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一分钟教学反思范文

一分钟教学反思精选(九篇)

一分钟教学反思

第1篇:一分钟教学反思范文

阶梯一:整理信息,完善题意

如今的教材,我们在教学时首先应该指导学生从纷乱的问题情境中收集、整理有效的信息,引导学生将问题说清楚、说完整、说正确,再解决问题。

教学片断:

动画呈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P37练习七第4题的场景图——在老年人运动会上,刘大伯参加长跑比赛拿了第一名。他说:“全程1.5千米,我用9.7分钟跑完。”一旁的李大伯说:“我也跑完了全程,只比他多用了2分钟。”

师:图中讲了什么事?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1:讲的是跑步比赛,刘大伯用9.7分钟跑了1.5千米。

生2:李大伯比刘大伯多花了2分钟时间。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3:刘大伯每分钟跑几千米?

生4:李大伯跑了几分钟?

生5:李大伯每分钟跑几千米?

……

师:同学们提了很多问题,我们首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谁能把信息和问题完整地说一说?

生6:刘大伯用9.7分钟跑完1.5千米,刘大伯每分钟跑几千米?

……

反思:经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是形成问题表象的主要途径。上述教学中,教师分三个层次进行引导。首先,通过“图中讲了什么事?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的问题,让学生仔细读题,充分地交流,大胆地发言,分析题中所给的信息;接着根据信息,生成出新的有意义的数学问题;最后,通过完整地说一说信息和问题,形成问题表象,完善整个问题结构,为学生解决问题搭好平台。

阶梯二:布局计划,有序解题

在老教材中,我们会很快地教会学生用综合法或分析法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如“根据哪两个条件,先求出什么”“要求什么,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等。这样的解题思路比较清晰,但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方式。而新教材则不再呈现这样的要求,注重学生自身对解题策略的思考,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思维过程条理化。

教学片断:

师:怎样求出刘大伯每分钟跑几千米?

生1:1.5÷9.7。

生2:9.7÷1.5。

师:能说说你们这样列式的想法吗?

生1:我想,问题要解决刘大伯每分钟跑几千米,就是求刘大伯的速度。已经知道刘大伯用9.7分钟跑了1.5千米,每分钟就是9.7分钟里的一份,也就是将1.5千米平均分成9.7份,其中的一份就是一分钟跑的路程。

师:与他想法相同的请举手。那列式为9.7÷1.5的同学又是怎样想的呢?这样列式解决了什么问题?

生2:老师,我觉得我做得不对。我用9.7分钟除以1.5千米,是将9.7分钟平均分成1.5份,那每份应该是指跑每千米需要几分钟。

师:看来,解决问题中有不少的注意点,需要我们理清思路,因为不同的算式表示不同的思路。

师:我们还能解决哪些问题呢?

生3:我们还可以算出李大伯每分钟跑多少千米。

生4:李大伯跑每千米需要几分钟。

师(板书这两个问题):怎么列式解决?在本子中独立完成。

生5:1.5÷(9.7+2)。

师:能完整地说说你的思考过程吗?

生5:因为李大伯用的时间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只是说比刘大伯多用了2分钟,所以首先要用加法算出李大伯跑的时间,然后算每分钟跑多少千米,只要用路程除以时间就可以了。

师:如果求的是李大伯跑每千米需要几分钟呢,你能说说思考过程吗?

生6:(9.7+2)÷1.5,就是把总时间除以千米数即可。

……

反思:看似非常简单的解题思路,由于刚学习了小数除法,部分学生还处于“路程除以时间求速度”的思维定式中,不能很好地理解“跑每千米需要多少时间”这个问题。所以,教师采用先易后难的方式,先梳理有关刘大伯的情况,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每分钟和每千米之间的区别,并在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讨论,使学生形成深刻的体验。接着解决李大伯跑每千米需要几分钟的问题,学生就能比较好地根据问题进行解答。这样,教师在学生交流中,引领他们的思路从零散走向完整、从模糊走向清晰、从无序走向有序。

阶梯三:比较反思,达成共识

课堂上呈现了不同列式对应不同的解题思路,教师可以及时地组织学生回顾自己的解题过程与方法,进行比较与反思,总结解题经验,达成共识。

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它们都是用9.7分钟和1.5千米这两个信息列成除法算式,我们应该怎样理解每个算式的意义呢?

生1:我认为应该看除数,除以9.7分钟就是算每分钟跑几千米;除以1.5千米就是算跑每千米需要几分钟。

生2:我有补充。我觉得问题中求跑每千米需要几分钟,就是将9.7分钟平均分成1.5份,每份就是跑每千米需要几分钟;如果问题求每分钟跑几千米,就是将1.5千米平均分成9.7份,每份就是每分钟跑的路程。

师:是啊,我们在读题时可要仔细分析,列式时交换了被除数和除数的位置,所表示的意义就不一样了。

生3:老师,我还有补充。像李大伯这样,不知道真正的所用时间,应该先算出来。

师:真不错!解决问题时,我们不仅要看清题目的条件和问题,还要弄明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

第2篇:一分钟教学反思范文

一、课程主要环节

1.烙1张饼(分析推理―实践操作―画图记录)

每张饼2面,每次烙1个面3分钟,烙2个面就是2个3分钟,一共6分钟,操作和画图印证,图示如下:

第1次:3分钟 第2次:3分钟

2.烙2张饼(分析推理―实践操作―画图记录)

(1)猜测与操作:猜测2张饼烙4次12分钟(轮流),2张饼子同时烙2次6分钟(时间最少)

(2)比较与说明:烙饼1张和2张时间都是6分钟,同时烙2张饼(锅没闲)节省时间。

(3)推理与证明: 2张饼同时烙2次(2个3分钟)是6分钟,

(4)发现规律:同时烙饼,2张饼一共4面,每次烙2面,要烙2次,次数等于张数;“1张饼烙1次(1个3分钟)最少3分钟”(归一法推理得出);

【争议的环节】操作印证规律,操作下图:

第1次:3分钟 第2次:3分钟

正1=正2=0.5张 (半张)饼子 反1=反2=0.5张(半张)饼子

正1+正2=1张饼子 反1+反2=1张饼子

总之,1张饼2个面,亦即2个面相当于1张饼,每次同时烙饼2张(实质是2面),2面就是2个半张饼,相当于每次1张饼最少3分钟。

3.烙3张饼(分析推理―实践操作―画图记录)

(1)猜测与操作:学生认为有18分钟、12分钟,都有锅空情况,不是最少时间,最少时间应为多少?

(2)推理与操作:师提示规律:次数等于张数,“1张饼烙1次(1个3分钟)最少3分钟”,学生:3张饼有6个面,每次烙2个面,需要3次,次数等于张数,“3张饼烙3次(3个3分钟)最少9分钟”,操作图示如下:

4.烙多张饼(应用规律)

重点是两个:A.一是烙饼需要的最少时间;B.二是最省时的烙饼过程与方式。

烙饼4张:

学生先推理:按照规律,4张饼烙4次,4个3分钟是12分钟;或4张一共烙8面,每次烙2面,烙饼4次。烙饼的过程与方法:2张2张烙,2个2张,2个6分钟也是12分钟。

烙饼2-4张小结:

通过列表印证规律:

A.次数等于张数,“1张饼烙1次(1个3分钟)最少3分钟”。

B.还发现:总时间是张数的3倍,所以,烙饼最少时间=张数×烙一个面的时间

(1)烙饼5张:应用规律得知需要5次,5个3分钟是15分钟。(过程与方法略)

(2)烙饼6张:应用规律得知需要6次,6个3分钟是18分钟。(过程与方法略)

(3)烙饼7张:应用规律得知需要5次,7个3分钟是21分钟。(过程与方法略)

(4)烙饼8张、9张、10张……学生很容易推理计算和叙述烙饼的过程与方法。

烙饼很多张饼,应用规律来解答,无须重视烙饼的过程与方法,操作也不必。例如:

烙20张最少20次,20个3分钟60分钟; 烙100张最少100次,100个3分钟300分钟:烙200张最少200次,200个3分钟600分钟......

二、分歧

1.与众不同

这部分教学内容,我听课多次,有名师的课,有竞赛的优质课等等;也学习过很多人的教学设计;这课我也教学过或上过示范课。但是都没有像我这次这样新的尝试:融合了“规律”这个元素,或者说“规律”贯穿着课程的始终,而且伴随着分析推理。

2.教研员不赞同

教研员在评课时指出“没有必要找出规律来解决问题”,其余听课者也众说纷纭,争论不下,也就没了最终的结论。

三、我的观点

教后反思,笔者就数学里的规律问题做了一定研究,笔者以为:

1.规律是数学的灵魂

数学教学中,规律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数学离不开规律。只不过有些规律是隐性规律,有些是显性规律,有些是按规律解决问题,有些规律需要去发现并强化。在这里,多数人认为不必找寻发现规律,更不必强调规律,而我认为有必要发现规律,强调规律,是显性规律。

2.规律是思维的路径

规律和数量关系也是一种逻辑关系,符合逻辑的思维才是真正的思维,思维必须要符合逻辑,有时必须找到规律或数量关系,思维才能进行下去。不思考规律或不按照规律去思考,就会失去思考的方向,思维就无从入手。

3.规律是计算的依据

有一组相关联的数据,也就有规律存在,即存在等量关系,也就是有了计算的依据。学生结合先前时间操作,烙饼1张和2张分别都是6分钟,烙饼一共3张,时间一共12分钟,学生也明白烙饼1张浪费了时间,不是优化;1张1张的烙饼,烙饼3张一共18分钟,也不是优化;有没有更少的时间完成烙饼3张,学生很难得到需要多少分钟,即便想到9分钟,也仅仅是猜测,没有理论依据;如果是按照规律:烙饼每张3分钟,学生有了理论依据,就不难算出3张饼一共应该是9分钟。

4.规律是实践的目标

按照规律,算出3张饼一共应该是9分钟,实践操作就要去证明理论计算是正确的,操作实践就有了目标方向。学生操作实践证明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如果提示了规律,学生很容易想到:3张饼6个面,每次2个面,需要3次,得到次数等于张数,每次的2个面只需要轮换即可。

因此,我认为:操作伴随着规律的思考是最有效的操作,是理论与实践完美的结合。纯粹的理论不能判定结论正确与否;纯粹的实践就会失去目标与方向,而且操作很难奏效。操作伴随着规律的思考,操作实践证明了理论思考的正确性,理论思考反过来证明操作实践也是正确的,两者结合,是学习数学的有效途径。

5.规律是年级的特点

第3篇:一分钟教学反思范文

我应一所学校邀请,参加了他们的一次教学研讨活动,研讨主题为“先学后教”,下面是该校教师上的一节课。

80分钟的“先学后教”

1.讨论导学单中的预习内容。

教师先让学生拿出前一日所发的导学单,分小组对导学单的预习内容进行讨论,再集体汇报交流。

2.导学单的汇报。

教师先后请三个小组的学生汇报交流,并进行了指导和总结。

3.当堂训练。

4.课堂小结。

反思:听完这节课后,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这节“先学后教”的课,教师想带给学生什么?毫无疑问,“先学后教”作为一种当下十分受关注的教学模式,体现了教学思想的进步。然而,我们发现这节课从课前的预习到课堂教学再到课后作业,估计要用80分钟的时间才能完成。也就是说,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有40分钟需要学生在课外完成。如果这种学习模式常态化,且各学科都开展的话,那么学生一天各学科所要的预习时间可能会长达2~3小时。试问:这是我们要的吗?这样的学习方式是在给学生减负吗?

40分钟的“先学后教”

“先学后教”的可操作性是毫无疑问的,众多教学实践已经证明了“先学后教”的先进性、科学性,但由于学校、师资等方面的客观差异,造成“歪嘴和尚念错经”。我重新对此课进行设计,如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2分钟)。

2.初识表面积的概念,揭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11分钟)。

3.教师指导学习(7分钟)。

4.当堂练习和作业(20分钟)。

反思:从这节“先学后教”的课堂中,发现同样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内容,学生的学习和练习在课堂40分钟内完成,没有占用课外时间。通过比较发现,这节课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时间紧凑,教学效率明显提高。于是我不禁思考:是不是能将这种高效率的学习模式进行推广交流,以提高教学效率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40分钟的四部曲:学、导、练、作

1.学(5~8分钟)。

(1)有目的地学。

每次学习前,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这里要注意的是,因为小学生的文字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还不高,所以在小学阶段,教师应尽可能地把学习目标用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呈现。如可以是几个导学问题,也可以是几道导学填空题,把学习目标融入其中。

(2)独立地学。

在自主学习中,因为学生的层次不同,极有可能出现“优生主导课堂,后进生被动接受”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独立的学习时间。如果学生只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自主学习,学习的主动权往往掌握在极少数优生的手中,造成优生越优,后进生越差。所以,适当地给学生一些独立学习的时间,更利于各层次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2.导(5~10分钟)。

(1)放手指导。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时,最大的问题在于总认为学生可能学不到位,所以不管学生学得怎么样都要一一讲解,甚至重讲一遍。这样做的后果只能使优生更烦,差生更懒,课堂教学效率更低下。所以,教师要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敢于放手,不要事必躬亲。如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代劳;凡是学生能回答的问题,教师不赘述。

(2)精确指导。

对学生放手不等于教师放任不管,相反,因为放手了,所以教师的指导要更精确。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要充分预设学生的学情,抓住学习的关键点给予点拨。同时,在学生自学时,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给予点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3.练(10~15分钟)。

练习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要把握每一道练习题的目的性和层次性,既使学生扎实地把每一个知识点都练习到位,又尽可能地不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

4.作(5~10分钟)。

第4篇:一分钟教学反思范文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学导式”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的基本结构如下:

1.学生略读课文、讲义,尝试练习,初步体验一下所要求的操作,发现新知识和疑难之处,反映给教师(这一步可以在上课之前的课前预习阶段完成。如果每节课以45分钟计算,也可以在这一堂课的、头3~5分钟进行;或者在前一次课的后面3~5分钟进行这一步)。教师在收集了学生的疑难问题,了解了学生的预习和自学情况、初步操练的体验之后,再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示要领,交代重点思考的问题或作出示范操作,供学生模仿。同时,可向学生提出简明扼要的有关这一学习单元或这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教师的这些工作内容,可用3~5分钟进行,也可以在前一次课上利用下课之前的部分时间完成),要求学生独立去获取答案。

2.学生明确了这一堂课的学习目的与要求各自带着思考题去深入自学或操练,第二次提出自己经过一定思考仍然不得要领的问题或疑难之处(这些也可以在课前预习时进行),向同学请教或反映给教师(一般可用3~5分钟时间)。

3.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按前后坐位或4~6人一个小组。互相讨论研究,交流心得体会,教师巡视并听取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注意学生的思路(一般可用3~5分钟时间)。解决不了的疑难第三次向教师提出或由教师就近随时个别辅导答疑。这时的疑难问题已为数甚少,确实是学生经过了一定努力仍然难以独立解决的重大难题或关键环节。

4.教师抓住关键性的重大难点和本课的教学重点,加以精讲,再把学生正在掌握的知识、技能、技巧与开发智能的进展情况加以讲评。对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定理、公式,教师要讲清它的来源,说明它的性质,并举例说明它们的应用。对并列的概念,可以只讲清一个,以便引导学生去举一反三。避免“抱着学生走路”。同时,交代并引导学生在课后去阅读必要的课外参考资料,这是教师在以45分钟为例的一节课中,集中讲解重点内容,解除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示范演示的阶段。这一阶段一般可用10~15分钟。如果加上在上课的开头阶段教师提示要领,交代重点思考的问题或作示范操作,提出这一节课的目的要求所用的3~5分钟。“学导式”教学法要求教师在一节45分钟的课上面向全体学生所占用的时间一般不超过20分钟。主要由教师或学生分别占用课堂时间的比例大体为四比五,也就是说,主要由学生进行独立活动的时间一定要多于主要由教师进行引导、讲授、示范的时间。同时,在教师进行引导,讲解和示范的时间里,也要伴随着每个学生的注意观察,认真思考,记忆,想象的智力活动和简易的模拟动作,教师也要着眼于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以尽量饱满的情绪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去开发自己的智能。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也必然伴随情感、意志等相应能力的发展。

第5篇:一分钟教学反思范文

学习金字塔效率图(平均学习保持率:学习者在两周后还能记住内容,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显示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

启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做到:转换扮演角色,让学生当先生,先生扮演学生,尽可能多地把话语权和实践权还给学生,使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降低讲授和演示的比重,多采用讨论、操作实践练习、小组互助等高效方式,不能一味地为了赶进度而剥夺学生的课堂权利,应让进度服从效果。

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中山大学附中三水实验学校倡导的“五高”理想课堂和“三学”模式:“五高”是指高参与、高协同、高生成、高愉悦、高共鸣,它引导学生将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地探究,让学生在学习中多一些恍然大悟,多一些好奇、愉悦与高峰体验,使课堂成为动态的生命对话。“三学”是指独学――讲给自己听;对学――讲给同伴听;群学――讲给大家听,“三学”体现的是一种理念的转变,把本应该属于学生的课堂权利还给了学生,体现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

二、利用注意力规律提高课堂效率

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试验已经在美国进行过,研究证实,成人高度集中注意力完成一件简单枯燥的任务,只能维持20分钟不出错,然后就会出现错误。这个规律对于中小学生同样适用。

启示:高效课堂不是看教师讲了多少,而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坚决克服“满堂灌”现象,单一内容和形式持续不能超过15分钟,应通过各种教学方式的交替转换,使学生减少疲劳感,始终保持注意力集中,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注意从详略、动静、快慢、抑扬、讲练等方面把握教学节奏,对低年级的学生,教学节奏要注意变化,因为他们的注意力和情感持续时间较短,高年级学生有了较强的注意力,教学节奏稳定一些。例如,需要讲授的重难点内容可以放在一节课的前15分钟来讲,然后转换为5分钟左右的自主学习或者讨论答疑,从第21分钟开始,进入讲练结合阶段,至下课前5分钟内,认真做好课堂小结。

三、适当表扬与鼓励,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

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动力。教学实践证明,正确的评价和奖惩对学习动机的指向、强化、激活等有着很强烈的影响,尤其是称赞和奖励等正向诱因总是比斥责和惩戒等负面诱因效果好;对学生的批评在指出其缺点或错误后,用激励性和指导性语言更容易使他们接受,更能激发其努力学习的动机。上海交通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校长吴金瑜曾做过一个调查:有一个人你愿意听他的话,因为:A.他是成功人士;B.因为他曾对你有过帮助;C.因为他总是让你对未来充满希望;D.他爱你;E.他曾经帮助过你。调查结果显示:选择C的达到78%。这个调查结果证实了鼓励对于提高教学效果的有积极作用。无独有偶,清华同方的经营思想是:一分钟目标+一分钟赞美+一分钟惩罚,就是把心理学原理用于企业管理的典型成功例子。

启示:一方面,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指路明灯,研究和挖掘学生潜能,指导学生做好人生规划,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希望和美好明天。另一方面,教师应采取作业批语、小纸条、个别谈话、当众鼓励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鼓励,利用一些特定的鼓励用语,如,“你这种想法很新颖,有独到的见解”“你的分析基本正确,若能从××方面再补充一下,就太棒了”“我喜欢你这种风格”“相信你一定能行”等。

四、培育健康的课堂氛围,发挥集体教育的影响,保证学习效果

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曾进行过从众心理实验,结果在测试人群中仅有1/4~1/3的被试者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保持了独立性,可见,它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的集体教育思想实际上就是利用了人的从众心理,把人看作集体中的一员而不是孤立的个体,利用集体这个无形的力量对学生潜移默化地施加积极的影响。

启示:学生是需要严格管理的,学习动机单纯靠激发和兴趣驱动是靠不住的。近几年来,一些人热于追求的热闹课堂已经被证明是低效的花架子。在教学实践中,应克服一味追求活泼民主课堂的错误做法,加强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强制性地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依靠严格管理和要求,保证严肃的课堂纪律,保证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具体做法是,把培养班集体放在首要地位,形成严格的集体纪律和良好的集体氛围,强调集体教育和作为集体成员的个人的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回归传统的“严肃、紧张、生动、活泼”八字课堂,培育健康的课堂气氛,才能确保良好的课堂效果。

五、注重指导学生进行反思学习,提升学习效果

反思是一种间接认识。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是自我建构的过程,而反思是自我建构的高级阶段。反思性自主学习可以使学生总结自己达成目标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即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思路和方法,超越经验水平阶段,对知识生成过程、思维过程、概括表述进行反思,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6篇:一分钟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 课堂观察 反思教学 教学目标 创意 问题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7(b)-0114-01

1 利用课堂观察,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归宿,左右着课堂教学的方向。如果教学目标的定位都不准确将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以下是教学乘法交换律与乘法结合律的几种方法:

(1)教师直接说出乘法交换律与简洁结合律的公式,学生记忆和运用公式。

(2)教师演示导出公式,学生记忆和运用公式。

(3)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导出公式,然后理解和掌握公式。

(4)教师引导学生看月亮图进行联想,接着看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联想,联想到乘法交换律与乘法结合律,然后验证联想,进而概括运用,从而理解和掌握公式。

这几种方法都可以完成教学目标中的任务,知道乘法交换律与乘法结合律,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简便运算。

哪种教法真正能完成教学目标呢?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提出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来进一步阐述。

第一种教法是教师教知识,学生记知识,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

第二种教法,教师试图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但是忽略了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替代了学生的学习,无法使每个学生学习有意义,有兴趣,使学生全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

第三种教法,学生通过自己操作,自己学习,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在完成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方面有较好的作用。但对于后面两个目标有所欠缺。学生的情感,兴趣没有尽情发展。

第四种教法,通过学生的联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验证联想,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教师给了足够的思考空间,通过验证进而概括,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积极愉快的进入到运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帮助学生在乘法与加法进行建构,使学生获得了真正的发展。这样就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结论,而是师生这互动中构建学科知识体系,这也正体现新课程中的“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了,同时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2 利用课堂观察,反思教学方法的运用

众所周知“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们要善于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合理得法。

以前教学“认识钟表”,一般是直接告诉学生钟表的结构和各部分名称,只要学生记住即可。可是几节课下来,问学生时钟的运转方式时,没几个能分清楚时针和分针,大多数学生不能肯定地说出一个时钟有几个大格几个小格。那时,我一直认为是学生的记忆力太差,观察不够仔细。新课改后,我再一次教学“认识钟表”,怎样教学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呢?通过思考,我认为原来的教学留给学生的思维空间太小,学生体验不够,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得不到发展。于是我大胆地突破教材束缚,课前让学生准备制作钟表的材料,在课堂上通过学生观察、动手制作钟表,让他们主动了解钟表的结构和各部分名称,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学方式方法有了很大的变化,及时主动地总结、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显得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进新课改稳步健康发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 利用课堂观察,反思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创意和问题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积极的认知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出现:有时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独到的见解或新奇的问题,迸发出思维的火花,给课堂增添异彩,有时对问题的分析理解,甚至优于教师预先设想的方案。对教师来说,这是教学相长的机会(也就是说采撷学生思维的“火花”,有助于开阔教学思路,做到教学相长)。在教学中,教师应十分注意学生的“问题回答”,教师对学生就某一问题发表的独特见解,应给予鼓励,并及时记录下来,以充实完善自己的教学过程。同时,学生学习的认知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学生是初学者,许多在教师看来是“易”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却是难点。教师要详细记录学生对所传授知识的接受状况,包括对所授知识的接受程度、重点难点是否已经掌握和理解、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普遍存在的问题、练习和作业的完成情况等。日积月累,既丰富教学资源,课堂教学也更加贴近学生实际。利用课堂观察,这些解决学生困惑的方法在课后利用教学反思记录下来,就会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4 利用课堂观察,反思新理念在课堂上的落实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新理念在日常教学中得以运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对新理念的诠释肤浅甚至偏颇,导致走过场或走过头的现象发生。因此,教师要经常从自己对新课程理念贯彻落实的角度进行自我反思,防止走入认识误区。

如教学“小数乘法”一课,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计算47.8×3。课堂上,教师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看有哪些不同的计算方法,教师巡视指导。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出现了多样化的算法达8种之多,学生汇报展示多样化的算法后,教师总结说:“大家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结果在后面的练习中学生计算的错误率很高。

第7篇:一分钟教学反思范文

一、 注重挖掘课程资源,提高课堂效率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各部分之间的纵横联系十分紧密。现行的新教材把“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4大领域知识有层次、有坡度地分配到各学段中。当我们对各个板块的知识脉络分布及学段要求都通晓后,这时拿到一节课,才能明确这部分知识在整个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从而确定本节课应该达到怎样的一个认知高度,把握住课时目标,知识深度和广度。下面,我们以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为例,看看备课时,应该从哪些角度出发。

1.课标引领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提出“理解常见的量”。有关时间的知识,《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中提出 “能认识钟表,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2.地位作用

在备课中,教师应通读整套教材,在头脑中建立整套教材的印象,这是前提。第一学段中 “常见的量” 关于时间的知识,学生在一年级 “认识钟表”中学会了看整时;在二年级 “认识时间”中会读写几时几分,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知道1时=60分,学会合理地推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时间;在三年级 “时、分、秒”中学习时间单位“秒”,以及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在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年、月、日”中,又会学习年月日的知识及24时计时法。“认识时间”有它独立的逻辑知识体系,但教材把这个体系分几次进行教学,我们在设计的时候,首先要把已学过的教材与本册教材整合分析,吃透教材,同时分析学生,把握学生的知识储备,抓准教学的起点,根据学生具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来设计和实施教学内容。

3.课程特点

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但是时间又时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所以,我们看到了教材中选用了许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并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力图将抽象的时间转化为能够具体感知的“量”,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教学时,我们要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素材,使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比如:上午第二节课上课的时刻、午休结束时刻、放学时刻……这些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时刻,从它们入手,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就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有关时间的知识。

4.学情分析

维果茨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我们的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可能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认识时间”这节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就是学生在一年级上册认识了钟面和整时,虽然这些认识是浅显的、感性的,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层次也是不同的,但仍是我们本节课学习的经验基础,所以在备课中就要充分考虑到。在课的伊始,教师可以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起点:钟面上有12个数,12个大格,时针、分针……有的学生还可能有新的发现,发现钟面上还有许多的小格,这些又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这样,我们的学生就自主地走入时间,很自然、主动地就融入到探究中。这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容易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积极参与尝试探究学习活动。从这个环节中我们不难看出,旧知识的浮现,唤醒学生对新知的初步感知,使教学的内容和进度符合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5.知识梳理

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是授业和解惑,是学生的合作者和引导者。教学效果的好坏,对疑难问题的解决是否清楚适当,主要看教师对知识是否能正确、深刻地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前,对所教学的内容一定要做一番认真深入的研究、分析,以达到透彻理解,熟练掌握,才能在课堂教学时做到深入浅出,驾轻就熟。

有关时间的知识中,有一些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把它们区分开。

(1) 时间和时刻

“时刻”与“时间”是两个意义不同的概念。简单地说,时间是指时间段,时刻是指时间点。

时刻就是人们常说的此时此刻,是一个很短的瞬间。它没有长短,只有先后,它是一个序数。平时我们生活中的几点就是表示时刻。 “时刻”的单位一般用“时”表示。如 “8时20分”。“时刻”可以从钟面或者表面上看出来,由于它是一个很短的瞬间,所以不能计量。在火车站、汽车站中看到的,都是写着时刻表而不写时间表。我们在教学中有两种写法,如:1时也可以写成1:00。

“时间”是指两个不同时刻或两个不同日期之间的间隔。时间轴上相应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长短,表示一段时间。时间具有连续性、单向性、序列性,并且总是不断向前流逝。“时间”的单位名称一般用“小时”表示。由于“时间”表示间隔,有长短,所以可以计量。

就比如我们上课,1时开始上课, 1:40下课,1时和1:40就是时刻,上了40分钟,这40分钟就是时间。

(2) 时间单位

小学阶段,我们所涉及的时间单位有时、分、秒、年、月、日。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很复杂的。从上面的举例中也已清楚地看出:表示经过的时段一般用“小时”表示,表示某一瞬间则用“时”来表示。有的老师可能会问,为什么有的教材在计算经过的时段时也用“时”来表示呢?例如,求一个商店每天营业多少时间,就是这样解答的:19-8=11(时)答:每天营业11小时。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根据国务院在1984年2月27日颁布的《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所规定的。这个命令附件1的表4是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其中对时间这个量的单位名称规定为:分,[小]时,天(日)。在附件1后面的“注”中有这样两条说明:[ ]内的字,是在不被混淆的情况下,可以省略的字;( )内的字为前者的同义语。这就是说,“小时”是计量时间长短的一个单位名称,但如果在不至于与表示时间的某一瞬间的“时”发生混淆时,这个“小”字可以省略。因为只有表示经过多少时间的量才能参加运算或换算,所以在算式中可以将“小时”省略为“时”。而在文字叙述中,这个“小”字一般不省略。

总之,时、分、秒既可以用于表示时间也可以用于时刻,而我们口头语言中的小时、分钟、秒钟主要应用于时间。

二、 注重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师可以通过有目的的教学,促使学生有意识地掌握推理方法、思维方式、学习技能和学习策略。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与学的矛盾决定了教须有法,教必得法,学才有路,学才有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使教学内容的设计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活动。例如:学生学会解决一个问题的方法后,应组织学生进行小结,让学生相互交流。让学生在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后,再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研究,找准教材的重点、难点后,还要进一步考虑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乐学、好学。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接受能力有限,生活经验不足,数学知识在生活中落脚点难以找到,这样更须要教师在教学时讲究教法、研究学法。这里有一些我们可以遵循的规律:

第一,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新知识。数学是一门严谨而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各部分知识联系密切,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深化和发展;数学又来源于生活。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要抓住新旧知识的交接点,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落脚点,通过课前的搜集、整理,课上提问、发现,把难点化成几个小问题,顺利过渡到新知。

第二,运用直观操作,分散教学难点。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在教学中,注意从实际出发,充分运用直观教具和学具,使学生认识建立在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获得较牢固知识,并逐步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认识时间”这节课中,我们就可以设计观察和操作两个层面的活动。观察:1.观察钟面,回忆关于钟面学习了哪些知识。2.观察钟面上1个大格中有几个小格。3.观察分针走一大格经过几分。4.观察3个典型时刻。拨表:(1)从12时拨到1时,观察时针和分针的变化。(2)教师拨。(3)学生拨表盘,玩儿认时刻的游戏。几次活动,教师充分创设时间、空间,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实践,探索时分之间的关系。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充分的直观操作、研究交流,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

第三,注意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教学实践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不须要教,学生今天的学是为了将来离开学校在实践中能够自学。这就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打开思路,想问题,自觉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主动参与的氛围,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知识的快乐,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那么,结合着有关时间的教学,我觉得,在教学设计中,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抽象知识具象化

依据课标中的指向,应该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到数学实践活动中,主动去探究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到知识形成的过程,并逐渐走向成熟,形成他们最适宜的学习方法。学生应当在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氛围中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数学课就要善于暴露学生思维的过程,留下一定的思维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思在知识的转折点,思在问题的疑难处,思在真理的探求中,启发学生勤思多想,使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得到较好发展。

时间知觉是一种发展得较迟的一种能力。这是因为时间的特点就是没有直观形象、没有专门感受器,具有相对性、具有主观性,它太抽象,看不见,摸不着,儿童掌握时间比较困难,只有借助能反映时间流程的某种媒介,比如日历、时钟、昼夜交替,四季更换等来反映。所以,对于有关时间的知识,最重要的就是“关注学生认识需求,化抽象为具象,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那这节课上,我们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多次借助实际的钟表来拨一拨,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修订版课标中明确提出“四基”,除了我们熟悉的“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增加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活动经验是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中积累起来的。这就要老师组织引导学生经历有效的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也就是要求儿童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认识时间”一课中,在教学1小时=60分这一知识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大部分学生都已经从生活中,从书本中知道了1小时有60分钟,但又有几个人去深入地思考过,为什么1小时就等于60分呢?为此我们可以设计两个层次的教学,一是拨一拨,观察分针和时针有什么变化。也就是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60个小格,总结出格子的联系,然后再让学生分析为什么1小时等于60分。格子的研究迁移到时间的感受,将抽象的内容明了化。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思维成果的空间,让学生在倾听和交流中,共同归纳概括出了认读时刻的方法策略。接着,利用这一方法,举一反三,再认读几个典型时刻,达到了知识的巩固和拓展,然后再回到生活中去,认读其他的时刻。巧妙的学法的指导,观察、操作、思辨、新旧知识的迁移使孩子们不但学会了知识,更学会了学习方法。

(二)建立模型

由于时、分之间的进率是60,而不是十进制,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这无疑成为了一个教学难点。因此,在教学时、分之间的关系时,应充分利用钟面对时间“局部周期性”的刻画功能,加强对钟面的观察,让学生明确: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一大格,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掌握时、分之间的关系。

(三)引导发散

众所周知,新课程理念提倡探究式学习,提倡策略多样化。但在具体的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探究式学习呢?何时应该落实策略多样化?课程标准中并没有过多的解释和说明。这就需要我们一线的教师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实践层面上摸索出可行的操作性方案。探究要在合适处,策略多样要找恰当点,这是我对两个理念的基本理解。

在这节课中,要想快速认读时刻,就要熟练知道分针指向钟面上每个数,各表示几分。课堂上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请同学们同桌之间在自己的小钟面上,数一数,算一算,看看分针在钟面上从12走过钟面上的每一个数,各经过了几分钟。”引导学生想出更多的方法:有1个1个数的,有5个5个数的,有用加法的,有用减法的,还有用乘法口诀的……不同的策略显示出学生不同的思维差异,在多种方法的交流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和提升,方法也得到了优化,重要的是这种交流本身对学生而言就是最有效的同伴学习。对分的认读逐步由“格”转换到“点”。看到某个点,就自然想到了多少分,不用再去数格了。

三、 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提升数学素养

(一)数学能力的培养

借用这样一句话:“激发学生去探究,引领学生去体验,引导学生去表达。”如何在轻轻松松中就学到了知识,关键是学生能力被认可,兴趣被激发,也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了数学思想和方法。课堂探究味十足。在“认识时间”一课中,我们也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亲自去进行验证结论。比如:每个大格中有5个小格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数一数12到1这个大格中有几个小格。再让学生自由选择任意一个大格来数,从而得出“每个大格里都有5个小格”的结论。包括后面的认识时刻也让学生自己来说,自己总结,但是全课始终有一条知识线索贯穿教学:1小时等于60分,和认识几时几分。学生将经验进行数学论证,这是多么珍贵的数学思想:任何结论要问个为什么。

本节课中用操作演示、经历体验、观察发现、猜想验证等方法,比较类推、数形结合的思想体现了过程性目标的实施过程,在学生兴趣的激发、学习习惯的养成等方面体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中的落实。这些都是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二)知识的拓展

在教学有关时间的知识时,我们还可以抓住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帮助学生建立时间的相关知识。比如:日历中的数学。“超级星期五”,2014年4月4日是星期五,6月6日,8月8日,10月10日,12月12日也都是星期五; 2014年与1986年的日历日期完美重迭。再比如:钟表中的数学:各大钟表广告中,表盘上所指时刻都接近十时十分,主要原因是这个时刻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度像一张笑脸、一个成功的手势,看到它,消费者会自然而然地感觉到很亲切、舒服。这就是数学在生活中的完美应用。类似这样的知识一介绍,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一定会倍增,这对于学生数学学习的终身发展都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

四、 注重教学反思,改进教学方法

有人说“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所以我们自己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

还以“认识时间”一课为例。在试讲过程中,教学时分关系时,我首先让学生自己去拨小闹钟,初步发现时针和分针的变化,然后,我播放了一个模拟时针和分针转动的课件。起初我觉得在这里使用课件是有效的,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的过程。但是,后来,在课后的交流中,我认识到,数学是源于生活的,时间概念本就抽象,学生以钟表作为学习时间的媒介,这时的课件使用,使刚刚形象化的知识又变得陌生了。学生可能会对结论产生质疑。这时,我为什么不像学生一样,利用手中的大钟表教具来进行演示呢?为了便于研究,我们拨动表针,模拟过程,这不是更加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吗?在之后教学中我进行了改动,果然,学生对于时间的理解就更加顺畅了。可见,反思交流的重要。我们反思的主要内容有:思考过程、解题思路、分析过程、运算过程、语言的表述、教学的思想方法进行反思等。通过认真、细致的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师自身业务水平,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8篇:一分钟教学反思范文

一、五字分层教学结构基本框架的理论依据

1.设:是指创设情境,激起欲望(5分钟左右)。学生思维的过程受情境的影响,良好的思维情境会激发思维动力,激起求知欲望,不好的思维情境会抑制学生的思维热情,因此,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在教学中显得十分重要。

2.启:是指启发诱导,探求新知(15分钟左右)。创设情境教学后的十五分钟是学生精力非常充沛,注意力特别集中,思维敏捷,识记能力强的最佳时间,因而也是教学的“黄金时间”。教师应把讲授的重点、难点内容集中安排在这段时间里予以解决。

3.练:是指变式练习,反馈矫正(10分钟左右)。学生在经过有意注意为主导的接受知识的紧张思维之后,要产生精力上的短暂疲惫,其课堂表现力开始出现涣散。这时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充分了挥学生的主体作,不断变换教学方法,改变刺激方式,设法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多做一些题组型的变式分层性练习,让学生把“已懂已会”的知识当堂达到熟练,形成技,促使学生产生新的兴趣和注意。可边讲边练,也可集中讲练,练习时教师注意巡回辅导,一切视具体情况而决定。

4.测:是指形成测试,评价回授(10分钟左右)。这一环节可称为第二次反馈。这期间学生的注意力往往波动、涣散,表现出似听非听,坐等下课的心态。这段时间切忌草草收场,教师应在变式分层性练习的基础上,及时有效地组织各层次的学生进行有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检测,教师公布答案,学生互批,当堂认定达成度,注意及时补救。

5.归:是指归纳小结,深化目标(5分钟左右)。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发展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而数学认知结构是由数学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因此,在课堂教学接近尾声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知识,总结规律,概括要点,明确问题,使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三方面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经纬交织网。让学生掌握系统化、概括化、结构化的知识和技能,并纳入其认知体系,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保持,促进知识内化,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同时又可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运用五字分层教学结构,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首先,教师要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内驱力的形成,要着力把教学的重点转到学生身上,把教落实到学上,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对学生方向的把握和为学生创设有利的机会和条件上。

其次是实施有效的控制目标。为保证这一课堂教学结构的最优实施,教师应确定明确的控制指标:(1)讲授时间不得超过25分钟,学生的思、议、练、测不少于15分钟;(2)变式练习和形成测试限时在课堂完成;(3)上课分层提问,分层指导,作业、考试分层要求,使各层次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尝到成功的喜悦。尤其是“问题生”,应有特殊的关照,即及时补偿(分层是动态的);(4)对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信息”,应及时强化、及时调节、及时反馈、及时矫正,便于教学的顺利向前。

第9篇:一分钟教学反思范文

现在迅速发展的信息社会里,知识经济更加迅猛地发展,信息传递异常快疾一切生活、工作、学习的节奏都在加快。我们生活再这个不断深入的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工作需要效率,都讲求速效,赢得了时间就赢得了胜利。时代需要我们控制最优化时量快速作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7-9年级的阶段目标中也要求"45分钟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原来《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学语文大纲》要求作文要有"一定的速度"。然而,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的现状困扰着广大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指导与能力培养缺乏完整体系,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更处于疲软状态,学生常常"谈作色变"。而快速作文具体落实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了学生写作兴趣与能力。

快速作文与学生的思维息息相关,那种混乱的、拖沓的思维已不能适应社会、紧张、快节奏的严峻现实要求必须清晰、流畅地表达。而快速作文开发了学生地内在潜能,优化了学生的思维。

作文是一种综合性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因此为适应学习、工作、生活、社交,需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提高作文质量,除了要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外,还要控制最优化时量,培养学生最优作文方法。

二、第四学段(7--9年级)快速作文目标

针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中学生的年龄特征、行为志趣,要求学生在四十分钟内完成六百到八百左右的作文。做到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

三、作文过程最优化的时量控制--六环节

快速作文要求对作文过程有时间观念,必须严密控制时量,要做到"胸中有丘壑"。下面时量控制表是教改老师和学生的实验经验。具体操作时因人而宜,灵活掌握。大致安排如下:

形式

字数总时量

作文过程

命题作文

600

800字左右

40分钟

审题

(拟题)

构思

行文

修改

半命题作文

3--5

分钟

左右

5

分钟

左右

起笔

重点

结尾

3

5

分钟

3

分钟25

分钟2

分钟

材料作文

30分钟左右

话题作文

最优写作程序:

快速作文实行了最优化时量控制,要在短短的四十分钟之内写出高质量的作文,还要有最优的写作程序。根据写作的程序,将作文全过程确定为六个环节:1、细审题(快拟题);2、速运思;3、妙起笔;4、攻重点;5、巧结尾;6、快修改。

学生快速理清思路,立定格局后,立即行文。在行文过程中要求按三个环节一挥而就,中途不停、不改、不念。文学大师鲁迅在《给叶紫》中曾说:"先前那样十步九回头的作文法是很不对的,这就是在不断地不相信自己--结果一定做不成。应该定格局之后,一直写下去,不管修辞,也不要回头看。"成文后,再集中精力,手脑并用,对文章做准确、有效地增、删、改,完成整个作文过程。

四、作文课堂教学:最优化时量控制--七步双课时

在课堂操作中,加快节奏,增大作文教学密度,实行最优化时量控制,缩短训练周期,减轻师生负担,提高学生写作兴趣。

课堂教学过程大体这样控制:

总时量口头作文理论指导出示题目组织教学写作过程教师浏览下座讨论

分组研讨学生评改教师指导学生范读师生评议总结

90

分钟4分钟1分钟40分钟5--10

分钟15-20分钟10分钟5分钟

快速作文课堂教学七步骤:

1、口头作文,理论指导

此步骤主要进行快速作文的准备工作。上课学生起立后进行2分钟左右的命题作文。所命题目要精心确定,尽可能与本次作文相关相连,然后针对学生的作文,有的放失地进行写作方法指导。

2、出示题目,组织教学

即命题,所命题目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作文训练计划。

3、写作过程,教师浏览

出示题目后,学生写作,技术巡视、检查,当堂备课(亦可下水作文),交卷后,迅速对试卷浏览,做到胸中有数。

4、下座讨论,分组研讨

交卷后,要求学生谈自己的作文过程,然后讨论,教师做一定的"终判",使学生明确该写些什么和怎样写。

5、学生评改,教师指导

《课程标准》指出"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合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这一步骤由学生互改或自批,要求学生按评改的方法和层次不同的量化标准分项评估(附快速作文评改反馈卡),最后对所评改的作文做150字左右的总评语。这样就把讨论研讨时获得的理论和自己写作中的体验反馈出来,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鉴赏能力。

6、学生范读,师生评议

选出较为典型的作文,由学生自读,师生进行评议。

7、师生总结

由教师或学生分析本次作文的优劣点与得失,教师可对文章各个环节的处理在方法上作翔实的指导,指示指导学生尚未挖掘到的方面,解答学生作文、讨论、评议、修改中发现的问题,教给学生正确的快速作文法。

当然,这种"七步双课时"的教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课型,亦可据此上成指导课、评改课、讲评课等。根据计划和实际情况,具体操作。以上具体讲的是写作实践课型,常用的还有理论指导课型,其基本结构是:一、实例导向;二、方法指导;三、写作实践;四、检查小结。这种课型理论联系实际,讲理论不空洞说教,讲实例不就事论事,把典型范例、理论指导和写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讲授快速写作方法技巧及训练适应用这种课型,

五、培养最优作文法

快速作文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神奇之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无米之炊"是不可能进行快速作文的。要逐步对学生进行写作技巧的训练,培养学生最优作文法。

(一)培养写作兴趣,建立材料库

"情动而辞法"(刘勰《文心雕龙》)。提高写作兴趣,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有感而作,有情而发。

"快速作文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我们要指导学生通过体验、观察、调查、访问等途径从生活中直接获取材料,建立起丰富的直接材料库;通过上网,阅读书籍、报刊等,积累典型、新颖、准确的间接材料库;语言是写作的媒体,所以必须学习群众语言,积累丰富词汇,掌握语法、修辞技能、丰富写作语言,建立语言材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