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守株待兔文言文范文

守株待兔文言文精选(九篇)

守株待兔文言文

第1篇:守株待兔文言文范文

记载我的这个故事,文字很美,简约庄重,一如商鼎上的纹饰。后来故事口耳相传于大街小巷,我的故事就成了一则寓言。

我的出场,是锣鼓喧天里,一个不可回避的亮相。不能掩饰,也不可解释。是正传,是主人公不能做主的言说。真正的心事,都在心房里紧闭。

那一年,春天比往年早了两三天,我感觉到了。每一年,我都在焦躁中等待这个季节,像一个小伙在等待他的姑娘,随时随地地眺望。而春天的到来,也总是那么美丽,从未让我失望。

拨开门前大树下那片紫苏,果然,红玉一样的外衣早已褪去,伸胳膊展腿地在风中傻站着,还在辨别着春天的消息,而我早已满心欢喜。我走出了院子,开始了我的春游。

我几乎是夜以继日地在村里村外游荡。我握过三十二个春天的手。它们一个比一个清晰,却一个比一个短暂。

当春的脚步越来越近,这片热腾腾的土地上,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劳动。为了避开他们的目光,我更多地选择在草地上躺着。就是躺着,做梦或者不做梦。这样我会认为春天长得没有尽头。

梧桐早已长出了柔嫩的叶子,在微风中摇晃。很快,天空飘来了一朵朵美丽的云彩。灰蓝色翅膀的大鸟已不再捕食麻雀,那是冷天时,它们常干的事。

无可避免地,我一辈子都要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但我有我的幸福,那就是享受繁花似锦的春天。

当那个灰小兔撞到树上时,我知道它没命了,便将它提回家,让家人吃掉它。那个兔子,是整个春天里,我对家里唯一的贡献。从此,我为我在外面游荡找了一个很好的理由,那就是守株待兔。

整个春天,村里人都在说我的愚昧。村东头有一口井,过路的人喝了井水,恢复了体力,也顺便带走了我的故事。故事慢慢失去了真实的细节。后来,所有的人都知道,我再也没有等来一只兔子。

历史和寓言往往太重成败,隐没了情怀。

世间没有人知道我最终等来了什么。

守株待兔的第四天,我学会了辨别云朵的形状。守株待兔的第十四天,我能嗅出不同花朵的香味。守株待兔的第二十天,一只小兔送我一朵紫色的花,我们互道晚安。

【教师点评】

“守株待兔”这个寓言故事,人们耳熟能详,作者却故事新编――以“待兔”表现等待的意义,翻出新意,令人耳目一新。人们以为“我”等的是兔子,实际上人们不懂等待的情怀,不懂“我”等待的是美丽的春天、美好的人生。将“我”和其他人暗中对比,将不同的人所理解的“等待”进行对比,从而有力地表现了主题。等待,有时与物质无关,仅仅涉及精神范畴。立意高出一筹,与众不同。

本文的语言精练,生动,富有表现力,既有古风,又有诗意。结尾处更是巧妙、形象地突出主题。

第2篇:守株待兔文言文范文

指日月运行。兔,传说中的月中玉兔。借指月亮

乌飞兔走:

谓光阴流逝。乌,指日。兔,指月

一雕双兔:

唐李林甫、张九龄、裴耀卿并为相,李抑扬张、裴自得,张裴二人罄折卑逊,时人窃言“一雕挟两兔”。见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下及《新唐书·李林甫传》。后因以“一雕双兔”谓三人并列显位,一人势盛而两人受其挟制

兔角牛翼:

兔不生角,牛不长翼,故以“兔角牛翼”喻不合情理之事

兔葵燕麦:

形容景象荒凉

兔起凫举:

喻行动快速

兔起鹘落:

谓兔子刚出窝,鹘立即降落捕捉。极言动作敏捷。亦比喻作书画或写文章下笔迅捷

兔起乌沉:

谓月出日落

兔缺乌沈:

犹兔走乌飞

兔丝燕麦:

喻有名无实

兔死狗烹:

兔子死后,猎狗被烹食。多比喻统治者杀害功臣。语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兔死狐悲:

比喻因同类的灭亡感到悲伤

兔死犬饥:

比喻敌人灭亡后,功臣不受重用

兔头麞脑:

形容人面貌猥琐。多形容坏人

兔走乌飞:

谓日月运行,光阴流逝。兔,月中玉兔;乌,日中金乌

白兔赤乌:

月亮和太阳的代称。多借指时间

待兔守株:

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或妄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得兔忘蹄:

犹言得鱼忘荃。蹄,兔罝。语出《庄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东兔西乌:

谓月亮东升,太阳西落,表示时光不断流逝。古代神话中说太阳中有三足金乌,月亮中有玉兔,因以乌、兔代指日月

狡兔三窟:

《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后以“狡兔三窟”喻藏身处多,便于避祸

龟毛兔角:

龟生毛,兔长角。本指战争的征兆。后比喻不可能存在或有名无实的东西

狐死兔泣:

喻物伤其类

狐兔之悲:

犹狐死兔泣

获兔烹狗:

犹言狡兔死,走狗烹。比喻事成后排斥以至杀害有功者

见兔放鹰:

①禅宗谓有的放矢,对机说法。②谓看到眼前利益,就竞相追逐

见兔顾犬:

比喻时机当前,急谋对策。语本《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语本《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後如脱兔,敌不及拒。”形容军队未行动时就像未嫁的女子那样沉静,一行动就像逃脱的兔子那样敏捷

狼奔兔脱:

形容仓皇逃窜

目兔顾犬:

看见兔子而呼猎犬。比喻及时补救。语出《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犬兔俱毙:

《战国策·齐策三》:“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於前,犬废於後,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后因以“犬兔俱毙”喻双方同归于尽

狮象搏兔,皆用全力:

比喻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认真对付

第3篇:守株待兔文言文范文

关键词:有效教学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6.204

1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质量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优劣,有效的阅读教学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那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在40分钟的有限内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呢,在我们研究的“小学生阅读习惯养成教育实践研究”课题中,从阅读教学策略上,我们探索了群文阅读、单元整组、课文整合等方式,从备课方面首先进行研究,践行“备课备课,不备一课”的指导思想,对整个教材的体系进行分析,找准内容分布和知识训练点,实践点,拓展点,使我们对阅读教学有全局意识,并根据课标、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作出教学顺序的合理整合,补充,延伸,让我们的阅读教学在有效的时间内有效落实三维目标,让学生在阅读课上真正得意、得言、得法、得能。

2 教材分析

《寓言两则》选自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西师版)三年级上册。这两则寓言是由“水滴石穿”和“守株待兔”两个成语故事组成,课文短小精辟,寓意深刻,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理解故事的寓意,生动有趣,浅显明白,是学生积累语言,锻炼思维的好教材。

通常教师的教学程序是两个成语故事分别占一个课时,各自在先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寓意,最后将成语与生活联系加以运用。然而,引起笔者关注的是编者为什么要把这样的两个寓言故事编排在一起,两则寓言有没有联系点?如果有,那么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内容取舍、教学过程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方面,需要有怎样相应的教学策略。

在反复地解读教材中,这些疑问逐一豁然开朗。两则寓言虽然各有各自深刻的道理,但细细一琢磨,在内容上又有一些关联:“水滴石穿”中的小水滴凭借着持之以恒,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可同样是定好目标(“希望一只接一只的野兔撞死在这里”),“守株待兔”中持之以恒“天天坐在大树旁等待”的农夫确是一无所获,这是为什么?抓住两则寓言的矛盾处设疑,推动学生自疑,自思,自悟,让学生个性思维的火花在交流中、对比中、感悟中产生碰撞,进而读懂寓言。

3 学生分析

三年级学生刚由低段升入中段学习,从知识的衔接来说,学生们在二年级接触过寓言,同时由于学生们通过媒体电视,书刊等也有阅读过寓言的经验,他们很喜欢听、看、说寓言故事,有的同学已经阅读过这两则,因此,对故事内容学生很容易理解,体会到寓言的表层意思,只要联系重点的语句进一步引导,学生就能明白两个故事的深意。

4 教学目标

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嫌”“只是”“一滴又一滴”“一年又一年”“竟”“天天”等关键词语体会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②运用被字句、把字句的句式概括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

③在读、疑、议、思、悟的过程中读懂故事内容,理解寓言的寓意。

5 教学重难点

①抓住关键词语,进行语言文字的品、读训练。

②联系两则寓言的关联点,结合故事的内容谈自己的疑、议、思、悟,在同与不同中深入理解寓意。

6 教学过程

6.1 激趣导入

①成语猜猜猜

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益智游戏“成语猜猜猜”。老师会出示一些词语,看看哪些同学能根据这些提示词迅速猜出相应的成语,好吗?(依次出示“耳朵”“铃声”“掩住”“被捉”等词语,看那些同学在最少的词语提示下猜出“掩耳盗铃”这个成语。可以进行三、四个这样的成语游戏。)

②除了刚才游戏中的成语,你还知道哪些成语呢?(请生相互交流,师相机点拨成语的形成是来自神话传说还是寓言故事、历史故事等)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导入,一方面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另一方面又让学生展示积累的成语,获得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的成就感,同时在老师的顺势点拨中,扩大学生对成语形成途径的一个了解。】

6.2 揭示课题

我们积累了这么多成语,很多来自寓言故事,那你知道什么是寓言吗?(寓言是通过一个短小的故事揭示一个大道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3课 寓言两则(板书课题)

6.3 学习《水滴石穿》

6.3.1 整体感知

①请同学们轻声自由朗读第一则故事,边读边思考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能用“被”字句试着来说吗?谁又能用“把”字句来说说?

②谁还能用更短的四字词来概括吗?――“水滴石穿”(也可以是“滴水穿石”)

③瞧!短短的四个字中包含了我们故事的主人公――水滴、石阶,还能看到故事的经过与结果。成语的意思我们一目了然,可它蕴含的深刻道理是什么呢?要揭开这个答案,让我们再来细细地品读课文。

【设计意图:借助概括课文内容,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掌握“被”字句、“把”字句的运用方法及成语的表层意思,在具体的概括中使学生得意。】

6.3.2 品读课文,理解寓意

①请同学们把描写水滴和石阶的语言用笔勾画出来,读一读,思考:这究竟是什么样的石阶?什么样的水滴?(生自读勾画)

②交流体会

抽生谈看到了什么样的石阶?(骄傲自大、目中无人)从哪些语句中看到的?(指导读石阶说的两处语言来谈体会。)

你能读出石阶说这话的心态、神态吗?

你又看到了什么样的水滴呢?(自信、有目标)

读水滴说的话,边读边体会水滴的自信。

水滴成功了吗?她是怎样成功的?(抓住“一滴又一滴”、“一年又一年”体会水滴的持之以恒。)

分角色朗读“石阶”和“水滴”的话,进一步体会人物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读文、勾画、对话、交流等多种方式贯穿于学文中,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兴趣,并在交流体会的过程中,把书上的文字读出味,读出境,并有机地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得法得能。】

6.3.3 拓展延伸,小结课文

①有目标,有自信的小水滴凭着自己的努力,持之以恒,终获成功,由此也引出了一句富有哲理的歇后语: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到这里,你们明白“水滴石穿”真正的意思了吗?说说吧!

②在我们人类发展历史长河中,也有许多具有水滴精神的人!(举例)结合他们的故事,你知道自己该怎样做了吗?(学生可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

【设计意图:扩展了解关于水滴石穿的歇后语,一是知识的延伸,二是丰富学生词句的积累;交流感受,既是对整个故事寓意的理解,也是对学生读文有感的训练,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能力,学生通过延伸积累,积淀语言、语感,并将之内化为,做到脱口而出的表达,这一过程实现学生得言。】

6.4 学习《守株待兔》

可也有这样一个人,他也有目标,也持之以恒,最终却一无所获,这又是为什么呢?让我们齐读课文《守株待兔》。(板书)

①文中有一句话可以解释“守株待兔”,你能找到并勾出来吗?(从此以后,他再也不种田了,天天坐在那棵大树桩旁等待……)

“他”指的是谁?(农夫)他守在哪儿?(树桩旁――“株”)为什么守?(希望野兔撞死在这里)为了这个目标,农夫是怎样做的?(天天守在这里)

这天天守不容易呀:烈日下,农夫头顶着骄阳的炙烤等待着;大雨中,农夫在雨水的浸泡中等待着;别的农夫插秧种田时,他等待在树桩旁,别的农夫施肥除草时,他还坐在树桩旁等待,别的农夫喜获丰收时,可怜的农夫却一无所获。

②农夫究竟错在哪里呢?联系以下内容评一评:

*可以联系文中的语句谈谈

*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

*可以联系农夫的本职工作谈谈

――学生根据提示交流自己的认识,相互启发。在联系文中语句谈时抓住“竟”体会兔子的死是意外,农夫的心理活动“一点力气没花”体会农夫的“不劳而获”心态,从而认识到农夫的心态错了。

――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天上不会掉馅饼,坐享其成的想法错了。

――联系农夫的本职工作,应该立足本职工作,干好农活,但他却丢下锄头,寻思等野兔,目标定位错了,目标错了,哪怕再花功夫,也只能与目标越来越远。

……

【设计意图:通过评价,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从多个角度学会思考,尊重学生的多元解读与独特感受,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从而理解寓意。】

6.5 总结全文,感悟升华

两个故事学完了,“水滴石穿”的故事成为激励人们奋发进取的千古佳话,而只想“守株待兔”不劳而获的农夫成为了千古笑谈,你想对文中的主人公说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结合感悟,表达自己的看法,升华思想认识,使学生明理更深刻,行为取向具有生活意义。】

聪明的你们,会学习谁呢?

7 板书设计

[ 23寓言两则

水滴石穿 守株待兔

持之以恒 不劳而获

千古佳话 千古笑谈

第4篇:守株待兔文言文范文

这个暑假我读了《中华成语故事》,有很深的感受,中华成语故事是文明智慧的源泉,思想文化的结晶。汉语成语,浓缩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智慧,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语言文化中的一枝独秀的奇葩。在文字表达中恰当地使用成语,能起到画龙点睛、生动形象、意境深奥的效果,这也是其他语言文字难以比拟的地方所在。

我从“不自量力”的成语中学到了:要正确地估计自己的力量,不能过高估计自己。

我从“大公无私”中学到了:要完全为集体利益着想,没有一点私心。也可以指处理事情公正,不偏向任何一方,才能受人爱戴。

我从“悬梁刺股”中学到了“只有刻苦学习才能成为大器之材。感受很多,不能一一列举。

一个成语故事往往就是一段历史,一个传奇,一个哲理。我要以史为鉴,学习古人的智慧,时时反省自己,严格地要求自己,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小豆丁:王铸镔

成语故事读后感二

暑假里,我看了许多书,其中《成语故事》这一本书深深地吸引着我,它是由一个个典故组成的,每一个成语都有一个精彩的小故事。印象比较深的有《迷途知返》、《守株待兔》……

《迷途知返》这个故事讲的是:在东汉末年,曹操和袁绍联合攻打袁术,袁术败走扬州割据一方。这时汉朝已将土崩瓦解,袁术看到这种形势欲乘机称帝,于是他极力拉拢好友陈珪,然而陈珪反对袁术称帝,并劝他说:迷了路只要知道返回还可以避免灾祸,但是袁术不听劝告,最终自食恶果。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犯了错误要及时改正,这样才能不犯更大的错误。

《守株待兔》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种庄稼的人看见了一只兔子在树桩上撞死了,他轻而易举地得到了一只兔子。

然后他就每天在树桩旁边等,庄稼也不管了。最后兔子没再出现,禾苗也都枯萎了,他也饿死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能好吃懒做,要靠自己的劳动,不能坐等天下掉馅饼,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才会有收获。

与此同时,我也很佩服先人的聪明才智,能够想出这么多典故来。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受益良多。

——四(3)班 董伟希

《成语故事》读后感三

三一班孙萌萌

成语是我国最经定典一种文化,我最喜欢成语故事了。

老师布置我们暑假里好好读书,写好读书笔记,我就找了一本《成语故事》细细品读起来。

在成语世界里,我认识了心口不一的叶公;明白了“刻舟求剑”的愚蠢;领略了“守株待兔”的迂腐;见证了“掩耳盗铃”的可笑......但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位“闻鸡起舞”的祖逖。

祖逖是我国晋朝时候的人,他年轻的时候想为国家效力,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听到鸡叫声,受到启发,决心练就过硬的本领,报效国家。于是他和好友刘琨一起练习武艺。这样,无论是凌烈的寒冬,还是炎热的酷暑,他们都坚持练习。

由于本领高强,祖逖当上了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他带领的队伍纪律严明,作战勇敢,打了不少胜仗,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

第5篇:守株待兔文言文范文

关键词:道德情操;审美情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0—051—0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尊重学生阅读中的独特感受,激发师生在阅读实践中与文本发生深层的对话,从而使认识得以升华。

我在长期的语文教堂中十分注重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得到了一些收获。但是近来我发现了一些超个性化的阅读行为,也引发了我的思考。

案例一:

《牛郎织女》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你觉得王母娘娘是个怎样的人呢?

生:1、我认为她是一个心狠手辣,不择手段、破坏别人家庭幸福的人。

2、我反倒觉得她是个佷有人情味,而且极富同情心的人。大家想一想,王母娘娘为什么要选择牛郎下地干活的时候去抓织女呢?

就是因为她不想让牛郎织女因分离而伤心难过。李商隐不是在诗中说:“相见时难别亦难”吗?每年七月初七,王娘娘还允许两人鹊桥相会,以解牛郎织女的相思之苦。以上两点不正说明王娘娘有人情味和富有同情心吗?

3、我觉得王娘娘是一个深明大义、执法如山、不徇私情的人。织女私自下嫁到凡间,违反了天条。虽然她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可是王母娘娘并没有网开一面,这不正是秉公执法、不徇私情的典范吗?……

案例二:

《秦兵马俑》教学片段

师:秦兵马俑规范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样举世无双的历史文物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你觉得应该感谢谁?

生:1、我认为最应该感谢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因为秦兵马俑是他们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2、我认为最应该感谢发现和发掘秦兵马俑的人。如果没有他们的偶然发现和精心发掘,那么我们将永远欣赏不到就庞大的地下军团。

3、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人是秦始皇,假如他不为自己建造陵墓,就不会留下这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我觉得叫秦始皇兵马俑更合适。

案例三:

《守株待兔》教学片段

师:学习了《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你收获了哪些道理?

生:1、我明白了要热爱劳动,不能养成不劳而获的环习惯。

2、我们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3、我觉得那个守株待兔的人是有滴水穿石的精神。他目标专一、持之以恒,虽然最终一无所获,但是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老师不是告诫我们要多讲付出,少图回报的吗?奋斗的过程比取得成绩更重要。我崇拜这个守株待兔的农人。

诸如此类的教学案例真是不胜枚举。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关专家指出:依据教材内容设计一些开放性的话题,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新的个性化的阅读能力,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也是课堂创新的一个重要策略。学习课程标准后,许多教师认识到语文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设计一些发散性的问题,让学生自由发挥,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对学生表达“独特感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教师不能缺乏必要的批评和恰当的引导。

上面三个教学案例中,我们能仅仅欣赏“独特的感受”,而忽视其中的价值导向吗?显然不能。尽管从不同角度看庐山有不同的面目,但无论如何它都是庐山,而不是其它山。一千个读者眼中的哈姆雷特还是哈姆雷特永远不会是唐吉诃德。

第6篇:守株待兔文言文范文

教师要正确处理传授和感悟的关系、知识和能力的关系、过程和结果的关系,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认识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感悟、理解、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获取知识、体验创新的愉快。

一、词句训练――寻点。这里所说的点,是语言训练点,教师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上,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寻点,让学生从点中得到启示。例如,教学古诗《泊船瓜洲》,先让学生辨析“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换成“到、吹、送、过”等字体会作者的匠心独运,让学生再试着找能体会作者心理的字来推敲,学生很快找到了“又”区别“到、来”,体会其内涵:一是诗人离家已经很久了,应该回去看看了,承接了上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表示“离家近,应该还”,引起了下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示“思家切不能还”。这样的点既提高了学生对语言文字领悟的深度,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篇章分析――穿线。这里的“线”就是能贯穿所有“点”的纲,可以是提纲或文眼,也可以是行文的线索。让学生在穿线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篇章结构和谋篇布局的了解。教学《索溪山山谷的“野”》一文,在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时,教师引导学生读2节,领悟表达方式;先概括叙述索溪山山谷的山是野的,然后具体写索溪山山谷的山怎样野,从中发现本文的表达方式――先写索溪山山谷的野,然后具体叙述山、水、野生动物以及来此游玩的游人;而在分述各段内容时,又分别采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对课文有了一个清晰的线索,继而再引导回忆学过的教材中和课外阅读中相同表达方式的文章,学生在记忆中形成了一个知识网络。

三、感情表达――求异。所谓“求异”,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思考问题,主动探求知识,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教学不应求同过多,而应尽量引导学生用发散的眼光,多方位的审视文章的立意、题材、结构和语言,尽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感受体味,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同时强调在课堂中进行多元化思维训练,多元化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思维形式,鼓励学生针对同一问题提出不同别人的见解,各抒己见。教学《凡卡》一文,教者设置话题:凡卡的学徒生活是悲惨的,你能从哪些方面看出来?学生开动脑筋、发展求异思维得出下列结论:凡卡小小年纪就来当学徒,还要遭到老板的虐待和伙伴们的欺侮;圣诞节前夜,凡卡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去祷告,他却不能去;莫斯科是美好的,可是却没有他快乐的地方;童年的伙伴在乡下自由自在的生活,而他却孤零零地远离家乡……在求异思维中,对人物形象有了更新的认识,对作者对比、映衬、暗示的表达方式更加佩服。

四、大胆想象――多思。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教学时,要让学生张开智慧的翅膀,创造条件发展想象。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在想象中培养创造力。如教学《狼和小羊》后,重新播放录像,当狼扑向小羊时定格,引导想象。问:“小羊最后被狼吃掉了吗?”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给故事加一个结尾。同学们讨论开了,最后指派代表发言,有人说:“猎人来了,把狼吓跑了”;有人说:“当狼扑向小羊时,小羊一躲,狼撞在石头上死了”;有人说:“小羊骗狼说,要回去洗澡,让狼吃干净的肉,狼信以为真,结果小羊脱身一去不回来了”;有人说:“小羊说服了狼,狼自己走了”。总之,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结尾在学生的脑子里诞生了。教师相机评点,总结,鼓励。在训练和发展他们创造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启发想象:“地球太容易破碎了,我们怎样保护地球?”学生结合课本,联系生活实际,想出了一系列的好措施,有的建议保护有限的矿产资源,有计划地开采;有的建议保护好地球的水资源,不让其受污染;有的建议不但要保护好森林资源,而且要绿化我们的家园;还有的建议采用高科技,充分利用太阳能和雷电光能,减少煤和电的消耗……这些想象建立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合情合理,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

第7篇:守株待兔文言文范文

1、我看过的书有好多,比如《十万个为什么》、《马丁的早晨》、《一千零一夜》、《成语故事》、《中国寓言故事》……可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成语故事》,虽然它外表很普通,可是里面的内容很丰富,能让你明白许多道理,比如拔苗助长的故事,说宋国有个急脾气的人想让禾苗快长大,他每天都到田里看,嘴里还不停的说:“禾苗禾苗你快快长大,早点让我吃到香喷喷的新米。”突然他想到了一个办法,要是把禾苗往上拔拔,它不就长高了吗?说干就干,他一直忙到太阳下山。回到家他把事情告诉了妻子,还觉得自己很聪明,妻子听了忙跑到田里一看,吃惊极了,只见禾苗全部枯萎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欲速则不达”的道理,要是只凭着自己良好的愿望很有可能好心做错事。

2、比如守株待兔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农夫在耕地,忽然一只兔子撞死在了树桩上,农夫高兴极了,捡起兔子回家饱餐了一顿,从此,他再也不耕地了,整天守在树桩旁,等着兔子过来撞死。可是一天、两天……一个月过去了,他也没见到一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农夫的田里长满了荒草,颗粒无收。通过这个故事,我懂得了只有辛勤的劳动才能获得成果,就在那等将是一无所获。

3、我很喜欢这本书,虽然我看了许多遍,但是还是很喜欢看,并且保护的很好,我会让它一直陪着我成长。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第8篇:守株待兔文言文范文

今天我在姐姐的书桌上看到一本《伊索寓言》,因为喜欢故事,所以我拿着书津津有味的看起来,不多久,我就被《守株待兔》这个故事给吸引了。

故事说:一个农民在田里种地时,发现了一只撞在树桩上死去的兔子。他喜滋滋的拿着兔子回家做成菜好好的吃了一顿。后来,这个农民不再种地,而是天天等在树桩边等着兔子来撞树桩,也不管地里的庄稼了。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兔子没等到,农民的庄稼因为没有管理所以全部都死掉了。

这个农民不明白,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够结出丰硕的果实。天上怎么可能会掉馅饼呢?想想以前的我,也是很像这个农民的。四年级的时候,我的成绩平平的,只能考到八十分,我不想着努力,觉得不管努力或者不努力,我都是这个分数左右。直到有一天,我看到自己试卷上都变成七十分的时候,我才醒悟过来,但凭着小聪明是不行的,只有有真本事才能够取得好成绩。明白之后,我一改往日的懒惰,好好的学习,终于我的成绩上去了,期末考试还拿到双百的好成绩。

文中的农民不懂得事情发生的偶然性,为了一时的轻松,傻傻的在树桩那儿等啊等。我相信如果他能勤快的种好自己的庄稼,等到秋天的时候,他能用粮食换成钱,到时候就能够买到很多很多美味的兔子了。

朋友们,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有辛勤的付出,才会得到香甜的果实。

第9篇:守株待兔文言文范文

晋代才子刘道真自恃才学不凡,时常取笑人家。一次,他偕一友人共同进餐,见一妇女领着两个孩子从门口路过,不假思索吟道:“一羊引两羔。”那妇女听罢哪甘示弱,毫无顾忌地反击道:“两猪共一槽。”刘道真被嘲讽得面红耳赤,自讨没趣只好认了。

从前,几个秀才外出踏青赏景,偶见一片泥路上有鸡犬足迹,其中一个秀才不禁吟出一上联:“鸡随犬行,遍地梅花竹叶”,但众秀才苦思良久,仍无言以对。此时,路旁一牧童脱口续了下联:“羊跟马走,连路松子核桃。”众秀才一听,不禁击掌赞叹。

相传,古时一考官以《礼记曲礼上》篇中的一句“临财毋苟得”命题,一考生竟将“毋”字写成了“母”字,那考官啼笑皆非,将错就错,便出一上联让考生对句,上联云:“《礼记》一经无母狗”,那考生不假思索续了下联:“《春秋》三传有公羊”。原来《春秋》一书中有《公羊传》。纵观上下联,浑然天成,妙趣横生。那考官听罢,不仅没责骂考生,还夸其才学不凡。

明代侍郎曹宏一日与其兄赴宴,未按官职就座。当朝宦官刘瑾发现之,即出上联取笑:“费秀才以羊易牛”,曹宏听罢,当即回敬一句:“赵中贵指鹿为马”。那宦官自讨没趣,只得悻悻离开。

明代,有个叫戴用宾的少年,年少才高出众。一次,他独个儿闯进乡试主考官邸。主考官见其长得乖巧,便出一上联以试其才学,联曰:“虎皮褥盖学士椅”,戴用宾不假思索地吟出下联:“羊毫笔写状元坊”。那主考官见他对得毫无造作,自然流畅,只得暗暗称奇。

清代有一县令名叫王寅,贪婪无度,百姓恨之入骨。当时,有一秀才撰联讥讽之,联云:“王好货,不论金银铜铁;寅属虎,全吞鸡犬牛羊。”此联联首巧嵌县令之名,同时联语妙用戏谑之语,辛辣地刻画了县令王寅的贪婪本性,可谓剔骨见髓,讥讽与玩味兼得。

清朝中叶,云南建水县天灾人祸交加,民不聊生,时人请当地读书人曾彬为百姓说几句话。曾彬沿途乞讨,好不容易来到京都,不仅没有结果,还被差役打了数十大板,曾彬愤怒至极,脱口吟出一联:“刑户吏礼工兵,大堂六部;马牛羊鸡犬豕,小畜一院。”此联既蔑视了当时堂堂的“六部”,也倾吐了人民心声,不失为妙联。

从前,有一女子自恃才学不凡,便别出心裁要对句择偶,只要能对上她出的对题者,即为如意郎君,联曰:“羊毫笔写白鸾笺,鸿雁传书,南来北往”;某日一闯江湖的皮匠路过,当即对了下联:“马蹄刀切黄牛皮,猪鬃引线,东扯西拉。”上下联对仗工整,珠联璧合,使得那才女无可挑剔,便与皮匠结为伉俪。

古时,一药店门口贴有这样一幅对联:“一药一性,岂能指鹿为马;百病百方,焉敢以牛易羊。”联语语出自然,比喻贴切,既是对购药者的忠告,也是对店主自身的提醒。

民间流传一佚名巧联:“孝子放羊上雪山,白白白;关公骑马过赤壁,红红红。”此联构思奇妙,选词精巧。细细品味,发现其上联或下联的前半截将色彩隐了起来:孝子穿白衣,羊白,雪白;关公是红脸,马为赤兔马,赤壁又火烧。上联或下联的后半截则色彩明快:分别叠用三个“白”、“红”,是对前半截故意隐藏起来的色彩之表白。