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春酒教学反思范文

春酒教学反思精选(九篇)

春酒教学反思

第1篇:春酒教学反思范文

对此,笔者疑惑:难道行乐只能趁着美好的春光么?难道古人行乐只有在春天?其实,对行乐者而言,行乐是不分时间、地点的,虽方式等可能有区别,但在中国,不管古今的行乐方式如何变化,有一样东西――酒,必不可少。

酒与月,李白一生不可分离,李白在唐代就被称为“谪仙人”“诗仙”。《开元天宝遗事》载:“李白嗜酒,不拘小节,然沉酣中所撰文章,未尝错误。而与不醉之人相对议事,皆不出太白所见,时人号为醉圣。”无论李白身处何方,总有酒、月之作,如“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客中作》);“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等,李白与酒、月的关系,可见一斑。《唐才子传》记载,李白死时,还是醉酒捞月而亡的。台湾诗人余光中有句诗写道:“酒入豪肠 / 七分酿成了月光 / 还有三分啸成剑气 / 秀口一吐 / 就是半个盛唐”(《寻李白》),可谓深知其妙。

《月下独酌》诗题,就有“酌”(酒)。窃以为,如果将“行乐须及春”之“春”,理解为酒名,似乎更合语境。

首先,从训诂上看。《辞海》释【春】义项⑤酒名。此外,《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都有【春】“酒名”一义项。唐朝诗人大都与“春”(酒)有关联,“金陵春”因李白而闻名:“堂上三千珠履客,瓮中百觞金陵春。”(李白《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温寻颜尚书,笑有此赠》)“曲米春”因杜甫而扬名:“闻道云安曲米春,才倾一盏便醺人。”(杜甫《拨闷》)“梨花春”则因白居易而声名遐迩:“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白居易《杭州春望》)其他例子,不胜枚举。

其次,从“春”历史沿革看。古代的酒多冬酿春熟,因而称之“春酒”。如“十月获稻,为此春酒”。(《诗经・国风》)古人认为“春酒”可延年益寿,“为此春酒,以介眉寿”(《诗经・七月》)。因此,“春酒”并非“春天的酒”,而是稻米等谷物所酿酒之泛称。宋代则大量出现“百花春”、“千日春”、“锦江春”、“武陵春”等酒名。可见,古代的酒有各种各样的称呼,并非直白地称“酒”。流传至今的成语“玉壶”,“春”便是“酒”。

再次,从诗歌内容看。《月下独酌》全诗,诗人反复说“我”在花下与“酒,月,影”的关系。①②句花间独饮(苦闷);③④句邀月约影(看似热闹);⑤⑥句皆不解饮(实为孤独);⑦⑧句暂伴行乐(无奈之举);⑨⑩句歌舞相伴(醉态);最后四句醒后离散、相约仙游。因此,作者情感变化是:“独不独独”,作者看似自得其乐,实则因怀才不遇而凄凉孤独。“月”“影”其实不了解诗人,诗人只能借酒抒怀。如果释“春”为酒,则“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正涵盖了诗人与“酒、月、影”的关系,既然与“月”“影”相伴短暂,那只好将理想诉之与美酒(即饮酒),“借酒消愁”。

如此理解,则“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更照应诗题《月下独酌》。其实,《月下独酌》共四首,都写了“人――月――酒”三者关系。再者,《月下独酌》(其四)结尾“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可与“行乐须及春”互证。如此,《月下独酌》组诗,暗示着“春”即“美酒”。此外,陶渊明《杂诗》(其一):“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要邀请近邻共饮)从反面反映了行乐与“酒“的关系。而《古诗十九首》云:“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第2篇:春酒教学反思范文

在社会飞速发展、信息多元化的今天,教育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改变原来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方法,采用良好的课堂引导,激发学生的“灵性”,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才能获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那么,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导”? “导”什么?本人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设置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导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泉,学生对所学内容是否感兴趣是课堂效率高低的前提。教师首先改变传统教育片面重视继承性、接受性的做法,完全废除注入式教学,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激励学生广开思路,探索求异,对习以为常的现象和“权威理论”敢于持怀疑、分析、批判的态度,而不是一味盲从,同时不过于牵制学生的思路或用自己的思路取代学生的探索过程。使学生完全摆脱了长期以来形成的“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思维习惯。宽松和民主的氛围非常重要,教师要放下架子,不去扮演学术权威,倒是可以扮演天真好奇的孩童。因此,教师在引入新课时,应创设问题情境,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架设探索的桥梁,激起学生“我要学”的认知内驱力,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新课的学习。

如在讲《青春期》一节时,我先以文章《她吓呆了》和《我是不是爱上了她》描述青春期常见生理和心理问题引入。“青春期”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敏感而神秘的话题,好奇心的驱使,学生会提出自己的困惑和疑问。在讲《远离烟酒》时,我以两个真实的事例资料引入:资料一,介绍两青年因无聊比赛抽烟而中毒造成一死一伤;资料二,介绍一男子因酒精中毒引发精神病而将邻居活活打死。通过学生阅读和分析资料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欲望,使学生一上课就融入学习的氛围中,并从感性上认识到酗酒、吸烟的危害。并提供了酗酒、吸烟危害的图片,请观察: A.因为学生吸烟导致宿舍失火,后果惨不忍睹。B.小小烟头导致森林大火熊熊燃烧。C.因为酒后驾车,交通事故频频发生,酒后闹事,致使社会治安混乱。D.因为吸烟、酗酒导致恐怖畸形胎儿出现,通过观看图片,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吸烟、酗酒的危害,同时特别强调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吸烟、酗酒

会降低记忆力,分散注意力,影响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学习,从而达到远离烟酒的目的。

二、精心设计,激发思考兴趣――导思

问题的设计要有适当的难度,让学生经过思考才能解答,这就要求教师深钻教材有的放矢,精心设问,难易适中,并要有新意,而且还要有讨论的余地,问题一环扣一环,始终让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状态。如在讲述“免疫”一节,教师引入新课后,根据当前预防“非典”的热点话题提问:“有些人虽然接触到了非典型肺炎病人,但并没有患病,为什么?”学生从新闻媒体得知,非典型肺炎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呼吸道传染病,那么为什么有的人没有被传染呢?学生都积极思考起来,很想知道其中的奥秘,这时教师继续引导:这些人之所以能够健康生活,是因为人体具有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那么人体的三道防线由什么组成?各具有什么功能?这样的问题设计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也懂得了人体通过这三道防线与病原体作斗争,使疾病得到痊愈,并且获得了免疫力,自身免疫力强的人能在有许多病原体存在的环境中健康生活。

三、合理运用教学媒体――导记

在多元化的信息时代,多媒体的应用也是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因为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许多问题难以用语言文字表达清楚,在教学中必须及时地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运用合适的教学媒体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灵性”,调动学生的感官认识,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从事实中增强记忆,从事实中获得知识。

与生物教学有关的媒体,包括图片、实物、模型、投影、幻灯、录象、计算机等,各种媒体优化组合,使其作用互补,扬长避短,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讲述“眼睛的结构”一节中,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同桌的眼睛,说出自己能说出的结构名称,然后提问:大家看到的眼球白色的部分叫什么?有何作用?接着出示挂图这一媒体,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在挂图上,利用挂图讲解眼球的三层结构和作用,让学生了解到眼球白色的叫巩

膜,起保护和支持作用,棕黑色的部分叫虹膜,中央有一小孔是瞳孔,是光线进入眼球内部的结构。因此,合理

利用媒体,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重视信息反馈,拓展思维空间――导练

任何系统只有通过信息反馈,才能实现有效控制,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在学习活动中,学习能力的形成需要一系列及时的信息反馈,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留有一定的时间去练习,对练习的内容要精心设计,因为富有思考性、启发性的思考题和练习题不仅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识别智力,而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接触同一概念,使知识及时强化,防止遗忘。

第3篇:春酒教学反思范文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学习更主动

教学中为了更有利于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教师需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要热情鼓励和肯定学生,使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积极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开放的思考空间,引导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例如可以让学生在课堂教学部分环节自己出题作为探究的材料。一位同行给我讲过这样的一件事,他教学《正反比例》时,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成正反比例的例子,一位同学就编了这么一道题:“老师爱喝酒(传言),一瓶酒450毫升,喝掉50毫升,剩400毫升,喝掉100毫升剩350毫升……喝掉的越多,所剩的酒就越少,变化正好相反,所以喝掉酒的量和所剩的酒的量成反比例”。同行大为惊讶,没想到题目出到自己头上,真是“胆大妄为”。但冷静一想,觉得此题大有利用价值,于是急中生智,先引导学生讨论此题是不是成反比例?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本题是‘和’不变,既不成正比例也不成反比例。然后继续引导学生深入下去:“还是这个事,能不能编出一道成比例关系的题呢?”经过大家互相讨论,终于有同学编出来了:“每瓶酒含酒精量一定,喝掉的酒的量和吸收的酒精的量成正比例。”又有同学接着说:“酒精对身体有害”同行不好意思的说:“虽然我喝酒这事可以做你们出题的材料,但喝酒还是不好的,看来我以后得尽量少喝酒。”教室里响起了快乐的笑声。

做成熟的思考者和合格的开发者

学生自学时,限于自己的知识水平,在思考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错误想法是很正常的。 教师如果从教学过程和学生的思考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想法出发,进行引导点拨,进而引出正确的想法,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将会收到“枯木逢春”般的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学《3的倍数》,我首先复习了2、5的倍数知识,要求学生说出2、5的倍数特点,然后猜想3的倍数特点。通过对已有结论的仔细观察,发现:“个位上是2的数一定是2的倍数,个位上是5的数一定是5的倍数”。由于负迁移的影响,不少学生不经思考地认为“个位上是3的数一定是3的倍数”。此时,我将错就错,进行引导:这个结论正确吗?如果‘个位上是3的数一定是3的倍数’那13、23就一定是3的倍数。经过仔细计算,学生发现这两个数都不是3的倍数,也就是猜想不正确。进一步引导:那么3的倍数有什么特点呢?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计数器),仔细观察,终于有学生发现:3的倍数,它各位上数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万事万物都有两个方面,走出阴影就是阳光,手心翻过来就是手背,全看你站在哪个角度去看。”这是魏书生老师的一段话。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容易产生的思维惯性、固化,不假思索地盲从的小毛病,老师要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主动的预设,善于思考,才能敏于应对,才能“化腐朽为神奇”,只有善思敏行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善于思考的学生。

重视并精心准备每节课的引入

每一堂课,其开头是十分重要的,都应该认真对待。 被誉为20世纪西方文化三大发现之一的“墨菲定律”在变化发展中出现了这样著名的一条:“好的开始,未必就有好的结果,坏的开始,结果往往会更糟。”这就提醒我们这些老师每一节课的开始都要想方设法精心的设计,若老师天天都是那一句不知道讲过了多少遍的开场白,就丝毫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整节课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在一次公开课中,教学《轴对称图形》,就让同学通过冥想走入课堂氛围,上课了,让同学们闭上眼睛,我给他们描绘了这样一幅美丽的画面:春天到了,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微风拂过面颊很舒服,你和同学去田野里玩耍,看见了一片漂亮的油菜花,走近了还看见几只蝴蝶在飞舞,蝴蝶身上的颜色和花纹很漂亮,它们的左右翅膀是同样的;还有几只蝴蝶停在花朵上呼扇着翅膀,时而分开,时而合上,当合上时两只翅膀就好像变成了一只。忽然一阵大风吹来,吓没了蝴蝶。蝴蝶去了哪里?接着同学们睁开眼,看见我手中准备好的蝴蝶图片,一下子学习气氛就浓厚起来。我描绘这幅画面有两个教学目的:一是让同学有个放松快乐的学习心情,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二是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个初步的认识,如“对称”“重合”等。我们所教的每一节课,都有它自己的特点,课堂引入方法多种多样,原则是要新颖有趣、贴近课题,教学时应根据不同教学的目标和内容来设计不同的引语,要让学生得到启发。

正确认识学生的差异性

第4篇:春酒教学反思范文

小品登场,激活课堂,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故而,根据不同的小品形式在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把小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激趣型小品

激趣型小品,即在课堂教学中,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的小品形式。通过让学生欣赏或表演小品,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课程主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带动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下投入学习过程,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课例一:“切好‘蛋糕’,共同富裕”。教师让学生欣赏小品《再加一喜》。

小王:小李,为什么这么高兴?

小李:今天咱们公司发工资,我发的最多。

小王:应该的,你干得最多,干得最好。

小李:还有更高兴的事呢,上月我入股三万,今天也“分红”了。

小王:真是“双喜临门”。

小李:小王,你真厉害!你把我们的产品稍微改进了一点,产品的销售量就大大提高了。

小王:那是应该的。

小李:那你这个月也得发不少吧?

小王:那当然,光奖金就一万多呢,下个月我们还应更加努力。

小赵:李经理,这个月你的部门管理不错,公司要给你嘉奖。

小李:是吗?谢谢!

小王:那岂不是再加一喜?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根据他们喜事的多少,为他们分割蛋糕。

该小品很自然地引入了课题,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令学生们通过直观地了解,很快便完成了分割“蛋糕”的作业。此类型小品,不仅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分析型小品

分析型小品,即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为目标的小品形式。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也是课堂教学“三维”目标中的重要目标。借助小品分析问题、寻找原因,让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更具体、生动、形象,继而对问题的分析也就能更全面、深刻、准确。

课例二:“祝福青春”。教师请学生欣赏小品《生活真没劲》。

星期一早晨,李玲准备穿自己新买的吊带小花裙去上学,结果被妈妈发现了,批评她不该在学校穿不符合身份、场合的衣服。李玲不服气地争辩,自己已经长大了,想穿什么就穿什么,妈妈不该干涉,何况自己正处于青春年华,就应该拥有美丽的容貌、时尚的衣着。但她最终没能拗过妈妈……

到了学校,面对一节又一节的课程,李玲内心很烦闷。数学考试成绩单发下来了,李玲的成绩非常差,她的心情更加烦闷,坐在座位上唉声叹气。回到家,又发现自己心爱的歌碟被妈妈没收,她气愤极了。

都说拥有青春是幸福,但没想到自己的青春时光如此枯燥,她不由哀叹道:“生活真没劲!”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说一说,李玲为什么觉得生活真没劲呢?

通过小品的展示,学生们很容易便从李玲身上看出存在的不足,从而能更为全面、准确、具体、深刻地分析出以下原因:没有认识到青春是幸福的;不能用正确的心态面对教育和批评;不能正确认识青春;人生没有理想;生活没有目标。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感受青春之美,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通过对该小品的分析,不仅能够较好地落实这一教学目标,还锻炼了学生的分辨能力。

三、比较型小品

常言道:有比较才有鉴别。借助小品提供的比较材料,就某些行为或做法进行比较,不仅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克服模糊认识、错误观念或行为,培养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课例三:“法律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教师让学生表演小品《受伤之后》。

小刚被小明打伤。

张宁看到受伤的小刚,生气地说:“等你把伤养好之后,狠狠地打他一顿!”

王红胆怯地说:“算了吧,都是同学,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再说,人家势力大,我们也惹不起!”

小刚难过地说:“这件事都是我引起的,错在我身上,我看还是算了吧!”

李强认真地说:“依我看,最好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向公安机关报案,相信法律会给你一个公道。”

教师提问:你认为谁提出的解决方法合理?谁的不合理?为什么?

该小品通过提供几种解决方法,让学生们经过比较可知:“私了”是一种非法途径,不是正确的办法;胆小怕事、忍气吞声,既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没有维护法律的尊严;正确的办法就是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显然,“比较”可以让学生提高鉴别能力,又在寓教于乐中增长了学生的法律意识,端正了学生的行为规范。

四、评价型小品

评价型小品,即借助小品,对某些行为或做法做出对与错、是与非、好与坏的正确评价。初中生毕竟年龄小,缺少实践经验,意志力比较薄弱,自控能力较差,对是非善恶难以做出正确的选择,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但通过评价性小品的学习,却有助于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课例四:“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由学生表演小品《网上购物》。

小李:一直想拥有这部手机,可是太贵,我买不起!听说网上购物很便宜,我今天就到网上去看看。(开始上网)哇噻!小海卖的这部手机才1 000元,太便宜了,就买它了。不行,我先打电话咨询一下。(拨号)

小海:网络真是好,敲敲键盘就能赚大钱。(电话铃响)你看,来送钱的了。(接电话)喂,你好!

小李:你好,是小海吗?我想买一部某型号的手机。

小海:买这种型号的手机,你算找对人了,要不是我老婆生病住院,急需用钱,我才不会低价出售呢。现在只剩最后一部了,如果想买,请马上汇款。

小李:我凭什么相信你?

小海:我给你我的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我的店名,你可以核实。

小李:你太坦诚了,连身份证号码都告诉我,我相信你,马上就去汇款。

小海:(窃喜)款到马上发货,保证你五天内收到。

小李:现在七天都过去了,我怎么还没收到手机。打个电话问一下。(拨号)

(画外音:你拨打的号码是空号,请查证后再拨。)

小李:啊?我被骗了!

教师提问:你怎样评价小李和小海的行为?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通过对小李和小海行为的评价,学生们认识到:小李没有做到明辨是非善恶,做出了错误的选择,结果上当受骗;小海做出了违反道德和法律的事情,虽然一时行骗得逞,最终必然会害人害己。此类型小品的展示,不仅提高了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帮助学生吸取了经验和教训,还使得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面对是非善恶之时能够正确地做出选择。

五、体验型小品

体验型小品,即借助小品,让学生获得直观感受和亲身体验。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体验是最好的老师”。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有助于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进情感的生成,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课例五:“礼貌显魅力”。由学生表演小品《微笑的魅力》。

“小姐!你过来!你过来!”顾客高声喊,指着面前的杯子,满脸寒霜地说:“看看!你们的牛奶是坏的,把我一杯红茶都糟蹋了!”

“真对不起!”服务小姐赔礼道:“我立刻给您换一杯。”

新红茶很快就准备好了,跟刚才那杯一模一样,旁边放着新鲜的柠檬和牛乳。小姐把它轻轻地放在顾客面前,又轻声地说:“我是不是能建议您,如果放柠檬,就不要加牛奶,因为有时候柠檬酸会造成牛奶结块。”

顾客的脸“刷”地一下红了,匆匆喝完茶便离开了。

教师提问:请表演小品的同学分别谈谈自己的感受。

通过参与表演的切身体会,学生们认识到了礼貌与不礼貌的外在表现,也体验到了礼貌的魅力和不礼貌的尴尬,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文明礼貌的重要性,取得了学习的效果。

六、启示型小品

启示型小品,即借助小品,让学生从所学内容里受到启发,进而领悟、体察其所含深意。此类型小品能够培养学生丰富而细腻的情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能够引导学生思考现实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够促使学生端正自己的思想认识,反省自己的行为。

课例六:“文明交往礼为先”。由学生表演小品《买书》。

地点:博慧书店

情景:中学生甲与中学生乙正准备买书。

甲(衣冠不整、嗑着瓜子):喂,给我拿一本《岳飞传》。

乙:阿姨,请给我拿一本《简・爱》。

售货员先给乙拿书。

乙感激地说:“谢谢阿姨,再见!”然后高兴地离开了。

甲(愤愤不平):我先到的,凭什么先给他拿?

售货员:你人先到了,礼貌未先到。

甲悻悻地走了。

教师提问:这个小品给你什么启示?

学生们通过欣赏该小品,从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等方面受到启发,就能感悟到文明礼貌的重要性,从而端正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七、探究型小品

探究型小品,即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探究精神、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小品形式。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需要;是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的需要;是促使学生主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能力的需要。

课例七:“做诚信的人”。由学生表演小品《开店》。

中学生小明的爸爸开了一家小酒店。有一天,小明放学后去酒店,发现爸爸正在用水和酒精兑制白酒。小明劝爸爸别做,但是爸爸不听,他赶紧把这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难怪最近有顾客说咱们店的酒味越来越少了,这样下去,会把咱们酒店毁了呀。”

于是,小明和妈妈想了个办法,偷偷买了一批正宗的白酒,把爸爸自制的酒换掉。

小酒店的生意越来越好。一天晚上,小明爸爸说:“咱们酒店能有今天,这可都是我的功劳。”

小明和妈妈趁机把真相告诉了他,小明爸爸这才恍然大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讨论:

(1)小明家的酒店能有今天的红火,真的是小明爸爸的功劳吗?为什么?

(2)小明爸爸的做法会得到什么?失去什么?

(3)小品中涉及了哪些方面的利益冲突?怎样看待小明和妈妈的做法?

借助该小品,教师设置了三个思考探究题,让学生合作探究,主动寻求问题的答案。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探究的过程,既提高了认识,锻炼了思维,又培养了思考能力,端正了态度和行为。

第5篇:春酒教学反思范文

1. 引言

酒诗文化现在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文化体系。纵观中西诗酒文化发展史,翻阅诗歌史的任何章节都可闻到那扑鼻的醇香。诗借酒神采奕奕,酒借诗醇香飘溢。诗与酒,相映生辉,形成绚烂的文明景观。李杜、三曹、竹林七贤等等历代文豪用醉态的思维方式创造了人类诗歌史上最精彩的诗句,创造了一种超越的诗学境界。诗人杨万里在《重九后二月登万花山川谷月下传觞》中有云:“酒入诗肠风火发,月入诗肠冰雪泼。一杯未尽诗已成,诵诗向天天亦惊”,把酒与诗的不解之缘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西方,狄奥尼索斯酒神文化是民俗性的、群众性的、狂欢暴饮的。在酒诗中,诗人喝酒主要是追求狂醉的快乐、本能的释放,理智与道德的东西都幻化为两个字:“狂放”。正如裴多菲的《我们喝吧!》中写的:“谁若是没有情人/就把这酒喝掉/他相信每个姑娘/都在为他燃烧/谁若是没有金钱/就把这酒喝掉/世上的一切财宝/统统属于他了。”中西方的诗与酒同样是酣畅空灵,异曲同工,酒醉神通,但各国酒文化的不同导致酒诗的民族思维方式也各不相同。

2. 酒在中西诗词中的不同代称

在酒诗中,人们在饮酒赞酒的时候,总要给所饮的酒起个饶有风趣的雅号或别名。这些名字大都由一些典故演绎而成,或根据酒的味道、颜色、酿造、人名、季节、作用等而定。酒的这些绰号常在诗中被用作酒的代名词,这也是中国酒文化的一个特色。

(1)颜色借代。古语有云:“观其色而闻其香”。古代的酒盛在杯中,常浮起有颜色的泡沫,故酒常在诗中被称为“鹅黄、黄封、黄汤、黄酒、鸭绿、绿蚁、琥珀、珍珠红、状元红”等。杨万里《生酒歌》云:“坐上猪红间熊白,瓮头鸭绿变鹅黄。”苏东坡诗“为我取黄封,亲拆官泥赤”,非懂中国古代酒文化者,不明其中之故也。

(2)器皿借代。在酒诗中,以“杯、盏、盘、樽、筹、壶、觞”等喝酒的器皿来指代酒是中国古诗词的另一大特色。如贺知章的《春兴》:“杯中不觉老,林下更逢春。”杜甫的《饮中八仙歌》:“宗子潇洒美少年, 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些诗中用的各种用来盛酒的词汇都被用在诗中借代“酒”。

(3)人名借代。除了众所周知的以杜康人名为酒的代称外,还有以人名为酒代称的如晋代的刘伶在酒德颂中写道:“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醒。”宋代陆游在《溯溪》诗中写有“闲携清圣浊贤酒,重试朝南暮北风”的诗句,其中“清圣”、“浊贤”为曹操主政下令禁酒时人窃饮之酒,意以清酒为圣人,白酒为贤人,皆指酒也。

(4)季节借代。以季节为代称的酒诗如杜甫在《拨闷》诗中写道:“闻道云安麹米春,才

倾一盏即醺人。”苏轼在《洞庭春色》诗中写道:“今年洞庭春,玉色疑非酒。”韩愈《感春四首》诗云:“百年未满不得死,且可勤买抛青春。”这里的“曲米春”、“洞庭春”、“抛青春”都是酒名,正像我国当代以“春”命名的“剑南春”“景阳春”等酒。

(5)作用借代。以酒给人带来的作用为代称的酒名通常也用于诗中,如白居易《劝酒寄元九》云:“俗号销愁药,神速无以加。”苏轼在《洞庭春色》诗中写道:“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销愁药”、“钓诗钩”、“扫愁帚”皆代称“酒”,指古人常借酒消愁。销魂的酒如同苦涩的药同在杯中,个中滋味,怎一个愁字能了?酒不仅能消愁,同时也能给人带来欢乐,金代元好问在《留月轩》诗中指酒为“欢伯”:“三人成邂逅,又复得欢伯;欢伯属我歌,蟾兔为动色。”如果不是谙熟中国的酒文化,断然是不知诗词中所云的。

(6)酒令借代。中国酒文化中值得一提的还有行酒令作诗。这是西方酒诗文化中所没有的。酒令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酒文化,起源于儒家“礼”,为喝酒时助兴娱乐的方式。流传广泛的是贺知章、王之涣、杜甫、李白四位大诗人一人一句联诗行令的一首诗:“一轮圆月照金樽,金樽斟满月满轮。圆月跌落金樽内,手举金樽带月吞。”此诗既有格律诗味,又不失酒兴玩兴。中秋佳节,对月当歌,别有一番韵味。中国几千年的酒文化里蕴含的文化底蕴是博大而精深的。

与中国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借酒消愁寄托救世理想的传统诗风不同,西方的酒诗是整个情绪系统的激动亢奋,是情绪的总激发和总放纵,关注的是人性的原始欲望。西方广为传颂的基督教以酒为圣血,并把酒看作耶稣救世精神的化身,因此人喝了酒便能与上帝的心灵相通,得到仁慈的上帝的佑护。古希腊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dionysus)是最先发现葡萄者,是酿酒之神与狂欢之神,因此在西方的酒诗中,“葡萄”常常被作为酒的代称。其中最为著名的是19世纪英国女诗人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在她的《葡萄牙十四行诗集》中第6首十四行诗《徘徊在你的身影里》写道:“what i do /and what i dream include thee, as the wine /must taste of its own grapes.”(正像是酒,总尝得出原来的葡萄,我的起居和梦寐里,都有你的份)(罗义蕴等,1987:192)。诗人用“葡萄”和“酒”来暗喻

刻骨铭心的爱情难分难舍,贴切形象。再如英国诗人ben johnson在名诗《song to celia》中写道:“but might i of jove’s nectar cup, i would not change for thine.”(即使众神仙献出他们的美酒,我也不愿交换这神圣的一杯)(陈立华,1997:67)。可见英诗中酒的代称不如中国的枝繁叶茂,相比之下单纯得多,在诗中多见用“cup/glass(杯)”、“wine/drink(酒)”、“grape(葡萄)”来代称。西方诗人往往给酒涂上一抹神秘的色彩,英语中的烈酒被称作spirit(精神),法语中的高度酒被称作“spiritueux”,亦表达“精神”的含义。也许正是因为诗人对酒怀有醉者能与上帝通灵的神秘感,所以西方人饮必求醉,一醉方休。

3. 中西民族思维方式差异在酒诗中的体现

如果说中国的酒诗文化是飘着酒香的文化,是“酒中深味”渗透到文学、社会作品中使之“香醇”,那么,西方的酒诗文化积淀远不及中国这样深,西方人追求的是感官与欲望达到与上帝的通灵而“醉昏”。显然,这两种酒诗文化的质的不同在于中西酒诗的醉态思维方式的不同。酒诗的任何一种醉态思维方式都离不开意象,意象是酒诗的思维过程的主要符号。只有通过意象,才能生动地、艺术地表现诗人自己的思想感情。所谓意象,是指立象以尽意。诗人托物言情,通过意象使读者产生共鸣。营造意象是诗歌构思的本文由收集整理核心,而中国酒诗以醉态思维方式,语言凝练、含蓄,意蕴丰富地勾勒出诗歌的意境。诗人们选取的意象多为自然界的风花雪月山水等,与酒意诗意浑然天成。把醉态作为诗的思维方式的原创非李白莫属。正像杜甫在《饮酒八仙歌》说:“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没有醉态思维,李白是断不敢忘却生死荣辱天子呼而不应的。又如陆龟蒙的《和袭美春夕酒醒》:“几年无事傍江湖,醉倒黄公旧酒垆。觉后不知明月上,满身花影倩人扶”。这些诗句情景交融,洒脱传神,以醉态的思维方式化合了美景诗情醉意的翩翩韵致。中国诗人往往因政治抱负无处施展,怀才不遇,积郁而借酒消愁,寄托情怀,酒诗中醉态萦绕的是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中国酒诗史中,李白是醉态思维的创始人,这种醉态思维始终贯穿于山水、明月、花丛、美景意象之中。饮酒使人达到一种如醉如痴、神情恍惚、类似疯颠的状态,但是在醉酒的状态中,中西诗人的表现却完全不同。中国诗人在饮酒过程中保留着太多的理性和清醒,不少人更有一种对国家的强烈忧患意识。那么西方呢?西方也有一种酒神思维,但和中国有本质上的差别。在西方酒诗中,诗人喝酒主要是追求快乐。狄俄尼索斯的狂醉把理智和现实一股脑丢在一边,个体意念与上帝融合在狂放与欢畅中,被压抑的本能全部释放出来,所以西方的饮酒诗给人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尼采曾经用酒神狄俄尼索斯文化来解释西方的酒神思维文化是以民俗性的狂欢暴饮、载歌载舞这样一种宗教祭祀为特征的。在西方酒诗中,酒神思维原始简单,往往联想与玫瑰、激情、爱情、浪漫相关的意象。玫瑰与美酒就滋生了爱情思维,配以歌舞,诗人给读者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罗曼蒂克意境。如scotch whisky(苏格兰威士忌)——在苏格兰,男士穿着短裙、吹着风笛、跳着踢蹋舞、狂饮威士忌是密不可分的一种“民族的脉动”。再如英国诗人ben johnson在《song to celia》中就用美酒与玫瑰表达了他对爱人挚烈的爱情:“leave a kiss but in the cup/and i’ll not look for wine/the thirst that from the soul doth rise/doth ask a drink divine”(愿你把一个热吻留在杯中/天下的醇醪算它最美/我灵魂渴望着这一杯啊/饮一口心也醉)(陈立华,1997:67),这就是西方酒诗中释放真我,回归自然,达到与上帝同在的醉意思维方式。ernest christopher dowson的名作《non sum qualis eram bonae sub regno cynarae》也是借玫瑰、百合、佳酿等意象来表达爱情:“flung roses,roses riotously with the throng,/i cried for madder music and for stronger wine”(抛散的玫瑰,人群中乱抛的玫瑰/我呼唤更疯狂的音乐,更强烈的醇酒)(孙绍先等,1989:294)。歌剧《茶花女》中由意大利诗人创作的的一首《饮酒歌》更是著名:“喝吧,朋友们,美酒能使我们陶醉!喝吧,朋友们,把一切烦恼都丢开!尽情地喝个痛快,把所有忧郁都忘怀!干杯!干杯!为一时的异想天开干杯!干杯!干杯!为瞬息即逝的幻想干杯!干杯!干杯!为昙花一现的欢乐干杯。”在这些诗歌中,饮酒使他们达到了一种如痴如醉、放松愉悦的精神状态。狂放歌舞中,一切烦恼都被抛到九霄云外,反抗压抑的本能完全释放出来。只有“干杯干杯”才能做回真正的自己,西方人认为这是对人性的最高赞扬和追寻。狂饮烂醉是放纵复归原始自然的体验,是与上帝精神通灵狂放的快感。所以从西方酒诗可以看出,饮酒赋诗是对个体本我的释放,是与国家民族利益毫不相干的,是对人性真我的崇高褒扬。

中国酒诗作者将山水、明月、花丛、美景意象巧妙地与酒

联系起来以抒发自己的情怀,忧国忧民;而西方酒诗作者更多的是将就酒或与爱情联系起来,或将酒作为忘却烦恼的手段,沉醉于酒精带来的快感而达到忘我的境界。中国文人之醉是诗酒之醉,是心灵的寄托与远游;西方酒神精神是迷醉,是肉体欲望的狂欢与豪放,是本能本我的张扬与释放。中西诗人赋予酒的意象与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造成了中西酒诗的不同特质。

4. 结语

第6篇:春酒教学反思范文

今年春节,不少地方都出现高级饭店冷冷清清,高档白酒销售惨淡的情况。有媒体报道说,在狠抓“三公消费”数月之后,党员干部心态变化明显,高级酒店和高档白酒的销售也应声而落。与往年春节酒店宾馆的热闹非凡相比,今年形成了强烈反差。

严禁干部相互走访拜年、大量公车封存、倡导干部主动走基层……2013年的春节,从政府到社会,不变的是浓浓年味,迎来的是新风拂面:更务实的作风、更环保的民俗、更节俭的消费、更温情的相聚。

陕西:干部春节躲饭局酒店冷清

在榆林市知名酒店“鑫华府国宴”,可以看到服务员在用餐时间还在清洗地毯。“最近没人,今天只有3桌客人。”工作人员介绍,这家酒店有近20间包间,最大包间可容纳十几人就餐。

榆林人民大厦也是当地知名的高级酒店之一。这里除了婚宴和个人年夜饭的预订,没有来自机关单位的订单。总经理杨峰介绍,往年1月份至2月份,酒店包间的预订率能够达到90%,而今年只有40%左右。今年1月26日以来的11天内,酒店营业收入同比减少约一半。

“榆林市商务散客很少,大型酒店对企事业单位的依赖程度很大。全国掀起反对公款吃喝的浪潮后,榆林市很多单位取消了聚餐等活动,我们酒店受到的影响非常大。”杨峰说,“今年我们要过苦日子了。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可能会考虑裁员来压缩成本”。

除了高级酒店,高档白酒销售也受到了影响。当地一位白酒经销商介绍,茅台酒零售价两周内从每瓶1680元下降到了1300元,降价380元;销量也减少了三成多。“过去春节前茅台酒都卖断货,今年受到的影响非常大。”这位经销商说。春节期间,榆林市干部谈论最多的话题是如何“躲饭局”。“现在公款吃喝查的严,能推的饭局我都推了。实在推不掉的,也声明高档酒店坚决不去。”一位干部说。

杭州:6元一份的面疙瘩照样打包

中央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体现到春节期间的市民餐饮消费,也有了明显的变化。杭州几位餐馆老总介绍,最显著的变化是点菜多以“够吃”为标准,剩菜打包的明显增加。

据了解,包括杭州酒家、花中城、名人名家、杭帮菜博物馆在内,目前绝大部分餐馆都免费提供打包服务。外婆家饭店的服务员在顾客点菜时,如果菜的数量已足够就会提醒顾客;对吃光的顾客还会赠送一张《中国好声音》的光盘。在杭帮菜博物馆,一份咸鸡炖冬腌菜这样的土家菜,哪怕剩下一半不到,顾客也会提出打包。“有的顾客点了一份6元的面疙瘩,剩下一半也会打包,这在以前很少见。”花中城清泰店的工作人员说。

山西:晋中街头只挂灯笼不亮灯

在《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晋中大地,春节期间大街小巷悬挂红灯笼成为当地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注脚。但今年春节期间在晋中街头采访时发现,白天装点节日喜庆气氛的大红灯笼,在晚间多数都没有点亮。

除夕之夜,徒步路过晋中市中心的顺城街、文化街、辛集街,发现沿街无人值守的商铺、企事业单位门前的红灯笼都没有点亮,部分营业中的超市门口虽然悬挂了红艳艳的灯笼,但也不见亮灯。

接受采访的一位市民说,晋中市地处中国北方,春节期间夜晚比较寒冷,夜出购物的市民不多。

白天挂灯笼能装点节日的氛围,对那些营业门店来说还可以起到广告宣传的作用,而晚上点亮灯笼就没有多大必要了,可以省下不少电。

广州:烟酒店谨慎回收高档白酒

蛇年春节进入尾声,广州白酒消费尤其是高档白酒消费,却一直未能像往年同期一样火热起来。而被称为“风向标”的节后回收市场,今年也对高档白酒回收“不太感冒”,甚至不少烟酒行明言拒收飞天茅台。

广州五羊新邨华润万家超市酒类专柜营业员说,今年高档酒销售情况不是很好,一瓶500ml的53度飞天茅台,零售价在1480元左右,“而去年春节卖到了2000元左右”!

“现在广州白酒行情都不好,塑化剂风波影响大,政府又极力提倡节俭。”在广州怡安烟酒店内,当记者声称有茅台出手时,店老板摆手称“贱贵不敢要”,而即便是零售价900元左右的五粮液,他们也只会给500元回收价。在不远处的鹏兴烟酒店内,老板说高档白酒“谨慎回收”。

在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号召下,“节俭”成为2013年新春的首要关键词。广电总局节前叫停送礼广告,要求各级电视台在春节期间,删除所有鼓吹送礼有面子的广告,以止浪费之风。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地,各大饭店接连遭遇退订潮,一些机关和国企取消了节日期间的公务宴请。

节俭新风得到群众的普遍叫好与响应。中国烹饪协会日前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近期超过30%的餐厅浪费明显减少。

长期研究“三公消费”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说,我们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节俭有现实意义,关键是民间要倡导,公款消费更要加强约束。倡导节约反对浪费,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我们重新倡导这个传统,不仅因为其蕴含着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更因为它关系着我们未来的生存和发展。

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充斥着奢靡浮华的风气,公务消费中浪费行为尤其引人诟病。某些为官者,贪图享乐,拜金、奢靡之风蔓延,慷国家之慨却毫不脸红,损人民之利却心安理得。热衷于修建豪华楼堂馆所,大吃大喝,大摆排场;喜欢坐豪车、吃豪宴、开豪华会议。还有一种隐性的浪费,那就是因为决策失误而导致的浪费,有些人盲目决策,头脑一热就盲目上马,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屡见不鲜。这种浪费比吃掉喝掉、装进个人腰包更要严重,伤民利更伤民心。 此外,奢靡浪费之风也影响着社会生活方式,某些人为富不仁,纸醉金迷,挥霍无度;某些人在生活中灯长明,水长流,追求炫耀性消费……凡此种种不仅浪费着社会资源,更是一种不健康不科学的生活方式。

第7篇:春酒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唐诗 美育 写作语言 现代语文教学的要求 诵读指导

在我看来,语文学科既应该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又应该是培养情感的学科。语文要培养人的素质和情感,这和诗歌的陶冶精神是一致的。文饭诗酒。酒,能深入人心的肌体和血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滋润学生心田的正是诗中的真、诗中的善、诗中的美。语文教育的过程应该是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和情绪感染的过程。(《中学语文教学》第245期卷首寄语)

唐诗代表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它作品多,作家多,题材广泛,表现手法丰富多彩,风格多种多样,诗体完备,是一个浩翰的美的世界,每一首唐诗都是一颗闪光的珍珠,重视唐诗的诵读教学,会使学生得益不少。

一.诵读唐诗能省时有效地实施美育

诗与文相比,诗比文一般篇幅短一些,而这短小却精悍,内蕴丰富。一首诗或写一种情景,或写一种心情,或写一个故事,或写一个人物,或写一种时势……它都有着美的意境。这美的意境或是雄浑、旷远,或是豪放、劲健,或是冲淡、疏野,或是纤、绮丽,或是自然、清新,或是清奇、空灵,或是典雅、清幽,或是悲慨、感伤,或是朦胧,像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描写了形体最大,威力无穷的形象,对自然力、社会发展和人的魄力进行礼赞,它呈现一种崇高美。像李白的《游洞庭》“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将雄阔的物象和豪壮的心志和谐统一。像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生重阳日,还来就。”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写出了朴素、闲静,飘逸之美。像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戴叔伦的《兰溪棹歌》“凉月如眉挂柳湾,月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月桃花雨,半夜鲤里来上滩。”能从人们常见之景物翻出新意,推出新境。像钱起的《湘灵鼓瑟》“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凋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将自我形象融入具体的物象之中,实现了灵动的“意”和空明的“境”的和谐统一,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创造了非常柔适的境界。像虞世南的《蝉》“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骆宾王的《在狱鸣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流。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写景物能给人多方面的启示和联想,使意境由淡泊趋向典丽高雅。像李商隐的《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写出了深沉的感份之情……学生在这样美的诗句的熏陶下,人格品位,文化品位便会提升,学习兴趣及语文能力也自然会担高。

二.诵读唐诗能锤炼写作语言

如果文章被称为有诗的语言,那么意味着文章有最美的语言。诗的语言应是近似平淡而又生动精彩,它最简洁而又最丰富,它最似顺手拈来而又煞费苦心的……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一个诗教最为发达的文明礼仪之邦,从“不学诗,无以言”的孔子时代,到唐朝设科举取士,官员经由科考出身,必须通晓诗律。民间也以读诗懂诗为荣,自庙堂至市井,到处是诗,到处是诗人,也到处是诗教。章回小说无诗不足以成体,散文随笔无诗不足以传神。喜幛、挽联、墓志铭以至奏折文书都有诗体或诗句。日常运用,生活教育,俗谚格言,诗深入民间,化入生活,雅俗共赏,“经夫妇,美教化,厚人伦”。诗灌溉了伟大的民族和辉煌的历史。热爱诗歌,阅读诗歌,使用权千百代炎黄子孙一直淋浴在中华文明的温馨里。这样看来,我们的语文教育又怎能远离诗歌和诗意呢?而且,俗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偷”事实证明,会背一定数量的诗中佳品,是语文素质高的表现(当然我们反对偷,也不提倡只学诗)。而且,因为在语文学习中,背诵是汲取前人思想、语言精华的最基本手段,背诵的过程中,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感受了诗歌的美,所以形成的文化积淀是很厚实的。

三.诵读唐诗与现代语文教学的要求相一致

现代的语文教育呼吁大的语文观,语文教育应是有活力的、互动的,有想像性、情感性、创造性、思维性的。诵读(唐)诗能唤起如画的想像,激感,启发思维,引发创造。

有些诗句,像“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又像“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明白如话,又有着丰富的内容,能激起读者无穷的遐想,要让他们自己反复诵读。又像“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样的名言佳句,能唤起我们如画的想象,所以一经诵读就能永志于心;像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浑欲不胜簪”,“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白居易的“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孟效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样的诗句一经诵读就能激起我们如潮的情感。有了想像和情感,创作便不会无源,思维也不会无门了。

唐代诗人在意境创造时往往会设置空白,使用简化,利用模糊使意境在空白中超越,在简化中超越,在模糊中超越。诵读唐诗的教学,有时要进行必要的诵读指导,在不同的诵读阶段确立不同的学习目标,在认读阶段要求弄清字的音、形、义,诗的形式,在理解阶段又要求能填补空白。能从小见大,能辩析模糊,从而整体把握内容与思想,在评析阶段能说出自我感受,在巩固阶段又要求抑制遗忘。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把育才办成一个诗的学校……我要以诗的真善美来办教育……使每个同学、先生、工友都过着诗的生活,渐渐地扩大去,使每个中国的人民、世界的人民,都过着诗的生活。”在诗的学校里,在诗的教育里,在诗的国度里,又怎能对唐诗这一文化瑰宝的教学掉意轻心呢?

参考文章:

①《中学语文教学・语文的诗意》总第245期卷首寄语.

第8篇:春酒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多角度;鉴赏;古代诗词之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生阅读古代诗词提出的阶段目标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古代诗词具有凝练的语言美、形象的图画美、浓郁的情感美、和谐的意境美、悦耳的音乐美。本文,笔者以教学陆游《游山西村》为例,略谈如何引导学生多角度鉴赏古代诗词之美。

一、在反复诵读中,感受古代诗词的音乐美

古代诗词的音乐美体现在声调的平仄、停顿的节奏、音节的押韵上,学生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感受其音乐美。

1.《游山西村》的平仄如下(“|”表示“平”,“―”表示“仄”):

莫笑农家腊酒浑

| | - - | - -

丰年留客足鸡豚。

- - | | | - -

山重水复疑无路,

- - | | - -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 - - | - -

箫鼓追随春社近,

- | - - - | |

衣冠简朴古风存。

- - | | | - -

从今若许闲乘月,

- - | | - - |

拄杖无时夜叩门。

| | - - | | -

在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教师可启发学生运用汉语拼音的声调分析,品味诗歌中的平仄交替、相对的艺术特征。不过,教师不必对平仄讲得过深,只要让学生明白古代的平声相当于现代汉语拼音中的第一声和第二声,仄声相当于第三声和第四声足矣。另外,要让学生明白一个字的声调,古今存在着差异。

2.《游山西村》的诵读节奏如下: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学生诵读的停顿,有时可以根据字词的含义进行变化。如,“莫笑农家腊酒浑”中的“腊酒浑”和“箫鼓追随春社近”中的“春社近”以及“衣冠简朴古风存”中的“古风存”,可采用逻辑停顿来划分诵读的节奏。莫笑/农家/腊酒/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3.《游山西村》中的押韵的字有“浑”、“豚”、“村”、“存”、“门”。其韵母为“un”或与“un”相近。学生可以运用汉语拼音知识找出押韵的字,但很有可能忘掉第一句末尾的“浑”,错加一个“近”,在此,教师有必要提一下“律诗”押韵的格式:首句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偶句末尾的字一定要押韵,且要是平声字。

二、启发学生再造想象,体会古代诗词的图画美

古代诗词中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很注重形象的描绘,后人评价为“诗中有画”。这诗中之画,是作者用形象化的语言进行描绘的。要使今天的初中生,体会其中的图画美,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作者的文字描绘,发挥再造想象,将文字描绘的图画,变为自己所想象的图画。《游山西村》中陆游用文字描绘画面的诗句就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陆游的文字描绘,运用美术知识和技能,构想并画出再造想象的简笔画。

三、在咀嚼揣摩中,领会古代诗词语言的凝练美

古代诗词很讲究炼字,体现在《游山西村》中的炼字就是“拄杖无时夜叩门”中的“叩”字,用得生动形象。为引导学生领会其中的妙处,可采用替换“推”、“敲”、“击”等字进行替换比较,分析其表达效果上的异同。不用“推”、“敲”,主要是因为这两个字不是仄声字,不用“击”,主要是因为不是表达作者随意赴农家作客的悠闲,不能表达与民共乐的融洽关系。

古代诗词的语言美,还体现在作者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对语言进行装饰,展现文采。《游山西村》属于七律,七律诗要求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严格的对仗,不仅要求上下联词性相对,意义相关以外,还要求仄起平落,平仄相对,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上四个方面咀嚼揣摩,体会对仗的修辞效果,领会古代诗词凝练的语言美。

四、换位思考,体验古代诗词浓郁的情感美

诗词,是感情的艺术。古代诗词具有浓郁的情感。古代诗词在表达情感时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抒胸臆,二是含蓄抒发。《游山西村》的感情抒发就属于第二种表达方式,作者的情感隐藏在字里行间。要让学生体验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人生背景,融进作者所写的情境,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游山西村》写的就是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所感。纵观全诗,作者的行文思路是由实入虚,首联写丰年景象和村民的殷情好客,颔联描写自己在深山幽谷中顺着蜿蜒曲折的山路跋山涉水的情景,在疑惑困顿中,眼前突然出现一座红花绿柳的小山村,颈联写乡土习俗,描写了村民欢欢喜喜迎接一年一度的春社祭日的情景,以上都写实,只有尾联虚写想象未来,悠闲地随时在月夜之下游访农家朋友。

学生通过查阅作者的写作背景,利用工具书翻译诗句所写的内容后,不难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字面上写景,实际上写自己面对国家分裂、人民颠沛流离的残酷现实,感到困惑时,突然见到了希望,心情格外惊喜。颈联表达了作者在“国破山河在”的悲叹中,看到民间古风尚存之时,内心感到无比欣慰的思想感情。尾联表达了作者对山西村的村民的热爱之情。

五、分析景、情、理之间的内在联系,领悟古代诗词和谐的意境美

第9篇:春酒教学反思范文

在教学冯延巳的《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之前,学生对诗词的鉴赏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是词的美学特征让学生接受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而且时间长了,学生对诗词的学习也易产生倦怠,积极性大打折扣,课堂除了读读背背,虽经教师“旁征博引、东拉西扯”,还是显得机械沉闷。但是没想到一个“小石头”却开拓了我诗词教学的另一条思路。

冯延巳的这首词,词义并不难理解,所以备课时的计划是简单讲解,以期让学生了解冯词“多离愁别恨,清新委婉”的特点即可,重点讲授“南唐二主”词。在分析到“日日花前常病酒”时,我对“日日”的理解很容易地靠近了叶嘉莹先生的见解――“上面更着以‘日日’两字,可见春来以后此一份惆怅之情之对花难遣,故惟有‘日日’饮酒而已。曰‘日日’,弥见其除饮酒外之无以度日也。至于下句之‘镜里朱颜瘦’,则是‘日日病酒’之生活的必然的结果”。无论从表意还是起结过片的内部思路来看,这种见解似乎都无懈可击,自己也很以之为然。但在实际上课时,却有个别学生对教材上(P54)注释①感到困惑:词中“日日”原本写作“旧日”,能这样替换吗?为什么?

面对这个问题我有点措手不及,只好暂时把它交给学生讨论――你们认为哪个词更适合?(之前我们讲解过“炼字”一类的赏析),并强调:词中对某个词语的选择,取决于表情达意和与上下内容的连接是否恰巧。问题抛出后结果却出乎我的意料,学生之间出现了争论:

1. 认为“日日”好,因为可以与前文的“久”“每”“还”和后文的“常”形成呼应,更易表现主人公在 “闲情”中痛苦挣扎良久的过程和“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结果。无论从诗词的起结和过片看,还是从抒情角度看,都很合乎逻辑。

2. 认为“旧日”好,因为表现的是“曾经”这样“常病酒”不管朱颜瘦,现在呢?留下空白(这是诗词常见的飞白技法,勾人想象),为下阕的过片服务。因为举杯浇愁愁更愁,“常病酒”,现在连沉醉酒乡都无法帮助摆脱“闲愁”片刻,“现在”只能走出室外,走出花园,但是河畔看到的又是惹人愁思的“漫漫青芜,依依杨柳”,更增愁绪,使表意又沉重一层。

经过反复推敲和学生补充后得到的这些结论,恰恰又是我课前未曾设想到的理解,但是学生激发了全班的集体灵感,改变了我的教学思维,于是我随即改变本课的教学设计――把不在本课计划内的李煜的《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提前,集体再来讨论其下阕的“独自莫凭阑”中的“莫”是否可以换作“暮”。这回学生轻舟熟路,热烈讨论:

1. 仍作“莫”的理由:是梦中贪欢梦后倍感失落的自我劝诫,因为曾经有过登而不见的痛苦无奈的经验,表现了诗人望之不忍而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心理描写含蓄委婉,正如戴复古《江阴浮远堂》“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是神州”(之前补充说明的登高类诗词)。

2. 换作“暮”的理由:“暮”字点出时间在黄昏,与上阕时间连接从黎明到黄昏,而且比较自然地和下文的“无限江山”相连贯――“江山”在望,别易会难,正是凭阑所见所感。(另有学生抓住“暮”延伸出:这个字营造一种悲伤凄凉的抒情氛围,有“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等佐证,也合乎情理。关于教学用书中提到的音律方面的知识,对学生而言可能过高,不提也罢。)

不必在乎学生最终赞同哪个观点,关键是他们没有满足于我先前自以为“正确,权威,高明”的单一理解,而是通过指导,调动以前学习诗词的经验(窃以为学生学习诗词的最大障碍就是经验的匮乏,无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通过自己的思考(特别是包括诗词的情感表达方式以及起结过片方面的知识),通过同伴之间的积极探讨,得出合乎情、理的解释,才是这节课里我得到的启示。先前那种自上而下的审美指导,在学生过了“学习积累期”后,教学上应该主动作出调整,课堂应该更多关注学生的需要和愿望,采用更多富有智慧的“小块头”,或高声吟哦,或沉潜玩味,或求同存异,或比较鉴别。如:把不同词家对某一诗句的不同评论(包括争议),拿出来交给他们,调动他们的学词经验,让他们主动参与,咀嚼玩味,获得审美的。这种“主动审美体验”要比被动接受更易产生情感共鸣,得到情操陶冶――因为那是他们自己得来的,最直接,最真切,最深刻,也是最有意义的。这不也是新教材、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学生所希望看到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