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设计人才论文范文

设计人才论文精选(九篇)

设计人才论文

第1篇:设计人才论文范文

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引进了西方基于标准化批量生产方式的服装设计教学理念和模式,拉开了中国现代服装设计教育的序幕。发展至今,全国已拥有庞大的师资队伍,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教学体系,为产业发展培养出大量的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然而,中国服装设计教育在过去30年的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从形式到形式”的教学模式,即国际时尚体系上游的服装形式本土化的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多,诸如发展历史短,国际时尚体系的制约,产业设计人才的要求等。我们不能断言,中国服装设计教育在过去的30年里,培养了一大批“买手型”设计师,但是,在当今服装产业中买手型设计师大有人在。显然,服装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与产业人才需求相对称,但与中国创新型服装产业发展方向不对称。其对称性表现为:二者均存在设计实践结构的不完整,以及对设计理念的淡漠和摒弃。具体表现为“从形式到形式”,即对服装形态的杜撰和对国际时尚体系上游服装形式的修修改改。[1]出于国情考虑,这种被动务实的学习方式在当时社会亦有它的合理性。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及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这一务实的路径,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及创新型产业建造,显然行不通,中国的服装设计教育和服装产业亟待转型升级。

二、人们认识与表现事物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中国服装设计人才培养需要转型,但其转型过程不是盲目的,需要根据人们对事物循序渐进的认识及表达规律来对症下药。认识的过程一般由表象到结构再到本质,设计、造物则由本质到结构到表象。设计、造物从本质(被造物)开始,即从概念(文本)开始。从本质上讲,概念(文本)即是事物存在的另一种形式,是设计对象的本质,也是设计的理想价值。中国服装产业和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对设计概念(文本)的淡漠或摒弃,其实质是对事物本质和价值的摒弃。毋庸置疑,在过去的30年里,我们在服装设计教育和服装产业领域,的确没有创建多少有价值的本质,因为我们从西方人那里拿来了本质、形式和价值。我们必须根据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造物的基本规律,以及特定的时代背景,培养服装设计人才的创新理念,实现服装设计教育和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转型就是基于造物结构,健全课程体系,即创建新的、有价值的相关学科和知识,视觉化理念的知识和技能,以及生产营销的相关知识。升级就是提升学生文本(概念)创新的能力。

三、中国服装设计人才培养转型升级的途径

人才培养目标是整个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基础,培养目标决定于社会的需求和教育思想,前者是实践的要求,后者是理论的要求。[2]培养目标需要满足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要求。从历史角度看,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反映当时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人才培养应根据社会需求和当前环境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变革,所培养的人才方能被社会所接受,为社会做出贡献。针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社会性,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内容成为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理论与实践双重要求的满足是服装设计人才培养转型升级的基本途径。

1.系统、科学、完整的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服装设计是一门时尚的交叉性综合型应用学科,其学科特点决定了该专业知识体系的综合性、课程内容设置的时尚前沿性,以及与其他学科界限的模糊性。当今服装设计专业的课程内容要以其专业特质为依据,建立以跨学科、多维度、宽领域为原则的专业知识系统,使其更加注重设计与社会、设计与人文、设计与科技,乃至与其他多种学科之间的横向关系。[3]服装设计专业的转型升级基础应该包括课程结构的优化,不同科目之间的横向渗透与纵向衔接,以及每一科目各单元之间、各项内容之间的协调。[4]首先,服装设计专业的时尚性要求其专业课程内容应当具有时代前沿性,其国际性要求该专业应融入先进的国际服装设计思想与理念,符合世界服装设计流行发展趋势的技术手段,使学生以更开阔的视野去研究与解决现实当中所遇到的问题。除专业知识外,文学、美学、史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人文学科,材料学、环境学、经济学、市场学及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知识,不但能增强学生对社会伦理、环境伦理乃至全球伦理的关注[5],提高学生的人文意识,还可进一步充实服装设计专业的知识构架。其次,服装的文化属性要求提高学生对艺术、文化和生活方式等的理解与学习。正如我国著名艺术大师、教育家吴冠中先生所言:“艺术创造中,路遥知马力的‘力’字,往往隐藏在文化底蕴中。”可见,要想实现中国服装设计教育转型升级,促使中国服装产业繁荣发展,在服装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审美观念以及中华人文精神等相关课程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图1)因此,在专业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我们应当在保证专业知识体系具备国际化、时代性与前沿性的前提下,补充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引导其根植于社会文化的土壤,结合现代审美方式,研究传统文化,增强人文修养,把握历史文脉,将人文内涵贯彻到专业知识传授的过程中,从而以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方法在设计实践中产生符合新时代、新环境的“新思想”,创造新的“设计理念(文本)”和“切实之体(产品)”[6]。

2.高效、有用、先进的专业知识应用系统的建立。服装设计专业的特质决定了其课程设置中实践环节的重要性,服装设计者建立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及思维方式后,还需要将这种新的设计理念付诸实践,通过实践将其转化成可视的作品,从而完成整个创造过程。通过实践,设计者既能得到自身的完善与发展,又能适应社会,满足社会的需求,这也是在学习者、社会与专业学科三者之间进行有机融合与统一,构建一个高效、有用、先进的专业知识应用系统的必然因素,用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用能力、社会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新型专业能力。在实践课程内容上,增加与之相关的项目课程与专业实践活动,使学生投身整个活动过程中,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亲身体验并实际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用创造性的眼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参与该类实践课程过程中,学习者还可有意无意间更多地接触他人与社会,通过融入社会,与他人进行交往合作,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竞争能力意识与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从而提升其社会能力,为以后进入社会工作夯实基础。隐形课程的开展亦是非常必要的。在完善丰富了服装设计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基础上,可针对服装设计专业的商品属性,引导学生深入社会,深入服装行业之中,进行市场调研,引导学生全面了解社会、了解服装市场,有意地使学生接触更多的隐性课程,以此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与内在意识,培养其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设计头脑,促使其树立独特的专业设计理念与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帮助学生激发自身潜力,发现自身不同,实现自我教育,以此来促使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四、中国服装设计人才培养转型升级的关键

有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并不代表具备一定的创新力,概念(被造物本质)的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因为设计概念作为被造物本质的文本形式,是被造物体现的精神内容,也是设计的本质。怎样实现概念的创新,中间必须经历一个研究环节,才能实现现有认识—研究—深入认识—新的概念—实践—视觉化概念的整个过程。首先,创建有价值概念的基础是认识,对客观对象的理性认识和概括,丰富的理论知识给我们提供了宽广的认识面。概念的创新源于认识的深化,没有认识不能形成概念,没有实践就没有创新概念的形成。概念随着认识的深入而产生变革,变革实现创新。所以,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在研究方面下功夫,加深对事物的认识,才能不断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促进认识的深化,进而形成有价值的概念。认识是基础,实践是推手,研究是关键,这也是理论、实践、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所在。其次,概念形成的基础是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基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对现有知识进行深入研究,挣脱原有认识与经验的束缚,实现对原有知识与经验的抽象、提炼、超越与升华,转化成新的、有价值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认识,形成新的有价值的概念,进而通过实践视觉化概念实现真正的设计创新。我们所创建的设计概念不仅指向被造物本质,同时,它对于自然、特定的社会环境、企业和消费者生活应具有价值和意义,这是设计的本质,也是设计的责任。如针对当今服装品牌高库存现象的研究,便于形成以降低库存为导向的设计理念,结合市场营销学和市场管理学,搜集资料并做深入的市场调研,对品牌市场进行认真分析,了解服装市场现状及管理模式。例如,研究日本服装品牌优衣库几乎“零库存”的现象,发现其有一套独特的管理与设计模式——基本款至上。(图2)简单的款式突破了年龄段细分的原则,适合任何年龄段的目标消费者,从而形成大的市场规模,且高比例的基本款降低了设计的犯错率,进而将设计师的精力放在基本款的设计及创新上,同时弥补了其他补充款式不足带来的销量问题。如此,有了设计的参照物,对问题有了深入的认识,有的放矢,才能形成以降低库存、符合企业利益为导向的概念,完成设计的创新。又如图3,是国际时尚大师范思哲的印花作品。不难看出,作者将巴洛克、拜占庭、动物纹样等各种所能想象到的图案从它们各自的历史社会及图形的含义中抽取出来,摇身变成设计师自己的新的概念,应用于服装设计当中,将经典与艺术混搭,风格难辩,加之极简的线条、大胆的用色,使作品不仅成为静止的服装,更是流动的风景,给人们带来绝美的视觉盛宴。概念的形成是一种思维加工过程,对客观事物的深入研究,实现认识的深化,透过事物的表面了解现象的本质,通过实践环节将新的概念视觉化,有助于实现设计从形式到思想的转变,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出综合型创新性服装设计人才。没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作支撑,没有研究这一关键方法做桥梁,没有实践这一物化过程,我们的专业知识、设计理念及设计作品是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以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为基础,同时拓宽相关知识领域,通过深入研究深化认识并综合运用是培养创新性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只有这样才能将学习者从他人知识框架的复制者转变为自我知识模式的构建者,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建立具有服装设计专业特质的新型意识与理念,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服装设计创新人才。

五、结语

第2篇:设计人才论文范文

胜任特征(Competency)是指在特定的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能够区分绩效卓越者和平庸者的可测量的、且较为持久的、并能加以改善和提高的个体特征。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是胜任特征的主要内容,且可分为外显行为和内隐动机。为此,1973年McClilland(麦克利兰)针对此内涵提出一个著名的素质“冰山模型”,将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划分为冰山的“水上”和“水下”两个部分。“冰山的水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表层特征,即为显性特征,是比较容易了解与测量,能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的,且培训是最经济有效的方式。“冰山的水下部分”包括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是深层次的潜在特征,称为隐性特征,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评估和改进的部分,且不易受到外界因素作用而变化,但能对人的思想意识与行为表现变化产生关键性的作用,能在广泛的环境和工作任务中预测人的行为,因而对人才选拔最具有经济价值。所以,应用胜任特征评价和预测绩效优秀以及岗位所需的相关技能、智力水平或学业等级是一种手段,同时也是改进工业设计教育课程和创作训练方式,培养工业设计专业人才胜任力的基本标准。

二、华南地区工业设计人才胜任特征

本课题以华南地区工业设计师为研究对象,设定了68个项目作为胜任特征内容,对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工龄长度和绩效等级等不同层次的在岗工业设计师共443人进行抽样调查。具体采用访谈、问卷调查、心理测量、工作分析等方式进行,并利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3.0对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如105页表所示)。分析结果显示,专业知识、工作能力、人格特质和职业品德等四个结构维度构成了工业设计人才胜任特征。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属于外在特征,是知识、技能等显性特征。专业知识就是一个人在特定领域的专业素养;工作能力就是执行有形或者无形任务的能力。人格特质和职业品德属于内在特征。人格特质就是一个人隐性特征的综合体,具体来说就是一个人坚持对某种事物拥有的渴望并为之行动的欲望或对情境或信息的持续反应。人格特质在胜任特征结构中处于核心基本位置。职业品德就是一个人的态度、价值及自我认知。具体内容包括:专业知识涵盖美学专论、工业产品设计学、工学、设计软件、艺术设计论、文学概论、历史文化、市场营销学、消费心理学、社会学、传统习俗等;工作能力涵盖美学鉴赏、造型创意设计、形式与功能表达、逻辑思维、问题情境应变与解决、观察与思维判断、产品开发想象与创新、学习与沟通、抽象与概括、产品设计组织与管理、评估与决策等;人格特质涵盖成就欲望、敏锐力、洞察力、意志力、职业兴趣、乐观精神、合作精神、自信心等;职业品德涵盖团队意识、学习和研究意识、专业意识、自尊自重意识、责任感、诚实守信观念等。属于显性特征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易于培养和开发。通过合理的教育指导,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形成工业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

三、工业设计人才胜任特征的培养设计与实施

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是工业设计人才胜任特征的培养目标。本文依据华南地区工业设计人才的胜任特征结构维度,设计培养目标,改进与改革课程设置、训练与实践方式,探索工业设计教育内容、模式、方法和策略,奠定专业发展理论和实践基础。

(一)培养设计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业设计的专业培养目标可以看出,侧重于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等业务方面素质的培养,确保毕业学生在专业发展上成为设计部门或单位的专业设计高级专门人才。但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企业竞争力提升,设计教育必然专注市场发展与研究,设计产品的形式美和功能美必然成为个人、家庭、社会关注的内容,并且必须把这种“关注”带入设计教育的课堂。依据华南地区工业设计人才胜任特征维度结构要求,培养目标应明确为“: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现代工业设计理论基础扎实、知识丰富、应用能力和设计思维能力强,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造型艺术、工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应用素质,以及具有国际化视野、综合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能够从事工业产品设计制造、开发设计、设计组织管理及策划宣传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实施胜任特征范畴以及华南地区工业设计人才胜任特征结构维度研究表明,作为外显特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可以通过教育与培训途径实现培养的目的。因此,课程设置和专业训练与实践成为改变和发展工业设计人才胜任特征的有效途径。

1.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工业设计人才胜任特征培养实施的关键和核心。课程设置理念,着眼于应用而不是理论的研究。因此,一要加大美学课程学分,强化学生审美观点和塑美能力,根植于工业设计产品外在形态的形式表达,满足个人、家庭、社会的审美需求;二要优化课程设置,着力于学生综合技能培养,提升通用技能而非某一类具体产品设计的专业技能,拓宽学生设计创新思路,促进专业发展;三要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重视实验设施利用,积极开展实验活动,增强授课效果。因此根据培养设计目标,适当调整艺术、工程、综合和专业实践课程学时比例,并引入工业设计课程知识群,即文化艺术及美学知识群,培养学生审美及审美评价能力,以及形式表达能力;工学基础知识群,培养学生在产品物质功能、使用功能和使用方式等方面的创新设计能力;工具及综合知识群,培养学生掌握产品及环境的虚拟展示方法,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造型设计表达,获取造型设计表现技能,以及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二次开发的能力。

2.训练与实践。训练与实践是深化理解、掌握基本知识和提升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人格特质、强化职业思想品质的主要方式。

(1)认识实践。包括参观和金工两部分的实习。认识实践就是让学生在美学、工学基础两个知识群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和把握机器的运用、材料、加工、工艺、构造等,加深背景认识,建立牢固的知识平台,增长实际经验,避免设计作品“纸上谈兵”。参观实习应以民俗采风、专业考察为主,并了解当地的风土民情和历史文化,同时注意强化学生绘画、摄影、构思等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金工实习就是让学生在实习中不仅深入实践,而且还要有实习心得,力求通过实习使学习获得在感性认识基础上更能深刻理解实际生产的相关知识。其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习惯于解决问题,并能正确检验成效。

(2)专业训练。建立校办企业或建立实践基地是专业训练的最佳途径,既可提供教学课题,也为教师提供专业技术研究,以及为学生提供技能操作的真实实践环境,拓展专业发展能力。与企业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建立实际岗位实践模式,依据华南地区工业设计人才胜任特征预测和评价学生绩效与技能,评估和调整人才培养的模式,确保专业训练在工业设计人才胜任特征培养过程中发挥作用。

第3篇:设计人才论文范文

近年来,社会经济迅猛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工业的发展和需求,高校逐渐增加对工业设计人才的招收,在这种形式下,就需要更大的校园面积与教学设施,但是政府的资金投入却并没有满足其需求。采用扩招的招生方式,也使高校造成了入学学生素质不全面,大部分理科生造型能力、色彩分析能力、美学修养不高,不具备设计教育前的一些基本素质要求。大部分艺术类专业学生普遍文化素质低,尤其是外语、数理知识面窄,综合能力不够,过分注重“画功”而忽视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学生素质与工业设计专业所必备的技能素质相差甚远。与此同时,扩招也导致每年从高校毕业的工业设计专业数量大增,为了更好的安排这些毕业生,就需要更多的有自主设计研发需求的制造企业,但是实际上我国内却缺乏这样的企业[2]。

2工业设计人才具体培养策略分析

2.1构建校企联合的教学体系,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训练

工业设计是一项需要从业者熟练掌握设计技能、有实操能力的职业,对实践教学有更高的要求,目前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对产品的制造工艺和技术等方面的了解较少,且不成体系,因此高校应加强教学与企业的联系,增强实践训练。工业设计实践平台以“校企联合共建”的模式进行建设,主体部分包括:一是,场地形式:以学校为教学基地,以企业为实训基地;二是,师资配备: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引进一线行业专家;三是,管理模式:以学校教师为主导,联合企业共同管理[3]。

2.2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学习,促进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师是理论知识的传播者,同时也是实践教学的引导者、构建者和实施者。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设计也从传统模式发展到现代模式,工业设计专业的市场需求不断变化,那么当然企业对工业设计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现代工业设计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还需要学生要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鉴于此,高校要对这种形势有清晰的认识,并及时转变人才培养策略,教师也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增加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和训练,从而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4]。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定期去工业设计公司进行培训学习,鼓励老师利用带生产实习的机会多与企业接触,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增长教育实践经验[5]。与此同时,高校还可以建立一支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队伍,以补充和完善教师队伍,更好的改善师资结构。

3总结语

第4篇:设计人才论文范文

摘要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促使人才需求量增加。本文通过对我国市场调查,得出应用型集成电路设计人才是该行业目前大量需求的人才,并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IC设计需求分析

随着我国IC产业的迅速发展,相应人才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根据上海半导体和IC研讨会公布的数据,08年中国IC产业对设计工程师的需求将达到25万人,但目前国内人才数量短缺这个数字不止几十倍。例如我们熟知的威盛虽然号称IC设计人才大户,但相对于其在内地业务发展的需要还是捉襟见肘,其关联企业每年至少需要吸纳数百名IC设计人才,而目前培养规模无法满足。而在人才的需求中,应用型IC设计人才更加受到欢迎。

一、IC设计人才短缺

2008年,全国集成电路(IC)人才需求将达到25万人,按照目前IC人才的培养速度,今后10年,IC人才仍然还有20多万人的缺口。这是08年4月21日在沈阳师范大学软件学院举行的国家信息技术紧缺人才培养工程——CSIP-AMD集成电路专项培训开班仪式上了解到的。同样有数据表明,近日,从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了解到,目前全国高校设有微电子专业总共只有10余个,每年从IC卡设计和微电子专业毕业的硕士生也只有二三百人。在国内大约仅有不足4000名设计师,而2008年,IC产业对IC设计工程师的需求量达到25万-30万人。有专家预测,到2008年底仅北京市IC及微电子产业就将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而到了2010年我国可能需要30万名IC卡设计师[1]。未来我国IC卡设计人才需求巨大。目前中国每年从IC设计和微电子专业毕业的高学历的硕士生只有数百人。中国现有400多所高校设置了计算机系,新近又特批了51所商业化运做的软件学院。但这些软件学院和计算机系培养的是程序员。中国目前只有十来所大学能够培养IC设计专业的学生。因此IC设计专业人才处于极其供不应求的状态。可以这样说,这是因为我国很大程度上是没有足够的IC设计人才。

专家指出,我国IC设计人员不足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IC设计是新兴学科,国内在此之前很少有大专院校开设IC设计专业,现在从事IC设计专业的人才,大部分是微电子、半导体或计算机、自动控制等相邻领域的理工专业毕业生,但是和实际的IC工作比起来,还是有差距,学校并不了解企业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所以,许多IC设计企业只能经常从应届毕业生中直接招聘人才再进行培训。此外,IC设计的实验环境要求,恐怕所有的高校都没有能力搭建。据了解,建一个供30人使用的IC实验室,光是购买硬件设备就需要15万美元。

最新研究指出:到2010年中国半导体市场将占世界总需求量的6%,位居全球第四。未来几年内中国芯片生产有望每年以42%的速度递增,这大大高于全球10%的平均增长速度。仅就IC卡一项来看,我国IC卡设计前景广阔。身份证IC卡的正式应用,将是十亿计的数量,百亿计的销售额,此外读卡机及其系统将有成倍的产值。半导体理事长俞忠钰说,2002年全国的IC设计单位已达到了240家,根据北京市发展微电子产业的建设规划,到2010年,北京市要逐步建成20条左右大规模高水平的芯片生产线,200家高水平的IC卡专业设计公司。据预测,北京市IC产业将超过2000亿元。巨大的商机也同时带来了市场对IC卡设计人才的巨大需求。

二、应用型IC设计技术人才需求日切

IC产业飞速发展,现在的焦点已经移到了IT产业的核心技术IC设计上。据北京半导体协会负责人董秀琴表示,IC卡设计工程师在软件行业是现在公认的高收入阶层。目前我国IC卡人才缺口巨大,在我国的高等教育里,这一块发展十分缓慢。按照中国现在的市场行情,一个刚毕业、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IC设计工程师的年薪最少也要在8万元左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董秀琴讲,这是因为一方面是现有IC设计人才的严重缺乏;另一方面是国内外市场对IC卡设计人才尤其是合格的IC设计师的大量需求。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应用型的设计人员来讲,是备受集成电路行业欢迎的。例如常见的EDA公司、IC设计服务公司、IC设计公司和IDM或Fundry4种类型的公司需要那些IC设计人才呢?他们需要的是熟悉IC设计的技术支持工程师,涵盖IC设计的所有方面,通常包括:系统设计、算法设计、数字IC前端逻辑设计与验证、FPGA设计、版图设计、数字IC后端物理设计、数字后端验证、库开发,甚至还有EDA软件的开发与测试,嵌入式软件开发等,其中对IC物理设计工程师的需求量会多一些[2]。

目前,需求量最大、人才缺口最大的主要有模拟设计工程师、数字设计工程师和版图设计工程师三类。另外,设计环节还需要工艺接口工程师、应用工程师、验证工程师等。IC版图设计师的主要职责是通过EDA设计工具,进行集成电路后端的版图设计和验证,最终产生送交供集成电路制造用的GDSII数据。版图设计师通常需要与数字设计工程师和模拟设计工程师随时沟通和合作才能完成工作。一个优秀的版图设计师,即要有电路的设计和理解能力,也要具备过硬的工艺知识。模拟设计工程师作为设计环节的关键人物,模拟设计工程师的工作是完成芯片的电路设计。由于各个设计企业所采用的设计平台有所不同,不同材料、产品对电路设计的要求也千差万别,模拟设计工程师最核心的技能是必须具备企业所需的电路设计知识和经验,并有丰富的模拟电路理论知识。同时还需指导版图设计工程师实现模拟电路的版图设计。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IC人才的需求中,应用型IC设计人才的需求更大,而且他们也是推动集成电路产业迅速发展的生力军。

三、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应用型IC设计人才

国家对IC卡设计人才培养也很重视。据北京半导体协会卓洪俊部长说,到2010年,全国IC产量要达到500亿块,销售额达到2000亿元左右,将近占世界市场份额的5%,满足国内市场50%的需求。同时,国务院颁布《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的18号文件,支持和鼓励软件和IC产业加速发展,加快IC设计人才培养。

IC人才需求问题的解决首先还是从高校开始,2001年,清华大学微电子研究所开设了“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班,2001年的IC专业二学位班已经有64名学员在读。清华大学还分别与宏力半导体、有研硅、首钢合作培养IC人才。2002年,成都电子科大也开始招收“微电子技术专业”的二学位学员,同时扩招微电子专业的本科生。为了更好地实施学校加速IC人才培养的战略,电子科大还成立了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并建立了面积为1500平米的IC设计中心。同济大学开始实施IC人才培养规划,提出了“研究生、本科生、高职生”的多层次培养体系。

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高校在这一方面应进一步加快改革,制定可行的、新的人才培养计划,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教学、实验和实训投入,多渠道、多方式地进行应用型IC设计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第5篇:设计人才论文范文

1.“1+2”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高职灯具设计与工艺专业“1+2”人才培养模式是产、学、研结合的载体。在高职的三年学制中,第一、二学期完素质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基础设计能力;第三、四、五学期在企业和工作室完成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含毕业设计),主要以引进企业真实项目、利用设计大赛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专业设计训练,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和职业能力;第六学期在企业顶岗实习,是学生以指导教师推荐或自找企业的形式到企业顶岗实习半年。“1+2”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一年、两年的叠加,它注重学生综合素养、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其实质是运用校企两个培育人才的主体和环境对学生进行培养,以服务地方经济和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融合为主要目的,使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融合。

2.“1+2”人才培养目标灯具设计与工艺专业

“1+2”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活动,以达到通过校企两个育人主体共同完成对学生培养教育的目的。培养目标包括:第一,根据灯饰照明企业对灯具设计师的岗位要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第二,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组织形式、考核评价等进行改革,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第三,主动适应灯饰照明产业设计师岗位发展需求,培养个性化和创新型灯具设计人才。第四,整合与发挥校企资源优势,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源利用率,实现校企双赢的目的。第五,培养适合高职教育的“双师型”教学团队。第六,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3.“1+2”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1)促进校企合作,实现优势资源互补“1+2”人才培养模式下,校企双方通过优势资源的共享与互补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首先,此模式下,学校能为企业长期提供顶岗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企业能储备人才,降低人才培养成本,解决人才招聘的盲目性问题,保证人才的质量。其次,该模式不但能为企业解决设计人才匮乏的问题,还能为企业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服务。从学校的角度,“1+2”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解决实践教学环节的不足,通过在企业顶岗实习,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为其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样不仅提高了学校的实践教学质量,也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能真正实现教学与企业职业岗位要求的无缝对接。

(2)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是职业教育中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故职业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1+2”人才培养模式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多类型工作室和企业的教学平台,为学生创造实践和实习机会。在人才培育过程中,强化教学实践性环节,引进企业的真实项目,使教学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大大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从而缩短了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适应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3)促进教学团队建设“1+2”人才培养模式能够积极推动校企的深度合作,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的方式达到复合型人才培养目的。所谓“走出去”是学校定期派遣专业教师到灯饰照明企业展开学习与实践活动,以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使其通过实践体会企业的生产过程对知识与技术能力的要求,以及岗位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从而有目的地展开教学改革和设计研发,确保人才培养的水平与质量。“请进来”是指企业技术人员以兼课、讲座等形式参与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使专业教学更加贴近市场。这样以多元的师资结构对应课程教学,在组织实施教学的同时共同研发产品,真正实现校企融通、工学交替的办学宗旨。

(4)促进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1+2”人才培养模式是企业和学校共同培养人才的过程。首先,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应加强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关注灯饰照明产业的发展动向,使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始终保持前瞻性,保证专业建设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另外,充分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召开专业建设研讨会,要求灯饰企业的设计专家就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提出修改意见。这样,校企双方的合作就涵盖了教学的整个过程。其次,在专业教学内容改革过程中,针对以往的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存在与企业要求脱节现象的实际情况,依据灯饰企业灯具设计岗位的标准要求和工作过程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从而推进专业教学内容的改革。

二、课程体系的重构灯具设计

涉及的学科领域较广,包括设计学、美学、材料学、电子电工等学科,具有交叉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灯具设计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与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在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上,构建适合灯具设计职业岗位标准要求的课程体系,是为我国灯饰照明产业发展提供优秀设计人才的根本保证。要构建适合灯饰照明企业设计师岗位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就必须根据灯饰产业需求,结合灯具企业的技术标准,将灯饰企业设计师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流程与要求作为灯具设计课程体系建设的重点。在建设过程中,针对灯饰照明企业开展广泛调研,了解灯具生产的工艺流程、技术标准与技术要求,了解灯具设计师岗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要求,并针对往届灯具设计毕业生的信息反馈、麦可思调查数据等进行分析,对原有的灯具设计与工艺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梳理,通过召开专家论证会等形式,确定灯具设计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专业课程与教学内容,重构适应灯具设计生产实际、适合灯具设计师职业岗位要求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把灯具设计与工艺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为四个能力模块,即人文素质模块、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块、设计基础能力模块和专业设计能力模块。每个模块具有不同的目标要求,包含不同的课程,每门课程也具有不同的目标要求。模块设置是进阶式的由低级到高级,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较好地培养综合职业能力。

三、教学的组织实施

1.课程教学与工作室对接

在专业教学组织安排上,以企业设计项目和设计赛事为主线,以教师组织负责,学生参与设计的方式进行教学。首先,设计基础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模块的学习与训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基本造型能力和审美意识,提高其对于计算机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技巧,这些课程对接学校的课室或实训室展开教学。其次,专业设计能力模块的课程学习与训练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创意能力,这些课程对接到多类型工作室和企业进行学习与实训。如灯具工艺与材料、灯具行业标准与认证、灯具装配等课程所涉及的学科领域较广,只有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精通这些知识与技能,因此这些课程的教学任务主要由他们来承担,而且必须安排在企业进行教学。多类型工作室是学生进行专业学习和项目实训的主要阵地,分为教师工作室、专家工作室、学生工作室三种类型,每种类型工作室的功能、师资、目标要求均不同,并且都对接了相应的课程,主要核心课程安排学生在专家工作室(任课教师为资深灯具设计师)进行学习与实训。

2.课程任务与企业对接课程教学

以企业项目为载体,实行项目化教学。课程的实训项目来源于合作的灯饰照明企业。为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任课教师课前必须与合作企业加强联系,落实灯具方面的相关设计项目,确保课程教学的正常开展。

3.校企双方共同考核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任课教师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要求每个小组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个项目展开设计,项目设计结束后,企业专家到课堂评选(考核评价)设计方案。每位学生以PPT的方式进行提案,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最后由企业专家、教师评选出优秀设计作品并给予奖励,对较成熟的设计方案要求进一步完善,实现“作品—产品—商品”的转化。这种教学方法能使学生逐渐养成竞争的意识。同时,学生面对面地与企业专家进行交流、互动,不但可以了解企业的相关要求,而且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专业设计水平,从而促进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结语

第6篇:设计人才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3-0132-01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一批具有大学知识并且掌握专业技能、技术的实用型艺术人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各类人才需求的增加,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人才也找到了实现自身价值的机遇。因此,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将眼光从就业、择业拓展到创业上来,既是人才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国家政策所指及市场发展的需要。

一、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创业型人才要求

(一)对艺术设计的创作感知敏感度要求

对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想成长为艺术工作者甚至是艺术家,这个过程是十分漫长而艰辛的。在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对于创作保持高度的敏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创作感知敏感度是艺术设计开始的前提和基础。艺术设计的创作感知是对某种文化或思想的感悟,是内心情感的积淀,是将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内化并通过加工再次外化为艺术设计作品的必经途径。艺术设计者应该保持高度的创作感知敏感度,这样才能体会其他人不能体会的情感,并通过自己的作品焕化出独具一格的艺术设计作品。21世纪是全民创业、大众创新的时代,国家也相继推出了鼓励大学生由就业向创业转型的相关优惠政策和措施。在良好的政策环境背景下,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所培养的人才一定要具备创作感知敏感度,只有拥有良好的创作感知敏感度才能更好的感知市场需求、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创业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对艺术设计的市场动态趋势把握要求

市场的运作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趋势,在不同的阶段,市场提供的机遇和市场本身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应该学会把握市场的动态趋势,做到紧跟市场发展的需要,并提高自己的预见性,适时超前发展,设计出能够迎合市场需求的作品。比如,当前社会上需要的、提倡的是鼓舞人心的正能量,那么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作品要具备一定的正能量、要能打动人心,并引发一定的社会思考,这不仅是艺术作品外在的视觉满足要求,更是艺术作品内在价值的审美需求。

二、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加强创业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高职院校学生获取知识和掌握技能最主要的方式是依靠学校的课程,因此,创业型教育课程体系是培养高职学生成为创业型人才的主要途径。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育课程的设置和安排看来,对于创业的重视和教育还很欠缺。首先,高职院校应该充分重视创业课程的讲授,明确创业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知道创业课程的设置绝不是摆设,而是要通过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让学生不仅掌握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要掌握创业技能。其次,与时俱进,选取更加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课程内容。每个时期市场对于艺术设计人才的要求绝对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教学内容也应该把握时代的脉搏,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选取。

(二)引入校企一体化机制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引入校企一体化机制,这是因为如果高职院校单纯依靠自身发展,那么培养出的人才很有可能具有滞后性,这种滞后性是由于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式、目标与社会、市场以及企业需求脱节引发的。校企一体化机制是企业对高职院校提出人才培养要求,学校将企业提出的要求融入到教学中,为企业“订制”出符合其要求的人才,并将这些人才送到企业进行实践,最后企业根据他们的表现选取适合的人才留在企业工作。校企一体化大大降低了企业需要和学校培养之间不平衡的现状。此外,校企一体化还应该在各个方面进行深度合作,比如企业在高职院校建立实践基地,提供学习过程需要的基本工具或资金支持,派出企业员工到高职院校指导学生实践等。

(三)采用创业型的教育方式

高职院校应该在企业的帮助下,采用创业型的教育方式,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师应该为学生设置“项目导向”的教学情境,通过职业情景的设置,让学生模拟创业过程,提高学生今后走入社会的实践能力。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教师可以改变固有传统的教学方法,将新型教学手段引入课堂教学的环节中,充分与学生互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职业角色,完成不同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另外学校还可以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鼓励学生投身实践,自主创业。结束语:本文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创业型人才应具备的要求入手,明确艺术设计类专业创业型人才应该具备高度的艺术感知敏感度,并把握艺术设计的市场动态趋势,从而提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应该逐步完善课程体系,引入校企一体化机制等。事实上,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关注,因为只有足够的重视才能更加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涛,罗婷.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浅论[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2]杨建蓉,徐海青.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8(4).

第7篇:设计人才论文范文

关键词 “3+1”人才培养模式 毕业设计(论文)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8.017

Abstract Analysis of college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problems and reasons in the graduation design process, combined with "3+1" educational mode and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separately from the students, teachers and management of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measur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design.

Key words "3+1"educational mode; graduation design(thesis); teaching and research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实践环节,也是对大学本科理论学习的综合应用和成果总结,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结合实际,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是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前最好的实践机会。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直接反映了高校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1 软件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不高的原因

1.1 学生方面原因

由于我院实行“3+1”教学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三年,大四一整年在校外实习基地度过。学生的重心放在就业、考研或是实习基地的工作上,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极少数学生甚至在极短时间内突击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量明显不足。论文内容简单,研究不深入,态度不认真,不重视,认为做好做坏一个样,能通过就行,存在抄袭现象。

1.2 指导教师方面原因

近年来教师面临着考核、科研、职称等的各种压力,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缺少积极性再加上实行“3+1”后造成指导教师与学生时间与空间距离加大,部分责任心不强的指导教师与学生联系不足,投入不够,责任心不强,指导不认真造成毕业设计(论文)从选题开始就存在把关不严,重题、选题内容过大或过小,毕设题目来自生产实际、社会实际的比例小,题目与社会脱节。毕业设计(论文)中期监管不严。也有部分教师对答辩分组有意见将情绪融入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过程中。

1.3 其他方面

毕业设计(论文)做为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关,由于各种原因考评相对宽松,把关不严格,极少有学生因毕业设计(论文)不及格而延期毕业,造成学生认为毕业设计(论文)一定能通过,从心理上不重视。另一方面在平时管理过程中,存在管理不到位,毕业设计(论文)各项工作不按规定时间完成等。

2 提高软件学院毕业设计(实习)质量的措施

2.1 加强毕业设计(论文)过程控制

为了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高质量,建立一个针对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体系是不可缺少的,实践证明也是行之有效的。

根据我院目前的“3+1”模式,在第六学期末,学院组织召开实践教学环节动员会;学生、实习单位完成双选,确定实习地点;确定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采用“半双选-半抽签”方式进行,学生、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完成双选,与学生见面,部署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工作安排,明确各阶段任务及要求。

根据大四学生实习去向,确定毕业设计选题。(1)校企结合,开展毕业设计。深入实习基地和就业单位开展实习的学生,鼓励其选用企业真实项目作为毕业设计选题,企业指派一名工程技术人员与学院专业教师共同承担毕业设计指导工作。(2)与科研项目结合,开展毕业设计。在校内完成毕业设计的学生,鼓励指导教师结合科研和工程项目选择毕业设计题目,由指导教师所在团队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强化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训练。鼓励学生延续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开展毕业设计工作。

在开始毕业设计(论文)之前,由指导教师督促学生进行大量相关资料查询,准备好相应的开题,改变以往学生报题目随意,改题目随心的现象。学生确定题目后报送指导教师后教师根据设计(论文)的份量、难易程度,工作量是否饱满,是否重题等确定题目。填写选题报告书。这样为后续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成为出色完成整个毕业设计(论文)的有力保证。

在毕业设计(论文)中期重点检查教师指导、设计进度,学生工作情况等内容,严格按照《辽宁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手册》中的内容按时间点进行检查,不允许出现拖延或突击完成。真实、完整、全面地反映学生在整个毕业设计(论文)中的工作情况和教师的指导情况,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全过程质量监控。

针对教师的消极思想,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的管理,调动教师积极性。在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指导教师与学生联系最多,只有教师对学生严格管理,合理安排工作计划、制订可行性方案,才能保证学生投入时间、精力专注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才能最终保证质量。为了保障指导老师有足够的精力用于指导学生,学院规定根据教师职称不同,最多只能指导10名本科生。注重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环节过程管理。教师每周至少指导学生一次,且每周指导时间不少于2学时,教务处将组织人员对各个时期工作进行随机检查,对指导不认真的教师按照相关规定处理。

2.2 重视答辩环节,科学评定毕业设计(论文)成绩

2.2.1 答辩分组

以往毕业设计答辩分组按以下程序进行:各系负责人完成教师分组,然后各组教师所带学生依次分配到下一组,每位教师所带的学生都分在同一组中,而答辩过程中,不同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不同,有的老师特别严格,有的老师相对宽松,学生的压力差别很大,而且老师之间容易发生不愉快。很多学生认为当前答辩分组有失公平。大多教师更希望随机搭配分组。针对这种情况毕业设计答辩分组采取“双抽签”,毕业设计答辩分组要求指导教师不担任所指导学生的设计(论文)评阅人;原则上评阅人必须参加答辩,指导教师不参加自己指导学生的答辩工作。包括教师分组和学生分组,首先完成教师分组,然后完成学生分组。

教师分组:第一步,负责人确定答辩组个数、组长和秘书人选;第二步,各位组长抽签确定组别;第三步,各位秘书抽签确定组别;第四步,其他教师抽签确定组别,考虑到职称差异,避免同一职称教师集中在某一组,将多名组员按职称分类后再抽签,以达到各组实力均衡的效果。

学生分组:在确保学生不在自己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所在分组的前提下,抽签决定所在答辩分组,同一指导教师的学生将分在多个答辩组中。

2.2.2 “校―院―系”三级答辩机制

学校继续实行毕业设计(论文)校级答辩。随机抽两个专业,每个专业一个班级抽取15名学生参加校级答辩。学院组织院级答辩,组织申请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及学分绩点排分在班级后3~5名的学生参加院级答辩。各系组织本专业学生毕业答辩。针对我院“3+1”的实际情况,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的可以组织在教学基地答辩,答辩的具体时间地点、答辩小组构成等由学院与教学基地协商确定。

2.2.3 毕业设计(论文)相似性检测

严格把关,坚决杜绝毕业设计(论文)内容雷同,坚决杜绝弄虚作假或抄袭他人毕业设计(论文)内容的现象,学校随机抽取约5%的毕业设计(论文)、学院将全部参加院级答辩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相似性检测,一旦发现有作假行为,将根据相关细则进行处理。

2.2.4 评定毕业设计(论文)成绩

各系答辩前举行预备会议,掌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情况介绍,明确工作任务、程序及评定成绩标准,并将成绩评定标准答辩前上报学院。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按下列标准进行评定: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占30%、评阅人评阅成绩占20%;答辩成绩占50%。以上三项评分均应以百分制记分,然后按比例折算成五级记分的总成绩。毕业设计(论文)评定成绩原则上优秀不超过20%,良好不超过35%,中等35%左右,及格、不及格合计10%左右。

这些措施为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高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 结束语

毕业设计 (论文)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中的最后阶段,也是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体现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反映了学校的人才培养水平,我院从2014年开始采取以上措施后,改革成效明显,学生、教师对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指导情况、答辩成绩的满意度大幅提高,超90%的学生认为毕业设计(论文)是对自身成长最有价值的一门课程。如何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高效利用这一环节,达到培养人才的目标,是我们每个教学管理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俊一.本科毕业设计管理与全过程质量监控[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4):84-85.

[2] 吴益峰,张淑敏,田夏.上海交通大学提升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7):193-195.

[3] 李安琦.关于构建“校企联动”学生毕业设计创新指导模式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4(12):58-59.

第8篇:设计人才论文范文

(一)产业集群规模大,全球化程度高灯饰照明业被人们喻为“给人类带来光明的行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灯饰产业已经形成了以珠三角的中山、东莞、深圳、广东、佛山和长三角的上海、浙江、江苏等两个产业集群。2011年总产值达到2800多亿元,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灯饰照明电器生产国和第二大灯饰照明电器出口国。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的全球化进程步伐的加快,我国灯饰产业集群化明显,全球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广东中山的古镇,灯饰产品出口的国家就达到130多个,灯饰产品占全国灯饰市场份额的60%以上,成为闻名遐迩的“中国灯饰之都”。

(二)产品设计缺乏创新,质量较为低劣虽然我国的灯饰产业巨大,但其产品无论在创新设计还是在质量上,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低劣和产品设计缺乏创新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灯具设计人才缺乏,唯有去进行抄袭模仿或高价购买国外的设计方案。学术界柳冠中、申兆光、邝国良等专家认为大多数灯饰产品主要是依靠外观吸引顾客。可见灯具造型设计的重要性。目前我国除了大型灯饰企业具有产品研发能力外,许多中小型企业根本就聘请不到有实战经验的设计师。如今有实力的大型灯饰企业一般都是聘请国外的设计师进行设计研发,有些灯具产品的设计费竟高达几十万元。中小企业为了生存,只得用尽各种手段去盗窃人家的设计,专门派人到全国各地的灯饰市场进行抄袭,甚至派人参加意大利米兰国际灯饰博览会抄袭;灯饰企业之间模仿抄袭成风,逐渐丧失了灯具产品的创新与研发能力,极大的制约了灯饰产业的发展,也使得整个产业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成为灯饰产业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虽然我国是灯饰产品生产大国,但大多数灯饰企业规模小,有的甚至是作坊式小规模经营,长期以来是以装配加工来维系企业的发展,走的是低端装配贴牌之路,由于灯具生产投入小、设备差和企业员工素质低,导致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还有一些大型灯饰企业过于重视产品的产量和销售业绩,而忽视产品的质量,由于产品订单多,无力组织生产,只能转给小型灯饰企业生产经营,所以使得产品的质量也非常不稳定。

(三)灯饰技术人才缺乏,设计人才最为典型随着灯饰产业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竞争激烈,人才的竞争成为企业首要问题,特别是灯具设计人才奇缺,如今有90%的企业都在招才纳士。有关媒体在灯饰照明企业最集中的中山古镇,对1228家灯饰企业的人才需求做了相关调查。通过对灯饰照明企业的总经理助理、部门主管、营销总监、灯具设计师和技术员等24个职位的调查发现,灯饰照明企业里有10种职业的需求最大,其中,设计师位居榜首,以79.5%得票率遥遥领先(也就是说如果100家灯饰照明企业里面,就有近80家企业缺少“设计师”)。其他的从业人员虽有经验,但很多都是从外行转入,对灯饰行业还是缺乏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以上这种现象使许多企业很难得到新的发展,将导致企业陷入发展困境,丧失核心竞争力。因此,快速培养灯饰行业从业人员特别是灯具设计人才是我国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灯具设计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

(一)我国灯具设计人才培养现状

1.灯具设计与工艺专业设置姗姗来迟21世纪,全球进入了人才竞争的时代,人才在企业所发挥的核心作用也日益明显。企业的竞争在于人才,人才的竞争在于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灯饰行业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灯具设计人才的培养是灯饰行业发展的关键。为了解决灯具设计人才,长期来一直是以行业主导的短期培训班的形式在进行,成为灯具设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由于灯饰企业的设计师多数缺乏系统的专业学习与训练,设计研发水平非常有限,虽然有的设计师是从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毕业后转为灯具设计的,但数量不多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不知何故,我国高等院校一直没有开设灯具设计类专业,导致高级灯具设计人才非常紧缺。2006年,广东中山技师学院开设了“灯饰工艺与制造”专业,针对中山灯饰企业培养初级设计人才,培养方向为灯饰工艺与制造人才,主要是产品绘图员和灯具装配工。而广东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依托中山古镇灯饰产业背景,在2007年开设了产品造型设计(灯具设计专业方向),在中山技师学院灯饰人才培养的基础上重点培养高级灯具设计人才,注重灯具设计人才的造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2010年,该校申报了高职“灯具设计与工艺”专业,获得了教育部批准,因为长期以来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的艺术设计类专业目录里面没有灯具设计专业,因此,可以说“灯具设计与工艺”专业的报批填补了国内的空白。该校灯具设计专业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培养了一大批灯具设计人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为我国灯饰行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

2.缺乏领头的有实力的名牌院校从我国高等本科院校的艺术设计类专业来看,目前艺术设计类专业目录里只有工业设计,有的院校开设了工业设计专业——产品设计等方向,而没有灯具设计类专业方向;但有些院校在艺术设计类专业里开设有灯具设计课程。例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于1956年的室内设计专业方向开设了灯具设计必修课程,注重灯具设计造型能力的培养,88课时;1993-1996在本科阶段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开设了环境照明设计与灯具设计必修课程,注重光学的基本概念及原理、室内照明设计原理及方法的教学,结合灯具设计制作,90学时。现今广东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开设了“光源与照明专业”,其人才培养的方向是照明灯具、照明电路、电光源、灯光效果、光电技术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与开发、生产技术与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属于灯饰电子工程技术方面的应用学科,而不属于设计类学科。虽然当前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等高等院校,开始逐渐意识到市场对灯具设计人才需求的紧迫性,协同灯饰照明行业协会举办了多届灯具设计大赛,大赛虽然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某种程度上也促进了我国灯饰行业的发展,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灯饰行业灯具设计人才紧缺的实际问题。

3.高职的灯具设计类人才培养存在诸多问题目前,几所开设了高职灯具设计的学校,在灯具类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必将影响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和灯饰照明产业的发展。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长期以来,强调学科性、系统性是我国高等教育普遍采用的课程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理念对本科教育来说优势比较明显,可是对于高等职业院校就显得不太适用。由于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普遍接受的是学科性、系统性较强的课程教育,因此,难免会将这种学科性、系统性痕迹带进高等职业教育中,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部分课程往往会成为某些学科知识的“压缩饼干”。二是在灯具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还没有较好地对接灯饰企业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三是师资力量不足,人才培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现在高职灯具设计与工艺专业缺乏“双师型”教师和兼职教师,而且许多教师的专业性不强,社会服务能力差,使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如何以灯饰企业的职业岗位标准来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如何引进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如何以教学改革来培养专业设计人才,是关系到灯饰企业和灯具设计专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

(二)尽快培养灯具设计人才的对策

1.在有实力的综合院校开设灯具类专业面对我国庞大的灯饰产业对灯具设计人才的需求,仅靠目前几所中、高职院校来培养设计人才是远远不够的。有关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灯具设计人才培养教育的重要性,尽快根据区域灯饰产业的实际,组织有实力的综合院校尽早开设灯具设计类专业,为我国灯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高级人才的支持。我国早期设立工业设计专业的院校主要有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无锡轻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等十几所院校。目前,国内已有400余所大学开设工业设计专业。工业设计(IndustrialDesign)在专业学术领域可称为产品设计,产品设计是指人类生产制造的物质财富。是对产品的造型、结构和功能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设计,以便生产制造出符合人们需要的实用、经济、美观的产品。产品设计和灯具设计等均属于工业设计的范畴,但灯具设计与工业设计在本质上有较大的差异性,灯具设计不但要求设计师充分了解灯具生产的工艺流程,而且必须熟悉灯具的生产材料、配件、电子电路和技术参数,只有这样设计的灯具才能转化为真正的工业产品。这意味着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不一定能搞好灯具设计,必须另行加开灯具设计的相关知识课程。现有几百所开设了工业设计专业的高等院校,是开设灯具设计类专业(或方向)的最好平台。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广州美术学院、湖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这些既具有理工类背景,又有很强实力的设计类学院,可以牵头担当此重任,成为灯具设计人才培养的领头羊,引领相关院校全力培养灯具类专业的师资和设计人才。

2.全力解决高职灯具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目前,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中山技师学院、广州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开设了灯具设计的相关专业及方向,但是这些高职院校无论从软件还是硬件方面与知名本科院校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只能成为灯具设计人才培养的中间力量,培养该行业的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专业设计人才,而且现在还存在不少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的对策:一是与国内的知名品牌灯具企业建立校企合作机构;二是与名牌高等设计院校合作,培养师资队伍;三是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有针对性的项目化模块课程;校企人员互聘,解决在校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引进企业有经验的设计师、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使教学贴紧一线;引进企业的实际项目,让学生在真实的或仿真的环境中学习;加大实训(顶岗)的比例,使学生尽早熟悉灯具的设计、生产、营销的过程,早日融入角色。四是加大与海外同专业院校的交流力度,派教师进修培训,学习国外的先进教学理念;或引进外籍教师,直接推动灯具专业的设置、教学与国际接轨。

三、结语

第9篇:设计人才论文范文

通过对家具产业发展趋势、家具企业岗位需求、高职家具专业培养状况等内容的分析与研究,合理借鉴国内、国外人才培养模式中适合本专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同时,在认真审视本学院的实际情况,是否具备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实施的可能性的基础上,科学构建能够突出职业技术能力、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方案。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本着以“学生为主体、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实行校企深度融合的“工学结合、2+1”人才培养方案,即“任务驱动、理实同步的校内课程+项目导向、三位一体的校内实训,结合一年的校外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实现“理、实同步”、“三位一体”的学习情境教学;编写与课程开发相配套的“工学结合”教材;打造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技师组成的师资队伍;建设与完善校内实训室与生产车间,同时扩充校外实训基地的数量,确保学生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的质量和效果;建议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向培训制度。

二、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模式的设计

为确保“工学结合、2+1”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结合本学院具体可行的实际情况,特设计以下教学模式,对人才培养模式予以支撑。“工学结合、2+1”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模式示意图

(一)构建“2313”的教学模式

“2”———“理、实同步”。在设计技能培养方面,本着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原则,通过任务或项目将设计思维和技能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能传授必备的理论知识,又能保证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在教师工作室和学生工作坊通过完成具体的设计作品,提高能力。在制造技术培养方面,本着以“校内实训加企业实习”工学结合的原则,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实木家具制造技术、板式家具制造技术、特种家具制造技术等核心课程的实训,通过理论引导和学生动手制作成品,掌握家具基本的制造技术;在校外实训基地,学生有计划、有方向地带薪工作一年,其专业技能、职业素质、综合能力都会得到显著提高。“3”———“三位一体实训”。在以实践动手能力为导向的家具制造技术的课程领域学习中,我们本着以教师工作室为主导,模型工作坊和生产车间为主体,贯通“工作室、工作坊、生产车间”三位一体的实训原则,使学生授导于教师工作室,实训于工作坊和车间,从而强化其动手实践能力。“1”———“一年顶岗监控”。为合理解决“工学结合2+1”人才培养模式中,经常在“1”里,即一年的企业顶岗实习中出现的诸如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缺乏监控,实践能力得不到全面提高等问题,我院专门在学院校园网上设置并开通了一个专门用于指导与监控实习生的网站,同时要求指导教师定期对学生进行电话回访,不定期去企业走访,及时了解学生在企业的情况与动态;对于实践能力的全面提高,我们的解决办法是建议让学生在企业定期轮岗,并按一年实习整体目标,随时填写企业实习工作手册,以便监控和不断提升其全面的职业能力。“3”———“技、艺、能并重”。通过“工学结合2+1”的人才培养模式,三位一体的实训场所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课程理论与真题真做的实践环节的合理实施,使教学达到“专业制造技能、设计艺能、综合素能”并重,这是我们教学的目标。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与实践,可以在家具企业的生产管理、家具设计绘图、家具营销方面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是学生就业的宗旨。

(二)构建“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模式

目前,我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已初步实施了“校企合作”,在本年度初期引进一个生产钢木家具的企业。作为校企合作的项目,学校在给企业提供有效资源的同时,企业也要为专业实训教学的实施提供方便的条件,这是双赢的基础。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考虑与本校和顶岗实习企业深度合作,构建“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模式。日后,我们可将企业的新产品开发任务,纳入家具专业的课程教学环节中,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真题实训,生产家具产品。另外,专业教师也可以教师工作室的形式,积极参与企业新产品的研发工作,将专业知识和能力转化为生产力,服务于社会。希望通过这种合作形式,形成以研促教,以产促学的双赢机制。

三、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职业教育应充分体现职业性、岗位性、行动性及可持续发展性。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意味着必须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从客观事物的本质出发。故此,我们以家具企业的职业岗位需求为逻辑的起点,根据目标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出职业行动能力,并推导出相应的专业学习领域,从而转化与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一)职业岗位分析

根据对部分家具企业进行的调研、访谈及学生的问卷调查,归纳、总结出以下家具企业常规的职业岗位。依据家具企业的职业岗位分布情况,针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层次定位,从以上职业岗位中选取车间技术管理员、质检员、绘图员、营销员、工艺员和研发设计师助理,作为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岗位。

(二)职业岗位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学习领域的推导、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