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住宅设计范文

住宅设计精选(九篇)

住宅设计

第1篇:住宅设计范文

关键词: 住宅建筑;设计;问题及解决方法

Abstract: With China's social development and sustained economic grow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China's housing construction has entered a stage of rapid development. People are increasingly concerned about the residential and the quality of the residential has also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Housing construction in the form of more and more showing diversity. In numerous forms of housing construction in the design process, how to design affordable, personalized and meet the owners of the growing housing demand for residential housing design must face.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problems in the residential building design, personal recommendations.

Keywords: residential building; design; problem and solutio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 言:随着人们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对住宅的要求已不再简单地满足于有房而居,而是对住宅条件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种需求的变化给我们的住宅设计带来新的课题和更高的要求。如何做出既舒适、安全同时又符合人们精神物质要求且经济实用住宅的设计,以适应住宅市场的变化,满足住宅消费需求,成为建筑设计人员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由于住宅商品化、市场化以后,各种各样的住宅都用涌现出来。这些住宅无论从建筑的功能、形象以及环境质量上都与以前的住宅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样的一派大好形势大大地推动了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但同时,有的为了标新立异,甚至片面追求新奇、与众不同,而影响了使用甚至影响安全,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设计不合理的现象。本文就住宅建筑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详细阐述了个人的观点,以供大家参考交流。

1 不分场合地采用 “错层式”

错层住宅指的是一套住宅内的不同使用功能用房,如起居室、卧室、卫生间、厨房等建筑在不同高度的平面上。其建筑特点是 “静态”与 “动态”相结合,用30公分至60公分的高度差进行空间隔断。形成多个不同标高平面的使用空间和变化的视觉效果。错层这种空间处理手法最初是用在小别墅上。它们面积较大,布局比较灵活,层数低,结构抗震要求不高。为了使室内空间有些变化,或者在一个大空间中以空间高低的变化来划分出两个或多个不同使用功能的空间 (如客厅、餐厅等)。在这种情况下,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处理手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房型的要求越来越挑剔,精明的开发商摸透了消费者的心理,建房时也越来越把精力注重于居住生活空间的舒适性。因而错层住宅也应运而生。但是错层住宅也存在一些弊端,如果不看对象不分场合地滥用,那就欠妥了。

小面积户型不应采用错层式。有的住宅,面积不大,100m2 -120m2 左右,客厅、餐厅面积也较小,为了做出错层,免不了踏步的设置,而踏步却占了一定的面积,即产生了 “垃圾面积”,这不但减少了使用面积,而且由于踏步的空间分界作用使空间显得小气,不能体现错层建筑“空间变化美”的优点。

在地震区应避免采用错层式。根据抗震规范要求:

1)在建筑物的整体布置上,应尽量保持体形上的对称和简单,质量和刚度的对称和均匀分布,避免平面上和立面上的突然变化和不规则的形状。

2)建筑的平、立面布置宜规则、对称,建筑的质量分布和刚度变化宜均匀,楼层不应错层。按照上述抗震规范要求,错层住宅的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要相互协调,虽然错层住宅一般体型也较简单,重量、刚度均匀分布,但毕竟它的立面和平面有了变化,故必须深入研究确保工程质量。错层结构与传统结构的受力方式不同,特别是同一楼层的梁、板等受力构件不在同一平面,若错层的高差较大时,必须要使某一个方向的立面连续梁间断成错落连接,形成剪切式构架。这就迫使构件传力不连续性,造成传力线路曲折迂回,在柱接点处产生剪切、旋转,无形中增大了地震能量的输入。不可否认,在建筑住宅错层结构设计中都有抗震结构受力计算并采取抗震加固措施,但是这种抗震结构计算及其加固构件能否经得起设计地震强度的考验,需要历史来证明。在建筑抗震理论远未达到科学严密程度的今天,单靠计算,很难使建筑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因此要着眼于建筑总体抗震能力的概念设计,把握房屋体型、结构体系、刚度分布、构件延续等几个重要方面,从根本上消除建筑中的抗震薄弱环节,再辅以必要的计算和构造措施,才能使设计出的住宅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足够的抗震可靠度。

2 小面积选用跃层

在多层、高层住宅中,设计跃层式住宅是国内近几年才出现的,跃层式住宅一般是在独户式二层住宅中采用,在户内设置楼梯为垂直交通。一般每户在同层内布置房间,完全可以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目前在多层、高层住宅的中间层大量出现的跃层式住宅,主要是为追求变化和气派的室内空间,并无其他功能的要求。在户内设楼梯的跃层不利于老弱及儿童上下使用,许多家庭里有老人、有小孩,这对老人和小孩的活动来说却是建造了障碍。且楼梯要占用一定的房间面积,对于面积不太大的套型更不适用,为追求形式,在多层、高层住宅中间层且每户面积不大的套型做跃层式是不可取的。另外,不少住宅户内楼梯坡度设计太陡,步宽尺寸不足,存在居住隐患很大。对此建议:多层住宅的顶层可做跃层式住宅,以扩大居住面积,丰富住宅建筑造型。对于使用面积在80m2-100m2 的大众住宅不宜选择跃层式住宅,以减少户内楼梯占据的有效面积。

3 厨房和卫生间的不足

第2篇:住宅设计范文

关键词:住宅结构;设计;问题分析;对策

Abstract: In the residential design,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that we do not pay attention there will be mistakes. With the author many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thinking of a number of issues in the design of residential structures.Key words: residential structure; design; problem analysis;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2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前言:

住宅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住宅质量的好坏主要由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两个方面来衡量。相对而言,住宅设计是一项繁重而又责任重大的工作,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适用、经济和合理性。但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常常发生住宅结构设计的种种概念和方法上的差错。我国自2000年全面推行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制度以来,通过施工图设计审查发现并纠正了不少违反《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及其他一些违规设计问题,对规范设计市场秩序,确保设计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参加施工图设计和审查的工作经验,对住宅结构设计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住宅结构设计满足结构设计规范要求应注意的问题,并重点论述了住宅结构概念设计和地基设计,以避免或减少上述类似的情

况发生,确保住宅设计质量能上一个台阶。

1住宅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1防火设计问题比较突出

一些设计人员对防火规范、规定不熟悉,对建筑物分类有错误,导致在设计中对防火标准执行有误,消防处理不当,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一些重要场所的安全疏散出口、疏散门开启方向不正确,影响安全疏散;有些设计中的防火分区面积过大,防火间距过长,设计存在随意性;有些消防设施设计不合理、不配套,建筑物一旦失火,消防设施将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1.2部分结构设计不合理, 安全隐患比较多

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7. 1. 8条(强制性条文)规定“底部框架- 抗震墙结构,上部的砌体抗震墙与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墙应对齐或基本对齐”。有些设计把底层设计成大空间,抗震墙很少,上部砌体抗震墙大部分与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墙不对齐,造成结构体系不合理,传力不明确;有些设计中抗震分类、场地类别选用错误,导致整个结构设计错误。一些混凝土构件,特别是悬挑构件的最小配筋率达不到要求,有的相差一半,有的甚至一半都达不到;有些设计中荷载取值没有按规范要求来确定,存在漏算错算现象;有些结构设计与提供的计算书不一致,结构强度远远低于计算结果,设计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1.3设计深度达不到规定要求

一些设计人员制作图纸“偷工减料”,设计粗糙,过于简单,施工图中应有的系统图、大样图、相关剖视图漏缺;一些重要的、应该用图纸反映的内容只标注“见图集”、“由设备厂家确定”等,施工图设计表述不全,细部大样不详,不能反映工程的全貌;一些重要的设计依据、设计参数、工程类别、安全等级、耐火等级、防火消防处理等在设计总说明中没有标明或交待不全。

这些问题的产生,有的是由于设计人员没有对一般住宅尤其是多层住宅设计引起高度重视,盲目参照或套用其他的设计的结果;有的则是由于设计过程中对设计规范和设计方法缺乏理解;还有的是由于设计者的力学概念模糊,不能建立正确的计算模式,对结构电算结果也缺乏判断正确与否的经验。

2住宅结构设计的规范要求

为避免出现上述结构设计问题,在住宅结构设计时首先必须从结构计算和构造上满足规范的相关要求。

2.1结构计算应注意的问题

(1) 免荷载计算的错误。诸如漏算或少算荷载、活荷载折减不当、建筑物用料与实际计算不符,基础底板上多算或少算土重。

(2) 底框砌体结构验算。底部剪力法仅适用于刚度比较均匀的多层结构,对具有薄弱层的底层框架混合结构,应考虑塑性变形集中的影响,通常对底层地震剪力乘以1. 2~1. 5的增大系数;底层框架混合结构的剪力分配不能简单地按框架抗震墙的方法。因为底层框架结构中只有底层框架抗震墙,应采用双保险的方法,抗震墙承担全部剪力,框架按刚度比例承担剪力。刚度计算时,框架不折减,抗震墙折减到弹性刚度的20% ~30%;应考虑底层框架柱中地震作用产生倾覆力矩所引起的附加轴力。

(3) 避免楼板计算中方法不正确。连续板计算不能简单地用单向板计算方法代替;双向板查表计算时,不能忽略材料泊松比的影响,否则由于跨中弯矩未进行调整,将使计算值偏小。

(4) 对电算结果的正确性作出有效评价。目前结构计算大多采用结构设计计算程序进行计算,如何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因此必须根据工程设计的经验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其正确与否,决定能否作为施工图设计的依据。

2.2构造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 注意构件最大配筋率和最小配筋率的限值。尤其是在抗震设计中既要保证建筑结构在地震发生时具有一定的延性,又必须满足最小配筋的要求。

(2) 严格按照规范要求,保证钢筋在各个部位所需满足的锚固、延伸和搭接长度,材料选用也必须满足强度要求。

(3) 为了防止屋面温度应力引起的墙体开裂,必须采取有效的通风融热措施。

(4)按抗震构造要求设置的构造柱,应在整个建筑物高度内上下对准贯通,上至女儿墙压顶,下至浅于500mm基础圈梁,或伸入室外地面以下500mm的构造柱与圈梁、楼板和墙体的拉接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3住宅结构设计的概念设计与地基设计

3.1必须及早介入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

住宅设计无论是多层砖混或框架剪力墙结构,都不同于以往的静力设计,必须从抗震的角度,采用二阶段设计来实现三个水准的设防要求。为此,结构设计人员必须及早介入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否则将会导致建筑结构设计的不合理,给以后的结构设计带来难度。住宅结构的概念设计是指一些在计算中或在规范中难以作出具体规定的问题,必须由工程师运用“概念”进行分析,作出判断,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结构破坏机理的概念、力学概念以及由震害试验现象等总结提供的各种宏观和具体的经验等。这些概念及经验贯穿在方案确定及结构布置过程中,也体现在计算简图或计算结果的处理中。住宅结构的概念设计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幢建筑物的设计,如果没有事先经过全盘正确的概念设计,以后的计算模式再准确、计算再精确、配筋再合理,也不可能是一个经济、合理的优秀设计工程。因此在建筑物的方案设计阶段应正确把握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对不同形式的住宅建筑掌握各自概念设计中容易疏忽的要点。

(1) 对一般多层砌体住宅结构,应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做到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纵横墙的布置宜均匀对称,沿平面内宜对齐,沿竖向应上下连续;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不宜采用无锚固的钢筋砼预制挑檐。

(2) 对钢筋砼多、高层结构住宅,力求做到结构布置尽量采用规则结构。对复杂结构,可以设置防震缝,把它分割成各自规则的结构单元。结构布置以少设缝为宜,一旦设缝,则应使防震缝的设置与伸缩缝、沉降缝相统一;框架与抗震墙等抗侧力结构应双向布置,以便各自承担来自平行于该抗侧力结构平面方向的地震力;框剪体系的各抗侧力结构要形成空间共同工作状态,除了控制抗震墙之间楼、屋盖的长宽比及保证抗震墙本身的刚度外,还需采取措施,保证楼、屋盖的整体性及其与抗震墙的可靠连接。

3.2加强住宅地基结构设计

为防止或减少由于地基沉降或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构件开裂或破坏,可以从建筑措施、结构措施、地基和基础措施方面加以控制。诸如:避免采用建筑平面形状复杂、阴角多的平面布置;避免立面体形变化过大;将体形复杂、荷载和高低差异大的建筑物分成若干个单元;加强上部结构和基础的刚度;同一建筑物尽量采用同一类型基础并埋置于同一土层中等一系列措施。地基的结构设计应分别就高层建筑与多层建筑考虑不同的设计。

(1) 对高层建筑来说,由于需要一定的埋置深度,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基础一般采用桩箱或桩筏结合的形式。此时应保证箱体的整体刚度,群桩布置的形心应与上部结构重心相吻合;当土层有较大起伏时,应使用同一建筑结构下的桩端位于同一土层中,并应考虑可能产生的液化影响。

(2) 对多层建筑而言,从经济的角度考虑,一般不愿意采用长桩的方案。但对软土层覆盖层厚度较大的地区,一般都需要经过地基处理的方式来达到控制建筑物沉降的目的。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方式类型较多,但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案前,必须认真研究上部结构和地基两方面的特点及环境情况,并根据工程设计要求,确定地基处理范围和处理后要求达到的技术指标,以及各种处理方面的适用性。同时综合考虑处理方案的成熟程度及施工单位的经验,进行多方案比较,最终选定安全实用、经济合理的处理方案。地基经处理后,还必须满足规范所规定的强度和变形要求。

4结束语

总之,建设工程是一种特殊商品,工程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其工程设计质量不仅关系到工程的投资效益、使用要求,而且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抓好设计质量管理工作显得非常重要。针对当前设计质量状况,设计单位应加强内部的质量管理,设计管理部门要加大对设计质量的监督管理,结合施工图设计审查、专项检查、质量抽查等工作,加强对业主、勘察、设计单位的市场监管力度。特别是设计单位在进行住宅结构设计时必须在满足国家设计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加强住宅结构的概念设计和地基设计,才能提高住宅结构设计水平,确保住宅设计质量不断提升,以使住宅的结构设计工作做到更安全、更合理。

[参考文献]

第3篇:住宅设计范文

关键词 设计原则;设计理念;道路交通系统规划;景观绿地系统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8-0059-02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的改善,大家对居住的标准有了更高的要求,由原来纯居住要求已上升到追求舒适和享受的高度,这对我们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尤其是对一些先天优势比较好的地块来说,我们更应该倾注更多的心血挖掘出地块的自身优势,设计出适宜人居的优秀社区。

设计不仅要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地方法规,还应收集大量资料,了解当地的气候、日照、水文以及风土人情;同时还应该了解地块的周边环境及现状交通,尽量挖掘设计地块及周边的优势。在具体的设计中,应把握好设计原则,设计理念、道路交通系统规划、景观绿地系统规划等。

1 规划原则

1.1 生态优化原则

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现代化高品质居住小区的根本,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居住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生态优化原则提出的依据是全球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积极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充分合理地利用和营造当地的生态环境,改善住宅区及其周围的小气候,实现住宅区的自然通风与采光,减少机械通风与人工照明,综合考虑交通与停车系统、供排水系统、供热取暖系统、垃圾收集处理系统等小区物质系统的建立与完善,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营造出生态优良的小区环境。

1.2 社区发展原则

1)充分考虑如何适应与满足人的需求是住宅区规划设计的基本核心内容。1954年,马斯洛提出“需求等级学说”。该学说认为人的需要的产生是一个从低级的生理需要到高级的自我实现需要的发展过程,只有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才可能产生对高层次需要的需求。由此推出,在整个人类社会中,各层次需求的人的数量呈金字塔型;2)在住宅区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应从满足人的需求出发,充分考虑住宅区的适居性、识别性与归属性以及营造具有文化与活力的人文环境。其中,卫生、安全、方便和舒适是住宅区适居性的基本物质性内容。卫生包括环境卫生与生理健康卫生;安全包括人身安全与治安安全;方便是指居民日常生活的便利程度;舒适则既含有与物质因素有关的生理性方面的内容,也包括与物质因素和非物质的社会因素相关的心理性方面的内容。

1.3 社区共享原则

住宅区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全体居民对住宅区财富的公平共享,包括设施共享、景象共享、服务共享与公众参与。社区共享原则要求住宅区的规划设计应该在设施选择上注意类型、项目、标准和消费费用的大众化,在设施布局上注意均衡性与选择性,在服务方式与管理机制上注意整体性与到位程度,以直接面向住宅区自身的居住对象。公众参与是住宅区全体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保证机制和重要过程。公众参与包括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社区建设、社区发展决策以及社区信息交流等内容。

1.4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实行整体考虑、长远规划、分期建设,充分考虑规划实施中各阶段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基于新征用地的地形地貌条件,提供合理、可行、富于弹性的开发计划和设计手段,针对规划区的开发建设,提出循序渐进的发展模式,形成良性循环、滚动开发的机制,从而适应市场的变化。

2 设计理念

2.1 “大景观”的设计理念

1)规划运用“大景观”的设计理念,对场地不可复制的自然资源加以利用。并适当设计水系,并沿水系设计绿化主轴线,使建筑和人与水亲密接触,充分享受水景的宁静与清幽;

2)水环境设计的特色在于:在保持原有水系轮廓面积不变的条件下,将水系引入小区内部,形成社区活水循环景观,活水营造出湖、河、溪的丰富变化。使院内有交流有风景,打造真正意义上的高品质社区。

2.2 “生态养生”的设计理念

1)生态养生是本次规划的一个主题,规划设计通过多层次的空间将阳光、运动、健康贯穿到小区的各个区域,使整个小区充满生机和活力;

2)在小区内部,儿童游乐场、老年人活动场地、成人健身器械等的设置,促进了居民活动,使人们在享受闲适景观环境的同时,舒展躯体,展现健康运动的魅力,成就社区的别样风景。

3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小区道路除应满足消防要求外,小区道路应人车分流,路网分级应明确,即小区路-组团路-宅间小路三级。其中小区路6m:组团路4m,宅间小路2.5m,并应设计人行景观路,满足居民休闲,散步需要。

4 景观绿地系统规划

1)居住区的景观绿化是城市绿化的延伸和有益补充,不论是对城市环境的改善还是对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为居民创造一个自然、轻松、幽雅的生活环境,使居民在紧张的工作、学习之余,将休闲、健身、娱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得到精神享受,又可增长科学知识;

2)绿地设计以人为本,满足景观功能的同时,强调可利用性和可进入性,利用植物创造可观、可闻、可品、可憩和可赏的田园式园林,可移植少量较大乔木,做到景观的快速形成。

总之,要想做好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需要全面考虑多种因素,最终使住宅小区成为一个融人工和自然完美结合,且适合人居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并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给小区未来品质的提升和发展留有余地。

参考文献

第4篇:住宅设计范文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家用电器进入了千家万户,居民对电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在当前城乡电网改造、城镇居民用电实现一户一表的形势下,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良机,开拓居民用电市场,进行居民用电户表改造和室内电气改造正逢其时,规范住宅电气设计对正在改造的旧住宅电气安装和新建住宅的电气设计具有一定意义。

第5篇:住宅设计范文

厨房功能是储存生活必备的食品和烹调食品,以提供全家人的餐饮。其空间大致可分为储存、洗涤和烹调三个区域,厨房可以称为家庭的工作中心。任何厨房设计,均应以食品贮藏和准备、清洗和烹调过程为依据。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住宅设计都很重视厨房的位置、面积的大小以及烹饪的操作流线,合理的设计可以为操作方便、提高效率、节约时间创造条件。

厨房中,通常包括三个主要设备:灶台、操作台和洗涤槽。操作者在三者间的活动路线形成一个三角形,称工作三角形。一般,三角形三边之和应不超过6.7m,并以4.5-6.7m为宜。洗涤槽和灶台之间的路程来回最频繁,因此,建议将此距离缩到最短。围绕每一设备的工作面和贮藏柜应因地制宜根据实际需要情况放置。

如今,不少家庭厨房电器化程度较高,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上、下水管道、电及煤气管道的走线,要给各种电器留出专用空间。厨房的设计应以人体工学原理出发,考虑减轻操作者劳动强度,方便使用。设计时应合理布置灶具,必须充分考虑这些设备的安装、维修及使用安全。操作台及煤气炉灶最好为柜体式,材料应牢固耐用并便于清理,高和宽应与水池规格相统一;灶台与洗涤槽最好置于不同的工作台上,以免互相干扰。洗涤槽的选用应考虑耐用、易于清洁且易与地柜相结合,并应尽量置于窗前,水龙头应采用有冷热水功能的专用厨房龙头。

二、起居厅设计

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和人们对家庭精神生活的要求提高,人们对住宅内起居厅的使用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住户希望起居厅成为起居、就餐、娱乐、接待客人、家庭团聚等公共活动的共用空间。因此,起居室便成为住宅的中心首脑空间和对外的一个窗口。它应该具有较大的面积和适宜的尺度,同时,要求有较为充足的采光和合理的照明。面积一般在20平方米左右的相对独立的空间区域是较为理想的起居场所。

起居厅是家属聚会、娱乐和会客之处,不宜采用狭长形、异形,以方正、宽敞、明亮较佳。尤其要处理好厅内交通,防止出现交通面积过大、房门过多,影响使用功能的弊端。要使客厅具有足够的少受干扰、相对稳定的空间,减少使用面积浪费。围绕起居厅的空间主要布置有入口、厨房、卫生间、卧室,所有这些房间的门洞、活动区域划分、走道布置,这三者之间的平衡与矛盾构成了起居厅的设计。门洞的数量与位置决定了走道的多少与方向,走道的数量和方向划分了起居厅的活动区域,所以在起居厅设计中门的数量与功能作用成反比,有二至三个门的厅,对其功能影响不大,有四个门的厅,其交通面积增多,使用功能就会降低,有五个门以上的厅,作用就很小,基本只起着过道的作用,门洞的数量与位置起着决定性作用。

起居厅的空间组织还应考虑家具布置的合理。客厅的家具应根据该室的活动和功能性质来布置,整个起居室的家具布置应做到简洁大方,突出以谈话区为中心的重点,排除与起居室无关的一切家具,这样才能体现起居室的特点。一个房间的使用功能是否专一,在一定程度上是衡量生活水平高低的标志,并从其家具的布置上首先反映出来。为了避免对谈话区的各种干扰,室内交通路线不应穿越谈话区,门的位置宜偏于室内短边墙面或角隅,谈话区位于室内一角或尽端。以便有足够实墙面布置家具,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独立空间区域。

三、餐厅设计

餐厅是一家人就餐聚会的重要场所。家具主要是餐桌、椅和餐饮柜等,它们的摆放

与布置必须为人们在室内的活动留出合理的空间,这也是餐厅平面设计的依靠。

餐厅在居室中的位置,除了客厅或厨房兼餐室外,独立的就餐空间应安排在厨房与客厅之间,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从厨房将食品摆到餐桌以及人们从客厅到餐厅就餐耗费的时间和空间。如果餐厅与客厅设在同一个房间,餐厅应当与厅在空间上有所分隔。可通过矮柜或组合柜或软装饰作半开放或封闭式的分隔。餐厅与厨房设在同一房间时,只需在空间布置上有一定独立性就可以了,不必要做硬性的分隔。总之,不论餐桌布置在何地,必须尽可能地和厨房靠得近一些。

四、卫生间的设计

卫生间实际上由厕所、浴室、洗面化妆、家庭洗涤、储物等空间组成。卫生间有一定的私密性,因而卫生间在住宅中的位置,不宜正对入口或者直接对起居室开门。向起居室开门不仅会让使用者感到不便,而且会把卫生间气味带进起居室内,从而破坏室内环境气氛。卫生间面积应根据卫生设备尺寸和人体活动空间来确定,并非越大越好。

住宅中的卫生间最好采用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采光窗地比不小于1/10,通风口面积不小于地板面积的1/20。无通风窗口的卫生间,必须设置通风道或机械等措施排气,门下留缝或门窗下部设百叶进风。

卫生间是住宅中用水最多的空间,应注意防水和排水。设计时应以排为主,以防为辅。地面标高宜低于室外地面10-20mm,以免积水外流,并应有不少于5‰的坡度坡向地漏。防水层应作在楼地面面层之下,四周与墙接触,向上翻起,翻起高度一般为高出地面250mm左右,设有淋浴时墙面防水高1.2-1.8m。防水层应全封闭,宜选用无缝防水材料。地面、墙面、顶棚应选用防水、光洁、不易滑的材料。

五、阳台的设计

阳台在住宅中起到重要作用,是直接接触室外空气、阳光之处,应尽量发挥它的绿化、休息、观景、乘凉、健身等多个功能(相邻厨房的工作阳台还有助厨工作功能),面积不要过小。有条件者,还可设计大面积阳台、多个阳台,以至面积比阳台大得多的无顶盖的露台,使之成为空中私人小花园,让人住得更惬意。

【摘要】研究人的居住行为规律对提高未来住宅的设计水平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住宅平面设计是直接建立室内生活价值的基础工作,本文展示了住宅设计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住宅平面设计以人为本建筑设计

第6篇:住宅设计范文

关键词:住宅设计;居住功能;变化趋势;建筑材料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住宅建设迅猛发展。随着住房改革的推进,住宅成为社会消费的热点,人们对住宅的要求从初期的只要住得下逐步发展为要住碍好,因此住宅设计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我国住宅设计水平稳步上升,到20世纪90年代末,住宅设计开始注重倡导使用功能合理、套型变化多样、空间利用充分和环境效果良好的设计理念,使住宅设计有了较大的进步和发展。

1我国住宅设计的变化趋势

1.1 住宅居住功能发生变化

住宅包含了2个功能:一是作为建筑实体本身的生理居住功能;二是其所蕴含的人文价值。我国的城市住宅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这一时期开始大规模建设,满足了这一时期巨大的住宅需求量。实现了住宅最基本的功能——生理居住。这一点,我国许多大中型城市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都已做到,特别是深圳、广州等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大量的高层住宅解决了日益增加的城市居民的居住问题。然而,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逐渐意识到住宅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与户型设计的重要性.对理的强调开始被对感的要求所替代。从最初对高层住宅的向往转变为对西方风格住宅的追捧,无论是消费者还是设计师逐渐意识到一个问题,即我们自己的文化正离我们远去.我们的生活被强加的西方模式所同化。

1.2住宅设施所发生的变化

煤是过去住宅中常用的一种能源,不管是做饭还是取暖几乎都会使用煤,特别是北方地区用得更多。为此,设计住宅时必须考虑在厨房内配备能够烧煤的炉灶及烟囱,这就导致建筑外观存在一定缺陷,而且烧煤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对煤气的使用量逐年增加,20世纪80年代以后,住宅设计中开始用煤气台代替原来烧煤的炉灶及烟囱。从功能要求出发,在厨房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安装水池,还要考虑煤气台的油烟排除、通风及各种电器的电源位置。目前,北方城市基本实现了集中供暖,这种供暖方式大大减少了民用烟囱的数量和对空气的污染,并且能源计量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实现了三表分户计量,有效地解决了收费难的问题。

1.3住宅套型发生变化

过去设计住宅时,对住宅功能没有太多的要求,设计标准也不高,同时每户家庭成员较多,有的家庭几代人同住一起,因此居室的功能也是多样化的,基本都具有“三小一大”的特点。其中“三小”指的是厨房、厕所和客厅较小,一大指的是居室较大。现在的住房设计要求较高,居室、卧房、餐厅、厨房等都要求分开设置。当前,随着人们的生活品位发生变化,在进行室内设计时越来越贴近自然,更加注重对各种功能空间的组织和搭配,在做到“餐寝分离”“居寝分离”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起居空间的开门数量,对于入户过渡空间等其他方面的设置也更加注重合理性。相比原来的设计,厨房和卫生间的布置及设备配置都有了很大改善,并且住宅内部空间的利用率也逐步提升。同时,设计师能根据居住者的具体情况设计适合的户型,使住宅的适应性与灵活性有了明显的提高。目前,很多有实力的设计师在设计住宅时都体现出一定的超前意识,这是因为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住宅并不仅是一种高价耐用的产品,随着时间的推移,使用者会提出更多的要求,因此要求住宅所具有的功能与设备配置都能够随着使用者的要求变化而随时调整。

2 生态节能住宅

近年来,我国住宅建筑业持续高速发展,不仅解决了城市居住问题,而且对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建筑业的建造活动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和能源问题。建设生态节能住宅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世界各国的生态住宅可谓方兴未艾,从可持续发展住宅区的市场观出发,发展生态建筑在我国

是大势所趋。作为围家的重要产业。城镇住宅建设快速发展,如果不抓住时机,及时把“生态理念” “节能理念”“自然理念”引入住宅设计中,从而解决住宅自然、环保、节能、生态

的问题,就会对社会、经济、环境产生严重的后果。建设生态节能住宅,能够提高住宅的舒适度,同时能够尽可能地减少屋内墙面的各种质量(开裂、长毛等)问题.改善室内热环境,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节能型住宅能够起到节约能源和合理利用能源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的局面,能够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同时,节能型住宅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保护环境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生态节能住宅设计的技术经济分析,就是在具有一定节能技术的前提下,对住宅在整个寿命期内的综合成本进行评估.包括采暖、制冷、建筑维护和更新的费用,主要是指在住宅建筑的前期策划、住宅方案设计和住宅技术设计的深化阶段,系统和全面地考察生态节能方案的可行性和经济效果,选择合理的方案,从而找到一个最佳投资点,避免由于设计的盲目性而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从而保证建筑项目整个寿命周期的良好投资效果。随着节能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低成本、高效能建筑材料的不断出现,促使建筑综合成本和投资点发生变化。因此,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生态节能不是简单地追求能耗的降低.还必须考虑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住宅是一个商品,必须考虑经济效益,同时作为一种劳动的产出物.住宅还关系到使用者的学习、生活质量及生命财产安全。这就要求设计师必须考虑住宅建筑的社会效益。住宅建筑的使用寿命相当长,而且能耗大,它的外观及能耗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这就要求设计师必须考虑建筑物的环境效益,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实现节能。

3 结语

住宅的设计水平和建设质量关系到人们的生产便利性和生活舒适度。住宅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住宅功能、结构、设备、设施的科学化,以及建筑风格的多样化,规划设计的家园化,为人们创造美好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建国.从节能角度谈住宅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2):144.

第7篇:住宅设计范文

关键词:住宅设计户型设计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287.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the article analyzes modern residential design at present, the main problems of simply introduced the concept of residential design,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modern residential design trend.

Keywords: residential design door model the design development trend

引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环境的综合要求也越来越高,住宅发展商不惜成本地从设计、建造以至营销等方面塑造住宅这一特殊商品,城市住宅区园林化,以及各种各样的概念化包装甚至炒作,或多或少地误导了人们对住宅的选择。对住宅消费者而言,住宅除了实用、安全及居住环境等综合因素之外,居住的舒适性更加重要。住宅户型是指住宅内部的平面布局形式,是满足居住舒适性的关键,也是住宅设计的基础。住宅商品化之后,人们的住宅消费意识不断增强,住宅户型越来越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也直接影响到商品住宅的销售及发展商的利益。因此,好的住宅户型不仅是消费者的需求,也是设计者与发展商共同追求的目标之一。

1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城市住宅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建成的住宅多是应急型.居室型.一次完成型和粗放型的住宅。住宅设计观念没有更新,住宅设计存在不少问题:

1)设计没有充分考虑以人为本,受开发商的干扰.没有顾及居住者的亲身体验设计为粗放型.缺乏设计理论与原则指导.住宅设计观念和方法急待改进。

2)住宅功能不全,住宅性能差满足不了居民日益提高的文化生活的需要。

3)住宅设备配置简陋厨房,卫生间面积过小:管线走向不合理.与住宅空间不配套造成设备安装困难,使用不方便不美观,居民中普遍存在着自己改装住宅的现象。

4)住宅类型单调,改造更新困难。住宅设计缺乏地方性和个性:空间布局与利用灵活性差:缺乏适应多种居住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应变能力。

5)住宅产品与建筑设计缺乏相互配合。不重视住宅产品的设计与生产.住宅建筑与住宅产品模式不协调连接不配套。产品类型少.质量差.生产不配套.供应体制不健全。生产有较大的自发性盲目性.基本上处在分散的自然发展的起步阶段无论在产品种类还是性能质量上离社会要求和建筑工业化都有较大差距。

2住宅设计理念

2.1人性化设计

人性化设计即“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住宅是为人服务的,设计应充分考虑使用者的需求,一切以方便使用者的使用,处处体现人性关怀,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设计原则,也是现行住宅市场上应用最多的一条理念。

2.2高科技节能

现在应用最多的节能技术中大约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应用新的技术,利用高效能源节能。例如:不需要开空调,房子里也会保持冬暖夏凉的地暖地冷技术;应用地热水循环作为能源,进行采暖、制冷的地(水)源热泵技术;家里的一切电器设备的动力都应用太阳能和风能;利用太阳能供应生活用水,采暖系统用水等。这类节能住宅的特点就是利用高效能源节能,尽可能利用自然资源,诸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为住宅服务。

(2)节能住宅就是改善住宅的围护结构热传递性能,从而有效地改善局势的热环境。由于住宅外墙有外墙保温系统,屋顶有屋面保温系统和屋面绿化系统,外窗采用断桥铝合金窗和中空保温玻璃,因此使整个住宅的热传递系数降了很多。冬季,室内的热量向外散射的很少,降低了能耗;夏季,通过外墙进入室内的热量大大减少,窗户再使用低透高反玻璃和外遮阳系统,使节能住宅的隔热性能大大提高,减少了空调的运行时间,节约了运行成本。

2.3绿化生态住宅

绿化生态住宅是从住宅使用者的利益出发,有效地利用自然,回归自然,重复利用能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具体表现为:把阳光、空气、绿色引进每套住宅,大窗口可容纳更多的阳光、空气和景观;采用绿色建材,对环境不产生负面影响,且以后可以再利用;结合绿化来降低能耗,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等。提倡最大化利用资源和最小化排废,提倡重复使用,回收利用,可以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对有机、无机、有害、无害物质分别再利用,以达到最小排出和最大化利用。如在小区中实施中水系统,配备循环水净化装置,循环重复使用再生水资源;收集和利用污水、雨水、流动景观水改善气候环境。提倡整体绿化系统,并非只是绿化率越大越好,而是应该整体考虑绿化,利用乔灌木结合整体园林景观设计,使环境质量明显提高。

3现代现代住宅设计趋势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传统的平面住房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对住房空间的需求,于是出现了以下几种在市场上受宠的户型模式,这些户型均能针对不同消费层次,均能考虑用户需求的“多样性”,它们的出现代表了户型设计的新趋势。

3.1错层户型设计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对住宅的功能要求也变得更多。平面式的户型设计不能满足高要求的功能分区,于是错层户型便应运而生。错层户型又称多层面梯级跃升式住宅,将客厅、餐厅及厨卫等放在下半层,将卧室、书房等对环境要求较高的房间放在上半层,错层户型由于更注重功能区与休息区的分工,一时间受到了很多住户的欢迎。除了将住宅分为两个区外.还有的就是三错层户型,其特点就是将复式和跃式的优点融合在一起,将餐厅、客厅、卧室分别属于三个层面,相互各不影响,“动静”、“干湿”分明,私密性、通风、采光好。

同时错层户型又不同干复式或跃层式住宅。虽然象跃层式一样错开了住宅的层次,实现了更高的功能分区,但错层户型可有效地控制单套住宅的面积,错层可设计出低干10平方米的住宅,让普通住户有能力买到层面丰富,面积、总价合理控制的新型住宅。错层房屋的另一个特点是极大的丰富了家庭生活的层次,扩大了传统的生活空间,使生活显得更为立体。错层住宅在动静分区、私密性,舒适性方面有了提高和完善,满足了当代人对户型舒适性的要求。同时由于其面积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又满足了人们经济性的要求,所以如今成为了市场的宠儿。

3.2复式小户型设计

复式小户型是经济型住宅,是介于普通住宅与别墅之间的一种理想的高档住宅形式,既有普通住宅的经济性,又有别墅的空间感,不失为一种足以推广的户型模式。这类户型属两层合计,层高普遍要低于跃层式住宅。下层设有客厅、餐厅、厨房、洗手间,上层为卧室、书房,室内设有入墙式壁柜,因而复式住宅具备了省地、省工、省料且又实用的特点。复式小户型打破了小户型住宅的平面形式,使生活环境立体化,并且使功能分区更为合理.复式小户型面积虽小,但居住功能齐全,并且其错开的空间又给人一种别致感。因此,深得年轻人的厚爱。

复式小户型的出现极大满足了人们追求的住宅舒适性与私密性,并且面积普遍不大,是年轻白领们的首选,也倍受许多迫求时尚而经济能力却一般人的喜欢。

3.3跃层式户型设计

跃层结构早期主要用于公共建筑上,在住宅的运用最早出现在别墅上,如今发展到了普通住宅中。跃层作为一种单独的户型模式是不同于错层户型的,跃层是一套住宅占有两个楼层,由内部楼梯联系上下楼层,目前的跃层户型模式项目大约有四种:多层住宅楼里的一、二层,以“带花园”为优势条件.再就是小高层的“顶层跃层”户型设置.其三是将高层的顶层设置为跃层户型(这两种类型的跃层形式都能较好的享受顶楼的景观).其四是整栋全部设计跃层户型。

如今跃层住宅引起了很大一部分人关注,其原因是住宅的空间层次大,适合有老人在家的多代人一起居住,并且其相互干扰的程度小。另外,跃层住宅造型较为丰富,屋顶平台又适合老人、儿童活动。跃层适合于面积大的户型,对干小户型面积做法就值得考虑。其原因是跃层住宅的垂直交通―一楼梯是有别于其他其它户型最重要的一点,楼梯必须要占用一定的房间面积,因而减少了实际的使用面积。在面积不大的户型中设一部楼梯会使空间愈发显得紧张,但同时又不能为了增加房间的有效面积而一味的减小楼梯面积,使得楼梯太窄太陡,导致使用不便。因此,跃层户型不太适合小户型住宅,设计跃层户型应以大面积为宜。

跃层式户型适合于经济较为宽裕的中产阶级,他们对住宅的经济性考虑不是很多,而又非常注重舒适性和功能性,所以深受他们的欢迎。

4结束语

现代的消费者们在选择户型时除了解决居住问题外,对住宅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住宅户型设计应充分考虑“人性化”的需求,消费者的需求始终是放在第一位的。设计师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以环保为本,多研究地域特点和市场需求,不断在求变求新中提高素质,才能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

参考文献:

【l】赵财福,朱波.住宅设计的演变趋势【J】住宅科技.2003--01-20

【2】陆元鼎,杨各生/中国民居建筑(上)【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第8篇:住宅设计范文

关键词: 住宅设计 建筑艺术

几年来中国的住宅业发展神速,住宅企业的竞争也已经历了成本/价格竞争、品质竞争、品牌竞争等几个阶段,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我国当代住宅的设计,将重点转向提高住宅设备配置方面。要获得一个高舒适度的居住环境,不仅要注重套型内部平面空间关系的组合和硬件设施的改善,还要全面考虑住宅的光环境、声环境、热环境和空气质量环境的综合条件及其设备的配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日照及自然光。其生理卫生价值极高,对人的生理、心理状态影响较大。在住宅中,最大限度地利用并合理开发自然光资源有着重要意义。住宅的设计将充分利用日影分析原理和计算机辅助设备,来改善日照和用地之间的矛盾,有效地发挥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率。自然采光还涉及窗口布置、窗的构造及所使用的材料等方面,这些也必将引起设计上的创新。 (2)隔声问题在我国的住宅设计中始终是一个薄弱环节,轻质材料在未来住宅中的广泛使用,又会加重隔声的难度。隔声技术包括空气隔声和固体隔声两部分。住宅内,人们可忍受噪音约40~45分贝。为达到这一指标,必须增加门窗的密闭性,并改善墙体构造。多年以来,由于对住宅楼地面的固体传声问题重视不够,住宅内隔声效果较差。在未来的住宅中,加强对楼板的隔声叠层构造和面层处理,将会受到更多的关注。

(3)热环境是直接影响居住舒适度的重要因素。对采暖和空调而言,又涉及节能、造价、维修、管理等诸多方面。目前,对各种采暖方式的研究和采暖系统的开发各具特色,可适用于不同的使用条件。 就其综合效果而言,我们提倡相对集中的采暖方式,但应当改为双管系统、分户计量的方式进行。这种相对集中采暖方式的热源供应,既可以组团为单位,也可以单幢楼或居住单元为单位来组织。 套内集中空调的模式也被普遍看好,但要考虑住户的经济承受力,并努力减少室内噪音。

(4)住宅室内污气及有害气体的排除,是居住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但是,迄今为止,在有效排除厨房、卫生间的污气和有害气体方面仍不尽人意,高层住宅竖向烟风道形同虚设,串烟、串气、串声现象十分严重,且直排热水器屡屡出现事故。居住套内排气、排污装置实际上是一个大系统,尽管装置很好,但由于排风管道或烟道不畅,其设备与设施同样可能达不到功能目标。住宅的通风系统设计,将重点解决烟风道技术问题,研究开发新型专用的烟风道系统和接口配件,形成完整的竖向排烟气的成套技术产品。水平直连排出烟气的作法,具有简便、直接、高效的特点,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得到普遍采用。预计此项技术完善后,将在我国未来的住宅建设中广泛应用。

(5)住宅中各种管道布置的不尽人意,一直制约着我国住宅品质的提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水、暖、电、气各自为政,造成住宅内各种厨卫管道无序空行。在商品住宅中,这种影响也始终没有消除,各种管道尽管经过精心包藏,仍问题丛生,极大地影响了我国住宅厨卫整体功能品质的提高,影响了厨卫整体化、集成化技术的进步。未来住宅设计将以“自家管道不到邻居家去”和“压力管道出户”为原则。

关注“绿色住宅”

所谓“绿色住宅”,应当是健康、有益、节能、低能耗和低污染的住宅。它的基点应是从住户的切身利益出发,营造健康、安全、文明的居住环境,提高住户的居住质量,营造文明的居住环境。“绿色住宅”是涵盖了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新的概念。 当下住宅设计的重要目标,应是营造“绿色住宅”,服务于“绿色住宅”,以“绿色住宅”这个硬件支撑“绿色生活”这个软件。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充分利用居住区基地外部和内部的自然条件,如保留和利用原有地形、地貌、植被和水系,保护古树和文物古迹,继承文化特色。

(2)要把空气、阳光、绿色引进每套住宅内。未来的住宅设计,将会创造一切硬件条件,让人们尽享大自然的赐予。不仅套型设计着重调整各种功能与空间的关系,尺度和色彩也将更符合人的情感需求,而且将通过设计师的创新,改善居住的舒适程度,努力营造一个绿色环境。例如,通过增大窗口可容纳更多的阳光、空气和绿色景观;采取增加保温隔热手段或防热隔膜玻璃等措施,把不必要的热量拒之室外;通过会“呼吸”的绿色建材,不断改善和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让居住更为舒适;通过及时更换室内污浊空气,保持室内空气清鲜,等等。 通过优良的设计,在住宅中重新引进自然通风的概念,将在夏季取代或减少空调的作用。例如,采用明厅、明卧、明厨、明卫的设计,可减少照明用电,利用太阳能并实现光电转化,使太阳能系统和房屋面构造结合为一体,既实用、美观,又可最大限度地利用能源。

(3)“绿色住宅”建设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如何有效地利用资源,即最大化利用了最小化排废。这与“节制”和“节省”有本质的区别。大自然赋于我们各种资源,在技术、经济有保证的情况下,利用各种资源为人服务,供人享用。在享用和接受服务时,一切浪费都是不应该的。但“节制”和“节省”同样也不适宜。我们提倡的最大化、有效化,是要提倡重复使用,回收利用。对不可再生物质要十分珍惜,并着重开发各种替代产品。例如,实施垃圾分类,对分类后垃圾按照有机、无机、有害、无害物质分门别类回收,以达到最小排出量和最大化利用。又如,在小区中实施中水系统,循环重复使用再生水资源,收集和利用雨水改善气象环境等。这些都是未来住宅设计中必重视的问题。 此外,采用绿色建材、环保建材和无放射性建材,对保证居住者的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开展对建材及产品、设备的“绿色认证”工作也是十分必要的。

(4)引导“绿色生活方式”是住区建设和物业管理的核心。如果没有绿色生活意识,“绿色社区”的建设也将无从谈起,已建好的也将被破坏。要在社区的建设中,开展对住户居住行为的引导,并有效加以规范,如爱护环境,节约资源,垃圾分类,自爱自洁,邻里和睦。这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要从一点一滴做起,让“绿色行为”成为生活的必需,让“绿色生活方式”成为一种文化、一种文明和一种时尚。此外,还要在社区内组织起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公民参与机制,组成由政府、环保组织、物业管理和业主参加的联席会,发动志愿者参加,服务于家庭,服务于社区,让环保观念和行为走进每个人的生活。

规划师和建筑师要不断地研究人们的居住生活行为和不同人群的居住需求。“设计住宅首先要设计生活”,这也从某一方面代表着当代及未来住宅设计的趋势。

参考文献

[1]经东风. 住宅设计常见问题解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2]陈光明.现代生态型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分析探讨[J].中外建筑,2009(7)

[3]李晶颖.生态住宅绿色设计浅析[J].山西建筑, 2006(23)

第9篇:住宅设计范文

关键词:住宅电气设计;常见问题;配电系统

中图分类号:TU24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住宅电气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一)供电和配电问题

1 开关选择不符合实际要求

就实际情况来看,不少住宅的电源进线总开关都使用普通的断路器,有些住宅甚至只增设漏电火灾监控系统,这不符合我国的相关规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根据我国《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规定,住宅电源的总进线开关应当设置独立的防火剩余电流动作报警器和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这样当住宅电气的接地装置出现故障时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就可以及时地切断电源,并发出报警信号,从而防止重大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

2 配电方案存在缺陷

物业和电业分属不同的部门,若是配电方案不合理,则很容易引起纠纷。就目前来看,许多住宅的物业计量设备和电业计量设备并没有分开,导致在计量时难以分清,从而引起物业部门和电业部门的纠纷。另一方面,不少住宅在配电时存在垂直干线较多等问题,这不但浪费了大量物力,增大建造成本。此外,某些住宅的电表箱采取的是“几层设置一个”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可以降低电气安装的成本,但由于设置的数量较少,用户在进行查表和刷卡时十分不方便,很容易导致用电纠纷的产生。而且这种方式所使用的电表箱一般较大,所占用的管井面积较大,使得公摊面积也增大。

(二)照明系统问题

笔者通过实地了解发现,许多住宅地下室的电缆入口处没有采取封堵等阻水措施,当遇见大雨天气时,雨水很容易倒灌进入地下室中,影响相关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许多住宅的消防设备并没有相应的防火措施标识,这不符合我国的有关规定。在某些住宅的电梯间、楼梯间、走道等场所没有设置用电照明设备,这与我国《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规定不符,当突发一些紧急事件时易造成重大损失。

(三)住宅的防雷系统设计问题

防雷系统作为住宅电气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其对于整个住宅的安全至关重要。不少住宅电气系统在设计时没有进行相关的防雷计算,对住宅的防雷级别分类估计不足,导致住宅的防雷系统级别与实际情况不符,住宅的安全难以保障。此外,部分住宅电气设计人员无视我国《建筑防雷设计规范》中的有关规定,为了降低施工成本而忽略防雷系统的质量,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如《建筑防雷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了在建筑物内部应设置防雷措施,但部分住宅却只在屋面设置了相关的防雷措施,内部并没有相应的防雷措施,住宅的安全无法保障。

二、住宅电气设计中重点问题的分析

(一)变压器的选择

在进行变压器的选择或者负荷的计算时,不少设计人员将无功功率、有功功率以及视在功率之间的关系看做标量关系,在计算时将各用电设备的视在功率直接相加然后得出总的视在功率,这其实是错误的。因为无功功率、有功功率以及视在功率之间是矢量关系,只能进行矢量的加减,总视在功率的计算应当是无功功率的平方和有功功率的平方相加然后开根号得到。应当根据计算结构来选择容量适当的变压器,这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损耗。

(二)线路的设计

线路的设计是否合理,不仅关系着住宅的经济效益好坏,而且还关系着住宅的安全性能高低。因此,在进行住宅线路的设计时,务必要做到科学合理。有关资料显示,住宅管线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由于温差或膨胀等原因发生变形,这会使得接线端子和导线装置之间产生缝隙,而缝隙的产生就会增大接地装置中电弧电流产生的概率,从而导致电气火灾等安全事故的产生。对于这种情况,可在进行线路的设计时安装阻燃型BV导线,阻燃型BV导线一般安装在中性线装置和相性线装置之间。这种导线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不会产生过热情况,因此可以防止导线装置中出现火源,从而提升住宅的安全性。

(三)用电负荷的设计

若用电负荷设计与实际用电需求不符,那么住宅的正常电力供应也就难以保证,其他也就无从谈起,因此,住宅的用电负荷设计十分重要。一般来说,大小不同的住宅其用电负荷也各不相同,用电负荷标准有6kW、4kW等。若是住宅面积过大,则应根据相应的计算公式来计算用电负荷。若用电负荷在12kW以上,则需要对住宅线路进行改善,以此来保证住宅的用电安全。

(四)防雷系统的设计

按照我国的相关标准,可将住宅建筑的防雷等级分为三种,分别为一类防雷建筑、二类防雷建筑物以及三类防雷建筑物。其中,一类防雷建筑物是指建筑高度大于100M或建筑层数大于40层的住宅建筑,二类防雷建筑物是指建筑高度大于50M或建筑层数大于19层的住宅建筑,三类防雷建筑物是指建筑群边缘地带高度超过20M的、雷电活动较为强烈地区高度超过15M的或者雷电活动较弱地区2超过25M 的住宅建筑。在设计防雷系统时,应当根据此标准来确定住宅的防雷等级。

若是第一类建筑物,则需要在建筑物的顶部安装避雷针或避雷网,避雷网的网格尺寸应当少于4×6m。避雷针和避雷网都应当设置各自独立的接地装置,接地装置中引下线的电阻应当小于10Ω。为了避免雷电感应等情况的出现,住宅内部的大型金属物体应当与防雷电感应装置相连接;对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顶部应当设置避雷针和避雷网,避雷网的尺寸应当小于12×8m。所有避雷针都应当用避雷带连接起来并配以相应的引下线,引下线的电阻应当小于10Ω,间距应当小于18m;若是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则应当在建筑物的屋檐、屋角以及屋脊等处敷设避雷网,避雷网的规格应当小于14×16m。可利用建筑物的梁柱、钢筋等作为接闪器、引下线,只需要在建筑物周边敷设一圈避雷带即可。

结语

本文从变压器的选择、线路的选择、用电负荷的设计以及防雷系统的设计等多个方面对住宅电气设计中的重点问题进行了讨论,旨在为住宅电气的设计提出一些建议。总之,新时期必须加强对住宅电气设计的研究力度。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人们对住宅的满意度,才能更好地保障住宅用电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