。把这么多的图片和文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还要兼顾到知识的递进、画面的变化,确实需要编辑的创新思维和业务功力。

设计制作的创新——情景设计,画面丰富,注重细节

精美的画面、艺术的熏陶,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读书是一种习惯,如何让孩子自然而然地养成习惯,让他们在读书中感到快乐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上学就看》为此煞费苦心。在图文设计中追求情景化设计,在场景中认知。图的变化很多,小读者翻阅时,丰富的画面是有韵律和节奏的,不会产生视觉疲劳。图不仅猛一看要好看,还要有意思,还要耐看、吸引人,给小读者留有充分想象的空间。在版面设计时我们以游戏、情景和引导、启发为主,避免说教。《上学就看》书名的创新,更是抓住了儿童认知过渡阶段的特点。“上学就看”,朗朗上口,具有号召性、趣味性,还有启发作用。家长、老师,尤其是孩子们会体会到,这个“就”字的含义很多,说明应该立刻、马上去看,表现了一种必须、必然性。书名不仅明确了读者对象,而且具有品牌效应,受到小读者的喜爱。

编辑流程的创新——编辑主导,美编协同,专家把关

通常以文字为主的图书在编纂过程中,文字作者撰稿、编辑文字加工、美编配图各是一个完整的工作阶段,但这种编辑流程已不适应编纂以图为主的儿童图书。《上学就看》打破了一般图书编辑组稿、作者写稿、继而审稿、排版制作的编辑流程,在实践中形成了以编辑为主导、小读者为依托、美编协同制作、专家写稿和把关的编辑流程。编辑工作贯穿始终,先要设定框架和知识主题,和作者确定知识内容,然后根据作者文稿与美编一起设计表现形式,并提供配图,对初步设计好的样张提出修改意见,在样张上改写或重新编写知识点和知识内容。为了编好这套儿童百科,我们首先搞市场调查,摸清行情;继而召开科学、文学、教育等各界专家的座谈会,从内容和形式上探讨编纂理念;为了搞清楚相应年龄段儿童的兴趣点,我们在做好一部分样张后,与北京小学建立合作关系,搞问卷调查,让二、三年级的小学生对我们的样张评头品足,分别打分;在编辑过程中,我们还与中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的美术老师和学生建立联系,全程与小读者零距离编书。

儿童百科也是百科,百科就要具有科学性、准确性、权威性。知识的解读要浅显,但决不意味着降低要求。为此我们请专家当作者,作者中有大学教师、医生、画家、记者、科研工作者。另外,这套书审稿者都请专业人员来做,审稿者中有原中戏的院长徐晓钟、动物所所长王祖望、科考专家位梦华、环保专家郭耕等。由专家组成编委会,全程介入,全程指导。小读者的参与、图文作者和编辑的激情创作、专家的严格把关,使这套书既有创新,又保证了高质量。

第7篇:童年的发现主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 学前教育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0.198

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组分,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初级阶段,这时的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学前教育者,教师应该增强对学前教育的认识,研究新的教学方法,与学校、家长、社会等联合起来,共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对幼儿学前教育中的幼儿园游戏教学提出更多的要求。游戏教学唤起了幼儿自身的表现,启迪儿童的智慧,健全儿童人格,同时增强了儿童的体质,能够有助于儿童的全面发展,从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 幼儿园游戏教学

游戏是儿童自我表现的一种存在方式,在幼儿教育中呼唤游戏精神。因为幼儿天真无邪,他们只追求当下的生活,对游戏有一种自成目的性。游戏是儿童天真无邪、天性、自由以及潜在能力的代表,是儿童认识世界的一种手段,是智力发展的一种强力的工具;同时,有助于增强儿童之间的交流以及个性品质的培养。儿童在游戏中不仅发挥了自身的创造能力,还加强了人际交流能力,并且锻炼了意志力。因此,游戏是儿童身心发展的一种特殊实践活动。

学前教育将游戏作为教学方法,学前教育者要采用多种有效教学手段,变革幼儿游戏教学的现状,坚持科学的游戏理念,调动儿童的自主能动性,让幼儿在游戏中发展创新精神、创新技能,从而促进幼儿教学质量的提高。

2 游戏中体现学前教育理念的创新

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合作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游戏教学方法得到广泛推广、游戏教学即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了解知识与技能,同时,通过游戏调动学生的游戏兴趣,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会玩、玩中学会研究,从而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幼儿园游戏是对真实社会生活的模仿,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活动,并为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儿童在游戏中感受生活、体验学习的快乐。在幼儿游戏教学中,游戏的内容、游戏的活动形式、活动环境等方面都体现了学前教育理论的创新。

2.1 游戏内容的创新

2.1.1 游戏内容的时代性

儿童生活在大社会环境中,只有贴近生活的游戏才能够让儿童更加了解现代日新月异的生活,引导儿童关注社会的变化。如教师可以通过反映科技信息的航天员遨游太空的游戏,让学生感知科技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或者通过一些反映时代特色的游戏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通过模拟的游戏感受现代生活的科技以及社会文化等。

2.1.2 游戏内容的生活化

想象力是对记忆的表象再次进行加工的过程,儿童的记忆表象来源于生活,因此,在进行游戏教学时,要使游戏贴近社会生活,让儿童在体验生活的同时对游戏进行创新。如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参观建筑物,或让学生搜集有关房子的图片资料,增加儿童对房子的记忆,然后通过感性认识进行游戏活动,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2.2 游戏活动形式的创新

2.2.1 合作性活动形式

合作性教学是在游戏活动中,应该让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进行游戏,然后让儿童在游戏中互相模仿、学习。如将不同班级的儿童组织起来,在“找朋友”游戏中,让儿童通过寻找朋友,然后与好朋友进行交流,这样不仅让儿童参与教学活动中,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2.2.2 自主、探究性的活动形式

自主性的游戏活动是让儿童自行设计游戏内容,增强儿童的创新能力;探究式游戏活动是启发儿童在游戏中探索、创新,不仅掌握基本技能,而且开拓创新思维。

2.2.3 主题式游戏活动

将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组织起来进行明确主题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儿童具有自主性,可以通过同一主题但不同的形式使得游戏内容更加丰富,从而增长儿童的见识,让儿童在游戏中保持较长时间的兴趣,同时使游戏和教学活动得到相互融合的高度。

2.3 游戏环境的创新

环境的设计有助于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激发儿童的兴趣,让儿童在游戏环境中轻松、愉悦地学习,并发挥自主能动性和思维创造力。在教学中,游戏环境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3.1 游戏环境布置的科学合理性

在布置游戏时,要合理设置和利用空间。在幼儿教学区域内,有室内和室外活动区域,室外游戏教学有大型活动场地和器材,能够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和活动的欲望;室内教学是教学互动时间最长的教学区域。教学中应该将室内与室外教学相结合,互相交换使用。根据儿童的体质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不用的游戏场所;或者根据儿童的年龄段选择游戏的合适空间等。

2.3.2 游戏环境设置的丰富性

在进行游戏环境设计时,要注重游戏简单却富有变化性,让儿童能够在简单的游戏中发挥创造力,丰富的游戏环境让学生在游戏中具有强烈的探索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探索。

2.3.3 游戏环境设置的层次性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具有不同的经验和发展水平,在设置游戏环境时要体现年龄段的层次性,使游戏适应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如小班教学就需要简单、相似的主题区域,数量较多、种类较少的玩具;中班教学就需要较为丰富的区域,对于玩具则需要多样化,以及适度的数量;大班教学则需要设置与大班儿童的社交、认知能力相符的环境,使儿童在游戏中获得满足和快乐。

3 结语

幼儿教育是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的教学阶段,幼儿游戏教学活动有助于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学前教育者要从游戏的内容、游戏的活动形式、游戏环境等体现学前教育创新方面着手,更新学前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调动儿童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促进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从而为终身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晓苹.从幼儿园游戏中谈学前教育的创新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2,(6).

第8篇:童年的发现主要内容范文

一条主线

本课程贯串始终的一条主线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学习有关社会生活的常识、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标准的许多提法都是从儿童的生活现实和生活需要出发,从学科的概念出发。如过去小学《思想品德》以德目构成课程标准的框架,现在《品德与社会》以儿童由近及远的社会生活范围为课程标准的框架。

点面结合

儿童的社会生活范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扩大的,从个人、家庭、学校到社区、家乡、祖国和世界。我们以这大大小小的生活领域为主题组织教学内容,构成教学内容的若干“方面”。在每个生活领域里,都包含有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主要因素,这些主要因素还可分解为时间、空间、人文环境、自然环境、日常生活活动、文化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人际关系、社会规范、法律制度等具体要素。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是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所以,这一个个要素与儿童的交互作用就成为组织教学内容的“要点”。如“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及周边区域的平面图和路线图”,就是儿童与社会环境;“体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家庭幸福和个人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就是儿童与社会活动;“感受与同学的友爱之情”,就是儿童与社会关系;等等。以社会生活领域为“方面”而设立的主题也是反映了儿童与社会的交互作用关系。每个“面”上都会涉及到各种社会要素,当然,不是每个领域所涉及的要素都相等。我们按“面”选择适合小学生学习的“点”,即在每个主题下面分列了数量不等的若干要点,构成了整个内容标准的框架。

综合交叉

综合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能力的综合;一是社会生活各要素的综合。前一个综合在课程性质部分已有分析,后一个综合也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各社会要素是综合成整体出现的(如社会环境是工业城市,则工厂劳动成为主要的社会活动,严格的劳动纪律和团结合作成为人际关系的准则),儿童在某一社会生活中涉及的社会要素也不是单一的,只是由于研究需要才把它分为不同的要素。所以在安排内容要点时,不明显地按社会要素归类,只是把要素综合隐含在内容里面。如“我是中国人”部分第条“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在这一内容里综合包含了几个社会要素,它既有社会环境的知识,又有社会活动的情况,还有人们之间应有的态度和规范。同时,我们虽然按社会生活领域分成了若干主题,但各主题所含内容之间也存在着交叉。如“我的成长”中有“了解有关安全的常识,有初步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这个内容与“我与学校”中的“感受集体生活中规则的作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交叉。“我的成长”中关于“抵制不良生活方式,远离毒品”的内容与“我与家庭”中“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交叉。“我与学校”关于“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的内容,既可以了解自己学校的发展变化,还可以了解中国和世界学校的发展变化,这样就从“学校”这个领域扩展到祖国与世界,出现了个领域的交叉。这就是本课程综合性特点的明显表现。它打破了原来思想品德、中国地理、中国历史、世界地理、世界历史等学科的界限,成为一门全新的综合课程。

第9篇:童年的发现主要内容范文

【关 键 词】美国;媒体政策;儿童保护;启示。

【作者简介】张钢花,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0级博士研究生,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与外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实务。

根据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规定,儿童享有接近媒介、参与媒介的权利、通过媒介获取有益信息的权利以及免受成人世界侵害的权利。美国的传媒规制中保护儿童免受媒体负面内容侵害的政策是较为完善的。本文试图对美国媒体监管中的儿童保护政策进行梳理并分析其对我国儿童媒体保护政策的启示。

一、美国儿童媒体保护政策分析

总体上看来,美国的儿童媒体保护政策是在家长、社会团体、政府、媒体行业以及研究机构等各种力量的相互博弈过程中产生并丰富起来的。具体来讲,美国的儿童媒体保护政策体系主要包括:

1.法律保护。在保护儿童利益不受侵害的过程中,美国政府尽最大努力协调各种利益,出台了一系列法案,对媒体尤其是电视和互联网的节目、内容、播出时段以及播出方式等进行严格规范。

针对广播电视的儿童保护法案主要有:1990年的《儿童电视法案》、1992年《有线电视法》、1996年的《电信法案》《通讯内容端正法案》,1997年的“三小时法令”以及2006年的《净化广播电视内容执行法案》等。针对互联网的儿童保护法案主要有:1998年的《儿童在线保护法案》、1999年的《儿童在线隐私保护规则》、2000年的《儿童互联网保护法案》等。

这些法案的出台,较为有效地保障了儿童在接触媒体的过程中能够选择健康、安全的播出内容,避免有害信息的负面影响,儿童的个人隐私权也得到尊重。其作用主要表现在:(1)通过出台法案,要求媒体必须提供一定数量的儿童类节目,并对节目的质量标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为了防止媒体追逐商业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儿童类节目的制作从而影响儿童正常的媒体接触权和有益信息的知晓权,在相关法案中对于媒体儿童类节目的时长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例如,《儿童电视法案》就要求商业广播站为儿童增加教育类节目。“三小时法令”规定商业广播站每周要播放最少三个小时的教育类节目,并且每周定期播出,每次播出时间不得少于三十分钟。与此同时,“三小时法令”还规定此类节目的播出时间应在上午七点到晚上十点之间,因为在其他时段儿童很少看电视[1]。除了内容数量以外,对于什么样的节目是“儿童教育类节目”也提出了详细的标准。“三小时法令”中就规定,“儿童教育类节目”是“所有能够促进十六岁以下儿童的教育信息需求的电视节目,包括促进儿童的智力(感知)及社会(情感)需要的核心节目”[2]。联邦通讯委员会把是否遵守以上规则和电视台换发许可证联系起来,履行了相关职责的电视台才能获得更新的许可证。(2)对“儿童不宜”的传播内容进行严格的播出限制和收看资格认证。考虑到广播电视节目在播出时的“不可回避性”,美国政府在相关法案的制定过程中对于“成人化”尤其是内容进行了严苛的规定。《净化广播电视内容执行法案》中规定,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任何时间都不能播出节目,特别是早六时至晚十时青少年观众活动频繁的时段,更不得播出不健康的内容[3]。随着网络的发展,政府对于网络媒体的内容也做了相关规定。《儿童在线保护法案》(COPA)规定:“商业性的不得提供十七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浏览‘缺乏严肃文学、艺术、政治、科学价值的与影像及文字’有害身心的网站内容。”[4]这些做法在某种程度上将儿童与不健康的媒体内容隔绝开来,保护了儿童的权益,但是政府难免会被指责侵犯公民的言论自由。为了保护儿童而又不损害成年人的利益,政府要求媒体对于收看者的年龄进行严格的认定。这样,成年人可以自由选择和收看“成人内容”,同时又避免儿童通过网络接触到有害信息。《儿童在线隐私保护规则》(COPPA)就要求的经营者必须通过信用卡付款及账号密码等技术手段,对于未满十八岁的青少年进行限制进入措施[5]。(3)在使用媒体的过程中保护儿童的隐私权不受侵犯。儿童上网人数的不断增加使得儿童隐私权的保护成为一个重点。为了防止儿童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或家庭地址等)泄露而被非法使用,给儿童和家长造成危害,《儿童在线保护法案》规定,任何网站泄露了某个儿童的个人数据,而这些数据又用于涉及对该儿童的犯罪活动,那么该网站将被。《儿童在线隐私保护规则》要求与儿童有关的商业网站经营者或有意向儿童搜集个人资料的网站经营者必须获得家长的同意,并明确告知信息的用途。如果家长拒绝,网站必须停止搜集并删除之前搜集的所有信息[6]。

2.制定行业规范进行自律。传媒业通过制定相关的行规来进行自律,也是美国儿童保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既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也是政府严格的管控压力下传媒行业的自觉行为。美国的行业协会能自行制定各种行业规则,进行媒体内容方面的自我规范。如全国广播协会在1929年制定了第一部无线电广播规则,在1952年又制定了电视规则,1990年又出台了一套针对儿童电视、下流与言行、暴力和吸毒等四方面内容的节目设计原则[7]。

电视分级制度是美国媒体行业自律的主要方式。这种电视分级办法是以适合受众的年龄为标准将电视节目分为六个等级。电视分级制度是模仿美国电影分级制确定的。不同的是,电视节目分级由节目生产商自我定级,而不是像电影分级一样交给“分级委员会”这样的专门机构进行分级。这主要是因为电视节目制作速度快、数量庞大,只好由节目生产机构进行自我定级。

电视节目分级制降低了低俗电视节目对儿童的不良影响,家长根据节目级别选择适合儿童观看的内容,这样突出了家长的重要作用。不过,就算进行了内容上的分级,也还是不能保证万无一失。节目生产机构自己为节目定级,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客观性和准确性很难得到保证。一些节目生产商为了商业利益,在定级时对于某些暴力或者色情的场面会有所保留。

除了电视以外,针对网络传播内容的分级标准目前主要有:万维网联盟1996年提出的PICS(网络内容选择平台)方案、国际内容分级协会提出的RSCAI方案、安全冲浪组织的Safe Surf方案等。和电视内容分级一样,在实践中这种技术政策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但是“毕竟还是提供了一种基础性质的内容分级框架”[8]。

在美国儿童网络媒体的发展中,“安全”原则是一个最大的共识。一方面许多大型的网络内容服务提供商增加了大量适合儿童浏览的高质量的网络内容,另一方面有责任感的网站通过严苛的自律保护儿童的网络使用安全。著名的企鹅俱乐部网站在安全性方面的规定就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商业效益。它被授予了儿童隐私保护的认证。该网站采用一种称作“高安全聊天模式”的设置,儿童进行线上交流时不能直接输入词汇,只能从列表中选取网站提供的短语和句子进行聊天。在网站上说了脏话的会员,会被系统自动禁止入内二十四小时。企鹅俱乐部安排专人从事网络巡视工作,以便及时发现并纠正不恰当行为[9]。虽然完全杜绝网络中的不安全因素还不现实,但是美国儿童网站的很多做法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尤其是当相关法案的颁布还需论证和等待的过程中,行业自律是一种非常有用且高效的保护方式。

3.社会监管。社会监管是美国广播电视及网络内容监管的重要一环。它一般表现为民众、市民团体(社团)或研究机构的意见或看法。在美国儿童媒体保护政策的体系中,社会监督通常分为社会团体和研究机构监督两种。

市民团体能够帮助形成广播电视行业的立法及政策环境,同时可以和媒体行业直接交流,对行业的自我规范施加影响。美国《儿童电视法案》就是在“改进儿童电视节目行动”组织、“家长与教师联合行动委员会”、联邦工会委员会以及一些黑人社团、宗教团体等的压力下由联邦通讯委员会和国会进行调研与听证后出台的。美国有一些类似家长协会的组织为保护孩子们不受色情、暴力情节的影响,通过收集电视节目中不适合儿童观看的内容信息,年度报告,以此对电视内容进行监督。

在美国有很多研究机构对广播电视的内容和社会影响展开研究,这些研究对商业性的广播电视内容起着间接的监督作用。研究机构或社团通过研究,公开发表自己对节目内容的意见,对广播电视媒体形成一定的舆论压力,以达到监管的目的。美国政府鼓励和支持各研究机构对儿童网络安全的领域进行研究。例如,《为电脑空间的儿童而行动》(1996)研究报告就得到美国贸易委员会的支持[10]。这些研究一方面为各种儿童网络保护的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在激发儿童网络安全保护的社会意识上起到显著的效果。

4.宣传教育。美国尤为重视对家长进行教育,使家长能够有意识和有能力对儿童进行网络安全教育。美国联邦调查局这样的机构也出台了专门的《互联网安全父母指南》。

在美国的中小学教育体系中也强调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指导未成年人了解并理解媒介,从而学会辨别内容,在接触媒体的时候进行自我保护。“保护”意识是美国媒介素养教育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保护”是指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抗拒不良媒介内容影响的途径。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最重要的作用是让学生免于受到不良媒介(酗酒、吸毒、暴力、色情等)的影响。只有让学生充分了解媒介对自己的意义,排除不良干扰,才能合理利用媒介。他人保护与自我保护相结合可以更为有效的净化儿童的成长环境。

二、美国媒体监管中的儿童保护

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的儿童媒体政策形成了一个由政府、社会、家长、学校以及儿童本身参与其中的,包括法规、行规、社会舆论和教育体系在内的较为完善的保护体系。虽然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对我国的儿童媒体保护体系的建构仍然具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1.完善儿童媒体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增强执法力度。我国的法律法规当中也有一系列针对儿童权益保护的媒体政策。比如,《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第十八条也规定:“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互联网出版内容不得含有诱发未成年人模仿违公德的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行为的内容,以及恐怖、残酷等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1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制作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暴力、凶杀、恐怖、等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以及网络信息等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等[12]。

但是,目前我国法律法规中的相关标准和处罚力度弹性较大,有些甚至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这导致在执行的过程中往往缺乏约束力。同时,单纯依靠各级行政机关对数量庞大的媒体内容进行监管,显然难以收到理想的监管效果,而阶段性、运动式的治理方式更缺乏长远的影响。

2.重视利用技术手段对媒体内容进行“过滤”。200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出台。当中规定:“推广绿色上网软件,为家长监管未成年人在家庭中的上网行为提供有效技术手段。各有关部门要依法治理利用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远程通信工具和群发通信传播有害信息、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违法行为。”[13]实际上,由于家长本身的文化层次差异,推广遭遇了很大的阻碍,需要更为强有力的技术和监管手段才能儿童上网环境的安全性。

3.社会团体和科研组织的监督缺位,不能很好的对政府监管进行补充。面对海量的媒体信息,政府部门可以适当鼓励和借助社会力量,与社会团体或者家长群体进行合作,委托相关的科研机构定期媒体监测报告,以便对儿童保护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更为有效的监督。目前,我国在这方面还有探索的空间。

4.增强社会责任感,媒体行业应出台相关的行业标准进行自我约束。完善儿童媒体的相关法律制度,在法治的框架下,敦促媒体行业尽快出台行业自律标准,这需要引起学界和政府的检讨与重视。在当前相关法律的颁布还需时日,一味等待并不能解决问题。制定行业规定进行媒体自律是一种较为灵活,且高效的保护方式。

5.加强宣传,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儿童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各种渠道面向全社会,尤其是家长群体进行儿童媒体保护的宣传,提升整个社会对于儿童媒体保护的重视。在学校教育中适当增加媒介素养类的课程,提倡自我保护。

注释:

[1][2]汪 露:《析美国传媒政策中对少年儿童的保护》,载《电视研究》2007年第4期。

[3]张天蔚:《北青时评:美国为何立法整顿"电视节目色情"》,载《北京青年报》2006年6月18日。

[4]据http:///commission/original.shtml[DB/OL]。

[5]据http:///thelaw.htm[DB/OL]。

[6]于 珍:《美国儿童媒体政策的演进述评》,载《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年第4期。

[7]黄春平:《五管齐下 正本清源——美国商业广播电视内容监管》,载《传媒》2010年第6期。

[8][10]何恩基:《美国儿童网络保护政策分析》,载《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第4期。

[9]葛 甲:《美国儿童网站 安全第一》,载《网络传播》2010年第12期。

[11]中国法制出版社编:《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及其配套规定——法律及其配套规定丛书》,[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