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井下施工员工作总结范文

井下施工员工作总结精选(九篇)

井下施工员工作总结

第1篇:井下施工员工作总结范文

大中型煤矿建设和生产煤矿技术改造中,煤矿机电安装工程是现代化煤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现代化施工安全管理的研究,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是提升现代化矿井建设期间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建设的安全保障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的核心,进而达到矿井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建设施工及生产安全的目标。

1煤矿机电安装工程介绍

1.1机电安装工程在矿井建设中的重要性

矿井建成移交时应必须完成的机电安装工作包括:矿井的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供水、供电、通讯等系统;地面生产系统为生产、生活服务的各项设施和行政福利设施投入使用;井下首采工作面具备出煤的巷道工程,建成矿井原煤生产系统;完成井上下相应设备及管线安装工程量;同时环境治理、消防、安全等工程设施与矿井同步建成并符合标准要求。移交标准为:各主要系统的井巷和土建工程施工完毕,并经检验质量符合要求;机电设备安装调试完毕;井上下生产系统全部形成;通风安全设施及安全装备全部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全矿井经联合试运转和试生产考核,符合相应的法规和标准的规定,各系统和环节生产能力满足设计要求,并经验收合格后移交生产。由此可见,矿井机电设备安全运行,是矿井投产的必备条件,同时,矿井机电设备安装完好程度决定矿井投产后的产量效率、安全及现代化程度。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是矿井建设中矿建、土建、安装等三大类工程之一。因此,矿井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在现代化煤矿建设中有具有重要的作用。

1.2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与其它工程关系

煤矿建设的特点是地面与井下联合作业,矿建、土建、机电安装三类工程与矿井配套工程交叉施工,外部协作单位多,施工组织与施工技术复杂,能否周密地研究与优选施工方案,合理地安排三类工程施工顺序,对于加快矿井建设、缩短建井工期是十分重要的。矿井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与其他工程施工关系如下:1)三类工程应以井巷工程为主,围绕井巷工程合理安排土建、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时间,适时形成各生产系统;2)有安装工程的井巷、土建工程应优先安排施工,以便尽早转入安装施工;3)以井巷工程为主,机电安装服从井巷工程的工期,土建工程除与井下工程有关的以外,均应服从于机电安装工程的工期,机电安装工程和土建工程除服从于井巷工程施工的工期外,还应尽量考虑到劳动力的均衡使用;4)抓紧关键线路上工程的施工,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工程进度;5)三类工程施工安排应遵循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进行三类工程平行交叉立体作业,合理安排劳动力,均衡施工。矿井建设一般根据矿井的开拓、开采布置,对矿井三类工程进行科学的综合排队,确定矿井建设工程的关键线路和建井工期[1]。矿井项目的建设方式一般由建设单位经过公平竞争的招标方式,与中标的监理单位及各单位工程施工单位签订项目建设合同,由合同约定双方的责任和义务行为。在整个建井期间建设单位必须抓住矿井建设的主要矛盾线,合理安排、协调各施工单位的施工进度,监理单位对施工质量严格把关,尤其是隐蔽工程的验收;对施工中出现问题由建设、设计、监理及施工单位四方共同协商解决,尽可能使施工单位的施工保持连续、稳定、均衡。

2机电安装项目的目标及施工组织安排部署

科学的施工组织管理和部署是保证项目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手段[2],是项目实现的全过程全方位的全面策划,它主要包括项目组织机构的设置、工期、质量、成本、安全、现场文明施工,资源有计划调配,施工现场总平面有序管理,先进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等。

2.1矿井机电设备安装项目的目标

矿井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安装的目标[3]:井上、下生产系统全部形成,安装调试完毕;通风安全设施及安全装备全部完成并经验收合格。矿井的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供水、供电、通讯等系统形成并正常运转;地面生产系统为生产、生活服务的各项设施和行政福利设施投入使用;井下首采工作面建成矿井原煤生产系统;完成井上下相应设备及管线安装工程量;全矿井经联合试运转和试生产考核,符合相应的法规和标准的规定,各系统和环节生产能力满足设计要求,并经验收合格后移交生产。

2.2矿井机电设备安装项目的施工方案

施工前需要编制矿井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4]。该施工组织总设计确定合理的施工顺序、施工方法、劳动组织和技术经济组织措施,统筹安排工程的进度计划;提出人力、材料、机具和设备的配置计划及使用顺序,合理地规划和布置施工现场,同时是指导工程施工全过程,是履行施工合同、处理各项纠纷、编制工程预算结算的主要依据。施工期间,要分阶段、分部位、分工种地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种交接,以免工序搭接不合理,产生质量问题。施工组织设计的全部内容应向主要施工人员交底,并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实施符合性和有效性进行中间检查与调整。复杂、特殊作业工程及重要单位施工前,还需要编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对专项工程的施工过程起指导和制约作用。依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对专业工程施工编制具体的施工作业方案,制定专业工程施工工艺,部署专业工程资源、工期,明确HSE和质量等要求。施工方案直接指导专业工程施工;保证专业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配置专业工程资源,保证专业工程工期。

2.3施工组织安排部署

矿井机电设备安装项目施工由安装公司和施工项目部根据施工需要组织部署和安排。施工需要的人员和机械设备按照施工进度的安排和实际施工需要,由安装单位提前做好计划和准备,随时进厂,以满足施工的需求。人力资源的使用,关键在明确责任制,才能调动积极性,发挥潜能,提高劳动效率。如今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在于劳动力动态管理和劳务外包队伍管理。2.3.1劳动力组织及配备矿井工业广场施工现场项目部主要配备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和项目总工等。项目部管理人员为施工员(含特殊工种)、材料员、安全员、资料员、质量员五大员,必须持证上岗。其中机电工程特种作业员工必须具备相应工种的安全技术知识,参加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并成绩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矿井项目机电安装工程劳动力配备,根据工程需要进行安排部署。根据矿井机电安装工程的实际特点,结合安装工程以往施工该类型工程的经验,由安装公司和施工现场项目部组织,对内部人力资源进行择优选择,选用专业技术素质较强,在工期、质量、安全方面有可靠保证的施工队伍来承担本工程的建设任务。2.3.2作业形式由于矿井机电设备安装项目的单位工程多,施工量大,且施工工期短。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不同,施工作业形式千差万别,但各单项工程的作业,需根据工程的特点,采取具体的作业方式。下面根据整个矿井建设和施工经验,介绍一种比较科学经济的施工作业形式。施工方案如下:将矿井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项目分为地面和井下两个独立的作业体系,两者同时展开施工,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将地面安装工程和井下安装工程,所属的各单位工程按照集中作业、平行作业和专项作业三种作业方式,根据施工内容采取三班制、二班制或单班制进行施工,以保证施工进度及施工目标的实现。地面作业:根据土建完工和设备到货情况,分为三班制、二班制或单班制的三类作业班组进行平行作业,机械设备安装班组和管道安装班组,根据具体施工情况人员互相配合和调动。另外设一班组为地面机电设备安装进行非标件加工和运输等服务。井下作业:将根据矿建完工和设备到货情况,分为以不同的工作面、作业内容和作业班组进行综合和平行作业,另外专门组织加工和运输班组,为井下施工进行专门的加工制作和运输。

3煤矿机电设备安装施工过程控制管理

3.1施工质量管理

整个煤矿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由单位工程施工负责人负责事前管理[5]。贯彻质量规划、各种技术措施,负责主持各道工序的复评工作,负责处理各种质量事故,严格按照煤矿机电设备安装施工规范和公司《技术标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施工,对各工种班组的施工情况进行总结,并及时地汇报施工质量情况。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前做到分部、分项工程或专业编制技术方案齐全,同时制定煤矿机电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计划,以便进行质量控制[6]。例如:中煤第一建设公司在内蒙古蒙泰不连沟矿井下机电安装工程中,首先确定了工程范围、施工方法及施工技术要求,并确定了所有单位工程均达到合格的工程质量标准。在井下10KV变配电室变压器柜、低压柜安装工程中对施工质量做了如下严格要求:1)柜顶平直度:相邻两柜允差2mm,成排允差5mm;柜面平整度:相邻两柜允差1mm,成排允差5mm。柜面垂直度应小于盘高的2/1000。2)安装位置正确,固定牢靠,零部件完整,操纵部分灵活,分合闸指示正确,闭锁保护装置齐全、可靠,油位正确,无渗油现象,并根据要求做常规电器试验。以上质量标准由该项目的施工队长落实,并由建设公司主要负责人进行质量审核。

3.2施工安全管理

煤矿机电设备安装项目应建立以主要负责人负责的安全施工制度,各级项目分支配备专职的安全技术与管理人员。例如:中煤第一建设公司在不连沟矿井项目机电安装工程中建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并建立了各级各部门安全责任制;项目部设安全副经理,负责项目部的具体安全管理工作,项目部设专职安全检查员,班组设置兼职安全检查员;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坚持日检、周检、旬检和月检制度。确定了“六不、一控、一实现”的安全管理目标,即不发生人身死亡事故,不发生重大设备损坏事故,不发生重大火灾事故,不发生负主要责任的重大责任交通事故,不发生严重的环境污染事故,不发生大面积传染病和集体食物中毒事故,严格控制重伤事故,实现安全文明施工,基建达标投产。并实行领导干部跟班制和排除隐患制度。在不连沟矿井项目机电安装工程中为确保施工安全,在不连沟矿井项目的机电设备安装基础部分对施工所需设备进行了安全质量检查,以设备厂方提供的设备装箱单和设备图纸为依据,核实了名称、型号、规格及数量,认真检查了其内外表面质量,同时检查了设备出厂合格证及其技术文件是否齐全,以防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设备问题造成伤亡事故。

3.3施工进度控制

煤矿机电设备安装项目建设的总体计划安排应由业主或业主委托总承包单位编制,但必须征得业主的认可。总体建设计划要告知各参建的分包单位,各分包单位按总体计划编制各自承担的单位工程或单项工程的总进度计划或年度施工进度计划,编制的计划要符合承包合同约定的工期目标要求,并报总承包单位审核确认。例如:中煤第一建设公司承揽葫芦素煤矿机电设备安装施工项目,其建设的总体计划安排应由葫芦素煤矿或葫芦素煤矿委托中煤第一建设公司编制,所编计划应征得葫芦素煤矿的认可。机电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要按生产工艺流程的顺序进行安排。按施工时间长短分类:年度、季度、月度、旬或周施工进度计划。按工程项目分类:总进度、单位工程进度、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工程开工后,专业施工班组在接到施工任务书后签订内部质量、工期及安全合同。工期计划的控制以总工期计划的关键控制点及分部分项工程的工期控制点进行控制,并详细编制月进度计划、周进度计划及日进度计划。尽可能保证作业班组人员的相对固定,从而利于工序间的合理衔接平衡,达到均衡连续组织施工。

3.4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的主要阶段[8]:1)工程投标阶段成本控制:根据工程概况和招标方式,进行项目成本控制;2)施工准备阶段成本控制:结合施工图纸,设计交底、图纸会审,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择经济合理,先进可靠的施工方案,编制明细而具体的成本计划,对项目成本进行事前控制。3)施工阶段成本控制:以施工图预算、劳动定额和费用开支标准等,对实际发生的成本费进行控制。4)材料成本的控制:采用限额领料,严格控制材料的损耗率,严禁浪费。5)人工成本控制:对需用人工数量、工种配备合理性、按工期安排决定现场人员调配进出场时间。在施工过程中按照完成进度和工程实物量予以兑现,严格按核定的人工费总额控制。6)施工机械费成本控制:按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措施中规定的机种和数量安排使用。控制大型施工机械使用台班,提高现场施工机具使用效率。7)竣工交付及保修阶段:对竣工验收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和保修费用进行控制。

3.5现场文明施工管理

第2篇:井下施工员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检泵 提高 质量 效率

检泵作业是油田维护作业中的主要作业,因此如何提高检泵作业的施工质量,提高井下作业队伍的施工效率,是作业队在质量管理方面、生产组织方面和降本增效方面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虽说检泵作业是井下作业中最简单,技术含量最低的施工类型,但是要想将检泵作业做到无返工,一次作业成功率达100%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1 影响检泵质量的因素

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施工人员不按质量标准进行操作,也就是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和责任心方面造成的质量问题。其次是各类油管、抽杆、深井泵及配件等工具不合质量标准,造成的质量问题,其三是工艺、措施方案与地层情况不符合造成的质量问题。对于检泵作业来说,造成质量事故,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还是人为因素较多。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人为因素

1.1.1技术业务水平低

班组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不知如何解决,缺乏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缺乏岗位操作技能;对施工工艺的技术要求和行业标准、规范及相关作业知识掌握较少;对井上常用工具和入井工具的性能、结构、使用方法和技术要求掌握不熟练,一知半解,操作时容易出现失误,容易引起质量事故或影响施工进度。

1.1.2责任心不强

部分班组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操作中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施工设计要求施工。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认识不清,对检泵中的细节问题不重视,存在侥幸心理。 在检泵作业中,对起出的油管、油杆、工具配件等检查不到位,发现问题不及时上报,检泵原因分析不全面,未能向甲方提供准确数据作为参考依据,使甲方工程技术人员制定的预防措施出现偏差。在下泵过程中,由于责任心不强入井工具没有达到清洁标准,油管,抽油杆及抽油泵附有杂物,造成抽油泵固定凡尔密封不严漏失,活塞游动凡尔发生堵塞,使抽油泵不能正常工作。

1.2 工具因素

这种类型的因素所占比例较少,但严重影响检泵质量缩短油井免修期。大部分的工具质量问题在地面上都可以发现,只有少部分难以发现,比如泄油器销钉不牢,在地面难以发现,入井后,试压时就可以将销钉打掉,影响是施工进度。还有些油井,偏磨严重,致使油管本体变薄,但是用肉眼根本无法分辨,磨损油管下入井内,一段时间后就有可能会出现裂缝,造成质量事故。1.3 工艺因素

工艺设计不合理,没有对有特殊情况的井,做相应处理,导致油井生产不正常。有些油井出砂、结蜡比较严重,但设计中却没有冲砂及洗井工序,也没有做出有效的防砂、防蜡措施。对于油杆偏磨严重的井,没有合理的设计扶正器位置,导致油杆偏磨严重,而扶正器完好无损。以上这些问题,都为检泵的质量埋下隐患。

2 提高检泵质量的措施

2.1 强化质量管理

2.1.1提高操作人员技术水平

加强对作业队人员的技能培训,对于培训内容,以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得到有效运用并能解决现场遇到的实际问题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

(1)加强理论培训,提高全队人员的理论水平,制定切合实际的职工培训计划,并认真贯彻落实。对个别员工学习态度不端正、不愿学习、不认真完成作业的想法和做法,采取努力细心教导的办法使其改变学习态度,最终实现人人培训合格。

(2)加强实际培训,根据每口井的施工工序,对班组人员进行具体、实际的操作培训,使班组人员了解各工况的技术要求,掌握入井工具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入井要求。让班组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杜绝违章。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验证理论,采取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法,提高操作人员技术水平。

2.1.2增强员工的责任心

采取教育与奖惩制度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员工的责任心,注意检泵中的细节问题。强化质量管理,认真落实直线责任,通过工序检验记录,严格控制每道工序,细化每个岗位人员职责,并严格监督落实到每道工序,每个细节,对没有严格按要求操作的人员予以追究责任,对每道工序,每个细节都能认真完成的人员予以奖励。在对其奖惩的同时,做好思想教育,树立集体荣誉感,使其对自己的工作尽职尽责。

2.1.3加强质量管理,落实直线责任

各班组班长要把好施工质量关,合理安排工作,提高施工效率,强化班组管理。注意施工中的细节问题,强化现场标准和验收标准。落实各岗位职责,将责任分配到岗位,并将落实情况,做为班组考核的重要依据。

各岗位都要严格落实自己的责任,将每项工作都层层落实到位,做到“谁执行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责任要落实到人。通过加强质量管理,落实直线责任,确保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和成功率。

2.2 确保工具质量

加强施工前的工具检验。对没有产品合格证或出厂时间较长的工具拒绝入井。要做好入井油管、油杆及工具的清洁工作,做到油管内外清洁无油污、无结蜡、无泥砂、无铁锈及其它脏物,并将油杆上多余油漆刮除,防止落入泵筒。认真检查入井油管及抽油泵,确保油管无弯曲变形、无裂缝、无腐蚀、丝扣完好;确保抽油泵无弯曲,无损坏。

2.3 完善设计方案

工艺设计是每口井施工前的第一手资料,它的准确性及合理性是保证检泵质量的首要保障。在拿到设计后,参考作业队自己掌握的资料,发现不合理的地方,应主动联系甲方设计编写人员,根据施工井的地层情况,含蜡情况,井身结构特点,提出合理的建议,做好工艺设计,对一些已知特殊情况提前预防。

2.4 总结失败经验,做好技术总结

每一口二次作业井都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处理,仔细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让大家得到教育,让责任人得到应有的处罚,并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避免再次出现同样问题。对常年施工的不同区块建立技术档案,统计各区块主要检泵原因。对有地层情况复杂,施工作业困难,施工后经常出现问题的井,做好技术统计,在下次作业时能对影响施工的因素提前预防,为甲方制定措施提出合理建议。

3 结论

要做好检泵作业,最重要的还是人为因素,要杜绝人为因素造成的质量问题,施工人员要严格按质量标准去进行操作,杜绝一切由于操作不当造成的质量问题,从而改变部分施工人员多年的坏习惯,促进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加强施工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作业质量。

第3篇:井下施工员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抽水蓄能电站;斜井施工;安全管理;实践;NOSA五星

1 工程简况

惠州抽水蓄能电站(简称惠蓄电站,下同)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城北郊,是目前世界上一次性建成的最大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2400MW(8×300MW),分A、B两厂同期建设,枢纽工程由上水库、下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洞室群及永久公路等组成。输水系统均为一洞四机供水方式,引水水道由三级斜井三级平洞组成。两条引水水道共布置6条斜井,各斜井均由上弯段、直线段、下弯段构成,倾角均为50°,设计直径均为8.5m,其中A、B厂上斜井总长均为158.95m,A、B厂中斜井总长均为341.00m,A(B)厂下斜井总长为302.00(300.00)m。

整个工程建设期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人身伤亡责任事故,也未发生其他较大及以上安全责任事故,且在安全文明施工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绩。2009年1月,惠蓄电站通过南非NOSA机构总部的“三星”认证,成为全国首家推行“NOSA五星系统”并达到“三星”标准的大型在建水电站。2010年,惠蓄电站安全管理又获得中国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 斜井施工安全特点

斜井历来是抽水蓄能电站安全施工的重要障碍,尤其惠蓄电站具有4条300m级的大长斜井使得安全管理工作更具挑战性。各斜井均要经过岩石开挖、滑模砼浇筑、灌浆(固结灌浆/化学灌浆)和涂料涂刷等多种复杂的工序,所有工序均在斜井中完成;每班作业人员在10至30人之间,且所有作业人员均在一个操作平台上施工;作业人员上下和各类物资的运输均通过安装在斜井上的送料小车来完成,送料小车和操作平台均通过牵引系统悬吊在斜井中,而操作平台、送料小车、牵引系统又是通过复杂的工艺组合而成;在300m级的大长斜井中施工,所有作业人员长期悬吊在空中,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惠蓄电站斜井施工具有施工工艺复杂、施工难度大、施工风险高等特点。经反复认真的研究和论证后,惠蓄电站结合大长斜井的特点,引进并推行《NOSA五星安全系统》。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安全管理模式,对预防斜井等高危作业项目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明显成效。

3 斜井施工安全管理实践和经验

3.1 识别和评估工程风险

《NOSA五星安全系统》是建立在风险管理基础之上的安全管理方法,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就作业程序的各个要素制定安全防护措施,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斜井开工前,专业技术人员对每道工序进行风险评估:一是识别每道工序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并按风险高低进行排序;二是根据已识别的风险,进行工作安全分析(JSA),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控制措施;三是根据工作安全分析(JSA),结合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编写书面安全工作程序(WSWP),用来教育一线人员所面临的风险及注重事项,并指导一线人员正确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四是在斜井显眼位置公示该道工序的书面安全工作程序(WSWP),对指导班前会教育和引导现场作业人员逐步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的安全作业习惯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同时,在斜井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人员依据书面安全工作程序(WSWP),不定期地进行有计划的工作观察(PJO),及时纠正作业过程中存在的违章现象,并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偏差及时采取改善措施。

3.2 执行施工方案审查和开工验收制度

斜井施工每道工序开工前,施工单位必须制定详细具体的《安全施工方案》上报工程监理和业主安委会审批,未报《安全施工方案》或《安全施工方案》未经审批,坚决不许开工。各类设备设施及安全防护措施投入使用前,施工单位必须先向工程监理和业主安委会申请验收,工程监理和业主安委会按照《安全施工方案》和《NOSA五星安全系统惠蓄电站工作标准》的要求进行检查验收,签字同意后,方可投入使用;各类设备设施及安全防护措施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坚决不许投入使用。同时针对斜井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险点、难点,施工单位必须制订详细具体的安全控制措施并严格落实。实践证明,能否有效控制斜井施工安全,安全施工方案审查和开工验收制度是两道重要的环节,它们可使斜井施工的安全管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进行技术创新

惠蓄电站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不囿于常规,充分调动各参建单位及广大员工的创新精神。针对斜井施工风险高、难度大的情况,惠蓄电站在国内首家引进了RHINO-400H型反井钻机,并大胆创新,形成一整套“300M长斜井反井钻导井施工法”,该项技术保障了斜井开挖的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目标,填补了国内300M长斜井反井钻导井施工技术的空白。另外,在大长斜井混凝土衬砌滑模施工中,惠蓄电站充分发挥已有设备的优势,结合英国CSM公司设计的载人/运料系统的安全、快速和自行研制的斜井滑模主体轻便及安装、拆除简单的优点,将二者有机地组合,经过多次试验,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XHM-7型斜井滑模系统”。实践证明,此套滑模系统具有运行速度快、施工质量高、安全性能好及安装和拆除较简便等特点。各类先进的施工方法及技术创新成果的应用给各斜井的安全控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3.4 发挥现场监督人员的作用

按照相关规定:工程监理人员有监理施工安全的职责,有权制止施工中的各种违章行为。为了充分发挥工程监理人员的职权,抓好工程安全控制,业主安委会组织负责斜井施工的监理人员专门召开会议,要求现场监理人员在控制质量管理的同时,要把好安全关,每天要严格做到“五查四到位”。“五查”即查管理上的漏洞,查技术措施上的漏洞,查基础工作的薄弱环节,查风险控制、源头管理上的漏洞,查工艺过程中的漏洞。“四到位”即管理必须到位、设备检查必须到位、人力资源配备必须到位、协作队伍的管理配合必须到位。同时,在斜井施工期间,业主安委会派专人在现场值守。值守人员严格按照《安全施工方案》、《NOSA五星安全系统惠蓄电站工作标准》及“五查四到位”的要求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安全隐患或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违章行为,当场要求整改,对于影响人身安全的隐患,坚决予以停工整改,做到不留安全隐患到下一个工序,不留安全隐患到下一班作业。

3.5 多方密切配合、齐抓共管

斜井施工每道工序开工前,业主安委会牵头组织工程监理和施工单位召开安全专题会议,对开工前的安全技术交底,现场管理组织机构、现场沟通协调,现场安全防护措施,现场用电安全,各类设备检查、记录及现场文明施工环境等作了详细具体的规定。施工单位认真落实业主安委会提出的要求,开工前组织召开安全技术交底专题会议;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进行现场管理,明确现场总协调、现场安全员、现场技术员等,实行“专人、专责、专岗、专点”进行现场管理,并将组织机构公示在现场;现场总协调负责落实施工方案中要求的各项安全防护措施,切实履行现场安全管理职责,积极配合相关安全监察工作,及时整改落实安全隐患及违章操作行为。在斜井施工期间,明确专人每班负责组织召开班前会,对每班涉及安全的问题进行交底和提醒;明确专人每班坚持检查现场各类设备和工具,及时消缺;每班做好设备检查记录、班前会记录及施工记录,并放置现场接受各方的监督检查。同时,明确专人负责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做到施工现场始终保持材料堆放整齐、安全标识醒目、施工场地整洁、施工道路通畅等状况,保持了良好的安全文明施工面貌。业主、工程监理及施工单位各级人员的紧密配合,齐抓共管,有力确保了斜井施工安全和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面貌。

4 结语

惠蓄电站在斜井施工等高危作业项目的安全管理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复杂工程,还有许多的问题亟待我们去克服解决。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的安全管理理念,不断强化和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措施和程序。

参考文献

[1]周弦,林松斌.NOSA五星安全系统在惠州抽水蓄能电站中的应用.水力发电,2010,09.

[2]刘亚军.惠州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管理实践.水力发电,2010,09.

[3]朱小飞,胡济明.惠州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监理综述.水力发电,2010,07.

[4] 钱永平,王仕虎.惠州抽水蓄能电站长斜井施工的技术创新.水力发电,2010,09.

第4篇:井下施工员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数字化矿井 探索 实践方案

数字化就是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再以这些数字、数据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模型,把它们转变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引入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这就是数字化的基本过程。而数字化矿井以数字信息集成平台为核心,将实时数据流进行集成,同时针对统一信息平台开发各种综合应用,形成集成化、网络化应用。本文旨在论述数字化矿井系统开发的背景、总体规划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就数字化矿井的实践方案提出建议。

一、数字化矿井系统发展的背景

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革命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和实践方式。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信息的数字化也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和关注。在这个大形势下,矿井开发采用数字化就显得更为紧迫,我国矿井开采明显存在粗放、低效和高风险的情形。在党和国家积极实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降低能源消耗的正确决策下,发展数字化矿井开采模式不仅是响应国家号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更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到集约型转变的必由之路。

二、数字化矿井发展的总体规划

数字化矿井系统要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自动监测技术对矿井安全、生产、管理和生活服务等相关的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并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以构成统一的数字化信息处理和现场控制平台。其中,要将计算机网络技术推广到井下,在矿井范围内建成一个以工业以太网加现场总线为网络平台的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形成一个贯穿矿井上下的计算机网络,并以工业以太网加现场总线为纽带。

此外,数字化矿井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规划中要注意保护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禁止任何危险品或者作业危险器材被带入矿井周边。

三、数字化矿井发展的必要性

1、数字化矿井发展的优势。数字化矿井能够明显发挥出数字信号,这是加工信号,对于有杂波和易产生失真的外部环境、电路条件来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能;此外数字信号系统的传送也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快速性和高可靠性,便于必要的远距离运输;数字信号还适用于数字特技和图像处理;数字化电路结构较简单,因而电路工作稳定、技术人员能够有效摆脱传统工作环境和条件的束缚,并缩短了节目制作时间。

2、数字化矿井发展的意义。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实际的矿井作业中,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损耗,数字化的上述优点就可以弥补传统矿井工程的局限性,保证了施工安全,并对现场进行实时有效的监控;采用数字化矿井系统开展井下作业时,不必担心通信的故障问题,也不会有通信中断的隐患,数字信号本身就会为矿井施工人员提供了较顺畅、理想和清晰的通信环境,在工程建设中,即使有一个环节或步骤出现暂时故障,需要其他人员及时予以补救,也不会因过去通信不畅而引起隐患的再度进展,采用数字化技术,直接联系多方人员配合鼎力相助,很快就会把故障排除,确保矿井任务工程的安全运行;数字化矿井技术能指引施工人员科学、正确、规范、合理地完成矿井作业,数字化系统的应用克服了时间、地点和环境的限制,给工程带来了诸多方便;数字化矿井坚持总体规划,分部实施,重点突破,持续改进的原则发展,利用矿井计算机有关的硬件和软件设备等现有资源,结合施工企业通信网、有线电视网发展的需要,覆盖了生产监测监控、自动控制和企业管理于一体的综合自动化信息系统,并将其与实际作业任务相结合,将数字化的优势全部运用在矿井作业上。

四、数字化矿井的实践方案

1、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数字化矿井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要聘请熟练运用计算机编程的技术人员前来调试矿井系统,保证矿井系统安全、平稳、有效地运行。

2、制定综合信息数字化矿井管理办法,矿井监测监控系统安装使用管理规定、综合数字化网络监管异常情况处理程序等方面的规章制度,让整个数字化系统在运行时做到有规可依、违规必究,使数字化系统在矿井工程中的应用逐步走上制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3、系统数字化控制中心必须配备中专以上学历、熟练计算机程序、网络操作、精通煤矿安全管理和事故防范、工作认真、踏实、负责人的管理人员。监测人员既要懂得安全监测仪表的使用,又要懂得矿井通风方面的相关知识,更要学会安装、调试和排除故障。要做好传感器的日常维护、调校等工作。

4、施工人员在应用数字化矿井系统的同时,还需树立主人翁的安全理念。安全与每一位职工休戚相关,施工部门的负责人要定期开设数字化系统培训讲座,重点对新技术的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举行专门研讨座谈会,并由每位员工提出使用心得,全体分别讨论;搞好安全生产是每一位职工应尽的权利,也是应尽的义务,职工不能单纯仰赖数字化系统的配套使用给矿井作业带来的诸多优势,而要居安思危,树立忧患意识,时刻把正确、有序、安全的操作规程记在心里,用在实际作业中,克服麻痹大意、粗枝大叶、凑合和侥幸等各种不良施工态度和心理。

结语:

数字化系统的探索、发展和实践,给矿井生产带来了不小的收益,解除此前威胁矿井作业安全的各种后顾之忧,使矿井生产不再单纯依赖于传统、陈旧的机器设备操作,而采用前沿技术成果——数字化系统,规避了施工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确保工程能够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杨维,孙继平,王柏燕-矿井移动通信系统结构及移动台基站研究[J].中国矿业出版社(煤炭开采版).2011年01期.

[2]孙继平,李继生,雷淑英-煤矿井下无线通信传输信号最佳频率选择[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3]孙继平-矿井移动通信需求分析及网络结构的研究[J].煤矿设计.2008年12期.

第5篇:井下施工员工作总结范文

第一章 通风系统管理制度

第一条 各井必须建立完整、合理、稳定、可靠的通风系统,杜绝不符合规定的串联通风、扩散通风、老塘通风。每一生产水平和每一采区都必须布置回风巷,实行分区通风。准备采区,必须在采区构成通风系统后,方可开掘其它巷道;切眼在未形成全风压通风系统前不得进行扩帮和安装;

改变全矿井通风系统时,必须编制通风设计及安全措施,报集团公司审批。改变一翼或采区的通风系统时,必须报矿总工程师批准。

矿井需要风量应按下列要求分别计算,并选取其中的最大值:

(一)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每分钟供给风量不得少于4m3。

(二)按采煤、掘进、硐室及其他地点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进行计算。各地点的实际需要风量,必须使该地点的风流中的瓦斯、二氧化碳、氢气和其他有害气体的浓度,风速以及温度,每人供风量符合规定。按实际需要风量计算时,应避免备用风量过大或过小。

第二条 各井的开拓布局、采区设计、作业规程的编制、生产计划的安排,必须有通风部门参加,保证合理布置矿井通风系统。

第三条 必须严格按实际供风量核定矿井产量,严格执行“以风定产”,严禁超通风能力生产。

各井必须建立测风制度,每旬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测风,测风结果按旬报矿(井)长、总工程师(井技术负责人),按月报送集团公司通风部门。对采掘工作面和其它用风地点,应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测风,每次测风结果应记录并写在测风地点的记录牌上,同时应根据测风结果采取措施,进行风量调节。

第四条 各井串联通风不得超过3处,严禁二次串联通风。经批准的串联通风,进入被串联工作面的风流必须安装瓦斯自动检测仪及其断电装置,确保有害气体含量不超限。有瓦斯喷出和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采煤工作面必须采用上行通风。

第五条 严格通风系统管理,合理供风,矿井有效风量率不低于85%,矿井总进风量比不得大于110%。落实巷道维修力量,回风巷道失修率不得高于7%,严重失修率不得高于3%;主要进回风道实际断面不能小于原设计断面的2/3。矿总工程师每季、安全副总(井技术负责人)、通风科区长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全矿(井)主要通风巷道的检查,并有记录可查。

第六条 必须坚持“有掘必透”的原则,严禁在独头巷道内开掘其它巷道。

第七条控制风流的风门、风桥、挡风墙、调节风窗、防火墙、密闭墙等通风设施必须由通风部门提出,编制必要的施工措施,并经总工程师批准同意后,方可施工,其施工质量必须符合“矿井通风质量标准”的统一规定,以保证通风系统的稳定性。所有风门必须安装闭锁装置、可视窗(硐室除外);主要风门必须纳入监控;主要通车风门必须实现自动化并安装声光报警装置。轨道斜巷、皮带输送机道内严禁设置风门;严禁电绞绳过风门。

第八条采煤工作面必须在构成全负压通风系统后,方准回采。严禁非正规回采。采煤工作面进、回风隅角无全负压通风系统时严禁带炭回采。

第九条初次放顶时,采煤工作面空间内风速不得低于0.5m/s,进回风隅角必须及时拆除顶板锚杆螺母并剪网、悬挂风障,做到严密不漏风。采空区顶板未能及时冒落时,应强制放顶或悬挂风障。

第十条各井每季度应至少检查一次反风设施,每年应进行一次矿井反风演习,矿井采区设计,应考虑区域性局部反风系统。

第十一条矿井改变主扇运行工况(角度或转速)前,应结合主扇性能曲线、自然风压、防灭火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并编制专门的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

第十二条各井必须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矿井通风阻力测定,转入新水平或改变一翼通风系统后,必须重新进行矿井通风阻力测定,及时增补矿井通风阻力测定资料;新安装的主扇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一次主扇性能测定和试运转工作,以后每五年至少进行一次性能测定。

第十三条通风设施由通风部门统一砌筑后,按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分区域包保,落实责任。

第二章 瓦斯管理制度

第十四条矿井必须按集团公司有关规定配备瓦斯检查员和后备瓦斯检查员,实行末位淘汰制度。

(一)考核标准:

1、瓦斯员员要严格遵守矿纪矿规和通风工区管理制度,凡违反者每次扣5分。

2、瓦斯员工作必须服从单位及班长的分配,凡不服从者,每次扣5分。

3、瓦斯员在现场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联锁放炮制”,否则每次扣10分。

4、斯员必须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凡不执行者每次扣10分。

5、瓦斯员现场必须及时准确填写瓦斯手册和记录牌,凡发现漏填或填错者,每次扣5分。

6、瓦斯员出现空班、漏检、假检、班中脱岗、班中睡觉等现象,每次扣20分。

7、瓦斯员不按规定进行班中汇报,发现不了现场通防存在问题的,每次扣5分。

8、采煤工作面不挂风障者,不督促施工单位超前回料的,每次扣10分。

9、掘进工作面空风袋、风袋质量差,停风不撤人、恢复通风前不检查瓦斯的,每次扣5分。

10、对采掘工作面干打眼、不使用水炮泥、综合防尘措施不使用等现象不加以制止也不汇报的,每次扣5分。

11、凡不监督采掘工作探头挪移,造探头损坏或不到位的,每次扣5分。

12、对所辖范围内的通防设施不检查、发现损坏不及时汇报的,每次扣10分。

(二)考核方法:

以每个瓦斯员的累计扣分为依据,扣分最多者即为最差瓦斯员,三井通风部门要做好打分和月度累计工作,

季度考核一次,矿每年将对最差瓦斯员实行末位淘汰。

第十五条瓦斯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空班、漏检、假检。瓦斯检查实行“五合一”管理制度,所有的采掘工作面每班必须配备一名瓦斯检查员进行瓦斯检查工作。检查内容:瓦斯、二氧化碳和温度。

第十六条瓦斯员在现场发现有害气体超限时,有权停止该地点和受威胁地区的一切工作,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并向矿调度室报告,现场作业人员必须服从瓦斯员的指挥。

第十七条井下所有采掘工作面和经矿总工程师(井技术负责人)确定的检查地点必须设有瓦斯检查记录牌板,牌板内容包括:地点名称、工作人数、检查时间、检查次数、瓦斯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检查人等。

第十八条每年进行一次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的鉴定工作,并将鉴定结果按时上报。采掘工作面瓦斯及二氧化碳浓度的检查次数:低瓦斯矿井每班至少检查2次,高瓦斯矿井每班至少检查3次,无人工作的工作面每班至少检查1次,其它可能涌出和可能积聚瓦斯和二氧化碳的硐室、巷道和瓦斯异常地点的瓦斯检查次数由矿总工程师(井技术负责人)确定。

第十九条瓦斯检查员每检查完一个点,必须及时将检查结果填写在随身携带的瓦斯检查记录本和现场的瓦斯牌板上,做到瓦斯记录本、牌板、台帐“三对口”,并及时通知现场负责人。瓦斯检查员向通风值班室汇报每班不少于2次,发现问题随时汇报,并有记录可查。瓦斯检查员第班用光学瓦斯检定器对瓦斯断电仪探头校验至少三次,并有记录可查,二者显示值不一致时,以高显示值为准,两者读数误差大于0.2%时,必须在8小时内进行处理,在此期间,任何人不得停用瓦斯断电仪。

第二十条井下放炮作业,放炮员、班组长、瓦斯检查员都必须在现场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一炮三检”是指:装药前、放炮前、放炮后要认真检查放炮地点附近的瓦斯,瓦斯超过1%时,严禁装药放炮。“三人连锁放炮制”是指:放炮前放炮员将警戒牌交给班组长,由班组长派人设警戒,下达放炮分命令,并检查顶板与支架情况,将自己携带的放炮命令牌交给瓦斯员,瓦斯员经检查瓦斯、煤尘合格后,将自己携带的放炮牌交给放炮员,放炮员发出放口哨后进行放炮,放炮后三牌各规原主。放炮现场必须填写“三人连锁放炮制”交接表。此表每班由炮管组发给放炮员,班后由放炮员交给炮管组保存、备查,若发现表内有不签字或漏项不填者,炮管组负责追查,并将追查情况提交矿安全办公会处理。放炮警戒牌、放炮命令牌、放炮牌分别由炮管组、调度室、通风工区在工前会上发给放炮员、班组长、瓦斯员。放炮员、班组长、瓦斯员必须按时到指定部门领取相应的牌子并在班后及时交回。

第二十一条 瓦斯检查员必须在采掘工作面电话附近进行交接班,交接双方同时向通风值班室汇报,通风值班室也可实行反调度交接双方,并有记录可查。

第二十二条 瓦斯检查日报及通风调度日报必须送矿长、矿总工程师审阅,井的必须送井长、井技术负责人审阅。对“一通三防”重大问题必须立即进行研究处理;矿(井)调度负责人将领导指示意见通知有关单位,并负责督促、协调问题的处理。

第二十三条 加强回采工作面回风隅角瓦斯管理,工作面回风隅角应超前进行回料,不得滞后于采空区切顶线,防止瓦斯积聚。回风隅角瓦斯浓度达到0.5%时,回风隅角必须悬挂便携式瓦斯报警仪,达到0.8%时,必须报告调度室,并立即进行处理。严禁利用矿井总风压通过风管或风筒引排上隅角瓦斯,严禁在工作面一侧(包括进风巷)采取增阻办法利用均压原理控制采空区瓦斯涌出;严禁采用在回采工作面上隅角安设压入式局部通风机的办法强制稀释瓦斯。

第二十四条 严格按规定排放瓦斯。排放瓦斯实行分级管理:停风区内瓦斯浓度超过1%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最高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3%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经矿值班领导口头同意,由通风工区值班领导口头传达安全措施并指定专人控制风流排放瓦斯;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3%时,由矿山救护队进行排放,若排放瓦斯风流直接引入回风系统而不流经其它采掘工作面或切断其安全出口的,排放瓦斯措施由矿总工程师批准;否则,排放瓦斯措施必须经矿总工程师审批报集团公司备案后执行。闭墙内巷道恢复通风必须制订探、放瓦斯措施,经矿总工程师批准,由矿山救护队负责实施,需排放瓦斯的,严格按排放瓦斯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 排放瓦斯必须由通风工区制定专门措施。措施内容包括:瓦斯积聚地点、瓦斯最高浓度和总量、全负压供风量、预计排放时间、影响范围、断电范围和撤人警戒地点、主要安全技术措施,并绘制排放区域的通风系统示意图。排放瓦斯必须执行“撤人、断电、限量”三原则,严禁一风吹。

第二十六条 排放瓦斯措施由矿安全副总工程师(井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贯彻,责任落实到人,并签字备查,安全监察部门负责监督。

第二十七条 排放瓦斯结束,必须经瓦斯员验收合格后,由排放瓦斯负责人向调度室报告。

第三章 局部通风管理制度

第二十八条 巷道掘进必须按批准的设计施工,掘进工作面通风方式采用压入式。在作业规程中必须有完整的局部通风设计,经矿(井)总工程师批准。严禁无设计的巷道施工。

第二十九条 全负压供风的掘进巷道开工通知单必须在开工前三天、工作面穿岩子等临时设计的掘进巷道至提前24小时送达通风部门,通风部门根据矿井通风系统作好系统调整、风量分配工作,通风系统不合理,风量不足的不准开工。

第三十条

局部通风机由施工单位负责运送,并按通风工区指定位置按标准安装吊挂,通风工区必须提前三天定好局部通风机位置,施工单位指定专人管理并负责搭火、更换与最后的回收工作。瓦斯检查员负责风筒完好和临时延接工作。掘进巷道必须采用压入式局部通风机通风,通风机和启动装置,必须安装在进风巷道中,距掘进巷道回风口不得小于10m;全风压供给该处的风量必须大于局部通风机的吸入风量,局部通风机安装地点到回风口间的巷道中的最低风速必须符合要求。

第三十一条 使用局扇通风的掘进工作面,实行局部通风机挂牌管理,牌板内容包括:使用地点、局部通风机功率、供风长度、出口风量、风筒直径、填写时间、填写人姓名。因检修、停电等原因需要停止局部通风机运转时,必须提前向通风部门申请,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报矿(井技术负责人)总工程师批准。停局扇前,现场区队长、班组长要协同瓦斯员、安全员将人员全部撤出,并切断电源、设置栅栏警标,恢复通风前必须先检查瓦斯。

第6篇:井下施工员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返修率 优化设计 施工质量 延长免修期

油井出现的腐蚀、偏磨、出砂、结蜡以及管杆组合不合理造成的管杆疲劳断等因素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施工设计不合理,因此合理组织,优化设计,才是这些问题的关键。

一、精心组织,优化设计

1、先查找井史,充分掌握施工井的基本情况。

接到油井设计后,要充分了解施工井的生产情况、油层情况、埋没深度、油套压力、泵挂深度、管杆组合、原油性质等基本数据;分析以前在施工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措施,更换管杆等井史情况,以及本次作业上修的原因,现场落实情况等。

2、集思广益,加大反馈力度。

在充分了解井史的基础上,组织采油队、采油矿技术人员和骨干,结合油井地质、工艺设计要求,分析本次作业施工可能碰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形成施工方案,同时加大施工中的反馈力度,及时把工作中的问题反映到上级,以便提供决策。

3、落实方案,合理设计。在讨论之后,由工程技术人员综合大家的意见,写出详细、合理的作业施工设计,组织生产,并对施工中碰到的问题,及时请示相关机构,然后变更设计,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我们针对地层、井筒因素的影响,制定了比较合理的设计方案,为相应施工打好了基础。

二、严把管材、工具质量

1、把好原井管杆质量关。

在施工中,我们对偏磨、腐蚀严重,有砂眼、裂缝的油管,都要求作业队更换,采油队在现场落实之后,决定更换与否,并签字认可,作业队、采油队对不更换的管杆质量均负一定责任,从而分清了原井管杆的质量责任。

2、把好更换管杆关。

在采油队同意更换后,作业队要做好现场接收更换的管杆质量验收,查看管杆是否存在偏磨、腐蚀严重,是否有裂缝、砂眼,丝扣是否完好,管内是否畅通无阻,管杆是否弯曲变形等,和准备大队做好现场交接,并按设计要求下到相应位置,便于分清责任。

3、把好下井工具关。

对下井的工具,首先做好下井之前的检验,确保灵活好使,其次在下井施工过程中,要求平稳操作,避免对工具造成损害。4、把好试抽关。

下完管材、工具后,按要求进行试压,达到规定压力、稳压时间,再进行试抽,正常后才算合格。经过这“四关”,基本上可以保证下井管材、工具的质量。

另外,(1)由于井上设备简单,对所送的管杆、工具的检验,仅能靠眼断、手摸,内伤找不出;(2)更换管材的不规范,造成管杆超期服役。这些外在因素,直接导致了作业的工序返工,增加了作业工作量,也增加了躺井数,不利于原油生产。

三、合理运作,科学施工

设计合理,管材合格,施工就是关键。我们一方面要求作业队严格岗位职责,各岗位规范操作;排放管杆布局合理,避免对管杆造成损伤;井架及时矫正,确保井口、井架对中;井口操作扭矩合适,不粘扣、上满扣;另一方面,运用作业工序质量责任跟踪卡,制定实施了单井工序质量责任经手人负责制,即根据单井的施工设计要求,制定每道工序的经手人员责任制度,严格把好准备工作检验、原井管柱检验、下井管材检验、完井检验及其他工序检验五关。针对每道工序,指定作业监督人为质量负责人,若出现质量问题,发生工序返工,则按规定处罚责任人,作业队值班人员对该井整个工序负责,负有连带责任。这一措施的实施,强化了作业管理者的责任心,确保了施工工序质量。在作业施工中,从上动力开始,严格做好标准化现场,根据井场实际,合理布局,规划摆放机车、井架、值班房、洗井用大罐,留好管杆排放位置,以及各类车辆的通道。在摆放油管时,最上一排摆放带倒角的d62mm油管,确保了下管过程中,施工不受影响,不再倒油管。为了确保这两口重点井一次顺利投产,我们要求队干部轮流坚守施工现场,和作业监督员、班组长一起,把好施工质量关。要求作业队在提下管柱操作中,都使用小滑车,涂丝扣油,保护丝扣不损伤;及时调整井架对中,机车司机平稳操作,严禁猛提、猛放、墩井口、单吊环等违章操做;井口人员,注意力集中,协调配合;所下管材,数据准确,匹配合理,跟班干部和班组长,要巡回检查,并对当班施工工序的质量负全责;为了防止发生井喷,在提管柱时,及时向井内灌水,确保了井内压力平衡。经过8天的紧张施工,16趟施工工序,提下管杆超5000余根,未发生一起施工质量事故,两口井一次顺利投产成功,日产油近100吨。

四、细化管理考核、确保措施落实

为了确保以上措施的落实,我们按照岗位和职责,结合工序质量监控点、控制因素,细分了管理和考核职责14项、73条,做到了人人肩上有指标,强化了全员提高施工质量,降低作业返修率的责任心。

1、强化了各部门作业监督管理人员的责任心。

在施工中,队干部,作业监督员,特别是值班人员,要对每一道工序的质量负总责,强化对重点工序监督情况的抽查力度,并对提原井管杆、冲砂、通井、打捞、解卡、防砂、酸化、压裂、座封、试压、憋压、问题井处理、提下连续杆、替浆、打塞、打防顶等重大施工要求监督员亲自到现场监督,确保了工序施工质量。及时发现并协调解决现场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其他干部,无论是队长,还是技术员,都要立足于确保施工质量,不发生工序返工,延长油井免修期的角度,针对各个质量监控点,加强监督力度。如某井,去年7月份作业19队施工,原井设计要求下d44mm杆式泵,我们查找了以前的资料,认为由于该井偏磨,泵挂又深,下杆式泵,不利于查找漏管,易造成工序返工,增加工作量,于是建议改下d44mm管式泵,经过洗井试压,很容易找到了漏管,完井试抽一次合格。

2、激发了各部门作业监督的质量监控积极性。工序质量监控点的细分,以及责任人的对应经济利益考核,使作业监督的每一名成员,都有了自己的责任,而不是仅仅作业监督员一个人承担所有责任。作业监督员对施工的工序质量负总责,同时队干部、技术员、班组长,又都有自己本岗位的质量考核点,各个岗位质量把握的好坏,直接对应着相应的工时、奖金奖惩,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调动了大家把好施工质量的责任心。去年元月份,作业队在某井施工时,检查原井油管的四班班长发现,该井d62mm油管,丝扣锥度不够,如果下入,将导致试压不合格,于是他将这一情况反应到队矿,与作业队联系后,决定下管时,给d62mm油管包上丝扣布,以达到密封的效果。采取这一措施后,该井试压一次合格。正是副班长尽到了本岗位的质量监控职责要求,从而防止了一起工序返工事件的发生。

第7篇:井下施工员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整合矿井;劳动用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01

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是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升煤炭产业发展水平,加快推进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战略任务。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作为兼并重组主体企业,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扎实履行政治责任,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把兼并重组工作作为企业实现跨越发展、提升煤炭产业集中度的一项重大举措,充分发挥自身资金、技术、市场的优势,加快推进兼并重组整合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当前,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各整合矿井陆续开工建设,安全生产经营逐步展开,做好整合矿井劳动用工管理工作,对于保障整合矿井安全生产经营,提升整合矿井工作效率、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劳动用工现状

劳动关系和谐是社会关系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整合工作是产业结构的调整,是资源和利益的再分配,必将引起各方利益的大调整,处理不好将会引发各种社会矛盾,将会危及各项方针政策的顺利实施。

至2010年底,煤矿重组整合取得重大成果,山西省重组整合煤矿企业正式协议签订、主体接管到位、采矿许可证变更工作基本到位,矿井数量由2005年的4278座减少到1053座,30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全部淘汰,办矿主体由2200多个减省到130个左右。各煤炭企业集团资源整合矿井总量多、分布广、管理水平较低、管控难度较大,整合矿井的用工现状为:

1.劳动用工多:由于整合矿井普遍机械化程度较低,生产工艺落后,劳动组织混乱,劳动标准缺失,劳动效率低下,造成劳动用工偏多。

2.用工形式乱:由于整合矿井法律意识淡薄,在劳动用工方面随意性大,普遍存在着“有劳动关系无劳动事实,有劳动事实无劳动关系”的现象,在整合矿井中各种劳动用工形式均有,主要以临时性用工和劳务用工为主,且大部分分布在主要生产岗位上,严重不符合有关劳动用工的相关规定。

3.劳动合同签订率差:整合矿井劳动合同签订不规范,与国家要求的劳动合同签订率100%相差甚大。

4.人员素质低:整合矿井人员大部分为所在地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初中及其以下学历的人员为主,人员整体素质较低。许多年龄超过55岁甚至60岁的老工人仍工作在一线采掘岗位上,存在一定的生产隐患和用工风险。

5.组织机构繁冗:整合矿井在组织机构设置上,职能部门少的有10来个,多的20多个,除了设置有生产技术科、机电科、安检科、通风科、调度室等生产管理部门外,还设置有繁冗的行政、党群、后勤服务等机构。

6.高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员及特殊工种人员少:整合矿井多数地处偏远山区,条件待遇差,正规专业大学毕业生多数不愿到整合矿井工作,加之多数整合矿井生产工艺落后,对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重视不够,技能人才培训投入不足,造成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员的数量远远不达标准,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员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已严重影响了整合矿井的发展。

7.安全危险系数高,用工风险大:由于整合矿井过去开采没有规划,存在“私挖滥采、越层越界”现象,加之安全投资少、机械化程度低、生产工艺落后、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安全培训投入少、安全生产意识淡薄,造成整合矿井井下隐患多,安全危险系数高,劳动用工存在很大的风险。

二、对策措施

随着煤矿资源整合工作的不断推进,复产验收矿井的不断增多,投入基建和生产的矿井将会越来越多,对各煤炭企业集团的劳动用工管理工作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各煤炭企业集团要将资源整合矿井劳动用工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以企业中长期人才队伍建设战略规划纲要来指导矿井的人才建设工作,满足企业未来人力资源需求,实现人才强企。针对劳动用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煤炭企业集团要在整合矿井劳动用工管理的各个方面出台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规范各矿井的组织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劳动用工管理、高管人员选拔推荐和业绩考核、薪酬管理等事项,对整合矿井的人员总量、机构设置、劳动用工、员工培训等关键业务实行重点控制。

1.组织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

由集团总部统一制定整合矿井机构设置、职数设置、宏观编制、定额定员管理等指导意见,整合矿井制定具体的矿井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方案,报集团核准后实施。

在机构设置上,由于整合矿井将来主要承担生产任务,后勤服务可采用对外承包经营、使用劳务派遣用工等方式管理,在组织机构设置上应以满足矿井的安全生产管理需要为主,按照整合矿井的任务和管理职能划分部门,设立机构,实行专业分工,因此,在组织结构上宜采用直线职能式,以实现组织机构的专业化设置和高效率运转。

在人员编制上,要以“提升人均效能”为目标,结合矿井产能、生产工艺、流程、技术装备条件等确定矿井人员编制总量,在保证井下生产作业人员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合理确定机关人员编制数量。各矿井在人员编制总量的控制下,可根据安全生产和管理的需要,对矿井内部岗位及人员进行灵活设置。

2.员工配置

集团总部统一制定整合矿井员工配置指导意见。整合矿井自主开展劳动用工管理,在人员招聘方面,不得擅自招聘员工,须经集团总部核准后方可进行招聘;在人员配置方面,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由集团总部、对口扶持矿井、整合实施单位根据各矿井的人员编制和需求进行配置;在劳动合同管理方面,整合矿井所有在职员工的劳动合同签订率必须达100%,劳动用工备案率必须达100%。

针对整合矿井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短缺的现状,在整合矿井员工的配置方式和渠道上,一是可优先录用整合矿井原有的人员,对原关键和技能水平高的人员,签订无固定期劳动合同,对已达退休年龄人员,符合返聘要求的,实施返聘;二是实行对口扶持政策,从集团各大生产矿井抽调选配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三是重新返聘大矿离岗休养和退休人员为整合矿井服务;四是安排大中专生、技校生、复转军人进行补充;五是从社会上公开招聘人员。

3.培训开发

集团总部统一制定员工培训开发计划,由整合矿井组织开展日常培训工作。整合矿井要通过有效的培训开发,不断改善人员结构,优化人员配置,提升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一是要紧贴自身实际,增强针对性,确保员工培训工作与矿井发展目标相适应,保证培训工作的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二是要健全矿井培训机构,完善培训制度和业务流程,以安全培训为基础,加强对员工的技能开发,杜绝使用无证人员、未经培训人员、无效证件人员,确保员工培训合格率达100%,持证上岗率达100%;三是要充分利用集团教育培训资源,采取脱产、半脱产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工作;四是针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特殊岗位人员的匮乏,可依托集团各大生产矿井,通过签订专项委托协议,采取“科对科、队对队”或“师带徒”等方式,有针对性地派驻相关人员到大矿进行业务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

4.绩效考核评价

集团总部统一制定对整合矿井和矿井高管的绩效考核评价办法,由整合主体负责按照考核评价办法,对所属整合矿井及高管人员绩效进行考核评价。

安全是一切生产工作的前提。相对于大矿而言,整合矿井底子薄、技术弱、员工队伍素质低、安全欠账多、采空区及地质资料不清楚,很容易发生事故。在对整合矿井的绩效考核上,要坚持定量与定性考核相结合,重点突出对安全生产事故的考核力度。

5.薪酬福利

集团总部统一制定整合矿井薪酬管理指导意见。按照效益与公平并重的原则,整合矿井薪酬政策可实行“一矿一策”模式,结合矿井经济效益状况、企业薪酬支付能力及当地市场劳动力指导价位在符合“两低于”的原则下确定基本工资制度,制定薪酬分配方案,进行工资分配。要充分发挥薪酬激励的导向作用,鼓励大中专生、大矿骨干人员等向整合矿井流动。

6.高管人员管理

第8篇:井下施工员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立井;施工速度;煤矿矿井施工

中图分类号:TD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8-0074-02

1 完善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组织设计好立井井筒的施工,是保证立井施工能安全、质量可靠和进度迅速的重要基础。在施工之前,就必须要依据施工队伍的资质能力和具体的地质等条件进行全面分析和规划,并做好统筹安排并制定施工计划。

要先掌握好施工地点的概况。对施工地点的地质条件和地下基岩条件做到基本了解,并分析掌握施工处周围的水文资料,结合施工井筒的周围地形、地貌和地下水、江河湖泊等情况,最终确立明确的治水规划和施工规划。

要根据自身施工能力制定成熟、可靠的表土层和基岩层的井筒施工方案以及辅助工程方案。方案一经确立,应尽量避免做大的改动,因为方案一经改动,将可能影响到井筒悬吊设施和地面稳定设施等一系列施工设施的布置使用,一旦做相应更改将延长整个井筒施工的工期。

应尽量避免边勘探边设计边施工的做法。因为此种方案本身进度较慢,且因中长期施工方案迟迟不能完善,极易造成不能全盘计划而建造大量临时性工程,既增加了工程成本,又易因建造顺序缺乏前瞻性造成重复建设,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我单位在立井井筒作业时,出现过几次坠物、坠人、断绳和吊罐挤压人员的工程事故,每次事故都是一次沉重的教训。所以,在此建议,各施工单位应该在工程施工前就制定详细的保证安全性的措施,确保设备的安全支护情况,制定严格的安全制度,强化安全制度和安全技能教育,强化责任意识,最大限度提高施工安全性。

2 强化对施工地点的地质水文情况的掌握

立井的井筒施工,一般都要穿过几个含水层,如果对井筒出水治理不利,强行带水施工,不仅施工条件差,工作效率低,而且机械故障增多,井壁质量不能保证。因此,提高井筒施工期间对地下水的防治水平,是加快井筒施工速度并保证井筒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过去因为地质资料不健全,技术水平不高,很多单位都发生过淹井、停工甚至耽误工期的情况。以后很有必要强化立井施工区的地质、水文工作,首先做好矿区的地质水文普查摸底,其次提高井检孔的质量,确定最优的治水规划。

有的单位施工时的井筒地质检验孔采取和一般勘探孔同样的泥浆护壁方法。当进行压水、抽水等试验前,检验孔未清洗或清洗不彻底,导致泥浆渗入基岩裂隙,造成出水试验的结果误差,误差太大时,就不得不停工注浆,严重影响施工进度。所以,有必要研究更好的立井检查孔的施工方案。同时,目前在立井的涌水量计算上,一般都使用稳定流承压的计算方式,但这种方式计算出的水量和实际出水量往往有较大偏差,影响防水规划的设计和工程的预算,因此,下一步在计算井筒涌水量的方面,应该做进一步研究。在立井的水文、地质等条件摸清后,就可以对打井、治水的方案进行总体的规划和设计了。一般涌水量在5m?/h的立井,打井进展都能比较顺利,每月进度可达100m左右,涌水量在20m?/h以下时,每月进度可达30m左右,而当涌水量在30m?/h左右时,每月进度只有20m左右,当涌水量在40m?/h时,施工难度极大。

3 改善施工队伍的机械化水平

我国的立井施工,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通常为手持式风炮打眼、挂圈背板、螺旋砌石的方式,不仅人员工作强度大,施工进度也低。现在施工以大伞抓、高模板为基础,配合大型绞车、吊桶等现代的技术设备,曾经显著地提高了工程进度和质量。但近年来机械化施工进度没有明显的提升,一方面是因为钻井设备未定型和制造工艺水平不高,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日常的设备保养和提高工人的操作水平。

4 强化人员培养和队伍建设

立井作业在明确的施工方案和技术设备支持的基础上,还应当强化施工现场的操作水平,随时准备处理施工现场地质水文变化引发的情况,采取相应的作业和施工方式,制定防范措施,这都需要施工者具备相应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水平。立井作业是一种综合性工作,需要多个工种和复杂的工序,需要建立严密的工作程序,将各个工种、工序有机地结合起来,方能开掘工作有条不紊的连贯进行。工作程序的制定上,应注意合理地利用空间和时间,统筹规划,使各工作平行与交叉合理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地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

立井作业时空间狭小,各种设备管线较多,是事故的高发环节。所以,必须加强安全控制,建立严密的安全制度和定期的安全检查机制,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施工安全。

由于立井施工复杂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施工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技术素质和理论水平才能胜任。因此,各单位有必要建立专业化的立井施工队伍,常见的立井施工队完工后即转入井下平巷施工的做法,不利于技术的积累和施工水平的提高。我单位的事实也证明,专业化的立井施工队伍的施工速度要明显优于临时组建的队伍。

5 加强设备的保养和维护

通过研究国内立井作业的施工记录可以发现,由机电设备故障导致的工期延长占到总工期的30%左右,尤其出水量多的井,用到的吊泵等设备多,工期影响更为明显。机电设备故障常见的是绞车、搅拌机、抓岩机等,如何减少机电设备故障,保障施工顺利,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各个岗位操作技能培训。对绞车、搅拌机、抓岩机的司机和重要工种(如设备维修工、钻眼工等)的操作人员,定期举行技能培训和行业交流,保证他们的技能水平。二是实行设备承包制。对重要的机电设施,如绞车、搅拌机、抓岩机等,实行设备责任承包制,责任具体到人并设立奖罚制度。事实证明,实行承包制后机电设备的故障率较前有了明显好转,设备的稳定运转有了可靠保证。三是对如绞车、搅拌机、抓岩机等重要设备,在不影响正常作业的前提下进行定期的全方位检修,对悬吊设备、天轮平台等大型设备则强化日常保养检修。

6 结语

总之,提高立井施工的速度,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单位的人员组织管理、设备水平和维护等很多方面,各单位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析自己的弱点并加以改进,才能更好地提高本单位的施工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双剑,霍槟槟.综合治水方案在立井施工中的应用[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0,(5).

第9篇:井下施工员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立井井筒;施工准备;工作内容

煤矿矿井建设,从办妥土地征购,施工人员进场开始场内“四通一平”,至矿井的任一井筒正式开工为止所需的工期为施工准备期。因此,井筒开工前的施工准备工作是矿井施工准备网络系统的关键工程之一。就立井井筒而言,正式开工的条件是:完成锁口工程,安装好为井筒施工所需的井架、封口盘、固定盘、吊盘、天轮平台、倒矸台和正常掘砌的主要设备与设施。

一、施工准备工作的内容

1.1、组织准备

建立强有力的施工管理机构,配备精明强干、责任心强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以便组织和领导整个施工准备工作。

1.2、技术准备

1.2.1、调查和收集资料,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物资供应、工广布置及井筒施工做好充分准备。

1.2.2、学习、掌握和检查核实有关技术文件,以便全面掌握井筒的施工条件及设计要求。

1.2.3、进行工广临时布置设计,编制井筒施工组织设计。

1.2.4、做好非标件加工和设计图纸供应。

1.3、工程准备

1.3.1、完成实测定位:根据工广内测量基点,设置井筒十字基桩点,施测和标定施工设施的位置;

1.3.2、完成“四通”及必要的生活福利设施:设计并安排在井筒开工前应完成的供水、供电、照明、场内外道路、场内外排水与排污、通讯和宿舍、食堂、浴室等施工,并尽可能利用永久建筑物和设施,减少大临工程,保证施工队伍进场后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

1.3.3、完成必要的施工用工业建筑与设施:井筒开工前应完成提升、运输、通风、排矸、压风系统,以及机修车间、砼搅拌站、井口房、材料库等的施工,尽可能利用永久建筑物,以减少大临工程;

1.3.4、完成井筒开工工程:立井应完成锁口、10~20m的试挖段施工、“三盘两台”的安设以及掘砌设备的吊挂等。

1.4、物资准备

主要包括井筒开工所需要的设备和施工所需的钢材、木材、水泥、土产材料、二、三类物资等的供应。要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图预算为依据,编制材料、设备供应计划,落实货源和供应渠道,组织及时到货。各种物资一般应有一定量的储备,要做到既保证施工的需要,又避免积压浪费。

1.5、劳动力准备

要按各施工阶段的需要,编制施工劳动力需用计划,开工前做好调配、培训工作,并根据施工准备工程进展的需要组织进场。一般先上土建安装队伍,再上井巷施工队伍,避免一哄而上,造成窝工。

二、工业广场施工总平面布置

立井施工需要在井筒周围工广内布置必要的生产和生活设施。为合理地规划场地指导施工,应绘制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其主要设施布置应遵循下列原则:

2.1、凿井井架的选型应考虑井径的大小、井筒内施工布置以及钻眼机具和排矸设施对高度的要求。

2.2、凿井提升机房的位置,须根据提升机的型号、数量、井架高度以及提升机钢丝绳的倾角、偏角等来确定,布置时应避开永久建筑物位置,不影响永久提升、运输、永久建筑的施工。并考虑提升方位与永久提升方位的关系,使之能适应井筒开凿、平巷开拓、井筒装备各阶段提升的需要。

2.3、临时压风机房位置,应靠近井筒布置或几个井筒联合布置,尽量缩短压风管路,减少压风损失,但不能距提升机房太近,以免影响提升机司机工作。

2.4、临时变电所位置,应设在工广引入线的一面,并适当靠近提升机房、压风机房等主要用户,以缩短配电线路。

2.5、临时机修车间,使用动力和材料较多,应布置在材料场地和动力车间附近,而且运输方便的地方,以便于机械设备检修和领用。

2.6、临时锅炉房应布置在井口和生活区的下风向,尽量靠近主要用汽、供热用户,远离清洁度要求较高的车间和建筑。

2.7、混凝土搅拌站应设在井口附近,周围有较大的场地以满足砂、石堆放,水泥库也需布置在搅拌站附近。

2.8、临时炸药库应设在距工广及周围农村居民点较远的偏僻处,并有公路通过附近,符合安全规程要求,并设置安全可靠的警卫和工作场所。

三、锁口施工

在立井进入正常施工之前,不论采用那种施工方法都应先砌筑锁口,用以固定井筒位置、封闭井口和安装井盖。锁口施工是立井施工准备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根据锁口使用期限,分临时锁口和永久锁口两类。永久锁口是指井颈上部的永久井壁和井口临时封口框架(锁口框);临时锁口由井颈上部的临时井壁(锁口圈)和井口临时封口框架所组成,它在后期砌筑永久井壁时要拆掉,故临时井壁常用砖石或砼块砌筑而成。因此,应尽可能利用永久井壁或永久井壁的一部分代替临时锁口圈,以减少锁口的拆砌工作量。

锁口施工可使用永久(凿井)井架和永久(临时)提升机提升,人力或机械抓斗挖土,吊桶装土和V型矿车或自卸式汽车运输。有条件时可采取大开挖的方法,挖掘机放坡挖土,自卸汽车运输,以加快锁口施工速度。

锁口施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3.1、临时锁口要有足够的强度,其标高应尽量与永久标高一致,以防洪水进入井筒;

3.2、永久锁口由于要设置井口永久井架基础,预留有关通道、孔口和设备基础,因此,施工前设计部门应及时提交施工图并进行技术交底,施工测量要准确无误;

3.3、永久锁口挖掘时,可砌筑砖墙作为临时支护并兼作锁口砌筑砼时的外层模板;

顶与冻结沟槽底交接处,将风道顶的局部做成平顶过渡,待以后外接风道时再恢复原形;

3.4、采用冻结法或其它特殊施工法时,宜在永久锁口挖掘的同时,将冻结沟槽及永久或临时井架基础一并带出。掘够深度后先浇筑永久锁口,再进行冻结沟槽和井架基础的砌筑工作,风井在风道顶与冻结槽底交接处,将风道顶的局部作成平顶过渡,待以后外接风道时再恢复原形;

3.5、锁口框梁的位置,应避开井内测量中、边线位置;

3.6、锁口应避开雨季施工,为防止地表水进入井内,可在井口周围挖砌排水沟。

四、利用永久设施

提前利用永久建筑物和设施是矿井建设的一项重要经验,它可以有效减少临时设施数量,简化工业广场总平面布置,减少凿措费投入,缩短施工准备期,同时还可以改善生产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条件。

立井井筒施工通常可考虑利用的永久设施有金属永久井架、压风、供电、机修等生产设施和“三堂两舍”、办公室等生活设施。

五、缩短施工准备期的主要途径

影响施工准备期的因素很多,如准备期间工程量大小,施工方法的选择,各项工作与工程的安排是否合理,以及供电、物资供应等工作的进展速度等。为了缩短施工准备期,应注意以下问题:

5.1、合理安排各项施工准备工作。采用网络技术统筹安排矿、土、安三类工程,抓住关键线路,合理配置资源,进行科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