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机场安全管理论文范文

机场安全管理论文精选(九篇)

机场安全管理论文

第1篇:机场安全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 特种设备;新公共管理;检验检测;法规标准

一、引言

现今,特种设备广泛运用于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已成为我国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产装置和生活设施。对特种设备的检验监管既关系到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又事关我国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近年来,我国特种设备检验监管体系不断健全,但仍存在一些需改进的问题。特别是最近,频发的特种设备质量事故,让我国特种设备检验监管体系的改进具有了紧迫性。据国家质检总局统计,2013年4月份,全国共发生各类特种设备事故22起,其中锅炉事故2起,压力容器事故2起,气瓶事故1起,电梯事故4起,起重机械事故6起,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事故l起,大型游乐设施事故l起,房屋起重机械事故l起,其他相关事故4起,致死21人。与2012年同期相比,4月份发生的事故总起数增加3起,上升15.79%。

目前,对完善特种设备检验监管问题,已有不少学者展开研究。从现有的研究文献来看,研究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一是从国内外比较的视角来研究对中国特种设备检验监管完善的启示,如楚琳(2008)就欧盟对特种设备监管方法的研究,提出我国特种设备检验监管法规体系中法规与标准的定位和相互关系;此外,陈钢、谢铁军、宋继红等(2007),对国内外特种设备标准法规进行了综合研究。二是针对具体区域和领域的特种设备检验监管进行研究,如杨伟忠、冯薇平(2009)以福建省泉州市探索特种设备监管模式的经验为例,提出特种设备检验监管,应落实企事业单位使用特种设备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并在落实中行使“一票否决”制;李党建、罗文斌(2011)以江西为例,提出特种设备检验监管应实施重点监管、分类监管和科学监管等;王丽波、刘琪芸(2013)通过对黑龙江省森工林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进行分析,建议应建立特种设备的强制检验制度。三是对特种设备检验监管的职能和水平进行研究,如风丽、肖北雁、王文彬(2012)提出特种设备检验监管职能的实施应正确处理监管与服务关系;符栋良(2013)通过构建政府与企业的博弈模型,分析了政府与企业在特种设备检验监管与使用中的决策,从而对加强我国特种设备检验管理水平提出建议。

综上可看出,这些文献多立足于特种设备政府管理部门的单一视角,对特种设备检验监管的实践进行建言献策,缺乏对现行特种设备检验监管科学性的理论探讨。本文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特种设备检验监管进行理论分析,以期对我国特种设备检验监管的改进和完善提供有效的建议。文章的结构安排是:第一部分分析研究背景,并对已有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第二部分指出我国现行特种设备检验监管体系的不足;第三部分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特种设备检验监管进行理论分析;第四部分根据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特种设备检验监管质量的提升提出相关建议。

二、我国特种设备检验监管体系的不足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由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13年6月29日通过,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在该法正式实施前,特种设备领域的国家最高法规是国务院2003年颁布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该条例于2009年进行了小幅修改,至今已使用10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是指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适用本法的其他特种设备。特种设备是人类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基础设备、设施,其安全状况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运行安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特种设备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度越来越高。2006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向中央领导报送的专题报告指出,以特种设备为主要生产设备的行业的主营收入占GDP的64.13%。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的规定,我国对特种设备实施分类的、全过程的安全监督管理,涵盖生产(包括设计、制造、安装、改造、修理)、经营、使用、检验、检测等各个环节。在这些环节中,检验、检测环节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检验检测的正确实施,对于保证特种设备投用以后的安全至关重要。

我国当前的特种设备检验监管体系,其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区域覆盖、检验监察责任落实到位”。这一体系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对于保障特种设备安全和提高地方检验机构的工作积极性,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自主安全责任的不断落实,以及检验检测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也逐步暴露出一些待完善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使用单位和检验机构的检验责任关系不够明确

对于责任,当前正在实施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明确规定,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工作,县以上地方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实施安全监察;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节能责任制度,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和节能全面负责;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进行检验检测工作,对其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承担法律责任。这些规定,非常明确地指出了对于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单位负安全主体责任,是第一责任,政府负监管责任,检验机构负检验责任。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存在明显偏差,主要表现为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过程中,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一些作法仍带有计划经济时期的色彩,在部分工作职能定位上尚不够清晰,在某些方面存在监管过宽、过细、过度的问题,既有越位、错位又有不到位。由于这些工作定位上的偏差,客观上形成了“保姆式”的全过程监管方法,使企业产生依赖思想,削弱了企业安全管理的能动性,模糊了安全责任界限,淡化乃至替代了企业作为第一责任人的主体责任。在一些地方,个别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甚至存在特种设备安全就是政府的事,是检验机构的事,与自己无关的错误观念。

(二)市场配置检验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够

几年来,通过实施检验机构联合重组,在促进检验资源优化配置上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我国现行的特种设备检验管理体制仍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市场配置检验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不够。一个区域内的全部特种设备采用划块的方式由一家或几家政府所属检验机构承包,一些地方检验工作量增加很快,系统内检验力量明显不足,发挥社会检验力量又不够,导致一部分设备难以检验到位,承担着不应由政府所属检验机构承担的连带责任。相比监管对象增长的幅度,安全监察人员和检验机构人员增长缓慢。从图2可以看到,2007-2012年,安全监察人员年平均增长率约为5.53%,检验机构人员年平均增长率约为6.12%,与图3现实的监管对象年平均约13.13%的增长相比,人力资源缺乏与工作量增加之间的矛盾仍较大。此外,还存在着一些检验机构的政府主管部门以追求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检验收入作为检验机构考核目标,导致检验机构公益性质定位受到了严重影响。同时,特种设备检验作为一种对象差异化很大的技术性活动,由于检验市场的相对封闭,导致改革发展创新的压力和动力不足,尤其是技术进步的驱动力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特种设备检验行业整体的技术发展。

(三)安全技术规范与检验检测标准之间的关系不明晰

安全技术规范是由负责特种设备监督管理的部门为了履行职责,落实法律、法规的要求,制订的基本安全要求;标准是为了达到产品的统一,由各方面协商而做出的普遍性规定。安全技术规范应当以基本安全要求和管理要求为重点,不过多涉及具体的实现方式和技术方法,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了特种设备安全的基本要求。然而,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在特种设备的检验技术领域,一直采用法规规定的形式,在技术标准领域基本是个空白,这就导致了法规对具体的技术活动规定过细,刚性过强,当外界条件变化时,无法同步更新,导致了一系列矛盾的出现。

以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检验为例,我国目前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定期检验技术规范,其基本技术路线是通过检查和检测发现缺陷,根据缺陷情况评定容器、管道的安全状况等级,根据安全状况等级确定容器、管线的定期检验周期。这一技术路线的形成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针对当时普遍存在的压力容器缺陷严重,制造质量“先天不足”这一现实,根据“合于使用”的原则对设备进行安全状况分级,将不能保证安全使用的设备报废淘汰,将虽有原始制造缺陷,但仍能安全使用的设备保留并加以分级管理。实践证明,当前的定期检验规范适用于量大面广的一般性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定期检验,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的定期检验面临一些新的问题。一方面是承压类装置向大型化、高参数方向发展,运行风险和不可预见因素增加,检验难度越来越大,对很多新的技术问题,当前规范由于没有相应的技术标准和基础数据支撑,不能完全予以解决,例如我国很多炼油装置的原料近年来从低硫、低酸变为高硫、高酸,由于工况趋于恶劣,导致检验检测和结果判定的复杂程度大大增加,如果检验技术路线和相应的检验规范不以进行失效机理分析为前提,不以掌握设备的剩余寿命为核心,在检验方法的选取、检验周期的确定等方面,就必然存在较大的盲目性,长此以往,就可能导致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我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提出了装置长周期运行的客观需求,对于流程工业来讲,最有效的降低成本的办法之一就是延长成套装置的运行周期。与国外相比,我国成套装置的停产检修周期要短得多。考虑到单套装置停产对上、下游生产的影响,我国企业的运行成本在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有鉴于此,国内大型承压类成套装置的使用单位,均提出了延长装置检修周期的要求。但是,由于法规对检验周期的规定是刚性的,这就与长周期运行的要求相矛盾;同时长周期的首要前提就是安全,没有了安全,长周期也就失去了意义,传统的固定周期、固定检验方法、频繁停机的检验思路显然不能适应这一需求。

三、优化我国特种设备检验监管的理论基础――新公共管理理论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新公共管理理论兴盛于80年代的英、美等西方国家,是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它以现代经济学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主张在政府等公共部门广泛采用企业等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竞争机制,重视公共服务的产出,强调文官对社会公众的影响力,倡导在人员录用、任期等人事行政环节上实行更加灵活、卓有成效的管理。

新公共管理理论针对传统行政理论中的政府和市场关系,进行了相应的批判。在传统行政理论中,政府和市场此消彼长,是一对矛盾关系。但新公共管理理论却认为,公共部门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并与市场机制适当融合,在对政府部门的核心功能进行准确定位的前提下寻求市场机制的扩张。该理论主张最大限度发挥市场功能,利用市场的竞争机制和效率机制来改善公共部门。这是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本价值取向。欧文・休斯在《公共管理导论》中也写道:“有大量的证据表明,私人市场要优于政府或政治市场。如果能够减少政府在提供商品和服务方面的作用,整个经济将会从中受益。市场与无人负责的官僚制相比,具有更好的责任机制。”(欧文・休斯,2001)

著名学者奥斯本和盖布勒在《改革政府》中,提出了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容,这一内容被各界广泛接受。其主要包括:1.政府应是“掌舵”人而不是“划桨”人。新公共管理理论赞成把政府的决策制定(掌舵)和决策执行(划桨)分离。为了实现两者分离,新公共管理主张政府主要集中于掌舵性职能即决策职能,如拟订法规政策、建立适当的激励约束机制、监督合同执行等。而对于公共服务的供给即执行职能,则可通过民营化的方式交由市场和社会来承接。2.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方法。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管理具有相通性。在公共部门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方法,能够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如运用企业管理理念来构建公共部门的组织文化;在公共部门实施项目预算、业绩评估、顾客至上、产出控制、人力资源开发等私营部门的管理实践做法等。这都是政府改革内部工作最有效的方式。3.实施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通过对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成本和效率收益的考评,在既定公共服务绩效目标基础上,对公共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全过程进行跟踪监测并做出系统的绩效评估。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主要是以“3E”为标准,即经济、效率和效益。4.引入竞争机制。新公共管理提倡通过竞争来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其主张运用市场的力量改造政府,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各公共部门机构之间应充分展开竞争,以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效率。5.以顾客为中心。新公共管理认为,社会公众是政府的“顾客”,政府要以“顾客的满意”为宗旨。这就要求政府对顾客需求做出及时反应,提供顾客积极参与政府决策的机会,并把顾客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政府工作好坏的一个重要尺度。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体现了特种设备检验监管的宗旨

新公共管理理论集中体现了特种设备检验监管的宗旨。正如有学者说“新公共管理主要关注的是效率,当问题是运用投入获得产出的时候,效率就是最需要考虑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考虑运用新公共管理,虽然无法保证它就是最佳的治理机制。”(简・莱恩,2004)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政府施政主要价值在于三个:经济、效率、效能。提出通过引进竞争机制,以市场为导向,改变政府运作模式,建设“企业家”型政府,从而实现政府效率、效能的提高,使有限的行政资源配置优化,从而获得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而特种设备检验监管是以追求行政活动的高效为目标的检验监管,其宗旨就是为实现“改善监管方式管理,提高监管效能”开展检验监管活动。可见两者在目标宗旨上趋同,这为新公共管理理论指导特种设备检验监管工作提供了可能。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丰富了特种设备检验监管的内涵

新公共管理改变了传统模式下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政府不再是发号施令的权威官僚机构,而是“以人为本”的服务提供者,政府公共行政不再是“管治行政”而是“服务行政”。公民是享受公共服务的“顾客”,政府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尊崇顾客,坚持服务取向。新公共管理关注政府项目实施的有效性,表现出一种目标导向的趋势,行政权力和行政行为从属和服务于“顾客”的满意度这一中心。在新公共管理看来,政府是负责任的“企业家”,而公民是其尊贵的“顾客”。特种设备安全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发展安全,特种设备检验监管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落实“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这就要求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高检验监管效率,“毫不利己、勤政为民”,同时充分考虑公务人员的能力、需要和愿望,将公务人员的行为纳入到合法、合理的范围,更好地塑造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形象。

(四)新公共管理理论为特种设备检验监管的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新公共管理中的“改革政府”理论为特种设备检验监管的发展提供新动力。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的职能是“掌舵”而不是“划桨”,同时政府还应是具有“竞争力”政府,政府应合理划定管理对象和范围,合理设置组织机构,并且将竞争机制引入公共服务领域,使行政组织合理化、有序化并能为公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从而实现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行政效率,这些都为特种设备检验监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四、应用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升我国特种设备检验监管质量

针对特种设备检验监管领域中存在的政府、使用单位和检验机构的检验责任关系不够明确,市场配置检验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够,安全技术规范与检验检测标准之间关系不明晰的问题,本文认为,新公共管理理论能为这些实践中存在的紧迫问题提供具体的理论指导,明确改革方向,提升检验监管质量。

(一)实施分类监管,明确政府、使用单位和检验机构的责任

在新公共管理学者的设想中,政府应当放松管制,向市场和社会放权,在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供给上,除核心服务之外,政府应该将任何可能的公共服务交由市场参与者在竞争的基础上提供。这样由市场和社会竞争基础上提供的服务比政府单方面提供的服务效果要好,同时可以减轻政府负担,明确政府、市场和社会的责任。面对我国特种设备种类多、数量大、增长快的特征,就要实施分类监管,这样既有利于监管到位,又有利于提升效能。具体而言,一是对设备的分类监管,机电类设备不同于承压类设备,大型设备不同于小型设备,固定式设备不同于移动式设备,公共场所设备不同于一般的工矿企业设备,系统装置设备不同于孤立的单个设备等等,对不同设备,在监管上应当采取不同的方式,并以风险分析为基础提出科学的、规范的分类监管指导文件。二是对企业的分类监管,企业分类在理念上应该体现企业主体责任的导向,将企业根据管理水平进行分类,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监管。简单地说,就是,使用单位有能力管好自己的特种设备,承担好安全主体责任,就放手让使用单位自主管理,政府起监管职能,包括试行对于一些主体责任能力强的使用单位,采用由企业自行进行设备注册登记的方式;使用单位能力不足的,管不好的,或者由于种种原因没人去管的,政府要承担责任,把它管起来。

(二)理清检验属性,改革检验机构布局,实施政府法定检验和市场非法定检验的统一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在当代社会中与其他社会组织一样,发挥着重要功能,但政府不能成为全能政府,政府必须进行改革,成为“有效政府”,“政府要加强责任心,提高适应能力和自身的透明度建设”;同时,政府要在社会中保持“低姿态”,这并不是忽视和弱化政府职能,而是像奥斯本在《改革政府》一书中所指出的:“政府要在公共管理中扮演催化剂和促进者的角色”,是“掌舵”,而不是“划桨”(戴维・奥斯本等,2006)。也就是说,政府要从参办经济实体和社会团体的大量事务中解脱出来,将社会能管理好的事务尽量交给或归还给社会管理。

我国特种设备法定检验与非法定检验界限不清;属于行政许可范畴内、采用行政收费的检验项目与范畴属于技术服务的检验项目界限不清,导致检验机构的公益性形象受到损害,也直接影响了政府监管的威信。要解决这个问题,根据新公共管理的理论,首先政府应当以监管检验机构的资质为主,而不应监管检验机构的检验任务,不应由政府按照区域分派检验任务。其次,要明确体现政府责任采用行政收费方式的强制性检验范围,不能随意扩大延伸,使其成为检验机构的盈利工具。本文认为,所谓法定检验,即强制性检验,应当是保证设备安全的最基本检验项目,其自由裁量空间是非常有限的,更多应属于监督抽查或者形式审查的范畴,代表的是政府的权威,而技术差异化很大、可以由社会机构从事的量大面广检验行为,应当市场化。当然,要划清这一界限,前提条件之一是要理顺强制性法规与技术标准的关系。

对于检验机构未来的改革,本文认为可以采用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政府保留一部分纯公益性检验机构,类似于政府实验室,或者目前安全监察机构的延伸,进行以监督抽查为主的强制性检验,检验行为采用政府付费的方式,机构不直接向受检单位收取费用,对于非强制检验,则完全市场化,由社会化的检验机构通过市场竞争来实施。第二种方式是所有的质检系统的检验机构全部转制为公益第三方机构。公益第三方机构是指涉及公共安全等领域,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在政府、社会、公众等之间传递信任,经过严格的合格评定程序由国家相关认可机构进行认可,并由政府组织相关利益方共同参与组成的监督管理委员会对其公益的第三方性质予以监督的非营利机构。其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第一,不能有投资方;第二,不能有分红;第三,不能上市;第四,不能从事特种设备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保养和销售等经营性活动。对于强制性检验,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检验机构实施,对于其它检验,由企业自主选择,机构平等竞争。无论从特种设备的安全属性、当前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体制现状,还是国内检验机构的基本情况和长期发展机制看,采用第二种方式,都更具有可操作性。与第一种方式相比,改革的成本更小,政府与社会的职责划分更加清晰,检验机构也更具有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理顺法规标准体系,体现法规的基本安全性和标准的技术性特征

新公共管理主要关注的是效率,当问题是运用投入获得产出的时候,效率就是最需要考虑的问题。政府的公共服务要考虑绩效和成本收益。同时,新公共管理认为,传统公共行政只注重提供服务而不注重预防,结果当问题变成危机时,再花大量的金钱、精力去进行治疗。新公共管理认为社会更需要预防,即解决问题而不是提供服务。为此,政府应该把更多的工作放在预防上。在法规和标准的关系上,由于安全技术规范是政府主管部门为了落实本部门的责任,依据法律、法规,对其提出的基本安全要求和管理要求,是实施法律、法规,所采取的具体要求和措施,是政府管理意志的体现,不过多涉及具体的实现方式和技术方法。安全技术规范可以引用技术标准,但只要能够满足安全的基本要求,任何的实现方式和技术方法都应当是可以接受的,否则将阻碍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准是产品或方法要求,标准指导产品的生产或技术方法的实现,侧重环节控制和质量要求(细节),是成熟技术或方法的体现,在满足安全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适当考虑先进与实用、经济成本和各方利益。标准体现各方面的利益,以满足市场要求为主导,是安全技术规范的技术支撑,标准要清晰表述如何实现及满足基本安全要求,是达到基本要求的重要(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当更新、更高的技术出现时,标准要及时反映科学技术的进步。法规标准应当相互融合,协调发展,互不排斥,一起构成特种设备法规标准和谐统一的体系。这种关系落实到检验环节,应当是法规规定基本技术要求和必须进行的强制性检验项目,其他检验,按技术标准执行。技术标准的要求一方面要符合法规的基本安全要求;另一方面,也应当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不断更新;同时,标准应该以市场为基础,紧跟科学技术的发展,反映市场需求。

以前文所述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定期检验为例,我国当前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范体系,从其建立的背景看,更多的是为了解决二十年前我国承压设备中普遍存在的制造质量“先天不足”的问题,是一种补救措施,而不是预防机制。如果说,这个体系已经基本解决了“生存”问题的话,那么,面对当前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客观要求,现在要进行的工作,更多是解决“发展”的问题,是“防患于未然”的工作。如果用“发现缺陷”――“治病”来概括当前的定期检验规范体系,那么未来的体系应当是“掌握机理”――“防病”。这实际上是一个转变行业现有定期检验观念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构建一个新的体系,这个体系包含两个模块。第一个模块适用于量大面广的一般性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基本沿用现行法规标准;第二个模块适用于有长周期运行需求的大型成套装置和工况特殊的重要压力容器,这一模块下的法规,仅规定最基本的检验安全技术要求,在此前提下,以充分体现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为原则,新建补充或者完善与国际技术发展同步的相应技术标准,形成新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定期检验模式。这种模式应当以风险评估和危险源辨识为前提,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检验计划,允许采用在线检测和合于使用评价,以设备的剩余寿命为检验核心,根据剩余寿命确定设备检验周期。这一模块包含的技术标准有:典型成套装置、典型设备的检验指导技术标准、风险评估标准、合于使用评价标准、在线检验检测标准等。

五、结论

特种设备是人类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基础设备、设施,其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运行安全。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自主安全责任的不断落实,检验检测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也逐步暴露出一些待改进之处,主要表现为政府、企业、检验机构的责任不够明确,区域覆盖原则存在执行缺失,法规标准关系不明晰,现行法规标准与市场经济、技术进步的要求存在差距等。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视角,本文认为政府应当放松管制,向市场和社会放权,在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供给上,除核心服务之外,政府应该将任何可能的公共服务交由市场参与者;政府的职能是“掌舵”而不是“划桨”,政府应是具有“竞争力”的政府,应合理划定管理对象和范围;政府应考虑效率的问题,应把时间和精力更多放在预防上。在此基础上,应建立特种设备分类监管体系,按照检验行为性质分类管理,划清法定与非法定检验的界限,开放技术类检验检测市场,理顺法规与标准关系,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与技术进步要求相一致的特种设备检验法规标准体系等,最终目标是为了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落实“以人为本”、“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核心理念。

参考文献:

[1]欧文・休斯,2001:《公共管理导论》,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简・莱恩,2004:《新公共管理》,中译本,中国青年出版社。

[3]丹尼斯・缪勒,1992:《公共选择》,中译本,商务印书馆。

[4]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2006:《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中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

[5]程虹,2009:《宏观质量管理》,湖北人民出版社。

[6]陈钢等编著,2007:《21世纪特种设备安全科技发展战略》,国防工业出版社。

[7]陈钢等主编,2007:《国内外特种设备标准法规综论》,中国标准出版社。

第2篇:机场安全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字: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安全文明管理;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X947]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新月益,我国的建筑市场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从建筑的数量还是从质量上来说,都有明显的提升。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施工安全事故频发,施工现场安全文明体系欠缺,现场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安全隐患,并且有很多危险源没有真正得到控制。为此,要想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就需要加强管理。下面本文就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围绕安全文明管理问题进行分析论述。

一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文明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安全文明一直是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最为关键的问题,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在当前建筑行业安全文明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的形势下,更需要加强管理,将各种威胁安全文明施工建设的因素扼杀在摇篮里。从现阶段来看,虽然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者缺乏安全文明管理意识

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核心,作为管理者,需要具有这一意识,才能够带动相关人员采取恰当的措施开展工作。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安全文明管理者缺乏一定的管理意识,并且受到传统管理观念的制约,缺乏创新思想,这样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就很容易和当前的实际情况格格不入,影响了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加之缺乏对相关者的安全文明教育工作,也使得管理工作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二)缺乏健全的施工现场安全文明管理机制

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完善的管理机制在施工现场安全文明管理工作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管理者能够运用规章制度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管理工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施工企业内部的这种安全文明管理机制还不够健全,安全文明管理机构从某种意义上也只是流于形式,不能够很好的发挥作用,这样就影响了对施工现场安全性的控制,加上法律机制的不健全,很多管理者不能够依靠法律的强制力去制止不安全和不文明现象的发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种不规范行为的发生。

(三)安全文明管理工作的基础较为薄弱

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有很多施工企业在安全管理中的投资比例较少,使得施工中进行安全文明管理的设施较为陈旧,施工工艺和施工设备也没有及时跟进和改善,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施工建设很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加上大部分的施工者是农民工,由于他们受到文化素质和知识技能的限制,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也很难把握,造成安全文明管理工作不能够有序的开展。

二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文明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上文中从三个方面简单分析了,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文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要想确保安全施工和文明施工,一定要采取措施防止这些问题的出现。

(一)通过培训等手段提升管理者的安全文明管理意识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管理工作首先是人的管理,因此说人的意识和素质直接影响到管理的效果,所以说要实现管理的目的,就需要对管理者加强安全文明的教育培训,不断的提升他们的安全文明业务素质,增强管理者的安全文明防范意识,并不断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实行规范化管理、标准化和程序化管理。具体说来,要提高安全文明管理意识,就需要采取宣传和培训的措施,帮助管理者树立起安全文明管理的意识,使其认识到这一工作的重要性,能够在施工的过程中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在安全文明管理培训过程中,需要针对实际情况对不同的管理岗位进行分别培训,对于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有损安全和文明的问题进行事先的预测,制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此来提升管理者的安全文明防范意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同时要注意,在进行安全文明培训的过程中,需要抓好特殊工种和临时工的安全教育,并且要采取各种途径提升管理者的管理素质。

(二)健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文明管理机制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开展工作的基础,上文中对管理机制欠缺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因此说要想有效的开展工作就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首先需要统筹规划,建立好安全组织机构,制定健全的规章制度。安全文明组织机构在建筑企业内部管理工作中是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工作,因此说需要完善这一机构的建设,才能够进一步的健全安全文明管理机制,并且将这一机制深入贯彻到管理部门的每个工作环节当中。

其次,需要建立起安全文明管理的责任制度。众所周知,要想实现安全文明施工,最关键的就是要落实安全文明责任制度。为此,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加强领导,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够认真的贯彻执行这一制度,并以此制度为中心,建立起管施工必须管安全文明以及责任到人的管理原则,进一步的完善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检查体系,实现安全文明管理目标公开承诺制度,并且进行层层把关,真正做到每个施工环节的安全与文明都有专门人员进行管理。

最后需要通过理论研究,建立起科学化的安全文明管理机制。当前,国际上的建筑工程安全文明管理工作的理论研究已经十分深入,并且在预防和控制安全事故发生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在这一方面相对薄弱,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就需要在综合我国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以国外的研究成果为模型建立起适合我国施工现场安全文明管理的一套科学化的体系,并逐渐完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安全文明岗位职责,正确处理好安全文明与企业效益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现场安全文明事故的发生几率。

(三)强化安全文明管理基础工作,并有效的处理施工现场各项安全文明事故

要加强安全文明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加强资金的投入,增大安全管理工作在施工企业整体项目当中的投资比例,使得管理工作能够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并且要及时的更换存在安全故障的设备,更新施工技术,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性。

在处理完安全文明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之后,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事故的管理。对于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事故,要立刻启动应急预案,各施工环节的管理者和领导者要及时的赶到事故现场,并且对安全文明事故进行紧急处理。在有伤员的情况下要迅速抢救伤员,疏散不相关人员,避免更多人员伤亡;对于存在的一些不文明施工的现象,管理者需要对施工带头人进行批评教育,防止今后类似事件的发生。而对于事故发生之后的管理工作,则需要立刻组织调查小组,收集第一手资料,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并从直接原因入手,逐渐分析出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避免问题再次出现。同时还需要编制事故预防措施,加强安全文明防护,避免问题出现时手忙脚乱。

结束语:安全文明管理工作对于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安全文明管理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每个管理者都需要认真的对待。本文就以此为中心,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具体的解决措施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希望能够进一步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文明性。

参考文献:

[1] 陈玲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 城市建筑,2012年第13期

[2] 王南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控制及对策 建筑与文化,2012年第8期

[3] 常志刚 浅谈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煤,2010年第S1期

第3篇:机场安全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建筑机械;施工进程;安全问题

Abstract:Based on the work practices, analysis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 security problem, and highlighted the increase operator safety awareness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reduce security risks, and reasonable installation of electrical equipment, and eliminate security risk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mechanical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to ensure safe production and filling machinery safety management measures. Hope that the relevant officers to leverage and reference in order to explore a more effective program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and perfection of the entire construction machinery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safety management, and ensure the safe production of the entire construction project.

Key words: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nstruction process; security issues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在工程施工中建筑机械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建筑机械对整个工程建设的作用是巨大的,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因此在工程生产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很多的施工项目在建筑机械的安全管理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这样给整个工程项目的安全问题带来了难题,对整个进度、质量和成本的管控也造成了消极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推动整个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施工单位应该强化建筑机械的安全管理,确保整个工程的施工能够处在一个安全高效的环境中进行。

建筑机械在施工进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机械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缺乏

在施工过程中,很多建筑机械的操作人员并没有形成较好的安全意识,在操作过程中经常马虎大意,没有注意到整个机械周围的情况,例如,周围是否存在施工人员,现场的地质特点以及机械是否存在故障等。这样就使得整个建筑机械在操作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安全事故,进而对整个项目的进度进展带来影响,同时还会危及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机械操作人员很多都是由缺少高等文化教育的学徒去担当的,由于他们的思想觉悟不够高,在整个施工机械的使用过程中就容易出现麻痹大意的情况,这样就对建筑机械在投入使用环节中带来了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对整个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也形成了一个不足。

电气设备的安装存在安全隐患

电气设备是维持整个建筑机械正常运作的基础,很多的施工升降机、打桩机、混凝土搅拌机的使用都需要电气设备来进行供电管理。但是,很多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的安装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很对施工现场的设备电控箱、配电箱上面没有安装漏电保护器,由于施工现场的环境的复杂,很多的设备电控箱和配电箱会出现漏电的情况,这样就对整个建筑机械的使用带来了问题,随时都可能会产生触电的情况发生。另外,整个施工现场的电线连接也是杂乱无章的,而且很多的电气设备没有做好接地处理,这样现状给建筑机械的安全使用带来了很大的制约影响。混乱的电线连接可能会因为破损而造成短路和断路的情况,这样对正在使用中的施工机械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机械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很多施工现场的建筑机械安全管理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整个机械的安全管理制度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并且没有起到切实可行的效果。首先,整个建筑行业对建筑机械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就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样就使得整个安全管理缺乏有效的规章制度来进行之处,进而对整个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造成了影响。其次,一些建筑机械的安全管理制度对建筑机械的管理技术没有作出全面系统的定义,整个建筑机械的安全管理还不能够得到很好的落实。最后,在建筑机械的安全监督上没有形成有效的标准,整个安全监管管理还存在很大的漏洞。针对施工环节中的各个细节,建筑机械的安全管理制度还没有提出明确的安全管理要求,这样就导致了建筑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安全管理不力的现状。

加强建筑机械施工进程中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降低安全风险

针对目前很多施工现场建筑机械操作人员安全意识不强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他们对安全操作的重视,能够很好地降低在机械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首先,施工单位应该选择施工机械队伍时,要提高操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施工单位可以和一些开展施工机械教学的院校取得联系,能够为整个施工项目的机械操作提供具有专业素质的操作人才。由于这些中职学校的学生接受教育的程度较高,思想觉悟也比一般的学徒工高,对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也能够给予更多的重视,有效地规避可能出现的操作安全问题。其次,施工单位应该组织建筑机械的操作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讲座,通过对这些讲座内容的学习,能够提高操作人员对安全操作的重视,并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形成更好地的操作习惯。这样整个施工现场的建筑机械操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就得到了全面提高,对降低整个工程生产的安全风险起到了促进作用。

合理进行电气设备的安装,消除安全隐患

很多施工项目的电气设备的安装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为了推动整个建筑机械的安全使用进程,合理进行电气设备的安全,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隐患。一方面,施工单位在工程开工之前应该对整个施工机械的使用状况进行预测和分析,在一些电线和配电设备的选用上应该要保障较好的质量,以此来适应较为恶劣复杂的现场施工环境。同时,这些电线和配电设备要足以应付整个建筑机械使用过程中的用电负荷状况,不能出现由于电流过大、负载过高而出现烧坏的情况,降低建筑机械突然断电而停止运作带来的安全影响。另一方面,施工单位做好电气设备的漏电检测和防护工作。设备电控箱和配电箱应该安装漏电保护器,并及时对漏电保护器进行检测,出现失灵的情况时要及时予以更换,这样才能够保障建筑机械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漏电的情况,进而对现场的施工人员带来触电的危险。另外,电气设备应该做好接地处理,这样在建筑机械使用过程中才能够保障不会出现因为碰到电线或其他电气设备而造成触电的情况。

落实机械的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安全生产

施工现场建筑机械的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主要是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导致的。为了保障整个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进程,落实建筑机械的安全管理制度显得尤为必要。落实机械的安全管理制度主要从一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完善建筑机械安全管理的法律体系。政府应该加强对建筑机械安全使用工作的重视,在责任追究和现场管理上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来支持整个建筑施工项目现场的机械安全管理工作;第二,施工单位应该落实好建筑机械的安全管理工作。施工单位仔细按照建筑机械安全管理制度的细则来进行有效的管理,在每一个管理环节中都要严格依照具体的标准和要求进行,不能够出现马虎大意的思想,这样才能够保障建筑机械的安全管理制度得到真正的落实;第三,建筑机械的管理队伍要充分认识安全管理制度,在整个机械运作过程中严格把好安全生产关,及时发现建筑机械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加以改进和完善。这样才能够推动建筑机械安全管理制度在施工进程中的科学落实,推动施工的发展进程。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建筑机械在施工进程中安全管理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针对机械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缺乏、电气设备的安装存在安全隐患以及机械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施工单位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对建筑机械安全管理加以改进和完善,继而有利于维持整个建筑机械在施工进程中的安全生产状态,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关庆传;王德智;;从维修角度谈大型医疗设备的安全管理[A];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五届青年委员会第一次年会暨2010年《中国医疗设备》杂志社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赵天鸣;;总承包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化工作的探讨[A];建设工程安全理论与应用――首届中国中西部地区土木建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第4篇:机场安全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服务型警务;路径探索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1-0251-02

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对各国政府职能扩张与规模膨胀所导致的财政、管理和信任危机,政府的不可治理性因素日趋增多,重塑政府成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公共行政的主要思潮,新公共管理运动由此应运而生。作为公共行政新范式,新公共管理运动对各国公共行政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作为逻辑起点,分析构建中国服务型警务的必要性,并对其路径选择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阐释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政府行政改革成为世界性的大趋势。随着政府规模的扩大、财政经济压力的加剧、社会问题和的泛滥以及政府不可治理性增多等因素,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开始了大规模的政府再造运动。这场以经济、效率和效益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新公共管理运动聚焦于下放中央政府的管理权限、调整政府机构、重组公共企业、缩减公共部门的规模、私有化和分权化改革、在原有管理体制中引入新公共管理的理念、技术及模型、方法等。各国所展现的具体行动主要包括:企业管理技术的应用;服务及顾客导向的强化;公共行政体系内市场机制及竞争功能的引入等[1]。欧文·E. 休斯认为,公共部门已经发生了一种典范的变迁。这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变革或管理风格上的细微变化,而且是在政府的社会角色以及政府与公民关系方面所进行的变革[2]。

新公共管理理论根据“成本—收益分析”确定顾客、产品与结果;采用目标管理与绩效测量方法实现任务;运用市场与市场机制以及竞争与选择取代集权型管制;通过权力、义务、责任的协调一致下放权力[2]。首先,政府行政中应引入市场化模式,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和经验,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传统公共行政理念认为,微观经济领域应该由私营企业承担,而公共服务领域则应该由政府垄断。与传统公共行政排斥私营部门参与管理不同,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政府管理引入企业管理的哲学和技术及顾客导向的行政风格,取消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性,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通过这种方式将竞争机制引入到政府公共管理中来,从而提高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其次,政府应重视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效果和质量。传统公共行政模式注重投入而非结果,而新公共管理理论要求政府重视管理活动的产出和结果,关心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能够主动、灵活、低成本地对外界情况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求做出富有成效的反应。其新型公共产品和服务供应机制、公共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和技术方法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传统政治和行政体制的弊端,降低了公共治理成本,提升了公共产品供给效率,推动了公共治理模式的完善和发展。

二、构建中国服务型警务的必要性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政府与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得以重新定位和确认,中国政府治理模式开始由管制行政—机构导向转向服务行政—顾客导向。服务型警务正是公安机关在中国政府行政改革的框架体系内,立足执法为民,满足公众需求,回应公众期待,将公众满意度作为公安工作的终极目标和警务绩效的首要评估标准,为其提供高效公共安全服务的新型警务治理模式。这决定了公安行政改革的制度安排以构建服务型警务为基本价值选择。

从世界范围来看,席卷全球的第四次警务革命——社区警务的核心是关注公众安全需求,通过多元化参与,以全社会的力量抑制与预防犯罪。从实践上,社区警务是一种复合的多中心的制度安排,它注重警察、当地政府、社区成员等相关者之间的互动,改进了公共安全服务的有效供给,满足了公众多元化的警务需求。这正是新公共管理理论在警察机关的直接体现。而以警务社会化为改革取向的第五次警务革命旨在警察机关内部运用企业化管理模式的同时,打破警察服务的国家垄断地位,允许社会其他组织包括私营组织提供部分警察服务,使公众有选择更好治安服务的机会[3],这与新公共管理理论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因此,构建服务型警务是公安行政对新公共管理运动和世界警务发展趋势所作的积极回应和理性选择。

三、构建中国服务型警务的路径探索

1.创新警务理念,践行顾客导向。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顾客导向,将“顾客满意”作为政府施政的目标,并以顾客需求为导向推动政府工作的改进和提高。公安机关在传统管制行政理念指导下,更多地扮演着生产者、监督者和控制者的角色,而为社会和公民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和角色被淡化。这种管理模式忽视了公共管理的内在价值,导致和政府公信度降低。因此,公安机关应摆脱传统的管制行政理念,树立“权力控制”、“权力服务”去官僚化的民主行政精神和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的顾客导向理念,改变原行政体系的权力中心主义和主体中心主义,将公安机关的角色和职能定位于公共安全产品的提供者和服务者,将服务对象公众定位于公共安全产品的顾客。只有在理念层面树立顾客导向,才能在实践层面上作出制度性安排,实现公安机关向服务中心主义和客体中心主义转化,真正构建服务型警务。

2.转变行政范式,提升行政效能。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政府的职能应是掌舵而不是划桨,即政府应该只是制定政策而不是执行政策,政府只起掌舵而不是划桨的作用。只有政府将精力放在“掌舵”之上,才能保证政府行政的有效性,最终为社会发展掌好舵[4]。因此,构建服务型警务必须切实转变行政范式,变全职全能为专职专业,把主要精力放在日常管理、监督和查处上,把主要突破口放在更加便民、利民、惠民上,实现由全能型向有限型行政范式的转换。公安机关应改革行政流程,设定服务绩效的标杆与绩效衡量指标,对公众的关键需求进行评估,制定、颁布和实施服务标准和申诉处理标准,尽量避免如、层次繁多、相互推诿、手续烦琐和乱摊派、乱收费等问题的出现,使购买和使用公安产品和服务的过程简便、快速,以减少公众在这一过程中金钱、时间、体力、精力的消耗以及随之而来的风险,提高公众的满意程度。目前,应将本不属于公安机关权力范围的事与权交还给市场或社会,把以前“越位”或“缺位”的很多职能交由非政府的社会自治组织管理,真正发挥社会非政府组织、社区、民间机构及市场的主导作用[5]。同时,积极推行公安服务承诺制,实现相关社会调查定期化制度,形成一种履行契约的外部压力,促进公安行政效能的提升和执法服务质量的持续改善。

3.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满足公众警务需求。新公共管理理论注重政府的服务作用,认为政府的社会职责是根据顾客的需求向其提供服务,企业家式的政府应该是能够提供较高服务效率的政府。给予公民以更多的选择权,让公民有机会来评价政府工作绩效的“顾客驱动”机制将是推动政府改善工作的良好机制。当前,应着重完善已有“非职业警察”的运作机制,积极创造条件培育公共安全服务社会化的市场基础。除具有严格意义上国家警察权范畴的执法活动和强制措施外,公安机关的治安防范、商业性活动保卫、救助服务等领域的部分职能可以由商业性的保安服务公司来承担,以商业运作的方式有偿为公众提供安全服务[6]。通过完善立法,将条件已经成熟、实践证明已经可以社会化的职能从警察的职责中剥离出去,扩大公共安全服务社会化的领域,并允许更多的资本、尤其是民间资本投入保安服务业,进一步完善治安承包制度,以契约方式引入多元生产主体。公安机关通过多元善治,将政府的行政权威、规模经济与市场机制、社会自组织有机结合,有效提升公共安全服务质量与效率。

4.注重公众评价,完善警务绩效评估机制。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政府管理的资源配置应与管理人员的业绩和效果联系起来,实行明确的绩效目标控制,即确定组织、个人的具体目标,并根据绩效目标对完成情况进行测量和评估。因此,绩效评估是新公共管理理论中影响组织效益与效能的动力因素。

服务型警务应以公众需求为导向,并受其评估和监督,通过与公众持续不断的沟通,以共同合作的方式实现警务绩效的提升。一是将评估的主动权、评估结果的监督权交给公众,形成“群众评判为主、内部考核为辅”的工作机制;二是发挥专业评估机构的作用,由警察机构委托外部专业机构进行评估,以充分保障评估的准确、客观和公正;三是将评估的过程和标准向社会公开,以舆论监督评估的透明、公正。可进行360度回馈式评估,将上下级之间、警员之间、部门之间、警察组织内外的评估综合考虑 [7]。通过建立公众评价为主导的警务绩效评价机制,促进公安机关由管制型警务转向公众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的服务性警务。

参考文献:

[1] 高培勇.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8.

[2] 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6.

[3] 汪勇.第五次警务革命——国家警察与社会警察并存[N].人民公安报,2003-04-03(2).

[4] 李文良,等.中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109.

[5] 詹伟,等.制度创新与社会治安稳定——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后治安管理方式变革研究[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5:218-219.

第5篇:机场安全管理论文范文

本文将股票市场的安全,定义为股票市场对立于危机而存在的一种均衡状态,它是建立在有效的监管体系、稳健的机构运行体系和规范的运行秩序基础上的稳定而有活力的状态。可以表现为资本品(股票)价格、市场主体的运营状况以及监管效率,其特征则是股票市场的稳定性,有效性和流动性。

股票市场金融安全的决定因素,可以被归结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就外部因素而言,首先,由于股票市场作为资本市场的构成是存在于实质基础之上的,宏观经济的增长与结构、经济政策以及货币市场等因素的变化,显然会作用于股票市场。另一方面,如果资本市场是开放的,那么其它市场的外来冲击和汇率波动会对股票市场的安全性产生。股票市场金融安全的内部因素具有技术(市场)和制度的两重性。股票市场安全或危机的绝大多数,集中于对其市场因素或技术因素的讨论。由于不完全信息,有限理性以及金融风险的外部性,使得股票市场与银行业等其它金融市场一样,具有内在不稳定性和脆弱性。这种内生的不安全性,除了被归结为以上原因外,另一个重要的解释则是风险的不可根除性,即金融体系在面临不确定性时,无法在技术上对金融风险进行完全控制。

除此之外,我们认为,股票市场安全具有制度决定性,股票市场的制度安排和制度变迁深刻影响着股票市场的安全状态及其变化。金融史表明,金融制度演进往往带来金融风险的变化,特别是金融制度的重大变迁则与金融危机紧密相连。股票市场金融安全更为重要的决定因素则是制度因素。其原因在于中国经济的根本特征是转轨经济。有别于市场经济,转轨经济的制度特点是不完善的制度安排和不断推进的制度变迁。在转轨过程中,两种制度的冲突,以及政府和市场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下,中国股票市场金融安全具有与市场经济迥异的生成机理,其风险本身可能就是制度性的。因此,用市场性的或技术性的,可能难于解释中国股票市场的金融安全状况,在制度缺陷和制度变迁的背景下,对中国股票市场金融安全的制度可能更加具有说服力。本文的基本假定是在既有经济和封闭条件下对我国股票市场安全的研究,因此由实质经济和外来冲击等因素构成的外部因素不属于本文的研究范畴。另一方面,就内部因素而言,本文主要是着眼于对其制度因素的理论说明,因而没有过多的讨论我国股票市场安全的技术(市场)性。

对我国股票市场风险结构的大量研究表明,系统性风险占总风险的比例较大,高于发达国家股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所揭示的风险收益关系并不显著。对于这一现象的可能(或许是只能)的解释是我国股市存在着制度风险。这是由于我国股票市场中存在的制度缺陷,表现为市场行政化,市场机制缺失、监管制度缺陷和制度体系的欠完备性。其根源则是我国股票市场在转轨经济条件下的政府主导型强制性制度变迁。新旧制度的冲突,计划与市场的作用,使得隐性的政府担保和制度行政化成为制度性风险形成的源泉。由于风险性质具有制度性,从而我国股票市场的安全具有制度决定性,与市场经济国家具有迥异的特征。而就危机而言,在过度投机、资金推动型股市,融资制度缺陷以及缺乏风险对冲机制的条件下,我国股票市场危机具有制度生成机理。而危机的过程可以表现为由于作为抵押品的资本品(股票)的价格下跌,从而导致债务关系中断,和抵押品的强制出售,最终诱发金融危机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典型的但却是“中国化”的债务紧缩型危机。同时,由于入市资金的“灰色性”,大量资金来源于非法入市的银行贷款,因而股票市场的危机可以迅速传递到银行业。同时,作为虚假的国债投资的被迫出售,亦会引发债券市场的大幅下跌。近期这一现象已显著地呈现出来。

在对我国股票市场安全的制度结构分析中,股票一级市场的制度分析主要包含了股票发行上市制度和退市制度两方面的。尽管渐进式的改革正在进行,但是我国股票一级市场的制度安排仍表现出显著的计划性,使得我国的上市公司具有独特的股权结构特征。这种股权结构特征尽管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是否产生作用尚有争论,然而它必然决定了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和行为不规范性。从而,也就必然损耗了市场效率以及对安全性产生影响。同时发售机制的缺限使得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无法得以优化。另一方面,曾经严重滞后但逐渐建立的退市制度,尽管显现出一定效果,但制度的不完备性使得金融安全的隐患缺乏有效的约束。

毫无疑问,股票二级市场的制度安排与股票市场的安全性之间具有更为直接的联系(第四章),因为它决定了股票价格的形成及其波动,从而对股票市场的稳定性、流动性和有效性产生作用。这一制度体系主要包括交易制度,市场稳定制度和结算制度。总体上看,我国以指令驱动交易制度为主要特征的交易制度,基本上能够保证交易需求,尽管有增大市场波动性的因素,但总体上对安全性尚无威胁。我国股票市场的市场稳定制度措施主要包括涨跌幅限制,有效竞价范围的限制和临时停牌制度。而理论界对我国股市市场稳定制度实际效果的主要争论,主要集中于涨跌幅限制是否真正增进了市场稳定性,是否产生波动性溢出、价格延迟发现和波动性干扰效应。证券结算制度具有控制风险的功能,但同时在运行过程中又令产生结算风险。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下,我国股票市场的结算风险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券商透支。

有效的监管既是金融安全的重要保证,也是金融安全的重要标志。事实上,金融监管正是当局应对危机的产物,金融监管的制度变迁史就是金融危机的。我国股票市场的监管制度的变迁一直处于“发展与规范”和“计划与市场”的冲突之中,同时还必须面临市场相当普遍的不规范行为,以及受到市场发育、国有改革、监管理念和技术手段等多种条件的约束我国股票市场发行主体的监管制度主要包括信息披露制度和关联交易的监管制度。尽管其尚存在一定的制度缺陷,其实施效果仍差强人意,但是制度体系仍得到不断完善,其作用也愈来愈显现出来。本文还对我国股票市场二级市场中的内幕交易监管制度和交易信息披露制度及其对安全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本文对我国股票市场安全的状况进行了描述。就相对股价(股价波动)而言,股票价格波动大且爆发性强,同时具有比美国股市更剧烈的单日振幅。从总体趋势上看,呈现逐渐下降趋势,特别是在1996年后波动趋于平缓。就绝对股价而言,对于市场是否存在泡沫以及泡沫的理性问题争论十分激烈,焦点集中在市盈率标准以及中国股市是否存在理性泡沫的证据。从市场主体的运营状态来看,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较差但近期有所改观,上市公司资产整体质量较好但不良资产较严重的企业引人关注。目前上市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治理结构缺陷和行为的不规范性,同时国有股问题使股票市场结构性调整难以推进并将长期困扰我国股票市场。在股票市场的运营主体中最令人担忧的是证券公司。原有产权制度的缺陷、行业政策及恶性竞争,再加上近三年的股票市场的下跌,使得证券行业出现整体性亏损和资产质量的严重恶化,有些证券公司已经面临流动性风险的冲击和客户挤兑,更有些证券公司已实质上破产。我国股票市场的监管经过十年来的改革,监管能力和监管效率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与市场发展要求还存在明显的差距,违规行为仍比较普遍,中小投资者的权益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监管成本高昂且缺乏约束力,监管体系仍需改进和完善。

近年来国内理论界对我国股票市场稳定性、流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大量的数量研究和实证检验。关于我国股票市场的稳定性具有比较一致的结论,即认为我国股票市场的稳定性低于发达市场国家但近年来有微弱的改善。在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检验方面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表明,我国股票市场不满足强式效率及半强式效率。而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弱式有效性则存在争议。相比较而言,国内学者对我国股票市场的流动性研究相对缺乏,简单的通过换手率指标来说明我国股票市场的流动性很难具有说明力。近期对改进的一些指标的统计分析表明,自1996年之后中国股票市场的流动性有所提高但仍低于发达国家市场。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我国股票市场金融安全的制度改进和金融安全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包括针对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的严重制度性抑制,应着力推进股票市场的制度深化。应该在我国股票市场建立类似银行业存款保险制度的投资者赔偿制度。由于我国股票市场缺乏最后贷款人制度,使得监管部门在面临问题机构的流动性困难时,显得束手无策,更谈不上满足市场中众多机构的“流动性注入”需求。在关闭问题机构时,监管部门也只能求助于中央银行的帮助在缺乏“最后贷款人”,甚至缺乏赔偿基金的流动性救助下,这种系统性的安全隐患令人担忧。应着手建立有效的股票市场危机处理制度。改进对问题机构的处置方式。

第6篇:机场安全管理论文范文

本文将股票市场的安全,定义为股票市场对立于危机而存在的一种均衡状态,它是建立在有效的监管体系、稳健的机构运行体系和规范的运行秩序基础上的稳定而有活力的状态。可以表现为资本品(股票)价格、市场主体的运营状况以及监管效率,其特征则是股票市场的稳定性,有效性和流动性。

股票市场金融安全的决定因素,可以被归结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就外部因素而言,首先,由于股票市场作为资本市场的构成是存在于实质基础之上的,宏观经济的增长与结构、经济政策以及货币市场等因素的变化,显然会作用于股票市场。另一方面,如果资本市场是开放的,那么其它市场的外来冲击和汇率波动会对股票市场的安全性产生。股票市场金融安全的内部因素具有技术(市场)和制度的两重性。股票市场安全或危机的绝大多数,集中于对其市场因素或技术因素的讨论。由于不完全信息,有限理性以及金融风险的外部性,使得股票市场与银行业等其它金融市场一样,具有内在不稳定性和脆弱性。这种内生的不安全性,除了被归结为以上原因外,另一个重要的解释则是风险的不可根除性,即金融体系在面临不确定性时,无法在技术上对金融风险进行完全控制。

除此之外,我们认为,股票市场安全具有制度决定性,股票市场的制度安排和制度变迁深刻影响着股票市场的安全状态及其变化。金融史表明,金融制度演进往往带来金融风险的变化,特别是金融制度的重大变迁则与金融危机紧密相连。股票市场金融安全更为重要的决定因素则是制度因素。其原因在于中国经济的根本特征是转轨经济。有别于市场经济,转轨经济的制度特点是不完善的制度安排和不断推进的制度变迁。在转轨过程中,两种制度的冲突,以及政府和市场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下,中国股票市场金融安全具有与市场经济迥异的生成机理,其风险本身可能就是制度性的。因此,用市场性的或技术性的,可能难于解释中国股票市场的金融安全状况,在制度缺陷和制度变迁的背景下,对中国股票市场金融安全的制度可能更加具有说服力。本文的基本假定是在既有经济和封闭条件下对我国股票市场安全的研究,因此由实质经济和外来冲击等因素构成的外部因素不属于本文的研究范畴。另一方面,就内部因素而言,本文主要是着眼于对其制度因素的理论说明,因而没有过多的讨论我国股票市场安全的技术(市场)性。

对我国股票市场风险结构的大量研究表明,系统性风险占总风险的比例较大,高于发达国家股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所揭示的风险收益关系并不显著。对于这一现象的可能(或许是只能)的解释是我国股市存在着制度风险。这是由于我国股票市场中存在的制度缺陷,表现为市场行政化,市场机制缺失、监管制度缺陷和制度体系的欠完备性。其根源则是我国股票市场在转轨经济条件下的政府主导型强制性制度变迁。新旧制度的冲突,计划与市场的作用,使得隐性的政府担保和制度行政化成为制度性风险形成的源泉。由于风险性质具有制度性,从而我国股票市场的安全具有制度决定性,与市场经济国家具有迥异的特征。而就危机而言,在过度投机、资金推动型股市,融资制度缺陷以及缺乏风险对冲机制的条件下,我国股票市场危机具有制度生成机理。而危机的过程可以表现为由于作为抵押品的资本品(股票)的价格下跌,从而导致债务关系中断,和抵押品的强制出售,最终诱发金融危机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典型的但却是“中国化”的债务紧缩型危机。同时,由于入市资金的“灰色性”,大量资金来源于非法入市的银行贷款,因而股票市场的危机可以迅速传递到银行业。同时,作为虚假的国债投资的被迫出售,亦会引发债券市场的大幅下跌。近期这一现象已显著地呈现出来。

在对我国股票市场安全的制度结构分析中,股票一级市场的制度分析主要包含了股票发行上市制度和退市制度两方面的。尽管渐进式的改革正在进行,但是我国股票一级市场的制度安排仍表现出显著的计划性,使得我国的上市公司具有独特的股权结构特征。这种股权结构特征尽管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是否产生作用尚有争论,然而它必然决定了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和行为不规范性。从而,也就必然损耗了市场效率以及对安全性产生影响。同时发售机制的缺限使得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无法得以优化。另一方面,曾经严重滞后但逐渐建立的退市制度,尽管显现出一定效果,但制度的不完备性使得金融安全的隐患缺乏有效的约束。

毫无疑问,股票二级市场的制度安排与股票市场的安全性之间具有更为直接的联系(第四章),因为它决定了股票价格的形成及其波动,从而对股票市场的稳定性、流动性和有效性产生作用。这一制度体系主要包括交易制度,市场稳定制度和结算制度。总体上看,我国以指令驱动交易制度为主要特征的交易制度,基本上能够保证交易需求,尽管有增大市场波动性的因素,但总体上对安全性尚无威胁。我国股票市场的市场稳定制度措施主要包括涨跌幅限制,有效竞价范围的限制和临时停牌制度。而理论界对我国股市市场稳定制度实际效果的主要争论,主要集中于涨跌幅限制是否真正增进了市场稳定性,是否产生波动性溢出、价格延迟发现和波动性干扰效应。证券结算制度具有控制风险的功能,但同时在运行过程中又令产生结算风险。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下,我国股票市场的结算风险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券商透支。

有效的监管既是金融安全的重要保证,也是金融安全的重要标志。事实上,金融监管正是当局应对危机的产物,金融监管的制度变迁史就是金融危机的。我国股票市场的监管制度的变迁一直处于“发展与规范”和“计划与市场”的冲突之中,同时还必须面临市场相当普遍的不规范行为,以及受到市场发育、国有改革、监管理念和技术手段等多种条件的约束我国股票市场发行主体的监管制度主要包括信息披露制度和关联交易的监管制度。尽管其尚存在一定的制度缺陷,其实施效果仍差强人意,但是制度体系仍得到不断完善,其作用也愈来愈显现出来。本文还对我国股票市场二级市场中的内幕交易监管制度和交易信息披露制度及其对安全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本文对我国股票市场安全的状况进行了描述。就相对股价(股价波动)而言,股票价格波动大且爆发性强,同时具有比美国股市更剧烈的单日振幅。从总体趋势上看,呈现逐渐下降趋势,特别是在1996年后波动趋于平缓。就绝对股价而言,对于市场是否存在泡沫以及泡沫的理性问题争论十分激烈,焦点集中在市盈率标准以及中国股市是否存在理性泡沫的证据。从市场主体的运营状态来看,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较差但近期有所改观,上市公司资产整体质量较好但不良资产较严重的企业引人关注。目前上市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治理结构缺陷和行为的不规范性,同时国有股问题使股票市场结构性调整难以推进并将长期困扰我国股票市场。在股票市场的运营主体中最令人担忧的是证券公司。原有产权制度的缺陷、行业政策及恶性竞争,再加上近三年的股票市场的下跌,使得证券行业出现整体性亏损和资产质量的严重恶化,有些证券公司已经面临流动性风险的冲击和客户挤兑,更有些证券公司已实质上破产。我国股票市场的监管经过十年来的改革,监管能力和监管效率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与市场发展要求还存在明显的差距,违规行为仍比较普遍,中小投资者的权益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监管成本高昂且缺乏约束力,监管体系仍需改进和完善。

近年来国内理论界对我国股票市场稳定性、流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大量的数量研究和实证检验。关于我国股票市场的稳定性具有比较一致的结论,即认为我国股票市场的稳定性低于发达市场国家但近年来有微弱的改善。在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检验方面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表明,我国股票市场不满足强式效率及半强式效率。而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弱式有效性则存在争议。相比较而言,国内学者对我国股票市场的流动性研究相对缺乏,简单的通过换手率指标来说明我国股票市场的流动性很难具有说明力。近期对改进的一些指标的统计分析表明,自1996年之后中国股票市场的流动性有所提高但仍低于发达国家市场。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我国股票市场金融安全的制度改进和金融安全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包括针对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的严重制度性抑制,应着力推进股票市场的制度深化。应该在我国股票市场建立类似银行业存款保险制度的投资者赔偿制度。由于我国股票市场缺乏最后贷款人制度,使得监管部门在面临问题机构的流动性困难时,显得束手无策,更谈不上满足市场中众多机构的“流动性注入”需求。在关闭问题机构时,监管部门也只能求助于中央银行的帮助在缺乏“最后贷款人”,甚至缺乏赔偿基金的流动性救助下,这种系统性的安全隐患令人担忧。应着手建立有效的股票市场危机处理制度。改进对问题机构的处置方式。

第7篇:机场安全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工程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施工现场的工程管理和监督工作就成为了非常重要的问题。但目前,我国建筑领域的事故安全事件发生比率还比较高,施工方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意识还比较单薄,对其进行的监督措施还不是还及时,这造成了工程管理和监督水平的长期滞后。因此,施工方必须将项目施工的安全评价和安全生产同企业的市场信誉紧密挂钩起来,加大安全事故成本,才能保证项目施工的安全进行,重点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更新施工现场工程管理理念

施工人员安全施工意识的缺乏是造成安全事故不断发生的重要原因。目前,施工企业多实行项目部—公司—安全主管部门—施工人员的四级安全体系,但在操作的过程中,任何一级对于安全意识的忽视都会造成整个安全体系的缺失。究其原因,主要是施工管理人员和工人对于安全施工的意识不是很重视,使制定好的规章制度往往流于形式。

因此,施工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管理人员和工人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并且还要保证教育的效果落到实处。采取观看安全管理视频、施工现场抽问等方式,对人员进行安全施工的培训和检查。施工方同时还应为安全工作做好教育人员、资金、器材、场地等方面的保障。

工程监督部门的职责是对人员、资金、机构、安全教育情况、危险隐患等进行及时的监督监管。项目经理应及时对施工现场的防护措施和安全管理进行必要的监督抽查,对检查到的问题和隐患,督促施工方做好及时的整改和完善,同时采取扣分、经济处罚、评价等多种方法,督促施工方的安全施工理念的更新。

2加强对施工方的管理和监督

施工方在施工现场工程管理中起着主导作用,安全管理配套资金的到位率、工程造价的保持等都会给工程管理带来很多问题。有的施工方强迫工人超负荷工作,导致工伤事故频发;有的施工方故意偷工减料以节约成本,造成项目的质量的下降,这些都是工程管理中需要面对的问题。此外,行政主管部门对施工方的监督作用不足,除了经济处罚难以找到很多的纠正措施,使得部门企业形成边处罚边违规的怪现象[1]。

因此,现场工程监督部门应该探索行之有效的措施,对施工方的安全管理资金、建筑材料质量、建筑工期等进行全方位的严格检查,使施工方真正意识到严格的工程管理对于施工的重要性。同时,鼓励施工方积极实行良好的自我管理,宣传管理秩序正规有序的优质企业,使管理真正能为企业带来切实的经济效益,提高其重视现场管理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管理和监督秩序。

3落实工程管理企业负责制

安全施工的基础是实行企业负责制,在施工时,企业应主动按照施工安全标准对施工现场进行及时的检查,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是否在企业内部落实了安全施工责任制,是否制定了安全预案并及时进行了演练,安全技术措施是否达标,施工人员上岗前是否进行了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操作培训。

(2)企业安全施工管理人员是否配备到位,是否发挥了其应尽的职责,上岗前是否拥有了安全管理资格证书。

(3)施工时是否具备了安全防护措施和器材,安全管理资金是否及时到位。

(4)施工方是否已经取得了安全施工许可证,是否存在非法项目转包的情况存在。

(5)施工方安全生产器材是否配发到位,施工时是否严格落实了安全施工的各项规定和制度[2]。

4完善员工安全管理教育培训体系

当前,施工企业的员工基本来源于农民工群体,文化素质水平不高,加之建筑行业本身就是一个人员流动比较频繁的行业,因此,很多施工企业不愿意为员工的安全管理培训投入过多的经费,员工的安全管理意识就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解决施工人员安全管理意识的有效措施就是对人员进行完善的安全培训工作,使员工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安全意识。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建立农民工学校或培训班,对员工进行轮流定期教育。此外,上级主管部门,还应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针对性指导,可对现有培训教育力量进行有效整合,积极发挥社会培训教育的补充作用。对那些仍然不重视员工安全培训的企业,应给予严肃批评并限期整改[3]。

5依托中介机构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和监督

施工方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和监督时,可依托行业协会的作用,发挥安全中介机构的有效作用,在技术培训、安全生产咨询、危险源评估当方面,接受中介机构的有效指导,有效推进企业管理和监督的专业化水平。此外,对于中介机构的资质要进行严格的审查,防止素质不达标的中介结构混入行业中[4]。

6加强企业管理和监督机构的建设

施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对自身管理和监督机构的建设,吸引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充实到企业管理队伍中来。这些人才,必须既是管理的专家,又是专业上的能手,同时还要熟悉国家相关领域的各项规章制度。此外,企业应对旧有的管理和监督机构进行必要的改革,改变人员不足、老龄化、知识层次低等一系列困扰企业管理和监督部门有效发挥作用的问题。企业还应为管理和监督部门提供必要的经费、器材和场地,制定优惠的政策支持他们开展工作。企业施工管理和监督部门也应积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提高自身的能力,为更好的开展为企业的服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7结语

建筑施工现场工程管理和监督工作,对于提高施工方的施工质量、保证施工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更新施工现场工程管理理念、加强对施工方的管理和监督、落实工程管理企业负责制、完善员工安全管理教育培训体系、依托中介机构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和监督、加强企业管理和监督机构的建设等六个方面,对施工现场工程管理和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和建议,希望为施工方加强施工现场工程管理和监督工作的效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李建社. 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04

[2] 邹际寿. 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及监督工作的策略探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05

[3] 曹毅. 浅析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面临的几个问题及解决对策[C]. 西安:建设工程安全理论与应用—首届中国中西部地区土木建筑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

[4] 张凤海,王坤,王军. 浅谈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J]. 中国水运. 2006.06

第8篇:机场安全管理论文范文

【关健词】施工现场;问题;对策;建议

松江一个千年古城,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背景,记录着近千年发展历程的古府。近几年,松江更以全新猛进的发展让松江新城及围绕松江新城的几个乡镇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一幢幢屹立于半空的建筑物与房屋使得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光彩。每次开车经过被脚手架及网片包裹的建筑物,笔者发自内心的由想:作为一名建筑安全监督执法人员,自己身上担子的重要性,既是一名监督者,更是一名指导者,更要在第一时间指正及更改安全上存在的问题。

1 建筑施工现场依然存在的问题

跑了这么多年的施工现场,不得不承认,施工现场还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

1.1 文明施工不到位,现场管理机制不严格

现在提倡狠抓文明施工,作为一名监督执法人员,我们会时常警戒施工单位文明施工的重要性。一个现场的文明施工做的如何从而侧面的反映出一个施工单位的现场管理制度严格与否。很多工程也就是因为文明施工不到位才发生不可弥补的损失及安全问题。凭心而论,施工现场一点不存在安全隐患也是不大现实的事情,只有做到“自查、自纠、预防”,思想上有意识,管理上有机制,才能预防安全隐患,避免发生安全问题。

1.2 专业培训机制不健全

农民工现在已然成为建筑业劳动力的重要主体。笔者跑工地的工程中,不时会看见稚气未脱的“娃娃脸”。虽然为他们的勤劳及艰辛而感动,但更为他们的安全感到担忧。农民工放下锄头跟着一个包工头到城市打工,很难适应一个周边的变化。曾经看到这样的调查,近几年发生的安全死亡数据中, 80%左右的死者都是到城市工地工作不满三个月的年轻人,他们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连最基本的岗位培训有些都没受过。虽然近年来施工单位的专业培训稍有好转,但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有证无经验”。无论什么专业都会存在这样的一个现象,对理论知识能熟练掌握,到现场就一无所知。监督执法人员要时常告知施工单位,一定要“以老带新”,让施工单位有经验的安全员带着新的安全员,不允许让无经验的安全员独立负责一个工程,这既是对施工单位负责,也是对现场施工人员负责,更是监督执法人员的职责所在。

2 对策

针对现场存在的两大问题,笔者觉得应该制定相应的两大对策。

2.1 继续狠抓文明施工,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文明施工及现场管理制度两者之间紧紧的联系在一起,现在没有说哪个施工单位是“黄金招牌”,为什么?因为现在施工单位不免都存在“挂靠” 问题。所谓“挂靠”只是借用施工单位的资质,真正现场管理及指挥的是下面的施工包工头,这样一来,施工单位人员的管理力度大大减弱。作为安全执法人员,更加狠抓文明施工及现场管理,让施工单位包括现场施工包工头不得不将现场管理好,在大力度的监督作用下,严惩必纠,在“以罚代管”的作用下,让现场能 “统一、正规、完善”。使得安全及各个方面都能发挥到作用。

2.2 完善专业培训,做到执证上岗

每次到工地检查,加大检查岗位证书培训这方面,特别是特别工种的执证上岗能力,因为特别工种是存在危险源的重大漏洞,往往很多安全问题都是由于人为操作不当所造成,当然这其中也不能忽视一些细节问题,现在天气越来越炎热,许多工地人员嫌戴安全帽不舒服,但一时的炎热怎能与生命安全相提并论。每次检查都要以高标准来衡量施工队伍的施工能力,做到“严格、严肃、严禁”,严格监督,严肃处理,严禁不按规定施工。

3 思考与建议

3.1 熟练掌握专业知识

掌握专业知识是基本。去监督及执法,首先自己要“拿的出,打的响”,对专业知识掌握过硬,这样现场人员才能服从自己的执法。现场中很大一部分人是“老法师”,从事建筑行业已几十年,他们经验丰富,但欠缺的是与时俱进,做法陈旧,在这时我们监督执法人员就可以以新的标准要求他们,用知识及条例去约束他们,让工程的顺利开展起到作用。

3.2 不辞辛苦,每个死角都监督到位

天气炎热,往往左两步就已汗流浃背,但这又怎样,既然是执法监督人员,已经来到现场检查,就应该对工地的角角落落都要监督到位,不留死角,往往看的见的隐患可以预防避免,就是看不到,查不出,才最可怕,才最容易发生事故。不忽略细节,不轻视死角,不下看细微之处。

3.3 加强日常巡查和重点检查相结合

严格遵循巡查和处理程序,抓重点环节,通过重点检查和反复抽查,督促企业认真整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现场巡查可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现场查看检查有关资料询问有关情况填写检查记录反馈存在问题(包括实体防护和安全管理两个方面) 下发整改通知书项目责任人签字认可。巡查中监督管理机构要加强对基坑支护、脚手架工程、模板工程、提升机械、施工用电、特殊工种持证上岗作业等重点项目的重点监督检查,同时加强对现场安全防护实体的检查,确保安全防护体系有效使用。

3.4 强化对监理单位的监督管理,充分发挥监理安全管理职能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把安全职责纳入到监理的范围,将监理单位在安全生产中所要承担的安全职责法制化,同时也为监理单位开展安全监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监理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加强对安全施工专项施工方案的严格审查和对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下发整改通知书、停工令,督促施工单位限期整改,认真整改,充分发挥监理现场管理职能。

3.5 加强建筑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由于建筑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比例占到80%以上,他们的整体素质低,安全防护意识差,专职安全人员就更少,远达不到工程管理的需要。从这个角度讲,只有进一步加大建筑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达到以培训促素质提高,以素质提高保安全生产。要搞好员工安全教育培训,仅靠施工企业的自觉性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必须依法加强对安全培训教育的监督管理工作,定期组织开展建筑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进而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有效防范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

第9篇:机场安全管理论文范文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作为我国最主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和人民的生命健康及财产安全。施工阶段在建设工程施工项目建造的整个全寿命周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则是直接关系到整个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甚至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秩序的稳定。文章结合我国目前建设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特点和建筑物本身的特点,遵循相关的建设法规,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政策,运用科学的安全管理方法对建设工程施工项目进行全面、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管理,使施工现场的生产工作处于安全可控的状态,从而最终实现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目标以及相应的经济效益。

一、人为影响因素控制的安全管理对策

在人为影响因素控制的安全管理对策中建设单位作为主要的投资者其应该做到定期的对在建项目的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抽查,并且聘请专业的监理机构人员进行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同时做好相关检查的记录,对于重点的安全防范部位还得实行严格的全程监督巡视,在隐蔽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采取平行检查的制度,从根本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施工单位作为将在建项目从抽象变为具体的主要工作者,其安全生产管理意识则将直接决定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状况。因此,作为施工单位,其不仅仅要对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以及临时的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及相应的安全预案应急演练,还得制定一套科学的、合理的、因地制宜的安全防范措施。并且对于复杂或者危险性较大的单项工程还得制定专项工程施工方案,并经专家论证后才投入实施。同时在实施前要有技术负责人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以及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有专业人员进行现场监督。除此之外,作为施工单位,还必须对于施工现场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进行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以提醒任何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注意安全。对于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该要做到严格执法,对于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问题或者发生的安全事故应该做到严格的惩罚,杜绝贪污受贿而对于安全监督检查流于形式。而对于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则要增强自身的安全保护意识,掌握安全操作技能,积极地参与安全教育培训以及安全应急预案的演练,时刻爱护的生命健康。同时,作为施工现场最为主要,人数也最多的人员,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还必须严格的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条例,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操作规范进行施工,牢记防范于未然。不管是在生活区、办公区还是工作区都必须做到安全第一。

二、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的影响因素的安全管理对策

在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的影响因素的安全管理对策中主要分为针对施工材料以及施工机械设备两个方面进行制定安全管理对策。在施工材料方面,主要是要让施工作业人员具备良好的节约材料的意识。并且施工现场应该要制定严格的材料用料制度以及详细的材料领发制度,确保材料的使用不存在浪费的现象。同时作为施工现场的关键部分,材料的保存也是必须加以关注的。材料的保存一定要严格的根据材料的特点进行制定相应的保管制度,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对于危险性的材料还必须加以安全提示。并且制定一套完整的施工材料的出入库制度。而对于施工机械设备则主要关注施工机械安全的安装是否由专业的有相应的资质等级的机构进行安装、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是否持有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以及上岗证是否还在有限期内、施工机械设备的施工过程中是否定期的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等等。

三、管理方法的影响因素的安全管理对策

在管理方法的影响因素的安全管理对策中主要是针对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设工程施工项目施工现场的施工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二是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三是现场施工安全保护措施的执行;四是安全事故预防及应急处理措施;五是建筑安全法律法规的制定与落实;六是定期安全检查。在管理方法方面首先就有设置一个专业配置合理的、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安全管理机构。同时还必须配置符合要求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施工安全管理机构的作用则不仅仅只是对施工现场的施工作业人员进行配置符合要求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以及组织进行安全应急预案的演练等等,其还必须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现场施工安全保护措施

以及安全事故预防及应急处理措施,并且保证其真正的落实实施。同时一个完整的施工安全管理机构还得落实相关建筑安全法律法规的具体实施,并且要注重对在建工程进行定期安全检查,从而防范于未然。因此,施工安全管理机构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施工环境影响因素的安全管理对策

在施工环境影响因素的安全管理对策中本文主要针对施工现场综合的基础环境进行讨论。在施工现场综合的基础环境方面,其安全管理对策主要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对施工场地进行科学的规划,做好施工现场施工平面图的工作,同时生活区和施工区要尽量的分开设置,对于施工中产生的建筑垃圾要做到集中堆放,施工现场要悬挂“五牌一图”,即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消防保卫(防火责任)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和施工现场平面图。并且为了确保施工现场能够满足施工的要求,在雨雪天气过后应该要及时的对施工现场进行场地的硬化处理。除此之外,若由于工序的特殊要求必须在夜间进行施工时,应该要及时的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并应张帖,且应该及时的通知周围群众,并做好沟通工作。

参考文献:

[1]鹿中山,杨善林,杨树萍.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评价的灰色关联法[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2]金伟良,鲁征等.支模架施工安全性的评价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5).

[3]李春辉,刘国强,梁涛.基于AHP 的建筑安装施工现霭踩评价的研究[J].粉煤灰综合利用,2011(4).

[4]方东平,蓝荣香,吴升厚,化彬.施工现场工作环境安全评价[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